一种挖掘机用动臂.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943500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0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585660.X

申请日:

2016.07.22

公开号:

CN106223378A

公开日:

2016.12.14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E02F 3/38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青岛雷沃挖掘机有限公司变更后:青岛雷沃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66500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河东路75号变更后:266500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河东路75号|||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F 3/38申请日:20160722|||公开

IPC分类号:

E02F3/38

主分类号:

E02F3/38

申请人:

青岛雷沃挖掘机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凯; 王桂民; 陈维雄; 张军荣; 宗震宇; 夏金玲

地址:

266500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河东路7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代理人:

王连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挖掘机用动臂,包括箱体、与箱体固连且设置在箱体前方的前端定位部以及与箱体固连且设置在箱体后方的后端定位部,箱体的内部中空,前端定位部和后端定位部上分别开设有过线口,箱体的顶端开设有多个过线孔,后端定位部上的过线口、箱体的内部、箱体顶端的过线孔以及前端定位部上的过线口配合形成管路通道。本发明中的箱体中空,液压管路可从箱体内部穿过,有效地避免了液压管路的磕碰,延长了液压管路的使用寿命,使挖掘机的工作性能更加可靠稳定。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挖掘机用动臂,包括箱体、与箱体固连且设置在箱体前方的前端定位部以及与
箱体固连且设置在箱体后方的后端定位部,其特征在于,箱体的内部中空,前端定位部和后
端定位部上分别开设有过线口,箱体的顶端开设有多个过线孔,后端定位部上的过线口、箱
体的内部、箱体顶端的过线孔以及前端定位部上的过线口配合形成管路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机用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顶板、底板、左侧板
及右侧板,上述过线孔开设在顶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机用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定位部和后端定位部的
截面均呈U型,前端定位部上开设有前铰接孔,后端定位部上开设有后铰接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机用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顶端设置有两块结构
相同的定位耳板,各定位耳板的前部开设有斗杆油缸铰接定位孔,定位耳板的后部开设有
动臂油缸铰接定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挖掘机用动臂,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定位耳板上均开设有开口
槽。

说明书

一种挖掘机用动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挖掘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挖掘机用动臂。

背景技术

挖掘机是一种执行机构多、工况复杂、能量消耗大的机械,在作业过程中,为了达
到高效节能的目的,需要各执行机构的动作可控性能好,易于操作。动臂作为挖掘机的主要
执行机构,其主要用于连接挖掘机机体和斗杆,加大挖掘机的工作范围,协调整机的重心,
动臂在挖掘机的各个作业循环中是不可缺少的,其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到整机及各附属零部
件的使用效果和可靠性。现有的挖掘机用动臂一般是由普通的钢板焊接而成的封闭箱体,
受结构限制,动臂的附属管路保护性设计不足,尤其是用于向斗杆液压缸供油的供油管路
以及向动臂油缸供油的供油管路大多裸露在动臂箱体外侧并沿动臂箱体两侧面布置,挖掘
机工作过程中,易发生管路磕碰故障,降低管路的使用寿命,从而对整机的工作性能造成很
大的影响;此外,现有的动臂油缸大多设置在动臂的下方,动臂动作过程总容易与动臂油缸
发生碰撞,降低其使用寿命。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挖掘机用动臂,该动臂
结构不仅提高了动臂的可靠性,还保护了相关的附属管路。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挖掘机用动臂,包括箱体、与箱体固连且设置在箱体前方的前端定位部以及
与箱体固连且设置在箱体后方的后端定位部,箱体的内部中空,前端定位部和后端定位部
上分别开设有过线口,箱体的顶端开设有多个过线孔,后端定位部上的过线口、箱体的内
部、箱体顶端的过线孔以及前端定位部上的过线口配合形成管路通道。

所述箱体包括顶板、底板、左侧板及右侧板,上述过线孔开设在顶板上。

所述前端定位部和后端定位部的截面均呈U型,前端定位部上开设有前铰接孔,后
端定位部上开设有后铰接孔。

所述箱体的顶端设置有两块结构相同的定位耳板,各定位耳板的前部开设有斗杆
油缸铰接定位孔,定位耳板的后部开设有动臂油缸铰接定位孔。

各所述定位耳板上均开设有开口槽。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动臂的箱体内部中空,前端定位部、后端定位部上又分别开设有过线
口,箱体顶端开设有过线孔,这一系列的结构配合形成管路通道,液压管路可从上述各过线
口、箱体内部及过线孔间穿过,为挖掘机的油缸及其他附属装置提供液压动力,液压管部并
非直接裸露在箱体两侧面,而是被两块定位耳板围护在两者之间,有效地避免了液压管路
的磕碰,延长了液压管路的使用寿命,使挖掘机的工作性能更加可靠稳定。

2、本发明中的动臂,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动臂与斗杆油缸、动臂油缸的装配图,其中虚线部分代表液压管路
的走向。

图2为本发明中动臂的右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动臂的俯视图。

图4为动臂与挖掘机动臂等的装配关系示意图,其中虚线部分代表液压管路的走
向。

其中,

1、箱体 101、右侧板 102、前端定位部 103、后端定位部 104、前铰接孔 105、后铰
接孔 106、顶板 107、过线孔 108、定位耳板 109、斗杆油缸铰接定位孔 110、动臂油缸铰接
定位孔 111、开口槽 2、斗杆油缸 3、动臂油缸 4、液压供油管路 5、斗杆 6、铲斗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
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挖掘机用动臂,包括箱体1、与箱体1固连且设置在箱体1前
方的前端定位部102以及与箱体1固连且设置在箱体1后方的后端定位部103。所述前端定位
部102和后端定位部103的截面均呈U型;前端定位部102上开设有前铰接孔104,前端定位部
102通过穿接在前铰接孔104内的前铰轴与斗杆5的后部相互铰接;所述后端定位部103上开
设有后铰接孔105,后端定位部103通过在后铰接孔105内的后铰轴与挖掘机的机体相互铰
接。

所述箱体1的内部中空,前端定位部102和后端定位部103上分别开设有过线口,所
述箱体1包括顶板106、底板、左侧板及右侧板101,所述顶板106上开设有两个过线孔107。后
端定位部103上的过线口、箱体1的内部、箱体1顶端的过线孔107以及前端定位部102上的过
线口配合形成管路通道。

所述箱体1的顶端设置有两块结构相同的定位耳板108,定位耳板108用于安装斗
杆油缸2和动臂油缸3,各定位耳板108的前部开设有斗杆油缸铰接定位孔109,定位耳板108
的后部开设有动臂油缸铰接定位孔110。各所述定位耳板108上均开设有开口槽111。

液压供油管路4从后端定位部103的过线口进入,沿箱体1内部穿行,一部分液压供
油管路4经箱体1顶端的两个过线孔107分别穿出,这部分液压供油管路4中的一部分在两定
位耳板108之间沿顶板106下行用于为动臂油缸3供油、另一部分上在两定位耳板108之间沿
顶板106上行用于为斗杆油缸2供油,另外一部分液压供油管路4沿箱体1内部穿行直至从前
端定位部102的过线口内穿出并继续前行为前方的铲斗油缸6供油。液压供油管路4受到很
好地保护,避免了磕撞,延长了液压供油管路4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挖掘机运行的稳定
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中未述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
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
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一种挖掘机用动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挖掘机用动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挖掘机用动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挖掘机用动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挖掘机用动臂.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挖掘机用动臂,包括箱体、与箱体固连且设置在箱体前方的前端定位部以及与箱体固连且设置在箱体后方的后端定位部,箱体的内部中空,前端定位部和后端定位部上分别开设有过线口,箱体的顶端开设有多个过线孔,后端定位部上的过线口、箱体的内部、箱体顶端的过线孔以及前端定位部上的过线口配合形成管路通道。本发明中的箱体中空,液压管路可从箱体内部穿过,有效地避免了液压管路的磕碰,延长了液压管路的使用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