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隧道与胶带运输机相结合的布置结构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交通隧道和胶带运输机的技术领域,更加具体来说是一种交通隧道
与胶带运输机相结合的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在我国西南深山峡谷地区进行水电工程建设,经常需要砂石料胶带运输机跨越陡
峻的沟谷和山脊等复杂地形,该地形沟深坡陡,雨季径流量大甚至伴随泥石流次生灾害发
生,旱季又伴随较大横切风产生。目前胶带运输机主要有地面和地下两种布置方式,采用地
面布置方式,跨越沟谷和山脊的措施费用较大,并且面临被泥石流和飓风毁坏的威胁,对胶
带运输机的安全运行不利;采用地下布置方式,可消除自然灾害的影响,能够保证胶带运输
机安全运行,但地下工程施工的代价较大,其经济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交通隧道与胶带运
输机相结合的布置结构。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交通隧道与胶带运输机相结合的
布置结构,在隧道内一侧设置有胶带机输送道,另一侧为行车道,在所述的胶带机输送道上
安装有胶带机,所述的胶带机输送道与所述的行车道之间设置有防护栏,在所述的隧道顶
拱和边墙设置有隧道衬砌,在所述的隧道衬砌与底板交界处设置有边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隧道横断面采用圆拱直墙型式,平面线形采用直线段
与圆弧段相切的型式;所述的隧道的纵断面采用单向坡型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胶带机输送道在所述的隧道圆弧段采用折线对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隧道直线段中,横断面净宽W直=W车+W机+2×W沟,其中,W车
为行车道的宽度,W机为胶带机输送道的宽度,W沟为边沟的宽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隧道圆弧段中,横断面净宽W弧=W直+W扩,W扩=(R+W直)×
[sec(β/2)-1)]+W动,W直为隧道直线段的横向净宽,W扩为圆弧段扩挖宽度,W动为胶带运输机动
力装置的宽度,R为隧道内侧圆弧半径,β为圆弧段对应的圆心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胶带机通过地脚螺栓与隧道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的
隧道的净高H与车辆和胶带运输机的高度相匹配。
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优点:1、胶带运输机布置于地下,可以避免泥石流、飓风等自
然灾害的影响,保证了胶带机的安全运行。
2、交通隧道与胶带运输机地下输送通道相结合,避免了专为胶带运输机进行地下
工程建设的过高代价,具有“一隧两用、经济合理”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平面布置图。
图2为直线段隧道与胶带运输机相结合的横断面图。
图3为圆弧段隧道与胶带运输机相结合的横断面图。
图中:隧道衬砌1、边沟2、行车道3、胶带机输送道4、胶带机5、防护栏6、隧道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仅
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照图1-3所示:本发明一种交通隧道与胶带运输机相结合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
于:在隧道7内一侧设置有胶带机输送道4,另一侧为行车道3,在所述的胶带机输送道4上安
装有胶带机5,所述的胶带机输送道4与所述的行车道3之间设置有防护栏6,在所述的隧道7
的顶拱和边墙设置有隧道衬砌1,在所述的隧道衬砌1与底板交界处设置有边沟2。
所述的隧道7横断面采用圆拱直墙型式,平面线形采用直线段与圆弧段相切的型
式;所述的隧道7的纵断面采用单向坡型式。坡度大小同时满足行车、通风、排水和胶带机运
输要求。
所述的胶带机输送道4在所述的隧道7圆弧段采用折线对接,转折角应与行车道圆
弧段转折角一致,满足行车要求。
所述的隧道7直线段中(图中的B段),横断面净宽W直=W车+W机+2×W沟,其中,W车为行
车道3的宽度,W机为胶带机输送道4的宽度,W沟为边沟2的宽度。
由于胶带运输机在隧道7圆弧段(图中的C段)采用折线对接,交接点(图中的A点)
前后段隧道净断面宽度应在直线段的基础上进行扩宽。所述的隧道7圆弧段中,横断面净宽
W弧=W直+W扩,W扩=(R+W直×[sec(β/2-1]+W动,W直为隧道7直线段的横向净宽,W扩为圆弧段扩挖
宽度,W动为胶带运输机动力装置的宽度,R为隧道内侧圆弧半径,β为圆弧段对应的圆心角,R
和β同时满行车要求。
为了防止来往车辆对胶带机造成损坏,行车道与胶带机输送道间设置防护栏6;所
述的胶带机5通过地脚螺栓与隧道7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的隧道7的净高H与车辆和胶带运
输机的高度相匹配。
交通隧道与胶带运输机相结合的布置结构,能够很好的处理工程施工期来往车辆
与砂石料胶带运输机输送的功能要求;工程完工后,胶带运输机拆除,交通隧道还可作为永
久交通使用;避免了专为胶带运输机进行地下工程建设的过高代价,具有“一隧两用、经济
合理”的优点。
上述为详细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