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吸收反应型甲醛消除剂 所属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醛消除剂。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室和工作间的装修已是普遍现象。然而在使用的装修材料中(如人造板材、涂料、油漆等)多含有易挥发的甲醛,可在装修后很长时间内从装修材料中逐渐释放出来致使室内游离甲醛含量严重超标,室内空气受到严重污染。医学实验结果显示,小鼠长时间暴露于甲醛浓度为14.1ppm-5.6ppm的空气中可诱发鼻癌,欧共体和美国环境保护署(EPA)亦将甲醛列为可能致癌的物质。尽管目前尚未找出某种癌变与甲醛间的确切关系,但各国政府均已制定了有关限定环境中甲醛浓度的法规,我国国家标准《居室空气中甲醛卫生标准》(GB18580-2001)中规定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最高不得超过0.08mg/m3。根据目前对新装修住宅室内空气甲醛污染调查表明,新装修的住宅室内的甲醛浓度是室外甲醛浓度的6.65倍,超标5.15倍。由于甲醛气体对人们的眼睛和呼吸道黏膜具有强烈的刺激性,且长期生活在被甲醛严重污染的环境中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引起免疫水平和一些器官功能失调,造成头痛、恶心、疲劳、嗜睡等。现有的解决方法主要是在人造板生产过程中添加甲醛消除剂之类的助剂或是在板面上喷涂甲醛消除剂,来达到降低游离甲醛的目的。实践证明,采用这些方法有些会降低人造板地耐水性,有些改性剂价格较贵,势必会提高产品的成本,添加量过多,会影响树脂的固化,降低人造板的胶合强度。因此研制消除甲醛彻底,且对人体无害,又无二次污染的室内甲醛消除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污染研制出一种能够从根本上彻底消除甲醛的产品—吸附吸收反应型甲醛消除剂,可直接置于室内或对室内进行喷洒,效果明显,且对人体无害,不产生二次污染。
本吸附吸收反应型甲醛消除剂是由是由下列质量份数比的组分制成:
吸附剂 1份
亚硫酸钠 0.5-1.5份
铵盐 0.2-1份。
还可是由下列质量份数比的组分制成:
吸附剂 1份
亚硫酸钠 0.5-1.5份
盐酸羟胺 0.2-1份。
加入吸附剂是为了将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吸附,这类吸附剂可选用活性炭或氧化铝或硅藻土或聚酰胺或分子筛或硅胶等;铵盐可选用硫酸铵或氯化铵或硝酸铵或碳酸铵或醋酸铵或草酸铵或磷酸氢铵等。
一种吸附吸收反应型甲醛消除剂,它是是由下列质量份数比的组分制成:
水 100份
亚硫酸钠 2-20份
铵盐 1-10份。
还可是由下列质量份数比的组分制成:
水 100份
亚硫酸钠 2-20份
盐酸羟胺 1-10份。
水在这里是作为吸收剂来使用的,可将室内的甲醛吸收,所述的铵盐可选用硫酸铵或氯化铵或硝酸铵或碳酸铵或醋酸铵或草酸铵或磷酸氢铵等。
由上看出本发明的甲醛消除剂分为固体吸附型和液体吸收型两种形式,但无论是固体型还是液体型都是首先利用吸附吸收剂将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吸附吸收,被吸附吸收的甲醛迅速与甲醛消除剂中的反应剂发生反应,生成酸和碱及相应的产物,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最终使甲醛转化为无毒、无味、对人体无害、无二次污染的新物质。化学反应式如下:
本甲醛消除剂对甲醛消除效果实验如下:
固体吸附反应型消除剂对甲醛的消除效果 取两个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将两个盛有相同浓度和相同体积的甲醛溶液的培养皿分别置于两干容器中,其中一个容器中放入固体型甲醛消除剂,另一个不放。然后在相同的时间里分别测定两个容器的气相中甲醛的浓度,结果见表1。
表1固体型甲醛消除剂的效果实验结果(mg/m3) 时间/天 1 2 6 16 18 无消除剂 0.280 0.420 0.776 1.04 1.20 有消除剂 0.060 0.136 0.260 0.300 0.293 甲醛消除率% 64 67 66 71 76
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固体吸附剂对甲醛的消除率在64~76%。
液体吸收型甲醛消除剂对甲醛的消除效果 取两个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将两个盛有相同浓度和相同体积的甲醛溶液的培养皿分别置于容器中,五天后,向其中的一个容器中喷洒一定量的液体型消除剂,另一个不喷洒。然后分别测定两个容器气相中甲醛的浓度,结果见表2。
表2液体型甲醛消除剂的效果实验结果(mg/m3) n/次数 1 2 3 4 5 6 未喷洒消除剂0.422 0.505 0.498 0.482 0.430 0.452 喷洒消除剂0.034 0.045 0.040 0.042 0.040 0.038 甲醛消除率/%91.9 91.1 92.0 91.3 90.7 91.6
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液体型甲醛消除剂,对甲醛的消除不仅迅速,且效果显著。甲醛消除率均在90%以上。
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吸附吸收反应型甲醛消除剂对甲醛消除效果明显,经济实用,使用方便,可直接置于室内或对室内进行喷洒,对人体无害,无二次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将活性炭10克,亚硫酸纳5克,硫酸铵2克混合研磨均匀后,制粒,活化,包装于透气纸袋中。
实施例2:将活性炭10克,亚硫酸纳15克,氯化铵7克混合研磨均匀后,制粒,活化,包装于透气纸袋中。
实施例3:将活性炭10克,亚硫酸纳10克,醋酸铵6克混合研磨均匀后,制粒,活化,包装于透气纸袋中。
实施例4:将活性炭10克,亚硫酸钠5克,盐酸羟胺2克混合研磨均匀后,制粒,活化,包装于透气纸袋中。
实施例5:将活性炭10克,亚硫酸钠15克,盐酸羟胺7克混合研磨均匀后,制粒,活化,包装于透气纸袋中。
实施例6:将活性炭10克,亚硫酸钠10克,盐酸羟胺5克混合研磨均匀后,制粒,活化,包装于透气纸袋中。
实施例7: 在250克水中加入5克份亚硫酸钠和2.5克硫酸铵完全溶解后分装于带喷雾装置的容器中。
实施例8: 在250克水中加入50克亚硫酸钠和25克氯化铵完全溶解后分装于带喷雾装置的容器中。
实施例9: 在250克水中加入25克亚硫酸钠和10克硝酸铵完全溶解后分装于带喷雾装置的容器中。
实施例10:在250克水中加入5克亚硫酸钠和2.5克盐酸羟胺完全溶解后分装于带喷雾装置的容器中。
实施例11:在250克水中加入50克亚硫酸钠和25克盐酸羟胺完全溶解后分装于带喷雾装置的容器中。
实施例12:在250克水中加入25克亚硫酸钠和12.5克盐酸羟胺完全溶解后分装于带喷雾装置的容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