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Α蒎烯合成樟脑酸酐的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936383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64.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42484.2

申请日:

2010.08.02

公开号:

CN101906107A

公开日:

2010.12.0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C07D 493/08申请日:20100802授权公告日:20121226终止日期:20130802|||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D 493/08申请日:20100802|||公开

IPC分类号:

C07D493/08

主分类号:

C07D493/08

申请人:

南京林业大学; 福建省清流县闽山化工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石发; 李好瑾; 杨益琴; 赖杰; 毕中保; 盛超; 杨丽娟

地址:

210037 江苏省南京市龙蟠路15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代理人:

沈根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α-蒎烯合成樟脑酸酐的方法。α-蒎烯与氯化氢在-5~0℃下异构、加成反应6~10h,反应物经抽虑得到粗产物2-氯莰烷,再经重结晶得到精制2-氯莰烷;2-氯莰烷在强碱作用下于100~130℃脱氯化氢得到冰片烯,反应时间3~5h;以乙酸酐或乙酸酐-水混合物作溶剂、高锰酸钾为氧化剂氧化冰片烯得到樟脑酸酐,氧化反应温度为35~40℃,反应时间为4~6h;反应液加入适量乙酸乙酯和饱和食盐水,经离心除去副产物MnO2,有机层再用饱和食盐水洗涤、Na2SO4干燥后,蒸去溶剂得到樟脑酸酐粗产物,再经无水乙醇重结晶得到樟脑酸酐白色晶体。优点:具有原料易得、合成路线短、反应选择性好、产品得率高等特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由α-蒎烯合成樟脑酸酐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α-蒎烯为原料,与氯化氢气体加成、异构得到的2-氯莰烷,再经过脱HCl得到冰片烯,冰片烯经高锰酸钾氧化得到樟脑酸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α-蒎烯合成樟脑酸酐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2-氯莰烷的制备工艺如下:在装有温度计、搅拌器、干燥管和氯化氢尾气吸收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加入α-蒎烯,用冰-盐浴冷却至体系温度为-5~0℃左右,通入干燥的氯化氢气体,反应6~10h,所得反应物经抽滤,除去少量未反应的α-蒎烯和过量的HCl,得到固体粗产物2-氯莰烷;采用无水乙醇进行重结晶,粗2-氯莰烷与无水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8~10g/ml,得到中间体2-氯莰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α-蒎烯合成樟脑酸酐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冰片烯的制备工艺如下:在装有温度计、搅拌器、回流冷凝器的四口烧瓶中加入2-氯莰烷、强有机碱和溶剂,2-氯莰烷与有机碱的摩尔比为1∶1~2mole/mole,2-氯莰烷与溶剂质量/体积比为1∶3~4g/ml;加热使反应体系温度升至100~130℃,并在此温度下反应3~5h,反应物冷却至室温后,加水分解过量的有机碱,用沸程为30~60℃的石油醚萃取3次,合并萃取液并用水洗涤至中性,经无水Na2SO4干燥后蒸馏除去石油醚,得到白色晶体冰片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α-蒎烯合成樟脑酸酐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樟脑酸酐的合成工艺如下:将冰片烯、乙酸酐、水加入配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的三口圆底烧瓶中,其中冰片烯与乙酸酐和水的比例为1∶10~20∶0~10g/ml/ml,用冰浴将反应体系冷却至0~5℃,慢慢加入高锰酸钾,控制温度在10~40℃范围内,高锰酸钾与冰片烯的摩尔比为1∶2.5~3.0;加完高锰酸钾后,换水浴加热,控制温度在35~40℃,反应4~6h,采用GC跟踪检测至无原料为止;将反应液转移至锥形瓶中,加入适量乙酸乙酯和饱和食盐水并搅拌5min,后经离心除去生成的副产物MnO2,将所得油水混合物分层,有机层在经饱和食盐水洗涤至中性,无水Na2SO4干燥,蒸去溶剂得到粗樟脑酸酐;后经无水乙醇进行重结晶,粗樟脑酸酐与无水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8~9g/ml,得到樟脑酸酐白色晶体。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由α-蒎烯合成樟脑酸酐的方法,其特征是冰片烯制备方法中,2-氯莰烷、有机碱和溶剂同时加入反应瓶中,反应温度为100~130℃;所述的有机碱为叔丁醇钾或戊醇钠;所述的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亚砜。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所述的一种由α-蒎烯合成樟脑酸酐的方法,其特征是的冰片烯制备方法中,2-氯莰烷与有机碱叔丁醇钾或戊醇钠的摩尔比为1∶1~2mole/mole,2-氯莰烷与溶剂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亚砜的质量/体积比为1∶3~4g/ml。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由α-蒎烯合成樟脑酸酐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高锰酸钾作氧化剂将冰片烯氧化制备樟脑酸酐,所用溶剂可以是:乙酸、乙酸酐、乙酸酐-水,乙酸-水溶剂体系,其中最好的是乙酸酐-水混合溶剂,冰片烯-乙酸酐-水的比例为1∶10~20∶0~5g/ml/ml,高锰酸钾与冰片烯的摩尔比为1∶2.5~3.0。

说明书

一种由α-蒎烯合成樟脑酸酐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由α-蒎烯合成樟脑酸酐的方法。它是以α-蒎烯为原料,与干燥HCl加成、异构得到2-氯莰烷,再经脱HCl得到冰片烯,冰片烯经氧化得到樟脑酸酐。属精细有机合成和药物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樟脑酸酐,化学名为1,8,8-三甲基-3-氧代双环[3,2,1]辛-2,4-二酮;1,2,2-三甲基-1,3-环戊烷二羧酸酐;英文名为camphoric anhydride;1,8,8-trimethyl-3-oxabicyclo[3,2,1]octane-2,4-dione;1,2,2-trimethyl-1,3-cyclopentanedicarbyxolic anhydride;分子式为C10H14O3,分子量为182.21,外观为白色针状晶体,熔点为222-225℃,易溶于丙酮和氯仿,可溶于乙酸乙酯,微溶于乙醚,难溶于乙醇,而不溶于水。其化学结构如下所示:

樟脑酸酐

樟脑酸酐是一种重要的单萜类化合物,在涂料、化工、医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樟脑酸酐可用于制备水溶性高分子,作为胺类捕获剂[US7521516];Kim等[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2008,116:227-232]成功将樟脑酸酐用于高硅沸石制备中的结构引导剂;用樟脑酸酐制备的还原性颜料可用于油漆、纺织、喷墨印刷、化妆品等领域[US7510765];樟脑酸酐还可用于合成药物中间体芳基哌啶衍生物[US5153206];Bright等利用樟脑酸酐成功合成双环亚胺用作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US9242911],其结构如下所示:

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的化学结构

关于樟脑酸酐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樟脑酸法、樟脑醌法、樟脑法等。Moloney等[Tetrahedron,Asymmetry,1996,7(9):2551-2562]以(1R,3S)-樟脑酸为原料,以CCl4作溶剂、DMF作催化剂,樟脑酸与SOCl2反应制得樟脑酸酐,所得樟脑酸酐的得率为66%,(c 5.13,CHCl3)。

钱慧芬[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26(4):35-39]也以(1S,3R)-樟脑酸为原料合成樟脑酸酐,所不同的是樟脑酸与乙酸酐在回流状态下反应2h,再进行冷却结晶和重结晶得到樟脑酸酐,产物得率达86%,(ρ=0.01g/ml,C2H5OH)。

同样以(1S,3R)-樟脑酸作原料合成樟脑酸酐,Joel等[Tetrahedron:Asymmetry,2010,21:519-523]将樟脑酸与甲磺酰氯和三乙胺反应制得樟脑酸酐,产物得率也达到86%左右,粗樟脑酸酐以乙酸乙酯为溶剂进行重结晶纯化,所得樟脑酸酐的比旋光度(c 0.975,CHCl3)。

Creary[J.Org.Chem.1980,45:2419-2425]则报到了以樟脑基硅烷醇醚为原料制备樟脑酸酐的方法。采用二氯甲烷为溶剂,用臭氧作氧化剂氧化樟脑基硅烷醇醚,但反应需在-78℃下进行,而且得率不高,仅10%左右。

日本科学家Okada等[Tetrahedron Lett.,1980,21:359-360]则以3-重氮基樟脑为原料,采用光敏氧化得到樟脑酸酐,得率为38%。但该方法所得产物是樟脑酸酐和樟脑醌的混合物,樟脑醌的含量达61%;产物纯化分离困难,反应选择性差。

Suginome等[J.Chem.Soc.Perkin Trans.1,1990,1239]则以高碘酸氧化3-羟基樟脑合成樟脑酸酐,其得率仅38%左右;Ji等[Synthetic communications,2002,32(11):1659-1663]以樟脑醌为原料,经光氧化得到樟脑酸酐,反应时间10h,产物得率达80%左右。

Jaroslav等[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A:Chemistry,2002,151:95-104]则以乙酸为溶剂,以H2O2为氧化剂氧化樟脑醌制备樟脑酸酐,樟脑酸酐的得率为68%。

Yang等[Arkansas academy of science proceedings,197,97-99]]则采用樟脑为原料,经羟甲烯基化、氧化等步骤制备樟脑酸酐,并未详细报道产物得率及旋光性。

Bright等[US5242911,1993]报道以樟脑为原料合成樟脑酸酐。首先将樟脑与肼反应生成樟脑腙,再与对甲苯磺酰氯反应,生成对甲苯磺酰腙,再与甲基锂反应生成冰片烯;以甲醇为溶剂,在-75℃下冰片烯经臭氧氧化,生成生成二醛再在75℃下经H2O2氧化得到樟脑酸,得率为78%;樟脑酸再与乙酸酐反应,生成樟脑酸酐,得率为97%。反应过程如下:

综观现有的文献报道,目前合成樟脑酸酐的方法主要以樟脑或樟脑酸为原料,存在原料来源少、合成成本高、工艺路线长等缺点,探索新的合成路线和合成方法是合成樟脑酸酐的研究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由α-蒎烯合成樟脑酸酐的方法,其合成路线如下:

其目的旨在简化樟脑酸酐的合成工艺、缩短合成路线,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由α-蒎烯合成樟脑酸酐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α-蒎烯为原料,与氯化氢气体加成、异构得到的2-氯莰烷,再经过脱HCl得到冰片烯,冰片烯经高锰酸钾氧化得到樟脑酸酐。

1)2-氯莰烷的制备:

在装有温度计、搅拌器、干燥管和氯化氢尾气吸收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加入α-蒎烯,用冰-盐浴冷却至体系温度为-5~0℃左右,通入干燥的氯化氢气体,反应6~10h,所得反应物经抽滤,除去少量未反应的α-蒎烯和过量的HCl,得到固体粗产物2-氯莰烷;采用无水乙醇进行重结晶,粗2-氯莰烷与无水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8~10g/ml,得到中间体2-氯莰烷。

2)冰片烯的制备:

在装有温度计、搅拌器、回流冷凝器的四口烧瓶中加入2-氯莰烷、叔丁醇钾或戊醇钠和溶剂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亚砜,2-氯莰烷与叔丁醇钾或戊醇钠的摩尔比为1∶1~2,2-氯莰烷与溶剂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亚砜的质量/体积比为1∶3~4g/ml;加热使反应体系温度升至100~130℃,并在此温度下反应3~5h,反应物冷却至室温后,加水分解过量的叔丁醇钾或戊醇钠,用沸程为30~60℃的石油醚萃取3次,合并萃取液并用水洗涤至中性,经无水Na2SO4干燥后蒸馏除去石油醚,得到白色晶体冰片烯。

3)樟脑酸酐的制备:

将冰片烯、乙酸酐、水加入配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的三口圆底烧瓶中,其中冰片烯与乙酸酐和水的比例为1∶10~20∶0~10g/ml/ml,用冰浴将反应体系冷却至0~5℃,慢慢加入高锰酸钾,控制温度在10~40℃范围内,高锰酸钾与冰片烯的摩尔比为1∶2.5~3.0;加完高锰酸钾后,换水浴加热,控制温度在35~40℃,反应4~6h,采用GC跟踪检测至无原料为止;将反应液转移至锥形瓶中,加入适量乙酸乙酯和饱和食盐水并搅拌5min,后经离心除去生成的副产物MnO2,将所得油水混合物分层,有机层在经饱和食盐水洗涤至中性,无水Na2SO4干燥,蒸去溶剂得到粗樟脑酸酐;后经无水乙醇进行重结晶,粗樟脑酸酐与无水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8~9g/ml,得到樟脑酸酐白色晶体。

本发明的优点:利用α-蒎烯为原料制备樟脑酸酐,与现有的合成方法相比,具有原料易得、合成路线短、反应选择性好、产物得率高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装有温度计、搅拌器、干燥管和HCl吸收装置的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50g(0.37mole)α-蒎烯,用冰-盐浴冷却至体系温度在-5~0℃。量取60ml浓盐酸置于250ml三口烧瓶中,用恒压滴加漏斗滴入40ml浓硫酸,并将生成HCl气体经无水氯CaCl2干燥后通入α-蒎烯中,反应8h左右,反应液逐渐凝结为淡黄色透明固体,至不再吸收HCl气体为止。所得反应物经抽滤,除去少量未反应的α-蒎烯和过量的HCl,得到2-氯莰烷固体粗产物。用无水乙醇(粗品∶乙醇=1∶8~10g/ml)进行重结晶,得到中间体2-氯莰烷51.1g,熔点为129~131℃,沸点207~208℃。经气相色谱分析,2-氯莰烷含量为93.7%,同时还有6.3%的2-氯葑烷。

在装有温度计、搅拌器的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氯莰烷30g(GC分析纯度约93%)、39.10g叔丁醇钾(工业级,GC分析纯度约87%)和100ml DMF,加热至120℃,恒温反应4h左右,GC检测至2-氯莰烷反应完全为止。反应物经冷却至室温后,加100ml水,用3×100ml石油醚(沸程30~60℃)萃取,萃取液经水洗涤至中性,有机层经无水Na2SO4干燥后蒸去溶剂,得到粗品冰片烯17.54g,用无水乙醇(粗冰片烯∶乙醇=1∶5~6g/ml)进行重结晶,得到白色晶体冰片烯15.12g,经气相色谱分析,产物组成为冰片烯92.7%,2-氯葑烷7.3%。

将2.0g冰片烯、30ml乙酸酐、10ml水加入配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冷凝器的100ml三口烧瓶中,用冰浴冷却至0~5℃,分批加入5.80g高锰酸钾,控制温度在10~40℃范围内,待加完高锰酸钾后,换成水浴加热,控制反应温度在35~40℃下反应4~6h,采用GC跟踪检测至无原料为止。将反应液转移至250ml的锥形瓶中,加入50ml乙酸乙酯、70ml饱和食盐水并搅拌5min,经离心除去生成的副产物MnO2,所得滤液分去水层,有机层经饱和食盐水洗至中性,无水Na2SO4干燥,蒸去溶剂得到白色晶体樟脑酸酐,转化率为98.5%。用无水乙醇(粗樟脑酸酐∶乙醇=1∶8~9g/ml)重结晶,经GC分析(分析条件为:50℃(2min)升至280℃(10min),升温速度为10℃/min,进样口和检测器温度均为280℃),樟脑酸酐纯度在99%以上。樟脑酸酐的GC-MS分析结果如下:138(27,M+-COO),123(20,138-CH3),110(M+-COO-CO),95(100),83(40),69(57),55(40);樟脑酸酐的IR分析结果如下(cm-1,KBr压片法):1805(s),1761(m),1128(m),1042(m),995(m),982(m),943(w),567(w)。

实施例2:

在装有温度计、搅拌器和干燥管和HCl吸收装置的250ml四口烧瓶中加入50g(0.37mole)α-蒎烯和70ml正戊烷,在室温下通入干燥的HCl气体,反应8h。所得反应液用10%NaHCO3溶液洗涤,除去过量的HCl,有机层经无水Na2SO4干燥,常压下蒸去正戊烷后,得到固体粗品2-氯莰烷。用少量乙醇进行重结晶,得到中间体2-氯莰烷25.3g。

将25.2g(0.2mole)正戊醇钾溶于100ml DMF中,加热至120℃,用滴加漏斗滴入2-氯莰烷-DMF溶液(17.3g(0.1mole)2-氯莰烷溶于50mlDMF),在此温度下反应4h,反应物经冷却后,加100ml水,用100ml石油醚(沸程30-60℃)萃取3次,萃取液用水洗涤至中性,经无水Na2SO4干燥后蒸馏除去溶剂,得到冰片烯白色晶体10.8g。

将冰片烯2.0g(14.6mmole)、30ml乙酸、水6ml加入配有机械搅拌器、温度计和冷凝管的100ml三口瓶中,用冰浴冷却至0-5℃,分批加入5.80g高锰酸钾(36.5mmole),该放热过程不明显。加料完毕后,换水浴加热,控制温度在35~40℃范围内,反应4~6h,将反应液转移至250ml的锥形瓶中,加入50ml乙酸乙酯、70ml饱和食盐水搅拌5min,后经离心除去生成的副产物MnO2,所得滤液分去水层,所得有机层经饱和食盐水洗至中性,有机层经无水Na2SO4干燥,蒸去溶剂得到白色晶体樟脑酸酐,转化率为70.5%。

实施例3:

将冰片烯2.0g(14.6mmole)、30ml乙酸酐加入配有机械搅拌器、温度计和冷凝管的100ml三口瓶中,用冰浴冷却至0~5℃,分批加入5.80g高锰酸钾(36.5mmole),此放热过程不明显,温度较容易控制。高锰酸钾加完毕后,换水浴加热,控制反应温度在35~40℃范围内,反应4~6h后,将反应液转移至250ml的锥形瓶中,加入50ml乙酸乙酯、70ml饱和食盐水搅拌5min,后经离心除去生成的副产物MnO2,所得滤液分去水层,所得有机层经饱和食盐水洗至中性,有机层经无水Na2SO4干燥,蒸去溶剂得到白色晶体樟脑酸酐,转化率为94.2%。

在上述实施例中:

冰片烯制备方法中,2-氯莰烷、有机碱和溶剂同时加入反应瓶中,反应温度为100~130℃;所述的有机碱为叔丁醇钾或戊醇钠;所述的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亚砜。

冰片烯制备方法中,2-氯莰烷与有机碱叔丁醇钾或戊醇钠的摩尔比为1∶1~2mole/mole,2-氯莰烷与溶剂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亚砜的质量/体积比为1∶3~4g/ml。

采用高锰酸钾作氧化剂将冰片烯氧化制备樟脑酸酐,所用溶剂可以是:乙酸、乙酸酐、乙酸酐-水,乙酸-水等溶剂体系,其中最好的是乙酸酐-水混合溶剂,冰片烯-乙酸酐-水的比例为1∶10~20∶0~5g/ml/ml,高锰酸钾与冰片烯的摩尔比为1∶2.5~3.0。

一种由Α蒎烯合成樟脑酸酐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由Α蒎烯合成樟脑酸酐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由Α蒎烯合成樟脑酸酐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由Α蒎烯合成樟脑酸酐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由Α蒎烯合成樟脑酸酐的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蒎烯合成樟脑酸酐的方法。-蒎烯与氯化氢在-50下异构、加成反应610h,反应物经抽虑得到粗产物2-氯莰烷,再经重结晶得到精制2-氯莰烷;2-氯莰烷在强碱作用下于100130脱氯化氢得到冰片烯,反应时间35h;以乙酸酐或乙酸酐-水混合物作溶剂、高锰酸钾为氧化剂氧化冰片烯得到樟脑酸酐,氧化反应温度为3540,反应时间为46h;反应液加入适量乙酸乙酯和饱和食盐水,经离心除去副产物Mn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