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弯管装置和管材捺弯装置,装置本身轻便且操作简单,可在现场实现管路的捺弯,操作快速,不影响生产的连续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弯管装置,包括:
支架;
与所述支架上端相连的伸缩机构;
设置于所述支架下端的管材支撑部,所述管材支撑部至少为两个,所述伸缩机构位于相邻两个管材支撑部之间。
优选的,所述管材支撑部为设置于所述支架底部的两个滚轮。
优选的,所述支架具体包括:
固定所述伸缩机构的固定部;
分别与所述固定部铰接的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滚轮分别设置在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底部。
优选的,还包括分别和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相连的调整两滚轮之间距离的调整装置。
优选的,所述调整装置为调整板,该调整板上开设有多个调整孔,通过
螺栓或螺钉穿过两个调整孔分别与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相连。
优选的,所述调整装置为丝杠机构,所述丝杠机构的螺母固定在所述左支架或右支架上,所述丝杠机构的丝杠可转动的穿过固定在所述右支架或左支架的旋转套与所述螺母配合。
优选的,所述调整装置为调整卡板,该调整卡板的一端和所述左支架或右支架相连,另一端上设置有多个卡槽;
所述右支架或左支架上设有与所述卡槽适配的卡销。
优选的,所述伸缩机构为液压千斤顶。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管材捺弯装置,包括以上所述的弯管装置,还包括:
与所述液压千斤顶相连的进油管和出油管;
与所述进油管和出油管相连的风动泵。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需捺弯的管材置于管材支撑部上,之后通过位于管材支撑部之间的伸缩机构的上下运动,对管材进行捺弯。该装置结构简单,可拆卸,便于井下操作,而且操作简单快速,不影响生产的连续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弯管装置和管材捺弯装置,通过将需捺弯的管材置于管材支撑部上,之后通过位于管材支撑部之间的伸缩机构的上下运动,进而实现管材的捺弯。该装置结构简单,可拆卸,便于井下操作,而且操作简单快速,不影响生产的连续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公开的弯管装置的结构图如图1-图3所示,图1为主视图,图2为侧视图,图3为俯视图,该装置包括支架,与所述支架上端相连的伸缩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架下端的管材支撑部,所述管材支撑部至少为两个,所述伸缩机构位于相邻两个管材支撑部之间。
采用本实施例的弯管装置进行捺弯时,只需将需捺弯的管材放置于管材支撑部上,通过伸缩机构的上下运动,即可对管材进行捺弯。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伸缩机构为液压千斤顶103,液压千斤顶103上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当液压千斤顶103向下运动时,进油口为标号113,出油口为标号112,反之,当液压千斤顶103向上运动时,进油口为标号112,出油口为标号113;本实施例中的管材支撑部为设置于所述支架底部的两个滚轮,如标号104和105所示。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支架为钢结构支架,包括:固定液压千斤顶103的固定部109,以及分别与固定部109铰接的左支架101和右支架102,滚轮104和滚轮105分别设置在左支架101和右支架102的底部。
另外,该装置还包括分别和左支架101和右支架102相连的调整两滚轮之间距离的调整装置,本实施例中的调整装置为调整板107,该调整板107上开设有多个调整孔(如图中的标号106所示),之后通过螺栓或螺钉(如图中标号111所示)穿过两个调整孔分别与左支架101和右支架102相连。
本实施例中的弯管装置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为,将需要捺弯的管材放置在两个滚轮上,可通过手动或自动的方式启动液压千斤顶103,使油泵通过进油口不断向油缸内压油,由于油缸内油压的不断增高,就迫使液压千斤顶103的活塞及活塞上面的重物一起向上运动,打开回油阀,油缸内的高压油便流回储油腔,于是重物与活塞也就一起下落,当液压千斤顶103的重物下落时,正好与位于其下方的管材接触,重物继续下落,进而将管材捺弯到所需弧度,之后重物向上运动,可取出完成捺弯的管材,如此往复。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螺栓或螺钉穿过不同的调整孔,可调节调整板107的长度,从而调节两滚轮之间的距离,由于两滚轮间距离越小,液压千斤顶103的重物撞击管材后,产生的弧长越短,捺弯后的弧度越小,即管材的弯度越大,因此通过设置多个调整孔,可捺弯不同弯度的管材。另外,由于进行捺弯时,是通过两个可转动的滚轮作为支撑点的,因此在捺弯过程中可以分散管材的受力,减少因管材受力过大而损坏的情况,且使压弯处具有良好的金属延展性,减少砂眼。
本实施例中的弯管装置轻便,结构简单,可拆卸,方便携带运输,可在不同环境下使用,且操作简单、捺弯快速,成品率高,在使用时省时省力,降低劳动强度,节约管材。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公开的弯管装置与实施例一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调整装置为丝杠机构,所述丝杠机构的螺母固定在所述左支架或右支架上,所述丝杠机构的丝杠可转动的穿过固定在所述右支架或左支架的旋转套与所述螺母配合。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公开的弯管装置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调整装置为调整卡板,该调整卡板的一端和所述左支架或右支架相连,另一端上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右支架或左支架上设有与所述卡槽适配的卡销。
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公开的弯管装置,使两个滚轮间的距离实现了连续可调,增加了产品的种类,即可捺弯更多弯曲程度的管材,满足了不同使用环境的需要。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管材捺弯装置,除包括以上三个实施例所述的弯管装置外,还包括:与液压千斤顶相连的进油管和出油管,以及与所述进油管和出油管相连的风动泵。
本实施例中的管材捺弯装置,通过使用风动泵,以及采用高压阀门可调节液压千斤顶的工作速率,既实现了管材捺弯过程的自动化操作,又可采用煤炭生产现场的风压作为液压千斤顶的动力来源,使得在煤炭生产现场对该管材捺弯装置的使用更加方便,而且节约能源,现场操作又不影响现场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