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正丁基34取代丙氧基苯甲酰基5取代氨基苯并呋喃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930277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8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021973.X

申请日:

2011.01.19

公开号:

CN102070579A

公开日:

2011.05.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D 307/80申请日:20110119|||公开

IPC分类号:

C07D307/80

主分类号:

C07D307/80

申请人: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发明人:

李建其; 王冠; 廖云凤; 王超

地址:

200040 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132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代理人:

罗大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2-正丁基-3-(4-取代丙氧基苯甲酰基)-5-取代氨基苯并呋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式(III)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加入式(V)化合物,在路易斯酸催化下反应,然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2-正丁基-3-(4-取代丙氧基苯甲酰基)-5-取代氨基苯并呋喃(IV);本发明不仅所采用的原料及中间体的化学结构均不同,而且避免了使用昂贵的金属催化剂和高压氢化的反应条件,大幅减低了2-正丁基-3-(4-(3-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苯甲酰基)-5-氨基苯并呋喃的制备成本,更适合产业化大量制备,与已报道的文献方法比较,具有较大的积极进步效果、实际应用价值及明显的竞争优势。反应式如下。

权利要求书

1: 2- 正丁基 -3-(4- 取代丙氧基苯甲酰基 )-5- 取代氨基苯并呋喃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 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 将式 (III) 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 加入式 (V) 化合物, 在路易斯酸催化 下反应, 然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 2- 正丁基 -3-(4- 取代丙氧基苯甲酰基 )-5- 取代氨基苯并 呋喃 (IV)。反应式如下 : R 代表 : 甲酰基、 乙酰基、 三氟乙酰基或丙酰基 ; R’ 代表 : 氯、 溴、 碘或二正丁基氨基 ; X 代表氯或溴。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式 (III) 化合物为 2- 正丁基 -5- 乙酰氨 基苯并呋喃或 2- 正丁基 -5- 三氟乙酰氨基苯并呋喃。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式 (V) 化合物为 4-(3- 氯丙氧基 )- 苯甲 酰氯、 4-(3- 溴丙氧基 )- 苯甲酰氯或 4-(3- 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 ) 苯甲酰氯。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式 (V) 化合物为 4-(3- 氯丙氧基 )- 苯甲 酰氯、 4-(3- 溴丙氧基 )- 苯甲酰氯或 4-(3- 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 ) 苯甲酰氯。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式 (IV) 化合物为 2- 正丁基 -3-(4-(3- 二 正丁基氨基丙氧基 ) 苯甲酰基 )-5- 乙酰氨基苯并呋喃、 2- 正丁基 -3-(4-(3- 氯丙氧基 ) 苯 甲酰基 )-5- 乙酰氨基苯并呋喃、 2- 正丁基 -3-(4-(3- 氯丙氧基 ) 苯甲酰基 )-5- 三氟乙酰 氨基苯并呋喃或 2- 正丁基 -3-(4-(3- 溴丙氧基 ) 苯甲酰基 )-5- 乙酰氨基苯并呋喃。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 -5℃~ 10℃, 加入式 (V) 化合物。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路易斯酸催化下, 20 ~ 60℃下反应 1 ~ 20 小时。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溶剂选自二氯甲烷、 氯仿、 二硫化 碳、 硝基甲烷或硝基苯中的一种以上, 所用溶剂重量为式 (III) 化合物的 2 ~ 20 倍。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路易斯为常规使用的付克酰基化 常用的路易斯酸, 选自三氯化铝、 四氯化锡、 三氯化铁、 三氟化硼、 氯化锌, 四氯化钛中的一 种或一种以上 ; 所述路易斯酸的摩尔用量为式 (III) 化合物的 2 ~ 5 倍。

说明书


2- 正丁基 -3-(4- 取代丙氧基苯甲酰基 )-5- 取代氨基苯并 呋喃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 2- 正丁基 -3-(4- 取代丙氧基苯甲酰基 )-5- 取代氨基苯并呋喃 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2- 正丁基 -3-(4- 取代丙氧基苯甲酰基 )-5- 取代氨基苯并呋喃, 其结构通式如式 (IV) 所示 :
     R 代表 : 甲酰基、 乙酰基、 三氟乙酰基、 丙酰基 ; R’代表 : 氯、 溴、 碘或二正丁基氨基; 所述 2- 正丁基 -3-(4- 取代丙氧基苯甲酰基 )-5- 取代氨基苯并呋喃, 可用于制备 2- 正丁基 -3-(4-(3- 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 ) 苯甲酰基 )-5- 氨基苯并呋喃, 后者作为关键中 间体, 应用于抗房颤或房扑药物盐酸决奈达隆的制备。
     所述 2- 正丁基 -3-(4-(3- 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 ) 苯甲酰基 )-5- 氨基苯并呋喃的 结构通式如下 :
     决奈达隆 (dronedarone), 化学名为 N-[2- 正丁基 -3-[4-[3-( 二丁基氨基 ) 丙 氧基 ] 苯甲酰基 ]-5- 苯并呋喃基 ] 甲磺酰胺, 由法国的赛诺菲一安万特开发, 能够有效降 低房颤或心房扑动, 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 适用于患有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或房扑患者。 2009 年 7 月, 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批准上市。
     盐酸决奈达隆 (dronedarone)
     房颤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疾病, 可使患者卒中风的风险增加 5 倍, 使具有心血管危 险因素的患者预后变差, 死亡率增加两倍。心房扑动属另一类房性心率失常, 可发展为房 颤。 房颤是导致因心率失常住院的主要原因, 近年由于房颤导致的住院病例逐年增高, 以往 还没有一个药物被证明能够降低心律失常患者的住院率或者死亡率。 决奈达隆是目前经临 床试验证明唯一能够显著降低房颤 / 心房扑动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在 房颤 / 心房扑动等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此外, 与抗心率失常金标准药物胺碘酮比较, 决奈达隆化学结构中不含碘, 亲脂性 较弱, 服用后磷脂不会沉积于肺部, 所以心血管系统外不良反应要比胺碘酮少。 决奈达隆对 甲状腺素受体几乎没有什么作用, 未见明显心脏毒性, 亦没有尖端扭转型室速发生, 临床耐 受性良好。
     目前, 式 (I) 的 2- 正丁基 -3-(4-(3- 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 ) 苯甲酰基 )-5- 氨基 苯并呋喃, 国内外已公开该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
     1) 专 利 FR2665444( 同 族 专 利 EP0471609A1, US5223510) 中 公 开 一 种 2- 正 丁 基 -3-(4-(3- 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 ) 苯甲酰基 )-5- 氨基苯并呋喃 (I) 的制备方法。具体 步骤为 : 以 2- 正丁基 -5- 硝基苯并呋喃为原料, 经付克酰基化反应、 脱甲基反应、 缩合反应, 再经氧化铂 (PtO2) 催化加氢, 还原制备决奈达隆中间体 2- 正丁基 -3-(4-(3- 二正丁基氨 基丙氧基 ) 苯甲酰基 )-5- 氨基苯并呋喃。合成路线如下 :
     2) 专利 FR2817865( 同族专利 WO2002048078A1, CN1295200C) 中公开了一种 2- 正 丁基 -3-(4-(3- 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 ) 苯甲酰基 )-5- 氨基苯并呋喃 (I) 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 以 2- 正丁基 -5- 硝基苯并呋喃为原料, 首先与 4-(3- 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 ) 苯 甲酰氯盐酸盐进行付克酰基化反应, 得 2- 正丁基 -3-(4-(3- 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 ) 苯甲 酰基 )-5- 硝基苯并呋喃, 再经氧化铂 (PtO2) 催化氢化, 还原制备决奈达隆中间体 2- 正丁 基 -3-(4-(3- 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 ) 苯甲酰基 )-5- 氨基苯并呋喃。合成路线如下 :
     3)WO2009044143( 同族专利 WO2010038029, CN101861308) 中公开了一种 2- 正丁 基 -3-(4-(3- 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 ) 苯甲酰基 )-5- 氨基苯并呋喃 (I) 的制备方法。该 专利说明书中提到可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 首先以 4- 硝基苯基羟胺和 1-(4- 羟基苯基 ) 庚 -1, 3- 二酮为原料, 经酸催化环合, 与 1, 3- 二溴丙烷缩合, 再与二正丁胺缩合, 得 2- 正丁 基 -3-(4-(3- 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 ) 苯甲酰基 )-5- 硝基苯并呋喃, 最后经氧化铂 (PtO2) 或 钯碳 (Pd/C) 等贵重金属催化氢化, 还原制备决奈达隆中间体 2- 正丁基 -3-(4-(3- 二正丁 基氨基丙氧基 ) 苯甲酰基 )-5- 氨基苯并呋喃。具体合成路线如下 :
     上述专利公开的技术, 存在明显缺陷, 需要使用昂贵的金属催化剂和高压氢化的 反应条件, 制备成本相当高, 不利于工业化的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2- 正丁基 -3-(4- 取代丙氧基苯甲酰基 )-5- 取代氨基 苯并呋喃的制备方法, 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将式 (III) 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 -5℃~ 10℃, 加入式 (V) 化合物, 在路易斯酸催 化下, 20 ~ 60℃下反应 1 ~ 20 小时, 优选在 20 ~ 30℃下反应 3 ~ 5 小时, 然后从反应产物中 收集式 (IV) 化合物, 即为 2- 正丁基 -3-(4- 取代丙氧基苯甲酰基 )-5- 取代氨基苯并呋喃 ;
     所述的溶剂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能溶解式 (III) 化合物的溶剂, 选自二氯甲烷、 氯仿、 二硫化碳、 硝基甲烷或硝基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
     所用溶剂重量为式 (III) 化合物的 2 ~ 20 倍 ;
     所述的路易斯为常规使用的付克酰基化常用的路易斯酸, 选自三氯化铝、 四氯化 锡、 三氯化铁、 三氟化硼、 氯化锌, 四氯化钛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
     所述路易斯酸的摩尔用量为式 (III) 化合物的 2 ~ 5 倍, 优选 2 ~ 3 倍。
     反应式如下 :
     R 代表 : 甲酰基、 乙酰基、 三氟乙酰基或丙酰基 ; R’ 代表 : 氯、 溴、 碘或二正丁基氨 基; X 代表氯或溴 ;
     优 选 的 式 (III) 化 合 物 为 : (III-1)2- 正 丁 基 -5- 乙 酰 氨 基 苯 并 呋 喃 或 (III-2)2- 正丁基 -5- 三氟乙酰氨基苯并呋喃 ;
     优选的式 (V) 所示的化合物为 : (V-1)4-(3- 氯丙氧基 )- 苯甲酰氯、 (V-2)4-(3- 溴 丙氧基 )- 苯甲酰氯或 (V-3)4-(3- 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 ) 苯甲酰氯 ;
     优选的式 (III) 化合物和式 (V) 化合物的反应组合为 : 当式 (III) 化合物为 (III-1)2- 正丁基 -5- 乙酰氨基苯并呋喃或 (III-2)2- 正丁基 -5- 三氟乙酰氨基苯并呋喃 时; 式 (V) 化合物为 (V-1)4-(3- 氯丙氧基 )- 苯甲酰氯、 (V-2)4-(3- 溴丙氧基 )- 苯甲酰氯 或 (V-3)4-(3- 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 ) 苯甲酰氯 ;
     优选的式 (IV) 化合物为 : (IV-1-1)2- 正丁基 -3-(4-(3- 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 ) 苯 甲酰基 )-5- 乙酰氨基苯并呋喃、 (IV-2-1)2- 正丁基 -3-(4-(3- 氯丙氧基 ) 苯甲酰基 )-5- 乙 酰氨基苯并呋喃、 (IV-2-2)2- 正丁基 -3-(4-(3- 氯丙氧基 ) 苯甲酰基 )-5- 三氟乙酰氨基 苯并呋喃或 (IV-2-3)2- 正丁基 -3-(4-(3- 溴丙氧基 ) 苯甲酰基 )-5- 乙酰氨基苯并呋喃 ;
     式 (IV) 化合物可用于制备式 (I) 所示的 2- 正丁基 -3-(4-(3- 二正丁基氨基丙氧 基 ) 苯甲酰基 )-5- 氨基苯并呋喃, 该化合物为制备决奈达隆的关键中间体。
     所述的式 (IV) 化合物中, 当 R’ 为二正丁基氨基时, 可用式 (IV-1) 化合物表示 ; 当 R’ 为氯、 溴、 碘时, 可用式 (IV-2) 化合物表示。
     其中, R 代表 : 甲酰基、 乙酰基、 三氟乙酰基、 丙酰基 ;
     1) 当 R’ 为二正丁基氨基时, 式 (IV-1) 化合物通过水解反应制备式 (I) 化合物。 反应式如下 :
     R 代表 : 甲酰基、 乙酰基、 三氟乙酰基、 丙酰基 ;
     式 (IV-1) 化合物溶解于乙醇中, 与重量比 37 %的盐酸进行水解反应, 回流反应 2 ~ 5 小时, 从反应产物中收集式 (I) 化合物, 得 2- 正丁基 -3-(4-(3- 二正丁基氨基丙氧 基 ) 苯甲酰基 )-5- 乙酰氨基苯并呋喃 (I)。
     2) 当 R’ 为氯、 溴、 碘时, 式 (IV-2) 化合物首先与二正丁基胺 (VI) 进行缩合反应制 备式 (IV-1), 再经上述水解反应制备式 (I) 化合物, 反应式如下 :
     R 代表 : 甲酰基、 乙酰基、 三氟乙酰基、 丙酰基 ; R’ 代表 : 氯、 溴、 碘
     将式 (IV-2) 化合物溶解在乙腈中, 在碳酸钾和碘化钾作用下, 与二正丁基胺 (VI) 进行缩合反应, 回流反应 24 ~ 72 小时, 经后处理制备式 (IV-1) 化合物, 再通过上述式 (IV-1) 的水解反应, 制备式 (I) 化合物。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的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的各优选实施例。 本发明中式 (III) 化合物可参考专利 WO 2003040120A1( 同族 US 20050049302A1)中的方法制备, 式 (V) 化合物可参考文献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1989, 32, 105-118. 和专利 CN1769262A 中的方法进行制备, 其它所用的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
     本发明公开的方法, 不仅所采用的原料及中间体的化学结构均不同, 而且避免了 使用昂贵的金属催化剂和高压氢化的反应条件, 大幅减低了 2- 正丁基 -3-(4-(3- 二正丁基 氨基丙氧基 ) 苯甲酰基 )-5- 氨基苯并呋喃的制备成本, 更适合产业化大量制备, 与上述专 利比较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具有较大的积极进步效果和实际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述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但本发明并不受其限制。
     实施例 1
     2- 正丁基 -3-(4-(3- 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 ) 苯甲酰基 )-5- 乙酰氨基苯并呋喃 (IV-1-1) 的制备
     将 2- 正丁基 -5- 乙酰氨基苯并呋喃 (III-1)(0.2mol, 46.3g) 溶解于 400ml 二氯 甲烷中, 加入 4-(3- 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 ) 苯甲酰氯 (V-3)(0.2mol, 65.2g), 搅拌 10 分钟, 冰水浴降温至 2±2℃, 分批加入无水三氯化铝 (0.44mol, 58.7g), 室温搅拌反应 5 小时。将 反应液倒入 2000ml 冰水中, 搅拌 20 分钟, 分液。水相经 300ml 二氯甲烷萃取, 合并有机相, 经 300ml 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 分液。有机相蒸干溶剂, 剩余油状物经中性氧化铝柱层析 分离纯化, 二氯甲烷 / 甲醇混合溶剂洗脱, 制得目标化合物 78.0g, 收率 74.9%。 ESI-MS[M+H]+ : 521.7 1
     H-NMR(CDCl 3) : δ 0.80-0.87(m , 9H) , 1.21-1.28(m , 6H) , 1.41-1.48(m , 4H) , 1.65-1.69(m, 2H), 1.93-1.97(m, 2H), 2.01(s, 3H), 2.50-2.54(m, 4H), 2.67-2.71(m, 2H), 2.79(t, 2H, J = 7.2Hz), 3.98(t, 2H, J = 2.4Hz), 6.83(d, 2H, J = 8.8Hz), 7.27(d, 1H, J= 8.8Hz), 7.39(s, 1H), 7.50(d, 1H, J = 8.8Hz), 7.72(d, 2H, J = 8.8Hz), 8.54(s, 1H, D2O 交换 消失 )。 13
     C-NMR(CDCl3) : 13.45, 13.71, 20.34, 22.13, 23.84, 26.00, 27.73, 28.00, 29.88, 50.21, 53.41, 65.90, 110.56, 112.75, 114.08, 116.75, 117.85, 127.16, 131.47, 134.13, 150.34, 162.68, 164.88, 168.73, 190.14。
     实施例 2
     2- 正丁基 -3-(4-(3- 氯丙氧基 ) 苯甲酰基 )-5- 乙酰氨基苯并呋喃 (IV-2-1) 的制 备 ( 方法一 )
     将 2- 正丁基 -5- 乙酰氨基苯并呋喃 (III-1)(0.2mol, 46.3g) 溶解于 400ml 二氯 甲烷中, 加入 4-(3- 氯丙氧基 )- 苯甲酰氯 (V-1)(0.2mol, 46.6g), 搅拌 10 分钟, 冰水浴降温 至 2±2℃, 分批加入无水三氯化铝 (0.44mol, 58.7g), 室温搅拌反应 3 小时。将反应液倒入 2000ml 冰水中, 搅拌 20 分钟, 分液。水相经 300ml 二氯甲烷萃取, 合并有机相, 经 300ml 饱 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 分液。有机相蒸干溶剂, 油状物经 400ml 环己烷重结晶, 过滤, 干燥得 白色固体 60.7g, 收率 70.9%。
     ESI-MS[M+H]+ : 428.18 1
     H-NMR(CDCl3) : δ0.86(t, 3H, J = 7.2Hz), 1.30-1.36(m, 2H), 1.68-1.76(m, 2H), 2.10(s, 3H), 2.25-2.30(m, 2H), 2.86(t, 2H, J = 7.2Hz), 3.75(t, 2H, J = 6.0Hz), 4.20(t,
     2H, J = 5.6Hz), 6.94(d, 2H, J = 8.8Hz), 7.31(s, 1H), 7.33(s, 1H, D2O 交换消失 ), 7.38(d, 1H, J = 8.4Hz), 7.55(d, 1H, J = 8.4Hz), 7.82(d, 2H, J = 8.8Hz)。
     实施例 3
     2- 正丁基 -3-(4-(3- 氯丙氧基 ) 苯甲酰基 )-5- 乙酰氨基苯并呋喃 (IV-2-1) 的制 备 ( 方法二 )
     将 2- 正丁基 -5- 乙酰氨基苯并呋喃 (III-1)(0.2mol, 46.3g) 溶解于 400ml 二氯 甲烷中, 加入 4-(3- 氯丙氧基 )- 苯甲酰氯 (V-1)(0.2mol, 46.6g), 搅拌 10 分钟, 冰水浴降温 至 2±2℃, 将无水四氯化锡 (0.50mol, 130.3g) 滴加到反应液中, 室温搅拌反应 5 小时。将 反应液倒入 2000ml 冰水中, 搅拌 20 分钟, 分液。水相经 300ml 二氯甲烷萃取, 合并有机相, 经 300ml 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 分液。有机相蒸干溶剂, 油状物经 400ml 环己烷重结晶, 过滤, 干燥得白色固体 59.9g, 收率 70.0%。 + 1
     ESI-MS[M+H] 和 H-NMR 谱图同实施例 2.
     实施例 4
     2- 正丁基 -3-(4-(3- 溴丙氧基 ) 苯甲酰基 )-5- 乙酰氨基苯并呋喃 (IV-2-3) 的制 备
     将 2- 正丁基 -5- 乙酰氨基苯并呋喃 (III-1)(0.2mol, 46.3g) 溶解于 400ml 二氯 甲烷中, 加入 4-(3- 溴丙氧基 )- 苯甲酰氯 (V-2)(0.2mol, 55.5g), 搅拌 10 分钟。冰水浴降 温至 2±2℃, 分批加入无水三氯化铝 (0.44mol, 58.7g), 室温搅拌反应 3 小时。将反应液倒 入 2000ml 冰水中, 搅拌 20 分钟, 分液。水相经 300ml 二氯甲烷萃取, 合并有机相, 经 300ml 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 分液。有机相蒸干溶剂, 油状物经 400ml 环己烷重结晶, 过滤, 干燥 得白色固体 68.9g, 收率 72.9%。
     ESI-MS[M+H]+ : 472.10 1
     H-NMR(CDCl3) : δ0.85(t, 3H, J = 7.2Hz), 1.30-1.35(m, 2H), 1.65-1.76(m, 2H), 2.09(s, 3H), 2.14-2.25(m, 2H), 2.84(t, 2H, J = 7.2Hz), 3.57(t, 2H, J = 5.6Hz), 4.21(t, 2H, J = 5.6Hz), 6.95(d, 2H, J = 8.8Hz), 7.30(s, 1H), 7.35(s, 1H, D2O 交换消失 ), 7.39(d, 1H, J = 8.4Hz), 7.57(d, 1H, J = 8.4Hz), 7.83(d, 2H, J = 8.8Hz)。
     实施例 5
     2- 正丁基 -3-(4-(3- 氯丙氧基 ) 苯甲酰基 )-5- 三氟乙酰氨基苯并呋喃 (IV-2-2) 的制备
     将 2- 正丁基 -5- 三氟乙酰氨基苯并呋喃 (0.2mol, 57.1g) 溶解于 400ml 二氯甲烷 中, 加入 4-(3- 氯丙氧基 )- 苯甲酰氯 (III-2)(0.2mol, 46.6g), 搅拌 10 分钟, 冰水浴降温 至 2±2℃, 分批加入无水三氯化铝 (0.44mol, 58.7g), 室温搅拌反应 3 小时。将反应液倒入 2000ml 冰水中, 搅拌 20 分钟, 分液。水相经 300ml 二氯甲烷萃取, 合并有机相, 经 300ml 饱 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 分液。有机相蒸干溶剂, 油状物经 400ml 环己烷重结晶得白色固体 63.4g, 收率 65.8%。
     ESI-MS[M+H]+ : 482.13 1
     H-NMR(CDCl3) : δ 0.86(t, 3H , J = 7.2Hz), 1.29-1.35(m , 2H) , 1.67-1.77(m , 2H), 2.24-2.31(m, 2H), 2.85(t, 2H, J = 7.2Hz), 3.78(t, 2H, J = 6.0Hz), 4.22(t, 2H, J= 6.0Hz), 6.95(d, 2H, J = 8.8Hz), 7.30(s, 1H), 7.36(d, 1H, J = 8.4Hz), 7.53(d, 1H, J =8.4Hz), 7.84(d, 2H, J = 8.8Hz), 9.51(s, 1H)。
     实施例 6
     2- 正丁基 -3-(4-(3- 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 ) 苯甲酰基 )-5- 乙酰氨基苯并呋喃 (II-1) 的制备
     将 2- 正丁基 -3-(4-(3- 氯丙氧基 ) 苯甲酰基 )-5- 乙酰氨基苯并呋喃 (IV-1-1) (0.1mol, 42.8g) 溶 解 于 300ml 乙 腈 中, 加 入 碳 酸 钾 (0.2mol, 27.6g)、 碘 化 钾 (0.05mol, 8.3g) 和二正丁基氨 (0.15mol, 19.4g), 升温回流反应 48 小时。冷却至室温, 过滤, 母液浓 缩至干得油状物, 经中性氧化铝柱层析分离纯化, 二氯甲烷 / 甲醇混合溶剂洗脱, 制得目标 化合物 47.1g, 收率 90.6%。
     ESI-MS[M+H]+ 和 1H-NMR 谱图同实施例 1.
     实施例 7
     2- 正丁基 -3-(4-(3- 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 ) 苯甲酰基 )-5- 三氟乙酰氨基苯并呋 喃 (II-2) 的制备
     将 2- 正 丁 基 -3-(4-(3- 氯 丙 氧 基 ) 苯 甲 酰 基 )-5- 三 氟 乙 酰 氨 基 苯 并 呋 喃 (IV-2-2)(0.1mol, 48.2g) 溶 解 于 300ml 乙 腈 中, 加 入 碳 酸 钾 (0.2mol, 27.6g)、 碘化钾 (0.05mol, 8.3g) 和二丁基氨 (0.15mol, 19.4g), 升温回流反应 48 小时。冷却至室温, 过滤, 母液浓缩至干得油状物, 经中性氧化铝柱层析分离纯化, 二氯甲烷 / 甲醇混合溶剂洗脱, 得 白色固体 50.1g, 收率 87.1%。 ESI-MS[M+H]+ : 575.30 1
     H-NMR(CDCl 3) : δ 0.81-0.87(m , 9H) , 1.20-1.27(m , 6H) , 1.42-1.47(m , 4H) , 1.64-1.70(m, 2H), 1.92-1.96(m, 2H), 2.50-2.55(m, 4H), 2.66-2.72(m, 2H), 2.80(t, 2H, J= 7.2Hz), 4.00(t, 2H, J = 2.4Hz), 6.81(d, 2H, J = 8.8Hz), 7.26(d, 1H, J = 8.8Hz), 7.39(s, 1H), 7.50(d, 1H, J = 8.8Hz), 7.73(d, 2H, J = 8.8Hz), 8.55(s, 1H, D2O 交换消失 )。
     实施例 8
     2- 正丁基 -3-(4-(3- 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 ) 苯甲酰基 )-5- 氨基苯并呋喃 (I) 的 制备
     将 2- 正丁基 -3-(4-(3- 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 ) 苯甲酰基 )-5- 乙酰氨基苯并呋喃 (II-1)(0.1mol, 52.1g) 溶解于 500ml 乙醇中, 加入 37%浓盐酸 100ml, 升温至回流反应 4 小 时, 冷却, 蒸除溶剂, 加入乙酸乙酯 500ml, 2N 氢氧化钠水溶液 100ml, 搅拌, 分液。有机相经 100ml 饱和食盐水洗涤, 分液。 蒸干溶剂得油状物 46.2g, 粗品收率 98.7%, 经中性氧化铝层 析柱快速层析得目标产物 43.7g, 收率 91.4%。 +
     ESI-MS[M+H] : 479.32 1 1
     H-NMR(CDCl3) : H-NMR(CDCl3) : δ0.79(t, 3H, J = 7.2Hz), 0.86-0.90(m, 6H), 1.14-1.19(m, 2H), 1.20-1.29(m, 4H), 1.54-1.63(m, 6H), 2.10-2.15(m, 2H), 2.49-2.51(m, 2H), 3.03-3.08(m, 4H), 3.20-3.25(m, 2H), 4.15(t, 2H, J = 6.0Hz), 4.63(s, 2H, D2O 交换消 失 ), 6.66(d, 1H, J = 2.4Hz), 6.69(dd, 1H, J = 8.8Hz, J = 2.4Hz), 7.06(d, 2H, J = 8.8Hz), 7.31(d, 1H, J = 8.8Hz), 7.73(d, 2H, J = 8.8Hz)。
     10

2正丁基34取代丙氧基苯甲酰基5取代氨基苯并呋喃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正丁基34取代丙氧基苯甲酰基5取代氨基苯并呋喃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正丁基34取代丙氧基苯甲酰基5取代氨基苯并呋喃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正丁基34取代丙氧基苯甲酰基5取代氨基苯并呋喃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正丁基34取代丙氧基苯甲酰基5取代氨基苯并呋喃的制备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70579A43申请公布日20110525CN102070579ACN102070579A21申请号201110021973X22申请日20110119C07D307/8020060171申请人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地址200040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1320号72发明人李建其王冠廖云凤王超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42代理人罗大忱54发明名称2正丁基34取代丙氧基苯甲酰基5取代氨基苯并呋喃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2正丁基34取代丙氧基苯甲酰基5取代氨基苯并呋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式III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加入式V化合物,在路易斯。

2、酸催化下反应,然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2正丁基34取代丙氧基苯甲酰基5取代氨基苯并呋喃IV;本发明不仅所采用的原料及中间体的化学结构均不同,而且避免了使用昂贵的金属催化剂和高压氢化的反应条件,大幅减低了2正丁基343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苯甲酰基5氨基苯并呋喃的制备成本,更适合产业化大量制备,与已报道的文献方法比较,具有较大的积极进步效果、实际应用价值及明显的竞争优势。反应式如下。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8页CN102070582A1/1页212正丁基34取代丙氧基苯甲酰基5取代氨基苯并呋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式III化合物溶。

3、解于溶剂中,加入式V化合物,在路易斯酸催化下反应,然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2正丁基34取代丙氧基苯甲酰基5取代氨基苯并呋喃IV。反应式如下R代表甲酰基、乙酰基、三氟乙酰基或丙酰基;R代表氯、溴、碘或二正丁基氨基;X代表氯或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II化合物为2正丁基5乙酰氨基苯并呋喃或2正丁基5三氟乙酰氨基苯并呋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式V化合物为43氯丙氧基苯甲酰氯、43溴丙氧基苯甲酰氯或43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苯甲酰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式V化合物为43氯丙氧基苯甲酰氯、43溴丙氧基苯甲酰氯或43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苯甲酰氯。5根据。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V化合物为2正丁基343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苯甲酰基5乙酰氨基苯并呋喃、2正丁基343氯丙氧基苯甲酰基5乙酰氨基苯并呋喃、2正丁基343氯丙氧基苯甲酰基5三氟乙酰氨基苯并呋喃或2正丁基343溴丙氧基苯甲酰基5乙酰氨基苯并呋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510,加入式V化合物。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路易斯酸催化下,2060下反应120小时。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选自二氯甲烷、氯仿、二硫化碳、硝基甲烷或硝基苯中的一种以上,所用溶剂重量为式III化合物的220倍。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5、,所述的路易斯为常规使用的付克酰基化常用的路易斯酸,选自三氯化铝、四氯化锡、三氯化铁、三氟化硼、氯化锌,四氯化钛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路易斯酸的摩尔用量为式III化合物的25倍。权利要求书CN102070579ACN102070582A1/8页32正丁基34取代丙氧基苯甲酰基5取代氨基苯并呋喃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2正丁基34取代丙氧基苯甲酰基5取代氨基苯并呋喃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2正丁基34取代丙氧基苯甲酰基5取代氨基苯并呋喃,其结构通式如式IV所示00030004R代表甲酰基、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丙酰基;R代表氯、溴、碘或二正丁基氨基;0005所述2正丁基34取。

6、代丙氧基苯甲酰基5取代氨基苯并呋喃,可用于制备2正丁基343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苯甲酰基5氨基苯并呋喃,后者作为关键中间体,应用于抗房颤或房扑药物盐酸决奈达隆的制备。0006所述2正丁基343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苯甲酰基5氨基苯并呋喃的结构通式如下00070008决奈达隆DRONEDARONE,化学名为N2正丁基343二丁基氨基丙氧基苯甲酰基5苯并呋喃基甲磺酰胺,由法国的赛诺菲一安万特开发,能够有效降低房颤或心房扑动,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适用于患有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或房扑患者。2009年7月,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0009说明书CN102070579ACN102070582A2。

7、/8页40010盐酸决奈达隆DRONEDARONE0011房颤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疾病,可使患者卒中风的风险增加5倍,使具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预后变差,死亡率增加两倍。心房扑动属另一类房性心率失常,可发展为房颤。房颤是导致因心率失常住院的主要原因,近年由于房颤导致的住院病例逐年增高,以往还没有一个药物被证明能够降低心律失常患者的住院率或者死亡率。决奈达隆是目前经临床试验证明唯一能够显著降低房颤/心房扑动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房颤/心房扑动等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0012此外,与抗心率失常金标准药物胺碘酮比较,决奈达隆化学结构中不含碘,亲脂性较弱,服用后磷脂不会沉积于肺部。

8、,所以心血管系统外不良反应要比胺碘酮少。决奈达隆对甲状腺素受体几乎没有什么作用,未见明显心脏毒性,亦没有尖端扭转型室速发生,临床耐受性良好。0013目前,式I的2正丁基343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苯甲酰基5氨基苯并呋喃,国内外已公开该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如下00141专利FR2665444同族专利EP0471609A1,US5223510中公开一种2正丁基343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苯甲酰基5氨基苯并呋喃I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以2正丁基5硝基苯并呋喃为原料,经付克酰基化反应、脱甲基反应、缩合反应,再经氧化铂PTO2催化加氢,还原制备决奈达隆中间体2正丁基343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苯甲酰基5氨基苯并呋喃。合。

9、成路线如下001500162专利FR2817865同族专利WO2002048078A1,CN1295200C中公开了一种2正丁基343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苯甲酰基5氨基苯并呋喃I的制备方法。具说明书CN102070579ACN102070582A3/8页5体步骤为以2正丁基5硝基苯并呋喃为原料,首先与43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苯甲酰氯盐酸盐进行付克酰基化反应,得2正丁基343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苯甲酰基5硝基苯并呋喃,再经氧化铂PTO2催化氢化,还原制备决奈达隆中间体2正丁基343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苯甲酰基5氨基苯并呋喃。合成路线如下001700183WO2009044143同族专利WO2010038。

10、029,CN101861308中公开了一种2正丁基343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苯甲酰基5氨基苯并呋喃I的制备方法。该专利说明书中提到可采用如下方法制备首先以4硝基苯基羟胺和14羟基苯基庚1,3二酮为原料,经酸催化环合,与1,3二溴丙烷缩合,再与二正丁胺缩合,得2正丁基343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苯甲酰基5硝基苯并呋喃,最后经氧化铂PTO2或钯碳PD/C等贵重金属催化氢化,还原制备决奈达隆中间体2正丁基343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苯甲酰基5氨基苯并呋喃。具体合成路线如下00190020上述专利公开的技术,存在明显缺陷,需要使用昂贵的金属催化剂和高压氢化的反应条件,制备成本相当高,不利于工业化的生产。说明书C。

11、N102070579ACN102070582A4/8页6发明内容0021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2正丁基34取代丙氧基苯甲酰基5取代氨基苯并呋喃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0022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23将式III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510,加入式V化合物,在路易斯酸催化下,2060下反应120小时,优选在2030下反应35小时,然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式IV化合物,即为2正丁基34取代丙氧基苯甲酰基5取代氨基苯并呋喃;0024所述的溶剂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能溶解式III化合物的溶剂,选自二氯甲烷、氯仿、二硫化碳、硝基甲烷或硝基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0025所用溶剂重量为式。

12、III化合物的220倍;0026所述的路易斯为常规使用的付克酰基化常用的路易斯酸,选自三氯化铝、四氯化锡、三氯化铁、三氟化硼、氯化锌,四氯化钛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0027所述路易斯酸的摩尔用量为式III化合物的25倍,优选23倍。0028反应式如下00290030R代表甲酰基、乙酰基、三氟乙酰基或丙酰基;R代表氯、溴、碘或二正丁基氨基;X代表氯或溴;0031优选的式III化合物为III12正丁基5乙酰氨基苯并呋喃或III22正丁基5三氟乙酰氨基苯并呋喃;0032优选的式V所示的化合物为V143氯丙氧基苯甲酰氯、V243溴丙氧基苯甲酰氯或V343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苯甲酰氯;0033优选的式III。

13、化合物和式V化合物的反应组合为当式III化合物为III12正丁基5乙酰氨基苯并呋喃或III22正丁基5三氟乙酰氨基苯并呋喃时;式V化合物为V143氯丙氧基苯甲酰氯、V243溴丙氧基苯甲酰氯或V343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苯甲酰氯;0034优选的式IV化合物为IV112正丁基343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苯甲酰基5乙酰氨基苯并呋喃、IV212正丁基343氯丙氧基苯甲酰基5乙酰氨基苯并呋喃、IV222正丁基343氯丙氧基苯甲酰基5三氟乙酰氨基苯并呋喃或IV232正丁基343溴丙氧基苯甲酰基5乙酰氨基苯并呋喃;0035式IV化合物可用于制备式I所示的2正丁基343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苯甲酰基5氨基苯并呋喃,该化。

14、合物为制备决奈达隆的关键中间体。0036所述的式IV化合物中,当R为二正丁基氨基时,可用式IV1化合物表示;当R为氯、溴、碘时,可用式IV2化合物表示。0037说明书CN102070579ACN102070582A5/8页70038其中,R代表甲酰基、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丙酰基;00391当R为二正丁基氨基时,式IV1化合物通过水解反应制备式I化合物。反应式如下00400041R代表甲酰基、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丙酰基;0042式IV1化合物溶解于乙醇中,与重量比37的盐酸进行水解反应,回流反应25小时,从反应产物中收集式I化合物,得2正丁基343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苯甲酰基5乙酰氨基苯并呋喃I。。

15、00432当R为氯、溴、碘时,式IV2化合物首先与二正丁基胺VI进行缩合反应制备式IV1,再经上述水解反应制备式I化合物,反应式如下00440045R代表甲酰基、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丙酰基;R代表氯、溴、碘0046将式IV2化合物溶解在乙腈中,在碳酸钾和碘化钾作用下,与二正丁基胺VI进行缩合反应,回流反应2472小时,经后处理制备式IV1化合物,再通过上述式IV1的水解反应,制备式I化合物。0047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的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的各优选实施例。0048本发明中式III化合物可参考专利WO2003040120A1同族US20050049302A1说明书CN102070579A。

16、CN102070582A6/8页8中的方法制备,式V化合物可参考文献JOURNALOFMEDICINALCHEMISTRY,1989,32,105118和专利CN1769262A中的方法进行制备,其它所用的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0049本发明公开的方法,不仅所采用的原料及中间体的化学结构均不同,而且避免了使用昂贵的金属催化剂和高压氢化的反应条件,大幅减低了2正丁基343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苯甲酰基5氨基苯并呋喃的制备成本,更适合产业化大量制备,与上述专利比较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具有较大的积极进步效果和实际应用价值。具体实施方式0050以下述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受其限制。0051实。

17、施例100522正丁基343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苯甲酰基5乙酰氨基苯并呋喃IV11的制备0053将2正丁基5乙酰氨基苯并呋喃III102MOL,463G溶解于400ML二氯甲烷中,加入43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苯甲酰氯V302MOL,652G,搅拌10分钟,冰水浴降温至22,分批加入无水三氯化铝044MOL,587G,室温搅拌反应5小时。将反应液倒入2000ML冰水中,搅拌20分钟,分液。水相经300ML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经300ML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分液。有机相蒸干溶剂,剩余油状物经中性氧化铝柱层析分离纯化,二氯甲烷/甲醇混合溶剂洗脱,制得目标化合物780G,收率749。0054ESI。

18、MSMH521700551HNMRCDCL3080087M,9H,121128M,6H,141148M,4H,165169M,2H,193197M,2H,201S,3H,250254M,4H,267271M,2H,279T,2H,J72HZ,398T,2H,J24HZ,683D,2H,J88HZ,727D,1H,J88HZ,739S,1H,750D,1H,J88HZ,772D,2H,J88HZ,854S,1H,D2O交换消失。005613CNMRCDCL31345,1371,2034,2213,2384,2600,2773,2800,2988,5021,5341,6590,11056,1127。

19、5,11408,11675,11785,12716,13147,13413,15034,16268,16488,16873,19014。0057实施例200582正丁基343氯丙氧基苯甲酰基5乙酰氨基苯并呋喃IV21的制备方法一0059将2正丁基5乙酰氨基苯并呋喃III102MOL,463G溶解于400ML二氯甲烷中,加入43氯丙氧基苯甲酰氯V102MOL,466G,搅拌10分钟,冰水浴降温至22,分批加入无水三氯化铝044MOL,587G,室温搅拌反应3小时。将反应液倒入2000ML冰水中,搅拌20分钟,分液。水相经300ML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经300ML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分液。。

20、有机相蒸干溶剂,油状物经400ML环己烷重结晶,过滤,干燥得白色固体607G,收率709。0060ESIMSMH4281800611HNMRCDCL3086T,3H,J72HZ,130136M,2H,168176M,2H,210S,3H,225230M,2H,286T,2H,J72HZ,375T,2H,J60HZ,420T,说明书CN102070579ACN102070582A7/8页92H,J56HZ,694D,2H,J88HZ,731S,1H,733S,1H,D2O交换消失,738D,1H,J84HZ,755D,1H,J84HZ,782D,2H,J88HZ。0062实施例300632正丁基。

21、343氯丙氧基苯甲酰基5乙酰氨基苯并呋喃IV21的制备方法二0064将2正丁基5乙酰氨基苯并呋喃III102MOL,463G溶解于400ML二氯甲烷中,加入43氯丙氧基苯甲酰氯V102MOL,466G,搅拌10分钟,冰水浴降温至22,将无水四氯化锡050MOL,1303G滴加到反应液中,室温搅拌反应5小时。将反应液倒入2000ML冰水中,搅拌20分钟,分液。水相经300ML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经300ML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分液。有机相蒸干溶剂,油状物经400ML环己烷重结晶,过滤,干燥得白色固体599G,收率700。0065ESIMSMH和1HNMR谱图同实施例20066实施例400。

22、672正丁基343溴丙氧基苯甲酰基5乙酰氨基苯并呋喃IV23的制备0068将2正丁基5乙酰氨基苯并呋喃III102MOL,463G溶解于400ML二氯甲烷中,加入43溴丙氧基苯甲酰氯V202MOL,555G,搅拌10分钟。冰水浴降温至22,分批加入无水三氯化铝044MOL,587G,室温搅拌反应3小时。将反应液倒入2000ML冰水中,搅拌20分钟,分液。水相经300ML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经300ML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分液。有机相蒸干溶剂,油状物经400ML环己烷重结晶,过滤,干燥得白色固体689G,收率729。0069ESIMSMH4721000701HNMRCDCL3085T,3。

23、H,J72HZ,130135M,2H,165176M,2H,209S,3H,214225M,2H,284T,2H,J72HZ,357T,2H,J56HZ,421T,2H,J56HZ,695D,2H,J88HZ,730S,1H,735S,1H,D2O交换消失,739D,1H,J84HZ,757D,1H,J84HZ,783D,2H,J88HZ。0071实施例500722正丁基343氯丙氧基苯甲酰基5三氟乙酰氨基苯并呋喃IV22的制备0073将2正丁基5三氟乙酰氨基苯并呋喃02MOL,571G溶解于400ML二氯甲烷中,加入43氯丙氧基苯甲酰氯III202MOL,466G,搅拌10分钟,冰水浴降温至。

24、22,分批加入无水三氯化铝044MOL,587G,室温搅拌反应3小时。将反应液倒入2000ML冰水中,搅拌20分钟,分液。水相经300ML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经300ML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分液。有机相蒸干溶剂,油状物经400ML环己烷重结晶得白色固体634G,收率658。0074ESIMSMH4821300751HNMRCDCL3086T,3H,J72HZ,129135M,2H,167177M,2H,224231M,2H,285T,2H,J72HZ,378T,2H,J60HZ,422T,2H,J60HZ,695D,2H,J88HZ,730S,1H,736D,1H,J84HZ,753D。

25、,1H,J说明书CN102070579ACN102070582A8/8页1084HZ,784D,2H,J88HZ,951S,1H。0076实施例600772正丁基343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苯甲酰基5乙酰氨基苯并呋喃II1的制备0078将2正丁基343氯丙氧基苯甲酰基5乙酰氨基苯并呋喃IV1101MOL,428G溶解于300ML乙腈中,加入碳酸钾02MOL,276G、碘化钾005MOL,83G和二正丁基氨015MOL,194G,升温回流反应48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母液浓缩至干得油状物,经中性氧化铝柱层析分离纯化,二氯甲烷/甲醇混合溶剂洗脱,制得目标化合物471G,收率906。0079ESIMS。

26、MH和1HNMR谱图同实施例10080实施例700812正丁基343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苯甲酰基5三氟乙酰氨基苯并呋喃II2的制备0082将2正丁基343氯丙氧基苯甲酰基5三氟乙酰氨基苯并呋喃IV2201MOL,482G溶解于300ML乙腈中,加入碳酸钾02MOL,276G、碘化钾005MOL,83G和二丁基氨015MOL,194G,升温回流反应48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母液浓缩至干得油状物,经中性氧化铝柱层析分离纯化,二氯甲烷/甲醇混合溶剂洗脱,得白色固体501G,收率871。0083ESIMSMH5753000841HNMRCDCL3081087M,9H,120127M,6H,142147。

27、M,4H,164170M,2H,192196M,2H,250255M,4H,266272M,2H,280T,2H,J72HZ,400T,2H,J24HZ,681D,2H,J88HZ,726D,1H,J88HZ,739S,1H,750D,1H,J88HZ,773D,2H,J88HZ,855S,1H,D2O交换消失。0085实施例800862正丁基343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苯甲酰基5氨基苯并呋喃I的制备0087将2正丁基343二正丁基氨基丙氧基苯甲酰基5乙酰氨基苯并呋喃II101MOL,521G溶解于500ML乙醇中,加入37浓盐酸100ML,升温至回流反应4小时,冷却,蒸除溶剂,加入乙酸乙酯500。

28、ML,2N氢氧化钠水溶液100ML,搅拌,分液。有机相经100ML饱和食盐水洗涤,分液。蒸干溶剂得油状物462G,粗品收率987,经中性氧化铝层析柱快速层析得目标产物437G,收率914。0088ESIMSMH4793200891HNMRCDCL31HNMRCDCL3079T,3H,J72HZ,086090M,6H,114119M,2H,120129M,4H,154163M,6H,210215M,2H,249251M,2H,303308M,4H,320325M,2H,415T,2H,J60HZ,463S,2H,D2O交换消失,666D,1H,J24HZ,669DD,1H,J88HZ,J24HZ,706D,2H,J88HZ,731D,1H,J88HZ,773D,2H,J88HZ。说明书CN10207057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