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复合型燃烧器上的点燃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复合型燃烧器上的点燃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42596A43申请公布日20110504CN102042596ACN102042596A21申请号200910217709622申请日20091012F23D23/0020060171申请人周佳强地址130000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锦城大街507栋3门37中门72发明人周佳强54发明名称用于复合型燃烧器上的点燃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复合型燃烧器上的点燃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复合型燃烧器由主燃烧器和辅助燃烧器组合而成,辅助燃烧器流出的混合气体为部分预混式燃烧气体,主燃烧器流出的混合气体为完全预混式燃烧气体;将辅助燃烧器中流出的大气式部分预混气体先行燃烧产生的热量提供。
2、给主燃烧器的完全预混气体燃烧使用,为主燃烧器的完全预混气体创造一个持续流动的高温环境和一个流体火焰式的稳焰载体,使主燃烧器的完全预混气体在不用设实物稳焰载体或经过碰撞旋转、折返、蓄热的条件下就能实现快速、完全、充分的燃烧反应,使主燃烧器实现完全预混式燃烧。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CN102042599A1/1页21用于复合型燃烧器上的点燃方法,其特征在于本燃烧器由主燃烧器和辅助燃烧器组合而成,辅助燃烧器流出的混合气为大气式燃烧气体,主燃烧器流出的混合气为完全预混式燃烧气体,将辅助燃烧器中流出的大气式部分预混气体先行燃烧产生的。
3、热量,提供给主燃烧器的完全预混气体燃烧使用,为主燃烧器的完全预混气体创造一个持续流动的高温环境和一个流体火焰式的稳焰载体,使主燃烧器的完全预混气体在不用设实物的稳焰载体的情况下就能实现快速、完全、充分的燃烧反应,使主燃烧器实现完全预混式燃烧。同时在使用中,完全预混气体燃烧的火焰卷吸部分预混气体燃烧的火焰径直向上流动,全部热量都在第一时间被有效利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复合型燃烧器上的点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燃烧器流出的气体可独立完成燃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复合型燃烧器上的点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燃烧器流出的气体不能独立完成燃烧。权利要求书CN102042596ACN10。
4、2042599A1/2页3用于复合型燃烧器上的点燃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复合型燃烧器上的点燃方法,是在利用本燃烧器的辅助燃烧器中流出的大气式燃烧气体燃烧产生的热量为主燃烧器中流出的完全预混气体,创造一个持续流动的高温环境和一个流体火焰式的稳焰载体,使主燃烧器的完全预混式燃烧不再用设实物的稳焰载体就能实现完全预混式燃烧的一种方法。背景技术0002完全预混式燃烧是现今已知的能效高、废气排放低的一种燃烧方式,目前专业书籍中介绍的完全预混式燃烧装置主要有火道式无焰燃烧器,陶瓷板和金属网红外线辐射器等,为了实现稳定、快速、充分的完全预混式燃烧,需增设稳焰载体或使预混气体经过碰撞式旋转、折。
5、反、蓄热,依靠自身能量条件着火燃烧。燃烧器增设稳焰载体有增加成本,使用寿命短等缺点,并且它大多属无焰燃烧,在有些领域不实用。而采用燃气与空气直接混合的燃烧方式普遍存在燃烧不够充分,燃烧反应速度慢,热效率低等问题。造成了燃气的极大浪费,废气排放大,污染环境,能源损失严重。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复合燃烧器上的点燃方法,即用大气式预混气体燃烧产生的热量为完全预混气体创造一个持续流动的高温环境和一个流体火焰式的稳焰载体。使完全预混式燃烧不用增设实物的稳焰载体或完全预混气体从火孔流出后无需经过折反、碰撞旋转、蓄热即可实现持续稳定的燃烧,使热量更加集中,有利于热量的充分利用。0004。
6、技术方案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用于复合型燃烧器上的点燃方法其特征在于本燃烧器由主燃烧器和辅助燃烧器组合而成,辅助燃烧器流出的是燃气和燃烧所需部分空气预先混合的气体,主燃烧器流出的是燃气和燃烧所需全部空气预先混合的气体;辅助燃烧器流出的混合气体先行燃烧产生的热量持续不继的为主燃烧器中流出的完全预混气体创造一个持续流动的高温环境和一个流体火焰式的稳焰载体,使主辅燃烧器流出的气体同时燃烧。辅助燃烧器流出的气体可独立进行燃烧,主燃烧器流出的气体不能独立完成燃烧。0006有益效果0007本发明专利的积极效果在于,本燃烧器有主辅两套燃烧系统,即优化了燃烧环境又极大的提高了燃烧性能。复式燃烧。
7、方式,实现了高效率的完全预混式燃烧,同时实现热量通过对流传递的大强度与高效率。0008燃烧器结构创新,以部分预混气体燃烧方式引爆完全预混气体燃烧。广泛应用于民用、商用和工业领域。附图说明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说明书CN102042596ACN102042599A2/2页40010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正面剖视图。0011图2本发明实施例去除上罩盖的侧视图。0012图3本发明实施例去除上罩盖的俯视图。00131内芯2上罩盖3底座11凸圈12凸圈13上端盖14主燃喷孔15上主燃气室16下主燃气室17辅燃喷孔18凹槽19辅燃气预混隔片20辅燃通道21上辅燃气室22下辅燃气室23。
8、斜面24辅燃气进孔25顶盖26内延27主燃气进孔28主燃气预混隔片30主燃气的引射器31辅燃气的引射器32主燃气通孔。具体实施方式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0015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是由内芯1、上罩盖2、底座3组成的,内芯1放置在底座3上,底座3上端设有一凸圈11,内芯1下端也设有一凸圈12,底座3上端凸圈11的外径与内芯1下端凸圈12的内径相匹配,以保证内芯1能够稳固在放置在底座3上,内芯1上端13上通透设有数个主燃喷孔14,主燃喷孔14向四周倾斜一定角度设置,内芯1为中空的,中空部位为上主燃气室15,内芯1下端为下主燃气室16,上主燃气室15和下。
9、主烯气室16之间设有主燃气预混隔片28,主燃气预混隔片28通透设有数个主燃气通孔32,上主燃气室15与下主烯气室16相连通,下主烯气室16的下端设有一主燃气进孔27,主燃气进孔27处设有主燃气的引射器30,主燃气的引射器30的尾端与一风机连接,风机所用驱动交流电机的功率为300W,下主燃气室16旋接室15、下主燃气室16连通,内芯1上端盖下方的外侧壁上周圈斜向设置有数个辅燃喷孔17,辅烯喷孔17的下端内芯1的外侧壁上设有一圈凹槽18,内芯1下端凸圈12的上端外侧壁上设有一圈凸起作为辅燃气预混隔片19,辅烯气预混隔片19周圈上设置有数个通透的辅燃通道20,底座3为中空的,底座3中空部位为下辅燃气。
10、室22,辅燃气预混隔片19片上的辅燃通道20与下辅燃气室22连通,下辅燃气室22的下端设有一辅燃气进孔24,辅燃气进孔24设有一辅燃气的引射器31,下主燃气室16与下辅燃气室22分别进气互不干扰。0016上罩盖2罩在内芯1上,上罩盖2的外径与内芯1下野端凸圈12的外径相匹配,上罩盖2下端的内径与内芯1下端辅燃气预混隔片19的外径相匹配,相邻辅燃气预混隔片19的上端上罩盖2的内侧壁上设置一向内倾斜的斜面23,该斜面23与内芯1侧壁上凹槽18下部的内芯外侧壁相对应,使上罩盖2内侧壁所设斜面23与内芯1部分外侧壁和内芯1外侧壁的凹槽18之间形成上辅燃气室21,辅燃喷孔17、上辅燃气室21、辅燃通道20下辅燃气室22相连通,上罩盖2斜面23上端部分内侧壁孔径与内芯1外侧壁所设辅燃喷孔17部分外径相匹配,上罩盖2的顶盖25为空心的,在空心的内周圈设有一圈内延26,内延26的内径怀内芯1上端盖13的底端外径相匹配。说明书CN102042596ACN102042599A1/2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42596ACN102042599A2/2页6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4259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