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进行详述:
实施例1
按如下方法制备本发明的具有宽线性区的高灵敏磁敏材料:
(1)母合金的选择:母合金的组成按原子比包括76%原子比的Fe、7.6%原子比的Si、9.5%原子比的B、5%原子比的P和1.9%原子比的C。
(2)利用包括以下子步骤的单辊快淬法制备出本发明的非晶合金丝。
(a)将按上述原子比组成的母合金放入软化温度高于1400℃的石英玻璃管中。
(b)在氩气保护下,用高频感应法加热母合金,直至熔化,并继续加热至过热。
(c)通气加压使熔融合金从石英玻璃管底部喷嘴喷向高速旋转的冷却辊光滑表面,使熔融合金液冷却成宽为0.4mm,厚为33μm的非晶薄带。
(3)在相对湿度为80%的空气中使样品在470℃温度保温1小时。
图1为用上述方法制得的样品的纵向驱动巨磁阻抗效应曲线,测量时驱动电流的幅值为10mA,频率为320KHz。
测试结果,最大巨磁阻抗比为680%,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8的线性区间为5~930A/m,线性区间宽度为925A/m,灵敏度为51%/Oe。
实施例2
按如下方法制备本发明的具有宽线性区的高灵敏磁敏材料:
(1)同实施例1制成宽为0.4mm,厚为33μm的非晶薄带。
(2)在相对湿度为80%的空气中使样品在470温度保温3小时。
图2为用上述方法制得的样品的纵向驱动巨磁阻抗效应曲线,测量时驱动电流的幅值为10mA,频率为280KHz。
测试结果,最大巨磁阻抗比为480%,相关系数达到0.998的线性区间为5~1295A/m,线性区间宽度为1290A/m,灵敏度为26%/Oe。
实施例3
按如下方法制备本发明的具有宽线性区的高灵敏磁敏材料:
(1)同实施例1制成宽为0.4mm,厚为33μm的非晶薄带。
(2)在相对湿度为80%的空气中使样品在470温度保温5小时。
图3为用上述方法制得的样品的纵向驱动巨磁阻抗效应曲线,测量时驱动电流的幅值为10mA,频率为280KHz。
测试结果,最大巨磁阻抗比为340%,相关系数达到0.998的第一线性区间为5~1405A/m,第一线性区间宽度为1400A/m,灵敏度为10%/Oe;相关系数达到0.998的第二线性区间为1405~2015A/m,第二线性区间宽度为610A/m,灵敏度为16%/Oe。
实施例4
按如下方法制备本发明的具有宽线性区的高灵敏磁敏材料:
(1)同实施例1制成宽为0.4mm,厚为33μm的非晶薄带。
(2)在相对湿度为80%的空气中使样品在470温度保温8小时。
图4为用上述方法制得的样品的纵向驱动巨磁阻抗效应曲线,测量时驱动电流的幅值为10mA,频率为280KHz。
测试结果,最大巨磁阻抗比为200%,相关系数达到0.998的第一线性区间为5~1775A/m,第一线性区间宽度为1770A/m,灵敏度为4%/Oe;相关系数达到0.998的第二线性区间为1775~2435A/m,第二线性区间宽度为660A/m,灵敏度为10%/Oe。
实施例5
按如下方法制备本发明的具有宽线性区的高灵敏磁敏材料:
(1)同实施例1制成宽为0.4mm,厚为33μm的非晶薄带。
(2)在相对湿度为60%的空气10%和90%的氮气混合成气体中使样品在440℃温度保温8小时。
图5为用上述方法制得的样品的纵向驱动巨磁阻抗效应曲线,测量时驱动电流的幅值为10mA,频率为300KHz。
测试结果,最大巨磁阻抗比为590%,相关系数达到0.998的线性区间为56~930A/m,线性区间宽度为874A/m,灵敏度为45.19%/Oe。
实施例6
按如下方法制备本发明的具有宽线性区的高灵敏磁敏材料:
(1)同实施例1制成宽为0.4mm,厚为33μm的非晶薄带。
(2)在相对湿度为70%的空气中使样品在470℃温度保温1小时。
图6为用上述方法制得的样品的纵向驱动巨磁阻抗效应曲线,测量时驱动电流的幅值为10mA,频率为320KHz。
测试结果,最大巨磁阻抗比为440%,相关系数达到0.985的线性区间为11~697A/m,线性区间宽度为686A/m,灵敏度为43.76%/Oe。
实施例7
按如下方法制备本发明的具有宽线性区的高灵敏磁敏材料:
(1)同实施例1制成宽为0.4mm,厚为33μm的非晶薄带。
(2)在相对湿度为30%的空气中使样品在470℃温度保温1小时。
图7为用上述方法制得的样品的纵向驱动巨磁阻抗效应曲线,测量时驱动电流的幅值为10mA,频率为320KHz。
测试结果,最大巨磁阻抗比为760%,灵敏区间为10~1000A/m,灵敏区间宽度为990A/m,灵敏度为55.86%/Oe。
实施例8
按如下方法制备本发明的具有宽线性区的高灵敏磁敏材料:
(1)同实施例1制成宽为0.4mm,厚为33μm的非晶薄带。
(2)在相对湿度为80%的空气中使样品在470℃温度保温10分钟。
图8为用上述方法制得的样品的纵向驱动巨磁阻抗效应曲线,测量时驱动电流的幅值为10mA,频率为320KHz。
测试结果,最大巨磁阻抗比为960%,灵敏区间为6~426A/m,灵敏区间宽度为420A/m,灵敏度为146.7%/Oe。
实施例9
按如下方法制备本发明的具有宽线性区的高灵敏磁敏材料:
(1)同实施例1制成宽为0.4mm,厚为33μm的非晶薄带。
(2)在相对湿度为80%的空气中使样品在470℃温度保温20分钟。
图9为用上述方法制得的样品的纵向驱动巨磁阻抗效应曲线,测量时驱动电流的幅值为10mA,频率为320KHz。
测试结果,最大巨磁阻抗比为860%,灵敏区间为6~186A/m,灵敏区间宽度为180A/m,灵敏度为175.6%/Oe。
实施例10
按如下方法制备本发明的具有宽线性区的高灵敏磁敏材料:
(1)同实施例1制成宽为0.4mm,厚为33μm的非晶薄带。
(2)在相对湿度为80%的空气中使样品在470℃温度保温40分钟。
图10为用上述方法制得的样品的纵向驱动巨磁阻抗效应曲线,测量时驱动电流的幅值为10mA,频率为320KHz。
测试结果,最大巨磁阻抗比为515%,灵敏区间为5~475A/m,灵敏区间宽度为470A/m,灵敏度为44.5%/Oe。
比较实施例1
按如下方法制备本发明比较实施例1的磁敏材料:
(1)同实施例1制成宽为0.4mm,厚为33μm的非晶薄带。
(2)在1.3×10-3Pa真空中使样品在470℃温度保温1小时。
图11为用上述方法制得的样品的纵向驱动巨磁阻抗效应曲线,测量时驱动电流的幅值为10mA,频率为280KHz。
测试结果,最大巨磁阻抗比为1016%,相关系数达到0.998的线性区间为35~325A/m,线性区间宽度为290A/m,灵敏度为237%/Oe。
比较实施例2
按如下方法制备本发明比较实施例2的磁敏材料:
(1)同实施例1制成宽为0.4mm,厚为33μm的非晶薄带。
(2)在1.3×10-3Pa真空中使样品在470℃温度保温3小时。
图12为用上述方法制得的样品的纵向驱动巨磁阻抗效应曲线,测量时驱动电流的幅值为10mA,频率为280KHz。
测试结果,最大巨磁阻抗比为1059%,相关系数达到0.998的线性区间为11~186A/m,线性区间宽度为,175A/m,灵敏度为236%/Oe。
比较实施例3
按如下方法制备本发明比较实施例3的磁敏材料:
(1)同实施例1制成宽为0.4mm,厚为33μm的非晶薄带。
(2)在氮气保护下使样品在470温度保温1小时。
图13为用上述方法制得的样品的纵向驱动巨磁阻抗效应曲线,测量时驱动电流的幅值为10mA,频率为280KHz。
测试结果,最大巨磁阻抗比为950%,相关系数达到0.998的线性区间为116~279A/m,线性区间宽度为163A/m,灵敏度为341%/Oe。
比较实施例4
按如下方法制备本发明比较实施例4的磁敏材料:
(1)同实施例1制成宽为0.4mm,厚为33μm的非晶薄带。
(2)在相对湿度为60%的空气中,在420温度下保温1小时。
图14为用上述方法制得的样品的纵向驱动巨磁阻抗效应曲线,测量时驱动电流的幅值为10mA,频率为280KHz。
测试结果,最大巨磁阻抗比为330%,相关系数达到0.998的线性区间为183~273A/m,线性区间宽度为10A/m,灵敏度为474%/Oe。
比较实施例5
按如下方法制备本发明比较实施例5的磁敏材料:
(1)同实施例1制成宽为0.4mm,厚为33μm的非晶薄带。
(2)在相对湿度为60%的空气中,在390℃温度下保温1小时。
图15为用上述方法制得的样品的纵向驱动巨磁阻抗效应曲线,测量时驱动电流的幅值为10mA,频率为300KHz。
测试结果,最大巨磁阻抗比为1130%,相关系数达到0.998的线性区间为116~316A/m,线性区间宽度为200A/m,灵敏度为328%/Oe。
比较实施例6
按如下方法制备本发明比较实施例6的磁敏材料:
(1)同实施例1制成宽为0.4mm,厚为33μm的非晶薄带。
(2)在相对湿度为60%的空气中,在200℃温度下保温1小时。
图16为用上述方法制得的样品的纵向驱动巨磁阻抗效应曲线,测量时驱动电流的幅值为10mA,频率为280KHz。
测试结果,最大巨磁阻抗比为580%,相关系数达到0.998的线性区间为80~280A/m,线性区间宽度为200A/m,灵敏度为138%/Oe。
比较实施例7
按如下方法制备本发明比较实施例7的磁敏材料:
(1)同实施例1制成宽为0.4mm,厚为33μm的非晶薄带。
图17为用上述方法制得的样品的纵向驱动巨磁阻抗效应曲线,测量时驱动电流的幅值为10mA,频率为300KHz。
测试结果,最大巨磁阻抗比为750%,相关系数达到0.998的线性区间为120~235A/m,线性区间宽度为115A/m,灵敏度为172%/Oe。
比较实施例8
按如下方法制备本发明比较实施例8的磁敏材料:
(1)同实施例1制成宽为0.4mm,厚为33μm的非晶薄带。
(2)在氮气中,在440℃温度下保温1小时。
图18为用上述方法制得的样品的纵向驱动巨磁阻抗效应曲线,测量时驱动电流的幅值为10mA,频率为300KHz。
测试结果,最大巨磁阻抗比为1200%,相关系数达到0.998的线性区间为80~230A/m,线性区间宽度为150A/m,灵敏度为448%/Oe。
比较实施例9
按如下方法制备本发明比较实施例9的磁敏材料:
(1)同实施例1制成宽为0.4mm,厚为33μm的非晶薄带。
(2)在氮气中,在485℃温度下保温1小时。
图19为用上述方法制得的样品的纵向驱动巨磁阻抗效应曲线,测量时驱动电流的幅值为10mA,频率为300KHz。
测试结果,最大巨磁阻抗比为150%,相关系数达到0.998的线性区间为-460~120A/m,线性区间宽度为580A/m,灵敏度为11%/Oe。
以上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采用快淬法制备非晶材料;
1、按目标要求组分配置母料,如可以用交流电弧熔炼法或高频感应加热法配置母合金;
2、按目标要求制备不同形状的非晶材料,如用熔融纺丝法制备非晶丝,用单辊快淬法制备非晶薄带,用铜模浇铸法制备非晶棒、管或环,用离子磁控溅射法制备非晶薄膜。
二、在含氧和含水的气体环境下对步骤一制得的非晶材料进行热处理。含氧和含水的气体环境可以是潮湿空气,也可以是氧气与氦气、氩气、氮气等惰性气体的混合气体再与水蒸气混合而成,也可以是二氧化碳、氢气或空气及其它气体与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优选为空气与水蒸气的混合气体,即潮湿气体。气体的相对湿度为0~90%,优选为60~90%,最佳为80%。热处理的温度可以由普通的高温炉提供,也可以是焦耳热。热处理的温度为200~600℃,优选为400~500℃,最佳为470℃。热处理的保温时间可以是10~600分钟,优选为30~180分钟,最佳为60分钟。也就是:将非晶材料在含氧和含水的气体中进行退火,气体中的氧气含量为5~60%,水蒸气的含量为相对湿度40~90%,退火温度为200~600℃,退火保持时间为10~600分钟;优选的气体相对湿度为50~90%,退火温度为400~600℃,退火保持时间为10~360分钟;最佳的气体相对湿度为80%,退火温度为470℃,退火保持时间60分钟。
为降低生产成本,含氧和含水的气体可选为空气与水蒸气的混合气体,气体压力为0.1~2个大气压,优选为0.5~1.5个大气压,最佳为1个标准大气压。
退火条件,可以是由普通加热炉产生,也可以由通过被退火材料的直流电或交流电产生的焦耳热提供,也可以是由通过被退火非晶材料的脉冲电流及其它形式的电流产生的焦耳热提供,只要能产生焦耳热并满足退火时的温度要求即可。
退火材料,其形状可以是丝、带、膜,也可以是棒、环或其它形状,只要其表面能够被氧化,使被退火材料表面与内芯形成磁结构差异即可。
被退火材料的组分可以是金属、合金,也可以是半导体或其它组分,只要退火过程中,通过表面氧化,使其表面与芯部磁结构不同即可。最好采用母合金组成按原子比包括76%原子比的Fe、7.6%原子比的Si、9.5%原子比的B、5%原子比的P和1.9%原子比的C的材料。
按目标要求制备不同形状的非晶材料,如用熔融纺丝法制备非晶丝,用单辊快淬法制备非晶薄带,用铜模浇铸法制备非晶棒、管或环,用离子磁控溅射法制备非晶薄膜。最好的非晶材料是采用快淬法制备的非晶材料。
显然,最好的非晶材料是组成按原子比包括76%原子比的Fe、7.6%原子比的Si、9.5%原子比的B、5%原子比的P和1.9%原子比的C的并采用快淬法制备的非晶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