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币处理装置.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925823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46 大小:91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80128742.5

申请日:

2008.04.24

公开号:

CN102016932A

公开日:

2011.04.1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7D 9/00申请日:20080424|||公开

IPC分类号:

G07D9/00

主分类号:

G07D9/00

申请人:

光荣株式会社

发明人:

西田英生; 河本和浩

地址:

日本兵库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代理人:

胡金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提供一种硬币处理装置(11),其能够处理大量的硬币,并且能够简化传送结构而小型且廉价地构成,且还能够降低硬币堵塞等的故障的产生。包括:入出款部(13),对硬币进行入出款处理;以及补充回收部(14),对入出款部(13)补充硬币,并且从入出款部(13)回收硬币。入出款部(13)包括入出款传送路径(25)、入款转出部(31)、多个存放转出部(32)以及暂时保留部(38)。入款转出部(31)和多个存放转出部(32)分别包括:在相对水平方向以规定角度倾斜的位置旋转的旋转圆盘(60);以及将硬币以非整齐排列的状态存放在该旋转圆盘(60)的表面侧的储存器。补充回收部(14)包括溢出存储器(91)和硬币盒(92),并且包括将从溢出存储器(91)和硬币盒(92)转出的硬币传送到入出款部(13)的补充传送路径(93)。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硬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 入出款部,处理硬币的入出款 ;以及 补充回收部,对该入出款部补充硬币,并且从入出款部回收硬币, 所述入出款部包括 : 入出款传送路径,传送硬币 ; 入出款口,从机体外接受硬币,并将通过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传来的硬币支出到机 体外 ; 入款转出部,包括在相对水平方向以规定角度倾斜的位置旋转的旋转圆盘和将硬币 以非整齐排列的状态存放在该旋转圆盘的表面侧的储存器,接收从所述入出款口接受的 硬币,并通过所述旋转圆盘的旋转,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 ; 识别部,对在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中传送的硬币进行识别 ; 暂时保留部,从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接受并存放从所述入款转出部转出并通过所述 识别部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 ;以及 多个存放转出部,包括在相对水平方向以规定角度倾斜的位置旋转的旋转圆盘和将 硬币以非整齐排列的状态存放在该旋转圆盘的表面侧的储存器,在硬币存放指令时,根 据所述识别部的识别结果,从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接受并存放从所述暂时保留部送出并 在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中传送的硬币,在硬币出款指令时,通过所述旋转圆盘的旋转, 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 所述补充回收部包括 : 硬币存放部,可转出所存放的硬币,并且可存放从所述入出款部送入的硬币 ;以及 补充传送路径,将从该硬币存放部转出的硬币传送到所述入出款部。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硬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暂时保留部位于所述入款转出部的上方,在所述硬币存放指令时,将硬币送出 到所述入款转出部。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硬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暂时保留部包括在相对水平方向以规定角度倾斜的位置旋转的旋转圆盘和将硬 币以非整齐排列的状态存放在该旋转圆盘的表面侧的储存器,在所述硬币存放指令时, 通过所述旋转圆盘的旋转,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硬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币存放部包括 : 溢出存储器,固定配置在所述机体上,在所述硬币存放指令时,根据所述识别部的 识别结果,从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接受并存放在从所述暂时保留部送出并在所述入出款 传送路径中传送的硬币中、所述存放转出部成为满量的现金种类的硬币,并且能够转出 所存放的硬币 ;以及 硬币盒,可装卸地配置在所述机体上,可转出所存放的硬币,并且可存放从所述机 体内回收的硬币。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硬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币存放部以非整齐排列的状态存放硬币,且可通过构成存放硬币的空间的底 部的带的旋转而将硬币转出到所述补充传送路径。 2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硬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充回收部配置在所述入出款部的下侧, 所述补充传送路径包括 :接受从所述硬币存放部转出的硬币并横向传送的横传送 部 ;以及将补充硬币从该横传送部向上方传送的纵传送部。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硬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充传送路径的纵传送部位于所述入出款部的侧部,可释放与所述入出款部之 间。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硬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币存放部包括 :拒收箱,存放未被所述入出款部的所述识别部识别为正常硬 币的拒收硬币。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硬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拒收箱包括 :应用拒收箱,存放入出款应用时的拒收硬币 ;以及补充拒收箱, 存放补充时的拒收硬币。
10: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硬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币盒包括 :应用拒收箱,存放在入出款应用时未被所述入出款部的所述识别 部识别为正常硬币的拒收硬币 ;以及补充拒收箱,存放在补充时未被所述入出款部的所 述识别部识别为正常硬币的拒收硬币,这些应用拒收箱和补充拒收箱与所述硬币盒作为 一体,可进行对于所述机体的装卸。
11: 如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硬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溢出存储器包括 :应用拒收箱,存放在入出款应用时未被所述入出款部的所述 识别部识别为正常硬币的拒收硬币 ;以及补充拒收箱,存放在补充时未被所述入出款部 的所述识别部识别为正常硬币的拒收硬币,这些应用拒收箱和补充拒收箱可进行对于所 述机体的装卸。
12: 如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硬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溢出存储器包括 :忘取箱,存放对所述入出款口出款且未取出的忘取硬币 ;以 及预备箱,可存放硬币,这些忘取箱和预备箱可进行对于所述机体的装卸。

说明书


硬币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硬币的入出款进行处理的硬币处理装置。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处理硬币的入出款的硬币处理装置,例如有用于 ATM(Auto Tellers Machine,自动取款机 ) 或 CD(Cash Dispenser,现金取款机 ) 的硬币处理装置。
     在该硬币处理装置中,在入款处理时,由入款转出部接受从入款口投入的硬币 并一枚一枚转出到传送路径,一边在传送路径中传送硬币一边在识别部中进行识别,识 别为正常的硬币暂时保留至分现金种类的暂时保留部或统一暂时保留部中,在基于入款 承认的硬币存放指令时,将分现金种类的暂时保留部的硬币存放至分现金种类的存放转 出部,将统一暂时保留部的硬币存放至回收部。 此外,在出款处理时,根据出款信息, 将从分现金种类的存放转出部一枚一枚转出的硬币送入入款转出部,并从入款转出部将 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传送路径,在传送路径中将硬币传送至出款口进行出款 ( 例如,参
     照专利文献 1)。
     另外,在小卖铺等的店铺等中,需要如下的硬币处理装置 :需要对从多个收银 机 (register) 回收的销售款进行入款计数,或者在各个收银机中预先准备要准备的零钱准 备金,具有这些入款功能和零钱准备金的出款功能,并且硬币堵塞等的故障减少且能够 容易应用。
     对于这样的店铺等的期望,在用于以往的 ATM 等的硬币处理装置中,由于是只 估计少量的硬币的入出款交易量的结构,所以一次能够处理的硬币量少,不适合需要大 量的硬币的入出款的店铺等的硬币处理装置。 并且,在分现金种类的暂时保留部和存放 转出部中,多采用将硬币积累存放在筒内,从筒内转出硬币的结构,但容易发生在筒内 硬币成为竖起的状态,硬币堵塞的故障。
     此外,作为可处理大量的硬币的硬币处理装置,存在在银行等的金融机构中利 用的硬币入出款机,但由于该硬币入出款机是大型且高价,所以传送路径等复杂且难以 消除硬币堵塞等,不适合在店铺等中使用。
     专利文献 1 :特开 2007-4640 号公报 ( 第 18-20 页、图 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小卖铺等的店铺等中,期望具有大量的硬币的入款功能和出款功能,使得能 够对从多个收银机回收的销售款进行入款计数,或者在各个收银机中预先准备要准备的 零钱准备金,并且硬币堵塞等的故障减少且能够容易应用的硬币处理装置,但用于以往 的 ATM 等的硬币处理装置或在银行等的金融机构中利用的硬币入出款机并不能应对上述 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币处理装置,其能
     够一次处理大量的硬币,并且能够简化传送结构而小型且廉价地构成,且还能够降低硬 币堵塞等的故障的产生。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技术方案 1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在于,在硬币处理装置中包括 :入出款部,处 理硬币的入出款 ;以及补充回收部,对该入出款部补充硬币,并且从入出款部回收硬 币,所述入出款部包括 :入出款传送路径,传送硬币 ;入出款口,从机体外接受硬币, 并将通过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传来的硬币支出到机体外 ;入款转出部,包括在相对水平 方向以规定角度倾斜的位置旋转的旋转圆盘和将硬币以非整齐排列的状态存放在该旋转 圆盘的表面侧的储存器 (hopper),接收从所述入出款口接受的硬币,并通过所述旋转圆 盘的旋转,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 ;识别部,对在所述入出款传送 路径中传送的硬币进行识别 ;暂时保留部,从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接受并存放从所述入 款转出部转出并通过所述识别部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 ;以及多个存放转出部,包括在 相对水平方向以规定角度倾斜的位置旋转的旋转圆盘和将硬币以非整齐排列的状态存放 在该旋转圆盘的表面侧的储存器,在硬币存放指令时,根据所述识别部的识别结果,从 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接受并存放从所述暂时保留部送出并在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中传送 的硬币,在硬币出款指令时,通过所述旋转圆盘的旋转,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所述入 出款传送路径,所述补充回收部包括 :硬币存放部,可转出所存放的硬币,并且可存放 从所述入出款部送入的硬币 ;以及补充传送路径,将从该硬币存放部转出的硬币传送到 所述入出款部。
     技术方案 2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在技术方案 1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中,所述暂时 保留部位于所述入款转出部的上方,在所述硬币存放指令时,将硬币送出到所述入款转 出部。
     技术方案 3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在技术方案 1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中,所述暂时 保留部包括在相对水平方向以规定角度倾斜的位置旋转的旋转圆盘和将硬币以非整齐排 列的状态存放在该旋转圆盘的表面侧的储存器,在所述硬币存放指令时,通过所述旋转 圆盘的旋转,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
     技术方案 4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在技术方案 1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中,所述硬币 存放部包括 :溢出存储器 (overflow stacker),固定配置在所述机体上,在所述硬币存放 指令时,根据所述识别部的识别结果,从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接受并存放在从所述暂时 保留部送出并在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中传送的硬币中、所述存放转出部成为满量的现金 种类的硬币,并且能够转出所存放的硬币 ;以及硬币盒,可装卸地配置在所述机体上, 可转出所存放的硬币,并且可存放从所述机体内回收的硬币。
     技术方案 5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在技术方案 1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中,所述硬币 存放部以非整齐排列的状态存放硬币,且可通过构成存放硬币的空间的底部的带的旋转 而将硬币转出到所述补充传送路径。
     技术方案 6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在技术方案 1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中,所述补 充回收部配置在所述入出款部的下侧,所述补充传送路径包括 :接受从所述硬币存放部 转出的硬币并横向传送的横传送部 ;以及将补充硬币从该横传送部向上方传送的纵传送 部。技术方案 7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在技术方案 6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中,所述补充 传送路径的纵传送部位于所述入出款部的侧部,可释放与所述入出款部之间。
     技术方案 8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在技术方案 1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中,所述硬 币存放部包括 :拒收箱,存放未被所述入出款部的所述识别部识别为正常硬币的拒收硬 币。
     技术方案 9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在技术方案 8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中,所述拒收 箱包括 :应用拒收箱,存放入出款应用时的拒收硬币 ;以及补充拒收箱,存放补充时的 拒收硬币。
     技术方案 10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在技术方案 4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中,所述硬 币盒包括 :应用拒收箱,存放在入出款应用时未被所述入出款部的所述识别部识别为正 常硬币的拒收硬币 ;以及补充拒收箱,存放在补充时未被所述入出款部的所述识别部识 别为正常硬币的拒收硬币,这些应用拒收箱和补充拒收箱与所述硬币盒作为一体,可进 行对于所述机体的装卸。
     技术方案 11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在技术方案 10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中,所述溢 出存储器包括 :应用拒收箱,存放在入出款应用时未被所述入出款部的所述识别部识别 为正常硬币的拒收硬币 ;以及补充拒收箱,存放在补充时未被所述入出款部的所述识别 部识别为正常硬币的拒收硬币,这些应用拒收箱和补充拒收箱可进行对于所述机体的装 卸。 技术方案 12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在技术方案 10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中,所述溢 出存储器包括 :忘取箱,存放对所述入出款口出款且未取出的忘取硬币 ;以及预备箱, 可存放硬币,这些忘取箱和预备箱可进行对于所述机体的装卸。
     发明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 1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由于采用在入款转出部以及多个存放转 出部分别包括在相对水平方向以规定角度倾斜的位置旋转的旋转圆盘以及将硬币以非整 齐排列的状态存放在该旋转圆盘的表面侧的储存器,从入出款传送路径接受硬币或者通 过旋转圆盘的旋转而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入出款传送路径的结构,所以能够一次处理 大量的硬币,并且能够简化传送结构而小型且廉价地构成,且还能够降低硬币堵塞等的 故障的产生,此外,能够将硬币从补充回收部补充至入出款部,还能够应对大量的出 款,并且,还能够对从入出款部送入的硬币进行存放或者回收,能够应对大量的硬币的 处理。
     根据技术方案 2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除了技术方案 1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的效 果之外,由于暂时保留部位于入款转出部的上方,在硬币存放指令时,将硬币送出到入 款转出部即可,所以能够简化暂时保留部的结构。
     根据技术方案 3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除了技术方案 1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的 效果之外,由于采用暂时保留部包括在相对水平方向以规定角度倾斜的位置旋转的旋转 圆盘和将硬币以非整齐排列的状态存放在该旋转圆盘的表面侧的储存器,在所述硬币存 放指令时,通过所述旋转圆盘的旋转,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从 入出款传送路径接受硬币或者通过旋转圆盘的旋转而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入出款传送 路径的结构,所以能够一次处理大量的硬币,并且能够简化传送结构而小型且廉价地构
     成,且还能够降低硬币堵塞等的故障的产生。
     根据技术方案 4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除了技术方案 1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的效 果之外,在补充回收部的硬币存放部中包括固定配置在机体上的溢出存储器以及可装卸 地配置在机体上的硬币盒,能够将溢出存储器用于存放转出部成为满量的现金种类的硬 币的存放和该存放的硬币的补充,能够将硬币盒用于来自外部的硬币的补充和从机体内 回收硬币,能够适当地进行区分。
     根据技术方案 5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除了技术方案 1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的效 果之外,由于补充回收部的硬币存放部以非整齐排列的状态存放硬币,且可通过构成存 放硬币的空间的底部的带的旋转而将硬币转出到补充传送路径,所以能够应对大量的硬 币的处理。
     根据技术方案 6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除了技术方案 1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的效 果之外,由于在补充传送路径中,在横传送部中接受从硬币存放部转出的硬币并通过纵 传送部向上方传送,所以能够将硬币掉落至入款转出部中送入,能够简化传送结构。
     根据技术方案 7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除了技术方案 6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的效 果之外,由于位于入出款部的侧部的补充传送路径的纵传送部能够将与入出款部之间释 放,所以能够容易应对在入出款部中产生故障时。 根据技术方案 8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除了技术方案 1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的效 果之外,由于补充回收部的硬币存放部包括用于存放拒收硬币的拒收箱,所以能够应对 大量的硬币的处理。
     根据技术方案 9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除了技术方案 8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的效 果之外,作为拒收箱而包括用于存放入出款应用时的拒收硬币的应用拒收箱以及用于存 放补充时的拒收硬币的补充拒收箱,所以能够在入出款应用时和补充时区分管理拒收硬 币。
     根据技术方案 10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除了技术方案 4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的 效果之外,硬币盒包括 :用于存放在入出款应用时的拒收硬币的应用拒收箱 ;以及用于 存放在补充时的拒收硬币的补充拒收箱,且这些应用拒收箱和补充拒收箱与硬币盒作为 一体,可进行对于机体的装卸,能够在入出款应用时和补充时区分管理拒收硬币,并且 能够自由地选择拒收硬币的处理方法。
     根据技术方案 11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除了技术方案 10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的 效果之外,溢出存储器包括 :用于存放在入出款应用时的拒收硬币的应用拒收箱 ;以及 用于存放在补充时的拒收硬币补充拒收箱,且这些应用拒收箱和补充拒收箱可从机体分 离,能够在入出款应用时和补充时区分管理拒收硬币,并且能够自由地选择拒收硬币的 处理方法。
     根据技术方案 12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除了技术方案 10 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的 效果之外,由于溢出存储器包括 :用于存放对入出款口出款且未取出的忘取硬币的忘取 箱 ;以及可存放硬币的预备箱,且这些忘取箱和预备箱可从机体分离,能够区分管理忘 取硬币,并且能够将预备箱用于可任意设定的规定的硬币的存放。
     附图说明 图 1 是表示本发明的第 1 实施方式的图,并且也是表示硬币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 的侧视图。
     图 2 是表示上述硬币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正视图。
     图 3 是表示上述硬币处理装置的入款转出部的侧视图。
     图 4 是表示上述入款转出部的截面图。
     图 5 表示上述硬币处理装置的入款处理, (a) 是表示入款硬币的计数暂时保留动 作的说明图, (b) 是表示异物退还动作的说明图, (c) 是表示暂时保留的硬币的存放动作 的说明图, (d) 是表示暂时保留的硬币的退还动作的说明图。
     图 6 表示上述硬币处理装置的出款处理, (a) 是表示硬币的计数出款动作的说明 图, (b) 是表示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的返还动作的说明图, (c) 是表示忘取硬币的 回收动作的说明图。
     图 7 表示从上述硬币处理装置的溢出存储器的补充处理的说明图。
     图 8 表示从上述硬币处理装置的硬币盒的补充处理, (a) 是表示硬币的补充动作 的说明图, (b) 是表示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的再识别动作的说明图。
     图 9 表示从上述硬币处理装置的入出款口的补充处理, (a) 是表示硬币的计数暂 时保留动作的说明图, (b) 是表示硬币的补充动作的说明图。
     图 10 表示从上述硬币处理装置的存放转出部的回收处理, (a) 是表示从存放转 出部至入款转出部的硬币的移动动作的说明图,(b) 是表示从入款转出部至硬币盒的硬币 的回收动作的说明图。
     图 11 表示从上述硬币处理装置的溢出存储器的回收处理, (a) 是表示从溢出存 储器至硬币盒的硬币的回收动作的说明图,(b) 是表示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的再识 别动作的说明图。
     图 12 表示上述硬币处理装置的存放转出部的细查 ( 精查 ) 处理, (a) 是表示从 存放转出部至入款转出部的硬币的移动动作的说明图,(b) 是表示从入款转出部至存放转 出部的硬币的返回动作的说明图。
     图 13 表示上述硬币处理装置的溢出存储器的细查处理, (a) 是表示从溢出存储 器至硬币盒的硬币的移动动作的说明图,(b) 是表示从硬币盒至溢出存储器的硬币的返回 动作的说明图。
     图 14 是表示本发明的第 2 实施方式的图,并且也是表示硬币处理装置的内部结 构的侧视图。
     图 15 是表示上述硬币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正视图。
     图 16 表示上述硬币处理装置的入款处理, (a) 是表示入款硬币的计数暂时保留 动作的说明图, (b) 是表示异物退还动作的说明图, (c) 是表示暂时保留的硬币的存放动 作的说明图, (d) 是表示暂时保留的硬币的退还动作的说明图, (e) 是表示接着 (d) 的退 还动作的退还动作的说明图。
     图 17 表示上述硬币处理装置的出款处理, (a) 是表示硬币的计数出款动作的说 明图, (b) 是表示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的返回动作的说明图, (c) 是表示忘取硬币 的回收动作的说明图, (d) 是表示接着 (c) 的忘取硬币的回收动作的说明图。
     图 18 表示上述硬币处理装置的补充动作, (a) 是表示从溢出存储器的补充处理 的说明图, (b) 是表示从硬币盒的补充处理的说明图, (c) 是表示从入出款口的硬币的补 充动作的说明图, (d) 是表示接着 (c) 的入出款口的硬币的补充动作的说明图。
     图 19 表示上述硬币处理装置的回收处理, (a) 是表示从存放转出部的回收动作 的说明图, (b) 是表示接着 (a) 的从存放转出部的回收动作的说明图, (c) 是表示从溢出 存储器的回收动作的说明图。
     图 20 表示上述硬币处理装置的细查处理, (a) 是表示存放转出部的细查动作的 说明图, (b) 是表示接着 (a) 的存放转出部的细查动作的说明图, (c) 是表示溢出存储器 的细查动作的说明图, (d) 是表示接着 (c) 的溢出存储器的细查硬币的说明图。
     标号说明
     11 硬币处理装置
     12 机体
     13 入出款部
     14 补充回收部
     21 入出款口
     25 入出款传送路径
     31 入款转出部
     32 存放转出部
     33 识别部
     38 暂时保留部
     60 旋转圆盘
     61 储存器
     91 作为硬币存放部的溢出存储器
     92 作为硬币存放部的硬币盒
     93 补充传送路径
     97、100 带
     102、104 作为拒收箱的应用拒收箱
     103、105 作为拒收箱的补充拒收箱
     108 横传送部
     109 纵传送部
     127 忘取箱
     128 预备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 1 至图 13 表示第 1 实施方式。
     如图 1 和图 2 表示,硬币处理装置 11 包括机体 12,在该机体 12 内的上部配设了 对硬币的入出款进行处理的入出款部 13,在机体 12 内的下部配设了对入出款部 13 补充硬 币并从入出款部 13 接受硬币的补充回收部 14。 在维护时或硬币堵塞等的错误发生时,入出款部 13 和补充回收部 14 可通过基于钥匙的解锁动作而从机体 12 向前方或后方取出。
     在机体 12 的前侧上面,设置了用于接受要入款的硬币,并支出从内部送出的硬 币的入出款口 21。 在机体 12 的前面,设置了用于将与要入款的硬币一同混入的异物等退 还的异物退还口 22。
     在入出款口 21 的下侧配置了用于接收硬币的接收盘 23,可通过该接收盘 23 的逆 转而将接收到的硬币发放到下方。
     在入出款部 13 内,配设了从前面看的话上部向左侧方向以规定角度倾斜的基座 (base)24,在面临该基座 24 的上方的表面侧配设了用于传送硬币的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该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包括 :第 1 传送路径部 26,在机体 12 的前后方向上大致设置为水 平 ;第 2 传送路径部 27,在该第 1 传送路径部 26 的上方,在机体 12 的前后方向大致设置 为水平 ;第 3 传送路径部 28,在上下方向上将这些第 1 传送路径部 26 和第 2 传送路径部 27 的后部之间连接 ;以及第 4 传送路径部 29,在上下方向上将第 1 传送路径部 26 和第 2 传送路径部 27 的前部之间连接,且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形成为环状。 其中,将从第 1 传 送路径部 26 向第 3 传送路径部 28 和第 2 传送路径部 27 传送硬币的方向称为第 1 传送方 向且入款传送方向 F1,相反地,将从第 2 传送路径部 27 向第 3 传送路径部 28、第 1 传送 路径部 26 和第 4 传送路径部 29 传送硬币的方向称为第 2 传送方向且出款传送方向 F2。 在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的第 1 传送路径部 26 的前侧连接配置了入款转出部 31, 该第 1 传送路径部 26 的入款转出部 31 的后侧和第 2 传送路径部 27 中连接配置了分现金 种类的多个存放转出部 32。 入款转出部 31 可对在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内沿着出款传送方 向 F2 传送的硬币分支而接受,并且可对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向入款传送方向 F1 转出。 多 个存放转出部 32 可对在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内沿着入款传送方向 F1 传送的硬币分支而接 受,并且可对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向出款传送方向 F2 转出。
     入款转出部 31 位于入出款口 21 和接收盘 23 的下方,可通过未图示的槽 (chute) 接收从接收盘 23 发放的硬币。
     在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的第 1 传送路径部 26,在入款转出部 31 和存放转出部 32 之 间,配设了对传送的硬币至少适当地选择现金种类、真伪、完损等进行识别的识别部 33。
     在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的第 1 传送路径部 26,连接了在最前部的存放转出部 32 和它的后侧的存放转出部 32 之间可将沿着入款传送方向 F1 传送的硬币进行分支的溢出 (overflow) 通路 34 和回收通路 35。 这些溢出通路 34 和回收通路 35 的下部连接到补充回 收部 14。
     在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的第 2 传送路径部 27,连接了对最前部的存放转出部 32 的 前侧将沿着入款传送方向 F1 传送的硬币进行分支的暂时保留通路 36,并且连接了可对该 暂时保留通路 36 分配硬币的忘取通路 37。
     暂时保留通路 36 的下部,连接了以非整齐排列状态统一并暂时保留硬币,并且 将暂时保留的硬币经由未图示的槽发放到入款转出部 31 的暂时保留部 38。
     忘取通路 37 的下部连接到可对机体 12 进行装卸的忘取箱 39。
     此外,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包括在基座 24 的表面形成且硬币的面接触的通路面 41 以及在该通路面 41 的两侧引导硬币的周边的两侧的引导部 42。 进而,作为对在入出款传 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进行传送的无端状的传送体的带 43 通过多个滑轮 (pulley)44 而悬挂。
     如图 3 所示,从与通路面 41 相对的带 43 的面,多个销 (pin)45 沿着带的长度方 向以规定的间距突出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销 45 之间接受硬币 ( 在附图中用符号 C 表示 ), 随着带 43 的旋转而通过销 45 压动硬币而传送。
     并且,通过未图示的电动机的驱动,带 43 沿着入款传送方向 F1 和出款传送方向 F2 的双方向而正反转,可将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向正反双向传送。
     此外,如图 1 所示,在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中,入款转出部 31 和各个存放转出部 32 的连接部分配设了分配部件 47,该分配部件 47 根据使硬币在入款转出部 31 以及各个 存放转出部 32 和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之间出入还是使通过带 43 传送的硬币向传送方向下 游侧通过而选择性地分配。 进而,在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中,在溢出通路 34、回收通路 35 以及暂时保留通路 36 的连接部分,配设了分配部件 47,该分配部件 47 根据从入出款 传送路径 25 获取硬币至各个通路 34、35、36 还是使通过带 43 传送的硬币向传送方向下 游侧通过而选择性地分配。 另外,各个分配部件只有方向等的差异,分配硬币的基本结 构和动作相同。
     图 3 表示入款转出部 31 的分配部件 47。 该分配部件 47 将引导硬币的引导部 48、堵塞入款转出部 31 的硬币出入口而阻止硬币的侵入的堵塞部 49、以及将这些引导部 48 和堵塞部 49 可摇动地支撑的支撑部 50。 引导部 48 设置为凹曲面状,以使硬币能够灵活地出入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在堵塞部 49 中设置了引导面 51,该引导面 51 在堵塞入款转出部 31 的硬币出入 口的状态时,与下侧的引导部 42 成为同一面而引导硬币的周边。
     支撑部 50 能够以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的宽度方向的轴作为支点而转动,通过螺线 管等的电性驱动部件而转动。 并且,在将硬币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分配至入款转出部 31 时,以及将硬币从入款转出部 31 转出至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时,引导部 48 比入出款传送 路径 25 的通路面 41 突出且分配部件 47 位于堵塞部 49 将入款转出部 31 的硬币出入口作 为开放状态的硬币分配位置。 另一方面,在不将硬币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分配至入款转 出部 31,以及不将硬币从入款转出部 31 转出至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时,引导部 48 埋没在 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的通路面 41 且分配部件 47 位于堵塞部 49 将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的硬 币出入口作为堵塞状态的硬币通过位置。 在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的通路面 41,形成了用于 引导面 48 出没的开口部。 在分配部件 47 的引导部 48,形成了用于在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突出时避免与带 43 的干扰的槽部 52。
     另外,用于各个存放转出部 32 以及用于各个通路 34、35、36 的各个分配部件 47 只有如上所述那样方向不同,基本上与用于入款转出部 31 的分配部件 47 相同地构成,通 过电性驱动部件而驱动。
     此外,如图 3 和图 4 所示,入款转出部 31 包括 :旋转圆盘 60,在相对水平方向 以规定角度倾斜的位置,能够以旋转轴 59 为中心旋转 ;储存器 61,在与该旋转圆盘 60 的表面侧之间储存硬币 ;以及交接圆盘 62,配置在入款转出部 31 的硬币出入口的附近。
     旋转圆盘 60 配设为,通过可旋转地安装在机体 12 侧的旋转轴 59,从机体 12 的 前面看,相对水平方向向右向倾斜,旋转圆盘 60 的左侧高、右侧低,旋转圆盘 60 的表面 与机体 12 的斜右上方对置。 旋转圆盘 60 与带 43 和交接圆盘 62 联动地,通过电动机向 将硬币转出至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的转出旋转方向 ( 图 6 的箭头方向 ) 旋转驱动。 旋转圆
     盘 60 也可以在发生了硬币堵塞时为消除该硬币堵塞而向与转出旋转方向相反的反转出旋 转方向旋转驱动。
     在旋转圆盘 60 的表面,在中央区域形成了圆形的高位部 64,在该高位部 64 的外 周区域形成了环状的低位部 65。 旋转圆盘 60 的高位部 64 和低位部 65 之间,以比要处理 的硬币中的最小硬币厚度稍微小的尺寸形成了硬币的周边以厚度方向加载 1 枚的级差部 66。
     在低位部 65 中,从旋转圆盘 60 的表面突出的多个拾取部件 67 沿着内周侧的圆 周方向和外周侧的圆周方向的两列的圆周方向以规定间距配置。 并且,在旋转圆盘 60 向 转出旋转方向旋转时,内周侧的各个拾取部件 67 在与级差部 66 之间一枚一枚保持硬币并 拾取至旋转圆盘 60 的上部区域,外周侧的各个拾取部件 67 将通过内周侧的各个拾取部件 67 拾取至旋转圆盘 60 的上部区域的硬币向入款转出部 31 的硬币出入口推出并交给交接圆 盘 62。
     级差部 66 设置在能够与各个拾取部件 67 之间一枚一枚保持硬币的每个位置。 因 此,在圆周方向上设置了多个级差部 66。 在这些级差部 66 之间,形成了将高位部 64 和 低位部 65 的级差作为倾斜面,将拾取部件 67 和级差部 66 未保持的硬币向下方滑落的滑 落部 68。 旋转圆盘 60 的上部区域,形成了将通过拾取部件 67 拾取至旋转圆盘 60 的上部 区域的硬币转出至入款转出部 31 的硬币出入口的引导通路 69。该引导通路 69 在与旋转圆 盘 60 的表面成为同一面并且连续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的通路面 41 和上下的引导部件 70、 71 之间形成。
     上侧的引导部件 70 在从旋转圆盘 60 的上部区域至入款转出部 31 的硬币出入口 的一个边缘部侧的范围,从旋转圆盘 60 和通路面 41 的表面突出设置。
     下侧的引导部件 71 以隔着不会进入硬币的间隙而与低位部 65 的表面对置的状 态,设置在从级差部 66 侧至入款转出部 31 的硬币出入口的另一个边缘侧的范围。 该引导 部件 71 的面临引导通路 69 内的内边形成为连续分配部件 47 的引导部 48 的曲面。 在引 导部件 71 的与低位部 65 对置的面,形成了旋转移动的各个拾取部件 67 通过的槽部 72。 并且,通过引导部件 71,从级差部 66 接受通过拾取部件 67 拾取的硬币并引导至入款转出 部 31 的硬币出入口。
     此外,储存器 61 形成为如下形状 :与旋转圆盘 60 的表面侧对置而覆盖,并且向 上方开口以使可从上方接受硬币。
     在储存器 61 的下部形成了排出口 76,排出门 77 以上部侧的轴 78 作为支点并可 开关地安装到该排出口 76。 排出门 77 经由轴 78,通过电动机或螺线管等的门驱动部而 被开关驱动。
     此外,交接圆盘 62 在横跨引导通路 69 和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的位置,以可旋转 地配置,使得交接圆盘 62 的表面与通路面 41 成为同一面。 在交接圆盘 62 的外周边缘 部,突出设置了突起 80,该突起 80 接触到硬币而从旋转圆盘 60 侧向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侧转出。
     交接圆盘 62 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的带 43 联动地旋转,在带 43 向入款传送方向 F1 移动时,向着突起 80 从入款转出部 31 的硬币出入口移动至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转
     出旋转方向并且是通过突起 80 将硬币从旋转圆盘 60 侧向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转出的转出 旋转方向旋转,此外,在带 43 向出款传送方向 F2 移动时,向着突起 80 从入出款传送路 径 25 侧向入款转出部 31 的硬币出入口内移动的反转出旋转方向旋转。
     另外,已对入款转出部 31 的旋转圆盘 60、储存器 61 以及交接圆盘 62 等的结构 进行了说明,在各个存放转出部 32 中,也包括旋转圆盘 60、储存器 61 以及交接圆盘 62 等,且如上所述那样,只有方向不同,基本上形成为大致相同的结构。 其中,在各个存 放转出部 32 中没有设置储存器 61 的排出口 76 和排出门 77 等。
     此外,在入款转出部 31 的下方,配置了异物槽 83,该异物槽 83 通过该入款转出 部 31 的储存器 61 的排出门 77 被开放,从而获取残留在入款转出部 31 的异物而送入异物 退还口 22。 在该异物槽 83 的中途,以可从机体 12 装卸地配置异物回收箱 84,该异物回 收箱 84 在未将异物退还至异物退还口 22 的应用的情况下回收异物。
     接着,如图 1 和图 2 所示,补充回收部 14 作为硬币存放部而包括在机体 12 内的 前侧下部位置固定配置的溢出存储器 91 以及从机体 12 内的后面对后侧下部位置以可装卸 地配置的硬币盒 92,进而,在溢出存储器 91 与硬币盒 92 之间包括用于将从溢出存储器 91 和硬币盒 92 转出的硬币传送到上方的入出款部 13 的补充传送路径 93。
     在溢出存储器 91 的内部,配设了以非整齐排列的状态存放硬币的存放空间 95 以 及构成该存放空间 95 的底部而将硬币从后面的转出口 96 转出至补充传送路径 93 的转出 带 97。
     在硬币盒 92 中,配设了以非整齐排列的状态存放硬币的存放空间 98 以及构成该 存放空间 98 的底部而将硬币从后面的转出口 99 转出至补充传送路径 93 的转出带 100。
     在溢出存储器 91 中,配设了作为存放在入出款应用时未被入出款部 13 的识别部 33 识别为正常硬币的拒收硬币的拒收箱的应用拒收箱 102 以及作为存放在补充时未被入 出款部 13 的识别部 33 识别为正常硬币的拒收硬币的拒收箱的补充拒收箱 103。 这些应用 拒收箱 102 和补充拒收箱 103 构成为可从机体 12 拆卸而分离的分离型。
     在硬币盒 92 中,配设了作为存放在入出款应用时未被入出款部 13 的识别部 33 识别为正常硬币的拒收硬币的拒收箱的应用拒收箱 104 以及作为存放在补充时未被入出 款部 13 的识别部 33 识别为正常硬币的拒收硬币的拒收箱的补充拒收箱 105。 这些应用拒 收箱 104 和补充拒收箱 105 构成为可与硬币盒 92 一体对机体 12 装卸的一体型。
     并且,将从溢出通路 34 导出的硬币,通过设置在该溢出通路 34 的未图示的切换 机构而切换到溢出存储器 91 的存放空间 95、应用拒收箱 102 以及补充拒收箱 103 中的任 一个而存放。
     进而,将从回收通路 35 导出的硬币通过设置在该回收通路 35 的未图示的切换机 构而切换到硬币盒 92 的存放空间 98、应用拒收箱 104 以及补充拒收箱 105 中的任一个而 存放。
     补充传送路径 93 包括接受从溢出存储器 91 和硬币盒 92 转出的硬币的横传送部 108 以及设置了从该横传送部 108 向上方传送硬币的纵传送部 109 的传送带 110。 纵传送 部 109 配置在入出款部 13 的侧部,并且配置在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入款转出部 31 和存 放转出部 32 对置的侧部,并且可在图 2 中用实线表示那样配置在机体 12 内而传送硬币的 位置和图 2 中用双点划线表示那样向机体 12 的外侧移动而能够释放与入出款部 13 之间的位置之间摇动。
     补充传送路径 93 包括接受通过传送带 110 的纵传送部 109 传送至上方的硬币而 导入入款转出部 31 的补充槽 112。
     此外,虽然未图示,但包括控制硬币处理装置 11 的控制部、进行关于入出款处 理的操作的操作部以及显示各种显示事项的显示部等。
     接着,说明第 1 实施方式的作用。
     首先,在图 5 中,说明入款处理。
     图 5(a) 表示在入款处理中的、入款硬币的计数暂时保留动作。
     从机体 12 的入出款口 21 投入至接收盘 23 的硬币通过该接收盘 23 的反转而向下 方发放,并通过未图示的槽而被入款转出部 31 接受。 接收盘 23 在反转后恢复到接收硬 币的姿势。
     将入款转出部 31 内接受到的硬币一枚一枚转出至入出款传送路径 25,将转出至 该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通过带 43 向入款传送方向 F1 传送,在识别部 33 中对该传送的硬币进行识别。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暂时保留部 38 的分配部 件 47,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分配至暂时保留部 38 并存放到暂时保留部 38 内。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暂时保留部 38 的位 置,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发放并退还到恢复至接收硬币的姿势的接收盘 23。
     此外,图 5(b) 表示在入款处理中的异物退还动作。
     在基于检测入款检测部 31 内的硬币的未图示的传感器的检测,判断为存在未从 入款转出部 31 转出而残留的异物的情况下,或者在完成了从入款转出部 31 的全部硬币的 转出之后,打开入款转出部 31 的储存器 61 的排出门 77,将未从入款转出部 31 转出而残 留在入款转出部 31 内的夹子 (clip) 和纸片或变形硬币等的异物发放到下方的异物槽 83, 退还给异物退还口 22 或者回收到异物回收箱 84。 异物的退还地点可根据硬币处理装置 11 的应用方法而选择设定。
     此外,图 5(c) 表示在入款处理中、暂时保留的硬币的存放动作。
     若在投入的全部硬币的计数暂时保留动作结束之后,通过操作部的操作而发出 硬币存放指令,则将暂时保留部 38 内的硬币发放至入款转出部 31。 从该入款转出部 31 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至入出款传送路径 25,并将转出至该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一 枚一枚通过带 43 向入款传送方向 F1 传送,在识别部 33 中对该传送的硬币进行识别。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存放对应现金种类的 硬币的存放转出部 32 的分配部件 47 而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分配到存放转出部 32,存放 在存放转出部 32 内。
     在存放转出部 32 的硬币存放枚数达到了规定的满量枚数的情况下,其之后的对 应现金种类的硬币作为溢出硬币,通过溢出通路 34 的分配部件 47 而分配到溢出通路 34, 通过溢出通路 34 而送入溢出存储器 91 的存放空间 95 而存放。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溢出通路 34 的分配 部件 47 而分配到溢出通路 34,通过溢出通路 34 而送入溢出存储器 91 的应用拒收箱 102 而存放。此外,图 5(d) 表示在入款处理中、暂时保留的硬币的退还动作。
     若在投入的全部硬币的计数暂时保留动作结束之后,通过操作部的操作而发出 硬币退还指令,则将暂时保留部 38 内的硬币发放至入款转出部 31。 从该入款转出部 31 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至入出款传送路径 25,并将转出至该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一 枚一枚通过带 43 向入款传送方向 F1 传送,从该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发放至入出款口 21 的 接收盘 23 而退还。
     接着,图 6 中说明出款处理。
     图 6(a) 表示在出款处理中、硬币的计数出款动作。
     若通过操作部的操作而接收到包括应出款的现金种类和枚数、或者应出款的金 额的硬币出款指令,则将对应的存放转出部 32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入出款传送路径 25,并将转出至该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通过带 43 向出款传送方向 F2 传 送,在识别部 33 中对该传送的硬币进行识别。 在从多个存放转出部 32 投出硬币的情况 下,如下依次投出,使得从任一个存放转出部 32 投出硬币,并在完成了从该存放转出部 32 的出款量的硬币的投出之后,从下一个存放转出部 32 投出出款量的硬币。 另外,为了 转出到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的硬币不会干扰与其他的存放转出部 32 对应的分配部件 47,还 可以取得将各个存放转出部 32 内的硬币转出到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的定时的匹配,使对应 的多个存放转出部 32 同时动作。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发放 到入出款口 21 的接收盘 23。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入款转出部 31 的分 配部件 47 而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分配到入款转出部 31 而存放。 关于未被识别为正常硬 币的硬币,由于根据从存放转出部 32 的投出定时和通过带 43 的传送而达到识别部 33 的 定时而获知现金种类,所以从对应的现金种类的存放转出部 32 追加投出一枚硬币的量。
     然后,将出款量的硬币出款到入出款口 21 的接收盘 23。
     此外,图 6(b) 表示在出款处理中、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的返回动作。
     从存放了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的入款转出部 31,将入款转出部 31 内的硬 币一枚一枚转出到入出款传送路径 25,并将转出到该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一枚一 枚通过带 43 向入款传送方向 F1 传送,在识别部 33 中对该传送的硬币进行再次识别。
     在识别部 33 中的再次识别结果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存放对应现金种 类的硬币的存放转出部 32 的分配部件 47 而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分配到存放转出部 32, 存放在存放转出部 32 内。
     在识别部 33 中的再次识别结果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溢出通路 34 的 分配部件 47 而分配到溢出通路 34,通过溢出通路 34 而送入溢出存储器 91 的应用拒收箱 102 而存放。
     此外,图 6(c) 表示在出款处理中、忘取硬币的回收动作。
     若通过未图示的传感器而检测出在将出款量的硬币出款到入出款口 21 的接收盘 23 之后经过了规定时间也没有取出硬币的情况,则判断为忘取,使接收盘 23 反转而将硬 币发放至入款转出部 31,将被入款转出部 31 接受的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入出款传送路径 25,并将转出到该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通过带 43 向入款传送方向 F1 传
     送,在识别部 33 中对该传送的硬币进行识别。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之后,通过暂时保留部 38 的分配部件 47 而从入出款传送 路径 25 分配,将分配的硬币通过忘取通路 37 而回收至忘取箱 39。
     接着,在图 7 中说明从溢出存储器 91 的补充处理。
     在硬币处理装置 11 的应用中,某一现金种类的存放转出部 32 的硬币量减少,对 应现金种类的硬币存放到溢出存储器 91 的情况下,进行从该溢出存储器 91 的补充处理。
     溢出存储器 91 的带 97 旋转,将溢出存储器 91 内的硬币发放至补充传送路径 93 的传送带 110。 通过该传送带 110 的纵传送部 109 向上方传送硬币,从纵传送部 109 的上 部发放到补充槽 112,通过补充槽 112 而送入入款转出部 31。
     从入款转出部 31 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入出款传送路径 25,并将转出到该入出 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通过带 43 向入款传送方向 F1 传送,在识别部 33 中对该 传送的硬币进行识别。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存放对应现金种类的 硬币的存放转出部 32 的分配部件 47 而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分配到存放转出部 32,存放 在存放转出部 32 内。 在存放转出部 32 的硬币存放枚数达到了规定的满量枚数的情况下,其之后的对 应现金种类的硬币作为溢出硬币,通过溢出通路 34 的分配部件 47 而分配到溢出通路 34, 通过溢出通路 34 而送入溢出存储器 91 的存放空间 95 而存放。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溢出通路 34 的分配 部件 47 而分配到溢出通路 34,通过溢出通路 34 而送入溢出存储器 91 的补充拒收箱 103 而存放。
     另外,在该补充处理中需要入出款的处理的情况下,暂时停止从溢出存储器 91 的硬币的转出,在对传送途中的硬币全部进行传送处理之后,进行需要的入出款的处 理,在该处理之后,再次开始补充处理。
     接着,在图 8 中说明从硬币盒 92 的补充处理。
     图 8(a) 表示在补充处理中、硬币的补充动作。
     从该硬币盒 92 的补充处理中,有在硬币处理装置 11 中没有存放硬币的初始补 充、以及包括溢出存储器 91 在内存放转出部 32 的硬币量减少的情况下的途中补充。
     硬币盒 92 的带 100 旋转,将硬币盒 92 内的硬币发放至补充传送路径 93 的传送 带 110。 通过该传送带 110 的纵传送部 109 向上方传送硬币,从纵传送部 109 的上部发放 到补充槽 112,通过补充槽 112 而送入入款转出部 31。
     从入款转出部 31 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入出款传送路径 25,并将转出到该入出 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通过带 43 向入款传送方向 F1 传送,在识别部 33 中对该 传送的硬币进行识别。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存放对应现金种类的 硬币的存放转出部 32 的分配部件 47 而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分配到存放转出部 32,存放 在存放转出部 32 内。
     在存放转出部 32 的硬币存放枚数达到了规定的满量枚数的情况下,其之后的对 应现金种类的硬币作为溢出硬币,通过溢出通路 34 的分配部件 47 而分配到溢出通路 34,
     通过溢出通路 34 而送入溢出存储器 91 的存放空间 95 而存放。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发 放至接收盘 23。
     图 8(b) 表示在补充处理中、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的再次识别动作。
     在完成了从硬币盒 92 转出的全部的硬币的传送处理之后,接收盘 23 中存在硬币 的情况下,使接收盘 23 反转而将硬币发放至入款转出部 31,从入款转出部 31 将硬币一枚 一枚转出到入出款传送路径 25,并将转出到该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通过 带 43 向入款传送方向 F1 传送,在识别部 33 中对该传送的硬币进行再次识别。
     在识别部 33 中的再次识别的结果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存放对应现金种 类的硬币的存放转出部 32 的分配部件 47 而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分配到存放转出部 32, 存放在存放转出部 32 内。
     在识别部 33 中的再次识别的结果识别为正常硬币且是硬币存放枚数达到了规定 的满量枚数的现金种类的情况下,该硬币作为溢出硬币,通过溢出通路 34 的分配部件 47 而分配到溢出通路 34,通过溢出通路 34 而送入溢出存储器 91 的存放空间 95 而存放。
     在识别部 33 中的再次识别的结果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回收通路 35 的分配部件 47 而分配到回收通路 35,通过回收通路 35 而送入硬币盒 92 的补充拒收箱 105 而存放。
     接着,在图 9 中说明从入出款口 21 的补充处理。
     图 9(a) 表示在补充处理中、硬币的计数暂时保留动作。
     从机体 12 的上面的入出款口 21 投入到接收盘 23 的补充用的硬币,通过该接收 盘 23 的反转而发放到入款转出部 31。 接收盘 23 在反转之后恢复到接收硬币的姿势。
     将入款转出部 31 内接受到的硬币一枚一枚转出至入出款传送路径 25,将转出至 该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通过带 43 向入款传送方向 F1 传送,在识别部 33 中对该传送的硬币进行识别。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暂时保留部 38 的分配部 件 47,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分配至暂时保留部 38 并存放到暂时保留部 38 内。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暂时保留部 38 的位 置,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发放并退还到恢复至接收硬币的姿势的接收盘 23。
     此外,图 9(b) 表示在补充处理中、硬币的补充动作。
     若在结束了投入的全部硬币的计数暂时保留动作之后,通过操作部的操作而发 出硬币存放指令,则将暂时保留部 38 内的硬币发放至入款转出部 31。 从该入款转出部 31 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至入出款传送路径 25,并将转出至该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 一枚一枚通过带 43 向入款传送方向 F1 传送,在识别部 33 中对该传送的硬币进行识别。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存放对应现金种类的 硬币的存放转出部 32 的分配部件 47 而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分配到存放转出部 32,存放 在存放转出部 32 内。
     在存放转出部 32 的硬币存放枚数达到了规定的满量枚数的情况下,其之后的对 应现金种类的硬币作为溢出硬币,通过溢出通路 34 的分配部件 47 而分配到溢出通路 34, 通过溢出通路 34 而送入溢出存储器 91 的存放空间 95 而存放。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溢出通路 34 的分配 部件 47 而分配到溢出通路 34,通过溢出通路 34 而送入溢出存储器 91 的应用拒收箱 102 而存放。
     接着,在图 10 中说明存放转出部 32 的回收处理。
     图 10(a) 表示从存放转出部 32 至入款转出部 31 的硬币的移动动作。
     若通过操作部的操作而发出回收指令,则将某一个存放转出部 32 内的硬币一枚 一枚转出到入出款传送路径 25,并将转出至该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通过 带 43 向出款传送方向 F2 传送,在识别部 33 中对该传送的硬币进行识别之后,通过入款 转出部 31 的分配部件 47 而分配到入款转出部 31 而存放。
     图 10(b) 表示从入款转出部 31 至硬币盒 92 的硬币的回收动作。
     从该入款转出部 31 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至入出款传送路径 25,并将转出至该入 出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通过带 43 向入款传送方向 F1 传送,在识别部 33 中对 该传送的硬币进行识别。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回收通路 35 的分配部 件 47 而分配到回收通路 35,通过回收通路 35 送入硬币盒 92 而回收。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溢出通路 34 的分配 部件 47 而分配到溢出通路 34,通过溢出通路 34 而送入溢出存储器 91 的应用拒收箱 102 而存放。
     然后,对全部的存放转出部 32 依次进行这样的回收动作。
     接着,在图 11 中说明从溢出存储器 91 的回收处理。
     图 11(a) 表示从溢出存储器 91 至硬币盒 92 的硬币的回收动作。
     溢出存储器 91 的带 97 旋转,将溢出存储器 91 内的硬币从溢出存储器 91 的后面 发放至补充传送路径 93 的传送带 110。 通过该传送带 110 的纵传送部 109 向上方传送硬 币,从纵传送部 109 的上部发放到补充槽 112,通过补充槽 112 而送入入款转出部 31。
     从入款转出部 31 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入出款传送路径 25,并将转出到该入出 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通过带 43 向入款传送方向 F1 传送,在识别部 33 中对该 传送的硬币进行识别。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回收通路 35 的分配部 件 47 而分配到回收通路 35,并通过回收通路 35 送入硬币盒 92 而回收。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发 放至接收盘 23。
     图 11(b) 表示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的再次识别动作。
     在完成了从溢出存储器 91 转出的全部的硬币的传送处理之后,接收盘 23 中存在 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的情况下,使接收盘 23 反转而将硬币发放至入款转出部 31, 从入款转出部 31 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入出款传送路径 25,并将转出到该入出款传送路 径 25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通过带 43 向入款传送方向 F1 传送,在识别部 33 中对该传送的硬 币进行识别。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的结果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回收通路 35 的分配部 件 47 而分配到回收通路 35,并通过回收通路 35 送入硬币盒 92 而回收。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溢出通路 34 的分配 部件 47 而分配到溢出通路 34,通过溢出通路 34 而送入溢出存储器 91 的应用拒收箱 102 而存放。
     接着,在图 12 中说明对存放在各个存放转出部 32 中的硬币进行细查的细查处 理。
     图 12(a) 表示在细查处理中,从存放转出部 32 至入款转出部 31 的硬币的计数暂 时保留动作。
     若接收到细查指令,则从任一个存放转出部 32 将存放转出部 32 内的硬币一枚一 枚转出到入出款传送路径 25,并将转出到该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通过带 43 向出款传送方向 F2 传送,在识别部 33 中对该传送的硬币进行识别。
     在识别部 33 中识别的硬币,通过入款转出部 31 的分配部件 47 而从入出款传送 路径 25 分配到入款转出部 31 而存放。
     此外,图 12(b) 表示在细查处理中,从入款转出部 31 至存放转出部 32 的硬币的 返回动作。
     在对要细查的存放转出部 32 内的全部的硬币进行识别之后移动到入款转出部 31 之后,将入款转出部 31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入出款传送路径 25,并将转出到该入出 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通过带 43 向入款传送方向 F1 传送,在识别部 33 中对该 传送的硬币进行识别。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存放对应现金种类的 硬币的存放转出部 32 的分配部件 47 而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分配到存放转出部 32,存放 在存放转出部 32 内。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溢出通路 34 的分配 部件 47 而分配到溢出通路 34,通过溢出通路 34 而送入溢出存储器 91 的应用拒收箱 102 而存放。
     然后,在这样的从存放转出部 32 至入款转出部 31 的硬币的识别和移动之后,对 全部的存放转出部 32 依次进行从入款转出部 31 至原来的存放转出部 32 的硬币的识别和 移动,对存放在机体 12 内的全部的存放转出部 32 的硬币进行细查。
     接着,在图 13 中说明对存放在溢出存储器 91 中的硬币进行细查的细查处理。
     该存放在溢出存储器 91 中的硬币的细查,只能够在确认了在硬币盒 92 中没有存 放硬币的情况下进行,在硬币盒 92 中存放了硬币的情况下不能进行。
     图 13(a) 表示在细查处理中,从溢出存储器 91 至硬币盒 92 的硬币的移动动作。
     溢出存储器 91 的带 97 旋转,将溢出存储器 91 内的硬币发放至补充传送路径 93 的传送带 110。 通过该传送带 110 的纵传送部 109 向上方传送硬币,从纵传送部 109 的上 部发放到补充槽 112,通过补充槽 112 而送入入款转出部 31。
     从入款转出部 31 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入出款传送路径 25,并将转出到该入出 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通过带 43 向入款传送方向 F1 传送,在识别部 33 中对该 传送的硬币进行识别之后,通过回收通路 35 的分配部件 47 而分配到回收通路 35,并通过 回收通路 35 送入硬币盒 92 而存放。
     此外,图 13(b) 表示从硬币盒 92 至溢出存储器 91 的硬币的返回动作。在从溢出存储器 91 转出的硬币的移动动作之后,硬币盒 92 的带 100 旋转,将硬 币盒 92 内的硬币发放至补充传送路径 93 的传送带 110。 通过该传送带 110 的纵传送部 109 向上方传送硬币,从纵传送部 109 的上部发放到补充槽 112,通过补充槽 112 而送入 入款转出部 31。
     从入款转出部 31 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入出款传送路径 25,并将转出到该入出 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通过带 43 向入款传送方向 F1 传送,在识别部 33 中对该 传送的硬币进行识别。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溢出通路 34 的分配部 件 47 而分配到溢出通路 34,并通过溢出通路 34 送入溢出存储器 91 的存放空间 95 而存 放。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发 放至接收盘 23,并在从硬币盒 92 的硬币的返回动作结束之后,进行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 的硬币的再次识别动作。 即,使接收盘 23 反转而将硬币发放至入款转出部 31,从入款转 出部 31 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入出款传送路径 25,并将转出到该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 硬币一枚一枚通过带 43 向入款传送方向 F1 传送,在识别部 33 中对该传送的硬币进行再 次识别。 在识别部 33 中的再次识别的结果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溢出通路 34 的 分配部件 47 而分配到溢出通路 34,通过溢出通路 34 而送入溢出存储器 91 的存放空间 95 而存放。 在识别部 33 中的再次识别的结果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溢出通路 34 的分配部件 47 而分配到溢出通路 34,通过溢出通路 34 而送入溢出存储器 91 的应用拒收 箱 102 而存放。
     另外,在上述的各个处理中,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的带 43 还能够相对入款传送方 向 F1 和出款传送方向 F2 分别向反向旋转,在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中向入款传送方向 F1 或 出款传送方向 F2 传送的硬币发生了堵塞的情况下,使带 43 反转,从而能够进行将发生了 堵塞的硬币返回至转出源的堵塞解除动作。 然后,在堵塞硬币返回至转出源而恢复到正 常的状态之后,能够再次进行重新进行转出动作的重复 (retry) 动作。
     在这样构成的硬币处理装置 1 中,由于采用在入款转出部 31 和多个存放转出部 32 分别包括相对水平方向以规定角度倾斜的位置旋转的旋转圆盘 60 以及将硬币以非整齐 排列的状态存放在该旋转圆盘 60 的表面侧的储存器 61,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接受硬币或 者通过旋转圆盘 60 的旋转而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的结构,所以能够 一次处理大量的硬币,并且能够简化传送结构而小型且廉价地构成,且还能够降低硬币 堵塞等的故障的产生,此外,能够将硬币从补充回收部 14 补充至入出款部 13,还能够应 对大量的出款,并且,还能够对从入出款部 13 送入的硬币进行存放或者回收,能够应对 大量的硬币的处理。
     由于暂时保留部 38 位于入款转出部 31 的上方,在硬币存放指令时,将硬币送出 到入款转出部 31 即可,所以能够简化暂时保留部 38 的结构。
     此外,在补充回收部 14 中包括固定配置在机体 12 上的溢出存储器 91 以及可装 卸地配置在机体 12 上的硬币盒 92,能够将溢出存储器 91 用于存放转出部 32 成为满量的 现金种类的硬币的存放和该存放的硬币的补充,能够将硬币盒 92 用于来自外部的硬币的 补充和从机体 12 内回收硬币,能够适当地进行区分。补充回收部 14 的溢出存储器 91 和硬币盒 92 以非整齐排列的状态存放硬币, 且可通过构成存放硬币的空间的底部的带 97、100 的旋转而将硬币转出到补充传送路径 93,所以能够应对大量的硬币的处理。
     此外,在补充传送路径 93 中,在横传送部 108 中接受从溢出存储器 91 和硬币盒 92 转出的硬币并通过纵传送部 109 向上方传送,所以能够将硬币掉落至入款转出部 31 中 送入,能够简化传送结构。
     由于位于入出款部 13 的侧部的补充传送路径 93 的纵传送部 109 能够将与入出款 部 13 之间释放,所以能够容易进行在入出款部 13 中产生故障时的应对。
     此外,溢出存储器 91 包括 :用于存放在入出款应用时的拒收硬币的应用拒收箱 102 ;以及用于存放在补充时的拒收硬币补充拒收箱 103,且这些应用拒收箱 102 和补充 拒收箱 103 可从机体 12 分离,此外,硬币盒 92 包括 :用于存放在入出款应用时的拒收硬 币的应用拒收箱 104 ;以及用于存放在补充时的拒收硬币的补充拒收箱 105,且这些应用 拒收箱 104 和补充拒收箱 105 与硬币盒 92 作为一体,可进行对于机体 12 的装卸,能够在 入出款应用时和补充时区分管理拒收硬币,并且能够自由地选择拒收硬币的处理方法。
     接着,图 14 至图 20 表示第 2 实施方式。
     该第 2 实施方式的硬币处理装置 11 与第 1 实施方式的硬币处理装置 11 相比只有 内部结构的布局的一部分不同而已,因此,主要说明与第 1 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对于与 第 1 实施方式具有相同功能的结构使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 14 所示,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包括 :第 1 传送路径部 26,在机体 12 的前后 方向上大致设置为水平 ;第 2 传送路径部 27,在该第 1 传送路径部 26 的上方,在机体 12 的前后方向大致设置为水平 ;以及第 3 传送路径部 28,在上下方向上将这些第 1 传送路 径部 26 和第 2 传送路径部 27 的后部之间连接。 虽然在该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中未图示, 但配置了传送在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的带 43。 其中,将从第 2 传送路径部 27 向 第 3 传送路径部 28 和第 1 传送路径部 26 传送硬币的方向称为第 1 传送方向且入款传送方 向 F1,相反地,将从第 1 传送路径部 26 向第 3 传送路径部 28 和第 2 传送路径部 27 传送 硬币的方向称为第 2 传送方向且出款传送方向 F2。
     此外,在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的第 1 传送路径部 26 的前端连接配置了入款转出部 31,该第 1 传送路径部 26 的入款转出部 31 的后侧和第 2 传送路径部 27 中连接配置了分 现金种类的多个存放转出部 32,第 2 传送路径 27 的存放转出部 32 的前侧连接配置了暂时 保留部 38,第 2 传送路径 27 的前端连接到入出款口 21。
     入款转出部 31 可对在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内沿着入款传送方向 F1 传送的硬币分 支而接受,并且可对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向出款传送方向 F2 转出。 多个存放转出部 32 可 对在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内沿着入款传送方向 F1 传送的硬币分支而接受,并且可对入出款 传送路径 25 向出款传送方向 F2 转出。 暂时保留部 38 可对在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内沿着 出款传送方向 F2 传送的硬币分支而接受,并且可对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向入款传送方向 F1 转出。
     这些入款转出部 31、各个存放转出部 32 以及暂时保留部 38,如在第 1 实施方式 中说明那样,包括旋转圆盘 60、储存器 61 以及交接圆盘 62 等,可进行硬币的存放和转 出。 只有入款转出部 31 的储存器 61 的排出口 76 和排出门 77 等具有异物排出功能。在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的各个存放转出部 32 和暂时保留部 38 的连接部分配设了 分配部件 47,该分配部件 47 根据使硬币在各个存放转出部 32 以及暂时保留部 38 和入出 款传送路径 25 之间出入还是使通过带 43 传送的硬币向传送方向下游侧通过而选择性地分 配。
     此外,在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的第 2 传送路径部 27,在暂时保留部 38 和存放转出 部 32 之间,配设了对传送的硬币至少适当地选择现金种类、真伪、完损等进行识别的识 别部 33。
     在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的第 1 传送路径部 26,在入款转出部 31 和最前部的存放转 出部 32 之间,设置了将硬币分支到溢出存储器 91 的溢出硬币分支部 121,在最前部的存 放转出部 32 和从最前部起第 2 个存放转出部 32 之间,设置了将硬币向溢出存储器 91 侧 分支的忘取硬币分支部 122,在从前面起第 2 个和第 3 个存放转出部 32 之间,设置了将硬 币向硬币盒 92 侧分支的拒收硬币分支部 123,在从前面起第 3 个和第 4 个存放转出部 32 之间,设置了将硬币向硬币盒 92 内分支的回收硬币分支部 124。
     此外,如图 14 和图 15 所示,溢出存储器 91 可存放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通过溢 出硬币分支部 121 分支的硬币,并且可通过带 97 向补充传送路径 93 转出。 在该溢出存 储器 91 中,包括存放忘取硬币的忘取箱 127 以及可用于任意设定的规定的硬币的存放的 预备箱 128。 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通过忘取硬币分支部 122 分支的硬币,通过忘取硬币 通路 129 和在该忘取硬币通路 129 中设置的未图示的切换机构,导入忘取箱 127 和预备箱 128 中的任一个而存放。 这些忘取箱 127 和预备箱 128 构成为可分别从机体 12 拆卸的分 离型。 硬币盒 92 可存放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通过回收硬币分支部 124 分支的硬币,并 且可通过带 100 向补充传送路径 93 转出。 在硬币盒 92 中,包括 :作为拒收箱的应用拒收 箱 104,存放在入出款应用时未被识别部 33 识别为正常硬币的拒收硬币 ;以及作为拒收 箱的补充拒收箱 105,存放在补充时未被入出款部 13 的识别部 33 识别为正常硬币的拒收 硬币。 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通过拒收硬币分支部 123 分支的硬币,通过未图示的通路和 在该通路中设置的切换机构,导入应用拒收箱 104 和补充拒收箱 105 中的任一个而存放。 这些应用拒收箱 104 和补充拒收箱 105 构成为可一体地对机体 12 进行装卸的一体型。
     补充传送路径 93 包括 :传送带 110,接受从溢出存储器 91 和硬币盒 92 转出的 硬币,传送到暂时保留部 38。
     接着,说明第 2 实施方式的作用。
     首先,在图 16 中说明入款处理。
     图 16(a) 表示在入款处理中、入款硬币的计数暂时保留动作。
     从机体 12 的入出款口 21 投入至接收盘 23 的硬币通过该接收盘 23 的反转而向下 方发放,被入款转出部 31 接受。 接收盘 23 在反转后恢复到接收硬币的姿势。
     将入款转出部 31 内接受到的硬币一枚一枚转出至入出款传送路径 25,将转出至 该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通过带 43 向出款传送方向 F2 传送,在识别部 33 中对该传送的硬币进行识别。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暂时保留部 38 的分配部 件 47,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分配至暂时保留部 38 并存放到暂时保留部 38 内。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暂时保留部 38 的位 置,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发放并退还到恢复至接收硬币的姿势的接收盘 23。
     此外,图 16(b) 表示在入款处理中的异物退还动作。
     在基于检测入款转出部 31 内的硬币的未图示的传感器的检测,判断为存在未从 入款转出部 31 转出而残留的异物的情况下,或者在完成了从入款转出部 31 的全部硬币的 转出之后,打开入款转出部 31 的储存器 61 的排出门 77,将未从入款转出部 31 转出而残 留在入款转出部 31 内的夹子 (clip) 和纸片或变形硬币等的异物发放到下方的异物槽 83, 退还给异物退还口 22。
     此外,图 16(c) 表示在入款处理中、暂时保留的硬币的存放动作。
     若在投入的全部硬币的计数暂时保留动作结束之后,通过操作部的操作而发出 硬币存放指令,则将暂时保留部 38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转出至入出款传送路径 25,并将转 出至该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通过带 43 向入款传送方向 F1 传送,在识别 部 33 中对该传送的硬币进行识别。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存放对应现金种类的 硬币的存放转出部 32 的分配部件 47 而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分配到存放转出部 32,存放 在存放转出部 32 内。
     在存放转出部 32 的硬币存放枚数达到了规定的满量枚数的情况下,其之后的对 应现金种类的硬币作为溢出硬币,通过溢出硬币分支部 121 分支,并送入溢出存储器 91 而存放。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溢出硬币分支部 121 分支,并送入溢出存储器 91 而存放,或者通过拒收硬币分支部 123 分支,并送入硬币 盒 92 的应用拒收箱 104 而存放。
     此外,图 16(d)、 (e) 表示在入款处理中、暂时保留的硬币的退还动作。
     如图 16(d) 所示,若在投入的全部硬币的计数暂时保留动作结束之后,通过操 作部的操作而发出硬币退还指令,则将暂时保留部 38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转出至入出款传 送路径 25,并将转出至该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通过带 43 向入款传送方向 F1 传送,在入款转出部 31 内存放。
     接着,如图 16(e) 所示,从入款转出部 31 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至入出款传送路 径 25,并将转出至该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通过带 43 向也款传送方向 F2 传送,发放并退还到入出款口 21 的接收盘 23。
     接着,在图 17 中说明出款处理。
     图 17(a) 表示在出款处理中、硬币的计数出款动作。
     若通过操作部的操作而接收到包括应出款的现金种类和枚数、或者应出款的金 额的硬币出款指令,则将对应的存放转出部 32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入出款传送路径 25,并将转出至该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通过带 43 向出款传送方向 F2 传 送,在识别部 33 中对该传送的硬币进行识别。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发放 到入出款口 21 的接收盘 23。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暂时保留部 38 的分配部件 47 而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分配到暂时保留部 38 而存放。 关于未被识别为正常硬 币的硬币,由于根据从存放转出部 32 的投出定时和通过带 43 的传送而达到识别部 33 的 定时而获知现金种类,所以从对应的现金种类的存放转出部 32 追加投出一枚硬币的量。
     然后,将出款量的硬币出款到入出款口 21 的接收盘 23。
     此外,图 17(b) 表示在出款处理中、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的返回动作。
     从存放了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的暂时保留部 38,将暂时保留部 38 内的硬 币一枚一枚转出到入出款传送路径 25,并将转出到该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一枚一 枚通过带 43 向入款传送方向 F1 传送,在识别部 33 中对该传送的硬币进行再次识别。
     在识别部 33 中的再次识别结果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存放对应现金种 类的硬币的存放转出部 32 的分配部件 47 而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分配到存放转出部 32, 存放在存放转出部 32 内。
     在识别部 33 中的再次识别结果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溢出硬币分支 部 121 分支,并送入溢出存储器 91 而存放。
     此外,图 17(c)、 (d) 表示在出款处理中、忘取硬币的回收动作。
     如图 17(c) 所示,若通过未图示的传感器而检测出在将出款量的硬币出款到入出 款口 21 的接收盘 23 之后经过了规定时间也没有取出硬币的情况,则判断为忘取硬币,使 接收盘 23 反转而将硬币发放至入款转出部 31,将被入款转出部 31 接受的硬币一枚一枚转 出到入出款传送路径 25,并将转出到该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通过带 43 向 出款传送方向 F2 传送,在识别部 33 中对该传送的硬币进行识别,通过暂时保留部 38 的 分支部件 47 而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分配到暂时保留部 38 而存放。
     接着,如图 17(d) 所示,从暂时保留部 38 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入出款传送路 径 25,并将转出到该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通过带 43 向入款传送方向 F1 传送,通过忘取硬币分支部 122 对该传送的硬币进行分支而回收到忘取箱 127。
     接着,在图 18 中说明补充处理。
     图 18(a) 表示从溢出存储器 91 的补充处理。
     在硬币处理装置 11 的应用中,某一现金种类的存放转出部 32 的硬币量减少,对 应现金种类的硬币存放到溢出存储器 91 的情况下,进行从该溢出存储器 91 的补充处理。
     溢出存储器 91 的带 97 旋转,将溢出存储器 91 内的硬币发放至补充传送路径 93 的传送带 110。 通过该传送带 110 的纵传送部 109 向上方传送硬币,从纵传送部 109 的上 部发放到暂时保留部 38。
     从暂时保留部 38 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入出款传送路径 25,并将转出到该入出 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通过带 43 向入款传送方向 F1 传送,在识别部 33 中对该 传送的硬币进行识别。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存放对应现金种类的 硬币的存放转出部 32 的分配部件 47 而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分配到存放转出部 32,存放 在存放转出部 32 内。
     在存放转出部 32 的硬币存放枚数达到了规定的满量枚数的情况下,其之后的对 应现金种类的硬币作为溢出硬币,通过溢出硬币分支部 121 分支,并送入溢出存储器 91 而存放。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溢出硬币分支部 121 分支,并送入溢出存储器 91 而存放。
     此外,图 18(b) 说明从硬币盒 92 的补充处理。
     从该硬币盒 92 的补充处理中,有在硬币处理装置 11 中没有存放硬币的初始补 充、以及包括溢出存储器 91 在内存放转出部 32 的硬币量减少的情况下的途中补充。
     硬币盒 92 的带 100 旋转,将硬币盒 92 内的硬币发放至补充传送路径 93 的传送 带 110。 通过该传送带 110 的纵传送部 109 向上方传送硬币,从纵传送部 109 的上部发放 到暂时保留部 38。
     从暂时保留部 38 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入出款传送路径 25,并将转出到该入出 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通过带 43 向入款传送方向 F1 传送,在识别部 33 中对该 传送的硬币进行识别。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存放对应现金种类的 硬币的存放转出部 32 的分配部件 47 而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分配到存放转出部 32,存放 在存放转出部 32 内。
     在存放转出部 32 的硬币存放枚数达到了规定的满量枚数的情况下,其之后的对 应现金种类的硬币作为溢出硬币,通过溢出硬币分支部 121 分支,并送入溢出存储器 91 而存放。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拒收硬币分支部 123 分支,并送入补充拒收箱 105 而存放。
     此外,图 18(c)、 (d) 表示从入出款口 21 的补充处理。
     如图 18(c) 所示,从机体 12 的上面的入出款口 21 投入到接收盘 23 的补充用的 硬币,通过该接收盘 23 的反转而发放至入款转出部 31。 接收盘 23 在反转之后恢复到接 收硬币的姿势。
     将入款转出部 31 内接受到的硬币一枚一枚转出至入出款传送路径 25,将转出至 该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通过带 43 向出款传送方向 F2 传送,在识别部 33 中对该传送的硬币进行识别。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暂时保留部 38 的分配部 件 47,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分配至暂时保留部 38 并存放到暂时保留部 38 内。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暂时保留部 38 的位 置,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发放并退还到恢复至接收硬币的姿势的接收盘 23。
     此外,如图 18(d) 所示,若在结束了投入的全部硬币的计数暂时保留动作之 后,通过操作部的操作而发出硬币存放指令,则从暂时保留部 38 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至 入出款传送路径 25,并将转出至该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通过带 43 向入款 传送方向 F1 传送,在识别部 33 中对该传送的硬币进行识别。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存放对应现金种类的 硬币的存放转出部 32 的分配部件 47 而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分配到存放转出部 32,存放 在存放转出部 32 内。
     在存放转出部 32 的硬币存放枚数达到了规定的满量枚数的情况下,其之后的对 应现金种类的硬币作为溢出硬币,通过溢出硬币分支部 121 分支,并送入溢出存储器 91而存放。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溢出硬币分支部 121 分支,并送入溢出存储器 91 而存放。
     接着,在图 19 中说明回收处理。
     图 19(a)、 (b) 表示从存放转出部 32 的回收动作。
     如图 19(a) 所示,若通过操作部的操作而发出回收指令,则将某一个存放转出部 32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入出款传送路径 25,并将转出至该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 币一枚一枚通过带 43 向出款传送方向 F2 传送,在识别部 33 中对该传送的硬币进行识别 之后,通过暂时保留部 38 的分配部件 47 而分配到暂时保留部 38 而存放。
     接着,如图 19(b) 所示,从暂时保留部 38 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至入出款传送路 径 25,并将转出至该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通过带 43 向入款传送方向 F1 传送,在识别部 33 中对该传送的硬币进行识别。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回收硬币分支部 124 分支,并送入硬币盒 92 而回收。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溢出硬币分支部 121 分支,并送入溢出存储器 91 而存放。
     然后,对全部的存放转出部 32 依次进行这样的回收动作。
     此外,图 19(c) 说明从溢出存储器 91 的回收处理。
     溢出存储器 91 的带 97 旋转,将溢出存储器 91 内的硬币从溢出存储器 91 发放至 补充传送路径 93 的传送带 110。 通过该传送带 110 的纵传送部 109 向上方传送硬币,从 纵传送部 109 的上部发放到暂时保留部 38。
     从暂时保留部 38 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入出款传送路径 25,并将转出到该入出 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通过带 43 向入款传送方向 F1 传送,在识别部 33 中对该 传送的硬币进行识别。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回收硬币分支部 124 分支,并送入硬币盒 92 而回收。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拒收硬币分支部 123 分支,并送入应用拒收箱 104 而回收。 接着,在图 20 中,说明细查处理。
     图 20(a)、 (b) 表示存放转出部 32 的细查动作。
     如图 20(a) 所示,若接收到细查指令,则从任一个存放转出部 32 将存放转出部 32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入出款传送路径 25,并将转出到该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 币一枚一枚通过带 43 向出款传送方向 F2 传送,在识别部 33 中对该传送的硬币进行识别 之后,通过暂时保留部 38 的分配部件 47 分配到暂时保留部 38 而存放。
     接着,如图 20(b) 所示,在对要细查的存放转出部 32 内的全部硬币进行识别并 移动到暂时保留部 38 之后,将暂时保留部 38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入出款传送路径 25,并将转出到该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通过带 43 向入款传送方向 F1 传 送,在识别部 33 中对该传送的硬币进行识别。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存放对应现金种类的 硬币的存放转出部 32 的分配部件 47 而从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分配到存放转出部 32,存放
     在存放转出部 32 内。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溢出硬币分支部 121 分支,并送入溢出存储器 91 而存放。
     然后,在这样的从存放转出部 32 至暂时保留部 38 的硬币的识别和移动之后,对 全部的存放转出部 32 依次进行从暂时保留部 38 至原来的存放转出部 32 的硬币的识别和 移动,对存放在机体 12 内的全部的存放转出部 32 的硬币进行细查。
     此外,图 20(c)、 (d) 表示溢出存储器 91 的细查动作。
     存放在该溢出存储器 91 中的硬币的细查动作,只能够在确认了在硬币盒 92 中没 有存放硬币的情况下进行,在硬币盒 92 中存放了硬币的情况下不能进行。
     如图 20(c) 所示,溢出存储器 91 的带 97 旋转,将溢出存储器 91 内的硬币发放 至补充传送路径 93 的传送带 110。 通过该传送带 110 的纵传送部 109 向上方传送硬币, 从纵传送部 109 的上部发放到暂时保留部 38。
     从暂时保留部 38 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入出款传送路径 25,并将转出到该入出 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通过带 43 向入款传送方向 F1 传送,在识别部 33 中对该 传送的硬币进行识别之后,通过回收硬币分支部 124 分支,并送入硬币盒 92 而存放。 此外,如图 20(d) 所示,在从溢出存储器 91 转出的硬币的移动动作之后,硬币 盒 92 的带 100 旋转,将硬币盒 92 内的硬币发放至补充传送路径 93 的传送带 110。 通过 该传送带 110 的纵传送部 109 向上方传送硬币,从纵传送部 109 的上部发放到暂时保留部 38。
     从暂时保留部 38 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入出款传送路径 25,并将转出到该入出 款传送路径 25 内的硬币一枚一枚通过带 43 向入款传送方向 F1 传送,在识别部 33 中对该 传送的硬币进行识别。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溢出硬币分支部 121 分支,并送入溢出存储器 91 而存放。
     在识别部 33 中的识别结果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通过拒收硬币分支部 123 分支,并送入应用拒收箱 104 而存放。
     在这样构成的硬币处理装置 11 中,由于采用入款转出部 31、多个存放转出部 32 以及暂时保留部 38 分别包括在相对水平方向以规定角度倾斜的位置旋转的旋转圆盘 60 以 及将硬币以非整齐排列的状态存放在该旋转圆盘 60 的表面侧的储存器 61,从入出款传送 路径 25 接受硬币或者通过旋转圆盘 60 的旋转而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入出款传送路径 25 的结构,所以能够一次处理大量的硬币,并且能够简化传送结构而小型且廉价地构成, 且还能够降低硬币堵塞等的故障的产生,此外,能够将硬币从补充回收部 14 补充至入出 款部 13,还能够应对大量的出款,并且,还能够对从入出款部 13 送入的硬币进行存放或 者回收,能够应对大量的硬币的处理。
     另外,在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硬币盒 92 可装卸地配置在机体 12 的 前部侧,将溢出存储器 91 固定配置在机体 12 的后部侧。
     此外,拒收硬币的存储地址可以是溢出存储器 91 的应用拒收箱 102 和补充拒收 箱 103 以及硬币盒 92 的应用拒收箱 104 和补充拒收箱 105 中的任一个,可以根据应用方 法而选择设定。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用于具有在小卖铺的店铺等中使用的入款功能和出款功能的硬币处理装置等。

硬币处理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硬币处理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硬币处理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硬币处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硬币处理装置.pdf(4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16932A43申请公布日20110413CN102016932ACN102016932A21申请号200880128742522申请日20080424G07D9/0020060171申请人光荣株式会社地址日本兵库县72发明人西田英生河本和浩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代理人胡金珑54发明名称硬币处理装置57摘要提供一种硬币处理装置11,其能够处理大量的硬币,并且能够简化传送结构而小型且廉价地构成,且还能够降低硬币堵塞等的故障的产生。包括入出款部13,对硬币进行入出款处理;以及补充回收部14,对入出款部13补充硬币,并且从入出款部13回收硬币。入出款。

2、部13包括入出款传送路径25、入款转出部31、多个存放转出部32以及暂时保留部38。入款转出部31和多个存放转出部32分别包括在相对水平方向以规定角度倾斜的位置旋转的旋转圆盘60;以及将硬币以非整齐排列的状态存放在该旋转圆盘60的表面侧的储存器。补充回收部14包括溢出存储器91和硬币盒92,并且包括将从溢出存储器91和硬币盒92转出的硬币传送到入出款部13的补充传送路径93。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01021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08/05789520080424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09/130774JA20091029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3、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25页附图18页CN102016942A1/2页21一种硬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出款部,处理硬币的入出款;以及补充回收部,对该入出款部补充硬币,并且从入出款部回收硬币,所述入出款部包括入出款传送路径,传送硬币;入出款口,从机体外接受硬币,并将通过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传来的硬币支出到机体外;入款转出部,包括在相对水平方向以规定角度倾斜的位置旋转的旋转圆盘和将硬币以非整齐排列的状态存放在该旋转圆盘的表面侧的储存器,接收从所述入出款口接受的硬币,并通过所述旋转圆盘的旋转,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识别部,对在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中传送。

4、的硬币进行识别;暂时保留部,从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接受并存放从所述入款转出部转出并通过所述识别部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以及多个存放转出部,包括在相对水平方向以规定角度倾斜的位置旋转的旋转圆盘和将硬币以非整齐排列的状态存放在该旋转圆盘的表面侧的储存器,在硬币存放指令时,根据所述识别部的识别结果,从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接受并存放从所述暂时保留部送出并在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中传送的硬币,在硬币出款指令时,通过所述旋转圆盘的旋转,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所述补充回收部包括硬币存放部,可转出所存放的硬币,并且可存放从所述入出款部送入的硬币;以及补充传送路径,将从该硬币存放部转出的硬币传送到所述。

5、入出款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暂时保留部位于所述入款转出部的上方,在所述硬币存放指令时,将硬币送出到所述入款转出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暂时保留部包括在相对水平方向以规定角度倾斜的位置旋转的旋转圆盘和将硬币以非整齐排列的状态存放在该旋转圆盘的表面侧的储存器,在所述硬币存放指令时,通过所述旋转圆盘的旋转,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币存放部包括溢出存储器,固定配置在所述机体上,在所述硬币存放指令时,根据所述识别部的识别结果,从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接受并存放在从所述暂时保留部送。

6、出并在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中传送的硬币中、所述存放转出部成为满量的现金种类的硬币,并且能够转出所存放的硬币;以及硬币盒,可装卸地配置在所述机体上,可转出所存放的硬币,并且可存放从所述机体内回收的硬币。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币存放部以非整齐排列的状态存放硬币,且可通过构成存放硬币的空间的底部的带的旋转而将硬币转出到所述补充传送路径。权利要求书CN102016932ACN102016942A2/2页3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充回收部配置在所述入出款部的下侧,所述补充传送路径包括接受从所述硬币存放部转出的硬币并横向传送的横传送部;以及将补充硬币。

7、从该横传送部向上方传送的纵传送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硬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充传送路径的纵传送部位于所述入出款部的侧部,可释放与所述入出款部之间。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币存放部包括拒收箱,存放未被所述入出款部的所述识别部识别为正常硬币的拒收硬币。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硬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拒收箱包括应用拒收箱,存放入出款应用时的拒收硬币;以及补充拒收箱,存放补充时的拒收硬币。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硬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币盒包括应用拒收箱,存放在入出款应用时未被所述入出款部的所述识别部识别为正常硬币的拒收硬币;以及补充拒收箱,存放在补充时未。

8、被所述入出款部的所述识别部识别为正常硬币的拒收硬币,这些应用拒收箱和补充拒收箱与所述硬币盒作为一体,可进行对于所述机体的装卸。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硬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出存储器包括应用拒收箱,存放在入出款应用时未被所述入出款部的所述识别部识别为正常硬币的拒收硬币;以及补充拒收箱,存放在补充时未被所述入出款部的所述识别部识别为正常硬币的拒收硬币,这些应用拒收箱和补充拒收箱可进行对于所述机体的装卸。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硬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出存储器包括忘取箱,存放对所述入出款口出款且未取出的忘取硬币;以及预备箱,可存放硬币,这些忘取箱和预备箱可进行对于所述机体的装卸。权。

9、利要求书CN102016932ACN102016942A1/25页4硬币处理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对硬币的入出款进行处理的硬币处理装置。背景技术0002以往,作为处理硬币的入出款的硬币处理装置,例如有用于ATMAUTOTELLERSMACHINE,自动取款机或CDCASHDISPENSER,现金取款机的硬币处理装置。0003在该硬币处理装置中,在入款处理时,由入款转出部接受从入款口投入的硬币并一枚一枚转出到传送路径,一边在传送路径中传送硬币一边在识别部中进行识别,识别为正常的硬币暂时保留至分现金种类的暂时保留部或统一暂时保留部中,在基于入款承认的硬币存放指令时,将分现金种类的暂时保留部。

10、的硬币存放至分现金种类的存放转出部,将统一暂时保留部的硬币存放至回收部。此外,在出款处理时,根据出款信息,将从分现金种类的存放转出部一枚一枚转出的硬币送入入款转出部,并从入款转出部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传送路径,在传送路径中将硬币传送至出款口进行出款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0004另外,在小卖铺等的店铺等中,需要如下的硬币处理装置需要对从多个收银机REGISTER回收的销售款进行入款计数,或者在各个收银机中预先准备要准备的零钱准备金,具有这些入款功能和零钱准备金的出款功能,并且硬币堵塞等的故障减少且能够容易应用。0005对于这样的店铺等的期望,在用于以往的ATM等的硬币处理装置中,由于是只估计少量。

11、的硬币的入出款交易量的结构,所以一次能够处理的硬币量少,不适合需要大量的硬币的入出款的店铺等的硬币处理装置。并且,在分现金种类的暂时保留部和存放转出部中,多采用将硬币积累存放在筒内,从筒内转出硬币的结构,但容易发生在筒内硬币成为竖起的状态,硬币堵塞的故障。0006此外,作为可处理大量的硬币的硬币处理装置,存在在银行等的金融机构中利用的硬币入出款机,但由于该硬币入出款机是大型且高价,所以传送路径等复杂且难以消除硬币堵塞等,不适合在店铺等中使用。0007专利文献1特开20074640号公报第1820页、图1发明内容0008发明要解决的课题0009在小卖铺等的店铺等中,期望具有大量的硬币的入款功能和。

12、出款功能,使得能够对从多个收银机回收的销售款进行入款计数,或者在各个收银机中预先准备要准备的零钱准备金,并且硬币堵塞等的故障减少且能够容易应用的硬币处理装置,但用于以往的ATM等的硬币处理装置或在银行等的金融机构中利用的硬币入出款机并不能应对上述问题。0010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币处理装置,其能说明书CN102016932ACN102016942A2/25页5够一次处理大量的硬币,并且能够简化传送结构而小型且廉价地构成,且还能够降低硬币堵塞等的故障的产生。0011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0012技术方案1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在于,在硬币处理装置中包括入出款部,处理硬币的。

13、入出款;以及补充回收部,对该入出款部补充硬币,并且从入出款部回收硬币,所述入出款部包括入出款传送路径,传送硬币;入出款口,从机体外接受硬币,并将通过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传来的硬币支出到机体外;入款转出部,包括在相对水平方向以规定角度倾斜的位置旋转的旋转圆盘和将硬币以非整齐排列的状态存放在该旋转圆盘的表面侧的储存器HOPPER,接收从所述入出款口接受的硬币,并通过所述旋转圆盘的旋转,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识别部,对在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中传送的硬币进行识别;暂时保留部,从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接受并存放从所述入款转出部转出并通过所述识别部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以及多个存放转出部,包括在。

14、相对水平方向以规定角度倾斜的位置旋转的旋转圆盘和将硬币以非整齐排列的状态存放在该旋转圆盘的表面侧的储存器,在硬币存放指令时,根据所述识别部的识别结果,从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接受并存放从所述暂时保留部送出并在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中传送的硬币,在硬币出款指令时,通过所述旋转圆盘的旋转,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所述补充回收部包括硬币存放部,可转出所存放的硬币,并且可存放从所述入出款部送入的硬币;以及补充传送路径,将从该硬币存放部转出的硬币传送到所述入出款部。0013技术方案2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中,所述暂时保留部位于所述入款转出部的上方,在所述硬币存放指令时,。

15、将硬币送出到所述入款转出部。0014技术方案3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中,所述暂时保留部包括在相对水平方向以规定角度倾斜的位置旋转的旋转圆盘和将硬币以非整齐排列的状态存放在该旋转圆盘的表面侧的储存器,在所述硬币存放指令时,通过所述旋转圆盘的旋转,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0015技术方案4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中,所述硬币存放部包括溢出存储器OVERFLOWSTACKER,固定配置在所述机体上,在所述硬币存放指令时,根据所述识别部的识别结果,从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接受并存放在从所述暂时保留部送出并在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中传送的硬币中、。

16、所述存放转出部成为满量的现金种类的硬币,并且能够转出所存放的硬币;以及硬币盒,可装卸地配置在所述机体上,可转出所存放的硬币,并且可存放从所述机体内回收的硬币。0016技术方案5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中,所述硬币存放部以非整齐排列的状态存放硬币,且可通过构成存放硬币的空间的底部的带的旋转而将硬币转出到所述补充传送路径。0017技术方案6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中,所述补充回收部配置在所述入出款部的下侧,所述补充传送路径包括接受从所述硬币存放部转出的硬币并横向传送的横传送部;以及将补充硬币从该横传送部向上方传送的纵传送部。说明书CN10201693。

17、2ACN102016942A3/25页60018技术方案7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在技术方案6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中,所述补充传送路径的纵传送部位于所述入出款部的侧部,可释放与所述入出款部之间。0019技术方案8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中,所述硬币存放部包括拒收箱,存放未被所述入出款部的所述识别部识别为正常硬币的拒收硬币。0020技术方案9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在技术方案8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中,所述拒收箱包括应用拒收箱,存放入出款应用时的拒收硬币;以及补充拒收箱,存放补充时的拒收硬币。0021技术方案10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在技术方案4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中,所述硬币盒包括应用拒收箱,。

18、存放在入出款应用时未被所述入出款部的所述识别部识别为正常硬币的拒收硬币;以及补充拒收箱,存放在补充时未被所述入出款部的所述识别部识别为正常硬币的拒收硬币,这些应用拒收箱和补充拒收箱与所述硬币盒作为一体,可进行对于所述机体的装卸。0022技术方案11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在技术方案10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中,所述溢出存储器包括应用拒收箱,存放在入出款应用时未被所述入出款部的所述识别部识别为正常硬币的拒收硬币;以及补充拒收箱,存放在补充时未被所述入出款部的所述识别部识别为正常硬币的拒收硬币,这些应用拒收箱和补充拒收箱可进行对于所述机体的装卸。0023技术方案12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在技术方案10记载的硬币。

19、处理装置中,所述溢出存储器包括忘取箱,存放对所述入出款口出款且未取出的忘取硬币;以及预备箱,可存放硬币,这些忘取箱和预备箱可进行对于所述机体的装卸。0024发明效果0025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由于采用在入款转出部以及多个存放转出部分别包括在相对水平方向以规定角度倾斜的位置旋转的旋转圆盘以及将硬币以非整齐排列的状态存放在该旋转圆盘的表面侧的储存器,从入出款传送路径接受硬币或者通过旋转圆盘的旋转而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入出款传送路径的结构,所以能够一次处理大量的硬币,并且能够简化传送结构而小型且廉价地构成,且还能够降低硬币堵塞等的故障的产生,此外,能够将硬币从补充回收部补充至入出款部,。

20、还能够应对大量的出款,并且,还能够对从入出款部送入的硬币进行存放或者回收,能够应对大量的硬币的处理。0026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除了技术方案1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的效果之外,由于暂时保留部位于入款转出部的上方,在硬币存放指令时,将硬币送出到入款转出部即可,所以能够简化暂时保留部的结构。0027根据技术方案3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除了技术方案1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的效果之外,由于采用暂时保留部包括在相对水平方向以规定角度倾斜的位置旋转的旋转圆盘和将硬币以非整齐排列的状态存放在该旋转圆盘的表面侧的储存器,在所述硬币存放指令时,通过所述旋转圆盘的旋转,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所述入出款传送路径,。

21、从入出款传送路径接受硬币或者通过旋转圆盘的旋转而将硬币一枚一枚转出到入出款传送路径的结构,所以能够一次处理大量的硬币,并且能够简化传送结构而小型且廉价地构说明书CN102016932ACN102016942A4/25页7成,且还能够降低硬币堵塞等的故障的产生。0028根据技术方案4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除了技术方案1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的效果之外,在补充回收部的硬币存放部中包括固定配置在机体上的溢出存储器以及可装卸地配置在机体上的硬币盒,能够将溢出存储器用于存放转出部成为满量的现金种类的硬币的存放和该存放的硬币的补充,能够将硬币盒用于来自外部的硬币的补充和从机体内回收硬币,能够适当地进行区分。00。

22、29根据技术方案5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除了技术方案1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的效果之外,由于补充回收部的硬币存放部以非整齐排列的状态存放硬币,且可通过构成存放硬币的空间的底部的带的旋转而将硬币转出到补充传送路径,所以能够应对大量的硬币的处理。0030根据技术方案6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除了技术方案1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的效果之外,由于在补充传送路径中,在横传送部中接受从硬币存放部转出的硬币并通过纵传送部向上方传送,所以能够将硬币掉落至入款转出部中送入,能够简化传送结构。0031根据技术方案7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除了技术方案6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的效果之外,由于位于入出款部的侧部的补充传送路径的纵传送部能够。

23、将与入出款部之间释放,所以能够容易应对在入出款部中产生故障时。0032根据技术方案8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除了技术方案1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的效果之外,由于补充回收部的硬币存放部包括用于存放拒收硬币的拒收箱,所以能够应对大量的硬币的处理。0033根据技术方案9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除了技术方案8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的效果之外,作为拒收箱而包括用于存放入出款应用时的拒收硬币的应用拒收箱以及用于存放补充时的拒收硬币的补充拒收箱,所以能够在入出款应用时和补充时区分管理拒收硬币。0034根据技术方案10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除了技术方案4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的效果之外,硬币盒包括用于存放在入出款应用时的拒收硬币的。

24、应用拒收箱;以及用于存放在补充时的拒收硬币的补充拒收箱,且这些应用拒收箱和补充拒收箱与硬币盒作为一体,可进行对于机体的装卸,能够在入出款应用时和补充时区分管理拒收硬币,并且能够自由地选择拒收硬币的处理方法。0035根据技术方案11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除了技术方案10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的效果之外,溢出存储器包括用于存放在入出款应用时的拒收硬币的应用拒收箱;以及用于存放在补充时的拒收硬币补充拒收箱,且这些应用拒收箱和补充拒收箱可从机体分离,能够在入出款应用时和补充时区分管理拒收硬币,并且能够自由地选择拒收硬币的处理方法。0036根据技术方案12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除了技术方案10记载的硬币处理装置。

25、的效果之外,由于溢出存储器包括用于存放对入出款口出款且未取出的忘取硬币的忘取箱;以及可存放硬币的预备箱,且这些忘取箱和预备箱可从机体分离,能够区分管理忘取硬币,并且能够将预备箱用于可任意设定的规定的硬币的存放。说明书CN102016932ACN102016942A5/25页8附图说明0037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图,并且也是表示硬币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0038图2是表示上述硬币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正视图。0039图3是表示上述硬币处理装置的入款转出部的侧视图。0040图4是表示上述入款转出部的截面图。0041图5表示上述硬币处理装置的入款处理,A是表示入款硬币的计数暂时保留动。

26、作的说明图,B是表示异物退还动作的说明图,C是表示暂时保留的硬币的存放动作的说明图,D是表示暂时保留的硬币的退还动作的说明图。0042图6表示上述硬币处理装置的出款处理,A是表示硬币的计数出款动作的说明图,B是表示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的返还动作的说明图,C是表示忘取硬币的回收动作的说明图。0043图7表示从上述硬币处理装置的溢出存储器的补充处理的说明图。0044图8表示从上述硬币处理装置的硬币盒的补充处理,A是表示硬币的补充动作的说明图,B是表示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的再识别动作的说明图。0045图9表示从上述硬币处理装置的入出款口的补充处理,A是表示硬币的计数暂时保留动作的说明图,B是。

27、表示硬币的补充动作的说明图。0046图10表示从上述硬币处理装置的存放转出部的回收处理,A是表示从存放转出部至入款转出部的硬币的移动动作的说明图,B是表示从入款转出部至硬币盒的硬币的回收动作的说明图。0047图11表示从上述硬币处理装置的溢出存储器的回收处理,A是表示从溢出存储器至硬币盒的硬币的回收动作的说明图,B是表示未被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的再识别动作的说明图。0048图12表示上述硬币处理装置的存放转出部的细查精查处理,A是表示从存放转出部至入款转出部的硬币的移动动作的说明图,B是表示从入款转出部至存放转出部的硬币的返回动作的说明图。0049图13表示上述硬币处理装置的溢出存储器的细查处。

28、理,A是表示从溢出存储器至硬币盒的硬币的移动动作的说明图,B是表示从硬币盒至溢出存储器的硬币的返回动作的说明图。0050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图,并且也是表示硬币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0051图15是表示上述硬币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正视图。0052图16表示上述硬币处理装置的入款处理,A是表示入款硬币的计数暂时保留动作的说明图,B是表示异物退还动作的说明图,C是表示暂时保留的硬币的存放动作的说明图,D是表示暂时保留的硬币的退还动作的说明图,E是表示接着D的退还动作的退还动作的说明图。0053图17表示上述硬币处理装置的出款处理,A是表示硬币的计数出款动作的说明图,B是表示未被。

29、识别为正常硬币的硬币的返回动作的说明图,C是表示忘取硬币的回收动作的说明图,D是表示接着C的忘取硬币的回收动作的说明图。说明书CN102016932ACN102016942A6/25页90054图18表示上述硬币处理装置的补充动作,A是表示从溢出存储器的补充处理的说明图,B是表示从硬币盒的补充处理的说明图,C是表示从入出款口的硬币的补充动作的说明图,D是表示接着C的入出款口的硬币的补充动作的说明图。0055图19表示上述硬币处理装置的回收处理,A是表示从存放转出部的回收动作的说明图,B是表示接着A的从存放转出部的回收动作的说明图,C是表示从溢出存储器的回收动作的说明图。0056图20表示上述硬。

30、币处理装置的细查处理,A是表示存放转出部的细查动作的说明图,B是表示接着A的存放转出部的细查动作的说明图,C是表示溢出存储器的细查动作的说明图,D是表示接着C的溢出存储器的细查硬币的说明图。0057标号说明005811硬币处理装置005912机体006013入出款部006114补充回收部006221入出款口006325入出款传送路径006431入款转出部006532存放转出部006633识别部006738暂时保留部006860旋转圆盘006961储存器007091作为硬币存放部的溢出存储器007192作为硬币存放部的硬币盒007293补充传送路径007397、100带0074102、104作为。

31、拒收箱的应用拒收箱0075103、105作为拒收箱的补充拒收箱0076108横传送部0077109纵传送部0078127忘取箱0079128预备箱具体实施方式0080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0081图1至图13表示第1实施方式。0082如图1和图2表示,硬币处理装置11包括机体12,在该机体12内的上部配设了对硬币的入出款进行处理的入出款部13,在机体12内的下部配设了对入出款部13补充硬币并从入出款部13接受硬币的补充回收部14。在维护时或硬币堵塞等的错误发生时,入说明书CN102016932ACN102016942A7/25页10出款部13和补充回收部14可通过基于钥匙的解锁动。

32、作而从机体12向前方或后方取出。0083在机体12的前侧上面,设置了用于接受要入款的硬币,并支出从内部送出的硬币的入出款口21。在机体12的前面,设置了用于将与要入款的硬币一同混入的异物等退还的异物退还口22。0084在入出款口21的下侧配置了用于接收硬币的接收盘23,可通过该接收盘23的逆转而将接收到的硬币发放到下方。0085在入出款部13内,配设了从前面看的话上部向左侧方向以规定角度倾斜的基座BASE24,在面临该基座24的上方的表面侧配设了用于传送硬币的入出款传送路径25。该入出款传送路径25包括第1传送路径部26,在机体12的前后方向上大致设置为水平;第2传送路径部27,在该第1传送路。

33、径部26的上方,在机体12的前后方向大致设置为水平;第3传送路径部28,在上下方向上将这些第1传送路径部26和第2传送路径部27的后部之间连接;以及第4传送路径部29,在上下方向上将第1传送路径部26和第2传送路径部27的前部之间连接,且入出款传送路径25形成为环状。其中,将从第1传送路径部26向第3传送路径部28和第2传送路径部27传送硬币的方向称为第1传送方向且入款传送方向F1,相反地,将从第2传送路径部27向第3传送路径部28、第1传送路径部26和第4传送路径部29传送硬币的方向称为第2传送方向且出款传送方向F2。0086在入出款传送路径25的第1传送路径部26的前侧连接配置了入款转出部。

34、31,该第1传送路径部26的入款转出部31的后侧和第2传送路径部27中连接配置了分现金种类的多个存放转出部32。入款转出部31可对在入出款传送路径25内沿着出款传送方向F2传送的硬币分支而接受,并且可对入出款传送路径25向入款传送方向F1转出。多个存放转出部32可对在入出款传送路径25内沿着入款传送方向F1传送的硬币分支而接受,并且可对入出款传送路径25向出款传送方向F2转出。0087入款转出部31位于入出款口21和接收盘23的下方,可通过未图示的槽CHUTE接收从接收盘23发放的硬币。0088在入出款传送路径25的第1传送路径部26,在入款转出部31和存放转出部32之间,配设了对传送的硬币至。

35、少适当地选择现金种类、真伪、完损等进行识别的识别部33。0089在入出款传送路径25的第1传送路径部26,连接了在最前部的存放转出部32和它的后侧的存放转出部32之间可将沿着入款传送方向F1传送的硬币进行分支的溢出OVERFLOW通路34和回收通路35。这些溢出通路34和回收通路35的下部连接到补充回收部14。0090在入出款传送路径25的第2传送路径部27,连接了对最前部的存放转出部32的前侧将沿着入款传送方向F1传送的硬币进行分支的暂时保留通路36,并且连接了可对该暂时保留通路36分配硬币的忘取通路37。0091暂时保留通路36的下部,连接了以非整齐排列状态统一并暂时保留硬币,并且将暂时保。

36、留的硬币经由未图示的槽发放到入款转出部31的暂时保留部38。0092忘取通路37的下部连接到可对机体12进行装卸的忘取箱39。0093此外,入出款传送路径25包括在基座24的表面形成且硬币的面接触的通路面41以及在该通路面41的两侧引导硬币的周边的两侧的引导部42。进而,作为对在入出款传送路径25内的硬币进行传送的无端状的传送体的带43通过多个滑轮PULLEY44而悬挂。说明书CN102016932ACN102016942A8/25页110094如图3所示,从与通路面41相对的带43的面,多个销PIN45沿着带的长度方向以规定的间距突出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销45之间接受硬币在附图中用符号C表示,。

37、随着带43的旋转而通过销45压动硬币而传送。0095并且,通过未图示的电动机的驱动,带43沿着入款传送方向F1和出款传送方向F2的双方向而正反转,可将入出款传送路径25内的硬币向正反双向传送。0096此外,如图1所示,在入出款传送路径25中,入款转出部31和各个存放转出部32的连接部分配设了分配部件47,该分配部件47根据使硬币在入款转出部31以及各个存放转出部32和入出款传送路径25之间出入还是使通过带43传送的硬币向传送方向下游侧通过而选择性地分配。进而,在入出款传送路径25中,在溢出通路34、回收通路35以及暂时保留通路36的连接部分,配设了分配部件47,该分配部件47根据从入出款传送路。

38、径25获取硬币至各个通路34、35、36还是使通过带43传送的硬币向传送方向下游侧通过而选择性地分配。另外,各个分配部件只有方向等的差异,分配硬币的基本结构和动作相同。0097图3表示入款转出部31的分配部件47。该分配部件47将引导硬币的引导部48、堵塞入款转出部31的硬币出入口而阻止硬币的侵入的堵塞部49、以及将这些引导部48和堵塞部49可摇动地支撑的支撑部50。0098引导部48设置为凹曲面状,以使硬币能够灵活地出入入出款传送路径25。0099在堵塞部49中设置了引导面51,该引导面51在堵塞入款转出部31的硬币出入口的状态时,与下侧的引导部42成为同一面而引导硬币的周边。0100支撑部。

39、50能够以入出款传送路径25的宽度方向的轴作为支点而转动,通过螺线管等的电性驱动部件而转动。并且,在将硬币从入出款传送路径25分配至入款转出部31时,以及将硬币从入款转出部31转出至入出款传送路径25时,引导部48比入出款传送路径25的通路面41突出且分配部件47位于堵塞部49将入款转出部31的硬币出入口作为开放状态的硬币分配位置。另一方面,在不将硬币从入出款传送路径25分配至入款转出部31,以及不将硬币从入款转出部31转出至入出款传送路径25时,引导部48埋没在入出款传送路径25的通路面41且分配部件47位于堵塞部49将入出款传送路径25的硬币出入口作为堵塞状态的硬币通过位置。在入出款传送路。

40、径25的通路面41,形成了用于引导面48出没的开口部。在分配部件47的引导部48,形成了用于在从入出款传送路径25突出时避免与带43的干扰的槽部52。0101另外,用于各个存放转出部32以及用于各个通路34、35、36的各个分配部件47只有如上所述那样方向不同,基本上与用于入款转出部31的分配部件47相同地构成,通过电性驱动部件而驱动。0102此外,如图3和图4所示,入款转出部31包括旋转圆盘60,在相对水平方向以规定角度倾斜的位置,能够以旋转轴59为中心旋转;储存器61,在与该旋转圆盘60的表面侧之间储存硬币;以及交接圆盘62,配置在入款转出部31的硬币出入口的附近。0103旋转圆盘60配设。

41、为,通过可旋转地安装在机体12侧的旋转轴59,从机体12的前面看,相对水平方向向右向倾斜,旋转圆盘60的左侧高、右侧低,旋转圆盘60的表面与机体12的斜右上方对置。旋转圆盘60与带43和交接圆盘62联动地,通过电动机向将硬币转出至入出款传送路径25的转出旋转方向图6的箭头方向旋转驱动。旋转圆说明书CN102016932ACN102016942A9/25页12盘60也可以在发生了硬币堵塞时为消除该硬币堵塞而向与转出旋转方向相反的反转出旋转方向旋转驱动。0104在旋转圆盘60的表面,在中央区域形成了圆形的高位部64,在该高位部64的外周区域形成了环状的低位部65。旋转圆盘60的高位部64和低位部6。

42、5之间,以比要处理的硬币中的最小硬币厚度稍微小的尺寸形成了硬币的周边以厚度方向加载1枚的级差部66。0105在低位部65中,从旋转圆盘60的表面突出的多个拾取部件67沿着内周侧的圆周方向和外周侧的圆周方向的两列的圆周方向以规定间距配置。并且,在旋转圆盘60向转出旋转方向旋转时,内周侧的各个拾取部件67在与级差部66之间一枚一枚保持硬币并拾取至旋转圆盘60的上部区域,外周侧的各个拾取部件67将通过内周侧的各个拾取部件67拾取至旋转圆盘60的上部区域的硬币向入款转出部31的硬币出入口推出并交给交接圆盘62。0106级差部66设置在能够与各个拾取部件67之间一枚一枚保持硬币的每个位置。因此,在圆周方。

43、向上设置了多个级差部66。在这些级差部66之间,形成了将高位部64和低位部65的级差作为倾斜面,将拾取部件67和级差部66未保持的硬币向下方滑落的滑落部68。0107旋转圆盘60的上部区域,形成了将通过拾取部件67拾取至旋转圆盘60的上部区域的硬币转出至入款转出部31的硬币出入口的引导通路69。该引导通路69在与旋转圆盘60的表面成为同一面并且连续入出款传送路径25的通路面41和上下的引导部件70、71之间形成。0108上侧的引导部件70在从旋转圆盘60的上部区域至入款转出部31的硬币出入口的一个边缘部侧的范围,从旋转圆盘60和通路面41的表面突出设置。0109下侧的引导部件71以隔着不会进入。

44、硬币的间隙而与低位部65的表面对置的状态,设置在从级差部66侧至入款转出部31的硬币出入口的另一个边缘侧的范围。该引导部件71的面临引导通路69内的内边形成为连续分配部件47的引导部48的曲面。在引导部件71的与低位部65对置的面,形成了旋转移动的各个拾取部件67通过的槽部72。并且,通过引导部件71,从级差部66接受通过拾取部件67拾取的硬币并引导至入款转出部31的硬币出入口。0110此外,储存器61形成为如下形状与旋转圆盘60的表面侧对置而覆盖,并且向上方开口以使可从上方接受硬币。0111在储存器61的下部形成了排出口76,排出门77以上部侧的轴78作为支点并可开关地安装到该排出口76。排。

45、出门77经由轴78,通过电动机或螺线管等的门驱动部而被开关驱动。0112此外,交接圆盘62在横跨引导通路69和入出款传送路径25的位置,以可旋转地配置,使得交接圆盘62的表面与通路面41成为同一面。在交接圆盘62的外周边缘部,突出设置了突起80,该突起80接触到硬币而从旋转圆盘60侧向入出款传送路径25侧转出。0113交接圆盘62与入出款传送路径25的带43联动地旋转,在带43向入款传送方向F1移动时,向着突起80从入款转出部31的硬币出入口移动至入出款传送路径25内的转说明书CN102016932ACN102016942A10/25页13出旋转方向并且是通过突起80将硬币从旋转圆盘60侧向入。

46、出款传送路径25转出的转出旋转方向旋转,此外,在带43向出款传送方向F2移动时,向着突起80从入出款传送路径25侧向入款转出部31的硬币出入口内移动的反转出旋转方向旋转。0114另外,已对入款转出部31的旋转圆盘60、储存器61以及交接圆盘62等的结构进行了说明,在各个存放转出部32中,也包括旋转圆盘60、储存器61以及交接圆盘62等,且如上所述那样,只有方向不同,基本上形成为大致相同的结构。其中,在各个存放转出部32中没有设置储存器61的排出口76和排出门77等。0115此外,在入款转出部31的下方,配置了异物槽83,该异物槽83通过该入款转出部31的储存器61的排出门77被开放,从而获取残。

47、留在入款转出部31的异物而送入异物退还口22。在该异物槽83的中途,以可从机体12装卸地配置异物回收箱84,该异物回收箱84在未将异物退还至异物退还口22的应用的情况下回收异物。0116接着,如图1和图2所示,补充回收部14作为硬币存放部而包括在机体12内的前侧下部位置固定配置的溢出存储器91以及从机体12内的后面对后侧下部位置以可装卸地配置的硬币盒92,进而,在溢出存储器91与硬币盒92之间包括用于将从溢出存储器91和硬币盒92转出的硬币传送到上方的入出款部13的补充传送路径93。0117在溢出存储器91的内部,配设了以非整齐排列的状态存放硬币的存放空间95以及构成该存放空间95的底部而将硬。

48、币从后面的转出口96转出至补充传送路径93的转出带97。0118在硬币盒92中,配设了以非整齐排列的状态存放硬币的存放空间98以及构成该存放空间98的底部而将硬币从后面的转出口99转出至补充传送路径93的转出带100。0119在溢出存储器91中,配设了作为存放在入出款应用时未被入出款部13的识别部33识别为正常硬币的拒收硬币的拒收箱的应用拒收箱102以及作为存放在补充时未被入出款部13的识别部33识别为正常硬币的拒收硬币的拒收箱的补充拒收箱103。这些应用拒收箱102和补充拒收箱103构成为可从机体12拆卸而分离的分离型。0120在硬币盒92中,配设了作为存放在入出款应用时未被入出款部13的识。

49、别部33识别为正常硬币的拒收硬币的拒收箱的应用拒收箱104以及作为存放在补充时未被入出款部13的识别部33识别为正常硬币的拒收硬币的拒收箱的补充拒收箱105。这些应用拒收箱104和补充拒收箱105构成为可与硬币盒92一体对机体12装卸的一体型。0121并且,将从溢出通路34导出的硬币,通过设置在该溢出通路34的未图示的切换机构而切换到溢出存储器91的存放空间95、应用拒收箱102以及补充拒收箱103中的任一个而存放。0122进而,将从回收通路35导出的硬币通过设置在该回收通路35的未图示的切换机构而切换到硬币盒92的存放空间98、应用拒收箱104以及补充拒收箱105中的任一个而存放。0123补。

50、充传送路径93包括接受从溢出存储器91和硬币盒92转出的硬币的横传送部108以及设置了从该横传送部108向上方传送硬币的纵传送部109的传送带110。纵传送部109配置在入出款部13的侧部,并且配置在与入出款传送路径25、入款转出部31和存放转出部32对置的侧部,并且可在图2中用实线表示那样配置在机体12内而传送硬币的位置和图2中用双点划线表示那样向机体12的外侧移动而能够释放与入出款部13之间的说明书CN102016932ACN102016942A11/25页14位置之间摇动。0124补充传送路径93包括接受通过传送带110的纵传送部109传送至上方的硬币而导入入款转出部31的补充槽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核算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