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领域
本公开涉及酪氨酸激酶的酶抑制领域, 特别是利用新型小分子抑制间变性淋巴瘤 激酶 (ALK)。本公开提供能够调节 ALK 活性的化合物、 包含所述化合物的组合物、 和利用所 述化合物治疗或预防特征为 ALK 活性或表达的疾病或病症的方法。
背景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ALK) 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 属于胰岛素受体超家族, 通常 在胚胎发育期间在神经组织中表达 (Morris 等人, Oncogene, 1997, 14 : 2175-2188 ; Iwahara 等人, Oncogene, 1997, 14 : 439-449)。尤其是, ALK 基因转录物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定区域 中高度表达, 包括间脑、 中脑和脊髓的腹半侧。 在外周神经系统中, 已在三叉神经节、 交感神 经节和肠神经节中检测到 ALK 表达。出生后, 表达减少, 但在某些区域如嗅球和丘脑中仍 持续。尽管明确了 ALK 在神经系统发育中的功能, 但 ALK 的生理学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仍不 清楚。虽然最近的研究提出多效蛋白 (PTN) 和肝素结合细胞因子 (MK) 是 ALK 的同源配体 (Stoica 等人, J Biol Chem, 2001, 276(20) : 16772-16779 ; Stoica 等人, J Biol Chem, 2002, 277(16) : 14153-14158), 配体依赖性的 ALK 激活的确切机制和生物学后果目前尚未完全理 解。
ALK 最初是因为其涉及称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ALCL) 的人类非霍奇金淋巴瘤 亚型而被鉴定。许多 ALCL 病例伴有相互易位 t(2 ; 5)(p23 ; q35), 这将编码核仁相关磷蛋 白核磷蛋白 (NPM)、 位于 5q35 的基因与编码受体酪氨酸激酶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ALK)、 位 于 2p23 的基因并置。所产生的融合基因编码嵌合的 80-kD 蛋白, 其中 40%的 NPM N- 末端 部分融合于完整的包含酪氨酸激酶功能结构域的 ALK 胞质内部分 (Morris 等人, Science, 1994, 263 : 1281-1284)。NPM-ALK 激酶结构域的组成性激活刺激抗凋亡和促有丝分裂信号 途 径 如 PI3K-AKT、 JAK-STAT 和 PLCγ, 导 致 细 胞 转 化 (Bai, 1998 ; Slupianek, 2001 ; Zamo 2002)。 NPM/ALK 的转化活性依赖于其激酶活性 (Bischof 1997)。 虽然 ALK- 阳性 ALCL 病例 “ALKomas” ( ) 中最常出现的致癌 ALK 融合体是 NPM-ALK( ~ 80%的 ALK- 阳性 ALCL 病例 ), 但结果已在人类血液癌症和实体癌中鉴定了其它 ALK 基因融合体。这些包括 TPM3-ALK( 非 肌肉原肌球蛋白 3 与 ALK 的融合体 )、 TPM4-ALK、 ATIC-ALK、 CLTC-ALK、 RanBP2-ALK、 TFGL/ S-ALK、 CARS-ALK、 MSN-ALK 等。
所有已知的 ALK 融合蛋白共有基本特征 : 在 ALK 融合配体的序列中具有某类型的 寡聚结构域, 其介导 ALK 融合体的组成性自缔合, 该组成性自缔合导致不断的、 非配体依赖 性的 ALK 激酶结构域激活。 类似于 NPM-ALK, 相关的 ALK 融合蛋白已显示具备转化和致癌潜 力, 所述潜力明显是由其组成性激酶活性介导的。尽管 ALK- 阳性淋巴瘤具有相对良性的预 后, 但仍有约 40%的患者不响应标准治疗 (CHOP) 或在标准治疗 (CHOP) 后复发。CHOP( 环 磷酰胺、 羟基多柔比星、 长春新碱、 泼尼松 ) 和用于常规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包括 ALCL 的类 似 CHOP 的多药剂联合化疗方案伴有严重的急性和慢性毒性, 这是特别困扰儿科患者的问 题。 因此, 如果耐受良好且有效, 高度有效和靶向的疗法不仅对于复发患者而且作为一线治 疗会是有益和高度可靠的。
除了 ALKomas 以外, 多个研究组还描述了在 B- 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罕见形式中 存在 NPM-ALK 与相关的融合蛋白如 CLTC-ALK。已在炎性成纤维细胞瘤 (IMT) 中鉴定到 ALK 基因的重排。 这些罕见的梭形细胞增生包括恶性成肌纤维细胞和胶原性基质中的浸润性非 恶性炎症细胞, 并且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的软组织中。
最近, 包含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 4(EML4) 基因的部分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ALK) 基因的部分的一种新的致癌 ALK 融合体 EML4-ALK 已被报道涉及非小细胞性肺癌 (NSCLC) 亚型 (Soda, 2007)。 被驱使表达该融合酪氨酸激酶的小鼠 3T3 成纤维细胞在培养物 中产生转化的病灶, 在裸小鼠中产生皮下肿瘤。在检查的 75 位 NSCLC 患者的 6.7%中检测 到 EML4-ALK 融合转录物 ; 这些个体不同于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中带有突变的个体。 还 通过蛋白质组学方法在来自伊朗 (Jazii, 2006) 和中国 (Du, 2007) 的患者的食管癌样品中 检测到致癌的 TPM4-ALK 融合体的存在。这些发现强有力地说明, EML4-ALK 和 TPM4-ALK 融 合体是相当大的 NSCLC 亚组的治疗靶并且可能是一些食管癌的治疗靶的有希望的候选物。
某些关于失调的全长 ALK 信号转导在一些类型癌症中可能的相关性和未重排的 全长 ALK 作为治疗靶的用途的其它方面是值得注意的。小的分泌的生长因子多效蛋白 (PTN) 和肝素结合细胞因子 (MK) 已显示激活正常全长 ALK 受体蛋白的信号转导 (Stoica 等 人, 2001, 同上 ; Stoica 等人, 2002, 同上 )。虽然目前还未完全理解 ALK 被这些配体的不同 分子形式刺激的确切机制和生物学重要性 (Lu, 2005 ; Perez-Pinera, 2007), 但很好地建立 了 PTN 和 / 或肝素结合细胞因子与 ALK 之间的功能联系。 大量研究提供证据表明, PTN 和 MK 有助于肿瘤生长、 异常的肿瘤相关的血管发生和转移 (Kadamatsu, 2004 ; Bernard-Pierrot 2002)。例如, 已发现 PTN 和 ALK 二者在人类成胶质细胞瘤中过度表达, 而且表明通过核酶 下调 ALK 表达抑制了人类成胶质细胞瘤异种移植物在小鼠中的生长并延长携带肿瘤的动 物的存活 (Powers 2002 ; Grzhelinsky 2005)。已报道全长 ALK 受体在某些成神经细胞瘤、 弥漫性大 B 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平滑肌肉瘤和恶性外周神经鞘肉瘤中表达或过度表达 (Pullford 等人, J Cell Physiol, 2004, 199 : 330-358)。类似地, 已报道从外胚层来源的普 通实体瘤诸如黑素瘤和乳腺癌建立的细胞系表现出 ALK 受体 mRNA 表达 (Pulford, 2004, 同 上 )。 随后几年其它的研究应将阐明 ALK 信号转导在这些各种癌症的起源和进展中的作用。
其中敲除小鼠 Alk 基因的研究证明, ALK- 阴性小鼠不显示明显的大体解剖学、 组 织学或功能异常, 具有正常的寿命 (Pulford, 2004, 同上 )。因此, 通常主要在神经组织中表 达的 Alk 的生理学功能似乎相当多余。这些观察结果说明, 靶向 ALK 的异常致癌功能的治 疗方法可能不会因为伴随地抑制正常 ALK 功能而伴有限制性的毒性。
因此, 各种胞质 ALK 融合蛋白和跨膜受体形式的全长 ALK 都是抗癌药物的有效分 子靶。所以, ALK 激酶的小分子抑制剂可能是用于抑制肿瘤生长和血管发生的药物。
最近报道的临床前研究以实验观察到的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提供了抑制 ALK- 阳 性 ALCL 中的 NPM-ALK 的效力的原理的令人信服的证据。例如, Novartis 进行的研究证明, 用小分子 ALK 激酶抑制剂 NVP-TAE684 治疗通过在其皮下注射人类 NPM-ALK- 阳性 ALCL 细 胞系 Karpas-299 而形成确定的淋巴瘤的小鼠时, 该淋巴瘤消退 (Galkin, 2007)。
用于抑制致癌的 ALK 信号转导的其它实验方法也表明, 阻止此信号转导的药剂可 能具备非常强的抗癌能力。Piva 和合作者最近表明, siRNA( 小抑制性核糖核酸 ) 介导的抑 制 NPM-ALK 信号转导显著地减少了 ALCL 异种移植物在小鼠中的发展 (Piva, 2006)。总之,这些数据表示, 利用小分子抑制剂抑制 ALK 融合蛋白在 ALCL 以及其它 ALK- 驱动的恶性肿 瘤中的异常的致癌活性很可能产生明显的抗肿瘤响应。
WO 2004/063151 报道了吡啶酮的酪氨酸激酶抑制活性。已表明吡咯喹喔啉二酮 (Pyrroloquinixalinediones) 和其衍生物具有 HIV 整合酶抑制活性 (WO2004/096807)。
仅 已 报 道 了 数 种 具 有 对 抗 ALK 的 活 性 的 抑 制 剂。Sauville(Sauville 等 人, J.Clin.Oncol., 2001, 19, 2319-2333) 公开了在患有常规化疗和放疗难治的 ALK 阳性间 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患者中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星状孢子素的衍生物。重要的 是注意到此研究中没有试验该化合物抑制 ALK 的能力, 因此, 还未正式证明其是 ALK 抑 制剂。事实上, 最近的研究表示, 星状孢子素具备极小的直接抑制 ALK 的能力 (Gunby 等 人, Haematologica, 2005, 90, 988-990)。天然产生的、 结构相关的苯醌类似物格尔德霉 素和 17- 烯丙基氨基 -17- 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 (Bonvini 等人, Cancer.Res.2002, 62, 1559-1566) 和 除 莠 霉 素 A(Turturro 等 人, Clin.Cancer Res.2002, 8, 240-245) 已 被 报 道为经由热激蛋白途径发挥 ALK 抑制, 增强蛋白酶体介导的 ALK 蛋白降解。最近, 在 WO 2005009389 中公开了具有 ALK- 抑制活性的一系列吡唑并 [3, 4-c] 异喹啉衍生物。
开发 ATP- 竞争性小分子 ALK 抑制剂的挑战之一是提供化合物对 ALK 相比于对其 它结构相关的蛋白激酶抑制的足够的选择性。由于人类基因组中存在约 520 种进化相关的 蛋白激酶, 这可能是个艰巨任务。尤其是, 由于阻止胰岛素作用和随之而来的高血糖的风 险, 抑制与 ALK 结构上紧密相关的胰岛素受体激酶是高度不期望的。 另一种高度相关的 RTK 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 I(IGF1R)。近年来, IGF1R 成为 众多恶性肿瘤的有吸引力的肿瘤学靶 (Riedman 和 Macaulay, 2006 ; Tao 等人 2007)。然而, 在正常细胞 / 组织增殖和发育是必需的临床环境中, 诸如治疗儿科患者 (ALCL) 时, IGF1R 信 号转导的抑制可能具有不期望的副作用。因此, ALK 抑制相对于抑制这类相关的 RTK 诸如 胰岛素受体和 IGF1R 的足够高的选择性可能是临床 ALK 抑制剂的期望的特性。相反, 除了 ALK 以外, 抑制治疗相关的 PTK 的小亚型 ( 多靶向 ) 可提高肿瘤药物的效力, 尤其是对通常 是异质的且具有复杂的肿瘤生物学的实体瘤。
与 ALK 进化上和结构上相关的另一组酪氨酸激酶是 Ret、 Ros、 Axl 和 Trk 家族成员 的激酶 (Trk A、 B 和 C)。
RET 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 在来源于神经嵴的组织中在转导生长和分化信号中 起作用, 是交感、 副交感和肠神经系统以及肾的正常发育所必需的。Ret 的功能突变的获 得与形成多种类型的人类癌症, 包括甲状腺髓样癌以及 II 型和 III 型多发性内分泌瘤病 ( 或 MEN2A 和 MEN2B) 有关。已在小百分比的嗜铬细胞瘤中鉴定到 RET 突变。涉及 RET 基因 的染色体重排是称为乳头状甲状腺癌 ( 还称为 RET/PTC) 的散发型甲状腺癌的最常见原因 之一。有令人信服的实验证据表明, 甲状腺细胞向 PTC 的转化是被过度激活的 Ret 驱动的 (Santoro, 2004)。具有对抗 RET 的活性的激酶抑制剂目前处于针对这些类型癌症的临床前 或临床开发中。
ROS 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 已被发现在成胶质细胞瘤亚型中因为基因组易位而 被组成性地激活 (Charest, 2003 ; Charest, 2006), 并可能代表这种高度恶性和致命的脑肿 瘤的新兴治疗靶。
AXL 是一种独特的酪氨酸激酶受体, 涉及抑制凋亡和促进新生血管形成, 并作为大
量实体的和血液的恶性肿瘤中可行的治疗靶出现 (Holland, 2005)。尤其是, 它是慢性髓性 白血病相关的癌基因 (O’ Bryan, 1991 ; Jannsen, 1991), 还与结肠癌、 前列腺癌和黑素瘤相 关 (Van Ginkel, 2004 ; Sainaghi, 2005)。已经表明, Axl 在髓样细胞中的过度表达与 II 型 糖尿病有关 (Augustine, 1999)。 通过小分子激酶抑制剂调节 Axl 活性可能在以上提到的疾 病状态的治疗中有效用。
TrkA 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 属于还包括 TrkB 和 TrkC 的酪氨酸激酶亚家族。 TrkB 和 TrkC 在结构上与 TrkA 紧密相关, 但响应神经营养蛋白 (NT) 家族的不同配体。经由 TrkA 的神经生长因子 (NGF) 信号转导已被充分鉴定, 且类似于其它酪氨酸激酶受体的信号转导 机制。如以下更详细列出的, TrkA 是多种恶性肿瘤以及神经性疼痛和某些炎症疾病的充分 验证的或可能的药物靶。神经营养蛋白受体 TK 家族的其它两种成员 TrkB 和 TrkC 在疾病 状态中的作用受到的注意较少, 然而新出现的证据表明它们二者涉及多种类型的肿瘤。
TrkA 基因最初被描述为结肠癌中的嵌合癌基因 (Martin-Zanca, 1986), 在乳头状 甲状腺癌中常见它激活基因组易位 (Bongarzone, 1989 ; Pierotti, 2006), 在乳腺癌也有发 生 (Brzezianska, 2007)。还在一些急性髓样白血病以及实体瘤中鉴定到过度激活 TrkA 和 TrkC 的缺失或融合突变 (Reuther, 2000 ; Eguchi, 2005)。
在前列腺癌、 胰腺癌、 黑素瘤、 间皮瘤中显示了 TrkA 在恶性组织相对正常组织 中 的 过 度 表 达 并 伴 有 不 良 预 后 (Festuccia, 2007 ; Myknyoczki, 1999 ; Florenes, 2004 ; Davidson, 2004)。TrkA 在大多数前列腺癌中过度表达, 并在非雄激素依赖性肿瘤中进一步 增加 (Papatsoris, 2007)。在前列腺癌中, 涉及 NGF 和 TrkA 的自分泌环是肿瘤进展的原 因 (Djakiew, 1993)。自分泌 NGF/TrkA 环和 NGF 的促有丝分裂作用也已在乳腺癌细胞中 证实 (Chiarenza, 2001l ; Dolle, 2003)。还显示, NGF 信号转导具有促进血管发生的作用 (Cantarella, 2002)。
TrkB, 有时连同其配体 BDNF, 通常在从成神经细胞瘤到胰管腺癌的多种人类癌症 中过度表达, 在这些癌症中, 它可能允许肿瘤扩展并促进对抗肿瘤药剂的抗性。 TrkB 用作失 巢凋亡 ( 脱离诱导的凋亡 ) 的强有力抑制剂, 失巢凋亡与获得体内侵略性肿瘤发生和转移 表型有关 (Desmet, 2006 ; Douma, 2004)。总的说来, 已表明 Trk 家族成员是大量肿瘤包括前 列腺癌、 甲状腺癌、 胰腺癌、 结肠癌、 乳腺癌、 卵巢癌、 黑素瘤和一些白血病的癌基因。 对于前 列腺癌和甲状腺癌, TrkA 尤其被充分验证为药物靶。
强有力和各样的实验证据表明, 经由 TrkA 途径进行信号转导的神经生长因子 (NGF) 是包括神经性疼痛和炎性疼痛的一些持久性疼痛状态的介质 (Pezet, 2006 ; Hefti, 2006 ; Bennet, 2001)。功能中和性的抗 NGF 抗体和抗 TrkA 抗体在炎性疼痛、 神经性疼痛、 骨 痛和癌症疼痛模型中展示了治疗效力 (Ugolini, 2007 ; Koewler, 2007 ; Sevcik, 2005)。 在诸 如具有转移性骨痛的前列腺癌和带有神经周围侵入的胰腺癌等疾病状态中, 已经显示癌症 进展、 疼痛与 TrkA 信号转导都是正相关的 (Dang, 2006 ; Halvorson, 2005)。抑制 NGF/TrkA 途径看来已被充分地证实用于治疗不同性质的慢性疼痛 : (i) 炎性疼痛 ; (ii) 神经性疼痛 和 (iii) 癌症疼痛。
值得注意的是, 在皮肤中, TrkA 受体介导 NGF 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抑制角质 形成细胞凋亡的能力。NGF 由角质形成细胞产生以通过自分泌环刺激其细胞增殖, 并通过 旁分泌途径刺激黑素细胞增殖 (Di Marco, 1993 ; Pincelli, 2000)。NGF/TrkA 信号转导还调节作为银屑病和特应性皮炎的组成部分的末稍皮肤神经的炎症 (Frossard, 2004) 和增 殖 (Raychaudhury, 2004)。 已经建立银屑病和特应性皮炎的鼠类模型, 而且已经表明两种强 效非临床 TrkA 抑制剂 K252a 和 AG879 在这些模型中具有治疗效力 [Raychaudhury, 2004) Takano, 2007)。这一数据表示, TrkA 是特征为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生的皮肤病的可能的药 物靶。
因此, 阻断 ALK 活性代表治疗多种疾病的一种合理的靶向方法。由于存在多种与 ALK 在进化上和结构上相关的酪氨酸激酶诸如 Ret、 Ros、 Axl 和 Trk 家族成员, 所以有机会鉴 定在不被选择性 ALK 抑制靶向的其它类型恶性肿瘤中具有潜在作用的多靶向激酶抑制剂, 或通过先导化合物优化调整对感兴趣的特定激酶的抑制选择性。
概述
本文提供选择性 ALK 活性抑制剂、 包含所述化合物的组合物和利用所述化合物以 治疗或预防哺乳动物中特征为 ALK 活性或表达的疾病或病症的方法。
本文提供了与 ALK 进化上和结构上相关的酪氨酸激酶诸如 Ret、 Ros、 Axl 和 Trk 家族成员 (Trk A、 B 和 C) 的选择性抑制剂, 可用于治疗或预防哺乳动物中特征为 ALK、 RET、 ROS、 Axl 和 Trk 家族酪氨酸激酶异常活性或表达的疾病或病症。
与对一种或多种其它酪氨酸激酶诸如 IRK( 胰岛素受体激酶 ) 或 IGF1R 的抑制活 性相比, 本文提供的化合物是 ALK、 RET、 ROS、 Axl 和 Trk 家族酪氨酸激酶的选择性抑制剂。
本文提供的化合物可用于治疗和 / 或预防患有肿瘤性疾病, 特别是 ALK 阳性间变 性大细胞淋巴瘤、 炎性成肌纤维细胞瘤、 弥漫性大 B 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非小细胞性肺 癌、 食管癌、 乳腺癌、 成神经细胞瘤和成胶质细胞瘤的哺乳动物。
本文提供的某些化合物在治疗由 Alk、 RET、 ROS、 AXL 和 TRK 家族酪氨酸激酶的异 常活性导致的多种肿瘤和其它疾病状态中具有治疗用途。尤其是, 提供的化合物强有力地 抑制 TrkA 和 / 或其它 Trk 家族激酶的催化活性, 由此为患有癌症、 慢性疼痛和某些过度增 生性皮肤病的患者提供新治疗策略。
本文提供的化合物可用于治疗和 / 或预防患有酪氨酸激酶相关的病症诸如癌症 的哺乳动物, 所述癌症选自但不限于星形细胞瘤、 基底细胞或鳞状细胞癌、 脑癌、 成胶质细 胞瘤、 膀胱癌、 乳腺癌、 结肠直肠癌、 软骨肉瘤、 子宫颈癌、 肾上腺癌、 绒毛膜癌、 食管癌、 子宫 内膜癌、 红白血病、 尤因肉瘤、 胃肠癌、 头颈癌、 肝癌、 神经胶质瘤、 肝细胞癌、 白血病、 平滑肌 瘤、 黑素瘤、 非小细胞性肺癌、 神经癌 (neural cancer)、 卵巢癌、 胰腺癌、 前列腺癌、 肾细胞 癌、 横纹肌肉瘤、 小细胞肺癌、 胸腺瘤、 甲状腺癌、 睾丸癌和骨肉瘤。
本文提供的化合物可用于治疗和 / 或预防患有酪氨酸激酶相关的病症诸如过度 增生性皮肤病的哺乳动物, 所述过度增生性皮肤病选自但不限于银屑病、 寻常痤疮、 红斑痤 疮、 光化性角化病、 日光性角化病、 Bowen 病、 鱼鳞病、 过度角化症、 角化病症诸如 Darrier 病、 掌跖角化病、 毛发红糠疹、 表皮痣样综合征、 变异性红斑角化病、 表皮松解角化过度症、 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斑、 皮肤红斑狼疮和扁平苔藓。
一方面, 本文提供式 (I) 的化合物、 或者其立体异构体、 互变异构体、 盐、 水合物或 前药 :
其中 :
R2 和 R3 各自独立地为氢、 低级烷基、 低级烷氧基、 卤素、 氰基、 低级烷基氨基或 二 - 低级烷基氨基 ;
W 是 O、 S 或 NRe, 其中 e
R 选自氢或低级烷基 ;
或 W 代表两个氢原子与一个碳原子形成任选地取代的亚甲基的键合 :
其中 Rf 选自氢或低级烷基 ; R4 是其中
Ra 是任选地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 ;
Rb 是低级烷基、 三氟甲基、 羟基甲基、 甲氧基甲基、 氨基甲基、 二 - 低级烷基氨基甲 基或杂环基氨基甲基 ;
Rc 选自氢、 羟基、 低级烷氧基或低级烷基 ; d
R 选自氢或低级烷基 ; 且 1
R 如下所述。
另一方面, 本文提供作为 ALK 抑制剂, 尤其是对于 IGF1R 和 / 或 IRK 为选择性的式 (I) 的化合物。
在又一方面, 本文提供可用于治疗特征为 Alk 活性或表达的疾病或病症包含一种 或多种式 (I) 的化合物、 或者其立体异构体、 互变异构体、 盐、 水合物或前药的药物组合物。
在又一方面, 本文提供可用于治疗特征为 Alk、 RET、 ROS、 AXL 和 TRK 家族酪氨酸激 酶活性或表达的疾病或病症包含一种或多种式 (I) 的化合物、 或者其立体异构体、 互变异 构体、 盐、 水合物或前药的药物组合物。
特征为 ALK 活性或表达的疾病或病症包括但不限于 ALK 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 瘤、 炎性成肌纤维细胞瘤、 弥漫性大 B 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非小细胞性肺癌、 食管癌、 乳腺 癌、 成神经细胞瘤和成胶质细胞瘤。
特征为 ALK、 RET、 ROS、 AXL 和 TRK 家族酪氨酸激酶活性或表达的疾病或病症包括 但不限于癌症、 慢性疼痛和某些过度增生性皮肤病。
在又一方面, 本文提供治疗特征为 ALK 活性或表达的疾病或病症的方法, 其包括向哺乳动物施用一种或多种式 (I) 的化合物。
在又一方面, 本文提供治疗特征为 ALK、 RET、 ROS、 AXL 和 TRK 家族酪氨酸激酶活性 或表达的疾病或病症的方法, 其包括向哺乳动物施用一种或多种式 (I) 的化合物。
详述
定义
在描述所述化合物、 包含这样的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和利用这样的化合物和组合 物的方法时, 除非另外指明, 否则以下术语具有以下的含义。 当关于化学基团的两个术语组 合时, 除非另外指明, 否则该组合的术语是指以任一方向共价连接的基团。例如, 除非另外 指明, 否则术语 “酰基氨基” 可以指 “-C(O)-N(R)-” 或 “-N(R)-C(O)-” , 类似地亚磺酰氨基或 氨基磺酰基可以指 -S(O2)-N(R)- 或 -N(R)-S(O2)-。
“酰基”是指基团 -C(O)R, 其中 R 是氢、 如本文定义的烷基、 环烷基、 杂环烷基 (cycloheteroalkyl)、 芳基、 芳烷基、 杂烷基、 杂芳基、 杂芳基烷基。代表性实例包括但不限 于甲酰基、 乙酰基、 环己基羰基、 环己基甲基羰基、 苯甲酰基、 苄基羰基等。
“脂族” 是指烃基有机化合物或基团, 特征为组分碳原子的直链、 支链或环状排列, 并且没有芳香性不饱和。脂族包括但不限于烷基、 亚烷基、 烯基、 亚烯基、 炔基和亚炔基。脂 族基团通常具有从 1 或 2 至约 12 个碳原子。 “烷基” 是指单价饱和的脂族烃基基团,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具有多达约 11 个碳原 子,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为具有 1 至 8 个碳原子的低级烷基, 在又一实施方案中为具有 1 至 6 个碳原子的低级烷基。烃链可以是直链或支链的。该术语的示例为如下基团, 诸如甲基、 乙 基、 正丙基、 异丙基、 正丁基、 异丁基、 叔丁基、 正己基、 正辛基、 叔辛基等。 术语 “低级烷基” 是 指具有 1 至 6 个碳原子的烷基基团。术语 “烷基” 还包括如下定义的 “环烷基” 。
“取代的烷基” 包括在本文 “取代的” 定义中列出的那些基团,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 是指具有 1 个或更多取代基的烷基,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指具有 1 至 5 个取代基的烷基, 在 又一实施方案中指具有 1 至 3 个取代基的烷基, 所述取代基选自酰基、 酰基氨基、 酰氧基、 烷氧基、 取代的烷氧基、 烷氧羰基、 烷氧羰基氨基、 氨基、 取代的氨基、 氨基羰基、 氨基羰基氨 基、 氨基羰基氧基、 芳基、 芳氧基、 叠氮基、 羧基、 氰基、 环烷基、 取代的环烷基、 卤素、 羟基、 杂 芳基、 酮基、 硝基、 烷硫基、 取代的烷硫基、 芳硫基 (arylthio)、 硫酮基 (thioketo)、 硫醇、 烷 基 -S(O)-、 芳基 -S(O)-、 烷基 -S(O)2- 和芳基 -S(O)2-。
“亚烷基” 是指可以是直链或支链的二价饱和的脂族烃基基团,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 具有多达约 11 个碳原子,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具有 1 至 6 个碳原子。该术语的示例为如下基 团, 诸如亚甲基 (-CH2-)、 亚乙基 (-CH2CH2-)、 亚丙基异构体 ( 如 -CH2CH2CH2- 和 -CH(CH3)CH2-) 等。
“取代的亚烷基” 包括在本文 “取代的” 定义中列出的那些基团, 尤其是在一个实 施方案中指具有 1 个或更多取代基的亚烷基,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指具有 1 至 5 个取代基的 亚烷基, 在又一实施方案中指具有 1 至 3 个取代基的亚烷基, 所述取代基选自酰基、 酰基氨 基、 酰氧基、 烷氧基、 取代的烷氧基、 烷氧羰基、 烷氧羰基氨基、 氨基、 取代的氨基、 氨基羰基、 氨基羰基氨基、 氨基羰基氧基、 芳基、 芳氧基、 叠氮基、 羧基、 氰基、 卤素、 羟基、 酮基、 硝基、 烷 硫基、 取代的烷硫基、 芳硫基、 硫酮基、 硫醇、 烷基 -S(O)-、 芳基 -S(O)-、 烷基 -S(O)2- 和芳 基 -S(O)2-。
“烯基” 是指单价烯式不饱和的烃基基团, 其可以是直链或支链的并具有至少 1 个、 尤其是 1 到 2 个烯式不饱和位点,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具有多达约 11 个碳原子, 在另一实施 方案中具有 2 至 8 个碳原子, 在又一实施方案中具有从 2 至 6 个碳原子。特别的烯基基团 包括乙烯基 (-CH = CH2)、 正丙烯基 (-CH2CH = CH2)、 异丙烯基 (-C(CH3) = CH2)、 乙烯基和 取代的乙烯基等。
“取代的烯基” 包括在本文 “取代的” 定义中列出的那些基团, 尤其是在一个实施 方案中指具有 1 个或更多取代基的烯基,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指具有 1 至 5 个取代基的烯基, 在又一实施方案中指具有 1 至 3 个取代基的烯基, 所述取代基选自酰基、 酰基氨基、 酰氧 基、 烷氧基、 取代的烷氧基、 烷氧羰基、 烷氧羰基氨基、 氨基、 取代的氨基、 氨基羰基、 氨基羰 基氨基、 氨基羰基氧基、 芳基、 芳氧基、 叠氮基、 羧基、 氰基、 环烷基、 取代的环烷基、 卤素、 羟 基、 酮基、 硝基、 烷硫基、 取代的烷硫基、 芳硫基、 硫酮基、 硫醇、 烷基 -S(O)-、 芳基 -S(O)-、 烷 基 -S(O)2- 和芳基 -S(O)2-。
“亚烯基” 是指二价烯式不饱和的烃基基团, 其可以是直链或支链的并具有至少 1、 尤其是 1 到 2 个烯式不饱和位点, 尤其是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具有多达约 11 个碳原子, 在另 一实施方案中具有 2 至 6 个碳原子。 该术语的示例为如下基团, 诸如亚乙烯基 (-CH = CH-)、 亚丙烯基异构体 ( 如 -CH = CHCH2-、 -C(CH3) = CH- 和 -CH = C(CH3)-) 等。
“炔基” 是指炔式不饱和的烃基基团, 其可以是直链或支链的并具有至少 1、 尤其 是 1 到 2 个炔基不饱和位点, 尤其是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具有多达约 11 个碳原子, 在另一 实施方案中具有从 2 至 6 个碳原子。炔基基团的特别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炔属的乙炔基 (-C ≡ CH)、 炔丙基 (-CH2C ≡ CH) 等。
“取代的炔基” 包括在本文 “取代的” 定义中列出的那些基团, 尤其是在一个实施 方案中指具有 1 个或更多取代基的炔基,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指具有 1 至 5 个取代基的炔基、 在又一实施方案中指具有 1 至 3 个取代基的炔基, 所述取代基选自酰基、 酰基氨基、 酰氧 基、 烷氧基、 取代的烷氧基、 烷氧羰基、 烷氧羰基氨基、 氨基、 取代的氨基、 氨基羰基、 氨基羰 基氨基、 氨基羰基氧基、 芳基、 芳氧基、 叠氮基、 羧基、 氰基、 环烷基、 取代的环烷基、 卤素、 羟 基、 酮基、 硝基、 烷硫基、 取代的烷硫基、 芳硫基、 硫酮基、 硫醇、 烷基 -S(O)-、 芳基 -S(O)-、 烷 基 -S(O)2- 和芳基 -S(O)2-。
本文所用的 “烷酰基” 可包括 “酰基” , 是指基团 R-C(O)-, 其中 R 是氢或如上定义 的烷基。
“烷氧基” 是指基团 -OR, 其中 R 是烷基。特别的烷氧基包括例如甲氧基、 乙氧基、 正丙氧基、 异丙氧基、 正丁氧基、 叔丁氧基、 仲丁氧基、 正戊氧基、 正己氧基、 1, 2- 二甲基丁氧 基等。
“取代的烷氧基” 包括在本文 “取代的” 定义中列出的那些基团, 尤其是在一个实 施方案中指具有 1 个或更多取代基的烷氧基,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指具有 1 至 5 个取代基的 烷氧基, 在又一实施方案中指具有 1 至 3 个取代基的烷氧基, 所述取代基选自酰基、 酰基氨 基、 酰氧基、 烷氧基、 取代的烷氧基、 烷氧羰基、 烷氧羰基氨基、 氨基、 取代的氨基、 氨基羰基、 氨基羰基氨基、 氨基羰基氧基、 芳基、 芳氧基、 叠氮基、 羧基、 氰基、 环烷基、 取代的环烷基、 卤 素、 杂芳基、 羟基、 酮基、 硝基、 烷硫基、 取代的烷硫基、 芳硫基、 硫酮基、 硫醇、 烷基 -S(O)-、 芳 基 -S(O)-、 烷基 -S(O) 2- 和芳基 -S(O)2-。“杂烷基” 是指具有一个或多个选自 O、 S 或 N 的杂原子的如上定义的烷基链。
“芳基” 是指通过从母体芳香性环系统的单个碳原子去除一个氢原子而衍生的 单价芳香性烃基团。典型的芳基包括但不限于衍生自以下的基团 : 醋蒽烯、 苊、 醋亚菲基 (acephenanthrylene)、 蒽、 薁、 苯、 晕苯、 荧蒽、 芴、 并六苯、 己芬、 己搭烯 (hexalene)、 不 对称引达省 (indacene)、 对称引达省、 茚满、 茚、 萘、 辛省 (octacene)、 辛芬 (octaphene)、 辛 搭烯 (octalene)、 卵苯、 戊 2, 4 二烯、 并五苯、 并环戊二烯、 戊芬、 苝、 萉 (phenalene)、 菲、 苉、 七曜烯、 芘、 皮蒽、 玉红省、 苯并 [9, 10] 菲、 联三萘 (trinaphthalene) 等。特别地, 芳基包含 6 至 14 个碳原子。
“取代的芳基” 包括在本文 “取代的” 定义中列出的那些基团, 尤其是在一个实施 方案中指具有 1 个或更多取代基的芳基,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指具有 1 至 5 个取代基的芳 基, 在又一实施方案中指具有 1 至 3 个取代基的芳基, 所述取代基选自酰基、 酰基氨基、 酰 氧基、 烯基、 取代的烯基、 烷氧基、 取代的烷氧基、 烷氧羰基、 烷基、 取代的烷基、 炔基、 取代的 炔基、 氨基、 取代的氨基、 氨基羰基、 氨基羰基氨基、 氨基羰基氧基、 芳基、 芳氧基、 叠氮基、 羧 基、 氰基、 环烷基、 取代的环烷基、 卤素、 羟基、 硝基、 烷硫基、 取代的烷硫基、 芳硫基、 硫醇、 烷 基 -S(O)-、 芳基 -S(O)-、 烷基 -S(O)2- 和芳基 -S(O)2-。
“稠合芳基” 是指与第二个芳基环或与脂族环共有其环碳原子中的两个碳原子的 芳基。在某些实施方案中, 本文提供的双环化合物包含稠合芳基。
“氨基” 是指基团 -NH2。
“取 代 的 氨 基”包 括 在 本 文 “取 代 的”定 义 中 列 出 的 那 些 基 团, 尤其是指基 团 -N(R)2, 其中每个 R 独立地选自氢、 烷基、 取代的烷基、 烯基、 取代的烯基、 炔基、 取代的炔 基、 芳基、 环烷基、 取代的环烷基, 且其中两个 R 基团连接在一起形成亚烷基。当两个 R 基团 都是氢时, -N(R)2 是氨基。
“叠氮基” 是指基团 -N3。
“氨基甲酰基” 是指基团 -C(O)N(R)2, 其中每个 R 基团独立地为氢、 如本文定义的烷 基、 环烷基或芳基, 且可如本文定义的被任选地取代。
“羧基” 是指基团 -C(O)OH。
“环 烷 基”是 指 具 有 从 3 至 约 10 个 碳 原 子 且 具 有 单 个 环 状 环 或 多 个 缩 合 (condensed) 环 ( 包括稠合的和桥连的环系统 ) 的环状烃基基团, 其可任选地被 1 至 3 个烷 基取代。这样的环烷基包括例如, 单环结构诸如环丙基、 环丁基、 环戊基、 环辛基、 1- 甲基环 丙基、 2- 甲基环戊基、 2- 甲基环辛基等, 和多环结构诸如金刚烷基等。
“取代的环烷基” 包括在本文 “取代的” 定义中列出的那些基团, 尤其是在一个实 施方案中指具有 1 个或更多取代基的环烷基,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指具有 1 至 5 个取代基的 环烷基, 在又一实施方案中指具有 1 至 3 个取代基的环烷基, 所述取代基选自酰基、 酰基 氨基、 酰氧基、 烷氧基、 取代的烷氧基、 烷氧羰基、 烷氧羰基氨基、 氨基、 取代的氨基、 氨基羰 基、 氨基羰基氨基、 氨基羰基氧基、 芳基、 芳氧基、 叠氮基、 羧基、 氰基、 环烷基、 取代的环烷 基、 卤素、 羟基、 酮基、 硝基、 烷硫基、 取代的烷硫基、 芳硫基、 硫酮基、 硫醇、 烷基 -S(O)-、 芳 基 -S(O)-、 烷基 -S(O)2- 和芳基 -S(O)2-。
“环烷氧基” 是指基团 -OR, 其中 R 是环烷基。这样的环烷氧基包括例如环戊氧基、 环己氧基等。“环烯基” 是指具有 3 至 10 个碳原子、 具有单个环状环或多个缩合环 ( 包括稠合和 桥连的环系统 ) 并具有至少一个、 尤其是 1 至 2 个烯式不饱和位点的环状烃基基团。这样 的环烯基包括例如单环结构诸如环己烯基、 环戊烯基、 环丙烯基等。
“取代的环烯基” 包括在本文 “取代的” 定义中列出的那些基团, 尤其是在一个实施 方案中指具有 1 个或更多取代基的环烯基,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指具有 1 至 5 个取代基的环 烯基, 在又一实施方案中具有 1 至 3 个取代基的环烯基, 所述取代基选自酰基、 酰基氨基、 酰 氧基、 烷氧基、 取代的烷氧基、 烷氧羰基、 烷氧羰基氨基、 氨基、 取代的氨基、 氨基羰基、 氨基 羰基氨基、 氨基羰基氧基、 芳基、 芳氧基、 叠氮基、 羧基、 氰基、 环烷基、 取代的环烷基、 卤素、 羟基、 酮基、 硝基、 烷硫基、 取代的烷硫基、 芳硫基、 硫酮基、 硫醇、 烷基 -S(O)-、 芳基 -S(O)-、 烷基 -S(O)2- 和芳基 -S(O)2-。
“稠合环烯基” 是指这样的环烯基, 其与第二个脂族环或芳香性环共有其环碳原子 中的两个碳原子, 并且其烯式不饱和的位置赋予环烯基芳香性。
“氰氧基” 是指基团 -OCN。
“氰基” 是指基团 -CN。
“二烷基氨基” 是指基团 -NRR’ , 其中 R 与 R’ 独立地代表如本文定义的烷基、 取代 的烷基、 芳基、 取代的芳基、 环烷基、 取代的环烷基、 杂环烷基、 取代的杂环烷基、 杂芳基、 或 取代的杂芳基。
“乙烯基” 是指取代的或未取代的 -(C = C)-。
“亚乙基” 是指取代的或未取代的 -(C-C)-。
“乙炔基” 是指 -(C ≡ C)-。
“卤代” 或 “卤素” 是指氟、 氯、 溴和碘。特别的卤代基团是氟或氯。
“羟基” 是指基团 -OH。
“硝基” 是指基团 -NO2。
“杂” 当用于描述化合物或化合物上存在的基团时, 是指所述化合物或基团中的一 个或多个碳原子已被氮、 氧或硫杂原子代替。杂可以应用于具有 1 至 5 个、 尤其是 1 至 3 个 杂原子的上述任何烃基基团, 诸如烷基 ( 如杂烷基 )、 环烷基 ( 如杂环烷基 )、 芳基 ( 如杂芳 基 )、 环烯基 ( 杂环烯基 ) 等。
“杂芳基” 或 “杂芳族” 是指通过从母体杂芳族环系统的单个原子去除一个氢原 子而衍生的单价杂芳族基团。典型的杂芳基包括但不限于衍生自以下的基团 : 吖啶、 砷杂 茚、 咔唑、 □ - 咔啉、 色烷、 色烯、 噌啉、 呋喃、 咪唑、 吲唑、 吲哚、 二氢吲哚、 吲嗪、 异苯并呋喃、 异色烯、 异吲哚、 二氢异吲哚、 异喹啉、 四氢异喹啉、 异噻唑、 异噁唑、 萘啶、 噁二唑、 噁唑、 萘 嵌间二氮杂苯、 菲啶、 菲咯啉、 吩嗪、 酞嗪、 蝶啶、 嘌呤、 吡喃、 吡嗪、 吡唑、 哒嗪、 吡啶、 嘧啶、 吡 咯、 吡咯嗪 (pyrrolizine)、 喹唑啉、 喹啉、 四氢喹啉、 喹嗪、 喹喔啉、 四唑、 噻二唑、 噻唑、 噻 吩、 三唑、 呫吨等。 特别地, 杂芳基可包括其它饱和环系统, 因此可衍生自二氢吲哚、 吲嗪、 四 氢喹啉和四氢异喹啉。在某些实施方案中, 所述杂芳基是 5-20 元杂芳基, 在某些实施方案 中 5-10 元杂芳基是可用的。特别的杂芳基是衍生自噻吩、 吡咯、 苯并噻吩、 苯并呋喃、 吲哚、 吡啶、 嘧啶、 喹啉、 四氢喹啉、 异喹啉、 四氢异喹啉、 咪唑、 噁唑和吡嗪的那些杂芳基。
本文所用的术语 “杂环烷基” 是指包含一个或多个独立地选自 N、 O 和 S 的杂原子 的稳定的杂环非芳香性的环和稠合环。 稠合杂环环系统可包含碳环, 并仅需包含一个杂环。杂环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哌嗪基、 高哌嗪基 (homopiperazinyl)、 哌啶基和吗啉基。
“硫烷基 (sulfanyl)” 是指基团 HS-。 “取代的硫烷基” 是指基团诸如 RS-, 其中 R 是本文所述的任意取代基。在某些实施方案中, “取代的硫烷基” 是指基团 -SR, 其中 R 是如 本文定义的烷基或环烷基且可如本文定义的被任选地取代。 烷硫基或芳硫基是指以上硫烷 基。代表性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甲硫基、 乙硫基、 丙硫基、 丁硫基、 苯硫基等。
“亚硫酰基” 是指基团 -S(O)H。 “取代的亚硫酰基” 是指基团诸如 S(O)-R, 其中 R 是 本文所述的任意取代基。
“磺酰基” 是指二价基团 -S(O2)-。 “取代的磺酰基” 是指基团诸如 -S(O2)-R, 其中 R 是本文所述的任意取代基。 “氨基磺酰基” 或 “氨磺酰” 是指基团 氨基磺酰基” 、 “取代的氨磺酰” 是指基团诸如
“取代的其中每个 R 独立地是本文所述的任意取代基。在特别的实施方案中, R 选自 H、 低级烷基、 烷基、 芳基和杂芳基。 有机合成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会认识到, 稳定、 化学上可行的杂环 ( 无论是芳香 性的还是非芳香性的 ) 中杂原子的最大数目由环的大小、 不饱和程度和杂原子的化合价决 定。总之, 杂环可具有一至四个杂原子, 只要杂芳族环是化学上可行且稳定的。
“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是指本文提供的化合物的任何盐, 其保留了所述化合物的生 物学性质, 并是无毒的或在其它方面不是药物用途不期望的。这样的盐可衍生自本领域公 知的大量有机和无机反荷离子, 并包括。这样的盐包括 : (1) 与有机酸或无机酸形成的酸加 成盐, 所述有机酸或无机酸诸如盐酸、 氢溴酸、 硫酸、 硝酸、 磷酸、 氨基磺酸、 乙酸、 三氟乙酸、 三氯乙酸、 丙酸、 己酸、 环戊基丙酸、 羟基乙酸、 戊二酸、 丙酮酸、 乳酸、 丙二酸、 琥珀酸、 山梨 酸、 抗坏血酸、 苹果酸、 马来酸、 反丁烯二酸、 酒石酸、 柠檬酸、 苯甲酸、 3-(4- 羟基苯甲酰基 ) 苯甲酸、 苦味酸、 肉桂酸、 扁桃酸、 酞酸、 月桂酸、 甲磺酸、 乙磺酸、 1, 2- 乙二磺酸、 2- 羟基乙 磺酸、 苯磺酸、 4- 氯苯磺酸、 2- 萘磺酸、 4- 甲苯磺酸、 樟脑酸、 樟脑磺酸、 4- 甲基双环 [2.2.2] 辛 -2- 烯 -1- 羧酸、 葡庚糖酸、 3- 苯基丙酸、 三甲基乙酸、 叔丁基乙酸、 月桂基硫酸、 葡糖酸、 苯甲酸、 谷氨酸、 羟基萘酸、 水杨酸、 硬脂酸、 环己基氨基磺酸、 奎尼酸、 粘康酸等 ; 或 (2) 当 母体化合物中存在的酸性质子 (a) 被金属离子代替或 (b) 与有机碱配位时形成的盐, 所述 金属离子如碱金属离子、 碱土金属离子或铝离子、 或者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氢氧化物, 诸如氢 氧化钠、 氢氧化钾、 氢氧化钙、 氢氧化镁、 氢氧化铝、 氢氧化锂、 氢氧化锌和氢氧化钡、 氨, 所 述有机碱诸如脂族、 脂环族或芳香族有机胺类, 如氨、 甲胺、 二甲胺、 二乙胺、 皮考啉、 乙醇 胺、 二乙醇胺、 三乙醇胺、 乙二胺、 赖氨酸、 精氨酸、 鸟氨酸、 胆碱、 N, N′ - 二苄基乙二胺、 氯 普鲁卡因、 二乙醇胺、 普鲁卡因、 N- 苄基苯乙胺、 N- 甲基葡糖胺哌嗪、 三 ( 羟基甲基 ) 氨基甲 烷、 四甲基氢氧化铵等。
仅通过示例, 盐进一步包括钠盐、 钾盐、 钙盐、 镁盐、 铵盐、 四烷基铵盐等, 并且当化 合物包含碱性官能团时, 盐包括无毒有机酸或无机酸的盐, 诸如盐酸盐、 氢溴酸盐、 酒石酸 盐、 甲磺酸盐、 苯磺酸盐、 乙酸盐、 马来酸盐、 草酸盐等。术语 “生理上可接受的阳离子” 是指 酸性官能团的无毒、 生理上可接受的阳性反荷离子。这样的阳离子的示例为钠、 钾、 钙、 镁、 铵和四烷基铵阳离子等。
“溶剂合物” 是指本文提供的化合物或其盐, 其还包含由非共价分子间力结合的化 学计算量或非化学计算量的溶剂。当所述溶剂是水时, 所述溶剂合物是水合物。
应理解的是, 具有相同分子式, 但其原子结合的性质或顺序不同、 或其原子在空间中的排列不同的化合物称为 “异构体” 。其原子在空间中的排列不同的异构体称为 “立体异 构体” 。
不是彼此的镜像的立体异构体称为 “非对映异构体” , 那些彼此是不能重叠的镜像 的立体异构体称为 “对映异构体” 。当化合物具有不对称中心时, 例如, 当其与四个不同基 团键合时, 可能有一对对映异构体。对映异构体可通过其不对称中心的绝对构型来表征, 并按照 Cahn 和 Prelog 的规则 (Cahn 等人, 1966, Angew.Chem.78 : 413-447, Angew.Chem., Int.Ed.Engl.5 : 385-414( 勘误 : Angew.Chem., Int.Ed.Engl.5 : 511) ; Prelog 和 Helmchen, 1982, Angew.Chem.94 : 614-631, Angew.Chem.Internat.Ed.Eng.21 : 567-583 ; Mata 和 Lobo, 1993, Tetrahedron : Asymmetry 4 : 657-668) 指定为 (R) 或 (S), 或者, 可通过分子使偏振光 的平面旋转的方式来表征, 并指定为右旋或左旋 ( 即, 分别为 (+)- 或 (-)- 异构体 )。手性 化合物可作为单独的对映异构体或作为其混合物存在。 含有相等比例各对映异构体的混合 物称为 “外消旋混合物” 。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 本文提供的化合物可具备一个或多个不对称中心 ; 因此这样 的化合物可作为单独的 (R)- 或 (S)- 对映异构体或作为其混合物来产生。除非另外指明, 例如通过指定式中任何位置处的立体化学, 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对具体化合物的描述或 命名意在包括单独的对映异构体及其外消旋混合物或其它混合物。 确定立体化学和分离立 体异构体的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在特别的实施方案中, 提供本文描绘的化合物的立体异 构体, 在其合成中使用由手性合成方法制备的立体异构纯的中间体诸如纯的对映异构体、 或非对映异构体作为构件, 或通过与手性酸或碱形成非对映异构盐并分离来拆分, 或借助 于色谱包括利用手性固定相来分离。 本文提供的化合物的外消旋混合物或非对映异构体混 合物还可借助于色谱包括手性固定相色谱来分离。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 本文提供的化合物是 “立体化学上纯的” 。立体化学上纯的化 合物具有会被本领域技术人员认可为 “纯的” 的立体化学纯度水平。当然, 这种纯度水平 会低于 100%。在某些实施方案中, “立体化学上纯的” 表示大致上不含其它异构体的化合 物。 在特别的实施方案中, 所述化合物 85%、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99.5%或 99.9%地不含其它异构体。
本文所用的术语 “病症” 和 “疾病” 可互换地用于指代受治疗者的疾患。某些病症 可被表示为多于一种病症。例如, 某些疾患既可被表示为非癌性增生性病症又可被表示为 炎性病症。
本文所用的术语 “有效量” 是指本文提供的化合物足以减少或改善病症的严重度、 持续时间, 导致病症消退, 防止与病症相关的一种或多种症状的复发、 形成或发作, 或者增 强或改善另一种治疗的预防效力或治疗效力的量。
本文所用的术语 “联合” 是指使用多于一种治疗。 术语 “联合” 的使用不限制向患有 病症的受治疗者施用各治疗 ( 如预防剂和 / 或治疗剂 ) 的顺序。第一治疗的施用可在向患 有病症的受治疗者施用第二治疗之前 ( 如, 之前 5 分钟、 15 分钟、 30 分钟、 45 分钟、 1 小时、 2 小时、 4 小时、 6 小时、 12 小时、 24 小时、 48 小时、 72 小时、 96 小时、 1 周、 2 周、 3 周、 4 周、 5 周、 6 周、 8 周或 12 周 )、 同时、 或之后 ( 如, 之后 5 分钟、 15 分钟、 30 分钟、 45 分钟、 1 小时、 2小 时、 4 小时、 6 小时、 12 小时、 24 小时、 48 小时、 72 小时、 96 小时、 1 周、 2 周、 3 周、 4 周、 5 周、 6 周、 8 周或 12 周 )。本文所用的术语 “预防剂” 在使用时是指可用于预防病症或其一种或多种症状的 任何药剂。在某些实施方案中, 术语 “预防剂” 是指本文提供的化合物。在某些其它实施方 案中, 术语 “预防剂” 不是指本文提供的化合物。在某些实施方案中, 预防剂是已知可用于、 或已被用于、 或目前正用于防止或阻碍病症的发作、 形成、 进展和 / 或严重度的药剂。预防 剂可基于该药剂在体外和 / 或体内具备的一种或多种效力被表示为不同的药剂。例如, 某 抗血管生成剂还可表示为免疫调节剂。
本文所用的术语 “预防 (prevent)” “预防 (preventing)” 、 和 “预防 (prevention)” 是指通过施用治疗或联合施用治疗实现预防受治疗者中病症的一种或多种症状的复发、 发 作或形成。
本文所用的短语 “预防有效量” 是指足以实现预防与病症相关的一种或多种症状 的形成、 复发或发作、 或者增强或改进另一种治疗的预防效力的治疗的量。
本文所用的术语 “受治疗者” 和 “患者” 在本文可互换使用。术语 “受治疗者” 是指 动物,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是指哺乳动物, 包括非灵长类 ( 如牛、 猪、 马、 猫、 犬、 大鼠和小鼠 ) 和灵长类 ( 如猴诸如食蟹猴、 黑猩猩和人类 ), 更特别地包括人类。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 所述 受治疗者是农场动物 ( 如马、 牛、 猪等等 ) 或宠物 ( 如犬或猫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 所述受 治疗者是人类。 本文所用的术语 “协同” 是指本文提供的化合物与已被用于或当前正被用于预防、 控制或治疗病症的另一治疗的联合, 所述联合比各治疗的相加作用更有效。联合治疗的协 同作用允许使用更低剂量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治疗和 / 或以更低频率向患有病症的受治疗 者施用所述治疗。能够使用更低剂量的治疗和 / 或以更低频率施用所述治疗减少了与向受 治疗者施用所述治疗相关的毒性, 而不减少所述治疗在预防、 控制或治疗病症方面的效力。 此外, 协同作用可提高药剂在预防、 控制或治疗病症方面的效力。最后, 联合治疗的协同作 用可以避免或减少与单独使用任一种治疗有关的有害或不期望的副作用。
本文所用的术语 “治疗剂” 是指可用于治疗、 控制或改善病症或其一种或多种症状 的任何药剂。在某些实施方案中, 术语 “治疗剂” 是指本文提供的化合物。在某些其它实 施方案中, 术语 “治疗剂” 不是指本文提供的化合物。在某些实施方案中, 治疗剂是已知可 用于、 或已被用于、 或目前正用于治疗、 控制、 预防或改善病症或其一种或多种症状的药剂。 治疗剂可基于所述药剂在体内和 / 或体外具备的一种或多种效力被表示为不同的药剂, 例 如, 某抗炎剂还可表示为免疫调节剂。
本文所用的术语 “治疗有效量” 是指足以实现改善病症的一种或多种症状、 阻止病 症前进、 导致病症消退、 或者增强或改善另一种治疗的治疗效力的治疗的量。 在特别的实施 方案中, 对于癌症的治疗, 有效量是指抑制或减少癌细胞增殖、 抑制或减少肿瘤细胞的扩散 ( 转移 )、 抑制或减少与癌症相关的一种或多种症状的发作、 形成或进展、 或减少肿瘤大小 的治疗的量。在某些实施方案中, 相对于对照或安慰剂诸如磷酸盐缓冲盐水 (“PBS” ), 治 疗有效量的治疗使癌细胞增殖或肿瘤大小减少至少 5%、 至少 10%、 至少 15%、 至少 20%、 至少 25%、 至少 30%、 至少 35%、 至少 40%、 至少 45%、 至少 50%、 至少 55%、 至少 60%、 至 少 65%、 至少 70%、 至少 75%、 至少 80%、 至少 85%、 至少 90%、 至少 95%或至少 99%。
本文所用的术语 “治疗” 可以指可用于预防、 治疗、 控制或改善病症或其一种或多 种症状的任何方案、 方法和 / 或药剂。在某些实施方案中, 术语 “治疗” 是指本领域技术人
员 ( 如熟练的医疗人员 ) 已知的可用于预防、 控制、 治疗或改善病症或其一种或多种症状的 化疗、 放疗、 激素疗法、 生物疗法和 / 或其它疗法。
本文所用的术语 “治疗 (treat)” 、 “治疗 (treatment)” 和 “治疗 (treating)” 是指 施用一种或多种治疗实现减少或改善病症的进展、 严重度和 / 或持续时间, 或改善其一种 或多种症状。
本文所用的术语 “调节 (modulation)” 或 “调节 (modulating)” 是指改变酪氨酸 激酶的催化活性。特别地, 调节可以指激活或抑制所述酪氨酸激酶。所述酪氨酸激酶可以 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酪氨酸激酶。在某些实施方案中, 所述酪氨酸激酶是受体酪 氨酸激酶或胞内酪氨酸激酶。
本文所用的术语 “ALK” 是指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本文所用的定义是根据相关领域通常公认的定义和本文指明的定义。
化合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 本文提供式 (I) 的化合物、 或者其立体异构体、 互变异构体、 盐、 水合物或前药 :
其中 :
R2 和 R3 各自独立地为氢、 低级烷基、 低级烷氧基、 卤素、 氰基、 氨基、 低级烷基氨基 或二 - 低级烷基氨基 ;
W 是 O、 S 或 NRe, 其中 e
R 选自氢或低级烷基 ;
或 W 代表两个氢原子与一个碳原子形成任选地取代的亚甲基的键合 :
其中 Rf 选自氢或低级烷基 ; R4 是 其中Ra 是任选地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 ;
Rb 是低级烷基、 三氟甲基、 羟基甲基、 甲氧基甲基、 氨基甲基、 低级烷基氨基甲基、 二 - 低级烷基氨基甲基或杂环基氨基甲基 ;
Rc 选自氢、 羟基、 低级烷氧基或低级烷基 ; d
R 选自氢或低级烷基 ; 且 1
R 独立地选自任选地取代的杂环基、 杂环基烷基、 杂芳基、 杂芳基烷基、 杂环基氧基烷基、 杂烷基、 杂环基氨基烷基、 氨基烷基、 低级烷基氨基烷基、 二 ( 低级烷基 ) 氨基烷基、 氨基环烷基、 烷基氨基环烷基、 二 ( 低级烷基 ) 氨基环烷基、 二 ( 低级烷基 ) 氨基环烷基烷 基, 其中取代基选自氢、 低级烷基、 羟基、 低级烷氧基、 氨基、 脒基、 酰胺基 (carboxamido)、 亚磺酰氨基、 羟基、 氰基、 伯氨基 (primary amino)、 仲氨基 (secondary amino) 或叔氨基 (tertiary amino)、 卤素、 叠氮基、 低级烷氧基烷基、 氰基烷基、 叠氮基烷基、 卤代烷基、 羟基 烷基、 甲磺酰基烷基、 伯氨基烷基、 仲氨基烷基或叔氨基烷基、 任选地取代的芳基、 杂芳基、 杂烷基、 杂环基、 环烷基、 烯基和炔基。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 R2 和 R3 是氢或甲基。
在又一实施方案中, W是在一个实施方案中, Ra 是任选地取代的噻吩基或苯基, 其中任选的取代基是烷基、 烷氧基或卤素。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 Ra 是任选地取代的噻吩基或苯基, 其中任选的取代基是甲基、 甲氧基或氟。
在又一实施方案中, Ra 是噻吩、 苯基、 甲基噻吩、 甲基苯基、 氟甲苯基、 氟甲氧基苯 基、 三氟苯基或四氟苯基。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 Rc 和 Rd 是氢或羟基。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 Rb 是烷基。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 Rb 是甲基。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 R1 包括但不限于 :
其中 :
R13 选自氢、 低级烷基、 杂烷基、 杂环基、 环烷基和杂环烷基 ; 14
R 选自氢、 羟基、 低级烷氧基、 二 ( 低级烷基 ) 氨基、 低级烷基、 杂烷基、 杂环基、 环 烷基、 杂环烷基、 低级烷氧基烷基、 氰基烷基、 叠氮基烷基、 硝基烷基、 酮基烷基、 甲磺酰基烷 基、 氨基烷基、 低级烷基氨基烷基、 二 ( 低级烷基 ) 氨基烷基、 任选地取代的芳基、 杂芳基、 芳 烷基和杂芳基烷基 ;
R15 选自氢、 氨基、 低级烷基氨基、 二 ( 低级烷基 ) 氨基、 羟基、 低级烷氧基、 杂烷基、 低级烷氧基烷基、 氨基烷基、 低级烷基氨基烷基和二 ( 低级烷基 ) 氨基烷基 ;
a 是 0 至 4 的整数 ; 且
t、 u、 v 独立地是 0 至 5 的整数。
应理解的是, 如果所述整数中任一个是 0( 零 ), 则表示共价化学键。 1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 R 进一步选自 :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 所述连接 (connection) 与所述杂原子之间的一个或多个 R1 亚甲基链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氢、 低级烷基、 羟基、 羟基低级烷基、 低级烷氧基、 酰胺基或亚 磺酰氨基取代。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 所述 R1 亚甲基任选地被选自 O 和 S 的杂原子、 NR***、 S=O或 *** S( = O)2 取代, 其中 R 选自氢、 羟基、 低级烷基、 低级烷氧基、 杂烷基、 羟基烷基、 氨基烷基、
低级烷基氨基烷基和二 ( 低级烷基 ) 氨基烷基。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 任何 R1 环任选地被低级烷基或杂烷基取代。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 提供式 (Ia) 的化合物、 或者其立体异构体、 互变异构体、 盐、 水合物或前药 :
其中取代基如上定义。
本文提供的化合物是选择性的 ALK 抑制剂, 尤其是相对于 IGF1R 和 / 或 IR( 胰岛 素受体 ) 抑制。
根据本文描述的方法制备以下示例性的式 (I) 化合物 :
所有化合物均包括互变异构形式, 如以下示例但不限于以下 :还包括但不限于其相应的前药, 诸如本领域已知的。它们包括酯类, 诸如乙酸酯、 丙酸酯和其它脂肪酸酯、 天然和非天然的氨基酸的酯诸如甘氨酸酯、 缬氨酸酯等, 酰胺类, 诸如乙酰胺、 丙酰胺和其它脂肪酸或芳香族酸、 氨基酸的酰胺, 诸如甘氨酰胺和其它天然或 非天然的氨基酸, 醚类, 诸如甲氧基或乙氧基、 甲氧基乙基、 乙氧基乙基、 羟乙基、 丙二醇醚 和 / 或聚乙二醇醚和 / 或聚丙二醇醚。
使用方法
一方面, 本文提供调节酪氨酸激酶活性的方法。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 所述方法包括 使所述酪氨酸激酶与本文提供的化合物接触的步骤。 所述接触可以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 的任何环境中, 例如, 体外 (in vitro)、 体内 (in vivo)、 离体 (ex vitro) 或其它。在某些 实施方案中, 本文提供调节有此需要的哺乳动物的酪氨酸激酶活性的方法, 其包括使所述 酪氨酸激酶与本文提供的化合物接触。调节可以指活化或抑制所述酪氨酸激酶。所述酪氨 酸激酶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酪氨酸激酶。在某些实施方案中, 所述酪氨酸激 酶是受体酪氨酸激酶或胞内酪氨酸激酶。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 所述受体酪氨酸激酶选自 EGFR、 HBER2、 HER3、 HER4、 IR、 IGF1R、 IRR、 PDGFRα、 PDGFRβ、 TrkA、 TrkB、 TrkC、 HGFR、 CSFIR、 C-Kit、 C-fms、 Flk4、 KDR/Flk-1、 Flt-1、 FGF1R、 FGF2R、 FGF3R 和 FGF4R。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 所述胞内酪氨酸激酶选自 Alk、 Src、 Frk、 Btk、 Csk、 Abl、 ZAP70、 Fes、 Fps、 Fak、 Jak1、 Jak2、 Jak3、 Jak4、 Ack、 Yes、 Fyn、 Lyn、 Lck、 Blk、 Hck、 Fgr 和 Yrk。
在特别的实施方案中, 所述胞内酪氨酸激酶是 Alk。
在另一特别的实施方案中, 所述酪氨酸激酶是与 ALK 进化上和结构上相关的酪氨 酸激酶, 诸如 Ret、 Ros、 Axl 和 Trk 家族成员 (TrkA、 B 和 C)。
另一方面, 本文提供用于治疗或预防有此需要的受治疗者的酪氨酸激酶相关病症 的方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 所述方法包括向所述受治疗者施用有效治疗或预防所述病症 的量的公开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可以是以如下述的药物组合物或单位剂量的形式。
酪氨酸激酶相关的病症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与酪氨酸激酶活性相关的 任何病症。这样的病症包括与酪氨酸激酶活性过度相关的病症、 与酪氨酸激酶活性减少相 关的病症、 以及可通过调节酪氨酸激酶活性来治疗或预防的病症。酪氨酸激酶活性过度可 以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例如 : (1) 在正常不表达酪氨酸激酶的细胞中表达酪氨酸激酶 ; (2) 酪氨酸激酶表达增加, 导致不期望的细胞增殖、 分化和 / 或生长 ; 或 (3) 酪氨酸激酶表达减 少, 导致细胞增殖、 分化和 / 或生长的不期望的减少。
所述酪氨酸激酶相关的病症可以是癌症, 所述癌症选自但不限于星形细胞瘤、 基 底细胞或鳞状细胞癌、 脑癌、 成胶质细胞瘤、 膀胱癌、 乳腺癌、 结肠直肠癌、 软骨肉瘤、 子宫颈 癌、 肾上腺癌、 绒毛膜癌、 食管癌、 子宫内膜癌、 红白血病、 尤因肉瘤、 胃肠癌、 头颈癌、 肝癌、 神经胶质瘤、 肝细胞癌、 白血病、 平滑肌瘤、 黑素瘤、 非小细胞性肺癌、 神经癌、 卵巢癌、 胰腺 癌、 前列腺癌、 肾细胞癌、 横纹肌肉瘤、 小细胞肺癌、 胸腺瘤、 甲状腺癌、 睾丸癌和骨肉瘤。
所述酪氨酸激酶相关的病症可以是 IGFR- 相关病症, 所述 IGFR- 相关病症选自糖 尿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和其它认知病症、 过度增生性病症、 衰老、 癌症、 肢端 肥大症、 克罗恩病、 子宫内膜异位症、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 再狭窄、 纤维变性、 银屑病、 骨性关 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炎性病症和血管发生。
可能被本文提供的化合物治疗的其它病症包括但不限于免疫病症和心血管病症 诸如动脉硬化。
特征为 ALK 活性或表达的疾病或病症包括但不限于 ALK 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 瘤、 炎性成肌纤维细胞瘤、 弥漫性大 B 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非小细胞性肺癌、 食管癌、 乳腺 癌、 成神经细胞瘤和成胶质细胞瘤。
组合物和施用方法在某些方面, 本文提供包含本文提供的化合物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可例如用于 以上所述的使用方法中。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 本文提供的组合物是药物组合物或单个单位剂型。本文提供 的药物组合物和单个单位剂型包含预防有效量或治疗有效量的一种或多种预防剂或治疗 剂 ( 如本文提供的化合物、 或其它预防剂或治疗剂 ), 和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赋形剂或稀释剂。在特别的实施方案和在此上下文中, 术语 “药学上可接受的” 是指被联 邦或州政府的管理机构批准、 或列在美国药典或其它通常公认的药典中用于动物、 更具体 地用于人类。术语 “载体” 是指与治疗剂一起施用的稀释剂、 佐剂 ( 如弗氏佐剂 ( 完全和 不完全的 ))、 赋形剂或载运体。这样的药物载体可以是无菌的液体, 诸如水和油类, 包括石 油、 动物、 植物或合成来源的油, 诸如花生油、 大豆油、 矿物油、 芝麻油等。当静脉内施用所 述药物组合物时, 水是特别的载体。盐水溶液、 右旋糖水溶液和甘油水溶液也可用作液态 载体, 特别是注射溶液剂的液态载体。合适的药物载体的实例描述在 E.W.Martin 所著的 “Remington’ 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 药物组合物和剂型包含一种或多种赋形剂。适合的赋形剂是 药学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 适合的赋形剂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淀粉、 葡萄糖、 乳糖、 蔗糖、 明 胶、 麦芽、 大米、 面粉、 白垩、 硅胶、 硬脂酸钠、 甘油单硬脂酸酯、 滑石、 氯化钠、 脱脂奶粉、 甘 油、 丙二醇、 水、 乙醇等。具体赋形剂是否适于掺入药物组合物或剂型取决于本领域公知的 多种因素, 包括但不限于将所述剂型施用于患者的方式和所述剂型中的具体活性成分。如 果需要, 所述组合物或单个单位剂型还可包含微量的润湿剂或乳化剂、 或 pH 缓冲剂。
本文提供的无乳糖组合物可包含本领域公知并列在例如美国药典 (USP)SP(XXI)/ NF(XVI) 中的赋形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 无乳糖组合物包含活性成分、 药学上相容的且药 学上可接受的量的粘合剂 / 填充剂和润滑剂。示例性的无乳糖剂型包含活性成分、 微晶纤 维素、 预胶化淀粉和硬脂酸镁。
本文提供包含活性成分的无水药物组合物和剂型, 因为水可以促进一些化合物的 降解。例如, 加入水 ( 如 5% ) 在药学领域被广泛公认作为模拟长期储存的手段以确定诸 如保质期或制剂随时间的稳定性等特性。参见如, Jens T.Carstensen, Drug Stability : Principles & Practice, 第 2 版, Marcel Dekker, NY, NY, 1995, 第 379-80 页。实际上, 水 和热加速一些化合物的分解。因此, 水对制剂的作用可以具有大的重要性, 因为水分和 / 或 潮湿是制造、 操作、 包装、 储存、 运输和使用制剂期间常遇到的。
可利用无水或包含低水分的材料和低水分或低湿度条件来制备本文提供的无水 药物组合物和剂型。在某些实施方案中, 如果预期在制造、 包装和 / 或储存期间会与水分和 / 或潮湿有实质的接触, 则包含乳糖和至少一种包含伯胺或仲胺的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 和剂型是无水的。
无水药物组合物的制备和储存应使得保持其无水性质。 因此,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 使用已知阻止暴露于水的材料包装无水组合物以使其可被容纳在合适的制剂药盒中。 合适 包装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气密密封的箔、 塑料、 单位剂量容器 ( 如小瓶 )、 泡罩包装和条带 包装。
本文提供包含一种或多种降低活性成分分解速率的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和剂型。 这样的化合物在本文称为 “稳定剂” , 包括但不限于抗氧化剂诸如抗坏血酸、 pH 缓冲剂或盐缓冲剂。 所述药物组合物和单个单位剂型可采取溶液剂、 混悬剂、 乳剂、 片剂、 丸剂、 胶囊、 散剂、 缓释制剂等形式。 口服制剂可包含标准载体诸如药用级的甘露醇、 乳糖、 淀粉、 硬脂酸 镁、 糖精钠、 纤维素、 碳酸镁等等。这样的组合物和剂型会包含预防有效量或治疗有效量的 预防剂或治疗剂 ( 所述预防剂或治疗剂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是纯化形式的 ) 和合适量的载 体, 以提供适于向患者施用的形式。所述制剂应适合施用的方式。在某些实施方案中, 所述 药物组合物或单个单位剂型是无菌的, 并且其形式适于向受治疗者 (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是 动物受治疗者, 诸如哺乳动物受治疗者, 特别是人类受治疗者 ) 施用。
配制本文提供的药物组合物, 以与其预期的施用途径相容。施用途径的实例包括 但不限于肠胃外如静脉内、 皮内、 皮下、 肌内、 皮下、 口服、 含服、 舌下、 吸入、 鼻内、 经皮、 局 部、 经粘膜、 肿瘤内、 滑液内和直肠施用。
在特定的实施方案中, 根据常规方法将所述组合物配制为适于向人类静脉内、 皮 下、 肌内、 口服、 鼻内或局部施用的药物组合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 为了向人类皮下施用, 根据常规方法配制药物组合物。 在一个 实施方案中, 用于静脉内施用的组合物是无菌等渗缓冲水溶液中的溶液剂。 必要时, 所述组 合物还可包含增溶剂和局部麻醉剂诸如利多卡因 (lignocamne) 以减轻注射部位的疼痛。
剂型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 : 片剂 ; 囊片 ; 胶囊, 诸如软弹性明胶胶囊 ; 扁囊剂 ; 糖 锭; 锭剂 ; 分散剂 ; 栓剂 ; 软膏 ; 泥罨剂 ( 泥敷剂 ) ; 糊剂 ; 散剂 ; 敷料 ; 乳膏 ; 硬膏剂 ; 溶液 剂; 贴片 ; 气雾剂 ( 如鼻喷雾剂或吸入剂 ) ; 凝胶剂 ; 适于向患者口服或粘膜施用的液态剂 型, 包括混悬剂 ( 如水性或非水性液态混悬剂、 水包油乳剂、 或油包水液态乳剂 )、 溶液剂和 酏剂 ; 适于向患者肠胃外施用的液态剂型 ; 和可复水 (reconstituted) 以提供适于向患者 肠胃外施用的液态剂型的无菌固体 ( 如结晶或无定形固体 )。
本文提供的剂型的组成、 形状和类型通常会根据其用途而变化。 例如, 用在炎症或 相关疾患的紧急治疗中的剂型可以比用在长期治疗相同疾病中的剂型包含更大量的一种 或多种活性成分。而且, 治疗有效的剂型可在不同类型癌症之间变化。类似地, 肠胃外剂型 可以比用于治疗相同疾病或病症的口服剂型可包含更少量的一种或多种活性成分。 本文提 供的特定剂型彼此变化的这些方式和其它方式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容易理解的。参见如 Remington’ 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第 18 版, Mack Publishing, Easton PA(1990)。
本文提供的组合物的各成分可单独提供或在单位剂型中混合在一起, 例如, 作为 指示活性剂的量的气密密封容器诸如安瓿或小袋 (sachette) 中的干燥冻干粉末或无水浓 可用含有无菌药用级水或盐水的输注瓶将其施用。 缩物。 当要通过输注施用所述组合物时, 当通过注射施用所述组合物时, 可提供注射用无菌水或盐水的安瓿以使各成分可在施用前 混合。
典型的剂型包含以每天约 0.1mg 至约 1000mg 的范围存在的本文提供的化合物、 或者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溶剂合物或水合物。特别的剂型具有约 0.1、 0.2、 0.3、 0.4、 0.5、 1.0、 2.0、 2.5、 5.0、 10.0、 15.0、 20.0、 25.0、 50.0、 100、 200、 250、 500 或 1000mg 的 所 述 化 合 物。
口服剂型 本文提供的适于口服施用的药物组合物可作为离散剂型提供, 诸如但不限于片剂( 如可咀嚼片剂 )、 囊片、 胶囊和液体 ( 如调味糖浆剂 )。这样的剂型包含预定量的活性成 分, 并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药学方法制备。一般参见 Remington’ 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第 18 版, Mack Publishing, Easton PA(1990)。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 口服剂型是固体并在无水条件下用无水成分制备, 如以上部 分详述的。然而, 口服剂型的范围超出了无水、 固体口服剂型。因此, 本文描述了其他形式。
本文提供的典型口服剂型通过根据常规药学混合技术将活性成分与至少一种赋 形剂组合成紧密的掺合物来制备。根据施用期望的制剂形式, 赋形剂可采取多种形式。例 如, 适于用在口服液态或气雾剂剂型中的赋形剂包括但不限于水、 二醇类、 油类、 醇类、 调味 剂、 防腐剂和着色剂。适于用在固态口服剂型 ( 如散剂、 片剂、 胶囊和囊片 ) 中的赋形剂的 实例包括但不限于淀粉、 糖、 微晶纤维素、 稀释剂、 成粒剂、 润滑剂、 粘合剂和崩解剂。
由于片剂和胶囊易于施用, 它们代表最有利的口服剂量单位形式, 在这种情况下 采用固态赋形剂。如果需要, 可用标准水性或非水性技术将片剂包衣。这样的剂型可由任 何药学方法制备。 总之, 通过均一和紧密地混合活性成分与液态载体、 精细粉碎的固态载体 或这二者, 如果需要, 然后将产物成型为期望的形式, 来制备药物组合物和剂型。
例如, 可通过压制或模制来制备片剂。 通过在合适机器中压制易流动形式的、 任选 地与赋形剂混合的活性成分诸如粉末或颗粒, 来制备压制片剂。通过在合适机器中模制以 惰性液态稀释剂润湿的粉末化的化合物的混合物来制备模制片剂。
可用于口服剂型中的赋形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粘合剂、 填充剂、 崩解剂和润滑 剂。适于用在药物组合物和剂型中的粘合剂包括但不限于玉米淀粉、 马铃薯淀粉或其它 淀粉、 明胶、 天然和合成的树胶诸如阿拉伯胶、 藻酸钠、 藻酸、 其它藻酸盐、 粉末化的黄芪胶、 瓜尔胶、 纤维素和其衍生物 ( 如乙基纤维素、 醋酸纤维素、 羧甲基纤维素钙、 羧甲基纤维素 钠 )、 聚乙烯吡咯烷酮、 甲基纤维素、 预胶化淀粉、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 如第 2208、 2906、 2910 号 )、 微晶纤维素和它们的混合物。
适于用在本文公开的药物组合物和剂型中的填充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滑石、 碳 酸钙 ( 如颗粒或粉末 )、 微晶纤维素、 粉末化的纤维素、 葡萄糖结合剂、 高岭土、 甘露醇、 硅 酸、 山梨醇、 淀粉、 预胶化淀粉和它们的混合物。本文提供的药物组合物中的粘合剂或填充 剂通常以所述药物组合物或剂型的约 50 至约 99 重量%存在。
微晶纤维素的合适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以 AVICEL-PH-101、 AVICEL-PH-103、 AVICEL RC-581、 AVICEL-PH-105 销售的材料 ( 可从 FMC Corporation, American Viscose Division, Avicel Sales, Marcus Hook, PA 获得 ) 和它们的混合物。 具体的粘合剂是以 AVICEL RC-581 销售的微晶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混合物。 合适的无水或低水分赋形剂或添加剂包括 AVICEL-PH-103TM 和 Starch 1500 LM。
崩解剂用在组合物中以提供当暴露于含水环境时崩解的片剂。 包含过多崩解剂的 片剂可能在储存时崩解, 而包含过少崩解剂的片剂可能不以期望速率崩解或在期望条件下 不崩解。因此, 应该使用既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从而不会不利地改变活性成分释放的足量 崩解剂, 来形成本文提供的固态口服剂型。 使用的崩解剂的量基于制剂类型变化, 并且是本 领域技术人员能容易地辨别的。典型的药物组合物包含约 0.5 至约 15 重量%的崩解剂, 尤 其是约 1 至约 5 重量%的崩解剂。
可用于药物组合物和剂型中的崩解剂包括但不限于琼脂、 藻酸、 碳酸钙、 微晶纤维素、 交联羧甲纤维素、 交聚维酮、 波拉克林钾、 淀粉羟基乙酸钠、 马铃薯淀粉或木薯淀粉、 预 胶化淀粉、 其它淀粉、 粘土、 其它藻胶、 其它纤维素、 树胶和它们的混合物。
可用于药物组合物和剂型中的润滑剂包括但不限于硬脂酸钙、 硬脂酸镁、 矿物油、 轻质矿物油、 甘油、 山梨醇、 甘露醇、 聚乙二醇、 其它二醇类、 硬脂酸、 十二烷基硫酸钠、 滑石、 氢化植物油 ( 如花生油、 棉籽油、 葵花油、 芝麻油、 橄榄油、 玉米油和大豆油 )、 硬脂酸锌、 油 酸乙酯、 月桂酸乙酯、 琼脂和它们的混合物。其它的润滑剂包括例如 Syloid 硅胶 (AEROSIL 200, 由 Baltimore, MD 的 W.R.Grace Co. 制造 )、 合成硅胶的凝结气溶胶 (Plano, TX 的 Degussa Co. 销售 )、 CAB-O-SIL(Boston, MA 的 Cabot Co. 销售的火成二氧化硅产品 ) 和它 们的混合物。如果终究要使用的话, 使用的润滑剂的量通常少于其中掺入所述润滑剂的药 物组合物或剂型的约 1 重量%。
控释剂型
活性成分诸如本文提供的化合物可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控释方式或递送 装置施用。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美国专利中所述的 : 3,845,770 ; 3,916,899 ; 3,536,809 ; 3,598,123 ; 和 4,008,719、 5,674,533、 5,059,595、 5,591,767、 5,120,548、 5,073,543、 5,639,476、 5,354,556 和 5,733,566, 这些专利中的每一个通过援引纳入本文。这样的剂型 可用于提供一种或多种活性成分的缓释或控释, 利用例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其它聚合物 基质、 凝胶、 可渗透膜、 渗透系统、 多层包衣、 微粒、 脂质体、 微球或它们的组合以提供期望的 以不同比例的释放谱。可容易地选择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合适的控释制剂 ( 包括本文所 述的那些 ), 用于与活性成分一起使用。因此, 本文提供适于口服施用的适于控释的单个单 位剂型, 诸如但不限于片剂、 胶囊、 软胶囊和囊片。
所有控释药品都具有相对其非控释相应物改进药物治疗的共同目标。理想地, 药 物治疗中使用最佳设计的控释制剂的特征为, 采用最少的药物物质在最短时间治愈或控制 病症。控释制剂的优点包括延长药物活性、 减少给药频率和增加患者顺应性。此外, 控释制 剂可用于影响作用开始的时间或其它特征诸如药物的血液水平, 并因此可影响副作用 ( 如 有害作用 ) 的发生。
大多数控释制剂被设计为最初释放迅速产生期望的治疗效力的药物 ( 活性成分 ) 量, 并逐渐和持续地释放其它量的药物以在一段延长的时间内保持该水平的治疗或预防效 力。为了保持药物在体内的这一恒定水平, 药物从剂型中释放的速率必须会代替被代谢并 从体内排泄的药物量。多种条件可以刺激活性成分的控释, 包括但不限于 pH、 温度、 酶、 水、 或其它生理条件或化合物。
肠胃外剂型
肠胃外剂型可由多种途径施用于患者, 包括但不限于皮下、 静脉内 ( 包括弹丸注 射 )、 肌内和动脉内。由于其施用通常避开了患者对污染物的天然防御,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 肠胃外剂型是无菌的或能够在施用于患者前被灭菌。 肠胃外剂型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易于 注射的溶液剂、 易于被溶解或悬浮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运体中以注射的干燥产品、 易于注 射的混悬剂、 和乳剂。
可用于提供肠胃外剂型的适合的载运体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实例包括但 不限于 : USP 注射用水 ; 水性载运体诸如但不限于, 氯化钠注射液、 林格氏注射液、 右旋糖注 射液、 右旋糖和氯化钠注射液、 和乳酸化林格氏注射液 ; 水可混溶的载运体诸如但不限于乙醇、 聚乙二醇和聚丙二醇 ; 以及非水性载运体, 诸如但不限于玉米油、 棉籽油、 花生油、 芝麻 油、 油酸乙酯、 肉豆蔻酸异丙酯和苯甲酸苄酯。
增加本文公开的一种或多种活性成分的溶解度的化合物也可掺入肠胃外剂型中。
经皮、 局部和粘膜剂型
本文提供的经皮、 局部和粘膜剂型包括但不限于眼用溶液剂、 喷雾剂、 气雾剂、 乳 膏、 洗液、 软膏、 凝胶、 溶液剂、 乳剂、 混悬剂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形式。参见如 Remington’ 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第 16 和 18 版, Mack Publishing, Easton PA(1980 & 1990) ; 和 Introduction to Pharmaceutical Dosage Forms, 第 4 版, Lea & Febiger, Philadelphia(1985)。适于治疗口腔中粘膜组织的剂型可配制为漱口剂或口用凝胶。而 且, 经皮剂型包括 “储库型” 或 “基质型” 贴片, 它们可被施用在皮肤上并佩戴特定时间段以 允许渗透期望量的活性成分。
可用于提供本文提供的经皮、 局部和粘膜剂型的适合的赋形剂 ( 如载体和稀释 剂 ) 和其它材料是药物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 并取决于要施用给定药物组合物或剂型的 具体组织。考虑到这一事实, 典型的赋形剂包括但不限于形成无毒且药学上可接受的洗 液、 酊剂、 乳膏、 乳剂、 凝胶或软膏的水、 丙酮、 乙醇、 乙二醇、 丙二醇、 丁 -1, 3- 二醇、 肉豆蔻 酸异丙酯、 棕榈酸异丙酯、 矿物油和它们的混合物。如果需要, 保湿剂或润湿剂也可加入 药物组合物和剂型中。这样的附加成分的实例是本领域公知的。参见如 Remington’ 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第 16 和 18 版, Mack Publishing, Easton PA(1980 & 1990)。
根据待治疗的具体组织, 用本文提供的活性成分治疗之前、 同时或之后可使用 另外的组分。例如, 渗透增强剂可用于辅助向组织递送所述活性成分。适合的渗透增 强剂包括但不限于 : 丙酮 ; 各种醇类诸如乙醇、 油醇和四氢糠醇 ; 烷基亚砜类诸如二甲 基亚砜 ; 二甲基乙酰胺 ; 二甲基甲酰胺 ; 聚乙二醇 ; 吡咯烷酮诸如聚乙烯吡咯烷酮 ; 各级 Kollidon(Povidone, Polyvidone) ; 脲; 和各种水溶性或水不溶性糖酯诸如吐温 80( 聚山梨 酯 80) 和司盘 60( 去水山梨糖醇单硬脂酸脂 )。
还可调整药物组合物或剂型的 pH 或施加所述药物组合物或剂型的组织的 pH, 以 改进一种或多种活性成分的递送。类似地, 可调整溶剂载体的极性、 其离子强度、 或张力以 改进递送。还可将化合物诸如硬脂酸酯加入药物组合物或剂型中, 以有利地改变一种或多 种活性成分的亲水性或亲油性从而改进递送。在这一方面, 硬脂酸酯可用作制剂的脂质载 运体、 乳化剂或表面活性剂, 以及递送增强剂或渗透增强剂。活性成分的不同盐、 水合物或 溶剂合物可用于进一步调整所得组合物的性质。
施用剂量和频率
有效地预防、 治疗、 控制或改善病症或其一种或多种症状的化合物或组合物的量 会随着疾病或病症的性质和严重度以及施用活性成分的途径而变化。 频率和剂量还会根据 每个患者取决于施用的具体治疗 ( 如治疗剂或预防剂 ) 的特异因素、 病症、 疾病或疾患的严 重度、 施用途径以及患者年龄、 体重、 响应和过去的病史。有效剂量可从得自体外或动物模 型试验系统的剂量响应曲线推知。
化合物的示例剂量包括每千克受治疗者或样品重量毫克或微克量的活性肽 ( 如 约 1 微克 / 千克至约 500 毫克 / 千克、 约 100 微克 / 千克至约 5 毫克 / 千克、 或约 1 微克 / 千克至约 50 微克 / 千克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 本文提供的化合物对于本文描述的病症的推荐每日剂量范围为一天约 0.01mg 至约 1000mg, 以单个每天一次的剂量提供, 在某些实施 方案中以一天的分剂量提供。 在一些情况下, 本领域技术人员会明白, 可能需要使用在本文 公开的范围以外的活性成分剂量。 而且, 应该注意, 临床医师或治疗医生会知道如何和何时 根据具体患者的响应中断、 调整或终止治疗。
本领域技术人员会容易地理解对于不同疾病和病症可施用不同的治疗有效量。 类 似地, 足以预防、 控制、 治疗或改善这样的病症, 但不足以导致、 或足以减少与本文提供的化 合物相关的副作用的量也被上述剂量和给药频率清单所涵盖。而且, 当向患者施用多剂量 的本文提供的化合物时, 不需要所有剂量都相同。 例如, 可以增加施用于患者的剂量以改进 所述化合物的预防或治疗效力, 或可以降低所述剂量以减少特定患者经历的一种或多种副 作用。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 可重复施用相同的本文提供的化合物, 所述施用可间隔至少 1 天、 2 天、 3 天、 5 天、 10 天、 15 天、 30 天、 45 天、 2 个月、 75 天、 3 个月、 或 6 个月。在其它实施 方案中, 可重复施用相同的预防剂或治疗剂, 所述施用可间隔至少 1 天、 2 天、 3 天、 5 天、 10 天、 15 天、 30 天、 45 天、 2 个月、 75 天、 3 个月、 或 6 个月。
生物测定
以下测定可用于确定小分子化合物作为各种酪氨酸激酶的催化激酶活性的抑制 剂的活性。
激酶测定
为了确定对多种酪氨酸激酶, 诸如 IGF 1R、 InsR、 Alk、 TrkA 和 Jak2 的抑制, 利 用 Kinase-Glo(Promega) 或 AlphaScreen(PerkinElmer) 激 酶 测 定 平 台 进 行 激 酶 测 定。 Kinase-Glo 发光激酶测定是通过测定激酶反应后剩余 ATP 的量来测量激酶活性的均相法。 发光信号与 ATP 的量成正比, 与激酶活性的量成反比。酪氨酸激酶 PT66 AlphaScreen 测 定是高灵敏性的、 均相的、 抗磷酸酪氨酸抗体介导的发光近似方法, 测量磷酸在合成的聚 (Glu-Tyr) 底物中的掺入。使用的激酶制品由在杆状病毒系统中表达的相应 RTK 的纯化的 重组 6×His- 标记的或 GST- 标记的激酶结构域片段组成。
用于高通量筛选候选小分子 ALK 抑制剂的酶法激酶测定
高 通 量 酶 测 定 可 用 于 检 查 ALK 活 性,该 测 定 从 PerkinElmer Life Sciences(Boston, MA) 销 售 的 AlphaScreenTM(Amplified Luminescent Proximity Homogeneous Assay) 技术修改而来。 这一方法适用于根据组成性地活化的纯化融合激酶磷 酸化生物素化的 poly(GT) 底物肽的能力来评价 NPM-ALK 活性。 NPM-ALK 活性在此测定中由 入射的 680nM 波长光向发射的波长 520-620nM 的变化来表示, 该变化在 “供体” 珠与 “受体” 珠因为与链霉亲和素包被的 “供体” 珠结合的生物素化的 poly(GT)(G ∶ T = 4 ∶ 1) 肽被 所述纯化的激酶酪氨酸磷酸化, 且这种磷酸化被结合到 “受体” 珠的抗磷酸酪氨酸抗体识别 而接近时发生。 “供体” 珠包含光敏剂, 当暴露于 680nM 的激光时该光敏剂将周围的氧转化 为激发单态。这些单态氧分子扩散以与靠近 “供体” 珠 ( 如果间隔< 200nM) 的 “受体” 珠 中的二甲基噻吩衍生物反应, 从而将发射波长改变为 520-620nM。 在完全不存在 NPM-ALK 活 性时, 入射波长与发射波长相同 ( 即 680nM) ; 部分程度的激酶抑制可基于波长变化的量定 量地评分。
将 浓 度 为 40μM、 20μM、 10μM、 5μM、 2.5μM、 1.25μM、 0.625μM、 0.3125μM、0.15625μM 和 0.078125μM 的化合物与 NPM-ALK 一起在 10μMATP 和 7.0ng 生物素化的 poly-GT 存在下在室温下温育 30 分钟, 所述 NPM-ALK 在昆虫细胞中作为 6×HIS- 标记的融 合蛋白产生, 并利用荷镍的树脂色谱纯化。然后向反应加入受体珠与供体珠的 1 ∶ 1 混合 物, 在室温温育另外的 60 分钟。 该测定在 MultiPROBE 液体操作工作站 (PerkinElmer) 上以 384- 孔板形式进行, 总反应体积为每孔 40μL。 将所有化合物的工作母液溶解在 100% DMSO 中, 利用包含 5 % DMSO 的激酶缓冲液 (50mM Tris-HCl(pH 7.5)、 5mM MgCl2、 5mM MnCl2、 2mM DTT( 使用前新鲜加入 )、 0.01%吐温 -20) 进行化合物的系列稀释。所有测定中包含 的对照样品包含含有 5 % DMSO 而没有化合物的激酶缓冲液, 以及已显示以~ 30-50nM 的 Ki 抑制 NPM-ALK 的星状孢子素。在 FusionTM 微板分析仪 (PerkinElmer) 上收集数据, 为 520-680nm 处的光学读数, 并且利用 PRISM3.0 软件 (GraphPad Software, Inc., San Diego, CA) 计算 IC50 和 Ki 值。利用带有很小修改的相同测定来评价所选化合物针对五种其它酪 氨酸激酶 (IRK、 IGF1R、 Flt3、 Abl、 Src) 的 IC50 和 Ki 值, 这五种其它酪氨酸激酶都购自商 业 卖 主。PolyGT-Biotin 购 自 CIS Biointernational 目 录 号 61GT0BLD ; ATP 购 自 Sigma 目录号 A7699 ; 原钒酸钠购自 Sigma 目录号 S-6508 ; 磷酸酪氨酸 (PT66) 测定试剂盒购自 PerkinElmer 目录号 6760602M ; 自动化工作站枪头 (20μL) : PerkinElmer 目录号 6000657 ; 以及 OptiPlate-384( 白色 ) 购自 PerkinElmer 目录号 6007299。
用于筛选小分子抑制剂的基于细胞的 XTT 测定
IL-3 依赖性淋巴细胞系 BaF3 或通过改造的 NPM-ALK 表达而使得不依赖 IL-3 的 BaF3 被平行地用于试验每种候选抑制剂。对照孔包含 DMSO 溶剂而没有试验化合物。在该 测定中, ALK 信号转导的特异性抑制由损害表达 NPM-ALK 的 BaF3 细胞生长而不改变亲本 BaF3 的生长来表示。 细胞增殖和生存力的比色测定是基于黄色单四唑盐 XTT 被还原为水溶 性的橙色甲 染料, 这是仅在活细胞中由线粒体脱氢酶催化的反应 ( 细胞增殖试剂盒 II, 目录号 1465 015, Roche Biochemicals)。除了试验了化合物损害被改造得表达 NPM-ALK 的 BaF3 细胞的生长的能力以外, 这些测定中还试验了 NPM-ALK- 阳性人类淋巴瘤细胞系 Karpas-299(Deutsche Sammlung von Mikroorganismen und Zellkulturen GmbH(DSMZ) no.ACC 31)、 人类 BCR-ABL- 阳性慢性髓样白血病细胞系 K562( 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ATCC)no.CCL-243) 和人类 T- 细胞白血病细胞系 Jurkat(DSMZ no.ACC282)。
首 先 利用 8 % DMSO/ 培养 基稀释在 100 % DMSO 中的 每种化 合 物母液, 来制备 250μM 化合物的工作母液。然后这种工作母液被用于利用无 DMSO 培养基进行 1 ∶ 1 的系 列稀释 ( 即 125μM、 62.5μM、 31.25μM、 15.625μM、 7.8125μM 和 3.90625μM)。然后将这 些稀释液各二十 (20)μL 加入到细胞 ( 每 96- 孔 80μL 培养基中 2×104 细胞 ) 以获得最 终试验化合物浓度 ( 即 25μM、 12.5μM、 6.25μM、 3.125μM、 1.5625μM 和 0.78125μM)。 在 测定中, 最大的最终 DMSO 浓度是 2.61%, 发现其对细胞生存力和增殖没有影响。将试验化 合物加入培养物 72 小时后对测定进行读数并确定细胞 IC50。
式 (1) 的化合物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明白的任何方法制备。以下提供了用于其 制备的典型方法。
路线 1
取代的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1H)- 酮的合成 :
一般方法 1 :
其中 Z1 是 Cl 或 I ; 且 AR 选自任选地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 这种描述将用于下文中。 路线 2 胺类 R4-NH2 的合成 一般方法 2 :这一路线描述于 J.Med.Chem.35(1992), 280-285.。 外消旋化合物可通过本领域已 知的任何拆分方法拆分, 包括但不限于手性色谱 ( 如手性支持柱上色谱 )、 形成离子的或共 价的非对映异构化合物, 诸如与任何适合的手性酸形成的盐如手性酒石酸盐、 或与任何适 合的羧酸或磺酸形成的盐。作为共价化合物的实例, 通过标准的非外消旋化的酰胺偶联反 应形成相应的非对映异构酰胺, 诸如手性扁桃酰胺, 随后通过色谱或分级结晶分离。
路线 3 胺类 R4-NH2 的合成 一般方法 3 :
路线 4 手性胺类 R4-NH2 的合成 一般方法 4 :其中 Y2 选自氢、 溴或碘。
手 性 和 / 或 外 消 旋 胺 类 的 合 成 是 根 据 上 述 一 般 路 线, 并 是 Wagner, Jared M. ; McElhinny ,Charles J. ; Lewin ,Anita H. ; Carroll ,F.Ivy Tetrahedron : Asymmetry(2003), 14(15), 2119-2125 中所述方法的修改。
以下描述非限制性的实施例。
实施例
实施例 1. 一般步骤 1
一 般 步 骤 1。(J.Med.Chem.35(1992), 280-285)。 将 取 代 的 噻 吩 -2- 甲 醛 (10.0mmol)、 硝基乙烷 (10ml)、 NH4OAc(5.0mmol) 的混合物在 110℃搅拌 4h。冷却至 RT 后 蒸发溶剂, 将剩余物溶解在乙醚 (50ml) 中, 用水 (2×50ml) 洗涤, 在 Na2SO4 上干燥溶液, 蒸 发。将剩余物从甲醇中重结晶。通过过滤收集沉淀, 用冷 (-20℃ ) 甲醇洗涤, 风干。
3- 甲基 -2-(2- 硝基丙 -1- 烯 -1- 基 ) 噻吩根据一般步骤 1 制备。黄色固体, 收率509%。102036990 A CN 102036993
1说明书42/125 页H NMR(300MHz, CDCl3)δ8.39(s, 1H), 7.55(d, J 5.1Hz, 1H), 7.01(d, J 5.1Hz, 1H), 2.57(s, 3H), 2.43(s, 3H)。
2- 甲基 -5-(2- 硝基丙 -1- 烯 -1- 基 ) 噻吩根据一般步骤 1 制备。橙色固体, 收率149%。 H NMR(300MHz, DMSO)δ8.32(s, 1H), 7.60(d, J 3.6Hz, 1H), 7.03(d, J 3.6Hz, 1H), 2.55(s, 3H), 2.44(s, 3H)。
3, 5- 二甲基 -2-(2- 硝基丙 -1- 烯 -1- 基 ) 噻吩根据一般步骤 1 制备。橙色固体, 收率 58%。
1H NMR(300MHz, CDCl3)δ8.36(s, 1H), 6.71(s, 1H), 2.52(s, 6H), 2.37(s, 3H)。2, 3- 二甲基 -5-(2- 硝基丙 -1- 烯 -1- 基 ) 噻吩根据一般步骤 1 制备。棕色固体, 收率 98%。 1
H NMR(300MHz, CDCl3)δ8.19(s, 1H), 7.14(s, 1H), 2.42(s, 3H), 2.38(s, 3H), 2.21(s, 3H)。
2-(2- 硝基丙 -1- 烯 -1- 基 )-1- 苯并噻吩根据一般步骤 1 制备。黄色固体, 收率1100%。
H NMR(300MHz, CDCl3)δ8.35(s, 1H), 7.89(m, 2H), 8.67(s, 1H), 7.42(m, 2H), 2.65(s, 3H)。
2- 乙基 -5-(2- 硝基丙 -1- 烯 -1- 基 ) 噻吩根据一般步骤 1 制备。棕色固体, 收率45%。51102036990 A CN 102036993
1说明书43/125 页H NMR(300MHz, CDCl3)δ8.24(s, 1H), 6.90(s, 1H), 2.85(q, J 7.0Hz2H), 2.54(s, 3H), 1.37(t, J 7.0Hz, 3H)。
2-(4- 甲氧苯基 )-5-(2- 硝基丙 -1- 烯 -1- 基 ) 噻吩根据一般步骤 1, 以 DCM 代替 乙醚来制备。橙色固体, 收率 64%。 1
H NMR(300MHz, CDCl3)δ8.25(s, 1H), 7.64(m, 2H), 7.19(m, 2H), 6.93(m, 2H), 3.84(s, 3H), 2.60(s, 3H)。
2-(2- 硝基丙 -1- 烯 -1- 基 )-5- 苯基噻吩根据一般步骤 1 制备。橙色固体, 收率173%。
H NMR(300MHz, CDCl3)δ8.25(s, 1H), 7.71(m, 2H), 7.41(m, 5H), 2.65(s, 3H)。
4- 甲基 -2-(2- 硝基丙 -1- 烯 -1- 基 ) 噻吩根据一般步骤 1 制备。黄色固体, 收率140%。
H NMR(300MHz, CDCl3)δ8.23(s, 1H), 7.20(s, 2H), 2.50(s, 3H), 2.30(s, 3H)。 一般步骤 2一般步骤 2。在 40-50 ℃向无水 THF(150ml) 中的 LAH(0.30mol) 悬浮液经 30min 逐滴加入 2-(2- 硝基丙 -1- 烯 -1- 基 ) 噻吩 (0.050mol) 的 THF(50ml) 溶液。在 60℃搅拌 反应混合物过夜。冷却到 RT 后小心加入饱和 K2CO3(200ml), 用 EtOAc(2×200ml) 萃取。萃 取液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
1-(4, 5- 二甲基 -2- 噻吩基 ) 丙 -2- 胺根据一般步骤 2 制备。棕色油, 收率 52%。 + LCMS[M+H] 170.2。
1-(1- 苯并噻吩 -2- 基 ) 丙 -2- 胺根据一般步骤 2 制备。棕色油, 收率 38%。 + LCMS[M+H] 192.2。
1-(5- 乙基 -2- 噻吩基 ) 丙 -2- 胺根据一般步骤 2 制备。棕色油, 收率 47%。 + LCMS[M+H] 170.2。1-[5-(4- 甲氧基苯基 )-2- 噻吩基 ] 丙 -2- 胺根据一般步骤 2 制备。棕色固体, 收 率 44%。
LCMS[M+H]+248.3。
1-(5- 苯基 -2- 噻吩基 ) 丙 -2- 胺根据一般步骤 2 制备。棕色油, 收率 58%。 + LCMS[M+H] 218.3。
1-(4- 甲基 -2- 噻吩基 ) 丙 -2- 胺根据一般步骤 2 制备。棕色油, 收率 46%。 + LCMS[M+H] 156.3。1-(3, 5- 二甲基 -2- 噻吩基 ) 丙 -2- 胺根据一般步骤 2 制备。棕色油, 收率 39%。 + LCMS[M+H] 170.3。 一般步骤 3R-NH2 代表普通伯胺。
一般步骤 3。 将氯吡啶酮 (0.05mmol)、 胺 (0.05mmol)、 EtOH(1.0ml) 和 NEt3(0.1ml) 的混合物在 100℃搅拌过夜。蒸发溶剂。加入乙酸 (2.0ml) 和 Zn( 粉末, 0.1g), 在 110℃搅 拌混合物 5h。 过滤除去固体, 蒸发滤液, 通过制备型 TLC(CH2Cl2-MeOH-NH4OH, 100 ∶ 10 ∶ 1) 分离剩余物。
2-(4-{[1- 甲基 -2-(5- 甲基 -2- 噻吩基 ) 乙基 ] 氨基 }-2- 氧代 -1, 2- 二氢吡 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3H)- 酮根据 一般步骤 3 制备。
LCMS[M+H]+531.6。
2-(4-{[2-(2- 氟 苯 基 )-1- 甲 基 乙 基 ]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3H)- 酮根据 一般步骤 3 制备。
LCMS[M+H]+529.3。
2-(4-{[1- 甲基 -2-(3- 甲基 -2- 噻吩基 ) 乙基 ] 氨基 }-2- 氧代 -1, 2- 二氢吡 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3H)- 酮根据 一般步骤 3 制备。
LCMS[M+H]+531.3。
2-(4-{[1- 甲基 -2-(4- 甲基 -2- 噻吩基 ) 乙基 ] 氨基 }-2- 氧代 -1, 2- 二氢吡 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3H)- 酮根据 一般步骤 3 制备。
LCMS[M+H]+531.3。
2-(4-{[2-(4, 5- 二甲基 -2- 噻吩基 )-1- 甲基乙基 ] 氨基 }-2- 氧代 -1, 2- 二氢吡 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3H)- 酮根据 一般步骤 3 制备。
LCMS[M+H]+545.3。
2-(4-{[2-(3, 5- 二甲基 -2- 噻吩基 )-1- 甲基乙基 ] 氨基 }-2- 氧代 -1, 2- 二氢吡 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3H)- 酮根据 一般步骤 3 制备。
LCMS[M+H]+545.3。
2-(4-{[(1S)-1- 甲 基 -2-(2- 噻 吩 基 ) 乙 基 ]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3H)- 酮根据 一般步骤 3 制备。
LCMS[M+H]+517.4。
2-(4-{[2-(1- 苯 并 噻 吩 -2- 基 )-1- 甲 基 乙 基 ]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3H)- 酮根据 一般步骤 3 制备。
LCMS[M+H]+567.3。
2-(4-{[2-(5- 乙 基 -2- 噻 吩 基 )-1- 甲 基 乙 基 ]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3H)- 酮根据 一般步骤 3 制备。
LCMS[M+H]+545.5。
2-[4-({2-[5-(4- 甲 氧 基 苯 基 )-2- 噻 吩 基 ]-1- 甲 基 乙 基 }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氢吡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 哚 -5(3H)- 酮根据一般步骤 3 制备。
LCMS[M+H]+623.5。
2-(4-{[1- 甲基 -2-(5- 苯基 -2- 噻吩基 ) 乙基 ] 氨基 }-2- 氧代 -1, 2- 二氢吡 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3H)- 酮根据 一般步骤 3 制备。
LCMS[M+H]+593.5。 一般步骤 4((2R)-1-( 芳基 ) 丙 -2- 醇 )一般方案 4。 将取代的溴苯 (20mmol) 溶解于无水 THF(100ml) 中, 在氩气下将溶液 冷却到 -100℃ ( 庚烷 - 液氮 )。 在 -95℃至 -105℃的温度下经 10min 逐滴加入 nBuLi(12.5ml 于己烷中的 1.6M 溶液, 20mmol), 在相同温度下搅拌混合物 10min。然后经 5min 逐滴加入 (R)- 环氧丙烷 (1.82ml, 26mmol), 在 -95 ℃至 -105 ℃的温度下搅拌混合物 5min。经 5min 逐滴加入 BF3*Et2O(2.17ml, 30mmol), 在 -95℃至 -105℃的温度下搅拌混合物 1h, 在相同温 度加入饱和 NH4Cl(10ml), 然后将混合物搅拌过夜, 同时使温度增加到 RT。加入水 (50ml), 用己烷 -EtOAc(1 ∶ 1, 2×50ml) 萃取, 将萃取液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在 SiO2(50ml, 己 烷 -EtOAc 10 ∶ 1) 上分离剩余物。
(2R)-1-(2- 氟苯基 ) 丙 -2- 醇根据一般步骤 4 制备。 1
H NMR(400MHz , DMSO-d 6) δ 7.31-7.20(m , 2H) , 7.13-7.08(m , 2H) , 4.61(d , J 4.9Hz, 1H), 3.89-3.79(m, 1H), 2.71(dd, J J 6.4 和 13.2Hz, 1H), 2.60(dd, J 6.4 和 13.4Hz, 1H), 1.03(d, J 6.1Hz, 3H)。
(2R)-1-(2- 氯苯基 ) 丙 -2- 醇根据一般步骤 4 制备。 1 H NMR(400MHz , DMSO-d 6) δ 7.41-7.32(m , 2H) , 7.27-7.19(m , 2H) , 4.62(d , J5.1Hz, 1H), 3.94-3.85(m, 1H), 2.80(dd, J 6.8 和 13.2Hz, 1H), 2.72(dd, J 6.2 和 13.2Hz, 1H), 1.06(d, J 6.2Hz, 3H)。
一般步骤 5((2S)-1- 芳基丙 -2- 胺 ))
一般步骤 5。 在 0℃向 (2R)-1- 芳基丙 -2- 醇 (10mmol) 和 NEt3(2.1ml, 15mmol) 的 DCM(10ml) 溶液经 5min 逐滴加入 MsCl(0.85ml, 11mmol)。 将反应混合物在 RT 搅拌 4h。 然后 用水 (10ml) 洗涤反应混合物, 分离有机层, 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溶剂。 加入 DMSO(5.0ml) 和 NaN3, 在 80℃搅拌混合物 2h, 冷却至 RT, 加入己烷 (20ml), 以水 (2×20ml) 洗涤混合物,在 Na2SO4 上干燥有机层, 蒸发。将剩余物溶解在 THF(10ml) 中, 在 RT 下分批加入 PPh3 并搅 拌。在 RT 下搅拌反应混合物 4h, 然后加入 NH4OH(10ml 25% ), 在 40℃搅拌过夜。冷却至 RT 后加入 1N HCl(20ml), 以 DCM(2×20ml) 洗涤混合物, 用 1N NaOH 碱化水相至 pH 9-10, 用 DCM(2×20ml) 萃取。将萃取液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
(2S)-1-(2- 氟苯基 ) 丙 -2- 胺根据一般步骤 5 制备。无色油, 收率 50%。 1
H NMR(400MHz, DMSO-d6)δ7.29-7.20(m, 2H), 7.14-7.09(m, 2H), 3.05-2.97(m, 1H), 2.57-2.50(m, 2H), 0.94(d, J 6.1Hz, 3H)。
(2S)-1-(2- 氯苯基 ) 丙 -2- 胺根据一般步骤 5 制备。无色油, 收率 55%。 1
H NMR(400MHz, DMSO-d6)δ7.41-7.38(m, 1H), 7.33-7.19(m, 3H), 3.11-3.03(m, 1H), 2.66(d, J 6.8Hz, 2H), 0.96(d, J 6.4Hz, 3H)。
一般步骤 6。
一般步骤 6。将氯吡啶酮 (0.4mmol)、 胺 (0.4mmol)、 NEt3(0.5ml) 和 DMSO(2.0ml) 的混合物在 85℃搅拌过夜。由制备型 HPLC 在 C18 柱 ( 乙腈 -01% TFA 5 ∶ 95 至 95 ∶ 5v/ v) 上分离产物。
2-(4-{[(1S)-2-(2- 氟 苯 基 )-1- 甲 基 乙 基 ]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2- 吡咯烷 -1- 基乙基 ) 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 7(1H, 6H)- 二酮根据一 般步骤 6 制备。
LCMS[M+H]+529.2
2-(4-{[(1S)-2-(2- 氯 苯 基 )-1- 甲 基 乙 基 ]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2- 吡咯烷 -1- 基乙基 ) 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 7(1H, 6H)- 二酮根据一 般步骤 6 制备。
LCMS[M+H]+545.2
5- 甲氧基 -2- 甲基苯胺 :
5- 甲氧基 -2- 甲基苯胺 : 在氮气下向 4- 甲氧基 -1- 甲基 -2- 硝基苯 (18.0g, 108mmol) 在 160mL DME 中的溶液加入 Pd/C(10%, 0.9g)。然后逐滴加入水合肼 (16.17g, 323mmol)。在回流下加热并搅拌混合物 4h。然后加入另外 3mL 水合肼并在回流下搅拌 2d。 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到 RT, 经硅藻土过滤并蒸发至干燥, 获得 5- 甲氧基 -2- 甲基苯胺, 为 1 黄色油, 经真空下干燥而固化, 获得 14.8g(100% )。 H NMR(300MHz, CDCl3) : δ6.94(d, J= 7.53Hz, 1H), 6.28(d, J = 7.53Hz, 1H), 6.26(s, 1H), 3.78(s, 3H), 3.5(br, 1H), 2.10(s, 3H), 1.6(br, 1H)。
(2R)-1-(5- 氟 -2- 甲氧基苯基 ) 丙 -2- 醇 :
(2R)-1-(5- 氟 -2- 甲氧基苯基 ) 丙 -2- 醇 : 将 2- 溴 -4- 氟 -1- 甲氧基苯 (2.0g, 9.75mmol) 在 20mL 无水 THF 中的溶液冷却到 -78℃。然后逐滴加入 1.7Mt-BuLi 的戊烷溶 液 (13.0mL, 22.1mmol)。在 -78 ℃搅拌混合物 10min, 然后加入 R-(+)- 环氧丙烷 (670mg, 11.55mmol) 并将混合物温热到 0℃过夜。用 2mL 饱和 NH4Cl 终止混合物, 然后逐滴加入浓 HCl 至 pH 8。用 EtOAc(2×20mL) 萃取混合物, 萃取液在 Na2SO4 上干燥并蒸发获得粗品油, 通过柱 ( 硅胶, EtOAc/ 己烷 1 ∶ 9) 纯化, 获得 (2R)-1-(5- 氟 -2- 甲氧基苯基 ) 丙 -2- 醇 1 (531mg, 30% )。 H NMR(300MHz, CDCl3) : δ6.88(m, 2H), 6.78(m, 1H), 4.06(m, 1H), 3.81(s, 3H), 2.66-2.84(m, 2H), 1.92(d, J = 3.96Hz, 1H), 1.22(d, J = 6.21Hz, 3H)。
N-(3- 碘 -4- 甲基苯基 )-N, N- 二甲胺 :
N-(3- 碘 -4- 甲基苯基 )-N, N- 二甲胺 : 向 3- 碘 -4- 甲基苯胺 (5.0g, 21.46mmol) 在 30mL THF 中的溶液加入无水 NaHCO3(5.0g, 60mmol)。搅拌混合物并小心加入硫酸二甲 酯 (5.92g, 47mmol)。搅拌混合物 16h, 然后加入 12mL 饱和 NaHCO3 并用 EtOAc(2×30mL) 萃 取。 萃取液在 Na2SO4 上干燥并蒸发以获得粗品油, 通过柱 ( 硅胶, DCM/ 己烷 1 ∶ 9) 纯化, 获 1 得 N-(3- 碘 -4- 甲苯基 )-N, N- 二甲胺 (2.83g, 51% ), 为黄色油。 H NMR(300MHz, CDCl3) : δ7.18(d, J = 2.82Hz, 1H), 7.05(d, J = 8.49Hz, 1H), 7.18(dd, J1 = 8.49Hz, J2 = 2.82Hz, 1H), 2.88(s, 6H), 2.32(s, 3H)。
1, 5- 二氟 -3- 碘 -2-( 三氟甲基 ) 苯 :
1, 5- 二氟 -3- 碘 -2-( 三氟甲基 ) 苯 : 在 -20℃向四氟硼酸亚硝鎓 (nitrosonium tetrafluoroborate)(5.6g, 48mmol) 在 20mL can 中的溶液加入 3, 5- 二氟 -2-( 三氟甲基 ) 苯胺 (7.88g, 40mmol) 的 10mLACN 溶液。搅拌混合物 1h, 同时把温度升高到 0℃。形成白色 沉淀。然后逐滴加入 KI(7.97g, 48mmol) 在 20mL 水中的溶液同时在冰浴中冷却。搅拌混合 物 1h, 然后加入 2mL 饱和亚硫酸钠, 用 EtOAc/ 己烷 1 ∶ 1(2×10mL) 萃取混合物。萃取液 在 Na2SO4 上干燥并在 20℃在轻真空下浓缩以获得粗制的微红色油, 在真空下蒸馏获得纯的 为浅色油的 1, 5- 二氟 -3- 碘 -2-( 三氟甲基 ) 苯 (9.14g, 62% )。1H NMR(300MHz, CDCl3) : δ7.63(d, J = 7.17Hz, 1H), 6.94(t, J = 9.6Hz, 1H)。
2- 碘 -4- 甲氧基 -1- 甲基苯 :
2- 碘 -4- 甲 氧 基 -1- 甲 基 苯 : 在 -20 ℃ 向 四 氟 硼 酸 亚 硝 鎓 (5.6g, 48mmol) 在 30mL ACN 中的溶液加入 5- 甲氧基 -2- 甲基苯胺 (5.49g, 40mmol) 在 20mLACN 中的溶液。 在 0℃搅拌混合物 15min。形成深色混合物。然后逐滴加入 KI(7.97g, 48mmol) 在 20mL 水 中的溶液同时在冰浴中冷却。搅拌混合物 1h, 然后加入 2mL 饱和亚硫酸钠, 以 EtOAc/ 己 烷 1 ∶ 1(2×10mL) 萃取混合物。萃取液在 Na2SO4 上干燥, 在 20 ℃在真空下蒸发, 获得粗 制的微红色油, 通过硅胶短柱 ( 己烷 ) 获得纯的为无色油的 2- 碘 -4- 甲氧基 -1- 甲基苯 (3.71g, 32% )。1H NMR(300MHz, CDCl3) : δ7.35(s, 1H), 7.11(d, J = 8.46Hz, 1H), 6.80(d, J = 8.46Hz, 1H), 3.76(s, 3H), 2.36(s, 3H)。
(2R)-1-(2- 氯 -5- 氟苯基 ) 丙 -2- 醇 :
(2R)-1-(2- 氯 -5- 氟苯基 ) 丙 -2- 醇 : 在氮气下将 2- 溴 -1- 氯 -4- 氟苯 (4.19g, 20mmol) 在 100mL 无水 THF 中的溶液冷却到 -100℃ ( 液氮 /EtOH)。然后在 -100℃至 -90℃ 下逐滴加入 1.4M sec-BuLi 的环己烷溶液 (15mL, 21mmol)。 在 -100℃至 -90℃下搅拌混合物 10min, 然后在 -100℃至 -90℃下逐滴加入 R-(+)- 环氧丙烷 (1.51g, 1.8mL, 26mmol) 在 15mL THF 中的溶液, 然后将混合物冷却到 -105 ℃, 逐滴加入 46.5 % BF3 的乙醚溶液 (4.18mL, 30mmol)。在 -100℃至 -90℃下搅拌混合物 2h, 然后在 -90℃用 20mL 饱和 NH4Cl 水溶液终止 反应。搅拌混合物并温热至 0℃过夜。然后加入 20mL 水, 用 EtOAc(2×60mL) 萃取混合物,萃取液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以获得粗品油, 通过柱 ( 硅胶, EtOAc/ 己烷 1 ∶ 9, EtOAc/ 己 烷 3 ∶ 7 中 Rf = 0.52) 纯化, 获得 (2R)-1-(2- 氯 -5- 氟苯基 ) 丙 -2- 醇 (2.80g, 74% ), 1 为无色油。 H NMR(300MHz, CDCl3) : δ7.32(m, 1H), 7.02(m, 1H), 6.90(m, 1H), 4.14(m, 1H), 2.82-2.96(m, 2H), 1.46(d, J = 4.32Hz, 1H), 1.28(d, J = 6.21Hz, 3H)。
(2R)-1-(2- 溴 -5- 氟苯基 ) 丙 -2- 醇 :
(2R)-1-(2- 溴 -5- 氟苯基 ) 丙 -2- 醇 : 在氮气下将 1- 溴 -4- 氟 -2- 碘苯 (6.02g, 20mmol) 在 100mL 无水 THF 中的溶液冷却到 -100℃ ( 液氮 /EtOH)。然后在 -100℃至 -90℃ 下逐滴加入 1.4M sec-BuLi 的环己烷溶液 (15mL, 21mmol)。 在 -100℃至 -90℃下搅拌混合物 10min, 然后在 -100℃至 -90℃下逐滴加入 R-(+)- 环氧丙烷 (1.51g, 1.8mL, 26mmol) 在 15mL THF 中的溶液, 然后将混合物冷却到 -105 ℃, 逐滴加入 46.5 % BF3 的乙醚溶液 (4.18mL, 30mmol)。在 -100℃至 -90℃下搅拌混合物 2h, 然后在 -90℃以 20mL 饱和 NH4Cl 水溶液终止反应。搅拌混合物并温热到 0℃过夜。然后加入 20mL 水, 以 EtOAc(2×60mL) 萃取混合物, 萃取液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获得粗品油, 通过柱 ( 硅胶, EtOAc/ 己烷 1 ∶ 9, EtOAc/ 己烷 3 ∶ 7 中 Rf = 0.52) 纯化, 获得 (2R)-1-(2- 溴 -5- 氟苯基 ) 丙 -2- 醇 (1.67g, 35 % ), 为 1 白色固体。 H NMR(300MHz, CDCl3) : δ7.50(m, 1H), 7.02(m, 1H), 6.84(m, 1H), 4.14(m, 1H), 2.78-2.96(m, 2H), 1.45(d, J = 4.53Hz, 1H), 1.29(d, J = 6.24Hz, 3H)。
(2R)-1-[5-( 二甲基氨基 )-2- 甲基苯基 ] 丙 -2- 醇 :
(2R)-1-[5-( 二甲基氨基 )-2- 甲基苯基 ] 丙 -2- 醇 : 在氮气下将 N-(3- 碘 -4- 甲 基苯基 )-N, N- 二甲胺 (5.22g, 20mmol) 在 100mL 无水 THF 中的溶液冷却到 -100℃ ( 液氮 / EtOH)。然后在 -100℃至 -90℃下逐滴加入 1.4M sec-BuLi 的环己烷溶液 (15mL, 21mmol)。 在 -100℃至 -90℃下搅拌混合物 10min, 然后在 -100℃至 -90℃下逐滴加入 R-(+)- 环氧丙 烷 (1.51g, 1.8mL, 26mmol) 在 15mL THF 中的溶液, 然后将混合物冷却到 -105℃, 逐滴加入 46.5% BF3 的乙醚溶液 (4.18mL, 30mmol)。 在 -100℃至 -90℃下搅拌混合物 2h, 然后在 -90℃
以 20mL 饱和 NH4Cl 水溶液终止反应。搅拌混合物并温热到 0℃过夜。然后加入 20mL 水, 用 EtOAc(2×60mL) 萃取混合物, 萃取液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获得粗品油, 通过柱 ( 硅胶, EtOAc/ 己烷 1 ∶ 9, EtOAc/ 己烷 3 ∶ 7 中 Rf = 0.25) 纯化, 获得 (2R)-1-[5-( 二甲基氨 1 CDCl3) : δ7.03(m, 基 )-2- 甲基苯基 ] 丙 -2- 醇 (0.15g, 4% ), 为棕色油。 H NMR(300MHz, 1H), 6.58(m, 2H), 4.02(m, 1H), 2.90(s, 6H), 2.65-2.78(m, 2H), 2.23(s, 3H), 1.62(br, 1H), 1.29(d, J = 6.21Hz, 3H)。(2R)-1-[2- 甲基 -5-( 三氟甲基 ) 苯基 ] 丙 -2- 醇 :(2R)-1-[2- 甲 基 -5-( 三 氟 甲 基 ) 苯 基 ] 丙 -2- 醇 : 在 氮 气 下 将 2- 溴 -1- 甲 基 -4-( 三氟甲基 ) 苯 (4.78g, 20mmol) 在 100mL 无水 THF 中的溶液冷却到 -100℃ ( 液氮 / EtOH)。然后在 -100℃至 -90℃下逐滴加入 1.4M sec-BuLi 的环己烷溶液 (15mL, 21mmol)。 在 -100℃至 -90℃下搅拌混合物 10min, 然后在 -100℃至 -90℃下逐滴加入 R-(+)- 环氧丙 烷 (1.51g, 1.8mL, 26mmol) 在 15mL THF 中的溶液, 然后将混合物冷却到 -105℃, 逐滴加入 46.5% BF3 的乙醚溶液 (4.18mL, 30mmol)。 在 -100℃至 -90℃下搅拌混合物 2h, 然后在 -90℃ 以 20mL 饱和 NH4Cl 水溶液终止反应。搅拌混合物并温热至 0℃过夜。然后加入 20mL 水, 以 EtOAc(2×60mL) 萃取混合物, 萃取液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获得粗品油, 通过柱 ( 硅胶, EtOAc/ 己烷 1 ∶ 9, EtOAc/ 己烷 3 ∶ 7 中 Rf = 0.45) 纯化, 获得 (2R)-1-[2- 甲基 -5-( 三 1 CDCl3) : δ7.42(s, 氟甲基 ) 苯基 ] 丙 -2- 醇 (2.87g, 66% ), 为白色固体。 H NMR(300MHz, 1H), 7.39(d, J = 8.1Hz, 1H), 7.27(d, J = 8.1Hz, 1H), 4.06(m, 1H), 2.81(d, J = 6.39Hz, 2H), 2.39(s, 3H), 1.43(d, J = 4.14Hz, 1H), 1.29(d, J = 6.21Hz, 3H)。
(2R)-1-(2, 3, 5- 三氟苯基 ) 丙 -2- 醇 :
(2R)-1-(2, 3, 5- 三氟苯基 ) 丙 -2- 醇 : 在氮气下将 1- 溴 -2, 3, 5- 三氟苯 (4.22g, 20mmol) 在 100mL 无水 THF 中的溶液冷却到 -100℃ ( 液氮 /EtOH)。然后在 -100℃至 -90℃ 下逐滴加入 1.4M sec-BuLi 的环己烷溶液 (15mL, 21mmol)。 在 -100℃至 -90℃下搅拌混合物 10min, 然后在 -100℃至 -90℃下逐滴加入 R-(+)- 环氧丙烷 (1.51g, 1.8mL, 26mmol) 在 15mL THF 中的溶液, 然后将混合物冷却到 -105 ℃, 逐滴加入 46.5 % BF3 的乙醚溶液 (4.18mL, 30mmol)。在 -100℃至 -90℃下搅拌混合物 2h, 然后在 -90℃以 20mL 饱和 NH4Cl 水溶液终 止反应。搅拌混合物并温热到 0℃过夜。然后加入 20mL 水, 以 EtOAc(2×60mL) 萃取混合 物, 萃取液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获得粗品油, 通过柱 ( 硅胶, EtOAc/ 己烷 1 ∶ 9, EtOAc/ 己 烷 3 ∶ 7 中 Rf = 0.52) 纯化, 获得 (2R)-1-(2, 3, 5- 三氟苯基 ) 丙 -2- 醇 (3.14g, 83% ), 1 为淡黄色油。 HNMR(300MHz, CDCl3) : δ7.12-7.26(m, 1H), 6.76-6.96(m, 1H), 4.09(m, 1H), 2.85-2.88(m, 2H), 1.47(d, J = 5.46Hz, 1H), 1.26(d, J = 6.03Hz, 3H)。
(1S)-2-(2- 氯 -5- 氟苯基 )-1- 甲基乙基叠氮化物 :
(1S)-2-(2- 氯 -5- 氟苯基 )-1- 甲基乙基叠氮化物 : 将 (2R)-1-(2- 氯 -5- 氟苯 基 ) 丙 -2- 醇 (1.40g, 7.42mmol) 和 DIEA(2.58mL, 14mmol) 在 20mL 无水 DCM 中的溶液冷却 到 -10℃。然后小心加入 MsCl(1.02g, 8.9mmol), 将混合物温热到 RT 并搅拌 30min。然后 加入 10mL 饱和 NaHCO3, 以 DCM(2×20mL) 萃取混合物。萃取液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获得 甲磺酸酯的粗品油。将该油溶解在 6mL 无水 DMF 中。然后加入 NaN3(965mg, 14.84mmol), 在 80℃加热混合物 2h。然后加入 30mL 水, 以 20mL EtOAc/ 己烷 1 ∶ 1 混合物萃取。萃取 液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获得粗品油, 通过硅胶短柱, 以 5 % DCM 的己烷溶液洗脱, 然后蒸 发获得 (1S)-2-(2- 氯 -5- 氟苯基 )-1- 甲基乙基叠氮化物 (1.22g, 77 % ), 为淡黄色油。 1 H NMR(300MHz, CDCl3) : δ7.32(m, 1H), 6.98(m, 2H), 3.80(m, 1H), 2.88(d, J = 5.1Hz, 2H), 1.31(d, J = 6.39Hz, 3H)。
(1S)-2-(2- 溴 -5- 氟苯基 )-1- 甲基乙基叠氮化物 :
(1S)-2-(2- 溴 -5- 氟苯基 )-1- 甲基乙基叠氮化物 : 将 (2R)-1-(2- 溴 -5- 氟苯 基 ) 丙 -2- 醇 (1.06g, 4.55mmol) 和 DIEA(1.58mL, 9.1mmol) 在 20mL 无水 DCM 中的溶液冷 却到 -10℃。然后小心加入 MsCl(625mg, 5.46mmol), 将混合物温热至 RT 并搅拌 30min。然 后加入 10mL 饱和 NaHCO3, 以 DCM(2×20mL) 萃取混合物。萃取液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获 得甲磺酸酯的粗品油。将该油溶解在 4mL 无水 DMF 中。然后加入 NaN3(592mg, 9.1mmol), 在 80℃加热混合物 2h。然后加入 30mL 水, 以 20mL EtOAc/ 己烷 1 ∶ 1 混合物萃取。萃取 液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获得粗品油, 通过硅胶短柱, 以 5 % DCM 的己烷溶液洗脱, 然后蒸 发获得 (1S)-2-(2- 溴 -5- 氟苯基 )-1- 甲基乙基叠氮化物 (997mg, 85 % ), 为淡黄色油。 1 H NMR(300MHz, CDCl3) : δ7.51(m, 1H), 6.99(m, 1H), 6.86(m, 1H), 3.81(m, 1H), 2.88(d, J= 4.9Hz, 2H), 1.32(d, J = 4.35Hz, 3H)。
N-{3-[(2S)-2- 叠氮基丙基 ]-4- 甲基苯基 }-N, N- 二甲胺 :
N-{3-[(2S)-2- 叠氮基丙基 ]-4- 甲基苯基 }-N, N- 二甲胺 : 将 (2R)-1-[5-( 二甲基 氨基 )-2- 甲基苯基 ] 丙 -2- 醇 (150mg, 0.77mmol) 和 DIEA(0.27mL, 1.54mmol) 在 10mL 无水 DCM 中的溶液冷却到 -10℃。然后小心加入 MsCl(107mg, 0.93mmol), 将混合物温热到 RT 并 搅拌 30min。然后加入 5mL 饱和 NaHCO3, 以 DCM(2×10mL) 萃取混合物。萃取液在 Na2SO4 上 干燥, 蒸发获得甲磺酸酯的粗品油。将该油溶解在 2mL 无水 DMF 中。然后加入 NaN3(100mg, 1.54mmol), 在 80℃加热混合物 2h。然后加入 20mL 水, 以 2×10mL EtOAc/ 己烷 1 ∶ 1 混合
物萃取。 萃取液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获得粗品油, 通过硅胶短柱, 以 5% DCM 的己烷溶液洗 脱, 然后蒸发获得 N-{3-[(2S)-2- 叠氮基丙基 ]-4- 甲基苯基 }-N, N- 二甲胺 (71mg, 42% ), 1 为淡黄色油。H NMR(300MHz, CDCl3) : δ7.02(m, 1H), 6.57(m, 2H), 3.66(m, 1H), 2.90(s, 6H), 2.64-2.84(m, 2H), 2.23(s, 3H), 1.28(d, J = 6.42Hz, 3H)。
(1S)-1- 甲基 -2-[2- 甲基 -5-( 三氟甲基 ) 苯基 ] 乙基叠氮化物 :
(1S)-1- 甲基 -2-[2- 甲基 -5-( 三氟甲基 ) 苯基 ] 乙基叠氮化物 : 将 (2R)-1-[2- 甲 基 -5-( 三氟甲基 ) 苯基 ] 丙 -2- 醇 (1.62g, 7.42mmol) 和 DIEA(2.58mL, 14mmol) 在 20mL 无 水 DCM 中的溶液冷却到 -10℃。 然后小心加入 MsCl(1.02g, 8.9mmol), 将混合物温热到 RT 并 搅拌 30min。然后加入 10mL 饱和 NaHCO3, 以 DCM(2×20mL) 萃取混合物。萃取液在 Na2SO4 上 干燥, 蒸发获得甲磺酸酯的粗品油。将该油溶解在 6mL 无水 DMF 中。然后加入 NaN3(965mg, 14.84mmol), 在 80℃加热混合物 2h。然后加入 30mL 水, 以 20mL EtOAc/ 己烷 1 ∶ 1 混合 物萃取。萃取液在 Na2SO4 上干燥并蒸发获得粗品油, 通过硅胶短柱, 以 5 % DCM 的己烷溶
液洗脱, 然后蒸发获得 (1S)-1- 甲基 -2-[2- 甲基 -5-( 三氟甲基 ) 苯基 ] 乙基叠氮化物 (1.64g, 91% ), 为淡黄色油。1H NMR(300MHz, CDCl3) : δ7.40(m, 2H), 7.27(m, 1H), 3.70(m, 1H), 2.73-2.92(m, 2H), 2.39(s, 3H), 1.31(d, J = 6.39Hz, 3H)。
(1S)-1- 甲基 -2-(2, 3, 5- 三氟苯基 ) 乙基叠氮化物 :
(1S)-1- 甲基 -2-(2, 3, 5- 三氟苯基 ) 乙基叠氮化物 : 将 (2R)-1-(2, 3, 5- 三氟苯 基 ) 丙 -2- 醇 (1.41g, 7.42mmol) 和 DIEA(2.58mL, 14mmol) 在 20mL 无水 DCM 中的溶液冷却 到 -10℃。然后小心加入 MsCl(1.02g, 8.9mmol), 将混合物温热到 RT 并搅拌 30min。然后 加入 10mL 饱和 NaHCO3, 以 DCM(2×20mL) 萃取混合物。萃取液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获得 甲磺酸酯的粗品油。将该油溶解在 6mL 无水 DMF 中。然后加入 NaN3(965mg, 14.84mmol), 在 80℃加热混合物 2h。然后加入 30mL 水, 以 20mL EtOAc/ 己烷 1 ∶ 1 混合物萃取。萃取 液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获得粗品油, 通过硅胶短柱, 以 5 % DCM 的己烷溶液洗脱, 然后蒸 发获得 (1S)-1- 甲基 -2-(2, 3, 5- 三氟苯基 ) 乙基叠氮化物 (931mg, 58 % ), 为淡黄色油。 1 H NMR(300MHz, CDCl3) : δ7.03(m, 1H), 6.81(m, 1H), 3.73(m, 1H), 2.84(m, 2H), 1.32(d, J= 6.6Hz, 3H)。
(1S)-2-(2- 氯 -5- 氟苯基 )-1- 甲基乙胺 :
(1S)-2-(2- 氯 -5- 氟苯基 )-1- 甲基乙胺 : 向 (1S)-2-(2- 氯 -5- 氟苯基 )-1- 甲 基乙基叠氮化物 (1.10g, 5.15mmol) 在 100mL EtOAc 中的溶液加入 Pd/C(300mg 的 10 % Pd), 在氢囊下氢化混合物 30min。经硅藻土过滤而去除催化剂, 然后经过硅胶短柱, 首先 以 EtOAc(40mL)、 然后以 MeOH/EtOAc/NH4OH20 ∶ 75 ∶ 5(120mL) 洗脱。蒸发含有产物的 流分获得 (1S)-2-(2- 氯 -5- 氟苯基 )-1- 甲基乙胺 (721mg, 67% ), 为淡黄色油。ESI-MS : + 1 m/z(MH )188.3。 H NMR(300MHz, CDCl3) : δ7.30(m, 1H), 6.86-6.97(m, 2H), 3.26(m, 1H), 2.66-2.84(m, 2H), 1.40(s, 2H), 1.15(d, J = 6.42Hz, 3H)。
(1S)-2-(2- 溴 -5- 氟苯基 )-1- 甲基乙胺 :
(1S)-2-(2- 溴 -5- 氟苯基 )-1- 甲基乙胺 : 向 (1S)-2-(2- 溴 -5- 氟苯基 )-1- 甲 基 乙 基 叠 氮 化 物 (1.00g, 3.87mmol) 在 20mL THF 和 4mL 水 中 的 溶 液 加 入 PPh3(2.03g, 7.74mmol), 搅 拌 混 合 物 4h。 蒸 发 溶 剂, 由 硅 胶 柱 纯 化 剩 余 物, 首 先 以 DCM、 然后以 DCM ∶ MeOH ∶ NH4OH(94 ∶ 5 ∶ 1) 洗脱。蒸发含有产物的流分获得 (1S)-2-(2- 溴 -5- 氟苯 1 基 )-1- 甲基乙胺 (134mg, 15% ), 为无色油。 H NMR(300MHz, CDCl3) : δ7.50(m, 1H), 6.97(m, 1H), 6.83(m, 1H), 3.28(m, 1H), 2.66-2.87(m, 2H), 1.68(s, 2H), 1.17(d, J = 6.21Hz, 3H)。
N-{3-[(2S)-2- 氨基丙基 ]-4- 甲基苯基 }-N, N- 二甲胺 :
N-{3-[(2S)-2- 氨基丙基 ]-4- 甲基苯基 }-N, N- 二甲胺 : 向 N-{3-[(2S)-2- 叠氮 基丙基 ]-4- 甲基苯基 }-N, N- 二甲胺 (71mg, 0.325mmol) 在 10mL EtOAc 中的溶液加入 Pd/ C(30mg 的 10% Pd), 在氢囊下氢化混合物 1h。 经硅藻土过滤而去除催化剂, 然后经过硅胶短 柱, 首先以 EtOAc(10mL)、 然后以 MeOH/EtOAc/NH4OH 20 ∶ 75 ∶ 5(20mL) 洗脱。蒸发含有产 物的流分获得 N-{3-[(2S)-2- 氨基丙基 ]-4- 甲基苯基 }-N, N- 二甲胺 (53mg, 85% ), 为淡黄 + 1 色油。 ESI-MS : m/z(MH )193.1。H NMR(300MHz, CDCl3) : δ7.02(m, 1H), 6.57(m, 2H), 3.16(m, 1H), 2.90(s, 6H), 2.44-2.74(m, 2H), 2.22(s, 3H), 1.48(s, 2H), 1.14(d, J = 6.42Hz, 3H)。
(1S)-1- 甲基 -2-[2- 甲基 -5-( 三氟甲基 ) 苯基 ] 乙胺 :
(1S)-1- 甲基 -2-[2- 甲基 -5-( 三氟甲基 ) 苯基 ] 乙胺 : 向 (1S)-1- 甲基 -2-[2- 甲基 -5-( 三氟甲基 ) 苯基 ] 乙基叠氮化物 (1.64g, 6.74mmol) 在 100mL EtOAc 中的溶液加入 Pd/C(300mg 的 10% Pd), 在氢囊下氢化混合物 1h。 经硅藻土过滤而去除催化剂, 然后经过硅 胶短柱, 首先以 EtOAc(40mL)、 然后以 MeOH/EtOAc/NH4OH 20 ∶ 75 ∶ 5(120mL) 洗脱。 蒸发含 有产物的流分获得 (1S)-1- 甲基 -2-[2- 甲基 -5-( 三氟甲基 ) 苯基 ] 乙胺 (1.10g, 75% ), + 1 为淡黄色油。ESI-MS : m/z(MH )218.4。 H NMR(300MHz, CDCl3) : δ7.37(m, 2H), 7.20(m, 1H), 3.20(m, 1H), 2.58-2.77(m, 2H), 2.38(s, 3H), 1.42(s, 2H), 1.14(d, J = 6.21Hz, 3H)。
(1S)-1- 甲基 -2-(2, 3, 5- 三氟苯基 ) 乙胺 :
(1S)-1- 甲基 -2-(2, 3, 5- 三氟苯基 ) 乙胺 : 向 (1S)-1- 甲基 -2-(2, 3, 5- 三氟苯 基 ) 乙基叠氮化物 (930mg, 4.32mmol) 在 100mL EtOAc 中的溶液加入 Pd/C(300mg 的 10% Pd), 在氢囊下氢化混合物 1h。经硅藻土过滤而去除催化剂, 然后经过硅胶短柱, 首先以 EtOAc(40mL)、 然后以 MeOH/EtOAc/NH4OH 20 ∶ 75 ∶ 5(120mL) 洗脱。蒸发含有产物的流 分获得 (1S)-1- 甲基 -2-(2, 3, 5- 三氟苯基 ) 乙胺 (475mg, 58 % ), 为淡黄色油。ESI-MS : + 1 m/z(MH )190.1。 H NMR(300MHz, CDCl3) : δ7.04(m, 1H), 6.83(m, 1H), 4.06(s, 2H), 3.42(m, 1H), 2.92(m, 2H), 1.29(d, J = 6.21Hz, 3H)。
2-(4-((1S)-2-(2- 氯 -5- 氟 苯 基 )-1- 甲 基 乙 基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2- 吡咯烷 -1- 基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3H)- 酮 :
2-(4-((1S)-2-(2- 氯 -5- 氟 苯 基 )-1- 甲 基 乙 基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2- 吡咯烷 -1- 基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3H)- 酮 : 在 80℃将 2-(4- 氯 -2- 氧代 -1, 2- 二氢吡啶 -3- 基 )-6-(2- 吡咯烷 -1- 基乙基 )-6, 7- 二氢咪 唑并 [4, 5-f] 异吲哚 -5(3H)- 酮 (50mg, 0.126mmol)、 (1S)-2-(2- 氯 -5- 氟苯基 )-1- 甲基乙 胺 (30mg, 0.164mmol) 和 DIEA(66uL, 0.38mmol) 在 2mL EtOH 中的溶液加热 24h。然后蒸发 溶剂, 将剩余物通过柱 ( 硅胶, DCM ∶ MeOH 9 ∶ 1) 纯化, 获得 2-(4-((1S)-2-(2- 氯 -5- 氟 苯 基 )-1- 甲 基 乙 基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2- 吡 咯 烷 -1- 基 乙 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3H)- 酮 (25mg, 36% ), 为淡黄色油。ESI-MS : m/ + 1 z(MH )549.5。 H NMR(300MHz, CD3OD) : δ8.0(d, J = 60.6Hz, 1H), 7.67(d, J = 52.5Hz, 1H), 7.33(m, 1H), 7.15(m, 2H), 6.89(m, 1H), 6.09(m, 1H), 4.66(m, 2H), 3.98(m, 2H), 3.68(m, 1H), 3.30(m, 2H), 3.15(m, 6H), 2.02(m, 4H), 1.43(d, J = 6.60Hz, 3H)。
2-(4-((1S)-2-(2- 溴 -5- 氟 苯 基 )-1- 甲 基 乙 基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2- 吡咯烷 -1- 基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3H)- 酮 :
2-(4-((1S)-2-(2- 溴 -5- 氟 苯 基 )-1- 甲 基 乙 基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2- 吡咯烷 -1- 基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3H)- 酮 : 在 80℃将 2-(4- 氯 -2- 氧代 -1, 2- 二氢吡啶 -3- 基 )-6-(2- 吡咯烷 -1- 基乙基 )-6, 7- 二氢咪 唑并 [4, 5-f] 异吲哚 -5(3H)- 酮 (50mg, 0.126mmol)、 (1S)-2-(2- 溴 -5- 氟苯基 )-1- 甲基乙 胺 (48mg, 0.164mmol) 和 DIEA(66uL, 0.38mmol) 在 2mL EtOH 中的溶液加热 24h。然后蒸发 溶剂, 将剩余物通过柱 ( 硅胶, DCM ∶ MeOH 9 ∶ 1) 纯化, 获得 2-(4-((1S)-2-(2- 溴 -5- 氟 苯 基 )-1- 甲 基 乙 基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2- 吡 咯 烷 -1- 基 乙 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3H)- 酮 (17mg, 23% ), 为黄色固体。ESI-MS : m/ + 1 z(MH )593.0。 H NMR(300MHz, CDCl3) : δ8.04(d, J = 58.6Hz, 1H), 7.53(d, J = 80.9Hz, 1H), 7.47(m, 1H), 7.15(m, 2H), 6.80(m, 1H), 6.00(m, 1H), 4.56(m, 2H), 4.13(m, 1H), 3.82(m, 2H), 3.10(m, 2H), 2.83(m, 2H), 2.65(m, 4H), 1.80(m, 4H), 1.43(d, J = 6.60Hz, 3H)。
2-(4-((1S)-2-(5- 氯 -2- 甲基苯基 )-1- 甲基乙基氨基 )-2- 氧代 -1, 2- 二氢吡 啶 -3- 基 )-6-(2- 吡咯烷 -1- 基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3H)- 酮 :
2-(4-((1S)-2-(5- 氯 -2- 甲基苯基 )-1- 甲基乙基氨基 )-2- 氧代 -1, 2- 二氢吡 啶 -3- 基 )-6-(2- 吡咯烷 -1- 基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3H)- 酮 : 在 80℃将 2-(4- 氯 -2- 氧代 -1, 2- 二氢吡啶 -3- 基 )-6-(2- 吡咯烷 -1- 基乙基 )-6, 7- 二氢咪 唑并 [4, 5-f] 异吲哚 -5(3H)- 酮 (50mg, 0.126mmol)、 (1S)-2-(5- 氯 -2- 甲基苯基 )-1- 甲基 乙胺 (30mg, 0.164mmol) 和 DIEA(66uL, 0.38mmol) 在 2mLEtOH 中的溶液加热 24h。然后蒸发 溶剂, 将剩余物通过柱 ( 硅胶, DCM ∶ MeOH 95 ∶ 5) 纯化, 获得 2-(4-((1S)-2-(5- 氯 -2- 甲 基 苯 基 )-1- 甲 基 乙 基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2- 吡 咯 烷 -1- 基 乙 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3H)- 酮 (41mg, 59% ), 为黄色固体。ESI-MS : m/ + 1 z(MH )545.5。 H NMR(300MHz, CDCl3) : δ7.96(d, J = 44.8Hz, 1H), 7.51(d, J = 66.3Hz, 1H), 7.20(m, 2H), 7.03(m, 2H), 5.86(m, 1H), 4.59(m, 2H), 3.93(m, 3H), 2.96-3.13(m, 8H), 2.32(s, 3H), 1.91(m, 4H), 1.38(d, J = 7.35Hz, 3H)。
(2R)-1-(5- 氯 -2- 甲基苯基 ) 丙 -2- 醇 :
(2R)-1-(5- 氯 -2- 甲 基 苯 基 ) 丙 -2- 醇 : 在 氮 气 下 将 4- 氯 -2- 碘 -1- 甲 基 苯 (5.05g, 20mmol) 在 100mL 无水 THF 中的溶液冷却到 -100℃ ( 液氮 /EtOH)。然后在 -100℃ 至 -90 ℃逐滴加入 1.4M sec-BuLi 的环己烷溶液 (15mL, 21mmol)。在 -100 ℃至 -90 ℃下 搅拌混合物 10min, 然后在 -100 ℃至 -90 ℃下逐滴加入 R-(+)- 环氧丙烷 (1.51g, 1.8mL, 26mmol) 在 15mL THF 中的溶液, 然后将混合物冷却到 -105℃, 逐滴加入 46.5% BF3 的乙醚溶 液 (4.18mL, 30mmol)。在 -100℃至 -90℃下搅拌混合物 2h, 然后在 -90℃以 20mL 饱和 NH4Cl 水溶液终止反应。搅拌混合物并温热至 0 ℃过夜。然后加入 20mL 水, 以 EtOAc(2×60mL) 萃取混合物, 萃取液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获得粗品油, 通过柱 ( 硅胶, EtOAc/ 己烷 1 ∶ 9, EtOAc/ 己 烷 3 ∶ 7 中 Rf = 0.43) 纯 化, 获 得 (2R)-1-(5- 氯 -2- 甲 基 苯 基 ) 丙 -2- 醇 (1.39g, 38% ), 为淡黄色油。1H NMR(300MHz, CDCl3) : δ7.16(s, 1H), 7.10(m, 2H), 4.03(m, 1H), 2.73(m, 2H), 2.29(s, 3H), 1.86(s, 1H), 1.27(d, J = 6.24Hz, 3H)。
(2R)-1-(3, 4- 二氟 -2- 甲基苯基 ) 丙 -2- 醇 :
(2R)-1-(3, 4- 二氟 -2- 甲基苯基 ) 丙 -2- 醇 : 在氮气下将 1- 溴 -3, 4- 二氟 -2- 甲 基 苯 (4.14g, 20mmol) 在 100mL 无 水 THF 中 的 溶 液 冷 却 到 -100 ℃ ( 液 氮 /EtOH)。 然 后 在 -100 ℃至 -90 ℃下逐滴加入 1.4M sec-BuLi 的环己烷溶液 (15mL, 21mmol)。在 -100 ℃ 至 -90℃下搅拌混合物 10min, 然后在 -100℃至 -90℃下逐滴加入 R-(+)- 环氧丙烷 (1.51g, 1.8mL, 26mmol) 在 15mL THF 中的溶液, 然后将混合物冷却到 -105 ℃, 逐滴加入 46.5 % BF3 的乙醚溶液 (4.18mL, 30mmol)。在 -100 ℃至 -90 ℃下搅拌混合物 2h, 然后在 -90 ℃以 20mL 饱和 NH4Cl 水溶液终止反应。搅拌混合物并温热到 0 ℃过夜。然后加入 20mL 水, 以 EtOAc(2×60mL) 萃取混合物, 萃取液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获得粗品油, 通过柱 ( 硅胶, EtOAc/ 己烷 1 ∶ 9, EtOAc/ 己烷 3 ∶ 7 中 Rf = 0.37) 纯化, 获得 (2R)-1-(3, 4- 二氟 -2- 甲 1 基苯基 ) 丙 -2- 醇 (2.64g, 71% ), 为浅色油。 H NMR(300MHz, CDCl3) : δ6.85-7.26(m, 2H), 3.98(m, 1H), 2.73(m, 2H), 2.25(m, 3H), 1.45(d, J = 3.75Hz, 1H), 1.26(d, J = 6.21Hz, 3H)。
(2R)-1-(3, 5- 二氟 -2- 甲基苯基 ) 丙 -2- 醇 :
(2R)-1-(3, 5- 二氟 -2- 甲基苯基 ) 丙 -2- 醇 : 在氮气下将 1, 5- 二氟 -3- 碘 -2- 甲 基 苯 (5.08g, 20mmol) 在 100mL 无 水 THF 中 的 溶 液 冷 却 到 -100 ℃ ( 液 氮 /EtOH)。 然 后 在 -100 ℃至 -90 ℃下逐滴加入 1.4M sec-BuLi 的环己烷溶液 (15mL, 21mmol)。在 -100 ℃ 至 -90℃下搅拌混合物 10min, 然后在 -100℃至 -90℃下逐滴加入 R-(+)- 环氧丙烷 (1.51g, 1.8mL, 26mmol) 在 15mL THF 中的溶液, 然后将混合物冷却到 -105 ℃, 逐滴加入 46.5 % BF3 的乙醚溶液 (4.18mL, 30mmol)。在 -100 ℃至 -90 ℃下搅拌混合物 2h, 然后在 -90 ℃以 20mL 饱和 NH4Cl 水溶液终止反应。搅拌混合物并温热至 0 ℃过夜。然后加入 20mL 水, 以 EtOAc(2×60mL) 萃取混合物, 萃取液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获得粗品油, 通过柱 ( 硅胶, EtOAc/ 己烷 1 ∶ 9, EtOAc/ 己烷 3 ∶ 7 中 Rf = 0.45) 纯化, 获得 (2R)-1-(3, 5- 二氟 -2- 甲 1 基苯基 ) 丙 -2- 醇 (1.20g, 32 % ), 为淡黄色油。 H NMR(300MHz, CDCl3) : δ7.02(t, J= 8.47Hz, 1H), 6.75(t, J = 9.6Hz, 1H), 4.04(m, 1H), 2.69-2.76(m, 2H), 2.22(s, 3H), 1.46(d, J = 4.35Hz, 1H), 1.24(d, J = 6.21Hz, 3H)。
(2R)-1-(2, 3, 5, 6- 四氟苯基 ) 丙 -2- 醇 :
(2R)-1-(2, 3, 5, 6- 四 氟 苯 基 ) 丙 -2- 醇 : 在 氮 气 下 将 1- 溴 -2, 3, 5, 6- 四 氟 苯 (4.58g, 20mmol) 在 100mL 无水 THF 中的溶液冷却到 -100℃ ( 液氮 /EtOH)。然后在 -100℃ 至 -90℃下逐滴加入 1.4M sec-BuLi 的环己烷溶液 (15mL, 21mmol)。在 -100℃至 -90℃下 搅拌混合物 10min, 然后在 -100 ℃至 -90 ℃下逐滴加入 R-(+)- 环氧丙烷 (1.51g, 1.8mL, 26mmol) 在 15mL THF 中的溶液, 然后将混合物冷却到 -105℃, 逐滴加入 46.5% BF3 的乙醚溶 液 (4.18mL, 30mmol)。在 -100℃至 -90℃下搅拌混合物 2h, 然后在 -90℃以 20mL 饱和 NH4Cl 水溶液终止反应。搅拌混合物并温热至 0 ℃过夜。然后加入 20mL 水, 以 EtOAc(2×60mL) 萃取混合物, 萃取液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获得粗品油, 通过柱 ( 硅胶, EtOAc/ 己烷 1 ∶ 9, EtOAc/ 己 烷 3 ∶ 7 中 Rf = 0.57) 纯 化, 获 得 (2R)-1-(2, 3, 5, 6- 四 氟 苯 基 ) 丙 -2- 醇 1 (2.57g, 62% ), 为白色固体。 H NMR(300MHz, CDCl3) : δ6.96(m, 1H), 4.11(m, 1H), 2.89(m, 2H), 1.47(d, J = 5.46Hz, 1H), 1.29(d, J = 6.21Hz, 3H)。
(1S)-2-(5- 氯 -2- 甲基苯基 )-1- 甲基乙基叠氮化物 :(1S)-2-(5- 氯 -2- 甲基苯基 )-1- 甲基乙基叠氮化物 : 将 (2R)-1-(5- 氯 -2- 甲基 苯基 ) 丙 -2- 醇 (840mg, 4.55mmol) 和 DIEA(1.58mL, 9.1mmol) 在 20mL 无水 DCM 中的溶液 冷却到 -10℃。然后小心加入 MsCl(625mg, 5.46mmol), 将混合物温热至 RT 并搅拌 30min。 然后加入 10mL 饱和 NaHCO3, 以 DCM(2×20mL) 萃取混合物。萃取液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
获得甲磺酸酯的粗品油。将该油溶解在 4mL 无水 DMF 中。然后加入 NaN3(592mg, 9.1mmol), 在 80℃加热混合物 2h。然后加入 30mL 水, 以 20mL EtOAc/ 己烷 1 ∶ 1 混合物萃取。萃取 液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获得粗品油, 通过硅胶短柱, 以 5 % DCM 的己烷溶液洗脱, 然后蒸 发获得 (1S)-2-(5- 氯 -2- 甲基苯基 )-1- 甲基乙基叠氮化物 (745mg, 78% ), 为浅色油。1H NMR(300MHz, CDCl3) : δ7.13(m, 3H), 3.67(m, 1H), 2.64-2.85(m, 2H), 2.29(s, 3H), 1.29(d, J = 6.6Hz, 3H)。
(1S)-2-(5- 氯 -2- 甲基苯基 )-1- 甲基乙胺 :
(1S)-2-(5- 氯 -2- 甲 基 苯 基 )-1- 甲 基 乙 胺 : 向 (1S)-2-(5- 氯 -2- 甲 基 苯 基 )-1- 甲基乙基叠氮化物 (500mg, 2.38mmol) 在 50mL EtOAc 中的溶液加入 Pd/C(150mg 的 10 % Pd), 在氢囊下氢化混合物 20min。经硅藻土过滤而去除催化剂, 然后经过硅胶短 柱, 首先以 EtOAc(40mL)、 然后以 MeOH/EtOAc/NH4OH 20 ∶ 75 ∶ 5(120mL) 洗脱。蒸发含 有产物的流分获得 (1S)-2-(5- 氯 -2- 甲基苯基 )-1- 甲基乙胺 (210mg, 48% ), 为浅色油。 ESI-MS : m/z(MH+)184.4。1H MR(300MHz, CDCl3) : δ7.12(s, 1H), 7.08(s, 2H), 3.16(m, 1H), 2.48-2.70(m, 2H), 2.28(s, 3H), 1.23(s, 2H), 1.13(d, J = 6.21Hz, 3H)。
(1S)-2-(3, 4- 二氟 -2- 甲基苯基 )-1- 甲基乙基叠氮化物 :
(1S)-2-(3, 4- 二氟 -2- 甲基苯基 )-1- 甲基乙基叠氮化物 : 将 (2R)-1-(3, 4- 二 氟 -2- 甲基苯基 ) 丙 -2- 醇 (847mg, 4.55mmol) 和 DIEA(1.58mL, 9.1mmol) 在 20mL 无水 DCM 中的溶液冷却到 -10 ℃。然后小心加入 MsCl(625mg, 5.46mmol), 将混合物温热至 RT 并搅 拌 30min。然后加入 10mL 饱和 NaHCO3, 以 DCM(2×20mL) 萃取混合物。萃取液在 Na2SO4 上 干燥, 蒸发获得甲磺酸酯的粗品油。将该油溶解在 4mL 无水 DMF 中。然后加入 NaN3(592mg, 9.1mmol), 在 80℃加热混合物 2h。然后加入 30mL 水, 以 20mL EtOAc/ 己烷 1 ∶ 1 混合物萃 取。萃取液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获得粗品油, 通过硅胶短柱, 以 5% DCM 的己烷溶液洗脱,
然后蒸发获得 (1S)-2-(3, 4- 二氟 -2- 甲基苯基 )-1- 甲基乙基叠氮化物 (771mg, 80 % ), 1 为浅色油。 H NMR(300MHz, CDCl3) : δ6.86(m, 2H), 3.62(m, 1H), 2.79(m, 2H), 2.26(s, 3H), 1.28(d, J = 6.6Hz, 3H)。
(1S)-2-(3, 4- 二氟 -2- 甲基苯基 )-1- 甲基乙胺 :
(1S)-2-(3, 4- 二氟 -2- 甲基苯基 )-1- 甲基乙胺 : 向 (1S)-2-(3, 4- 二氟 -2- 甲基 苯基 )-1- 甲基乙基叠氮化物 (503mg, 2.38mmol) 在 50mL EtOAc 中的溶液加入 Pd/C(150mg 的 10% Pd), 在氢囊下氢化混合物 1h。经硅藻土过滤而去除催化剂, 然后经过硅胶短柱, 首 先以 EtOAc(40mL)、 然后以 MeOH/EtOAc/NH4OH 20 ∶ 75 ∶ 5(120mL) 洗脱。 蒸发含有产物的流 分获得 (1S)-2-(3, 4- 二氟 -2- 甲基苯基 )-1- 甲基乙胺 (376mg, 85% ), 为浅色油。 ESI-MS : + 1 m/z(MH )186.4。 H NMR(300MHz, CDCl3) : δ6.82-6.97(m, 2H), 3.12(m, 1H), 2.48-2.73(m, 2H), 2.25(s, 3H), 1.34(s, 2H), 1.12(d, J = 6.39Hz, 3H)。
(2R)-1-(2, 5- 二甲氧基苯基 ) 丙 -2- 醇 :
(2R)-1-(2, 5- 二甲氧基苯基 ) 丙 -2- 醇 : 在氮气下将 2- 溴 -1, 4- 二甲氧基苯 (4.35g, 20mmol) 在 100mL 无水 THF 中的溶液冷却到 -100℃ ( 液氮 /EtOH)。然后在 -100℃ 至 -90℃下逐滴加入 1.4M sec-BuLi 的环己烷溶液 (15mL, 21mmol)。在 -100℃至 -90℃下 搅拌混合物 10min, 然后在 -100 ℃至 -90 ℃下逐滴加入 R-(+)- 环氧丙烷 (1.51g, 1.8mL, 26mmol) 在 15mL THF 中的溶液, 然后将混合物冷却到 -105℃, 逐滴加入 46.5% BF3 的乙醚溶
液 (4.18mL, 30mmol)。在 -100℃至 -90℃下搅拌混合物 2h, 然后在 -90℃以 20mL 饱和 NH4Cl 水溶液终止反应。搅拌混合物并温热至 0 ℃过夜。然后加入 20mL 水, 以 EtOAc(2×60mL) 萃取混合物, 萃取液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获得粗品油, 通过柱 ( 硅胶, EtOAc/ 己烷 1 ∶ 9, EtOAc/ 己 烷 3 ∶ 7 中 Rf = 0.45) 纯 化, 获 得 (2R)-1-(2, 5- 二 甲 氧 基 苯 基 ) 丙 -2- 醇 1 (2.78g, 71% ), 为无色油。 HNMR(300MHz, CDCl3) : δ6.79(m, 1H), 6.74(m, 2H), 4.05(m, 1H), 3.79(s, 3H), 3.77(s, 3H), 2.65-2.86(m, 2H), 2.10(d, J = 3.39Hz, 1H), 1.22(d, J = 6.21Hz, 3H)。
(2R)-1-(5- 甲氧基 -2- 甲基苯基 ) 丙 -2- 醇 :
(2R)-1-(5- 甲氧基 -2- 甲基苯基 ) 丙 -2- 醇 : 在氮气下将 2- 碘 -4- 甲氧基 -1- 甲 基 苯 (3.70g, 14.9mmol) 在 100mL 无 水 THF 中 的 溶 液 冷 却 到 -100 ℃ ( 液 氮 /EtOH)。 然 后 在 -100 ℃ 至 -90 ℃ 下 逐 滴 加 入 1.4M sec-BuLi 的 环 己 烷 溶 液 (11.3mL, 15.8mmol)。 在 -100 ℃至 -90 ℃下搅拌混合物 10min, 然后在 -100 ℃至 -90 ℃下逐滴加入 R-(+)- 环氧 丙烷 (1.35mL, 19.4mmol) 在 15mLTHF 中的溶液, 然后将混合物冷却到 -105 ℃, 逐滴加入 46.5 % BF3 的乙醚溶液 (3.14mL, 22.5mmol)。在 -100 ℃至 -90 ℃下搅拌混合物 2h, 然后 在 -90 ℃以 20mL 饱和 NH4Cl 水溶液终止反应。搅拌混合物并温热至 0 ℃过夜。然后加入
20mL 水, 以 EtOAc(2×60mL) 萃取混合物, 萃取液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获得粗品油, 通过柱 ( 硅胶, EtOAc/ 己烷 1 ∶ 9, EtOAc/ 己烷 3 ∶ 7 中 Rf = 0.50) 纯化, 获得 (2R)-1-(5- 甲氧 1 基 -2- 甲基苯基 ) 丙 -2- 醇 (0.49g, 18% ), 为浅色油。 H NMR(300MHz, CDCl3) : δ7.08(d, J = 8.31Hz, 1H), 6.73(m, 2H), 4.02(m, 1H), 3.78(s, 3H), 2.64-2.80(m, 2H), 2.26(s, 3H), 1.54(d, J = 3.39Hz, 1H), 1.27(d, J = 6.03Hz, 3H)。
(2R)-1-(2, 3- 二氟 -5, 6- 二甲氧基苯基 ) 丙 -2- 醇 :
(2R)-1-(2, 3- 二氟 -5, 6- 二甲氧基苯基 ) 丙 -2- 醇 : 将 1, 2- 二氟 -4, 5- 二甲氧基 苯 (3.48g, 20mmol) 在 10mL 无水 THF 中的溶液缓慢加入在 -78℃冷却的 sec-BuLi 的 THF/ 环 己烷溶液 (15mL 在环己烷中的 1.4M 溶液, 21mmol, 与 80mL THF 混合 )。 在 -70℃搅拌混合物 10min, 然后在 -100℃至 -90℃下逐滴加入 R-(+)- 环氧丙烷 (1.51g, 1.8mL, 26mmol) 在 15mL THF 中的溶液, 然后将混合物冷却到 -105 ℃, 逐滴加入 46.5 % BF3 的乙醚溶液 (4.18mL, 30mmol)。在 -100℃至 -90℃下搅拌混合物 2h, 然后在 -90℃以 20mL 饱和 NH4Cl 水溶液终 止反应。搅拌混合物并温热至 0℃过夜。然后加入 20mL 水, 以 EtOAc(2×60mL) 萃取混合 物, 萃取液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获得粗品油, 通过柱 ( 硅胶, EtOAc/ 己烷 1 ∶ 9, EtOAc/ 己烷 3 ∶ 7 中 Rf = 0.29) 纯化, 获得 (2R)-1-(2, 3- 二氟 -5, 6- 二甲氧基苯基 ) 丙 -2- 醇 1 (883mg, 19% ), 为浅色油。 H NMR(300MHz, CDCl3) : δ6.65(m, 1H), 4.06(m, 1H), 3.83(s, 3H), 3.82(s, 3H), 2.87(m, 2H), 2.05(d, J = 4.71Hz, 1H), 1.25(d, J = 6.24Hz, 3H)。
(2R)-1-(2- 乙基苯基 ) 丙 -2- 醇 :
(2R)-1-(2- 乙基苯基 ) 丙 -2- 醇 : 在氮气下将 1- 溴 -2- 乙基苯 (3.70g, 20mmol) 在 100mL 无水 THF 中的溶液冷却到 -78 ℃ ( 液氮 /EtOH)。然后在 -78 ℃逐滴加入 1.4M sec-BuLi 的环己烷溶液 (15mL, 21mmol)。搅拌混合物 10min, 然后在 -100℃至 -90℃下逐 滴加入 R-(+)- 环氧丙烷 (1.51g, 1.8mL, 26mmol) 在 15mL THF 中的溶液, 然后将混合物冷 却到 -105℃, 逐滴加入 46.5% BF3 的乙醚溶液 (4.18mL, 30mmol)。在 -100℃至 -90℃下搅 拌混合物 2h, 然后在 -90℃以 20mL 饱和 NH4Cl 水溶液终止反应。搅拌混合物并温热至 0℃ 过夜。然后加入 20mL 水, 以 EtOAc(2×60mL) 萃取混合物, 萃取液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获 得粗品油, 通过柱 ( 硅胶, EtOAc/ 己烷 1 ∶ 9, EtOAc/ 己烷 3 ∶ 7 中 Rf = 0.55) 纯化, 获 1 得 (2R)-1-(2- 乙基苯基 ) 丙 -2- 醇 (877mg, 26% ), 为淡黄色油。 H NMR(300MHz, CDCl3) : δ7.19(m, 4H), 4.02(m, 1H), 2.80(m, 2H), 2.68(q, J = 7.53Hz, 2H), 1.51(s, 1H), 1.28(d, J
= 6.21Hz, 3H), 1.22(t, J = 7.53Hz, 3H)。
(S)-2-(5- 甲氧基 -2- 甲基苯基 )-1- 甲基乙胺 :
(S)-2-(5- 甲氧基 -2- 甲基苯基 )-1- 甲基乙胺 : 将 (R)-1-(5- 甲氧基 -2- 甲基苯 基 ) 丙 -2- 醇 (487mg, 2.7mmol) 和 DIEA(0.94mL, 5.4mmol) 在 20mL 无水 DCM 中的溶液冷却 到 -10℃。 然后小心加入 MsCl(371mg, 3.24mmol), 将混合物温热至 RT 并搅拌 30min。 然后加 入 10mL 饱和 NaHCO3, 以 DCM(2×20mL) 萃取混合物。萃取液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获得甲磺 酸酯的粗品油。将该油溶解在 3mL 无水 DMF 中。然后加入 NaN3(351mg, 5.4mmol), 在 80℃加 热混合物 2h。然后加入 30mL 水, 以 20mL EtOAc/ 己烷 1 ∶ 1 混合物萃取。萃取液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获得叠氮化物的粗品油, 将其溶解在 50mL EtOAc 中, 然后加入 Pd/C(150mg 的 10% Pd), 在氢囊下氢化混合物 1h。经硅藻土过滤而去除催化剂, 蒸发混合物, 粗剩余物直 接用于下一步骤。
(S)-2-(2, 3- 二氟 -5, 6- 二甲氧基苯基 )-1- 甲基乙胺 :
(S)-2-(2, 3- 二氟 -5, 6- 二甲氧基苯基 )-1- 甲基乙胺 : 将 (R)-1-(2, 3- 二氟 -5, 6- 二甲氧基苯基 ) 丙 -2- 醇 (672mg, 2.7mmol) 和 DIEA(0.94mL, 5.4mmol) 在 20mL 无水 DCM 中的溶液冷却到 -10 ℃。然后小心加入 MsCl(371mg, 3.24mmol), 将混合物温热至 RT 并搅 拌 30min。然后加入 10mL 饱和 NaHCO3, 以 DCM(2×20mL) 萃取混合物。萃取液在 Na2SO4 上 干燥, 蒸发获得甲磺酸酯的粗品油。将该油溶解在 3mL 无水 DMF 中。然后加入 NaN3(351mg, 5.4mmol), 在 80 ℃加热混合物 2h。然后加入 30mL 水, 以 20mL EtOAc/ 己烷 1 ∶ 1 混合 物萃取。萃取液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获得叠氮化物的粗品油, 将其溶解在 50mL EtOAc
中, 然后加入 Pd/C(150mg 的 10 % Pd), 在氢囊下氢化混合物 1h。经硅藻土过滤而去除 催化剂, 然后通过柱 (MeOH/EtOAc/NH4OH 5 ∶ 93 ∶ 2) 纯化, 获得 (S)-2-(2, 3- 二氟 -5, 6- 二甲氧基苯基 )-1- 甲基乙胺 (300mg, 48 % ), 为浅色油。ESI-MS : m/z(MH+)232.2。1H NMR(300MHz, CDCl3) : δ6.63(m, 1H), 3.82(s, 3H), 3.80(s, 3H), 3.17(m, 1H), 2.63-2.78(m, 2H), 1.32(br., 2H), 1.13(d, J = 6.21Hz, 3H)。
(S)-2-(2- 乙基苯基 )-1- 甲基乙胺 :
(S)-2-(2- 乙基苯基 )-1- 甲基乙胺 : 将 (R)-1-(2- 乙基苯基 ) 丙 -2- 醇 (443mg, 2.7mmol) 和 DIEA(0.94mL, 5.4mmol) 在 20mL 无水 DCM 中的溶液冷却到 -10℃。 然后小心加入 MsCl(371mg, 3.24mmol), 将混合物温热至 RT 并搅拌 30min。然后加入 10mL 饱和 NaHCO3, 以 DCM(2×20mL) 萃取混合物。萃取液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获得甲磺酸酯的粗品油。将该油 溶解在 3mL 无水 DMF 中。 然后加入 NaN3(351mg, 5.4mmol), 在 80℃加热混合物 2h。 然后加入 30mL 水, 以 20mL EtOAc/ 己烷 1 ∶ 1 混合物萃取。 萃取液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获得叠氮化 物的粗品油, 将其溶解在 50mLEtOAc 中, 然后加入 Pd/C(150mg 的 10% Pd), 在氢囊下氢化混 合物 1h。经硅藻土过滤而去除催化剂, 然后通过柱 (MeOH/EtOAc/NH4OH 5 ∶ 93 ∶ 2) 纯化, 获得 (S)-2-(2- 乙基苯基 )-1- 甲基乙胺 (328mg, 74% ), 为浅色油。 ESI-MS : m/z(MH+)164.4。 1 H NMR(300MHz, CDCl3) : δ7.16(m, 4H), 3.16(m, 1H), 2.52-2.78(m, 4H), 1.30(br., 2H), 1.22(t, J = 7.53Hz, 3H), 1.14(d, J = 6.21Hz, 3H)。
(S)-2-(3, 5- 二氟 -2- 甲基苯基 )-1- 甲基乙胺 :
(S)-2-(3, 5- 二氟 -2- 甲基苯基 )-1- 甲基乙胺 : 将 (R)-1-(3, 5- 二氟 -2- 甲基苯 基 ) 丙 -2- 醇 (500mg, 2.7mmol) 和 DIEA(0.94mL, 5.4mmol) 在 20mL 无水 DCM 中的溶液冷 却到 -10℃。然后小心加入 MsCl(371mg, 3.24mmol), 将混合物温热至 RT 并搅拌 30min。然 后加入 10mL 饱和 NaHCO3, 以 DCM(2×20mL) 萃取混合物。萃取液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获 得甲磺酸酯的粗品油。将该油溶解在 3mL 无水 DMF 中。然后加入 NaN3(351mg, 5.4mmol), 在 80℃加热混合物 2h。然后加入 30mL 水, 以 20mL EtOAc/ 己烷 1 ∶ 1 混合物萃取。萃取 液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获得叠氮化物的粗品油, 将其溶解在 20mL MeOH 中, 然后加入 Pd/ C(150mg 的 10% Pd), 在氢囊下氢化混合物 16h。经硅藻土过滤而去除催化剂, 然后通过柱 (MeOH/EtOAc/NH4OH 5 ∶ 93 ∶ 2) 纯化, 获得 (S)-2-(3, 5- 二氟 -2- 甲基苯基 )-1- 甲基乙 + 1 胺 (197mg, 39% ), 为浅色油。ESI-MS : m/z(MH )186.3。 H NMR(300MHz, CDCl3) : δ6.98(t, J = 8.37Hz, 1H), 6.73(t, J = 9.69Hz, 1H), 3.14(m, 1H), 2.46-2.69(m, 2H), 2.23(s, 3H), 1.25(br., 2H), 1.10(d, J = 6.42Hz, 3H)。
(S)-1- 甲基 -2-(2, 3, 5, 6- 四氟苯基 ) 乙胺 :
(S)-1- 甲 基 -2-(2, 3, 5, 6- 四 氟 苯 基 ) 乙 胺 : 将 (R)-1-(2, 3, 5, 6- 四 氟 苯 基 ) 丙 -2- 醇 (1.12g, 5.4mmol) 和 DIEA(1.88mL, 10.8mmol) 在 20mL 无 水 DCM 中 的 溶 液 冷 却 到 -10℃。 然后小心加入 MsCl(742mg, 6.48mmol), 将混合物温热至 RT 并搅拌 30min。 然后加 入 10mL 饱和 NaHCO3, 以 DCM(2×20mL) 萃取混合物。萃取液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获得甲磺 酸酯的粗品油。 将该油溶解在 5mL 无水 DMF 中。 然后加入 NaN3(702mg, 10.8mmol), 在 80℃加 热混合物 2h。然后加入 30mL 水, 以 20mL EtOAc/ 己烷 1 ∶ 1 混合物萃取。萃取液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获得叠氮化物的粗品油, 将其溶解在 50mL EtOAc 中, 然后加入 Pd/C(150mg 的 10% Pd), 在氢囊下氢化混合物 3h。 经硅藻土过滤而去除催化剂, 然后通过柱 (MeOH/EtOAc/ NH4OH 5 ∶ 93 ∶ 2) 纯化, 获得 (S)-1- 甲基 -2-(2, 3, 5, 6- 四氟苯基 ) 乙胺 (268mg, 24% ), + 1 为白色固体。ESI-MS : m/z(MH )208.3。 H NMR(300MHz, DMSO-d6) : δ7.91(br, 2H), 7.89(m, 1H), 3.44(m, 1H), 2.88-3.09(m, 2H), 1.15(d, J = 6.60Hz, 3H)。
(S)-2-(2, 5- 二甲氧基苯基 )-1- 甲基乙胺 :
(S)-2-(2, 5- 二 甲 氧 基 苯 基 )-1- 甲 基 乙 胺 : 将 (R)-1-(2, 5- 二 甲 氧 基 苯 基 ) 丙 -2- 醇 (1.2g, 5.4mmol) 和 DIEA(1.88mL, 10.8mmol) 在 20mL 无 水 DCM 中 的 溶 液 冷 却 到 -10℃。然后小心加入 MsCl(742mg, 6.48mmol), 将混合物温热至 RT 并搅拌 30min。然后 加入 10mL 饱和 NaHCO3, 以 DCM(2×20mL) 萃取混合物。萃取液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获得 甲磺酸酯的粗品油。将该油溶解在 5mL 无水 DMF 中。然后加入 NaN3(702mg, 10.8mmol), 在 80℃加热混合物 2h。然后加入 30mL 水, 以 20mL EtOAc/ 己烷 1 ∶ 1 混合物萃取。萃取液 在 Na2SO4 上干燥, 蒸发获得叠氮化物的粗品油, 将其溶解在 50mL EtOAc 中, 然后加入 Pd/ C(150mg 的 10% Pd), 在氢囊下氢化混合物 3h。经硅藻土过滤而去除催化剂, 蒸发混合物,
粗剩余物直接用于下一步骤。
路线 5
制备手性芳基和 / 或杂芳基异丙胺
向 噻 吩 (10a)(3.18g, 37.87mmol) 的 THF(20.0mL) 冷 (-78 ℃ ) 溶 液 缓 慢 加 入 n-BuLi(15.15mL 于己烷中的 2.5M 溶液 )。 30 分钟后, 加入 (S)-(-)- 环氧丙烷 (11a)(2.0g,
34.43mmol) 的 THF(10mL) 溶液, 随后加入 BF3.Et2O(4.9g, 34.43mmol)。使所得溶液缓慢达 到室温并搅拌过夜。以 NH4Cl 溶液 (20mL) 终止反应, 以乙醚 (3×50mL) 萃取。将有机萃取 液干燥, 并蒸馏除去溶剂。将所得的粗产物溶解在 DCM(50mL) 和 DIPEA(6.67g, 51.6mmol) 中, 冷却到 0℃。加入甲磺酰氯 (10.0g, 87.3mmol) 的 DCM(4.93g, 34.43mmol) 溶液, 在室温 下搅拌所得混合物过夜。用水 (3×30mL) 洗涤反应混合物, 干燥并浓缩以获得粗化合物, 然 后在硅胶柱上利用 20% EtOAc/ 己烷纯化, 获得 (1S)-1- 甲基 -2- 噻吩 -2- 基乙基甲磺酸 1 酯 (12a, 5.2g, 68% )。 H NMR(CDCl3)δ1.48(d, 3H, J = 6.0Hz), 2.71(s, 3H), 3.05-3.22(m, 2H), 4.85-4.95(m, 1H), 6.90-6.98(m, 2H), 7.19(d, 1H, J = 3.0Hz)。
在 70℃将 (1S)-1- 甲基 -2- 噻吩 -2 基乙基甲磺酸酯 (12a)(2.5g, 11.34mmol) 和叠 氮化钠 (3.6g, 56.73mmol) 在 DMF(25mL) 中的混合物搅拌过夜。以冷水 (60mL) 稀释反应混 合物, 以乙酸乙酯 (2×50mL) 萃取。 用水 (2×20mL) 洗涤合并的萃取液, 干燥并浓缩, 获得粗 品叠氮化物, 通过硅胶柱利用 10%乙酸乙酯 / 己烷纯化, 获得纯的叠氮化物 (1.5g, 78% )。 1 H NMR(CDCl3)δ1.21(d, 3H, J = 3.0Hz), 2.91(m, 2H), 3.60-3.75(m, 1H), 6.86(d, 1H, J= 3.0Hz), 6.95(t, 1H, J = 3.0Hz), 7.13(d, 1H, J = 3.0Hz)。 向 SnCl2(91.2g, 5.97mmol) 的 0 ℃冷溶液加入叠氮化物 (0.5g, 2.9mmol) 的甲醇 (3mL) 溶液。在室温搅拌 7h 后, 减压下 去除溶剂。向剩余物加入 DCM(20mL) 和饱和 KOH 溶液 (pH ~ 12)。以 DCM(3×20mL) 萃取 水层。在室温下干燥和浓缩合并的萃取液, 获得 (1R)-1- 甲基 -2- 噻吩 -2- 基乙胺 (13a, 1 320mg, 76% )。 H NMR(CDCl3)δ1.03(d, 3H, J = 6.0Hz), 2.73(ABq, 1H, J = 6.0, 15.0Hz), 2.91(ABq, 1H, J = 6.0, 15.0Hz), 3.01-3.23(m, 1H), 6.83(d, 1H, J = 3.0Hz), 6.94(t, 1H, J = 3.0Hz), 7.15(d, 1H, J = 3.0Hz)。
除非另外指明, 否则利用此方法合成以下胺类。
(1S)-1- 甲基 -2- 噻吩 -2- 基乙胺盐酸盐 (13b) 从 (R)-(+)- 环氧丙烷制备并转化 为盐酸盐。(19.8g, 39%, 4 步骤 )。1H NMR(CDCl3)δ1.17(d, 3H, J = 6.0Hz), 2.93(ABq, 1H, J = 6.0, 15.0Hz), 3.20(ABq, 1H, J = 6.0, 15.0Hz), 3.34-3.42(m, 1H), 6.97-7.02(m, 2H), 7.43(d, 1H, J = 6.0Hz), 8, 19(bs, 1H, 3H)。
(1S)-2-(3- 氯噻吩 -2- 基 )-1- 甲基乙胺 (13c) :(1S)-2-(3- 氯噻吩 -2- 基 )-1- 甲基乙胺 (13c) : 注意 : 在 0℃将 BuLi 加入 3- 氯 噻吩的溶液。
(750mg, 四 步 骤 50.6 % )。1H NMR(CDCl3)δ1.15(d, 3H, J = 9.0Hz), 2.75(ABq,
1H, J = 6.0, 15.0Hz), 2.87(ABq, 1H, J = 6.0, 15.0Hz), 3.17-3.27(m, 1H), 6.88(d, 1H, J= 3.0Hz), 7.13(d, 1H, J = 3.0Hz)。
(1S)-2-(3- 甲氧基噻吩 -2- 基 )-1- 甲基乙胺 (13d) :
(1S)-2-(3- 甲氧基噻吩 -2- 基 )-1- 甲基乙胺 (13d)。注意 : 在 0℃将 BuLi 加入 3- 甲氧基噻吩的溶液。
(400mg, 53 % )1H NMR(CDCl3)δ1.16(d, 3H, J = 6.0Hz), 2.60-2.82(m, 2H), 3.10-3.25(m, 1H), 3.82(s, 3H), 6.82(d, 1H, J = 3.0Hz), 7.03(d, 1H, J = 3.0Hz)。
(1S)-2-(3- 甲基噻吩 -2- 基 )-1- 甲基乙胺 (13e) :
(1S)-2-(3- 甲基噻吩 -2- 基 )-1- 甲基乙胺 (13e)。注意 : 在 21-25℃将 n-BuLi 加 入 2- 溴 -3- 甲基噻吩的溶液。
(560mg , 62 % ) 1 H NMR(CDCl 3 ) δ 1.27(d , 3H ,J = 6.0Hz) , 2.18(s , 3H) , 2.65-2.84(m, 2H), 3.13-3.45(m, 1H), 6.80(d, 1H, J = 3.0Hz), 7.06(d, 1H, J = 3.0Hz)。
(1S)-2-(2- 呋喃基 )-1- 甲基乙胺 (13f) :
(1S)-2-(2- 呋喃基 )-1- 甲基乙胺 (13f) 从新蒸馏的呋喃制备。(500mg, 27 % )。1H NMR(CDCl3)δ1.14(d, 3H, J = 6.0Hz), 2.53-2.78(m, 2H), 3.14-3.30(m, 1H), 6.07(d, 1H, J = 3.0Hz), 7.30(d, 1H, J = 3.0Hz)。
(S)-1- 甲基 -2- 邻甲苯基乙胺 :
(S)-1- 甲 基 -2- 邻 甲 苯 基 乙 胺 (13g) 从 2- 溴 甲 苯 制 备。(600mg, 65 % )1H NMR(CDCl3)δ1.14(d, 3H, J = 6.0Hz), 2.33(s, 3H), 2.54-2.77(m, 2H), 3.14-3.25(m, 1H), 7.07-7.18(m, 4H)。路线 6 合成 (1S)-2-(2, 6- 二氯苯基 )-1- 甲基 -1- 乙胺 (16a)。向 2, 6- 二氯溴苯 (14a)(970mg, 4.3mmol) 在 THF(10.0mL) 中的冷 (-78 ℃ ) 溶液 缓慢加入 n-BuLi(1.75mL 于己烷中的 2.5M 溶液 )。20 分钟后, 加入 (R)-(+)- 环氧丙烷 (11b)(250mg, 4.3mmol) 溶液。使所得溶液缓慢达到室温并搅拌 7h。将反应冷却到 0℃, 缓 慢加入甲磺酰氯 (0.5g, 4.3mmol) 并在室温下搅拌过夜。用水 (15mL) 稀释反应混合物并用 乙酸乙酯 (3×10mL) 萃取。干燥和浓缩萃取液获得粗产物 (15a), 在 70℃将其与叠氮化钠 (1.4g, 21.5mmol) 一起在 DMF(15mL) 中搅拌 3h。用冷水 (30mL) 稀释反应混合物, 用乙酸乙 酯 (2×25mL) 萃取。用水 (2×20mL) 洗涤合并的萃取液, 干燥并浓缩, 获得粗品叠氮化物, 通过硅胶柱利用 10%乙酸乙酯 / 己烷纯化, 获得纯的叠氮化物。向 SnCl2(1.5g, 7.9mmol) 的 0℃冷溶液加入粗品叠氮化物的甲醇 (3mL) 溶液。 在室温下搅拌 7h 后, 减压下去除溶剂。 向剩余物加入 DCM(20mL) 和饱和 KOH 溶液 (pH ~ 12)。用 DCM(3×20mL) 萃取水层。在室温 下干燥和浓缩合并的萃取液, 获得粗品 (1S)-2-(2, 6- 二氯苯基 )-1- 甲基 -1- 乙胺 (16a) + (500mg)。ESI-MS m/z204.6(M +1)。获得的胺不经进一步纯化用于下一反应。
除非另外指明, 否则利用相同方法合成以下胺类。
(1S)-2-(2, 5- 二氯苯基 )-1- 甲基 -1- 乙胺
(1S)-2-(2, 5- 二 氯 苯 基 )-1- 甲 基 -1- 乙 胺 (16b)(600mg)ESI-MS m/z 204.6(M +1)。+(1S)-2-(2, 3- 二氯苯基 )-1- 甲基 -1- 乙胺(1S)-2-(2, 3- 二 氯 苯 基 )-1- 甲 基 -1- 乙 胺 (16C)(450mg)ESI-MS m/ + z204.6(M +1)。
(1S)-2-(2, 6- 二甲基苯基 )-1- 甲基 -1- 乙胺
(1S)-2-(2, 6- 二 甲 基 苯 基 )-1- 甲 基 -1- 乙 胺 (16d)(400mg)ESI-MS m/ + z164.3(M +1)。
(1S)-2-(5- 氟 -2- 甲基苯基 )-1- 甲基 -1- 乙胺
(1S)-2-(5- 氟 -2- 甲 基 苯 基 )-1- 甲 基 -1- 乙 胺 (16e)(600mg)ESI-MS m/ z168.3(M+)。
(1S)-2-(4- 氟 -2- 甲基苯基 )-1- 甲基 -1- 乙胺
(1S)-2-(4- 氟 -2- 甲 基 苯 基 )-1- 甲 基 -1- 乙 胺 (16f)(600mg)ESI-MS m/ z168.3(M+)。
(1S)-2-(3- 氟 -2- 甲基苯基 )-1- 甲基 -1- 乙胺
(1S)-2-(3- 氟 -2- 甲 基 苯 基 )-1- 甲 基 -1- 乙 胺 (16g)(600mg)ESI-MS m/ z168.3(M+)。
路线 7
合 成 2-[4-((S)-1- 甲 基 -2- 噻 吩 -2- 基 乙 基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丙基 )-6, 7- 二氢 -1H-1, 3, 6- 三氮杂对称引达省 -5- 酮三 氟乙酸盐 (18a)。
将 2-(4- 氯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3- 吡 咯 烷 -1- 基 丙 基 )-6, 7- 二氢 -1H-1, 3, 6- 三氮杂对称引达省 -5- 酮二盐酸盐 (17)(2.2g, 4.9mmol)、 (1S)-1- 甲 基 -2- 噻 吩 -2- 基 乙 胺 盐 酸 盐 (13b)(870mg, 4.9mmol) 和 Et3N(3.44mL, 24.5mmol) 在 EtOH(20mL) 中 的 混 合 物 在 100 ℃ 加 热 12h。 浓 缩 混 合 物, 用 水 (20mL) 稀 释 并 用 CHCl3(5×20mL) 萃取, 将合并的有机层干燥、 浓缩为剩余物, 在硅胶柱上利用 CH2Cl2 中 10% NH4OH/ 甲醇纯化, 获得纯的 2-[4-((S)-1- 甲基 -2- 噻吩 -2- 基乙基氨基 )-2- 氧代 -1, 2- 二氢吡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丙基 )-6, 7- 二氢 -1H-1, 3, 6- 三氮杂对称引达 1 H NMR(DMSO-d6)δ1.33(d, 3H, J = 3.0Hz), 1.55-1.85(m, 6H), 省 -5- 酮 (18a)(1.2g, 51% )。 2.3-2.459m, 6H), 3.15-3.25-(m, 2H), 3.56(t, 2H, J = 6.0Hz), 3.95-4.15(m, 1H), 4.51(s, 2H), 6.15(d, 1H, J = 9.0Hz), 6.91-6.96(m, 1H), 7.05(t, 1H, J = 3.0Hz), 7.31-7.36(m, 2H), 7.66(s, 0.5H), 7.79(d, 1H, J = 3.0Hz), 7.93(s, 0.5H), 11.14(d, 1H, J = 9.0Hz), 11.24(bs, + 1H)。ESI-MS m/z 517.67(M +1)。
2-[4-((S)-1- 甲 基 -2- 噻 吩 -2- 基 乙 基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乙基 )-6, 7- 二氢 -1H-1, 3, 6- 三氮杂对称引达省 -5- 酮
2-[4-((S)-1- 甲 基 -2- 噻 吩 -2- 基 乙 基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乙基 )-6, 7- 二氢 -1H-1, 3, 6- 三氮杂对称引达省 -5- 酮 (18d) 从 (1S)-2-(3- 氯噻吩 -2- 基 )-1- 甲基乙胺 (13c) 和 2-(4- 氯 -2- 氧代 -1, 2- 二氢 吡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乙基 )-6, 7- 二氢 -1H-1, 3, 6- 三氮杂对称引达省 -5- 酮 二盐酸盐制备。ESI-MS m/z 551.5(M+) 和 553.0(M++2)。
2-[4-((S)-1- 甲 基 -2- 噻 吩 -2- 基 乙 基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乙基 )-6, 7- 二氢 -1H-1, 3, 6- 三氮杂对称引达省 -5- 酮 :
2-[4-((S)-1- 甲 基 -2- 噻 吩 -2- 基 乙 基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乙基 )-6, 7- 二氢 -1H-1, 3, 6- 三氮杂对称引达省 -5- 酮 (18e) 从 (S)-1- 甲 基 -2- 邻 甲 苯 基 乙 胺 (13g) 和 2-(4- 氯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乙基 )-6, 7- 二氢 -1H-1, 3, 6- 三氮杂对称引达省 -5- 酮二 + 盐酸盐 (14) 制备。ESI-MS m/z 525(M +1)。
2-[4-((S)-2- 呋 喃 -2- 基 -1- 甲 基 乙 基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2- 吡咯烷 -1- 基乙基 )-6, 7- 二氢 -1H-1, 3, 6- 三氮杂对称引达省 -5- 酮2-[4-((S)-2- 呋 喃 -2- 基 -1- 甲 基 乙 基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2- 吡咯烷 -1- 基乙基 )-6, 7- 二氢 -1H-1, 3, 6- 三氮杂对称引达省 -5- 酮 (18f) 从 (1S)-2-(2- 呋 喃 基 )-1- 甲 基 乙 胺 (13f) 和 2-(4- 氯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乙基 )-6, 7- 二氢 -1H-1, 3, 6- 三氮杂对称引达省 -5- 酮二 + 盐酸盐 (14) 制备。ESI-MS m/z 501.4(M +1)。
路线 8
合成 2-{4-[(S)-1- 甲基 -2-(3- 甲基噻吩 -2- 基 ) 乙基氨基 )-2- 氧代 -1, 2- 二氢 吡啶 -3- 基 ]-6-(2- 吡咯烷 -1- 基乙基 )-6, 7- 二氢 -1H-1, 3, 6- 三氮杂对称引达省 -5- 酮 三氟乙酸盐 (20a)。
将 粗 品 2-[4-((S)-1- 甲 基 -2-(3- 甲 基 噻 吩 -2- 基 ) 乙 基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氢吡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乙基 )-6, 7- 二氢 -1H-1, 3, 6- 三氮杂对称引达 省 -5, 7- 二酮 (19a)(50mg) 与锌粉 (123mg) 在 AcOH(2mL) 中混合, 在 100℃加热 2.5h。冷 却混合物, 经硅藻土过滤, 用 1 ∶ 1 MeOH/CH2Cl2(5mL) 洗涤固体。浓缩滤液, 将剩余物通过 小硅胶柱 (MeOH/CH2Cl2(1 ∶ 9) 中 10% NH4OH)。浓缩柱流分, 将获得的化合物进行 HPLC 纯化, 获得 2-{4-[(S)-1- 甲基 -2-(3- 甲基噻吩 -2- 基 ) 乙基氨基 )-2- 氧代 -1, 2- 二氢吡 啶 -3- 基 ]-6-(2- 吡咯烷 -1- 基乙基 )-6, 7- 二氢 -1H-1, 3, 6- 三氮杂对称引达省 -5- 酮三 + 氟乙酸盐 (20a)。(10mg)。ESI-MS m/z 517.5(M +1)。
以类似方式合成以下化合物。
2-{4-[(S)-1- 甲 基 -2-(3- 氯 噻 吩 -2- 基 ) 乙 基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2- 吡咯烷 -1- 基乙基 )-6, 7- 二氢 -1H-1, 3, 6- 三氮杂对称引达省 -5- 酮三 氟乙酸盐 (20b)。
(11mg)。ESI-MS m/z 537.5(M+)。
2-{4-[(S)-1- 甲基 -2-(3- 三氟甲基噻吩 -2- 基 ) 乙基氨基 )-2- 氧代 -1, 2- 二氢 吡啶 -3- 基 ]-6-(2- 吡咯烷 -1- 基乙基 )-6, 7- 二氢 -1H-1, 3, 6- 三氮杂对称引达省 -5- 酮 三氟乙酸盐 (20c)。
(11mg)。ESI-MS m/z 571.5(M++1)。
2-{4-[(S)-1- 甲 基 -2- 邻 甲 苯 基 乙 基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2- 吡咯烷 -1- 基乙基 )-6, 7- 二氢 -1H-1, 3, 6- 三氮杂对称引达省 -5- 酮三 氟乙酸盐 (20d)。
(15mg)。ESI-MS m/z 511.5(M++1)。
2-[4-((S)-2- 呋 喃 -2- 基 -1- 甲 基 乙 基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2- 吡咯烷 -1- 基乙基 )-6, 7- 二氢 -1H-1, 3, 6- 三氮杂对称引达省 -5- 酮三 氟乙酸盐 (20e)。
15mg, )。ESI-MS m/z 487.1(M++1)。 路线 9 合成 N- 烷基化的硝基 - 氨基 - 邻苯二甲酰亚胺 ( 方法 A) 合成 5- 氨基 -6- 硝基 -2-(2- 吡咯烷 -1- 基乙基 )-1H- 异吲哚 -1, 3(2H)- 二酮( 方法 B)
将包含邻苯二甲酰亚胺 (1 ; 2g, 9.7mmol, 1.0 当量 )、 2- 吡咯烷 -1- 基乙胺 (2a, 1.1g, 9.7mmol, 1.0 当量 ) 和咪唑 (0.17g, 2.43mmol, 0.25 当量 ) 在二噁烷 (40mL) 中的混合 物在 110℃在加盖小瓶中加热 14h。加入另外 0.25 当量的咪唑, 加热反应 24h。将混合物冷 却到室温并真空浓缩为固体, 直接用于下一步骤。
利用以上方法的任一种制备以下化合物 :
3b : 用于下一步骤的粗品 ; ESMS(m/z)318.5(M+H)+
3c : 用于下一步骤的粗品 ; ESMS(m/z)293.3(M+H)+
3d : 用于下一步骤的粗品 ; ESMS(m/z)319.5(M+H)+
3e : 83% ; ESMS(m/z)333.4(M+H)+
3f : (58% ), ESMS(m/z)319.3(M+H)+.
3g : (83% ), ESMS(m/z)319.4(M+H)+.
合成邻苯二甲酰酰亚胺卤代吡啶酮 [ 方法 A]
2-(4- 碘 -2- 甲氧基吡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丙基 ) 咪唑并 [4, 5-f] 异 吲哚 -5, 7(1H, 6H)- 二酮 (6b)
将 Pd/C(250mg) 加入粗品 3b 在 MeOH/AcOH(100mL/5mL) 中的溶液并氢化 5h。经硅 藻土过滤混合物, 用 4- 碘 -2- 甲氧基烟醛 (3.2g, 12.07mmol) 处理滤液, 在室温下开放于空 气中搅拌 12h, 在 80℃搅拌 5h。 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并真空浓缩至干燥。 快速色谱纯化 1 δ8.15(s, 获得标题邻苯二甲酰亚胺 6b, 为固体 (2.02g, 经 4 个步骤 32% )。H NMR(MeOD) : 2H), 8.01-8.08(t, J = 3Hz 1H), 7.64(t, J = 3Hz, 1H), 3.89-3.78(m, 2H), 3.41-3.22(m, + 2H), 2.95-2.81(m, 6H), 2.15-1.82(m, 7H)。ESMS(m/z)532(M+H) 。
2-(4- 卤代 -2- 氧代 -1, 2- 二氢吡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丙基 ) 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 7(1H, 6H)- 二酮二盐酸盐 (7b)
将浓 HCl(6mL) 和 2- 甲氧基吡啶 (1.97g, 33.7mmol) 在 45mL 二噁烷中的混合物 在室温下避光搅拌 30h。向反应混合物加入 THF(25mL), 过滤分离固体, 以 Et2O(4×15mL) 洗 涤, 在 真 空 烘 箱 中 在 45 ℃ 干 燥, 获 得 标 题 化 合 物, 为 浅 巧 克 力 色 固 体 (1.82g)。1H NMR(MeOH-d 4) : δ 12.74(br s , 1H) , 10.60(br s , 1H) , 8.14(s , 2H) , 7.73(d , J = 9Hz , 1H) , 6.65(d , J = 9Hz , 1H) , 3.72-3.64(m , 1H) , 3.51-3.43(m , 1H) , 3.21-3.15(m , 1H) , + 2.99-2.93(m, 1H), 2.07-1.82(m, 3H)。ESMS(m/z) : X = Cl 时 426.1(M+H) , X = I 时 + 518.2(M+H) 。
注意 1 : 所有邻苯二甲酰亚胺均利用醛 5b 合成。 注意 2 : 所有化合物均利用 LCM-ELSD 鉴定。 合成邻苯二甲酰亚氨基卤代吡啶酮 ( 方法 B)步骤 1 : 将 NaH(2.05g, 在油中的 60wt %分散体, 5.13mmol, 1.06 当量 ) 分批地加 入邻苯二甲酰亚胺 (10.0g, 48.3mmol, 1.0 当量 ) 在脱气 DMF(50mL) 中的溶液, 并在 60℃加 热 45min。将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并搅拌过夜。然后, 逐滴加入二溴乙烷 (18.1g, 96.6mmol) 的丙酮 (50mL) 溶液。打碎饼块, 回流浓浆液过夜。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并过滤。将滤 液真空浓缩为剩余的油。用 MeOH 洗涤滤饼, 过滤为剩余的油。加入另外的 MeOH, 分离获得 的黄色粉末, 用己烷洗涤, 获得 10.14g(67% ) 期望产物。将滤饼溶于 EtOAc(100mL) 中, 用 水 (50mL) 洗涤。用 EtOAc(50mL) 回萃水层。合并有机萃取液, 干燥 (Na2SO4), 过滤并真空 浓缩, 高真空下在烘箱中干燥后获得黄色固体 (2.11g, 14% )。总收率 (12.26g, 81% )。1H NMR(DMSO-d6)8.45(br s, 2H)8.35(s, 1H), 7.48(s, 1H), 3.96(t, J = 6.33Hz, 2H), 3.70(t, J
= 6.33Hz, 2H)。
步骤 2 : 将溴代邻苯二甲酰亚胺 (1.0g, 3.2mmol)、 AcOH(10 滴 ) 在 MeOH(15mL) 中的 混合物在大气压和室温下氢化 3h。经硅藻土过滤混合物, 用 MeOH 充分洗涤硅藻土, 真空浓 1 缩滤液, 获得剩余的固体 (840mg ; 92% )。 H NMR(CDCl3)7.11(s, 2H), 4.02(t, J = 6.72Hz, 2H), 3.86(br s, 4H), 3.57(t, J = 6.72Hz, 2H)。
步骤 3 : 将乙醛 (508mg, 2.96mmol, 1.0 当量 ) 加入二氨基邻苯二甲酰亚胺 (840mg, 2.96mmol, 1.0 当量 ) 在 MeOH/AcOH(3/1 ; 40mL) 中的不均匀混合物并在室温下搅拌 48h。真 空浓缩反应混合物为剩余的固体, 由快速色谱 (Rf = 0.30 ; 20% EtOAc/DCM) 纯化以分离 1 对应于期望产物的流分 (1.25g, 97%, 84%纯 )。 H NMR(CDCl3)10.90(br s, 1H), 8.18(d, J = 5.5Hz, 1H), 7.15(d, J = 5.5Hz, 1H), 4.15(t, J = 6.7Hz, 2H), 3.65(t, J = 6.7Hz, 2H)。 ESMS(m/z)435。
步骤 4 : 溴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 (1 当量 ) 和仲胺 (3.0 当量 )[ 注意 : 如果仲胺是 HCl 盐, 如制备 5j 和 5k 时, 则加入 1.2 当量粉状 K2CO3) 在脱气的无水 DMF 中 (0.13M 溶液 ), 并在带盖小瓶中在 75-80℃加热 6-48h。由快速色谱纯化期望产物以获得如下所示的产物。
2-(4- 氯 -2- 甲 氧 基 吡 啶 -3- 基 )-6-{2-[(2S)-2- 甲 基 吡 咯 烷 -1- 基 ] 乙 基 } 1 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 7(1H, 6H)- 二酮 (6i) 的分析数据 : H NMR(CDCl3)8.28(br s, 1H), 8.17(d, J = 5.5Hz, 1H), 8.02(br s, 1H), 7.14(d, J = 5.5Hz, 1H), 4.01(s, 3H), 3.41-3.09(m, 2H), 2.47-2.19(m, 3H), 1.91-1.78(m, 1H), 1.65-1.52(m, 1H), 1.45-1.29(m, 1H), 1.25(br s, 1H), 1.19-1.17(m, 1H), 1.03(d, J = 3.3Hz, 3H)0.91-0.72(m, 1H)。ESMS(m/ z)440.91。
2-(4- 氯 -2- 甲氧基吡啶 -3- 基 )-6-[2-(1, 1- 二氧化硫代吗啉 -4- 基 ) 乙基 ] 咪唑 1 并 [4, 5-f] 异吲哚 -5, 7(1H, 6H)- 二酮的分析数据。 H NMR(MeOH-d4)8.32(d, J = 5.6Hz, 1H), 8.14(s, 2H), 7.29(d, J = 5.6Hz, 1H), 4.05-3.94(m, 5H), 3.53-3.37(m, 4H), 3.29-3.10(m, 6H)。ESMS(m/z)490.3。
步骤 5 : 将来自以上步骤 4 的粗产物溶解在二噁烷 / 浓 HCl(5/1) 中并在室温搅拌 过夜。真空浓缩反应混合物至干燥, 与 EtOH 共沸 (2×) 以获得为粉末的单 HCl 盐 5j、 5k 和 5l。这些直接用于下一步骤。
合成包含内酰胺的氯吡啶酮步骤 1 : 将锡粉 (1.96g, 16.5mmol, 10.0 当量 ) 加入氨基邻苯二甲酰亚胺 (550mg, 1.65mmol) 的 EtOH(7mL)/ 浓 HCl(1.7mL) 溶 液 中 并 回 流 24h。 加 入 另 一 批 锡 粉 (1.96g, 16.5mmol) 和浓 Hcl(1.7mL), 回流继续 15h。 倾析反应混合物以除去锡, 真空浓缩为剩余物。 将剩余物溶解在 MeOH 中, 加入浓 NH4OH 水溶液直到不再观察到沉淀。过滤反应混合物, 向
滤液加入硅胶并真空浓缩。将剩余物吸附到硅胶上并由快速色谱 [10% (5% NH4OH 水溶液 /MeOH)/DCM ; Rf = 0.32] 纯化, 获得期望产物, 为浓的黄色油 (314mg, 66% )。
步骤 2 : 将乙醛 (189mg, 1.1mmol, 1.0 当量 ) 的 MeOH(10mL) 溶液逐滴加入内酰胺 (0.31g, 1.1mmol ; 来自步骤 1) 在 MeOH(10mL) 中的 0-5℃溶液, 并在室温搅拌 14h, 在 50℃ 搅拌 1d。经硅藻土过滤反应混合物, 真空浓缩滤液为剩余物, 由快速色谱 [10% (5% NH4OH 水溶液 /MeOH)/DCM ; Rf = 0.40) 纯化以分离对应期望产物的流分。分离的产物直接用于下 一步骤。
步骤 3 : 将浓 HCl(0.8mL) 加入步骤 2 的产物 (225mg, 0.51mmol) 的二噁烷 (3mL) 溶液并在室温搅拌过夜, 在 60℃搅拌 2h。真空浓缩反应混合物至干燥以获得 279mg 期望产物, 为灰色固体。ESMS(m/z)426.4。其直接用于下一步骤。
以类似方式合成 2-(4- 氯 -2- 氧代 -1, 2- 二氢吡啶 -3- 基 )-6-{[(2R)-1- 乙基吡 咯烷 -2- 基 ] 甲基 } 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 7(1H, 6H)- 二酮
合成氨基取代的邻苯二甲酰亚胺利用 WO 2008021369 A2 20080221 中所述的一般方法进行氨基取代的三环邻苯二 甲酰亚氨基衍生物的合成。
通过应用以上方法合成以下化合物。
2-(4-{[(1S)-1- 甲 基 -2-(2- 噻 吩 基 ) 乙 基 ]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2- 吡咯烷 -1- 基乙基 ) 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 7(1H, 6H)- 二酮 (13b) + ESMS(m/z)517.5(M+H) ; 收率 (32% )
2-(4-{[1- 甲 基 -2-(2- 噻 吩 基 ) 乙 基 ]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丙基 ) 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 7(1H, 6H)- 二酮 (15b) 收率 (64% ) ; 纯度 99% ESMS(m/z)613.5(M+H)+531.3 ;
2-(4-{[1- 甲 基 -2-(3- 噻 吩 基 ) 乙 基 ]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丙基 ) 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 7(1H, 6H)- 二酮 (19b) + ESMS(m/z)531.5(M+H ) ; 收率 (66% )
2-(2- 氧 代 -4-{[1-(2- 噻 吩 基 甲 基 ) 丙 基 ] 氨 基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丙基 ) 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 7(1H, 6H)- 二酮 (20b) + ESMS(m/z)545.5(M+H ) ; 收 率 (77 % )。[ 噻 吩 基 胺 的 参 考 文 献 : Gilsdorf, R.T. ; Nord, F.F.J.Org.Chem.V15, No.4, 1950, 807-811]
2-(4-{[2-(3, 5- 二甲基异噁唑 -4- 基 )-1- 甲基乙基 ] 氨基 }-2- 氧代 -1, 2- 二氢 吡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丙基 ) 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 7(1H, 6H)- 二酮 (21b) + ESMS(m/z)544.5(M+H ) ; 收率 (40% ) ; 纯度 99%。 [ 异噁唑基衍生的伯胺如 Gilsdorf, R.T. ; Nord, F.F.J.Org.Chem.V15, No.4, 1950, 807-811 所述合成 ]
2-(4-{[(1R)-1- 甲 基 -2-(2- 噻 吩 基 ) 乙 基 ]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丙基 ) 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 7(1H, 6H)- 二酮 (22b) + ESMS(m/z)531.3(M+H ) ; 收率 (81% ) ; 纯度 99%
2-(4-{[2-(4- 氟 苯 基 )-1, 1- 二 甲 基 乙 基 ]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丙基 ) 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 7(1H, 6H)- 二酮 (24b) + ESMS(m/z)557.5(M+H ) ; 收率 (27% ) ; 纯度 96%
2-(4-{ 甲 基 [1- 甲 基 -2-(2- 噻 吩 基 ) 乙 基 ]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丙基 ) 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 7(1H, 6H)- 二酮 (25b) + ESMS(m/z)545(M+H ) ; 收率 (74% ) ; 纯度 95%。[ 噻吩基胺的合成如 J.Am.Chem.Soc.V64, No.3, 1942, 477-479 所述 ]
2-(4-{[2-(5- 氯 -2- 噻 吩 基 )-1- 甲 基 乙 基 ]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丙基 ) 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 7(1H, 6H)- 二酮 (26b) + ESMS(m/z)565.3(M+H ) ; 收率 (52 % ) ; 纯度 99 %。[ 噻吩基胺的合成如 J.Org.Chem.V15, No.4, 1950, 807-811 所述 ]
2-(4-{[(1S, 2R)-2- 羟基 -1- 甲基 -2- 苯基乙基 ] 氨基 }-2- 氧代 -1, 2- 二氢吡 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丙基 ) 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 7(1H, 6H)- 二酮 (27b) + ESMS(m/z)541.3(M+H ) ; 收率 (60% ) ; 纯度 99%
合成氨基取代的内酰胺 ( 方法 A)将 Zn(246mg, 3.8g 原子, 23.3 当量 ) 加入邻苯二甲酰亚胺 23b(95mg, 0.163mmol) 的 溶 液 并 在 120 ℃ 加 热 2h。 将 反 应 混 合 物 冷 却 到 室 温, 经 硅 藻 土 过 滤 混 合 物。 用 MeOH(3×10mL) 洗涤硅藻土, 真空浓缩滤液, 与甲苯 (3×15mL) 共沸。快速色谱纯化所得的 获得期望的化合物, 为奶油色固体 (41mg, 剩余物 [10 % (5 % NH4OH 水溶液 /MeOH)/DCM], 1 44% )。Rf = 0.40 ; 粗品物质的两种 UV 和荧光点更具极性。 H NMR(DMSO-d6) : δ12.62(s, 1H), 11.27(br s, 1H), 11.06 和 10.75(br 单 峰, 1H), 7.93 和 7.87(s, 1H), 7.1629(br s, 1H) , 6.99-6.92(m , 1H) , 6.76(d ,J = 7.1Hz , 1H) , 6.07(br s , 1H) , 4.55-4.35(m , 2H) , 4.18-4.07(m , 2H) , 3.80-3.51(m , 2H) , 3.21-3.05(br s , 2H) , 2.71-2.59(m , 2H) , 2.58-2.38(m, 5H), 2.29-2.59(m, 4H), 2.40-1.98(m, 5H), 1.98-1.78(m, 3H), 1.31-1.05(m, + 3H)。ESMS(m/z)571.5(M+H) 。
合成胺取代的内酰胺 ( 方法 B)
将 Et3N(0.15mL, 1.1mmol, 5.0 当 量 ) 加 入 包 含 2-(4- 氯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2- 甲 基 -3- 吡 咯 烷 -1- 基 丙 基 )-6, 7- 二 氢 咪 唑 并 [4, 5-f] 异 吲 哚 -5(3H)- 酮 (100mg, 0.22mmol) 和 (2S)-1-(3- 甲 基 -2- 噻 吩 基 ) 丙 -2- 胺 (38mg, 0.24mmol) 在 EtOH(1mL) 中的混合物, 在带盖小瓶中在 100℃加热 14h。 真空浓缩混合物, 由 1 制备型 HPLC 纯化, 获得对应于期望产物的流分 (45mg, 38% )。H NMR(MeOH-d4)7.96(s, 1H), 7.70(s, 1H), 7.24(d, J = 7.5Hz, 1H), 7.08(d, J = 4.41Hz, 1H), 6.73(d, J = 5.13Hz, 1H), 6.15(d, J = 7.5Hz, 1H), 4.67(s, 2H), 4.19-4.07(m, 1H), 3.86-3.77(m, 3H), 3.68-3.56(m, 1H), 3.23-3.02(m, 6H), 2.54-2.41(m, 1H), 2.26-2.02(m, 7H), 1.46(d, J = 6.3Hz, 3H), + 1.17(d, J = 6.6Hz, 3H)。ESMS(m/z)545.3(M+H) 。
除非另外指明, 否则利用方法 A 获得以下内酰胺。
2-(4-{[1- 甲 基 -2-(2- 噻 吩 基 ) 乙 基 ]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3H)- 酮 (32b) + ESMS(m/z)613.5(M+H) 517.3 ; 收率 (75% )
2-(4-{[1- 甲 基 -2-(3- 噻 吩 基 ) 乙 基 ]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3H)- 酮 (R/ + S-36b)ESMS(m/z)517.5(M+H ) ; 收率 (72% )
2-(2- 氧 代 -4-{[1-(2- 噻 吩 基 甲 基 ) 丙 基 ] 氨 基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3H)- 酮 (37b) + ESMS(m/z)531.5(M+H ) ; 收率 (83% )
2-(4-{[2-(3, 5- 二甲基异噁唑 -4- 基 )-1- 甲基乙基 ] 氨基 }-2- 氧代 -1, 2- 二 氢吡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3H)- 酮 + (38b)ESMS(m/z)530.5(M+H ) ; 收率 (38% ) ; 纯度 91%
2-(4-{[(1R)-1- 甲 基 -2-(2- 噻 吩 基 ) 乙 基 ]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3- 吡 咯 烷 -1- 基 丙 基 )-6, 7- 二 氢 咪 唑 并 [4, 5-f] 异 吲 哚 -5(3H)- 酮 + [(R)-36b]ESMS(m/z)531.3(M+H ) ; 收率 (76% ) ; 纯度 100%
2-(4-{[2-(4- 氟 苯 基 )-1, 1- 二 甲 基 乙 基 ]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3H)- 酮 (40b) + ESMS(m/z)543.5(M+H ) ; 收率 (100% ) ; 纯度 96%
2-(4-{ 甲 基 [1- 甲 基 -2-(2- 噻 吩 基 ) 乙 基 ]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3H)- 酮 (41b) + ESMS(m/z)531(M+H ) ; 收率 (49% ) ; 纯度 95%
2-(4-{[2-(5- 氯 -2- 噻 吩 基 )-1- 甲 基 乙 基 ]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3H)- 酮 (42b) + ESMS(m/z)551.3(M+H ) ; 收率 (63% ) ; 纯度 99%
2-(4-{[(1S, 2R)-2- 羟基 -1- 甲基 -2- 苯基乙基 ] 氨基 }-2- 氧代 -1, 2- 二氢吡 啶 -3- 基 )-6-(3- 吡咯烷 -1- 基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3H)- 酮 (43b) + ESMS(m/z)551.3(M+H ) ; 收率 (63% ) ; 纯度 99%
6-[2-(1, 1- 二 氧 化 硫 代 吗 啉 -4- 基 ) 乙 基 ]-2-(4-{[(1S)-1- 甲 基 -2-(3- 甲 基 -2- 噻吩基 ) 乙基 ] 氨基 }-2- 氧代 -1, 2- 二氢吡啶 -3- 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 异吲哚 -5(1H)- 酮 (44j)ESMS(m/z)581.3(M+H ) ; 收率 (63% ) ; 纯度 99%
6-{[(2S)-1- 乙基吡咯烷 -2- 基 ] 甲基 }-2-(4-{[(1S)-1- 甲基 -2-(3- 甲基 -2- 噻 吩 基 ) 乙 基 ]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 7- 二 氢 咪 唑 并 [4, 5-f] 异 吲 + 哚 -5(3H)- 酮 (45g)ESMS(m/z)531.3(M+H ) ; 收率 (22% ) ; 纯度 99%
6-{[(2R)-1- 乙基吡咯烷 -2- 基 ] 甲基 }-2-(4-{[(1S)-1- 甲基 -2-(3- 甲基 -2- 噻吩 基 ) 乙 基 ]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 7- 二 氢 咪 唑 并 [4, 5-f] 异 吲 + 哚 -5(3H)- 酮 (45h)[ 方法 B]ESMS(m/z)531.3(M+H ) ; 收率 (20% ) ; 纯度 99%
2-(4-{[(1S)-1- 甲 基 -2-(2- 噻 吩 基 ) 乙 基 ]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2- 吡咯烷 -1- 基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3H)- 酮 (48a) + ESMS(m/z)503.5(M+H ) ; 收率 (48% ) ; 纯度 100%
制备 5, 6- 二氨基异吲哚啉 -1- 酮 :将 5- 氨 基 -6- 硝 基 异 吲 哚 啉 -1, 3- 二 酮 (1.0g, 4.83mmol) 和 锡 粉 (5.8g, 48.3mmol) 的 EtOH(30mL) 溶液在 90℃加热 4h。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到 RT, 过滤沉淀的固体, 用 EtOH(10mL) 洗涤并干燥, 获得 5, 6- 二氨基异吲哚啉 -1- 酮 (0.75g, 95% ), 为黄色固体。 1
LCMS : 164(M+1)。 H NMR(300MHz, DMSO-d6) : δ4.25(s, 2H) ; 7.93(s, 1H), 7.41(s, 1H) ; 8.22(s, 1H) ; 9.0(br.s, 4H)。
制备 (S)-2-(4-(1-(5- 氟 -2- 甲基苯基 ) 丙 -2- 基氨基 )-2- 氧代 -1, 2- 二氢吡 啶 -3- 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1H)- 酮 :
收率 : 40mg(10% )
LCMS : 432(M+1)。1H NMR(300MHz, DMSO-d6) : d 1.35(d, J = 3.0Hz, 1H) ; 2.48(s, 3H) ; 3.02(m, 2H) ; 4.17(m, 1H) ; 4.55(s, 2H) ; 6.15(m, 1H) ; 6.95(m, 1H) ; 7.1-7.4(m, 3H) ; 7.70-8.05(m, 2H) ; 8.40(s, 1H) ; 11.00-11.23(m, 2H)。
制备 5- 氨基 -2-(2-( 二甲基氨基 ) 乙基 )-6- 硝基异吲哚啉 -1, 3- 二酮 :
向 5- 氨基 -6- 硝基异吲哚啉 -1, 3- 二酮 (5.0g, 24.15mmol) 在换热介质 (75mL) 1 1 中 的 悬 浮 液 加 入 咪 唑 (1.64g, 24.15mmol) 和 N , N - 二 甲 基 乙 基 -1, 2- 二 胺 (3.16mL, 24.15mmol), 在 150℃加热所得的混合物过夜。 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到 RT, 加入乙醚 (100mL)。 过滤收集黄色沉淀, 用乙醚 (2×50mL) 洗涤并干燥, 获得 5- 氨基 -2-(2-( 二甲基氨基 ) 乙 基 )-6- 硝基异吲哚啉 -1, 3- 二酮 (6.4g, 95% ), 为黄色固体。 1
LCMS : 279(M+1)。 H NMR(300MHz, DMSO-d6) : δ2.21(s, 6H) ; 2.50(t, 2H), 3.65(t, 2H) ; 7.55(s, 1H) ; 8.31(s, 1H) ; 8.40(br.s, 2H)。
制备 5, 6- 二氨基 -2-(2-( 二甲基氨基 ) 乙基 ) 异吲哚啉 -1, 3- 二酮 :
按照制备类似物时氢化的一般方法, 以定量收率 (5.7g, 100 % ) 分离 5, 6- 二氨 基 -2-(2-( 二甲基氨基 ) 乙基 ) 异吲哚啉 -1, 3- 二酮。 1
LCMS : 249(M+1)。 H NMR(300MHz, DMSO-d6) : δ2.14(s, 6H) ; 2.39(t, 2H) ; 3.51(t, 2H) ; 5.54(br.s, 4H) ; 6.85(s, 2H)。
制备 2-(4- 氯 -2- 氧代 -1, 2- 二氢吡啶 -3- 基 )-6-(2-( 二甲基氨基 ) 乙基 ) 咪 唑并 [4, 5-f] 异吲哚 -5, 7(1H, 6H)- 二酮盐酸盐 :
收率 : 从 5.7g 二胺获得 8.0g(82% )。
LCMS : 386(M+1) 。1H NMR(300MHz , DMSO-d6) : δ 2.83(br.s , 6H) ; 3.35(t , 2H) ; 4.00(m, 2H) ; 6.45(d, J = 6.0Hz, 1H) ; 6.8(br.s, 3H) ; 7.81(d, J = 6.0Hz, 1H) ; 8.22(s, 2H) ; 10.8(br.s, 1H)。
制备 (S)-6-(2-( 二甲基氨基 ) 乙基 )-2-(4-(1-(5- 氟 -2- 甲基苯基 ) 丙 -2- 基 氨基 )-2- 氧代 -1, 2- 二氢吡啶 -3- 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1H)- 酮 :
收率 : 45mg(38% )。
LCMS : 503(M+1)。1H NMR(300MHz, DMSO-d6) : δ1.34(d, J = 3.0Hz, 3H) ; 2.19(s, 6H) ; 2.35(s, 3H) ; 2.50(m, 2H) ; 2.99(t, 2H) ; 3.69(t, 2H) ; 4.17(m, 1H) ; 6.14(d, J = 6.0Hz, 1H) ; 6.84-6.89(m, 1H) ; 7.10-7.31(m, 3H) ; 7.94(s, 1H) ; 8.06(s, 1H) ; 10.87(d, J = 6.0Hz, 1H) ; 11.28(br.s, 1H)。
制备 (S)-6-(2-( 二甲基氨基 ) 乙基 )-2-(4-(1-(5- 氟 -2- 甲氧基苯基 ) 丙 -2- 基 氨基 )-2- 氧代 -1, 2- 二氢吡啶 -3- 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1H)- 酮 :LCMS : 519(M+1)。1H NMR(300MHz, DMSO-d6) : δ1.28(d, J = 3.0Hz, 3H) ; 2.20(s, 6H) ; 2.76-2.83(m, 1H) ; 2.86-3.07(m, 1H) ; 3.62-3.64(m, 2H) ; 3.80(s, 3H) ; 4.02-4.10(m, 1H) ; 4.53(s , 2H) ; 6.23(d ,J = 9.0Hz , 1H) ; 6.90-7.40(m , 4H) ; 7.65-7.94(m , 2H) ; 10.97-11.20(2br.s, 2H)。
制 备 (S)-6-(2-( 二 甲 基 氨 基 ) 乙 基 )-2-(4-(1-(2- 甲 基 -5-( 三 氟 甲 基 ) 苯
基 ) 丙 -2- 基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 7- 二 氢 咪 唑 并 [4, 5-f] 异 吲 哚 -5(1H)- 酮 :
LCMS : 553(M+1)。1H NMR(300MHz, DMSO-d6) : δ1.28(d, J = 3.0Hz, 3H) ; 2.20(s, 6H) ; 2.50(s , 3H) ; 2.96-2.99(m , 2H) ; 3.62-3.64(m , 2H) ; 4.18(s , 1H) ; 4.53(s , 2H) ; 6.18(d, J = 9.0Hz, 1H) ; 7.10-7.40(m, 3H) ; 7.65-7.94(m, 3H) ; 10.97-11.20(2br.s, 2H) ; 13.10(s, 1H)。
制 备 (S)-6-(2-( 二 甲 基 氨 基 ) 乙 基 )-2-(2- 氧 代 -4-(1-(2, 3, 5- 三 氟 苯 基 ) 丙 -2- 基氨基 )-1, 2- 二氢吡啶 -3- 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1H)- 酮 :
LCMS : 525(M+1)。1H NMR(300MHz, DMSO-d6) : δ1.28(d, J = 3.0Hz, 3H) ; 2.20(s, 6H) ; 2.96-2.99(m, 2H) ; 3.62-3.64(m, 2H) ; 4.18(s, 1H) ; 4.53(s, 2H) ; 6.18(d, J = 9.0Hz, 1H) ; 7.10-7.40(m, 3H) ; 7.65-7.94(m, 2H) ; 10.97-11.20(2br.s, 2H) ; 13.10(s, 1H)。
制备 (S)-2-(4-(1-(3, 4- 二氟 -2- 甲基苯基 ) 丙 -2- 基氨基 )-2- 氧代 -1, 2- 二氢 吡啶 -3- 基 )-6-(2-( 二甲基氨基 ) 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1H)- 酮 :
LCMS : 521(M+1)。1H NMR(300MHz, DMSO-d6) : δ1.34(d, J = 3.0Hz, 3H) ; 2.19(s, 6H) ; 2.35(s, 3H) ; 2.50(m, 2H) ; 2.99(t, 2H) ; 3.69(t, 2H) ; 4.17(m, 1H) ; 6.14(d, J = 6.0Hz, 1H) ; 6.84-6.89(m, 1H) ; 7.10-7.31(m, 2H) ; 7.94(s, 1H) ; 8.06(s, 1H) ; 10.87(d, J = 6.0Hz, 1H) ; 11.28(br.s, 1H) ; 13.50(s, 1H)。
制备 (S)-2-(4-(1-(3, 5- 二氟 -2- 甲基苯基 ) 丙 -2- 基氨基 )-2- 氧代 -1, 2- 二氢 吡啶 -3- 基 )-6-(2-( 二甲基氨基 ) 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1H)- 酮 :
LCMS : 521(M+1)。1H NMR(300MHz, DMSO-d6) : δ1.24(d, J = 3.0Hz, 3H) ; 2.01(br. s, 4H) ; 2.19(s, 6H) ; 2.50(s, 3H) ; 2.80-2.99(m, 2H) ; 3.69(t, 2H) ; 4.17(m, 1H) ; 6.14(d, J = 6.0Hz, 1H) ; 6.84-6.89(m, 1H) ; 7.10-7.31(m, 2H) ; 7.94(s, 1H) ; 8.06(s, 1H) ; 10.87(d, J = 6.0Hz, 1H) ; 11.28(br.s, 1H) ; 13.50(s, 1H)。
制备 (S)-2-(4-(1-(5- 氟 -2- 甲氧基苯基 ) 丙 -2- 基氨基 )-2- 氧代 -1, 2- 二氢吡 啶 -3- 基 )-6-(2-( 吡咯烷 -1- 基 ) 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1H)- 酮 :
LCMS : 545(M+1)。1H NMR(300MHz, DMSO-d6) : δ1.23(m, 3H) ; 1.79-1.82(m, 4H) ; 2.60-2.70(m, 4H) ; 2.76-2.83(m, 1H) ; 2.86-3.07(m, 1H) ; 3.62-3.64(m, 2H) ; 3.80(s, 3H) ; 4.02-4.10(m, 1H) ; 4.53(s, 2H) ; 6.23(d, J = 9.0Hz, 1H) ; 6.90-7.40(m, 4H) ; 7.65-7.94(m, 2H) ; 11.20(2br.s, 2H) ; 13.00(s, 1H)。
制 备 (S)-2-(2- 氧 代 -4-(1-(2, 3, 5- 三 氟 苯 基 ) 丙 -2- 基 氨 基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2-( 吡咯烷 -1- 基 ) 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1H)- 酮 :
LCMS : 551(M+1)。1H NMR(300MHz, DMSO-d6) : δ1.23(m, 3H) ; 1.79-1.82(m, 4H) ; 2.60-2.70(m, 4H) ; 2.76-2.83(m, 1H) ; 2.86-3.07(m, 1H) ; 3.62-3.64(m, 2H) ; 3.80(s, 3H) ; 4.02-4.10(m, 1H) ; 4.53(s, 2H) ; 6.23(d, J = 9.0Hz, 1H) ; 6.90-7.40(m, 3H) ; 7.65-7.94(m, 2H) ; 11.20(2br.s, 2H) ; 13.00(s, 1H)。
制 备 (S)-2-(4-(1-(5-( 二 甲 基 氨 基 )-2- 甲 基 苯 基 ) 丙 -2- 基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氢吡啶 -3- 基 )-6-(2-( 吡咯烷 -1- 基 ) 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 哚 -5(1H)- 酮 :
LCMS : 554(M+1)。
制备 (S)-2-(4-(1-(2- 甲基 -5-( 三氟甲基 ) 苯基 ) 丙 -2- 基氨基 )-2- 氧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2-( 吡 咯 烷 -1- 基 ) 乙 基 )-6, 7- 二 氢 咪 唑 并 [4, 5-f] 异 吲 哚 -5(1H)- 酮 :
制 备 (S)-2-(4-(1-(2- 氟 苯 基 ) 丙 -2- 基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2-( 吡咯烷 -1- 基 ) 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1H)- 酮 :LCMS : 515(M+1)。 1
H NMR(300MHz , DMSO-d 6) : δ 1.32(m , 3H) ; 1.69(m , 4H) ; 2.60-2.70(m , 4H) ; 2.73(m , 2H) ; 3.02-3.11(m , 2H) ; 3.66-3.69(m , 2H) ; 4.08-4.11(m , 1H) ; 4.55(s , 2H) ; 6.16(d, J = 9.0Hz, 1H) ; 7.01-7.40(m, 4H) ; 7.65-7.94(m, 3H) ; 11.11, 11.20(2br.s, 2H) ; 13.00(s, 1H)。
制 备 (S)-2-(4-(1-(2- 氯 苯 基 ) 丙 -2- 基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2-( 吡咯烷 -1- 基 ) 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1H)- 酮 :
LCMS : 531(M+1)。 1
H NMR(300MHz , DMSO-d 6) : δ 1.32(m , 3H) ; 1.69(m , 4H) ; 2.60-2.70(m , 4H) ; 2.73(m , 2H) ; 3.02-3.11(m , 2H) ; 3.66-3.69(m , 2H) ; 4.08-4.11(m , 1H) ; 4.55(s , 2H) ; 6.16(d, J = 9.0Hz, 1H) ; 7.01-7.40(m, 4H) ; 7.65-7.94(m, 3H) ; 11.11, 11.20(2br.s, 2H) ;
13.00(s, 1H)。
制备 (S)-2-(4-(1-(3, 4- 二氟 -2- 甲基苯基 ) 丙 -2- 基氨基 )-2- 氧代 -1, 2- 二氢 吡啶 -3- 基 )-6-(2-( 吡咯烷 -1- 基 ) 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1H)- 酮 :
LCMS : 547(M+1)。 1
H NMR(300MHz, DMSO-d6) : δ1.23(m, 3H) ; 1.79-1.82(m, 4H) ; 2.60-2.70(m, 4H) ; 2.76-2.83(m, 1H) ; 2.86-3.07(m, 1H) ; 3.62-3.64(m, 2H) ; 3.80(s, 3H) ; 4.02-4.10(m, 1H) ; 4.53(s, 2H) ; 6.23(d, J = 9.0Hz, 1H) ; 6.90-7.40(m, 3H) ; 7.65-7.94(m, 2H) ; 11.20(2br.s, 2H) ; 13.00(s, 1H)。
制备 (S)-2-(4-(1-(2, 5- 二甲氧基苯基 ) 丙 -2- 基氨基 )-2- 氧代 -1, 2- 二氢吡 啶 -3- 基 )-6-(2-( 吡咯烷 -1- 基 ) 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1H)- 酮 :
LCMS : 557(M+1)。1H NMR(300MHz ,DMSO-d 6 ) : δ 1.27(d ,J = 6.0Hz , 3H) ; 1.73(br.s , 4H) ; 2.65-2.80(m , 3H) ; 3.00-3.04(m , 1H) ; 3.39-3.57(m , 3H) ; 3.61(s , 3H) ; 3.63-3.69(m , 3H) ; 3.73(s, 3H) ; 3.95-4.09(m, 1H) ; 4.55(d, J = 3.0Hz, 2H) ; 6.25(d, J = 6.0Hz, 2H) ; 6.87-6.93(m, 3H) ; 7.38(d, 1H) ; 7.65-7.99(m, 2H) ; 11.10(m, 2H) ; 13.50(s, 1H)。
制备 (S)-2-(4-(1-(5- 甲氧基 -2- 甲基苯基 ) 丙 -2- 基氨基 )-2- 氧代 -1, 2- 二氢 吡啶 -3- 基 )-6-(2-( 吡咯烷 -1- 基 ) 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1H)- 酮 :
LCMS : 541(M+1)。 1
H NMR(300MHz, DMSO-d6) : δ1.33(d, J = 6.0Hz, 3H) ; 1.67(br.s, 4H) ; 2.32(s, 3H) ; 2.65-2.69(m, 2H) ; 2.94-2.96(m, 2H) ; 3.39-3.57(m, 2H) ; 3.63(s, 3H) ; 3.67-3.69(m, 2H) ; 4.09-4.12(m, 1H) ; 4.55(d, J = 3.0Hz, 2H) ; 6.25(d, J = 6.0Hz, 2H) ; 6.61-7.99(m, 7H) ; 11.10(m, 2H) ; 13.50(s, 1H)。
制 备 (S)-2-(4-(1-(2- 乙 基 苯 基 ) 丙 -2- 基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2-( 吡咯烷 -1- 基 ) 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1H)- 酮 :
LCMS : 525(M+1)。 1
H NMR(300MHz, DMSO-d6) : δ1.20(t, J = 6.0Hz, 3H) ; 1.33(d, J = 3.0Hz, 3H) ; 1.79(br.s, 4H) ; 2.65-2.81(m, 4H) ; 2.98-3.00(m, 2H) ; 3.39-3.51(m, 4H) ; 3.63-3.69(m, 2H) ; 4.08-4.15(m, 1H) ; 4.55(d, J = 3.0Hz, 2H) ; 6.12(d, J = 6.0Hz, 2H) ; 7.15-7.99(m, 7H) ; 11.10(m, 2H) ; 13.50(s, 1H)。
制 备 (S)-2-(4-(1-(2, 3- 二 氟 -5, 6- 二 甲 氧 基 苯 基 ) 丙 -2- 基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氢吡啶 -3- 基 )-6-(2-( 吡咯烷 -1- 基 ) 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 哚 -5(1H)- 酮 :
LCMS : 593(M+1)。 1
H NMR(300MHz ,DMSO-d 6 ) : δ 1.32(d ,J = 3.0Hz , 3H) ; 1.67(br.s , 4H) ; 2.65-2.69(m, 22.85-3.11(m, 2H) ; 3.39-3.51(m, 4H) ; 3.63-3.69(m, 2H) ; 3.75(2s, 6H) ; 3.98-4.05(m, 1H) ; 4.55(s, 2H) ; 6.20(d, J = 6.0Hz, 2H) ; 7.15-7.99(m, 4H) ; 11.10(m, 2H) ; 13.50(s, 1H)。
制备 (S)-2-(2- 氧代 -4-(1-(2, 3, 5, 6- 四氟苯基 ) 丙 -2- 基氨基 )-1, 2- 二氢吡 啶 -3- 基 )-6-(2-( 吡咯烷 -1- 基 ) 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1H)- 酮 :
LCMS : 569(M+1)。 1
H NMR(300MHz ,DMSO-d 6 ) : δ 1.32(d ,J = 3.0Hz , 3H) ; 1.67(br.s , 4H) ; 2.65-2.69(m, 22.85-3.11(m, 2H) ; 3.39-3.51(m, 4H) ; 3.63-3.69(m, 2H) ; 3.98-4.05(m, 1H) ; 4.55(s, 2H) ; 6.20(d, J = 6.0Hz, 2H) ; 7.15-7.99(m, 4H) ; 11.10(m, 2H) ; 13.50(s, 1H)。
制备 (S)-2-(4-(1-(3, 5- 二氟 -2- 甲苯基 ) 丙 -2- 基氨基 )-2- 氧 -1, 2- 二氢吡 啶 -3- 基 )-6-(2-( 吡咯烷 -1- 基 ) 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1H)- 酮 :
LCMS : 547(M+1)。 1
H NMR(300MHz, DMSO-d6) : δ1.23(d, J = 3.0Hz, 3H) ; 1.67(br.s, 4H) ; 2.00(m, 3H) ; 2.50(s, 3H) ; 2.60-2.70(m, 2H) ; 2.76-2.83(m, 1H) ; 2.86-3.07(m, 3H) ; 3.62-3.64(m, 2H) ; 4.02-4.20(m , 1H) ; 4.53(s , 2H) ; 6.13(d ,J = 6.0Hz , 1H) ; 6.90-7.40(m , 5H) ; 11.20(2br.s, 2H) ; 13.00(s, 1H)。
制备 5, 6- 二氨基 -4- 甲基 -2-(2-( 吡咯烷 -1- 基 ) 乙基 ) 异吲哚啉 -1, 3- 二酮 :
向 4- 氨 基 -6-( 甲 氧 羰 基 )-2- 甲 基 -3- 硝 基 苯 甲 酸 (380mg, 1.0mmol)、 HATU(114mg, 1.0mmol) 和 DIPEA(129mg, 1.0mmol) 的 THF(20mL) 溶 液 加 入 2-( 吡 咯 烷 -1- 基 ) 乙胺 (114mg, 1.0mmol) 并在 RT 下搅拌过夜。 真空蒸发反应混合物, 以 MeOH(10mL) 研磨剩余物。过滤分离黄色沉淀并干燥以获得标题化合物 (300mg), 为黄色固体。
用 MeOH 中的 10% Pd/C、 H2 在 RT 下进一步处理以上剩余物, 获得 5, 6- 二氨基 -4- 甲 基 -2-(2-( 吡 咯 烷 -1- 基 ) 乙 基 ) 异 吲 哚 啉 -1, 3- 二 酮 ( 定 量 ), 为 黄 色 固 体。LCMS : 289(M+1)。
制 备 (S)-2-(4-(1-(5- 氟 -2- 甲 基 苯 基 ) 丙 -2- 基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4- 甲 基 -6-(2-( 吡 咯 烷 -1- 基 ) 乙 基 )-6, 7- 二 氢 咪 唑 并 [4, 5-f] 异 吲
哚 -5(1H)- 酮 :
LCMS : 543(M+1)。两种异构体比例 8 ∶ 2, 不可通过 HPLC 和柱色谱分离。
制备 (S)-2-(4-(1-(5- 氟 -2- 甲基苯基 ) 丙 -2- 基氨基 )-2- 氧代 -1, 2- 二氢吡 啶 -3- 基 )-6-(2- 吗啉代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1H)- 酮 :
LCMS : 545(M+1)。
制备 (S)-6-(2- 吗啉代乙基 )-2-(2- 氧代 -4-(1-(2, 3, 5- 三氟苯基 ) 丙 -2- 基氨 基 )-1, 2- 二氢吡啶 -3- 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1H)- 酮 :
LCMS : 567(M+1) 。 1 H NMR(300MHz ,DMSO-d 6 ) : δ 1.37(d ,J = 3.0Hz , 3H) ; 2.30-2.60(m, 4H) ; 2.90-3.12(m, 2H) ; 3.35(br.s, 4H) ; 3.50-3.74(m, 4H) ; 4.10-4.25(m, 1H) ; 4.56(s , 2H) ; 6.16(d ,J = 5.5Hz , 1H) ; 6.94-7.03(m , 1H) ; 7.25-7.34(m , 2H) ; 7.61-7.98(m, 2H) ; 11.06-11.28(m, 2H) ; 13.10(s, 1H)。
制备 (S)-2-(4-(1-(2- 甲基 -5-( 三氟甲基 ) 苯基 ) 丙 -2- 基氨基 )-2- 氧代 -1, 2- 二氢吡啶 -3- 基 )-6-(2- 吗啉代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1H)- 酮 :
LCMS : 595(M+1). 制备 1, 5- 二氟 -2- 甲基 -3- 硝基苯 :向 2, 4- 二氟甲苯 (25.0g, 195.3mmol) 在浓 H2SO4(60mL) 中的搅拌溶液经 1.5h 以 使温度保持在 40-50℃的速率逐滴加入发烟 HNO3(30mL)。在 40℃搅拌反应混合物另外 1h。 将反应混合物倒入冰冷的水 (500mL) 中, 过滤沉淀的固体并以水 (2×50mL) 洗涤。将固体 剩余物溶解在 EtOAc(200mL) 中, 以 NaHCO3 水溶液 (2×200mL) 洗涤。有机层在 Na2SO4 上干 燥, 过滤并真空蒸发, 获得 1, 5- 二氟 -2- 甲基 -3- 硝基苯 (21.0g, 62% ), 为浅棕色液体。 1
H MNR(CDCl3, 300MHz) : δ2.45(s, 3H) ; 6.99(dd, J = 6.0Hz, 1H) ; 8.00(dd, J= 6.0Hz, 1H)。
制备 3, 5- 二氟 -2- 甲基苯胺 :向 1, 5- 二氟 -2- 甲基 -3- 硝基苯 (21.0g, 121.4mmol) 和 10% Pd/C(2.0g) 的悬浮 液小心加入 MeOH(200mL), 抽空烧瓶。在囊压下用氢吹洗反应混合物, 在 RT 搅拌 2h。经硅 藻土床过滤反应混合物, 真空蒸发, 获得 3, 5- 二氟 -2- 甲基苯胺 (18.0g, 97% ), 为暗黄色 液体。 1
H MNR(CDCl3, 300MHz) : δ2.25(s, 3H) ; 3.49(br.s, 2H) ; 6.57(t, J = 9.0Hz, 1H) ; 6.71(t, J = 9.0Hz, 1H)。
制备 1, 5- 二氟 -3- 碘 -2- 甲基苯 :
向 6N HCl 的 冷 水 溶 液 (200mL) 分 批 加 入 3, 5- 二 氟 -2- 甲 基 苯 胺 (11.0g, 77.0mmol) 并搅拌 10min。在 0℃逐滴加入 NaNO2 水溶液 (6.37g 在 50mL 水中 ) 持续 20min, 搅拌所得的混合物另外 30min。在 0℃逐滴加入 KI(93.20mmol) 的水溶液并搅拌 1h。用乙 醚 (2×100mL) 萃取反应混合物, 用 Na2S2O3 水溶液 (2×100mL) 洗涤。用盐水 (50mL) 洗涤 有机层, 在 Na2SO4 上干燥, 过滤并干燥, 获得 1, 5- 二氟 -3- 碘 -2- 甲基苯 (9.0g, 46% ), 为 棕色液体。 1
H MNR(CDCl3, 300MHz) : δ2.28(s, 3H) ; 6.77(dd, J = 6.0Hz, J = 9.0Hz, 1H) ; 7.56(dd, J = 6.0Hz, J = 9.0Hz, 1H)。
制 备 6-(2-((R)-2- 甲 基 吡 咯 烷 -1- 基 ) 乙 基 )-2-(2- 氧 代 -4-((S)-1-(2, 3, 5- 三氟苯基 ) 丙 -2- 基氨基 )-1, 2- 二氢吡啶 -3- 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 哚 -5(1H)- 酮 :
LCMS : 565(M+1)。
制 备 (S)-6-(2-(3, 3- 二 氟 吡 咯 烷 -1- 基 ) 乙 基 )-2-(4-(1-(5- 氟 -2- 甲 基 苯 基 ) 丙 -2- 基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 7- 二 氢 咪 唑 并 [4, 5-f] 异 吲 哚 -5(1H)- 酮 :
LCMS : 565(M+1)。
制备 (`)-2-(4-(1-(5- 氟 -2- 甲基苯基 ) 丙 -2- 基氨基 )-2- 氧代 -1, 2- 二氢吡 啶 -3- 基 )-6-(2-( 甲基氨基 ) 乙基 )-6, 7- 二氢咪唑并 [4, 5-f] 异吲哚 -5(1H)- 酮 :
LCMS : 489(M+1)。 氯化的化合物 一般结构 1
路线 105- 氨 基 -4- 氯 -2-(1- 甲 基 哌 啶 -4- 基 )-6- 硝 基 异 吲 哚 -1, 3- 二 酮 : 向 5- 氨 基 -2-(1- 甲基哌啶 -4- 基 )-6- 硝基异吲哚 -1, 3- 二酮 (3.04g, 10mmol) 在 HOAc(100mL) 中的悬浮液鼓入 Cl2 气 5.5h 并蒸发至干燥。用 MeOH 水溶液 (25mL, 80% ) 稀释剩余物并用 NH4OH 水溶液 (28% ) 碱化, 向产生的溶液加入 NaHSO3(10.4g, 100mmol)。超声处理混合物 30min, 上样到硅胶上。以 CH2Cl2/MeOH/28% NH4OH 水溶液 (20 ∶ 10 ∶ 1) 的混合溶剂对混 合物进行色谱, 获得标题化合物, 其是不纯的, 但不经进一步纯化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5, 6- 二 氨 基 -4- 氯 -2-(1- 甲 基 哌 啶 -4- 基 ) 异 吲 哚 -1, 3- 二 酮 : 向 5- 氨 基 -4- 氯 -2-(1- 甲 基 哌 啶 -4- 基 )-6- 硝 基 异 吲 哚 -1, 3- 二 酮 (1.35g, 不 纯 ) 和 10 % Pd/C(500mg) 的 混 合 物 加 入 2- 丙 醇 (20mL)、 二 噁 烷 中 的 HCl(4M, 0.1mL), 然后加入 MeOH(230mL)。在常压氢 (atmospheric hydrogen) 下搅拌 1.5h 后, 经硅藻土过滤反应混 合物。浓缩滤液, 以 50% DCM 的 MeOH 溶液稀释, 以 NH4OH 水溶液 (28% ) 碱化, 然后蒸发。 以 CH2Cl2/MeOH/28% NH4OH 水溶液 (50 ∶ 10 ∶ 1) 的混合溶剂对混合物进行色谱, 获得标 1 题 化 合 物 (186mg, 2 个 步 骤 6 % )。 H NMR(DMSO-d6)δ1.51(m, 2H), 1.90(m, 2H), 2.29(m, 2H), 2.81(m, 2H), 3.80(m, 1H), 5.61(br s, 2H, NH2), 5.93(br s, 2H, NH2), 6.82(s, 1H, ArH) ; + ESI-MS m/z 309.4(MH )。
4- 氯 -2-(4- 氯 -2- 氧代 -1, 2- 二氢吡啶 -3- 基 )-6-(1- 甲基哌啶 -4- 基 )-1H-1, 3, 6- 三氮杂对称引达省 -5, 7- 二酮 : 在室温下搅拌 5, 6- 二氨基 -4- 氯 -2-(1- 甲基哌 啶 -4- 基 ) 异吲哚 -1, 3- 二酮 (62.0mg, 0.2mmol)、 4- 碘 -2- 甲氧基烟醛 (34.3mg, 0.2mmol) 和 HOAc(1mL) 在 MeOH 中的溶液 14h, 在 80℃加热 4.5h, 浓缩获得剩余物, 然后与二噁烷中的 HCl(4M, 10mL) 和 H2O(0.8mL) 混合, 加热 1.7h, 在 70℃加热 1.5h。蒸发反应混合物, 以 DCM/ MeOH(1 ∶ 5) 的混合溶剂稀释, 以 NH4OH 水溶液 (28% ) 碱化, 然后蒸发。 以 CH2Cl2/MeOH/28% NH4OH 水溶液 (40 ∶ 10 ∶ 1) 的混合溶剂对剩余物进行色谱, 获得标题化合物 (70.2mg, 2个 + 步骤 78% )。ESI-MS m/z 446.5(MH )。
4- 氯 -6-(1- 甲基哌啶 -4- 基 )-2-[4-(1- 甲基 -2- 噻吩 -2- 基乙基氨基 )-2- 氧 代 -1, 2- 二氢吡啶 -3- 基 ]-1H-1, 3, 6- 三氮杂对称引达省 -5, 7- 二酮 : 将 EtOH(1.0mL)
中 的 4- 氯 -2-{4-[3-(2, 4- 二 甲 基 苯 氧 基 )-2- 羟 基 丙 基 氨 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1- 甲 基 哌 啶 -4- 基 )-1H-1, 3, 6- 三 氮 杂 对 称 引 达 省 -5, 7- 二 酮 (18mg, 0.04mmol)、 1- 甲 基 -2- 噻 吩 -2- 基 乙 胺 (8.5mg, 0.06mmol) 和 Et3N(0.2mL, 1.43mmol) 在 80 ℃加热 17h, 然后浓缩获得剩余物, 对其进行 HPLC 纯化, 提供 TFA 盐形式的标题化合物 1 (6.73mg, 25% )。 H NMR(DMSO-d6)δ1.36(d, J = 6Hz, 3H, CH3), 1.95(m, 2H), 2.52(m, 2H), 2.74(s, 3H, CH3), 3.02-3.22(4H), 3.45(m, 2H), 4.08(m, 1H), 4.28(m, 1H), 6.19(d, J = 8Hz, 1H), 6.89(m, 1H), 7.00(m, 1H), 7.29(m, 1H), 7.39(m, 1H), 8.09(s, 1H), 11.01(d, J = 8Hz, + 1H), 11.35(d, J = 6Hz, 1H) ; ESI-MS m/z 551.3(MH )。
8- 氯 -6-(1- 甲基哌啶 -4- 基 )-2-[4-(1- 甲基 -2- 噻吩 -2- 基乙基氨基 )-2- 氧 代 -1, 2- 二 氢 吡 啶 -3- 基 ]-6, 7- 二 氢 -3H-1, 3, 6- 三 氮 杂 对 称 引 达 省 -5- 酮 : 将 4- 氯 -6-(1- 甲基哌啶 -4- 基 )-2-[4-(1- 甲基 -2- 噻吩 -2- 基乙基氨基 )-2- 氧代 -1, 2- 二 氢吡啶 -3- 基 ]-1H-1, 3, 6- 三氮杂对称引达省 -5, 7- 二酮 (49mg, 0.089mmol) 锌粉 (196mg, 1.0mmol) 在 HOAc(10mL) 中混合。在 90 ℃加热 40min 后, 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到 50 ℃并以 MeOH ∶ DCM(45mL/5mL) 混合溶剂稀释, 然后过滤。在 95℃ ( 浴温 ) 在减压下蒸发滤液至干 燥。以 DCM/MeOH(1 ∶ 5) 混合溶剂稀释剩余物, 以 28 % NH4OH 水溶液碱化, 然后浓缩。以 CH3CN/CH2Cl2/MeOH/28% NH4OH 水溶液 (63 ∶ 10 ∶ 37 ∶ 1) 的混合溶剂对剩余粗品进行色 谱, 随后进行 HPLC 再纯化, 获得 TFA 盐形式的标题化合物 (6.2mg, 11% )。1H NMR(DMSO-d6) δ1.37(d, J = 6Hz, 3H, CH3), 1.95-2.13(4H), 2.52(m, 2H), 2.80(s, 3H, CH3), 3.15(m, 2H), 3.50-3.65(4H), 4.05(m, 1H), 4.31(m, 1H), 4.50(br s, 2H), 6.18(d, J = 8Hz, 1H), 6.89(m, 1H), 7.01(m, 1H), 7.29(m, 1H), 7.37(m, 1H), 7.99(s, 1H), 9.60(br s, 1H), 11.22(d, J = 6Hz, + 1H), 11.30(d, J = 6Hz, 1H) ; ESI-MS m/z 537.3(MH )。
基本结构 2
(S)-6-[1-(2- 乙基磺酰基乙基 ) 哌啶 -4- 基 ]-2-[4-(1- 甲基 -2- 噻吩 -2- 基乙基 氨基 )-2- 氧代 -1, 2- 二氢吡啶 -3- 基 ]-6, 7- 二氢 -3H-1, 3, 6- 三氮杂对称引达省 -5- 酮 :
1H NMR(DMSO-d6)δ1.22(t, J = 6Hz, 3H, CH3), 1.34(d, J = 6Hz, 3H, CH3), 1.70-1.82(4H), 2.12(m , 2H) , 2.73(m , 2H) , 3.02(m , 2H) , 3.12-3.22(4H) , 3.28(m , 2H) , 3.35(s , 3H , CH3) , 4.05(m, 2H), 4.49(s, 2H), 6.16(d, J = 6Hz, 1H), 6.95(m, 1H), 7.05(s, 1H), 7.30-7.38(2H), 7.66(s , 0.5H) , 7.81(s , 0.5H) , 7.82(s , 0.5H) , 7.96(s , 0.5H) , 11.15(br m , 1H , NH) , 11.20(br m, 1H, NH) ; ESI-MS m/z 609.7(MH+)。
(S)-6-[1-(2- 乙基磺酰基乙基 ) 哌啶 -4- 基 ]-2-[4-(1- 甲基 -2- 噻吩 -2- 基乙 基氨基 )-2- 氧代 -1, 2- 二氢吡啶 -3- 基 ]-6, 7- 二氢 -3H-1, 3, 6- 三氮杂对称引达省 -5- 酮 的合成已由在 WO 2008021369 中所述的一般方法实现。
实施例 2。
SAR 表 1
以上表 I 表示对特定激酶的药理学数据 (IC50 值 ), 显示抑制它们的活性的能力相 SAR 表 2对程度。
以上表 2 表示对特定激酶的药理学数据 (IC50 值 ), 显示抑制它们基于细胞的活性 的能力相对程度。
本说明书中引用的所有出版物、 专利和专利申请通过引用纳入本文, 如同每个单 独出版物或专利申请具体和单独地被指明通过引用纳入。 尽管为了清楚理解的目的已详细 地通过阐释和示例的方式描述了前述发明, 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明显的是, 鉴于本文提 供的教导, 可对其进行某些改变和修改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主旨或范围。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