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924007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6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63444.8

申请日:

2010.11.29

公开号:

CN102095447A

公开日:

2011.06.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1D 21/00申请日:20101129|||公开

IPC分类号:

G01D21/00

主分类号:

G01D21/00

申请人:

北京丰凯换热器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谷操; 靳霏; 董庆丽; 王雅静; 曲民生; 闫鹏; 王艳琴; 赵迎丰; 芦柯京; 张敏; 姜红霞; 王凝岚; 马雪海

地址:

100072 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槐树岭四号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代理人:

徐国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包括中冷器试验台和水/油换热器试验台;中冷器试验台包括空气加热系统、空气循环系统、中冷器试验台风洞系统、试件、测量仪表及管路;水/油换热器试验台包括水路循环系统、油路循环系统、热能供给系统、水/油换热器试验台风洞系统、试件、测量仪表及管路;中冷器试验台和水/油换热器试验台通过管路连接并通过监控系统控制。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满足多种类型及型号的换热器性能测试,将原有部件的单一测试模式提升到部件与系统同期的综合测试模式,进一步提升军用特种车辆及其他车辆和工程机械用散热系统的设计实力和设计水平。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验台包括中冷器试验台和水 / 油换热器试验台 ; 所述中冷器试验台包括空气加热系统、 空气循环系统、 风洞系统 (I)、 试 件 (1)、 测量仪表 A 及空气管路 a ; 所述水 / 油换热器试验台包括水路循环系统、 油路循环系 统、 热能供给系统、 风洞系统 (II)、 试件 (2)、 试件 (3)、 测量仪表及管路 ; 所述中冷器试验台 和水 / 油换热器试验台通过管路连接并通过监控系统控制。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加热 系统包括加热器 (9) ; 所述空气循环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 (6)、 储气罐 (7)、 循环风机 (8) ; 所述风洞系统 (I) 是中冷器试验台风洞系统 ; 所述中冷器试验台风洞系统包括中冷器试验 台风洞 (5) 及中冷器试验台风洞风机 (21)。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路循环 系统包括水箱 (13)、 膨胀水箱 (14)、 水泵 (15)、 电动分水阀 (16)、 电动调节阀 (17)、 测量仪 表 B 及水管路 b ; 所述油路循环系统包括油箱 (10)、 油泵 (11)、 电动分油阀 (12)、 电动调节 阀 (17)、 测量仪表 C 及油管路 c ; 所述热能供给系统包括螺旋板换热器 (18)、 截止阀 (19)、 加热炉 (20)、 测量仪表 D 及管路 d ; 所述风洞系统 (II) 是水 / 油换热器试验台风洞系统 ; 所 述水 / 油换热器试验台风洞系统包括水 / 油换热器试验台风洞 (4) 及水 / 油换热器试验台 风洞风机 (22)。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件 (1) 为 空空中冷器或水空中冷器或气 / 油复合式散热器或气 / 水复合式散热器或气 / 油 / 水复合 式散热器 ; 所述试件 (2) 为水散热器或油散热器或水 / 油复合式散热器 ; 所述试件 (3) 为油 水冷却器。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仪表 A 包括 空气温度测量仪表 Ta1-Ta4、 空气压力测量仪表 Pa、 空气流量测量仪表 Va、 空气压差测量仪 表 ΔPa、 热测空气温度测量仪表 Tz1 和 Tz2、 热测空气压力测量仪表 Pz、 热测空气压差测量 仪表 ΔPz 和热测空气流量测量仪表 Vz。
6: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仪表 B 包括水温度测量仪表 Tw1-Tw6、 水压力测量仪表 Pw、 水流量测量仪表 Vw 和水压差测量仪表 ΔPw ; 所述测量仪表 C 包括油温度测量仪表 To1-To6、 油压力测量仪表 Po 和油流量测量仪表 Vo ; 所述测量仪表 D 包括热侧水压力测量仪表 Pw’ 和热侧油压力测量仪表 Po’ 。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控系统 包括独立的前端分控设备、 下位智能设备以及主控设备 ; 所述独立的前端分控设备为可编 程控制器 PLC ; 所述下位智能设备为变送器和传感器 ; 所述主控设备为上位主机。

说明书


一种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器试验台, 具体讲涉及一种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背景技术 车辆的系统散热性是衡量其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标志, 因为车辆的各个部件和系统 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工作温度区间, 在此温度范围内零部件的各项性能指标才能得以保证。 目前, 车辆系统的研制已进入自行研制、 自主创新的发展阶段, 由于缺乏实车试验测试条 件, 加上车辆工作环境的复杂性, 导致有效的实车试验数据严重缺乏, 试验周期长, 数据可 复现性差, 无法向工程设计部门提供准确有效的实车试验数据, 严重影响车辆总体技术的 进一步发展。
     换热器又称热交换器, 是冷热流体间进行换热的设备, 在化工、 石油、 动力、 食品等 部门, 换热器广泛用作加热器、 冷却器和冷凝器。为适应不同工作条件 ( 温度、 压力等 ) 和 物料特性, 换热器种类繁多, 结构各异, 用材多样。
     换热器作为传热散热系统的关键部件, 是车辆动力传动装置正常工作的重要保 证, 其性能参数指标满足与否直接影响车辆推进装置性能指标的实现。 因此, 在工程设计完 成后对散热系统各部件及整个系统性能的台架试验是保证工程设计指标在满足整车性能 指标并实现匹配优化的必要环节, 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后反馈并优化设计才能得以适应整 车对散热系统的小型化、 轻量化、 模块化、 标准化发展趋势要求, 使车辆散热系统达到最佳 的散热效果和最优的空间占用。 同时台架试验系统能否符合试车工况的条件且真实模拟散 热系统的运行环境, 成为热力性能试验可行的关键因素。
     目前随着换热器的不断发展, 其种类越来越多, 复杂程度越来越高。 国内对散热系 统进行换热性能和阻力性能的试验台架, 只能提供单一散热部件的台架测试, 如水散热器、 油散热器和空空中冷器的独立试验等等, 已无法满足日益多元化的换热器发展趋势, 尤其 是对复合式换热器的性能测试。而对于不同结构和原理类型的换热器单独建立试验台, 不 仅造成设备及能源的浪费, 也无法解决对散热器散热系统进行模拟实车工况的综合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目前及未来型号多种类散热部件装车前的台架考核试 验及方案优化设计, 进一步提升军用特种车辆及其他车辆和工程机械用散热系统的设计实 力和设计水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 该试验台能够满足多种类 型及型号的换热器性能测试, 同时从试验的角度将原有部件的单一测试模式提升到部件与 系统同期的综合测试模式, 且在保证使用要求的情况下追求经济性。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采用下述方案予以实现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 其改进之处在于, 所述试验台包 括中冷器试验台和水 / 油换热器试验台 ; 所述中冷器试验台包括空气加热系统、 空气循环 系统、 风洞系统 I、 试件 1、 测量仪表 A 及空气管路 a ; 所述水 / 油换热器试验台包括水路循环系统、 油路循环系统、 热能供给系统、 风洞系统 II、 试件 2、 试件 3、 测量仪表及管路 ; 所述 中冷器试验台和水 / 油换热器试验台通过管路连接并通过监控系统控制。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是 : 所述空气加热系统包括加热器 9 ; 所述空 气循环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 6、 储气罐 7、 循环风机 8 ; 所述风洞系统 I 是中冷器试验台风洞 系统 ; 所述中冷器试验台风洞系统包括中冷器试验台风洞 5 及中冷器试验台风洞风机 21。
     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是 : 所述水路循环系统包括水箱 13、 膨胀水 箱 14、 水泵 15、 电动分水阀 16、 电动调节阀 17、 测量仪表 B 及水管路 b ; 所述油路循环系统 包括油箱 10、 油泵 11、 电动分油阀 12、 电动调节阀 17、 测量仪表 C 及油管路 c ; 所述热能供 给系统包括螺旋板换热器 18、 截止阀 19、 加热炉 20、 测量仪表 D 及管路 d ; 所述风洞系统 II 是水 / 油换热器试验台风洞系统 ; 所述水 / 油换热器试验台风洞系统包括水 / 油换热器试 验台风洞 4 及水 / 油换热器试验台风洞风机 22。
     本发明提供的第三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是 : 所述试件 1 为空空中冷器或水空中冷器 或气 / 油复合式散热器或气 / 水复合式散热器或气 / 油 / 水复合式散热器 ; 所述试件 2 为 水散热器或油散热器或水 / 油复合式散热器 ; 所述试件 3 为油水冷却器。
     本发明提供的第四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是 : 所述测量仪表 A 包括空气温度测量仪表 Ta1-Ta4、 空气压力测量仪表 Pa、 空气流量测量仪表 Va、 空气压差测量仪表 ΔPa、 热测空气温 度测量仪表 Tz1 和 Tz2、 热测空气压力测量仪表 Pz、 热测空气压差测量仪表 ΔPz 和热测空气 流量测量仪表 Vz。
     本发明提供的第五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是 : 所述测量仪表 B 包括水温度测量仪表 Tw1-Tw6、 水压力测量仪表 Pw、 水流量测量仪表 Vw 和水压差测量仪表 ΔPw ; 所述测量仪表 C 包括油温度测量仪表 To1-To6、 油压力测量仪表 Po 和油流量测量仪表 Vo ; 所述测量仪表 D 包 括热侧水压力测量仪表 Pw’ 和热侧油压力测量仪表 Po’ 。
     本发明提供的第六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是 : 所述监控系统包括独立的前端分控设 备、 下位智能设备以及主控设备 ; 所述独立的前端分控设备为可编程控制器 PLC ; 所述下位 智能设备为变送器和传感器 ; 所述主控设备为上位主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的提供的一种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 该试验台能够满足多种类型及 型号的换热器性能测试, 同时从试验的角度将原有部件的单一测试模式提升到部件与系统 同期的综合测试模式, 且在保证使用要求的情况下追求经济性, 适应目前及未来型号多种 类散热部件装车前的台架考核试验及方案优化设计, 进一步提升军用特种车辆及其他车辆 和工程机械用散热系统的设计实力和设计水平。
     本发明提供的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使换热器性能试验的手段上升到了一 个新的层次。采用新的设计理念建成的换热器性能试验台能够满足多种类型及型号的换 热器产品测试, 大大扩展了 “一台多用” 的功能范围, 进一步从试验条件模拟工况的角度大 幅提升了测试水平, 为多种换热器的设计研发以及散热系统的优化匹配提供了技术支持。 同时, 该试验台自动化程度高, 避免人为操作对平衡精度的影响 ; 选用目前先进的测控元 件构建整体交叉套用的测控系统并对工况模拟环境进行实时修正, 能够在开放环境中实现 ±5%的热量平衡, 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试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 其监控系统能够显示实 时数据, 方便试验人员监控试验的进展状态 ; 采用了新的设计思路对热源供给系统进行整合, 在保证热源供给量的情况下大大减少了占地空间, 并扩大了各项参数指标的测量范围, 而且还节省了投资和能源浪费。该台试验台架集成了先进的设计理念, 能够大幅提升散热 系统的测试水平, 为优化传热散热设计、 实现系统模块化提供有力的数据基础, 进一步提升 车辆散热系统的科研水平和设计能力。 附图说明
     图 1 是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的工作原理图 ;
     图 2 是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结构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 1 为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的工作原理图, 试验装置由冷侧介质、 热侧介质、 测控装置组成。 换热器进行热力性能试验的工作原理就是模拟实际工作状态, 系统使冷、 热 介质同时流过被测换热器试件, 通过测量换热器冷、 热侧进出口温度和流量, 计算吸热量和 放热量 ; 通过改变冷、 热侧的流量来模拟换热器不同的工作状态, 测量换热器冷、 热侧进出 口的压力差可得到换热器的阻力特性。
     图 2 是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结构系统图。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包括 中冷器试验台和水 / 油换热器试验台 ; 中冷器试验台包括空气加热系统、 空气循环系统、 中 冷器试验台风洞系统、 试件 1、 测量仪表 A 及空气管路 a。空气加热系统包括加热器 9 ; 空气 循环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 6、 储气罐 7、 循环风机 8 ; 中冷器试验台风洞系统包括中冷器试验 台风洞 5 及中冷器试验台风洞风机 21 ; 试件 1 为空空中冷器或水空中冷器或气 / 油复合式 散热器或气 / 水复合式散热器或气 / 油 / 水复合式散热器 ; 测量仪表 A 包括空气温度测量 仪表 Ta1-Ta4、 空气压力测量仪表 Pa、 空气流量测量仪表 Va、 空气压差测量仪表 ΔPa、 热测空 气温度测量仪表 Tz1 和 Tz2、 热测空气压力测量仪表 Pz、 热测空气压差测量仪表 ΔPz 和热测 空气流量测量仪表 Vz。
     水 / 油换热器试验台包括水路循环系统、 油路循环系统、 热能供给系统、 水 / 油换 热器试验台风洞系统、 试件 2、 试件 3、 测量仪表和管路。水路循环系统包括水箱 13、 膨胀水 箱 14、 水泵 15、 电动分水阀 16、 电动调节阀 17、 测量仪表 B 及水管路 b ; 测量仪表 B 包括水 温度测量仪表 Tw1-Tw6、 水压力测量仪表 Pw、 水流量测量仪表 Vw 和水压差测量仪表 ΔPw。
     油路循环系统包括油箱 10、 油泵 11、 电动分油阀 12、 电动调节阀 17、 测量仪表 C 及 油管路 c ; 测量仪表 C 包括油温度测量仪表 To1-To6、 油压力测量仪表 Po 和油流量测量仪表 Vo。
     热能供给系统包括螺旋板换热器 18、 截止阀 19、 加热炉 20、 测量仪表 D 及管路 d ; 测量仪表 D 包括热侧水压力测量仪表 Pw’ 和热侧油压力测量仪表 Po’ 。
     水 / 油换热器试验台风洞系统包括水 / 油换热器试验台风洞 4 及水 / 油换热器试 验台风洞风机 22 ; 试件 2 为水散热器或油散热器或水 / 油复合式散热器 ; 试件 3 为油水冷 却器。
     中冷器试验台和水 / 油换热器试验台各有一套独立的前端分控设备和下位智能 设备, 共用一套主控设备。 独立的前端分控设备、 下位智能设备以及主控设备统称为监控系统; 独立的前端分控设备为可编程控制器 PLC ; 下位智能设备为变送器和传感器 ; 主控设备 为上位主机。
     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能够进行空空中冷器、 水散热器、 油散热器、 油水冷却 器、 水油复合式散热器、 水空中冷器、 气 / 油复合式散热器、 气 / 水复合式散热器、 气/油/ 水复合式散热器的性能测试。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 1
     进行空空中冷器热力性能试验时, 工作部分为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的中冷 器试验台部分, 由中冷器试验台风洞 5、 空气压缩机 6、 储气罐 7、 循环风机 8、 加热器 9、 中冷 器试验台风洞风机 21、 测量仪表 A 和空气管路 a 组成。 首先通过控制系统设定试验参数 : 热 侧空气的压力、 温度、 流量和冷侧空气的温度、 流量。试验开始后, 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 中 冷器试验台的各运转设备首先以低速定态工作起来, 使进入试件 1, 冷、 热侧的空气在空气 管路 a 内流动循环起来。空气压缩机 6 将外界空气充入储气罐 7 并达到设定压力, 循环风 机 8 将压缩空气充入加热器 9 进行加热, 加热后的压缩空气进入试件 1 的热侧进口, 经过试 件 1 的散热后再从试件 1 的热侧出口流出回到循环风机 8 ; 冷侧空气由中冷器试验台风洞 风机 21 带动从中冷器试验台风洞 5 进入试件 1 的冷侧进口, 再从试件 1 的冷侧出口流出。 当试验台的测控系统监测到热侧空气温度将达到试验的设定温度时, 控制系统下达指令调 整循环风机 8、 中冷器试验台风洞风机 21 的转速使热侧空气、 冷侧空气流量达到试验参数 设定值。热侧空气的压力、 温度、 流量和冷侧空气的温度、 流量均达到设定值并稳定一段时 间后, 系统将采集的数据进行保存, 然后进入下一工况。 中冷器试验台部分热侧气路的设计 采用了闭环回流式结构, 实现了节能循环功能, 并通过空气压缩机 6 进行补压, 与开放式结 构相比能够大幅提高热侧的试验气压和流量, 并节约能源。 实施例 2
     进行水散热器、 油散热器、 水油复合式散热器和油水冷却器试验时, 工作部分为多 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的水 / 油换热器试验台部分。这部分由水路循环系统、 油路循环 系统、 热能供给系统、 水 / 油试验风洞系统组成。 水路循环系统由水箱 13、 膨胀水箱 14、 水泵 15、 电动分水阀 16、 电动调节阀 17、 测量仪表 B 和水管路 b 组成 ; 油路循环系统由油箱 10、 油泵 11、 电动分油阀 12、 电动调节阀 17、 测量仪表 C 和油管路 c 组成 ; 热能供给系统主要由 螺旋板换热器 18、 截止阀 19、 加热炉 20、 测量仪表 D 和管路 d 组成。试验风洞系统由水 / 油 换热器试验台风洞 4 及其风机 22 组成。其中热能供给系统和试验风洞系统为水、 油共用, 这种方式节省了能源, 兼顾了可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
     进行油散热器试验时, 首先通过控制系统设定试验参数 : 热侧介质油的温度、 流量 和冷侧空气的温度、 流量, 然后开启热能供给系统, 使加热炉 20 加热导热油, 并使导热油在 螺旋板换热器 18 内循环。当导热油达到一定温度后启动试验系统, 各运转设备会以低速定 态工作起来, 使进入试验件冷、 热侧的介质在管路内流动循环起来。油箱 10 里的介质油被 油泵 11 泵出, 通过电动分油阀 12 与电动调节阀 17 后进入螺旋板换热器 18 被导热油加热 后进入试件 2 的油侧进口, 经散热后从试件 2 的油侧出口流出后回到油箱 ; 冷侧空气由水 / 油换热器试验台风洞风机 22 带动, 从水 / 油换热器试验台风洞 4 进入试件 2 的冷侧进口, 再从试件 2 的冷侧出口流出。当试验台的测控系统监测到热侧介质油的温度将达到试验的 设定温度时, 控制系统下达指令调整油泵 11 的转速、 电动分油阀 12 与电动调节阀 17 的开
     度、 风洞风机 22 的转速使热侧介质油、 冷侧空气流量达到试验参数设定值。热侧介质油的 温度、 流量和冷侧空气的温度、 流量均达到设定值并稳定一段时间后, 系统将采集的数据进 行保存, 然后进入下一工况。该系统中热侧介质油的流量采用电动分油阀 12 与电动调节阀 17 的双重控制设计, 由电动分油阀 12 进行粗调, 电动调节阀 17 进行微调, 即当电动分油阀 12 在最低频率时流量仍没有达到设定值, 电动调节阀 17 可以通过调整开度来微调流量, 从 而能够扩大测试范围。 此外, 热侧介质采用间接加热方式, 通过调整导热油进入螺旋板换热 器 18 的流量, 以及调节电动分油阀 12 开度控制热侧介质冷热混合的比例, 可以使介质油的 温度得到比较精确的控制。
     进行水散热器试验时, 首先通过控制系统设定试验参数 : 热侧介质水的温度、 流 量, 冷侧空气的温度、 流量, 然后开启热能供给系统, 使加热炉 20 加热导热油, 并使导热油 在螺旋板换热器 18 内循环。当导热油达到一定温度后启动试验系统, 各运转设备会以低速 定态工作起来, 使进入试验件冷、 热侧的介质在管路内流动循环起来。水箱 13 里的介质水 被水泵 15 泵出, 通过电动分水阀 16 与电动调节阀 17 后进入螺旋板换热器 18 被导热油加 热后进入试件 2 的水侧进口, 经散热后从试件 2 的水侧出口流出后回到水箱 13 ; 冷侧空气 由水 / 油换热器试验台风洞风机 22 带动, 从水 / 油换热器试验台风洞 4 进入试件 2 的冷侧 进口, 再从试件 2 的冷侧出口流出。当试验台的测控系统监测到热侧介质水的温度将达到 试验的设定温度时, 控制系统下达指令调整水泵 15 的转速、 电动分水阀 16 与电动调节阀 17 的开度、 风洞风机 22 的转速使热侧介质水、 冷侧空气流量达到试验参数设定值。热侧介质 水的温度、 流量和冷侧空气的温度、 流量均达到设定值并稳定一段时间后, 系统将采集的数 据进行保存, 然后进入下一工况。其流量也采用电动分水阀 16 与电动调节阀 17 的双重控 制设计, 而当水温较高时, 膨胀水箱 14 可以起到排气作用。
     水油复合式散热器是可通过水和油两种热侧介质的组合型散热器, 试件 2 本身一 侧有两对进、 出口 ( 一对接油路, 一对接水路 ), 另一侧通过冷侧空气。试验时水路循环系 统、 油路循环系统、 热能供给系统、 水 / 油试验风洞系统一同工作, 冷侧空气、 热侧油和水经 过试件 2, 热侧介质水、 热侧介质油通过各自的系统进入试件 2 的热侧进口, 冷侧空气通过 水 / 油换热器试验台风洞 4 进入试件 2 的冷侧进口, 完成换热性能试验。
     进行油水冷却器试验时, 工作部分为水 / 油换热器试验台的水路循环系统、 油路 循环系统、 热能供给系统。首先通过控制系统设定试验参数 : 热侧介质油的温度、 流量和冷 侧介质的温度、 流量。然后开启热能供给系统, 使加热炉 20 加热导热油, 并使导热油在螺旋 板换热器 18 内循环。当导热油达到一定温度后启动试验系统, 各运转设备会以低速定态工 作起来, 使进入试验件冷、 热侧的介质在管路内流动循环起来。油箱 10 里的介质油被油泵 11 泵出, 通过电动分油阀 12 与电动调节阀 17 后进入螺旋板换热器 18, 被导热油加热后进 入试件 3 的油侧进口, 经散热后从试件 3 的油侧出口流出后回到油箱 ; 水箱 13 里的介质水 被水泵 15 泵出, 通过电动分水阀 16 与电动调节阀 17 后进入螺旋板换热器 18, 被导热油加 热后进入试件 3 的水侧进口, 经吸热后从试件 3 的水侧出口流出后回到水箱。当试验台的 测控系统监测到热侧介质油的温度将达到试验的设定温度时, 控制系统下达指令调整热侧 介质油、 冷侧介质水的流量达到试验参数设定值。冷、 热侧介质的温度、 流量均达到设定值 并稳定一段时间后, 系统将采集的数据进行保存, 然后进入下一工况。
     实施例 3进行水空中冷器、 气 / 油复合式散热器、 气 / 水复合式散热器和气 / 油 / 水复合式 散热器时, 中冷器试验台和水 / 油换热器试验台两部分将同时工作。通过这种对水 / 油散 热器试验台和中冷器试验台串并联的形式, 可对多类型换热器进行热性能试验, 并能够实 现气、 油和水三种介质的热侧供给系统复合同步测试组合型散热器, 类型涵盖十分广泛, 满 足了换热器行业在测试方面的需求。
     进行水空中冷器试验时, 工作部分为空气加热系统、 空气循环系统、 水路循环系统 和热能供给系统。 热侧空气将通过中冷器试验台的空气加热系统和空气循环系统进入安装 在中冷器试验台风洞 5 上的试件 1, 而冷侧水将通过水 / 油换热器试验台的水路循环系统进 入试件 1, 完成换热性能试验。首先通过控制系统设定试验参数 : 热侧空气的压力、 温度、 流 量, 冷侧水的温度、 流量。 试验开始后, 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 中冷器试验台的各运转设备首 先以低速定态工作起来, 使进入试件 1, 冷侧水、 热侧空气在管路内流动循环起来。 空气压缩 机 6 将外界空气充入储气罐 7 并达到设定压力, 循环风机 8 将压缩空气充入加热器 9 进行 加热, 加热后的压缩空气进入试件 1 的热侧进口, 经过试件 1 的散热后再从试件 1 的热侧出 口流出回到循环风机 8 ; 冷侧水由水 / 油换热器试验台的热能供给系统加热到一定温度后 通过水循环系统进入试件 1 的冷侧进口, 再从试件 1 的冷侧出口流出。当试验台的测控系 统监测到热侧空气温度将达到试验的设定温度时, 控制系统下达指令调整循环风机 8、 中冷 器试验台风洞风机 21, 当热侧空气的温度、 流量, 冷侧水的温度、 流量均达到设定值并稳定 一段时间后, 系统将采集的数据进行保存, 然后进入下一工况。 气 / 油复合式散热器是可通过气和油两种热侧介质的组合型散热器, 试件本身一 侧有两对进、 出口 ( 一对接循环气路, 一对接油路 ), 另一侧通过冷侧空气。 试验时试件 1 安 装在中冷器试验台风洞 5 上, 空气加热系统、 空气循环系统、 中冷器试验风洞系统、 油路循 环系统、 热能供给系统一同工作。热侧空气和热侧介质油通过各自的系统进入试件 1 的热 侧进口, 冷侧空气通过中冷器试验台风洞 5 进入试件 1 的冷侧进口, 完成换热性能试验。
     气 / 水复合式散热器是可通过气和水两种热侧介质的组合型散热器, 试件本身一 侧有两对进、 出口 ( 一对接循环气路, 一对接水路 ), 另一侧通过冷侧空气。 试验时试件 1 安 装在中冷器试验台风洞 5 上, 空气加热系统、 空气循环系统、 中冷器试验风洞系统、 水路循 环系统、 热能供给系统一同工作。热侧空气和热侧介质水通过各自的系统进入试件 1 的热 侧进口, 冷侧空气通过中冷器试验台风洞 5 进入试件 1 的冷侧进口, 完成换热性能试验。
     气 / 油 / 水复合式散热器是可通过气、 油和水三种热侧介质的组合型散热器, 试件 本身一侧有三对进、 出口 ( 一对接循环气路, 一对接油路, 一对接水路 ), 另一侧通过冷侧空 气。试验时试件 1 安装在中冷器试验台风洞 5 上, 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的空气加热 系统、 空气循环系统、 中冷器试验风洞系统、 油路循环系统、 水路循环系统、 热能供给系统一 同工作。热侧空气、 热侧介质水、 热侧介质油通过各自的系统进入试件 1 的热侧进口, 冷侧 空气通过中冷器试验台风洞 5 进入试件 1 的冷侧进口, 完成换热性能试验。
     根据换热学理论对散热单元测试的规范要求, 依据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 本发明 提供了一种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以液态 ( 水和油 ) 与气态两种载热介质模拟热侧工 况, 分别建立两套冷侧模拟风洞, 将整个冷热侧循环管路进行串并联管路设计, 实现了对所 有介质热交换形式的换热器及多种换热器散热系统进行综合测试。 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 验台具备了 “水散热器” 、 “油散热器” 、 “水油复合式散热器” 、 “空空中冷器” 四种基本类型试
     验的功能, 还具备了 “油水冷却器” 、 “水空中冷器” 和复合型散热器的试验。
     本发明提供的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由中冷器试验台和水 / 油换热器试验 台两大部分组成。中冷器试验台包括空气加热系统、 空气循环系统、 试验风洞系统。水 / 油 换热器试验台包括热能供给系统、 水路循环系统、 油路循环系统、 试验风洞系统。这两个试 验台各有一套独立的前端分控设备 (PLC) 和下位智能设备 ( 变送器、 传感器 ), 但共用一套 主控设备 ( 上位主机 )。中冷器试验台能够单独完成空空中冷器的性能测试 ; 水 / 油换热 器试验台能够单独完成水散热器、 油散热器、 油水冷却器和水油复合式散热器的性能测试 ; 这两个试验台组合可完成水空中冷器、 气 / 油复合式散热器、 气 / 水复合式散热器、 气/油 / 水复合式散热器的性能测试。
     同时, 我们对中冷器试验台架及水 / 油换热器试验台架的热源供给系统提出了新 的设计思路, 实现了热气侧节能闭式循环系统 ; 热油 / 水套用加热循环系统 ; 水 / 油 / 气热 侧供给系统复合同步测试组合型散热器创新设计。
     最后应该说明的是 : 结合上述实施例仅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所 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到 :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 改或者等同替换, 但这些修改或变更均在申请待批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中。

一种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95447A43申请公布日20110615CN102095447ACN102095447A21申请号201010563444822申请日20101129G01D21/0020060171申请人北京丰凯换热器有限责任公司地址100072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槐树岭四号院72发明人谷操靳霏董庆丽王雅静曲民生闫鹏王艳琴赵迎丰芦柯京张敏姜红霞王凝岚马雪海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1代理人徐国文54发明名称一种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包括中冷器试验台和水/油换热器试验台;中冷器试验台。

2、包括空气加热系统、空气循环系统、中冷器试验台风洞系统、试件、测量仪表及管路;水/油换热器试验台包括水路循环系统、油路循环系统、热能供给系统、水/油换热器试验台风洞系统、试件、测量仪表及管路;中冷器试验台和水/油换热器试验台通过管路连接并通过监控系统控制。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满足多种类型及型号的换热器性能测试,将原有部件的单一测试模式提升到部件与系统同期的综合测试模式,进一步提升军用特种车辆及其他车辆和工程机械用散热系统的设计实力和设计水平。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附图2页CN102095455A1/1页21一种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

3、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台包括中冷器试验台和水/油换热器试验台;所述中冷器试验台包括空气加热系统、空气循环系统、风洞系统I、试件1、测量仪表A及空气管路A;所述水/油换热器试验台包括水路循环系统、油路循环系统、热能供给系统、风洞系统II、试件2、试件3、测量仪表及管路;所述中冷器试验台和水/油换热器试验台通过管路连接并通过监控系统控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加热系统包括加热器9;所述空气循环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6、储气罐7、循环风机8;所述风洞系统I是中冷器试验台风洞系统;所述中冷器试验台风洞系统包括中冷器试验台风洞5及中冷器试验台风洞风机21。

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循环系统包括水箱13、膨胀水箱14、水泵15、电动分水阀16、电动调节阀17、测量仪表B及水管路B;所述油路循环系统包括油箱10、油泵11、电动分油阀12、电动调节阀17、测量仪表C及油管路C;所述热能供给系统包括螺旋板换热器18、截止阀19、加热炉20、测量仪表D及管路D;所述风洞系统II是水/油换热器试验台风洞系统;所述水/油换热器试验台风洞系统包括水/油换热器试验台风洞4及水/油换热器试验台风洞风机2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试件1为空空中冷器或水空中冷器或气/油复合式散热。

5、器或气/水复合式散热器或气/油/水复合式散热器;所述试件2为水散热器或油散热器或水/油复合式散热器;所述试件3为油水冷却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仪表A包括空气温度测量仪表TA1TA4、空气压力测量仪表PA、空气流量测量仪表VA、空气压差测量仪表PA、热测空气温度测量仪表TZ1和TZ2、热测空气压力测量仪表PZ、热测空气压差测量仪表PZ和热测空气流量测量仪表VZ。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仪表B包括水温度测量仪表TW1TW6、水压力测量仪表PW、水流量测量仪表VW和水压差测量仪表PW;所述测量仪表C包括油温。

6、度测量仪表TO1TO6、油压力测量仪表PO和油流量测量仪表VO;所述测量仪表D包括热侧水压力测量仪表PW和热侧油压力测量仪表PO。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系统包括独立的前端分控设备、下位智能设备以及主控设备;所述独立的前端分控设备为可编程控制器PLC;所述下位智能设备为变送器和传感器;所述主控设备为上位主机。权利要求书CN102095447ACN102095455A1/7页3一种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器试验台,具体讲涉及一种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背景技术0002车辆的系统散热性是衡量其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因。

7、为车辆的各个部件和系统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工作温度区间,在此温度范围内零部件的各项性能指标才能得以保证。目前,车辆系统的研制已进入自行研制、自主创新的发展阶段,由于缺乏实车试验测试条件,加上车辆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导致有效的实车试验数据严重缺乏,试验周期长,数据可复现性差,无法向工程设计部门提供准确有效的实车试验数据,严重影响车辆总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0003换热器又称热交换器,是冷热流体间进行换热的设备,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等部门,换热器广泛用作加热器、冷却器和冷凝器。为适应不同工作条件温度、压力等和物料特性,换热器种类繁多,结构各异,用材多样。0004换热器作为传热散热系统的关键部件,是车辆。

8、动力传动装置正常工作的重要保证,其性能参数指标满足与否直接影响车辆推进装置性能指标的实现。因此,在工程设计完成后对散热系统各部件及整个系统性能的台架试验是保证工程设计指标在满足整车性能指标并实现匹配优化的必要环节,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后反馈并优化设计才能得以适应整车对散热系统的小型化、轻量化、模块化、标准化发展趋势要求,使车辆散热系统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和最优的空间占用。同时台架试验系统能否符合试车工况的条件且真实模拟散热系统的运行环境,成为热力性能试验可行的关键因素。0005目前随着换热器的不断发展,其种类越来越多,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国内对散热系统进行换热性能和阻力性能的试验台架,只能提供单一散。

9、热部件的台架测试,如水散热器、油散热器和空空中冷器的独立试验等等,已无法满足日益多元化的换热器发展趋势,尤其是对复合式换热器的性能测试。而对于不同结构和原理类型的换热器单独建立试验台,不仅造成设备及能源的浪费,也无法解决对散热器散热系统进行模拟实车工况的综合测试。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目前及未来型号多种类散热部件装车前的台架考核试验及方案优化设计,进一步提升军用特种车辆及其他车辆和工程机械用散热系统的设计实力和设计水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该试验台能够满足多种类型及型号的换热器性能测试,同时从试验的角度将原有部件的单一测试模式提升到部件与系统同期的综合测试。

10、模式,且在保证使用要求的情况下追求经济性。0007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方案予以实现000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试验台包括中冷器试验台和水/油换热器试验台;所述中冷器试验台包括空气加热系统、空气循环系统、风洞系统I、试件1、测量仪表A及空气管路A;所述水/油换热器试验台包括水路循说明书CN102095447ACN102095455A2/7页4环系统、油路循环系统、热能供给系统、风洞系统II、试件2、试件3、测量仪表及管路;所述中冷器试验台和水/油换热器试验台通过管路连接并通过监控系统控制。0009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空气加热。

11、系统包括加热器9;所述空气循环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6、储气罐7、循环风机8;所述风洞系统I是中冷器试验台风洞系统;所述中冷器试验台风洞系统包括中冷器试验台风洞5及中冷器试验台风洞风机21。0010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水路循环系统包括水箱13、膨胀水箱14、水泵15、电动分水阀16、电动调节阀17、测量仪表B及水管路B;所述油路循环系统包括油箱10、油泵11、电动分油阀12、电动调节阀17、测量仪表C及油管路C;所述热能供给系统包括螺旋板换热器18、截止阀19、加热炉20、测量仪表D及管路D;所述风洞系统II是水/油换热器试验台风洞系统;所述水/油换热器试验台风洞系统包括水/油换。

12、热器试验台风洞4及水/油换热器试验台风洞风机22。0011本发明提供的第三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试件1为空空中冷器或水空中冷器或气/油复合式散热器或气/水复合式散热器或气/油/水复合式散热器;所述试件2为水散热器或油散热器或水/油复合式散热器;所述试件3为油水冷却器。0012本发明提供的第四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测量仪表A包括空气温度测量仪表TA1TA4、空气压力测量仪表PA、空气流量测量仪表VA、空气压差测量仪表PA、热测空气温度测量仪表TZ1和TZ2、热测空气压力测量仪表PZ、热测空气压差测量仪表PZ和热测空气流量测量仪表VZ。0013本发明提供的第五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测量仪表B包括水。

13、温度测量仪表TW1TW6、水压力测量仪表PW、水流量测量仪表VW和水压差测量仪表PW;所述测量仪表C包括油温度测量仪表TO1TO6、油压力测量仪表PO和油流量测量仪表VO;所述测量仪表D包括热侧水压力测量仪表PW和热侧油压力测量仪表PO。0014本发明提供的第六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监控系统包括独立的前端分控设备、下位智能设备以及主控设备;所述独立的前端分控设备为可编程控制器PLC;所述下位智能设备为变送器和传感器;所述主控设备为上位主机。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是0016本发明的提供的一种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该试验台能够满足多种类型及型号的换热器性能测试,同时从试验。

14、的角度将原有部件的单一测试模式提升到部件与系统同期的综合测试模式,且在保证使用要求的情况下追求经济性,适应目前及未来型号多种类散热部件装车前的台架考核试验及方案优化设计,进一步提升军用特种车辆及其他车辆和工程机械用散热系统的设计实力和设计水平。0017本发明提供的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使换热器性能试验的手段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采用新的设计理念建成的换热器性能试验台能够满足多种类型及型号的换热器产品测试,大大扩展了“一台多用”的功能范围,进一步从试验条件模拟工况的角度大幅提升了测试水平,为多种换热器的设计研发以及散热系统的优化匹配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该试验台自动化程度高,避免人为操作对平衡。

15、精度的影响;选用目前先进的测控元件构建整体交叉套用的测控系统并对工况模拟环境进行实时修正,能够在开放环境中实现5的热量平衡,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试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其监控系统能够显示实时数据,方便试验人员监控试验的进展状态;采用了新的设计思路对热源供给系统进行整说明书CN102095447ACN102095455A3/7页5合,在保证热源供给量的情况下大大减少了占地空间,并扩大了各项参数指标的测量范围,而且还节省了投资和能源浪费。该台试验台架集成了先进的设计理念,能够大幅提升散热系统的测试水平,为优化传热散热设计、实现系统模块化提供有力的数据基础,进一步提升车辆散热系统的科研水平和设计能力。。

16、附图说明0018图1是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的工作原理图;0019图2是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结构系统图。具体实施方式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0021图1为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的工作原理图,试验装置由冷侧介质、热侧介质、测控装置组成。换热器进行热力性能试验的工作原理就是模拟实际工作状态,系统使冷、热介质同时流过被测换热器试件,通过测量换热器冷、热侧进出口温度和流量,计算吸热量和放热量;通过改变冷、热侧的流量来模拟换热器不同的工作状态,测量换热器冷、热侧进出口的压力差可得到换热器的阻力特性。0022图2是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结构系统图。多介质组合型换热。

17、器试验台包括中冷器试验台和水/油换热器试验台;中冷器试验台包括空气加热系统、空气循环系统、中冷器试验台风洞系统、试件1、测量仪表A及空气管路A。空气加热系统包括加热器9;空气循环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6、储气罐7、循环风机8;中冷器试验台风洞系统包括中冷器试验台风洞5及中冷器试验台风洞风机21;试件1为空空中冷器或水空中冷器或气/油复合式散热器或气/水复合式散热器或气/油/水复合式散热器;测量仪表A包括空气温度测量仪表TA1TA4、空气压力测量仪表PA、空气流量测量仪表VA、空气压差测量仪表PA、热测空气温度测量仪表TZ1和TZ2、热测空气压力测量仪表PZ、热测空气压差测量仪表PZ和热测空气流量测。

18、量仪表VZ。0023水/油换热器试验台包括水路循环系统、油路循环系统、热能供给系统、水/油换热器试验台风洞系统、试件2、试件3、测量仪表和管路。水路循环系统包括水箱13、膨胀水箱14、水泵15、电动分水阀16、电动调节阀17、测量仪表B及水管路B;测量仪表B包括水温度测量仪表TW1TW6、水压力测量仪表PW、水流量测量仪表VW和水压差测量仪表PW。0024油路循环系统包括油箱10、油泵11、电动分油阀12、电动调节阀17、测量仪表C及油管路C;测量仪表C包括油温度测量仪表TO1TO6、油压力测量仪表PO和油流量测量仪表VO。0025热能供给系统包括螺旋板换热器18、截止阀19、加热炉20、测量。

19、仪表D及管路D;测量仪表D包括热侧水压力测量仪表PW和热侧油压力测量仪表PO。0026水/油换热器试验台风洞系统包括水/油换热器试验台风洞4及水/油换热器试验台风洞风机22;试件2为水散热器或油散热器或水/油复合式散热器;试件3为油水冷却器。0027中冷器试验台和水/油换热器试验台各有一套独立的前端分控设备和下位智能设备,共用一套主控设备。独立的前端分控设备、下位智能设备以及主控设备统称为监控系说明书CN102095447ACN102095455A4/7页6统;独立的前端分控设备为可编程控制器PLC;下位智能设备为变送器和传感器;主控设备为上位主机。0028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能够进行空空。

20、中冷器、水散热器、油散热器、油水冷却器、水油复合式散热器、水空中冷器、气/油复合式散热器、气/水复合式散热器、气/油/水复合式散热器的性能测试。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0029实施例10030进行空空中冷器热力性能试验时,工作部分为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的中冷器试验台部分,由中冷器试验台风洞5、空气压缩机6、储气罐7、循环风机8、加热器9、中冷器试验台风洞风机21、测量仪表A和空气管路A组成。首先通过控制系统设定试验参数热侧空气的压力、温度、流量和冷侧空气的温度、流量。试验开始后,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中冷器试验台的各运转设备首先以低速定态工作起来,使进入试件1,冷、热侧的空气在。

21、空气管路A内流动循环起来。空气压缩机6将外界空气充入储气罐7并达到设定压力,循环风机8将压缩空气充入加热器9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压缩空气进入试件1的热侧进口,经过试件1的散热后再从试件1的热侧出口流出回到循环风机8;冷侧空气由中冷器试验台风洞风机21带动从中冷器试验台风洞5进入试件1的冷侧进口,再从试件1的冷侧出口流出。当试验台的测控系统监测到热侧空气温度将达到试验的设定温度时,控制系统下达指令调整循环风机8、中冷器试验台风洞风机21的转速使热侧空气、冷侧空气流量达到试验参数设定值。热侧空气的压力、温度、流量和冷侧空气的温度、流量均达到设定值并稳定一段时间后,系统将采集的数据进行保存,然后进入下。

22、一工况。中冷器试验台部分热侧气路的设计采用了闭环回流式结构,实现了节能循环功能,并通过空气压缩机6进行补压,与开放式结构相比能够大幅提高热侧的试验气压和流量,并节约能源。0031实施例20032进行水散热器、油散热器、水油复合式散热器和油水冷却器试验时,工作部分为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的水/油换热器试验台部分。这部分由水路循环系统、油路循环系统、热能供给系统、水/油试验风洞系统组成。水路循环系统由水箱13、膨胀水箱14、水泵15、电动分水阀16、电动调节阀17、测量仪表B和水管路B组成;油路循环系统由油箱10、油泵11、电动分油阀12、电动调节阀17、测量仪表C和油管路C组成;热能供给系统主。

23、要由螺旋板换热器18、截止阀19、加热炉20、测量仪表D和管路D组成。试验风洞系统由水/油换热器试验台风洞4及其风机22组成。其中热能供给系统和试验风洞系统为水、油共用,这种方式节省了能源,兼顾了可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0033进行油散热器试验时,首先通过控制系统设定试验参数热侧介质油的温度、流量和冷侧空气的温度、流量,然后开启热能供给系统,使加热炉20加热导热油,并使导热油在螺旋板换热器18内循环。当导热油达到一定温度后启动试验系统,各运转设备会以低速定态工作起来,使进入试验件冷、热侧的介质在管路内流动循环起来。油箱10里的介质油被油泵11泵出,通过电动分油阀12与电动调节阀17后进入螺旋板换。

24、热器18被导热油加热后进入试件2的油侧进口,经散热后从试件2的油侧出口流出后回到油箱;冷侧空气由水/油换热器试验台风洞风机22带动,从水/油换热器试验台风洞4进入试件2的冷侧进口,再从试件2的冷侧出口流出。当试验台的测控系统监测到热侧介质油的温度将达到试验的设定温度时,控制系统下达指令调整油泵11的转速、电动分油阀12与电动调节阀17的开说明书CN102095447ACN102095455A5/7页7度、风洞风机22的转速使热侧介质油、冷侧空气流量达到试验参数设定值。热侧介质油的温度、流量和冷侧空气的温度、流量均达到设定值并稳定一段时间后,系统将采集的数据进行保存,然后进入下一工况。该系统中热。

25、侧介质油的流量采用电动分油阀12与电动调节阀17的双重控制设计,由电动分油阀12进行粗调,电动调节阀17进行微调,即当电动分油阀12在最低频率时流量仍没有达到设定值,电动调节阀17可以通过调整开度来微调流量,从而能够扩大测试范围。此外,热侧介质采用间接加热方式,通过调整导热油进入螺旋板换热器18的流量,以及调节电动分油阀12开度控制热侧介质冷热混合的比例,可以使介质油的温度得到比较精确的控制。0034进行水散热器试验时,首先通过控制系统设定试验参数热侧介质水的温度、流量,冷侧空气的温度、流量,然后开启热能供给系统,使加热炉20加热导热油,并使导热油在螺旋板换热器18内循环。当导热油达到一定温度。

26、后启动试验系统,各运转设备会以低速定态工作起来,使进入试验件冷、热侧的介质在管路内流动循环起来。水箱13里的介质水被水泵15泵出,通过电动分水阀16与电动调节阀17后进入螺旋板换热器18被导热油加热后进入试件2的水侧进口,经散热后从试件2的水侧出口流出后回到水箱13;冷侧空气由水/油换热器试验台风洞风机22带动,从水/油换热器试验台风洞4进入试件2的冷侧进口,再从试件2的冷侧出口流出。当试验台的测控系统监测到热侧介质水的温度将达到试验的设定温度时,控制系统下达指令调整水泵15的转速、电动分水阀16与电动调节阀17的开度、风洞风机22的转速使热侧介质水、冷侧空气流量达到试验参数设定值。热侧介质水。

27、的温度、流量和冷侧空气的温度、流量均达到设定值并稳定一段时间后,系统将采集的数据进行保存,然后进入下一工况。其流量也采用电动分水阀16与电动调节阀17的双重控制设计,而当水温较高时,膨胀水箱14可以起到排气作用。0035水油复合式散热器是可通过水和油两种热侧介质的组合型散热器,试件2本身一侧有两对进、出口一对接油路,一对接水路,另一侧通过冷侧空气。试验时水路循环系统、油路循环系统、热能供给系统、水/油试验风洞系统一同工作,冷侧空气、热侧油和水经过试件2,热侧介质水、热侧介质油通过各自的系统进入试件2的热侧进口,冷侧空气通过水/油换热器试验台风洞4进入试件2的冷侧进口,完成换热性能试验。0036。

28、进行油水冷却器试验时,工作部分为水/油换热器试验台的水路循环系统、油路循环系统、热能供给系统。首先通过控制系统设定试验参数热侧介质油的温度、流量和冷侧介质的温度、流量。然后开启热能供给系统,使加热炉20加热导热油,并使导热油在螺旋板换热器18内循环。当导热油达到一定温度后启动试验系统,各运转设备会以低速定态工作起来,使进入试验件冷、热侧的介质在管路内流动循环起来。油箱10里的介质油被油泵11泵出,通过电动分油阀12与电动调节阀17后进入螺旋板换热器18,被导热油加热后进入试件3的油侧进口,经散热后从试件3的油侧出口流出后回到油箱;水箱13里的介质水被水泵15泵出,通过电动分水阀16与电动调节阀。

29、17后进入螺旋板换热器18,被导热油加热后进入试件3的水侧进口,经吸热后从试件3的水侧出口流出后回到水箱。当试验台的测控系统监测到热侧介质油的温度将达到试验的设定温度时,控制系统下达指令调整热侧介质油、冷侧介质水的流量达到试验参数设定值。冷、热侧介质的温度、流量均达到设定值并稳定一段时间后,系统将采集的数据进行保存,然后进入下一工况。0037实施例3说明书CN102095447ACN102095455A6/7页80038进行水空中冷器、气/油复合式散热器、气/水复合式散热器和气/油/水复合式散热器时,中冷器试验台和水/油换热器试验台两部分将同时工作。通过这种对水/油散热器试验台和中冷器试验台串。

30、并联的形式,可对多类型换热器进行热性能试验,并能够实现气、油和水三种介质的热侧供给系统复合同步测试组合型散热器,类型涵盖十分广泛,满足了换热器行业在测试方面的需求。0039进行水空中冷器试验时,工作部分为空气加热系统、空气循环系统、水路循环系统和热能供给系统。热侧空气将通过中冷器试验台的空气加热系统和空气循环系统进入安装在中冷器试验台风洞5上的试件1,而冷侧水将通过水/油换热器试验台的水路循环系统进入试件1,完成换热性能试验。首先通过控制系统设定试验参数热侧空气的压力、温度、流量,冷侧水的温度、流量。试验开始后,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中冷器试验台的各运转设备首先以低速定态工作起来,使进入试件1,。

31、冷侧水、热侧空气在管路内流动循环起来。空气压缩机6将外界空气充入储气罐7并达到设定压力,循环风机8将压缩空气充入加热器9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压缩空气进入试件1的热侧进口,经过试件1的散热后再从试件1的热侧出口流出回到循环风机8;冷侧水由水/油换热器试验台的热能供给系统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通过水循环系统进入试件1的冷侧进口,再从试件1的冷侧出口流出。当试验台的测控系统监测到热侧空气温度将达到试验的设定温度时,控制系统下达指令调整循环风机8、中冷器试验台风洞风机21,当热侧空气的温度、流量,冷侧水的温度、流量均达到设定值并稳定一段时间后,系统将采集的数据进行保存,然后进入下一工况。0040气/油复合式散。

32、热器是可通过气和油两种热侧介质的组合型散热器,试件本身一侧有两对进、出口一对接循环气路,一对接油路,另一侧通过冷侧空气。试验时试件1安装在中冷器试验台风洞5上,空气加热系统、空气循环系统、中冷器试验风洞系统、油路循环系统、热能供给系统一同工作。热侧空气和热侧介质油通过各自的系统进入试件1的热侧进口,冷侧空气通过中冷器试验台风洞5进入试件1的冷侧进口,完成换热性能试验。0041气/水复合式散热器是可通过气和水两种热侧介质的组合型散热器,试件本身一侧有两对进、出口一对接循环气路,一对接水路,另一侧通过冷侧空气。试验时试件1安装在中冷器试验台风洞5上,空气加热系统、空气循环系统、中冷器试验风洞系统、。

33、水路循环系统、热能供给系统一同工作。热侧空气和热侧介质水通过各自的系统进入试件1的热侧进口,冷侧空气通过中冷器试验台风洞5进入试件1的冷侧进口,完成换热性能试验。0042气/油/水复合式散热器是可通过气、油和水三种热侧介质的组合型散热器,试件本身一侧有三对进、出口一对接循环气路,一对接油路,一对接水路,另一侧通过冷侧空气。试验时试件1安装在中冷器试验台风洞5上,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的空气加热系统、空气循环系统、中冷器试验风洞系统、油路循环系统、水路循环系统、热能供给系统一同工作。热侧空气、热侧介质水、热侧介质油通过各自的系统进入试件1的热侧进口,冷侧空气通过中冷器试验台风洞5进入试件1的冷。

34、侧进口,完成换热性能试验。0043根据换热学理论对散热单元测试的规范要求,依据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以液态水和油与气态两种载热介质模拟热侧工况,分别建立两套冷侧模拟风洞,将整个冷热侧循环管路进行串并联管路设计,实现了对所有介质热交换形式的换热器及多种换热器散热系统进行综合测试。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台具备了“水散热器”、“油散热器”、“水油复合式散热器”、“空空中冷器”四种基本类型试说明书CN102095447ACN102095455A7/7页9验的功能,还具备了“油水冷却器”、“水空中冷器”和复合型散热器的试验。0044本发明提供的多介质组合型换热器试验。

35、台由中冷器试验台和水/油换热器试验台两大部分组成。中冷器试验台包括空气加热系统、空气循环系统、试验风洞系统。水/油换热器试验台包括热能供给系统、水路循环系统、油路循环系统、试验风洞系统。这两个试验台各有一套独立的前端分控设备PLC和下位智能设备变送器、传感器,但共用一套主控设备上位主机。中冷器试验台能够单独完成空空中冷器的性能测试;水/油换热器试验台能够单独完成水散热器、油散热器、油水冷却器和水油复合式散热器的性能测试;这两个试验台组合可完成水空中冷器、气/油复合式散热器、气/水复合式散热器、气/油/水复合式散热器的性能测试。0045同时,我们对中冷器试验台架及水/油换热器试验台架的热源供给系统提出了新的设计思路,实现了热气侧节能闭式循环系统;热油/水套用加热循环系统;水/油/气热侧供给系统复合同步测试组合型散热器创新设计。0046最后应该说明的是结合上述实施例仅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变更均在申请待批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中。说明书CN102095447ACN102095455A1/2页10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95447ACN102095455A2/2页1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9544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量;测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