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923228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6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311683.1

申请日:

2009.12.17

公开号:

CN102102296A

公开日:

2011.06.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6M 15/263申请日:20091217|||公开

IPC分类号:

D06M15/263; D06M15/333; D06M11/79; D06M11/71; D06M13/192; D06M13/432; D06M15/03; A61L9/00

主分类号:

D06M15/263

申请人:

东纶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马咏梅; 张孝南; 吴伟; 刘东生; 孙学刚; 张聪杰; 任强

地址:

065001 河北省廊坊市河北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汇源道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代理人:

王明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所述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吸液高度为100~200mm,湿抗张强度为3.0~8.0KN/m;优选为吸液高度120~180mm,湿抗张强度5.0~8.0KN/m;更优选为吸液高度为130~160mm,湿抗张强度为5.5~8.0KN/m。所述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制备方法为将吸水树脂与抗菌剂混合作为工作液,用浸轧或涂层的方法将工作液施加到非织造布上,烘干、焙烘即得。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吸液高 度为 100 ~ 200mm, 湿抗张强度为 3.0 ~ 10.0KN/m ; 优选为吸液高度 120 ~ 180mm, 湿抗张 强度 5.0 ~ 9.0KN/m ; 更优选为吸液高度为 130 ~ 160mm, 湿抗张强度为 5.5 ~ 8.0KN/m。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空气加湿净 化用非织造布具有耐霉变性, 在潮湿的工作环境下可以对水刺布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 大肠杆菌抗菌率为 70 ~ 100%, 优选为 80 ~ 100%, 更优选为 85 ~ 100%。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空气加湿净 化用非织造布克重为 80 ~ 180g/m2, 优选为 100 ~ 160g/m2, 更优选为 120 ~ 140g/m2。 4. 一种权利要求 1 ~ 3 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制备方法包括 : 将吸水树脂与抗菌剂混合作为工作液, 用浸轧或涂层的方法将工作液施加 到非织造布上, 烘干、 焙烘即得。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吸水树脂采用不饱和醇的高 聚物与不饱和酸的高聚物聚合而成。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为将不饱和醇的高聚物与 不饱和酸的高聚物在室温下搅拌 5min ~ 2h, 优选为 10 ~ 30min。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或 6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不饱和醇的高聚物为聚 乙烯醇, 优选分子量为 4 万 -6 万的聚乙烯醇, 更优选分子量为 5 万的聚乙烯醇 ; 所述的不饱 和酸的高聚物为聚丙烯酸, 优选为分子量千万级别的聚丙烯酸, 更优选分子量为 3 千万~ 8 千万的聚丙烯酸 ; 所述不饱和酸的高聚物和不饱和醇的高聚物重量比为 5 ∶ 5 ~ 8 ∶ 2, 优 选为 6 ∶ 4 ~ 7 ∶ 3, 更优选为 6.5 ∶ 3.5。 8. 根据权利要求 5 或 6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为在添加催化剂和引发 剂下进行的聚合 ; 所述催化剂为选自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N, N′ -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聚 乙二醇双马来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引发剂选自过硫酸钠、 过硫酸钾、 过硫酸铵 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 所述催化剂用量为质量百分比 0.5% -5%, 优选为 1% -3% ; 所述 引发剂用量为质量百分比 0.5% -3%, 优选为 0.5% -1%。 9.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浸轧或涂层后, 非织造布上含工 作液的重量相对于布的重量为 100-300%, 优选为 130 ~ 250%, 更优选为 180 ~ 220%。 10.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烘干为 100 ~ 140 ℃下烘干 0.5-5min, 所述焙烘为 130 ~ 180℃下焙烘 2 ~ 5min ; 优选烘干为 120℃下烘干 1min, 所述 焙烘为 150℃下焙烘 2min。
3: 0 ~ 10.0KN/m ; 优选为吸液高度 120 ~ 180mm, 湿抗张 强度 5.0 ~ 9.0KN/m ; 更优选为吸液高度为 130 ~ 160mm, 湿抗张强度为 5.5 ~ 8.0KN/m。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空气加湿净 化用非织造布具有耐霉变性, 在潮湿的工作环境下可以对水刺布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 大肠杆菌抗菌率为 70 ~ 100%, 优选为 80 ~ 100%, 更优选为 85 ~ 100%。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空气加湿净 化用非织造布克重为 80 ~ 180g/m2, 优选为 100 ~ 160g/m2, 更优选为 120 ~ 140g/m2。
4: 一种权利要求 1 ~ 3 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制备方法包括 : 将吸水树脂与抗菌剂混合作为工作液, 用浸轧或涂层的方法将工作液施加 到非织造布上, 烘干、 焙烘即得。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吸水树脂采用不饱和醇的高 聚物与不饱和酸的高聚物聚合而成。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为将不饱和醇的高聚物与 不饱和酸的高聚物在室温下搅拌 5min ~ 2h, 优选为 10 ~ 30min。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或 6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不饱和醇的高聚物为聚 乙烯醇, 优选分子量为 4 万 -6 万的聚乙烯醇, 更优选分子量为 5 万的聚乙烯醇 ; 所述的不饱 和酸的高聚物为聚丙烯酸, 优选为分子量千万级别的聚丙烯酸, 更优选分子量为 3 千万~ 8 千万的聚丙烯酸 ; 所述不饱和酸的高聚物和不饱和醇的高聚物重量比为 5 ∶ 5 ~ 8 ∶ 2, 优 选为 6 ∶ 4 ~ 7 ∶ 3, 更优选为 6.5 ∶ 3.5。 8. 根据权利要求 5 或 6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为在添加催化剂和引发 剂下进行的聚合 ; 所述催化剂为选自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N, N′ -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聚 乙二醇双马来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引发剂选自过硫酸钠、 过硫酸钾、 过硫酸铵 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 所述催化剂用量为质量百分比 0.5% -5%, 优选为 1% -3% ; 所述 引发剂用量为质量百分比 0.5% -3%, 优选为 0.5% -1%。 9.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浸轧或涂层后, 非织造布上含工 作液的重量相对于布的重量为 100-300%, 优选为 130 ~ 250%, 更优选为 180 ~ 220%。 10.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烘干为 100 ~ 140 ℃下烘干 0.5-5min, 所述焙烘为 130 ~ 180℃下焙烘 2 ~ 5min ; 优选烘干为 120℃下烘干 1min, 所述 焙烘为 150℃下焙烘 2min。
5: 0 ~ 9.0KN/m ; 更优选为吸液高度为 130 ~ 160mm, 湿抗张强度为 5.5 ~ 8.0KN/m。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空气加湿净 化用非织造布具有耐霉变性, 在潮湿的工作环境下可以对水刺布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 大肠杆菌抗菌率为 70 ~ 100%, 优选为 80 ~ 100%, 更优选为 85 ~ 100%。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空气加湿净 化用非织造布克重为 80 ~ 180g/m2, 优选为 100 ~ 160g/m2, 更优选为 120 ~ 140g/m2。 4. 一种权利要求 1 ~ 3 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制备方法包括 : 将吸水树脂与抗菌剂混合作为工作液, 用浸轧或涂层的方法将工作液施加 到非织造布上, 烘干、 焙烘即得。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吸水树脂采用不饱和醇的高 聚物与不饱和酸的高聚物聚合而成。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为将不饱和醇的高聚物与 不饱和酸的高聚物在室温下搅拌 5min ~ 2h, 优选为 10 ~ 30min。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或 6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不饱和醇的高聚物为聚 乙烯醇, 优选分子量为 4 万 -6 万的聚乙烯醇, 更优选分子量为 5 万的聚乙烯醇 ; 所述的不饱 和酸的高聚物为聚丙烯酸, 优选为分子量千万级别的聚丙烯酸, 更优选分子量为 3 千万~ 8 千万的聚丙烯酸 ; 所述不饱和酸的高聚物和不饱和醇的高聚物重量比为 5 ∶ 5 ~ 8 ∶ 2, 优 选为 6 ∶ 4 ~ 7 ∶ 3, 更优选为 6.5 ∶ 3.5。 8. 根据权利要求 5 或 6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为在添加催化剂和引发 剂下进行的聚合 ; 所述催化剂为选自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N, N′ -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聚 乙二醇双马来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引发剂选自过硫酸钠、 过硫酸钾、 过硫酸铵 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 所述催化剂用量为质量百分比 0.5% -5%, 优选为 1% -3% ; 所述 引发剂用量为质量百分比 0.5% -3%, 优选为 0.5% -1%。 9.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浸轧或涂层后, 非织造布上含工 作液的重量相对于布的重量为 100-300%, 优选为 130 ~ 250%, 更优选为 180 ~ 220%。 10.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烘干为 100 ~ 140 ℃下烘干 0.5-5min, 所述焙烘为 130 ~ 180℃下焙烘 2 ~ 5min ; 优选烘干为 120℃下烘干 1min, 所述 焙烘为 150℃下焙烘 2min。
8: 0KN/m。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空气加湿净 化用非织造布具有耐霉变性, 在潮湿的工作环境下可以对水刺布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 大肠杆菌抗菌率为 70 ~ 100%, 优选为 80 ~ 100%, 更优选为 85 ~ 100%。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空气加湿净 化用非织造布克重为 80 ~ 180g/m2, 优选为 100 ~ 160g/m2, 更优选为 120 ~ 140g/m2。 4. 一种权利要求 1 ~ 3 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制备方法包括 : 将吸水树脂与抗菌剂混合作为工作液, 用浸轧或涂层的方法将工作液施加 到非织造布上, 烘干、 焙烘即得。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吸水树脂采用不饱和醇的高 聚物与不饱和酸的高聚物聚合而成。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为将不饱和醇的高聚物与 不饱和酸的高聚物在室温下搅拌 5min ~ 2h, 优选为 10 ~ 30min。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或 6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不饱和醇的高聚物为聚 乙烯醇, 优选分子量为 4 万 -6 万的聚乙烯醇, 更优选分子量为 5 万的聚乙烯醇 ; 所述的不饱 和酸的高聚物为聚丙烯酸, 优选为分子量千万级别的聚丙烯酸, 更优选分子量为 3 千万~ 8 千万的聚丙烯酸 ; 所述不饱和酸的高聚物和不饱和醇的高聚物重量比为 5 ∶ 5 ~ 8 ∶ 2, 优 选为 6 ∶ 4 ~ 7 ∶ 3, 更优选为 6.5 ∶ 3.5。 8. 根据权利要求 5 或 6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为在添加催化剂和引发 剂下进行的聚合 ; 所述催化剂为选自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N, N′ -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聚 乙二醇双马来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引发剂选自过硫酸钠、 过硫酸钾、 过硫酸铵 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 所述催化剂用量为质量百分比 0.5% -5%, 优选为 1% -3% ; 所述 引发剂用量为质量百分比 0.5% -3%, 优选为 0.5% -1%。 9.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浸轧或涂层后, 非织造布上含工 作液的重量相对于布的重量为 100-300%, 优选为 130 ~ 250%, 更优选为 180 ~ 220%。 10.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烘干为 100 ~ 140 ℃下烘干 0.5-5min, 所述焙烘为 130 ~ 180℃下焙烘 2 ~ 5min ; 优选烘干为 120℃下烘干 1min, 所述 焙烘为 150℃下焙烘 2min。
9: 0KN/m ; 更优选为吸液高度为 130 ~ 160mm, 湿抗张强度为 5.5 ~ 8.0KN/m。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空气加湿净 化用非织造布具有耐霉变性, 在潮湿的工作环境下可以对水刺布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 大肠杆菌抗菌率为 70 ~ 100%, 优选为 80 ~ 100%, 更优选为 85 ~ 100%。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空气加湿净 化用非织造布克重为 80 ~ 180g/m2, 优选为 100 ~ 160g/m2, 更优选为 120 ~ 140g/m2。 4. 一种权利要求 1 ~ 3 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制备方法包括 : 将吸水树脂与抗菌剂混合作为工作液, 用浸轧或涂层的方法将工作液施加 到非织造布上, 烘干、 焙烘即得。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吸水树脂采用不饱和醇的高 聚物与不饱和酸的高聚物聚合而成。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为将不饱和醇的高聚物与 不饱和酸的高聚物在室温下搅拌 5min ~ 2h, 优选为 10 ~ 30min。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或 6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不饱和醇的高聚物为聚 乙烯醇, 优选分子量为 4 万 -6 万的聚乙烯醇, 更优选分子量为 5 万的聚乙烯醇 ; 所述的不饱 和酸的高聚物为聚丙烯酸, 优选为分子量千万级别的聚丙烯酸, 更优选分子量为 3 千万~ 8 千万的聚丙烯酸 ; 所述不饱和酸的高聚物和不饱和醇的高聚物重量比为 5 ∶ 5 ~ 8 ∶ 2, 优 选为 6 ∶ 4 ~ 7 ∶ 3, 更优选为 6.5 ∶ 3.5。 8. 根据权利要求 5 或 6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为在添加催化剂和引发 剂下进行的聚合 ; 所述催化剂为选自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N, N′ -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聚 乙二醇双马来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引发剂选自过硫酸钠、 过硫酸钾、 过硫酸铵 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 所述催化剂用量为质量百分比 0.5% -5%, 优选为 1% -3% ; 所述 引发剂用量为质量百分比 0.5% -3%, 优选为 0.5% -1%。 9.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浸轧或涂层后, 非织造布上含工 作液的重量相对于布的重量为 100-300%, 优选为 130 ~ 250%, 更优选为 180 ~ 220%。 10.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烘干为 100 ~ 140 ℃下烘干 0.5-5min, 所述焙烘为 130 ~ 180℃下焙烘 2 ~ 5min ; 优选烘干为 120℃下烘干 1min, 所述 焙烘为 150℃下焙烘 2min。
10: 0KN/m ; 优选为吸液高度 120 ~ 180mm, 湿抗张 强度 5.0 ~ 9.0KN/m ; 更优选为吸液高度为 130 ~ 160mm, 湿抗张强度为 5.5 ~ 8.0KN/m。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空气加湿净 化用非织造布具有耐霉变性, 在潮湿的工作环境下可以对水刺布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 大肠杆菌抗菌率为 70 ~ 100%, 优选为 80 ~ 100%, 更优选为 85 ~ 100%。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空气加湿净 化用非织造布克重为 80 ~ 180g/m2, 优选为 100 ~ 160g/m2, 更优选为 120 ~ 140g/m2。 4. 一种权利要求 1 ~ 3 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制备方法包括 : 将吸水树脂与抗菌剂混合作为工作液, 用浸轧或涂层的方法将工作液施加 到非织造布上, 烘干、 焙烘即得。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吸水树脂采用不饱和醇的高 聚物与不饱和酸的高聚物聚合而成。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为将不饱和醇的高聚物与 不饱和酸的高聚物在室温下搅拌 5min ~ 2h, 优选为 10 ~ 30min。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或 6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不饱和醇的高聚物为聚 乙烯醇, 优选分子量为 4 万 -6 万的聚乙烯醇, 更优选分子量为 5 万的聚乙烯醇 ; 所述的不饱 和酸的高聚物为聚丙烯酸, 优选为分子量千万级别的聚丙烯酸, 更优选分子量为 3 千万~ 8 千万的聚丙烯酸 ; 所述不饱和酸的高聚物和不饱和醇的高聚物重量比为 5 ∶ 5 ~ 8 ∶ 2, 优 选为 6 ∶ 4 ~ 7 ∶ 3, 更优选为 6.5 ∶ 3.5。 8. 根据权利要求 5 或 6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为在添加催化剂和引发 剂下进行的聚合 ; 所述催化剂为选自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N, N′ -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聚 乙二醇双马来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引发剂选自过硫酸钠、 过硫酸钾、 过硫酸铵 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 所述催化剂用量为质量百分比 0.5% -5%, 优选为 1% -3% ; 所述 引发剂用量为质量百分比 0.5% -3%, 优选为 0.5% -1%。 9.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浸轧或涂层后, 非织造布上含工 作液的重量相对于布的重量为 100-300%, 优选为 130 ~ 250%, 更优选为 180 ~ 220%。 10.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烘干为 100 ~ 140 ℃下烘干 0.5-5min, 所述焙烘为 130 ~ 180℃下焙烘 2 ~ 5min ; 优选烘干为 120℃下烘干 1min, 所述 焙烘为 150℃下焙烘 2min。

说明书


一种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 具体的说, 涉及一种空气加湿净化用的非织造布。背景技术 空气质量的好坏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由于人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 因此室 内空气污染带来的危害比室外空气污染更为严重。在欧美及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 室内空 气净化装置的应用非常普遍。在我国, 大气污染、 室内装修污染等, 使人们对空气污染问题 也越来越重视, 各种室内环境空气净化治理产品应运而生, 出现了许多此类产品的生产企 业。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新兴的行业 ----- 室内环境净化治理行业。 资 料显示, 这一行业的产品销售额在中国正以每年近 30%的速度增长, 年产量已达到近千万 台。
     由于北方的干燥环境, 用户希望在净化的同时能有加湿功能, 因此, 具有加湿功能 的纯净型加湿器应运而生。 净化和加湿有各种形式, 其中之一是用具有抗菌、 吸水功能的特 殊纸制品作为净化、 吸水材料, 使空气穿透浸水的纸制品, 对进口空气过滤、 灭菌、 加湿, 达 到出口空气清新、 湿润的目的。 此种过滤加湿方式, 加湿效果好, 家具上不留水垢痕迹, 同时 空气中的尘杂被有效清除, 因此是有关厂家大力推广的型式, 但纸制品一直有一些缺点 : 纸 制品材料抗菌性能不易保持 ; 使用一段时间后材料上面容易结垢, 吸水性能下降 ; 纸制品 在湿态下强力低等。
     专利申请 200410053952.6 公开了一种气体、 液体过滤用的水刺非织造布过滤材 料, 该水刺非织造布过滤材料包括有水刺非织造布层和胶料, 胶料与水刺非织造布层结合 在一起, 胶料涂覆在水刺非织造布层的表面, 胶料也可以与水刺非织造布层互相浸渍在一 起。 该水刺非织造布过滤材料的制作方法是将水刺非织造布层放入上胶设备内进行上胶处 理, 然后通过压力为 1 ~ 10kg 的涂布辊, 再进行烘干处理, 烘干温度为 100 ~ 180℃, 制成水 刺非织造布过滤材料。 然而, 该胶料采用的酚醛树脂对人体具有毒害作用, 难以将这种非织 造布过滤材料应用于生活环境的空气加湿净化。
     专利申请 200810012311.4 公开了一种抗菌改性聚乙烯醇非织造布复合微孔滤膜 的制备方法, 其包括如下步骤 : 配制吡啶改性聚乙烯醇、 交联剂、 催化剂组成的铸膜液, 静置 脱泡, 过滤除去不溶物, 在负压作用下涂覆于预处理后的熔喷聚丙烯非织造布上, 热处理, 干燥, 清洗至中性, 季铵化处理, 膜片在纯水中浸泡待用。然而该方法所制成的材料是一种 微孔膜过滤材料, 主要应用于液体过滤, 尤其是水处理, 不适用于空气加湿材料。
     专利申请 96118922.3 公开了一种大流量滤尘杀菌过滤膜及其制造方法, 该滤 膜由天然植物纤维、 聚乙烯醇缩醛纤维、 自沾性纤维无纺布或者是天然植物纤维和聚乙 烯缩醛纤维、 自沾性纤维的混抄的无纺布作为基材浸入处理液, 其中重量份数配比为聚 甘油 20-120, C12-C18 烷甲苄基卤化铵 0.05-3, 水 多醇 8-20, 或 / 和聚丙烯酸钠 10-30, 800-4000, 薄荷 0-3, 浸渍时间 0.5-2 小时, 并在 20-60℃温度下干燥 1-4 小时。该方法制成 的过滤膜的主要功能是增强对空气尘埃的吸附能力, 从而可用于大流量空气净化, 但由于
     它不具备足够的吸液高度, 因此不适合用于空气加湿净化。
     有鉴于此, 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 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 非织造布强度好, 使用寿命长, 吸水除菌效果好。
     本发明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面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 所述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 便于工业化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
     一种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 所述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吸液高度为 100 ~ 200mm, 湿抗张强度为 3.0 ~ 10.0KN/m ; 优选为吸液高度为 120 ~ 180mm, 湿抗张强度为 5.0 ~ 9.0KN/m ; 更优选为优选为吸液高度为 130 ~ 160mm, 湿抗张强度为 5.5 ~ 8.0KN/m。
     根据前面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 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具有 耐霉变性, 在潮湿的工作环境下可以对水刺布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抗菌率为 70 ~ 100%, 优选为 80 ~ 100%, 更优选为 85 ~ 100%。
     根据前面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 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克重 2 2 为 80 ~ 180g/m , 优选为 100 ~ 160g/m , 更优选为 120 ~ 140g/m2。
     使用中, 用这种材料制成的过滤器放在水箱中, 底部接触水, 大部分与空气接触。 空气透过过滤器时, 一方面可以过滤其中的尘埃和杀菌, 一方面把过滤材料表面的水份带 入空中, 起到加湿空气的作用。由于该材料表面的吸水树脂层, 可以保证水份快速、 持续的 吸附到过滤材料表面, 从而实现加湿净化的目的。
     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具有和纸类似的可以折叠成型性能。
     一种前面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 将吸 水树脂与抗菌剂混合作为工作液, 用浸轧或涂层的方法将工作液施加到非织造布上, 烘干、 焙烘即得。
     根据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 所述的吸水树脂采用不饱和醇的高聚物与不饱和酸的 高聚物聚合而成。
     本发明将不饱和醇的高聚物与不饱和酸的高聚物混合后, 反应即开始, 但是需要 控制反应条件, 以避免二者反应完全。如果二者反应完全, 则形成新的聚合物, 而在浸渍或 涂覆在非织造布后难以和非织造布形成牢固的结合。 故本发明优选采用所述聚合为将不饱 和醇的高聚物与不饱和酸的高聚物在室温下搅拌 5min ~ 2h, 优选为 10 ~ 30min。这样可 以很好的控制反应的进度。
     所述的不饱和醇的高聚物优选为聚乙烯醇, 优选分子量为 4 万 -6 万的聚乙烯醇, 更优选分子量为 5 万的聚乙烯醇 ; 所述的不饱和酸的高聚物为聚丙烯酸, 优选为分子量 千万级别的聚丙烯酸, 更优选分子量为 3 千万~ 8 千万的聚丙烯酸 ; 所述不饱和酸的高聚物 和不饱和醇的高聚物重量比为 5 ∶ 5 ~ 8 ∶ 2, 优选为 6 ∶ 4 ~ 7 ∶ 3, 更优选为 6.5 ∶ 3.5。 不饱和醇的高聚物还可以是聚丙稀醇等, 不饱和酸的高聚物还可以是马来酸酐等。
     所述聚合优选为在添加催化剂和引发剂下进行的聚合 ; 所述催化剂为选自聚乙二 醇二丙烯酸酯、 N, N′ -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聚乙二醇双马来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引发剂选自过硫酸钠、 过硫酸钾、 过硫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催化剂用量优选为质量百分比 0.5% -5%, 更优选为 1% -3%; 所述引发剂用 量优选为质量百分比 0.5% -3%, 更优选为 0.5% -1%。
     这里所述的质量百分比是以反应溶液的总质量为 100%来计算。
     所述抗菌剂可以为现有技术中任何适合于非织造布的抗菌剂, 本领域技术人员通 常知晓何种抗菌剂可以用于非织造布的浸轧或涂层, 而本发明优选选自无机抗菌剂, 更优 选为 : 沸石抗菌剂、 磷酸复盐抗菌剂、 膨润土抗菌剂、 可溶性玻璃抗菌剂、 托勃莫来石抗菌 剂、 硅胶抗菌剂等 ; 或优选有机抗菌剂, 更优选为 : 1′, 1- 六亚甲基双 [5-(4- 氯苯基 ) 双 胍 ] 二葡萄糖酸酯、 山梨酸钾等。
     所述有机抗菌剂还可以是醇系, 如异丙醇 ; 酚系, 如 3- 甲基 -4- 异丙基苯酚 ; 醛 系, 如甲醛 ; 有机酸系, 如丙酸、 山梨酸钾 ; 酯系, 如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 醚系, 如 2, 4, 4- 三 氯 -2′ - 联苯酚酯 ; 过氧化物, 环氧化物系如过氧乙酸、 环氧乙烷 ; 卤素系, 如 N-( 氟二氯甲 基硫 ) 肽酰亚胺 ; 咪唑系, 如 2-(4- 噻唑基 ) 苯并咪唑 (TBZ) ; 噻唑系, 如 2- 正辛基 -4- 异 噻唑啉 -3- 酮 ; 腈系, 如 2, 3, 5, 6- 四氯异肽腈 ; 吡啶系, 如 2- 吡啶酚 -1- 氧化钠 ; 三嗪系, 如 N, N′, N″ - 三羟基六氢三嗪 ; 季铵盐系, 如苄基二甲基十二烷基氯化铵 ( 洁而灭 ) ; 有 机金属系, 如 8- 羟基喹啉铜 ; 双胍类, 如 1′, 1- 六亚甲基双 [5-(4- 氯苯基 ) 双胍 ] 二葡萄 糖酸酯 ; 其他, 如环状氢化合物, 酰基苯胺化合物, 氧化双苯氧基砷等。
     所述抗菌剂还可以是天然抗菌剂, 如壳聚糖类, 譬如脱乙酰壳多糖, 或者是日柏醇 类。
     所述抗菌剂用量可以根据使用环境来确定, 譬如在医院这种对于空气质量要求高 的场所, 可以使用多一些, 而在家庭环境中可以使用的相对较少。 这无需本领域技术人员付 出更多的创造性劳动。 而本发明优选采用抗菌剂质量百分比为 1 ~ 5%, 更优选为 1 ~ 3%, 均以反应溶液总质量为 100%计。
     根据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 将非织造布浸渍在后处理工作液中, 然后用滚筒进行 轧干, 轧干后布上所含工作液的重量相对于布的重量为 100-300%, 优选为 130 ~ 250%, 更 优选为 180 ~ 220%。
     或者采用涂层的方法, 在涂层后, 非织造布上含工作液的重量相对于布的重量为 100-300%, 优选为 130 ~ 250%, 更优选为 180 ~ 220%。
     所述的涂层可以是在喷涂后使用如刮刀的工具去除多余的工作液, 使得非织造布 上剩余的工作液重量相对于布的重量为上述的范围 ; 当喷涂非常均匀时, 也可以省略如刮 刀处理的步骤。
     上述的相对于布的重量为浸渍或涂层前的干的非织造布的重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所公开的轧余率, 结合现有技术中的浸渍操作, 自然能够确定具体的浸渍和轧干的操作。 也就是说任何满足轧余率为上述范围的浸渍和轧 干均可以实现本发明目的, 而这种浸渍和轧干的详细操作, 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通常知晓 的, 或者是根据自身的本领域现有技术知识, 通过简单的实验即可确定的, 无需本领域技术 人员付出更多的创造性劳动。
     根据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 所述烘干为 100 ~ 140 ℃下烘干 0.5-5min, 所述焙烘 为 130 ~ 180℃下焙烘 2 ~ 5min ; 优选烘干为 120℃下烘干 1min, 所述焙烘为 150℃下焙烘2min。 本发明的烘干和焙烘操作, 除了将水分蒸发掉外, 还有个目的是在蒸发水分的同 时, 在较高温度下加速聚合反应进行, 使得反应充分而彻底, 从而形成具有良好吸水性能的 涂层。
     根据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 所述的纤维原料进行水刺非织造布加工方法可以参考 现有技术任何的非织造布加工, 现有技术已经公开了大量的非织造布加工工艺, 本领域技 术人员完全可以知晓这种非织造布的加工, 譬如非织造布加工可以包括 : 将纤维原料开松 混合, 梳理成网, 然后水刺, 再烘干, 卷绕。
     本发明的这种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在使用时, 一端浸入水中, 从而快速的吸 收水分, 并很快的挥发出去, 使得加湿效果大大增强。
     本发明提供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具有如下优势 :
     (1) 所提供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强度高, 不易破损, 使用寿命长, 且能够应 用范围更加广泛 ;
     (2) 所提供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具有良好的抗菌性, 大大改善了人们生活 环境 ;
     (3) 本发明通过采用特殊的吸水树脂, 大大改善了材料的吸液高度, 使它在使用过 程中一直保持良好的湿润状态, 从而增强过滤材料的加湿强度, 应用了这种吸水树脂的非 织造布吸水速率和倍率均大大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用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将有助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 案的优点, 效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实施例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 权利要求来决定。
     实施例 1
     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参数为 : 吸 液 高 度 150mm, 湿抗张强度 2 9.5KN/m, 克重为 140g/m ,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为 95%, 对大肠杆菌抗菌率为 98%。
     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 将分子量为 5 万左右聚 乙烯醇 6.5kg 和分子量为千万级的聚丙烯酸 3.5kg 投入到 83kg 水中, 室温搅拌均匀, 加入 2kg 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 0.8kg 硫酸钠, 搅拌均匀, 室温下搅拌反应 20min, 然后加入磷酸 复盐抗菌剂 2kg, 搅拌均匀, 制得工作液待用。
     将湿抗张强度 8.0KN/m、 单位面积质量为 110g/m2 的非织造布浸渍到上述的工作 液中, 用压辊进行轧干, 轧干后非织造布轧余率 200%, 轧干后的非织造布在 120℃下烘干 1min, 然后再在 150℃下焙烘 2min 既得。
     实施例 2
     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参数为 : 吸 液 高 度 158mm, 湿抗张强度 2 6.5KN/m, 克重为 120g/m ,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为 98%, 对大肠杆菌抗菌率为 99%。
     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 将分子量为 5 万左右聚 乙烯醇 6.0kg 和分子量为千万级的聚丙烯酸 4.5kg 投入到 85kg 水中, 室温搅拌均匀, 加入 2.5kg 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 0.9kg 硫酸钠, 搅拌均匀, 室温下搅拌反应 10min, 然后加入沸石抗菌剂 2kg, 搅拌均匀, 制得工作液待用。
     将湿抗张强度 5.5KN/m、 单位面积质量为 90g/m2 的非织造布浸渍到上述的工作 液中, 用压辊进行轧干, 轧干后非织造布轧余率 215%, 轧干后的非织造布在 120℃下烘干 1min, 然后再在 150℃下焙烘 2min 既得。
     实施例 3
     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参数为 : 吸 液 高 度 140mm, 湿抗张强度 2 6.5KN/m, 克重为 120g/m ,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为 99%, 对大肠杆菌抗菌率为 97%。
     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 将分子量为 5 万左右聚 乙烯醇 7.0kg 和分子量为千万级的聚丙烯酸 3.5kg 投入到 84kg 水中, 室温搅拌均匀, 加入 4kg N, N′ -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 0.6kg 过硫酸钾, 搅拌均匀, 室温下搅拌反应 30min, 然后 加入山梨酸钾 1kg, 搅拌均匀, 制得工作液待用。
     将湿抗张强度 5.8KN/m、 单位面积质量为 100g/m2 的非织造布浸渍到上述的工作 液中, 用压辊进行轧干, 轧干后非织造布轧余率 180%, 轧干后的非织造布在 120℃下烘干 3min, 然后再在 150℃下焙烘 2min 既得。
     实施例 4 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参数为 : 吸 液 高 度 130mm, 湿抗张强度 2 5.5KN/m, 克重为 110g/m ,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为 99%, 对大肠杆菌抗菌率为 99%。
     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 将分子量为 5 万左右聚 乙烯醇 6.5kg 和分子量为千万级的聚丙烯酸 3.5kg 投入到 81kg 水中, 室温搅拌均匀, 加入 4kg 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 1.8kg 过硫酸铵, 搅拌均匀, 室温下搅拌反应 20min, 然后加入 1′, 1- 六亚甲基双 [5-(4- 氯苯基 ) 双胍 ] 二葡萄糖酸酯 3kg, 搅拌均匀, 制得工作液待用。 2
     将湿抗张强度 5.0KN/m、 单位面积质量为 100g/m 的非织造布浸渍到上述的工作 液中, 用压辊进行轧干, 轧干后非织造布轧余率 130%, 轧干后的非织造布在 114℃下烘干 5min, 然后再在 170℃下焙烘 1min 既得。
     实施例 5
     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参数为 : 吸 液 高 度 160mm, 湿抗张强度 2 7.0KN/m, 克重为 130g/m ,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为 95%, 对大肠杆菌抗菌率为 94%。
     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 将分子量为 5 万左右聚 乙烯醇 6.2kg 和分子量为千万级的聚丙烯酸 3.7kg 投入到 84kg 水中, 室温搅拌均匀, 加入 0.5kg 聚乙二醇双马来酸酯和 0.5kg 过硫酸钾, 搅拌均匀, 室温下搅拌反应 10min, 然后加入 托勃莫来石抗菌剂 5kg, 搅拌均匀, 制得工作液待用。
     将湿抗张强度 6.2KN/m、 单位面积质量为 100g/m2 的非织造布浸渍到上述的工作 液中, 用压辊进行轧干, 轧干后非织造布轧余率 220%, 轧干后的非织造布在 135℃下烘干 0.5min, 然后再在 130℃下焙烘 4min 既得。
     实施例 6
     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参数为 : 吸 液 高 度 140mm, 湿抗张强度 2 7.5KN/m, 克重为 100g/m ,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为 97%, 对大肠杆菌抗菌率为 95%。
     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 将分子量为 5 万左右聚 乙烯醇 6.0kg 和分子量为千万级的聚丙烯酸 4.0kg 投入到 85kg 水中, 室温搅拌均匀, 加入
     2kg 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 0.8kg 硫酸钠, 搅拌均匀, 室温下搅拌反应 30min, 然后加入硅胶 抗菌剂 2kg, 搅拌均匀, 制得工作液待用。
     将湿抗张强度 6.0KN/m、 单位面积质量为 80g/m2 的非织造布浸渍到上述的工作 液中, 用压辊进行轧干, 轧干后非织造布轧余率 150%, 轧干后的非织造布在 120℃下烘干 1min, 然后再在 150℃下焙烘 2min 既得。
     实施例 7
     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参数为 : 吸 液 高 度 135mm, 湿抗张强度 2 8.0KN/m, 克重为 120g/m ,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为 97%, 对大肠杆菌抗菌率为 96%。
     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 将分子量为 5 万左右聚 乙烯醇 6.8kg 和分子量为千万级的聚丙烯酸 3.9kg 投入到 83kg 水中, 室温搅拌均匀, 加入 3.5kg N, N′ -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 0.8kg 过硫酸铵, 搅拌均匀, 室温下搅拌反应 20min, 然 后加入载银硼硅酸盐 2.5kg, 搅拌均匀, 制得工作液待用。
     将湿抗张强度 7.2KN/m、 单位面积质量为 100g/m2 的非织造布浸渍到上述的工作 液中, 用压辊进行轧干, 轧干后非织造布轧余率 130%, 轧干后的非织造布在 130℃下烘干 0.8min, 然后再在 150℃下焙烘 2min 既得。 实施例 8
     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参数为 : 吸 液 高 度 170mm, 湿抗张强度 2 4.5KN/m, 克重为 90g/m ,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为 94%, 对大肠杆菌抗菌率为 95%。
     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 将分子量为 5 万左右聚 乙烯醇 6.6kg 和分子量为千万级的聚丙烯酸 3.3kg 投入到 81kg 水中, 室温搅拌均匀, 加入 4kg 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 0.5kg 硫酸钠, 搅拌均匀, 室温下搅拌反应 1h, 然后加入山梨酸 钾 4.5kg, 搅拌均匀, 制得工作液待用。
     将湿抗张强度 3.2KN/m、 单位面积质量为 65g/m2 的非织造布浸渍到上述的工作 液中, 用压辊进行轧干, 轧干后非织造布轧余率 240%, 轧干后的非织造布在 120℃下烘干 1min, 然后再在 170℃下焙烘 3min 既得。
     实施例 9
     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参数为 : 吸 液 高 度 175mm, 湿抗张强度 2 6.5KN/m, 克重为 120g/m ,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为 93%, 对大肠杆菌抗菌率为 94%。
     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 将分子量为 5 万左右聚 乙烯醇 6.8kg 和分子量为千万级的聚丙烯酸 3.5kg 投入到 85kg 水中, 室温搅拌均匀, 加入 2kg 聚乙二醇双马来酸酯和 0.8kg 过硫酸铵, 搅拌均匀, 室温下搅拌反应 2h, 然后加入脱乙 酰壳多糖 1.5kg, 搅拌均匀, 制得工作液待用。
     将湿抗张强度 5.0KN/m、 单位面积质量为 90g/m2 的非织造布浸渍到上述的工作 液中, 用压辊进行轧干, 轧干后非织造布轧余率 210%, 轧干后的非织造布在 100℃下烘干 5min, 然后再在 130℃下焙烘 5min 既得。
     实施例 10
     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参数为 : 吸 液 高 度 120mm, 湿抗张强度 2 7.5KN/m, 克重为 130g/m ,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为 95%, 对大肠杆菌抗菌率为 96%。
     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 将分子量为 5 万左右聚
     乙烯醇 5.0kg 和分子量为千万级的聚丙烯酸 5.0kg 投入到 81kg 水中, 室温搅拌均匀, 加入 4.5kg 聚乙二醇双马来酸酯和 1.8kg 过硫酸钾, 搅拌均匀, 室温下搅拌反应 5min, 然后加入 2- 吡啶酚 -1- 氧化钠 1.7kg, 搅拌均匀, 制得工作液待用。
     将湿抗张强度 6.5KN/m、 单位面积质量为 100g/m2 的非织造布浸渍到上述的工作 液中, 用压辊进行轧干, 轧干后非织造布轧余率 190%, 轧干后的非织造布在 140℃下烘干 1min, 然后再在 180℃下焙烘 1min 既得。8 羟基喹啉铜 2.8kg。
     实施例 11
     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参数为 : 吸 液 高 度 105mm, 湿抗张强度 2 5.0KN/m, 克重为 120g/m ,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为 94%, 对大肠杆菌抗菌率为 98%。
     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 将分子量为 5 万左右聚 乙烯醇 7.5kg 和分子量为千万级的聚丙烯酸 2.5kg 投入到 84kg 水中, 室温搅拌均匀, 加入 1kg 聚乙二醇双马来酸酯和 1.3kg 过硫酸钾, 搅拌均匀, 室温下搅拌反应 1.5h, 然后加入苄 基二甲基十二烷基氯化铵 4kg, 搅拌均匀, 制得工作液待用。
     将湿抗张强度 4.5KN/m、 单位面积质量为 105g/m2 的非织造布浸渍到上述的工作 液中, 用压辊进行轧干, 轧干后非织造布轧余率 110%, 轧干后的非织造布在 130℃下烘干 4min, 然后再在 130℃下焙烘 5min 既得。
     实施例 12
     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参数为 : 吸 液 高 度 200mm, 湿抗张强度 2 8.5KN/m, 克重为 140g/m ,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为 85%, 对大肠杆菌抗菌率为 94%。
     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 将分子量为 5 万左右聚 乙烯醇 7.5kg 和分子量为千万级的聚丙烯酸 4.5kg 投入到 84kg 水中, 室温搅拌均匀, 加入 1.2kg 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 0.5kg 过硫酸铵, 搅拌均匀, 室温下搅拌反应 20min, 然后加入 山梨酸钾 2.5kg, 搅拌均匀, 制得工作液待用。
     取湿抗张强度 6.5KN/m、 单位面积质量为 100g/m2 的非织造布, 将上述工作液均 匀喷涂到该非织造布上, 喷涂后非织造布轧余率 290%, 轧干后的非织造布在 130℃下烘干 3min, 然后再在 160℃下焙烘 3min 既得。
     实施例 13
     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参数为 : 吸 液 高 度 140mm, 湿抗张强度 2 3.5KN/m, 克重为 80g/m ,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为 75%, 对大肠杆菌抗菌率为 80%。
     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 将分子量为 5 万左右聚 乙烯醇 7.8kg 和分子量为千万级的聚丙烯酸 2.1kg 投入到 83kg 水中, 室温搅拌均匀, 加入 3kg 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 0.5kg 硫酸钠, 搅拌均匀, 室温下搅拌反应 20min, 然后加入硅胶 抗菌剂 3.4kg, 搅拌均匀, 制得工作液待用。
     将湿抗张强度 3.0KN/m、 单位面积质量为 60g/m2 的非织造布浸渍到上述的工作 液中, 用压辊进行轧干, 轧干后非织造布轧余率 200%, 轧干后的非织造布在 120℃下烘干 5min, 然后再在 150℃下焙烘 3min 既得。
     本发明所述吸液高度按照国家标准 GB/T 461.1 所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其中吸 液时间为 10min。
     本发明还提供如下试验例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试验例 1 本试验例测试了实施例 1 产品的性能 : 单位面积质量 140 克 / 平方米 厚度 : 0.8mm 断裂强力 : 纵向 450N/5cm, 伸长率 24% 横向 416N/5cm, 伸长率 48% ( 测试标准 : FZ60005-1991 非织造布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的测定 ) 撕裂强力 : 纵向 21.4N, 横向 20.6N ( 测试标准 : GB/T3917.2-1997 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 2 部分舌型试样撕破强力的 吸水高度 : 纵向 150mm 横向 138mm ( 试验条件 : 浸水时间 10 分钟, 测试标准 GB/T461.1-2002) 湿抗张强度纵向 8.57kN/m 横向 9.50kN/m测定 )
     ( 试验条件 : 浸水时间 2 小时, 测试标准 GB/T465.2-2008, GB/T12914-2008 纸和纸 板抗张强度的测定 )
     试验例 2
     本试验例测试了实施例 2 产品的性能 :
     单位面积质量 120 克 / 平方米
     厚度 : 0.75mm
     断裂强力 : 纵向 375N/5cm, 伸长率 30%
     横向 340N/5cm, 伸长率 45%
     ( 测试标准 : FZ60005-1991 非织造布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的测定 )
     撕裂强力 : 纵向 20N, 横向 18N
     ( 测试标准 : GB/T3917.2-1997 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 2 部分舌型试样撕破强力的 测定 )
     吸水高度 : 纵向 158mm
     横向 145mm
     ( 试验条件 : 浸水时间 10 分钟, 测试标准 GB/T461.1-2002)
     湿抗张强度纵向 6.5kN/m
     横向 7.0kN/m
     ( 试验条件 : 浸水时间 2 小时, 测试标准 GB/T465.2-2008, GB/T12914-2008 纸和纸 板抗张强度的测定 )
     试验例 3
     本试验例测试了实施例 6 产品的性能 :
     单位面积质量 100 克 / 平方米
     厚度 : 0.6mm
     断裂强力 : 纵向 320N/5cm, 伸长率 25%横向 300N/5cm, 伸长率 40% ( 测试标准 : FZ60005-1991 非织造布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的测定 ) 撕裂强力 : 纵向 18N, 横向 17N ( 测试标准 : GB/T3917.2-1997 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 2 部分舌型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 ) 吸水高度 : 纵向 140mm
     横向 135mm
     ( 试验条件 : 浸水时间 10 分钟, 测试标准 GB/T461.1-2002)
     湿抗张强度纵向 7.5kN/m
     横向 7.0kN/m
     ( 试验条件 : 浸水时间 2 小时, 测试标准 GB/T465.2-2008, GB/T12914-2008 纸和纸 板抗张强度的测定 )
     试验例 4
     本试验例测试了实施例 10 产品的性能 :
     单位面积质量 130 克 / 平方米
     厚度 : 0.75mm 断裂强力 : 纵向 430N/5cm, 伸长率 28% 横向 400N/5cm, 伸长率 44% ( 测试标准 : FZ60005-1991 非织造布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的测定 ) 撕裂强力 : 纵向 20N, 横向 20N ( 测试标准 : GB/T3917.2-1997 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 2 部分舌型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 ) 吸水高度 : 纵向 120mm
     横向 115mm
     ( 试验条件 : 浸水时间 10 分钟, 测试标准 GB/T461.1-2002)
     湿抗张强度纵向 7.5kN/m
     横向 6.8kN/m
     ( 试验条件 : 浸水时间 2 小时, 测试标准 GB/T465.2-2008, GB/T12914-2008 纸和纸 板抗张强度的测定 )
     本发明仅仅列举了部分实施例的产品详细参数, 其余实施例产品也具有类似趋势 的性能参数, 本发明不再一一列举。
     11

一种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102296A43申请公布日20110622CN102102296ACN102102296A21申请号200910311683122申请日20091217D06M15/263200601D06M15/333200601D06M11/79200601D06M11/71200601D06M13/192200601D06M13/432200601D06M15/03200601A61L9/0020060171申请人东纶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地址065001河北省廊坊市河北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汇源道8号72发明人马咏梅张孝南吴伟刘东生孙学刚张聪杰任强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

2、限责任公司11223代理人王明霞54发明名称一种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所述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吸液高度为100200MM,湿抗张强度为3080KN/M;优选为吸液高度120180MM,湿抗张强度5080KN/M;更优选为吸液高度为130160MM,湿抗张强度为5580KN/M。所述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制备方法为将吸水树脂与抗菌剂混合作为工作液,用浸轧或涂层的方法将工作液施加到非织造布上,烘干、焙烘即得。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9页CN102102299A1/1页21一种空气加。

3、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吸液高度为100200MM,湿抗张强度为30100KN/M;优选为吸液高度120180MM,湿抗张强度5090KN/M;更优选为吸液高度为130160MM,湿抗张强度为5580KN/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具有耐霉变性,在潮湿的工作环境下可以对水刺布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抗菌率为70100,优选为80100,更优选为851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克重为80180G/M2,优选为100160G/M2,。

4、更优选为120140G/M2。4一种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吸水树脂与抗菌剂混合作为工作液,用浸轧或涂层的方法将工作液施加到非织造布上,烘干、焙烘即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水树脂采用不饱和醇的高聚物与不饱和酸的高聚物聚合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为将不饱和醇的高聚物与不饱和酸的高聚物在室温下搅拌5MIN2H,优选为1030MIN。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饱和醇的高聚物为聚乙烯醇,优选分子量为4万6万的聚乙烯醇,更优选分子量为5万的聚乙烯醇;所。

5、述的不饱和酸的高聚物为聚丙烯酸,优选为分子量千万级别的聚丙烯酸,更优选分子量为3千万8千万的聚丙烯酸;所述不饱和酸的高聚物和不饱和醇的高聚物重量比为5582,优选为6473,更优选为6535。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为在添加催化剂和引发剂下进行的聚合;所述催化剂为选自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聚乙二醇双马来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引发剂选自过硫酸钠、过硫酸钾、过硫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催化剂用量为质量百分比055,优选为13;所述引发剂用量为质量百分比053,优选为051。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轧或涂层。

6、后,非织造布上含工作液的重量相对于布的重量为100300,优选为130250,更优选为180220。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为100140下烘干055MIN,所述焙烘为130180下焙烘25MIN;优选烘干为120下烘干1MIN,所述焙烘为150下焙烘2MIN。权利要求书CN102102296ACN102102299A1/9页3一种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空气加湿净化用的非织造布。背景技术0002空气质量的好坏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由于人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因此室内空气污染带来的危害比室外空气污染更。

7、为严重。在欧美及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室内空气净化装置的应用非常普遍。在我国,大气污染、室内装修污染等,使人们对空气污染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各种室内环境空气净化治理产品应运而生,出现了许多此类产品的生产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新兴的行业室内环境净化治理行业。资料显示,这一行业的产品销售额在中国正以每年近30的速度增长,年产量已达到近千万台。0003由于北方的干燥环境,用户希望在净化的同时能有加湿功能,因此,具有加湿功能的纯净型加湿器应运而生。净化和加湿有各种形式,其中之一是用具有抗菌、吸水功能的特殊纸制品作为净化、吸水材料,使空气穿透浸水的纸制品,对进口空气过滤、灭菌、加湿,达到。

8、出口空气清新、湿润的目的。此种过滤加湿方式,加湿效果好,家具上不留水垢痕迹,同时空气中的尘杂被有效清除,因此是有关厂家大力推广的型式,但纸制品一直有一些缺点纸制品材料抗菌性能不易保持;使用一段时间后材料上面容易结垢,吸水性能下降;纸制品在湿态下强力低等。0004专利申请2004100539526公开了一种气体、液体过滤用的水刺非织造布过滤材料,该水刺非织造布过滤材料包括有水刺非织造布层和胶料,胶料与水刺非织造布层结合在一起,胶料涂覆在水刺非织造布层的表面,胶料也可以与水刺非织造布层互相浸渍在一起。该水刺非织造布过滤材料的制作方法是将水刺非织造布层放入上胶设备内进行上胶处理,然后通过压力为110。

9、KG的涂布辊,再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100180,制成水刺非织造布过滤材料。然而,该胶料采用的酚醛树脂对人体具有毒害作用,难以将这种非织造布过滤材料应用于生活环境的空气加湿净化。0005专利申请2008100123114公开了一种抗菌改性聚乙烯醇非织造布复合微孔滤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配制吡啶改性聚乙烯醇、交联剂、催化剂组成的铸膜液,静置脱泡,过滤除去不溶物,在负压作用下涂覆于预处理后的熔喷聚丙烯非织造布上,热处理,干燥,清洗至中性,季铵化处理,膜片在纯水中浸泡待用。然而该方法所制成的材料是一种微孔膜过滤材料,主要应用于液体过滤,尤其是水处理,不适用于空气加湿材料。0006专利申请9。

10、61189223公开了一种大流量滤尘杀菌过滤膜及其制造方法,该滤膜由天然植物纤维、聚乙烯醇缩醛纤维、自沾性纤维无纺布或者是天然植物纤维和聚乙烯缩醛纤维、自沾性纤维的混抄的无纺布作为基材浸入处理液,其中重量份数配比为聚多醇820,或/和聚丙烯酸钠1030,甘油20120,C12C18烷甲苄基卤化铵0053,水8004000,薄荷03,浸渍时间052小时,并在2060温度下干燥14小时。该方法制成的过滤膜的主要功能是增强对空气尘埃的吸附能力,从而可用于大流量空气净化,但由于说明书CN102102296ACN102102299A2/9页4它不具备足够的吸液高度,因此不适合用于空气加湿净化。0007有。

11、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发明内容0008本发明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强度好,使用寿命长,吸水除菌效果好。0009本发明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面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便于工业化生产。0010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0011一种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所述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吸液高度为100200MM,湿抗张强度为30100KN/M;优选为吸液高度为120180MM,湿抗张强度为5090KN/M;更优选为优选为吸液高度为130160MM,湿抗张强度为5580KN/M。0012根据前面所。

12、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具有耐霉变性,在潮湿的工作环境下可以对水刺布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抗菌率为70100,优选为80100,更优选为85100。0013根据前面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克重为80180G/M2,优选为100160G/M2,更优选为120140G/M2。0014使用中,用这种材料制成的过滤器放在水箱中,底部接触水,大部分与空气接触。空气透过过滤器时,一方面可以过滤其中的尘埃和杀菌,一方面把过滤材料表面的水份带入空中,起到加湿空气的作用。由于该材料表面的吸水树脂层,可以保证水份快速、持续的吸附到过滤材料表。

13、面,从而实现加湿净化的目的。0015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具有和纸类似的可以折叠成型性能。0016一种前面所述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吸水树脂与抗菌剂混合作为工作液,用浸轧或涂层的方法将工作液施加到非织造布上,烘干、焙烘即得。0017根据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吸水树脂采用不饱和醇的高聚物与不饱和酸的高聚物聚合而成。0018本发明将不饱和醇的高聚物与不饱和酸的高聚物混合后,反应即开始,但是需要控制反应条件,以避免二者反应完全。如果二者反应完全,则形成新的聚合物,而在浸渍或涂覆在非织造布后难以和非织造布形成牢固的结合。故本发明优选采用所述聚合为将不饱和醇的高。

14、聚物与不饱和酸的高聚物在室温下搅拌5MIN2H,优选为1030MIN。这样可以很好的控制反应的进度。0019所述的不饱和醇的高聚物优选为聚乙烯醇,优选分子量为4万6万的聚乙烯醇,更优选分子量为5万的聚乙烯醇;所述的不饱和酸的高聚物为聚丙烯酸,优选为分子量千万级别的聚丙烯酸,更优选分子量为3千万8千万的聚丙烯酸;所述不饱和酸的高聚物和不饱和醇的高聚物重量比为5582,优选为6473,更优选为6535。不饱和醇的高聚物还可以是聚丙稀醇等,不饱和酸的高聚物还可以是马来酸酐等。0020所述聚合优选为在添加催化剂和引发剂下进行的聚合;所述催化剂为选自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聚乙二醇双。

15、马来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说明书CN102102296ACN102102299A3/9页5所述引发剂选自过硫酸钠、过硫酸钾、过硫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0021所述催化剂用量优选为质量百分比055,更优选为13;所述引发剂用量优选为质量百分比053,更优选为051。0022这里所述的质量百分比是以反应溶液的总质量为100来计算。0023所述抗菌剂可以为现有技术中任何适合于非织造布的抗菌剂,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知晓何种抗菌剂可以用于非织造布的浸轧或涂层,而本发明优选选自无机抗菌剂,更优选为沸石抗菌剂、磷酸复盐抗菌剂、膨润土抗菌剂、可溶性玻璃抗菌剂、托勃莫来石抗菌剂、硅胶抗菌剂等;或优选有机抗。

16、菌剂,更优选为1,1六亚甲基双54氯苯基双胍二葡萄糖酸酯、山梨酸钾等。0024所述有机抗菌剂还可以是醇系,如异丙醇;酚系,如3甲基4异丙基苯酚;醛系,如甲醛;有机酸系,如丙酸、山梨酸钾;酯系,如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醚系,如2,4,4三氯2联苯酚酯;过氧化物,环氧化物系如过氧乙酸、环氧乙烷;卤素系,如N氟二氯甲基硫肽酰亚胺;咪唑系,如24噻唑基苯并咪唑TBZ;噻唑系,如2正辛基4异噻唑啉3酮;腈系,如2,3,5,6四氯异肽腈;吡啶系,如2吡啶酚1氧化钠;三嗪系,如N,N,N三羟基六氢三嗪;季铵盐系,如苄基二甲基十二烷基氯化铵洁而灭;有机金属系,如8羟基喹啉铜;双胍类,如1,1六亚甲基双54氯苯基双。

17、胍二葡萄糖酸酯;其他,如环状氢化合物,酰基苯胺化合物,氧化双苯氧基砷等。0025所述抗菌剂还可以是天然抗菌剂,如壳聚糖类,譬如脱乙酰壳多糖,或者是日柏醇类。0026所述抗菌剂用量可以根据使用环境来确定,譬如在医院这种对于空气质量要求高的场所,可以使用多一些,而在家庭环境中可以使用的相对较少。这无需本领域技术人员付出更多的创造性劳动。而本发明优选采用抗菌剂质量百分比为15,更优选为13,均以反应溶液总质量为100计。0027根据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将非织造布浸渍在后处理工作液中,然后用滚筒进行轧干,轧干后布上所含工作液的重量相对于布的重量为100300,优选为130250,更优选为180220。。

18、0028或者采用涂层的方法,在涂层后,非织造布上含工作液的重量相对于布的重量为100300,优选为130250,更优选为180220。0029所述的涂层可以是在喷涂后使用如刮刀的工具去除多余的工作液,使得非织造布上剩余的工作液重量相对于布的重量为上述的范围;当喷涂非常均匀时,也可以省略如刮刀处理的步骤。0030上述的相对于布的重量为浸渍或涂层前的干的非织造布的重量。003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所公开的轧余率,结合现有技术中的浸渍操作,自然能够确定具体的浸渍和轧干的操作。也就是说任何满足轧余率为上述范围的浸渍和轧干均可以实现本发明目的,而这种浸渍和轧干的详细操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通常知。

19、晓的,或者是根据自身的本领域现有技术知识,通过简单的实验即可确定的,无需本领域技术人员付出更多的创造性劳动。0032根据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烘干为100140下烘干055MIN,所述焙烘为130180下焙烘25MIN;优选烘干为120下烘干1MIN,所述焙烘为150下焙烘说明书CN102102296ACN102102299A4/9页62MIN。0033本发明的烘干和焙烘操作,除了将水分蒸发掉外,还有个目的是在蒸发水分的同时,在较高温度下加速聚合反应进行,使得反应充分而彻底,从而形成具有良好吸水性能的涂层。0034根据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的纤维原料进行水刺非织造布加工方法可以参考现有技术。

20、任何的非织造布加工,现有技术已经公开了大量的非织造布加工工艺,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知晓这种非织造布的加工,譬如非织造布加工可以包括将纤维原料开松混合,梳理成网,然后水刺,再烘干,卷绕。0035本发明的这种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在使用时,一端浸入水中,从而快速的吸收水分,并很快的挥发出去,使得加湿效果大大增强。0036本发明提供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具有如下优势00371所提供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强度高,不易破损,使用寿命长,且能够应用范围更加广泛;00382所提供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大大改善了人们生活环境;00393本发明通过采用特殊的吸水树脂,大大改善了材料的吸。

21、液高度,使它在使用过程中一直保持良好的湿润状态,从而增强过滤材料的加湿强度,应用了这种吸水树脂的非织造布吸水速率和倍率均大大提高。具体实施方式0040以下用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将有助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优点,效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实施例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来决定。0041实施例10042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参数为吸液高度150MM,湿抗张强度95KN/M,克重为140G/M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为95,对大肠杆菌抗菌率为98。0043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分子量为5万左右聚乙烯醇65KG和分子量为千。

22、万级的聚丙烯酸35KG投入到83KG水中,室温搅拌均匀,加入2KG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08KG硫酸钠,搅拌均匀,室温下搅拌反应20MIN,然后加入磷酸复盐抗菌剂2KG,搅拌均匀,制得工作液待用。0044将湿抗张强度80KN/M、单位面积质量为110G/M2的非织造布浸渍到上述的工作液中,用压辊进行轧干,轧干后非织造布轧余率200,轧干后的非织造布在120下烘干1MIN,然后再在150下焙烘2MIN既得。0045实施例20046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参数为吸液高度158MM,湿抗张强度65KN/M,克重为120G/M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为98,对大肠杆菌抗菌率为99。0047本实。

23、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分子量为5万左右聚乙烯醇60KG和分子量为千万级的聚丙烯酸45KG投入到85KG水中,室温搅拌均匀,加入25KG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09KG硫酸钠,搅拌均匀,室温下搅拌反应10MIN,然后加入沸说明书CN102102296ACN102102299A5/9页7石抗菌剂2KG,搅拌均匀,制得工作液待用。0048将湿抗张强度55KN/M、单位面积质量为90G/M2的非织造布浸渍到上述的工作液中,用压辊进行轧干,轧干后非织造布轧余率215,轧干后的非织造布在120下烘干1MIN,然后再在150下焙烘2MIN既得。0049实施例30050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

24、化用非织造布参数为吸液高度140MM,湿抗张强度65KN/M,克重为120G/M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为99,对大肠杆菌抗菌率为97。0051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分子量为5万左右聚乙烯醇70KG和分子量为千万级的聚丙烯酸35KG投入到84KG水中,室温搅拌均匀,加入4KG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06KG过硫酸钾,搅拌均匀,室温下搅拌反应30MIN,然后加入山梨酸钾1KG,搅拌均匀,制得工作液待用。0052将湿抗张强度58KN/M、单位面积质量为100G/M2的非织造布浸渍到上述的工作液中,用压辊进行轧干,轧干后非织造布轧余率180,轧干后的非织造布在120下烘。

25、干3MIN,然后再在150下焙烘2MIN既得。0053实施例40054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参数为吸液高度130MM,湿抗张强度55KN/M,克重为110G/M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为99,对大肠杆菌抗菌率为99。0055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分子量为5万左右聚乙烯醇65KG和分子量为千万级的聚丙烯酸35KG投入到81KG水中,室温搅拌均匀,加入4KG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18KG过硫酸铵,搅拌均匀,室温下搅拌反应20MIN,然后加入1,1六亚甲基双54氯苯基双胍二葡萄糖酸酯3KG,搅拌均匀,制得工作液待用。0056将湿抗张强度50KN/M、单位面积质量。

26、为100G/M2的非织造布浸渍到上述的工作液中,用压辊进行轧干,轧干后非织造布轧余率130,轧干后的非织造布在114下烘干5MIN,然后再在170下焙烘1MIN既得。0057实施例50058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参数为吸液高度160MM,湿抗张强度70KN/M,克重为130G/M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为95,对大肠杆菌抗菌率为94。0059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分子量为5万左右聚乙烯醇62KG和分子量为千万级的聚丙烯酸37KG投入到84KG水中,室温搅拌均匀,加入05KG聚乙二醇双马来酸酯和05KG过硫酸钾,搅拌均匀,室温下搅拌反应10MIN,然后加入。

27、托勃莫来石抗菌剂5KG,搅拌均匀,制得工作液待用。0060将湿抗张强度62KN/M、单位面积质量为100G/M2的非织造布浸渍到上述的工作液中,用压辊进行轧干,轧干后非织造布轧余率220,轧干后的非织造布在135下烘干05MIN,然后再在130下焙烘4MIN既得。0061实施例60062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参数为吸液高度140MM,湿抗张强度75KN/M,克重为100G/M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为97,对大肠杆菌抗菌率为95。0063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分子量为5万左右聚乙烯醇60KG和分子量为千万级的聚丙烯酸40KG投入到85KG水中,室温搅拌均。

28、匀,加入说明书CN102102296ACN102102299A6/9页82KG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08KG硫酸钠,搅拌均匀,室温下搅拌反应30MIN,然后加入硅胶抗菌剂2KG,搅拌均匀,制得工作液待用。0064将湿抗张强度60KN/M、单位面积质量为80G/M2的非织造布浸渍到上述的工作液中,用压辊进行轧干,轧干后非织造布轧余率150,轧干后的非织造布在120下烘干1MIN,然后再在150下焙烘2MIN既得。0065实施例70066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参数为吸液高度135MM,湿抗张强度80KN/M,克重为120G/M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为97,对大肠杆菌抗菌率为96。006。

29、7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分子量为5万左右聚乙烯醇68KG和分子量为千万级的聚丙烯酸39KG投入到83KG水中,室温搅拌均匀,加入35KG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08KG过硫酸铵,搅拌均匀,室温下搅拌反应20MIN,然后加入载银硼硅酸盐25KG,搅拌均匀,制得工作液待用。0068将湿抗张强度72KN/M、单位面积质量为100G/M2的非织造布浸渍到上述的工作液中,用压辊进行轧干,轧干后非织造布轧余率130,轧干后的非织造布在130下烘干08MIN,然后再在150下焙烘2MIN既得。0069实施例80070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参数为吸液高度170MM,湿抗张。

30、强度45KN/M,克重为90G/M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为94,对大肠杆菌抗菌率为95。0071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分子量为5万左右聚乙烯醇66KG和分子量为千万级的聚丙烯酸33KG投入到81KG水中,室温搅拌均匀,加入4KG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05KG硫酸钠,搅拌均匀,室温下搅拌反应1H,然后加入山梨酸钾45KG,搅拌均匀,制得工作液待用。0072将湿抗张强度32KN/M、单位面积质量为65G/M2的非织造布浸渍到上述的工作液中,用压辊进行轧干,轧干后非织造布轧余率240,轧干后的非织造布在120下烘干1MIN,然后再在170下焙烘3MIN既得。0073实施。

31、例90074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参数为吸液高度175MM,湿抗张强度65KN/M,克重为120G/M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为93,对大肠杆菌抗菌率为94。0075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分子量为5万左右聚乙烯醇68KG和分子量为千万级的聚丙烯酸35KG投入到85KG水中,室温搅拌均匀,加入2KG聚乙二醇双马来酸酯和08KG过硫酸铵,搅拌均匀,室温下搅拌反应2H,然后加入脱乙酰壳多糖15KG,搅拌均匀,制得工作液待用。0076将湿抗张强度50KN/M、单位面积质量为90G/M2的非织造布浸渍到上述的工作液中,用压辊进行轧干,轧干后非织造布轧余率210,轧。

32、干后的非织造布在100下烘干5MIN,然后再在130下焙烘5MIN既得。0077实施例100078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参数为吸液高度120MM,湿抗张强度75KN/M,克重为130G/M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为95,对大肠杆菌抗菌率为96。0079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分子量为5万左右聚说明书CN102102296ACN102102299A7/9页9乙烯醇50KG和分子量为千万级的聚丙烯酸50KG投入到81KG水中,室温搅拌均匀,加入45KG聚乙二醇双马来酸酯和18KG过硫酸钾,搅拌均匀,室温下搅拌反应5MIN,然后加入2吡啶酚1氧化钠17KG,搅拌。

33、均匀,制得工作液待用。0080将湿抗张强度65KN/M、单位面积质量为100G/M2的非织造布浸渍到上述的工作液中,用压辊进行轧干,轧干后非织造布轧余率190,轧干后的非织造布在140下烘干1MIN,然后再在180下焙烘1MIN既得。8羟基喹啉铜28KG。0081实施例110082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参数为吸液高度105MM,湿抗张强度50KN/M,克重为120G/M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为94,对大肠杆菌抗菌率为98。0083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分子量为5万左右聚乙烯醇75KG和分子量为千万级的聚丙烯酸25KG投入到84KG水中,室温搅拌均匀,加。

34、入1KG聚乙二醇双马来酸酯和13KG过硫酸钾,搅拌均匀,室温下搅拌反应15H,然后加入苄基二甲基十二烷基氯化铵4KG,搅拌均匀,制得工作液待用。0084将湿抗张强度45KN/M、单位面积质量为105G/M2的非织造布浸渍到上述的工作液中,用压辊进行轧干,轧干后非织造布轧余率110,轧干后的非织造布在130下烘干4MIN,然后再在130下焙烘5MIN既得。0085实施例120086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参数为吸液高度200MM,湿抗张强度85KN/M,克重为140G/M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为85,对大肠杆菌抗菌率为94。0087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分。

35、子量为5万左右聚乙烯醇75KG和分子量为千万级的聚丙烯酸45KG投入到84KG水中,室温搅拌均匀,加入12KG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05KG过硫酸铵,搅拌均匀,室温下搅拌反应20MIN,然后加入山梨酸钾25KG,搅拌均匀,制得工作液待用。0088取湿抗张强度65KN/M、单位面积质量为100G/M2的非织造布,将上述工作液均匀喷涂到该非织造布上,喷涂后非织造布轧余率290,轧干后的非织造布在130下烘干3MIN,然后再在160下焙烘3MIN既得。0089实施例130090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参数为吸液高度140MM,湿抗张强度35KN/M,克重为80G/M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为。

36、75,对大肠杆菌抗菌率为80。0091本实施例的空气加湿净化用非织造布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分子量为5万左右聚乙烯醇78KG和分子量为千万级的聚丙烯酸21KG投入到83KG水中,室温搅拌均匀,加入3KG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05KG硫酸钠,搅拌均匀,室温下搅拌反应20MIN,然后加入硅胶抗菌剂34KG,搅拌均匀,制得工作液待用。0092将湿抗张强度30KN/M、单位面积质量为60G/M2的非织造布浸渍到上述的工作液中,用压辊进行轧干,轧干后非织造布轧余率200,轧干后的非织造布在120下烘干5MIN,然后再在150下焙烘3MIN既得。0093本发明所述吸液高度按照国家标准GB/T4611所规定的方法。

37、进行检测,其中吸液时间为10MIN。0094本发明还提供如下试验例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说明书CN102102296ACN102102299A8/9页100095试验例10096本试验例测试了实施例1产品的性能0097单位面积质量140克/平方米0098厚度08MM0099断裂强力纵向450N/5CM,伸长率240100横向416N/5CM,伸长率480101测试标准FZ600051991非织造布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的测定0102撕裂强力纵向214N,横向206N0103测试标准GB/T391721997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2部分舌型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0104吸水高度纵向150MM。

38、0105横向138MM0106试验条件浸水时间10分钟,测试标准GB/T461120020107湿抗张强度纵向857KN/M0108横向950KN/M0109试验条件浸水时间2小时,测试标准GB/T46522008,GB/T129142008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0110试验例20111本试验例测试了实施例2产品的性能0112单位面积质量120克/平方米0113厚度075MM0114断裂强力纵向375N/5CM,伸长率300115横向340N/5CM,伸长率450116测试标准FZ600051991非织造布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的测定0117撕裂强力纵向20N,横向18N0118测试标准GB/T3。

39、91721997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2部分舌型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0119吸水高度纵向158MM0120横向145MM0121试验条件浸水时间10分钟,测试标准GB/T461120020122湿抗张强度纵向65KN/M0123横向70KN/M0124试验条件浸水时间2小时,测试标准GB/T46522008,GB/T129142008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0125试验例30126本试验例测试了实施例6产品的性能0127单位面积质量100克/平方米0128厚度06MM0129断裂强力纵向320N/5CM,伸长率25说明书CN102102296ACN102102299A9/9页110130横向300N。

40、/5CM,伸长率400131测试标准FZ600051991非织造布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的测定0132撕裂强力纵向18N,横向17N0133测试标准GB/T391721997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2部分舌型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0134吸水高度纵向140MM0135横向135MM0136试验条件浸水时间10分钟,测试标准GB/T461120020137湿抗张强度纵向75KN/M0138横向70KN/M0139试验条件浸水时间2小时,测试标准GB/T46522008,GB/T129142008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0140试验例40141本试验例测试了实施例10产品的性能0142单位面积质量130克/平方。

41、米0143厚度075MM0144断裂强力纵向430N/5CM,伸长率280145横向400N/5CM,伸长率440146测试标准FZ600051991非织造布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的测定0147撕裂强力纵向20N,横向20N0148测试标准GB/T391721997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2部分舌型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0149吸水高度纵向120MM0150横向115MM0151试验条件浸水时间10分钟,测试标准GB/T461120020152湿抗张强度纵向75KN/M0153横向68KN/M0154试验条件浸水时间2小时,测试标准GB/T46522008,GB/T129142008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0155本发明仅仅列举了部分实施例的产品详细参数,其余实施例产品也具有类似趋势的性能参数,本发明不再一一列举。说明书CN10210229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