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纳米粒子抗氯耐高温聚氨酯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 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纳米粒子抗氯耐高温聚氨酯弹性纤维的制备方法, 属于高分 子材料的生产制造领域。本发明生产的聚氨酯弹性纤维具有优异的抗氯性能和耐高温性 能。
背景技术
氨纶是近几年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弹性特种化学纤维, 在常温下具有比重轻、 断裂强度高、 断裂伸长高、 弹性高和弹性回复好等诸多优点, 被广泛应用于高档内衣、 休闲 运动服、 袜子、 装饰布及医用绷带等领域。随着氨纶使用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对其差异化 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当氨纶与聚酯纤维一起机织或针织的纺织品在染色时, 需要 130℃以 上的高温长时间染色, 在此高温条件下, 氨纶的物理性能严重受到破坏, 纤维易发生断裂 ; 同时, 一些含氨纶的弹力织物如牛仔裤、 内衣、 泳衣等, 需要经过氯漂工艺或在含氯的环境 中使用, 弹力织物由于受到活性氯的侵蚀而起泡甚至丧失弹性。 因此, 普通氨纶丝已经较难 达到以上特殊要求。
美国专利 US 5879799 和日本专利 JP 782608 ; JP 08020625 ; JP08176268 等均公 开了使用各种摩尔比的 2, 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氢酸酯和 4, 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氢酸酯复合异氰 酸酯生产聚氨酯弹性纤维, 以提高其热稳定性, 但这种方法无法提高弹性纤维的力学性能。 中国专利 CN 01109463 报道了一种制备纳米蒙脱土复合物的方法, 提高热稳定性和力学性 能, 但未说明该产品应用在聚氨酯弹性纤维的情况。中国专利 CN 1687173 和 CN 16933550 分别公开了利用二元胺改性蒙脱土和季铵盐蒙脱土添加到氨纶纺丝原液中, 改性生产高力 学性能和高热稳定的氨纶, 但该产品未说明在需要经过氯漂工艺或在含氯的环境中使用的 应用情况。
为了改善氨纶的抗氯性能, 美国专利 4340527 和日本专利 1982-29609 公开在聚氨 酯弹性纤维中添加氧化锌来提高纤维的抗氯性。但氧化锌容易在纤维的后续染色工艺中, 容易析出, 大大降低了纤维的抗氯效果。在日本专利 59-133248 和美国专利 5626960 直接 在聚氨酯弹性纤维中添加水滑石、 碳酸钙镁石或水菱镁矿来提高抗氯性。 水滑石、 碳酸钙镁 石和水菱镁矿虽然在氨纶染色过程较难析出, 但其具有吸湿性, 分散效果差, 使纺丝液可纺 性变差。专利 200410007322.5 和 200710149141.X 指出在表面涂覆脂肪酸金属盐等涂层剂 的水滑石加入氨纶纤维中, 此方法解决了后续染色析出问题和可纺性差的问题, 并具有一 定的抗氯效果, 但其耐氯效果并非为最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制备的聚氨酯弹性纤维, 不仅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 而且比现有耐氯产 品具有更强的抗氯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殊的纳米分散技术, 即利用高温纺丝中产生的二次聚合能, 使层状粒子结构崩裂达到纳米级分散效果, 体现纳米粒子改性聚氨酯弹 性纤维的优异效果。所谓的纳米级粒子, 即粒径在 1 ~ 100nm 之间的粒子。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在于以二胺改性层状粒子, 将改性的粒子加入 到含有特殊链终止剂的聚氨酯纺丝原液中, 当聚氨酯纺丝原液经过高温甬道纺丝时, 链终 止剂从聚氨酯大分子中脱落, 聚氨酯大分子与层状粒子中的二胺发生二次聚合, 同时将层 状粒子片层结构崩裂, 形成纳米粒子分散在聚氨酯弹性纤维中。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1 将聚四氢呋喃醚二醇与 4, 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氢酸酯在 40 ~ 60℃下在 N, N- 二甲 基乙酰胺溶剂中反应 90 ~ 150min, 然后加入扩链剂和链终止剂的 N, N- 二甲基乙酰胺溶液 制得聚氨酯原液 ;
所述的 4, 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氢酸酯与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5 ∶ 1 ~ 1.9 ∶ 1
所述的链终止剂为二乙胺, 其含量为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的 0.3 ~ 0.5wt% ;
所述的扩链剂为乙二胺和 1, 2- 丙二胺组成的混胺, 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100 ~ 75) ∶ (0 ~ 25), 优选 (90 ~ 80) ∶ (10 ~ 20)。
所述的扩链剂和链终止剂以它们的 N, N- 二甲基乙酰胺溶液的形式使用, 其浓度 均为 3 ~ 9wt%。
2 向含层状粒子的 N, N- 二甲基乙酰胺溶液中加入长链烷基季铵盐、 分散剂, 在 30 ~ 50℃下, 高速搅拌、 研磨 15 ~ 20 小时, 其搅拌速度为 1500 转 / 分钟, 研磨珠间隙为 100 ~ 300nm ; 再加入二胺搅拌 5 ~ 10 小时, 最终得到浓度为 10 ~ 20wt%的层状粒子溶液 ;
所述的二胺为己二胺或 2- 甲基戊二胺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 2- 甲基 -1、 5- 戊二 胺, 其中二胺含量为低聚二元醇 0.1 ~ 1wt%, 优选 0.3 ~ 0.7wt% ;
所述的层状粒子为水滑石、 碳酸钙镁石、 水菱镁矿、 菱镁矿, 其含量为聚氨酯弹性 纤维的 0.1 ~ 10wt%, 优选 0.5 ~ 4wt%, 其分散剂为脂肪酸、 脂肪酸金属盐、 脂肪酸脂、 二 氧化硅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含量为纳米粒子的 1 ~ 5wt%。
3 将以二胺改性的层状粒子溶液作为添加剂与聚氨酯原液混合, 然后加入抗氧剂、 抗紫外线吸收剂、 润滑疏解剂、 消光剂和染色助剂制备得到聚氨酯纺丝原液。
所 述 的 抗 氧 化 剂 为 三 聚 异 氰 酸, 生产商 : 台 湾 氰 特, 其用量为聚合物量的 0.5wt%~ 1.5wt%。
所述的抗紫外线吸收剂为 2-(2’ - 羟基 -3’ , 5’ - 二叔戊基 )- 苯并三唑, 生产商台 湾双键, 其用量为聚合物量的 0.1wt%~ 1.0wt%。
所 述 的 润 滑 疏 解 剂 为 硬 脂 酸 镁, 生产商 : 日 本 油 脂, 其用量为聚合物量的 0.1wt%~ 1.0wt%。
所 述 的 消 光 剂 为 二 氧 化 钛, 生产商 : 德 国 克 朗 诺 斯, 其用量为聚合物量的 0.1wt%~ 1.0wt%。
所述的染色助剂为双 (N, N- 二甲基酰肼氨基, 4- 苯基 ) 甲烷, 生产商 : 台湾双键, 其用量为聚合物量的 0.5wt%~ 1.0wt%。
4 将纺丝原液经干法纺丝, 得到一定规格的聚氨酯弹性纤维。
所述的干法纺丝, 其纺丝温度为 220 ~ 280℃, 优选 240 ~ 260℃ ; 。所述的干法纺丝速度不宜过快, 一般控制在 500 ~ 1000m/min, 优选 600 ~ 800m/min。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其生产过程, 但这些实施例不得理解为任何意义 上的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 1 :
1. 用 385.0kg 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与 75.3kg 的 4, 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氢酸酯在 40 ~ 60℃温度下在 620kg 的 N, N- 二甲基乙酰胺溶剂中聚合反应 135min, 制备预聚体溶 液, 预聚体溶液冷却至 8 ~ 15℃后, 在 60 ~ 150min 内逐步加入扩链剂乙二胺 5.43kg 和 1, 2- 丙二胺 1.67kg 和链终止剂 1.60kg 二乙胺混合配置浓度为 5%的 N, N- 二甲基乙酰胺溶 液进行反应, 制备聚氨酯原液。
2. 向含 75kg 层状粒子水滑石的 N, N- 二甲基乙酰胺溶液中加入 7.5kg 的十六烷 基三甲基溴化铵和 3kg 的分散剂硬脂酸镁, 在 30 ~ 50℃下, 高速搅拌、 研磨 15 小时, 其搅拌 速度为 1500 转 / 分钟, 研磨珠间隙为 100 ~ 300nm ; 再加入 2- 甲基 -1、 5- 戊二胺搅拌 6 小 时, 最终得到浓度为 15wt%的层状粒子溶液。 3. 将以 2- 甲基 -1、 5- 戊二胺改性的层状粒子溶液作为添加剂与聚氨酯原液混合, 然后加入抗氧剂、 紫外线吸收剂、 润滑疏解剂、 消光剂和染色助剂制备 34wt%的聚氨酯纺丝 原液, 将纺丝原液进行干法纺丝, 制得 40D(Denier) 的聚氨酯弹性纤维。
所述的 2- 甲基 -1、 5- 戊二胺含量为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的 0.3wt% ;
所述的层状粒子含量为聚氨酯弹性纤维的 2.0wt%。
实施例 2
根据实施例 1 所述的同样方法制备聚氨酯弹性纤维, 不同之处在于 2- 甲基 -1、 5- 戊二胺含量为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的 0.5wt%。
实施例 3
根据实施例 1 所述的同样方法制备聚氨酯弹性纤维, 不同之处在于 2- 甲基 -1、 5- 戊二胺含量为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的 0.7wt%。
对比例 1
根据实施例 1 所述的同样方法制备聚氨酯弹性纤维, 不同之处在于层状粒子溶液 中没有添加 2- 甲基 -1、 5- 戊二胺。
对比例 2
根据实施例 1 所述的同样方法制备聚氨酯弹性纤维, 不同之处在于聚氨酯原液中 未添加层状粒子溶液, 只添加了层状粒子溶液中的 2- 甲基 -1、 5- 戊二胺。
通过对上面实施例 1 ~ 3 与对比例 1 ~ 2 的具体实施, 得到下表不同的性能。
表1:
6102127826 A CN 102127832 DE 物理性能 (% ) 实施例 1 实施例 2 实施例 3 对比例 1 对比例 2
562.1 582.2 570.3 551.4 550.4说DS明书5RER310 (% ) 92.1 92.4 92.2 91.9 92.2 IV (dl/g) 1.24 1.43 1.29 0.85 1.234/5 页(g) 57.6 58.4 57.8 55.3 57.1表1中 DE : 为断裂伸长率 ; DS : 为断裂强力 ; 5RER310 : 表示弹性回复率L 松弛长度为第 5 次拉伸返回停留 30s 后, 样品的松弛长度 ;
IV : 为特性粘度。
然后对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进行热稳定性试验, 得到下表不同的热稳定性能。其 热稳定性试验条件 : 使用不同的分散染料进行染色, 共染色三次, 每次从室温开始染色, 以 1.5℃ /min 温度上升至 130℃后, 保持 130℃继续染色 60min。另外每次高温高压染色前对 氨纶丝进行定型处理, 处理条件是 : 牵伸 1.800 倍后, 190℃定型 1min。
表2:
表2中:最后对实施例和对比例进行耐氯性能测试, 得到下表不同的耐氯性能。其测试条 件: 常温, pH 值为 7.0, 浴比为 50000 ∶ 1, 次氯酸钠溶液浓度为 0.1wt% ; 将氨纶丝浸渍在 次氯酸钠溶液中, 浸渍 0hr、 24hr、 48hr、 72hr、 96hr、 120hr, 测纤维的断裂强力。
表3:
处理 0hr 耐氯性能 后 DS(g) 实施例 1 实施例 2 实施例 3 对比例 1 对比例 2
57.6 58.4 57.8 55.3 57.1 后 DS(g) 54.2 57.1 55.1 44.1 17.0 后 DS(g) 48.0 50.7 49.2 36.1 后 DS(g) 39.2 46.3 43.1 28.7 后 DS(g) 32.1 40.2 36.2 20.4 后 DS(g) 23.8 32.3 27.1 处理 24hr 处理 48hr 处理 72hr 处理 96hr 处理 120hr从实施例和对比例发现, 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经纳米粒子改性的聚氨酯弹性纤维, 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 经多次高温染色后, 仍具有良好的弹性回复率和断裂强度保持 率;
分析实施例和对比例, 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经纳米粒子改性的聚氨酯弹性纤维, 抗 氯性能有大幅度的提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