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生收获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花生收获机.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84750A43申请公布日20110608CN102084750ACN102084750A21申请号201110035688322申请日20110211A01D29/00200601A01D17/06200601A01D17/10200601A01D33/10200601A01D33/08200601A01F11/0020060171申请人郑云然地址456464河南省安阳市滑县留固镇横村集村299号72发明人郑云然74专利代理机构安阳市智浩专利代理事务所41116代理人王好勤54发明名称一种花生收获机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生收获机,涉及花生收获机械,包括动力装置和。
2、依次连接的挖掘装置、输送装置、脱果装置,动力装置包括拖拉机,拖拉机的前部设置有固定支架和与之铰接的活动支架,拉线连接活动支架前端,并通过固定机架上的定滑轮与拖拉机的升降装置连接;活动支架前端下方设置有限深轮;挖掘装置至少包括一个犁铲,犁铲支撑架前端铰接于活动支架前部的横杆上;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在输送带的末端设置有导筛,导筛为向后下部倾斜,果秧经导筛后进入脱果装置,脱果装置下部为圆筒筛,圆筒筛出口的下方设置有存果箱。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适合各种地块作业;秧土分离及果秧分离效果好,收获效果好;工作效率较高,1小时可收获35亩。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
3、页说明书6页附图5页CN102084750A1/1页21一种花生收获机,包括动力装置和依次连接的挖掘装置、输送装置、脱果装置,动力装置包括拖拉机,拖拉机的前部设置有固定支架和与之铰接的活动支架,拉线连接活动支架前端,并通过固定机架上的定滑轮与拖拉机的升降装置连接;活动支架前端下方设置有限深轮;其特征在于挖掘装置至少包括一个犁铲,犁铲支撑架前端铰接于活动支架前部的横杆上;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在输送带的末端设置有导筛,导筛为向后下部倾斜,果秧经导筛后进入脱果装置,脱果装置下部为圆筒筛,圆筒筛出口的下方设置有存果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犁铲及其支撑架的结构是犁铲架纵杆的前。
4、端铰接在活动支架前部的横杆上,犁铲架纵杆的后端连接两个犁铲架竖杆,两个犁铲架竖杆的下部固定犁铲;犁铲的两侧设置有犁铲挡板;犁铲面下面为犁铲底,犁铲底整体形成拱形结构,犁铲底的后部设置有犁铲尾,犁铲尾为倒“T”结构,下部为水平板;在活动支架的两纵杆间还设置有横向的托杆,犁铲架纵杆置于托杆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花生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犁铲的后部设置有拨秧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后端部的上方设置有振动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筛的上面设置有破碎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果装置的结构是脱果机的一侧设置。
5、有入口,在机壳内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上安装有螺旋辊或螺旋杆,在螺旋辊或螺旋杆外设置有旋转筛网,旋转筛网的两端设置有滑动圈,与设置在机壳的两侧的旋转道轨相配合;其中一个滑动圈的外侧设置带槽,带槽通过皮带连接传动轮;在旋转筛网的一侧设有出秧口,出秧口的下方设置有筛网;在机壳的下方,设置有出果口和导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筛的结构是外圈为一层筒状筛网,筛网为支撑杆支撑,支撑杆固定于圆筒筛轴上,筒状筛网的一侧设置有圆筒筛入口,筛网与入口相对的另一侧即为出果口,筛网设计为圆锥状,即圆筒筛入口处口径较小,出果口处口径较大,即形成了一个坡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收获机,。
6、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筛的结构是外圈为一层筒状筛网,筛网为支撑杆支撑,支撑杆固定于圆筒筛轴上,筒状筛网的一侧设置有圆筒筛入口,筛网与入口相对的另一侧即为出果口,筛网为圆柱形,倾斜放置。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果箱内设置有提升输送带,提升输送带为提升输送带上托辊和提升输送带下托辊所支撑并驱动,提升输送带上部通向盛果箱内,提升输送带上设置有若干提升斗,在提升输送带下落处设置有导槽,导槽下设置有风机。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花生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犁铲设置两个,即与输送带正对的主犁铲和其左侧的附犁铲;其中,附犁铲的犁铲架纵杆前端部通过可移动框活动固定于活动支架前部的横杆上。
7、,并为移位手柄所控制,可移动框同时控制着相应的传动轮;在附犁铲后部设置有横向输送带,横向输送带末端即为输送带。权利要求书CN102084750A1/6页3一种花生收获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收获机械,进一步涉及花生等地下作物的收获机械。背景技术0002农作物的收获是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而花生等地下作物的收获,特别是花生的收获,更是令农民非常辛苦。由于花生收获期短,提前收获会影响花生果的产量和质量,延期收获易造成落果现象;由于没有合适的收获机械,收获费时费工。正因为如此,花生收获机的研发,一直为广大科技人员所重视。但是,至目前为止,市场上仍没有较为成功的花生收获机出现。这是因为花生收获。
8、机存在着结构复杂、易出现故障、动力不足等问题,特别是土秧分离、果秧分离仍存在较多问题。加上一些收获机的运行稳定性较差,基本上不能进行收获作业。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作物收获机械,其结构紧凑,土秧分离、果秧分离效果好,运行稳定性好,收获效率较高,符合各种地块耕作要求。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一种花生收获机,包括动力装置和依次连接的挖掘装置、输送装置、脱果装置,动力装置包括拖拉机,拖拉机的前部设置有固定支架和与之铰接的活动支架,拉线连接活动支架前端,并通过固定机架上的定滑轮与拖拉机的升降装置连接;活动支架前端下方设置有限深轮;其特征在于挖掘装置至少包括一个犁铲,犁铲。
9、支撑架前端铰接于活动支架前部的横杆上;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在输送带的末端设置有导筛,导筛为向后下部倾斜(倾斜角可选择530度),果秧经导筛后进入脱果装置,脱果装置下部为圆筒筛,圆筒筛出口的下方设置有存果箱。0005其中,在导筛下部设置有导土板,导土板下端连接圆筒筛的入口,导土板可将漏下的土和部分果导向圆筒筛。0006本发明还可进一步通过以下方案实现所述犁铲及其支撑架的结构是犁铲架纵杆的前端铰接在活动支架前部的横杆上,犁铲架纵杆的后端连接两个犁铲架竖杆(纵杆与竖杆连接时可通过横杆或抱箍连接),两个犁铲架竖杆的下部固定犁铲;犁铲的两侧设置有犁铲挡板;犁铲面下面为犁铲底,犁铲底整体形成拱形结构,犁铲。
10、底的后部设置有犁铲尾,犁铲尾为倒“T”结构,下部为水平板;在活动支架的两纵杆间还设置有横向的托杆,犁铲架纵杆置于托杆上方。0007所述犁铲的后部设置有拨秧器。拨秧器一般为一个或一组,也可根据需要设置若干个或若干组。0008所述输送带后端部的上方设置有振动器。所述振动器的结构可以是在辊轴上设置若干间隔的凸脊;振动器两侧轴为弹簧所控,使轴及振动器可在一定幅度内上下移动;不振动情况下,振动器与输送带间存在间隙,间隙大小为310厘米。也可将辊轴设置为说明书CN102084750A2/6页4偏心结构。0009所述导筛的上面设置破碎器。破碎器一般为一个或一组,也可根据需要设置若干个或若干组。0010所述脱。
11、果装置的结构是脱果机的一侧设置有入口,在机壳内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上安装有螺旋辊或螺旋杆,在螺旋辊或螺旋杆外设置有旋转筛网,筛网用于分离果秧,一般要求筛网的孔径大于310厘米,旋转筛网的两端设置有滑动圈,与设置在机壳的两侧的旋转道轨相配合;其中一个滑动圈的外侧设置带槽,带槽通过皮带连接传动轮;在旋转筛网的一侧设有出秧口,出秧口的下方设置有筛网;在机壳的下方,设置有出果口和导板。0011所述圆筒筛的结构是外圈为一层筒状筛网,筛网为支撑杆支撑,支撑杆固定于圆筒筛轴上,筒状筛网的一侧设置有圆筒筛入口,筛网用于分离果土,一般要求筛网筛孔的孔径小于1515厘米,筛网与入口相对的另一侧即为出果口,筛网设计。
12、为圆锥状,即圆筒筛入口处口径较小,出果口处口径较大,即形成了一个坡面,坡面的倾斜角度为525度。0012所述圆筒筛的结构也可以是外圈为一层筒状筛网,筛网为支撑杆支撑,支撑杆固定于圆筒筛轴上,筒状筛网的一侧设置有圆筒筛入口,筛网用于分离果土,一般要求筛网筛孔的孔径小于1515厘米,筛网与入口相对的另一侧即为出果口,筛网为圆柱形,倾斜放置,与水平倾斜夹角为525度。0013所述存果箱内设置有提升输送带,提升输送带为提升输送带上托辊和提升输送带下托辊所支撑并驱动,提升输送带上部通向盛果箱内,提升输送带上设置有若干提升斗,在提升输送带下落处设置有导槽,导槽下设置有风机。0014所述犁铲设置两个,即与输。
13、送带正对的主犁铲和其左侧的附犁铲;其中,附犁铲的犁铲架纵杆前端部通过可移动框活动固定于活动支架前部的横杆上,并为移位手柄所控制,可移动框同时控制着相应的传动轮;为配合两个犁铲的设置,在附犁铲后部设置有横向输送带,横向输送带末端即为输送带;传动轴设置于紧邻前活动支架的横杆的水平后部或上方;设置两个并列的犁铲时,将附犁前部加长。0015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整机结构紧凑,传动简单,适合各种地块作业;2、振动抖土、秧土分离及果秧分离效果好,收获效果好;3、工作效率较高,1小时可收获35亩。附图说明0016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B向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单犁铲。
14、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双犁铲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脱果机分装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圆筒筛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提升机结构示意图。0017图中1为输送带中托辊轮,2为连接杆,3为输送带下托辊轮,4为拨秧器轮,5为犁铲架竖杆,6为犁铲挡板,7为犁铲,8为限深轮,9为限深轮支撑杆,10为传动轮A,11为犁铲架纵杆,12为横向输送带传动轮A,13为活动支架纵杆,14为拉线,15为离合轮,16为前说明书CN102084750A3/6页5固定支架竖杆,17为拖拉机,18为输送带,19为盛果箱,20为振动器轮,21为输送带上托辊轮,22为提升输送带上托辊轴轮,23为提升输送带,24为破碎器轮,2。
15、5为导筛,26为脱果机入口,27为传动轮B,28为脱果机轮,29为脱果机,30为导板,31为圆筒筛入口,32为圆筒筛轮,33为圆筒筛,34为后支架,35为存果箱,36为提升输送带下托辊,37为后动力轮,38为导土板,39为托杆,40为拨秧器,41为横向输送带,42为前动力轮,43为风机轮,44为风机传动轮,45为风机,46为导果槽,47为提升斗,48为提升输送带上托辊轴,49为传动轴A,50为传动轮C,51为振动器,52为破碎器,53为出秧口,54为圆筒筛轴,55为犁铲架横杆,56为犁铲尾,57为犁铲底,58为犁铲面,59为犁铲尖,60为传动轮D,61为活动支架横杆,62为可移动框,63为传动。
16、轴B,64为移位手柄,65为横向输送带传动轮B,66为旋转道轨,67为旋转轴,68为螺旋辊,69为带槽,70为滑动圈,71为旋转筛网,72为机壳,73为出果口,74为筛网,75为筛网支撑杆,76为提升输送带上托辊。具体实施方式0018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并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19实施例如图1图8所示,拖拉机17的前部设置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前部铰接有活动支架,活动支架主要由两个活动支架纵杆13及其前端部连接的活动支架横杆61组成;活动支架的两侧(至少为一侧)设置有限深轮支撑杆9,限深轮支撑杆。
17、9下部设置有限深轮8,限深轮8可设置为可调式,即将限深轮支撑杆9设置为活动式,置于一个套筒内,套筒固定于活动支架横杆61的两侧或活动支架纵杆13上,限深轮支撑杆9可在套筒内上下移动并固定。0020在活动支架横杆61上铰接犁铲架纵杆11的前端,犁铲架纵杆11的后端连接犁铲架横杆55,犁铲架横杆55也由抱箍取代;犁铲架纵杆11必要时可设置两个,以起到加固作用;犁铲架横杆55(或抱箍)连接两个犁铲架竖杆5,两个犁铲架竖杆5的下部固定犁铲7;犁铲7的构造是犁铲7的两侧设置有竖向的犁铲挡板6;犁铲面58下面为犁铲底57,犁铲底57整体形成倒“U”形(拱形)结构,以加大支撑力,犁铲底57的后部设置有犁铲尾。
18、56,犁铲尾56为倒“T”结构,下部为水平板,可有助于保持犁铲的平稳;犁铲7前部可设置为犁铲尖59,犁铲尖59可以是三角形的尖头结构或梯形的尖头结构;也可选择设置小圆头结构;还可去除铲尖,选择设置为平头结构;犁铲面58与水平倾斜锐角为1530度,优选1525度;犁铲尖59设置为三角时,三角前端角的夹角(锐角)为4060度;在活动支架横杆61的中部固定有拉线固定板(钩、环),可用于固定连接拉线14的一端,拉线14的另一端通过前固定支架竖杆16上端部的滑轮,连接拖拉机17的升降臂上,操作升降臂,可实现活动支架的抬升。0021在活动支架纵杆13间还设置有横向的托杆39,犁铲架纵杆11置于托杆39上方。
19、,托杆39可限制犁铲架纵杆11;这样,一方面,犁铲架纵杆11前端部铰接于活动支架横杆61上,使得拖拉机17在不平坦的地面上作业时,不致使犁铲7下得较深;另一方面,由于托杆39的存在,必要时可抬升犁铲7。0022在犁铲7的后部设置有输送带18,输送带18为输送带下托辊、输送带中托辊(必要时可设置多个中托辊)和输送带上托辊所支撑并带动;下托辊通过轴固定于活动支架上,或说明书CN102084750A4/6页6者中托辊通过连接杆2与输送带下托辊轴连接;这样,在提升犁铲7时,下托辊处于上抬状态,输送带18将停止运行。必要时,可采用离合器(离合轮)的方法,以满足输送带18工作与不工作两种状态的需要。002。
20、3为确保输送带18上的果秧土混合物不致于意外下落,可将输送带设置为内凹的V字形;也可在输送带18两侧设置挡板;输送带18还可以是网状结构,其孔较小,不得容下单粒花生,而只能下落果秧上的附土;一般设计输送带18的输送速度大于拖拉机前进的速度;为便于果秧土混合物由犁铲7向输送带18上的顺利过渡,在犁铲7的后部设置拨秧器40,拨秧器40的结构是轴活动固定于犁铲架竖杆5或犁铲挡板6上,在轴上连接若干个曲杆(曲片),轴的一端设置拨秧器轮4。拨秧器40可根据需要设置若干个;为便于土块的破碎,在输送带18后部设置有振动器51,振动器51的结构可以采用在辊轴上设置与辊轴平行或成一定角度的若干凸脊,为增强振动效。
21、果,可将辊轴设置为偏心结构。振动器两侧轴为弹簧所控,使轴及振动器可在一定幅度内上下移动。在不振动情况下,振动器与输送带间存在间隙,间隙的大小为310厘米。0024在输送带18的末端下部设置有导筛25,导筛25为向后下部倾斜,一般倾斜角可设置为530度;在导筛25的上面设置破碎器52,破碎器52的结构是在轴上设置若干曲杆或曲片;破碎器52一方面进一步将土块破碎,另一方面还可进一步促进果秧下滑;破碎器52可以是一个或一组,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的若干个或若干组,若干个或若干组可交错设置;在导筛25下部设置有一导土板38,导土板38下端连接圆筒筛33的入口31,导土板38可将漏下的土和部分果导向圆筒筛3。
22、3,圆筒筛33过滤果而漏下土;果秧经导筛25后进入脱果机29。0025如图5所示,脱果机29的结构是脱果机入口26设置于脱果机29的一侧,在机壳72内设置有旋转轴67,旋转轴67上安装有螺旋辊68(螺旋辊68可由螺旋杆替代),在螺旋辊68外设置有旋转筛网71,旋转筛网71的筛孔大小大于花生果,通常可选择宽、长为310厘米,旋转筛网71的两端设置有滑动圈70,在机壳72的两侧设置有旋转道轨66,旋转道轨66与滑动圈70配合,使得旋转筛网71顺利转动,其中一个滑动圈70的外侧设置带槽69,带槽69通过皮带连接传动轮C50;一般情况下,旋转轴67采用高速旋转,如转速采用5001500转/分,而旋转筛。
23、网71采用低速旋转,如转速采用50150转/分,两者的旋转方向设置为相同(必要时也可设置为旋转方向相反),通过配合,将花生秧果分离;在脱果机29的一侧设有出秧口53,可将花生秧摔出;出秧口53的下方设置有与旋转筛网71相同的筛网,可将部分果及附土通过该筛网落向下方;在机壳72的下方,设置有出果口73,花生果和附土经出果口73落下,经下方的导板30,导向圆筒筛33。0026如图6所示,圆筒筛33的结构是外圈为一层筒状筛网74,筛网74为筛网支撑杆75所支撑,筛网支撑杆75固定于圆筒筛轴54上,筛网74的一侧设置有圆筒筛入口31,筛网74筛孔的大小小于正常花生果的粒度,一般选择筛网筛孔的孔径小于1。
24、515厘米,以便仅漏下附土,而保留花生果;筛网74上与入口31相对的另一侧即为出果口,为便于筛网74内的花生果的移动,筛网74设计为圆锥状,即圆筒筛入口31处口径较小,出果口处口径较大,这样,形成了一个坡面,坡面的角度可以选择525度,从而便于花生果及土的移动;圆筒筛33的筛网74也可以设置成圆柱形,为促进花生果的移动,可设置为倾斜状;筛网74将筛出的土导入田地;为防止刚进入圆筒筛33的花生果外泄,可在圆筒筛入口31处的圆筒说明书CN102084750A5/6页7筛上设置挡沿。0027在圆筒筛33的出果口的下方设置有存果箱35,提升输送带23的下端置于存果箱35内,提升输送带23上设置有提升斗。
25、47,提升输送带23为提升输送带上托辊76和提升输送带下托辊36所支撑并驱动,参见图8;提升输送带23可采用封闭式,即在其外围设置包围外壳;在提升输送带23的作用下,花生果被提升至盛果箱19内;为进一步净化花生果,在提升输送带23下落处设置风机45。为配合风机45将尘土吹向后方,在提升输送带23高点的下侧设置有导果槽46,导果槽46可顺利地将上提的花生果导向盛果箱19。0028风机传动轮44固定于提升输送带上托辊轴48上,风机传动轮44带接风机轮43,从而带动风机45。0029脱果机29、圆筒筛33、提升输送带23支撑部分等,均被固定于后支架34上。在后支架34的上部设置提升输送带上托辊轴48。
26、,提升输送带上托辊轴48的两端分别固定提升输送带上托辊轴轮22和提升输送带上托辊76,提升输送带上托辊轴轮22的转动可带动提升输送带上托辊76的转动;破碎轴带轮24可带动破碎轴及其上固定的破碎器52,脱果机轮28固定于脱果机旋转轴67上,用以带动脱果机旋转轴67的转动,圆筒筛轮32固定于圆筒筛轴54上,用以带动圆筒筛33转动。0030为提高作业效率,可设置两个并列的犁铲7,即与输送带18正对的主犁铲7和其左侧的附犁铲7;其结构如图2和图5所示,其中,附犁铲7的犁铲架纵杆11前端部通过可移动框62活动固定于活动支架横杆61上,并为移位手柄64所控制,可移动框62同时控制着相应的传动轮D60,通过。
27、移位手柄64的操作,使可移动框62可在一定范围内横向滑动,从而调整附犁铲7的位置,以适应不同播种间隔的花生的收获;当不需要附犁铲7时,可将附犁铲7抬起,其便不再作业。为配合两个犁铲7的设置,在其中的附犁铲7后部设置有横向输送带41,横向输送带41的末端即为输送带18,横向输送带41可将附犁铲7犁出的秧果土混合物导向输送带18。设置两个并列的犁铲7时,由于需要横向输送带41末端的位置高于输送带18;为便于附犁铲7与横向输送带41的配合,可将附犁5加长并前移,从而在同等倾斜度的情况下,附犁铲7后部的高度较高些。参见图5。0031传动轴B63可设置于紧邻活动支架横杆61的水平后部或活动支架横杆61的。
28、上方。拨秧器40固定于拨秧轴上,拨秧轴活动固定于犁铲架竖杆5或犁铲挡板6上,拨秧轴的一端设置有拨秧器轮4,拨秧器轮4通过皮带或链条与传动轮D60连接,传动轮D60固定于传动轴B63上,传动轴B63的一端还固定有传动轮A10,传动轮A10通过皮带或链条连接离合轮15,离合轮15设置于离合轴上,离合轴上还固定有前动力轮42,前动力轮42连接拖拉机17的动力轮;离合轮15的设置,便于根据需要随时关闭挖掘动力,即在不挖掘时提升犁铲,此时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0032本发明的动力传动结构是拖拉机动力通过后动力轮37带接输送带上托辊轮21或/和输送带中托辊轮1(安装于输送带中托辊的外侧)或/和输送带下托辊轮。
29、3。0033拖拉机动力通过后动力轮37带接脱果机轮28,脱果机轮28带接圆筒筛轮32,脱果机轮28同时带接传动轮B27;传动轮B27带动传动轴A49上的传动轮C50,传动轮C50带接带槽69,从而带动脱果机的旋转筛网71。0034拖拉机动力通过后动力轮37带接提升输送带上托辊轴轮22,提升输送带上托辊说明书CN102084750A6/6页8轴轮22带接破碎器轮24以及振动器轮20。0035拖拉机动力连接前动力轮42,再通过离合轮15带接拨秧器轮4、传动轮A10及横向输送带传动轮A12,横向输送带传动轮A12带动同轴的横向输送带传动轮B65,再带接横向输送带上的托辊。传动轮A10带动传动轴B63。
30、上的传动轮D60,传动轮D60带接拨秧器轮4。0036本发明的动力传动装置还可以是其它方式和结构。0037必要时,可在拖拉机后部或前部,增加一个动力机。003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2084750A1/5页9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84750A2/5页10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84750A3/5页11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084750A4/5页12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2084750A5/5页13图8说明书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