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压可染防尘织物.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923022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1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62350.4

申请日:

2009.12.16

公开号:

CN102102258A

公开日:

2011.06.2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D03D 15/00申请公布日:20110622|||公开

IPC分类号:

D03D15/00; D03D15/02; D01F6/92

主分类号:

D03D15/00

申请人: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洁; 陈春梅; 刘成志

地址:

226009 江苏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开南路5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常压可染防尘织物,该织物由含2-甲基-1,3-丙二醇结构的非发尘性共聚酯长纤维和非发尘性导电纤维构成,且导电纤维在织物中呈条状或格状分布;织物的紧度为2000~4000。本发明的防尘织物具有优良的防尘性、较好的抗静电性和较高的透气度。简化了传统防尘织物的制造工艺,且可常温常压下染色,降低了生产成本。所得防尘织物轻薄透气,穿着舒适、便于穿着者灵活作业,适用于半导体、食品、医药等行业的防尘服面料。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常压可染防尘织物, 其特征是 : 该防尘织物由含 2- 甲基 -1, 3- 丙二醇结构的非 发尘性共聚酯长纤维和非发尘性导电纤维构成, 且该防尘织物的紧度为 2000 ~ 4000。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常压可染防尘织物, 其特征是 : 构成该防尘织物的含 2- 甲 基 -1, 3- 丙二醇结构的非发尘性共聚酯长纤维的聚酯的末端羧基 COOH 的含量为 25 当量 / ton 以下, 聚酯中二甘醇的含量为 2.0wt%以下, 聚酯中磷原子的含量 P 和金属原子的含量 M 满足式 (1) 和式 (2) : 5ppm ≤ [P] ≤ 100ppm 式 (1) 0.1 ≤ [M]/[P] ≤ 30 式 (2)。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常压可染防尘织物, 其特征是 : 所述非发尘性导电纤维是指 金属纤维、 炭素 / 聚合物复合纤维或导电聚合物纤维。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常压可染防尘织物, 其特征是 : 所述非发尘性导电纤维在该 织物中呈条状或格状分布, 且分布间距为 2 ~ 10mm。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常压可染防尘织物, 其特征是 : 所述含 2- 甲基 -1, 3- 丙二醇 结构的非发尘性共聚酯长纤维具有圆形或异形截面形状。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常压可染防尘织物, 其特征是 : 作为所述防尘织物由含 2- 甲 基 -1, 3- 丙二醇结构的非发尘性共聚酯长纤维所形成的经纬纱线的纤度为 50 ~ 150 旦尼 尔。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常压可染防尘织物, 其特征是 : 该防尘织物为平纹或斜纹组 织。

说明书


一种常压可染防尘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具体涉及一种常温常压下可染的防尘织物。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工业洁净室和生物洁净室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半导 体、 光学仪器、 精密电子仪器和特殊手术病房、 食品、 酿造等要求洁净工作环境的行业。 人体 活动及穿着的衣物是洁净室中重要的粉尘来源。 虽然具有良好防尘性能的织物可以有效地 防止人体分泌物及内衣中的粉尘向环境排出, 同时可以防止衣物吸附外部的粉尘并且本身 不产生纤维屑, 从而保证工作环境的洁净度, 但是目前现有的防尘织物都需要在高温下染 色加工, 工艺较复杂且成本高 ; 又或者仅强调防尘性能而牺牲了面料的轻薄性、 透气性、 透 湿性和手感。
     对于在常温常压下染色, 同时又可保证低的发尘量, 提高穿着的舒适性, 降低生产 成本等相关问题, 进行了一些相关的调查研究。中国专利 CN98103438.1 中公开了一种半导 体净化室中使用的防尘织物 ( 包括制造方法 ), 它由针织品内层、 高吸湿性聚氨酯甲酸酯树 脂膜中间层和织入导电丝的高密度聚酯纺织品外层构成。 所得防尘织物的防尘性能和穿着 舒适性能虽然有所改善。 但是其依旧是采用常规的高温高压染色工艺, 生产成本高, 加工工 艺复杂, 同时缺乏轻薄性导致穿着者作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低发尘性、 高集尘效率、 高抗静电性和高透气度 的在常温常压下可染的防尘织物。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
     本发明的常温常压下可染的防尘织物由含 2- 甲基 -1, 3- 丙二醇结构的非发尘性 共聚酯长纤维和非发尘性导电纤维构成, 该防尘织物的紧度为 2000 ~ 4000。
     该防尘织物中非发尘性的共聚酯长纤维中的聚酯含有 2- 甲基 -1, 3- 丙二醇结构。 这里的含有 2- 甲基 -1, 3- 丙二醇结构的聚酯是指与带侧链且碳原子数为 6 以下的脂肪族 二元醇单体共聚而形成的聚酯。
     构成该含 2- 甲基 -1, 3- 丙二醇结构的共聚酯加工丝中的聚酯的末端羧基 COOH 的 含量为 25 当量 /ton 以下。末端羧基的含量大于 25 当量 /ton 时, 会使共聚酯的耐热性降 低; 优选 20 当量 /ton 以下。聚酯中二甘醇的含量为 2.0wt%以下, 此时共聚物的耐热性非 常好。二甘醇是在聚酯合成时副生而成且以与聚酯共聚合的形态存在, 二甘醇的含量超过 2.0wt%时, 纺丝时聚酯的熔点或开始熔融的温度低, 会引起耐热性下降, 由该纤维织成的 成品的手感下降等问题。优选二甘醇含量为 1.5wt%以下。在迅速进行聚合反应的同时, 也要保持聚酯的高耐热性, 所以本发明的聚酯中的磷原子含量 P 和金属原子含量 M 满足式 (1) 和式 (2) :
     5ppm ≤ [P] ≤ 100ppm 式 (1)0.1 ≤ [M]/[P] ≤ 30 式 (2)。
     磷原子的含量小于 5ppm、 大于 100ppm 时, 共聚酯的耐热性不好, 且聚合反应不能 顺利进行因而生成效率低下。
     金属原子与磷原子的比值小于 0.1、 大于 30 时, 聚合反应很难进行生产率降低的 同时得到的聚合物的耐热性不佳。优选 1 ≤ [M]/[P] ≤ 15。
     本发明的防尘织物中非发尘性的导电纤维选用金属纤维、 炭素 / 聚合物复合纤维 ( 炭素与聚合物的复合纤维 ) 或导电聚合物纤维。 为了克服防尘织物中的黑色条纹或格子, 优选白色导电聚合物纤维。导电纤维在防尘织物中呈条状或格状分布, 且分布间距为 2 ~ 10mm, 考虑到生产成本和使防尘织物具有较高的抗静电性能, 分布间距优选 4 ~ 6mm。本发 明的织物中共聚酯长纤维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或异形, 这里的异形截面形状可以是扁平 形、 三角形、 “十” 字形、 五角形或其它不规则多边形等异形截面。
     作为本发明的防尘织物经纬纱的共聚酯长纤维纱线可以是全牵伸丝或假捻加工 丝, 纱线的单纤维根数为 24 ~ 144 根, 考虑到提高织物的舒适性和防尘效果, 纱线的单纤维 根数优选 36 ~ 96 根, 更优选 48 ~ 72 根。该纱线的细度为 50 ~ 150D, 捻度为 0 ~ 400T/ m。
     本发明优选将非发尘性导电纤维与普通纱线复合加工为复合的导电纱线, 再进行织造。 使本发明的防尘织物具有优良的防尘效果, 且减少经纱浮长和提高织物密度, 优 选以平纹或斜纹为主要织造组织的结构。为了提高防尘织物的防尘效果、 且具有更好穿着 舒适性, 本发明的织物的经向密度为 80 ~ 250 根 /inch, 纬向密度为 60 ~ 140 根 /inch。
     本发明的防尘织物的染整加工主要包括 : 精练、 前干燥、 中间定型、 染色、 后干燥、 后整理定型。本发明的加工工艺简单、 工程少, 可减少防尘织物在加工过程的污染。使防尘 织物防水防油性能及高的集尘效率也可进行树脂、 轧光加工。本发明所用的共聚酯纤维可 在常温常压下采用分散染料染色, 染色温度为 90 ~ 100℃, 且低聚物不易溶出, 有效降低防 尘织物的发尘量 10 ~ 90%。本发明采用常温常压的染色工艺, 染色时间短, 不需要加压升 温, 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所得防尘织物的集尘效率为 65 ~ 95%, 发尘量为 80 ~ 500 个 /2m2 以下, 根据 JIS L1094 测得表面电阻为 105 ~ 108Ω, 根据 JIS L1096 测得透气度为 0.5 ~ 15cm3/ cm2/s, 适用于洁净环境内的防尘服面料。
     本发明的防尘织物由非发尘性的共聚酯长纤维与导电纤维构成, 具有低发尘性, 高集尘效率, 高抗静电性能和优良的透气性能, 同时简化了传统防尘织物的制造工艺, 且采 用常温常压下染色, 降低了生产成本, 所得防尘织物轻薄透气, 穿着舒适、 便于穿着者灵活 作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中的物性值由以下方法测定。
     (1) 聚合物的固有粘度 IV
     以邻氯苯酚作为溶剂在 25℃下进行测定。(2) 聚合物中的末端羧基 COOH( 当量 /ton)
     以邻甲苯酚作为溶剂, 在 25℃下用浓度 0.02mol/L 的 NaOH 水溶液在自动滴定装置 ( 平沼产业公司产的 COM-550) 上进行测定。
     (3) 聚合物中二甘醇的含量 (wt% )
     以单乙醇胺作为溶剂, 与 1, 6- 乙二醇 / 甲醇混合后加热溶解, 然后加入甲醇用超 声波清洗器清洗 10 分钟。然后加入酸进行中和处理, 过滤后, 使用气相色谱仪 ( 岛津制作 所产 GC-14A) 测定滤液。
     (4) 聚合物中的金属含量
     将 6g 聚合物压成片状, 用荧光 X 线分析装置 ( 理学电气公司制造的 X 线分析装置 3270 型 ) 测定它的强度, 用已知金属含量的样品事先作成的检测线进行换算。
     (5) 纱线纤度
     按国标 GB/T 14343-2003 B 法测试
     (6) 发尘量 ( 个 /2m2)
     按 JIS B9923 滚筒法测试。
     (7) 集尘效率 (% )
     首先测环境中的粒子数, 数据稳定后再在样品台上放上样品, 测此时的粒子数, 数 据稳定后取出样布再测此时环境中的粒子数。其中, 面风速 : 0.026cm/sec, 样品台内直径 20cm。计算公式如下 :
     集尘效率 (% ) = 100×{1-2*N2/(N1+N3)}
     N1 : 放置织物前所测环境中的灰尘量 ( 个 )
     N2 : 放置织物后所测环境中的灰尘量 ( 个 )
     N3 : 取出织物后所环境中的灰尘量 ( 个 )
     实施例 1 :
     将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加入酯化反应槽, 保持温度 250 ℃、 压力 1.2×105Pa, 将 8.25kg 的高纯度对苯二甲酸和 3.54kg 的乙二醇浆料在 4 小时内逐渐加入到酯化反应层, 再 进行 1 小时的酯化反应。最后从得到的酯化反应物中取 10.2kg 加入到缩聚反应层。
     将酯化反应生成物保持在 250 ℃、 常压下, 加入相当于所得聚酯中全部二元醇 10mol%量的 2- 甲基 -1, 3 丙二醇进行 30 分钟的搅拌。然后加入磷原子量相当于聚合物的 18ppm 的磷酸, 5 分钟后加入锑原子量相当于聚合物 230ppm 的三氧化二锑, 以及钴原子量相 当于聚合物 15ppm 的醋酸钴。再过 5 分钟后加入氧化钛粒子量相当于聚合物 0.3wt%的含 氧化钛粒子的乙二醇浆料。5 分钟后开始减压、 升温。温度由 250℃升至 290℃、 压力降至 40Pa。 90 分钟后达到最终温度、 最终压力。 到达一定的搅拌程度后, 向反应体系里导入氮气 回至常压, 停止缩聚反应。聚合物呈条状吐出, 在水槽中冷却后切片。
     所得聚合物的固有粘度为 0.67、 末端基 COOH 的浓度为 19 当量 /ton、 DEG 的含量 为 0.95wt%、 磷原子的含量为 18ppm、 钴原子的含量为 15ppm、 锑原子的含量为 230ppm([M]/ [P] = 3.7)、 氧化钛粒子的含量为 0.3wt%。
     将得到的切片干燥使其水分率保持在 50ppm, 然后在 290℃的纺丝温度下熔融纺 丝, 3000m 的牵引速度下卷取制得圆形截面的预取向丝, 再分别加工成无捻的 75D-36-FDY 和 100D-36-DTY。经纱由上述制得的 75D-36-FDY 和捻度为 250T/m 的 75D-38-DTY 的导电纱线形成, 其中 75D-38-DTY 的导电纱线由普通纱线和作为非发尘性导电纤维的碳纤维复合加工形 成, 该导电纱线在经向呈条状分布且分布间距为 4mm。
     纬纱选用 100D-36-DTY, 与上述经纱进行织物织造。制得成品组织为 3/2 右斜纹, 密度为 167*126 根 /inch, 紧度为 2000。
     将上述制得的织物进行精练、 前干燥、 中间定型、 染色、 后干燥、 后整理定型。其中 染色温度为 100℃。
     所得织物中组成经纱的共聚酯纤维的截面形状圆形, 组成纬纱的共聚酯纤维的截 2 面形状为不规则多边形。测其防尘性能, 发尘量为 156 个 /2m , 集尘效率为 75%。
     实施例 2 :
     将实施例 1 中制得的切片干燥使其水分率保持在 50ppm, 然后在 280 ℃的纺丝 温度下熔融纺丝, 3000m 的牵引速度下卷取制得圆形截面的预取向丝, 再加工成无捻的 73D-36-DTY。
     经纬纱由上述制得的 73D-36-DTY 和捻度为 250T/m 的 75D-38-DTY 的导电纱线形 成, 其中 75D-38-DTY 的导电纱线由普通纱线和作为非发尘性导电纤维的碳纤维复合加工 形成, 该导电纱线在经向呈格状分布且分布间距为 4mm。 进行织物织造。 制得成品组织为平 纹, 密度为 158*90 根 /inch, 紧度为 2997。 将上述制得的织物进行精练、 前干燥、 中间定型、 染色、 后干燥、 后整理定型。其中 染色温度为 90℃。
     所得织物中组成经纬纱的共聚酯纤维的截面形状为不规则多边形。测其防尘性 能, 发尘量为 95 个 /2m2, 集尘效率为 80%。
     实施例 3 :
     将实施例 1 中制得的切片干燥使其水分率保持在 50ppm, 然后在 290 ℃的纺丝 温度下熔融纺丝, 分别制成 “十”字形和圆形截面的预取向丝, 再分别加工制得无捻的 75D-36-FDY 和 100D-36-DTY。
     经纱由上述制得的 75D-36-FDY 和捻度为 250T/m 的 75D-38-DTY 的导电纱线形成, 其中 75D-38-DTY 的导电纱线由普通纱线和作为非发尘性导电纤维的碳纤维复合加工形 成, 该导电纱线在经向呈条状分布且分布间距为 6mm。
     纬纱选用 100D-36-DTY, 与上述经纱进行织物织造。制得成品组织为平纹, 密度为 202*82 根 /inch, 紧度为 2888。
     将上述制得的织物进行精练、 前干燥、 中间定型、 染色、 后干燥、 后整理定型。其中 染色温度为 95℃。
     所得织物中组成经纱的共聚酯纤维的截面形状为十字形, 组成纬纱的共聚酯纤维 2 的截面形状为不规则多边形。测其防尘性能, 发尘量为 200 个 /2m , 集尘效率为 85%。
     6

一种常压可染防尘织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常压可染防尘织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常压可染防尘织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常压可染防尘织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常压可染防尘织物.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102258A43申请公布日20110622CN102102258ACN102102258A21申请号200910262350422申请日20091216D03D15/00200601D03D15/02200601D01F6/9220060171申请人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地址226009江苏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开南路58号72发明人孙洁陈春梅刘成志54发明名称一种常压可染防尘织物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常压可染防尘织物,该织物由含2甲基1,3丙二醇结构的非发尘性共聚酯长纤维和非发尘性导电纤维构成,且导电纤维在织物中呈条状或格状分布;织物的紧度为20004000。

2、。本发明的防尘织物具有优良的防尘性、较好的抗静电性和较高的透气度。简化了传统防尘织物的制造工艺,且可常温常压下染色,降低了生产成本。所得防尘织物轻薄透气,穿着舒适、便于穿着者灵活作业,适用于半导体、食品、医药等行业的防尘服面料。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CN102102261A1/1页21一种常压可染防尘织物,其特征是该防尘织物由含2甲基1,3丙二醇结构的非发尘性共聚酯长纤维和非发尘性导电纤维构成,且该防尘织物的紧度为200040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压可染防尘织物,其特征是构成该防尘织物的含2甲基1,3丙二醇结构的非发尘性共。

3、聚酯长纤维的聚酯的末端羧基COOH的含量为25当量/TON以下,聚酯中二甘醇的含量为20WT以下,聚酯中磷原子的含量P和金属原子的含量M满足式1和式25PPMP100PPM式101M/P30式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压可染防尘织物,其特征是所述非发尘性导电纤维是指金属纤维、炭素/聚合物复合纤维或导电聚合物纤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压可染防尘织物,其特征是所述非发尘性导电纤维在该织物中呈条状或格状分布,且分布间距为21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压可染防尘织物,其特征是所述含2甲基1,3丙二醇结构的非发尘性共聚酯长纤维具有圆形或异形截面形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压可染防尘织物,其。

4、特征是作为所述防尘织物由含2甲基1,3丙二醇结构的非发尘性共聚酯长纤维所形成的经纬纱线的纤度为50150旦尼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压可染防尘织物,其特征是该防尘织物为平纹或斜纹组织。权利要求书CN102102258ACN102102261A1/4页3一种常压可染防尘织物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具体涉及一种常温常压下可染的防尘织物。背景技术0002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洁净室和生物洁净室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半导体、光学仪器、精密电子仪器和特殊手术病房、食品、酿造等要求洁净工作环境的行业。人体活动及穿着的衣物是洁净室中重要的粉尘来源。虽然具有良好防尘性能的织物可以有效地防止人。

5、体分泌物及内衣中的粉尘向环境排出,同时可以防止衣物吸附外部的粉尘并且本身不产生纤维屑,从而保证工作环境的洁净度,但是目前现有的防尘织物都需要在高温下染色加工,工艺较复杂且成本高;又或者仅强调防尘性能而牺牲了面料的轻薄性、透气性、透湿性和手感。0003对于在常温常压下染色,同时又可保证低的发尘量,提高穿着的舒适性,降低生产成本等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相关的调查研究。中国专利CN981034381中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净化室中使用的防尘织物包括制造方法,它由针织品内层、高吸湿性聚氨酯甲酸酯树脂膜中间层和织入导电丝的高密度聚酯纺织品外层构成。所得防尘织物的防尘性能和穿着舒适性能虽然有所改善。但是其依旧是采。

6、用常规的高温高压染色工艺,生产成本高,加工工艺复杂,同时缺乏轻薄性导致穿着者作业不便。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低发尘性、高集尘效率、高抗静电性和高透气度的在常温常压下可染的防尘织物。0005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0006本发明的常温常压下可染的防尘织物由含2甲基1,3丙二醇结构的非发尘性共聚酯长纤维和非发尘性导电纤维构成,该防尘织物的紧度为20004000。0007该防尘织物中非发尘性的共聚酯长纤维中的聚酯含有2甲基1,3丙二醇结构。这里的含有2甲基1,3丙二醇结构的聚酯是指与带侧链且碳原子数为6以下的脂肪族二元醇单体共聚而形成的聚酯。0008构成该含2甲基1,3丙二醇结构。

7、的共聚酯加工丝中的聚酯的末端羧基COOH的含量为25当量/TON以下。末端羧基的含量大于25当量/TON时,会使共聚酯的耐热性降低;优选20当量/TON以下。聚酯中二甘醇的含量为20WT以下,此时共聚物的耐热性非常好。二甘醇是在聚酯合成时副生而成且以与聚酯共聚合的形态存在,二甘醇的含量超过20WT时,纺丝时聚酯的熔点或开始熔融的温度低,会引起耐热性下降,由该纤维织成的成品的手感下降等问题。优选二甘醇含量为15WT以下。在迅速进行聚合反应的同时,也要保持聚酯的高耐热性,所以本发明的聚酯中的磷原子含量P和金属原子含量M满足式1和式200095PPMP100PPM式1说明书CN102102258AC。

8、N102102261A2/4页4001001M/P30式2。0011磷原子的含量小于5PPM、大于100PPM时,共聚酯的耐热性不好,且聚合反应不能顺利进行因而生成效率低下。0012金属原子与磷原子的比值小于01、大于30时,聚合反应很难进行生产率降低的同时得到的聚合物的耐热性不佳。优选1M/P15。0013本发明的防尘织物中非发尘性的导电纤维选用金属纤维、炭素/聚合物复合纤维炭素与聚合物的复合纤维或导电聚合物纤维。为了克服防尘织物中的黑色条纹或格子,优选白色导电聚合物纤维。导电纤维在防尘织物中呈条状或格状分布,且分布间距为210MM,考虑到生产成本和使防尘织物具有较高的抗静电性能,分布间距优。

9、选46MM。本发明的织物中共聚酯长纤维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或异形,这里的异形截面形状可以是扁平形、三角形、“十”字形、五角形或其它不规则多边形等异形截面。0014作为本发明的防尘织物经纬纱的共聚酯长纤维纱线可以是全牵伸丝或假捻加工丝,纱线的单纤维根数为24144根,考虑到提高织物的舒适性和防尘效果,纱线的单纤维根数优选3696根,更优选4872根。该纱线的细度为50150D,捻度为0400T/M。0015本发明优选将非发尘性导电纤维与普通纱线复合加工为复合的导电纱线,再进行织造。0016使本发明的防尘织物具有优良的防尘效果,且减少经纱浮长和提高织物密度,优选以平纹或斜纹为主要织造组织的结构。为。

10、了提高防尘织物的防尘效果、且具有更好穿着舒适性,本发明的织物的经向密度为80250根/INCH,纬向密度为60140根/INCH。0017本发明的防尘织物的染整加工主要包括精练、前干燥、中间定型、染色、后干燥、后整理定型。本发明的加工工艺简单、工程少,可减少防尘织物在加工过程的污染。使防尘织物防水防油性能及高的集尘效率也可进行树脂、轧光加工。本发明所用的共聚酯纤维可在常温常压下采用分散染料染色,染色温度为90100,且低聚物不易溶出,有效降低防尘织物的发尘量1090。本发明采用常温常压的染色工艺,染色时间短,不需要加压升温,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0018本发明所得防尘织物的集尘效率为6595,。

11、发尘量为80500个/2M2以下,根据JISL1094测得表面电阻为105108,根据JISL1096测得透气度为0515CM3/CM2/S,适用于洁净环境内的防尘服面料。0019本发明的防尘织物由非发尘性的共聚酯长纤维与导电纤维构成,具有低发尘性,高集尘效率,高抗静电性能和优良的透气性能,同时简化了传统防尘织物的制造工艺,且采用常温常压下染色,降低了生产成本,所得防尘织物轻薄透气,穿着舒适、便于穿着者灵活作业。具体实施方式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21实施例中的物性值由以下方法测定。00221聚合物的固有粘度IV0023以邻氯苯酚作为溶剂在25下进行测定。说明书CN10。

12、2102258ACN102102261A3/4页500242聚合物中的末端羧基COOH当量/TON0025以邻甲苯酚作为溶剂,在25下用浓度002MOL/L的NAOH水溶液在自动滴定装置平沼产业公司产的COM550上进行测定。00263聚合物中二甘醇的含量WT0027以单乙醇胺作为溶剂,与1,6乙二醇/甲醇混合后加热溶解,然后加入甲醇用超声波清洗器清洗10分钟。然后加入酸进行中和处理,过滤后,使用气相色谱仪岛津制作所产GC14A测定滤液。00284聚合物中的金属含量0029将6G聚合物压成片状,用荧光X线分析装置理学电气公司制造的X线分析装置3270型测定它的强度,用已知金属含量的样品事先作成。

13、的检测线进行换算。00305纱线纤度0031按国标GB/T143432003B法测试00326发尘量个/2M20033按JISB9923滚筒法测试。00347集尘效率0035首先测环境中的粒子数,数据稳定后再在样品台上放上样品,测此时的粒子数,数据稳定后取出样布再测此时环境中的粒子数。其中,面风速0026CM/SEC,样品台内直径20CM。计算公式如下0036集尘效率10012N2/N1N30037N1放置织物前所测环境中的灰尘量个0038N2放置织物后所测环境中的灰尘量个0039N3取出织物后所环境中的灰尘量个0040实施例10041将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加入酯化反应槽,保持温度250、压力1。

14、2105PA,将825KG的高纯度对苯二甲酸和354KG的乙二醇浆料在4小时内逐渐加入到酯化反应层,再进行1小时的酯化反应。最后从得到的酯化反应物中取102KG加入到缩聚反应层。0042将酯化反应生成物保持在250、常压下,加入相当于所得聚酯中全部二元醇10MOL量的2甲基1,3丙二醇进行30分钟的搅拌。然后加入磷原子量相当于聚合物的18PPM的磷酸,5分钟后加入锑原子量相当于聚合物230PPM的三氧化二锑,以及钴原子量相当于聚合物15PPM的醋酸钴。再过5分钟后加入氧化钛粒子量相当于聚合物03WT的含氧化钛粒子的乙二醇浆料。5分钟后开始减压、升温。温度由250升至290、压力降至40PA。9。

15、0分钟后达到最终温度、最终压力。到达一定的搅拌程度后,向反应体系里导入氮气回至常压,停止缩聚反应。聚合物呈条状吐出,在水槽中冷却后切片。0043所得聚合物的固有粘度为067、末端基COOH的浓度为19当量/TON、DEG的含量为095WT、磷原子的含量为18PPM、钴原子的含量为15PPM、锑原子的含量为230PPMM/P37、氧化钛粒子的含量为03WT。0044将得到的切片干燥使其水分率保持在50PPM,然后在290的纺丝温度下熔融纺丝,3000M的牵引速度下卷取制得圆形截面的预取向丝,再分别加工成无捻的75D36FDY和100D36DTY。说明书CN102102258ACN10210226。

16、1A4/4页60045经纱由上述制得的75D36FDY和捻度为250T/M的75D38DTY的导电纱线形成,其中75D38DTY的导电纱线由普通纱线和作为非发尘性导电纤维的碳纤维复合加工形成,该导电纱线在经向呈条状分布且分布间距为4MM。0046纬纱选用100D36DTY,与上述经纱进行织物织造。制得成品组织为3/2右斜纹,密度为167126根/INCH,紧度为2000。0047将上述制得的织物进行精练、前干燥、中间定型、染色、后干燥、后整理定型。其中染色温度为100。0048所得织物中组成经纱的共聚酯纤维的截面形状圆形,组成纬纱的共聚酯纤维的截面形状为不规则多边形。测其防尘性能,发尘量为15。

17、6个/2M2,集尘效率为75。0049实施例20050将实施例1中制得的切片干燥使其水分率保持在50PPM,然后在280的纺丝温度下熔融纺丝,3000M的牵引速度下卷取制得圆形截面的预取向丝,再加工成无捻的73D36DTY。0051经纬纱由上述制得的73D36DTY和捻度为250T/M的75D38DTY的导电纱线形成,其中75D38DTY的导电纱线由普通纱线和作为非发尘性导电纤维的碳纤维复合加工形成,该导电纱线在经向呈格状分布且分布间距为4MM。进行织物织造。制得成品组织为平纹,密度为15890根/INCH,紧度为2997。0052将上述制得的织物进行精练、前干燥、中间定型、染色、后干燥、后整。

18、理定型。其中染色温度为90。0053所得织物中组成经纬纱的共聚酯纤维的截面形状为不规则多边形。测其防尘性能,发尘量为95个/2M2,集尘效率为80。0054实施例30055将实施例1中制得的切片干燥使其水分率保持在50PPM,然后在290的纺丝温度下熔融纺丝,分别制成“十”字形和圆形截面的预取向丝,再分别加工制得无捻的75D36FDY和100D36DTY。0056经纱由上述制得的75D36FDY和捻度为250T/M的75D38DTY的导电纱线形成,其中75D38DTY的导电纱线由普通纱线和作为非发尘性导电纤维的碳纤维复合加工形成,该导电纱线在经向呈条状分布且分布间距为6MM。0057纬纱选用100D36DTY,与上述经纱进行织物织造。制得成品组织为平纹,密度为20282根/INCH,紧度为2888。0058将上述制得的织物进行精练、前干燥、中间定型、染色、后干燥、后整理定型。其中染色温度为95。0059所得织物中组成经纱的共聚酯纤维的截面形状为十字形,组成纬纱的共聚酯纤维的截面形状为不规则多边形。测其防尘性能,发尘量为200个/2M2,集尘效率为85。说明书CN10210225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造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