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啶酮化合物.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922414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538.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620893.1

申请日:

2010.12.23

公开号:

CN102127012A

公开日:

2011.07.2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7D 213/85申请公布日:2011072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D 213/85申请日:20101223|||公开

IPC分类号:

C07D213/85; C07D213/76; C09B29/42; G03F7/027; G03F7/004

主分类号:

C07D213/85

申请人: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发明人:

朴昭妍; 辰巳泰基; 芦田徹

地址:

日本国东京都中央区新川二丁目27番1号

优先权:

2009.12.25 JP 2009-295010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代理人:

李晓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吡啶酮化合物、以吡啶酮化合物为有效成分的染料以及含有以吡啶酮化合物为有效成分的染料、树脂和溶剂的着色树脂组合物。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式 (0) 所示的化合物, 式 (0) 中, X1 表示 -CO-O- 或者 -O-CO- ; L1 表示碳原子数 1 ~ 8 的二价烷基 ; R1a 表示碳原子数 1 ~ 8 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 6 ~ 10 的芳香族烃基 ; R2 表示氢原子、 氰基或者氨基甲酰基 ; 3 R 表示碳原子数 1 ~ 4 的烷基或者三氟甲基 ; R4a ~ R7a 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 碳原子数 1 ~ 9 的烷基、 碳原子数 6 ~ 10 的 1 价芳 11 12 香族烃基、 碳原子数 1 ~ 8 的烷氧基、 羟基、 硝基、 氰基或者 -NR R , 该烷基、 该烷氧基、 该芳 4a 5a 5a 6a 6a 香族烃基所包含的 -CH2- 可以被 -O- 或者 -CO- 取代 ; R 和R 、 R 和 R 以及 R 和 R7a 可 以互相键合形成包含苯环碳的 6 ~ 7 元环 ; R11 和 R12 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 碳原子数 1 ~ 8 的 1 价脂肪族烃基、 碳原子数 2 ~ 8 11 12 的酰基或者四氢糠基, R 和 R 可以相互键合形成含有氮原子的环。
2: 一种式 (I) 所示的化合物, 式 (I) 中, X1 表示 -CO-O- 或者 -O-CO- ; L1 和 L2 表示碳原子数 1 ~ 8 的二价烷基 ; R1 表示碳原子数 1 ~ 8 的烷基 ; R2 表示氢原子、 氰基或者氨基甲酰基 ; 3 R 表示碳原子数 1 ~ 4 的烷基或者三氟甲基 ; R4 ~ R7 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 碳原子数 1 ~ 8 的烷基、 碳原子数 1 ~ 8 的烷氧基、 碳 原子数 2 ~ 8 的烷氧烷基、 羟基、 硝基或者氰基。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化合物, X1 为 *-O-CO-, * 表示与 L1 键合的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化合物, R2 为氰基。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化合物, R1 为碳原子数 3 ~ 8 的支链烷基。
6: 一种染料, 以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化合物为有效成分。
7: 一种着色树脂组合物, 含有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染料、 树脂和溶剂。

说明书


吡啶酮化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染料的化合物。背景技术 染料用于在例如, 纤维材料、 液晶显示装置、 喷墨等领域中, 利用反射光或者透射 光进行显色。
     这样的染料已知有例如下式所表示的化合物 ( 专利文献 1 的实施例 1)。
     【专利文献 1】 日本专利特开 2004-2630 号公报发明内容
     历来现有的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并不十分令人满意。 本发明提供以下的 [1] ~ [7]。 [1] 一种式 (0) 所示的化合物。[ 式 (0) 中, X1 表示 -CO-O- 或者 -O-CO- ;
     L1 表示碳原子数 1 ~ 8 的二价烷基 ( アルカンジイル基 ) ;
     R1a 表示碳原子数 1 ~ 8 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 6 ~ 10 的芳香族烃基 ;
     R2 表示氢原子、 氰基或者氨基甲酰基 ; 3
     R 表示碳原子数 1 ~ 4 的烷基或者三氟甲基 ;
     R4a ~ R7a 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 碳原子数 1 ~ 8 的烷基、 碳原子数 6 ~ 10 的 1 11 12 价芳香族烃基、 碳原子数 1 ~ 8 的烷氧基、 羟基、 硝基、 氰基或者 -NR R , 该烷基、 该烷氧基、 4a 5a 5a 6a 该芳香族烃基所包含的 -CH2- 可以被 -O- 或者 -CO- 取代 ; R 和R 、 R 和 R 以及 R6a 和 R7a 可以互相键合形成包含苯环碳的 6 ~ 7 元环 ;
     R11 和 R12 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 碳原子数 1 ~ 8 的 1 价脂肪族烃基、 碳原子数 11 12 2 ~ 8 的酰基或者四氢糠基, R 和 R 可以相互键合、 形成含有氮原子的环。]
     [2] 一种式 (I) 所示的化合物。
     [ 式 (I) 中, X1 表示 -CO-O- 或者 -O-CO- ;
     L1 和 L2 表示碳原子数 1 ~ 8 的二价烷基 ;
     R1 表示碳原子数 1 ~ 8 的烷基 ;
     R2 表示氢原子、 氰基或者氨基甲酰基 ; 3
     R 表示碳原子数 1 ~ 4 的烷基或者三氟甲基 ;
     R4 ~ R7 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 碳原子数 1 ~ 8 的烷基、 碳原子数 1 ~ 8 的烷氧 基、 碳原子数 2 ~ 8 的烷氧烷基、 羟基、 硝基或者氰基。]
     [3] 上述 [1] 或 [2] 所述的化合物, X1 为 *-O-CO-(* 表示与 L1 键合的位置 )。
     [4] 上述 [1] ~ [3] 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 R2 为氰基。
     [5] 上述 [1] ~ [4] 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 R1 为碳原子数 3 ~ 8 的支链烷基。
     [6] 一种以上述 [1] ~ [5] 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为有效成分的染料。
     [7] 一种含有 [6] 所述的染料、 树脂和溶剂的着色树脂组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化合物为式 (0) 所表示的化合物 〔以下, 也称化合物 (0)〕 。本发明的化 合物也可以包含其互变异构体。
     [ 式 (0) 中, X1 表示 -CO-O- 或者 -O-CO- ;
     L1 表示碳原子数 1 ~ 8 的二价烷基 ;
     R1a 表示碳原子数 1 ~ 8 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 6 ~ 10 的芳香族烃基 ;
     R2 表示氢原子、 氰基或者氨基甲酰基 ; 3
     R 表示碳原子数 1 ~ 4 的烷基或者三氟甲基 ;
     R4a ~ R7a 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 碳原子数 1 ~ 8 的烷基、 碳原子数 6 ~ 10 的 1 11 12 价芳香族烃基、 碳原子数 1 ~ 8 的烷氧基、 羟基、 硝基、 氰基或者 -NR R , 该烷基、 该烷氧基、 4a 5a 5a 6a 该芳香族烃基所包含的 -CH2- 可以被 -O- 或者 -CO- 取代 ; R 和R 、 R 和 R 以及 R6a 和 R7a 可以互相键合形成包含苯环碳的 6 ~ 7 元环 ;
     R11 和 R12 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 碳原子数 1 ~ 8 的 1 价脂肪族烃基、 碳原子数 11 12 2 ~ 8 的酰基或者四氢糠基, R 和 R 可以相互键合、 形成含有氮原子的环。]
     本发明的化合物优选式 (I) 所示的化合物 〔以下, 也称化合物 (I)〕 。
     [ 式 (I) 中, X1 表示 -CO-O- 或者 -O-CO- ;
     L1 和 L2 表示碳原子数 1 ~ 8 的二价烷基 ;
     R1 表示碳原子数 1 ~ 8 的烷基 ;
     R2 表示氢原子、 氰基或者氨基甲酰基 ; 3
     R 表示碳原子数 1 ~ 4 的烷基或者三氟甲基 ;
     R4 ~ R7 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 碳原子数 1 ~ 8 的烷基、 碳原子数 1 ~ 8 的烷氧 基、 碳原子数 2 ~ 8 的烷氧烷基、 羟基、 硝基或者氰基。] 1
     X 为 *-CO-O- 或者 *-O-CO-, 优选 *-O-CO-(* 表示与 L1 键合的位置 )。当 X1 为酯 键时, 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有提高的倾向, 故优选。 1
     L 为碳原子数 1 ~ 8 的二价烷基, 优选碳原子数为 1 ~ 4 的二价烷基, 更优选碳原 子数为 1 ~ 3 的二价烷基, 进一步优选碳原子数为 1 或 2 的二价烷基, 特别优选 1, 2- 亚乙 基。
     碳原子数 1 ~ 8 的 2 价烷基可以举例有, 例如亚甲基、 1, 2- 亚乙基、 1, 3- 亚丙基、 1, 2- 亚丙基、 1, 4- 亚丁基、 1, 3- 亚丁基、 1, 5- 亚戊基、 1, 6- 亚己基、 1, 7- 亚庚基、 1, 8- 亚辛 基等。
     R1a 及 R1 中的碳原子数 1 ~ 8 的烷基可以举例有, 例如甲基、 乙基、 正丙基、 正丁基、 正戊基、 正己基、 正庚基、 正辛基等直链烷基 ;
     异丙基、 异丁基、 仲丁基、 异戊基、 1- 甲基戊基、 2- 甲基戊基、 3- 甲基戊基、 4- 甲 基戊基、 1- 乙基丁基、 2- 乙基丁基、 1- 甲基己基、 2- 甲基己基、 3- 甲基己基、 4- 甲基己基、 5- 甲基己基、 1- 乙基戊基、 2- 乙基戊基、 3- 乙基戊基、 1- 丙基丁基、 1-(1- 甲基乙基 ) 丁基、 1-(1- 甲基乙基 )-2- 甲基丙基、 1- 甲基庚基、 2- 甲基庚基、 3- 甲基庚基、 4- 甲基庚基、 5- 甲 基庚基、 6- 甲基庚基、 1- 乙基己基、 2- 乙基己基、 3- 乙基己基、 4- 乙基己基、 1- 正丙基戊基、 2- 丙基戊基、 1-(1- 甲基乙基 ) 戊基、 1- 丁基丁基、 1- 丁基 -2- 甲基丁基、 1- 丁基 -3- 甲基 丁基、 1-(1, 1- 二甲基乙基 ) 丁基丁基、 叔丁基、 1, 1- 二甲基丙基、 1, 1- 二甲基丁基、 1, 2- 二 甲基丁基、 1, 3- 二甲基丁基、 2, 3- 二甲基丁基、 1- 乙基 -2- 甲基丙基、 1, 1- 二甲基戊基、 1, 2- 二甲基戊基、 1, 3- 二甲基戊基、 1, 4- 二甲基戊基、 2, 2- 二甲基戊基、 2, 3- 二甲基戊基、 2, 4- 二甲基戊基、 3, 3- 二甲基戊基、 3, 4- 二甲基戊基、 1- 乙基 -1- 甲基丁基、 1- 乙基 -2- 甲 基丁基、 1- 乙基 -3- 甲基丁基、 2- 乙基 -1- 甲基丁基、 2- 乙基 -3- 甲基丁基、 1, 1- 二甲基 己基、 1, 2- 二甲基己基、 1, 3- 二甲基己基、 1, 4- 二甲基己基、 1, 5- 二甲基己基、 2, 2- 二甲基 己基、 2, 3- 二甲基己基、 2, 4- 二甲基己基、 2, 5- 二甲基己基、 3, 3- 二甲基己基、 3, 4- 二甲基 己基、 3, 5- 二甲基己基、 4, 4- 二甲基己基、 4, 5- 二甲基己基、 1- 乙基 -2- 甲基戊基、 1- 乙 基 -3- 甲基戊基、 1- 乙基 -4- 甲基戊基、 2- 乙基 -1- 甲基戊基、 2- 乙基 -2- 甲基戊基、 2- 乙 基 -3- 甲基戊基、 2- 乙基 -4- 甲基戊基、 3- 乙基 -1- 甲基戊基、 3- 乙基 -2- 甲基戊基、 3- 乙 基 -3- 甲基戊基、 3- 乙基 -4- 甲基戊基、 1- 丙基 -1- 甲基丁基、 1- 丙基 -2- 甲基丁基、 1- 丙 基 -3- 甲基丁基、 1-(1- 甲基乙基 )-1- 甲基丁基、 1-(1- 甲基乙基 )-2- 甲基丁基、 1-(1- 甲
     基乙基 )-3- 甲基丁基、 1, 1- 二乙基丁基、 1, 2- 二乙基丁基等支链烷基。
     其中, 由于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有提高的倾向, 故优选支链烷基, 更优选碳原子 数 3 ~ 8 的支链烷基, 进一步优选碳原子数 6 ~ 8 的支链烷基, 特别优选 2- 乙基己基。 1a
     R 中的碳原子数 6 ~ 10 的芳香族烃基可以列举, 例如苯基、 萘基、 4- 甲基苯基、 2- 甲基苯基、 2, 3- 二甲基苯基、 4- 甲氧基苯基、 2, 3- 二甲氧基苯基、 4- 叔丁基苯基等。其 中, 苯基由于原料较容易入手, 故优选。 1 1 1a
     较 理 想 的 -L -X -R 可 以 列 举, 例 如 式 (f-1) ~ 式 (f-12) 所 示 的 基 团 等。 式 (f-1) ~式 (f-12) 中, * 表示与吡啶酮环上的氮原子键合的位置。
     R2 为氢原子、 氰基或者氨基甲酰基。其中, 氰基由于原料较容易入手, 故优选。 3
     R 为碳原子数 1 ~ 4 的烷基或者三氟甲基。
     碳原子数 1 ~ 4 的烷基可以举例有, 例如甲基、 乙基、 正丙基、 异丙基、 正丁基、 仲丁 基、 叔丁基等。
     R4a ~ R7a 相互独立地为氢原子、 碳原子数 1 ~ 9 的烷基、 碳原子数 6 ~ 10 的 1 价 11 12 芳香族烃基、 碳原子数 1 ~ 8 的烷氧基、 羟基、 硝基、 氰基或者 -NR R , 该烷基、 该烷氧基、 该
     芳香族烃基所包含的 -CH2- 可以被 -O- 或者 -CO- 取代 ; R4a 和 R5a、 R5a 和 R6a 以及 R6a 和 R7a 可 以互相键合形成包含苯环碳的 6 ~ 7 元环。
     R4a ~ R7a 相互独立地优选为氢原子、 碳原子数 1 ~ 8 的烷基、 碳原子数 1 ~ 8 的烷 11 12 氧基、 碳原子数 2 ~ 8 的烷氧烷基、 羟基、 硝基、 氰基或者 -NR R 。 4 7
     R ~ R 相互独立地为氢原子、 碳原子数 1 ~ 8 的烷基、 碳原子数 1 ~ 8 的烷氧基、 碳原子数 2 ~ 8 的烷氧烷基、 羟基、 硝基或者氰基。
     碳原子数 1 ~ 8 的烷基可以举例与上述相同的基团。
     碳原子数 1 ~ 8 的烷氧基可以列举有, 例如甲氧基、 乙氧基、 丙氧基、 丁氧基、 戊氧 基、 己氧基、 庚氧基、 辛氧基、 2- 乙基己氧基等。
     烷基中包含的 -CH2- 被 -O- 或者 -CO- 取代的基团可以列举, 碳原子数 2 ~ 8 的烷 氧烷基、 碳原子数 2 ~ 8 的烷氧基羰基、 碳原子数 2 ~ 9 的烷酰基以及碳原子数 3 ~ 9 的烷 氧基烷氧羰基。
     烷氧基中包含的 -CH2- 被 -O- 或者 -CO- 取代的基团可以列举, 碳原子数 2 ~ 8 的 烷氧碳酰氧基、 碳原子数 2 ~ 9 的烷酰氧基以及碳原子数 2 ~ 8 的烷氧基烷氧基。
     碳原子数 2 ~ 8 的烷氧烷基可以列举有, 例如甲氧甲基、 甲氧乙基、 甲氧丙基、 甲氧 丁基、 甲氧戊基、 1- 乙氧基丙基、 2- 乙氧基丙基、 1- 乙氧基 -1- 甲基乙基、 1- 甲基 -2- 乙氧 基乙基、 1-(1- 甲基乙氧基 ) 丙基、 2-(1- 甲基乙氧基 ) 丙基、 1-(1- 甲基乙氧基 )-1- 甲基乙 基、 2-(1- 甲基乙氧基 )-1- 甲基乙基、 3- 乙氧基丙基等。 碳原子数 2 ~ 8 的烷氧基羰基可以列举, 例如甲氧基羰基、 叔丁氧基羰基等。
     碳原子数 2 ~ 9 的烷酰基可以举例有, 例如乙酰基、 丙酰基、 异丁酰基、 戊酰基以及 异戊酰基等。
     碳原子数 3 ~ 9 的烷氧基烷氧羰基可以列举, 例如甲氧基甲氧羰基、 甲氧基乙氧羰 基、 乙氧基乙氧羰基、 丙氧基乙氧羰基、 丁氧基乙氧羰基、 戊氧基乙氧羰基等。
     碳原子数 2 ~ 8 的烷氧基碳酰氧基可以列举, 例如甲氧基碳酰氧基、 乙氧基碳酰氧 基、 正丙氧基碳酰氧基、 异丙氧基碳酰氧基、 正丁氧基碳酰氧基、 异丁氧基碳酰氧基、 叔丁氧 基碳酰氧基以及正戊氧基碳酰氧基等。
     碳原子数 2 ~ 9 的烷酰氧基可以列举, 例如乙酰氧基、 三甲基乙酰氧基等
     碳原子数 2 ~ 8 的烷氧基烷氧基可以列举, 例如 2- 甲氧基乙氧基、 2- 乙氧基乙氧 基、 3- 甲氧基丙氧基、 3- 乙氧基丙氧基、 4- 甲氧基丁氧基以及 4- 乙氧基丁氧基等。
     碳原子数 6 ~ 10 的 1 价芳香族烃基可以列举, 例如苯基、 苯甲基、 苯乙基等。
     上述芳香族烃基中包含的 -CH2- 被 -O- 或者 -CO- 取代的基团可以列举, 例如苯氧 基、 苄氧基、 苯甲酰氧基、 苯氧碳酰氧基。 11 12
     R 和 R 相互独立地为氢原子、 碳原子数 1 ~ 8 的 1 价脂肪族烃基、 碳原子数 2 ~ 11 12 8 的酰基或者四氢糠基, R 和 R 可以相互键合、 形成含有氮原子的环。碳原子数 1 ~ 8 的 1 价脂肪族烃基举例有碳原子数 1 ~ 8 的烷基和碳原子数 2 ~ 8 的烯基。碳原子数 1 ~ 8 的烷基可以列举与上述相同的基团。
     碳原子数 2 ~ 8 的烯基可以举例有, 例如乙烯基、 异丙烯基、 戊烯基、 己烯基等。
     碳原子数 2 ~ 8 的酰基可以举例有, 例如甲酰基、 乙酰基、 丙酰基、 丁酰基、 戊酰基、 三甲基乙酰基、 苯甲酰基等。
     R4a ~ R7a 中的 -NR11R12 可以列举, 例如 N- 甲基氨基、 N, N- 二甲基氨基、 N- 乙基氨 基、 N, N- 二乙基氨基、 N- 丙基氨基、 N, N- 二丙基氨基、 N- 丁基氨基、 N, N- 二丁基氨基、 N- 戊 基氨基、 N- 乙酰基氨基等。
     R11 和 R12 互相键合形成包含氮原子的环的 -NR11R12 可以列举, 例如 1- 吡唑基、 吡咯 烷基、 1- 哌啶基、 吗啉基等。
     其中, 从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这点, 优选 N- 乙酰基氨基。
     化合物 (0) 可以列举, 例如化合物 (I-1) ~化合物 (I-78) 等。Y1 表示 -L1-X1-R1。 表 1 中, Y1 栏记有上述例示基团式的序号。
     【表 1】Y1 f-1 f-2 f-1 f-1 f-1 f-1 f-1 f-1 f-1 f-2 f-2 f-2 f-2 f-2 R2 CN CN CN CN CN CN CN CN CN CN CN CN CN CN R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R4a H H CH3 H H H H CH3 H H CH3 H H H 8 R5a H H H H CH3 H H H H H H H CH3 H R6a H H H CH3 H H OCH3 CH3 OCH3 H H CH3 H H R7a H H H H H CH3 H H OCH3 H H H H CH3化合物 I-1 I-2 I-3 I-4 I-5 I-6 I-7 I-8 I-9 I-10 I-11 I-12 I-13 I-14102127012 A CN 102127017 I-15 I-16 I-17 I-18 I-19 I-20 I-21 I-22 I-23 I-24 I-25 I-26 I-27 I-28 I-29 I-30 I-31 I-32 I-33 I-34 I-35 I-36 I-37 I-38 f-2 f-2 f-2 f-1 f-1 f-1 f-1 f-1 f-1 f-1 f-1 f-2 f-2 f-2 f-2 f-2 f-2 f-2 f-2 f-1 f-1 f-1 f-1 f-1 CN CN CN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CN CN CN CN CN CN CN CN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F3 CF3 CF3 CF3 CF3 CF3 CF3 CF3说H明书H H H CH3 H H CH3 H H H H H H H CH3 H H H H H H H CH3 H OCH3 CH3 OCH3 CH3 H CH3 H H OCH3 CH3 OCH3 H H CH3 H H OCH3 CH3 H H H CH3 H H H H OCH3 H H H H CH3 H H OCH3 H H H H CH3 H H H H H H H CH37/19 页CH3 H CH3 CH3 H H H H CH3 H H CH3 H H H H CH3 H H CH3 H H H9102127012 A CN 102127017 I-39 I-40 I-41 I-42 I-43 I-44 I-45 I-46 I-47 I-48 I-49 I-50 I-51 I-52 I-53 I-54 I-55 I-56 I-57 I-58 I-59 I-60 I-61 I-62 f-1 f-1 f-1 f-2 f-2 f-2 f-2 f-2 f-1 f-1 f-1 f-1 f-7 f-7 f-7 f-7 f-7 f-7 f-7 f-7 f-7 f-7 f-7 f-7 CN CN CN CN CN CN CN CN CN CN CN CN CN CN CN CN CN CN CN CN H H H H CF3 CF3 CF3 CF3 CF3 CF3 CF3 CF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说H明书H H H H H H CH3 H H H NHCOCH3 H H H H CH3 H H H H CH3 H H CH3 OCH3 CH3 OCH3 H H CH3 H H NHCOCH3 H H H H H CH3 H H OCH3 CH3 OCH3 CH3 H CH3 H H H OCH3 H H H H CH3 H H H8/19 页CH3 H H CH3 H H H H NHCOCH3 H H H CH3 H H H H CH3 H CH3 CH3 H HNHCOCH3 H H H H CH3 H H OCH3 H H H H10102127012 A CN 102127017 I-63 I-64 I-65 I-66 I-67 I-68 I-69 I-70 I-71 I-72 I-73 I-74 I-75 I-76 I-77 I-78
     f-7 f-7 f-7 f-7 f-7 f-7 f-7 f-7 f-7 f-7 f-7 f-7 f-7 f-7 f-7 f-7 H H H H CN CN CN CN CN CN CN CN CN CN CN CN CH3 CH3 CH3 CH3 CF3 CF3 CF3 CF3 CF3 CF3 CF3 CF3 CH3 CH3 CH3 CH3说H H明书H H H H H H H CH3 H H H H H H NHCOCH3 H H OCH3 CH3 OCH3 H H CH3 H H OCH3 CH3 OCH3 NHCOCH3 H H H CH3 H H OCH3 H H H H CH3 H H OCH3 H H H9/19 页CH3 H H CH3 H H H H CH3 H H NHCOCH3 H HNHCOCH3其中, 由于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高, 故优选化合物 (I-1)、 化合物 (I-47) 以及化 合物 (I-75)。
     作为制造本发明化合物的方法之一, 列举化合物 (I) 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化合 物 (0) 中非化合物 (I) 的化合物也可以按照与下述所示的化合物 (I) 制造方法相同的方法 进行制造。
     作为化合物 (I) 的制造方法, 可以采取日本专利特公平 7-88633 号公报记载的方 法, 通过重氮盐与吡啶酮化合物发生重氮偶合反应来制造。
     式 (a2) 所示的重氮盐可以通过例如, 式 (a1) 所示的胺由亚硝酸、 亚硝酸盐或者亚 硝酸酯重氮化得到。
     [ 式 (a1) 以及式 (a2) 中, R4 ~ R7 与式 (I) 中所表示的意义相同。A1 表示无机或 者有机阴离子。]
     上述无机阴离子可以列举, 例如氟化物离子、 氯化物离子、 溴化物离子、 碘化物离 子、 过氯酸离子、 次氯酸离子等。上述有机阴离子可以列举有, 例如 CH3COO 、 C6H5COO- 等。优 选为氯化物离子、 溴化物离子、 CH3COO- 等。
     针对当 X1 为 -O-CO- 时的化合物 (I), 即式 (I-a) 所示化合物 〔以下也称 “化合物 (I-a)” 〕 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 式 (I-a) 中, R1 ~ R7 及 L1 与式 (I) 中表示的意义相同。]
     通过式 (a2) 所示的重氮盐与式 (b1) 所示的化合物在水性溶剂中发生重氮偶合反 应, 可以制造式 (II-a) 所示的化合物 〔以下也称 “化合物 (II-a)” 〕 。反应温度优选 -5℃~ 60℃, 更优选 0℃~ 30℃。反应时间优选 1 小时~ 12 小时, 更优选 1 小时~ 4 小时。上述 水性溶剂可以列举, 例如 N- 甲基吡咯烷酮等。
     [ 式 (b1) 及式 (II-a) 中, R2 ~ R7 及 L1 与式 (I) 中所表示的意义相同。]
     接着, 使化合物 (II-a) 与式 (b2) 所示的化合物 〔以下也称 “化合物 (b2)” 〕 在有 机溶剂的存在下发生反应, 可以得到化合物 (I-a)。反应温度优选 30 ℃~ 180 ℃, 更优选 50℃~ 120℃。反应时间优选 1 小时~ 12 小时, 更优选 1 小时~ 4 小时。
     [ 式 (b2) 中, R1 与式 (I) 中所表示的意义相同。Z1 表示氯原子或者溴原子。] 上述有机溶剂可以列举, 甲苯、 二甲苯等烃系溶剂, 氯苯、 二氯苯、 氯仿等卤代烃系溶剂, 甲醇、 乙醇、 丁醇等醇系溶剂, 硝基苯等硝基烃系溶剂, 甲基异丁酮等酮系溶剂, 1- 甲 基 -2- 吡咯烷酮等酰胺系溶剂。
     化合物 (b2) 的使用量相对于 1 摩尔化合物 (II-a), 优选为 1 摩尔以上 8 摩尔以 下, 更优选 1 摩尔以上 4 摩尔以下。
     接着, 针对当 X1 为 -CO-O- 时的化合物 (I), 即式 (I-b) 所示化合物 〔以下也称 “化 合物 (I-b)” 〕 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 式 (I-b) 中, R1 ~ R7 及 L1 与式 (I) 中所表示的意义相同。]
     与前述相同, 使上述重氮盐 (a2) 与式 (b3) 所示的吡啶酮化合物在水性溶剂中, 可 以制造式 (II-b) 所示的化合物 〔以下也称 “化合物 (II-b)” 〕 。反应温度优选 -5℃~ 60℃, 更优选 0℃~ 30℃。反应时间优选 1 小时~ 12 小时, 更优选 1 小时~ 4 小时。所述水性溶 剂可以列举与前述相同的溶剂。
     [ 式 (b3) 及式 (II-b) 中, R2 ~ R7 及 L1 与式 (I) 中所表示的意义相同。]
     接着, 使化合物 (II-b) 与式 (b4) 所示的化合物 〔以下也称 “化合物 (b4)” 〕 在有 机溶剂的存在下发生反应, 可以得到化合物 (I-b)。反应温度优选 30 ℃~ 180 ℃, 更优选 50℃~ 120℃。反应时间优选 1 小时~ 12 小时, 更优选 1 小时~ 4 小时。 1
     R -OH (b4) 1
     [ 式 (b4) 中, R 与式 (I) 中所表示的意义相同。]
     此处所用的有机溶剂可以列举在化合物 (II-a) 与化合物 (b2) 反应中所使用的溶 剂。
     化合物 (b4) 的使用量相对于 1 摩尔化合物 (II-b), 优选为 1 摩尔以上 8 摩尔以 下, 更优选 1 摩尔以上 4 摩尔以下。
     反应时, 为了可以使反应顺利前进, 可以进一步加入酸性催化剂。
     酸性催化剂举例有硫酸、 盐酸等无机酸。
     这些催化剂的使用量可以是任意的, 但优选相对于 1 摩尔化合物 (b4), 在 0.01 摩 尔以上 4 摩尔以下, 进一步优选 0.8 ~ 2 摩尔。
     从反应混合物中获取目标化合物之化合物 (I)〔即, 化合物 (I-a) 或者化合物 (I-b)〕 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 可以采用各种公知的方法。例如, 较理想的有, 将反应混合物 与酸 ( 例如醋酸等 ) 和水混合, 滤取析出的晶体。 对于前述酸, 优选预先调制成酸的水溶液,
     再将反应混合物添加到此水溶液中。添加反应混合物时的温度通常为 10℃以上 50℃以下, 优选 20℃以上 50℃以下, 更优选 20℃以上 30℃以下。此外, 将反应混合物添加到酸的水溶 液中之后, 最好在同温度下搅拌 0.5 ~ 2 小时左右。最好将滤取的晶体用水等洗净, 接着进 行干燥。此外, 根据需要, 还可以使用重结晶等公知的方法进一步进行提纯。
     据此, 获得的本发明化合物之化合物 (I) 可以作为染料使用。以本发明的化合物 为有效成分的本发明染料, 由于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高, 故可以应用于例如、 液晶显示装 置等显示装置的滤色器中作为染料使用。
     本发明的着色树脂组合物, 含有本发明的染料作为着色剂 〔以下也称 “着色剂 (A)” 〕 , 进一步还含有树脂 (B) 和溶剂 (E)。本发明的着色树脂组合物优选进一步还含有聚 合性化合物 (C) 和聚合引发剂 (D)。
     着色剂 (A) 除了本发明的染料之外, 还可以含有颜料和 / 或者与本发明的染料不 同的染料。
     与本发明的染料不同的染料列举有, 染料索引 (Colour Index)(The Societyof Dyers and Colourists 出版 ) 中分类为溶剂 (Solvent)、 酸性 (Acid)、 碱性 (Basic)、 活性 (Reactive)、 直接 (Direct)、 分散 (Disperse) 或者还原 (Vat) 的染料等。 更具体地, 可以列 举以下染料索引 (C.I.) 序号的染料, 但并不限于此。
     C.I. 溶剂黄 25, 79, 81, 82、 83, 89 ;
     C.I. 酸性黄 7, 23, 25, 42, 65, 76 ;
     C.I. 活性黄 2, 76, 116 ;
     C.I. 直接黄 4, 28, 44, 86, 132 ;
     C.I. 分散黄 54, 76 ;
     C.I. 溶剂橙 41, 54, 56, 99 ;
     C.I. 酸性橙 56, 74, 95, 108, 149, 162 ;
     C.I. 活性橙 16 ;
     C.I. 直接橙 26 ;
     C.I. 溶剂红 24, 49, 90, 91, 118, 119, 122, 124, 125, 127, 130, 132, 160, 218 ;
     C.I. 酸性 73, 91, 92, 97, 138, 151, 211, 274, 289 ;
     C.I. 酸性紫 102 ;
     C.I. 溶剂绿 1, 5;
     C.I. 酸性绿 3, 5, 9, 25, 28 ;
     C.I. 碱性绿 1 ;
     C.I. 还原绿 1 等。
     颜料可以列举, 通常用于颜料分散抗蚀剂的有机颜料或者无机颜料。无机颜料可 以列举, 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络盐类的金属化合物, 具体地可以列举铁、 钴、 铝、 镉、 铅、 铜、 钛、 镁、 铬、 锌、 锑等金属的氧化物或者复合金属氧化物。此外, 作为有机颜料及无机颜料, 具体 地可以列举, 染料索引 (Colour Index)(The Society of Dyers and Colourists 出版 ) 中 被分类为颜料 (Pigment) 的化合物。 更具体地, 可以列举以下染料索引 (C.I.) 序号的颜料, 但并不限于此。
     C.I. 颜 料 黄 20、 24、 31、 53、 83、 86、 93、 94、 109、 110、 117、 125、 137、 138、 139、 147、148、 150、 153、 154、 166、 173 及 180 ;
     C.I. 颜料橙 13、 31、 36、 38、 40、 42、 43、 51、 55、 59、 61、 64、 65 及 71 ;
     C.I. 颜 料 红 9、 97、 105、 122、 123、 144、 149、 166、 168、 176、 177、 180、 192、 215、 216、 224、 242、 254、 255 及 264 ;
     C.I. 颜料紫 14、 19、 23、 29、 32、 33、 36、 37 及 38 ;
     C.I. 颜料绿 7、 10、 15、 25、 36、 47 及 58 等。
     着色剂 (A) 的含量相对于着色树脂组合物中的固体成分, 优选为 5 ~ 60 质量%。 此处, 固体成分是指着色树脂组合物中除溶剂之外的成分的总计。
     着色剂 (A) 中含有的本发明染料的含量优选为 3 ~ 100 质量%。
     与本发明的染料不同的染料和颜料可以分别单独地或组合 2 种以上, 与本发明的 染料并用。
     树脂 (B) 没有特别限制, 可以使用任意树脂。树脂 (B) 优选碱可溶性树脂, 更优选 含有由 ( 甲基 ) 丙烯酸导出的结构单元的树脂。这里, ( 甲基 ) 丙烯酸表示丙烯酸和 / 或 甲基丙烯酸。
     树脂 (B) 具体地可以列举, 甲基丙烯酸 / 甲基丙烯酸苄基酯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 / 甲基丙烯酸苄基酯 / 苯乙烯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 / 甲基丙烯酸苄基酯 / 甲基丙烯酸异冰片 酯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 / 苯乙烯 / 甲基丙烯酸苄基酯 /N- 苯基马来酸酐缩亚胺共聚物、 甲基 丙烯酸 / 苯乙烯 / 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共聚物等。
     树脂 (B) 的聚苯乙烯换算重均分子量优选为 5000 ~ 35000, 更优选为 6000 ~30000。 树脂 (B) 的酸值优选为 50 ~ 150, 更优选 60 ~ 135。
     树脂 (B) 的含量相对于着色树脂组合物中的固体成分通常为 7 ~ 65 质量%, 优选 为 13 ~ 60 质量%。
     聚合性化合物 (C) 只要是能通过由聚合引发剂 (D) 产生的活性自由基、 酸等进行 聚合的化合物, 即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 具有聚合性的碳 - 碳不饱和键的化合物 等。
     上述聚合性化合物 (C) 优选具有 3 个以上聚合性基团的光聚合性化合物。具有 3 个以上的聚合性基团的光聚合性化合物可以列举, 例如四丙烯酸季戊四醇酯、 季戊四醇四 甲基丙烯酸酯、 五丙烯酸二季戊四醇酯、 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 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 酯、 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所述光聚合性化合物 (C) 可以单独使用或者组合 2 种 以上使用。
     聚合性化合物 (C) 的含量相对于着色树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通常优选为 5 ~ 65 质量%, 更优选 10 ~ 60 质量%。
     上述聚合引发剂 (D) 可以例举活性自由基产生剂、 酸产生剂等。活性自由基产生 剂是通过热或者光的作用而产生活性自由基。 上述活性自由基产生剂可以例举烷基苯酮化 合物、 噻吨酮化合物、 三嗪系化合物、 肟系化合物等。
     上述烷基苯酮化合物, 可举出例如, 2- 甲基 -2- 吗啉 -1-(4- 甲硫基苯基 )-1- 丙 酮、 2- 羟基 -2- 甲基 -1- 苯基 -1- 丙酮、 苄基二甲基缩酮、 2- 羟基 -2- 甲基 -1-[4-(2- 羟基 乙氧基 ) 苯基 ]-1- 丙酮、 1- 羟基环己基苯基酮等。
     上述噻吨酮化合物可以列举, 例如, 2- 异丙基噻吨酮、 4- 异丙基噻吨酮、 2, 4- 二乙 基噻吨酮、 2, 4- 二氯噻吨酮、 1- 氯 -4- 丙氧基噻吨酮等。
     上述三嗪系化合物可以列举, 例如 2, 4- 双 ( 三氯甲基 )-6-(4- 甲氧基苯基 )-1, 3, 5- 三 嗪、 2, 4- 双 ( 三 氯 甲 基 )-6-(4- 甲 氧 基 萘 基 )-1, 3, 5- 三 嗪、 2, 4- 双 ( 三 氯 甲 基 )-6-(4- 甲 氧 基 苯 乙 烯 基 )-1, 3, 5- 三 嗪、 2, 4- 双 ( 三 氯 甲 基 )-6-〔2-(5- 甲 基 呋 喃 -2- 基 ) 乙烯基〕 -1, 3, 5- 三嗪、 2, 4- 双 ( 三氯甲基 )-6-〔2-( 呋喃 -2- 基 ) 乙烯基〕 -1, 3, 5- 三嗪、 2, 4- 双 ( 三氯甲基 )-6〔2-(4- 二乙基氨基 -2- 甲基苯基 ) 乙烯基〕 -1, 3, 5- 三 嗪、 2, 4- 双 ( 三氯甲基 )-6-〔2-(3, 4- 二甲氧基苯基 ) 乙烯基〕 -1, 3, 5- 三嗪等。
     上述肟系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 O- 酰基肟系化合物, 该具体例举例有 N- 苯甲酰氧 基 -1-(4- 苯硫基苯基 ) 丁烷 -1- 酮 -2- 亚胺、 N- 苯甲酰氧基 -1-(4- 苯基硫基苯基 ) 辛 烷 -1- 酮 -2- 亚胺、 N- 乙酰氧基 -1-[9- 乙基 -6-(2- 甲基苯甲酰基 )-9H- 咔唑 -3- 基 ] 乙 烷 -1- 亚胺、 N- 乙酰氧基 -1-[9- 乙基 -6-{2- 甲基 -4-(3, 3- 二甲基 -2, 4- 二氧环戊基甲 基氧基 ) 苯甲酰基 }-9H- 咔唑 -3- 基 ] 乙烷 -1- 亚胺等。
     此外, 活性自由基产生剂可以列举, 例如 2, 4, 6- 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膦氧化 物、 2, 2’ - 双 ( 邻氯苯基 )-4, 4’ , 5, 5’ - 四苯基 -1, 2’ - 双咪唑、 10- 丁基 -2- 氯吖啶酮、 2- 乙基蒽醌、 二苯甲酰、 9, 10- 菲醌、 樟脑醌、 苯基乙醛酸甲酯、 二茂钛化合物等。 上述酸产生剂可以举例有例如 4- 羟苯基二甲基锍对甲苯磺酸盐、 4- 羟苯基二甲 基锍六氟锑酸盐、 4- 乙酰氧基苯基二甲基锍对甲苯磺酸盐、 4- 乙酰氧基苯基· 甲基· 苄基锍 六氟锑酸盐、 三苯基锍对甲苯磺酸盐、 三苯基锍六氟锑酸盐、 二苯基碘鎓对甲苯磺酸盐、 二 苯基碘鎓六氟锑酸盐等的鎓盐类, 或硝基苄基对甲苯磺酸盐类、 安息香对甲苯磺酸盐类等。
     上述聚合引发剂 (D) 可以单独使用或者组合 2 种以上使用。
     聚合引发剂 (D) 的含量相对于 100 质量份树脂 (B) 及聚合性化合物 (C) 的总计量, 优选 0.1 ~ 30 质量份, 更优选 1 ~ 20 质量份。聚合引发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时, 由于高 灵敏度化, 曝光时间缩短, 生产率提高, 因此较为理想。
     作为溶剂 (E), 举例有醚类、 芳香族烃类、 酮类、 醇类、 酯类、 酰胺类等。
     上述醚类可以列举, 例如, 四氢呋喃、 四氢吡喃、 1, 4- 二噁烷、 乙二醇单甲醚、 乙二 醇单乙醚、 乙二醇单丙醚、 乙二醇单丁醚、 二乙二醇单甲醚、 二乙二醇单乙醚、 二乙二醇单丁 醚、 二乙二醇二甲醚、 二乙二醇二乙醚、 二乙二醇甲乙醚、 二乙二醇二丙醚、 二乙二醇二丁 醚、 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 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 丙二醇单丙醚乙酸酯、 乙二醇单甲醚乙酸 酯、 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 二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 二乙二醇单丁醚乙酸酯等。
     所述芳香族烃类可以列举, 例如苯、 甲苯、 二甲苯、 均三甲基苯等。
     作为酮类可以列举, 例如丙酮、 2- 丁酮、 2- 庚酮、 3- 庚酮、 4- 庚酮、 4- 甲基 -2- 戊 酮、 4- 羟基 -4- 甲基 -2- 戊酮、 环戊酮、 环己酮等。
     作为醇类, 可以列举, 例如甲醇、 乙醇、 丙醇、 丁醇、 己醇、 环己醇、 乙二醇、 甘油等。
     上述酯类可以列举, 例如醋酸乙酯、 醋酸正丁酯、 醋酸异丁酯、 蚁酸戊酯、 醋酸异戊 酯、 醋酸异丁酯、 丙酸丁酯、 丁酸异丙酯、 丁酸乙酯、 丁酸丁酯、 烷基酯类、 乳酸甲酯、 乳酸乙 酯、 乳酸丁酯、 甲氧基乙酸甲酯、 甲氧基醋酸乙酯、 甲氧基醋酸丁酯、 乙氧基乙酸甲酯、 乙氧 基醋酸乙酯、 3- 甲氧基丙酸甲酯、 3- 甲氧基丙酸乙酯、 3- 乙氧基丙酸甲酯、 3- 乙氧基丙酸乙 酯、 2- 甲氧基丙酸甲酯、 2- 甲氧基丙酸乙酯、 2- 甲氧基丙酸丙酯、 2- 乙氧基丙酸甲酯、 2- 乙
     氧基丙酸乙酯、 2- 甲氧基 -2- 甲基丙酸甲酯、 2- 乙氧基 -2- 甲基丙酸乙酯、 丙酮酸甲酯、 丙 酮酸乙酯、 丙酮酸丙酯、 乙酰乙酸甲酯、 乙酰醋酸乙酯、 乙酸 -3- 甲氧基丁酯、 乙酸 -3- 甲 基 -3- 甲氧基丁酯、 γ- 丁内酯等。
     上述酰胺类可以例举, 例如 N, N- 二甲基甲酰胺、 N, N- 二甲基乙酰胺、 N- 甲基吡咯 烷酮等。
     这些溶剂可以单独或 2 种以上组合使用。
     着色树脂组合物中溶剂 (E) 的含量相对于着色树脂组合物, 优选 70 ~ 95 质量%, 更优选 75 ~ 90 质量%。
     本发明的着色树脂组合物, 根据需要, 还可以加入表面活性剂、 填料、 其他高分子 化合物、 促粘合剂、 抗氧化剂、 紫外线吸收剂、 光稳定剂、 链转移剂等各种添加剂。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作为染料使用。 本发明的化合物, 由于摩尔吸光系数高, 且显 示出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 故可以应用于例如、 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的滤色器中作 为染料使用。
     此外, 含有本发明化合物的着色树脂组合物, 可以以公知的状态应用于具有滤色 器作为其一部分构成部件的显示装置 ( 例如, 公知的液晶显示装置、 有机 EL 装置等 )、 固体 摄像元件等各种与着色图像关联的机器中。
     实施例
     接下来列举实施例, 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地说明。
     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 若没有特别说明, 表示含量或使用量的%和份均以质量为 基准。
     在以下实施例中, 化合物的结构通过 NMR〔JMM-ECA-500 ; 日本电子 ( 株 ) 制〕 进行 确认。最大吸收波长 (λmax) 是通过作成 0.028g/L 的乳酸乙酯溶剂, 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 度计 〔V-650DS, 日本分光 ( 株 ) 制〕 〔石英皿、 光程长 1cm〕 进行测定。
     〔实施例 1〕
     在 13.7 份氨茴酸 〔东京化成工业 ( 株 ) 制〕 中加入 80 份水后, 再加入 0.4 份氢氧 化钠, 使之溶解。 在冰冷却下, 加入 19.7 份 35%的亚硝酸钠水溶液, 接着一点点地加入 26.2 份 35%的盐酸使之溶解, 搅拌 2 小时, 得到含重氮盐的悬浊液。
     另一方面, 在 26.0 份乙酰醋酸乙酯 〔东京化成工业 ( 株 ) 制〕 中混合 20.8 份氰基 乙酸甲酯 ( 东京化成制 ) 和 24.4 份 2- 氨基乙醇 〔和光纯药工业 ( 株 ) 制〕 , 于 95℃下搅拌 24 小时。 将上述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 加入到 304 份水、 35 份 35%盐酸的混合液中, 在室温 下搅拌 1 小时。取得抽滤的残渣即析出的晶体后进行干燥, 获得 20.4 份式 (c-1) 所示的化 合物。
     接着, 使 20.4 份式 (c-1) 所示的化合物悬浊于 100 份水中, 使用氢氧化钠将 pH 调 整为 9.0。此时, 历时 15 分钟使用泵滴加上述含有重氮盐的悬浮液。滴加结束后, 再搅拌30 分钟, 得到黄色的悬浊液。搅拌 1 小时。在减压 60℃下干燥过滤得到的黄色固体, 得到 33.5 份式 (d-1) 所示的化合物。
     然后, 在 34.2 份式 (d-1) 所示的化合物中加入 32.4 份式 (e-1) 所示的氯代酸 〔和 光纯药工业 ( 株 ) 制〕 , 于 N- 甲基吡咯烷酮中, 70℃下搅拌 3 小时。反应结束后, 倒入水中, 获得 46.8 份式 (I-1) 所示的化合物。所得的化合物呈现出黄色, 在乳酸乙酯溶剂中测试最 1 大吸收波长 (λmax), 其结果显示为 430nm。另外, 通过 H-NMR 确认其结构。 1
     H-NMR : 0.70(6H , m) , 1.04(2H , m) , 1.07(2H , m) , 1.30(2H , m) , 1.43(2H , m) , 2.13(1H, m), 2.50(3H, s), 4.13(2H, m), 4.24(2H, m), 7.36(1H, s), 7.73(1H, s), 8.03(1H, s), 13.85(1H, s)
     〔实施例 2〕
     在 19.4 份 5-(N- 乙酰基酰胺 ) 氨茴酸 〔东京化成工业 ( 株 ) 制〕 中加入 80 份水 后, 再加入 0.4 份氢氧化钠, 使之溶解。在冰冷却下, 加入 19.7 份 35%的亚硝酸钠水溶液, 接着一点点地加入 26.2 份 35%的盐酸使之溶解, 搅拌 2 小时, 得到含重氮盐的悬浊液。
     接着, 使 20.4 份式 (c-1) 所示的化合物悬浊于 100 份水中, 使用氢氧化钠将 pH 调 整为 9.0。此时, 历时 15 分钟使用泵滴加上述含有重氮盐的悬浮液。滴加结束后, 再搅拌 30 分钟, 得到黄色的悬浊液。搅拌 1 小时。在减压 60℃下干燥过滤得到的黄色固体, 得到 39.1 份式 (d-2) 所示的化合物。
     然后, 在 39.9 份式 (d-2) 所示的化合物中加入 32.5 份式 (e-1) 所示的氯代酸 〔和 光纯药工业 ( 株 ) 制〕 , 于 N- 甲基吡咯烷酮中, 70℃下搅拌 3 小时。反应结束后, 倒入水中, 获得 50.1 份式 (I-47) 所示的化合物。所得的化合物呈现出橙色, 在乳酸乙酯溶剂中测试 1 最大吸收波长 (λmax), 其结果显示为 459nm。另外, 通过 H-NMR 确认其结构。
     18102127012 A CN 102127017
     1说明书17/19 页H-NMR : 0.72(3H , m) , 0.75(3H , m) , 1.02(2H , m) , 1.07(2H , m) , 1.23(2H , m) , 1.31(2H, m), 2.06(3H, s), 2.11(1H, m), 4.10(2H, m), 4.24(2H, m), 7.88(1H, m), 7.92(1H, m), 8.32(1H, d), 10.26(1H, s), 15.63(1H, s)
     〔实施例 3〕
     在 30.0 份式 (d-2) 所示的化合物中加入 32.4 份苯甲酰氯 〔和光纯药工业 ( 株 ) 制〕 , 于 N- 甲基吡咯烷酮中, 70 ℃下搅拌 3 小时。反应结束后, 倒入水中, 获得 35.8 份式 (I-75) 所示的化合物。所得的化合物呈现出橙色, 在乳酸乙酯溶剂中测试最大吸收波长 1 (λmax), 其结果显示为 459nm。另外, 通过 H-NMR 确认其结构。
     H-NMR : 2.70(3H , s) , 2.50(3H , s) , 4.28(2H , t) , 4.44(2H , t) , 7.43(1H , t) , 7.57(1H, m), 7.89(1H, m), 7.95(1H, m), 8.35(1H, m), 10.27(1H, s), 15.67(1H, s)。
     1〔比较例 1〕
     在实施例 1 中, 使用 2- 氨基对苯二甲酸代替氨茴酸, 使用式 (c-3) 所示的化合物 代替前述 (c-1) 所示的化合物, 与实施例 1 的化合物 (d-1) 进行同样的合成实验, 得到式 (d-2) 所示的化合物。
     < 溶解性的评价 > 按照下述方法求得实施例 1 ~ 3 以及比较例 1 中获得的化合物在丙二醇单甲醚( 以下简称 PGME)、 乳酸乙酯 ( 以下简称 EL)、 N- 甲基吡咯烷酮 ( 以下简称 NMP) 中的溶解 度。
     在 50ml 取样管中, 按照下述比例混合化合物和上述溶剂之后, 塞严取样管, 于 30C 下使用超声波振动机振动 3 分钟。接着, 在室温下放置 30 分钟后, 抽滤, 目测观察其残渣。 没有发现有不溶物时, 即判定为溶解性良好, 在表 2 中标入○ ; 发现有不溶物时, 即判定为 溶解性差, 在表 2 中标入 ×。结果见表 2。
     0.5% 化合物 0.01g、 溶剂 2g
     1% 化合物 0.01g、 溶剂 1g
     【表 2】
     〔实施例 4〕
     [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成物的调制 ]
     (A) 着色剂 : 化合物 (I-1) : 实施例 1 中合成的化合物 20 份
     (B-1) 树脂 : 甲基丙烯酸 / 甲基丙烯酸苄基酯共聚物 ( 摩尔比 : 30/70, 重均分子量 10700, 酸值 70mgKOH/g) 70 份
     (C-1) 聚合性化合物 : 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 ( 日本化药社制 ) 30 份
     (D-1) 光聚合引发剂 : 苄基二甲基缩酮 ( イルガキュア 651, チバ·ジャパン社制 ) 15 份
     (E-1) 溶剂 : 丙二醇单甲酯醚 680 份
     混合上述成分得到着色树脂组合物。
     [ 滤色器的制作 ]
     采用旋涂法将上述获得的着色树脂组合物涂布于玻璃上, 使挥发成分挥发。冷却 后, 使用具有图样的石英玻璃制光掩膜和曝光机进行光照射。 光照射后, 在氢氧化钾水溶液 中显影, 于烤炉内 200℃下加热得到滤色器。
     〔实施例 5〕
     除了将实施例 1 中合成的化合物 (I-1) 替换为实施例 2 中合成的化合物 (I-47) 之外, 进行与实施例 4 相同的实验, 得到着色树脂组合物和滤色器。
     〔实施例 6〕
     除了将实施例 1 中合成的化合物 (I-1) 替换为实施例 3 中合成的化合物 (I-75) 之外, 进行与实施例 4 相同的实验, 得到着色树脂组合物和滤色器。
     从表 2 的结果来看, 可知本发明的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表现出高的溶解度。含有 该化合物的着色树脂组合物可以用于制造杂质少, 且高品质的滤色器。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优异, 故可以用于例如、 液晶显示装置等
     显示装置的滤色器中作为染料使用。
     此外, 含有本发明化合物的着色树脂组合物, 可以以公知的状态应用于具有滤色 器作为其一部分构成部件的显示装置 ( 例如, 公知的液晶显示装置、 有机 EL 装置等 )、 固体 摄像元件等各种与着色图像关联的机器中。21

吡啶酮化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吡啶酮化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吡啶酮化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吡啶酮化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吡啶酮化合物.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127012A43申请公布日20110720CN102127012ACN102127012A21申请号201010620893122申请日20101223200929501020091225JPC07D213/85200601C07D213/76200601C09B29/42200601G03F7/027200601G03F7/00420060171申请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地址日本国东京都中央区新川二丁目27番1号72发明人朴昭妍辰巳泰基芦田徹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31210代理人李晓54发明名称吡啶酮化合物57摘要吡啶酮化合物、以吡啶酮化合物为有效成分的染。

2、料以及含有以吡啶酮化合物为有效成分的染料、树脂和溶剂的着色树脂组合物。30优先权数据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9页CN102127017A1/1页21一种式0所示的化合物,式0中,X1表示COO或者OCO;L1表示碳原子数18的二价烷基;R1A表示碳原子数18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10的芳香族烃基;R2表示氢原子、氰基或者氨基甲酰基;R3表示碳原子数14的烷基或者三氟甲基;R4AR7A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9的烷基、碳原子数610的1价芳香族烃基、碳原子数18的烷氧基、羟基、硝基、氰基或者NR11R12,该烷基、该烷氧基、该芳香。

3、族烃基所包含的CH2可以被O或者CO取代;R4A和R5A、R5A和R6A以及R6A和R7A可以互相键合形成包含苯环碳的67元环;R11和R12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8的1价脂肪族烃基、碳原子数28的酰基或者四氢糠基,R11和R12可以相互键合形成含有氮原子的环。2一种式I所示的化合物,式I中,X1表示COO或者OCO;L1和L2表示碳原子数18的二价烷基;R1表示碳原子数18的烷基;R2表示氢原子、氰基或者氨基甲酰基;R3表示碳原子数14的烷基或者三氟甲基;R4R7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8的烷基、碳原子数18的烷氧基、碳原子数28的烷氧烷基、羟基、硝基或者氰基。3根据权利要。

4、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X1为OCO,表示与L1键合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R2为氰基。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R1为碳原子数38的支链烷基。6一种染料,以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为有效成分。7一种着色树脂组合物,含有权利要求6所述的染料、树脂和溶剂。权利要求书CN102127012ACN102127017A1/19页3吡啶酮化合物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用于染料的化合物。背景技术0002染料用于在例如,纤维材料、液晶显示装置、喷墨等领域中,利用反射光或者透射光进行显色。0003这样的染料已知有例如下式所表示的化合物专利文献1的实施例1。00040005【专利文献1】。

5、日本专利特开20042630号公报发明内容0006历来现有的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并不十分令人满意。0007本发明提供以下的17。00081一种式0所示的化合物。00090010式0中,X1表示COO或者OCO;0011L1表示碳原子数18的二价烷基基;0012R1A表示碳原子数18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10的芳香族烃基;0013R2表示氢原子、氰基或者氨基甲酰基;0014R3表示碳原子数14的烷基或者三氟甲基;0015R4AR7A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8的烷基、碳原子数610的1价芳香族烃基、碳原子数18的烷氧基、羟基、硝基、氰基或者NR11R12,该烷基、该烷氧基、该芳香族烃基。

6、所包含的CH2可以被O或者CO取代;R4A和R5A、R5A和R6A以及R6A和R7A可以互相键合形成包含苯环碳的67元环;0016R11和R12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8的1价脂肪族烃基、碳原子数28的酰基或者四氢糠基,R11和R12可以相互键合、形成含有氮原子的环。00172一种式I所示的化合物。0018说明书CN102127012ACN102127017A2/19页40019式I中,X1表示COO或者OCO;0020L1和L2表示碳原子数18的二价烷基;0021R1表示碳原子数18的烷基;0022R2表示氢原子、氰基或者氨基甲酰基;0023R3表示碳原子数14的烷基或者三氟甲基;0。

7、024R4R7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8的烷基、碳原子数18的烷氧基、碳原子数28的烷氧烷基、羟基、硝基或者氰基。00253上述1或2所述的化合物,X1为OCO表示与L1键合的位置。00264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R2为氰基。00275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R1为碳原子数38的支链烷基。00286一种以上述15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为有效成分的染料。00297一种含有6所述的染料、树脂和溶剂的着色树脂组合物。具体实施方式0030本发明的化合物为式0所表示的化合物以下,也称化合物0。本发明的化合物也可以包含其互变异构体。00310032式0中,X1表示COO或者OCO;003。

8、3L1表示碳原子数18的二价烷基;0034R1A表示碳原子数18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10的芳香族烃基;0035R2表示氢原子、氰基或者氨基甲酰基;0036R3表示碳原子数14的烷基或者三氟甲基;0037R4AR7A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8的烷基、碳原子数610的1价芳香族烃基、碳原子数18的烷氧基、羟基、硝基、氰基或者NR11R12,该烷基、该烷氧基、该芳香族烃基所包含的CH2可以被O或者CO取代;R4A和R5A、R5A和R6A以及R6A和R7A可以互相键合形成包含苯环碳的67元环;0038R11和R12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8的1价脂肪族烃基、碳原子数28的酰基或者四氢糠。

9、基,R11和R12可以相互键合、形成含有氮原子的环。0039本发明的化合物优选式I所示的化合物以下,也称化合物I。0040说明书CN102127012ACN102127017A3/19页50041式I中,X1表示COO或者OCO;0042L1和L2表示碳原子数18的二价烷基;0043R1表示碳原子数18的烷基;0044R2表示氢原子、氰基或者氨基甲酰基;0045R3表示碳原子数14的烷基或者三氟甲基;0046R4R7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8的烷基、碳原子数18的烷氧基、碳原子数28的烷氧烷基、羟基、硝基或者氰基。0047X1为COO或者OCO,优选OCO表示与L1键合的位置。当X1为。

10、酯键时,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有提高的倾向,故优选。0048L1为碳原子数18的二价烷基,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二价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3的二价烷基,进一步优选碳原子数为1或2的二价烷基,特别优选1,2亚乙基。0049碳原子数18的2价烷基可以举例有,例如亚甲基、1,2亚乙基、1,3亚丙基、1,2亚丙基、1,4亚丁基、1,3亚丁基、1,5亚戊基、1,6亚己基、1,7亚庚基、1,8亚辛基等。0050R1A及R1中的碳原子数18的烷基可以举例有,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正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等直链烷基;0051异丙基、异丁基、仲丁基、异戊基、1甲基戊基、2甲基戊基、3甲基戊基、4甲。

11、基戊基、1乙基丁基、2乙基丁基、1甲基己基、2甲基己基、3甲基己基、4甲基己基、5甲基己基、1乙基戊基、2乙基戊基、3乙基戊基、1丙基丁基、11甲基乙基丁基、11甲基乙基2甲基丙基、1甲基庚基、2甲基庚基、3甲基庚基、4甲基庚基、5甲基庚基、6甲基庚基、1乙基己基、2乙基己基、3乙基己基、4乙基己基、1正丙基戊基、2丙基戊基、11甲基乙基戊基、1丁基丁基、1丁基2甲基丁基、1丁基3甲基丁基、11,1二甲基乙基丁基丁基、叔丁基、1,1二甲基丙基、1,1二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丁基、1,3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1乙基2甲基丙基、1,1二甲基戊基、1,2二甲基戊基、1,3二甲基戊基、1,4二。

12、甲基戊基、2,2二甲基戊基、2,3二甲基戊基、2,4二甲基戊基、3,3二甲基戊基、3,4二甲基戊基、1乙基1甲基丁基、1乙基2甲基丁基、1乙基3甲基丁基、2乙基1甲基丁基、2乙基3甲基丁基、1,1二甲基己基、1,2二甲基己基、1,3二甲基己基、1,4二甲基己基、1,5二甲基己基、2,2二甲基己基、2,3二甲基己基、2,4二甲基己基、2,5二甲基己基、3,3二甲基己基、3,4二甲基己基、3,5二甲基己基、4,4二甲基己基、4,5二甲基己基、1乙基2甲基戊基、1乙基3甲基戊基、1乙基4甲基戊基、2乙基1甲基戊基、2乙基2甲基戊基、2乙基3甲基戊基、2乙基4甲基戊基、3乙基1甲基戊基、3乙基2甲基戊。

13、基、3乙基3甲基戊基、3乙基4甲基戊基、1丙基1甲基丁基、1丙基2甲基丁基、1丙基3甲基丁基、11甲基乙基1甲基丁基、11甲基乙基2甲基丁基、11甲说明书CN102127012ACN102127017A4/19页6基乙基3甲基丁基、1,1二乙基丁基、1,2二乙基丁基等支链烷基。0052其中,由于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有提高的倾向,故优选支链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38的支链烷基,进一步优选碳原子数68的支链烷基,特别优选2乙基己基。0053R1A中的碳原子数610的芳香族烃基可以列举,例如苯基、萘基、4甲基苯基、2甲基苯基、2,3二甲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2,3二甲氧基苯基、4叔丁基苯基等。其中,苯。

14、基由于原料较容易入手,故优选。0054较理想的L1X1R1A可以列举,例如式F1式F12所示的基团等。式F1式F12中,表示与吡啶酮环上的氮原子键合的位置。00550056R2为氢原子、氰基或者氨基甲酰基。其中,氰基由于原料较容易入手,故优选。0057R3为碳原子数14的烷基或者三氟甲基。0058碳原子数14的烷基可以举例有,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等。0059R4AR7A相互独立地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9的烷基、碳原子数610的1价芳香族烃基、碳原子数18的烷氧基、羟基、硝基、氰基或者NR11R12,该烷基、该烷氧基、该说明书CN102127012ACN10212。

15、7017A5/19页7芳香族烃基所包含的CH2可以被O或者CO取代;R4A和R5A、R5A和R6A以及R6A和R7A可以互相键合形成包含苯环碳的67元环。0060R4AR7A相互独立地优选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8的烷基、碳原子数18的烷氧基、碳原子数28的烷氧烷基、羟基、硝基、氰基或者NR11R12。0061R4R7相互独立地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8的烷基、碳原子数18的烷氧基、碳原子数28的烷氧烷基、羟基、硝基或者氰基。0062碳原子数18的烷基可以举例与上述相同的基团。0063碳原子数18的烷氧基可以列举有,例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戊氧基、己氧基、庚氧基、辛氧基、2乙基己氧基等。0。

16、064烷基中包含的CH2被O或者CO取代的基团可以列举,碳原子数28的烷氧烷基、碳原子数28的烷氧基羰基、碳原子数29的烷酰基以及碳原子数39的烷氧基烷氧羰基。0065烷氧基中包含的CH2被O或者CO取代的基团可以列举,碳原子数28的烷氧碳酰氧基、碳原子数29的烷酰氧基以及碳原子数28的烷氧基烷氧基。0066碳原子数28的烷氧烷基可以列举有,例如甲氧甲基、甲氧乙基、甲氧丙基、甲氧丁基、甲氧戊基、1乙氧基丙基、2乙氧基丙基、1乙氧基1甲基乙基、1甲基2乙氧基乙基、11甲基乙氧基丙基、21甲基乙氧基丙基、11甲基乙氧基1甲基乙基、21甲基乙氧基1甲基乙基、3乙氧基丙基等。0067碳原子数28的烷氧。

17、基羰基可以列举,例如甲氧基羰基、叔丁氧基羰基等。0068碳原子数29的烷酰基可以举例有,例如乙酰基、丙酰基、异丁酰基、戊酰基以及异戊酰基等。0069碳原子数39的烷氧基烷氧羰基可以列举,例如甲氧基甲氧羰基、甲氧基乙氧羰基、乙氧基乙氧羰基、丙氧基乙氧羰基、丁氧基乙氧羰基、戊氧基乙氧羰基等。0070碳原子数28的烷氧基碳酰氧基可以列举,例如甲氧基碳酰氧基、乙氧基碳酰氧基、正丙氧基碳酰氧基、异丙氧基碳酰氧基、正丁氧基碳酰氧基、异丁氧基碳酰氧基、叔丁氧基碳酰氧基以及正戊氧基碳酰氧基等。0071碳原子数29的烷酰氧基可以列举,例如乙酰氧基、三甲基乙酰氧基等0072碳原子数28的烷氧基烷氧基可以列举,例如。

18、2甲氧基乙氧基、2乙氧基乙氧基、3甲氧基丙氧基、3乙氧基丙氧基、4甲氧基丁氧基以及4乙氧基丁氧基等。0073碳原子数610的1价芳香族烃基可以列举,例如苯基、苯甲基、苯乙基等。0074上述芳香族烃基中包含的CH2被O或者CO取代的基团可以列举,例如苯氧基、苄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碳酰氧基。0075R11和R12相互独立地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8的1价脂肪族烃基、碳原子数28的酰基或者四氢糠基,R11和R12可以相互键合、形成含有氮原子的环。碳原子数18的1价脂肪族烃基举例有碳原子数18的烷基和碳原子数28的烯基。碳原子数18的烷基可以列举与上述相同的基团。0076碳原子数28的烯基可以举例有,例。

19、如乙烯基、异丙烯基、戊烯基、己烯基等。0077碳原子数28的酰基可以举例有,例如甲酰基、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三甲基乙酰基、苯甲酰基等。说明书CN102127012ACN102127017A6/19页80078R4AR7A中的NR11R12可以列举,例如N甲基氨基、N,N二甲基氨基、N乙基氨基、N,N二乙基氨基、N丙基氨基、N,N二丙基氨基、N丁基氨基、N,N二丁基氨基、N戊基氨基、N乙酰基氨基等。0079R11和R12互相键合形成包含氮原子的环的NR11R12可以列举,例如1吡唑基、吡咯烷基、1哌啶基、吗啉基等。0080其中,从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这点,优选N乙酰基氨基。0081化。

20、合物0可以列举,例如化合物I1化合物I78等。Y1表示L1X1R1。表1中,Y1栏记有上述例示基团式的序号。00820083【表1】0084化合物Y1R2R3R4AR5AR6AR7AI1F1CNCH3HHHHI2F2CNCH3HHHHI3F1CNCH3CH3HHHI4F1CNCH3HHCH3HI5F1CNCH3HCH3HHI6F1CNCH3HHHCH3I7F1CNCH3HHOCH3HI8F1CNCH3CH3HCH3HI9F1CNCH3HHOCH3OCH3I10F2CNCH3HHHHI11F2CNCH3CH3HHHI12F2CNCH3HHCH3HI13F2CNCH3HCH3HHI14F2CNCH。

21、3HHHCH3说明书CN102127012ACN102127017A7/19页9I15F2CNCH3HHOCH3HI16F2CNCH3CH3HCH3HI17F2CNCH3HHOCH3OCH3I18F1HCH3CH3CH3CH3HI19F1HCH3CH3HHHI20F1HCH3HHCH3HI21F1HCH3HCH3HHI22F1HCH3HHHCH3I23F1HCH3HHOCH3HI24F1HCH3CH3HCH3HI25F1HCH3HHOCH3OCH3I26F2HCH3HHHHI27F2HCH3CH3HHHI28F2HCH3HHCH3HI29F2HCH3HCH3HHI30F2HCH3HHHCH3I。

22、31F2CNCF3HHOCH3HI32F2CNCF3CH3HCH3HI33F2CNCF3HHHHI34F1CNCF3HHHHI35F1CNCF3CH3HHHI36F1CNCF3HHCH3HI37F1CNCF3HCH3HHI38F1CNCF3HHHCH3说明书CN102127012ACN102127017A8/19页10I39F1CNCF3HHOCH3HI40F1CNCF3CH3HCH3HI41F1CNCF3HHOCH3OCH3I42F2CNCF3HHHHI43F2CNCF3CH3HHHI44F2CNCF3HHCH3HI45F2CNCF3HCH3HHI46F2CNCF3HHHCH3I47F1CN。

23、CH3HHNHCOCH3HI48F1CNCH3NHCOCH3HHHI49F1CNCH3HNHCOCH3HHI50F1CNCH3HHHNHCOCH3I51F7CNCH3HHHHI52F7CNCH3CH3HHHI53F7CNCH3HHCH3HI54F7CNCH3HCH3HHI55F7CNCH3HHHCH3I56F7CNCH3HHOCH3HI57F7CNCH3CH3HCH3HI58F7CNCH3HHOCH3OCH3I59F7HCH3CH3CH3CH3HI60F7HCH3CH3HHHI61F7HCH3HHCH3HI62F7HCH3HCH3HH说明书CN102127012ACN102127017A9/1。

24、9页11I63F7HCH3HHHCH3I64F7HCH3HHOCH3HI65F7HCH3CH3HCH3HI66F7HCH3HHOCH3OCH3I67F7CNCF3HHHHI68F7CNCF3CH3HHHI69F7CNCF3HHCH3HI70F7CNCF3HCH3HHI71F7CNCF3HHHCH3I72F7CNCF3HHOCH3HI73F7CNCF3CH3HCH3HI74F7CNCF3HHOCH3OCH3I75F7CNCH3HHNHCOCH3HI76F7CNCH3NHCOCH3HHHI77F7CNCH3HNHCOCH3HHI78F7CNCH3HHHNHCOCH3008500860087其中,由。

25、于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高,故优选化合物I1、化合物I47以及化合物I75。0088作为制造本发明化合物的方法之一,列举化合物I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化合物0中非化合物I的化合物也可以按照与下述所示的化合物I制造方法相同的方法进行制造。0089作为化合物I的制造方法,可以采取日本专利特公平788633号公报记载的方法,通过重氮盐与吡啶酮化合物发生重氮偶合反应来制造。0090式A2所示的重氮盐可以通过例如,式A1所示的胺由亚硝酸、亚硝酸盐或者亚硝酸酯重氮化得到。0091说明书CN102127012ACN102127017A10/19页120092式A1以及式A2中,R4R7与式I中所表示的意义相同。。

26、A1表示无机或者有机阴离子。0093上述无机阴离子可以列举,例如氟化物离子、氯化物离子、溴化物离子、碘化物离子、过氯酸离子、次氯酸离子等。上述有机阴离子可以列举有,例如CH3COO、C6H5COO等。优选为氯化物离子、溴化物离子、CH3COO等。00940095针对当X1为OCO时的化合物I,即式IA所示化合物以下也称“化合物IA”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0096式IA中,R1R7及L1与式I中表示的意义相同。0097通过式A2所示的重氮盐与式B1所示的化合物在水性溶剂中发生重氮偶合反应,可以制造式IIA所示的化合物以下也称“化合物IIA”。反应温度优选560,更优选030。反应时间优选1小时12。

27、小时,更优选1小时4小时。上述水性溶剂可以列举,例如N甲基吡咯烷酮等。00980099式B1及式IIA中,R2R7及L1与式I中所表示的意义相同。0100接着,使化合物IIA与式B2所示的化合物以下也称“化合物B2”在有机溶剂的存在下发生反应,可以得到化合物IA。反应温度优选30180,更优选50120。反应时间优选1小时12小时,更优选1小时4小时。01010102式B2中,R1与式I中所表示的意义相同。Z1表示氯原子或者溴原子。0103上述有机溶剂可以列举,甲苯、二甲苯等烃系溶剂,氯苯、二氯苯、氯仿等卤代烃系说明书CN102127012ACN102127017A11/19页13溶剂,甲醇、。

28、乙醇、丁醇等醇系溶剂,硝基苯等硝基烃系溶剂,甲基异丁酮等酮系溶剂,1甲基2吡咯烷酮等酰胺系溶剂。0104化合物B2的使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IA,优选为1摩尔以上8摩尔以下,更优选1摩尔以上4摩尔以下。0105接着,针对当X1为COO时的化合物I,即式IB所示化合物以下也称“化合物IB”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01060107式IB中,R1R7及L1与式I中所表示的意义相同。0108与前述相同,使上述重氮盐A2与式B3所示的吡啶酮化合物在水性溶剂中,可以制造式IIB所示的化合物以下也称“化合物IIB”。反应温度优选560,更优选030。反应时间优选1小时12小时,更优选1小时4小时。所述水性溶剂。

29、可以列举与前述相同的溶剂。01090110式B3及式IIB中,R2R7及L1与式I中所表示的意义相同。0111接着,使化合物IIB与式B4所示的化合物以下也称“化合物B4”在有机溶剂的存在下发生反应,可以得到化合物IB。反应温度优选30180,更优选50120。反应时间优选1小时12小时,更优选1小时4小时。0112R1OHB40113式B4中,R1与式I中所表示的意义相同。0114此处所用的有机溶剂可以列举在化合物IIA与化合物B2反应中所使用的溶剂。0115化合物B4的使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IB,优选为1摩尔以上8摩尔以下,更优选1摩尔以上4摩尔以下。0116反应时,为了可以使反应顺利。

30、前进,可以进一步加入酸性催化剂。0117酸性催化剂举例有硫酸、盐酸等无机酸。0118这些催化剂的使用量可以是任意的,但优选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B4,在001摩尔以上4摩尔以下,进一步优选082摩尔。0119从反应混合物中获取目标化合物之化合物I即,化合物IA或者化合物IB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采用各种公知的方法。例如,较理想的有,将反应混合物与酸例如醋酸等和水混合,滤取析出的晶体。对于前述酸,优选预先调制成酸的水溶液,说明书CN102127012ACN102127017A12/19页14再将反应混合物添加到此水溶液中。添加反应混合物时的温度通常为10以上50以下,优选20以上50以下,更优选2。

31、0以上30以下。此外,将反应混合物添加到酸的水溶液中之后,最好在同温度下搅拌052小时左右。最好将滤取的晶体用水等洗净,接着进行干燥。此外,根据需要,还可以使用重结晶等公知的方法进一步进行提纯。0120据此,获得的本发明化合物之化合物I可以作为染料使用。以本发明的化合物为有效成分的本发明染料,由于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高,故可以应用于例如、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的滤色器中作为染料使用。0121本发明的着色树脂组合物,含有本发明的染料作为着色剂以下也称“着色剂A”,进一步还含有树脂B和溶剂E。本发明的着色树脂组合物优选进一步还含有聚合性化合物C和聚合引发剂D。0122着色剂A除了本发明的染料之外,。

32、还可以含有颜料和/或者与本发明的染料不同的染料。0123与本发明的染料不同的染料列举有,染料索引COLOURINDEXTHESOCIETYOFDYERSANDCOLOURISTS出版中分类为溶剂SOLVENT、酸性ACID、碱性BASIC、活性REACTIVE、直接DIRECT、分散DISPERSE或者还原VAT的染料等。更具体地,可以列举以下染料索引CI序号的染料,但并不限于此。0124CI溶剂黄25,79,81,82、83,89;0125CI酸性黄7,23,25,42,65,76;0126CI活性黄2,76,116;0127CI直接黄4,28,44,86,132;0128CI分散黄54,7。

33、6;0129CI溶剂橙41,54,56,99;0130CI酸性橙56,74,95,108,149,162;0131CI活性橙16;0132CI直接橙26;0133CI溶剂红24,49,90,91,118,119,122,124,125,127,130,132,160,218;0134CI酸性73,91,92,97,138,151,211,274,289;0135CI酸性紫102;0136CI溶剂绿1,5;0137CI酸性绿3,5,9,25,28;0138CI碱性绿1;0139CI还原绿1等。0140颜料可以列举,通常用于颜料分散抗蚀剂的有机颜料或者无机颜料。无机颜料可以列举,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络。

34、盐类的金属化合物,具体地可以列举铁、钴、铝、镉、铅、铜、钛、镁、铬、锌、锑等金属的氧化物或者复合金属氧化物。此外,作为有机颜料及无机颜料,具体地可以列举,染料索引COLOURINDEXTHESOCIETYOFDYERSANDCOLOURISTS出版中被分类为颜料PIGMENT的化合物。更具体地,可以列举以下染料索引CI序号的颜料,但并不限于此。0141CI颜料黄20、24、31、53、83、86、93、94、109、110、117、125、137、138、139、147、说明书CN102127012ACN102127017A13/19页15148、150、153、154、166、173及180。

35、;0142CI颜料橙13、31、36、38、40、42、43、51、55、59、61、64、65及71;0143CI颜料红9、97、105、122、123、144、149、166、168、176、177、180、192、215、216、224、242、254、255及264;0144CI颜料紫14、19、23、29、32、33、36、37及38;0145CI颜料绿7、10、15、25、36、47及58等。0146着色剂A的含量相对于着色树脂组合物中的固体成分,优选为560质量。此处,固体成分是指着色树脂组合物中除溶剂之外的成分的总计。0147着色剂A中含有的本发明染料的含量优选为3100质量。。

36、0148与本发明的染料不同的染料和颜料可以分别单独地或组合2种以上,与本发明的染料并用。0149树脂B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任意树脂。树脂B优选碱可溶性树脂,更优选含有由甲基丙烯酸导出的结构单元的树脂。这里,甲基丙烯酸表示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0150树脂B具体地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苄基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苄基酯/苯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苄基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苄基酯/N苯基马来酸酐缩亚胺共聚物、甲基丙烯酸/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共聚物等。0151树脂B的聚苯乙烯换算重均分子量优选为500035000,更优选为6。

37、00030000。0152树脂B的酸值优选为50150,更优选60135。0153树脂B的含量相对于着色树脂组合物中的固体成分通常为765质量,优选为1360质量。0154聚合性化合物C只要是能通过由聚合引发剂D产生的活性自由基、酸等进行聚合的化合物,即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具有聚合性的碳碳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等。0155上述聚合性化合物C优选具有3个以上聚合性基团的光聚合性化合物。具有3个以上的聚合性基团的光聚合性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四丙烯酸季戊四醇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五丙烯酸二季戊四醇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所述光聚合性化合。

38、物C可以单独使用或者组合2种以上使用。0156聚合性化合物C的含量相对于着色树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通常优选为565质量,更优选1060质量。0157上述聚合引发剂D可以例举活性自由基产生剂、酸产生剂等。活性自由基产生剂是通过热或者光的作用而产生活性自由基。上述活性自由基产生剂可以例举烷基苯酮化合物、噻吨酮化合物、三嗪系化合物、肟系化合物等。0158上述烷基苯酮化合物,可举出例如,2甲基2吗啉14甲硫基苯基1丙酮、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苄基二甲基缩酮、2羟基2甲基142羟基乙氧基苯基1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等。说明书CN102127012ACN102127017A14/19页160159上述。

39、噻吨酮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2异丙基噻吨酮、4异丙基噻吨酮、2,4二乙基噻吨酮、2,4二氯噻吨酮、1氯4丙氧基噻吨酮等。0160上述三嗪系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2,4双三氯甲基64甲氧基苯基1,3,5三嗪、2,4双三氯甲基64甲氧基萘基1,3,5三嗪、2,4双三氯甲基64甲氧基苯乙烯基1,3,5三嗪、2,4双三氯甲基625甲基呋喃2基乙烯基1,3,5三嗪、2,4双三氯甲基62呋喃2基乙烯基1,3,5三嗪、2,4双三氯甲基624二乙基氨基2甲基苯基乙烯基1,3,5三嗪、2,4双三氯甲基623,4二甲氧基苯基乙烯基1,3,5三嗪等。0161上述肟系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O酰基肟系化合物,该具体例举例有N。

40、苯甲酰氧基14苯硫基苯基丁烷1酮2亚胺、N苯甲酰氧基14苯基硫基苯基辛烷1酮2亚胺、N乙酰氧基19乙基62甲基苯甲酰基9H咔唑3基乙烷1亚胺、N乙酰氧基19乙基62甲基43,3二甲基2,4二氧环戊基甲基氧基苯甲酰基9H咔唑3基乙烷1亚胺等。0162此外,活性自由基产生剂可以列举,例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膦氧化物、2,2双邻氯苯基4,4,5,5四苯基1,2双咪唑、10丁基2氯吖啶酮、2乙基蒽醌、二苯甲酰、9,10菲醌、樟脑醌、苯基乙醛酸甲酯、二茂钛化合物等。0163上述酸产生剂可以举例有例如4羟苯基二甲基锍对甲苯磺酸盐、4羟苯基二甲基锍六氟锑酸盐、4乙酰氧基苯基二甲基锍对甲苯磺酸盐、4。

41、乙酰氧基苯基甲基苄基锍六氟锑酸盐、三苯基锍对甲苯磺酸盐、三苯基锍六氟锑酸盐、二苯基碘鎓对甲苯磺酸盐、二苯基碘鎓六氟锑酸盐等的鎓盐类,或硝基苄基对甲苯磺酸盐类、安息香对甲苯磺酸盐类等。0164上述聚合引发剂D可以单独使用或者组合2种以上使用。0165聚合引发剂D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树脂B及聚合性化合物C的总计量,优选0130质量份,更优选120质量份。聚合引发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时,由于高灵敏度化,曝光时间缩短,生产率提高,因此较为理想。0166作为溶剂E,举例有醚类、芳香族烃类、酮类、醇类、酯类、酰胺类等。0167上述醚类可以列举,例如,四氢呋喃、四氢吡喃、1,4二噁烷、乙二醇单甲醚、乙二。

42、醇单乙醚、乙二醇单丙醚、乙二醇单丁醚、二乙二醇单甲醚、二乙二醇单乙醚、二乙二醇单丁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甲乙醚、二乙二醇二丙醚、二乙二醇二丁醚、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丙二醇单丙醚乙酸酯、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二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二乙二醇单丁醚乙酸酯等。0168所述芳香族烃类可以列举,例如苯、甲苯、二甲苯、均三甲基苯等。0169作为酮类可以列举,例如丙酮、2丁酮、2庚酮、3庚酮、4庚酮、4甲基2戊酮、4羟基4甲基2戊酮、环戊酮、环己酮等。0170作为醇类,可以列举,例如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己醇、环己醇、乙二醇、甘油等。0171上述酯。

43、类可以列举,例如醋酸乙酯、醋酸正丁酯、醋酸异丁酯、蚁酸戊酯、醋酸异戊酯、醋酸异丁酯、丙酸丁酯、丁酸异丙酯、丁酸乙酯、丁酸丁酯、烷基酯类、乳酸甲酯、乳酸乙酯、乳酸丁酯、甲氧基乙酸甲酯、甲氧基醋酸乙酯、甲氧基醋酸丁酯、乙氧基乙酸甲酯、乙氧基醋酸乙酯、3甲氧基丙酸甲酯、3甲氧基丙酸乙酯、3乙氧基丙酸甲酯、3乙氧基丙酸乙酯、2甲氧基丙酸甲酯、2甲氧基丙酸乙酯、2甲氧基丙酸丙酯、2乙氧基丙酸甲酯、2乙说明书CN102127012ACN102127017A15/19页17氧基丙酸乙酯、2甲氧基2甲基丙酸甲酯、2乙氧基2甲基丙酸乙酯、丙酮酸甲酯、丙酮酸乙酯、丙酮酸丙酯、乙酰乙酸甲酯、乙酰醋酸乙酯、乙酸3甲氧。

44、基丁酯、乙酸3甲基3甲氧基丁酯、丁内酯等。0172上述酰胺类可以例举,例如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等。0173这些溶剂可以单独或2种以上组合使用。0174着色树脂组合物中溶剂E的含量相对于着色树脂组合物,优选7095质量,更优选7590质量。0175本发明的着色树脂组合物,根据需要,还可以加入表面活性剂、填料、其他高分子化合物、促粘合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链转移剂等各种添加剂。0176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作为染料使用。本发明的化合物,由于摩尔吸光系数高,且显示出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故可以应用于例如、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的滤色器中作为染料使用。01。

45、77此外,含有本发明化合物的着色树脂组合物,可以以公知的状态应用于具有滤色器作为其一部分构成部件的显示装置例如,公知的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装置等、固体摄像元件等各种与着色图像关联的机器中。0178实施例0179接下来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地说明。0180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若没有特别说明,表示含量或使用量的和份均以质量为基准。0181在以下实施例中,化合物的结构通过NMRJMMECA500;日本电子株制进行确认。最大吸收波长MAX是通过作成0028G/L的乳酸乙酯溶剂,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V650DS,日本分光株制石英皿、光程长1CM进行测定。0182实施例10183在137份氨茴。

46、酸东京化成工业株制中加入80份水后,再加入04份氢氧化钠,使之溶解。在冰冷却下,加入197份35的亚硝酸钠水溶液,接着一点点地加入262份35的盐酸使之溶解,搅拌2小时,得到含重氮盐的悬浊液。0184另一方面,在260份乙酰醋酸乙酯东京化成工业株制中混合208份氰基乙酸甲酯东京化成制和244份2氨基乙醇和光纯药工业株制,于95下搅拌24小时。将上述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到304份水、35份35盐酸的混合液中,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取得抽滤的残渣即析出的晶体后进行干燥,获得204份式C1所示的化合物。01850186接着,使204份式C1所示的化合物悬浊于100份水中,使用氢氧化钠将PH调整为9。

47、0。此时,历时15分钟使用泵滴加上述含有重氮盐的悬浮液。滴加结束后,再搅拌说明书CN102127012ACN102127017A16/19页1830分钟,得到黄色的悬浊液。搅拌1小时。在减压60下干燥过滤得到的黄色固体,得到335份式D1所示的化合物。01870188然后,在342份式D1所示的化合物中加入324份式E1所示的氯代酸和光纯药工业株制,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70下搅拌3小时。反应结束后,倒入水中,获得468份式I1所示的化合物。所得的化合物呈现出黄色,在乳酸乙酯溶剂中测试最大吸收波长MAX,其结果显示为430NM。另外,通过1HNMR确认其结构。01891HNMR0706H,M,1。

48、042H,M,1072H,M,1302H,M,1432H,M,2131H,M,2503H,S,4132H,M,4242H,M,7361H,S,7731H,S,8031H,S,13851H,S01900191实施例20192在194份5N乙酰基酰胺氨茴酸东京化成工业株制中加入80份水后,再加入04份氢氧化钠,使之溶解。在冰冷却下,加入197份35的亚硝酸钠水溶液,接着一点点地加入262份35的盐酸使之溶解,搅拌2小时,得到含重氮盐的悬浊液。0193接着,使204份式C1所示的化合物悬浊于100份水中,使用氢氧化钠将PH调整为90。此时,历时15分钟使用泵滴加上述含有重氮盐的悬浮液。滴加结束后,再。

49、搅拌30分钟,得到黄色的悬浊液。搅拌1小时。在减压60下干燥过滤得到的黄色固体,得到391份式D2所示的化合物。01940195然后,在399份式D2所示的化合物中加入325份式E1所示的氯代酸和光纯药工业株制,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70下搅拌3小时。反应结束后,倒入水中,获得501份式I47所示的化合物。所得的化合物呈现出橙色,在乳酸乙酯溶剂中测试最大吸收波长MAX,其结果显示为459NM。另外,通过1HNMR确认其结构。说明书CN102127012ACN102127017A17/19页1901961HNMR0723H,M,0753H,M,1022H,M,1072H,M,1232H,M,1312H,M,2063H,S,2111H,M,4102H,M,4242H,M,7881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