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载在例如以摩托车和汽车为代表的各种车辆、 船舶、 工程机械等上 的仪表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仪表装置, 例如就汽车等的仪表装置而言, 例如下述的专利文献 1 等所 公开的那样, 公知有包括如下部分的仪表装置, 即包括 : 指针, 设在仪表主体上 ; 显示板, 具 有作为该指针的指示对象的刻度、 文字 / 数字等的显示部 ; 透光性基板, 配置在显示板上, 由圆环形状构成 ; 和光源, 将光线引导至透光性基板。
在该仪表装置中, 通过被引导至透光性基板的光线照出透光性基板, 并且通过从 该透光性基板向外部出射的光线照出显示板等。
因此具有如下效果 : 通过使显示板与透光性基板重合而能够形成立体感, 并且能 够对透光性基板和显示板进行照明显示。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 2007-3304 号公报
然而, 根据上述现有例的构造, 能够使设于显示板和透光性基板上的刻度、 文字 / 数字等在具有进深感的状态下被视觉辨认, 但相反的, 由于被引导至透光性基板的光线对 透光性基板进行模糊地导光照明, 或者接受来自导光性基板的光供给而使文字板上被模糊 地导光照明, 因此, 这样的照明成为划一的照明, 存在在照明设计上缺乏立体感缺少新颖性 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着眼于上述问题点, 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这样的仪表装置, 即, 通过使透光 性部件以重合的方式立体配置在仪表装置的显示板上, 能够在形成进深感的同时提高质 感, 而且在照明显示时具有观感良好的、 新颖的视觉辨认性。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 在技术方案 1 中是一种仪表装置, 包括 : 显示板 ; 配置 在所述显示板的背面侧的仪表主体 ; 沿着所述显示板的表面侧设置并被设定成根据所述仪 表主体的动作而转动指示的指针 ; 配置在所述显示板上的、 能够透视的透光性的导光部件 ; 和向所述导光部件入射光线的光源,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导光部件上设有多个光引导部, 所 述光引导部在所述导光部件的外周缘部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 并使所述光源的光线具有指 向性地向着所述导光部件内反射导光, 并且, 在所述导光部件的背面设有光反射处理部, 所 述光反射处理部使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由所述光引导部向目视侧方向反射导光。
由于这样地构成, 所以, 来自光源的光线经由设在导光部件的外周缘部的多个光 引导部而被具有指向性地向导光部件内导光, 所引导的光线通过光反射处理部而向着目视 侧呈斑点状地反射导光, 从而看上去发光。此时, 在显示板上以带状或线状地局部地发光, 显示板和导光部件被立体地照明显示, 从而能够提供观感良好且具有新颖的视觉辨认性的 仪表装置。此外, 在技术方案 1 所述的仪表装置中, 技术方案 2 的特征在于, 通过设在所述导 光部件上的所述光引导部, 使所述光源的光线向着所述指针的转动中心方向反射导光。
由于这样地构成, 所以, 来自光源的光线经由设在导光部件的外周缘部的多个光 引导部而在被向着导光部件的中心方向、 即指针的转动中心方向反射导光, 因此, 在显示板 上隔开规定间隔地以带状局部地发光, 显示板和导光部件被立体地照明显示, 从而能够提 供观感良好且具有新颖的视觉辨认性的仪表装置。
此外, 在技术方案 1 或技术方案 2 所述的仪表装置中, 技术方案 3 的特征在于, 指 针所指示的刻度部以重合在将所述光引导部与所述指针的转动中心连结起来的线上的方 式形成在所述导光部件或所述显示板上。
由于这样地构成, 所以, 作为通过光反射处理部而向目视侧呈斑点状地反射导光 从而发光的区域, 与刻度部的部位重合着将光引导部与指针的转动中心连接起来的线上被 斑点状地反射导光, 从而看上去发光, 因此, 刻度部部位看上去醒目, 而且, 显示板与导光部 件被立体地照明显示, 从而能够提供观感良好且具有新颖的视觉辨认性的仪表装置。
此外, 在技术方案 1 或技术方案 2 所述的仪表装置中, 技术方案 4 的特征在于, 在 所述导光部件的表面侧形成有从导光部件一体地突出的凸状刻度部。
由于这样地构成, 所以, 在显示板上具有规定间隔地以带状局部发光, 并且通过凸 状刻度部, 显示板和导光部件侧进一步被立体地形成, 从而能够提供观感良好且具有新颖 的视觉辨认性的仪表装置。
此外, 在技术方案 4 所述的仪表装置中, 技术方案 5 的特征在于, 所述凸状刻度部 重合在将所述光引导部与所述指针的转动中心连结起来的线上而形成。
由于这样地构成, 所以, 能够通过凸状刻度部而立体地形成, 并且作为通过光反射 处理部而向目视侧呈斑点状地反射导光从而发光的区域, 与凸状刻度部的部位重合着将光 引导部与指针的转动中心连接起来的线上被斑点状地反射导光, 从而看上去发光, 因此, 凸 状刻度部部位看上去醒目, 能够提供观感良好且新颖的仪表装置。
此外, 在技术方案 4 所述的仪表装置中, 技术方案 6 的特征在于, 在位于所述凸状 刻度部的背后的所述显示板的部位上形成有透光部。
由于这样地构成, 所以, 凸状刻度部经由形成在显示板上的透光部而能够被视觉 辨认, 并且能够经由透光部对凸状刻度部进行照明显示, 此外, 由于能够将来自光源的光线 经由设在导光部件的外周缘部的多个光引导部而向导光部件的中心方向反射导光, 所以, 在显示板上具有规定间隔地以带状局部发光, 从而显示板和导光部件被立体地照明显示, 能够提供观感良好且具有新颖的视觉辨认性的仪表装置。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 仪表装置包括 : 配置在显示板的背面侧的仪表主体 ; 沿着所述显示 板的表面侧并被设定成根据所述仪表主体的动作而转动指示的指针 ; 配置在所述显示板上 的、 能够透视的透光性的导光部件 ; 和向所述导光部件入射光线的光源, 其特征在于, 在所 述导光部件上设有多个光引导部, 所述光引导部在所述导光部件的外周缘部具有规定间隔 地设置, 并使所述光源的光线具有指向性地向着所述导光部件内反射导光, 并且, 在所述导 光部件的背面设有光反射处理部, 所述光反射处理部使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由所述光 引导部向目视侧方向反射导光, 因此, 能够使来自光源的光线经由设在导光部件的外周缘部的多个光引导部而具有指向性地向导光部件内导光, 所引导的光线通过光反射处理部而 被向目视侧呈斑点状地反射导光, 从而看上去发光, 此时, 在显示板上以带状或线状局部地 发光, 显示板和导光部件被立体地照明显示, 从而能够提供观感良好且具有新颖的视觉辨 认性的仪表装置。 附图说明
图 1 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仪表装置的主视图。
图 2 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仪表装置的照明状态的概要情况的主视图。
图 3 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仪表装置的显示板和导光部件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 体图及其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 4 是表示图 1 的主要部分所在处的剖视图。
图 5 是图 4 的放大剖视图。
图 6 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仪表装置的主视图。
图 7 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仪表装置的照明状态的概要情况的主视图。
图 8 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仪表装置的显示板和导光部件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 体图及其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 9 是表示图 6 的主要部分所在处的剖视图。 图 10 是图 9 的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 根据附图, 基于将本发明应用于车辆用的仪表装置的实施方式来进行说明。
图 1 至图 5 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这些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 方式。另外, 图 1 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仪表装置的主视图 ; 图 2 是表示图 1 的仪 表装置的照明状态的概要情况的主视图 ; 图 3 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显示板和导光部件的主 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及其局部放大剖视图 ; 图 4 是表示图 1 的主要部分所在处的剖视图 ; 图 5 是图 4 的放大剖视图。
在这些图中, 本实施方式的仪表装置包括 : 电路基板 1 ; 仪表主体 2, 与该电路基板 1 的背面侧电连接, 且通过机械组装而固定于该电路基板 1 的背面侧 ; 旋转轴 3, 设于该仪表 主体 2 上, 并穿过电路基板 1 而向电路基板 1 的表面侧前方延伸 ; 指针 4, 安装固定于旋转 轴 3 的上端侧 ; 显示板 5, 位于该指针 4 的背后侧 ; 透光性的导光部件 6, 与该显示板 5 的前 表面侧重合配置, 并能够被透视 ; 多个光源 7, 安装在电路基板 1 上 ; 壳体 8, 具有夹置于显 示板 5 与电路基板 1 之间的反射体 8a 和分隔壁 8b ; 衬板 9, 配置在显示板 5 和导光部件 6 的前表面侧, 并且在显示板 5 的视觉辨认显示区域和导光部件 6 的视觉辨认显示区域开口。
电路基板 1 由例如在玻璃环氧树脂类基材上实施了布线图案 ( 未图示 ) 的硬质电 路基板构成, 后述的光源、 例如进行仪表主体 2 的驱动和控制的驱动电路 ( 未图示 )、 例如电 阻和电容器等各种电路部件 ( 未图示 ) 导通地连接于布线图案。
仪表主体 2 由可动磁铁式仪表或步进电动机构成, 在本例中以旋转轴 3 贯通形成 在电路基板 1 上的轴孔的方式安装在电路基板 1 的背面侧, 且通过锡焊等合适的导通手段 而与布线图案电连接, 但仪表主体 2 也可以配置在电路基板 1 的前表面侧。指针 4 由透光性的合成树脂构成, 包括 : 对应于设在后述的显示板和导光部件 6 上 的显示部而指示的指示部件 41 ; 与该指示部件 41 一体地形成并组装固定在旋转轴 3 上的 指针基部 42 ; 和由遮光性的合成树脂构成, 并覆盖该指针基部 42 及指针部件 41 的旋转中 心侧的罩部件 43。
显示板 5 通过印刷等手段形成有显示部 51 和作为该显示部 51 的背景的底色部 52, 所述显示部 51 在沿着指针 4 的旋转轨道的圆弧状的区域中以排列形状配置并作为指针 4 的指示对象而由文字、 数字或记号等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在显示板 5 的表面实施了印 刷, 但是也可以进行背面印刷。
此外, 在印在显示板 5 上的显示部 51 的外侧, 形成有透光部 53, 该透光部 53 由使 显示板 5 自身开口而成的开口孔或切缺孔构成, 与该透光部 53 的位置相面对地配置导光部 件 6 的后述刻度部。 另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作为透光部 53, 是由开口孔或切缺孔形成的, 但 是也可以在底色部 52 的部位以不进行印刷的方式通过留白印刷部位形成透光部 53。
底色部 52 形成显示部 51 的背景, 在除显示部 51 区域以外的区域形成。这些显示 部 51 和底色部 52 是通过在作为显示板 5 的基材 ( 母材 ) 的透光性片状基板上利用丝网印 刷等手段而形成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 透光部 53 是在对显示板 5 实施了印刷之后通过冲裁 等手段而形成的。
即, 在由透明合成树脂片构成的基板表面的大致整个区域印刷形成第一印刷层 P1。该第一印刷层 P1 例如由白色的半透光性的油墨形成, 其自身在光源 7 非点亮时因外部 光的反射发出白色而能够被视觉辨认, 在光源 7 点亮时使该光源 7 的照射光线透过而以白 色被透光照明。
此外, 在第一印刷层 P1 的表面侧, 在除由文字、 数字或记号等构成的显示部 51 的 部位以外的地方印刷形成有第二印刷层 P2。该第二印刷层 P2 例如由黑色且具有遮光性的 油墨形成, 由未形成第二印刷层 P2 而使第一印刷层 P1 露出的区域形成显示部 51。
因此, 作为第一印刷层 P1 露出的区域且由文字、 数字或记号等构成的显示部 51 在 光源 7 非点亮时以白色被视觉辨认, 在光源 7 点亮时, 使光源 7 的光透过而以显示部 51 的 形态且以白色被透光照明。
另外, 在显示板 5 上, 在与仪表主体 2 的旋转轴 3 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贯通孔 54, 并设置成旋转轴 3 和指针 4 通过该贯通孔 54 能够连结。
导光部件 6 由具有透明的透光性的合成树脂构成, 并重合地配置在显示板 5 的前 表面侧。
在导光部件 6 上形成有光引导部 61, 该光引导部 61 在导光部件 6 的外周缘部以具 有规定间隔的方式设置, 并由使光源 7 的光线具有指向性地向着导光部件 6 内反射导光的 多个反射面构成。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 在导光部件 6 的外周缘部以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 形成有光引导部 61, 该光引导部 61 由使光源 7 的光线具有指向性地朝向导光部件 6 的中心 方向 ( 指针 4 的转动中心方向 ) 反射的多个反射面构成。此时, 导光部件 6 被形成为, 相对 于外周缘部的厚度尺寸而言, 中心侧的厚度尺寸薄, 由此形成得使经由光引导部 61 引导的 光线容易向中心方向导入。
此外, 在导光部件 6 的表面侧形成有从导光部件 6 一体地突出的凸状刻度部 62。 在该情况下, 凸状刻度部 62 重合在连结光引导部 61 与指针 41 的转动中心的线上而形成。此外, 在位于形成在导光部件 6 上的凸状刻度部 62 的背后的显示板 5 上的部位, 相对地设有由前述的开口孔或切缺孔构成的透光部 53。
此外, 在导光部件 6 和显示板 5 相对的导光部件 6 的背面设置有光反射处理部 63, 该光反射处理部 63 使从光源 7 发出的光线经由设于导光部件 6 上的反射面所构成光引导 部 61 而向目视侧方向反射导光。在该情况下, 光反射处理部 63 通过由细小凹凸构成的漫 反射部形成。
另外, 在导光部件 6 上形成有形状基本上与显示板 5 的形状相仿且在中央能够贯 穿插入指针轴 3 的开口孔 64。
光源 7 被安装在电路基板 1 上的合适部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 在电路基板 1 上分别 安装有 : 用于使指针 4 的指示部件 41 发光显示的光源 7、 对设在显示板 5 上的由文字、 数字 或记号等形成的显示部 51 进行透光照明的光源 7、 以及用于向导光部件 6 的光引导部 61 侧 及凸状刻度部 62 侧导入照射光线的光源 7。
在壳体 8 上形成有反射部 8a, 该反射部 8a 用于将来自对显示部 51 进行透光照明 的光源 7 的光线向显示板 5 的显示部 51 反射导光, 并且, 在壳体 8 上还形成有为了对指针 4 照明而被划分出的由大致圆筒状构成的分隔部 8b、 以及用于将显示部 51 的部位与设于其 外周侧的凸状刻度部 62 的部位之间分隔开的由大致圆筒状构成的分隔部 8b。 在这样构成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仪表装置中, 当在夜间等对指针 4、 显示板 5 以及导 光部件 6 进行照明显示的情况下, 通过使配置在显示板 5 的背后侧的 LED 等构成的光源 7 点亮, 指针 4 的指示部件 41 被发光显示, 并且设在显示板 5 上的显示部 51 以白色被透光照 明, 还有形成在导光部件 6 上的凸状刻度部 62 经由设在显示板 5 上的开口孔或切缺孔所构 成的透光部 53 而被导光照明。此外, 在显示板 5 和导光部件 6 由于凸状刻度部 63 而被立 体地形成的同时, 凸状刻度部 63 由于来自光源 7 的照射光线而看上去浮起来, 因此, 能够提 供观感良好、 且具有新颖的视觉辨认性的仪表装置。
与此同时, 经由与透光部 53 的部位相比位于外周侧而设置的多个光引导部 61 使 光源 7 的光线在朝向导光部件 6 的中心方向、 即指针 4 的旋转中心方向具有指向性的同时 在导光部件 6 的内部斑点状地反射导光, 因此, 能够看到在显示板 5 上以具有规定间隔的方 式呈带状地局部发光, 由此, 显示板 5 和导光部件 6 以局部立体地浮起的方式被照明显示。
此时, 由于在导光部件 6 的背面设置了光反射处理部 63, 该光反射处理部 63 使从 光源 7 发出的光线经由光引导部 61 而向目视侧方向反射导光, 并由细小凹凸所构成的漫反 射部形成, 所以, 从光源 7 发出的光线通过光反射处理部 63 而被向目视侧以斑点状反射导 光, 从而在显示板 5 上能够看到发光。
此外, 由于将配置凸状刻度部 62 的位置重合在连结导光部件 6 的光引导部 61 和 指针 4 的转动中心的线上而形成, 所以, 与凸状刻度部 62 的部位重合并连结光引导部 61 和 指针 4 的转动中心的线上被斑点状地反射导光从而看上去发光, 因此, 凸状刻度部 62 的部 位看上去是醒目的, 进一步呈现出立体感。
图 6 至图 10 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图 6 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仪 表装置的主视图 ; 图 7 是表示图 6 的仪表装置的照明状态的概要情况的图 ; 图 8 是表示该实 施方式的显示板和导光部件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及其局部放大剖视图 ; 图 9 是表示图 6 的主要部分所在处的剖视图 ; 图 10 是图 9 的放大剖视图。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 在显示板 5 上通过印刷等手段形成有显示部 51a 和作为该 显示部 51a 的背景的底色部 52a, 所述显示部 51 由例如作为速度计、 发动机转速计等指示仪 表的显示对象的 [km/h]、 [×1000rpm] 等文字、 数字或记号、 作为速度计、 发动机转速计的 指针的指示对象的数字等形成, 并且, 在显示板 5 上还形成有沿着指针 4 的旋转轨道的圆弧 状的区域具有排列形状而配置的刻度部 55a, 该刻度部 55a 是通过与所述显示部 51a 的部位 同样地在所述底色部 52a 的部位上进行留白印刷而形成的。此外, 透光部 53a 的部位也与 刻度部 55a 一样通过留白印刷而形成。另外, 透光部 53a 的位置设置在显示板 5 的与刻度 部 55a 的部位相比的外周缘部侧。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 显示部 51a、 底色部 52a、 刻度部 53a 等是在显示板 5 的背面 实施印刷而形成的, 在由透明的合成树脂片基板构成的显示板 5 的背面, 在除数字、 文字、 记号等的显示部 51a 的部位、 刻度部 55a 的部位和透光部 53a 的部位以外的部位印刷形成 第一背面印刷层 p1。该第一背面印刷层 p1 构成显示板 5 上的底色部 52a, 例如通过印刷黑 色且具有遮光性的油墨来形成。
在该底色部 52a 上, 在除透光部 53a 的部位以外的部位重叠地印刷形成由白色的 半透光性的油墨形成的第二背面印刷层 p2。 由此, 作为没有实施第一背面印刷层 p1 的部位的显示部 51a 和刻度部 55a 在光源 7 非点亮时以白色被视觉辨认, 在光源 7 点亮时使该光源 7 的照射光线透过第二背面印刷层 p2 而以显示部 51a 和刻度部 55a 的形态且以白色被透光照明。
另外, 在显示板 5 上, 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与仪表主体 2 的旋转轴 3 对应 的位置处形成贯通孔 54a, 并设置成旋转轴 3 与指针 4 能够通过该贯通孔 54a 而连结。
导光部件 6 由透明的具有透光性的合成树脂构成, 由沿着指针 4 的旋转轨道在中 央具有圆形的开口部 64a 的大致圆环形状构成, 并重合地配置在显示板 5 的前表面侧。
在导光部件 6 的外周缘部以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形成有光引导部 61a, 该光引导 部 61a 由使光源 7 的光线具有指向性地朝向导光部件 6 的中心方向 ( 指针 4 的转动中心方 向 ) 反射的多个反射面构成, 并且, 在导光部件 6 和显示板 5 相对的导光部件 6 的背面设置 有光反射处理部 63a, 该光反射处理部 63a 使从光源 7 发出的光线经由设于导光部件 6 上的 反射面所构成的光引导部 61a 而向目视侧方向反射导光。在该情况下, 光反射处理部 63a 通过由同心圆状的细小锯齿状槽部构成的反射部 ( 细密条纹 ) 形成。
此外, 光引导部 61a 形成在与透光部 53a 的部位 ( 留白印刷部位 ) 相对的、 导光部 件 6 的外周缘部的部位, 所述透光部 53a 与设置在显示板 5 上的刻度部 55a 的部位相邻且 位于刻度部 55a 的部位的外侧, 并且, 在刻度部 55a 的部位的外侧区域以外的区域也同样地 隔开合适的间隔形成光引导部 61a。在本实施方式中, 在速度计和发动机转速计等中, 在位 于比作为指针 4 的下限指示位置的 “刻度” 位置和 “最高数值刻度” 位置靠下方侧的显示板 5 的区域中的、 显示板 5 的外周缘部部位, 隔开合适的间隔设置有透光部 53a, 在与该透光部 53a 相对的导光部件 6 的外周缘部部位形成有由反射面构成的光引导部 61a。
光源 7 被安装在电路基板 1 上的合适部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 在电路基板 1 上分别 安装有 : 用于使指针 4 的指示部件 41 发光显示的光源 7、 对设在显示板 5 上的数字、 文字或 记号等的显示部 51a 和刻度部 55a 进行透光照明的光源 7、 以及用于向导光部件 6 的光引导 部 61a 侧导入照射光线的光源 7。
在壳体 8 上形成有反射部 8a, 该反射部 8a 用于将来自对显示部 51a 进行透光照明 的光源 7 的光线向显示板 5 的显示部 51a 反射导光, 并且, 在壳体 8 上还形成有为了对指针 4 照明而被划分出的由大致圆筒状构成的分隔部 8b、 以及用于将显示部 51a 的部位与设于 其外周侧的刻度部 55a 的部位之间分隔开的由大致圆筒状构成的分隔部 8b。
在这样构成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仪表装置中, 当例如在夜间等对指针 4、 显示板 5 以 及导光部件 6 进行照明显示的情况下, 通过使光源 7 点亮, 指针 4 的指示部件 41 被发光显 示, 并且设在显示板 5 上的显示部 51a 及刻度部 55a 以第二背面印刷层 p2 所具有的白色被 透光照明。
另外, 作为透光照明色, 不限于实施方式所记载的白色的配色, 通过例如蓝色和红 色等能够透光的油墨分色涂出第二背面印刷层 p2, 由此能够以将显示部 51a 和刻度部 55a 等的照明色任意设定而成的配色来透光照明。
与此同时, 来自光源 7 的照射光线经由在显示板 5 上通过留白印刷而形成的各个 透光部 53a 的部位而向导光部件 6 侧入光, 并通过由反射面构成的光引导部 61a 而使光源 7 的光线在朝向导光部件 6 的中心方向、 即指针 4 的旋转中心方向具有指向性的同时、 在导 光部件 6 的内部以规定的宽度呈线状被反射导光, 因此, 能够看到在显示板 5 上以隔开规定 间隔的方式呈带状或线状地局部发光, 由此, 显示板 5 和导光部件 6 以局部立体地浮起的方 式被照明显示。 此时, 由于在导光部件 6 的背面设置了光反射处理部 63, 该光反射处理部 63 使从 光源 7 发出的光线经由光引导部 61a 而向目视侧方向反射导光, 并由同心圆状的细小锯齿 状槽部构成, 所以, 从光源 7 发出的光线通过光反射处理部 63a 而被向目视侧以斑点状反射 导光, 从而在显示板 5 上能够看到发光。
此外, 由于将显示板 5 上的配置刻度部 55a 的位置重合在连结导光部件 6 的光引 导部 61a 和指针 4 的转动中心的线上而形成, 所以, 与刻度部 55a 的部位重合并连结光引导 部 61a 和指针 4 的转动中心的线上被斑点状地反射导光从而看上去发光, 因此, 刻度部 55a 的部位和显示部 51a 的部位看上去是醒目的, 从而能够提供观感良好的、 具有新颖的视觉 辨认性的仪表装置。
此外, 经由设置在从显示板 5 上的刻度部 55a 的位置远离的部位上的导光部件 6 的光引导部 61a 而被反射导光的光线也朝着指针 4 的旋转中心方向以规定的宽度呈线状被 反射导光, 因此, 能够看到在显示板 5 上以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呈带状或线状地局部发光, 由此, 显示板 5 和导光部件 6 以局部立体地浮起的方式被照明显示。
此外, 本实施方式的导光部件 6 由沿着指针 4 的旋转轨道在中央具有圆形开口的 开口部 64a 的大致圆环形状构成, 因此, 经由导光部件 6 的光引导部 61a 而被反射导光的光 线的一部分从圆形的开口部 64a 的端面射出, 显示板 5 的表面上被局部地照出, 从而显示板 5 上被以带状或线状明暗照明, 由此能够获得观感良好的新颖的照明效果。
另外, 在各实施方式中, 通过改变用于使指针 4 的指示部件 41 发光显示的光源 7、 对设在显示板 5 上的由文字、 数字或记号等形成的显示部 51、 51a 进行透光照明的光源 7、 以 及用于向导光部件 6 的光引导部 61、 61a 侧及刻度部 ( 凸状刻度部 62、 刻度部 55a) 侧导入 照射光线的光源 7 的点亮时序, 指针 4 的透光照明、 数字和文字或记号等的显示部 51、 51a 以及刻度部 ( 设在导光部件 6 上的凸状刻度部 62 和设在显示板 5 上的刻度部 55a) 等能够
具有时差地点亮显示, 由此还能够提供更加新颖和有趣的仪表装置。另外, 根据情况, 也可 以将使光线向导光部件 6 的光引导部 61 侧导入的光源 7 和用于将照射光线向刻度部 ( 凸 状刻度部 62、 刻度部 55a)62 侧导入的光源分别独立地配置, 并具有时差地点亮。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能够在本发明的主旨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实施。例 如,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 导光部件 6 是由无色透镜的合成树脂材料成型的, 但是也可 以通过含有例如蓝色颜料来着色成型, 在该情况下, 设在显示板 5 上的显示部 51、 51a 和刻 度部 55a 等是能够通过所着色的配色而被判断读出的, 此外,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作为刻度 部, 形成了在导光部件 6 的表面侧突出的凸状刻度部 62, 但是也可以在导光部件 6 的表面或 背面形成由凹陷构成的刻度部, 还可以根据情况对导光部件 6 和显示板 5 分别设置刻度, 能 够通过组合来强调进一步的进深感。
此外, 光引导部 61、 61a 在导光部件 6 的外周缘部以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设置, 并 使光源 7 的光线具有指向性地向导光部件 6 的中心方向 ( 指针 4 的转动中心方向 ) 反射, 这 样的多个光引导部 61、 61a 的配设位置、 光引导部 61、 61a 的形状和个数等只要合适设定即 可。此外, 光反射处理部 63、 63a 使从形成在导光部件 6 的背面侧的光源 7 发出的光线经由 光引导部 61、 61a 而向目视侧方向反射导光, 作为这样的光反射处理部 63、 63a 的凹凸形状, 并不限于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形状, 能够合适地设定成纹理加工、 条纹式样等, 其配置位置 也也是只要配合显示板 5、 导光部件 6 的形状而分别设置即可。
另外, 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 作为显示板 5 的形状, 形成为大致圆形形 状, 但是, 也能够以方形的显示板的形状、 椭圆形状等变形实施。 此时, 在形状彼此不同的显 示板 5 的表面侧, 将导光部件 6 配合着显示板 5 的形状而重合地配置, 在该导光部件 6 的外 周缘部以在规定部位隔开间隔的方式形成光引导部 61, 并且, 在导光部件 6 的背面设置将 从光源 7 发出的光线经由光引导部 61 向目视侧方向反射导光的光反射处理部 63, 由此能够 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在该情况下, 由于与各实施方式同样地在向着导光 部件 6 的中心方向 ( 指针 4 的转动中心方向 ) 具有指向性的同时以线状或带状反射导光, 或是在与指针 4 的转动中心方向不同的方向等上具有指向性并以线状或带状反射导光, 由 此, 能够经由设置在导光部件 6 的背面的光反射处理部 63 向视线方向以斑点状反射而发 光, 也可以根据情况设定成以线状、 带状发光的方向彼此交叉, 从而能够获得在观感方面也 新颖的照明效果。
工业实用性
此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作为其应用例, 以车辆用仪表和摩托车等的仪表装置为 例进行了说明, 但是, 本发明并不限于车辆用的仪表装置, 在船舶用的仪表装置、 农用机械 和工程机械等特种车辆的仪表装置中也能够应用。
本申请基于 2009 年 6 月 22 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 2009-147580 号。在本说明书 中, 日本专利申请 2009-147580 号的说明书、 权利要求书以及所有附图作为参照被引用。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电路基板
2 仪表主体
3 旋转轴
4 指针5 显示板 6 导光部件 7 光源 8 壳体 8a 反射部 8b 分隔壁 9 衬板 41 指示部件 42 指示基部 43 罩部件 51、 51a 显示部 52、 52a 底色部 53、 53a 透光部 54、 54a 贯通孔 55a 刻度部 61、 61a 光引导部 ( 反射面 ) 62 凸状刻度部 63、 63a 光反射处理部 64 开口孔 64a 开口部 P1 第一印刷层 P2 第二印刷层 p1 第一背面印刷层 p2 第二背面印刷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