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以及高强度管道用钢管.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919540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57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80039943.5

申请日:

2010.09.01

公开号:

CN102482744A

公开日:

2012.05.3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22C 38/0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变更后权利人: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日本东京变更后权利人:日本东京登记生效日:2013031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22C 38/00申请日:20100901|||公开

IPC分类号:

C22C38/00; C22C38/14; C22C38/58; C21D8/02; C21D8/10

主分类号:

C22C38/00

申请人: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发明人:

原卓也; 藤城泰志; 寺田好男; 铃木豪; 村木太郎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2009.09.09 JP 2009-208324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

陈建全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最适合用于石油、天然气等的输送用管道等所使用的钢管的低温韧性优良的管道用钢板以及管道钢管,其中以质量%计,含有C:0.02~0.08%、Si:0.01~0.5%、Mn:1.2~1.8%、Nb:0.001~0.10%、N:0.0010~0.0050%、Ca:0.0001~0.0050%,且限制P为0.01%以下,S为0.0020%以下,Ti为0.001~0.030%、Al为0.030%以下,O为0.0035%以下,剩余部分包含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并且满足S/Ca<0.5,还限制最大Mn偏析度为2.0以下,Nb偏析度为4.0以下,Ti偏析度为4.0以下。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 其特征在于, 以质量%计, 含有 : C: 0.03 ~ 0.08%、 Si : 0.01 ~ 0.5%、 Mn : 1.6 ~
2: 3%、 Nb : 0.001 ~ 0.05%、 N: 0.0010 ~ 0.0050%、 Ca : 0.0001 ~ 0.0050 %, 且 限 制 P 为 0.015 % 以 下, S 为 0.0020 % 以 下, Ti 为 0.001 ~ 0.030%, Al 为 0.030%以下, O 为 0.0035%以下, 剩余部分包含 Fe 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 素, 并且满足 S/Ca < 0.5, 还限制最大 Mn 偏析度为 2.0 以下, Nb 偏析度为 4.0 以下, Ti 偏 析度为 4.0 以下, 并且将以轧制方向为轴向轧制面倾斜 40°的部位处的 {100} 的聚集度限 制为 4.0 以下, 所述钢板具有 600MPa 以上的抗拉强度。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 其特征在于, 以质量% 计, 还含有 Ni : 0.01 ~ 2.0%、 Cu : 0.01 ~ 1.0%、 Cr : 0.01 ~ 1.0%、 Mo : 0.01 ~ 0.60%、 W: 0.01 ~ 1.0 %、 V: 0.01 ~ 0.10 %、 Zr : 0.0001 ~ 0.050 %、 Ta : 0.0001 ~ 0.050 %、 B: 0.0001 ~ 0.0020%的 1 种或 2 种以上。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 其特征在于, 以质 量%计, 还含有 REM : 0.0001 ~ 0.01 %、 Mg : 0.0001 ~ 0.01 %、 Y: 0.0001 ~ 0.005 %、 Hf : 0.0001 ~ 0.005%、 Re : 0.0001 ~ 0.005%中的 1 种或 2 种以上。 4. 根据权利要求 1 ~ 3 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 其中, 具有 贝氏体 + 马氏体组织。 5. 根据权利要求 1 ~ 4 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 其中, 平均 原奥氏体的平均粒径为 10μm 以下, 且具有贝氏体 + 马氏体组织。 6. 根据权利要求 1 ~ 5 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 其中, 具有 贝氏体 + 马氏体组织, 且铁素体分率低于 10%。 7. 根据权利要求 1 ~ 6 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 其特征在 于, 中心偏析部的最高硬度为 400Hv 以下。 8. 一种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管, 其特征在于, 母材以质量%计含有 C : 0.03 ~ 0.08 %、 Si : 0.01 ~ 0.5 %、 Mn : 1.6 ~ 2.3 %、 Nb : 0.001 ~ 0.05 %、 N: 0.0010 ~ 0.0050 %、 Ca : 0.0001 ~ 0.0050 %, 且 限 制 P 为 0.015 % 以 下, S 为 0.002 % 以 下, Ti 为 0.030%以下、 Al 为 0.030%以下, O 为 0.0035%以下, 剩余部分包含 Fe 以及不可避免的杂 质元素, 并且满足 S/Ca < 0.5, 还限制最大 Mn 偏析度为 2.0 以下, Nb 偏析度为 4.0 以下, Ti 偏析度为 .0 以下, 而且将以轧制方向为轴向轧制面倾斜 40°的部位处的 {100} 的聚集度限 制为 4.0 以下, 所述钢管具有 600MPa 以上的抗拉强度。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母材 以质量%计还含有 Ni : 0.01 ~ 2.0 %、 Cu : 0.01 ~ 1.0 %、 Cr : 0.01 ~ 1.0 %、 Mo : 0.01 ~ 0.60%、 W: 0.01 ~ 1.0%、 V: 0.01 ~ 0.10%、 Zr : 0.0001 ~ 0.050%、 Ta : 0.0001 ~ 0.050%、 B: 0.0001 ~ 0.0020%的 1 种或 2 种以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 8 或 9 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母材以质量%计还含有 REM : 0.0001 ~ 0.01 %、 Mg : 0.0001 ~ 0.01 %、 Y: 0.0001 ~ 0.005%、 Hf : 0.0001 ~ 0.005%、 Re : 0.0001 ~ 0.005%中的 1 种或 2 种以上。 11. 根据权利要求 8 ~ 10 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管, 其中, 具 有贝氏体 + 马氏体组织。 12. 根据权利要求 8 ~ 11 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管, 其中, 平 2 均原奥氏体的平均粒径为 10μm 以下, 且具有贝氏体 + 马氏体组织。 13. 根据权利要求 8 ~ 12 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管, 其中, 具 有贝氏体 + 马氏体组织, 且铁素体分率低于 10%。 14. 根据权利要求 8 ~ 13 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管, 其特征 在于, 中心偏析部的最高硬度为 400Hv 以下。
4: 0 以下, Ti 偏 析度为 4.0 以下, 并且将以轧制方向为轴向轧制面倾斜 40°的部位处的 {100} 的聚集度限 制为 4.0 以下, 所述钢板具有 600MPa 以上的抗拉强度。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 其特征在于, 以质量% 计, 还含有 Ni : 0.01 ~ 2.0%、 Cu : 0.01 ~ 1.0%、 Cr : 0.01 ~ 1.0%、 Mo : 0.01 ~ 0.60%、 W: 0.01 ~ 1.0 %、 V: 0.01 ~ 0.10 %、 Zr : 0.0001 ~ 0.050 %、 Ta : 0.0001 ~ 0.050 %、 B: 0.0001 ~ 0.0020%的 1 种或 2 种以上。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 其特征在于, 以质 量%计, 还含有 REM : 0.0001 ~ 0.01 %、 Mg : 0.0001 ~ 0.01 %、 Y: 0.0001 ~ 0.005 %、 Hf : 0.0001 ~ 0.005%、 Re : 0.0001 ~ 0.005%中的 1 种或 2 种以上。 4. 根据权利要求 1 ~ 3 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 其中, 具有 贝氏体 + 马氏体组织。
5: 根据权利要求 1 ~ 4 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 其中, 平均 原奥氏体的平均粒径为 10μm 以下, 且具有贝氏体 + 马氏体组织。
6: 根据权利要求 1 ~ 5 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 其中, 具有 贝氏体 + 马氏体组织, 且铁素体分率低于 10%。
7: 根据权利要求 1 ~ 6 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 其特征在 于, 中心偏析部的最高硬度为 400Hv 以下。
8: 一种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管, 其特征在于, 母材以质量%计含有 C : 0.03 ~ 0.08 %、 Si : 0.01 ~ 0.5 %、 Mn : 1.6 ~ 2.3 %、 Nb : 0.001 ~ 0.05 %、 N: 0.0010 ~ 0.0050 %、 Ca : 0.0001 ~ 0.0050 %, 且 限 制 P 为 0.015 % 以 下, S 为 0.002 % 以 下, Ti 为 0.030%以下、 Al 为 0.030%以下, O 为 0.0035%以下, 剩余部分包含 Fe 以及不可避免的杂 质元素, 并且满足 S/Ca < 0.5, 还限制最大 Mn 偏析度为 2.0 以下, Nb 偏析度为 4.0 以下, Ti 偏析度为 .0 以下, 而且将以轧制方向为轴向轧制面倾斜 40°的部位处的 {100} 的聚集度限 制为 4.0 以下, 所述钢管具有 600MPa 以上的抗拉强度。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母材 以质量%计还含有 Ni : 0.01 ~ 2.0 %、 Cu : 0.01 ~ 1.0 %、 Cr : 0.01 ~ 1.0 %、 Mo : 0.01 ~ 0.60%、 W: 0.01 ~ 1.0%、 V: 0.01 ~ 0.10%、 Zr : 0.0001 ~ 0.050%、 Ta : 0.0001 ~ 0.050%、 B: 0.0001 ~ 0.0020%的 1 种或 2 种以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 8 或 9 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母材以质量%计还含有 REM : 0.0001 ~ 0.01 %、 Mg : 0.0001 ~ 0.01 %、 Y: 0.0001 ~ 0.005%、 Hf : 0.0001 ~ 0.005%、 Re : 0.0001 ~ 0.005%中的 1 种或 2 种以上。
11: 根据权利要求 8 ~ 10 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管, 其中, 具 有贝氏体 + 马氏体组织。
12: 根据权利要求 8 ~ 11 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管, 其中, 平 2 均原奥氏体的平均粒径为 10μm 以下, 且具有贝氏体 + 马氏体组织。
13: 根据权利要求 8 ~ 12 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管, 其中, 具 有贝氏体 + 马氏体组织, 且铁素体分率低于 10%。
14: 根据权利要求 8 ~ 13 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管, 其特征 在于, 中心偏析部的最高硬度为 400Hv 以下。

说明书


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以及高强度管道用钢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最适合用于石油、 天然气等的输送用管道等用途的低温韧性优良的管 道用钢板以及管道用钢管。
     背景技术 近年来, 作为原油、 天然气的长距离输送方法, 管道的重要性越来越高。 目前, 作为 长距离输送用的干线管道, 美国石油协会 (API) 标准 X65 成为设计的基础, 实际的使用量也 占压倒性多数。但是, 为了 (1) 通过高压化提高输送效率和 (2) 通过管道的外径、 重量的降 低来提高现场施工效率, 要求更高强度的管道。目前为止直至 X80( 抗拉强度为 620MPa 以 上 ) 的管道已经被实用化, 但对更高强度的管道的需求不断增强。目前, 高强度管道制造法 的研究中, 对于 X80 管道的制造技术 ( 非专利文献 1 以及 2)、 X100( 抗拉强度为 760MPa 以 上 ) 管道的制造技术、 以及 X120 管道的制造技术 ( 专利文献 1 以及 2) 进行了报道。但是, 这样的高强度管道也要求脆性破坏裂纹传播停止特性和高速延展性破坏裂纹传播停止特 性, 如果与其相关的课题无法解决, 则即使能够制造钢板以及钢管, 也不可能作为管道实用 化。
     关于脆性破坏裂纹传播停止特性, 特别是需要即使从将管道连接的圆周焊接部产 生脆性破坏也使脆性破坏停止。脆性破坏的裂纹传播速度达到 350m/ 秒以上, 脆性破坏有 可能是高达 100m 直至数 km 的长距离破坏, 因为由该预想的受害的严重程度而受到重视。 作 为评价该脆性破坏裂纹传播停止特性的小型试验, 要求在 DWTT(Drop Weight Tear Test : 落锤试验 ) 中在标准规定温度下具有 85%以上的延性断口率 ( 也称为塑性断口率 )。
     另一方面, 高速延展性破坏裂纹传播停止特性是在钢管的管轴方向上延展性破 坏以高达 100m/ 秒以上的高速进行长距离传播的现象。关于该高速延展性破坏也有可能 是高达 100m 直至数 km 的长距离破坏, 因为由该预想的受害的严重程度而受到重视。据 认为该高速延展性破坏与钢管的夏比能量具有相关性, 通过确保该夏比吸收能量 (Charpy absorption energy) 来防止该高速延展性破坏。
     但是, 这些防止基准是以 70ksi( = 490MPa) 以下的强度水平的钢管来确立的, 对 于近年开发的具有 80ksi( = 560MPa) 以上的抗拉强度的钢板来说, 上述参数有可能不充 分。预测该具有 80ksi 以上的钢板的高速延展性破坏传播停止特性的方法尚未确立。与此 相对, 针对高强度管道提出了下述的想法 : 由 DWTT 引起的破坏的传播能量、 裂纹开口角度 (CTOA) 或者通过预裂产生一次延展性破坏后的由 DWTT 产生的传播能量与高速延展性破坏 裂纹传播停止特性相对应。
     为了提高该由 DWTT 引起的脆性裂纹传播停止特性和延展性裂纹传播停止特性, 需要使延展性、 脆性转变温度为标准规定温度以下。 为了降低延展性、 脆性转变温度, 即, 使 低温韧性良好, 需要使晶粒粒径变微细。作为高强度管道的微观组织, 成为以贝氏体、 马氏 体为主体的组织。作为以贝氏体、 马氏体为主体的组织中的晶粒微细化的方法, 已知有 : 使 渣饼厚度变薄。但是, 使渣饼厚度变薄是有限度的。另外已知, 在以贝氏体、 马氏体为主体
     的组织的情况下, 在以轧制方向为轴向轧制面倾斜 40°的面 ( 以下称为 40°面 ) 上 {100} 聚集。 {100} 为铁的解理面, 如果存在中心偏析等的脆化部, 则从该脆化部产生脆性破坏, 在 {100} 聚集的 40°面上脆性破坏连续传播, 难以向延展性破坏转移。以上是以贝氏体、 马氏 体为主体的组织中的 DWTT 延展性、 脆性破坏温度没有向低温侧偏移的一大课题。因此, 由 以贝氏体、 马氏体为主体的组织形成生成了铁素体的多相组织, 创制在 40°面上没有聚集 {100} 的组织, 即使在具有中心偏析等的情况下, 也进行立刻抑制脆性破坏的组织控制 ( 专 利文献 3)。 在创制这样的铁素体的情况下, 强度越高, 铁素体的量越受到限制。 如果铁素体 的量受到限制, 则在 40°面上的 {100} 的聚集不受抑制, 因此在该面上脆性裂纹容易传播。 另外, 在钢管整体中使铁素体均匀地分散也是一个课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 1 国际公开 96/023083 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 2 国际公开 96/023909 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 3 日本特开 2008-013800 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 1NKK 技报 No.138(1992), pp24-31
     非专利文献 2 The 7th Offshore Mechanics and Arctic Engineering(1988), Volume V, pp179-185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一直以来, 作为以贝氏体、 马氏体为主体的组织中的晶粒微细化的方法, 已知使渣 饼厚度变薄, 但由于铸坯的厚度具有上限, 因此使渣饼厚度变薄是有限度的。另外已知, 在 以贝氏体、 马氏体为主体的组织的情况下, 在以轧制方向为轴向轧制面倾斜 40°的面 ( 以 下称为 40°面 ) 上 {100} 聚集。存在的一大课题是 : {100} 为铁的解理面, 如果存在中心偏 析等的脆化部, 则从该脆化部产生脆性破坏, 在 {100} 聚集的 40°面上脆性破坏连续传播, 从而没有向延展性破坏转移。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进行的, 其课题是改善在具有以贝氏体、 马氏体为主 体的组织的管道等中使用的钢管的低温韧性、 特别是脆性破坏裂纹传播停止特性和高速延 展性破坏裂纹传播停止特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们对用于得到抗拉强度为 600MPa 以上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 钢板以及高强度管道用钢管的钢材应该满足的条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从而发明了新型的 超高强度管道用钢板以及高强度管道用钢管。另外发现, 即使是以贝氏体、 马氏体为主体 的组织, 像中心偏析这样的脆化相也显著缓和, 当该部位的低温韧性提高时, DWTT 等的延展 性 - 脆性转变温度有可能降低。本发明的主旨如下。
     (1) 一种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 其特征在于, 以质量%计, 含有 : C: 0.03 ~ 0.08 %、 Si : 0.01 ~ 0.5 %、 Mn : 1.6 ~ 2.3 %、 Nb : 0.001 ~ 0.05 %、 N: 0.0010 ~ 0.0050 %、 Ca : 0.0001 ~ 0.0050 %, 且限制 P 为 0.015 %以下, S 为 0.0020 %以下, Ti 为0.030%以下, Al 为 0.030%以下, O 为 0.0035%以下, 剩余部分包含 Fe 以及不可避免的杂 质元素, 并且满足 S/Ca < 0.5, 还限制最大 Mn 偏析度为 2.0 以下, Nb 偏析度为 4.0 以下, Ti 偏析度为 4.0 以下, 并且将以轧制方向为轴向轧制面倾斜 40°的部位处的 {100} 的聚集度 限制为 4.0 以下, 所述钢材具有 600MPa 以上的抗拉强度。
     (2) 根据 (1) 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 其特征在于, 以质量% 计, 还含有 Ni : 0.01 ~ 2.0%、 Cu : 0.01 ~ 1.0%、 Cr : 0.01 ~ 1.0%、 Mo : 0.01 ~ 0.60%、 W: 0.01 ~ 1.0 %、 V: 0.01 ~ 0.10 %、 Zr : 0.0001 ~ 0.050 %、 Ta : 0.0001 ~ 0.050 %、 B: 0.0001 ~ 0.0020%的 1 种或 2 种以上。
     (3) 根据 (1) 或 (2) 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 其特征在于, 以质 量%计, 还含有 REM : 0.0001 ~ 0.01 %、 Mg : 0.0001 ~ 0.01 %、 Y: 0.0001 ~ 0.005 %、 Hf : 0.0001 ~ 0.005%、 Re : 0.0001 ~ 0.005%中的 1 种或 2 种以上。
     (4) 根据 (1) ~ (3) 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 其中, 具 有贝氏体 + 马氏体组织。
     (5) 根据 (1) ~ (4) 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 其中, 平 均原奥氏体的平均粒径为 10μm 以下, 且具有贝氏体 + 马氏体组织。
     (6) 根据 (1) ~ (6) 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 其中, 具 有贝氏体 + 马氏体组织, 且铁素体分率低于 10%。
     (7) 根据 (1) ~ (6) 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 其特征在 于, 中心偏析部的最高硬度为 400Hv 以下。
     (8) 一种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管, 其特征在于, 母材以质量%计含有 C: 0.03 ~ 0.08%、 Si : 0.01 ~ 0.5%、 Mn : 1.6 ~ 2.3%、 Nb : 0.001 ~ 0.05%、 N: 0.0010 ~ 0.0050 %、 Ca : 0.0001 ~ 0.0050 %, 且 限 制 P 为 0.015 % 以 下, S 为 0.002 % 以 下, Ti 为 0.001 ~ 0.030%、 Al 为 0.030%以下, O 为 0.0035%以下, 剩余部分包含 Fe 以及不可避免 的杂质元素, 并且满足 S/Ca < 0.5, 还限制最大 Mn 偏析度为 2.0 以下, Nb 偏析度为 4.0 以 下, Ti 偏析度为 4.0 以下, 而且将以轧制方向为轴向轧制面倾斜 40°的部位处的 {100} 的 聚集度限制为 4.0 以下, 所述钢管具有 600MPa 以上的抗拉强度。
     (9) 根据 (8) 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母材 以质量%计还含有 Ni : 0.01 ~ 2.0 %、 Cu : 0.01 ~ 1.0 %、 Cr : 0.01 ~ 1.0 %、 Mo : 0.01 ~ 0.60%、 W: 0.01 ~ 1.0%、 V: 0.01 ~ 0.10%、 Zr : 0.0001 ~ 0.050%、 Ta : 0.0001 ~ 0.050%、 B: 0.0001 ~ 0.0020%的 1 种或 2 种以上。
     (10) 根据 (8) 或 (9) 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母材以质量%计还含有 REM : 0.0001 ~ 0.01 %、 Mg : 0.0001 ~ 0.01 %、 Y: 0.0001 ~ 0.005%、 Hf : 0.0001 ~ 0.005%、 Re : 0.0001 ~ 0.005%中的 1 种或 2 种以上。
     (11) 根据 (8) ~ (10) 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管, 其中, 具有贝氏体 + 马氏体组织。
     (12) 根据 (8) ~ (11) 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管, 其中, 平均原奥氏体的平均粒径为 10μm 以下, 且具有贝氏体 + 马氏体组织。
     (13) 根据 (8) ~ (12) 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管, 其中, 具有贝氏体 + 马氏体组织, 且铁素体分率低于 10%。(14) 根据 (8) ~ (13) 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管, 其特征 在于, 中心偏析部的最高硬度为 400Hv 以下。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 Mn、 Nb、 Ti 的偏析度降低, 中心偏析部的最高硬度的上升被抑制, 从而 能够制造低温韧性优良的管道用钢板以及管道用钢管等, 产业上的贡献极其显著。 附图说明
     图 1 表示 0.06C-1.9Mn-Ni-Cu-Cr 体系中最大 Mn 偏析度对于 DWTT 延性断口率的 图 2 表示 0.06C-1.9Mn-Ni-Cu-Cr 体系中 Nb 偏析度对于 DWTT 延性断口率的影响。 图 3 表示 0.06C-1.9Mn-Ni-Cu-Cr 体系中 Ti 偏析度对于 DWTT 延性断口率的影响。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 对本发明的内容详细地进行说明。本发明是涉及具有 600MPa 以上的抗拉强 度 (TS) 的低温韧性优良的超高强度管道的发明。该强度水平的超高强度管道与作为以往 主流的 X65 相比能够耐受更高的压力, 因此在相同的尺寸下能够输送更多的气体。在 X65 的情况下, 为了提高压力, 需要使壁厚增厚, 材料费、 输送费、 现场焊接施工费提高, 从而管 道铺设费大幅上升。这是因为, 需要具有 600MPa 以上的抗拉强度 (TS) 的高速延展性破坏 特性优良的超高强度管道。另一方面, 当要成为高强度时, 钢管的制造急剧变困难。在该情 况下, 为了得到包括缝焊部在内的目标特性, 特别是需要改善高速破坏特性, 改善母材的低 温韧性, 改善焊接金属以及焊接热影响部的低温韧性, 而且在破裂试验中使管体断裂。 对母材的高速延展性破坏特性进行说明。 本发明人们对满足母材的高速延展性破 坏特性所需的母材的钢板的破坏韧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结果发现如下情况。
     为了使脆性破坏裂纹传播阻止特性和高速延展性破坏裂纹传播特性提高, 需要母 材具有高的破坏传播停止特性。为了实现该特性, 例如已知重要的是提高落锤试验 (DWTT) 中的延性断口率、 以及提高破坏传播能量。在具有 600MPa 以上的抗拉强度的高强度的情况 下, 基本上为以贝氏体或者马氏体为主体的组织, 在该情况下, 从 Ar3 点以上的温度进行冷 却, 制成钢板。在该情况下, 在作为铁的解理面的 {100} 在以轧制方向为轴相对于轧制面为 40 度的位置处聚集。以下, 在本说明书中, 将以轧制方向为轴相对于轧制面为 40 度的位置 处的面称为 “40°面” 。具体而言, 与无规的情况下的聚集相比, 得到具有 2 倍以上的聚集。 以下, 本说明书中, 将与该无规的情况相比的 {100} 的聚集的比例称为 “聚集度” 。
     在高强度钢的情况下, 例如中心偏析的水平差时, 由于中心偏析而产生脆性破坏, 该脆性破坏沿 40°面传播, DWTT 延性断口率和传播能量显著降低。发明人们对中心偏析部 的最大 Mn 偏析度、 Ti 偏析度、 Nb 的偏析度与 DWTT 延性断口率以及 DWTT 传播能量的关系进 行了考察, 结果发现, 中心偏析的最大 Mn 偏析度、 Ti 偏析度、 Nb 偏析度大大地影响了 DWTT 延性断口率或者 DWTT 传播能量。
     图 1 ~ 3 中表示 0.06C-1.9Mn-Ni-Cu-Cr 体系中 Mn、 Ti、 Nb 的最大偏析度对 DWTT 延性断口率的影响。可以判定, 当最大 Mn 偏析度、 Ti 偏析度、 Nb 偏析度降低时, DWTT 延性 断口率显著降低。特别是, 当最大 Mn 偏析度为 2.0 以下、 Ti 偏析度为 4.0 以下、 Nb 偏析度
     为 4.0 以下时, DWTT 延性断口率显著上升。本发明人们认为这样通过最大 Mn 偏析度、 Ti 偏 析度、 Nb 偏析度降低而使 DWTT 延性断口率显著提高的理由如下。
     当 Mn 偏析度提高时, 该区域中的 Mn 浓度上升。因此, 中心偏析部的淬火性提高, 与正常部相比硬度大幅上升。 该区域中的硬度上升时, 低温韧性、 具体而言破坏的产生特性 显著降低。因此, 容易从中心偏析产生破坏, 在 40°面上脆性破坏发展。与此相对, 当最大 Mn 偏析度降低时, 中心偏析部的硬度的上升被抑制, 破坏的发生阻止值提高。
     另一方面, Ti 偏析度、 Nb 偏析度提高时, 中心偏析部中的 Ti、 Nb 的碳氮化物的生 成变显著, 这使破坏的产生特性显著降低。相反, 当 Ti、 Nb 的偏析度降低时, 中心偏析部中 的 Ti、 Nb 的碳氮化物的生成被抑制, 破坏的发生特性提高。需要说明的是, 最大 Mn 偏析度 提高时, 以 MnS 的生成不会变显著的方式添加 Ca, 由此抑制 MnS 的形成。
     在此, 本发明中, 最大 Mn 偏析度是指, 与钢板以及钢管的除去了中心偏析部后的 平均 Mn 量相对的中心偏析部的最大 Mn 量。同样地 Nb 偏析度和 Ti 偏析度是指, 与钢板以 及钢管的除去了中心偏析部后的平均 Nb 量 (Ti 量 ) 相对的中心偏析部的平均化的最大 Nb 量 (Ti 量 )。
     另外, 在测定最大 Mn 偏析度的情况下, 通过 EPMA( 电子探针微分析仪, Electron Probe Micro Analyzer) 或能够将由 EPMA 得到的测定结果进行图像处理的 CMA( 计算机辅 助微分析仪, Computer Aided Micro Analyzer) 来测定钢板以及钢管的 Mn 浓度分布。同 样地关于 Nb 偏析度以及 Ti 偏析度, 也通过 EPMA 或 CMA 分别测定 Nb 浓度分布以及 Ti 浓度 分布。 此时, 根据 EPMA( 或 CMA) 的探头直径不同, 最大 Mn 偏析度的数值会发生变化。本 发明人们发现, 通过使探头直径为 2μm, 能够适当地评价 Mn 的偏析。 关于 Nb 偏析度以及 Ti 偏析度也可知, 通过使探头直径为 2μm, 能够适当地评价偏析。在 Nb 和 Ti 的情况下, 由于 无法正确地求出最大值, 因此求出将测定数据平均化后的值、 即板厚方向的平均的最大值。 需要说明的是, 存在 MnS、 TiN、 Nb(C, N) 等夹杂物时, 最大 Mn 偏析度、 Ti 偏析度、 Nb 偏析度 表观上增大, 因此在碰上有夹杂物的情况下, 除去其值后进行评价。
     以下, 对本发明中的母材的化学成分的限定理由进行阐述。
     C: C 是使钢的强度提高的元素, 作为其有效的下限, 需要添加 0.03%以上。 另一方 面, C 量超过 0.08%时, 会促进碳化物的生成而损害中心偏析部的低温韧性, 因此将上限设 定为 0.08%以下。另外, 为了抑制正常部的低温韧性、 焊接性和韧性的降低, 优选将 C 量的 上限设定为 0.07%以下。
     Si : Si 为脱氧元素, 需要添加 0.01%以上。另一方面, Si 量超过 0.5%时, 会使焊 接热影响部 (HAZ) 的韧性降低, 因此将上限设定为 0.5%以下。
     Mn : Mn 为使强度以及韧性提高的元素, 需要添加 1.6%以上。另一方面, Mn 量超过 2.3%时, 将使中心偏析部的低温韧性和 HAZ 韧性降低, 因此将上限设定为 2.3%以下。 为了 抑制中心偏析部的低温韧性劣化, 优选将 Mn 量的上限设定为 2.0%以下。
     Nb : Nb 是有助于形成碳化物、 氮化物、 提高强度的元素。为了得到效果, 需要添加 0.001%以上的 Nb。但是, 过量添加 Nb 时, Nb 偏析度会增加, 导致 Nb 的碳氮化物聚集, 从而 耐 HIC 性降低。因此, 本发明中, 将 Nb 量的上限设定为 0.05%以下。
     N: N 是形成 TiN、 NbN 等氮化物的元素, 为了利用氮化物使加热时的奥氏体粒径变
     微细, 需要使 N 量的下限值为 0.0010%以上。 但是, N 的含量超过 0.0050%时, Ti 与 Nb 的碳 氮化物变得容易聚集, 损害耐 HIC 性。因此, 将 N 量的上限设定为 0.0050%以下。需要说明 的是, 在要求韧性等的情况下, 为了抑制 TiN 的粗大化, 优选将 N 量的上限设定为 0.0035% 以下。
     P: P 是杂质, 含量超过 0.015%时, 损害耐 HIC 性, 并且 HAZ 的韧性降低。因此, 将 P 的含量的上限限制为 0.01%以下。
     S: S 是在热轧时生成沿轧制方向延伸的 MnS、 使低温韧性降低的元素。因此, 本发 明中, 需要降低 S 量, 将上限限制为 0.0020%以下。 另外, 为了使韧性提高, 优选将 S 量设定 为 0.0010%以下。S 量越少越优选, 但难以使 S 量低于 0.0001%, 从制造成本的观点考虑, 优选将下限设定为 0.0001%以上。
     Ti : Ti 是通常作为脱氧剂和氮化物形成元素而用于晶粒的细粒化的元素, 本发明 中, 其是通过碳氮化物的形成而使耐 HIC 性和韧性降低的元素。因此, 将 Ti 的含量的上限 限制为 0.030%以下。另外, 在添加低于 0.001%时, 得不到晶粒微细化的效果, 因此将下限 设定为 0.001%。
     Al : Al 是脱氧元素, 但在本发明中, 添加量超过 0.030%时, 观察到 Al 氧化物的聚 集束, 因此限制为 0.030%以下。在要求韧性的情况下, 优选使 Al 量的上限为 0.017%以 下。Al 量的下限值没有特别的限定, 但为了使钢水中的氧量降低, 优选添加 0.0005%以上 的 Al。 O: O 为杂质, 为了抑制氧化物的聚集, 使低温韧性提高, 将上限限制为 0.0035 % 以下。为了抑制氧化物的生成, 使母材以及 HAZ 韧性提高, 优选将 O 量的上限值设定为 0.0030%以下。O 量的最佳上限为 0.0020%以下。
     Ca : Ca 是生成硫化物 CaS、 抑制沿轧制方向延长的 MnS 的生成、 显著有助于低 温韧性的改善的元素。Ca 的添加量低于 0.0001 %时, 得不到效果, 因此将下限值设定为 0.0001%以上。另一方面, Ca 的添加量超过 0.0050%时, 氧化物聚集, 损害了低温韧性, 因 此将上限设定为 0.0050%以下。
     本发明中, 通过添加 Ca 而形成 CaS 来固定 S, 因此 S/Ca 的比是重要的指标。S/Ca 的比为 0.5 以上时, 生成 MnS, 形成在轧制时发生延伸化的 MnS。其结果, 低温韧性劣化。因 此, 使 S/Ca 的比低于 0.5。
     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中, 作为改善强度以及韧性的元素, 可以添加 Ni、 Cu、 Cr、 Mo、 W、 V、 Zr、 Ta、 B 中的 1 种或 2 种以上的元素。
     Ni : Ni 是对韧性以及强度的改善有效的元素, 为了得到该效果, 需要添加 0.01% 以上, 但在添加 2.0%以上时, 焊接性降低, 因此优选将其上限设为 2.0%。
     Cu : Cu 是不使韧性降低而对强度的提高有效的元素, 在低于 0.01%时, 没有效果, 而超过 1.0%时, 在钢坯加热时或焊接时容易产生裂纹。 因此, 优选将其含量设定为 0.01 ~ 1.0%以下。
     Cr : Cr 为了通过析出强化来提高钢的强度, 添加 0.01 %以上是有效的, 但在大 量添加时, 使淬火性提高, 产生贝氏体组织, 使低温韧性降低。因此, 优选将其上限设定为 1.0%。
     Mo : Mo 是提高淬火性, 同时形成碳氮化物而改善强度的元素, 为了得到该效果, 优
     选添加 0.01%以上。另一方面, 在以超过 0.60%的量大量添加 Mo 时, 成本上升, 因此优选 将上限设定为 0.60%以下。另外, 钢的强度上升时, 低温韧性有时降低, 因此将优选的上限 设定为 0.20%以下。
     W: W 是对强度的提高有效的元素, 优选添加 0.01%以上, 更优选添加 0.05%以上。 另一方面, 在添加超过 1.0%的 W 时, 有时导致韧性的降低, 因此优选将上限设定为 1.0%以 下。
     V: V 是形成碳化物、 氮化物、 有助于强度的提高的元素, 为了得到效果, 优选添加 0.01%以上。另一方面, 在添加超过 0.10%的 V 时, 有时导致低温韧性的降低, 因此优选将 上限设定为 0.10%以下。
     Zr、 Ta : Zr 以及 Ta 与 V 同样, 是形成碳化物、 氮化物、 有助于强度的提高的元素, 为 了得到效果, 优选添加 0.0001%以上。另一方面, 以超过 0.050%的量过量添加 Zr 以及 Ta 时, 有时导致低温韧性的降低, 因此优选将其上限设定为 0.050%以下。
     B: B 是在钢的晶界偏析而显著有助于淬火性的提高的元素。为了得到该效果, 优 选添加 0.0001%以上的 B。另外, B 生成 BN, 使固溶 N 降低, 因而其是也有助于焊接热影响 部的韧性的提高的元素, 因此更优选添加 0.0005%以上。另一方面, 过量添加 B 时, 向晶界 的偏析变得过量, 有时导致低温韧性的降低, 因此优选使上限为 0.0020%。
     另外, 为了控制氧化物和硫化物等夹杂物, 可以含有 REM、 Mg、 Zr、 Ta、 Y、 Hf、 Re 中的 1 种或 2 种以上。
     REM : REM 是作为脱氧剂以及脱硫剂添加的元素, 优选添加 0.0001%以上。另一方 面, 以超过 0.010%的量添加时, 生成粗大的氧化物, 有时 HIC 性、 母材以及 HAZ 的韧性降低, 优选的上限为 0.010%以下。
     Mg : Mg 是作为脱氧剂以及脱硫剂添加的元素, 特别是生成微细的氧化物, 也有助 于 HAZ 韧性的提高。为了得到该效果, 优选添加 0.0001%以上的 Mg, 更优选添加 0.0005% 以上的 Mg。 另一方面, 在添加超过 0.010%的 Mg 时, 氧化物容易凝聚, 粗大化, 有时导致 HIC 性的劣化、 母材以及 HAZ 的韧性的降低。因此, 优选将 Mg 的量的上限设定为 0.010%以下。
     Y、 Hf、 Re : Y、 Hf、 Re 与 Ca 同样, 是生成硫化物、 抑制沿轧制方向延长的 MnS 的生成、 有助于耐 HIC 性的提高的元素。为了得到这样的效果, 优选添加 0.0001%以上的 Y、 Hf、 Re, 更优选添加 0.0005%以上的 Y、 Hf、 Re。另一方面, Y、 Hf、 Re 的量超过 0.0050%时, 氧化物 增加, 发生凝聚、 粗大化时, 损害耐 HIC 性, 因此优选将上限设定为 0.0050%以下。
     另外, 本发明中, 使最大 Mn 偏析度、 Nb 偏析度以及 Ti 偏析度分别为 2.0 以下、 4.0 以下以及 4.0 以下。
     通过使最大 Mn 偏析度为 2.0 以下, 中心偏析部的硬度上升被抑制, 中心偏析部的 低温韧性提高。另外, 当使 Nb 偏析度为 4.0 以下时, 聚集的 Nb(C, N) 的生成被抑制, 当使 Ti 偏析度为 4.0 以下时, 聚集的 TiN 的生成被抑制, 均能够防止中心偏析部的低温韧性的劣 化。
     最大 Mn 偏析度是与钢板以及钢管的除去了中心偏析部后的平均 Mn 量相对的中心 偏析部的最大 Mn 量, 可以通过探头直径为 2μm 的 EPMA 或 CMA 来测定钢板以及钢管的 Mn 浓度分布而求出。关于 Nb 偏析度以及 Ti 偏析度, 也同样通过探头直径为 2μm 的 EPMA 或 CMA 来分别测定 Nb 浓度分布以及 Ti 浓度分布, 求出与钢板以及钢管的除去了中心偏析部后的平均 Nb 量相对的中心偏析部的平均化后的最大 Nb 量 (Nb 偏析度 )、 与钢板以及钢管的除 去了中心偏析部后的平均 Ti 量相对的中心偏析部的平均化后的最大 Ti 量 (Ti 偏析度 )。
     以下对用于抑制最大 Mn 偏析度、 Nb 偏析度以及 Ti 偏析度的方法进行说明。
     为了抑制 Mn、 Nb 以及 Ti 的偏析, 在连铸中的最终凝固时的轻压下最佳。最终凝固 时的轻压下是为了消除由铸造的冷却的不均匀引起的凝固部与未凝固部的混合存在而实 施的, 由此可以在宽度方向上均匀地最终凝固。
     “40°面” 的 {100} 的聚集度超过 4.0 时, 观察到倾斜的整个面脆性断裂, DWTT 延 性断口率不满足 85%, 因此将 {100} 的聚集度设定为 4.0 以下。
     连铸中, 通常对钢坯进行水冷, 宽度方向的端部冷却得快, 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的冷 却被强化。因此, 即使在钢坯的宽度方向的端部以及中央部进行凝固, 在宽度方向的 1/4 部 处, 凝固延迟, 在钢坯的内部残存未凝固部。 因此, 在钢坯的宽度方向上, 凝固部和未凝固部 不会变均匀, 例如有时凝固部与未凝固部的界面的形状在宽度方向上成为 W 型。在这样的 宽度方向上产生不均匀的凝固时, 助长了偏析, 硬度上升, 使低温韧性劣化。
     与此相对, 在连铸中, 在进行最终凝固时的轻压下时, 未凝固部被按压, 可以使其 在宽度方向上均匀地凝固。 另外, 如果在宽度方向上产生不均匀的凝固后施加轻压下, 则由 于凝固部的变形阻力大, 无法有效地按压未凝固部。 因此, 为了不产生这样的 W 型的凝固, 优选在根据铸坯的最终凝固位置处的中心 固相率的宽度方向的分布对轧制量进行控制的同时进行轻压下。由此, 在宽度方向上也使 中心偏析被抑制, 可以进一步缩小最大 Mn 偏析度、 Nb 偏析度、 Ti 偏析度。
     含有上述的成分的钢经炼钢工序熔炼后, 通过连铸形成钢坯, 对钢坯进行再加热, 实施厚板轧制, 制成钢板。在该情况下, 将钢坯的再加热温度设定为 1000℃以上, 使再结晶 温度范围内的压下比为 2 以上, 使未再结晶范围内的压下比为 3 以上, 进行厚板轧制。另 外, 在轧制结束后进行水冷, 但使水冷开始温度从 Ar3 点以上的温度开始进行, 而且优选使 水冷停止温度为 250 ~ 600℃。在水冷停止温度低于 250℃的情况下, 有时产生裂纹。如果 为该温度范围, 则得到具有贝氏体和马氏体分率为 90%以上的微观组织。 另外, 可以使平均 原奥氏体粒径为 10μm 以下。
     平均原奥氏体粒径的测定方法是根据 ASTM 的 E112 的测定方法。在使再结晶温度 范围内的压下比低于 2、 并且使未再结晶范围内的压下比低于 3 的情况下进行厚板轧制时, 无法使平均原奥氏体粒径为 10μm 以下。平均的原奥氏体粒径为 10μm 以上时, DWTT 延性 断口率不能满足 85%。因此, 使平均原奥氏体粒径为 10μm 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 再结晶温度范围是在轧制后生成再结晶的温度范围, 对于本发明 的钢的成分来说, 大致超过 900℃。另一方面, 未再结晶温度范围是在轧制后不产生再结晶 以及铁素体相变的温度范围, 对于本发明的钢的成分来说大致为 750 ~ 900℃。 将再结晶温 度范围内的轧制称为再结晶轧制或粗轧制, 将未再结晶温度范围内的轧制称为未再结晶轧 制或精轧制。
     在未再结晶轧制后, 从 Ar3℃以上的温度开始水冷, 将水冷停止温度设定为 250℃ 以上, 由此可以使中心偏析的最大硬度为 400Hv 以下。另外, 使水冷停止温度为 400℃以上 时, 同样地相变后的硬质的马氏体的一部分分解, 可以将硬度抑制到 350Hv 以下。另外, 水 冷停止温度过高时, 强度降低, 因此需要大量添加合金, 因而优选为 600℃以下。 需要说明的
     是, 硬度测定方法是通过探头直径为 2μm 的 EPMA 或 CMA 测定钢板以及钢管的 Mn 浓度分布 的中心偏析部, 将对该测定部位用 25g 的载荷以 0.5mm 间距以格子状进行打击时的最高载 荷表示为硬度。
     实施例
     下面, 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将具有表 1 所示的化学成分的 钢进行熔炼, 通过连铸得到厚度为 240mm 的钢坯。连铸中实施了最终凝固时的轻压下。将 所得到的钢坯加热至 1050 ~ 1250℃, 在超过 900℃的再结晶温度范围内进行热轧, 接着, 进 行 750 ~ 900℃的未再结晶温度范围内的热轧。热轧后, 在 700℃以上开始水冷, 在 250 ~ 500℃的温度下停止水冷。 由此, 钢坯的微观组织得到贝氏体和马氏体的合计分率为 90%以 上的组织。
     然后, 将钢板通过 C 压制、 U 压制、 O 压制成形为管状, 对端面进行定位焊, 从内外面 进行主焊接后, 扩管后得到钢管。需要说明的是, 主焊接采用埋弧焊接。
     从所得到的钢板以及钢管上采集拉伸试验片、 DWTT 片、 宏观试验片, 用于各自试 验。DWTT 基于 API5L3 进行。另外, 使用宏观试验片, 通过 EPMA 测定 Mn、 Nb、 Ti 的偏析度。 通过 EPMA 测定偏析度, 使探头直径为 2μm, 以总厚 ×20mm 宽的测定面积实施。基于 JIS Z 2244 测定中心偏析的维氏硬度。维氏硬度的测定是使载荷为 25g, 对在通过 EPMA 测定的厚 方向的 Mn 浓度的分布中的 Mn 浓度最高的部位进行测定。 表 2 中, 示出了钢板的板厚、 最大 Mn 偏析度、 Nb 偏析度、 Ti 偏析度、 中心偏析部的 最高硬度、 抗拉强度以及通过 DWTT 求得的延性断口率。另外, 表 3 中, 示出了钢管的壁厚、 主焊接的热量输入量、 通过 DWTT 求得的延性断口率。需要说明的是, 钢管的最大 Mn 偏析 度、 Nb 偏析度、 Ti 偏析度、 中心偏析部的最高硬度与钢板同等, 钢管的抗拉强度比钢板约大 10%。
     钢 1 ~ 22 以及 32 是本发明的例子, 这些钢板的最大 Mn 偏析度为 2.0 以下, Nb 偏 析度为 4.0 以下, Ti 偏析度为 4.0 以下, 中心偏析部的最高硬度为 400Hv 以下, DWTT 延性断 口率均满足 85%以上。以这些钢板作为原材料的钢管也同样。
     另一方面, 钢 23 ~ 31 以及 33 ~ 35 表示在本发明的范围外的比较例。即, 因为基 本成分或者选择元素内的任一种元素在本发明的范围外, 或者 S/Ca 为 0.5 以上, 因此可知 由 DWTT 引起的延性断口率低于 85%。
     钢 33 的 40°面的 {100} 的聚集度超过 4.0, 延性断口率低于 85%。钢 34 的基本 成分的元素在本发明的范围外, 并且 40°面的 {100} 的聚集度超过 4.0, 因此延性断口率低 于 85%。钢 35 的 Nb 的偏析度、 Ti 的偏析度超过 4.0, 并且 40°面的 {100} 的聚集度超过 4.0, 因此延性断口率低于 85%。
     表314CN 102482744 A 钢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板厚, mm 14 19 15 12 16 23 27 28 19 16 15 17 13 16 14 13 19 16 13 21 25 14 16说明书DWTT 延性断口率,% 90 95 86 95 92 94 93 90 87 89 85 86 91 97 98 89 93 94 89 90 94 92 6012/13 页钢管内外面的热量输入, kJ/mm 2.4 3.3 2.6 2.1 2.8 4.0 4.7 4.9 3.3 2.8 2.6 3.0 2.3 2.8 2.4 2.3 3.3 2.8 2.3 3.7 4.3 2.4 2.715CN 102482744 A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20 14 19 21 14 13 16 19 12 16 14 25 3.5 2.4 3.3 3.7 2.4 2.3 2.8 3.3 2.1 2.7 2.4 4.3说明书70 50 30 56 60 68 70 46 85 32 28 4013/13 页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对本发明的化学成分以及制造方法进行了限定, 并对中心偏析部的最高硬度以及 未压接部的长度进行了限定。根据该效果, 可以制造低温韧性优良的管道用钢板以及管道 用钢管。结果, 对于管道的安全性大幅提高,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高。

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以及高强度管道用钢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以及高强度管道用钢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以及高强度管道用钢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以及高强度管道用钢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以及高强度管道用钢管.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82744A43申请公布日20120530CN102482744ACN102482744A21申请号201080039943522申请日20100901200920832420090909JPC22C38/00200601C22C38/14200601C22C38/58200601C21D8/02200601C21D8/1020060171申请人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地址日本东京72发明人原卓也藤城泰志寺田好男铃木豪村木太郎74专利代理机构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代理人陈建全54发明名称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以及高强度管道用钢管57摘要本发明提供最适合用。

2、于石油、天然气等的输送用管道等所使用的钢管的低温韧性优良的管道用钢板以及管道钢管,其中以质量计,含有C002008、SI00105、MN1218、NB0001010、N0001000050、CA0000100050,且限制P为001以下,S为00020以下,TI为00010030、AL为0030以下,O为00035以下,剩余部分包含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并且满足S/CA05,还限制最大MN偏析度为20以下,NB偏析度为40以下,TI偏析度为40以下。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20308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10/0653542010090187PC。

3、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1/030768JA20110317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3页附图2页1/2页21一种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含有C003008、SI00105、MN1623、NB0001005、N0001000050、CA0000100050,且限制P为0015以下,S为00020以下,TI为00010030,AL为0030以下,O为00035以下,剩余部分包含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并且满足S/CA05,还限制最大MN偏析度为20以下,NB偏析度为40。

4、以下,TI偏析度为40以下,并且将以轧制方向为轴向轧制面倾斜40的部位处的100的聚集度限制为40以下,所述钢板具有600MPA以上的抗拉强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还含有NI00120、CU00110、CR00110、MO001060、W00110、V001010、ZR000010050、TA000010050、B0000100020的1种或2种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还含有REM00001001、MG00001001、Y000010005、HF000010005、RE0000。

5、10005中的1种或2种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其中,具有贝氏体马氏体组织。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其中,平均原奥氏体的平均粒径为10M以下,且具有贝氏体马氏体组织。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其中,具有贝氏体马氏体组织,且铁素体分率低于10。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其特征在于,中心偏析部的最高硬度为400HV以下。8一种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管,其特征在于,母材以质量计含有C003008、SI00105、MN1623、NB00。

6、01005、N0001000050、CA0000100050,且限制P为0015以下,S为0002以下,TI为0030以下、AL为0030以下,O为00035以下,剩余部分包含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并且满足S/CA05,还限制最大MN偏析度为20以下,NB偏析度为40以下,TI偏析度为0以下,而且将以轧制方向为轴向轧制面倾斜40的部位处的100的聚集度限制为40以下,所述钢管具有600MPA以上的抗拉强度。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材以质量计还含有NI00120、CU00110、CR00110、MO001060、W00110、V001010、。

7、ZR000010050、TA000010050、B0000100020的1种或2种以上。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材以质量计还含有REM00001001、MG00001001、Y000010005、HF000010005、RE000010005中的1种或2种以上。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管,其中,具有贝氏体马氏体组织。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管,其中,平权利要求书CN102482744A2/2页3均原奥氏体的平均粒径为10M以下,且具有贝氏体马氏体组织。13根据权。

8、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管,其中,具有贝氏体马氏体组织,且铁素体分率低于10。14根据权利要求813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管,其特征在于,中心偏析部的最高硬度为400HV以下。权利要求书CN102482744A1/13页4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以及高强度管道用钢管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最适合用于石油、天然气等的输送用管道等用途的低温韧性优良的管道用钢板以及管道用钢管。背景技术0002近年来,作为原油、天然气的长距离输送方法,管道的重要性越来越高。目前,作为长距离输送用的干线管道,美国石油协会API标准X65成为设计的基础,实际的使用。

9、量也占压倒性多数。但是,为了1通过高压化提高输送效率和2通过管道的外径、重量的降低来提高现场施工效率,要求更高强度的管道。目前为止直至X80抗拉强度为620MPA以上的管道已经被实用化,但对更高强度的管道的需求不断增强。目前,高强度管道制造法的研究中,对于X80管道的制造技术非专利文献1以及2、X100抗拉强度为760MPA以上管道的制造技术、以及X120管道的制造技术专利文献1以及2进行了报道。但是,这样的高强度管道也要求脆性破坏裂纹传播停止特性和高速延展性破坏裂纹传播停止特性,如果与其相关的课题无法解决,则即使能够制造钢板以及钢管,也不可能作为管道实用化。0003关于脆性破坏裂纹传播停止特。

10、性,特别是需要即使从将管道连接的圆周焊接部产生脆性破坏也使脆性破坏停止。脆性破坏的裂纹传播速度达到350M/秒以上,脆性破坏有可能是高达100M直至数KM的长距离破坏,因为由该预想的受害的严重程度而受到重视。作为评价该脆性破坏裂纹传播停止特性的小型试验,要求在DWTTDROPWEIGHTTEARTEST落锤试验中在标准规定温度下具有85以上的延性断口率也称为塑性断口率。0004另一方面,高速延展性破坏裂纹传播停止特性是在钢管的管轴方向上延展性破坏以高达100M/秒以上的高速进行长距离传播的现象。关于该高速延展性破坏也有可能是高达100M直至数KM的长距离破坏,因为由该预想的受害的严重程度而受到。

11、重视。据认为该高速延展性破坏与钢管的夏比能量具有相关性,通过确保该夏比吸收能量CHARPYABSORPTIONENERGY来防止该高速延展性破坏。0005但是,这些防止基准是以70KSI490MPA以下的强度水平的钢管来确立的,对于近年开发的具有80KSI560MPA以上的抗拉强度的钢板来说,上述参数有可能不充分。预测该具有80KSI以上的钢板的高速延展性破坏传播停止特性的方法尚未确立。与此相对,针对高强度管道提出了下述的想法由DWTT引起的破坏的传播能量、裂纹开口角度CTOA或者通过预裂产生一次延展性破坏后的由DWTT产生的传播能量与高速延展性破坏裂纹传播停止特性相对应。0006为了提高该由。

12、DWTT引起的脆性裂纹传播停止特性和延展性裂纹传播停止特性,需要使延展性、脆性转变温度为标准规定温度以下。为了降低延展性、脆性转变温度,即,使低温韧性良好,需要使晶粒粒径变微细。作为高强度管道的微观组织,成为以贝氏体、马氏体为主体的组织。作为以贝氏体、马氏体为主体的组织中的晶粒微细化的方法,已知有使渣饼厚度变薄。但是,使渣饼厚度变薄是有限度的。另外已知,在以贝氏体、马氏体为主体说明书CN102482744A2/13页5的组织的情况下,在以轧制方向为轴向轧制面倾斜40的面以下称为40面上100聚集。100为铁的解理面,如果存在中心偏析等的脆化部,则从该脆化部产生脆性破坏,在100聚集的40面上脆。

13、性破坏连续传播,难以向延展性破坏转移。以上是以贝氏体、马氏体为主体的组织中的DWTT延展性、脆性破坏温度没有向低温侧偏移的一大课题。因此,由以贝氏体、马氏体为主体的组织形成生成了铁素体的多相组织,创制在40面上没有聚集100的组织,即使在具有中心偏析等的情况下,也进行立刻抑制脆性破坏的组织控制专利文献3。在创制这样的铁素体的情况下,强度越高,铁素体的量越受到限制。如果铁素体的量受到限制,则在40面上的100的聚集不受抑制,因此在该面上脆性裂纹容易传播。另外,在钢管整体中使铁素体均匀地分散也是一个课题。0007现有技术文献0008专利文献0009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96/023083号说明书001。

14、0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96/023909号说明书0011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013800号公报0012非专利文献0013非专利文献1NKK技报NO1381992,PP24310014非专利文献2THE7THOFFSHOREMECHANICSANDARCTICENGINEERING1988,VOLUMEV,PP179185发明内容0015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0016一直以来,作为以贝氏体、马氏体为主体的组织中的晶粒微细化的方法,已知使渣饼厚度变薄,但由于铸坯的厚度具有上限,因此使渣饼厚度变薄是有限度的。另外已知,在以贝氏体、马氏体为主体的组织的情况下,在以轧制方向为轴向轧制面倾斜40的面以下称。

15、为40面上100聚集。存在的一大课题是100为铁的解理面,如果存在中心偏析等的脆化部,则从该脆化部产生脆性破坏,在100聚集的40面上脆性破坏连续传播,从而没有向延展性破坏转移。0017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进行的,其课题是改善在具有以贝氏体、马氏体为主体的组织的管道等中使用的钢管的低温韧性、特别是脆性破坏裂纹传播停止特性和高速延展性破坏裂纹传播停止特性。0018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0019本发明人们对用于得到抗拉强度为600MPA以上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以及高强度管道用钢管的钢材应该满足的条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而发明了新型的超高强度管道用钢板以及高强度管道用钢管。另外发现,即使。

16、是以贝氏体、马氏体为主体的组织,像中心偏析这样的脆化相也显著缓和,当该部位的低温韧性提高时,DWTT等的延展性脆性转变温度有可能降低。本发明的主旨如下。00201一种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含有C003008、SI00105、MN1623、NB0001005、N0001000050、CA0000100050,且限制P为0015以下,S为00020以下,TI为说明书CN102482744A3/13页60030以下,AL为0030以下,O为00035以下,剩余部分包含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并且满足S/CA05,还限制最大MN偏析度为20以下,NB偏析度为40以下。

17、,TI偏析度为40以下,并且将以轧制方向为轴向轧制面倾斜40的部位处的100的聚集度限制为40以下,所述钢材具有600MPA以上的抗拉强度。00212根据1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还含有NI00120、CU00110、CR00110、MO001060、W00110、V001010、ZR000010050、TA000010050、B0000100020的1种或2种以上。00223根据1或2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还含有REM00001001、MG00001001、Y000010005、HF000010005、RE000010。

18、005中的1种或2种以上。0023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其中,具有贝氏体马氏体组织。0024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其中,平均原奥氏体的平均粒径为10M以下,且具有贝氏体马氏体组织。00256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其中,具有贝氏体马氏体组织,且铁素体分率低于10。00267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板,其特征在于,中心偏析部的最高硬度为400HV以下。00278一种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管,其特征在于,母材以质量计含有C003008、SI00105、MN1623、NB。

19、0001005、N0001000050、CA0000100050,且限制P为0015以下,S为0002以下,TI为00010030、AL为0030以下,O为00035以下,剩余部分包含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并且满足S/CA05,还限制最大MN偏析度为20以下,NB偏析度为40以下,TI偏析度为40以下,而且将以轧制方向为轴向轧制面倾斜40的部位处的100的聚集度限制为40以下,所述钢管具有600MPA以上的抗拉强度。00289根据8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材以质量计还含有NI00120、CU00110、CR00110、MO001060、W00110、V00。

20、1010、ZR000010050、TA000010050、B0000100020的1种或2种以上。002910根据8或9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材以质量计还含有REM00001001、MG00001001、Y000010005、HF000010005、RE000010005中的1种或2种以上。003011根据810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管,其中,具有贝氏体马氏体组织。003112根据811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管,其中,平均原奥氏体的平均粒径为10M以下,且具有贝氏体马氏体组织。003213根据812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

21、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管,其中,具有贝氏体马氏体组织,且铁素体分率低于10。说明书CN102482744A4/13页7003314根据813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韧性优良的高强度管道用钢管,其特征在于,中心偏析部的最高硬度为400HV以下。0034发明效果0035根据本发明,MN、NB、TI的偏析度降低,中心偏析部的最高硬度的上升被抑制,从而能够制造低温韧性优良的管道用钢板以及管道用钢管等,产业上的贡献极其显著。附图说明0036图1表示006C19MNNICUCR体系中最大MN偏析度对于DWTT延性断口率的影响。0037图2表示006C19MNNICUCR体系中NB偏析度对于DWTT延性断口率的影响。

22、。0038图3表示006C19MNNICUCR体系中TI偏析度对于DWTT延性断口率的影响。具体实施方式0039以下,对本发明的内容详细地进行说明。本发明是涉及具有600MPA以上的抗拉强度TS的低温韧性优良的超高强度管道的发明。该强度水平的超高强度管道与作为以往主流的X65相比能够耐受更高的压力,因此在相同的尺寸下能够输送更多的气体。在X65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压力,需要使壁厚增厚,材料费、输送费、现场焊接施工费提高,从而管道铺设费大幅上升。这是因为,需要具有600MPA以上的抗拉强度TS的高速延展性破坏特性优良的超高强度管道。另一方面,当要成为高强度时,钢管的制造急剧变困难。在该情况下,为了。

23、得到包括缝焊部在内的目标特性,特别是需要改善高速破坏特性,改善母材的低温韧性,改善焊接金属以及焊接热影响部的低温韧性,而且在破裂试验中使管体断裂。0040对母材的高速延展性破坏特性进行说明。本发明人们对满足母材的高速延展性破坏特性所需的母材的钢板的破坏韧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如下情况。0041为了使脆性破坏裂纹传播阻止特性和高速延展性破坏裂纹传播特性提高,需要母材具有高的破坏传播停止特性。为了实现该特性,例如已知重要的是提高落锤试验DWTT中的延性断口率、以及提高破坏传播能量。在具有600MPA以上的抗拉强度的高强度的情况下,基本上为以贝氏体或者马氏体为主体的组织,在该情况下,从AR3点。

24、以上的温度进行冷却,制成钢板。在该情况下,在作为铁的解理面的100在以轧制方向为轴相对于轧制面为40度的位置处聚集。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将以轧制方向为轴相对于轧制面为40度的位置处的面称为“40面”。具体而言,与无规的情况下的聚集相比,得到具有2倍以上的聚集。以下,本说明书中,将与该无规的情况相比的100的聚集的比例称为“聚集度”。0042在高强度钢的情况下,例如中心偏析的水平差时,由于中心偏析而产生脆性破坏,该脆性破坏沿40面传播,DWTT延性断口率和传播能量显著降低。发明人们对中心偏析部的最大MN偏析度、TI偏析度、NB的偏析度与DWTT延性断口率以及DWTT传播能量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

25、发现,中心偏析的最大MN偏析度、TI偏析度、NB偏析度大大地影响了DWTT延性断口率或者DWTT传播能量。0043图13中表示006C19MNNICUCR体系中MN、TI、NB的最大偏析度对DWTT延性断口率的影响。可以判定,当最大MN偏析度、TI偏析度、NB偏析度降低时,DWTT延性断口率显著降低。特别是,当最大MN偏析度为20以下、TI偏析度为40以下、NB偏析度说明书CN102482744A5/13页8为40以下时,DWTT延性断口率显著上升。本发明人们认为这样通过最大MN偏析度、TI偏析度、NB偏析度降低而使DWTT延性断口率显著提高的理由如下。0044当MN偏析度提高时,该区域中的M。

26、N浓度上升。因此,中心偏析部的淬火性提高,与正常部相比硬度大幅上升。该区域中的硬度上升时,低温韧性、具体而言破坏的产生特性显著降低。因此,容易从中心偏析产生破坏,在40面上脆性破坏发展。与此相对,当最大MN偏析度降低时,中心偏析部的硬度的上升被抑制,破坏的发生阻止值提高。0045另一方面,TI偏析度、NB偏析度提高时,中心偏析部中的TI、NB的碳氮化物的生成变显著,这使破坏的产生特性显著降低。相反,当TI、NB的偏析度降低时,中心偏析部中的TI、NB的碳氮化物的生成被抑制,破坏的发生特性提高。需要说明的是,最大MN偏析度提高时,以MNS的生成不会变显著的方式添加CA,由此抑制MNS的形成。00。

27、46在此,本发明中,最大MN偏析度是指,与钢板以及钢管的除去了中心偏析部后的平均MN量相对的中心偏析部的最大MN量。同样地NB偏析度和TI偏析度是指,与钢板以及钢管的除去了中心偏析部后的平均NB量TI量相对的中心偏析部的平均化的最大NB量TI量。0047另外,在测定最大MN偏析度的情况下,通过EPMA电子探针微分析仪,ELECTRONPROBEMICROANALYZER或能够将由EPMA得到的测定结果进行图像处理的CMA计算机辅助微分析仪,COMPUTERAIDEDMICROANALYZER来测定钢板以及钢管的MN浓度分布。同样地关于NB偏析度以及TI偏析度,也通过EPMA或CMA分别测定NB。

28、浓度分布以及TI浓度分布。0048此时,根据EPMA或CMA的探头直径不同,最大MN偏析度的数值会发生变化。本发明人们发现,通过使探头直径为2M,能够适当地评价MN的偏析。关于NB偏析度以及TI偏析度也可知,通过使探头直径为2M,能够适当地评价偏析。在NB和TI的情况下,由于无法正确地求出最大值,因此求出将测定数据平均化后的值、即板厚方向的平均的最大值。需要说明的是,存在MNS、TIN、NBC,N等夹杂物时,最大MN偏析度、TI偏析度、NB偏析度表观上增大,因此在碰上有夹杂物的情况下,除去其值后进行评价。0049以下,对本发明中的母材的化学成分的限定理由进行阐述。0050CC是使钢的强度提高的。

29、元素,作为其有效的下限,需要添加003以上。另一方面,C量超过008时,会促进碳化物的生成而损害中心偏析部的低温韧性,因此将上限设定为008以下。另外,为了抑制正常部的低温韧性、焊接性和韧性的降低,优选将C量的上限设定为007以下。0051SISI为脱氧元素,需要添加001以上。另一方面,SI量超过05时,会使焊接热影响部HAZ的韧性降低,因此将上限设定为05以下。0052MNMN为使强度以及韧性提高的元素,需要添加16以上。另一方面,MN量超过23时,将使中心偏析部的低温韧性和HAZ韧性降低,因此将上限设定为23以下。为了抑制中心偏析部的低温韧性劣化,优选将MN量的上限设定为20以下。005。

30、3NBNB是有助于形成碳化物、氮化物、提高强度的元素。为了得到效果,需要添加0001以上的NB。但是,过量添加NB时,NB偏析度会增加,导致NB的碳氮化物聚集,从而耐HIC性降低。因此,本发明中,将NB量的上限设定为005以下。0054NN是形成TIN、NBN等氮化物的元素,为了利用氮化物使加热时的奥氏体粒径变说明书CN102482744A6/13页9微细,需要使N量的下限值为00010以上。但是,N的含量超过00050时,TI与NB的碳氮化物变得容易聚集,损害耐HIC性。因此,将N量的上限设定为00050以下。需要说明的是,在要求韧性等的情况下,为了抑制TIN的粗大化,优选将N量的上限设定为。

31、00035以下。0055PP是杂质,含量超过0015时,损害耐HIC性,并且HAZ的韧性降低。因此,将P的含量的上限限制为001以下。0056SS是在热轧时生成沿轧制方向延伸的MNS、使低温韧性降低的元素。因此,本发明中,需要降低S量,将上限限制为00020以下。另外,为了使韧性提高,优选将S量设定为00010以下。S量越少越优选,但难以使S量低于00001,从制造成本的观点考虑,优选将下限设定为00001以上。0057TITI是通常作为脱氧剂和氮化物形成元素而用于晶粒的细粒化的元素,本发明中,其是通过碳氮化物的形成而使耐HIC性和韧性降低的元素。因此,将TI的含量的上限限制为0030以下。另。

32、外,在添加低于0001时,得不到晶粒微细化的效果,因此将下限设定为0001。0058ALAL是脱氧元素,但在本发明中,添加量超过0030时,观察到AL氧化物的聚集束,因此限制为0030以下。在要求韧性的情况下,优选使AL量的上限为0017以下。AL量的下限值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为了使钢水中的氧量降低,优选添加00005以上的AL。0059OO为杂质,为了抑制氧化物的聚集,使低温韧性提高,将上限限制为00035以下。为了抑制氧化物的生成,使母材以及HAZ韧性提高,优选将O量的上限值设定为00030以下。O量的最佳上限为00020以下。0060CACA是生成硫化物CAS、抑制沿轧制方向延长的MNS的。

33、生成、显著有助于低温韧性的改善的元素。CA的添加量低于00001时,得不到效果,因此将下限值设定为00001以上。另一方面,CA的添加量超过00050时,氧化物聚集,损害了低温韧性,因此将上限设定为00050以下。0061本发明中,通过添加CA而形成CAS来固定S,因此S/CA的比是重要的指标。S/CA的比为05以上时,生成MNS,形成在轧制时发生延伸化的MNS。其结果,低温韧性劣化。因此,使S/CA的比低于05。0062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作为改善强度以及韧性的元素,可以添加NI、CU、CR、MO、W、V、ZR、TA、B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元素。0063NINI是对韧性以及强度的改善有效。

34、的元素,为了得到该效果,需要添加001以上,但在添加20以上时,焊接性降低,因此优选将其上限设为20。0064CUCU是不使韧性降低而对强度的提高有效的元素,在低于001时,没有效果,而超过10时,在钢坯加热时或焊接时容易产生裂纹。因此,优选将其含量设定为00110以下。0065CRCR为了通过析出强化来提高钢的强度,添加001以上是有效的,但在大量添加时,使淬火性提高,产生贝氏体组织,使低温韧性降低。因此,优选将其上限设定为10。0066MOMO是提高淬火性,同时形成碳氮化物而改善强度的元素,为了得到该效果,优说明书CN102482744A7/13页10选添加001以上。另一方面,在以超过0。

35、60的量大量添加MO时,成本上升,因此优选将上限设定为060以下。另外,钢的强度上升时,低温韧性有时降低,因此将优选的上限设定为020以下。0067WW是对强度的提高有效的元素,优选添加001以上,更优选添加005以上。另一方面,在添加超过10的W时,有时导致韧性的降低,因此优选将上限设定为10以下。0068VV是形成碳化物、氮化物、有助于强度的提高的元素,为了得到效果,优选添加001以上。另一方面,在添加超过010的V时,有时导致低温韧性的降低,因此优选将上限设定为010以下。0069ZR、TAZR以及TA与V同样,是形成碳化物、氮化物、有助于强度的提高的元素,为了得到效果,优选添加0000。

36、1以上。另一方面,以超过0050的量过量添加ZR以及TA时,有时导致低温韧性的降低,因此优选将其上限设定为0050以下。0070BB是在钢的晶界偏析而显著有助于淬火性的提高的元素。为了得到该效果,优选添加00001以上的B。另外,B生成BN,使固溶N降低,因而其是也有助于焊接热影响部的韧性的提高的元素,因此更优选添加00005以上。另一方面,过量添加B时,向晶界的偏析变得过量,有时导致低温韧性的降低,因此优选使上限为00020。0071另外,为了控制氧化物和硫化物等夹杂物,可以含有REM、MG、ZR、TA、Y、HF、RE中的1种或2种以上。0072REMREM是作为脱氧剂以及脱硫剂添加的元素,。

37、优选添加00001以上。另一方面,以超过0010的量添加时,生成粗大的氧化物,有时HIC性、母材以及HAZ的韧性降低,优选的上限为0010以下。0073MGMG是作为脱氧剂以及脱硫剂添加的元素,特别是生成微细的氧化物,也有助于HAZ韧性的提高。为了得到该效果,优选添加00001以上的MG,更优选添加00005以上的MG。另一方面,在添加超过0010的MG时,氧化物容易凝聚,粗大化,有时导致HIC性的劣化、母材以及HAZ的韧性的降低。因此,优选将MG的量的上限设定为0010以下。0074Y、HF、REY、HF、RE与CA同样,是生成硫化物、抑制沿轧制方向延长的MNS的生成、有助于耐HIC性的提高。

38、的元素。为了得到这样的效果,优选添加00001以上的Y、HF、RE,更优选添加00005以上的Y、HF、RE。另一方面,Y、HF、RE的量超过00050时,氧化物增加,发生凝聚、粗大化时,损害耐HIC性,因此优选将上限设定为00050以下。0075另外,本发明中,使最大MN偏析度、NB偏析度以及TI偏析度分别为20以下、40以下以及40以下。0076通过使最大MN偏析度为20以下,中心偏析部的硬度上升被抑制,中心偏析部的低温韧性提高。另外,当使NB偏析度为40以下时,聚集的NBC,N的生成被抑制,当使TI偏析度为40以下时,聚集的TIN的生成被抑制,均能够防止中心偏析部的低温韧性的劣化。007。

39、7最大MN偏析度是与钢板以及钢管的除去了中心偏析部后的平均MN量相对的中心偏析部的最大MN量,可以通过探头直径为2M的EPMA或CMA来测定钢板以及钢管的MN浓度分布而求出。关于NB偏析度以及TI偏析度,也同样通过探头直径为2M的EPMA或CMA来分别测定NB浓度分布以及TI浓度分布,求出与钢板以及钢管的除去了中心偏析部后说明书CN102482744A108/13页11的平均NB量相对的中心偏析部的平均化后的最大NB量NB偏析度、与钢板以及钢管的除去了中心偏析部后的平均TI量相对的中心偏析部的平均化后的最大TI量TI偏析度。0078以下对用于抑制最大MN偏析度、NB偏析度以及TI偏析度的方法进。

40、行说明。0079为了抑制MN、NB以及TI的偏析,在连铸中的最终凝固时的轻压下最佳。最终凝固时的轻压下是为了消除由铸造的冷却的不均匀引起的凝固部与未凝固部的混合存在而实施的,由此可以在宽度方向上均匀地最终凝固。0080“40面”的100的聚集度超过40时,观察到倾斜的整个面脆性断裂,DWTT延性断口率不满足85,因此将100的聚集度设定为40以下。0081连铸中,通常对钢坯进行水冷,宽度方向的端部冷却得快,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的冷却被强化。因此,即使在钢坯的宽度方向的端部以及中央部进行凝固,在宽度方向的1/4部处,凝固延迟,在钢坯的内部残存未凝固部。因此,在钢坯的宽度方向上,凝固部和未凝固部不会变。

41、均匀,例如有时凝固部与未凝固部的界面的形状在宽度方向上成为W型。在这样的宽度方向上产生不均匀的凝固时,助长了偏析,硬度上升,使低温韧性劣化。0082与此相对,在连铸中,在进行最终凝固时的轻压下时,未凝固部被按压,可以使其在宽度方向上均匀地凝固。另外,如果在宽度方向上产生不均匀的凝固后施加轻压下,则由于凝固部的变形阻力大,无法有效地按压未凝固部。0083因此,为了不产生这样的W型的凝固,优选在根据铸坯的最终凝固位置处的中心固相率的宽度方向的分布对轧制量进行控制的同时进行轻压下。由此,在宽度方向上也使中心偏析被抑制,可以进一步缩小最大MN偏析度、NB偏析度、TI偏析度。0084含有上述的成分的钢经。

42、炼钢工序熔炼后,通过连铸形成钢坯,对钢坯进行再加热,实施厚板轧制,制成钢板。在该情况下,将钢坯的再加热温度设定为1000以上,使再结晶温度范围内的压下比为2以上,使未再结晶范围内的压下比为3以上,进行厚板轧制。另外,在轧制结束后进行水冷,但使水冷开始温度从AR3点以上的温度开始进行,而且优选使水冷停止温度为250600。在水冷停止温度低于250的情况下,有时产生裂纹。如果为该温度范围,则得到具有贝氏体和马氏体分率为90以上的微观组织。另外,可以使平均原奥氏体粒径为10M以下。0085平均原奥氏体粒径的测定方法是根据ASTM的E112的测定方法。在使再结晶温度范围内的压下比低于2、并且使未再结晶。

43、范围内的压下比低于3的情况下进行厚板轧制时,无法使平均原奥氏体粒径为10M以下。平均的原奥氏体粒径为10M以上时,DWTT延性断口率不能满足85。因此,使平均原奥氏体粒径为10M以下。0086需要说明的是,再结晶温度范围是在轧制后生成再结晶的温度范围,对于本发明的钢的成分来说,大致超过900。另一方面,未再结晶温度范围是在轧制后不产生再结晶以及铁素体相变的温度范围,对于本发明的钢的成分来说大致为750900。将再结晶温度范围内的轧制称为再结晶轧制或粗轧制,将未再结晶温度范围内的轧制称为未再结晶轧制或精轧制。0087在未再结晶轧制后,从AR3以上的温度开始水冷,将水冷停止温度设定为250以上,由。

44、此可以使中心偏析的最大硬度为400HV以下。另外,使水冷停止温度为400以上时,同样地相变后的硬质的马氏体的一部分分解,可以将硬度抑制到350HV以下。另外,水冷停止温度过高时,强度降低,因此需要大量添加合金,因而优选为600以下。需要说明的说明书CN102482744A119/13页12是,硬度测定方法是通过探头直径为2M的EPMA或CMA测定钢板以及钢管的MN浓度分布的中心偏析部,将对该测定部位用25G的载荷以05MM间距以格子状进行打击时的最高载荷表示为硬度。0088实施例0089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将具有表1所示的化学成分的钢进行熔炼,通过连铸得到厚度为240M。

45、M的钢坯。连铸中实施了最终凝固时的轻压下。将所得到的钢坯加热至10501250,在超过900的再结晶温度范围内进行热轧,接着,进行750900的未再结晶温度范围内的热轧。热轧后,在700以上开始水冷,在250500的温度下停止水冷。由此,钢坯的微观组织得到贝氏体和马氏体的合计分率为90以上的组织。0090然后,将钢板通过C压制、U压制、O压制成形为管状,对端面进行定位焊,从内外面进行主焊接后,扩管后得到钢管。需要说明的是,主焊接采用埋弧焊接。0091从所得到的钢板以及钢管上采集拉伸试验片、DWTT片、宏观试验片,用于各自试验。DWTT基于API5L3进行。另外,使用宏观试验片,通过EPMA测定。

46、MN、NB、TI的偏析度。通过EPMA测定偏析度,使探头直径为2M,以总厚20MM宽的测定面积实施。基于JISZ2244测定中心偏析的维氏硬度。维氏硬度的测定是使载荷为25G,对在通过EPMA测定的厚方向的MN浓度的分布中的MN浓度最高的部位进行测定。0092表2中,示出了钢板的板厚、最大MN偏析度、NB偏析度、TI偏析度、中心偏析部的最高硬度、抗拉强度以及通过DWTT求得的延性断口率。另外,表3中,示出了钢管的壁厚、主焊接的热量输入量、通过DWTT求得的延性断口率。需要说明的是,钢管的最大MN偏析度、NB偏析度、TI偏析度、中心偏析部的最高硬度与钢板同等,钢管的抗拉强度比钢板约大10。009。

47、3钢122以及32是本发明的例子,这些钢板的最大MN偏析度为20以下,NB偏析度为40以下,TI偏析度为40以下,中心偏析部的最高硬度为400HV以下,DWTT延性断口率均满足85以上。以这些钢板作为原材料的钢管也同样。0094另一方面,钢2331以及3335表示在本发明的范围外的比较例。即,因为基本成分或者选择元素内的任一种元素在本发明的范围外,或者S/CA为05以上,因此可知由DWTT引起的延性断口率低于85。0095钢33的40面的100的聚集度超过40,延性断口率低于85。钢34的基本成分的元素在本发明的范围外,并且40面的100的聚集度超过40,因此延性断口率低于85。钢35的NB的。

48、偏析度、TI的偏析度超过40,并且40面的100的聚集度超过40,因此延性断口率低于85。说明书CN102482744A1210/13页130096说明书CN102482744A1311/13页1400970098表30099说明书CN102482744A1412/13页15钢板板厚,MM钢管内外面的热量输入,KJ/MMDWTT延性断口率,1142490219339531526864122195516289262340947274793828499091933871016288911152685121730861313239114162897151424981613238917193393181628941913238920213790212543942214249223162760说明书CN102482744A1513/13页162420357025142450261933302721375628142460291323683016287031193346321221853316273234142428352543400100产业上的可利用性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冶金;黑色或有色金属合金;合金或有色金属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