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酸雾洗涤塔出口烟气中粉尘含量的方法及系统.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917547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5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36510.8

申请日:

2011.05.25

公开号:

CN102794081A

公开日:

2012.11.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1D 53/14申请日:20110525|||公开

IPC分类号:

B01D53/14; B01D53/18; B01D47/14; C01B7/01

主分类号:

B01D53/14

申请人: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宋俊; 王彦杰; 章培莉

地址:

201900 上海市宝山区富锦路88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 31228

代理人:

杨丹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酸雾洗涤塔出口烟气中粉尘含量的方法:从焙烧反应炉排出的烟气进入一盛有含氯离子的废酸的预浓缩器,在此所述废酸吸收烟气中的粉尘;然后烟气经由一烟道进入一吸收塔,烟气在吸收塔内经过喷淋形成含氯离子的再生酸,使该再生酸一部分流至一再生酸储罐,另一部分经由所述烟道溢流至预浓缩器中,以提高预浓缩器中废酸所含的氯离子的浓度;烟气通过吸收塔后进而进入一洗涤塔,在此采用含氯离子的废酸对烟气进行喷淋相应地,本发明还公开了降低酸雾洗涤塔出口烟气中粉尘含量的系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降低酸雾洗涤塔出口烟气中粉尘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焙烧反
应炉排出的烟气进入一盛有含氯离子的废酸的预浓缩器,在此所述废酸吸
收烟气中的粉尘;然后烟气经由一烟道进入一吸收塔,烟气在吸收塔内经
过喷淋形成含氯离子的再生酸,使该再生酸一部分流至一再生酸储罐,另
一部分经由所述烟道溢流至预浓缩器中,以提高预浓缩器中废酸所含的氯
离子的浓度;烟气通过吸收塔后进而进入一洗涤塔,在此采用含氯离子的
废酸对烟气进行喷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酸雾洗涤塔出口烟气中粉尘含量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洗涤塔中对烟气进行喷淋的废酸的游离酸浓度为3-6.5wt%,
氯离子浓度为100g/L-150g/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酸雾洗涤塔出口烟气中粉尘含量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再生酸溢流至预浓缩器中,将预浓缩器中的废酸的游离酸浓度从
3-6.5wt%提高至15-19wt%,氯离子浓度从100g/L-150g/L提高至
180g/L-320g/L,并保持氯离子含量的恒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酸雾洗涤塔出口烟气中粉尘含量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预浓缩器中的废酸和洗涤塔中的废酸均为工业废酸。
5.一种降低酸雾洗涤塔出口烟气中粉尘含量的系统,其包括一预浓缩器;一
吸收塔,其通过一烟道与所述预浓缩器连通;一洗涤塔与所述吸收塔连通;
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浓缩器内装有含氯离子的废酸,所述洗涤塔底部盛有
含氯离子的再生酸,所述洗涤塔内的喷淋液为含氯离子的废酸,所述系统
还包括:
一再生酸储罐,其通过一回流管路与所述吸收塔的底部连通,所述回
流管路上设有一回流阀,调节所述回流阀的开度可使洗涤塔底部的再生酸
经由所述烟道向预浓缩器内溢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低酸雾洗涤塔出口烟气中粉尘含量的系统,其特征
在于,还包括一废酸储罐,其内盛有含氯离子的废酸,所述废酸储罐分别
与所述预浓缩器和洗涤塔连通,向预浓缩器和洗涤塔中输送含氯离子的废
酸。

说明书

降低酸雾洗涤塔出口烟气中粉尘含量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气处理方法及系统,尤其涉及烟气中粉尘的处理方法
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盐酸再生机组用于处理盐酸酸洗机组产生的废酸,并回收绝大部分的废
酸生成再生酸,供给酸洗机组继续使用。废酸在喷雾焙烧过程中会生成氯化
氢气体,并在吸收塔中被喷淋吸收形成再生酸,剩余烟气继续通过洗涤塔喷
淋被排入大气。

盐酸再生机组产生的烟气中含有氯离子和Fe2O3粉尘,因此按照环保要
求,必须对废气中的氯离子和粉尘含量进行控制:如图1所示,烟气从反应
炉1经过双旋风分离器2,再经过预浓缩器3进入吸收塔4,在此进行第一道
喷淋,吸收氯化氢气体并形成再生酸。剩余烟气继续经废气风机5,由下部
进入洗涤塔6,洗涤塔6一般都采用两级喷淋系统,内部充满填料,上部用
脱盐水喷淋,用脱盐水来吸收烟气中残余的氯离子和粉尘,再排入大气。脱
盐水对氯离子有较强的吸收作用,经上述方法处理的烟气中氯离子的含量基
本可以满足环保要求。但脱盐水喷淋对烟气中粉尘的降低作用不明显,尤其
当预浓缩器中的废酸总铁含量发生波动时,烟气中带有的粉尘颗粒变细,使
洗涤塔的喷淋效果变差,往往会造成烟气中粉尘含量超标。

公开号为CN101036847,公开日为2007年9月19日,名称为“一种烟
气净化除尘设备及其工艺方法”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烟气净化方法,
该方法采用上行式烟气流动方式和在重砣下面给水,多余的机械水不通过环
缝喉口即被直接回收,水在环缝喉口处充分雾化并与尘埃凝聚的工艺。发明
人认为,当烟气中粉尘颗粒较细时,该烟气净化方法将很难保证除尘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酸雾洗涤塔出口烟气中粉尘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调节吸收塔内生成的再生酸的流向,使预浓缩器中废酸的氯离子
浓度保持相对恒定,通过预浓缩器中的含有氯离子的废酸吸收并溶解烟气中
的粉尘,并利用含有氯离子的废酸来净化洗涤塔中的废气,从而达到降低出
口烟气粉尘含量的目的。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相应的系统。

本发明根据上述发明目的,提供了一种降低酸雾洗涤塔出口烟气中粉尘
含量的方法:从焙烧反应炉排出的烟气进入一盛有含氯离子的废酸的预浓缩
器,在此所述废酸吸收烟气中的粉尘;然后烟气经由一烟道进入一吸收塔,
烟气在吸收塔内经过喷淋形成含氯离子的再生酸,使该再生酸一部分流至一
再生酸储罐,另一部分经由所述烟道溢流至预浓缩器中,以提高预浓缩器中
废酸所含的氯离子的浓度;烟气通过吸收塔后进而进入一洗涤塔,在此采用
含氯离子的废酸对烟气进行喷淋。

优选地,所述洗涤塔中对烟气进行喷淋的废酸的游离酸浓度(即废酸中
的HCL浓度)为3-6.5wt%,氯离子浓度为100g/L-150g/L。

优选地,再生酸溢流至预浓缩器中,将预浓缩器中的废酸的游离酸浓度
从3-6.5wt%提高至15-19wt%,氯离子浓度从100g/L-150g/L提高至
180g/L-320g/L,并保持氯离子含量的恒定。

所述预浓缩器中的废酸和洗涤塔中的废酸均为工业废酸。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降低酸雾洗涤塔出口烟气中粉尘含量的系统,
其包括一预浓缩器,其内装有含氯离子的废酸;一吸收塔,其通过一烟道与
所述预浓缩器连通,所述洗涤塔底部盛有含氯离子的再生酸;一洗涤塔与所
述吸收塔连通,洗涤塔内的喷淋液为含氯离子的废酸,此外,所述系统还包
括:

一再生酸储罐,其通过一回流管路与所述吸收塔的底部连通,所述回流
管路上设有一回流阀,调节所述回流阀的开度可使洗涤塔底部的再生酸经由
所述烟道向预浓缩器内溢流。

优选地,所述降低酸雾洗涤塔出口烟气中粉尘含量的系统还包括一废酸
储罐,其内盛有含氯离子的废酸,所述废酸储罐分别与所述预浓缩器和洗涤
塔连通,向预浓缩器和洗涤塔中输送含氯离子的废酸。

在处理烟气的过程中,预浓缩器中氯离子的浓度会烟气中的粉尘具有很
好的吸收和去除作用,但是随着废酸与烟气不断进行的反应,会导致氯离子
浓度逐渐降低,从而影响了烟气中粉尘的去除效果,本技术方案利用原有的
烟道,采用溢流的方法,使得预浓缩器中的酸液氯离子浓度始终保持在一个
较高的水平。此外,现有的烟气除尘工艺中,洗涤塔中均是采用水对烟气进
行喷淋,本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含氯离子的废酸对烟气进行喷淋,大大提高了
粉尘去除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盐酸再生机组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降低酸雾洗涤塔出口烟气中粉尘含量的系统的结构
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预浓缩器内装有含氯离子的废酸,其中的废酸来源为与其
连通的废酸储罐;吸收塔通过烟道与预浓缩器连通,在吸收塔内采用水对烟
气进行喷淋,喷淋的流量即为再生酸的生成量,再生酸储罐通过回流管路与
吸收塔的底部连通,回流管路上设有再生酸回流阀,调节再生酸回流阀的开
度可使洗涤塔底部的再生酸经由烟道向预浓缩器内溢流,洗涤塔与吸收塔通
过管道连通,管道上设有废气风机,洗涤塔内的喷淋液采用含氯离子的废酸,
该废酸的来源与预浓缩器中的废酸一样,也是来源于废酸储罐。

采用该系统按照下列步骤降低烟气中的含量:

将含有氯离子的废酸从废酸储罐中泵入预浓缩器,并通过循环泵进行自
循环;经过预浓缩器的烟气继续进入吸收塔,经过水喷淋后,在吸收塔下部
形成含有氯离子的再生酸;关闭再生酸回流阀,使吸收塔底部再生酸液位升
高,当液位超过烟道高度时,再生酸开始向预浓缩器溢流;当再生酸开始向
预浓缩器溢流后,保持吸收塔水喷淋流量恒定,并设定再生酸回流流量为吸
收塔喷淋流量的50%~90%。将含氯离子的废酸从废酸储罐内泵入洗涤塔下
部,用含氯离子的废酸对经过洗涤塔的烟气进行喷淋。

表1列出了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的系统对烟气进行除尘的实施例1-9中
的具体工艺参数。

表1.


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
以上实施例,随之有着许多的类似变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如果从本发明公
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降低酸雾洗涤塔出口烟气中粉尘含量的方法及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降低酸雾洗涤塔出口烟气中粉尘含量的方法及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降低酸雾洗涤塔出口烟气中粉尘含量的方法及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降低酸雾洗涤塔出口烟气中粉尘含量的方法及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降低酸雾洗涤塔出口烟气中粉尘含量的方法及系统.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794081A43申请公布日20121128CN102794081ACN102794081A21申请号201110136510822申请日20110525B01D53/14200601B01D53/18200601B01D47/14200601C01B7/0120060171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01900上海市宝山区富锦路885号72发明人宋俊王彦杰章培莉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31228代理人杨丹莉54发明名称降低酸雾洗涤塔出口烟气中粉尘含量的方法及系统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酸雾洗涤塔出口烟气中粉尘含量的方法从焙烧反应炉排出的烟气进入一。

2、盛有含氯离子的废酸的预浓缩器,在此所述废酸吸收烟气中的粉尘;然后烟气经由一烟道进入一吸收塔,烟气在吸收塔内经过喷淋形成含氯离子的再生酸,使该再生酸一部分流至一再生酸储罐,另一部分经由所述烟道溢流至预浓缩器中,以提高预浓缩器中废酸所含的氯离子的浓度;烟气通过吸收塔后进而进入一洗涤塔,在此采用含氯离子的废酸对烟气进行喷淋相应地,本发明还公开了降低酸雾洗涤塔出口烟气中粉尘含量的系统。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1页21一种降低酸雾洗涤塔出口烟气中粉尘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焙烧反应炉排出的烟气进入一。

3、盛有含氯离子的废酸的预浓缩器,在此所述废酸吸收烟气中的粉尘;然后烟气经由一烟道进入一吸收塔,烟气在吸收塔内经过喷淋形成含氯离子的再生酸,使该再生酸一部分流至一再生酸储罐,另一部分经由所述烟道溢流至预浓缩器中,以提高预浓缩器中废酸所含的氯离子的浓度;烟气通过吸收塔后进而进入一洗涤塔,在此采用含氯离子的废酸对烟气进行喷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酸雾洗涤塔出口烟气中粉尘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塔中对烟气进行喷淋的废酸的游离酸浓度为365WT,氯离子浓度为100G/L150G/L。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酸雾洗涤塔出口烟气中粉尘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再生酸溢流至预浓缩器中,将预浓缩器中的废。

4、酸的游离酸浓度从365WT提高至1519WT,氯离子浓度从100G/L150G/L提高至180G/L320G/L,并保持氯离子含量的恒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酸雾洗涤塔出口烟气中粉尘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浓缩器中的废酸和洗涤塔中的废酸均为工业废酸。5一种降低酸雾洗涤塔出口烟气中粉尘含量的系统,其包括一预浓缩器;一吸收塔,其通过一烟道与所述预浓缩器连通;一洗涤塔与所述吸收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浓缩器内装有含氯离子的废酸,所述洗涤塔底部盛有含氯离子的再生酸,所述洗涤塔内的喷淋液为含氯离子的废酸,所述系统还包括一再生酸储罐,其通过一回流管路与所述吸收塔的底部连通,所述回流管路上设有一。

5、回流阀,调节所述回流阀的开度可使洗涤塔底部的再生酸经由所述烟道向预浓缩器内溢流。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低酸雾洗涤塔出口烟气中粉尘含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废酸储罐,其内盛有含氯离子的废酸,所述废酸储罐分别与所述预浓缩器和洗涤塔连通,向预浓缩器和洗涤塔中输送含氯离子的废酸。权利要求书CN102794081A1/3页3降低酸雾洗涤塔出口烟气中粉尘含量的方法及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烟气处理方法及系统,尤其涉及烟气中粉尘的处理方法及系统。背景技术0002盐酸再生机组用于处理盐酸酸洗机组产生的废酸,并回收绝大部分的废酸生成再生酸,供给酸洗机组继续使用。废酸在喷雾焙烧过程中会生成氯化氢气。

6、体,并在吸收塔中被喷淋吸收形成再生酸,剩余烟气继续通过洗涤塔喷淋被排入大气。0003盐酸再生机组产生的烟气中含有氯离子和FE2O3粉尘,因此按照环保要求,必须对废气中的氯离子和粉尘含量进行控制如图1所示,烟气从反应炉1经过双旋风分离器2,再经过预浓缩器3进入吸收塔4,在此进行第一道喷淋,吸收氯化氢气体并形成再生酸。剩余烟气继续经废气风机5,由下部进入洗涤塔6,洗涤塔6一般都采用两级喷淋系统,内部充满填料,上部用脱盐水喷淋,用脱盐水来吸收烟气中残余的氯离子和粉尘,再排入大气。脱盐水对氯离子有较强的吸收作用,经上述方法处理的烟气中氯离子的含量基本可以满足环保要求。但脱盐水喷淋对烟气中粉尘的降低作用。

7、不明显,尤其当预浓缩器中的废酸总铁含量发生波动时,烟气中带有的粉尘颗粒变细,使洗涤塔的喷淋效果变差,往往会造成烟气中粉尘含量超标。0004公开号为CN101036847,公开日为2007年9月19日,名称为“一种烟气净化除尘设备及其工艺方法”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烟气净化方法,该方法采用上行式烟气流动方式和在重砣下面给水,多余的机械水不通过环缝喉口即被直接回收,水在环缝喉口处充分雾化并与尘埃凝聚的工艺。发明人认为,当烟气中粉尘颗粒较细时,该烟气净化方法将很难保证除尘效果。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酸雾洗涤塔出口烟气中粉尘含量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调节吸收塔内生成的再生酸的流向,使。

8、预浓缩器中废酸的氯离子浓度保持相对恒定,通过预浓缩器中的含有氯离子的废酸吸收并溶解烟气中的粉尘,并利用含有氯离子的废酸来净化洗涤塔中的废气,从而达到降低出口烟气粉尘含量的目的。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相应的系统。0006本发明根据上述发明目的,提供了一种降低酸雾洗涤塔出口烟气中粉尘含量的方法从焙烧反应炉排出的烟气进入一盛有含氯离子的废酸的预浓缩器,在此所述废酸吸收烟气中的粉尘;然后烟气经由一烟道进入一吸收塔,烟气在吸收塔内经过喷淋形成含氯离子的再生酸,使该再生酸一部分流至一再生酸储罐,另一部分经由所述烟道溢流至预浓缩器中,以提高预浓缩器中废酸所含的氯离子的浓度;烟气通过吸收塔后进而进入一洗涤塔,。

9、在此采用含氯离子的废酸对烟气进行喷淋。0007优选地,所述洗涤塔中对烟气进行喷淋的废酸的游离酸浓度即废酸中的HCL浓度为365WT,氯离子浓度为100G/L150G/L。说明书CN102794081A2/3页40008优选地,再生酸溢流至预浓缩器中,将预浓缩器中的废酸的游离酸浓度从365WT提高至1519WT,氯离子浓度从100G/L150G/L提高至180G/L320G/L,并保持氯离子含量的恒定。0009所述预浓缩器中的废酸和洗涤塔中的废酸均为工业废酸。0010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降低酸雾洗涤塔出口烟气中粉尘含量的系统,其包括一预浓缩器,其内装有含氯离子的废酸;一吸收塔,其通过一烟道与所。

10、述预浓缩器连通,所述洗涤塔底部盛有含氯离子的再生酸;一洗涤塔与所述吸收塔连通,洗涤塔内的喷淋液为含氯离子的废酸,此外,所述系统还包括0011一再生酸储罐,其通过一回流管路与所述吸收塔的底部连通,所述回流管路上设有一回流阀,调节所述回流阀的开度可使洗涤塔底部的再生酸经由所述烟道向预浓缩器内溢流。0012优选地,所述降低酸雾洗涤塔出口烟气中粉尘含量的系统还包括一废酸储罐,其内盛有含氯离子的废酸,所述废酸储罐分别与所述预浓缩器和洗涤塔连通,向预浓缩器和洗涤塔中输送含氯离子的废酸。0013在处理烟气的过程中,预浓缩器中氯离子的浓度会烟气中的粉尘具有很好的吸收和去除作用,但是随着废酸与烟气不断进行的反应。

11、,会导致氯离子浓度逐渐降低,从而影响了烟气中粉尘的去除效果,本技术方案利用原有的烟道,采用溢流的方法,使得预浓缩器中的酸液氯离子浓度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此外,现有的烟气除尘工艺中,洗涤塔中均是采用水对烟气进行喷淋,本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含氯离子的废酸对烟气进行喷淋,大大提高了粉尘去除的效果。附图说明0014图1是现有盐酸再生机组的系统结构示意图。0015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降低酸雾洗涤塔出口烟气中粉尘含量的系统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6如图2所示,预浓缩器内装有含氯离子的废酸,其中的废酸来源为与其连通的废酸储罐;吸收塔通过烟道与预浓缩器连通,在吸收塔内采用水对烟气进行喷淋,喷淋的流量即为。

12、再生酸的生成量,再生酸储罐通过回流管路与吸收塔的底部连通,回流管路上设有再生酸回流阀,调节再生酸回流阀的开度可使洗涤塔底部的再生酸经由烟道向预浓缩器内溢流,洗涤塔与吸收塔通过管道连通,管道上设有废气风机,洗涤塔内的喷淋液采用含氯离子的废酸,该废酸的来源与预浓缩器中的废酸一样,也是来源于废酸储罐。0017采用该系统按照下列步骤降低烟气中的含量0018将含有氯离子的废酸从废酸储罐中泵入预浓缩器,并通过循环泵进行自循环;经过预浓缩器的烟气继续进入吸收塔,经过水喷淋后,在吸收塔下部形成含有氯离子的再生酸;关闭再生酸回流阀,使吸收塔底部再生酸液位升高,当液位超过烟道高度时,再生酸开始向预浓缩器溢流;当再。

13、生酸开始向预浓缩器溢流后,保持吸收塔水喷淋流量恒定,并设定再生酸回流流量为吸收塔喷淋流量的5090。将含氯离子的废酸从废酸储罐内泵入洗涤塔下部,用含氯离子的废酸对经过洗涤塔的烟气进行喷淋。说明书CN102794081A3/3页50019表1列出了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的系统对烟气进行除尘的实施例19中的具体工艺参数。0020表100210022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随之有着许多的类似变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如果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2794081A1/1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79408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