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亚麻织物后整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亚麻织物后整理工艺。
背景技术
亚麻织物手感自然,穿着爽挺、舒适、粗犷,具有强力高,吸放湿性好等优点,因而素有天然纤维皇后之美誉。但是由于亚麻纤维存在着纤维素含量低,果胶含量高,纤维聚合度、结晶度、取向度均较棉纤维高等诸多不足,以往的亚麻纤维弹性都很低,折皱回复性也较差,穿着和洗涤过程中容易起皱,洗后需熨烫也给消费者带来许多不便,致使亚麻织物的优良特性没能得到充分体现。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设计出了亚麻织物的后整理工艺,该工艺主要分为物理(机械)整理和化学整理两类。其中效果最显著的是化学整理。最初,人们使用的化学整理剂主要有甲醛树脂、环氧树脂、有机硅及聚烯烃系列等,这些内容在SU80680、J01077680、CN1066093A等专利文件中均有报道。但是这些整理剂在使用过程中都有一个共同的不足,就是使用过程中都会释放出甲醛,因而对人体健康和环保都很不利。为了克服这一弊端,有人设计出了多元羧酸防皱整理剂,由于该整理剂中的多个羧基基团可以和纤维分子以共价交联的形式相互作用,因而能有效地促进织物纤维分子的弹性恢复,很好地解决了亚麻织物防皱问题,相关报道见中国专利(CN1624010A)。而壳聚糖做为另外一种绿色环型保织物整理剂则显现出卓越的抗菌功能,现也已经开始被应用,如CN1664225A和CN1687512A等。上述两种无甲醛释放型亚麻织物整理剂虽然分别实现了现代亚麻后整理剂地两种不同的功能,但是做为一种同时具有抗菌和防皱基团的亚麻整理剂及其整理工艺目前还没见公开报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亚麻织物后整理工艺,经该工艺整理后不仅可以改善亚麻织物在穿着过程中易起皱,服用形态差等缺点,并能做到不破坏亚麻织物的绿色环保特性。
本发明工艺中所使用的整理液有两种,一种是柠檬酰化降解壳聚糖整理液,其组成及重量配比为:
整理剂柠檬酰化降解壳聚糖用量2-5%,
催化剂次磷酸钠用量2---6%。
另一种整理液是柠檬酰化降解壳聚糖及柠檬酸复配整理液,其组成是在上述的整理液中再加入0.5-2%柠檬酸。
整理浴以水为溶剂,加入上述的整理液,整理液与水之比为1∶20,在整理浴中还可以可加入柔软剂和/或渗透剂。
上述抗菌防皱整理液在亚麻织物后整理工艺中的应用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对亚麻织物进行整理液浸轧处理,采用二浸二轧工艺,轧余率80-90%,
(2)对织物进行预烘;预烘温度为75-85℃,时间为120-180秒。
(3)对织物进行高温焙烘,焙烘温度160-180℃,焙烘时间120-180秒。
上述工艺中所使用的整理剂柠檬酰化降解壳聚糖为本申请人所研制,该整理剂的分子结构中同时具有抗菌防皱两种功能基团。该整理剂是以柠檬酸酐做为降解壳聚糖的修饰物,其制备的具体步骤为:
(1)将降解壳聚糖与介质按1∶20~40的质量比例混合,搅拌溶胀0.5h;
(2)按降解壳聚糖和柠檬酸酐1∶2~5的质量比例加入柠檬酸酐;
(3)加入占总质量1~3%的催化剂,常温条件下反应16~24h;
(4)停止反应,调节pH值至中性,抽滤、减压浓缩,加入的60mL乙醇放置过夜,抽滤,真空干燥。
上述整理剂的合成方法本申请人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0810064928.0,本发明是对上述技术主题的继续研究,提供一种该亚麻整理剂在亚麻后整理工艺中的一种具体应用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无毒、无甲醛释放的亚麻织物后整理工艺,该工艺很好地保持了亚麻织物的绿色环保特性。另外,本发明所使用的柠檬酰化降解壳聚糖整理液可以显著的提高亚麻织物对形变的抵抗能力,还可以改善亚麻织物在穿着过程中易起皱,服用形态差等缺点。除此之外,整理后织物均具有较高的白度,并能保证各项机械性能达到要求,该方法还能够保持织物的颜色稳定,整理效果持久,整理后织物水洗牢度较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亚麻织物后整理的一种工艺,使用的整理液是柠檬酰化降解壳聚糖整理液。
(1)对经过煮练、漂白的亚麻织物进行整理液浸轧处理,使用柠檬酰化降解壳聚糖整理液,其组成及重量配比为:柠檬酰化降解壳聚糖用量4%,催化剂次磷酸钠用量4%;整理浴以水为溶剂,加入上述的整理液,整理液与水之比为1∶20,在整理浴中还加入了柔软剂及渗透剂。这里的柔软剂及渗透剂为现有技术。
(2)对织物进行预烘,预烘温度80℃,预烘时间150秒;(3)对织物进行高温焙烘,焙烘温度160℃,焙烘时间180秒。
实施例2
亚麻织物后整理的一种工艺,使用的整理液是柠檬酰化降解壳聚糖整理液。
(1)使用柠檬酰化降解壳聚糖整理液,其组成及重量配比为:柠檬酰化降解壳聚糖用量5%,催化剂次磷酸钠3%;其余同例1。
(2)对织物进行预烘,预烘温度85℃,预烘时间120秒;(3)对织物进行高温焙烘,焙烘温度180℃,焙烘时间150秒。
实施例3
亚麻织物后整理的一种工艺,使用的整理液是柠檬酰化降解壳聚糖及柠檬酸复配整理液。
(1)对经过煮练、漂白的亚麻织物进行整理液浸轧处理,整理液是柠檬酰化降解壳聚糖及柠檬酸复配整理液,其组成及重量配比为:整理剂柠檬酰化降解壳聚糖用量3%,柠檬酸用量1%,催化剂次磷酸钠用量4%。
(2)对织物进行预烘,预烘温度75℃,预烘时间120秒;(3)对织物进行高温焙烘,焙烘温度155℃,焙烘时间120秒。
实施例4
亚麻织物后整理的一种工艺,使用的整理液是柠檬酰化降解壳聚糖及柠檬酸复配整理液。
(1)对经过煮练、漂白的亚麻织物进行整理液浸轧处理,整理液是柠檬酰化降解壳聚糖及柠檬酸复配整理液,其组成及重量配比为:整理剂柠檬酰化降解壳聚糖用量3%,柠檬酸用量1%,催化剂次磷酸钠用量4%。
(2)对织物进行预烘,预烘温度85℃,预烘时间120秒;(3)对织物进行高温焙烘,焙烘温度165℃,焙烘时间150秒。
上述工艺方法处理的亚麻织物白度保持良好,织物使用过程中无甲醛释放。按照GB/T3819-96方法在YG541A织物折皱弹性测试仪上测试折皱回复角;按照GB3923-89方法在YG(B)026D-250型电子织物强力机上测试断裂强度;按照GB/T 3921-1997方法将织物在SW12A耐洗色牢度试验机上进行水洗、烘干,然后测试折皱回复角等性能指标,以此测试整理后织物的水洗牢度。其中折皱回复率为65-70%,织物强力损失小于40%,水洗20次后,测试折皱回复率仍能达到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