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卷机.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914091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1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8108462.1

申请日:

1998.05.15

公开号:

CN1199783A

公开日:

1998.11.2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D01G 27/00申请日:19980515授权公告日:20030430终止日期:20100515|||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1998.5.15|||公开

IPC分类号:

D01G27/00

主分类号:

D01G27/00

申请人:

里特机械公司;

发明人:

W·斯拉维克; C·斯珀里; W·格拉贝尔

地址:

瑞士温特图尔

优先权:

1997.05.16 DE 19720825.8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崔幼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棉卷(12)的成卷装置(10)。棉絮条(14)在此装置上被卷绕到一个由一根环行传动带(18)驱动的筒管(H)上,该筒管可围绕轴(A)旋转地处于两个导向辊(R1,R2)之间,并配置成随着棉卷的增大,受到张力装置(22)张紧的传动带悬环(20)也逐渐扩大。为了形成的一个棉卷(20)保证其卷绕的每个棉层(14)具有整洁的边缘区域,建议传动带(18)至少在导向辊(R1,R2,R3,R4,R5)的区域内横向对其运动方向(F)被刚性连接地导向。

权利要求书

1: 生产棉卷(12)的成卷装置(10),在此装置上,棉絮条(14) 被卷绕到由一根环行传动带(18)驱动的筒管(H)上,该筒管位于 两个导向辊(R1,R2)之间,可围绕轴(A)回转,并安置成随着 棉卷的增大,受张力装置(22)张紧的传动带(18)的悬环(20) 也逐渐扩大,其特征在于,传动带(18)至少在导向辊(R1,R2) 区域内,在其运动方向(F)的横向受到刚性导向。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成卷装置(10),其特征在于,传动带(18) 至少一面设计为凸凹结构(9,13),从横向传动带运输方向(F) 看该凸凹结构(9,13)与导向辊(R1,R2)的一个凸凹表面(44) 构成一刚性导向。
3: 根据权利要求3的成卷装置(10),其特征在于,从传动带纵 向和导向辊(R1,R2)的圆周方向看凸凹结构(9,44)的载面具 有齿条(13)的形状。
4: 根据权利1的成卷装置(10),其特征在于,传动带(18) 设计有孔眼(34),导向辊(R1,R2)的凸齿(35)每隔一定时 间啮合到孔眼(34)内;凸齿(35)在导向辊(R1,R2)的圆周 方向作这样的布置,即当传动带运动时,至少一个凸齿总是位于啮合 中。
5: 根据权利1的成卷装置(10),其特征在于,传动带(18) 在其纵向设置分布开的导向元件(49,50),它们在传动带运动时, 间隔一定时间与同导向辊(R1,R2)固定联结的导向元件(46, 47)作刚性联结。
6: 根据权利1至5中之一项的成卷装置(10),其特征在于,传 动带(18)是经过两个以上导向辊(R1-R5)被导向并且至少由三个 导向辊(R1,R2,R5)进行刚性导向。
7: 根据权利1至6中之一项的成卷装置(10),其特征在于,被 驱动的筒管(H)可围绕一固定轴旋转地被支承。
8: 根据权利1至7中之一项的成卷装置(10),其特征在于,悬 环(20)在其两侧总是各配置有一个可驱动的棉卷边盘(32,33)。
9: 根据权利8的成卷装置(10),其特征在于,棉卷边盘(32, 33)是与筒管(H)对中心安置,并与悬环有着最大为5mm的轴向间 距。
10: 根据权利9的成卷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向间距 仅在1和2mm之间。

说明书


条卷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棉卷的成卷装置,棉絮条在此装置上被卷绕到由一根环行传动带驱动的筒管上,该筒管位于两个导向辊之间,可绕轴旋转,并安置成随着棉卷的增大,受到张力装置张紧的传动带悬环也逐渐扩大。    

    从已公开的现有技术看,例如专利说明书DE-A1-195 39 365所述的大家所知的这种装置,即是应用一环行传动带形成一个棉卷。此时棉絮条被喂入到传动带悬环的两个导向辊中间。装在支承上可回转的筒管位于传动带悬环内,筒管通过传动带运动获得摩擦传动。卷绕过程开始时,棉絮条喂入到筒管圆周及传动带悬环的一个内面之间的区域。喂入的棉絮条藉助皮带输送运动卷绕在筒管上。从筒管径向方向看,絮条通过这种过程层叠地卷绕到筒管上。使用这种成卷装置,可在高的卷绕速度下形成一个很紧密的棉卷。但也显示出,每个棉层边缘区域部分地出现伸出的纤维或纤维束以及由此导致棉卷端面区域内出现不匀称地整个表面。这样不仅使棉卷外观不美,而且在以后精梳机加工时还会出现缺点,尤其出现在退卷的棉卷边缘的部分区域。

    产生这些缺点主要原因是,虽然传动带有着高的张力,但在卷绕过程中,传动带产生一种持续的和部分地微小侧向往复运动。由于这种侧向移动,棉卷最外层总是对其筒管上的下面一层棉絮作少许位移。尤其是棉卷边缘纤维区域处于这种位移运动中,因此位移起到很坏的作用。主要是纤维从棉层中外移并分离出来。此外,这种位移能够使棉卷在后道精梳机上退卷过程中产生不良效果,即棉层之间出现毡合。

    在应用棉卷边盘情况下,这种位移在棉卷悬环区域内更显缺点。这是由于一个位置的边侧移动,棉卷与边侧导盘之间隔距缩小,从而棉卷边缘区域可能产生折叠。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排除上述缺点,并建议一种能够生产具有均匀和整洁边缘的棉卷的成卷装置。

    解决此任务的方法是,在导向辊区域内,传动带至少被横着其运动方向被刚性连接地导向。这种合适导向保证了传动带在导向辊区域内在其输送方向的横向获得稳定位置,使每个棉层在其筒管宽度所要求的定位上不再发生边侧移动情况。

    建议传动带至少一侧应为凸凹结构,从传动带运送方向的横向看,该凸凹结构与具有一做的导向辊外表面一起构成一刚性导向。这种刚性导向可保证阻止导辊区域内传动带的侧向移动。

    此外正如所建议,从传动带纵向和导向辊的圆周方向看这种凸凹结构具有齿条的形状。即从传动带的纵向看采取这种凸凹结构就形成沟槽状的凸面的凹面。为此,传动带和导向辊的凸凹结构能够相互啮合,这种沟槽形的齿和槽呈轴向错开地布置于导向辊的圆周。齿条状的形式可以有不同的几何形状。可以设想,传动带和导向辊只是在边缘区域具有一种沟槽结构。但从传动带的宽度看,沟槽型也可以是不同的几何结构。

    作为另一种结构的建议是,传动带设置有许多个孔眼,按间隔时间,导辊的凸齿啮合到孔眼内,这里导辊圆周方向的凸齿是这样安置的,即当传动带运动时至少有一个齿一直处于啮合状态。传动带总是在边缘区域和沿纵向设置有孔眼,安装在导向辊上的凸齿即进入孔眼内。此外还可以设想导向辊边缘区域内固定安装有这些齿轮,它们的齿啮合到传动带的孔眼内。这类导向,例如在非领域的印刷机中有使用,在那里导向装置为了牵引环行纸版而设置有齿轮,它与环行纸版的孔眼啮合。

    再一项设想建议是,传动带在整个纵向装有间隔分布着导向元件,当传动带运动时,它们同导向辊固定连接的导向元件按间隔时间刚性地相互联系。

    传动带经过两个以上导向辊引导较具优点,这里为了使传动带两侧稳定,建议传动带至少应用三个导向辊进行刚性导向。为了使传动带边侧引导也稳定并消除运动间隙,特建议被驱动的筒管是围绕固定轴旋转地被支承。

    由于所提出的在传动带悬环边侧安装可驱动的棉卷边盘与一根稳定导向的传动带相结合,可获得一种特殊实施形式,使边缘纤维区域能得到更好的控制或成形。

    较好方式是被传动的棉卷边盘与筒管为同轴心安置。为了利用所述的优点,边盘和传动带之间的轴向间距不得超过5mm。最限此间距选择为1至2mm。

    其他优点将在下面的说明和结构例子作详细叙述。

    附图如下:

    图1为一台成卷装置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中表示出卷绕过程开始以及卷绕过程终止的状态;

    图2是根据图1中B-B剖面的一个放大图;

    图3是根据图2中细节P的放大图;

    图4是按照图2中相应的一个局部图的另一个刚性联接的结构实施例;

    图5是依据图4的一个俯视图;

    图6是依据图4的又一个刚性联接结构的例子;

    图7是图6的部分俯视图。

    图1为一台生产一个棉卷12的成卷装置10的示意图。这种成卷装置主要用于纤维材料在进一步加工之前,将纤维网或棉絮条卷绕成卷。例如在精梳工序,这种成卷装置是用来接收从牵伸装置出来并经过回转板、压辊的棉絮条或内的纤维网,在此,生产出的棉卷接着送到一台精梳机上进行精梳。下文联系到所喂入的纤维材料时,为简化起见,只用棉絮条这个名称,但这不应理解为有限定性含义。

    棉絮条14是通过棉絮喂入机构16喂入到成卷装置10。本文所述喂入机构是由出口侧终端处一块弧形板所组成。棉絮条14卷绕到作为轴心的筒管H上,筒管是围绕固定轴A旋转支承。筒管H是由一根环行传动带传动。在两个导向辊R1,R2之间形成的一个悬环20,筒管H即被接纳于该悬环内。本文所述情况,棉卷12是由传动带18按钟表指针方向驱动,如图中箭头F所示。传动带18缠绕棉卷的悬环20是随着棉卷12的增大而扩大,其中传动带18在整个成卷过程中是由张力装置22给予张紧。张力装置22有着一个带直线导向器24的张力辊R4。

    传动带18通过其余的导向辊R3和R5以及沿直线导向器24可调节的张力辊R4作这样的导引,即它通过张力辊R4被张紧在一个平面上,后者与容纳两个导向辊R1,R2轴的平面相平行。图1中用X-轴标志的轴,可沿着它进行张力辊R4的调节。

    导向辊R1,R2,R3,R5,张力辊R4和筒管H,在图1中所示结构例子都是相同的直径。导辊和筒管的轴是相互平行的。处于上面的导辊R1,R2与其余的导辊R5和张力辊R4有着一个垂直的间距,此间距大于棉卷12的最大直径。一方面两个导辊R1,R2的轴处于同一水平面,另一方面导向辊R5和张力辊R4的轴处于一个水平面。在图上用实线表示的这些导辊位置出现在卷绕过程终结时,即张力辊R4占据其左边终端位置,导向辊R2尚未向外旋转(导向辊R1,R3,R5都是固定的),这时下面的左侧导向辊R5相对于上面的左侧导向辊R2向左边错位。张力辊R4在卷绕过程终结时是处在图1中用实线所示左边终端位置,它相对上面的导向辊R1形成向右边错位,此时两个导辊R1,R4之间的水平间距是大于导辊R2和R5之间的间距。对此,导辊R1,R2,R4,R5配置成梯形,其中R4和R5导辊之间的水平间距就大于导辊R1和R2之间的间距。张力辊R4在图1用实线所表示的辊子位置中占有其左边的终端位置。从张力辊R4的左边终端位置出发,安装其上面的导向辊R3一定程度地向左边错位。从辊中心到另一辊中心测出的错位量大致相同于具有同一直径导辊R1-R5的半径。辊子R3,R4之间的垂直间距,按中心距测量,大致相当于辊子的直径。为此可以肯定,传动带18环绕着张力辊R4,不取决于辊的位置,始终保持180°的包围角。传动带18是由一个图上未详细表明的传动装置通过位于平面上的导向辊R5传动,传动带18即被张紧在这个平面内。左边上部导向辊R2安置在一旋转臂26的上部终端,该旋转臂是装在另一终端支承上,可围绕左下方导向辊R5的轴旋转。图1中用虚线表示出旋转臂26靠左边的旋转位置,在这个位置上满卷棉卷21被排出。

    围绕固定轴A旋转的筒管H和两个导向辊R1,R2的尺寸选定以及当向右旋转的旋转臂26进入工作位置时的相互配置是这样进行的,即在导向辊R1,R2之间,由传动带18形成的悬环20在卷绕过程开始用大于180°最小的包围角包围筒管。这种起始卷绕过程时的悬环20的延伸已在图1中用虚线表示。张力辊R4在这个阶段占据其右侧的终端位置。在成卷过程时,悬环20包围筒管的包围角较大。张力辊R4向左侧移位,直到它在棉卷12满卷后到达实线所示左侧终端位置时停止。

    张力装置22为了产生一个取决于棉卷直径的张力,较优方式是与一个电子控制装置28相连接。图1所示实施例子是设置有一个直接探测棉卷直径的传感器30,它将相应的一个信号S传送给控制装置28。

    在两个棉卷边盘32,33(图2)中间的筒管H适当地被夹紧,边盘可按图上所示箭头方向从边侧取下。边盘32,33安置有使筒管可插入的插座36,38。

    从图2看出,导向辊R1在其圆周上设计为沟槽形凸凹面44,它在导向区域内利用传动带18的单侧凸凹面9的齿13构成横贯传动带运送方向一个刚性连接。剖面图中所示的传动带18的凸凹面9,从横截面看为一齿条形结构。图2和图3中展示了作为例子的三层最外面的棉层14,其宽度分别在两侧以尺寸a超出导向辊R1的宽度,这时,棉卷层抵靠在边盘32和33的端面39上。

    棉絮条14在卷绕过程时受到压缩,这样它只能在其宽度内伸展,直到它在端面39上帖紧为止。这种按尺寸a微小的伸展是所期待的一个效应,因为与棉卷边盘32,33协同作用,使棉絮条14边缘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平整光洁。通过导向辊R1和传动带18之间如上述建议的刚性连接,使尺寸a保持为一个常数值。没有这种侧向导向,当传动带向边侧偏移时会导致边缘区域产生不希望的填塞,从而在该区域内部分地发生纤维松散开。有许多种几何形结构可供作凸凹面的选择。可以设想,只是在传动带或导向辊的边缘区域才设计有这种凸凹面。凸凹面结构可以均匀地或不均匀地向中轴MA的两侧延伸。

    图4展示另一个结构例子,传动带的边缘区域设计成一个接一个排列的孔眼34,齿35可以与孔眼啮合,齿是按隔距b分布在导向辊R1的圆周上。传动带也可以因这种装置而在导向辊区域内沿侧向定位。这里也可以选择各种几何结构。

    图6展示另一个结构例子,即链条49藉助支架52固定在传动带上。这里支架52是用固定件53(例如铆钉)固定于传动带上,并且连接板51安装在链条49上。链环50按规定的隔距固定在连接板51上。齿轮46与导向辊R1同轴安装于外侧,其齿47为了边侧固定而啮合到各个链环50内。导向辊R1区域内的传动带18也可以用此装置进行边侧导向。为了使传动带在转向时能刚性连接地横贯运输方向被导向,其余的导向辊R2,R3,R5也可以装配这种装置。

    棉絮条14是通过棉絮条喂入装置16并经过导向辊R1,R2之间的一个转向元件40进入到区域42的悬环20内。在卷绕过程中,已成卷的棉卷12直径逐渐增大,直到它达到由传感器30通报给控制装置28的一个相应的尺寸时为止。接着由这个控制装置启动排料机构,这时导向R2通过旋转臂26向下偏转,并将棉卷释放排出。为了释放棉卷12,棉卷边盘32和33向外侧移动,棉卷就能从其卷绕位置上离开。接着输入一个新的筒管到棉卷轴20上,之后导向辊R2又回转到其卷绕位置。筒管紧接着被同时来到的棉卷边盘32和33夹紧,这样该系统又准备好生产一个新棉卷。关于条卷成形的其他细节,可以从发表的专利说明书看到,例如从DE-195 39 365看到。

条卷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条卷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条卷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条卷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条卷机.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棉卷(12)的成卷装置(10)。棉絮条(14)在此装置上被卷绕到一个由一根环行传动带(18)驱动的筒管(H)上,该筒管可围绕轴(A)旋转地处于两个导向辊(R1,R2)之间,并配置成随着棉卷的增大,受到张力装置(22)张紧的传动带悬环(20)也逐渐扩大。为了形成的一个棉卷(20)保证其卷绕的每个棉层(14)具有整洁的边缘区域,建议传动带(18)至少在导向辊(R1,R2,R3,R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天然或人造的线或纤维;纺纱或纺丝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