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程序控制缝纫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程序控制缝纫机,该缝纫机具有把数个选定的机器控制用选择输出信号作为用于控制具有选择功能的选定的机器的信号并输出的功能。
利用工业平缝缝纫机或刺绣机等各种缝纫机进行缝制的缝制会社,期望对各种缝纫机追加种种选定的机器。追加种种选定的机器的目的是,根据缝制的加工布的种类和尺寸的变更以及根据缝制内容的变更,使缝制作业高效率化,并提高缝制制品的质量。对此,已经提出了一种电子程序控制缝纫机地技术方案,是在工业用缝纫机上追加数个选定的机器时,具有把选择输出信号作为使各选定的机器单独在任意时间工作的控制信号并输出的功能。
日本特开平6-59351号公报和特开平8-280957号公报所记载的缝纫机,是关于在用于缝制加工布的缝制数据中储存的用于输出选择输机器控制用选择信号的控制数据的结构。并且该缝纫机在缝制作业进行过程中读出控制数据,并根据该控制数据把指定的选定的机器控制到所期望的缝制位置。由此,使各选定的机器可单独在任意工作时间内进行工作。
此外,以往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实用的可时序控制的简易型缝纫机。这种可时序控制的简易型缝纫机的结构如图16所示,设置有4个序列(序列1~序列4),各序列在单独的启动条件下分别启动。在采用这种结构的场合,在各序列1~4中,4个选择输出信号按时序地(逐次阶段地)输出。并且,各序列1~4的控制是以从缝纫机的基本的数个工作部件的动作状态中所设定的1个动作状态为启动条件而开始的。上述数个工作部件的动作状态是指例如,当缝纫机复位到原点位置以及操作启动开关时,纱线剪切装置工作及挑线装置工作结束时等的动作状态。
而且,在例如序列1的启动条件成立时,序列1的控制开始,首先,当选择输出0的启动条件成立时,使选择输出0进入开(ON)或关(OFF)。接着,当选择输出1的启动条件成立时,使选择输出1进入开或关,然后,顺次输出选择输出2和选择输出3。除该序列1之外,其它3个序列2~4也进行同样的控制。根据这4个时序控制,可以输出共计16种选择输出(输出0~输出F)。
进一步,在采用前述特开平6-59351号公报和特开平8-280957号公报所记载的缝纫机的场合,选定的机器控制用选择输出信号的控制数据必须储存在缝制数据中的规定位置。为此,在制成缝制数据之后,当进行编辑处理时,必须根据选定的机器的工作次数或选定的机器的个数等把控制数据组合到缝制数据中的数个位置。结果,带来了缝制数据的制作、处理或编辑处理复杂化的问题。另外,在不进行缝制时,也会出现选定的机器不能工作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采用前述可时序控制的简易型缝纫机的场合,启动各序列的启动条件只限于从缝纫机的基本的数个工作部件的动作状态中设定的1种动作状态。这样,当在数种启动条件下产生使同一选定的机器工作的选择输出信号时,每一启动条件将成为一序列的专有条件,带来了其余序列的数量减少、使可能输出的选择信号的数量减少的问题。另外,作为序列的启动条件,由于只限于缝纫机的基本的数种工作,因此使启动条件受到制约。这样,1个选择输出信号的产生不能与缝纫机的工作部件动作状态以外的例如其它序列所输出的选择输出信号的产生发生联动。再者,1个序列输出的4个选择输出信号的产生条件受到制约,必须设定成与1个在前的选择输出信号相关联的形式。结果,在必须把上述产生条件设定成使数个选择输出发生在各自所期望的时间的场合,会导致使设定条件非常困难的问题发生。还有,还要考虑有选择地设置能把例如缝制好的缝制制品移动到缝纫机侧方并装载的堆料装置,以压布装置上升为依据,操作上述堆料装置进行工作的结构。在采用这种结构时,当以“压布装置上升”作为序列的启动条件进行设定时,不仅压布装置在缝制结束时要上升,而且在缝制开始时还要先上升,在把加工布调整到缝制位置时,也要上升,结果导致了在对加工布进行调整时上述堆料装置误动作的问题发生。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论是否在缝制中都要使选定的机器工作的电子程序控制缝纫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程序控制缝纫机,它能根据数种输出条件简单地输出并控制数种选择输出信号中的每一种,此外,能确保各选定的机器在所希望的指定时间内工作,而且,还能很容易地设定产生各选择输出信号的发生条件。
本发明的电子程序控制缝纫机,包括:把有选择地设置的选定的机器控制用的数种选择输出信号输出的装置;并列储存数种条件的条件表,所述数种条件包括前述缝纫机的数个工作部件的动作状态和前述数种选择输出信号的ON、OFF;及通过有选择地设定前述条件表中所储存的1种或数种条件,可以设定产生各选择输出信号的发生条件的程序设计装置。
在这种构成的场合,由于在条件表中预先存储着数种条件,这些条件不仅包括送布机构及压布装置等的缝纫机的数个工作部件的动作状态,而且还包括数种选择输出信号的ON、OFF,因此,通过程序设计装置,可以有选择地设定出作为产生各选择输出信号的发生条件的储存在条件表中的一种或数种条件。由此,不论是否在缝制过程中,都能使数种选定的机器单独在所希望的动作时间内动作,而且,还能使动作可靠、容易。
此外,在上述构成的场合,最好采用这样的结构,前述条件表中所储存的数种条件中包括从外部输入的选择输入信号的ON、OFF。另外,还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即前述程序设计装置包括:通过有选择地设定前述条件表中所储存的1种或数种条件而设定用于输出各选择输出信号输出的输出条件的输出条件设定装置;通过有选择地设定前述条件表中所储存的1种或数种条件,并根据由前述输出条件设定装置设定的输出条件,可以设定出许可各选择输出信号输出的许可条件的许可条件设定装置。
进一步,所述的电子程序控制缝纫机还包括:通过有选择地设定前述条件表中所储存的1种或数种条件,可以设定出不许可条件的不许可条件设定装置,所述不许可条件是不允许基于由前述许可条件设定装置设定的许可条件的许可。另一方面,还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有对应于前述各选择输出信号的许可标致;当由许可条件设定装置设定的许可条件成立时前述许可标志为ON;当由前述不许可条件设定装置设定的不许可条件成立时,前述许可标志为OFF。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绣花机的透视图。
图2是绣花机的控制系统方框图。
图3是输出条件设定用操作面板的平面图。
图4(a)是表示与缝纫机的基本工作部件的动作状态及条件序号对应的条件表的示意图,图4(b)是表示与缝纫机的标准动作及条件序号对应的条件表的示意图,图4(c)是表示与缝纫机的标准动作及条件序号对应的条件表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与来自外部选定的机器、选择用传感器及开关等的选择信号输入和条件序号对应的条件表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与从数个选定的机器输出的选择输出及条件序号对应的条件表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用于说明选择信号输出控制的逻辑电路图。
图8是条件设定控制的子程序的程序方框图。
图9是选择输出控制的子程序的程序方框图。
图10是输出状态判断处理控制的子程序的程序方框图。
图11是表示输出条件设定桌面的表示例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许可条件设定桌面的表示例的示意图。
图13是用格式记忆的输出条件及计时值的说明图。
图14是用格式记忆的许可条件及不许可条件的说明图。
图15是用于说明数种选择输出的计时的记录图。
图16是以往技术的时序控制说明图。
下文参照附图说明适用于电子控制绣花机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绣花机是所谓的绣花机型缝纫机,可在用布握持架调整的加工布上缝制各种图案。并且该绣花机具有把数个选定的机器控制用的选择输出信号作为用于控制有选择功能的数个选定的机器的控制信号并输出的功能(下文对此详述)。
首先,参照图1叙述绣花机1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在缝纫机台板2上面,装有由缝纫机臂3和缝纫机头4组成的缝纫机本体5。在缝纫机臂3的前端部设有可上下移动的针杆7,在针杆7的下面安装有缝纫针6。上述缝纫针6及在缝纫机头4内部的对应于缝纫针6的部位所设置的线圈捕获器(图中未示)构成缝纫成形装置。缝纫针6和线圈捕获器由缝纫机主轴的转动来驱动,由此,在加工布上形成图案线迹。另外,在缝纫机台板2的下面配设有用于驱动缝纫机主轴的缝纫机马达8。该缝纫机马达8的旋转力通过公知的旋转传递机构(皮带或皮带轮)传递给缝纫机主轴。
另一方面,在缝纫机头4的前端部朝前方伸出地设有水平状的布握持板10,在该布握持板10上设有布握持架11,在该布握持架11与布握持板10之间构成推压并保持加工布的结构。并且,布握持架11与布握持板10在其间保持有加工布的状态下,由X轴脉冲马达40(参照图2)和Y轴脉冲马达41(参照图2)驱动,沿前后方向(Y方向)和左右方向(X方向)移动。由此,构成输送地驱动加工布的结构。在此,布握持架11由布握持架驱动螺线管39(参照图2)驱动,沿上下方向转动。当该布握持架11转动到上方打开的位置时,可以在布握持板10上调整加工布。
此外,在缝纫机台板2的下面设有把电源接入绣花机1的电源开关15。而且,在底板面上还设有用于驱动布握持架驱动螺线管39的布握持架打开开关16和用于驱动缝纫机马达8的启动开关17。再者,在缝纫机台板2的右后部设有操作面板20,在操作面板20上配有液晶显示器及各种开关。在缝纫机台板2上面的右侧设有条件设定用操作面板21。该条件设定用操作面板21是操作装置,用于适当地设定选定的机器(下文将详述)控制用选择输出信号输出时的输出条件(发生条件)。
另一方面,在缝纫机台板2下面的右端部安装有控制箱22,该控制箱22设有控制装置25等。在控制箱22的前面设有软盘驱动装置23,软盘驱动装置23上装有能拆卸的软盘。
下文参照图2的方框图说明绣花机1的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25由CPU26、ROM27、RAM28、闪光存储器29、软盘控制器(FDC)30、输入输出接口31、数个驱动电路34~37及数个选择信号放大电路42构成。CPU26、ROM27、RAM28、闪光存储器29、FDC30以及输入输出接口31通过总线等母线32连接。
其中,CPU26用于控制绣花机1的总体动作。ROM27对执行CPU26的各种控制程序(用于驱动并控制绣花机1的驱动控制程序及后述的本申请的选择输出控制的控制程序等)进行记忆,同时对数种图案模样的数种模样数据标出模样序号并记忆。RAM28对CPU26工作时暂时的各种数据(指示字或缓冲等)进行记忆,同时记忆图案缝制时制成的缝制数据(落针数据)。闪光存储器29对用于输出选择输出信号的各种条件的数据等记忆。
此外,FDC30驱动并控制软盘驱动装置(FDD)23。输入输出接口31把数个驱动电路34~37、数个选择信号放大电路42、电源开关15等各种开关、用于检测缝纫针6上下动作位置的针位置检测传感器33、操作面板20及条件设定用操作面板21相互连接。另外,输入输出接口31具有可把外部机器及、各种开关及传感器等组成的选择输入信号输入的的结构。在这种场合,可以输入n个(例如13个)选择输入信号1~n。
另外,数个驱动电路34~37与设置在机头部4上的纱线剪切机构的纱线剪切装置用螺线管38、布握持架驱动螺线管39、缝纫机马达8、移动并控制布握持架11的脉冲马达40、41连接。数个选择信号放大电路42可与有选择地设置的数个选定的机器50连接。这些选定的机器50虽是不设置在标准结构的绣花机1上的机器,但将来也可以是有选择地配备在绣花机1上的机器。在这种场合,具有可以连接到m个(例如16个)选定的机器50上即、可以输出m个选择输出信号1~m的结构。
另一方面,前述条件设定用操作面板21如图3所示,设有小型液晶显示器21a及由数字键与各种功能键组成的键盘21b。在条件设定用操作面板21的内部配有带CPU、ROM及RAM的微型计算机(各图均未示出)。通过操作上述条件设定用操作面板21的键盘21b,可以修正缝制数据的落针数据,同时设定用于输出后述的选择输出信号OS的各种条件。
在此,条件设定用操作面板21的ROM以条件成立时动作的各种条件的条件表(图4(a)所示的数据表)来记忆绣花机1的送布机构和压布装置等的基本的数个工作部件动作开始及结束的时点、即记忆绣花机1的基本工作部件的动作条件。该条件表是把与上述各种条件成立时的动作及条件序号对应的数据并置而构成的数据表。此外,条件设定用操作面板21的ROM还以条件成立时动作的各种条件的条件表(图4(b)所示的数据表)来记忆绣花机1的标准动作状态的例如标准输入,并以条件成立时动作的各种条件的条件表(图4(c)所示的数据表)来记忆绣花机1的标准动作状态的例如标准输出。上述标准输入用条件表(参照图4(b))是把与上述各种条件成立时的动作及条件序号对应的数据并置而构成的数据表。上述标准输出用条件表(参照图4(c))是把与上述各种条件成立时的动作及条件序号对应的数据并置而构成的数据表。
再者,条件设定用操作面板21的ROM中储存着后述的条件数据设定控制的控制程序。另,虽然图2未示出,但在绣花机1的随处设有用于检测图4~图6所示条件序号的条件是否成立的各种检测开关及检测传感器。
前述条件设定用操作面板21的ROM记忆如图5所示的选择输入用条件表。该条件表是指,当要输入数个选择输入信号(选择输入1~选择输入13)即、当让选择输入信号处于ON或OFF的条件成立时动作的各种条件的条件表,所述的选择输入信号是从有选择地设置的选定的机器、选择用传感器及开关等输出并输入给绣花机1的选择输入信号。并且,上述条件表是通过把与条件成立时的动作及条件序号对应的数据并列而构成的数据表。
前述条件设定用操作面板21的ROM还记载了如图6所示的选择输出用条件表。该条件表是指,当以要输出的用条件设定控制设定的数个选择输出信号(选择输出1~选择输出16)为条件即、当以让选择输出信号处于ON或OFF为条件的条件成立时动作的各种条件的条件表。并且上述条件表是通过把与条件成立时的动作及条件序号对应的数据并列而构成的数据表。
在此,为了使后述的选择输出控制更易于理解,将参照图7说明根据设定的许可条件、不许可条件及输出条件输出选择输出信号OS(具体地说,是选择输出1~选择输出16)时的演算逻辑。
在这种场合,作为输出条件最大可以设定3个条件(输出条件1~输出条件3)。另外,作为许可选择输出信号输出的许可条件最大可设定3个条件(许可条件1~许可条件3)。再者,作为用于限制该许可条件的不许可条件最大可设定3个条件(不许可条件1~不许可条件3)。并且,图7所示的构成是,把3个许可条件输入给OR门60,而把把3不个许可条件输入给OR门61,把3个输出条件输入给OR门62。
另外,该构成把OR门60的输出与OR门61输出输入给RS双稳态多谐振荡器(F/F)63,把该双稳态多谐振荡器63输出的许可信号PS输出。在这种构成中,当许可信号PS为“H”级时,调整许可标志(フラグ)PF,把当许可信号PS与OR门62的输出输入给AND门64,再把AND门64的选择输出信号OS输出。
在上述构成的逻辑电路中,当数种许可条件中的一个条件成立时,从双稳态多谐振荡器63输出“H”级的许可信号PS,而当当数种不许可条件中的一个条件成立时,双稳态多谐振荡器63反转,输出“L”级的许可信号PS。当不许可条件中的任一条件不成立并且许可信号PS为“H”级时,且在输出条件中的任一条件成立时,输出“H”级的选择信号OS。
下文,参照图8的程序方框图说明用前述条件设定用操作面板21的微型计算机执行的条件设定控制(子程序)。图中符号Si(i=10,11,12,…)表示步骤的序号。
首先,在操作面板21的显示器21a上用光电摄像管(ァィコン)方式表示菜单选择桌面。在该选择桌面中选择项目“输出条件设定”,开始该条件设定控制,最初,在显示器21a上表示输出条件设定桌面(S10)。该输出条件设定桌面是例如图11所示的桌面。在该图11中,第1表示行分别反转表示出用于设定“选择序号”的标志“OP”和用于设定选择信号“OS”的输出信号(“ON”、“OFF”、“F/F(反转)”)的标志“OS”。第2表示行分别反转表示出用于设定最大3个的输出条件的标志“(1)”~“(3)”。第3表示行分别反转表示出用于设定从输出条件成立后到输出选择输出信号OS这一时期处于待机的输出待机时间T1的标志“T1”及用于设定选择输出信号OS的输出继续时间长T2的标志“T2”。另外,第4表示行反转表示出设定时可操作的键。
其次,在上述表示桌面中,使用者通过操作键盘21b,进行以下设定处理(S11),即设定选择序号及输出条件、输出待机时间T1、输出继续时间T2。然后,随着设定处理的结束,用微型计算机的RAM暂时记忆设定结果(S12)。例如,如图13所示,并列记忆识别记号“1000”(4位的数据)和表示所设定的选择序号的4位数据,之后分别用1个字节的数据记忆输出条件1、2、3的各序号。由此,构成4个字节的控制数据。接下来,继续4个字节的控制数据,并且并列记忆识别序号“1001”(4位的数据)和用于表示所设定出的输出种类(ON、OFF、F/F)的4个字节的数据,然后分别用1个字节的数据记忆设定时间T1、T2,之后,保证预备的1个字节的数据。结果构成4个字节的控制数据。另外,上述设定时间T1、T2设定成以10msec为单位的时间。
接着,如图12所示,用显示器21a表示许可条件设定桌面(S13)。例如,许可条件设定桌面的第1表示行反转表示出用于设定“选择序号”的标志“OP”。第2表示行分别反转表示出用于设定最大3个的许可条件的3个标志“O”。第3表示行分别反转表示出用于设定最大3个的不许可条件的3个标志“X”。第4表示行反转表示出设定时可操作的键。
在该表示桌面的状态下,使用者通过操作键盘21b,添加选择序号,进行设定许可条件及不许可条件的设定处理(S14)。然后,用微型计算机的RAM暂时记忆随着设定结束的设定结果(S15)。例如如图14所示,并列记忆识别记号“1002”(4位的数据)和表示所设定的选择序号的4位数据,之后分别用1个字节的数据记忆3个许可条件的各序号。由此,构成4个字节的控制数据。接下来,继续4个字节的控制数据,并且并列记忆识别序号“1003”(4位的数据)和空的区域(4位),然后分别用1个字节的数据记忆3个不许可条件的各序号。由此构成4个字节的控制数据。随后进行上述记忆处理(S15),接着,结束该条件的设定控制,返回主程序。
接下来,参照图9的程序方框图说明用绣花机1的控制装置25执行的选择输出控制(子程序)。在本实施例的场合,当电源接入绣花机1时,通过执行图中未示的子程序等,可以检测出图4(a)~图4(c)的条件表所示的条件序号“1”~“13”、“25”~“26”、“30”~“38”中的相应的任一个的动作是否成立。每当上述任一动作成立时,分别进行对应于所设定的选择序号数值的选择输出控制。
具体地说,当检测出图4(a)~图4(c)所示的数种条件序号的任一种的动作成立时,开始上述的选择输出控制。首先,开始(启动)这次的选择输出控制,这时,取得对应于已成立的缝纫机基本动作条件的条件序号(S20)。接着,针对选择序号A进行输出状态判断处理控制(参照图10的程序方框图)(S21)。
开始该输出状态判断处理控制时如图10所示,首先,根据对应于已成立条件的条件序号检索是否有许可条件、即检索是否设定(S40)。这里,当没有设定时(S40:No),根据对应于已成立条件的条件序号检索是否设定了不许可条件(S42)。如果没有设定时(S42:No),根据对应于已成立条件的条件序号检索进一步检索是否设定有输出条件(S44)。在此,如果没有设定时(S44:No),重新调整输出标志OF(调整“0”标志数据)(S52),之后结束该控制(返回),进入选择输出控制的S22。然后,在该选择输出控制中,由于没有调整输出标志OF(S22:No),所以返回主程序。
另一方面,在输出状态判断处理控制中,当把与已成立的条件对应的条件序号作为许可条件设定时(S40:yes),调整许可标志PF(调整“1”标志的数据)(S41)。此外,当把与已成立的条件对应的条件序号作为不许可条件设定时(S42:yes),再调整许可标志PF(调整“0”标志的数据)(S43)。再者,当把与已成立的条件对应的条件序号作为输出条件设定时(S44:yes),并当输出信号指定为“ON”时(S45:yes),调整信号标志(调整“1”标志的数据)(S46)。接着,求出许可标志PF与信号标志的逻辑积,判断该逻辑积的值相对于当前信号的ON或OFF是否有变化(S47)。在此,当逻辑积的值相对于当前信号的ON或OFF变化时(S47:yes),调整输出标志OF(调整“1”标志的数据)(S48)。再者,当逻辑积的值没有变化时(S47:No),重新调整输出标志OF(调整“0”标志的数据)(S52)。
此外,当输出信号指定为“OFF”时(S45:No、S49:yes),再次调整信号标志(S50)。同样地,当逻辑积的值变化时(S47:yes),调整输出标志OF(S48),而当无变化时,重新调整输出标志OF(S52)。另外,当指定输出信号为“F/F”时(S45、S49:No),调整作为信号标志的“反转”。另外,同样地当逻辑积的值变化时(S47:yes),调整输出标志OF(S48),而当无变化时,重新调整输出标志OF(S52)。即是说,即使调整许可标志PF,在把当前信号指定为开时的“ON”的场合和在把当前信号指定为关时的“OFF”的场合,不输出选择输出信号OS。
然后,进入选择输出控制S22,当调整输出标志OF时(S22:yes),把选择序号A(的值)调整成n,同时,分别给计时器导通值值HTn及计时器关闭值LTn设定设定时间T1、T2(S23)。具体说,当输出信号指定为“ON”时,给计时器导通值HTn设定输出待机时间T1,同时给计时器关闭值LTn设定输出继续时间T2。另外当输出信号指定为“OFF”时,相反,给计时器关闭值LTn设定输出待机时间T1,同时给计时器导通值HTn设定输出继续时间T2。再者,当输出信号指定为“F/F”时,把设定时间T1、T2给计时器导通值HTn与计时器关闭值LTn的任何一个的设定是根据这时的信号级来决定的。
接着,开始基准计时器的动作(S24)。之后,当基准计时器的经过时间KT与计时器导通值HTn不一致时(S25:No)并当上述经过时间KT与计时器关闭值LTn不一致时(S31:No),判断上述经过时间KT是否超过计时器导通值HTn或计时器关闭值LTn中的最大值(S37)。在此,当经过时间KT超过HTn、LTn的最大值时(S37:yes),结束该控制并返回主程序。相比之下,当经过时间KT不超过HTn、LTn的最大值时(S37:No),反复进行S25以后的处理。
进一步,当基准计时器的经过时间KT与计时器导通值HTn一致时(S25:yes),把与该计时器导通值HTn一致的“ON”的选择输出信号OS输出(S26)。
接下来,检索有无以该选择输出信号OS的ON输出为条件的选择序号(S27)。这里,当有相应的选择输出序号时(S27:yes),对于该选择序号N进行前述的输出状态判断处理控制(参照图10)(S28)。结果,当调整输出标志OF时(S29:yes),以当前的基准计时器的经过时间KT为“α”,把选择序号N(的值)调整成n,同时给计时器导通值HTn及计时器关闭值LTn设定设定时间(T1+α)、(T2+α)(S30)。之后,当基准计时器的经过时间KT不超过HTn、LTn的最大值时(S37:No),反复进行S25以后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S31中,当基准计时器的经过时间KT与计时器导通值HTn一致时(S31:yes),把与该计时器导通值HTn一致的相应于“OFF”的选择输出信号OS输出(S32)。接着,检索有无以该选择输出信号OS的OFF输出为条件的选择序号(S33)。这里,当有相应的选择序号时(S33:yes),对该选择序号M进行前述的输出状态判断处理控制(参照图10)(S34)。结果,当调整输出标志OF时(S35:yes),以当前的基准计时器的经过时间KT为“β”,把选择序号M(的值)调整成n,同时给计时器导通值HTn及计时器关闭值LTn设定设定时间(T1+β)、(T2+βα)(S36)。之后,当基准计时器的经过时间KT不超过HTn、LTn的最大值时(S37:No),反复进行S25以后的处理。
再者,在S37中,当基准计时器的经过时间KT超过HTn、LTn的最大值时(S37:Yes),结束该选择输出控制并返回主程序。
下文叙述选择输出信号的输出控制的作用。
例如,说明有选择地设置的堆料装置(图中未示)动作的情况。堆料装置是具有随着缝制的结束,把经过图案刺绣的加工布输送到绣花机1的侧方并顺次装载的功能的装置。
上述堆料装置具有输送时对加工布加压的压布装置、输送用气缸及输送时给缝纫机台板2上吹空气的空气阀。在这种场合,压布装置、输送用气缸及空气阀分别相当于选定的机器。于是,使用者根据输出的选择输出信号对各选定的机器进行下述通用的设定。
首先,关于压布装置的选择输出,如图11及图12所示,可设定为:
选择序号OP:2、输出信号OS:指定为ON、输出条件:条件序号30、输出待机时间T1:110msec、输出继续时间T2:1200msec、许可条件:条件序号6、不许可条件:条件序号77。
此外,关于输送用气缸的选择输出可设定为:
选择序号OP:3、输出信号OS:指定为ON、输出条件:条件序号72、输出待机时间T1:500msec、输出继续时间T2:700msec、许可条件:无、不许可条件:无。
关于空气阀的选择输出可设定为:
选择序号OP:4、输出信号OS:指定为ON、输出条件:条件序号72、输出待机时间T1:500msec、输出继续时间T2:1700msec、许可条件:无、不许可条件:无。
在把各选择输出信号按照上述方式设定的情况下,经过以下的动作。首先,如图15所示,根据许可条件“6”,在缝制结束的时间点t1,把许可标志PF从重新调整切换到调整。接着,在绣花机1一侧的压布装置上升的时间点t2,根据选择序号2的压布装置的输出(选择输出信号),改变许可标志PF与信号标志的逻辑积,由此,调整输出标志OF。这样,从时间点t2开始,仅在计时器导通值HT2上所设定的输出待机时间T1内待机。之后,从经过输出待机时间T1的时间点t3到经过计时器关闭值LT2上所设定的输出继续时间T2的时间点t5,压布装置的输出控制在ON的状态。
在上述时间点t3,即在压布装置的输出为ON的时点,对于选择序号3的输送用气缸输出与选择序号4的空气阀输出,改变许可标志PF与信号标志的逻辑积,由此调整输出标志OF。这样,从该时间点t3开始,仅在计时器导通值HT3、HT4所设定的输出待机时间T1内待机。然后,从经过上述输出待机时间T1的时点t4到经过计时器关闭值LT3上所设定的输出继续时间T2的时间点t5,对于输送用气缸的输出进行控制。另外,从经过上述输出待机时间T1的时间点t4到经过计时器关闭值LT4上所设定的输出继续时间T2的时间点t6,对空气阀的输出进行控制。
接着,在上述时间为上述时间点t6时,根据不许可条件的条件序号77重新调整许可标志PF。在上述构成的场合,绣花机1一侧的压布装置不仅在缝制结束的时点被驱动上升,而且在缝制开始时调整加工布的场合也被驱动上升。与之对应,在缝制开始时绣花机1一侧的压布装置上升的场合,重新调整许可标志PF,由此,压布装置的输出仅限于在调整许可标志PF的缝制结束后为ON的状态。结果,与以往的构成不同,能可靠地防止堆料装置缝制开始时的误动作。
在上述实施例的场合,由条件设定用操作面板21和条件设定控制的程序等组成程序设计装置。另外,由条件设定用操作面板21及条件设定控制程序中的S10~S12等构成输出条件设定装置。另外,由条件设定用操作面板21及条件设定控制程序中的S13~S15等构成许可条件设定装置及不许可条件设定装置。
以上的说明只不过是一个例子,对于绣花机1有选择地设置的各种选定的机器来说,可以构成单独或联动地顺次输出选择输出信号的结构。关于各种选定的机器,可以是例如辅助推压加工布的辅助推压机构或灯机构,该灯机构是根据绣花机1的工作状态、即根据正常运转状态或纱线剪切状态或非常停止状态使“赤”、“青”或“黄”等各种彩色灯通电的灯机构等。并且,对于各种选定的机器来说,在输出选择信号的场合,通过对每种选择输出信号分别设定输出条件、许可条件及不许可条件,可以控制各选择信号的输出。这样,可以以逻辑成立的方式简单地设定数种选择输出信号的输出时期。
在这样构成的本实施例的场合,采用的结构是,通过设置储存有所列举的数种包含绣花机1的数种工作部的动作状态、数种选定的机器的选择输出信号的ON、OFF的条件的条件表,有选择地设定储存在该条件表中的1种或多种条件,可以设定产生各选择输出信号的发生条件。由此,对于每一种选择输出来说,从上述条件表不仅可设定所期望的1种或多种输出条件、许可条件或不许可条件,而且,不论是否在缝制过程中,都能很容易地保证数种选定的机器单独动作。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定数种输出选择输出信号OS的输出条件及是否允许选择输出信号OS输出的许可条件,可以把作为选择输出信号OS的输出时期仅限定在特定时期进行上述的输出。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的构成是,通过操作条件设定用操作面板21,可以从储存在条件表中的数种条件中有选择地设定出不许可条件,该不许可条件是不允许基于许可条件的许可。这样,通过数种输出条件、许可条件及不许可条件的组合,能逻辑地明确和设定选择输出信号OS的输出时期,使选择输出信号的条件设定作业简单化。
再者,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的构成是,对应于各选择输出信号设置了许可标志PF,当设定的许可条件的任一种成立时,调整(ON)许可标志PF,另一方面,当设定的不许可条件的任一种成立时,重新调整(OFF)许可标志PF。由此,根据许可标志PF的ON或OFF可以简单地判断出是否许可选择输出信号的输出。
这里,作为上述的变形例,还可以采用利用绣花机1附带设置的个人计算机等的计算机系统设定各种条件的结构。在这种结构的场合,比较合适的结构是,通过软盘或通过连接塞绳把利用个人计算机等的计算机系统设定的条件数据设在绣花机1上。另外,也可以采用不设置条件设定用操作面板21而让操作面板20保持条件设定用操作面板21的功能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的结构是,在控制装置25的ROM27内记忆使绣花机1动作的子程序(包括选择输出控制的控制程序),用条件设定用操作面板21的ROM内记条件设定控制的控制程序及条件表。但是,并不限于这种结果,也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在绣花机1上设置能够读取软盘、CDROM、IC卡等记录媒体的读取装置,同时,用记录媒体记录使绣花机1动作的程序,条件设定控制的控制程序及条件表。在这种结构的场合,也可以采用通过记录媒体把各程序和条件表输入给绣花机1(或条件设定用操作面板21)的结构。此外,在这种场合,作为储存各程序及条件表的结构,最好是给绣花机1(或条件设定用操作面板21)上设置闪光存储器及硬盘等。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对上述实施例的解释,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还可以根据现有的控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控制,对上述实施例的各部件的控制做出各种变更或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