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电缆等悬挂装置的风力磨坊, 该种电缆等的悬挂装置以及该种悬挂装置的保持器 本发明涉及具有悬挂装置的风力涡轮和这种用以固定细长件,如电缆、电缆芯线,金属线等的悬挂装置,所述悬挂装置包括一第一夹紧部和一第二夹紧部,所述夹紧部用来夹紧在该细长件的周围,在此场合下第一和第二夹紧部可彼此面对向内移动,利用固定装置可固定在该细长件的周围。本发明也涉及该悬挂装置的保持器。
【发明背景】
US,195,704描述了用以固定电缆芯线等的夹紧装置。该夹紧装置包括一本体和一盖,分别设置用以支承电缆芯线的表面。每一部件包括一夹紧部和一条在夹紧爪表面上延伸的贯通的凸沿。该盖相对于本体可位移,使夹紧爪或多或少地紧紧接合。因此能固定不同直径的电缆芯线。利用一螺栓使该盖相对于本体位移并固定。
然而,这种夹紧装置具有某些缺点。由于该夹紧爪的形状,即夹紧爪的内表面具有给定半径的局部圆截面,因此不能固定具有较小直径的电缆芯线以或具有较大直径的电缆芯线。尤其也不能固定具有相应于夹紧爪内表面半径的直径电缆芯线。此外,该本体地盖相互连接的方式有缺点,当该两夹爪向彼此移动时,由于由盖产生的相对于本体的钳子移动,存在撕裂任何芯线绝缘层的危险。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固定软线、电缆、金属线、软管等的变直径的具有同样固定程度的但还能以更好方式固定这些物件的悬挂装置。此外,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无损伤这些物件或这些物件的绝缘层危险的悬挂装置。
本发明简述
该目的是由一种具有一第一悬挂装置的风力涡轮来达到的,其特点在于该风力涡轮还包括至少一个由涡轮舱悬挂的第一悬挂装置,该第一电缆悬挂装置限定基本垂直延伸的支承面,诸如电力电缆的细长件的各外表面以至少4倍于该件的平均外径的纵向长度在各支撑面的至少两个之间成贴靠接触和挤压,使该件的主要重量部分由第一悬挂装置支撑。该目的还通过在安装到风力涡轮之前本身悬挂来达到。
该目的还可由具有第二悬挂装置的风力涡轮来达到,其特点在于该风力涡轮还包括至少一个由涡轮舱悬挂的第一悬挂装置,该第一电缆悬挂装置限定基本垂直延伸的支承面,该垂直延伸支撑面设有凸沿,诸如电缆的细长件的各外表面以1至2倍于该件的平均外径的纵向长度,在各支撑面的至少两个之间成贴靠接触和挤压,使该件的主要重量部分由第一悬挂装置支撑。该目的还通过在安装到风力涡轮之前本身悬挂来达到。
借助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以支撑诸如电力电缆、液压软管、绳索等的细长件的装置,它消除了如电缆脱离涡轮舱的危险,电缆的脱离引起自风力涡轮的发动机系统到用户的电力输送的故障。在高的风力涡轮中,尤其有危险,并且由于对风力涡轮日益增长的大电功率要求,这种危险变得愈来愈普遍。而且,当采用高塔的风力涡轮时,在所述舱相对于塔摆动时,存在电缆在塔内扭转的危险。下面,主要涉及如要被悬挂的细长件的电力电缆。然而,涉及电力电缆并不限制可应用本发明的细长件的类型。
使夹紧部彼此围绕延伸,沿纵向装配,使其内表面延伸成第一夹紧部上的爪内表面,当将夹紧部围绕如电缆装配时,不会产生钳子式移动。此外,做到能使夹紧部的大部分内表面自由,以便与夹紧部间的彼此接合无关能发生围绕电缆的夹紧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先实施例中,将悬挂装置的形状制成这样,使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夹部的内表面都具有基本上半圆的轮廓,在第一应用状态下,将这些夹紧部这样固定,使两夹紧部的内表面构成一通孔,当将两夹紧部装配时,该孔成圆形,而在第二应用状态下,两夹紧部内表面的内部轮廓构成一通孔,当将两夹紧部装配时成椭圆形。
在所述夹紧部的爪之间形成圆形或椭圆形通孔,便能将例如具有同直径的电缆固定。在该优先实施例中,该悬挂装置的特点在于它包括一个第一夹紧部,还包括第二夹紧部的第一实施方案和第二实施方案,该二实施方案分别能和第一夹紧部配合工作,当第一夹紧部与第二夹紧部的第一实施方案配合工作时,所述通孔为基本上圆形,当第一夹紧部与第二夹紧部的第二实施方案配合工作时,所述通孔为基本上椭圆形。
采用所述第一夹紧部,但改变第二夹紧部,便能使该悬挂装置能固定的电缆的直径有同样大的变化。仅用第一夹紧部的单个实施方案便能和第二夹紧装置的各种实施方案配合工作,能使第一夹紧部保持与例如一个保持器连接,同时能代替第二夹紧部来固定具有不同直径的不同电缆,这是个优点。
本发明的夹紧部作为单独的夹紧部来优先制造和优先使用。在另一实施例中,借助于一种铰链装置能将第一夹紧部与第二夹紧部连接在一起。这可能具有这样的优点,已在制造的时候易于弄清楚,在以后的使用中哪些夹紧部应处在一起,当该电缆安装在这些夹紧部之间时第一和第二夹紧部已连接在一起,而后这些夹紧部的凸耳借助于穿过凸耳中的孔的螺栓随后被挤压在一起。
此外,能将若干第二夹紧部和若干第二夹紧部连接,形成一排第一夹紧部和一排第二相应夹紧部。这开僻了以包括几个同类型夹紧部的狭带输送夹紧部的可能性。这类适当的夹紧部然而从具有上述类型的夹紧部的狭带上断开或切开。在第一和第二夹紧部之间以及在部分若干第一夹紧部之间和部分若干第二相应夹紧部之间的狭带上还可形成混合的连接。
在一个优先实施例中,在电力电缆之间设置若干电缆间隔装置,使相邻间隔装置之间具有垂直方向的间隔,将每个间隔装置设置成将电力电缆以相互间隔方式保持在间隔装置水平面内的稳定位置上。
利用间隔装置来保持电缆之间的间距。由于流过电流的电流,这些电缆被轻微加热。然而,若有6条电缆从所述舱经该塔吊挂下来,则所有6条电缆将同时被加热。在此情况下,尤其需要保持电缆之间的间距。为了避免电缆绝缘层磨损的危险同样需要保持电缆之间的间距。若使这些电缆成捆地向下通过所述塔,则当所述舱相对于该塔摆动时会彼此倾向靠在一起。利用间隔装置确保避免彼此滑动。
在另一实施例中,若干电力电缆构成一向下吊挂的弧线,并在该弧线最低部分上方的垂直位置上固定于风力涡轮的固定部件。在所述舱的基准位置的弧线的垂直长度具有足够的幅度来确保电缆不会面临在所述舱摆动时由于电缆扭转引起的电缆相对缩短产生的过度纵向张紧。
例如利用固定于塔内壁的电缆支撑装置将电缆固定于所述固定部件,沿该塔内壁引导电缆向下通过该塔的大部分。这便能避免电缆过度扭转的危险,因为这些电缆在通过悬挂装置之前呈向下弧线自由吊挂,当所述舱相对于该塔摆动时,所述向下弧线使电缆产生张紧。同时,避免电缆占据塔中央空间的麻烦。
附图简述
现在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1是风涡轮塔的剖视图,该塔具有一个在塔顶上方的舱部和一个本发明的电缆悬挂装置;
图2是风涡轮塔的第二剖视图,该塔具有本发明的电缆悬挂装置和本发明的紧固装置;
图3是本发明的电缆悬挂装置的顶视图;
图3A是本发明另一电缆悬挂装置的顶视图;
图4是电缆支架支承表面的剖视图;
图5是电缆支架支承表面的平面图;
图6是本发明紧固装置的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紧固装置的顶视图;
图8是本发明电缆隔离装置的平面图;
图9是第一夹紧部一个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10是经该第一夹紧部的剖面侧视图;
图11是经该第一夹紧部横剖视图;
图12是自该第一夹紧部底部斜看时的透视图;
图13是第二夹紧部的一个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14是经该第二夹紧部的剖面侧视图;
图15是经该第二夹紧部的横剖视图;
图16是自该第二夹紧部底部斜看时的透视图;
图17是在第一应用状态中的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夹紧部的第一实施例之间接合的透视图;
图18是在第二应用状态中的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夹紧部的第二实施例之间的接合的透视图;
图19是第一夹紧部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夹紧部的第三实施例之间的连合的透视图;
图20是第一型式保持器的透视图,该保持器具有若干安装于多块多角形板上的本发明的悬挂装置;
图21是第二型式保持器的照片,它具有若干安装于一多角形板上的本发明的悬挂装置;
图22是第三型式保持器的简图,用以确保电缆保持在水平方向;
图23是第三型式保持器的照片,也用以确保电缆保持在水平方向;
图24和25是表示可将悬挂装置暂时固定于风涡轮塔上的中间层的方法的图解。
图1表示风涡轮的一固定结构。该结构包括一个塔1。在塔1的顶部安置一风涡轮舱2。该舱2可绕垂直轴线M沿塔1的中心摆动。一梯子3安装在舱2上,并向下伸入塔1内,通过舱2和塔1之间的通道4。一电缆悬挂装置5固定在梯子3上,因而又固定在舱2上。电缆悬挂装置的长度L至少是电缆直径的4倍(见图3)。电缆悬挂装置5用连杆机构6固定于梯子3,连杆机构6仅在垂直于低平面的一个垂直平面内能摆动。金属线7和绳索设有电缆间隔装置8,它向下均匀地分配金属线7或绳索。电缆间隔装置用来保持自电缆悬挂装置5经塔1向下延伸的电缆之间的距离。总共4个电缆间隔装置8等距离分配。在图8中表示了平行于纵轴线M的电缆间隔装置的绘图。出于清晰起见,在图1中未示出电缆。
图2表示风涡轮的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还包括塔1。表示单根电缆9自固定于梯子3的电缆支架延伸。电缆9经塔1向下延伸。局部向下沿着塔1,电缆由固定装置10(见图6和7)支撑。固定装置10固定在塔1的内壁。电缆9显示有一向上弯曲处11和一向上弯曲处12,沿着前者,电缆自由悬挂;沿着后者,电缆由固定装置10支撑。固定装置10有一支承弧形板(见图6和7),电缆9躺在弧形板上。在经过弧形板后,电缆9由固定板(见图6和7)固定于固定装置10。由于设有向下弯曲11,沿着它电缆9自由悬挂,因此防止了当舱2相对于塔1摆动时电缆9的张紧使电缆过度被张紧而拉断。
图3表示本发明的电缆悬挂装置5。在图中它被示为平行于电缆悬挂装置的纵轴线,所述纵轴线垂直于低面延伸,当电缆悬挂装置5安置于塔1上时,它是垂直的。电缆悬挂装置5包括一个具有某一特定外弧部14的内支撑杆13和一个具有某一特定外弧部16的外支撑板15。内支撑杆13和外支撑表面15由一螺栓17相互连接,螺栓17固定于内支撑杆13,当穿过支撑板15上的孔(见图4和5)。支撑表面15可沿螺栓方向移动,由螺母18保持在螺栓的适当位置上,螺母的横截面大于支撑板15上的孔(见图4和5)。电缆安置在内杆13和外表面15之间。由于内杆13和支撑板15的某个特定的外弧部14和16,内杆13顶压在电缆9的绝缘层上。支撑板15的摩擦层19在与内杆13的弧部14顶压电缆9的绝缘层相反的部位顶靠该电缆的绝缘层。从而将电缆固定于电缆悬挂装置5,而在垂直于低面的方向上设有沿外杆13和外支撑板15滑动的危险。
在所示的电缆悬挂装置5的实施例中,电缆悬挂装置利用内杆13上的3个弧部14和3块外支撑板15支撑6根具有大直径d1的电缆9。电缆悬挂装置5还利用上述外支撑板的后侧面和其它外支撑板15的特定的弧部16支撑二根具有中间直径d2的电缆9和4条具有小直径d3的电缆9。所述其它外支撑板15在上述支撑板15之外保持在螺栓上适当的位置。电缆9的数量及由电缆悬挂装置9支撑的电缆直径d1,d2,d3是任选的。若由电缆悬挂装置5支撑的电缆的数量可仅由将最大的电缆保持就位的支撑板15支撑,则也可不采用其它的外支撑板15。
图3A表示电缆悬挂装置5的另一实施例。图3A中所示的电缆悬挂装置5与图3中所示的电缆悬挂装置有许多相类之处。然而,后者主要具有一由塑料制成的内杆和一些涂以橡胶之类的支撑板,而前者的内杆和支撑表面两者则均由钢或其它材料制成。内杆13和支撑板15均不涂以橡胶之类的涂层。制成杆13和板15的金属可涂以诸如锌涂料的腐蚀抑制剂,但该涂层是为了抑制腐蚀,而非为了增加摩擦。此外,内杆13和支撑板15的结构较简单,且不设置特殊设计的弧部。内杆13和支撑板只是由各自连接和弯曲的普通的金属板制成,以形成所示的杆13和支撑板15的结构。图3A中的电缆悬挂装置还具有螺栓17和螺母18,将支撑板保持在内杆13上的适当位置。
图4和5分别是剖视图和平面图,表示外支撑板15的结构(见图3)。外支撑板15的弧部16适于支撑电缆的外表面,如图3所示。支撑板15的内板20由金属制成,具有一中央板部21和外弧部22。内板20有二孔23,螺栓可经该二孔伸出(见图3)。内板20还有若干穿孔,以减轻板20的重量。诸如塑料或橡胶材料的摩擦层19模制在内板20的外围。该摩擦层19构成支撑板15的特定的弧部。
作为任选方案,该摩擦层可省去,从而构成诸如应用于图3A所示的悬挂装置中的那些平面金属板。为了保持满意的摩擦,此时穿孔通常也会省去,以获得一平整而不断续的表面,电缆的外表面被支撑在该表面上。然而,若电缆其有较小的直径,或若要悬挂的电缆不长,且若这些穿孔存在,则可获得满意的摩擦。
然而,可将图3所示型式和结构的内杆或跟如同图3所示悬挂状态的图5所示的支撑板结合,或跟如上述和被示为图3A所示部分悬挂的型式和结构的板结合。也可将图3A所示的内杆跟如同图3A中悬挂状态的上述的型式的板结合,或跟图4和5所示的型式的板结合。
图6和7分别是将电缆9固定塔1(图2)的固定装置10的侧视图和顶视图。固定装置10具有侧板25,而一向上弯曲板26在这些侧板之间延伸。在侧板25的一侧,在图中处在右手侧,设有带有孔28的舌27,用以用螺栓等将固定装置20固定到塔1的内壁上,如图2所示。还在固定装置10的同一侧,在侧板25之间设置两杆29。要架设的电缆被引导通过杆29,而后越过曲弯板26使在杆29和板26之间电缆保持就位。
在另一侧,在图中处在左手侧,固定装置10设有固定器30,用以将电缆固定于该固定装置。固定装置30包括一底板31和跟底板31间隔一距离安装的固定板32。该距离借助于螺栓33形成,固定板32沿着螺栓可朝向或背离底板31位移。电缆最好成对固定在底板31和固定板32之间。若电缆的直径较小,则固定板32更靠近底板31安置,并将螺母34拧紧。相反,若电缆的直径较大,则将螺母34松开,使固定板进一步移离底板31,此后,当电缆就位时,拧紧螺母34。
图8是电缆间隔装置8(图1)的平面图,该间隔装置用来保持经该塔悬挂下来的电缆之间的距离。该电缆间隔装置沿金属线7或绳索向下悬挂,如图1所示。装置8的周边为多角形或圆形,并设有自周边37向该装置中心38延伸的槽35,36。该装置的中心设有孔39,使悬挂该装置的金属线(图1)或绳索能经该孔移动。
该装置的第一型式的槽35,自周边37向中心延伸一小距离S1。该第一型式的槽35在周边37处有一开口39,并通入具有较大直径D的部分圆形区40,适于卡持具有大致这样直径的电缆。该装置的第二型式的槽36自周边37向中心38延伸较大的距离S2。该第二型式的槽36在周边37处也有一开口41,并通入具有较小直径d的部分周形区42,适于卡持具有大致这样直径的电缆。所有的槽35,36设有凸沿43,44,形成一种将开口39,41闭合成槽35,36的东西。该装置由略有弹性的材料制成,当将电缆插入槽35,36时,凸沿43,44之间的距离能被扩大,而槽35,36的开口39,41被展宽。间隔装置8也可由弹性很小的材料,如金属制成,利用挤压电缆的绝缘层,能使电缆通过凸缘43,44插入槽35,36。
图9、10、11和12表示本发明的悬挂装置的第一夹紧部101。夹紧部101包括两个爪102,它们沿第一延伸段L呈半圆形形延伸,并沿第二延伸段m继该半圆形后以直线延伸。该半圆的直径为d。第二延伸段m可彼此平行延伸,并与爪延伸的纵轴线平行。或者,第二延伸段m可朝夹紧部开口3彼此收收缩一点。正是爪2构成了开口3,而沿着延伸段m在爪2之间,有一内宽B。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内宽B等于第一延伸段L内半圆的直径d。然而,内宽可略小,如比半圆的直径d小1mm。这样便有一个好处,当将电缆经开口插入夹紧部时,电缆要克服一小距离才能通过开口。在克服该距离后,电缆保持就位,防止经该开口滑出。
舌104沿爪102的开口103的相反方向自爪向外延伸,平行于爪102延伸的纵轴线A。舌104用来将夹紧部101夹紧在保持器上(图20),为此目的,舌104设有一通孔105,供经该孔105安装螺栓(未示)之类之用的夹紧装置之用。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图10),将孔制成能容纳穿过该孔的螺栓头。这通过将该孔分成一个有小直径的下部和一个具有能容纳螺栓头的大直径的上部来完成。或者,代之以将该孔的形状制成能容纳螺栓的螺母。这可将下部的形状制成具有能容纳该螺母的大直径而上部具有小直径来完成。在后者的情况下,该下部可以是六角形的,使螺母以密配合容纳在孔的下部。从而在将夹紧部安装到保持器(图20)的期间,当螺栓旋转时,该孔本身能限止螺母转动,于是无需螺母板手,而仅需一个板手或一个螺栓改锥。
舌104的每一侧边的厚度较大,构成加强肋106,而沿该孔周围的材料厚度也较大,为的是加强该孔。
在爪102的后侧两凸起108,沿爪102的开口103的相反方向自该爪向外延伸。凸起108在舌108的每一侧上向外延伸,用来构成与保持器上的安装若干夹紧部的板(图20)接合的支承面。
在夹紧部101的爪102的每一侧边,设有凸耳109,它们在垂直于爪102纵轴线A的平面P内向外延伸。凸耳109与另一夹紧部上的相应凸耳(图13-20)相对定位。凸耳109设有通孔110(图11),用以经该孔安装螺栓(未示)或类似的紧固装置。该螺栓将所示第一夹紧部101的凸耳109和第二夹紧部的凸耳夹紧在一起(图13-20),使各夹紧部上的爪彼此夹紧在一起。
在爪102的内侧111设有凸沿112,在爪102之间向内延伸。凸沿112用来压入固定在悬挂装置101上的电缆(未示)或电缆芯线的塑料或橡胶绝缘体。凸缘111使电缆或电缆芯线的固定显著改善,尤其是在电缆式电缆芯线垂直吊挂在悬挂装置101内的情况下。
图13,14,15和16表示本发明悬挂装置的另一夹紧部。夹紧部113也包括爪114,它们沿延伸段n呈小于半圆的圆弧延伸。这些爪构成一开口115,而在爪114之间有下一外宽b。爪的外宽b小于第一夹紧部上的爪的内宽B(图9-13)。沿着延伸段n,爪114的外侧116成圆锥形延伸,朝爪114的开口变成锥形。这意味着所示第二夹紧部113的爪114能延伸入第一夹紧部1的爪102(图9)。
夹紧部113的爪114的每一侧上设有凸耳117,它们在垂直于爪114的纵轴线A的平面9内向外延伸。这些凸耳117与第一夹紧部101的相应凸耳109(图9-13)相对定位。凸耳117设有通孔118,用以经该孔118安装螺栓(未示)或类似的固定装置。该螺栓将第二夹紧部113的凸耳117和第一夹紧部101的凸耳109(图9-13)夹紧在一起,使各夹紧部的爪彼此夹紧。
如同第一夹紧部的爪那样,爪114在内侧119上设有凸沿120,它在爪114之间向内延伸。凸沿120使电缆或电缆芯线的固定明显改善,尤其是在电缆或电缆芯线垂直吊挂在悬挂装置内的情况下。在所示的这些实施例中,尤其参看图15中的横剖面,在凸耳117之间有一间隔S。然而,在一优先的实施例中,该间隔S设有在凸耳之间延伸的一些法兰,它处在图15的低平面内垂直于图14的低平面内,以便彼此连接这些凸耳。业已证明,当将所示的第二夹紧部和第一夹紧部(图9-12)夹紧在一起、并用一螺栓(未示)将夹紧部固定在一起时,存在着凸耳117彼此相对弯曲并相对于爪114弯曲的危险。通过沿第二夹紧部的长度设置若干法兰,此时凸耳彼此相互固定,且还相对于爪固定。因此避免了凸耳弯曲的危险。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夹紧部两者可设置不同于凸沿的其它装置,例如在爪上制成的小球物。这些装置的应用及其成形取决于悬挂装置须支承的柔性物品的种类,如电缆、电缆芯线、金属线、绳索等,并取决于悬挂装置是否须垂直、水平或沿垂直和水平之间的任何其它方向支承该物品。也可省去任何种类的装置,这样,这些爪在内侧完全是平的。
第一和第二夹紧部最好由尼龙制成,用纤维加强,最好由玻璃纤维加强。尼龙的优点是能吸收和放出湿气,因此,与周围大气中的空气湿度无关,保持电缆的固定。
图17表示第一夹紧部101和第二夹紧部113的第一实施例在小直径电缆的第一应用状态下的彼此接合。然而,为了便于图示,省去了要被固定于悬挂装置内的电缆。第二夹紧部113的爪114向内伸入第一夹紧部101的爪102内。第二夹紧部13的爪沿着具有直径d2的给定的大圆弧延伸。螺栓121分别穿过第一夹紧部101和第二夹紧部113的凸耳109、117中的孔110、118。
如在图示的应用状态中,当夹紧部通过拉紧螺栓彼此夹紧时,在两夹紧部101、113的爪102、114之间形成的通孔122会具有大致圆形横截面。若要穿过在爪102、114之间形成的孔122的电缆的直径略小于第一夹紧爪上的爪102的半圆直径(图9-13),则所述电缆实际上会沿着电缆的整个半径被固定。在一特定的实施例中,图17所示的悬挂装置能固定具有34mm和39mm之间的直径的电缆。
图18表示第一夹紧部101和第二夹紧部113的第二实施例在固定大直径电缆的第二应用状态下的彼此接合。然而,为了便于图示,省去了要被固定于悬挂装置内的电缆。第二夹紧部113的爪向内伸入第一夹紧部101的爪102内。第二夹紧部113的爪114沿着给定的小圆弧d3延伸。螺栓121分别穿过第一夹紧部101和第二夹紧部113的凸耳109、117上的孔110、118。
如在所示应用状态中那样,当用拉紧螺栓将夹紧部101,113彼此夹紧时,在两夹紧部101、113的爪102、114之间形成的通孔123的横截面大致为椭圆形,在一端由第一夹紧部113的爪102形成一半圆,而在另一端由第二夹紧部113的爪114形成一小圆弧。若要穿过在爪102、114之间形成的孔123的电缆的直径实际上等于第一夹紧部101的爪102的直径,则所述电缆实际上会沿着电缆的整个半径被固定。在一特定的实施例中,图18中所示的悬挂装置能固定具有41mm至46mm之间的直径的电缆。
图19表示在与图18所述的其它应用状态可比的另一应用状态下的第一夹紧部的第二实施例和第二夹紧部的第三实施例。图19的夹紧部和图18的夹紧部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图19的夹紧部的尺寸小于图18的夹紧部的尺寸。这意味着图19的夹紧部能固定直径比图18中的悬挂装置能固定的电缆的直径小的电缆。在一特定的实施例中,图19所示的悬挂装置能固定具有21mm至24mm之间的直径的电缆。
在所有图17-19中表明,穿过凸耳中的孔的螺栓具有的长度使它们刚好延伸到螺母的远侧。从而该螺栓将不通过该螺母,因此当这些夹紧部被夹紧在一起时,该螺母端将不留有任何间隔。然而,若这些螺栓中的至少一个的长度显著大于所示的这些螺栓,则上述螺栓可起第一和第二夹紧部之间的铰链作用。若该螺栓较长,则它能装配该螺栓和螺母,但仍有机会去彼此拉离第一和第二夹紧部,使电缆插入第一夹紧部的爪内。
在电缆悬挂之前能将第一和第二夹紧部保持在一起是个大优点。从而在试图将电缆和第二夹紧部两者保持就位而同时须拉紧这些螺栓时没有丢下第二夹紧部的危险。利用一长螺栓作为铰链的电缆在夹紧部内的悬挂,通过首先将一长螺栓和相应的螺母装配,然后将该第一夹紧部拉离这些第一夹紧部尽量远,直到该长螺栓和螺母的装配允许为止,然后将电缆插入第一夹紧部的两爪内,然后将第二夹紧部的两爪插入第一夹紧部的两爪内,最后装配其它可能的短螺栓和螺母,并拉紧两个螺栓和两个螺母,以便将这些夹紧部在电缆周围扣紧在一起。
图20表示用以安装若干本发明的悬挂装置的保持器124的第一型式。保持器124包括一纵长的支承梁125和以规则间距连接于该支承梁125的板部126。这些悬挂装置用螺栓127连接于板部126。这样,该保持器124构成一种带有本发明的悬挂装置的圆盘传送带。板部126在垂直于支承梁125的纵轴线C的平面P内延伸。所示的保持器124用来固定垂直吊挂的电缆。此外,借助于保持器124确保了这些电缆彼此不实际接触,从而,在这些电缆之间不能传热。
就所示的悬挂装置和所示的悬挂装置数来说,能固定5个小直径电缆和5个大直径电缆。通过提供3个彼此平行布置的并使悬挂装置彼此连续安置的板部,便能将该电缆彼此连续地固定在3个不同的地点,以提高可靠性,并确保即使悬挂装置中的一个损坏,也能固定这些电缆。
借助于第一夹紧部上的爪后侧上的凸起(图17-20),可以防止这些悬挂装置不能绕通过这些螺栓的旋转轴线0明显的侧向位移,这些螺栓穿过该凸舌上的孔,并将这些悬挂装置固定于这些板部。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一个具有或多或少板部的保持器,这些板部沿该支承梁平行布置,并将几个悬挂装置安装于各板部。
对于其上装有若干第一和第二夹紧部的所示保持器来说,借助于一种铰链连接在工厂将一个第一夹紧部和相应的一个第二夹紧部相互连接的夹紧部的上述另一种制造方式会是一种适当的方案。同样,若干第一夹紧部和若干相应的第二夹紧部在工厂相互连接的上述方案对于连接若干夹紧部的保持器来说是适当的。该铰链连接件可有不同的形状,取决于必要的强度和铰链连接所需要的实际尺寸。
参照第一和第二夹紧部的具体实施例上面已说明了本发明。可以采用具有除对置的凸耳之外的其它装置的夹紧部,以保持这些夹紧部彼此夹紧。此外,可以采用不同于第一夹紧部设有凸舌的另一方式来固定夹紧部。最后,可以使夹紧部上的爪延伸到或大或小的长度,以便形成爪之间的电缆的多少牢固固定。若这些夹紧部,例如用于固定水平吊挂的电缆,则不必像在垂直吊挂电缆时那样牢固地固定该电缆。
图21是一对第二种型式保持器50的照片。保持器50不是用来悬挂的,而是如图所示用来固定于风力涡轮的一固定部的,在所示的方案中,借助于支撑51固定于风力涡轮塔1的内壁。然而,类同于图20中所示的第一种型式保持器124的板126,板52也是第二种型式保持器的一部分。因此,采用和就第一种型式保持器所述的同样方法,利用夹紧部(图17,19)将悬挂装置安装于保持器的板51。
如图所示,第二种型式保持器51可以使该板相对于固定在风力涡轮塔内壁上的固定装置以不同的角度方位定向。下面一个保持器使该板水平定向。上面一个保持器使该板倾斜定向,或者相对于水平或垂直方向成45° V形角。然而,可代之以采用和水平或垂直倾斜的其它角度。从该图可以看到,可以选择适当的角度以受控方式弯曲电缆,使上保持器的该平面倾斜定向,并选择上、下保持器之间的适当距离。
图22是用以沿水平方向保持电缆的第三种型保持器53的草图。该保持器具有一圆环形件54,后者包围处在上述悬挂装置之间适当位置的电缆。第三种型式保持器53还有两条腿55,这些腿固定于风力涡轮塔内壁或经风力涡轮塔向上延伸的壁上。在大风中,风力涡轮塔显示出带有给定自然振动的动力摆动。当风力涡轮塔显示自然振动时,从涡轮舱延伸并向下经该塔的电缆也会开始显示动力摆动。
然而,电缆的自然振动不用于塔的自然振动。因此,这些电缆会开始在塔内从一侧到另一侧以一定振幅摆动一个距离。为了确保电缆从一侧到另一侧的摆动增大到不希望的程度,可采用第三种型式的保持器。它将电缆的摆动保持在保持器的环形件54内。若环形保持器的直径和自悬挂装置悬挂的电缆束的直径相同,则电缆的摆动可完全避免。
图23是第四种型式保持器的相片。该保持器包括一根设置在风力涡轮的固定部件和由所述舱悬挂的第一种型式保持器124之间的杆56。作为例子,该杆可固定在塔内壁或固定于该内壁的物件和由所述舱悬挂的第一种型式保持器中最低一个之间。该杆是刚性的,但以这样方式连接到该固定部件和悬挂的第一种型式保持器,使该杆可上、下摆动,但限止其摆离该杆平面内的侧向摆动。最好,如该切开图中所示,该杆的连接是用一单独的连杆完成的,一孔57穿通该杆56的两端58,该两端被支撑在U形支撑59内,一些孔60穿通该U形的分支,一螺栓61或开口销穿过支撑59的分支内的孔60和杆56两端58中的孔57。
第四保持器首先确保所悬挂的第一保持器中最低一个,如上所述,由于这些自然振动而不可能开始摆动。其次,该第四保持器确保所悬挂的第一保持器中最低的一个当所述舱转动时不可能转动。目的是为了确保自第一保持器中较低的一个延伸到风力涡轮的固定部件的电缆部分不转动,该风力涡轮的固定部件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是第二种型式保持器。悬挂在所述舱和第一种型式保持器中的较低一个之间的电缆的转动将仅仅是正在被转动的电缆部分。由于该电缆部分的转动发生在较长距离上,此时电缆总的扭转是有限的。然而若这些电缆的扭转仅沿在第一种型式保持器的较低一个和该固定部件之间延伸的该有限部分发生,则这些电缆的扭转将是过度的。采用从该图中也能看到的第四种型式保持器可有消除这种危险。
然而,重要的是第一种型式保持器的较低一个能相对于该固定部件升、降,因为当被悬挂的电缆在所述舱转动时而被扭转时,所述舱和第一种型式保持器的较低一个之间的距离会减小,而该较低的保持器会上升。由于该较低保持器和固定部件之间的连接是由一刚性杆形成的,因此,当较低的保持器升高时,它还会被推向第四种型式保持器固定于其上的固定构件侧一小点。然而,较低悬挂的保持器被侧向推移的距离是极有限的,它取决于较低悬挂的保持器被升高的距离。
图24表示一个固定于风力涡轮塔中中间层的悬挂器。中间层设在该塔内,且至少一层设在该舱的正下面。该悬挂借助于自该内杆伸出的并在外固定于一三角支撑的一些螺栓。该三角支撑固定于该层或固定于风力涡轮固定件的其它固定部,在此情况下,风力涡轮固定件便是风力涡轮塔。通过将一个或几个悬挂装置固定于中间层或该固定件的其它固定部,便能在将风力涡轮输送到构设地点之前安装这些电缆,而在运输期间电缆没有脱离或以任何方式被损坏的危险。在该图中采用了一支撑,因为悬挂装置穿过该层上的一个孔,而该支撑将悬挂装置保持在该孔的中心,当架起该风力涡轮时该中心也是悬挂装置的位置。然而,可采用除支撑以外的其它装置来将悬挂装置相对于该层或风力涡轮固定件的其它固定部分保持就位。
当将电缆悬挂在该悬挂装置中且该悬挂装置暂时固定于该固定件的固定部时,便能在架设风力涡轮之前安装所有的电缆。这使安装电缆大为方便,因为这些电缆相当重。若在架设好风力涡轮后安装这些电缆,则须首先自风力涡轮的底部到所述舱提高所有电缆的一端,在适当的地点连接这些电缆端,然后悬挂这些悬挂装置,此后将这些电缆悬挂于悬挂装置。尤其是将电缆悬挂在悬挂装置中的最后步骤是极其困难的,因为该悬挂必须处在塔中心,而该中心是难以达到的。
可任意地单独或联合采用所述的保持器。每一保持器在自所述舱到该塔底部的悬挂电缆中符合其本身的目的,比所用的四个保持器越多,电缆悬挂会越多地受控制。然而,由于在风力涡轮塔内其空间较为有限,因此所关心的还是限制所采用的保持器的数量。在上文中,主要就电缆的悬挂来说明本发明的。然而,可悬挂其它的物件,诸如软管,例如液压软管,或绳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