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保温一体化建筑构件.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120114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4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45605.1

申请日:

2009.01.20

公开号:

CN101781920A

公开日:

2010.07.2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4D 13/18申请公布日:2010072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D 13/18申请日:20090120|||公开

IPC分类号:

E04D13/18; E04F13/072; E04F13/074; E04F13/075; H01L31/042

主分类号:

E04D13/18

申请人:

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郝国强; 李红波; 黄勇; 于霄童; 叶陈生; 赵欣侃

地址:

200241 上海市闵行区申南路55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代理人:

杨元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发电保温一体化建筑构件,包括空心铝型材框架、太阳电池板、保温板、接线盒和电流引出线,太阳电池板安装在空心铝型材框架的上侧,保温板安装在空心铝型材框架的下侧,接线盒设置在太阳电池板的背面并位于空心铝型材框架内腔,电流引出线的一端与接线盒相连,另一端从空心铝型材框架的侧边引出。本发明发电保温一体化建筑构件应用在建筑物上可有效解决建筑耗能较高、在建筑上应用光伏系统安装复杂等问题,具有节能环保、结构简单、美观大方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发电保温一体化建筑构件,用于安装在建筑物的墙体或屋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铝型材框架、太阳电池板、保温板、接线盒和电流引出线,太阳电池板安装在空心铝型材框架的上侧,保温板安装在空心铝型材框架的下侧,接线盒设置在太阳电池板的背面并位于空心铝型材框架内腔,电流引出线的一端与接线盒相连,另一端从空心铝型材框架的侧边引出。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保温一体化建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电池板为低铁绒面钢化玻璃/EVA/太阳电池片/EVA/TPT结构件。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保温一体化建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板由挤塑聚苯乙烯或发泡聚氨脂材料制作而成。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保温一体化建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铝型材框架周边开有多个通风孔并在每一个侧边上开有两个引线孔。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保温一体化建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铝型材框架的上侧设有一圈卡槽,所述的太阳电池板嵌装在卡槽内并通过硅胶与空心铝型材框架密封相连。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保温一体化建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铝型材框架的下侧设有一圈包边,所述的保温板嵌装在该包边内并通过多个螺栓与空心铝型材框固定相连,螺栓上包有隔热材料将保温板与空心铝型材框架隔离。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电保温一体化建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铝型材框架的包边宽度小于保温板厚度的一半。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保温一体化建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铝型材框架的周边设有多个向外延伸的安装耳。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保温一体化建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板的背面设有多个用于与墙体或屋面预埋的结构螺栓连接的安装孔,安装孔的深度小于保温板的厚度。

说明书


发电保温一体化建筑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构件,特别涉及一种发电保温一体化建筑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耗能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尤其是建筑耗能伴随着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和居住舒适度的提升,呈急剧上扬趋势。因此采用有效的保温节能措施是减少建筑耗能、维持建筑室内稳定的热环境的直接必要手段。

    将光伏发电与保温材料结合是光伏建筑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形式。太阳电池板具有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并且存在多种颜色可供选择,将其和传统的保温材料相结合构成可以发电的建筑构件,替代传统的保温材料作为建筑墙体、屋顶的建筑部件,不但可以改善室内的热环境,降低建筑能耗,还可以将部分有害的太阳光转化为电能,使得建筑更加美观大方,可谓一举多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发电保温一体化建筑构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发电保温一体化建筑构件,用于安装在建筑物的墙体或屋顶上,包括空心铝型材框架、太阳电池板、保温板、接线盒和电流引出线,太阳电池板安装在空心铝型材框架的上侧,保温板安装在空心铝型材框架的下侧,接线盒设置在太阳电池板的背面并位于空心铝型材框架内腔,电流引出线的一端与接线盒相连,另一端从空心铝型材框架的侧边引出。

    所述的太阳电池板为低铁绒面钢化玻璃/EVA/太阳电池片/EVA/TPT结构件。

    所述的保温板由挤塑聚苯乙烯或发泡聚氨脂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的空心铝型材框架周边开有多个通风孔并在每一个侧边上开有两个引线孔。

    所述的空心铝型材框架的上侧设有一圈卡槽,所述的太阳电池板嵌装在卡槽内并通过硅胶与空心铝型材框架密封相连。

    所述的空心铝型材框架的下侧设有一圈包边,所述的保温板嵌装在该包边内并通过多个螺栓与空心铝型材框固定相连,螺栓上包有隔热材料将保温板与空心铝型材框架隔离。

    所述的空心铝型材框架的包边宽度小于保温板厚度的一半。

    所述的空心铝型材框架的周边设有多个向外延伸的安装耳。

    所述的保温板的背面设有多个用于与墙体或屋面预埋的结构螺栓连接的安装孔,安装孔的深度小于保温板的厚度。

    本发明发电保温一体化建筑构件由于采取了以上述技术方案,应用在建筑物上可有效解决建筑耗能较高、在建筑上应用光伏系统安装复杂等问题,具有节能环保、结构简单、美观大方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发电保温一体化建筑构件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发电保温一体化建筑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发电保温一体化建筑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图3,本发明的发电保温一体化建筑构件,用于安装在建筑物的墙体或屋顶上,包括空心铝型材框架1、太阳电池板2、保温板3、接线盒4和电流引出线5。太阳电池板2安装在空心铝型材框架1的上侧,保温板3安装在空心铝型材框架1的下侧,接线盒4设置在太阳电池板的背面并位于空心铝型材框架内腔,电流引出线5的一端与接线盒相连,另一端从空心铝型材框架的侧边的引线孔12引出。引出线5的长度至少大于太阳电池板2的长度的一半,便于太阳电池板2间的串并联。其中地太阳电池板2为低铁绒面钢化玻璃/EVA/太阳电池片/EVA/TPT结构件,保温板3由挤塑聚苯乙烯或发泡聚氨脂材料制作而成。

    在空心铝型材框架1周边开有多个通风孔11并在每一个侧边上开有两个引线孔12。其上侧设有一圈卡槽13,太阳电池板2嵌装在卡槽内并通过硅胶与空心铝型材框架密封相连。其下侧设有一圈包边14,该包边14的宽度小于保温板3的厚度的一半,保温板3嵌装在该包边内并通过多个螺栓6与空心铝型材框1固定相连,螺栓6上包有隔热材料7将保温板与空心铝型材框架隔离。在空心铝型材框架1的周边还设有多个向外延伸的安装耳15,可以通过螺栓将铝型材边框1与墙体或屋顶固定,用于支撑固定建筑构件本体。

    在保温板3的背面设有多个用于与墙体或屋面预埋的结构螺栓8连接的安装孔3-1(一般用4个),安装孔的深度小于保温板的厚度。

    本发明发电保温一体化建筑构件的安装结构如图3所示,建筑构件通过泥沙浆9与墙体或屋顶10粘结固定,保温板3背面开有安装孔3-1,安装孔3-1与墙体或屋顶预埋的结构螺栓8连接,用于支撑固定本发电保温一体化建筑构件,安装孔3-1不可贯穿整个保温板3,避免形成热桥,安装孔3-1也不可多于4个,避免影响保温板的保温隔热性能。

发电保温一体化建筑构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发电保温一体化建筑构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发电保温一体化建筑构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电保温一体化建筑构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电保温一体化建筑构件.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发电保温一体化建筑构件,包括空心铝型材框架、太阳电池板、保温板、接线盒和电流引出线,太阳电池板安装在空心铝型材框架的上侧,保温板安装在空心铝型材框架的下侧,接线盒设置在太阳电池板的背面并位于空心铝型材框架内腔,电流引出线的一端与接线盒相连,另一端从空心铝型材框架的侧边引出。本发明发电保温一体化建筑构件应用在建筑物上可有效解决建筑耗能较高、在建筑上应用光伏系统安装复杂等问题,具有节能环保、结构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