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被机.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89562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966.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00623.8

申请日:

2003.10.10

公开号:

CN1605673A

公开日:

2005.04.1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D05B11/00

主分类号:

D05B11/00

申请人:

金台基;

发明人:

金台基

地址:

韩国大邱广域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张天舒;顾红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缝被机,它包括相等长度的上升/下降支撑件,该支撑独立地构造成通过独立操作杆上下移动;安装在上升/下降支撑件上的多个机针,安装在上升/下降支撑件下的导向件,该导向件设有导向孔,承载机针的机针支撑杆经过该导向孔固定在上升/下降支撑件上。每个机针支撑杆设有压脚,同时由弹簧弹性支承。作为替换,缝被机构造成使安装在细长的纵向前、后钩基座上的多个钩分别通过钩支持件固定就位。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调节后钩基座的位置,可同时调节钩支持件。而且,纵向杆安装在机针的前侧上方,以便根据凸轮导向件的操作在向前/向后方向旋转一定角度。纵向杆设有与机针相同数量的挑线杆,以允许机针容纳缝被的线,该线穿过每个挑线杆,以避免任何断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缝被机,它包括多个机针(2),该机针在细长纵向上升/下降支撑件上固定地安装成两个纵向列以进行上下移动,且该机针容纳经过挑线杆(14)供送的线;和多个分别刚好位于机针下的钩(8),后机针和机针(2)的后钩及钩安装成其纵向位置可根据所需的绗缝宽度进行调节,其特征在于,:
上升/下降支撑件(4)包括多个单独的上升/下降支撑件,每个上升/下降支撑件(4)通过操作杆(32)与旋转轴(28)连接,旋转轴(28)由驱动轴(22)驱动;和
细长板形导向件(6)固定安装在上升/下降支撑件(4)之下,且导向件(6)形成有等距的前、后导向孔(33,34),具有以可拆卸方式安装于其上的机针(2)的机针支撑杆(38)经过前、后导向孔(33,34)固定在相应的上升/下降支撑件(4)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被机,其特征在于,,刚好位于机针(2)下的钩(8)安装在设置于前、后钩基座(10,12)中的轴杆(70)上,以便面向前,使得钩(8)由钩支持件(72)保持,该钩支持件分别固定在前、后钩基座(10,12)的上端;
其上装有钩(8)的前钩基座(10)的轴杆(70)在其后端安装有正齿轮(71),以便与旋转轴(58)的齿轮(75)啮合,旋转轴(58)与纵轴(62)连接,纵轴(62)连接于驱动轴(22);并且
后钩基座(12)的轴杆(70)通过伞齿轮(80,82)与纵轴(62)连接。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被机,其特征在于,机针支撑杆(38)分别装有压脚(42),使得插在压脚(42)和上升/下降支撑件(4)之间的弹簧(44)弹性向下推动机针支撑杆(38)。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缝被机,其特征在于,细长纵向杆(84)安装在机针(2)的前侧上方,以便根据凸轮导向件(88)的操作向前/向后旋转预定的角度,且数量与机针(2)数量相同的挑线杆(14)等距地安装在细长的纵向杆(84)上。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被机,其特征在于,前、后钩基座(10’,12’)相互分隔开,以确保前、后钩(8’)具有所需的距离,前钩基座(10’)的前钩(8’)的取向为面向后钩基座(12’)的后钩(8’),前钩(8’)的轴杆通过伞齿轮(80’,82’)与位于其前部的纵向轴(62’)连接,且纵向轴(62’)通过伞齿轮(64’,66’)与旋转轴(58’)连接。

6.
  一种缝被机,它包括借助LM导向件(214,216,218和220)安装在机器主体上的致动器,该致动器可操作,以便通过与导螺杆(224)的联接而纵向滑动,该导螺杆与伺服电动机(226)连接,其特征在于,:
致动器(208)整体包括具有机针支撑杆的机头(202),钩基座(204),和线轴(206);
导向杆(222)连接在致动器(208)和固定在主体(210)上的框架(212)之间;和
致动器(208)内的轴在其延伸部分设有花键轴(228),以便与同步带轮的凸起部(232)键槽接合,该同步带轮与主伺服电动机(234)联系。

说明书

缝被机
发明的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被机,特别是涉及这样一种缝被机,它能稳定和平稳地进行缝被工作,并通过防止断线使缝被工作的效率最大。另外,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缝被机,它还用作刺绣机,且缝被机构造成如下形式,即包括机头、钩基座和线轴的致动器的重量减轻,因而,它能以相应于主伺服电动机高速旋转的速度做纵向运动,以便进行刺绣工作。
现有技术的描述
通常,缝被机根据期望的被缝制的产品的宽度需要大约九十根机针。然而,当希望降低机针之间的距离以便实现密集形成的缝线时,缝被机不能适当地进行缝被工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机针必须沿前行、后行交替布置。而且,为了调节缝线之间的距离,沿后行布置的机针必须安装成其纵向位置可调节。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在一个缝被工作周期内完成具有密集成形的缝线的不同的被缝制的产品。
然而,当前已经提出了满足上述要求的不同种类的缝被机,大多数传统的缝被机不能使其约九十根机针的上升/下降点一致,还具有其它缺点,包括在机针的上升/下运行作期间稳定性变差,以及频繁的断线等。
根据传统的缝被机,利用固定件将机针安装在细长的纵向上升/下降支撑件的前边和后边等距形成的固定孔内,然后用螺钉牢固地紧固。上升/下降支撑件构造成绕六个连接于驱动轴的曲槽上升/下降,这导致各个曲柄的上升/下降点很难一致。即使在上升/下降点不一致的程度很轻微的情况下,细长的纵向上升/下降支撑件偏心地运行,从而导致机针损坏,或位于其中的纵向杆弯曲,这导致频繁地发生故障。这种现象特别是在缝被机高速运行的情况下变的更剧烈,因而降低了工作效率,阻止了生产出高质量的被缝制的产品,并产生大量噪音。
考虑到固定件用作机针的固定装置,在前后方向上它们呈现低的稳定性,因为它们用穿过固定孔的螺钉固定,该固定孔暴露在位于上升/下降支撑件内的纵向杆的前表面上。而且,在螺钉松开的情况下,产生不希望的间隙,这同样又导致机针损坏或纵向杆弯曲等。结果,传统的固定件不可能平稳地完成缝被工作。
传统的缝被机的压脚安装在细长的纵向板上,而不是以一比一的比例独立安装在对应的机针上,因为很难安装。以这种安装结构,在压脚和待缝制的很宽的织物之间很难保证适当的距离,因而防碍平稳地提供织物,并且,由于其较重的重量,因而导致在上升/下降运行中过载。
另外,传统的缝被机构造成其前、后钩基座与位于机器主体上的底板紧密接触,而且用于夹紧相应钩的钩支持件利用螺钉紧固在底板的下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当期望调节后钩的位置以调节缝线之间的距离时,紧固在钩支持件上的螺钉必须松开,然后再一个接一个地固紧,直到达到一个理想的位置为止。这是非常麻烦的,而且降低了工作效率。
以与钩相同方式,多个挑线杆必须单独且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对应的机针上。然而,根据传统的缝被机,仅两个挑线杆通过齿轮联轴节与和驱动轴连接的左、右偏心轴连接,以使挑线杆的端部上下移动。结果,即使挑线杆尽可能相互紧密地布置,也不可能安装与机针相同数量的挑线杆,因为齿轮联轴节占据一定空间。因此,由于缺乏挑线杆,两根细线必须穿过一个挑线杆。这增加了作用在细线上的摩擦,从而导致频繁地断线。而且,如果一根细线保持不断,而另一细线断开,此时不容易检查哪根线断开。因而不可能有效地从断线状态恢复,这带来许多问题,包括产生有缺陷的产品。
同时,缝被机的使用区别于刺绣机。当然,可以说缝被机基本上具有与刺绣机相同的结构,因为它们都以这样的方式构造,即为了实现平稳地缝被或刺绣工作,织物或其上安装有机针的机头,和钩基座必须以相应于主伺服电动机的旋转速度的速度纵向移动,该主伺服电动机用来驱动机针支撑杆和钩。然而,刺绣机需要将主伺服电动机地旋转速度保持在约500RPM或更高的速度,而缝被机以仅约200RPM或更低的速度运行。因此,通过简单调节主伺服电动机每分的转数,刺绣机可进行缝被工作,但缝被机必须更改,以使它可以使织物、其上安装有机针的机头、和钩基座以相应于主伺服电动机所需的高旋转速度的速度纵向移动。为此,缝被机很难用作刺绣机。
传统的缝被机的一个实例在登记号为186804的韩国实用新型中公开。根据该缝被机,为了使织物以相应于主伺服电动机的速度纵向移动以便使机针支撑杆上升或下降,从而无任何故障地进行缝被工作,机器的机头通过LM导向件与主体连接,从而使机头能够通过导螺杆以相应于主伺服电动机的速度纵向滑动,同时,导螺杆通过伺服电动机向前/向后旋转。
尽管图中未示出这种缝被机的详细结构,机头包括具有相互紧凑布置的机针支撑杆的导向板,钩基座,线轴,作为支撑装置的纵向框架,和用于向轴和钩基座的轴传递动力的主伺服电动机。对于这种构造,由于机头相对较重,因为缺乏灵活性机头不适合高速旋转,且在运行期间通过导螺杆在与其连接的伺服电动机上产生过载。结果,缝被机不能用作刺绣机。
发明的概述
因此,考虑到上述问题提出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缝被机,即使具有相互紧密布置的机针的上升/下降支撑件的上升/下降点不一致,它能实现稳定和平稳地缝被工作,而不会出现故障。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缝被机,其构造成多个机针在各方向牢固固定,利用上升/下降运行期间引导装置的引导,其稳定性增加,即使当具有固定装置的螺钉松开时,也可避免损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缝被机,其中分离的压脚单个地安装在每根机针上,从而保证稳定地提供待缝制的织物,这样消除了在供给操作期间产生的载荷,并且便于根据调节缝线之间的距离调节钩支持件的位置。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缝被机,它包括与机针相同数量的挑线杆,以防止断线,缝被机能够减少损坏或发生故障的危险,并能够高速运行,以便使工作效率最大。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缝被机,它构造成其包括用于刺绣工作的基本部件的致动器的重量减轻,以使该致动器能够以相应于主伺服电动机高速旋转的足够高的速度纵向运动,从而使缝被机能用作刺绣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和其它目的可通过提供一种缝被机来实现,该缝被机包括:多个相等长度的上升/下降支撑件,该支撑独立地构造成分别通过独立的操作杆上下移动;经过多个固定孔垂直伸展的多根机针,该固定孔在各上升/下降支撑件的前边和后边等距离地成形,机针通过横向穿过各固定孔的对应的螺钉紧固;安装在上升/下降支撑件下的整体的导向件,该导向件设有在其前侧和后侧等距离地形成的导向孔,以便垂直地引导机针;借助上升/下降支撑件和导向件一一对应地与每个机针连接的压脚,同时每个压脚分别由弹簧弹性支承;安装在前、后钩基座上的钩和钩支持件,它们分离地构造,后钩基座可纵向滑动,以调节机针之间的距离;和与机针相同数量的挑线杆,挑线杆在纵向杆上相互紧密地布置,并通过凸轮与盘形凸轮导向件连接。
优选地,上升/下降支撑件可由具有相同长度的约九至十四个支撑组成,并以约九十根机针为基础,但九个或更少的支撑或十四个或更多的支撑也可接受,以实现本发明的期望的目的。应当注意,随着上升/下降的支撑的数量减少,任何不期望的偏心运行的危险增加,同时,随着上升/下降的支撑的数量增加,故障率和制造成本将增加。因此,最好使用适当数量的上升/下降支撑件。
优选地,安装在前、后钩基座处的前、后钩可如图2所示指向前,或者可如图3所示可定向为前钩面向后钩。优选地,在前、后钩基座的上端,每个钩支持件可安装进其中一个固定凹槽内,固定凹槽数量与钩相同,从而允许随着钩基座的滑动操作,钩支持件之间的距离可同时调节,以便进行缝被宽度调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缝被机,它包括:具有机头、钩基座和线轴的致动器,该机头设有机针支撑杆,致动器安装在主体和纵向框架上,以便通过与伺服电动机连接的导螺杆的向前/向后旋转纵向地滑动;和用于与机头的机针支撑杆连接的旋转轴,该旋转轴与安装在框架上的电动机的同步带轮键槽结合,从而施加外旋转力。
附图的简要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可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点和其他优点,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缝被机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钩的动力传递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钩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正面不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缝被机的正视图;
图5是图4中所示的缝被机的侧视图;
图6是图4中所示的缝被机的主要部件的分解透视图;和
图7是图6中所示的缝被机的剖视图。
优选实施例的描述
图1示出本发明的一种缝被机的一部分。如图1所示,缝被机包括上升/下降支撑件4,多根机针2固定在该支撑4上,安装在上升/下降支撑件4下并适合垂直引导相应机针2的的导向件6,前、后钩基座10和12,多个钩8安装在该前、后钩基座10和12上,和与机针2数量相同的挑线杆14。
通常,缝被机需要约九十根机针。因此,根据沿前行、后行布置约九十根机针2所需的长度,上升/下降支撑件4由相同长度的约九至十四个上升/下降支撑件4组成,它们独立构造。上升/下降支撑件4设有相等间距的垂直穿孔的固定孔。固定孔由在支撑4的前侧形成的约三至六个前固定孔16和在支撑4的后侧形成的约六至十二个后固定孔18组成。每个上升/下降支撑件4具有空心形状,并在其空心中部设置连接杆20。连接杆20向前、后伸展,以便在支撑4的前侧和后侧连接并固定。
对于每个上升/下降支撑件4,在上中心部分之上,它设有一个细长旋转轴28,该细长旋转轴28垂直于上升/下降支撑件4的纵轴向其后部伸展。旋转轴28通过伞齿轮24和26与驱动轴22连接,且驱动轴22在上升/下降支撑件4的后面纵向伸展。每个旋转轴28在其前端设有偏心轴30。上升/下降支撑件4的偏心轴30和连接杆20借助操作杆32相互连接。在该构造下,当旋转轴28旋转时,上升/下降支撑件4上下移动。
安装在上升/下降支撑件4下的导向件6是纵向伸展的细长板,它具有与整个单独的上升/下降支撑件4相同的长度。导向件6在其前侧和后侧设有垂直穿孔的导向孔33和34。导向孔33和34分别与上升/下降支撑件4的固定孔16和18垂直对准。在导向孔33和34的前部,导向凹槽36也以预定距离垂直形成。
机针2以可拆卸方式分别固定在机针支撑杆38的下端。每个机针支撑杆38从在导向件6上形成的导向孔33和34的底部插入,以便穿入在上升/下降支撑件4上形成的对应的其中一个固定孔16和18中。接着,机针支撑杆38通过螺栓40在每个位置紧固在上升/下降支撑件4中。螺栓40从对应的固定孔16和18的侧部横向穿进。在这种螺栓紧固之前,机针支撑杆38与压脚42松散地装配,导向件6插入压脚42的两端之间。在对应的压脚42和上升/下降支撑件4之间分别安装具有适当弹力的弹簧44。
图2示出钩8的动力传递装置。如图2所示,钩8安装在独立构造的前、后钩基座10上。前、后钩基座10和12具有与导向件6相同方式纵向伸展的细长的一体形状。后钩基座12设有细长的调节凹槽46,以调节其纵向位置。
前、后钩基座10和12在其上部设有联接孔48和50,该联接孔向前、后贯穿钩基座10和12。联接孔48和50相互间隔开,其间隔距离与上升/下降支撑件4的后固定孔18之间的距离或导向件6的后导向孔34之间的距离相同。前、后钩基座10和12还在其上端在联接孔48和50之上设有固定凹槽52和54。前钩基座10的固定凹槽52刚好位于每个奇数或偶数联接孔48之上,同时,后钩基座12的固定凹槽54分别位于每个联接孔50之上,从而使后钩基座12的位置可根据所需的绗缝宽度纵向调节。
如上所述,后钩基座12而非前钩基座10构造成利用细长调节凹槽46纵向滑动,以便根据所需的被缝制产品的绗缝宽度在纵向位置适当调节。在完成位置调节后,旋转轴58装配成一个轴,该轴穿过在前钩基座10上形成联接孔48和在后钩基座12上形成的相应的一个联接孔50。旋转轴58通过伞齿轮64和66与纵向伸展的轴62接合。纵向伸展轴62与驱动轴22借助同步带60连接。
在前钩基座10的其余联接孔48内,短轴杆70分别利用轴承68以可旋转方式安装。轴杆70的后端和旋转轴58分别安装有正齿轮71,73和75。正齿轮71,73和75具有彼此相同的齿轮齿数比,以便相互啮合。前钩8安装在刚好位于前机针2之下的轴杆70的前端,以致前钩可指向前。在这种状态下,钩支持件72固定在钩8之上的对应的固定凹槽52内,因此,钩支持件72的突起74由钩8的梭76内形成的保持凹槽78捕获,从而阻止前钩8旋转。
当连接齿轮安装在每个轴杆70上时,设有钩8的轴杆70适合承受经过正齿轮73的旋转力。结果,实现轴杆70的向前旋转。
在后前钩基座12的其余联接孔50内,短轴杆70也利用轴承68以可旋转方式安装,同时一些联接孔50未被占用,以便在纵向位置调节期间由旋转轴58有选择地占据。刚好位于后机针2之下的轴杆70的后端与伞齿轮80连接。这些伞齿轮80与纵向伸展的轴62的伞齿轮82啮合。轴杆70的前端分别设有后钩8,使得固定在固定凹槽54内的钩支持件72的突起74由钩8的梭76捕获,从而阻止后钩8旋转。
挑线杆14位于机针2的前侧上方。如上所述,挑线杆14的数量与机针2的数量相同。挑线杆14固定在纵向杆84上,该纵向杆84在机针2的前侧之上伸展与机针2之间的距离相同的距离。纵向杆84设有从其一端突出的凸轮86,使得凸轮86连接到导向槽90内,该导向槽90形成在盘形凸轮导向件88上。凸轮导向件88具有通过伞齿轮(未示出)与驱动轴22连接的轴杆92。
图3是表示钩8’的动力传递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在图3所示的本实施例中,前、后钩基座10’和12’相互分隔开较宽的距离,以便在前、后钩8’之间确保预定的间隙。前钩基座10’的相应的前钩8’分别安装在轴杆的后端,以使它们面向从后钩基座12’向前突出的后钩8’。前钩8’的轴杆在其前端设有伞齿轮80’。伞齿轮80’与伞齿轮82’啮合,该伞齿轮82’固定在位于伞齿轮80’前面的纵向轴62’上。纵向轴62’伸展到前钩基座10’的一侧,即图3中的向左方向,并具有安装在其端部的同步带轮164。类似地,纵向轴162在与纵向轴62’相同的方向上伸展到后钩基座12’的一侧,并在其端部具有同步带轮166。借助由驱动装置驱动的同步带158,纵向轴62’的同步带轮164和纵向轴162的同步带轮166成驱动关系相互连接,驱动装置在图3中未示出。
纵向轴62’与旋转轴58’接合,该旋转轴58’通过伞齿轮64’和66在前钩基座10’的一侧设置成一个轴。
这里,参考标记98,100和102分别表示固定孔,齿轮箱,和支承板。
上述构造的本发明的缝被机与传统的缝被机略微类似,在于它借助机针2的上下移动进行缝被工作,机针2构造成经过挑线杆14接收细线,以及利用由构8的梭提供的细线进行缝被工作。
然而,根据本发明,具有缝被工作所需要的安装于其上的约九十根机针2的多个上升/下降支撑件4独立构造,使得它们通过各自的操作杆32,进行上升/下降操作,由于这个原因,可以避免机针2损坏,或即使机针2的上升/下降点不准确,也可避免由于机针2的偏心运行导致的上升/下降支撑件4的弯曲。
另外,机针支撑杆38由螺栓40紧固,这样,机针支撑杆经过在上升/下降支撑件4形成的固定孔16和18,且在上升/下降操作期间,机针支撑杆38沿导向件6的导向孔33和34垂直导向。由于这种构造,即使固定机针支撑杆38的螺钉40变松,它们仅导致机针2出现故障,而不会带来机针2损坏或断裂的危险。而且,由于机针支撑杆38分别弹性安装有压脚42,缝被工作可稳定地进行,而不会给机针2带来任何过载。
而且,挑线杆14设置成与机针2的数量相同,并以与机针2相同的距离分开地安装在细长的纵向杆84上,且纵向杆84与盘形凸轮导向件88连接,而盘形凸轮导向件88通过凸轮86与驱动轴22连接。结果,根据凸轮导向件88的旋转,纵向杆84向前/向后旋转一个预定角度,这又导致挑线杆14上下移动。以这种方式,细线经过相应的挑线杆14供给对应的机针2。
当希望使缝被宽度较大或较小时,首先,使后机针支撑杆38从上升/下降支撑件4和导向件6松开。随后,机针支撑杆38再次紧固到导向件6的导向孔34和上升/下降支撑件4的固定孔18内,这个孔34和18交替设置,机针支撑杆38利用螺钉从该孔18中移走。然后,安装成通过联接孔48和50的轴的旋转轴58被移走,联接孔48和50形成于前、后钩基座10和12的相应侧上。松开穿过细长凹槽46紧固的螺钉,使得后钩基座12可纵向滑动预定的距离,以便达到想要的纵向位置。此后,固定钩8,使它们分别刚好定位在后机针2下。旋转轴58再次安装成一个轴,以便贯穿在前钩基座10的一侧形成的其中一个联接孔48和在后钩基座12的一侧形成的相应的其中一个联接孔50。结果,旋转轴58的正齿轮75与轴杆70的正齿轮71通过连接齿轮73啮合,从而使前、后机针2的纵向宽度可以调节。
类似地,在图3的实施例中,利用上升/下降支撑件的固定孔和导向件的导向孔可调节后机针的位置。然后,利用导向凹槽使后钩基座12’纵向滑动,以致钩8’刚好定位在刚刚已经调节过的机针下面。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缝被机的正视图,它与上述缝被机类似,但还能用作刺绣机。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缝被机包括滑动安装在主体210上的致动器208和在纵向固定在主体210的后上侧的框架212。致动器208包括一个机头202,该机头具有以上升/下降方式安装在其上的多个机针支撑杆,还包括钩基座204和线轴206。
作为与致动器208的滑动连接装置,使用LM导向件214,216,218和220以及多个导向杆222。这种LM导向件214,216,218和220稳定地纵向安装在主体210和致动器208之间。多个导向杆222安装在位于致动器208和框架212的上部中的线轴206之间。
主体210在其下部的一侧设有用于导螺杆224的分离螺母,从而与纵向安装在一起的导螺杆224联接。导螺杆224与伺服电动机226连接,该伺服电动机也利用同步带固定在主体210上。
用于在致动器208中的机头上连接每个机针支撑杆的轴设有从其一端伸展的花键轴228。花键轴228构造成与安装在主体210上的同步带轮230的凸起部232键槽接合。计时轮230与主伺服电动机234连接,该伺服电动机也利用同步带固定在主体210上。
两对织物传输辊236和238安装在前侧和后侧,致动器208夹在其之间。在各自侧上的每对织物传输辊236或238由上和下辊组成。织物传输辊236和238通过具有背齿轮的同步带轮240和242利用同步带连接。一对织物传输辊236通过同步带与伺服电动机244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构造成纵向滑动的致动器208包括具有机针的机头202,钩基座204和线轴206,因此,其整个重量减轻。
另外,致动器208不包括纵向框架212,但与纵向框架212整体连接。而且,致动器208基本上由LM导向件214,216,218和220导向,该LM导向件214,216,218和220连接在主体210和致动器208之间。在致动器208的后侧向上突出的线轴206通过多个导向杆222与纵向框架212连接,以便它能稳定地纵向滑动。
根据本实施例,通过由主伺服电动机234产生的机针支撑杆的上升/下降操作,与伺服电动机244连接的前、后织物传输辊236和238以相应于上升/下降操作的速度进行的操作,和与另一伺服电动机226连接的致动器208的操作,缝被机根据预定的程序能进行刺绣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花键轴228与同步带轮230的凸起部232键槽连接,该花键轴228从致动器208的轴的一端伸展超出致动器208的纵向运动的行程,该同步带轮230与主伺服电动机234连接,因此,在纵向滑动运动期间,致动器208可接收来自固定在主体210上的主伺服电动机234的动力。
也就是说,如果主伺服电动机234根据给定的刺绣程序驱动机针支撑杆上下移动,同时,伺服电动机244向前/向后旋转织物传输辊236和238,从而向前或向后传送织物。另外,伺服电动机226向前/向后旋转导螺杆224,因而使致动器208以相应于主伺服电动机234的旋转速度的速度纵向滑动,该致动器208包括具有机针支撑杆的机头202,钩基座204和线轴206。以这种方式,实现刺绣工作。
同时,由于致动器208包括机头202,钩基座204和线轴206,这些部件对于刺绣工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不需要任何纵向框架212和主伺服电动机234,因此,致动器208的总重减轻。因此,致动器208可以相应于主伺服电动机234的约500RPM或更高的旋转速度纵向滑动,从而使刺绣工作正常进行。另外,在主伺服电动机234的旋转速度下降到约200RPM时,它自动转换成缝被机。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缝被机,其构造成多个上升/下降支撑件4分开地构造,以便通过相应的操作杆32上下移动。结果,即使沿前后行布置的约九十根机针2的上升/下降点不一致,也能够防止由于偏心运行导致的机针损坏和上升/下降支撑件4的弯曲,从而降低故障和噪音的产生。而且,根据本发明,在上升/下降运行期间,相应的机针支撑杆38沿导向件6的垂直导向孔33和34导向,并分别安装有压脚42,从而使缝被工作能稳定地进行。而且,根据本发明,用于供应和引导细线的挑线杆14具有与机针2相同的数量,从而避免由于摩擦导致断线,并使这些断线很容易确定。结果,能够减少有缺陷的产品。特别是,通过减少这种故障或噪音,缝被机保证了其高速运行,从而使工作效率最大,并生产出高质量的缝制产品。
而且,在本发明的缝被机的情况下,其安装成从机器的主体210纵向滑动的致动器208仅包括机头202,钩基座204和线轴206,因此实现了总重降低。而且,根据位于致动器208和主体210之间的LM导向件214,216,218和220的引导,以及位于致动器208和纵向框架212之间的导向杆222的引导,致动器208可稳定的滑动。与致动器208分开形成的主伺服电动机234与该致动器208连接,从而使动力能正常地进行传递。结果,即使在主伺服电动机234高速旋转的情况下,致动器208以相应于高速旋转能够平稳地纵向滑动,而不会出现过载,从而有效地用作刺绣缝纫机。
尽管为了说明的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超出权利要求书所披露的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可作各种不同的修改,补充和替换。

缝被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缝被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缝被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缝被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缝被机.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缝被机,它包括相等长度的上升/下降支撑件,该支撑独立地构造成通过独立操作杆上下移动;安装在上升/下降支撑件上的多个机针,安装在上升/下降支撑件下的导向件,该导向件设有导向孔,承载机针的机针支撑杆经过该导向孔固定在上升/下降支撑件上。每个机针支撑杆设有压脚,同时由弹簧弹性支承。作为替换,缝被机构造成使安装在细长的纵向前、后钩基座上的多个钩分别通过钩支持件固定就位。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调节后钩基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缝纫;绣花;簇绒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