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青霉Pe-8菌株及其应用.pdf

上传人:zhu****_FC 文档编号:8898176 上传时间:2021-01-10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1012284.0

申请日:

20180831

公开号:

CN109234170A

公开日:

2019011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12N1/14,A01N63/04,A01P3/00,C12R1/80

主分类号:

C12N1/14,A01N63/04,A01P3/00,C12R1/80

申请人:

浙江师范大学

发明人:

蒋冬花,张琪,王嘉琦,郑庆辉,麻琪瑤,林辉,杨孙玉悦

地址:

321004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迎宾大道688号

优先权:

CN201811012284A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金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领域,涉及一株拮抗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Pe‑8菌株及其在植物病害防冶中的应用。具体而言: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展青霉(P.expansum)Pe‑8,为扩展青霉Pe‑8 Penicillium expansum Pe‑8,其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8340。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上述扩展青霉(P.expansum)Pe‑8的用途:用于植物病害的生物防冶,扩展青霉(P.expansum)Pe‑8的发酵液对植物病害具有拮抗作用;植物病害包括水稻白叶枯病等。

权利要求书

1.扩展青霉(P.expansum)Pe-8,其特征在于:为扩展青霉Pe-8PenicilliumexpansumPe-8,其保藏号为:CCTCCNO:M201834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展青霉(P.expansum)Pe-8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植物病害的生物防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展青霉(P.expansum)Pe-8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扩展青霉(P.expansum)Pe-8的发酵液对植物病害具有拮抗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扩展青霉(P.expansum)Pe-8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病害为水稻白叶枯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扩展青霉(P.expansum)Pe-8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病害还包括玉米炭疽病、小麦赤霉病菌、杨树枯萎病、黄瓜枯萎病、苦瓜枯萎病、番茄早疫病。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领域,涉及一株拮抗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Pe-8菌株及其在植物病害防冶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水稻是与人类密切相关的一种重要作物,在生长的所有阶段均会受到白叶枯病菌的侵害而发病,通常造成减产20%~30%。水稻白叶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维管束病害,病菌通过伤口或水孔侵入,在维管束繁殖,阻塞维管束,导致发病。发病早期,病斑通常出现在叶尖;后期,病斑变黄且变成不规则的波纹状;最后,病斑覆盖整个叶片,导致白色甚至灰色腐生性生长。如果发生在抽穗期,就会产生不成熟和不育的低质量谷粒。

引起白叶枯病的病原菌为水稻黄单胞菌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Xoo在人工培养基上菌落呈蜜黄色,产生非水溶性的黄色素;菌体短杆状,极生或亚极生单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和荚膜,菌体外由粘质的胞外多糖包围。

青霉属(Penicillium)真菌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如可用于柠檬酸、延胡索酸、葡萄糖酸等有机酸的生产;最著名的抗生素——青霉素就是从青霉属(Penicillium)真菌中提取而来,它是临床上应用最早的抗生素;另一重要抗生素——灰黄霉素,是由扩展青霉(P.expansum)产生的。迄今为止,科学家已经从不同生境的青霉属(Penicillium)真菌中分离到1200种代谢活性物质,这些代谢活性物质大多在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和抗心血管疾病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对白叶枯病菌具有较高拮抗作用的扩展青霉(P.expansum)Pe-8菌株及其在水稻白叶枯病等植物病害生物防冶上的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扩展青霉(P.expansum)Pe-8,其为扩展青霉Pe-8Penicillium expansum Pe-8,其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8340。

本发明还同时提供了上述扩展青霉(P.expansum)Pe-8菌株的用途:用于植物病害的生物防冶。

作为本发明的扩展青霉(P.expansum)Pe-8菌株的用途的改进:扩展青霉(P.expansum)Pe-8的发酵液对植物病害具有拮抗作用(较高拮抗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扩展青霉(P.expansum)Pe-8菌株的用途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植物病害为水稻白叶枯病(白叶枯病菌P6);所述植物病害还包括玉米炭疽病、小麦赤霉病菌、杨树枯萎病、黄瓜枯萎病、苦瓜枯萎病、番茄早疫病。

本发明的扩展青霉(P.expansum)Pe-8菌株,保藏名称:扩展青霉Pe-8Penicillium expansum Pe-8,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8340,保藏时间2018年06月04日。

针对水稻白叶枯病化学防治日益暴露出来的问题,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水稻白叶枯病的进行生物防治已成为研究热点。本发明所涉及的青霉Pe-8菌株筛选自发霉的苹果。依据ITS rDNA基因序列和形态特征,鉴定为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

扩展青霉(P.expansum)Pe-8菌株可用于水稻白叶枯病和一些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治。将28℃培养3d的青霉Pe-8菌株纯菌落,用6mm打孔器取1菌饼接种到装有100mL PD培养液的250mL锥形瓶中摇床振荡培养7d(180r/min、28℃),获得发酵液;将发酵液置于50mL离心管中120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用0.45μm有机滤膜过滤,除去残余孢子,得到发酵滤液。水稻白叶枯病菌P6小种接种于Xoo培养液中,于摇床活化培养(180r/min、28℃),当菌体密度达到OD600≈0.6时,取100μL菌液均匀涂布于Xoo固体培养基上。取200μL青霉Pe-8菌株发酵滤液,用牛津杯法测定发酵滤液对水稻白叶枯病菌P6小种的抑制作用,抑菌圈可达42mm(图5)。

抗菌谱试验结果表明:青霉Pe-8菌株发酵滤液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玉米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fujikuroi)、杨树枯萎病菌(Fusarium solani)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65%以上;对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苦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momodicae)和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6.4%、52.9%和48.6%(表1)。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青霉Pe-8菌株发酵滤液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效可达66%(图6)。青霉Pe-8菌株可为微生物源农药开发提供优良的菌株,在水稻白叶枯病和一些植物病原真菌病害防冶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还公开了扩展青霉(P.expansum)Pe-8菌株的发酵液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拮抗作用及其在植物病害防冶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筛选的扩展青霉(P.expansum)Pe-8菌株发酵滤液对水稻白叶枯病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在发酵培养基初始pH为6.5,培养温度为28℃条件下,液体发酵培养7d后,发酵滤液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可达42mm(图5);抗菌谱试验结果表明:青霉Pe-8菌株发酵滤液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玉米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fujikuroi)、杨树枯萎病菌(Fusarium solani)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65%以上;对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苦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momodicae)和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6.4%、52.9%和48.6%(表1)。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青霉Pe-8菌株发酵滤液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效可达66%(图6)。青霉Pe-8菌株可为微生物源农药开发提供优良的菌株,在水稻白叶枯病等植物病害生物防冶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扩展青霉(P.expansum)Pe-8菌株的菌落形态图;

A和A1:PDA正面和背面;B和B1:CYA正面和背面;C和C1:CA正面和背面。

图2为扩展青霉(P.expansum)Pe-8菌株的显微形态图;

A:菌丝和分生孢子头,B:分生孢子头,C:分生孢子。

图3为扩展青霉(P.expansum)Pe-8菌株ITS rDNA基因序列(555bp)图。

图4为基于ITS rDNA序列建立的扩展青霉(P.expansum)Pe-8菌株系统发育树图。

图5为扩展青霉(P.expansum)Pe-8菌株发酵滤液对水稻白叶枯病菌P6小种的抑制圈图。

图6为扩展青霉(P.expansum)Pe-8菌株发酵滤液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效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扩展青霉(P.expansum)Pe-8菌株的分离、筛选和鉴定

1、菌株

(1)青霉菌株:从不同的生境(例如:水稻田土壤、腐烂水果、面包等)分离、纯化、鉴定和保藏青霉菌株。

(2)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P6小种。

2、培养基

(1)PDA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15g,水1L,pH 6.0~6.5。用于青霉菌株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2)PD培养液: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水1L,pH 6.0~6.5。用于青霉菌株的发酵培养。

(3)Xoo固体培养基:马铃薯300g、胰蛋白胨5.0g、蔗糖15g、Ca(NO3)2 0.5g、NaH2PO4·12H2O 2.0g、琼脂15g、水1L,pH 6.5。用于水稻白叶枯病菌P6小种的固体培养。

(4)Xoo培养液:马铃薯300g、胰蛋白胨5g、蔗糖15g、Ca(NO3)·H2O 0.5g、Na2HPO4·12H2O 2g、水1L,pH 6.5。用于水稻白叶枯病菌P6小种的液体发酵培养。

(5)查氏浓储液:NaNO3 30g、KCl 5g、MgSO4·7H2O 5g、FeSO4·7H2O 0.1g、水100mL,pH 6.5。用于配制CA和CYA培养基。

(6)查氏琼脂(CA)培养基:查氏浓储液10mL、K2HPO4 1g、蔗糖30g、琼脂15g、水1L,pH 6.5。用于青霉菌株的鉴定。

(7)查氏酵母膏琼脂(CYA)培养基:查氏浓储液10mL、K2HPO4 1g、酵母膏5g、蔗糖30g、琼脂15g、水1L,pH 6.5。用于青霉菌株的鉴定。

3实验方法

3.1青霉菌株的分离纯化和保藏

(1)水果等表面青霉菌株的分离纯化方法:用镊子挑取水果表面霉菌菌丝接种于PDA培养基中,28℃培养约36h,待白色绒毛状菌丝长出后,挑取顶端菌丝纯化培养3次(纯化培养条件同上),得纯菌株。

(2)土壤中青霉菌株的分离纯化方法:取土样1g于99mL无菌水中,120r/min摇床上振荡30min。取上清液进行梯度稀释(10-2~10-8),选择合适的浓度(10-6)取100μL均匀涂布于PDA培养基上,28℃恒温箱培养约36h,到出现真菌的菌落。挑取单菌落转接到PDA培养基上,3次传代纯化(纯化培养条件同上),得纯菌株。

(3)青霉菌株的初步鉴定和编号保存:将上述纯菌株PDA培养基上28℃培养3d,根据菌落形态和显微形态进行初步鉴定,将具有青霉典型特征的菌株编号,并置于4℃冰箱中保存。

3.2拮抗水稻白叶枯病的青霉菌株的筛选

3.2.1共培养法初筛

将水稻白叶枯病菌P6小种接种于Xoo培养液中,摇床活化培养(180r/min、28℃)。当病菌密度达到OD600≈0.6时,取100μL菌液均匀涂布于Xoo固体培养基(15mL)上,取已活化的青霉菌株1菌饼(直径6mm)接种于Xoo固体培养基中间,28℃培养48h,观察抑菌圈。根据抑菌圈有无和大小初步筛选有拮抗作用的青霉菌株,并将其用25%甘油保藏。

3.2.2牛津杯法复筛

(1)青霉菌株的发酵培养和发酵滤液的制备:将有拮抗作用的青霉菌株接种至PDA培养基中,于28℃培养3d,取1菌饼(6mm)接种到装有100mL PD培养液的250mL锥形瓶中摇床振荡培养(180r/min、28℃)7d后,得发酵液。将发酵液置于50mL离心管中120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用0.45μm有机滤膜过滤,除去残余孢子,得到发酵滤液。

(2)水稻白叶枯病菌P6小种的培养:将P6小种接种于Xoo培养液中,摇床活化培养(180r/min、28℃),当菌密度达到OD600≈0.6时,取100μL菌液均匀涂布于Xoo固体培养基(15mL)上,于28℃放置30min,待用。

(3)牛津杯法测定抑菌圈复选:先将牛津杯放置于接种有P6小种的Xoo固体培养平板中央,取200μL青霉菌株的发酵滤液注入牛津杯内,测定各青霉菌株发酵滤液对水稻白叶枯病菌P6小种的抑制作用。根据抑菌圈大小筛选出拮抗作用较强的青霉菌株。

3.3拮抗水稻白叶枯病菌青霉目标菌株的鉴定

(1)青霉目标菌株的形态观察

用镊子挑取少量青霉目标菌株菌丝,转接于PDA培养基中,活化培养3d;取1菌饼(直径6mm)接种于新的PDA培养基上,28℃培养3d,显微镜观察目标菌株的菌丝、分生孢子头、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等的形态特征,并拍照。

(2)青霉目标菌株的ITS rDNA测序和比对分析

提取目标菌株的基因组DNA,扩增ITS rDNA基因序列,送上海生物工程公司测序。将测序得到的ITS rDNA序列提交至GenBank并利用BLAST比对后进行分析,确定所属的种。4实验结果

4.1青霉纯菌株的获得

通过分离纯化从不同生境收集的自然发酵样品中分离纯化共获126株青霉纯菌株。

4.2拮抗水稻白叶枯病菌青霉菌株的筛选

利用共培养法和牛津杯法对126株青霉纯菌株进行水稻白叶枯病菌P6小种抑制效果的初筛和复筛,结果不同青霉菌株对水稻白叶枯病菌P6小种的抑制作用存在较大差异。经筛选获1株拮抗作用较强的青霉菌株,编号为Pe-8菌株,发酵液抑菌圈直径可达42mm(图5),青霉Pe-8菌株分离自发霉的苹果。

4.3青霉Pe-8菌株种的鉴定结果

(1)青霉Pe-8菌株的形态特征

PDA培养基上28℃培养5d,菌落直径达35~40mm,菌落表面呈墨绿色;背面产生黄褐色色素(图1A)。

CYA培养基上28℃培养8d,直径35~40mm,菌落表面呈黄绿色,菌丝体白色;有辐射状沟纹,中心往往有点凹凸不平;质地绒状;分生孢子结构大量产生;有少量淡黄色渗出液产生;背面黄褐色(图1B)。

CA培养基上28℃培养8d,直径38~42mm,菌落呈微黄蓝绿色;菌丝体白色;有多道同心环纹;质地绒状兼有粉末状、颗粒状;分生孢子结构大量产生;有少量渗出液,淡黄色;背面黄褐色或紫褐色(图1C)。

显微镜观察菌丝细胞丝状交织,有分隔;分生孢子梗帚状枝多为两轮生,彼此紧贴,其分枝点通常1个;瓶梗每轮3~5个,瓶状,5.0~7.5×2.2~2.5μm(图2A和B);分生孢子呈现球形或近球形,大小为2.2~2.6×2.2~2.6μm(图2C)。

(2)青霉Pe-8菌株的ITS rDNA基因序列

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青霉Pe-8菌株的ITS rDNA基因序列长度为555bp(图3),基于ITS rDNA基因序列建立的青霉属(Penicillium)系统发育树表明,与扩展青霉(P.expansum)的进化距离最近(图4),相似性达99%。

(3)青霉Pe-8菌株的鉴定结果

根据青霉Pe-8菌株的形态特征和ITS rDNA基因序列,结合青霉属(Penicillium)分种检索表,将Pe-8菌株鉴定为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

对扩展青霉(P.expansum)Pe-8进行了保藏,保藏名称:扩展青霉Pe-8Penicillium expansum Pe-8,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8340,保藏时间2018年06月04日。

实施例2、扩展青霉(P.expansum)Pe-8菌株发酵液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拮抗作用的测定

1菌株

(1)扩展青霉(P.expansum)Pe-8菌株。

(2)6种植物病原真菌:玉米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fujikuroi)、杨树枯萎病菌(Fusarium solani)、对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苦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momodicae)、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用作抗菌谱测试。

2培养基

(1)PDA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粉15g、水1L、pH 6.5。用于青霉Pe-8菌株的活化培养和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培养。

(2)PD培养液: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水1L、pH 6.5。用于青霉Pe-8菌株的发酵种子培养。

(3)发酵培养液: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蛋白胨5g、水1L、pH 6.5。用于青霉Pe-8菌株发酵培养。

3实验方法

3.1青霉Pe-8菌株发酵滤液的制备

刮取PDA培养基上青霉Pe-8菌株的少量孢子,接种于PD培养液中,装液量50mL/250mL、180r/min,28℃恒温摇床培养48h,作为种子液。按照4%接种量将种子液接种于发酵培养液中,摇床发酵培养7d。将发酵液置于50mL离心管中120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用0.45μm有机滤膜过滤,除去残余孢子,得到发酵滤液,用于测定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拮抗作用。

3.2植物病原真菌的活化与培养

将6种植物病原真菌分别接种于PDA培养基中,于28℃活化培养2d。然后转接于新的PDA培养基上于28℃培养4d,用于抗菌谱测定。

3.3青霉Pe-8菌株发酵滤液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拮抗作用的测定

将青霉Pe-8菌株发酵滤液与处于熔化状态50℃的PDA培养基以1:9体积比混合均匀,倒入培养皿中,制成含青霉Pe-8菌株发酵滤液的平板。用打孔器分别移取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菌饼(6mm)置于上述培养平板中央。28℃恒温培养72h。用十字交叉法测量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菌落直径,设置3组平行重复,取平均值,对照加发酵培养液。按照下列抑制率计算公式计算菌丝生长抑制率。

菌丝生长抑制率%=(对照菌落直径-处理菌落直径)/(对照菌落直径-6)×100。

4实验结果

青霉Pe-8菌株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见表1。青霉Pe-8菌株发酵液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均较好的抑制作用。对玉米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fujikuroi)、杨树枯萎病菌(Fusarium solani)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65%以上;对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苦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momodicae)和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6.4%、52.9%和48.6%(表1)。

表1、青霉Pe-8菌株发酵滤液对6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注:菌丝生长抑制率(%)=(对照菌落直径-处理菌落直径)/(对照菌落直径-6)×100。

实施例3、青霉Pe-8菌株发酵滤液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

1青霉Pe-8菌株发酵滤液

发酵滤液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2病菌、水稻品系

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P6小种。

水稻品系:对白叶枯病菌P6小种感病的TN1水稻品系。

2实验方法

2.2青霉Pe-8菌株发酵滤液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效实验

(1)水稻白叶枯病菌P6小种的培养和菌悬液制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P6小种于Xoo固体培养基上活化48h;用接种环取1环接种至Xoo培养液中,置于28℃、180r/min摇床培养约48h;当菌悬液的OD≈0.6时,用作接种液。

(2)水稻白叶枯病菌P6小种接种水稻叶片方法:待水稻生长至分蘖期,用灭菌剪刀蘸取P6小种菌悬液,水平剪去水稻叶尖1.5cm。

(3)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效实验

设置P6小种菌悬液处理对照(CK1)、无菌水处理对照(CK2)、接种方法1处理(处理1)和方法2处理(处理2)。

①CK1:用灭菌剪刀蘸取P6小种菌悬液后进行剪叶处理。

②CK2:用灭菌剪刀蘸取无菌水后进行剪叶处理。

③处理1:先用喷壶喷洒青霉Pe-8菌株发酵滤液,按1mL/cm2量、每隔0.5h一次、共喷洒6次;12h后,按CK1方法接种菌悬液。

④处理2:先用灭菌剪刀蘸取P6小种菌悬液进行剪叶处理,保湿2h后,按处理1方法喷洒青霉Pe-8菌株发酵滤液。

将上述接种部位进行保湿24h,待水稻叶片病斑产生及发展趋于稳定后,记录并统计发病情况。

3青霉Pe-8菌株发酵滤液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效结果

病斑长度测量和统计结果见图6,P6小种菌悬液剪叶处理对照(CK1)病斑长度为124mm;无菌水剪叶处理对照(CK2),无病斑长出;处理1病斑平均长度为42mm;处理2病斑平均长度为57mm。处理1和处理2对TN1水稻品系白叶枯病病斑抑制率分别为66%和54%。实验结果表明,青霉Pe-8菌株发酵滤液在白叶枯病菌P6小种侵染TN1水稻叶片的过程中,发挥了较好的防病作用;先喷洒青霉Pe-8菌株发酵滤液防病效果更显著。

对比实验、将如表2所述的菌株(包括本发明实验过程获得的其他的具有青霉典型特征的菌株,以及保藏机构中获得的现有的扩展青霉)按照实施例3所述方法进行实验,仅仅设置处理1所述的实验组,最终所得的对白叶枯病菌P6小种侵染TN1水稻的病斑抑制率如表2所述。

表2本发明获得的其他的青霉对白叶枯病菌P6小种侵染水稻TN1的病斑抑制率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若干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序列表

<110> 浙江师范大学

<120> 扩展青霉Pe-8菌株及其应用

<160> 1

<170> SIPOSequenceListing 1.0

<210> 1

<211> 555

<212> DNA

<213> 扩展青霉( Penicillium expansum )

<400> 1

gggtcggtga ggctctgggt cacctcccac ccgtgtttat tttaccttgt tgcttcggcg 60

ggcccgcctt aactggccgc cggggggctt acgcccccgg gcccgcgccc gccgaagaca 120

ccctcgaact ctgtctgaag attgaagtct gagtgaaaat ataaattatt taaaactttc 180

aacaacggat ctcttggttc cggcatcgat gaagaacgca gcgaaatgcg atacgtaatg 240

tgaattgcaa attcagtgaa tcatcgagtc tttgaacgca cattgcgccc cctggtattc 300

cggggggcat gcctgtccga gcgtcattgc tgccctcaag cccggcttgt gtgttgggcc 360

ccgtcccccg atctccgggg gacgggcccg aaaggcagcg gcggcaccgc gtccggtcct 420

cgagcgtatg gggctttgtc acccgctctg taggcccggc cggcgcttgc cgatcaaccc 480

aaatttttat ccaggttgac ctcggatcag gtagggatac ccgctgaact taagcatatc 540

aataagcagg aggaa 555

扩展青霉Pe-8菌株及其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扩展青霉Pe-8菌株及其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扩展青霉Pe-8菌株及其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扩展青霉Pe-8菌株及其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扩展青霉Pe-8菌株及其应用.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012284.0 (22)申请日 2018.08.31 (83)生物保藏信息 CCTCC NO: M 2018340 2018.06.04 (71)申请人 浙江师范大学 地址 321004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迎宾大 道688号 (72)发明人 蒋冬花张琪王嘉琦郑庆辉 麻琪瑤林辉杨孙玉悦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212 代理人 金祺 (51)Int.Cl. C12N 1/14(2006.01) A01N 63/04(2006.01) A0。

2、1P 3/00(2006.01) C12R 1/80(2006.01) (54)发明名称 扩展青霉Pe-8菌株及其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领域, 涉及一株拮抗 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扩展青霉( Penicillium expansum)Pe-8菌株及其在植物病害防冶中的应 用。 具体而言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展青霉 ( P .e x pa ns um )Pe - 8 , 为 扩 展 青 霉 Pe - 8 PenicilliumexpansumPe-8, 其保藏号为: CCTCCNO:M2018340。 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上述 扩展青霉(P.expansum)Pe-8的用途: 用于植。

3、物病 害的生物防冶, 扩展青霉(P.expansum)Pe-8的发 酵液对植物病害具有拮抗作用; 植物病害包括水 稻白叶枯病等。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序列表1页 附图3页 CN 109234170 A 2019.01.18 CN 109234170 A 1.扩展青霉(P.expansum)Pe-8, 其特征在于: 为扩展青霉Pe-8Penicillium expansum Pe-8, 其保藏号为: CCTCC NO:M 201834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展青霉(P.expansum)Pe-8的用途, 其特征在于: 用于植物病害 的生物防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展青霉(P。

4、.expansum)Pe-8的用途, 其特征在于: 扩展青霉 (P.expansum)Pe-8的发酵液对植物病害具有拮抗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扩展青霉(P.expansum)Pe-8的用途, 其特征在于: 所述植 物病害为水稻白叶枯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扩展青霉(P.expansum)Pe-8的用途, 其特征在于: 所述植物病 害还包括玉米炭疽病、 小麦赤霉病菌、 杨树枯萎病、 黄瓜枯萎病、 苦瓜枯萎病、 番茄早疫病。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9234170 A 2 扩展青霉Pe-8菌株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领域, 涉及一株拮抗水。

5、稻白叶枯病菌的扩展青霉 (Penicillium expansum)Pe-8菌株及其在植物病害防冶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水稻是与人类密切相关的一种重要作物, 在生长的所有阶段均会受到白叶枯病菌 的侵害而发病, 通常造成减产2030。 水稻白叶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维管束病害, 病菌通 过伤口或水孔侵入, 在维管束繁殖, 阻塞维管束, 导致发病。 发病早期, 病斑通常出现在叶 尖; 后期, 病斑变黄且变成不规则的波纹状; 最后, 病斑覆盖整个叶片, 导致白色甚至灰色腐 生性生长。 如果发生在抽穗期, 就会产生不成熟和不育的低质量谷粒。 0003 引起白叶枯病的病原菌为水稻黄单胞菌致病变种(X。

6、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 Xoo); Xoo在人工培养基上菌落呈蜜黄色, 产生非水溶性的黄色素; 菌体短杆状, 极生或亚极生单鞭毛; 革兰氏染色阴性, 无芽孢和荚膜, 菌体外由粘质的胞外多糖包围。 0004 青霉属(Penicillium)真菌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如可用于柠檬酸、 延胡索酸、 葡 萄糖酸等有机酸的生产; 最著名的抗生素青霉素就是从青霉属(Penicillium)真菌中 提取而来, 它是临床上应用最早的抗生素; 另一重要抗生素灰黄霉素, 是由扩展青霉 (P.expansum)产生的。 迄今为止, 科学家已经从不同生境的青霉属(Penicilliu。

7、m)真菌中分 离到1200种代谢活性物质, 这些代谢活性物质大多在抗菌、 抗病毒、 抗肿瘤和抗心血管疾病 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作用。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对白叶枯病菌具有较高拮抗作用的扩展青霉 (P.expansum)Pe-8菌株及其在水稻白叶枯病等植物病害生物防冶上的应用。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扩展青霉(P.expansum)Pe-8, 其为扩展 青霉Pe-8Penicillium expansum Pe-8, 其保藏号为: CCTCC NO:M 2018340。 0007 本发明还同时提供了上述扩展青霉(P.expansum)Pe-8菌。

8、株的用途: 用于植物病害 的生物防冶。 0008 作为本发明的扩展青霉(P .expansum)Pe-8菌株的用途的改进: 扩展青霉 (P.expansum)Pe-8的发酵液对植物病害具有拮抗作用(较高拮抗作用)。 0009 作为本发明的扩展青霉(P.expansum)Pe-8菌株的用途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植物病 害为水稻白叶枯病(白叶枯病菌P6); 所述植物病害还包括玉米炭疽病、 小麦赤霉病菌、 杨树 枯萎病、 黄瓜枯萎病、 苦瓜枯萎病、 番茄早疫病。 0010 本发明的扩展青霉(P.expansum)Pe-8菌株, 保藏名称: 扩展青霉Pe-8Penicillium expansum Pe。

9、-8, 保藏单位: 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保藏地址: 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保藏 编号: CCTCC NO:M 2018340, 保藏时间2018年06月04日。 0011 针对水稻白叶枯病化学防治日益暴露出来的问题, 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水 说明书 1/8 页 3 CN 109234170 A 3 稻白叶枯病的进行生物防治已成为研究热点。 本发明所涉及的青霉Pe-8菌株筛选自发霉的 苹果。 依据ITS rDNA基因序列和形态特征, 鉴定为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 0012 扩展青霉(P.expansum)Pe-8菌株可用于水稻白叶枯病和一些植物真菌病害的防。

10、 治。 将28培养3d的青霉Pe-8菌株纯菌落, 用6mm打孔器取1菌饼接种到装有100mL PD培养 液的250mL锥形瓶中摇床振荡培养7d(180r/min、 28), 获得发酵液; 将发酵液置于50mL离 心管中12000r/min离心10min, 上清液用0.45 m有机滤膜过滤, 除去残余孢子, 得到发酵滤 液。 水稻白叶枯病菌P6小种接种于Xoo培养液中, 于摇床活化培养(180r/min、 28), 当菌体 密度达到OD6000.6时, 取100 L菌液均匀涂布于Xoo固体培养基上。 取200 L青霉Pe-8菌株 发酵滤液, 用牛津杯法测定发酵滤液对水稻白叶枯病菌P6小种的抑制作。

11、用, 抑菌圈可达 42mm(图5)。 0013 抗菌谱试验结果表明: 青霉Pe-8菌株发酵滤液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抑 制作用, 对玉米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 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fujikuroi)、 杨树枯萎病菌(Fusarium solani)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65以上; 对黄瓜枯 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 苦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momodicae)和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6。

12、.4、 52.9和48.6(表1)。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青霉Pe-8菌株发酵滤液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效 可达66(图6)。 青霉Pe-8菌株可为微生物源农药开发提供优良的菌株, 在水稻白叶枯病和 一些植物病原真菌病害防冶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0014 本发明还公开了扩展青霉(P.expansum)Pe-8菌株的发酵液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 拮抗作用及其在植物病害防冶中的应用。 0015 本发明所筛选的扩展青霉(P.expansum)Pe-8菌株发酵滤液对水稻白叶枯病菌有 显著抑制作用。 在发酵培养基初始pH为6.5, 培养温度为28条件下, 液体发酵培养7d后, 发 酵滤液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抑菌圈。

13、直径可达42mm(图5); 抗菌谱试验结果表明: 青霉Pe-8菌 株发酵滤液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对玉米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 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fujikuroi)、 杨树枯萎病菌(Fusarium solani) 的 菌丝生长抑制率 均在65以 上 ; 对黄瓜枯萎 病菌 (Fusa rium oxys porum f.sp.cucumerinum)、 苦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momodicae)和番茄早疫病 菌(Alternaria solani)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6.。

14、4、 52.9和48.6(表1)。 盆栽试 验结果表明: 青霉Pe-8菌株发酵滤液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效可达66(图6)。 青霉Pe-8菌株 可为微生物源农药开发提供优良的菌株, 在水稻白叶枯病等植物病害生物防冶上有较好的 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 图1为扩展青霉(P.expansum)Pe-8菌株的菌落形态图; 0018 A和A1: PDA正面和背面; B和B1: CYA正面和背面; C和C1: CA正面和背面。 0019 图2为扩展青霉(P.expansum)Pe-8菌株的显微形态图; 0020 A: 菌丝和分生孢子头, 。

15、B: 分生孢子头, C: 分生孢子。 0021 图3为扩展青霉(P.expansum)Pe-8菌株ITS rDNA基因序列(555bp)图。 说明书 2/8 页 4 CN 109234170 A 4 0022 图4为基于ITS rDNA序列建立的扩展青霉(P.expansum)Pe-8菌株系统发育树图。 0023 图5为扩展青霉(P.expansum)Pe-8菌株发酵滤液对水稻白叶枯病菌P6小种的抑制 圈图。 0024 图6为扩展青霉(P.expansum)Pe-8菌株发酵滤液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效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

16、限于 此: 0026 实施例1、 扩展青霉(P.expansum)Pe-8菌株的分离、 筛选和鉴定 0027 1、 菌株 0028 (1)青霉菌株: 从不同的生境(例如: 水稻田土壤、 腐烂水果、 面包等)分离、 纯化、 鉴 定和保藏青霉菌株。 0029 (2)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 Xoo)P6小种。 0030 2、 培养基 0031 (1)PDA培养基: 马铃薯200g、 葡萄糖20g、 琼脂15g, 水1L, pH 6.06.5。 用于青霉菌 株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0032 (2)PD培养液: 马铃薯200g、 葡萄糖20g、 水1L,。

17、 pH 6.06.5。 用于青霉菌株的发酵 培养。 0033 (3)Xoo固体培养基: 马铃薯300g、 胰蛋白胨5.0g、 蔗糖15g、 Ca(NO3)2 0.5g、 NaH2PO412H2O 2.0g、 琼脂15g、 水1L, pH 6.5。 用于水稻白叶枯病菌P6小种的固体培养。 0034 (4)Xoo培养液: 马铃薯300g、 胰蛋白胨5g、 蔗糖15g、 Ca(NO3)H2O 0.5g、 Na2HPO4 12H2O 2g、 水1L, pH 6.5。 用于水稻白叶枯病菌P6小种的液体发酵培养。 0035 (5)查氏浓储液: NaNO3 30g、 KCl 5g、 MgSO47H2O 5g。

18、、 FeSO47H2O 0.1g、 水100mL, pH 6.5。 用于配制CA和CYA培养基。 0036 (6)查氏琼脂(CA)培养基: 查氏浓储液10mL、 K2HPO4 1g、 蔗糖30g、 琼脂15g、 水1L, pH 6.5。 用于青霉菌株的鉴定。 0037 (7)查氏酵母膏琼脂(CYA)培养基: 查氏浓储液10mL、 K2HPO4 1g、 酵母膏5g、 蔗糖 30g、 琼脂15g、 水1L, pH 6.5。 用于青霉菌株的鉴定。 0038 3实验方法 0039 3.1青霉菌株的分离纯化和保藏 0040 (1)水果等表面青霉菌株的分离纯化方法: 用镊子挑取水果表面霉菌菌丝接种于 PD。

19、A培养基中, 28培养约36h, 待白色绒毛状菌丝长出后, 挑取顶端菌丝纯化培养3次(纯化 培养条件同上), 得纯菌株。 0041 (2)土壤中青霉菌株的分离纯化方法: 取土样1g于99mL无菌水中, 120r/min摇床上 振荡30min。 取上清液进行梯度稀释(10-210-8), 选择合适的浓度(10-6)取100 L均匀涂布 于PDA培养基上, 28恒温箱培养约36h, 到出现真菌的菌落。 挑取单菌落转接到PDA培养基 上, 3次传代纯化(纯化培养条件同上), 得纯菌株。 0042 (3)青霉菌株的初步鉴定和编号保存: 将上述纯菌株PDA培养基上28培养3d, 根 据菌落形态和显微形态。

20、进行初步鉴定, 将具有青霉典型特征的菌株编号, 并置于4冰箱中 说明书 3/8 页 5 CN 109234170 A 5 保存。 0043 3.2拮抗水稻白叶枯病的青霉菌株的筛选 0044 3.2.1共培养法初筛 0045 将水稻白叶枯病菌P6小种接种于Xoo培养液中, 摇床活化培养(180r/min、 28)。 当病菌密度达到OD6000.6时, 取100 L菌液均匀涂布于Xoo固体培养基(15mL)上, 取已活化 的青霉菌株1菌饼(直径6mm)接种于Xoo固体培养基中间, 28培养48h, 观察抑菌圈。 根据抑 菌圈有无和大小初步筛选有拮抗作用的青霉菌株, 并将其用25甘油保藏。 0046。

21、 3.2.2牛津杯法复筛 0047 (1)青霉菌株的发酵培养和发酵滤液的制备: 将有拮抗作用的青霉菌株接种至PDA 培养基中, 于28培养3d, 取1菌饼(6mm)接种到装有100mL PD培养液的250mL锥形瓶中摇床 振荡培养(180r/min、 28)7d后, 得发酵液。 将发酵液置于50mL离心管中12000r/min离心 10min, 上清液用0.45 m有机滤膜过滤, 除去残余孢子, 得到发酵滤液。 0048 (2)水稻白叶枯病菌P6小种的培养: 将P6小种接种于Xoo培养液中, 摇床活化培养 (180r/min、 28), 当菌密度达到OD6000.6时, 取100 L菌液均匀涂。

22、布于Xoo固体培养基 (15mL)上, 于28放置30min, 待用。 0049 (3)牛津杯法测定抑菌圈复选: 先将牛津杯放置于接种有P6小种的Xoo固体培养平 板中央, 取200 L青霉菌株的发酵滤液注入牛津杯内, 测定各青霉菌株发酵滤液对水稻白叶 枯病菌P6小种的抑制作用。 根据抑菌圈大小筛选出拮抗作用较强的青霉菌株。 0050 3.3拮抗水稻白叶枯病菌青霉目标菌株的鉴定 0051 (1)青霉目标菌株的形态观察 0052 用镊子挑取少量青霉目标菌株菌丝, 转接于PDA培养基中, 活化培养3d; 取1菌饼 (直径6mm)接种于新的PDA培养基上, 28培养3d, 显微镜观察目标菌株的菌丝、。

23、 分生孢子 头、 分生孢子梗、 分生孢子等的形态特征, 并拍照。 0053 (2)青霉目标菌株的ITS rDNA测序和比对分析 0054 提取目标菌株的基因组DNA, 扩增ITS rDNA基因序列, 送上海生物工程公司测序。 将测序得到的ITS rDNA序列提交至GenBank并利用BLAST比对后进行分析, 确定所属的种。 4 实验结果 0055 4.1青霉纯菌株的获得 0056 通过分离纯化从不同生境收集的自然发酵样品中分离纯化共获126株青霉纯菌 株。 0057 4.2拮抗水稻白叶枯病菌青霉菌株的筛选 0058 利用共培养法和牛津杯法对126株青霉纯菌株进行水稻白叶枯病菌P6小种抑制效 。

24、果的初筛和复筛, 结果不同青霉菌株对水稻白叶枯病菌P6小种的抑制作用存在较大差异。 经筛选获1株拮抗作用较强的青霉菌株, 编号为Pe-8菌株, 发酵液抑菌圈直径可达42mm(图 5), 青霉Pe-8菌株分离自发霉的苹果。 0059 4.3青霉Pe-8菌株种的鉴定结果 0060 (1)青霉Pe-8菌株的形态特征 0061 PDA培养基上28培养5d, 菌落直径达3540mm, 菌落表面呈墨绿色; 背面产生黄 褐色色素(图1A)。 说明书 4/8 页 6 CN 109234170 A 6 0062 CYA培养基上28培养8d, 直径3540mm, 菌落表面呈黄绿色, 菌丝体白色; 有辐射 状沟纹,。

25、 中心往往有点凹凸不平; 质地绒状; 分生孢子结构大量产生; 有少量淡黄色渗出液 产生; 背面黄褐色(图1B)。 0063 CA培养基上28培养8d, 直径3842mm, 菌落呈微黄蓝绿色; 菌丝体白色; 有多道 同心环纹; 质地绒状兼有粉末状、 颗粒状; 分生孢子结构大量产生; 有少量渗出液, 淡黄色; 背面黄褐色或紫褐色(图1C)。 0064 显微镜观察菌丝细胞丝状交织, 有分隔; 分生孢子梗帚状枝多为两轮生, 彼此紧 贴, 其分枝点通常1个; 瓶梗每轮35个, 瓶状, 5.07.52.22.5 m(图2A和B); 分生孢子 呈现球形或近球形, 大小为2.22.62.22.6 m(图2C)。

26、。 0065 (2)青霉Pe-8菌株的ITS rDNA基因序列 0066 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青霉Pe-8菌株的ITS rDNA基因序列长度为555bp(图3), 基于 ITS rDNA基因序列建立的青霉属(Penicillium)系统发育树表明, 与扩展青霉 (P.expansum)的进化距离最近(图4), 相似性达99。 0067 (3)青霉Pe-8菌株的鉴定结果 0068 根据青霉Pe-8菌株的形态特征和ITS rDNA基因序列, 结合青霉属(Penicillium) 分种检索表, 将Pe-8菌株鉴定为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 0069 对扩展青霉(P.ex。

27、pansum)Pe-8进行了保藏, 保藏名称: 扩展青霉Pe-8Penicillium expansum Pe-8, 保藏单位: 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保藏地址: 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保藏 编号: CCTCC NO:M 2018340, 保藏时间2018年06月04日。 0070 实施例2、 扩展青霉(P.expansum)Pe-8菌株发酵液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拮抗作用的 测定 0071 1菌株 0072 (1)扩展青霉(P.expansum)Pe-8菌株。 0073 (2)6种植物病原真菌: 玉米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 小麦赤霉病 菌(Gibber。

28、ella fujikuroi)、 杨树枯萎病菌(Fusarium solani)、 对黄瓜枯萎病菌 (Fusarium oxysporum f .sp.cucumerinum)、 苦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momodicae)、 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 用作抗菌谱测试。 0074 2培养基 0075 (1)PDA培养基: 马铃薯200g、 葡萄糖20g、 琼脂粉15g、 水1L、 pH 6.5。 用于青霉Pe-8 菌株的活化培养和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培养。 0076 (2)PD培养液: 马铃薯200g、 葡萄糖20g、 水1L、 。

29、pH 6.5。 用于青霉Pe-8菌株的发酵种 子培养。 0077 (3)发酵培养液: 马铃薯200g、 葡萄糖20g、 蛋白胨5g、 水1L、 pH 6.5。 用于青霉Pe-8 菌株发酵培养。 0078 3实验方法 0079 3.1青霉Pe-8菌株发酵滤液的制备 0080 刮取PDA培养基上青霉Pe-8菌株的少量孢子, 接种于PD培养液中, 装液量50mL/ 250mL、 180r/min, 28恒温摇床培养48h, 作为种子液。 按照4接种量将种子液接种于发酵 培养液中, 摇床发酵培养7d。 将发酵液置于50mL离心管中12000r/min离心10min, 上清液用 说明书 5/8 页 7 。

30、CN 109234170 A 7 0.45 m有机滤膜过滤, 除去残余孢子, 得到发酵滤液, 用于测定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拮抗作 用。 0081 3.2植物病原真菌的活化与培养 0082 将6种植物病原真菌分别接种于PDA培养基中, 于28活化培养2d。 然后转接于新 的PDA培养基上于28培养4d, 用于抗菌谱测定。 0083 3.3青霉Pe-8菌株发酵滤液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拮抗作用的测定 0084 将青霉Pe-8菌株发酵滤液与处于熔化状态50的PDA培养基以1:9体积比混合均 匀, 倒入培养皿中, 制成含青霉Pe-8菌株发酵滤液的平板。 用打孔器分别移取6种植物病原 真菌的菌饼(6mm)置于。

31、上述培养平板中央。 28恒温培养72h。 用十字交叉法测量6种植物病 原真菌的菌落直径, 设置3组平行重复, 取平均值, 对照加发酵培养液。 按照下列抑制率计算 公式计算菌丝生长抑制率。 0085 菌丝生长抑制率(对照菌落直径-处理菌落直径)/(对照菌落直径-6)100。 0086 4实验结果 0087 青霉Pe-8菌株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见表1。 青霉Pe-8菌株发酵液对6种 植物病原真菌均较好的抑制作用。 对玉米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 小麦赤 霉病菌(Gibberella fujikuroi)、 杨树枯萎病菌(Fusarium solani。

32、)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均 在65以上; 对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 苦瓜枯萎病菌 (Fusarium oxysporum f.sp.momodicae)和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的菌丝生 长抑制率分别为56.4、 52.9和48.6(表1)。 0088 表1、 青霉Pe-8菌株发酵滤液对6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0089 0090 注: 菌丝生长抑制率()(对照菌落直径-处理菌落直径)/(对照菌落直径-6) 100。 0091 实施例3、 青霉Pe-8菌株发酵滤液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 0092 1青霉Pe。

33、-8菌株发酵滤液 0093 发酵滤液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0094 2病菌、 水稻品系 0095 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 Xoo)P6小种。 0096 水稻品系: 对白叶枯病菌P6小种感病的TN1水稻品系。 0097 2实验方法 0098 2.2青霉Pe-8菌株发酵滤液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效实验 0099 (1)水稻白叶枯病菌P6小种的培养和菌悬液制备: 用平板划线法接种P6小种于Xoo 说明书 6/8 页 8 CN 109234170 A 8 固体培养基上活化48h; 用接种环取1环接种至Xoo培养液中, 置于28、 180r/min摇床培养。

34、 约48h; 当菌悬液的OD0.6时, 用作接种液。 0100 (2)水稻白叶枯病菌P6小种接种水稻叶片方法: 待水稻生长至分蘖期, 用灭菌剪刀 蘸取P6小种菌悬液, 水平剪去水稻叶尖1.5cm。 0101 (3)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效实验 0102 设置P6小种菌悬液处理对照(CK1)、 无菌水处理对照(CK2)、 接种方法1处理(处理 1)和方法2处理(处理2)。 0103 CK1: 用灭菌剪刀蘸取P6小种菌悬液后进行剪叶处理。 0104 CK2: 用灭菌剪刀蘸取无菌水后进行剪叶处理。 0105 处理1: 先用喷壶喷洒青霉Pe-8菌株发酵滤液, 按1mL/cm2量、 每隔0.5h一次、 共 。

35、喷洒6次; 12h后, 按CK1方法接种菌悬液。 0106 处理2: 先用灭菌剪刀蘸取P6小种菌悬液进行剪叶处理, 保湿2h后, 按处理1方法 喷洒青霉Pe-8菌株发酵滤液。 0107 将上述接种部位进行保湿24h, 待水稻叶片病斑产生及发展趋于稳定后, 记录并统 计发病情况。 0108 3青霉Pe-8菌株发酵滤液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效结果 0109 病斑长度测量和统计结果见图6, P6小种菌悬液剪叶处理对照(CK1)病斑长度为 124mm; 无菌水剪叶处理对照(CK2), 无病斑长出; 处理1病斑平均长度为42mm; 处理2病斑平 均长度为57mm。 处理1和处理2对TN1水稻品系白叶枯病病斑。

36、抑制率分别为66和54。 实验 结果表明, 青霉Pe-8菌株发酵滤液在白叶枯病菌P6小种侵染TN1水稻叶片的过程中, 发挥了 较好的防病作用; 先喷洒青霉Pe-8菌株发酵滤液防病效果更显著。 0110 对比实验、 将如表2所述的菌株(包括本发明实验过程获得的其他的具有青霉典型 特征的菌株, 以及保藏机构中获得的现有的扩展青霉)按照实施例3所述方法进行实验, 仅 仅设置处理1所述的实验组, 最终所得的对白叶枯病菌P6小种侵染TN1水稻的病斑抑制率如 表2所述。 0111 表2本发明获得的其他的青霉对白叶枯病菌P6小种侵染水稻TN1的病斑抑制率 说明书 7/8 页 9 CN 109234170 A。

37、 9 0112 0113 最后, 还需要注意的是, 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若干个具体实施例。 显然, 本发 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 还可以有许多变形。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 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 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8/8 页 10 CN 109234170 A 10 序列表 浙江师范大学 扩展青霉Pe-8菌株及其应用 1 SIPOSequenceListing 1.0 1 555 DNA 扩展青霉( Penicillium expansum ) 1 gggtcggtga ggctctgggt cacctcccac ccgtgtttat tttacc。

38、ttgt tgcttcggcg 60 ggcccgcctt aactggccgc cggggggctt acgcccccgg gcccgcgccc gccgaagaca 120 ccctcgaact ctgtctgaag attgaagtct gagtgaaaat ataaattatt taaaactttc 180 aacaacggat ctcttggttc cggcatcgat gaagaacgca gcgaaatgcg atacgtaatg 240 tgaattgcaa attcagtgaa tcatcgagtc tttgaacgca cattgcgccc cctggtattc 300 c。

39、ggggggcat gcctgtccga gcgtcattgc tgccctcaag cccggcttgt gtgttgggcc 360 ccgtcccccg atctccgggg gacgggcccg aaaggcagcg gcggcaccgc gtccggtcct 420 cgagcgtatg gggctttgtc acccgctctg taggcccggc cggcgcttgc cgatcaaccc 480 aaatttttat ccaggttgac ctcggatcag gtagggatac ccgctgaact taagcatatc 540 aataagcagg aggaa 555 序列表 1/1 页 11 CN 109234170 A 11 图1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1/3 页 12 CN 109234170 A 12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2/3 页 13 CN 109234170 A 13 图6 说明书附图 3/3 页 14 CN 109234170 A 1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