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及其组合物的用途.pdf

上传人:二狗 文档编号:8893939 上传时间:2021-01-10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950.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520359.0

申请日:

20160704

公开号:

CN106188205B

公开日:

2017082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7J9/00,A61K31/575,A61P35/00,A61P35/02,A61P37/02

主分类号:

C07J9/00,A61K31/575,A61P35/00,A61P35/02,A61P37/02

申请人:

深圳以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余佩华,邓跃敏,钟牧源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高新区高新中一道10号生物孵化器大厦2号楼209室

优先权:

201610298720X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德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丁敬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在用于治疗和/或预防肿瘤和/或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和在用于免疫调节、改善微循环、提高生命质量的保健品中的用途。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包含有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的组合物及其用途。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具有广谱的高抗肿瘤有效性,其活性及有效性均优于目前市场上与其结构类似的四环三萜甙类抗肿瘤药品/保健品Rg3,且其有效性也高于广谱抗癌药紫杉醇,可以被制成用于治疗和/或预防不同癌症和/或肿瘤的药物,以及用于免疫调节和/或改善微循环和/或提高生命质量的保健品,重点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

1.具有如下结构式:的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在制备用于治疗和/或预防肿瘤和/或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肿瘤和/或癌症选自:恶性肿瘤,选自膀胱癌、乳腺癌、结肠癌、肾癌、肝癌、肺癌、头和颈癌、食管癌、胆囊癌、卵巢癌、胰腺癌、胃癌、子宫颈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和皮肤癌、B-细胞淋巴癌、T-细胞淋巴癌、霍奇金淋巴癌、非-霍奇金淋巴癌、毛细胞淋巴癌、畸胎癌、甲状腺滤囊癌;淋巴系统的造血肿瘤,选自白血病、外套细胞淋巴瘤、骨髓瘤;骨髓系统的造血肿瘤,选自急性和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前髓细胞性白血病;间质成因的肿瘤,选自纤维肉瘤和横纹肌肉瘤;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肿瘤,选自星形细胞瘤、成纤维神经瘤、神经胶质瘤和神经鞘瘤;以及其他肿瘤,选自黑素瘤、精原细胞瘤、骨肉瘤、外生性色素颈瘤和卡波氏肉瘤。 3.具有如下结构式:的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在制备用于免疫调节和/或改善微循环和/或提高生命质量的保健品中的用途。 4.包括如下结构式:的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的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肿瘤和/或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5.根据权利要求4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肿瘤和/或癌症选自:恶性肿瘤,选自膀胱癌、乳腺癌、结肠癌、肾癌、肝癌、肺癌、头和颈癌、食管癌、胆囊癌、卵巢癌、胰腺癌、胃癌、子宫颈癌、甲状腺癌、B-细胞淋巴癌、T-细胞淋巴癌、霍奇金淋巴癌、非-霍奇金淋巴癌、毛细胞淋巴癌、畸胎癌、甲状腺滤囊癌、前列腺癌和皮肤癌;淋巴系统的造血肿瘤,选自白血病、外套细胞淋巴瘤和骨髓瘤;骨髓系统的造血肿瘤,选自急性和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前髓细胞性白血病;间质成因的肿瘤,选自纤维肉瘤和横纹肌肉瘤;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肿瘤,选自星形细胞瘤、成纤维神经瘤、神经胶质瘤和神经鞘瘤;以及其他肿瘤,选自黑素瘤、精原细胞瘤、骨肉瘤、外生性色素颈瘤和卡波氏肉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为药物制剂,其包含治疗和/或预防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所述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以及任选的药学可接受的稀释剂、辅料或媒介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制剂的剂型为口服剂型、注射剂型或局部用药剂型中的任何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剂型包括片剂、粉剂、悬浊液、乳浊液、胶囊、颗粒剂、糖衣片、药丸、醑剂、糖浆或柠檬水剂;任选的,所述注射剂型包括悬浊液或溶液;任选的,所述局部用药剂型包括软膏、悬浊液、醑剂、粉剂、糊剂、栓剂、气溶胶、泥敷剂、涂抹剂、洗剂、灌肠剂或乳剂。 9.包括如下结构式:的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的组合物在制备用于免疫调节和/或改善微循环和/或提高生命质量的保健品中的用途。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为保健品,其包含治疗和/或预防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所述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以及任选的保健品中可接受的载体。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及其组合物的用途。

背景技术

癌症是残害人类生命的世界第二大疾病,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死亡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由世卫组织组织下属的的官方癌症机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负责的最新版《世界癌症报告》预测,全球癌症病例将呈现迅猛增殖态势,由2012年的1400万人,逐年迅增至2025年的1900万人,到2035年将达到2400万人。报告还显示,2012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有近一半出现在亚洲,其中大部分在中国,中国新增癌症病例高居首位。2012年中国新增307万癌症患者并造成约220万人死亡,分別占全球总量的21.9%和26.8%。世卫的数据略低于中国自己的统计。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年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增癌症病例约350万,约有250万人因此死亡。

现今癌症的常用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模式:手术、放疗和药物治疗,而选定哪个治疗方法则取决于肿瘤的位置、恶性程度、发展程度以及病人身体状态。三种模式中,手术的治疗方法,常因为癌细胞入侵蔓延到邻近组织或远端转移而效果有限;放疗的治疗方法,则受限于对体内其他正常组织造成的伤害;药物的治疗方法,对于晚期弥散性和转移性恶性肿瘤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过去的几十年里,着眼于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化疗虽有明显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肿瘤药物治疗的中坚,但这一治疗模式对增殖缓慢的实体瘤效果差、药物选择性小、毒副反应多且严重的缺陷成为临床治疗中的重要限制因素。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种模式是肿瘤的生物治疗,其主要是通过肿瘤宿主防御机制或生物制剂的作用来调节机体自身的生物学反应,从而抑制或消除肿瘤;生物治疗虽然没有太大毒副作用,但由于技术要求严、工艺复杂,因此价格高,众多癌症患者及家属难以承受,影响其在癌症治疗领域的普及。

由于存在上述各种限制,天然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取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天然抗癌药物无论是在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症状与特征和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上,还是在肿瘤的病后调理上,均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天然植物新疗法将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和生物疗法之后的第五种模式。

罗汉果是一种名贵药材,属于葫芦科多年生藤本植物,性凉味甘。罗汉果提取物中含非糖甜味的皂苷成分,又称罗汉果总皂苷,根据其中皂苷元连接糖基的数目以及连接位置的不同已经在罗汉果总皂苷中分离鉴定出罗汉果二糖苷、三糖苷、四糖苷、五糖苷、六糖苷等多种皂苷单体,分别命名为罗汉果甜苷II、III、IV、V、VI(MogrosideII、III、IV、V、VI)等,其中罗汉果甜苷V–Mogroside V(1A)(如图1所示)的甜度是蔗糖的256-344倍,罗汉果甜苷IV–Mogroside IV(1B)(如图1所示)的甜度为蔗糖的126倍,其热量为零,具有清热润肺镇咳、润肠通便之功效,对肥胖、便秘、糖尿病等具有防治作用。

罗汉果皂苷Mogrosides是两条由四个以下葡萄糖单位组成的葡萄糖苷侧链以β-糖苷键与皂苷元罗汉果醇Mogrol(2)(如图2所示)的C-3、C-24相连,在侧链葡萄糖之间的连接键为β-1,6和β-l,2糖苷键。

许多研究表明,罗汉果皂苷能提高葡萄糖和脂肪的利用,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但罗汉果降血糖作用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并不明确。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胡立宏课题组和沈旭课题组对罗汉果的降血糖作用进行了研究,首先在HepG2细胞中,对罗汉果中含量最高的罗汉果甜苷V(1A)进行测试,发现它对AMPK没有活性;而罗汉果醇Mogrol(2)及其衍生物3α-羟基-25-脱羟基-24-酮-罗汉果醇(3α-hydroxy-25-dehydroxy-24-oxomogrol)(3)(如图3所示)却能够激活AMPK(Chen X.B.,et al;Bioorganic&Medicinal Chemistry 2011,19:5776)。目前,还没有任何专利和文献报道通过罗汉果醇(2)在特定条件下生成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3)和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如图4所示),也没有任何专利和文献报道存在有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以及其用途。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的新用途,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包含有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的组合物的新用途。

本发明提供的如下结构

的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和其它多数葫芦科植物中直接提取分离的高氧化葫芦烷类四环三萜化合物不同,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是低氧化的葫芦烷类四环三萜化合物,其特点是C-3和C-11上连接的是-OH,而不是=O,氧化程度大大减低,目前无法直接从罗汉果属植物中提取、分离,难以制备。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如下结构的

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的一个用途,表现在制备用于治疗和/或预防肿瘤和/或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在一优选例中,其中所述的肿瘤和/或癌症选自:

恶性肿瘤,包括膀胱癌、乳腺癌、结肠癌、肾癌、肝癌、肺癌、头和颈癌、食管癌、胆囊癌、卵巢癌、胰腺癌、胃癌、子宫颈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和皮肤癌、B-细胞淋巴癌、T-细胞淋巴癌、霍奇金淋巴癌、非-霍奇金淋巴癌、毛细胞淋巴癌、畸胎癌、甲状腺滤囊癌;

淋巴系统的造血肿瘤,包括白血病、外套细胞淋巴瘤、骨髓瘤;

骨髓系统的造血肿瘤,包括急性和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前髓细胞性白血病;

间质成因的肿瘤,包括纤维肉瘤和横纹肌肉瘤;

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肿瘤,包括星形细胞瘤、成纤维神经瘤、神经胶质瘤和神经鞘瘤;以及

其他肿瘤,包括黑素瘤、精原细胞瘤、骨肉瘤、外生性色素颈瘤和卡波氏肉瘤。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如下结构

的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的另一个用途,表现在制备用于免疫调节和/或改善微循环和/或提高生命质量的保健品中的用途。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包含上述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的组合物的一个用途,表现在制备用于治疗和/或预防肿瘤和/或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在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肿瘤和/或癌症选自:

恶性肿瘤,包括膀胱癌、乳腺癌、结肠癌、肾癌、肝癌、肺癌、头和颈癌、食管癌、胆囊癌、卵巢癌、胰腺癌、胃癌、子宫颈癌、甲状腺癌、B-细胞淋巴癌、T-细胞淋巴癌、霍奇金淋巴癌、非-霍奇金淋巴癌、毛细胞淋巴癌、畸胎癌、甲状腺滤囊癌、前列腺癌和皮肤癌、;

淋巴系统的造血肿瘤,包括白血病、、外套细胞淋巴瘤和骨髓瘤;

骨髓系统的造血肿瘤,包括急性和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前髓细胞性白血病;

间质成因的肿瘤,包括纤维肉瘤和横纹肌肉瘤;

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肿瘤,包括星形细胞瘤、成纤维神经瘤、神经胶质瘤和神经鞘瘤;以及

其他肿瘤,包括黑素瘤、精原细胞瘤、骨肉瘤、外生性色素颈瘤和卡波氏肉瘤。

在一优选例中,所述组合物为药物制剂,其包含治疗和/或预防有效量的所述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以及任选的药学可接受的稀释剂、辅料或媒介物。

在一优选例中,所述药物制剂的剂型为口服剂型、注射剂型或局部用药剂型中的任何一种;

在一优选例中,所述口服剂型包括片剂、粉剂、悬浊液、乳浊液、胶囊、颗粒剂、糖衣片、药丸、醑剂、糖浆或柠檬水剂;

在一优选例中,所述注射剂型包括悬浊液或溶液;

在一优选例中,所述局部用药剂型包括软膏、固体、悬浊液、醑剂、粉剂、糊剂、栓剂、气溶胶、泥敷剂、涂抹剂、洗剂、灌肠剂或乳剂。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包含上述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的组合物的另一个用途,提供了包含上述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的组合物的一个用途,

所述组合物为一种保健品,其包含治疗和/或预防有效量的所述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以及任选的保健品中可接受的载体。

本发明使用的术语具有以下定义,除非另有描述:

本文所用的术语“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3)”意指3α-羟基-25-脱羟基-24-酮-罗汉果醇(3α-hydroxy-25-Dehydroxy-24-oxomogrol)(结构式如图3所示);本文所用的术语“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意指3α-羟基-22、24-二烯-24、25-脱羟基-罗汉果醇(3α-hydroxy-22、24-diene-24、25-dehydroxy-mogrol)(4)(结构式如图4所示)。

本文所用的术语“组合物”意指包括包含指定量的各指定成分的产品,以及直接或间接从指定量的各指定成分的组合产生的任何产品。所述局部用药剂型包括软膏、固体、悬浊液、水剂、醑剂、粉剂、糊剂、栓剂、气溶胶、泥敷剂、涂抹剂、洗剂、灌肠剂或乳剂。在无菌条件下将活性化合物与药学可接受的载体和任何所需的防腐剂、缓冲剂或推进剂混合。眼用制剂、眼软膏剂、散剂和溶液剂也被考虑在本发明范围内。

当用于上述治疗或其他治疗时,治疗和/或预防有效量的一种本发明化合物可以以纯形式应用,或者以药学可接受的盐、酯或前药形式(在存在这些形式的情况下)应用。或者,所述化合物可以以含有该目的化合物与一种或多种药学可接受的赋形剂的药物组合物给药。词语“治疗和/或预防有效量”的本发明化合物指以适用于任何医学治疗的合理效果/风险比治疗障碍的足够量的化合物。但应认识到,本发明化合物和组合物的总日用量须由主诊医师在可靠的医学判断范围内作出决定。对于任何具体的患者,具体的治疗和/或预防有效剂量水平须根据多种因素而定,所述因素包括所治疗的障碍和该障碍的严重程度;所采用的具体化合物的活性;所采用的具体组合物;患者的年龄、体重、一般健康状况、性别和饮食;所采用的具体化合物的给药时间、给药途径和排泄率;治疗持续时间;与所采用的具体化合物组合使用或同时使用的药物;及医疗领域公知的类似因素。例如,本领域的做法是,化合物的剂量从低于为得到所需治疗效果而要求的水平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直到得到所需的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包含任选地与一种或多种无毒药学可接受的稀释剂、载体、赋形剂、辅料或媒介物配制在一起的本发明化合物的药物制剂。所述药物制剂可特别专门配制成以固体或液体形式供口服给药、供胃肠外注射或供直肠给药。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通过口服、直肠、胃肠外、池内、阴道内、腹膜内、局部(如通过散剂、软膏剂或滴剂)、口颊给予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或者作为口腔喷雾剂或鼻腔喷雾剂给予。本文所用术语“胃肠外”指包括静脉内、肌肉内、腹膜内、胸骨内、皮下和关节内注射和输液的给药方式。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包含本发明成分和生理可耐受稀释剂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包括一种或多种上述化合物,其与一种或多种无毒生理可耐受或可接受的稀释剂、载体、辅料或媒介物(本文将它们统称为稀释剂)一起配制成组合物,以供胃肠外注射、鼻内传递、以固体或液体形式口服给药、直肠或局部给药等等。

适合于胃肠外注射的组合物可包括生理上可接受的无菌含水或非水溶液剂、分散剂、混悬剂或乳剂,及供重构成无菌可注射溶液剂或分散剂的无菌散剂。合适的含水或非水载体、稀释剂、溶剂或媒介物的实例包括水、乙醇、多元醇(丙二醇、聚乙二醇、甘油等)、植物油(如橄榄油)、可注射有机酯如油酸乙酯及它们的合适混合物。

这些组合物也可含有辅料,如防腐剂、湿润剂、乳化剂和分散剂。通过各种抗细菌剂和抗真菌剂,例如尼泊金酯类、三氯叔丁醇、苯酚、山梨酸等,可确保防止微生物的作用。还期望包括等渗剂,例如糖类、氯化钠等。通过使用能延迟吸收的物质,例如单硬脂酸铝和明胶,可达到可注射药物形式的延长吸收。

混悬剂中除活性化合物外还可含有悬浮剂,例如乙氧基化异十八醇、聚氧乙烯山梨醇和聚氧乙烯失水山梨糖醇酯、微晶纤维素、偏氢氧化铝、膨润土、琼脂和黄蓍胶或者这些物质的混合物等。

在一些情况下,为延长药物的作用,期望减慢皮下或肌内注射药物的吸收。这可通过使用水溶性差的晶体或无定形物质的液体混悬剂来实现。这样,药物的吸收速度取决于其溶解速度,而溶解速度又可取决于晶体大小和晶型。或者,胃肠外给药的药物形式的延迟吸收通过将该药物溶解于或悬浮于油媒介物中来实现。

可注射贮库制剂形式可通过在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如聚丙交酯-聚乙交酯(polylactide-polyglycolide)中形成药物的微胶囊基质来制备。可根据药物与聚合物之比和所采用的具体聚合物的性质,对药物释放速度加以控制。其他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的实例包括聚原酸酯类(poly(orthoesters))和聚酐类(poly(anhydrides))。可注射贮库制剂也可通过将药物包埋于能与身体组织相容的脂质体或微乳中来制备。

可注射制剂可例如通过用滤菌器过滤或通过掺入无菌固体组合物形式的灭菌剂来灭菌,所述固体组合物可在临用前溶解或分散于无菌水或其他无菌可注射介质。

供口服给药的固体剂型包括胶囊剂、片剂、丸剂、散剂和颗粒剂。在此类固体剂型中,活性化合物可与至少一种惰性的药学可接受的赋形剂或载体如柠檬酸钠或磷酸二钙和/或以下物质混合:a)填充剂或增量剂如淀粉、乳糖、蔗糖、葡萄糖、甘露糖醇和硅酸;b)粘合剂如羧甲基纤维素、海藻酸盐、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蔗糖和阿拉伯树胶;c)保湿剂如甘油;d)崩解剂如琼脂、碳酸钙、马铃薯或木薯淀粉、海藻酸、某些硅酸盐和碳酸钠;e)溶液阻滞剂如石蜡;f)吸收加速剂如季铵化合物;g)湿润剂如鲸蜡醇和甘油单硬脂酸酯;h)吸附剂如高岭土和膨润土以及i)润滑剂如滑石粉、硬脂酸钙、硬脂酸镁、固体聚乙二醇、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它们的混合物。在胶囊剂、片剂和丸剂的情况下,所述剂型中也可包含缓冲剂。

相似类型的固体组合物使用赋形剂例如乳糖及高分子量聚乙二醇等,也可用作软胶囊和硬胶囊中的填充物。

片剂、糖衣丸剂(dragees)、胶囊剂、丸剂和颗粒剂的固体剂型可与包衣和壳料如肠溶衣材和医药制剂领域公知的其他衣材一起制备。这些固体剂型可任选含有遮光剂,且其组成还可使其只是或优先地在肠道的某个部位任选以延迟方式释放活性成分。可以使用的包埋组合物的实例包括高分子物质和蜡类。如果适合,活性化合物也可与一种或多种上述赋形剂配成微囊形式。

供口服给药的液体剂型包括药学可接受的乳剂、溶液剂、混悬剂、糖浆剂和酏剂。液体剂型除含有活性化合物外还可含有本领域常用的惰性稀释剂,例如水或其他溶剂,增溶剂和乳化剂例如乙醇、异丙醇、碳酸乙酯、乙酸乙酯、苄醇、苯甲酸苄酯、丙二醇、1,3-丁二醇、二甲基甲酰胺、油类(特别是棉籽油、花生油、玉米油、胚芽油、橄榄油、蓖麻油和芝麻油)、甘油、四氢糠醇(tetrahydrofurfuryl alcohol)、聚乙二醇和脱水山梨糖醇的脂肪酸酯及它们的混合物。口服组合物除包含惰性稀释剂外还可包含辅料,例如湿润剂、乳化和悬浮剂、甜味剂、矫味剂和香味剂。

供直肠或阴道给药的组合物优选是栓剂。栓剂可通过将本发明化合物与合适的非刺激性赋形剂或载体例如可可脂、聚乙二醇或栓剂蜡混合来制备,它们在室温下为固体,但在体温下则为液体,因此可在直肠腔或阴道腔内熔化而释放出活性化合物。

本发明化合物也可以脂质体形式给药。如本领域所公知,脂质体通常用磷脂或其他脂类物质制得。脂质体由分散于含水介质中的单层或多层水化液晶所形成。任何能够形成脂质体的无毒、生理上可接受和可代谢的脂质均可使用。脂质体形式的本发明组合物除含有本发明化合物外,还可含有稳定剂、防腐剂、赋形剂等。优选的脂类是天然和合成的磷脂和磷脂酰胆碱(卵磷脂),它们可单独或者一起使用。形成脂质体的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

本文所用的术语“药学可接受的前药”代表本发明化合物的前药,其在可靠的医学判断范围内适合用于与人类和低等动物的组织接触而不出现过度的毒性、刺激、过敏反应等,与合理的效果/风险比相称且对其预定用途有效,在可能的情况下还代表本发明化合物的两性离子形式。本发明的前药可例如通过在血液中水解而在体内快速转化成上式的母体化合物。

本发明中的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具有抑制人肿瘤细胞(23种已测癌细胞)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抗肿瘤活性,可以被制成用于治疗和/或预防不同癌症和/或肿瘤的药物,以及用于免疫调节和/或改善微循环和/或提高生命质量的保健品,重点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罗汉果甜苷V(1A)、VI(1B)的分子结构示意图。

图2为罗汉果醇Mogrol(2)的分子结构示意图。

图3为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3)的分子结构示意图。

图4为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的分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特殊说明,本发明所用术语具有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一般含义。

下面参考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说明性的,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从罗汉果总皂苷98%的提取物制备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3)和(4)

将罗汉果提取物50g(罗汉果总皂苷98%,含55%罗汉果甙V,购买于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加入250mL的乙醇的水溶液(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1)(预先用盐酸调节至PH值为3.0),在反应釜中搅拌溶解,然后升温至120℃下加热2小时,冷却至室温25℃后,反应液用1M的NaOH碱液中和至PH值为7,在90-95℃下将乙醇尽量蒸出,剩下的浓缩液加入200mL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冷却、静置,将上面的水层分离弃去,得到咖啡色浸膏;分别用100mL、50mL、50mL乙酸乙酯萃取咖啡色浸膏3次,合并3次萃取液后,在100-120℃下用旋转蒸发仪浓缩,把乙酸乙酯完全蒸干,即得到含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3)和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的浅咖啡色固体18.2g;用乙醇将浅咖啡色固体载入硅胶柱,用乙腈:水(体积比20:1)梯度洗脱,按先后顺序收集不同的流出液,浓缩后得到A(6.8g)、B(5.6g)两组分;先收集得到的A(6.8g)组分再用硅胶柱分离(氯仿:乙醇/60:5洗脱),得到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3)4.1g(HPLC>99%)。ESIMS m/z503(458+45)[M+HCOO-]-(calcd for C31H51O5);13C-NMR(600MHz,MeOD)δppm:29.1(C-1),31.7(C-2),79.4(C-3),42.8(C-4),144.1(C-5),120.7(C-6),25.2(C-7),44.8(C-8),41.1(C-9),35.4(C-10),77.7(C-11),30.6(C-12),48.3(C-13),49.6(C-14),34.9(C-15),27.5(C-16),50.7(C-17),17.2(C-18),26.6(C-19),41.1(C-20),19.0(C-21),37.8(C-22),40.3(C-23),218.2(C-24),35.4(C-25),18.8(C-26),18.8(C-27),26.4(C-28),19.9(C-29),19.3(C-30);与文献报道的3a-羟基-25-脱羟基-24-羰基-罗汉果醇(3a-hydroxy-25-Dehydroxy-24-oxomogrol)碳谱数据比较,二者基本一致(Chen X.B.,et al;Bioorganic&Medicinal Chemistry 2011,19:5776)。

后收集得到的B(5.6g)组分再用硅胶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5:2洗脱),得到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3.2g(HPLC>99%)。ESIMS m/z441[M+H]+(calcd for C30H49O2);13C-NMR(600MHz,MeOD)δppm:23.5(C-1),29.5(C-2),87.8(C-3),44.2(C-4),144.1(C-5),121.8(C-6),25.5(C-7),40.9(C-8),40.8(C-9),51.3(C-10),71.9(C-11),41.5(C-12),48.2(C-13),52.2(C-14),35.3(C-15),24.9(C-16),54.3(C-17),15.2(C-18),18.6(C-19),40.2(C-20),20.3(C-21),137.4(C-22),128.8(C-23),125.4(C-24),143.3(C-25),19.7(C-26),25.7(C-27),21.7(C-28),21.7(C-29),18.6(C-30)。

实施例2:从罗汉果总皂苷95%的提取物制备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3)和(4)

将罗汉果提取物50g(罗汉果总皂苷95%,含45%罗汉果甙V,从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购买)加入250mL的甲醇的水溶液(甲醇和水的体积比为3:2)(预先用硫酸调节至PH值为2.8),在反应釜中搅拌溶解,然后升温至120℃下加热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反应液用1M的KOH碱液中和至PH值为7,在90-95℃下将甲醇尽量蒸出,剩下的浓缩液加入200mL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冷却、静置,将上面的水层分离弃去,得到咖啡色浸膏;分别用100mL、50mL、50mL乙酸乙酯萃取咖啡色浸膏3次,合并3次萃取液后,在100-120℃下用旋转蒸发仪浓缩,把乙酸乙酯完全蒸干,即得到含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3)和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的浅咖啡色固体15.5g;用甲醇将浅咖啡色固体载入硅胶柱,用乙腈:水(19:1)梯度洗脱,按先后顺序收集不同的流出液,浓缩后得到A(6.0g)、B(5.2g)两组分;先收集得到的A(6.0g)组分再用硅胶柱分离(氯仿:乙醇/60:5洗脱),得到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3)3.9g(HPLC>99%);HPLC、13C-NMR、ESIMS检测结果和实施例1中的化合物(3)一致。后收集得到的B(5.2g)组分再用硅胶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3:1洗脱),得到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3.0g(HPLC>99%);HPLC、13C-NMR、ESIMS检测结果和实施例1中的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一致。

实施例3:从罗汉果总皂苷90%的提取物制备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3)和(4)

将罗汉果提取物50g(罗汉果总皂苷90%,含40%罗汉果甙V,从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购买)加入250mL的正丙醇的水溶液(正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2:3)(预先用甲酸调节至PH值为3.2,在反应釜中搅拌溶解,然后升温至120℃下加热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反应液用1M的NaOH碱液中和至PH值为7,在90-95℃下将正丙醇尽量蒸出,剩下的浓缩液加入200mL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冷却、静置,将上面的水层分离弃去,得到咖啡色浸膏;分别用100mL、50mL、50mL乙酸乙酯萃取咖啡色浸膏3次,合并3次萃取液后,在100-120℃下用旋转蒸发仪浓缩,把乙酸乙酯完全蒸干,即得到含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3)和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的浅咖啡色固体14.2g;用甲醇/乙醇将浅咖啡色固体载入硅胶柱,用乙腈:水(20:1)梯度洗脱,按先后顺序收集不同的流出液,浓缩后得到A(5.4g)、B(4.3g)两组分;先收集得到的A(5.4g)组分再用硅胶柱分离(氯仿:乙醇/60:5洗脱),得到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3)3.5g(HPLC>99%);HPLC、13C-NMR、ESIMS检测结果和实施例1中的化合物(3)一致。后收集得到的B(4.3g)组分再用硅胶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6:4洗脱),得到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2.8g(HPLC>99%);HPLC、13C-NMR、ESIMS检测结果和实施例1中的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一致。

实施例4:从罗汉果总皂苷80%的提取物制备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3)和(4)

将罗汉果提取物50g(罗汉果总皂苷80%,含20%罗汉果甙V,从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购买)加入250mL的乙醇的水溶液(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1)(预先用乙二酸调节至PH值为2.6),在反应釜中搅拌溶解,然后升温至120℃下加热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反应液用1M的Na2CO3碱液中和至PH值为7,在90-95℃下将乙醇尽量蒸出,剩下的浓缩液加入200mL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冷却、静置,将上面的水层分离弃去,得到咖啡色浸膏;分别用100mL、50mL、50mL乙酸乙酯萃取咖啡色浸膏3次,合并3次萃取液后,在100-120℃下用旋转蒸发仪浓缩,把乙酸乙酯完全蒸干,即得到含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3)和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的浅咖啡色固体8.8g;用甲醇/乙醇将浅咖啡色固体载入硅胶柱,用乙腈:水(95:5)梯度洗脱,按先后顺序收集不同的流出液,浓缩后得到A(3.8g)、B(3.0g)两组分;先收集得到的A(3.8g)组分再用硅胶柱分离(氯仿:乙醇/60:5洗脱),得到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3)2.1g(HPLC>99%);HPLC、13C-NMR、ESIMS检测结果和实施例1中的化合物(3)一致。后收集得到的B(3.0g)组分再用硅胶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4:1洗脱),得到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1.8g(HPLC>99%);HPLC、13C-NMR、ESIMS检测结果和实施例1中的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一致。

实施例5: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抑制细胞增殖实验

实验样品:

测试药物: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

对照药物:紫杉醇(SELLECK;Cat.#S1150);人参皂苷单体Rg3(自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购买,商品货号为B21059)。

实验步骤:

以24种细胞系(包括23种肿瘤细胞系和1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为实验用细胞系,取对数生长期细胞(3x 104/mL至2.5x 105/mL),以每孔100μL接种在96孔板内,每个细胞系用一个96孔板;然后,除对照药物紫杉醇以外,以高浓度150μM至低浓度2μM取7个对数递减浓度(每个浓度设两个复孔),分别加入测试药物溶液和对照药物溶液500nL(测试药物溶液或对照药物溶液配制:分别采用测试药物或对照药物溶于0.5%的DMSO溶液)。紫杉醇的加入浓度为由高浓度1μM至低浓度0.0014μM的7个三倍递减浓度。经测试/对照药物溶液作用72小时后,用(Promega;Cat.#G7573)发光细胞活力检测法求出各细胞系中的每种药物的每个浓度对该系细胞的增殖抑制百分率,并绘制量效关系图,最后根据图中曲线测算IC50和最高抑制百分率(Emax),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以及对照药Rg3抑制细胞增殖活性实验检测结果。

表2: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以及对照药紫杉醇、Rg3抑制细胞增殖有效性实验检测结果。

使用SPSS Statistics软件(提供者:IBM corporation,软件版本:XL fit 21)提供统计学分析。

用假设方差不相等的独立样本检验(independent-sample T-test)来检测药物组与对照组平均值的差异是否呈现统计显著(P<0.05或P<0.01)。

分析结果:

1.本发明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在24个细胞系中的平均IC50与对照药物人参皂苷单体Rg3在24个细胞系中的平均IC50比较时,差异呈现统计显著(P<0.05同时P<0.01)。

2.本发明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在24个细胞系中的平均最高抑制百分率与对照药物紫杉醇以及对照药物人参皂苷单体Rg3在24个细胞系中的平均最高抑制百分率比较时,差异呈现统计显著(P<0.05同时P<0.01)。

结论:

1.本发明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在所有24种所测细胞系中的抑制细胞增殖活性均高于同类对照药物人参皂苷单体Rg3(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的IC50小于人参皂苷单体Rg3的IC50)。

2.在所有被测细胞系中,本发明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在人脐血静脉内皮细胞系HUVEC中具有最高抑制细胞增殖活性(IC50=10.72μM),表现出其强大的抗肿瘤血管生成潜力;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3)在结直肠腺癌细胞系HCT-8中抑制细胞增殖活性排在其次(IC50=14.83μM)。

3.本发明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对所有24种被测细胞系的最高抑制率(有效性)都非常接近100%;而对照药紫杉醇和人参皂苷单体Rg3在已测的24种细胞系中,均只对2种细胞系有近100%的抑制率。这表明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的有效性明显高于对照药物,且其高抗癌有效性适用于多类癌种。

一种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及其组合物的用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一种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及其组合物的用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一种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及其组合物的用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及其组合物的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及其组合物的用途.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10520359.0 (22)申请日 2016.07.04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618820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6.12.07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201610298720.X 2016.05.06 CN (73)专利权人 深圳以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高新区高新中 一道10号生物孵化器大厦2号楼209室 (72)发明人 余佩华邓跃敏钟牧源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德锦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2、 44352 代理人 丁敬伟 (51)Int.Cl. C07J 9/00(2006.01) A61K 31/575(2006.01) A61P 35/00(2006.01) A61P 35/02(2006.01) A61P 37/02(2006.01) 审查员 申俊杰 (54)发明名称 一种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及其组合物的用 途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 在用于治疗和/或预防肿瘤和/或癌症的药物中 的用途, 和在用于免疫调节、 改善微循环、 提高生 命质量的保健品中的用途。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 包含有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的组合物及其用 途。 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

3、4)具有广谱的高抗肿 瘤有效性, 其活性及有效性均优于目前市场上与 其结构类似的四环三萜甙类抗肿瘤药品/保健品 Rg3, 且其有效性也高于广谱抗癌药紫杉醇, 可以 被制成用于治疗和/或预防不同癌症和/或肿瘤 的药物, 以及用于免疫调节和/或改善微循环和/ 或提高生命质量的保健品, 重点应用于恶性肿瘤 的治疗,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1页 附图2页 CN 106188205 B 2017.08.25 CN 106188205 B 1.具有如下结构式: 的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在制备用于治疗和/或预防肿瘤和/或癌症的药物中的用 途。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途, 其特征在于。

4、, 其中所述的肿瘤和/或癌症选自: 恶性肿瘤, 选自膀胱癌、 乳腺癌、 结肠癌、 肾癌、 肝癌、 肺癌、 头和颈癌、 食管癌、 胆囊癌、 卵巢癌、 胰腺癌、 胃癌、 子宫颈癌、 甲状腺癌、 前列腺癌和皮肤癌、 B-细胞淋巴癌、 T-细胞淋巴 癌、 霍奇金淋巴癌、 非-霍奇金淋巴癌、 毛细胞淋巴癌、 畸胎癌、 甲状腺滤囊癌; 淋巴系统的造血肿瘤, 选自白血病、 外套细胞淋巴瘤、 骨髓瘤; 骨髓系统的造血肿瘤, 选自急性和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前髓 细胞性白血病; 间质成因的肿瘤, 选自纤维肉瘤和横纹肌肉瘤; 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肿瘤, 选自星形细胞瘤、 成纤维神经瘤、 神经胶。

5、质瘤和神经鞘 瘤; 以及 其他肿瘤, 选自黑素瘤、 精原细胞瘤、 骨肉瘤、 外生性色素颈瘤和卡波氏肉瘤。 3.具有如下结构式: 的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在制备用于免疫调节和/或改善微循环和/或提高生命质量 的保健品中的用途。 4.包括如下结构式: 的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的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肿瘤和/或癌症的药物中的 用途。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06188205 B 2 5.根据权利要求4的用途, 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的肿瘤和/或癌症选自: 恶性肿瘤, 选自膀胱癌、 乳腺癌、 结肠癌、 肾癌、 肝癌、 肺癌、 头和颈癌、 食管癌、 胆囊癌、 卵巢癌、 胰腺癌、 胃癌。

6、、 子宫颈癌、 甲状腺癌、 B-细胞淋巴癌、 T-细胞淋巴癌、 霍奇金淋巴癌、 非-霍奇金淋巴癌、 毛细胞淋巴癌、 畸胎癌、 甲状腺滤囊癌、 前列腺癌和皮肤癌; 淋巴系统的造血肿瘤, 选自白血病、 外套细胞淋巴瘤和骨髓瘤; 骨髓系统的造血肿瘤, 选自急性和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前髓 细胞性白血病; 间质成因的肿瘤, 选自纤维肉瘤和横纹肌肉瘤; 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肿瘤, 选自星形细胞瘤、 成纤维神经瘤、 神经胶质瘤和神经鞘 瘤; 以及 其他肿瘤, 选自黑素瘤、 精原细胞瘤、 骨肉瘤、 外生性色素颈瘤和卡波氏肉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 其特征在于, 该组合物为药物。

7、制剂, 其包含治疗和/或预 防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所述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以及任选的药学可接受的稀释剂、 辅料 或媒介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物制剂的剂型为口服剂型、 注射剂 型或局部用药剂型中的任何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口服剂型包括片剂、 粉剂、 悬浊液、 乳 浊液、 胶囊、 颗粒剂、 糖衣片、 药丸、 醑剂、 糖浆或柠檬水剂; 任选的, 所述注射剂型包括悬浊液或溶液; 任选的, 所述局部用药剂型包括软膏、 悬浊液、 醑剂、 粉剂、 糊剂、 栓剂、 气溶胶、 泥敷剂、 涂抹剂、 洗剂、 灌肠剂或乳剂。 9.包括如下结构式。

8、: 的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的组合物在制备用于免疫调节和/或改善微循环和/或提高 生命质量的保健品中的用途。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用途, 其特征在于, 该组合物为保健品, 其包含治疗和/或 预防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所述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以及任选的保健品中可接受的载体。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06188205 B 3 一种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及其组合物的用途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及其组合物的用途。 背景技术 0002 癌症是残害人类生命的世界第二大疾病, 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 是人类死 亡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由世。

9、卫组织组织下属的的官方癌症机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负 责的最新版 世界癌症报告 预测, 全球癌症病例将呈现迅猛增殖态势, 由2012年的1400万 人, 逐年迅增至2025年的1900万人, 到2035年将达到2400万人。 报告还显示, 2012年全球新 增癌症病例有近一半出现在亚洲, 其中大部分在中国, 中国新增癌症病例高居首位。 2012年 中国新增307万癌症患者并造成约220万人死亡, 分別占全球总量的21.9和26.8。 世卫 的数据略低于中国自己的统计。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年数据显示, 中国每年新增 癌症病例约350万, 约有250万人因此死亡。 0003 现。

10、今癌症的常用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模式: 手术、 放疗和药物治疗, 而选定哪个治 疗方法则取决于肿瘤的位置、 恶性程度、 发展程度以及病人身体状态。 三种模式中, 手术的 治疗方法, 常因为癌细胞入侵蔓延到邻近组织或远端转移而效果有限; 放疗的治疗方法, 则 受限于对体内其他正常组织造成的伤害; 药物的治疗方法, 对于晚期弥散性和转移性恶性 肿瘤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 过去的几十年里, 着眼于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化疗虽有明显的 发展和进步, 成为肿瘤药物治疗的中坚, 但这一治疗模式对增殖缓慢的实体瘤效果差、 药物 选择性小、 毒副反应多且严重的缺陷成为临床治疗中的重要限制因素。 继手术、 放疗和化疗 。

11、之后的第四种模式是肿瘤的生物治疗, 其主要是通过肿瘤宿主防御机制或生物制剂的作用 来调节机体自身的生物学反应, 从而抑制或消除肿瘤; 生物治疗虽然没有太大毒副作用, 但 由于技术要求严、 工艺复杂, 因此价格高, 众多癌症患者及家属难以承受, 影响其在癌症治 疗领域的普及。 0004 由于存在上述各种限制, 天然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取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天然抗 癌药物无论是在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 调整机体免疫功能、 改善症状与特征和减轻放化疗 毒副作用上, 还是在肿瘤的病后调理上, 均具有重要作用。 由此, 天然植物新疗法将成为继 手术、 放疗、 化疗和生物疗法之后的第五种模式。 0005 罗汉。

12、果是一种名贵药材, 属于葫芦科多年生藤本植物, 性凉味甘。 罗汉果提取物中 含非糖甜味的皂苷成分, 又称罗汉果总皂苷, 根据其中皂苷元连接糖基的数目以及连接位 置的不同已经在罗汉果总皂苷中分离鉴定出罗汉果二糖苷、 三糖苷、 四糖苷、 五糖苷、 六糖 苷等多种皂苷单体, 分别命名为罗汉果甜苷II、 III、 IV、 V、 VI(MogrosideII、 III、 IV、 V、 VI) 等, 其中罗汉果甜苷VMogroside V(1A)(如图1所示)的甜度是蔗糖的256-344倍, 罗汉果甜 苷IVMogroside IV(1B)(如图1所示)的甜度为蔗糖的126倍, 其热量为零, 具有清热润肺。

13、镇 咳、 润肠通便之功效, 对肥胖、 便秘、 糖尿病等具有防治作用。 0006 罗汉果皂苷Mogrosides是两条由四个以下葡萄糖单位组成的葡萄糖苷侧链以 - 糖苷键与皂苷元罗汉果醇Mogrol(2)(如图2所示)的C-3、 C-24相连, 在侧链葡萄糖之间的连 说明书 1/11 页 4 CN 106188205 B 4 接键为 -1,6和 -l,2糖苷键。 0007 许多研究表明, 罗汉果皂苷能提高葡萄糖和脂肪的利用, 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但 罗汉果降血糖作用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并不明确。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胡立宏课题组 和沈旭课题组对罗汉果的降血糖作用进行了研究, 首先在HepG2细。

14、胞中, 对罗汉果中含量最 高的罗汉果甜苷V(1A)进行测试, 发现它对AMPK没有活性; 而罗汉果醇Mogrol(2)及其衍生 物3 -羟基-25-脱羟基-24-酮-罗汉果醇(3 -hydroxy-25-dehydroxy-24-oxomogrol)(3) (如图3所示)却能够激活AMPK(Chen X.B., et al; Bioorganic&Medicinal Chemistry 2011,19:5776)。 目前, 还没有任何专利和文献报道通过罗汉果醇(2)在特定条件下生成罗 汉果醇衍生物单体(3)和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如图4所示), 也没有任何专利和文献报 道存在有罗汉果醇衍生。

15、物单体(4)以及其用途。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的新用途, 本发明 进一步提供了包含有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的组合物的新用途。 0009 本发明提供的如下结构 0010 0011 的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 和其它多数葫芦科植物中直接提取分离的高氧化葫 芦烷类四环三萜化合物不同, 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是低氧化的葫芦烷类四环三萜化合 物,其特点是C-3和C-11上连接的是-OH,而不是O,氧化程度大大减低, 目前无法直接从罗 汉果属植物中提取、 分离, 难以制备。 0012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如下结构的 0013 0014 罗汉果醇。

16、衍生物单体(4)的一个用途, 表现在制备用于治疗和/或预防肿瘤和/或 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0015 在一优选例中, 其中所述的肿瘤和/或癌症选自: 0016 恶性肿瘤, 包括膀胱癌、 乳腺癌、 结肠癌、 肾癌、 肝癌、 肺癌、 头和颈癌、 食管癌、 胆囊 癌、 卵巢癌、 胰腺癌、 胃癌、 子宫颈癌、 甲状腺癌、 前列腺癌和皮肤癌、 B-细胞淋巴癌、 T-细胞 淋巴癌、 霍奇金淋巴癌、 非-霍奇金淋巴癌、 毛细胞淋巴癌、 畸胎癌、 甲状腺滤囊癌; 说明书 2/11 页 5 CN 106188205 B 5 0017 淋巴系统的造血肿瘤, 包括白血病、 外套细胞淋巴瘤、 骨髓瘤; 0018 骨髓。

17、系统的造血肿瘤, 包括急性和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 前髓细胞性白血病; 0019 间质成因的肿瘤, 包括纤维肉瘤和横纹肌肉瘤; 0020 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肿瘤, 包括星形细胞瘤、 成纤维神经瘤、 神经胶质瘤和神经 鞘瘤; 以及 0021 其他肿瘤, 包括黑素瘤、 精原细胞瘤、 骨肉瘤、 外生性色素颈瘤和卡波氏肉瘤。 0022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如下结构 0023 0024 的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的另一个用途, 表现在制备用于免疫调节和/或改善微 循环和/或提高生命质量的保健品中的用途。 0025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包含上述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的组合物的一个用。

18、途, 表现在制备用于治疗和/或预防肿瘤和/或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在一优选例中, 所述的肿 瘤和/或癌症选自: 0026 恶性肿瘤, 包括膀胱癌、 乳腺癌、 结肠癌、 肾癌、 肝癌、 肺癌、 头和颈癌、 食管癌、 胆囊 癌、 卵巢癌、 胰腺癌、 胃癌、 子宫颈癌、 甲状腺癌、 B-细胞淋巴癌、 T-细胞淋巴癌、 霍奇金淋巴 癌、 非-霍奇金淋巴癌、 毛细胞淋巴癌、 畸胎癌、 甲状腺滤囊癌、 前列腺癌和皮肤癌、 ; 0027 淋巴系统的造血肿瘤, 包括白血病、 、 外套细胞淋巴瘤和骨髓瘤; 0028 骨髓系统的造血肿瘤, 包括急性和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 前髓细胞性白血病; 。

19、0029 间质成因的肿瘤, 包括纤维肉瘤和横纹肌肉瘤; 0030 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肿瘤, 包括星形细胞瘤、 成纤维神经瘤、 神经胶质瘤和神经 鞘瘤; 以及 0031 其他肿瘤, 包括黑素瘤、 精原细胞瘤、 骨肉瘤、 外生性色素颈瘤和卡波氏肉瘤。 0032 在一优选例中, 所述组合物为药物制剂, 其包含治疗和/或预防有效量的所述罗汉 果醇衍生物单体(4)以及任选的药学可接受的稀释剂、 辅料或媒介物。 0033 在一优选例中, 所述药物制剂的剂型为口服剂型、 注射剂型或局部用药剂型中的 任何一种; 0034 在一优选例中, 所述口服剂型包括片剂、 粉剂、 悬浊液、 乳浊液、 胶囊、 颗粒剂、 。

20、糖衣 片、 药丸、 醑剂、 糖浆或柠檬水剂; 0035 在一优选例中, 所述注射剂型包括悬浊液或溶液; 0036 在一优选例中, 所述局部用药剂型包括软膏、 固体、 悬浊液、 醑剂、 粉剂、 糊剂、 栓 剂、 气溶胶、 泥敷剂、 涂抹剂、 洗剂、 灌肠剂或乳剂。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包含上述罗汉果 醇衍生物单体(4)的组合物的另一个用途, 提供了包含上述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的组合 说明书 3/11 页 6 CN 106188205 B 6 物的一个用途, 0037 所述组合物为一种保健品, 其包含治疗和/或预防有效量的所述罗汉果醇衍生物 单体(4)以及任选的保健品中可接受的载体。 0038。

21、 本发明使用的术语具有以下定义, 除非另有描述: 0039 本文所用的术语 “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3)” 意指3 -羟基-25-脱羟基-24-酮-罗汉 果醇(3 -hydroxy-25-Dehydroxy-24-oxomogrol)(结构式如图3所示); 本文所用的术语 “罗 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 意指3 -羟基-22、 24-二烯-24、 25-脱羟基-罗汉果醇(3 -hydroxy- 22、 24-diene-24、 25-dehydroxy-mogrol)(4)(结构式如图4所示)。 0040 本文所用的术语 “组合物” 意指包括包含指定量的各指定成分的产品, 以及直接或 间接从指定。

22、量的各指定成分的组合产生的任何产品。 所述局部用药剂型包括软膏、 固体、 悬 浊液、 水剂、 醑剂、 粉剂、 糊剂、 栓剂、 气溶胶、 泥敷剂、 涂抹剂、 洗剂、 灌肠剂或乳剂。 在无菌条 件下将活性化合物与药学可接受的载体和任何所需的防腐剂、 缓冲剂或推进剂混合。 眼用 制剂、 眼软膏剂、 散剂和溶液剂也被考虑在本发明范围内。 0041 当用于上述治疗或其他治疗时, 治疗和/或预防有效量的一种本发明化合物可以 以纯形式应用, 或者以药学可接受的盐、 酯或前药形式(在存在这些形式的情况下)应用。 或 者, 所述化合物可以以含有该目的化合物与一种或多种药学可接受的赋形剂的药物组合物 给药。 词语。

23、 “治疗和/或预防有效量” 的本发明化合物指以适用于任何医学治疗的合理效果/ 风险比治疗障碍的足够量的化合物。 但应认识到, 本发明化合物和组合物的总日用量须由 主诊医师在可靠的医学判断范围内作出决定。 对于任何具体的患者, 具体的治疗和/或预防 有效剂量水平须根据多种因素而定, 所述因素包括所治疗的障碍和该障碍的严重程度; 所 采用的具体化合物的活性; 所采用的具体组合物; 患者的年龄、 体重、 一般健康状况、 性别和 饮食; 所采用的具体化合物的给药时间、 给药途径和排泄率; 治疗持续时间; 与所采用的具 体化合物组合使用或同时使用的药物; 及医疗领域公知的类似因素。 例如, 本领域的做法。

24、 是, 化合物的剂量从低于为得到所需治疗效果而要求的水平开始, 逐渐增加剂量, 直到得到 所需的效果。 0042 本发明还提供包含任选地与一种或多种无毒药学可接受的稀释剂、 载体、 赋形剂、 辅料或媒介物配制在一起的本发明化合物的药物制剂。 所述药物制剂可特别专门配制成以 固体或液体形式供口服给药、 供胃肠外注射或供直肠给药。 0043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通过口服、 直肠、 胃肠外、 池内、 阴道内、 腹膜内、 局部(如通 过散剂、 软膏剂或滴剂)、 口颊给予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 或者作为口腔喷雾剂或鼻腔喷雾 剂给予。 本文所用术语 “胃肠外” 指包括静脉内、 肌肉内、 腹膜内、 胸骨内、 。

25、皮下和关节内注射 和输液的给药方式。 0044 在另一个方面, 本发明提供包含本发明成分和生理可耐受稀释剂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包括一种或多种上述化合物, 其与一种或多种无毒生理可耐受或可接受的稀释剂、 载体、 辅料或媒介物(本文将它们统称为稀释剂)一起配制成组合物, 以供胃肠外注射、 鼻内 传递、 以固体或液体形式口服给药、 直肠或局部给药等等。 0045 适合于胃肠外注射的组合物可包括生理上可接受的无菌含水或非水溶液剂、 分散 剂、 混悬剂或乳剂, 及供重构成无菌可注射溶液剂或分散剂的无菌散剂。 合适的含水或非水 载体、 稀释剂、 溶剂或媒介物的实例包括水、 乙醇、 多元醇(丙二醇、 聚乙。

26、二醇、 甘油等)、 植物 说明书 4/11 页 7 CN 106188205 B 7 油(如橄榄油)、 可注射有机酯如油酸乙酯及它们的合适混合物。 0046 这些组合物也可含有辅料, 如防腐剂、 湿润剂、 乳化剂和分散剂。 通过各种抗细菌 剂和抗真菌剂, 例如尼泊金酯类、 三氯叔丁醇、 苯酚、 山梨酸等, 可确保防止微生物的作用。 还期望包括等渗剂, 例如糖类、 氯化钠等。 通过使用能延迟吸收的物质, 例如单硬脂酸铝和 明胶, 可达到可注射药物形式的延长吸收。 0047 混悬剂中除活性化合物外还可含有悬浮剂, 例如乙氧基化异十八醇、 聚氧乙烯山 梨醇和聚氧乙烯失水山梨糖醇酯、 微晶纤维素、 偏。

27、氢氧化铝、 膨润土、 琼脂和黄蓍胶或者这 些物质的混合物等。 0048 在一些情况下, 为延长药物的作用, 期望减慢皮下或肌内注射药物的吸收。 这可通 过使用水溶性差的晶体或无定形物质的液体混悬剂来实现。 这样, 药物的吸收速度取决于 其溶解速度, 而溶解速度又可取决于晶体大小和晶型。 或者, 胃肠外给药的药物形式的延迟 吸收通过将该药物溶解于或悬浮于油媒介物中来实现。 0049 可注射贮库制剂形式可通过在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如聚丙交酯-聚乙交酯 (polylactide-polyglycolide)中形成药物的微胶囊基质来制备。 可根据药物与聚合物之 比和所采用的具体聚合物的性质, 对药物释放速。

28、度加以控制。 其他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的实 例包括聚原酸酯类(poly(orthoesters)和聚酐类(poly(anhydrides)。 可注射贮库制剂 也可通过将药物包埋于能与身体组织相容的脂质体或微乳中来制备。 0050 可注射制剂可例如通过用滤菌器过滤或通过掺入无菌固体组合物形式的灭菌剂 来灭菌, 所述固体组合物可在临用前溶解或分散于无菌水或其他无菌可注射介质。 0051 供口服给药的固体剂型包括胶囊剂、 片剂、 丸剂、 散剂和颗粒剂。 在此类固体剂型 中, 活性化合物可与至少一种惰性的药学可接受的赋形剂或载体如柠檬酸钠或磷酸二钙 和/或以下物质混合: a)填充剂或增量剂如淀粉、 乳糖、。

29、 蔗糖、 葡萄糖、 甘露糖醇和硅酸; b)粘 合剂如羧甲基纤维素、 海藻酸盐、 明胶、 聚乙烯吡咯烷酮、 蔗糖和阿拉伯树胶; c)保湿剂如甘 油; d)崩解剂如琼脂、 碳酸钙、 马铃薯或木薯淀粉、 海藻酸、 某些硅酸盐和碳酸钠; e)溶液阻 滞剂如石蜡; f)吸收加速剂如季铵化合物; g)湿润剂如鲸蜡醇和甘油单硬脂酸酯; h)吸附剂 如高岭土和膨润土以及i)润滑剂如滑石粉、 硬脂酸钙、 硬脂酸镁、 固体聚乙二醇、 十二烷基 硫酸钠和它们的混合物。 在胶囊剂、 片剂和丸剂的情况下, 所述剂型中也可包含缓冲剂。 0052 相似类型的固体组合物使用赋形剂例如乳糖及高分子量聚乙二醇等, 也可用作软 胶。

30、囊和硬胶囊中的填充物。 0053 片剂、 糖衣丸剂(dragees)、 胶囊剂、 丸剂和颗粒剂的固体剂型可与包衣和壳料如 肠溶衣材和医药制剂领域公知的其他衣材一起制备。 这些固体剂型可任选含有遮光剂, 且 其组成还可使其只是或优先地在肠道的某个部位任选以延迟方式释放活性成分。 可以使用 的包埋组合物的实例包括高分子物质和蜡类。 如果适合, 活性化合物也可与一种或多种上 述赋形剂配成微囊形式。 0054 供口服给药的液体剂型包括药学可接受的乳剂、 溶液剂、 混悬剂、 糖浆剂和酏剂。 液体剂型除含有活性化合物外还可含有本领域常用的惰性稀释剂, 例如水或其他溶剂, 增 溶剂和乳化剂例如乙醇、 异丙醇。

31、、 碳酸乙酯、 乙酸乙酯、 苄醇、 苯甲酸苄酯、 丙二醇、 1, 3-丁二 醇、 二甲基甲酰胺、 油类(特别是棉籽油、 花生油、 玉米油、 胚芽油、 橄榄油、 蓖麻油和芝麻 油)、 甘油、 四氢糠醇(tetrahydrofurfuryl alcohol)、 聚乙二醇和脱水山梨糖醇的脂肪酸 说明书 5/11 页 8 CN 106188205 B 8 酯及它们的混合物。 口服组合物除包含惰性稀释剂外还可包含辅料, 例如湿润剂、 乳化和悬 浮剂、 甜味剂、 矫味剂和香味剂。 0055 供直肠或阴道给药的组合物优选是栓剂。 栓剂可通过将本发明化合物与合适的非 刺激性赋形剂或载体例如可可脂、 聚乙二醇或。

32、栓剂蜡混合来制备, 它们在室温下为固体, 但 在体温下则为液体, 因此可在直肠腔或阴道腔内熔化而释放出活性化合物。 0056 本发明化合物也可以脂质体形式给药。 如本领域所公知, 脂质体通常用磷脂或其 他脂类物质制得。 脂质体由分散于含水介质中的单层或多层水化液晶所形成。 任何能够形 成脂质体的无毒、 生理上可接受和可代谢的脂质均可使用。 脂质体形式的本发明组合物除 含有本发明化合物外, 还可含有稳定剂、 防腐剂、 赋形剂等。 优选的脂类是天然和合成的磷 脂和磷脂酰胆碱(卵磷脂), 它们可单独或者一起使用。 形成脂质体的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 0057 本文所用的术语 “药学可接受的前药” 代表。

33、本发明化合物的前药, 其在可靠的医学 判断范围内适合用于与人类和低等动物的组织接触而不出现过度的毒性、 刺激、 过敏反应 等, 与合理的效果/风险比相称且对其预定用途有效, 在可能的情况下还代表本发明化合物 的两性离子形式。 本发明的前药可例如通过在血液中水解而在体内快速转化成上式的母体 化合物。 0058 本发明中的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具有抑制人肿瘤细胞(23种已测癌细胞)及人 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抗肿瘤活性, 可以被制成用于治疗和/或预防不同癌症和/或肿瘤的 药物, 以及用于免疫调节和/或改善微循环和/或提高生命质量的保健品, 重点应用于恶性 肿瘤的治疗,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

34、明 0059 图1为罗汉果甜苷V(1A)、 VI(1B)的分子结构示意图。 0060 图2为罗汉果醇Mogrol(2)的分子结构示意图。 0061 图3为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3)的分子结构示意图。 0062 图4为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的分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3 除非特殊说明, 本发明所用术语具有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一般含义。 0064 下面参考具体实施例, 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 这些实施例仅仅是说明 性的, 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 按照本领域内的 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

35、者, 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0065 实施例1: 从罗汉果总皂苷98的提取物制备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3)和(4) 0066 将罗汉果提取物50g(罗汉果总皂苷98, 含55罗汉果甙V, 购买于桂林莱茵生物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加入250mL的乙醇的水溶液(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1)(预先用盐酸调 节至PH值为3.0), 在反应釜中搅拌溶解, 然后升温至120下加热2小时, 冷却至室温25 后, 反应液用1M的NaOH碱液中和至PH值为7, 在90-95下将乙醇尽量蒸出, 剩下的浓缩液加 入200mL蒸馏水, 充分搅拌后冷却、 静置, 将上面的水层分离弃去, 得到咖啡色浸膏; 分别用 。

36、100mL、 50mL、 50mL乙酸乙酯萃取咖啡色浸膏3次, 合并3次萃取液后, 在100-120下用旋转 说明书 6/11 页 9 CN 106188205 B 9 蒸发仪浓缩, 把乙酸乙酯完全蒸干, 即得到含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3)和罗汉果醇衍生物单 体(4)的浅咖啡色固体18.2g; 用乙醇将浅咖啡色固体载入硅胶柱, 用乙腈: 水(体积比20:1) 梯度洗脱, 按先后顺序收集不同的流出液, 浓缩后得到A(6.8g)、 B(5.6g)两组分; 先收集得 到的A(6.8g)组分再用硅胶柱分离(氯仿: 乙醇/60:5洗脱), 得到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3) 4.1g(HPLC99)。 ESIM。

37、S m/z503(458+45)M+HCOO-(calcd for C31H51O5); 13C-NMR (600MHz, MeOD) ppm:29.1(C-1),31.7(C-2),79.4(C-3),42.8(C-4),144.1(C-5),120.7(C- 6),25.2(C-7),44.8(C-8),41.1(C-9),35.4(C-10),77.7(C-11),30.6(C-12),48.3(C-13), 49.6(C-14),34.9(C-15),27.5(C-16),50.7(C-17),17.2(C-18),26.6(C-19),41.1(C-20), 19.0(C-21),3。

38、7.8(C-22),40.3(C-23),218.2(C-24),35.4(C-25),18.8(C-26),18.8(C- 27),26.4(C-28),19.9(C-29),19.3(C-30); 与文献报道的3a-羟基-25-脱羟基-24-羰基-罗 汉果醇(3a-hydroxy-25-Dehydroxy-24-oxomogrol)碳谱数据比较, 二者基本一致(Chen X.B., et al; Bioorganic&Medicinal Chemistry 2011,19:5776)。 0067 后收集得到的B(5.6g)组分再用硅胶柱分离(石油醚: 乙酸乙酯/5:2洗脱), 得到罗 汉果。

39、醇衍生物单体(4)。 3.2g(HPLC99)。 ESIMS m/z441M+H+(calcd for C30H49O2); 13C- NMR(600MHz, MeOD) ppm:23.5(C-1),29.5(C-2),87.8(C-3),44.2(C-4),144.1(C-5),121.8 (C-6),25.5(C-7),40.9(C-8),40.8(C-9),51.3(C-10),71.9(C-11),41.5(C-12),48.2(C- 13),52.2(C-14),35.3(C-15),24.9(C-16),54.3(C-17),15.2(C-18),18.6(C-19),40.2(C。

40、- 20),20.3(C-21),137.4(C-22),128.8(C-23),125.4(C-24),143.3(C-25),19.7(C-26), 25.7(C-27),21.7(C-28),21.7(C-29),18.6(C-30)。 0068 实施例2: 从罗汉果总皂苷95的提取物制备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3)和(4) 0069 将罗汉果提取物50g(罗汉果总皂苷95, 含45罗汉果甙V, 从桂林莱茵生物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购买)加入250mL的甲醇的水溶液(甲醇和水的体积比为3:2)(预先用硫酸调 节至PH值为2.8), 在反应釜中搅拌溶解, 然后升温至120下加热2小时, 冷却至室温。

41、后, 反 应液用1M的KOH碱液中和至PH值为7, 在90-95下将甲醇尽量蒸出, 剩下的浓缩液加入 200mL蒸馏水, 充分搅拌后冷却、 静置, 将上面的水层分离弃去, 得到咖啡色浸膏; 分别用 100mL、 50mL、 50mL乙酸乙酯萃取咖啡色浸膏3次, 合并3次萃取液后, 在100-120下用旋转 蒸发仪浓缩, 把乙酸乙酯完全蒸干, 即得到含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3)和罗汉果醇衍生物单 体(4)的浅咖啡色固体15.5g; 用甲醇将浅咖啡色固体载入硅胶柱, 用乙腈: 水(19:1)梯度洗 脱, 按先后顺序收集不同的流出液, 浓缩后得到A(6.0g)、 B(5.2g)两组分; 先收集得到的A。

42、 (6.0g)组分再用硅胶柱分离(氯仿: 乙醇/60:5洗脱), 得到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3)3.9g (HPLC99); HPLC、 13C-NMR、 ESIMS检测结果和实施例1中的化合物(3)一致。 后收集得到的B (5.2g)组分再用硅胶柱分离(石油醚: 乙酸乙酯/3:1洗脱), 得到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 3.0g(HPLC99); HPLC、 13C-NMR、 ESIMS检测结果和实施例1中的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一 致。 0070 实施例3: 从罗汉果总皂苷90的提取物制备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3)和(4) 0071 将罗汉果提取物50g(罗汉果总皂苷90, 含40罗汉果甙V。

43、, 从桂林莱茵生物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购买)加入250mL的正丙醇的水溶液(正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2:3)(预先用甲 酸调节至PH值为3.2, 在反应釜中搅拌溶解, 然后升温至120下加热2小时, 冷却至室温后, 反应液用1M的NaOH碱液中和至PH值为7, 在90-95下将正丙醇尽量蒸出, 剩下的浓缩液加 说明书 7/11 页 10 CN 106188205 B 10 入200mL蒸馏水, 充分搅拌后冷却、 静置, 将上面的水层分离弃去, 得到咖啡色浸膏; 分别用 100mL、 50mL、 50mL乙酸乙酯萃取咖啡色浸膏3次, 合并3次萃取液后, 在100-120下用旋转 蒸发仪浓缩, 把乙酸乙。

44、酯完全蒸干, 即得到含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3)和罗汉果醇衍生物单 体(4)的浅咖啡色固体14.2g; 用甲醇/乙醇将浅咖啡色固体载入硅胶柱, 用乙腈: 水(20:1) 梯度洗脱, 按先后顺序收集不同的流出液, 浓缩后得到A(5.4g)、 B(4.3g)两组分; 先收集得 到的A(5.4g)组分再用硅胶柱分离(氯仿: 乙醇/60:5洗脱), 得到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3) 3.5g(HPLC99); HPLC、 13C-NMR、 ESIMS检测结果和实施例1中的化合物(3)一致。 后收集得 到的B(4.3g)组分再用硅胶柱分离(石油醚: 乙酸乙酯/6:4洗脱), 得到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 (4)2.。

45、8g(HPLC99); HPLC、 13C-NMR、 ESIMS检测结果和实施例1中的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 (4)一致。 0072 实施例4: 从罗汉果总皂苷80的提取物制备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3)和(4) 0073 将罗汉果提取物50g(罗汉果总皂苷80, 含20罗汉果甙V, 从桂林莱茵生物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购买)加入250mL的乙醇的水溶液(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1)(预先用乙二酸 调节至PH值为2.6), 在反应釜中搅拌溶解, 然后升温至120下加热2小时, 冷却至室温后, 反应液用1M的Na2CO3碱液中和至PH值为7, 在90-95下将乙醇尽量蒸出, 剩下的浓缩液加入 200mL蒸馏水。

46、, 充分搅拌后冷却、 静置, 将上面的水层分离弃去, 得到咖啡色浸膏; 分别用 100mL、 50mL、 50mL乙酸乙酯萃取咖啡色浸膏3次, 合并3次萃取液后, 在100-120下用旋转 蒸发仪浓缩, 把乙酸乙酯完全蒸干, 即得到含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3)和罗汉果醇衍生物单 体(4)的浅咖啡色固体8.8g; 用甲醇/乙醇将浅咖啡色固体载入硅胶柱, 用乙腈: 水(95:5)梯 度洗脱, 按先后顺序收集不同的流出液, 浓缩后得到A(3.8g)、 B(3.0g)两组分; 先收集得到 的A(3.8g)组分再用硅胶柱分离(氯仿: 乙醇/60:5洗脱), 得到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3)2.1g (HPLC。

47、99); HPLC、 13C-NMR、 ESIMS检测结果和实施例1中的化合物(3)一致。 后收集得到的B (3.0g)组分再用硅胶柱分离(石油醚: 乙酸乙酯/4:1洗脱), 得到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 1.8g(HPLC99); HPLC、 13C-NMR、 ESIMS检测结果和实施例1中的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一 致。 0074 实施例5: 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抑制细胞增殖实验 0075 实验样品: 0076 测试药物: 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 0077 对照药物: 紫杉醇(SELLECK; Cat.#S1150); 人参皂苷单体Rg3(自上海源叶生物科 技有。

48、限公司购买, 商品货号为B21059)。 0078 实验步骤: 0079 以24种细胞系(包括23种肿瘤细胞系和1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为实验用细胞 系, 取对数生长期细胞(3x 104/mL至2.5x 105/mL), 以每孔100 L接种在96孔板内, 每个细胞 系用一个96孔板; 然后, 除对照药物紫杉醇以外, 以高浓度150 M至低浓度2 M取7个对数递 减浓度(每个浓度设两个复孔), 分别加入测试药物溶液和对照药物溶液500nL(测试药物溶 液或对照药物溶液配制: 分别采用测试药物或对照药物溶于0.5的DMSO溶液)。 紫杉醇的 加入浓度为由高浓度1 M至低浓度0.0014 M的7个。

49、三倍递减浓度。 经测试/对照药物溶液作 用72小时后, 用(Promega; Cat.#G7573)发光细胞活力检测法求出各细胞系 中的每种药物的每个浓度对该系细胞的增殖抑制百分率, 并绘制量效关系图, 最后根据图 说明书 8/11 页 11 CN 106188205 B 11 中曲线测算IC50和最高抑制百分率(Emax), 如表1和表2所示。 0080 表1: 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以及对照药Rg3抑制细胞增殖活性实验检测结果。 0081 0082 0083 表2: 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以及对照药紫杉醇、 Rg3抑制细胞增殖有效性实验检 测结果。 说明书 9/11 页 12 CN 106188205 B 12 0084 0085 使用SPSS Statistics软件(提供者: IBM corporation,软件版本:XL fit 21)提 供统计学分析。 0086 用假设方差不相等的独立样本检验(independent-sample T-test)来检测药物组 与对照组平均值的差异是否呈现统计显著(P0.05或P0.01)。 0087 分析结果: 0088 1.本发明罗汉果醇衍生物单体(4)在24个细胞系中的平均IC50与对照药物人参皂 苷单体Rg3在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