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含有该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和由其形成的成型体.pdf

上传人:南*** 文档编号:8889127 上传时间:2021-01-10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90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80011526.8

申请日:

20070327

公开号:

CN101410426B

公开日:

2012050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8F297/08,C08L53/00

主分类号:

C08F297/08,C08L53/00

申请人: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普瑞曼聚合物株式会社

发明人:

板仓启太,桥诘聪,武居邦彦,船谷宗人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092184/2006,092185/2006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龙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其特征在于:其为熔体流动速率在0.1~100g/10min的范围、熔点在100~155℃的范围的丙烯类嵌段共聚物,包括室温不溶于正癸烷的部分(Dinsol)90~60重量%和室温可溶于正癸烷的部分(Dsol)10~40重量%,上述Dinsol满足要件(1)~(3),上述Dsol满足要件(4)~(6)。本发明还提供使用该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或含有该共聚物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的片材、膜、注射成型体、中空成型体、注射拉伸吹塑成型体、纤维等成型品。(1)Dinsol由GPC求出的分子量分布(Mw/Mn)是1.0~3.5,(2)Dinsol中来自乙烯的骨架的含量是0.5~13摩尔%,(3)Dinsol中丙烯的2,1-插入结合量与1,3-插入结合量之和是0.2摩尔%以下,(4)Dsol的由GPC求出的分子量分布(Mw/Mn)是1.0~3.5,(5)Dsol在135℃十氢化萘中的特性粘度[η]是1.5~4dl/g,(6)Dsol中来自乙烯的骨架的含量是15~35摩尔%。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其特征在于:该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通过以下(i)或(ii)的方法制造,(i)在茂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在第一聚合工序中使丙烯与乙烯共聚,制造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接着在第二聚合工序中制造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橡胶而得到所述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ii)在茂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分别制造在所述(i)的第一聚合工序中制造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和在所述(i)的第二聚合工序中制造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橡胶,然后使用物理方法将它们混合而制得所述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该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为按照ASTM D1238、以230℃、负荷2.16kg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在0.1~100g/10min的范围、熔点在100~155℃的范围的丙烯类嵌段共聚物,包括以所述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为主要成分的室温不溶于正癸烷的部分(D)90~60重量%和以所述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橡胶为主要成分的室温可溶于正癸烷的部分(D)10~40重量%,所述D满足要件(1)~(3),所述D满足要件(4)~(6),(1)D由GPC求出的分子量分布(Mw/Mn)是1.0~3.5,(2)D中来自乙烯的骨架的含量是0.5~13摩尔%,(3)D中丙烯的2,1-插入结合量与1,3-插入结合量之和是0.2摩尔%以下,(4)D的由GPC求出的分子量分布(Mw/Mn)是1.0~3.5,(5)D在135℃十氢化萘中的特性粘度[η]是1.5~4dl/g,(6)D中来自乙烯的骨架的含量是15~35摩尔%。 2.一种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和相对100重量份的该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为0.05~0.5重量份的晶核剂(D)。 3.一种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弹性体(B)和/或聚乙烯树脂(C)。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以0~50重量份范围内的量配合弹性体(B),以0~50重量份范围内的量配合聚乙烯树脂(C),其中,弹性体(B)和聚乙烯树脂(C)不同时为0重量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含有0.05~0.5重量份的晶核剂(D)。 6.一种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100重量份的权利要求3所述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中,含有0.05~0.5重量份的晶核剂(D)。 7.由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或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得到的片材或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片材或膜,其特征在于:片材或膜是密封膜。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片材或膜,其特征在于:片材或膜是蒸煮膜用密封膜。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片材或膜,其特征在于:片材或膜是粘结膜。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片材或膜,其特征在于:片材或膜是表面保护膜。 12.由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或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得到的注射成型体。 13.由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或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得到的中空成型体。 14.由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或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得到的注射拉伸吹塑成型体。 15.一种成型体,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或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成型体是食品容器。 16.一种成型体,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或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成型体是医疗用器具。 17.由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或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得到的纤维。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含有该共聚物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和由其形成的成型体。 

背景技术

通常,聚丙烯树脂的化学特性、物理特性和成型加工性优异,而且廉价,因而在广泛用途中使用。例如,使用齐格勒—纳塔类催化剂使丙烯与乙烯共聚而制造的丙烯类无规共聚物,由于透明性、轻量性、柔软性、耐热性优异,因而用作食品包装用热封膜和收缩膜等膜或片材,和服装箱、食品容器以及医疗容器等注射成型用途、家用洗涤剂容器等中空成型品、饮料容器和调料容器等注射拉伸成型品等。但是,近年来,因为社会要求以轻量化为背景由其它塑料原料代替、以及以减少CO2排放量为背景的成型过程有效化所带来的节省能源化、生活方式多样化带来的对舒适性的追求,所以,需要开发比现有的丙烯类无规共聚物具有更高功能的聚丙烯树脂。 

基于这些开发要求,公开了关于在茂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制造的丙烯类无规共聚物的发明。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平02—173016号公报中公开了将低熔点的丙烯类无规共聚物应用于低温热封剂。如果根据该公报中公开的方法,则能够缩短各种包装的热封工序。但是,在该公报的方法中,为了减缓薄膜制膜时的固化速度,需要改善膜冷却工序,并且,有时在一部分食品包装中要求进一步的低温热封性。在日本专利特开2002—249167号公报中公开了将低熔点的丙烯类无规共聚物应用于热收缩性收缩标签用膜。如果根据该公报中公开的方法,则热收缩率增大,但存在膜的刚性下降的问题。 

并且,在日本专利特开平06—192332号公报中公开了茂金属催化剂类丙烯类无规共聚物在注射成型品的应用。如果根据该公报中公开 的方法,则能够得到刚性和透明性均优异的注射成型品,但存在耐冲击性差的问题。 

作为改进在茂金属催化剂存在下制造的丙烯类无规共聚物的缺点的方法,可以考虑在上述丙烯类无规共聚物中添加弹性体成分的方法。这里,作为考虑制造工序的简便化、节省能源化的制造方法,例如,在日本专利特表2005—529227号公报和日本专利特开2005—132979号公报中公开了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及其制造方法,在茂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在第一工序中调制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在第二工序中制造乙烯含量多于第一工序的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弹性体。但是,上述公报中公开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在保持利用各种催化剂性能在第二工序中制造的丙烯—乙烯共聚物弹性体的分子量低、刚性高、粘连性等特性优异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所具有的特性的状态下,难以再赋予耐冲击性、撕裂强度等物性。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02—17301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2—24916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平06—19233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表2005—52922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2005—1329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解决了上述那样问题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或含有该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其目的在于,提供特别适宜用作食品等被包装物的密封用包装材料的膜、片材、层叠体,和特别适宜用于需要耐热性、透明性、耐冲击性的食品容器等的注射成型体、中空成型体、注射吹塑成型体、以及食品容器和医疗器具等成型体,和纤维。 

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的特征在于:其为熔体流动速率在0.1~100g/10min的范围、熔点在100~155℃的范围的丙烯类嵌段共聚物,包括室温不溶于正癸烷的部分(Dinsol)90~60重量%和室温可溶于正癸烷的部分(Dsol)10~40重量%,上述Dinsol满足要件(1)~(3),上述Dsol满足要件(4)~(6), 

(1)Dinsol由GPC求出的分子量分布(Mw/Mn)是1.0~3.5,

(2)Dinsol中来自乙烯的骨架的含量是0.5~13摩尔%, 

(3)Dinsol中丙烯的2,1-插入结合量与1,3-插入结合量之和是0.2摩尔%以下, 

(4)Dsol的由GPC求出的分子量分布(Mw/Mn)是1.0~3.5, 

(5)Dsol在135℃十氢化萘中的特性粘度[η]是1.5~4dl/g, 

(6)Dsol中来自乙烯的骨架的含量是15~35摩尔%。 

并且,本发明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含有上述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 

优选上述丙烯类嵌段共聚物是使用茂金属催化剂类聚合而得到的共聚物。 

另外,本发明的片材、膜、注射成型体、中空成型体、注射吹塑成型体,以及食品容器和医疗用器具等成型体和纤维,由上述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或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形成。 

采用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含有该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能够得到不仅低温热封性、低温耐冲击性、热收缩性优异,而且制膜性也优异的膜或片材,能够适宜用于密封用膜、收缩膜、收缩标签等。并且,能够得到耐热性、透明性、耐冲击性优异的注射成型体、注射拉伸成型体、中空成型体,能够适宜用作食品容器、医疗容器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作为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的例子的(A-2)形成的膜的热封温度和热封强度的例子的曲线图。并且,在图1中还一并表示使用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R-1)形成的膜和使用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R-2)形成的膜的热封温度和热封强度的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于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含有该共聚物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和由它们形成的各种成型体进行详细说明。 

<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 

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优选在茂金属催化剂类的 存在下,在第一聚合工序中使丙烯与乙烯共聚,制造作为丙烯类嵌段共聚物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接着在第二聚合工序中制造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橡胶而得到。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熔体流动速率在0.1~100g/10min的范围,熔点在100~155℃的范围,包括以在第一聚合工序中制造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为主要成分的室温不溶于正癸烷的部分(Dinsol)90~60重量%、和以在第二聚合工序中制造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橡胶为主要成分的室温可溶于正癸烷的部分(Dsol)10~40重量%。其中,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的熔体流动速率、熔点、室温不溶于正癸烷的部分(Dinsol)的重量分率、室温可溶于正癸烷的部分(Dsol)的重量分率,能够根据各种成型体用途适当变化。 

这里,优选丙烯类嵌段共聚物是使用茂金属催化剂类聚合而得到的共聚物。 

并且,在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中,上述Dinsol满足要件(1)~(3),且上述Dsol满足要件(4)~(6)。 

(1)Dinsol的由GPC求出的分子量分布(Mw/Mn)是1.0~3.5, 

(2)Dinsol中来自乙烯的骨架的含量是0.5~13摩尔%, 

(3)Dinsol中丙烯的2,1-插入结合量与1,3-插入结合量之和是0.2摩尔%以下, 

(4)Dsol的由GPC求出的分子量分布(Mw/Mn)是1.0~3.5, 

(5)Dsol在135℃十氢化萘中的特性粘度[η]是1.5~4dl/g, 

(6)Dsol中来自乙烯的骨架的含量是15~35摩尔%。 

下面,对于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所具备的上述要件(1)~(6)进行详细说明。 

要件(1) 

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的室温不溶于正癸烷的部分(Dinsol)的由GPC求出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1.0~3.5,优选为1.5~3.2,更优选为2.0~3.0。这样,对于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中所含有的室温不溶于正癸烷的部分(Dinsol),之所以能够使由GPC求出的分子量分布(Mw/Mn)如上述那样窄,是因为使用茂金属催化剂类作为催化剂的缘故。并且,如果Mw/Mn大于3.5,则由 于低分子量成分增加,因而发生膜的溶出,加热处理后的透明性下降。另外,如果Mw/Mn大于3.5,则在注射成型体、注射拉伸成型体、中空成型体等中,在加热灭菌处理后透明性下降。 

要件(2) 

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的室温不溶于正癸烷的部分(Dinsol)中的来自乙烯的骨架的含量为0.5~13摩尔%,优选为0.7~10摩尔%,更优选为1.0~8摩尔%。如果Dinsol中的来自乙烯的骨架的含量小于0.5摩尔%,则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的熔点(Tm)增高,各种成型体中的透明性下降,同时低温热封性恶化。另外,如果Dinsol中的来自乙烯的骨架的含量大于13摩尔%,则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的熔点降低,出现膜的制膜性下降、各种成型体在高温下的刚性下降等不良。 

要件(3) 

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的室温不溶于正癸烷的部分(Dinsol)中的丙烯的2,1-插入结合量与1,3-插入结合量之和为0.2摩尔%以下,优选为0.1摩尔%以下。在Dinsol中的丙烯的2,1-插入结合量与1,3-插入结合量之和大于0.2摩尔%的情况下,丙烯与乙烯的无规共聚性下降,结果,由于室温可溶于正癸烷的部分(Dsol)中的丙烯—乙烯共聚物橡胶的组成分布变广,所以各种成型体的耐冲击性下降,并且出现加热处理后透明性下降等不良。 

要件(4) 

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的室温可溶于正癸烷的部分(Dsol)的由GPC求出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1.0~3.5,优选为1.2~3.0,更优选为1.5~2.5。这样,对于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的室温可溶于正癸烷的部分(Dsol),之所以能够使由GPC求出的分子量分布(Mw/Mn)如上述那样窄,是因为使用茂金属催化剂类作为催化剂的缘故。并且,如果Mw/Mn大于3.5,则由于Dsol中低分子量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橡胶增加,所以出现各种成型体中耐冲击性下降、加热处理后的透明性恶化、保管成型体时的粘连等不良。 

要件(5) 

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的室温可溶于正癸烷的部分 (Dsol)在135℃十氢化萘中的特性粘度[η]为1.5~4dl/g,优选为大于1.5dl/g、3.5dl/g以下,更优选为1.8~3.5dl/g,最优选为2.0~3.0dl/g。在这种无规嵌段共聚物的制造中,使用在本发明中适于使用的茂金属催化剂类以外的催化剂,制造特性粘度[η]大于1.5dl/g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是极其困难的,特别是制造特性粘度[η]为1.8dl/g以上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几乎是不可能的。另外,如果可溶部分Dsol的135℃十氢化萘中的特性粘度[η]大于4dl/g,则在第二聚合工序中制造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橡胶时,微量地副产出超高分子量或高乙烯量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橡胶。该微量副产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橡胶,因为在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中不均匀地存在,所以出现各种成型体中的耐冲击性下降、在膜和片材中产生鱼眼等外观不良。 

要件(6) 

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的室温可溶于正癸烷的部分(Dsol)中的来自乙烯的骨架的含量为15~35摩尔%,优选为18~30摩尔%,更优选为20~25摩尔%。如果Dsol中来自乙烯的骨架的含量小于15摩尔%,则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的耐冲击性下降。另外,如果Dsol中来自乙烯的骨架的含量大于35摩尔%,则膜和片材的透明性下降。 

另外,在使用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制造食品容器、医疗用器具等注射成型体的情况下,通过使该室温可溶于正癸烷中的部分(Dsol)中的来自乙烯的骨架的含量通常在17~28摩尔%的范围内,优选在20~25摩尔%范围内,注射成型体的透明性难以下降,同时难以发生注射成型体的耐冲击性下降。 

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优选为,在茂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在第一聚合工序([工序1])中制造由丙烯和少量乙烯形成的丙烯类无规共聚物,然后在第二聚合工序([工序2])中使丙烯与多于第一工序的量的乙烯共聚,制造丙烯—乙烯共聚物橡胶而得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作为适于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茂金属催化剂,可以列举出下述茂金属催化剂,该茂金属催化剂包括:茂金属化合物,选自能够与有机金 属化合物、有机铝氧化合物和茂金属化合物反应形成离子对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以及根据需要的颗粒状载体。可以优选列举出能够进行等规或间规结构等立构规整性聚合的茂金属催化剂。在上述茂金属化合物中,适于使用本申请的申请人在国际申请(WO01/27124号小册子)中例示的如下所示的交联性茂金属化合物。 

[化学式1] 

在上述通式[I]中,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选自氢原子、烃基、含硅基,可以分别相同或不同。作为这样的烃基,可以列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烯丙基、正丁基、正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正壬基、正癸基等直链状烃基;异丙基、叔丁基、戊基、3-甲基戊基、1,1-二乙基丙基、1,1-二甲基丁基、1-甲基-1-丙基丁基、1,1-丙基丁基、1,1-二甲基-2-甲基丙基、1-甲基-1-异丙基-2-甲基丙基等支链状烃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环辛基、降冰片基、金刚烷基等环状饱和烃基;苯基、甲苯基、萘基、联苯基、菲基、蒽基等环状不饱和烃基;苄基、枯基、1,1-二苯基乙基、三苯基甲基等环状不饱和烃基取代的饱和烃基;甲氧基、乙氧基、苯氧基、呋喃基、N-甲氨基、N,N-二甲基氨基、N-苯基氨基、吡喃基、噻吩基等含有杂原子的烃基等。作为含硅基,可以列举出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二苯基甲基甲硅烷基、三苯基甲硅烷基等。 

另外,在通式[I]中,取代基R5~R12可以与相接的取代基相互结合形成环。作为这样的取代芴基,可以列举出苯并芴基、二苯并芴基、八氢二苯并芴基、八甲基八氢二苯并芴基、八甲基四氢二环戊基 芴基等。 

在上述通式[I]中,在环戊二烯基环上取代的R1、R2、R3、R4优选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烃基。作为碳原子数1~20的烃基,可以例示上述的烃基。更优选R3为碳原子数1~20的烃基。 

在上述通式[I]中,在芴环中取代的R5~R12优选为碳原子数1~20的烃基。作为碳原子数1~20的烃基,可以例示上述的烃基。取代基R5~R12的邻接的取代基可以相互结合形成环。 

在上述通式[I]中,使环戊二烯基环与芴环交联的Y优选为周期表第IVA族元素,更优选为碳、硅、锗,进一步优选为碳原子。在该Y中取代的R13、R14优选为碳原子数1~20的烃基。这些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还可以相互结合形成环。作为碳原子数1~20的烃基,可以例示上述的烃基。更优选R14是碳原子数6~20的芳基(aryl)。作为芳基,可以列举出上述环状不饱和烃基、环状不饱和烃基取代的饱和烃基、含有杂原子的环状不饱和烃基。并且,R13、R14各自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还可以相互结合形成环。作为这样的取代基,优选亚芴基、10-氢亚蒽基(10-hydro anthracenylidene)、二苯并亚环庚二烯基等。 

另外,由上述通式[I]表示的茂金属化合物,选自R1、R4、R5或R12中的取代基可以与交联部的R13或R14相互结合形成环。 

在上述通式[I]中,M优选为周期表第IVB族过渡金属,更优选为Ti、Zr、Hf。另外,Q选自卤原子、烃基、阴离子配体或能够以孤对电子配位的中性配体中的相同或不同的组合。j是1~4的整数,当j为2以上时,Q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作为卤原子的具体例,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作为烃基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出与上述相同的烃基等。作为阴离子配体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出甲氧基、叔丁氧基、苯氧基等烷氧基,乙酸酯基、苯甲酸酯基等羧酸酯基,甲磺酸酯基、甲苯磺酸酯基等磺酸酯基等。作为能够以孤对电子配位的中性配体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出三甲基膦、三乙基膦、三苯基膦、二苯基甲基膦等有机磷化合物,四氢呋喃、二乙醚、二噁烷、1,2-二甲氧基乙烷等醚类等。Q优选至少一个是卤原子或烷基。 

作为这样的交联茂金属化合物,可以优选列举出二苯基亚甲基(3- 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3,6-二叔丁基芴基)二氯化锆、(甲基)(苯基)亚甲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八甲基八氢苯并芴基)二氯化锆、[3-(1′,1′,4′,4′,7′,7′,10′,10′-八甲基八氢二苯并[b,h]芴基)(1,1,3-三甲基-5-叔丁基-1,2,3,3a-四氢戊搭烯)]二氯化锆(参照下式[II])等。 

[化学式2] 

其中,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茂金属催化剂中,包括:能够与上述通式[I]所示的第IVB族过渡金属化合物同时使用的,选自与有机金属化合物、有机铝氧化合物和过渡金属化合物反应形成离子对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以及根据需要使用的颗粒状载体。关于这些,能够没有限制地使用本申请人在上述公报(WO01/27124号小册子)或日本专利特开平11—315109号公报中公开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可以使用串联连接有2个以上反应装置的聚合装置,通过连续实施以下的2个工序([工序1]和[工序2])而得到。 

[工序1]以聚合温度为0~100℃、聚合压力为常压~5MPa表压,使丙烯与乙烯共聚。在[工序1]中,通过使乙烯的进料量相对于丙烯为少量,使得在[工序1]中制造的丙烯类无规共聚物成为Dinsol的主要成分。 

[工序2]以聚合温度为0~100℃、聚合压力为常压~5MPa表压,使丙烯与乙烯共聚。在[工序2]中,通过使乙烯的进料量相对于丙烯大于[工序1]的时候,使得在[工序2]中制造的丙烯—乙烯共聚物 橡胶成为Dsol的主要成分。 

通过这样操作,通过调整[工序1]的聚合条件,能够使Dinsol的要件(1)~(3)得到满足;通过调整[工序2]的聚合条件,能够使Dsol的要件(4)~(6)得到满足。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应该满足的物性,大多由使用的茂金属催化剂的化学结构决定。具体而言,对于要件(1)Dinsol的由GPC求出的分子量分布(Mw/Mn)、要件(3)Dinsol中丙烯的2,1-插入结合量与1,3-插入结合量之和、要件(4)Dsol的由GPC求出的分子量分布(Mw/Mn)和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的熔点,主要通过适当选择[工序1]和[工序2]中使用的茂金属催化剂,进行调节,以满足本发明的要件。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的茂金属催化剂如上所述。 

并且,对于要件(2)Dinsol中的来自乙烯的骨架的含量,能够通过[工序1]中的乙烯进料量等进行调整。对于要件(5)Dsol的在135℃十氢化萘中的特性粘度[η],能够通过[工序2]中的氢等分子量调节剂的进料量等进行调节。对于要件(6)Dsol中的来自乙烯的骨架的含量,能够通过[工序2]中的乙烯的进料量等进行调节。并且,通过调整在[工序1]和[工序2]中制造的聚合物的量比,能够适当调节Dinsol与Dsol的组成比、和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的熔体流动速率。 

另外,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还可以在含有茂金属化合物的催化剂的存在下,分别制造在上述方法的[工序1]中制造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和在上述方法的[工序2]中制造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橡胶,然后使用物理方法将它们混合而制造。 

<弹性体(B)> 

在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中,出于赋予耐冲击性、热封性、透明性、尺寸稳定性、柔软性等特性的目的,能够添加弹性体(B)。 

作为弹性体(B),可以列举出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B—a)、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无规共聚物(B—b)、加氢嵌段共聚物(B—c)、丙烯—α-烯烃共聚物(B—d)、其它弹性聚合物和它们的混合物等。

在含有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和弹性体(B)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中,弹性体(B)所占的含量因赋予的特性而不同,通常为1~50重量%,优选为3~30重量%,更优选为5~25重量%。 

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橡胶(B—a)是乙烯与碳原子数3~20的α-烯烃的无规共聚物橡胶。在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橡胶(B—a)中,源自乙烯的结构单元和源自α-烯烃的结构单元的摩尔比(源自乙烯的结构单元/源自α-烯烃的结构单元),通常为95/5~15/85,优选为80/20~25/75。另外,对于该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B—a),在230℃、负荷2.16kg测定的MFR通常为0.1g/10分钟以上,优选在0.5~30g/10分钟的范围内。 

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无规共聚物(B—b)是乙烯、碳原子数3~20的α-烯烃与非共轭多烯的无规共聚物橡胶。作为上述碳原子数3~20的α-烯烃,可以列举出与上述相同的α-烯烃。作为非共轭多烯,可以列举出5-亚乙基-2-降冰片烯、5-亚丙基-5-降冰片烯、二环戊二烯、5-乙烯基-2-降冰片烯、5-亚甲基-2-降冰片烯、5-异亚丙基-2-降冰片烯、降冰片二烯等非环状二烯;1,4-己二烯、4-甲基-1,4-己二烯、5-甲基-1,4-己二烯、5-甲基-1,5-庚二烯、6-甲基-1,5-庚二烯、6-甲基-1,7-辛二烯、7-甲基-1,6-辛二烯等链状非共轭二烯;2,3-二异亚丙基-5-降冰片烯等三烯等。其中,优选使用1,4-己二烯、二环戊二烯、5-亚乙基-2-降冰片烯。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无规共聚物(B—b),源自乙烯的结构单元通常为94.9~0.1摩尔%,优选为89.5~40摩尔%;源自α-烯烃的结构单元通常为5~45摩尔%,优选为10~40摩尔%;源自非共轭多烯的结构单元通常为0.1~25摩尔%,优选为0.5~20摩尔%。其中,在本发明中,源自乙烯的结构单元、源自α-烯烃的结构单元和源自非共轭多烯的结构单元合计为100摩尔%。对于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无规共聚物(B—b),在230℃、负荷2.16kg测定的MFR通常为0.05g/10分钟以上,优选在0.1~30g/10分钟的范围内。作为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无规共聚物(B—b)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出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EPDM)等。 

加氢嵌段共聚物(B—c)是嵌段形态用下式(a)或(b)表示的嵌段共聚物的加氢物,是加氢率通常为90摩尔%以上、优选为95摩 尔%以上的加氢嵌段共聚物。 

[化学式3] 

X(YX)n......(a) 

(XY)n.........(b) 

作为构成上述式(a)或式(b)中X所示的聚合嵌段的单乙烯基取代芳香族烃的例子,可以列举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氯苯乙烯、低级烷基取代苯乙烯、乙烯基萘等苯乙烯或其衍生物等。这些可以一种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作为构成式(a)或(b)中Y所示的聚合嵌段的共轭二烯,可以列举出丁二烯、异戊二烯、氯丁二烯等。这些可以一种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n通常为1~5的整数,优选为1或2。作为加氢嵌段共聚物(B—c)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出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和苯乙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SEP)等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等。加氢前的嵌段共聚物,例如,可以采用在惰性溶剂中,在锂催化剂或齐格勒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嵌段共聚的方法而制造。详细的制造方法,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公昭40—23798号公报等中记载。加氢处理可以在惰性溶剂中、在公知的加氢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详细方法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公昭42—8704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公昭43—6636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公昭46—20814号公报等中记载。在使用丁二烯作为共轭二烯单体的情况下,聚丁二烯嵌段中的1,2-结合量的比例通常为20~80重量%,优选为30~60重量%。可以使用市售品作为加氢嵌段共聚物(B—c)。作为具体的市售品例子,可以列举出Clayton G1657(注册商标)(Shell Chemicals生产)、Septon2004(注册商标)(株式会社kuraray生产)、Toughtec H1052(注册商标)(旭化成株式会社生产)等。 

丙烯—α-烯烃共聚物橡胶(B—d)是丙烯与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的无规共聚物橡胶。在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B—d)中,源自丙烯的结构单元和源自α-烯烃的结构单元的摩尔比(源自丙烯的结构单元/源自α-烯烃的结构单元),通常为95/5~5/95,优选为80/15~20/80。另外,在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橡胶(B—d)中,可以使用 2种以上的α-烯烃,也可以其中之一为乙烯。对于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橡胶(B—d),在230℃、负荷2.16kg测定的MFR通常为0.1g/10分钟以上,优选在0.5~30g/10分钟的范围内。 

弹性体(B)可以一种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在本发明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上述弹性体(B)通常以0~50重量份、优选以1~50重量份范围内的量使用。 

<聚乙烯树脂(C)> 

在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中,出于赋予耐冲击性、热封性、透明性、尺寸稳定性、高速挤出片材成型性等功能的目的,可以与弹性体(B)共同、或取代弹性体(B)添加聚乙烯树脂(C)。 

例如,在抑制透明性的下降同时赋予耐冲击性的情况下,在茂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优选添加使乙烯与C4以上的α-烯烃共聚而制造的密度为0.900~0.930kg/m3的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 

作为其它例子,在改善高速挤出成型性的情况下,优选添加高压法聚乙烯。这里,所谓高压法聚乙烯,是在100kg/cm2以上的压力下,在过氧化物存在下,使乙烯自由基聚合而得到的具有长支链的聚乙烯。高压法聚乙烯优选的熔体流动速率(ASTMD1238、190℃、负荷2.16kg测定)通常在0.01~100g/10分钟的范围内,优选在0.1~10g/10分钟的范围内。另外,密度(ASTMD1505)通常在0.900~0.940g/cm3的范围内,优选在0.910~0.930g/cm3的范围内。 

在含有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和聚乙烯树脂(C)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中,聚乙烯树脂(C)所占的含量因赋予的特性而不同,通常在0~50重量%的范围内,优选在1~50重量%的范围内,特别优选在3~30重量%的范围内,更优选在5~25重量%的范围内。聚乙烯树脂(C)可以一种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其中,在本发明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中,上述弹性体(B)和该聚乙烯树脂(C)不同时为0重量份。 

另外,在含有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弹性体(B)和聚乙烯树脂(C)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的情况下,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的量因赋予的特性而不同,通常在50~99重量%的范围内,优选在 70~97重量%的范围内,更优选在75~95重量%的范围内。另外,在丙烯类树脂组合物中,弹性体(B)和聚乙烯树脂(C)的合计量通常为1~50重量%,优选为3~30重量%,更优选为5~25重量%。其中,弹性体与聚乙烯的比例可以根据目的任意调整。 

<晶核剂(D)> 

在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或聚丙烯类中,为了改善透明性、耐热性、成型性等,根据需要,可以添加晶核剂(D)。 

作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晶核剂(D)的例子,可以列举出二亚苄基山梨糖醇等山梨糖醇化合物、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松脂酸盐类化合物、C4~C12的脂肪族二元羧酸及其金属盐等。 

其中,优选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是如下所示的通式[III]和/或[IV]所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4] 

在上述式[III]、[IV]中,R1是碳原子数1~10的2价烃基,R2R3是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10的烃基,R2和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M是1~3价的金属原子,n是1~3的整数,m是1或2。 

作为通式[III]所示的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以列举 出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钠、2,2′-亚乙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钠、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锂、2,2′-亚乙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锂、2,2′-亚乙基-双(4-异丙基-6-叔丁基苯基)磷酸酯钠、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基)磷酸酯锂、2,2′-亚甲基-双(4-乙基-6-叔丁基苯基)磷酸酯锂、2,2′-亚丁基-双(4,6-二甲基苯基)磷酸酯钠、2,2′-亚丁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钠、2,2′-叔辛基亚甲基-双(4,6-二甲基苯基)磷酸酯钠、2,2′-叔辛基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钠、双(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钙、双[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镁、双[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钡、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基)磷酸酯钠、2,2′-亚甲基-双(4-乙基-6-叔丁基苯基)磷酸酯钠、2,2′-亚乙基-双(4-间丁基-6-叔丁基苯基)磷酸酯钠、2,2′-亚甲基-双(4,6-二甲基苯基)磷酸酯钠、2,2′-亚甲基-双(4,6-二乙基苯基)磷酸酯钠、2,2′-亚乙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钾、双[2,2′-亚乙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钙、双[2,2′-亚乙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镁、双[2,2′-亚乙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钡、三[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铝、三[2,2′-亚乙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铝和它们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等。 

通式[IV]所示的羟基铝磷酸酯化合物也是能够使用的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特别优选R2和R3都是叔丁基的通式[V]所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5] 

在式[V]中,R1是碳原子数1~10的2价烃基,m是1或2。特别优选的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是通式[VI]所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6] 

在式[VI]中,R1是亚甲基或亚乙基。具体而言,是羟基铝-双[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磷酸酯]或羟基铝-双[2,2-亚乙基-双(4,6-二叔丁基)磷酸酯]。作为上述山梨糖醇类化合物,具体而言,可以列举出1,3,2,4-二亚苄基山梨糖醇、1,3-亚苄基-2,4-对甲基亚苄基山梨糖醇、1,3-亚苄基-2,4-对乙基亚苄基山梨糖醇、1,3-对甲基亚苄基-2,4-亚苄基山梨糖醇、1,3-对乙基亚苄基-2,4-亚苄基山梨糖醇、1,3-对甲基亚苄基-2,4-对乙基亚苄基山梨糖醇、1,3-对乙基亚苄基-2,4-对甲基亚苄基山梨糖醇、1,3,2,4-二(对甲基亚苄基)山梨糖醇、1,3,2,4-二(对乙基亚苄基)山梨糖醇、1,3,2,4-二(对正丙基亚苄基)山梨糖醇、1,3,2,4-二(对异丙基亚苄基)山梨糖醇、1,3,2,4-二(对正丁基亚苄基)山梨糖醇、1,3,2,4-二(对仲丁基亚苄基)山梨糖醇、1,3,2,4-二(对叔丁基亚苄基)山梨糖醇、1,3,2,4-二(对甲氧基亚苄基)山梨糖醇、1,3,2,4-二(对乙氧基亚苄基)山梨糖醇、1,3-亚苄基-2,4-对氯亚苄基山梨糖醇、1,3-对氯亚苄基-2,4-亚苄基山梨糖醇、1,3-对氯亚苄基-2,4-对甲基亚苄基山梨糖醇、1,3-对氯亚苄基-2,4-对乙基亚苄基山梨糖醇、1,3-对甲基亚苄基-2,4-对氯亚苄基山梨糖醇、1,3-对乙基亚苄基-2,4-对氯亚苄基山梨糖醇或1,3,2,4-二(对氯亚苄基)山梨糖醇等。特别优选1,3,2,4-二亚苄基山梨糖醇、1,3,2,4-二(对甲基亚苄基)山梨糖醇或1,3-对氯亚苄基-2,4-对甲基亚苄基山梨糖醇。 

作为在本发明中能够用作晶核剂(D)的C4~C12的脂肪族二元羧酸及其金属盐,具体而言,可以列举出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辛二酸、癸二酸和它们的Li盐、Na盐、Mg盐、Ca盐、Ba盐、Al盐等。另外,作为在本发明中能够用作晶核剂(D)的芳香族羧酸及其金 属盐,是苯甲酸、烯丙基取代醋酸、芳香族二元羧酸和它们的周期表第IA族、IIA族和IIIB族的金属盐,具体而言,可以列举出苯甲酸、对异丙基苯甲酸、邻叔丁基苯甲酸、对叔丁基苯甲酸、单苯基醋酸、二苯基醋酸、苯基二甲基醋酸、邻苯二甲酸和它们的Li盐、Na盐、Mg盐、Ca盐、Ba盐、Al盐等。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晶核剂(D),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或含有该共聚物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通常以0.05~0.5重量份、优选以0.1~0.3重量份的比例添加。 

另外,根据需要,在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或含有该共聚物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中,可以添加丙烯类树脂(P)。所谓在这里使用的丙烯类树脂(P),指不同于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的丙烯均聚物、丙烯—乙烯共聚物、丙烯—α-烯烃共聚物、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间规丙烯类聚合物、无规丙烯类聚合物等。这里,所谓α-烯烃,可以使用从碳原子数4到碳原子数20的α-烯烃。 

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或含有该共聚物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在不损害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根据需要,可以含有维生素类、抗氧化剂、耐热稳定剂、耐候稳定剂、滑爽剂、防粘连剂、石油树脂、矿物油等添加物。 

用例如亨舍尔混合机、班伯里混合机、转鼓混合机等混合机混合上述各成分和根据需要的各种添加剂,然后使用单螺杆或双螺杆的挤出机使其成为粒料状,然后使用得到的粒料等,采用挤出成型、注射成型、注射拉伸成型、中空成型等各种方法,得到各种成型体。以下记载本发明的代表性的用途事例。 

<密封膜> 

为了赋予现有的丙烯—乙烯共聚物以低温热封性,添加丙烯—丁烯无规共聚物橡胶、丁烯—丙烯无规共聚物橡胶,但利用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能够减少这些橡胶成分的添加量,实现密封膜制品制造成本的降低。另外,由于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具有接近聚乙烯的低温热封性,同时刚性比聚乙烯高,所以,利用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能够实现低温密封膜的薄壁化。

利用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和含有该共聚物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能够得到制膜性良好、高刚性且具有低温热封性的密封膜。在密封膜用途中,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的熔点为100~155℃,优选为110℃~150℃,更优选为115℃~140℃。另外,室温可溶于正癸烷的部分(Dsol)的量为10~40重量%,优选为20~30重量%。 

<蒸煮用膜> 

利用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和含有该共聚物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能够得到高透明性且耐冲击性良好的蒸煮用膜。在蒸煮用膜中,因为要求加热处理时的耐热性,所以,在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中,使用熔点为140~155℃、优选为145℃~155℃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另外,室温可溶于正癸烷的部分(Dsol)的量为10~40重量%,优选为20~30重量%。特别是在用于加热处理温度高的高蒸煮用途的情况下,优选在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和含有该共聚物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中添加熔点为155℃以上的聚丙烯均聚物。 

<收缩膜和收缩标签> 

利用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和含有该共聚物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能够得到高刚性且热收缩性良好的收缩膜和收缩标签。在这些用途中,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的熔点为100~155℃,优选为115℃~140℃,更优选为120℃~135℃。另外,室温可溶于正癸烷的部分(Dsol)的量为10~40重量%,优选为15~30重量%。这里,在谋求代替由聚苯乙烯等其它原料构成的热收缩性膜的情况下,以改善刚性和热收缩性为目的,也可以添加石油树脂或熔点为155℃以上的聚丙烯均聚物。 

<表面保护用粘结膜> 

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和含有该共聚物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具有适度的粘结性,而且在高温下的渗出成分少,所以,能够作为表面保护用膜的基材或自粘结型表面保护粘结膜使用。 

这里,表面用粘结膜的基本结构为,以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或含有该共聚物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为基材,根据需要在 该膜的单面设置粘结剂层的结构。以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或含有该共聚物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为基材的表面保护用粘结膜,具有在用于再剥离用途中必需的适度的粘结性,并且即使在放置于高温环境下的情况下,粘结力也会上升,不损害再剥离性,所以,能够适于在便携电话、便携游戏机、显示面板等电子机器、精密机器的表面保护粘结膜中使用。在表面保护用粘结膜用途中,需要根据保护的部件控制机械特性,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的熔点为100~155℃,优选为115℃~155℃,更优选为120℃~155℃。另外,室温可溶于正癸烷的部分(Dsol)的量通常为10~40重量%,优选为15~30重量%。 

<其它、膜、片材用途> 

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和含有该共聚物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能够在医疗容器、食品包装、杂货包装等其它各种膜、片材用途中使用。 

<注射成型体> 

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和含有该共聚物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因为透明性、耐热性、刚性和低温耐冲击性优异,所以,能够适于在预装注射器等医疗容器、冰淇淋容器等食品容器、服装箱等注射成型体中使用。在这些用途中,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的熔点为100~155℃,优选为130℃~155℃,更优选为140℃~155℃。另外,室温可溶于正癸烷的部分(Dsol)的量为10~40重量%,优选为10~30重量%,更优选为10~20重量%。特别是在如医疗容器等这种需要加热灭菌处理的用途中,出于进一步改善耐热性的目的,可以添加熔点为155℃以上的聚丙烯均聚物。 

<注射拉伸成型体> 

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和含有该共聚物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因为透明性、耐热性和低温耐冲击性优异,所以,能够适于在饮料容器、调料容器等注射拉伸成型体中使用。在这些用途中,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的熔点为100~155℃,优选为110℃~155℃,更优选为120℃~155℃。另外,室温可溶于正癸烷的部分(Dsol)的量为10~40重量%,优选为10~30重量%,更优选为10~20重量 %。其中,在本用途中,出于改善刚性的目的,可以根据需要添加熔点为155℃以上的聚丙烯均聚合物、或用于改善壁厚均匀性的改性材料。 

<中空成型体> 

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和含有该共聚物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因为高光泽、透明性、低温耐冲击性优异,所以,能够适于在家用洗涤剂瓶、化妆制品用瓶等中空成型体中使用。在这些用途中,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的熔点为100~155℃,优选为110℃~145℃,更优选为120℃~140℃。另外,室温可溶于正癸烷的部分(Dsol)的量为10~40重量%,优选为10~30重量%。其中,在本用途中,以改善中空成型时的耐收缩性为目的,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含有超高分子量成分的聚丙烯聚合物等改性材料。 

<纤维> 

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和含有该共聚物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因为柔软性良好,并且发粘少,所以能够在医疗用途、卫生材料用途、工业材料用途等的无纺布用纤维中使用。在这些用途中,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的熔点为100~155℃,优选为110℃~140℃,更优选为115℃~130℃。另外,室温可溶于正癸烷的部分(Dsol)的量为10~40重量%,优选为20~40重量%。 

[实施例] 

下面,基于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其中,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的物性测定方法如下。 

(m1)MFR(熔体流动速率)

MFR按照ASTM D1238(230℃、负荷2.16kg)进行测定。 

(m2)熔点(Tm)

使用差示扫描热量计(DSC、PerkinElmer社生产)进行测定。将这里测定的第3阶段的吸热峰定义为熔点(Tm)。 

(测定条件) 

第1阶段:以10℃/min升温到240℃,保持10min。 

第2阶段:以10℃/min降温到60℃。 

第3阶段:以10℃/min升温到240℃。

(m3)室温正癸烷可溶部分量(Dsol)

在5g最终生成物(即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聚合物)样品中加入200ml正癸烷,在145℃加热溶解30分钟。用大约3小时冷却到20℃,放置30分钟。然后,过滤分离析出物(以下为正癸烷不溶部分:Dinsol)。将滤液加入约3倍量的丙酮中,使溶解在正癸烷中的成分析出(析出物(A))。过滤分离析出物(A)和丙酮,干燥析出物。另外,即使将滤液侧浓缩干燥,也不能确认有残渣。 

正癸烷可溶部分量由下式求出。 

正癸烷可溶部分量(wt%)=[析出物(A)重量/样品重量]×100 

(m4)Mw/Mn测定[重均分子量(Mw)、数均分子量(Mn)]

使用Waters社生产的GPC-150C lus如下操作进行测定。分离柱是TSKgel GMH6-HT和TSKgel GMH6-HTL,柱尺寸分别为内径7.5mm、长度600mm,柱温为140℃,流动相使用邻二氯苯(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和作为抗氧化剂的BHT(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0.025重量%,以1.0ml/分钟进行移动,试样浓度为0.1重量%,试样注入量为500微升,使用差示折射计作为检测器。标准聚苯乙烯对于分子量为Mw<1000和Mw>4×106使用TOSOH株式会社的制品,对于1000≤Mw≤4×106使用Pressure Chemical社的制品。 

(m5)来自乙烯的骨架的含量

为了测定Dinsol、Dsol中来自乙烯的骨架浓度,将20~30mg样品溶解在0.6ml的1,2,4-三氯苯/重苯(2∶1)溶液中,然后进行碳核磁共振分析(13C-NMR)。丙烯、乙烯、α-烯烃的定量由二元组链分布求出。例如,在丙烯—乙烯共聚物的情况下,使用数学式1,由以下的计算式(Eq—1)和(Eq—2)求出。 

[数学式1] 

PP=Sαα、EP=Sαγ+Sαβ、EE=1/2(Sβδ+Sδδ)+1/4Sγδ

[数学式2] 

丙烯(mol%)=(PP+1/2EP)×100/[(PP+1/2EP)+(1/2EP+EE)......(Eq—1) 

乙烯(mol%)=(1/2EP+EE)×100/[(PP+1/2EP)+(1/2EP+EE)......(Eq—2)

(m6)特性粘度[η]

使用十氢化萘溶剂,在135℃进行测定。在15ml十氢化萘中溶解约20mg样品,在135℃的油浴中测定比粘度ηsp。在该十氢化萘溶液中追加5ml十氢化萘溶剂稀释,然后同样操作测定比粘度ηsp。再反复2次该稀释操作,将浓度(C)外推到0时的比粘度ηsp/C的值作为特性粘度求出。 

[η]=lim(ηsp/C)     (C→0)。 

(m7)2,1-插入结合量、1,3-插入结合量的测定

使用13C-NMR,按照日本专利特开平7—145212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测定丙烯的2,1-插入结合量、1,3-插入结合量。 

(m8)半结晶化时间(T1/2)

使用差示扫描热量计(DSC、Seiko Instruments Inc.生产)进行测定。 

(测定条件) 

第1阶段:以10℃/min升温到220℃,保持3min。 

第2阶段:以60℃/min降温到110℃。 

(m9)膜的热封性(最低热封温度)

将膜取样为5mm宽度,将密封时间设定为1秒,压力设定为0.2MPa,进行密封。以300mm/min牵拉以密封杆的上部温度发生变动、下部为70℃进行热封的膜两端,测定剥离的最大强度,制成标绘上部温度—热封强度关系的图。由该标绘图读出热封强度表现为1N/15mm的温度,作为最低热封温度。 

(m10)膜的拉伸弹性模量

按照JIS K6781,进行拉伸膜的拉伸弹性模量的测定。其中,牵拉速度为200mm/min,夹头间距离为80mm。 

(m11)膜的冲击试验

将膜取样为5cm×5cm,在规定温度下用冲击试验(使锤从下向上冲撞的方式)测定面冲击强度(锤的条件:前端1英寸、3.0J)。 

(m12)膜的雾度(HAZE)

按照ASTM D-1003进行测定。 

另外,对于80℃加热处理4日后的膜同样进行雾度测定。

(m13)膜的粘连(blocking)性

使MD方向10cm×TD方向10cm的膜的冷却辊面彼此重叠,在50℃的恒温槽中以200g/cm2的负荷保持3日。然后,在23℃、湿度50%的室内进行24小时以上的状态调节,然后测定以牵拉速度200mm/min使之剥离时的剥离强度,将用剥离强度除以试验片宽度得到的值作为粘连系数。这里,粘连系数越大,粘结性越大。 

(m14)注射成型体的Izod冲击强度

艾氏冲击强度(IZ)按照ASTM D256,在下述条件下进行测定。 

<试验条件> 

温度:23℃ 

试验片:12.7mm(宽)×6.4mm(厚)×64mm(长) 

切口利用机械加工形成。 

(m15)注射成型体的高速面冲击强度(HRIT)

高速面冲击强度在以下条件下测定总破坏能量。 

<试验条件> 

温度:0℃ 

试验片:120mm(宽)×130mm(长)×2.0mm(厚)(四边形板) 

速度:3m/s 

冲击芯:1/2英寸Φ 

承受台:3英寸Φ 

(m16)注射成型体的加热变形温度

加热变形温度按照ASTM D648进行测定。 

<试验条件> 

试验片:12.7mm(宽)×127mm(长)×6.4mm(厚) 

负荷:0.45MPa 

试验片的厚度:1/4英寸 

(m17)注射成型体的HAZE

HAZE按照ASTM D1003进行测定。 

<试验条件> 

试验片:120mm(宽)×130mm(长)×2.0mm(厚)(四边形板)

[制造例1] 

(1)固体催化剂载体的制造 

在容积为1升的蒸馏烧瓶中取样300g的SiO2,加入800ml甲苯,进行浆料化。 

接着,将浆料移液至容积为5升的4口烧瓶,加入260ml甲苯。 

向其中导入2830ml甲基铝氧烷(以下为MAO)—甲苯溶液(ALBEMARLE社生产,10wt%溶液),保持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用1小时升温到110℃,反应4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室温。冷却后,取出上清液甲苯,用新的甲苯进行置换,直至置换率为95%。 

(2)固体催化剂成分的制造(金属催化剂成分向载体的载持) 

在手套箱中,在容积为5升的4口烧瓶中称取2.0g按照WO2004/08775号的记载合成的二苯基亚甲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芴基)二氯化锆(M1)。将烧瓶取出手套箱外,在氮气下加入0.46升甲苯和1.4升在上述(1)中调制的MAO/SiO2/甲苯浆料,搅拌30分钟,进行载持。 

得到的二苯基亚甲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2,7-二叔丁基芴基)二氯化锆/MAO/SiO2/甲苯浆料,用正庚烷进行99%置换,使最终的浆料量为4.5升。该操作在室温进行。 

(3)预聚催化剂的制造 

向内容积为200升的带搅拌机的高压釜中导入202g在上述(2)中调制的固体催化剂成分、109ml三乙基铝、100升庚烷,保持内温在15~20℃,导入2020g乙烯,一边搅拌180分钟一边使之反应。 

聚合结束后,使固体成分沉降,进行2次上清液的除去和利用庚烷的洗净。使得到的预聚催化剂再悬浊于精制庚烷中,用庚烷进行调整,使得用固体催化剂成分浓度表示为2g/升。该预聚催化剂,每1g固体催化剂成分含有10g聚乙烯。 

(4)主聚合 

连续向内容积为58升的管状聚合器中以40kg/小时供给丙烯、5N升/小时供给氢、3.6g/小时供给作为固体催化剂成分的在上述(3)中制造的催化剂浆料、2.2g/小时供给三乙基铝,以在管状聚合器内不存在气相的满液状态进行聚合。管状反应器的温度是30℃、压力是 3.2MPa/G。该反应中的催化剂为M1类催化剂。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10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45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1.5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2mol%。以聚合温度72℃、压力3.1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1.5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2mol%。以聚合温度71℃、压力3.0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1.5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2mol%。以聚合温度70℃、压力3.0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进行共聚。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11mol%。供给乙烯使得保持聚合温度61℃、压力2.9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气化后进行气固分离,得到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使得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在80℃进行真空干燥。在表1中表示得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的特性。 

[制造例2] 

除了将聚合方法如下进行变化以外,采用与制造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 

(1)主聚合 

连续向内容积为58升的管状聚合器中以40kg/小时供给丙烯、5N升/小时供给氢、3.6g/小时供给作为固体催化剂成分的在制造例1的(3)中制造的催化剂浆料、2.2g/小时供给三乙基铝,以在管状聚合器内不存在气相的满液状态进行聚合。管状反应器的温度是30℃、压力是3.2MPa/G。该反应中的催化剂为M1类催化剂。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10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45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 乙烯浓度为1.5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2mol%。以聚合温度72℃、压力3.1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1.5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2mol%。以聚合温度71℃、压力3.0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1.5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2mol%。以聚合温度70℃、压力3.0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进行共聚。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1mol%。供给乙烯使得保持聚合温度54℃、压力2.9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气化后进行气固分离,得到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2)。使得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2)在80℃进行真空干燥。在表1中表示得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2)的特性。 

[制造例3] 

除了将聚合方法如下进行变化以外,采用与制造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 

(1)主聚合 

连续向内容积为58升的管状聚合器中以40kg/小时供给丙烯、5N升/小时供给氢、3.6g/小时供给作为固体催化剂成分的在制造例1的(3)中制造的催化剂浆料、2.2g/小时供给三乙基铝,在管状聚合器中不存在气相的满液状态进行聚合。管状反应器的温度是30℃、压力是3.2MPa/G。该反应中的催化剂为M1类催化剂。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10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45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1.5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2mol%。以聚合温度72℃、压力3.1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 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1.5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2mol%。以聚合温度71℃、压力3.0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1.5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2mol%。以聚合温度70℃、压力3.0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进行共聚。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1mol%。供给乙烯使得保持聚合温度51℃、压力2.9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气化后进行气固分离,得到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3)。使得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3)在80℃进行真空干燥。在表1中表示得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3)的特性。 

[制造例4] 

除了将聚合方法如下进行变化以外,采用与制造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 

(1)主聚合 

连续向内容积为58升的管状聚合器中以40kg/小时供给丙烯、5N升/小时供给氢、3.6g/小时供给作为固体催化剂成分的在制造例1的(3)中制造的催化剂浆料、2.2g/小时供给三乙基铝,以在管状聚合器内不存在气相的满液状态进行聚合。管状反应器的温度是30℃、压力是3.2MPa/G。该反应中的催化剂为M1类催化剂。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10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45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1.6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2mol%。以聚合温度72℃、压力3.1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1.6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2mol%。以聚合温度71℃、压力3.0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1.6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2mol%。以聚合温度70℃、压力3.0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进行共聚。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11mol%。供给乙烯使得保持聚合温度63℃、压力2.9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气化后进行气固分离,得到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4)。使得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4)在80℃进行真空干燥。在表1中表示得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4)的特性。 

[制造例5] 

除了将聚合方法如下进行变化以外,采用与制造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 

(1)主聚合 

连续向内容积为58升的管状聚合器中以40kg/小时供给丙烯、5N升/小时供给氢、2.6g/小时供给作为固体催化剂成分的在制造例1的(3)中制造的催化剂浆料、1.6g/小时供给三乙基铝,以在管状聚合器内不存在气相的满液状态进行聚合。管状反应器的温度是30℃、压力是3.2MPa/G。该反应中的催化剂为M1类催化剂。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10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45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3.7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3mol%。以聚合温度72℃、压力3.1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3.7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3mol%。以聚合温度71℃、压力3.0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3.7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3mol%。以聚 合温度70℃、压力3.0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进行共聚。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11mol%。供给乙烯使得保持聚合温度61℃、压力2.9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气化后进行气固分离,得到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5)。使得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5)在80℃进行真空干燥。在表1中表示得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5)的特性。 

[制造例6] 

除了将聚合方法如下进行变化以外,采用与制造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 

(1)主聚合 

连续向内容积为58升的管状聚合器中以40kg/小时供给丙烯、5N升/小时供给氢、3.6g/小时供给作为固体催化剂成分的在制造例1的(3)中制造的催化剂浆料、2.2g/小时供给三乙基铝,以在管状聚合器内不存在气相的满液状态进行聚合。管状反应器的温度是30℃、压力是3.2MPa/G。该反应中的催化剂为M1类催化剂。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10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45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1.5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2mol%。以聚合温度72℃、压力3.1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1.5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2mol%。以聚合温度71℃、压力3.0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1.5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2mol%。以聚合温度70℃、压力3.0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进行共聚。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 度为0.1mol%。供给乙烯使得保持聚合温度48℃、压力2.9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气化后进行气固分离,得到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6)。使得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6)在80℃进行真空干燥。在表1中表示得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6)的特性。 

[制造例7] 

除了将聚合方法如下进行变化以外,采用与制造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 

(1)主聚合 

连续向内容积为58升的管状聚合器中以40kg/小时供给丙烯、5N升/小时供给氢、2.7g/小时供给作为固体催化剂成分的在制造例1的(3)中制造的催化剂浆料、1.6g/小时供给三乙基铝,以在管状聚合器内不存在气相的满液状态进行聚合。管状反应器的温度是30℃、压力是3.2MPa/G。该反应中的催化剂为M1类催化剂。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10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45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1.6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4mol%。以聚合温度72℃、压力3.1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1.6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4mol%。以聚合温度71℃、压力3.0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1.6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4mol%。以聚合温度70℃、压力3.0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进行共聚。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2mol%。供给乙烯使得保持聚合温度61℃、压力2.9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气化后进行气固分离,得到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7)。使得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7)在80℃进行真空干燥。在表1中表示得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7)的特性。 

[制造例8] 

(1)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的调制 

将952g无水氯化镁、4420ml癸烷和3906g2-乙基己醇在130℃加热2小时,得到均匀溶液。在该溶液中添加213g邻苯二甲酸酐,再在130℃进行1小时的搅拌混合,使邻苯二甲酸酐溶解。 

将如此得到的均匀溶液冷却到23℃后,用1小时将750ml该均匀溶液滴入2000ml保持在—20℃的四氯化钛中。滴加后,用4小时将得到的混合液的温度升温到110℃,到达110℃时,添加52.2g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然后一边搅拌2小时一边保持在同一温度。接着,利用热过滤提取固体部,使该固体部再悬浊于2750ml的四氯化钛中,然后再次在110℃加热2小时。 

加热结束后,再次利用热过滤提取固体部,使用110℃的癸烷和己烷进行洗净,直至洗净液中不能检出钛化合物为止。 

将如上调制的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作为己烷浆料保存,将其一部分干燥,调查催化剂组成。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含有2重量%的钛、57重量%的氯、21重量%的镁和20重量%的DIBP。 

(2)预聚催化剂的制造 

向内容积为200升的带搅拌机的高压釜中导入56g过渡金属催化剂成分、8.0g三乙基铝、80升庚烷,保持内温在5℃,装入560g丙烯,一边搅拌60分钟一边使之反应。聚合结束后,使固体成分沉降,进行2次上清液的除去和利用庚烷的洗净。将得到的预聚催化剂再悬浊于精制庚烷中,加入庚烷进行调整,使得过以渡金属催化剂成分浓度表示为0.7g/升。该预聚催化剂,每1g过渡金属催化剂成分含有10g聚丙烯。 

(3)主聚合 

连续向内容积为58升的管状聚合器中以30kg/小时供给丙烯、0.4kg/小时供给乙烯、300N升/小时供给氢、0.4g/小时供给作为固体催化剂成分的催化剂浆料、2.7g/小时供给三乙基铝、1.8g/小时供给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以在管状聚合器内不存在气相的满液状态进行聚合。环状反应器的温度是65℃、压力是3.6MPa/G。该反应中的催化剂 为ZN类催化剂。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1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15kg/小时供给丙烯、0.3kg/小时供给乙烯,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15.0mol%。以聚合温度63℃、压力3.4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移送至内容积为2.4升的插入管,使该浆料气化进行气固分离后,将丙烯-乙烯共聚物粉末送入480升的气相聚合器中,的气相聚合器中,进行乙烯/丙烯嵌段共聚。连续供给丙烯、乙烯、氢,使得气相聚合器内的气体组成为乙烯/(乙烯+丙烯)=0.30(摩尔比)、氢/(乙烯+丙烯)=0.066(摩尔比)。以聚合温度70℃、压力1.2MPa/G进行聚合,得到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8)。 

使得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8)在80℃进行真空干燥。在表1中表示得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8)的特性。 

[制造例9] 

除了将聚合方法如下进行变化以外,采用与制造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 

(1)主聚合 

连续向内容积为58升的管状聚合器中以57kg/小时供给丙烯、2.5N升/小时供给氢、5.0g/小时供给作为固体催化剂成分的在制造例1的(3)中制造的催化剂浆料、2.3g/小时供给三乙基铝,以不存在气相的满液状态进行聚合。管状反应器的温度是30℃、压力是2.6MPa/G。该反应中的催化剂为M1类催化剂。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10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5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1.4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2mol%。以聚合温度60℃、压力2.5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11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1.4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2mol%。以聚合温度59℃、压力2.4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气化后进行气固分离,得到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 (R—1)。使得到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R—1)在80℃进行真空干燥。在表1中表示得到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R—1)的特性。 

[制造例10] 

除了将聚合方法如下进行变化以外,采用与制造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 

(1)主聚合 

连续向内容积为58升的管状聚合器中以57kg/小时供给丙烯、2.5N升/小时供给氢、4.9g/小时供给作为固体催化剂成分的在制造例1的(3)中制造的催化剂浆料、2.3g/小时供给三乙基铝,以在管状聚合器内不存在气相的满液状态进行聚合。管状反应器的温度是30℃、压力是2.7MPa/G。该反应中的催化剂为M1类催化剂。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10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5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3.9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28mol%。以聚合温度60℃、压力2.6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11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3.9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28mol%。以聚合温度59℃、压力2.5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气化后进行气固分离,得到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R—2)。使得到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R—2)在80℃进行真空干燥。在表1中表示得到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R—2)的特性。 

[制造例11] 

(1)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的调制 

将952g无水氯化镁、4420ml正癸烷和3906g2-乙基己醇在130℃加热2小时,得到均匀溶液。在该溶液中添加213g邻苯二甲酸酐,在130℃加热并进行1小时的搅拌混合,使邻苯二甲酸酐溶解。 

将如此得到的均匀溶液冷却到23℃后,用1小时将750ml该均匀溶液滴入2000ml保持在—20℃的四氯化钛中。滴加后,用4小时将得到的混合物的温度升温到110℃,到达110℃时,添加52.2g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一边维持该温度一边继续搅拌2小时。

接着,利用热过滤提取固体部,使该固体部再悬浊于2750ml的四氯化钛中,然后再在110℃的温度加热2小时。 

加热结束后,再次利用热过滤提取固体部,使用110℃的癸烷和己烷进行洗净,直至洗净液中不能检出钛化合物为止。 

将如上调制的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作为己烷浆料保存,将其一部分干燥,调查催化剂组成。 

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含有2重量%的钛、57重量%的氯、21重量%的镁和20重量%的DIBP。 

(2)预聚催化剂的制造 

向内容积为200升的带搅拌机的高压釜中导入56g过渡金属催化剂成分、8.0g三乙基铝、80升庚烷,保持内温在5℃,导入560g丙烯,一边搅拌60分钟一边使之反应。聚合结束后,使固体成分沉降,进行2次上清液的除去和利用庚烷的洗净。 

使得到的预聚催化剂再悬浊于精制庚烷中,加入庚烷进行调整,使得用过渡金属催化剂成分浓度表示为0.7g/升。该聚合催化剂,每1g过渡金属催化剂成分含有10g聚丙烯。 

(3)主聚合 

连续向内容积为1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中以1.1g/小时供给作为固体催化剂成分的催化剂浆料、4.5g/小时供给三乙基铝、12.5g/小时供给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以1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0.8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65mol%。以聚合温度65℃、压力2.7MPa/G进行聚合。该反应中的催化剂为ZN类催化剂。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10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18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3.4mol%,供给1-丁烯使得气相部的1-丁烯浓度为2.7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1.8mol%。以聚合温度65℃、压力2.5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气化后进行气固分离,得到丙烯类无规共聚物(r—1)。将得到的丙烯类无规共聚物(r—1)在80℃进行真空干燥。在表1中表示得到的丙烯类无规共聚物(r—1)的特性。

[表1] 

实施例1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在制造例1中制造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利用转鼓混合0.1重量份的热稳定剂IRGANOX1010(Ciba-Geigy株式会社商标)、0.1重量份的热稳定剂IRGAFOS168(Ciba-Geigy株式会社商标)、0.1重量份的硬脂酸钙,然后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混炼,调制粒料状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使用T模挤出机[规格型号GT-25A、株式会社塑料工学研究所生产],制膜成为流延膜(cast film)。在表2中表示成型品的物性。 

<熔融混炼条件> 

同向双螺杆混炼机:规格型号NR2-36、Nakatani Kikai株式会社生产 

混炼温度:180℃ 

螺杆转速:200rpm 

进料器转速:400rpm 

<膜成型> 

25mmΦT模挤出机:规格型号GT-25A、株式会社塑料工学研究所生产 

挤出温度:230℃ 

冷却辊温度:30℃ 

接受速度:8.5m/min 

膜厚:30μm 

实施例2 

除了将实施例1中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100重量份替换为在制造例2中制造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2)100重量份以外,同样进行。在表2中表示成型品的物性。 

实施例3 

除了将实施例1中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100重量份替换为在制造例3中制造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3)100重量份以外,同样进行。在表2中表示成型品的物性。 

实施例4 

除了将实施例1中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100重量份 替换为在制造例4中制造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4)100重量份以外,同样进行。在表2中表示成型品的物性。 

实施例5 

除了将实施例1中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100重量份替换为在制造例5中制造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5)100重量份以外,同样进行。在表2中表示成型品的物性。 

[比较例1] 

除了将实施例1中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100重量份替换为在制造例6中制造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6)100重量份以外,同样进行。在表2中表示成型品的物性。 

[比较例2] 

除了将实施例1中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100重量份替换为在制造例7中制造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7)100重量份以外,同样进行。在表2中表示成型品的物性。 

[比较例3] 

除了将实施例1中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100重量份替换为在制造例8中制造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8)100重量份以外,同样进行。在表2中表示成型品的物性。 

[比较例4] 

除了将实施例1中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100重量份替换为在制造例9中制造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R—1)100重量份以外,同样进行。在表2中表示成型品的物性。 

[比较例5] 

除了将实施例1中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100重量份替换为在制造例10中制造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R—2)100重量份以外,同样进行。在表2中表示成型品的物性。 

[比较例6] 

除了将实施例1中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100重量份替换为在制造例11中制造的丙烯类乙烯—丁烯无规共聚物(r—1)100重量份以外,同样进行。在表2中表示成型品的物性。

[表2] 

[比较例7] 

相对于组合80重量份的在制造例11中制造的丙烯类乙烯—丁烯无规共聚物(r—1)和20重量份的丙烯—丁烯无规共聚物橡胶(TAFMER XM7070(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商标)(B—d—1)的100重量份,利用转鼓混合0.1重量份的热稳定剂IRGANOX1010(Ciba-Geigy株式会社商标)、0.1重量份的热稳定剂IRGAFOS168(Ciba-Geigy株式会社商标)、0.1重量份硬脂酸钙,然后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混炼,调制粒料状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使用T模挤出机[规格型号GT-25A、株式会社塑料工学研究所生产],制膜成为流延膜。在表3中表示成型品的物性。 

<熔融混炼条件> 

同向双螺杆混炼机:规格型号NR2-36、Nakatani Kikai株式会社生产 

混炼温度:180℃ 

螺杆转速:200rpm 

进料器转速:400rpm。 

<膜成型> 

25mmΦT模挤出机:规格型号GT-25A、株式会社塑料工学研究所生产 

挤出温度:230℃ 

冷却辊温度:30℃ 

接受速度:8.5m/min 

膜厚:30μm 

[比较例8] 

除了将比较例7中的丙烯—丁烯无规共聚物橡胶(B—d—1)20重量份替换为丙烯—丁烯无规共聚物橡胶(TAFMER BL2481(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商标)(B—d—2)20重量份以外,同样进行。在表3中表示成型品的物性。 

在表3中汇总了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2)、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3)的膜物性与丙烯—乙烯—丁烯无规共聚物/丙烯—丁烯无规共聚物掺合物的比较。

如果将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与丙烯—乙烯—丁烯无规共聚物/丙烯—丁烯无规共聚物掺合物进行比较,则具有同等的低温热封温度,且加热处理时的透明性降低少,而且撞击强度良好。因此可知,利用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能够不掺合丙烯—丁烯无规共聚物而赋予低温热封性等功能。 

[表3] 

表3 

将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2)(熔点138℃)的各热封温度时的热封强度汇总在以下表示的表4和图1中。 

[表4] 

表4 

在图1中,以热封强度相对于热封温度的关系表示由熔点138℃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2)得到的膜的热封特性(在图中用“○”表示)。为了比较,一并记载由熔点为138℃、Dsol小于0.5重量%的丙烯类无规共聚物(R—1)得到的膜的热封特性(在图中用“□”表示)和由熔点为113℃、Dsol小于0.5重量%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R—2)得到的膜的热封特性(在图中用“△”表示)。 

如图1所示,尽管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2)的熔点为138℃,但却具有与熔点113℃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R—2)同等以上的低温热封性和热封强度。另外可知,显示与熔点138℃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2)同样的熔点138℃、但Dsol小于0.5重量%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R—2)几乎不含Dsol,所以与同熔点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2)相比,热封特性显著变差。 

上述熔点113℃的丙烯类无规共聚物(R—2)形成的膜具有良好的热封特性,但该熔点113℃的丙烯类无规共聚物(R—2)与熔点为138℃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2)相比,结晶化速度慢,所以具有制膜显著困难的特性。 

从这些结果判断,满足本发明特性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2)的低温热封性、热封强度良好,并且膜制膜性良好,能够适合作为热封剂使用。 

接着,以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的膜物性、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R—1)的膜特性和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R—2)的膜特性为例,对比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聚合物和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的膜特性。 

如表5所示可知,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与丙烯类无规共聚物相比,粘连系数高,但加热处理时的透明性几乎不下降,几乎没有渗出成分。并且,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的熔点为138℃,比较高,具有高耐热性,但是粘连系数高。 

利用这些特性,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能够适合用于自粘结型的能够再剥离的表面保护膜等。

[表5] 

表5 

[比较例9] 

用T模挤出机[规格型号GT-25A、株式会社塑料工学研究所生产]将聚乙烯树脂(MIRASON11(株式会社Prime Polymer商标)(C—1))制膜成为流延膜。在表6中表示成型品的物性。 

<膜成型> 

25mmΦT模挤出机:规格型号GT-25A、株式会社塑料工学研究所生产 

挤出温度:230℃ 

冷却辊温度:30℃ 

接受速度:8.5m/min 

膜厚:30μm。 

[比较例10] 

用T模挤出机[规格型号GT-25A、株式会社塑料工学研究所生产]将聚乙烯树脂(15100C、株式会社Prime Polymer商标(C—2))制膜成为流延膜。在表6中表示成型品的物性。 

<膜成型> 

25mmΦT模挤出机:规格型号GT-25A、株式会社塑料工学研究所生产 

挤出温度:230℃ 

冷却辊温度:30℃

接受速度:8.5m/min 

膜厚:30μm。 

在表6中汇总了比较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2)和聚乙烯树脂的膜物性的结果。 

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2)具有与聚乙烯树脂(C—1)同等的低温热封性,但拉伸弹性模量高。因此,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2)相对于现在使用的聚乙烯树脂制密封膜,能够实现膜的薄壁化。 

[表6] 

表6 

[制造例12] 

除了将聚合方法如下进行变化以外,采用与制造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 

(1)主聚合 

连续向内容积为58升的管状聚合器中以40kg/小时供给丙烯、5N升/小时供给氢、2.6g/小时供给作为固体催化剂成分的在制造例1的(3)中制造的催化剂浆料、1.6g/小时供给三乙基铝,以在管状聚合器内不存在气相的满液状态进行聚合。管状反应器的温度是30℃、压力是3.2MPa/G。该反应中的催化剂为M1类催化剂。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10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45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0.8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4mol%。以聚合温度72℃、压力3.1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0.8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4mol%。以聚合温度71℃、压力3.0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0.8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4mol%。以聚合温度70℃、压力3.0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进行共聚。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11mol%。供给乙烯使得保持聚合温度61℃、压力2.9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气化后进行气固分离,得到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9)。使得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9)在80℃进行真空干燥。在表7中表示得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9)的特性。 

[制造例13] 

除了将聚合方法如下进行变化以外,采用与制造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 

(1)主聚合 

连续向内容积为58升的管状聚合器中以40kg/小时供给丙烯、5N升/小时供给氢、2.6g/小时供给作为固体催化剂成分的在上述制造例1的(3)中制造的催化剂浆料、1.6g/小时供给三乙基铝,以在管状聚合器内不存在气相的满液状态进行聚合。管状反应器的温度是30℃、压力是3.2MPa/G。该反应中的催化剂为M1类催化剂。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10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45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0.8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4mol%。以聚合温度72℃、压力3.1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0.8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4mol%。以聚 合温度71℃、压力3.0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0.8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4mol%。以聚合温度70℃、压力3.0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进行共聚。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11mol%。供给乙烯使得保持聚合温度61℃、压力2.9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气化后进行气固分离,得到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0)。使得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0)在80℃进行真空干燥。在表7中表示得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0)的特性。 

[制造例14] 

(1)固体催化剂载体的制造 

在容积为1升的蒸馏烧瓶中取样300g的SiO2,加入800ml甲苯,进行浆料化。接着,将浆料移液至容积为5升的4口烧瓶,加入260ml甲苯。导入2830ml甲基铝氧烷(以下为MAO)—甲苯溶液(ALBEMARLE社生产,10wt%溶液),保持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用1小时升温到110℃,反应4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室温。冷却后,取出上清液甲苯,用新的甲苯进行置换,直至置换率为95%。 

(2)固体催化剂成分的制造(金属催化剂成分向载体的载持) 

在手套箱中,在容积为5升的4口烧瓶中称取2.0g按照WO2006/068308号的记载合成的[3-(1′,1′,4′,4′,7′,7′,10′,10′-八甲基八氢二苯并[b,h]芴基)(1,1,3-三甲基-5-叔丁基-1,2,3,3a-四氢戊搭烯)二氯化锆(M2)。将烧瓶从手套箱取出,在氮气下加入0.46升甲苯和1.4升在上述(1)中调制的MAO/SiO2/甲苯浆料,搅拌30分钟,进行载持。得到的[3-(1′,1′,4′,4′,7′,7′,10′,10′-八甲基八氢二苯并[b,h]芴基)(1,1,3-三甲基-5-叔丁基-1,2,3,3a-四氢戊搭烯)二氯化锆/MAO/SiO2/甲苯浆料,用正庚烷进行99%置换,使最终的浆料量为4.5升。该操作在室温进行。 

(3)预聚催化剂的制造

向内容积为200升的带搅拌机的高压釜中导入202g在上述(2)中调制的固体催化剂成分、109ml三乙基铝、100升庚烷,保持内温在15~20℃,导入2020g乙烯,一边搅拌180分钟一边使之反应。聚合结束后,使固体成分沉降,进行2次上清液的除去和利用庚烷的洗净。使得到的预聚催化剂再悬浊于精制庚烷中,用庚烷进行调整,使得用固体催化剂成分浓度表示为2g/升。该预聚催化剂,每1g固体催化剂成分含有10g聚乙烯。 

(4)主聚合 

连续向内容积为58升的管状聚合器中以40kg/小时供给丙烯、5N升/小时供给氢、1.6g/小时供给作为固体催化剂成分的在上述制造例13的(3)中制造的催化剂浆料、1.0g/小时供给三乙基铝,以在管状聚合器内不存在气相的满液状态进行聚合。管状反应器的温度是30℃、压力是3.2MPa/G。该反应中的催化剂为M2类催化剂。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10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45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0.7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5mol%。以聚合温度72℃、压力3.1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0.7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5mol%。以聚合温度71℃、压力3.0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0.7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5mol%。以聚合温度70℃、压力3.0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进行共聚。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11mol%。供给乙烯使得保持聚合温度61℃、压力2.9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气化后进行气固分离,得到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1)。将得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1)在80℃进行真 空干燥。在表7中表示得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1)的特性。 

[制造例15] 

除了将聚合方法如下进行变化以外,采用与制造例14同样的方法进行。 

(1)主聚合 

连续向内容积为58升的管状聚合器中以40kg/小时供给丙烯、5N升/小时供给氢、1.6g/小时供给作为固体催化剂成分的在制造例13的(3)中制造的催化剂浆料、1.0g/小时供给三乙基铝,以在管状聚合器内不存在气相的满液状态进行聚合。管状反应器的温度是30℃、压力是3.2MPa/G。该反应中的催化剂为M2类催化剂。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10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45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0.7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5mol%。以聚合温度72℃、压力3.1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0.7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5mol%。以聚合温度71℃、压力3.0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0.7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5mol%。以聚合温度70℃、压力3.0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进行共聚。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11mol%。供给乙烯使得保持聚合温度61℃、压力2.9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气化后进行气固分离,得到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2)。使得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2)在80℃进行真空干燥。在表7中表示得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2)的特性。 

[制造例16] 

除了将聚合方法如下进行变化以外,采用与制造例1同样的方法 进行。 

(1)主聚合 

连续向内容积为58升的管状聚合器中以40kg/小时供给丙烯、5N升/小时供给氢、2.6g/小时供给作为固体催化剂成分的在上述制造例1的(3)中制造的催化剂浆料、1.6g/小时供给三乙基铝,以不存在气相的满液状态进行聚合。管状反应器的温度是30℃、压力是3.2MPa/G。该反应中的催化剂为M1类催化剂。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10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45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0.8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4mol%。以聚合温度72℃、压力3.1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0.8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4mol%。以聚合温度71℃、压力3.0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0.8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4mol%。以聚合温度70℃、压力3.0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共聚。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11mol%。供给乙烯使得保持聚合温度54℃、压力2.9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气化后进行气固分离,得到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3)。使得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3)在80℃进行真空干燥。在表7中表示得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3)的特性。 

[制造例17] 

除了将聚合方法如下进行变化以外,采用与制造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 

(1)主聚合 

连续向内容积为58升的管状聚合器中以40kg/小时供给丙烯、5N 升/小时供给氢、2.6g/小时供给作为固体催化剂成分的在上述制造例1的(3)中制造的催化剂浆料、1.6g/小时供给三乙基铝,以在管状聚合器内不存在气相的满液状态进行聚合。管状反应器的温度是30℃、压力是3.2MPa/G。该反应中的催化剂为M1类催化剂。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10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45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0.8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8mol%。以聚合温度72℃、压力3.1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0.8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8mol%。以聚合温度71℃、压力3.0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0.8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8mol%。以聚合温度70℃、压力3.0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进行共聚。向聚合器以1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2mol%。供给乙烯使得保持聚合温度61℃、压力2.9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气化后进行气固分离,得到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4)。使得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4)在80℃进行真空干燥。在表7中表示得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4)的特性。 

[制造例18] 

除了将聚合方法如下进行变化以外,采用与制造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 

(1)主聚合 

连续向内容积为58升的管状聚合器中以57kg/小时供给丙烯、2.5N升/小时供给氢、4.2g/小时供给作为固体催化剂成分的在上述制造例1的(3)中制造的催化剂浆料、2.6g/小时供给三乙基铝,以在管状聚合器内不存在气相的满液状态进行聚合。管状反应器的温度是30℃、压 力是2.6MPa/G。该反应中的催化剂为M1类催化剂。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10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5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0.8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4mol%。以聚合温度60℃、压力2.5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11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0.8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4mol%。以聚合温度59℃、压力2.4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气化后进行气固分离,得到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R—3)。使得到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R—3)在80℃进行真空干燥。在表7中表示得到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R—3)的特性。 

[制造例19] 

除了将聚合方法如下进行变化以外,采用与制造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 

(1)主聚合 

连续向内容积为58升的管状聚合器中以57kg/小时供给丙烯、2.5N升/小时供给氢、3.1g/小时供给作为固体催化剂成分的在上述制造例1的(3)中制造的催化剂浆料、1.9g/小时供给三乙基铝,以在管状聚合器内不存在气相的满液状态进行聚合。管状反应器的温度是30℃、压力是2.7MPa/G。该反应中的催化剂为M1类催化剂。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10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5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2.7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4mol%。以聚合温度60℃、压力2.6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11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乙烯使得气相部的乙烯浓度为2.7mol%,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0.4mol%。以聚合温度59℃、压力2.5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气化后进行气固分离,得到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R—4)。使得到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R—4)在80℃进行真空 干燥。在表7中表示得到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R—4)的特性。 

[制造例20] 

除了将聚合方法如下进行变化以外,采用与制造例8同样的方法进行。 

(1)主聚合 

连续向内容积为58升的管状聚合器中以30kg/小时供给丙烯、0.2kg/小时供给乙烯、250N升/小时供给氢、0.4g/小时供给作为固体催化剂成分的催化剂浆料、1.9g/小时供给三乙基铝、1.9g/小时供给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以在管状聚合器内不存在气相的满液状态进行聚合。管状反应器的温度是65℃、压力是3.6MPa/G。该反应中的催化剂为ZN类催化剂。 

将得到的浆料送往内容积为1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再进行聚合。向聚合器以15kg/小时供给丙烯、0.2kg/小时供给乙烯,并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5.0mol%。以聚合温度63℃、压力3.4MPa/G进行聚合。 

将得到的浆料移送至内容积为2.4升的插入管,使该浆料气化进行气固分离后,将丙烯-乙烯共聚物粉末送入480升的气相聚合器中,进行乙烯/丙烯嵌段共聚。连续供给丙烯、乙烯、氢,使得气相聚合器内的气体组成为,乙烯/(乙烯+丙烯)=0.11(摩尔比)、氢/(乙烯+丙烯)=0.024(摩尔比)。以聚合温度70℃、压力1.2MPa/G进行聚合,得到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5)。 

使得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5)在80℃进行真空干燥。在表7中表示得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5)的特性。 

[制造例21] 

除了将聚合方法如下进行变化以外,采用与制造例8同样的方法进行。 

(1)主聚合 

向内容积为500升的带搅拌机的容器聚合器中以130kg/小时供给丙烯,并供给氢使得气相部的氢浓度为5mol%。连续以1.3g/小时供给作为固体催化剂成分的在比较例5的(3)中制造的催化剂浆料、5.9g/小时供给三乙基铝、5.9g/小时供给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聚合温度 是65℃、压力是3.0MPa/G。该反应中的催化剂为ZN类催化剂。 

将得到的浆料气化后进行气固分离,得到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橡胶(R—5)。使得到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橡胶(R—5)在80℃进行真空干燥。在表7中表示得到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橡胶(R—5)的物性。 

[制造例22] 

除了将聚合方法如下进行变化以外,采用与制造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 

(1)主聚合 

充分进行氮气置换,向处于10℃的内容积为30升的SUS制高压釜中导入9kg液体丙烯,并导入分压为0.5MPa的乙烯。一边充分搅拌一边加温到45℃,用氮气从催化剂装入用罐向高压釜中加压压入作为固体催化剂成分的0.6g/庚烷300ml和三乙基铝0.5ml的混合溶液。该反应中的催化剂为M1类催化剂。 

在60℃进行20分钟聚合后,添加甲醇,停止聚合。聚合结束后,清除丙烯,充分进行氮气置换,分离聚合物(B—a—1)。在80℃进行真空干燥。在表7中表示得到的丙烯类共聚物(B—a—1)的物性。

[表7] 

实施例6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在制造例12中制造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9),利用转鼓混合0.3重量份的晶核剂ADKSTAB NA21(旭电化株式会社商标)、0.1重量份的热稳定剂IRGANOX1010(Ciba-Geigy株式会社商标)、0.1重量份的热稳定剂IRGAFOS168(Ciba-Geigy株式会社商标)、0.1重量份的硬脂酸钙,然后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混炼,调制粒料状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使用注射成型机形成ASTM试验片和四边形板(HAZE、高速面冲击测定用)。在表8中表示成型品的机械物性。 

<熔融混炼条件> 

同向双螺杆混炼机:规格型号NR2-36、Nakatani Kikai株式会社生产 

混炼温度:190℃ 

螺杆转速:200rpm 

进料器转速:400rpm。 

<ASTM试验片注射成型条件> 

注射成型机:规格型号IS100、东芝机械株式会社生产 

料筒温度:190℃ 

模具温度:40℃。 

<四边形板注射成型条件> 

注射成型机:规格型号AUTOSHOT Tseries MODEL100D、FANUC株式会社生产 

料筒温度:210℃ 

模具温度:40℃。 

实施例7 

除了将实施例6中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9)100重量份替换为在制造例13中制造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0)100重量份以外,同样进行。在表8中表示成型品的物性。 

实施例8 

除了将实施例6中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9)100重量份替换为在制造例14中制造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1)100重 量份以外,同样进行。在表8中表示成型品的物性。 

实施例9 

除了将实施例6中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9)100重量份替换为在制造例15中制造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2)100重量份以外,同样进行。在表8中表示成型品的物性。 

实施例10 

除了将实施例6中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9)100重量份替换为在制造例16中制造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3)100重量份以外,同样进行。在表8中表示成型品的物性。 

[比较例11] 

除了将实施例6中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9)100重量份替换为在制造例17中制造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4)100重量份以外,同样进行。在表8中表示成型品的物性。 

[比较例12] 

除了将实施例6中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9)100重量份替换为在制造例18中制造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R—3)100重量份以外,同样进行。在表8中表示成型品的物性。 

[比较例13] 

除了将实施例6中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9)100重量份替换为在制造例19中制造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R—4)100重量份以外,同样进行。在表8中表示成型品的物性。 

[比较例14] 

除了将实施例6中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9)100重量份替换为在制造例20中制造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5)100重量份以外,同样进行。在表8中表示成型品的物性。 

[比较例15] 

除了将实施例6中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9)100重量份替换为在制造例21中制造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R—5)100重量份以外,同样进行。在表8中表示成型品的物性。

[表8] 

实施例11 

相对于组合95重量份的在制造例14中制造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1)和5重量份的聚乙烯树脂(Evolue SP0510,株式会社Prime Polymer商标)(C—3)的100重量份,利用转鼓混合0.3重量份的晶核剂ADKSTAB NA21(旭电化株式会社商标)、0.1重量份的热稳定剂IRGANOX1010(Ciba-Geigy株式会社商标)、0.1重量份的热稳定剂IRGAFOS168(Ciba-Geigy株式会社商标)、0.1重量份的硬脂酸钙,然后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混炼,调制粒料状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用注射成型机形成ASTM试验片和四边形板(HAZE、高速面冲击测定用)。在表9中表示成型品的机械物性。 

<熔融混炼条件> 

同向双螺杆混炼机:规格型号NR2-36、Nakatani Kikai株式会社生产 

混炼温度:190℃ 

螺杆转速:200rpm 

进料器转速:400rpm。 

<ASTM试验片注射成型条件> 

注射成型机:规格型号IS100、东芝机械株式会社生产 

料筒温度:190℃ 

模具温度:40℃。 

<四边形板注射成型条件> 

注射成型机:规格型号AUTOSHOT Tseries MODEL100D、FANUC株式会社生产 

料筒温度:210℃ 

模具温度:40℃。 

实施例12 

相对于组合80重量份的在制造例18中制造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R—3)和20重量份的在制造例21中制造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橡胶(B—a—1)的100重量份,利用转鼓混合0.3重量份的晶核剂ADKSTAB NA21(旭电化株式会社商标)、0.1重量份的热稳定剂IRGANOX1010(Ciba-Geigy株式会社商标)、0.1重量份的热稳定剂 IRGAFOS168(Ciba-Geigy株式会社商标)、0.1重量份的硬脂酸钙,然后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混炼,调制粒料状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用注射成型机形成ASTM试验片和四边形板(HAZE、高速面冲击测定用)。在表9中表示成型品的机械物性。 

<熔融混炼条件> 

同向双螺杆混炼机:规格型号NR2-36、Nakatani Kikai株式会社生产 

混炼温度:190℃ 

螺杆转速:200rpm 

进料器转速:400rpm。 

<ASTM试验片注射成型条件> 

注射成型机:规格型号IS100、东芝机械株式会社生产 

料筒温度:190℃ 

模具温度:40℃。 

<四边形板注射成型条件> 

注射成型机:规格型号AUTOSHOT Tseries MODEL100D、FANUC株式会社生产 

料筒温度:210℃ 

模具温度:40℃。 

[表9] 

表9 

在表10中表示对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1)和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橡胶(R—5)的注射成型品机械物性进行比较的结果。 

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11)具有与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橡胶(R—5)同等的透明性,但耐冲击性、加热变形温度高。由此判断,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能够适合在需要进行耐热处理、且要求透明性和耐冲击性的食品容器、医疗容器中使用。 

[表10] 

表10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具有正癸烷不溶部分(Dinsol)为低熔点、正癸烷可溶部分(Dsol)为高分子量且组成分布窄的特性,该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或含有该共聚物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在膜用途中,低温热封性、透明性、耐冲击性、热收缩性优异;在注射成型用途、注射拉伸成型用途、中空成型用途中,耐热性和刚性、耐冲击性优异。因此,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或丙烯类树脂组合物适合用于各种包装用低温密封、食品包装用蒸煮膜、热收缩性膜、热收缩性标签、表面保护用粘结性膜、医疗用包装膜、医疗用容器、食品用容器、饮料用容器等各种成型体用途。

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含有该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和由其形成的成型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含有该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和由其形成的成型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含有该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和由其形成的成型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含有该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和由其形成的成型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含有该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和由其形成的成型体.pdf(4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410426 B (45)授权公告日 2012.05.09 CN 101410426 B *CN101410426B* (21)申请号 200780011526.8 (22)申请日 2007.03.27 092184/2006 2006.03.29 JP 092185/2006 2006.03.29 JP C08F 297/08(2006.01) C08L 53/00(2006.01) (73)专利权人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专利权人 普瑞曼聚合物株式会社 (72)发明人 板仓启太 桥诘聪 武居邦彦 船谷宗人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

2、代理有限 公司 11322 代理人 龙淳 JP 2005132992 A,2005.05.26, 段 0018-0096. JP 2005132979 A,2005.05.26, 段 0018-0094. JP 2005314621 A,2005.11.10, 段 0016-0101. JP 2002356526 A,2002.12.13, 段 0012-0093. JP 2004051801 A,2004.02.19, 段 0010-0011, 0093-0105. JP 2005248156 A,2005.09.15, 段 0018-0195. (54) 发明名称 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

3、含有该共聚物的树 脂组合物和由其形成的成型体 (57) 摘要 本 发 明 为 一 种 丙 烯 类 无 规 嵌 段 共 聚 物 (A), 其特征在于 : 其为熔体流动速率在 0.1 100g/10min 的范围、 熔点在 100 155的范围 的丙烯类嵌段共聚物, 包括室温不溶于正癸烷的 部分 (Dinsol)90 60 重量和室温可溶于正癸烷 的部分 (Dsol)10 40 重量, 上述 Dinsol满足要件 (1) (3), 上述 Dsol满足要件 (4) (6)。本发明 还提供使用该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或含有 该共聚物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的片材、 膜、 注射成 型体、 中空成型体、。

4、 注射拉伸吹塑成型体、 纤维等 成型品。(1)Dinsol由 GPC 求出的分子量分布 (Mw/ Mn)是1.03.5, (2)Dinsol中来自乙烯的骨架的含 量是 0.5 13 摩尔, (3)Dinsol中丙烯的 2, 1- 插 入结合量与1, 3-插入结合量之和是0.2摩尔以 下, (4)Dsol的由GPC求出的分子量分布(Mw/Mn)是 1.0 3.5, (5)Dsol在 135十氢化萘中的特性粘 度 是 1.5 4dl/g, (6)Dsol中来自乙烯的骨 架的含量是 15 35 摩尔。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08.09.27 (86)PCT申请的申。

5、请数据 PCT/JP2007/056302 2007.03.27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07/116709 JA 2007.10.18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寿建宏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3 页 附图 1 页 CN 101410426 B1/2 页 2 1. 一种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其特征在于 : 该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通过以下 (i) 或 (ii) 的方法制造, (i) 在茂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 在第一聚合工序中使丙烯与乙烯共聚, 制造丙烯 - 乙烯 无规共聚物,。

6、 接着在第二聚合工序中制造丙烯 - 乙烯无规共聚物橡胶而得到所述丙烯类无 规嵌段共聚物 (A), (ii) 在茂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 分别制造在所述 (i) 的第一聚合工序中制造的丙 烯 - 乙烯无规共聚物和在所述 (i) 的第二聚合工序中制造的丙烯 - 乙烯无规共聚物橡胶, 然后使用物理方法将它们混合而制得所述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该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为按照 ASTM D1238、 以 230、 负荷 2.16kg 测定的熔体 流动速率在 0.1 100g/10min 的范围、 熔点在 100 155的范围的丙烯类嵌段共聚物, 包括以所述丙烯 - 乙烯无规共聚物为主要成。

7、分的室温不溶于正癸烷的部分 (Dinsol)90 60 重量和以所述丙烯 - 乙烯无规共聚物橡胶为主要成分的室温可溶于正癸烷的部分 (Dsol)10 40 重量, 所述 Dinsol满足要件 (1) (3), 所述 Dsol满足要件 (4) (6), (1)Dinsol由 GPC 求出的分子量分布 (Mw/Mn) 是 1.0 3.5, (2)Dinsol中来自乙烯的骨架的含量是 0.5 13 摩尔, (3)Dinsol中丙烯的 2, 1- 插入结合量与 1, 3- 插入结合量之和是 0.2 摩尔以下, (4)Dsol的由 GPC 求出的分子量分布 (Mw/Mn) 是 1.0 3.5, (5)D。

8、sol在 135十氢化萘中的特性粘度 是 1.5 4dl/g, (6)Dsol中来自乙烯的骨架的含量是 15 35 摩尔。 2. 一种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其特征在于 : 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 和相对100重量份的该丙烯类无规 嵌段共聚物 (A) 为 0.05 0.5 重量份的晶核剂 (D)。 3. 一种丙烯类树脂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 弹性体(B)和/或聚乙烯树脂(C)。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相对于 100 重量份的所述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以 0 。

9、50 重量份范围内的量配 合弹性体 (B), 以 0 50 重量份范围内的量配合聚乙烯树脂 (C), 其中, 弹性体 (B) 和聚乙 烯树脂 (C) 不同时为 0 重量份。 5.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相对于 100 重量份的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含有 0.05 0.5 重量份的晶核剂 (D)。 6. 一种丙烯类树脂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在 100 重量份的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中, 含有 0.05 0.5 重量份的晶 核剂 (D)。 7.由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或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得到 。

10、的片材或膜。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片材或膜, 其特征在于 : 片材或膜是密封膜。 9.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片材或膜, 其特征在于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410426 B2/2 页 3 片材或膜是蒸煮膜用密封膜。 10.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片材或膜, 其特征在于 : 片材或膜是粘结膜。 11.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片材或膜, 其特征在于 : 片材或膜是表面保护膜。 12. 由权利要求 1 6 中任一项所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或丙烯类树脂组合 物得到的注射成型体。 13. 由权利要求 1 6 中任一项所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或丙烯类树脂组合 。

11、物得到的中空成型体。 14. 由权利要求 1 6 中任一项所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或丙烯类树脂组合 物得到的注射拉伸吹塑成型体。 15. 一种成型体, 其特征在于 : 由权利要求 1 6 中任一项所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或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形 成的成型体是食品容器。 16. 一种成型体, 其特征在于 : 由权利要求 1 6 中任一项所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或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形 成的成型体是医疗用器具。 17. 由权利要求 1 6 中任一项所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或丙烯类树脂组合 物得到的纤维。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410426 B1/4。

12、3 页 4 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含有该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和由 其形成的成型体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含有该共聚物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和由其形 成的成型体。 背景技术 0002 通常, 聚丙烯树脂的化学特性、 物理特性和成型加工性优异, 而且廉价, 因而在广 泛用途中使用。例如, 使用齐格勒纳塔类催化剂使丙烯与乙烯共聚而制造的丙烯类无规 共聚物, 由于透明性、 轻量性、 柔软性、 耐热性优异, 因而用作食品包装用热封膜和收缩膜等 膜或片材, 和服装箱、 食品容器以及医疗容器等注射成型用途、 家用洗涤剂容器等中空成型 品、 饮料容器和调料容器等注射拉伸成型品等。但。

13、是, 近年来, 因为社会要求以轻量化为背 景由其它塑料原料代替、 以及以减少 CO2排放量为背景的成型过程有效化所带来的节省能 源化、 生活方式多样化带来的对舒适性的追求, 所以, 需要开发比现有的丙烯类无规共聚物 具有更高功能的聚丙烯树脂。 0003 基于这些开发要求, 公开了关于在茂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制造的丙烯类无规共聚 物的发明。 例如, 在日本专利特开平02173016号公报中公开了将低熔点的丙烯类无规共 聚物应用于低温热封剂。 如果根据该公报中公开的方法, 则能够缩短各种包装的热封工序。 但是, 在该公报的方法中, 为了减缓薄膜制膜时的固化速度, 需要改善膜冷却工序, 并且, 有 时。

14、在一部分食品包装中要求进一步的低温热封性。在日本专利特开 2002249167 号公报 中公开了将低熔点的丙烯类无规共聚物应用于热收缩性收缩标签用膜。 如果根据该公报中 公开的方法, 则热收缩率增大, 但存在膜的刚性下降的问题。 0004 并且, 在日本专利特开平 06192332 号公报中公开了茂金属催化剂类丙烯类无 规共聚物在注射成型品的应用。 如果根据该公报中公开 的方法, 则能够得到刚性和透明性 均优异的注射成型品, 但存在耐冲击性差的问题。 0005 作为改进在茂金属催化剂存在下制造的丙烯类无规共聚物的缺点的方法, 可以考 虑在上述丙烯类无规共聚物中添加弹性体成分的方法。这里, 作为。

15、考虑制造工序的简便 化、 节省能源化的制造方法, 例如, 在日本专利特表 2005529227 号公报和日本专利特开 2005132979号公报中公开了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及其制造方法, 在茂金属催化剂的存 在下, 在第一工序中调制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 在第二工序中制造乙烯含量多于第一工序 的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弹性体。但是, 上述公报中公开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在保持利 用各种催化剂性能在第二工序中制造的丙烯乙烯共聚物弹性体的分子量低、 刚性高、 粘 连性等特性优异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所具有的特性的状态下, 难以再赋予耐冲击性、 撕裂强度等物性。 0006 专利文献 1 : 日本专利特开平 。

16、02173016 号公报 0007 专利文献 2 : 日本专利特开 2002249167 号公报 0008 专利文献 3 : 日本专利特开平 06192332 号公报 说 明 书 CN 101410426 B2/43 页 5 0009 专利文献 4 : 日本专利特表 2005529227 号公报 0010 专利文献 5 : 日本专利特开 2005132979 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1 本发明涉及解决了上述那样问题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或含有该共聚物的树 脂组合物, 其目的在于, 提供特别适宜用作食品等被包装物的密封用包装材料的膜、 片材、 层叠体, 和特别适宜用于需要耐热性、 透明性、 耐冲。

17、击性的食品容器等的注射成型体、 中空 成型体、 注射吹塑成型体、 以及食品容器和医疗器具等成型体, 和纤维。 0012 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的特征在于 : 其为熔体流动速率在 0.1 100g/10min 的范围、 熔点在 100 155的范围的丙烯类嵌段共聚物, 包括室温不溶于正 癸烷的部分 (Dinsol)90 60 重量和室温可溶于正癸烷的部分 (Dsol)10 40 重量, 上述 Dinsol满足要件 (1) (3), 上述 Dsol满足要件 (4) (6), 0013 (1)Dinsol由 GPC 求出的分子量分布 (Mw/Mn) 是 1.0 3.5, 0014 (。

18、2)Dinsol中来自乙烯的骨架的含量是 0.5 13 摩尔, 0015 (3)Dinsol中丙烯的 2, 1- 插入结合量与 1, 3- 插入结合量之和是 0.2 摩尔以下, 0016 (4)Dsol的由 GPC 求出的分子量分布 (Mw/Mn) 是 1.0 3.5, 0017 (5)Dsol在 135十氢化萘中的特性粘度 是 1.5 4dl/g, 0018 (6)Dsol中来自乙烯的骨架的含量是 15 35 摩尔。 0019 并且, 本发明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含有上述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0020 优选上述丙烯类嵌段共聚物是使用茂金属催化剂类聚合而得到的共聚物。 0021 另外, 。

19、本发明的片材、 膜、 注射成型体、 中空成型体、 注射吹塑成型体, 以及食品容 器和医疗用器具等成型体和纤维, 由上述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或丙烯类树脂组合物 形成。 0022 采用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含有该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 能够得到 不仅低温热封性、 低温耐冲击性、 热收缩性优异, 而且制膜性也优异的膜或片材, 能够适宜 用于密封用膜、 收缩膜、 收缩标签等。并且, 能够得到耐热性、 透明性、 耐冲击性优异的注射 成型体、 注射拉伸成型体、 中空成型体, 能够适宜用作食品容器、 医疗容器等。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表示使用作为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的。

20、例子的(A-2)形成的膜的 热封温度和热封强度的例子的曲线图。并且, 在图 1 中还一并表示使用丙烯 - 乙烯无规共 聚物 (R-1) 形成的膜和使用丙烯 - 乙烯无规共聚物 (R-2) 形成的膜的热封温度和热封强度 的关系。 0024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 对于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含有该共聚物的丙烯类树脂组合 物和由它们形成的各种成型体进行详细说明。 0026 0027 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优选在茂金属催化剂类的 存在下, 在第一 聚合工序中使丙烯与乙烯共聚, 制造作为丙烯类嵌段共聚物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 接 说 明 书 CN 101410。

21、426 B3/43 页 6 着在第二聚合工序中制造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橡胶而得到。 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 熔体流动速率在0.1100g/10min的范围, 熔点在100155的范围, 包括以在第一聚合 工序中制造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为主要成分的室温不溶于正癸烷的部分 (Dinsol)90 60 重量、 和以在第二聚合工序中制造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橡胶为主要成分的室温可 溶于正癸烷的部分 (Dsol)10 40 重量。其中, 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的熔体流动速 率、 熔点、 室温不溶于正癸烷的部分 (Dinsol) 的重量分率、 室温可溶于正癸烷的部分 (Dsol) 的 重量分率,。

22、 能够根据各种成型体用途适当变化。 0028 这里, 优选丙烯类嵌段共聚物是使用茂金属催化剂类聚合而得到的共聚物。 0029 并且, 在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中, 上述 Dinsol满足要件 (1) (3), 且上述 Dsol满足要件 (4) (6)。 0030 (1)Dinsol的由 GPC 求出的分子量分布 (Mw/Mn) 是 1.0 3.5, 0031 (2)Dinsol中来自乙烯的骨架的含量是 0.5 13 摩尔, 0032 (3)Dinsol中丙烯的 2, 1- 插入结合量与 1, 3- 插入结合量之和是 0.2 摩尔以下, 0033 (4)Dsol的由 GPC 求出。

23、的分子量分布 (Mw/Mn) 是 1.0 3.5, 0034 (5)Dsol在 135十氢化萘中的特性粘度 是 1.5 4dl/g, 0035 (6)Dsol中来自乙烯的骨架的含量是 15 35 摩尔。 0036 下面, 对于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所具备的上述要件 (1) (6) 进 行详细说明。 0037 要件 (1) 0038 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A)的室温不溶于正癸烷的部分(Dinsol)的由GPC 求出的分子量分布 (Mw/Mn) 为 1.0 3.5, 优选为 1.5 3.2, 更优选为 2.0 3.0。这样, 对于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中所含。

24、有的室温不溶于正癸烷的部分 (Dinsol), 之 所以能够使由 GPC 求出的分子量分布 (Mw/Mn) 如上述那样窄, 是因为使用茂金属催化剂类 作为催化剂的缘故。并且, 如果 Mw/Mn 大于 3.5, 则由 于低分子量成分增加, 因而发生膜的 溶出, 加热处理后的透明性下降。另外, 如果 Mw/Mn 大于 3.5, 则在注射成型体、 注射拉伸成 型体、 中空成型体等中, 在加热灭菌处理后透明性下降。 0039 要件 (2) 0040 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的室温不溶于正癸烷的部分 (Dinsol) 中的来 自乙烯的骨架的含量为 0.5 13 摩尔, 优选为 0.7 10。

25、 摩尔, 更优选为 1.0 8 摩 尔。如果 Dinsol中的来自乙烯的骨架的含量小于 0.5 摩尔, 则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的熔点 (Tm) 增高, 各种成型体中的透明性下降, 同时低温热封性恶化。另外, 如果 Dinsol 中的来自乙烯的骨架的含量大于 13 摩尔, 则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的熔点降低, 出 现膜的制膜性下降、 各种成型体在高温下的刚性下降等不良。 0041 要件 (3) 0042 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的室温不溶于正癸烷的部分 (Dinsol) 中的丙 烯的 2, 1- 插入结合量与 1, 3- 插入结合量之和为 0.2 摩尔以下, 优选。

26、为 0.1 摩尔以下。 在 Dinsol中的丙烯的 2, 1- 插入结合量与 1, 3- 插入结合量之和大于 0.2 摩尔的情况下, 丙 烯与乙烯的无规共聚性下降, 结果, 由于室温可溶于正癸烷的部分(Dsol)中的丙烯乙烯共 聚物橡胶的组成分布变广, 所以各种成型体的耐冲击性下降, 并且出现加热处理后透明性 说 明 书 CN 101410426 B4/43 页 7 下降等不良。 0043 要件 (4) 0044 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的室温可溶于正癸烷的部分 (Dsol) 的由 GPC 求出的分子量分布 (Mw/Mn) 为 1.0 3.5, 优选为 1.2 3.0, 更优选为。

27、 1.5 2.5。这样, 对于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的室温可溶于正癸烷的部分 (Dsol), 之所以能够 使由 GPC 求出的分子量分布 (Mw/Mn) 如上述那样窄, 是因为使用茂金属催化剂类作为催化 剂的缘故。并且, 如果 Mw/Mn 大于 3.5, 则由于 Dsol中低分子量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橡胶 增加, 所以出现各种成型体中耐冲击性下降、 加热处理后的透明性恶化、 保管成型体时的粘 连等不良。 0045 要件 (5) 0046 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的室温可溶于正癸烷的部分 (Dsol) 在 135 十氢化萘中的特性粘度 为 1.5 4dl/g, 优选为。

28、大于 1.5dl/g、 3.5dl/g 以下, 更优选 为 1.8 3.5dl/g, 最优选为 2.0 3.0dl/g。在这种无规嵌段共聚物的制造中, 使用在本 发明中适于使用的茂金属催化剂类以外的催化剂, 制造特性粘度大于1.5dl/g的丙烯 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是极其困难的, 特别是制造特性粘度 为 1.8dl/g 以上的丙烯类 无规嵌段共聚物 (A) 几乎是不可能的。另外, 如果可溶部分 Dsol的 135十氢化萘中的特性 粘度 大于 4dl/g, 则在第二聚合工序中制造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橡胶时, 微量地副 产出超高分子量或高乙烯量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橡胶。 该微量副产的丙烯乙烯无规。

29、共 聚物橡胶, 因为在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中不均匀地存在, 所以出现各种成型体中的 耐冲击性下降、 在膜和片材中产生鱼眼等外观不良。 0047 要件 (6) 0048 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的室温可溶于正癸烷的部分 (Dsol) 中的来自 乙烯的骨架的含量为 15 35 摩尔, 优选为 18 30 摩尔, 更优选为 20 25 摩尔。 如果 Dsol中来自乙烯的骨架的含量小于 15 摩尔, 则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的耐冲击性下 降。另外, 如果 Dsol中来自乙烯的骨架的含量大于 35 摩尔, 则膜和片材的透明性下降。 0049 另外, 在使用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

30、物 (A) 制造食品容器、 医疗用器具等 注射成型体的情况下, 通过使该室温可溶于正癸烷中的部分 (Dsol) 中的来自乙烯的骨架的 含量通常在 17 28 摩尔的范围内, 优选在 20 25 摩尔范围内, 注射成型体的透明性 难以下降, 同时难以发生注射成型体的耐冲击性下降。 0050 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优选为, 在茂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 在第一 聚合工序(工序1)中制造由丙烯和少量乙烯形成的丙烯类无规共聚物, 然后在第二聚合 工序(工序2)中使丙烯与多于第一工序的量的乙烯共聚, 制造丙烯乙烯共聚物橡胶而 得到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0051 作为适于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茂。

31、金属催化剂, 可以列举出下述茂金属催化剂, 该茂 金属催化剂包括 : 茂金属化合物, 选自能够与有机金 属化合物、 有机铝氧化合物和茂金属 化合物反应形成离子对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以及根据需要的颗粒状载体。可以 优选列举出能够进行等规或间规结构等立构规整性聚合的茂金属催化剂。 在上述茂金属化 合物中, 适于使用本申请的申请人在国际申请 (WO01/27124 号小册子 ) 中例示的如下所示 的交联性茂金属化合物。 说 明 书 CN 101410426 B5/43 页 8 0052 化学式 1 0053 0054 在上述通式 I 中, R1、 R2、 R3、 R4、 R5、 R6、 R。

32、7、 R8、 R9、 R10、 R11、 R12、 R13、 R14选自氢原子、 烃基、 含硅基, 可以分别相同或不同。作为这样的烃基, 可以列举出甲基、 乙基、 正丙基、 烯 丙基、 正丁基、 正戊基、 正己基、 正庚基、 正辛基、 正壬基、 正癸基等直链状烃基 ; 异丙基、 叔丁 基、 戊基、 3- 甲基戊基、 1, 1- 二乙基丙基、 1, 1- 二甲基丁基、 1- 甲基 -1- 丙基丁基、 1, 1- 丙 基丁基、 1, 1- 二甲基 -2- 甲基丙基、 1- 甲基 -1- 异丙基 -2- 甲基丙基等支链状烃基 ; 环戊 基、 环己基、 环庚基、 环辛基、 降冰片基、 金刚烷基等环状饱。

33、和烃基 ; 苯基、 甲苯基、 萘基、 联苯 基、 菲基、 蒽基等环状不饱和烃基 ; 苄基、 枯基、 1, 1- 二苯基乙基、 三苯基甲基等环状不饱和 烃基取代的饱和烃基 ; 甲氧基、 乙氧基、 苯氧基、 呋喃基、 N- 甲氨基、 N, N- 二甲基氨基、 N- 苯 基氨基、 吡喃基、 噻吩基等含有杂原子的烃基等。 作为含硅基, 可以列举出三甲基甲硅烷基、 三乙基甲硅烷基、 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 二苯基甲基甲硅烷基、 三苯基甲硅烷基等。 0055 另外, 在通式 I 中, 取代基 R5 R12可以与相接的取代基相互结合形成环。作为 这样的取代芴基, 可以列举出苯并芴基、 二苯并芴基、 八氢二苯并。

34、芴基、 八甲基八氢二苯并 芴基、 八甲基四氢二环戊基 芴基等。 0056 在上述通式 I 中, 在环戊二烯基环上取代的 R1、 R2、 R3、 R4优选为氢原子或碳原子 数 1 20 的烃基。作为碳原子数 1 20 的烃基, 可以例示上述的烃基。更优选 R3为碳原 子数 1 20 的烃基。 0057 在上述通式 I 中, 在芴环中取代的 R5 R12优选为碳原子数 1 20 的烃基。作 为碳原子数 1 20 的烃基, 可以例示上述的烃基。取代基 R5 R12的邻接的取代基可以相 互结合形成环。 0058 在上述通式 I 中, 使环戊二烯基环与芴环交联的 Y 优选为周期表第 IVA 族元素, 更。

35、优选为碳、 硅、 锗, 进一步优选为碳原子。在该 Y 中取代的 R13、 R14优选为碳原子数 1 20 的烃基。这些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还可以相互结合形成环。作为碳原子数 1 20 的 烃基, 可以例示上述的烃基。更优选 R14是碳原子数 6 20 的芳基 (aryl)。作为芳基, 可 以列举出上述环状不饱和烃基、 环状不饱和烃基取代的饱和烃基、 含有杂原子的环状不饱 和烃基。并且, R13、 R14各自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还可以相互结合形成环。作为这样的取代 基, 优选亚芴基、 10- 氢亚蒽基 (10-hydro anthracenylidene)、 二苯并亚环庚二烯基等。 00。

36、59 另外, 由上述通式 I 表示的茂金属化合物, 选自 R1、 R4、 R5或 R12中的取代基可以 与交联部的 R13或 R14相互结合形成环。 说 明 书 CN 101410426 B6/43 页 9 0060 在上述通式 I 中, M 优选为周期表第 IVB 族过渡金属, 更优选为 Ti、 Zr、 Hf。另 外, Q 选自卤原子、 烃基、 阴离子配体或能够以孤对电子配位的中性配体中的相同或不同的 组合。j 是 1 4 的整数, 当 j 为 2 以上时, Q 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作为卤原子的具 体例, 为氟原子、 氯原子、 溴原子、 碘原子。作为烃基的具体例, 可以列举出与上述相同的。

37、烃 基等。作为阴离子配体的具体例, 可以列举出甲氧基、 叔丁氧基、 苯氧基等烷氧基, 乙酸酯 基、 苯甲酸酯基等羧酸酯基, 甲磺酸酯基、 甲苯磺酸酯基等磺酸酯基等。作为能够以孤对电 子配位的中性配体的具体例, 可以列举出三甲基膦、 三乙基膦、 三苯基膦、 二苯基甲基膦等 有机磷化合物, 四氢呋喃、 二乙醚、 二噁烷、 1, 2- 二甲氧基乙烷等醚类等。Q 优选至少一个是 卤原子或烷基。 0061 作为这样的交联茂金属化合物, 可以优选列举出二苯基亚甲基 (3- 叔丁基 -5- 甲 基 - 环戊二烯基 )( 芴基 ) 二氯化锆、 二苯基亚甲基 (3- 叔丁基 -5- 甲基 - 环戊二烯基 )(2。

38、, 7- 二叔丁基芴基 ) 二氯化锆、 二苯基亚甲基 (3- 叔丁基 -5- 甲基 - 环戊二烯基 )(3, 6- 二叔 丁基芴基 ) 二氯化锆、 ( 甲基 )( 苯基 ) 亚甲基 (3- 叔丁基 -5- 甲基 - 环戊二烯基 )( 八甲 基八氢苯并芴基)二氯化锆、 3-(1, 1, 4, 4, 7, 7, 10, 10-八甲基八氢二苯 并 b, h 芴基 )(1, 1, 3- 三甲基 -5- 叔丁基 -1, 2, 3, 3a- 四氢戊搭烯 ) 二氯化锆 ( 参照下 式 II) 等。 0062 化学式 2 0063 0064 其中,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茂金属催化剂中, 包括 : 能够与上述通式 。

39、I 所示的第 IVB 族过渡金属化合物同时使用的, 选自与有机金属化合物、 有机铝氧化合物和过渡金属化 合物反应形成离子对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 以及根据需要使用的颗粒状载体。关 于这些, 能够没有限制地使用本申请人在上述公报 (WO01/27124 号小册子 ) 或日本专利特 开平 11315109 号公报中公开的化合物。 0065 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可以使用串联连接有 2 个以上反应装置的 聚合装置, 通过连续实施以下的 2 个工序 ( 工序 1 和 工序 2) 而得到。 0066 工序 1 以聚合温度为 0 100、 聚合压力为常压 5MPa 表压, 使丙烯。

40、与乙烯 共聚。在 工序 1 中, 通过使乙烯的进料量相对于丙烯为少量, 使得在 工序 1 中制造的 丙烯类无规共聚物成为 Dinsol的主要成分。 0067 工序 2 以聚合温度为 0 100、 聚合压力为常压 5MPa 表压, 使丙烯与乙烯 共聚。在 工序 2 中, 通过使乙烯的进料量相对于丙烯大于 工序 1 的时候, 使得在 工 说 明 书 CN 101410426 B7/43 页 10 序 2 中制造的丙烯乙烯共聚物 橡胶成为 Dsol的主要成分。 0068 通过这样操作, 通过调整 工序 1 的聚合条件, 能够使 Dinsol的要件 (1) (3) 得 到满足 ; 通过调整 工序 2 。

41、的聚合条件, 能够使 Dsol的要件 (4) (6) 得到满足。 0069 另外, 对于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应该满足的物性, 大多由使用的 茂金属催化剂的化学结构决定。具体而言, 对于要件 (1)Dinsol的由 GPC 求出的分子量分布 (Mw/Mn)、 要件 (3)Dinsol中丙烯的 2, 1- 插入结合量与 1, 3- 插入结合量之和、 要件 (4)Dsol的 由 GPC 求出的分子量分布 (Mw/Mn) 和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的熔点, 主要通过适当选 择 工序 1 和 工序 2 中使用的茂金属催化剂, 进行调节, 以满足本发明的要件。在本发 明中优选使用的。

42、茂金属催化剂如上所述。 0070 并且, 对于要件 (2)Dinsol中的来自乙烯的骨架的含量, 能够通过 工序 1 中的乙 烯进料量等进行调整。对于要件 (5)Dsol的在 135十氢化萘中的特性粘度 , 能够通过 工序 2 中的氢等分子量调节剂的进料量等进行调节。对于要件 (6)Dsol中的来自乙烯的 骨架的含量, 能够通过 工序 2 中的乙烯的进料量等进行调节。并且, 通过调整在 工序 1 和 工序 2 中制造的聚合物的量比, 能够适当调节 Dinsol与 Dsol的组成比、 和丙烯类无规 嵌段共聚物 (A) 的熔体流动速率。 0071 另外, 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还。

43、可以在含有茂金属化合物的催化剂 的存在下, 分别制造在上述方法的工序1中制造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和在上述方法 的工序2中制造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橡胶, 然后使用物理方法将它们混合而制造。 0072 0073 在本发明的丙烯类无规嵌段共聚物 (A) 中, 出于赋予耐冲击性、 热封性、 透明性、 尺寸稳定性、 柔软性等特性的目的, 能够添加弹性体 (B)。 0074 作为弹性体 (B), 可以列举出乙烯- 烯烃无规共聚物 (Ba)、 乙烯- 烯 烃非共轭多烯无规共聚物 (Bb)、 加氢嵌段共聚物 (Bc)、 丙烯- 烯烃共聚物 (B d)、 其它弹性聚合物和它们的混合物等。 0075 在含有丙烯类。

44、无规嵌段共聚物 (A) 和弹性体 (B) 的丙烯类树脂组合物中, 弹性体 (B)所占的含量因赋予的特性而不同, 通常为150重量, 优选为330重量, 更优选 为 5 25 重量。 0076 乙烯- 烯烃无规共聚物橡胶 (Ba) 是乙烯与碳原子数 3 20 的 - 烯烃的 无规共聚物橡胶。在乙烯- 烯烃无规共聚物橡胶 (Ba) 中, 源自乙烯的结构单元和源 自 - 烯烃的结构单元的摩尔比 ( 源自乙烯的结构单元 / 源自 - 烯烃的结构单元 ), 通 常为 95/5 15/85, 优选为 80/20 25/75。另外, 对于该乙烯- 烯烃无规共聚物 (B a), 在 230、 负荷 2.16k。

45、g 测定的 MFR 通常为 0.1g/10 分钟以上, 优选在 0.5 30g/10 分钟 的范围内。 0077 乙烯- 烯烃非共轭多烯无规共聚物 (Bb) 是乙烯、 碳原子数 3 20 的 - 烯烃与非共轭多烯的无规共聚物橡胶。作为上述碳原子数 3 20 的 - 烯烃, 可以列 举出与上述相同的 - 烯烃。作为非共轭多烯, 可以列举出 5- 亚乙基 -2- 降冰片烯、 5- 亚 丙基 -5- 降冰片烯、 二环戊二烯、 5- 乙烯基 -2- 降冰片烯、 5- 亚甲基 -2- 降冰片烯、 5- 异亚 丙基 -2- 降冰片烯、 降冰片二烯等非环状二烯 ; 1, 4- 己二烯、 4- 甲基 -1, 。

46、4- 己二烯、 5- 甲 基 -1, 4- 己二烯、 5- 甲基 -1, 5- 庚二烯、 6- 甲基 -1, 5- 庚二烯、 6- 甲基 -1, 7- 辛二烯、 7- 甲 说 明 书 CN 101410426 B8/43 页 11 基-1, 6-辛二烯等链状非共轭二烯 ; 2, 3-二异亚丙基-5-降冰片烯等三烯等。 其中, 优选使 用 1, 4- 己二烯、 二环戊二烯、 5- 亚乙基 -2- 降冰片烯。乙烯- 烯烃非共轭多烯无规 共聚物 (Bb), 源自乙烯的结构单元通常为 94.9 0.1 摩尔, 优选为 89.5 40 摩尔; 源自 - 烯烃的结构单元通常为 5 45 摩尔, 优选为 1。

47、0 40 摩尔 ; 源自非共轭多烯 的结构单元通常为 0.1 25 摩尔, 优选为 0.5 20 摩尔。其中, 在本发明中, 源自乙 烯的结构单元、 源自-烯烃的结构单元和源自非共轭多烯的结构单元合计为100摩尔。 对于乙烯- 烯烃非共轭多烯无规共聚物 (Bb), 在 230、 负荷 2.16kg 测定的 MFR 通常为0.05g/10分钟以上, 优选在0.130g/10分钟的范围内。 作为乙烯-烯烃非 共轭多烯无规共聚物 (Bb) 的具体例, 可以列举出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 (EPDM) 等。 0078 加氢嵌段共聚物 (Bc) 是嵌段形态用下式 (a) 或 (b) 表示的嵌段共聚物的加氢。

48、 物, 是加氢率通常为 90 摩尔以上、 优选为 95 摩 尔以上的加氢嵌段共聚物。 0079 化学式 3 0080 X(YX)n.(a) 0081 (XY)n.(b) 0082 作为构成上述式 (a) 或式 (b) 中 X 所示的聚合嵌段的单乙烯基取代芳香族烃的例 子, 可以列举出苯乙烯、 - 甲基苯乙烯、 对甲基苯乙烯、 氯苯乙烯、 低级烷基取代苯乙烯、 乙 烯基萘等苯乙烯或其衍生物等。 这些可以一种单独使用, 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作为构 成式 (a) 或 (b) 中 Y 所示的聚合嵌段的共轭二烯, 可以列举出丁二烯、 异戊二烯、 氯丁二烯 等。 这些可以一种单独使用, 也可以组合2。

49、种以上使用。 n通常为15的整数, 优选为1或 2。作为加氢嵌段共聚物 (Bc) 的具体例, 可以列举出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 共聚物 (SEBS)、 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SEPS) 和苯乙烯乙烯丙烯 嵌段共聚物 (SEP) 等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等。加氢前的嵌段共聚物, 例如, 可以采用在惰性 溶剂中, 在锂催化剂或齐格勒催化剂的存在下, 进行嵌段共聚的方法而制造。 详细的制造方 法, 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公昭4023798号公报等中记载。 加氢处理可以在惰性溶剂中、 在公 知的加氢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 详细方法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公昭428704号公报、 日本专 利特公昭436636号公报、 日本专利特公昭4620814号公报等中记载。 在使用丁二烯作 为共轭二烯单体的情况下, 聚丁二烯嵌段中的 1, 2- 结合量的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