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螺带立式固体发酵罐.pdf

上传人:利贞 文档编号:8867738 上传时间:2021-01-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19.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1099066.7

申请日:

20151225

公开号:

CN205329032U

公开日:

201606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12M1/16,C12M1/02

主分类号:

C12M1/16,C12M1/02

申请人:

常州三高生物技术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德高,邵护军

地址: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天山路43号

优先权:

CN201521099066U

专利代理机构: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钱锁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螺带立式固体发酵罐,包括具有加料口和出料口的罐体,在罐体内竖直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上固定设置有随旋转轴转动的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为从旋转轴底部向顶部螺旋布置,在罐体上方设置有用于驱动旋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立式结构,在混合过程中搅拌叶片不会对物料压实,而能够对物料进行环流式混合,混合效率高、效果好。

权利要求书

1.单螺带立式固体发酵罐,包括具有加料口和出料口的罐体,其特征在于,在罐体内竖直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上固定设置有随旋转轴转动的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为从旋转轴底部向顶部螺旋布置,在罐体上方设置有用于驱动旋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螺带立式固体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底部设置有支撑隔板,旋转轴的下端转动设置于支撑隔板上,支撑隔板将罐体内部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中液体可通过支撑隔板渗透到下腔体中,在罐体底部设置有与下腔体连通的排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螺带立式固体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刮料器,所述刮料器处于支撑隔板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螺带立式固体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顶部开设有对进入罐体内液体进行雾化的雾化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螺带立式固体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的上部、中部以及底部分别通过支架连接于旋转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螺带立式固体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底部偏一侧设置有排料管,该排料管的上端延伸至支撑隔板,下端穿过罐体底部处于罐体外用作上述的出料口。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单螺带立式固体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具有夹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螺带立式固体发酵罐。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常规使用的固体发酵罐系统中,主要以卧式发酵罐为主,在卧式 发酵罐中物料的混合主要形式是靠搅拌器推动物料进行单向移动,这会造成 物料会被搅拌器压实,物料的混合时间长,混合效果差;另外固态物料在进 行实消时,蒸汽中冷凝水直接与固态物料混合在一起,物料的水份很难控制, 给固体发酵的稳定生产带来不可控的外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立式结构的单 螺带立式固体发酵罐,通过螺旋布置的搅拌叶片使罐体内物料向上翻动物 料,并自动下落,使物料形成环流式达到充分混合的目的,提升混合效率, 混合效果好。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单螺带立式固体发酵罐,包括具有加料口和出料口的罐体,在罐体内竖 直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上固定设置有随旋转轴转动的搅拌叶片,所述搅拌 叶片为从旋转轴底部向顶部螺旋布置,在罐体上方设置有用于驱动旋转轴转 动的驱动机构。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物料通过加料口进入罐体中,通过驱动机构带动 旋转轴以及螺旋布置在旋转轴上的搅拌叶片进行转动,搅拌叶片转动过程中 将罐体底部的物料向上翻动,翻动到罐体顶部的物料自动下落,这样物料能 够形成环流式,达到物料充分混合的目的,混合完成后的物料通过搅拌叶片 的反转,从出料口排出罐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立式结 构,在混合过程中搅拌叶片不会对物料压实,而能够对物料进行环流式混合, 混合效率高、效果好。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底部设置有支撑隔板,旋转轴的下端转动设置于支 撑隔板上,支撑隔板将罐体内部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中液体 可通过支撑隔板渗透到下腔体中,在罐体底部设置有与下腔体连通的排出 口。物料在罐体内进行实消时,罐体内蒸汽中冷凝水直接与固态物料混合, 增加了物料中的水份,而这些多余的水份可以通过支撑隔板渗透到下腔体中 并通过排出口排出,对物料的水份进行控制,以保证物料发酵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为了对底部的物料刮起以及便于出料,所述旋转轴的底部固 定设置有刮料器,所述刮料器处于支撑隔板的上方。

进一步地,为了给罐体内物料补充水份,所述罐体顶部开设有对进入罐 体内液体进行雾化的雾化口。通过雾化口向罐体内补充水份,经过雾化口的 水能够被雾化,以便均匀的对物料进行补充水份。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搅拌叶片的稳固性,所述搅拌叶片的上部、中部以 及底部分别通过支架连接于旋转轴上。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将罐体内的物料从罐体中排出,所述罐体内底部偏 一侧设置有排料管,该排料管的上端延伸至支撑隔板,下端穿过罐体底部处 于罐体外用作上述的出料口。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罐体内物料的温度,所述罐体具有夹层。通过向夹 层内添加冷/热介质使罐体内的温度达到需要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加料口,2为出料口,3为罐体,4为旋转轴,5为搅拌叶 片,6为电机,7为机械密封,8为支撑隔板,9为上腔体,10为下腔体,11 为排出口,12为刮料器,13为雾化口,14为支架,15为排料管,16为夹层, 17为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 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 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 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 围。

参见图1,单螺带立式固体发酵罐,包括具有加料口1和出料口2的罐 体3,罐体竖直放置,加料口处于罐体的顶部,加料口可以用作加料也可以 用作火焰接种口,出料口处于罐体的底部,在罐体内竖直设置有旋转轴4, 旋转轴上固定设置有随旋转轴转动的搅拌叶片5,搅拌叶片为从旋转轴底部 向顶部螺旋布置,在罐体上方设置有用于驱动旋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驱动 机构为电机6,电机6通过机架17设置于罐体顶部,电机的输出轴与伸出罐 体的旋转轴上端连接进行传动,在罐体与旋转轴之间采用机械密封7。

罐体底部设置有支撑隔板8,旋转轴4的下端通过转动件(轴承)转动 设置于支撑隔板上,支撑隔板将罐体内部分隔为上腔体9和下腔体10,上腔 体用于物料的搅拌混合,上腔体中液体可通过支撑隔板渗透到下腔体中,在 支撑隔板上开设有供液体流过但对物料阻挡的间隙,而在罐体底部设置有与 下腔体连通的排出口11,排水口也可以用作空气进口。下腔体用于收集上腔 体中多余的水份并从排出口处排出罐体。

在旋转轴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刮料器12,刮料器处于支撑隔板8的上方, 刮料器能够将罐体内底部的物料刮向出料口中,并通过出料口排出。罐体顶 部开设有对进入罐体内液体进行雾化的雾化口13。雾化口中装配一个雾化器 能够实现对进入罐体内的液体进行雾化的目的。搅拌叶片的上部、中部以及 底部分别通过支架14连接于旋转轴上,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旋转轴上, 另一端连接搅拌叶片。在搅拌过程中,搅拌叶片的底部能够将罐体底部物料 铲起,并通过整个螺旋结构将物料向上翻转。

罐体内底部偏一侧设置有排料管15,该排料管的上端延伸至支撑隔板, 下端穿过罐体底部处于罐体外用作上述的出料口2。罐体具有夹层16,通过 在夹层中设置加热或冷却装置,或注入加热或冷却的介质来实现调节罐体内 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立式固体发酵罐,可用于研究人员科研固态微生物培养的 新型实用装置,现已用于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生物农药等实验用的固体发 酵中。

单螺带立式固体发酵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单螺带立式固体发酵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单螺带立式固体发酵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螺带立式固体发酵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螺带立式固体发酵罐.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1099066.7 (22)申请日 2015.12.25 C12M 1/16(2006.01) C12M 1/02(2006.01) (73)专利权人 常州三高生物技术工程设备有限 公司 地址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天山路 43 号 (72)发明人 李德高 邵护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代理人 钱锁方 (54) 实用新型名称 单螺带立式固体发酵罐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螺带立式固体发酵 罐, 包括具有加料口和出料口的罐体, 在罐体内竖 直设置有旋转轴, 旋转轴上固定设置有。

2、随旋转轴 转动的搅拌叶片, 所述搅拌叶片为从旋转轴底部 向顶部螺旋布置, 在罐体上方设置有用于驱动旋 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设计 合理, 采用立式结构, 在混合过程中搅拌叶片不会 对物料压实, 而能够对物料进行环流式混合, 混合 效率高、 效果好。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5329032 U 2016.06.22 CN 205329032 U 1.单螺带立式固体发酵罐, 包括具有加料口和出料口的罐体, 其特征在于, 在罐体内竖 直设置有旋转轴, 旋转轴上固定设置有随。

3、旋转轴转动的搅拌叶片, 所述搅拌叶片为从旋转 轴底部向顶部螺旋布置, 在罐体上方设置有用于驱动旋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螺带立式固体发酵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底部设置有支 撑隔板, 旋转轴的下端转动设置于支撑隔板上, 支撑隔板将罐体内部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 体, 所述上腔体中液体可通过支撑隔板渗透到下腔体中, 在罐体底部设置有与下腔体连通 的排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螺带立式固体发酵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轴的底部固定 设置有刮料器, 所述刮料器处于支撑隔板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螺带立式固体发酵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顶部开设有对 进。

4、入罐体内液体进行雾化的雾化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螺带立式固体发酵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叶片的上部、 中部以及底部分别通过支架连接于旋转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螺带立式固体发酵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内底部偏一侧 设置有排料管, 该排料管的上端延伸至支撑隔板, 下端穿过罐体底部处于罐体外用作上述 的出料口。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单螺带立式固体发酵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 具有夹层。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5329032 U 2 单螺带立式固体发酵罐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螺带立式固体发酵罐。 背景技术 0002 目。

5、前在常规使用的固体发酵罐系统中, 主要以卧式发酵罐为主, 在卧式发酵罐中 物料的混合主要形式是靠搅拌器推动物料进行单向移动, 这会造成物料会被搅拌器压实, 物料的混合时间长, 混合效果差; 另外固态物料在进行实消时, 蒸汽中冷凝水直接与固态物 料混合在一起, 物料的水份很难控制, 给固体发酵的稳定生产带来不可控的外因。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 立式结构的单螺带立式 固体发酵罐, 通过螺旋布置的搅拌叶片使罐体内物料向上翻动物料, 并自动下落, 使物料形 成环流式达到充分混合的目的, 提升混合效率, 混合效果好。 0004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6、方案如下: 0005 单螺带立式固体发酵罐, 包括具有加料口和出料口的罐体, 在罐体内竖直设置有 旋转轴, 旋转轴上固定设置有随旋转轴转动的搅拌叶片, 所述搅拌叶片为从旋转轴底部向 顶部螺旋布置, 在罐体上方设置有用于驱动旋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 0006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 物料通过加料口进入罐体中, 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旋转轴以 及螺旋布置在旋转轴上的搅拌叶片进行转动, 搅拌叶片转动过程中将罐体底部的物料向上 翻动, 翻动到罐体顶部的物料自动下落, 这样物料能够形成环流式, 达到物料充分混合的目 的, 混合完成后的物料通过搅拌叶片的反转, 从出料口排出罐体;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设 计合理,。

7、 采用立式结构, 在混合过程中搅拌叶片不会对物料压实, 而能够对物料进行环流式 混合, 混合效率高、 效果好。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罐体底部设置有支撑隔板, 旋转轴的下端转动设置于支撑隔板上, 支撑隔板将罐体内部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 所述上腔体中液体可通过支撑隔板渗透到下 腔体中, 在罐体底部设置有与下腔体连通的排出口。 物料在罐体内进行实消时, 罐体内蒸汽 中冷凝水直接与固态物料混合, 增加了物料中的水份, 而这些多余的水份可以通过支撑隔 板渗透到下腔体中并通过排出口排出, 对物料的水份进行控制, 以保证物料发酵的稳定性。 0008 进一步地, 为了对底部的物料刮起以及便于出料, 所。

8、述旋转轴的底部固定设置有 刮料器, 所述刮料器处于支撑隔板的上方。 0009 进一步地, 为了给罐体内物料补充水份, 所述罐体顶部开设有对进入罐体内液体 进行雾化的雾化口。 通过雾化口向罐体内补充水份, 经过雾化口的水能够被雾化, 以便均匀 的对物料进行补充水份。 0010 进一步地, 为了保证搅拌叶片的稳固性, 所述搅拌叶片的上部、 中部以及底部分别 通过支架连接于旋转轴上。 0011 进一步地, 为了便于将罐体内的物料从罐体中排出, 所述罐体内底部偏一侧设置 说明书 1/2 页 3 CN 205329032 U 3 有排料管, 该排料管的上端延伸至支撑隔板, 下端穿过罐体底部处于罐体外用作。

9、上述的出 料口。 0012 进一步地, 为了保证罐体内物料的温度, 所述罐体具有夹层。 通过向夹层内添加 冷/热介质使罐体内的温度达到需要值。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 附图中, 1为加料口, 2为出料口, 3为罐体, 4为旋转轴, 5为搅拌叶片, 6为电机, 7为 机械密封, 8为支撑隔板, 9为上腔体, 10为下腔体, 11为排出口, 12为刮料器, 13为雾化口, 14 为支架, 15为排料管, 16为夹层, 17为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

10、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 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 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 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 参见图1, 单螺带立式固体发酵罐, 包括具有加料口1和出料口2的罐体3, 罐体竖直 放置, 加料口处于罐体的顶部, 加料口可以用作加料也可以用作火焰接种口, 出料口处于罐 体的底部, 在罐体内竖直设置有旋转轴4, 旋转轴上固定设置有随旋转轴转动的搅拌叶片5, 搅拌叶片为从旋转轴底部向顶部螺旋布置, 在罐体上方设置有用于驱动旋转轴转动的。

11、驱动 机构,驱动机构为电机6, 电机6通过机架17设置于罐体顶部, 电机的输出轴与伸出罐体的旋 转轴上端连接进行传动, 在罐体与旋转轴之间采用机械密封7。 0017 罐体底部设置有支撑隔板8, 旋转轴4的下端通过转动件(轴承)转动设置于支撑隔 板上, 支撑隔板将罐体内部分隔为上腔体9和下腔体10, 上腔体用于物料的搅拌混合, 上腔 体中液体可通过支撑隔板渗透到下腔体中, 在支撑隔板上开设有供液体流过但对物料阻挡 的间隙, 而在罐体底部设置有与下腔体连通的排出口11, 排水口也可以用作空气进口。 下腔 体用于收集上腔体中多余的水份并从排出口处排出罐体。 0018 在旋转轴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刮料器1。

12、2, 刮料器处于支撑隔板8的上方, 刮料器能够 将罐体内底部的物料刮向出料口中, 并通过出料口排出。 罐体顶部开设有对进入罐体内液 体进行雾化的雾化口13。 雾化口中装配一个雾化器能够实现对进入罐体内的液体进行雾化 的目的。 搅拌叶片的上部、 中部以及底部分别通过支架14连接于旋转轴上, 支架的一端固定 连接在旋转轴上, 另一端连接搅拌叶片。 在搅拌过程中, 搅拌叶片的底部能够将罐体底部物 料铲起, 并通过整个螺旋结构将物料向上翻转。 0019 罐体内底部偏一侧设置有排料管15, 该排料管的上端延伸至支撑隔板, 下端穿过 罐体底部处于罐体外用作上述的出料口2。 罐体具有夹层16, 通过在夹层中设置加热或冷却 装置, 或注入加热或冷却的介质来实现调节罐体内的温度。 0020 本实用新型的立式固体发酵罐, 可用于研究人员科研固态微生物培养的新型实用 装置, 现已用于生物肥料、 生物饲料、 生物农药等实验用的固体发酵中。 说明书 2/2 页 4 CN 205329032 U 4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5 CN 205329032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