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T淋巴细胞培养用的无血清培养基及制备方法和培养方法.pdf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8860219 上传时间:2021-01-08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526168.4

申请日:

20180528

公开号:

CN108707579A

公开日:

2018102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12N5/0783

主分类号:

C12N5/0783

申请人:

北京美迪阿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凤春,陈虎,施喆,杨玉惠

地址:

100176 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西环南路18号B幢2层B217

优先权:

CN201810526168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王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T淋巴细胞培养用的无血清培养基及制备方法和培养方法,涉及免疫细胞培养技术领域。该无血清培养基包括:3‑10g/L人血白蛋白和30‑100mg/L谷胱酰肽。该无血清培养基不含动物血清蛋白或人AB血清或患者自体血清,且具有稳定性好,培养细胞活性高等特点,安全性高,有利于提高所的培养细胞用于试验的准确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人T淋巴细胞培养用的无血清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3-10g/L人血白蛋白和30-100mg/L谷胱酰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血清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血清培养基包括:5-10g/L人血白蛋白;优选地,所述无血清培养基包括:7.5-10g/L人血白蛋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血清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血清培养基包括:50-100mg/L谷胱酰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血清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血清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所述基础培养基为RPMI1640、DMEM、F12、DMEM/F12或IMD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血清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血清培养基pH为6.8-7.4;优选地,所述无血清培养基pH为7.1-7.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T淋巴细胞培养用的无血清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在搅拌状态下往基础培养基中依次添加人血白蛋白和谷胱酰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T淋巴细胞培养用的无血清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搅拌速度为300-600rpm;优选地,搅拌速度为400-500rpm。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人T淋巴细胞培养用的无血清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入血白蛋白和谷胱酰肽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用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所述无血清培养基的pH。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T淋巴细胞培养用的无血清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所述无血清培养基的pH至6.8-7.4;优选地,调节所述无血清培养基pH为7.1-7.3。 10.一种T淋巴细胞的扩增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将待扩增的T淋巴细胞接种至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血清培养基中。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免疫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人T淋巴细胞培养用的无血清培养基及制备方法和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癌症是现今社会人类健康最为关注的话题,一直以来,人们谈癌色变,癌症的发病率每年也都持续增高;攻克癌症,成为医学界的一大难题。生物免疫细胞疗法目前被国际公认为最具前景的方法之一,这其中T、CAR-T技术是医学家们近年以来的研究热点;而CAR-T技术需要经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后嵌合抗原受体的T细胞大量扩增。因此,高效、稳定、安全的T、CAR-T细胞培养基已经成为细胞培养技术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2017年10月,国家最新的免疫细胞制备管理规范已经出台,建议避免添加任何来源的血清:生产用原材料及辅料应符合《中国药典》相关规定或与国际。生产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使用人源或动物源性原材料。如确有必要使用动物源性成分,任何动物源性的成分均应可溯源并提供外源因子风险评估研究资料。涉及牛源性物质的,需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有关规定具备非疫区来源证明。提供是否有BSE/TSE风险的声明。建议使用重组产品替换动物源性原材料,最大限度降低产品安全风险(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修订稿)》意见)。

T淋巴细胞培养技术中需T细胞大量扩增,而T细胞自身增殖能力不强,因此目前用来培养T细胞的培养基,多为需在体外扩增阶段,不断添加市售胎牛血清、人AB血清、或患者的自体血清(外周血经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的血浆)的细胞培养基,尚无法实现“完全”无血清培养。

胎牛血清:使用含胎牛血清的培养基在培养细胞时存在诸多安全问题,胎牛血清的成分复杂,诸多生物因子无法明确检测,培养基的可重复性低,影响实验的准确性,且在2009年4月29日发布的国家有关免疫细胞制备指导守则中明确规定,严禁细胞制品中残留动物血清蛋白,增加临床风险;

人AB血清:存在伦理及血源安全性问题,在2009年4月29日发布的国家有关免疫细胞制备指导守则中同样明确规定,禁止添加同种但异体血清,如人AB血清;

患者自体血清:在2009年4月29日发布的国家有关免疫细胞制备指导守则中规定,允许使用患者自体的血清用于患者细胞的培养,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自体血清收集量有限,时有无法满足培养需要的情况发生;

部分患者接受过化学药物治疗,自体血清也受到影响,从而无法使细胞大量增值。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T淋巴细胞培养用的无血清培养基,该无血清培养基不含动物血清蛋白或人AB血清或患者自体血清,且具有稳定性好,培养细胞活性高等特点,安全性高,有利于提高所的培养细胞用于试验的准确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上述无血清培养基的方法,该制备方法无需添加动物血清蛋白或人AB血清或患者自体血清,简化了配制工序,制备步骤简单、效果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淋巴细胞的扩增培养方法,该制备方法采用上述的无血清培养基进行培养,具有培养效果好、细胞活性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T淋巴细胞培养用的无血清培养基,其包括:3-10g/L人血白蛋白和30-100mg/L谷胱酰肽。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无血清培养基包括:5-10g/L人血白蛋白;

优选地,所述无血清培养基包括7.5-10g/L人血白蛋白。

需要说明的是,人血白蛋白的浓度可以是3、4、5、6、7、8、9、10g/L中的任意一者或任意两者浓度之间的范围。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无血清培养基包括:

所述无血清培养基包括:50-100mg/L谷胱酰肽。

需要说明的是,谷胱酰肽的浓度可以是30、40、50、60、70、80、90、100mg/L中的任意一者或任意两者浓度之间的范围。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无血清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

所述基础培养基为RPMI1640、DMEM、F12、DMEM/F12或IMDM。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无血清培养基pH为6.8-7.4;

优选地,所述无血清培养基pH为7.1-7.3。

优选地,所述无血清培养基pH为7.2。

现有培养基技术配方制备的T细胞培养基或CAR-T细胞培养基组分及含量不尽相同,其中,一般有血清培养基或“无血清培养基”(原包装虽未添加任何血清,但在培养过程中仍需额外添加5%-20%不等的人AB血清或患者自体血浆),在调制生产过程中,除一般含有葡萄糖、无机盐、胰岛素、转铁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等主要成分外,还含有人血白蛋白和谷胱酰肽,人血白蛋白和谷胱酰肽在培养基中起到部分替代动物血清成分,为细胞生长提供必要的增值能力的作用,而其在培养基中的添加比例,大约分别在1-3g/L和1-10mg/L之间;这两种含量比例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细胞生长的要求,如果再加以一定比例的外源血清的添加,基本能够达到细胞增值所要求的状态和数量。但无法实现完全无血清培养的效果。

谷氨酰胺,学名2-氨基-4-氨甲酰基丁酸,英文Glutamine(Gln)。是谷氨酸的酰胺。L-谷氨酰胺是蛋白质合成中的编码氨基酸,哺乳动物非必需氨基酸,在体内可以由葡萄糖转变而来。为机体提供必需的氮源,促使肌细胞内蛋白质合成;通过细胞增容作用,促进肌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刺激生长激素、胰岛素和睾酮的分泌,使机体处于合成状态。谷氨酰胺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它是淋巴细胞分泌、增殖及其功能维持所必需。作为核酸生物合成的前体和主要能源,谷氨酰胺可促使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分化增殖,增加细胞因子TNF、IL-1等的产生和磷脂的mRNA合成。提供外源性谷氨酰胺可明显增加危重病人的淋巴细胞总数、T淋巴细胞和循环中CD4/CD8的比率;在细胞培养中尝试添加不同浓度的谷氨酰胺,以获得最佳的淋巴细胞培养效果,正是此发明的根据所在。

人血白蛋白(也称基因重组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是人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42±3.5g/l),也是血浆蛋白质中少有的非糖基化蛋白之一,占血浆总蛋白的40~60%,人血白蛋白,是人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42±3.5g/l),也是血浆蛋白质中少有的非糖基化蛋白之一,占血浆总蛋白的40~60%,提供维持细胞生长所必需的激素、微量元素等物质,在细胞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发明通过优化人血白蛋白和谷胱酰肽在培养基中的浓度比例,不仅实现T细胞的增殖,也实现无血清培养的效果,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培养细胞活性高,安全性高等特点,有利于提高所的培养细胞用于试验的准确性。

此外,由于血清中存在着各种抗体(IgG),虽设计为扩增T细胞或Car-T细胞,但由于这些抗体的存在,如抗CD15抗体,不可避免地使NK细胞也获得一定比例的增值,影响了高比例T细胞的获取。但进一步地,本发明人意外地发现,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T细胞,可以增加了CD3+成熟性T细胞、CD8+细胞毒性T细胞的比例,有利于T细胞往期望的方向增殖,可有助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培养的T细胞比例低等问题。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无血清培养基中还含有:胰岛素、转铁蛋白、丙酮酸钠、亚硒酸钠、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丝氨酸、亚油酸、油酸、2-氨基乙醇盐酸盐、HEPES和碳酸氢钠。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无血清培养基中含有:2-10mg/L胰岛素、5-20mg/L转铁蛋白、1-10g/L丙酮酸钠、0.1-50μg/L亚硒酸钠、0.5-100μg/L磷脂酰胆碱、0.5-100μg/L磷脂酰丝氨酸、0.1-10μg/L亚油酸、0.1-10μg/L油酸、0.01-0.1g/L 2-氨基乙醇盐酸盐、1-10g/L HEPES和1-5g/L碳酸氢钠。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上所述的人T淋巴细胞培养用的无血清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在搅拌状态下往基础培养基中依次添加人血白蛋白和谷胱酰肽。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添加人血白蛋白和谷胱酰肽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往基础培养基中再依次添加胰岛素、转铁蛋白、丙酮酸钠、亚硒酸钠、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丝氨酸、亚油酸、油酸、2-氨基乙醇盐酸盐、HEPES和碳酸氢钠。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搅拌速度为300-600rpm;

优选地,搅拌速度为400-500rpm。优选地,搅拌速度为450rpm。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加入人血白蛋白和谷胱酰肽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用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所述无血清培养基的pH。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调节所述无血清培养基的pH至6.8-7.4。优选的,pH7.2。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在制备过程中无需添加动物血清蛋白或人AB血清或患者自体血清,简化了配制工序,制备步骤简单、效果好;有助于解决可能涉及的安全性、政策冲突的问题。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淋巴细胞的扩增培养方法,其包括:将待扩增的T淋巴细胞接种至如上所述的无血清培养基中。

本发明提供的扩增培养方法,可以实现T淋巴细胞无血清培养效果,具有稳定性好,培养细胞活性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不同浓度的人血白蛋白对T淋巴细胞增殖培养的影响结果;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浓度的谷胱酰肽对T淋巴细胞增殖培养的影响结果;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浓度的人血白蛋白、谷胱酰肽对T淋巴细胞增殖培养的影响结果;

图4为采用本发明无血清培养基培养T淋巴细胞样品1-12的与同类产品的细胞数量对比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人T淋巴细胞培养用的无血清培养基,其包括如下成分,见表1:

表1

本实施例的无血清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如下:

制备环境:室温23±2℃、湿度55±2%、10,000级GMP洁净车间。

①将符合中国药典的超纯水或无菌注射用水,加入到无菌PET材质储液袋的不锈钢槽中,注入量为设计最终液体量的90%;

②设置搅拌器并设定搅拌速度于450rpm;

③搅拌状态下添加粉末状的DMEM/F12培养基并使其溶解;

④搅拌1到2小时,直至容器内DMEM/F12或IMDM的原料完全混匀并溶解;

⑤根据表1用量,以表2顺序将各组分注入无菌PET材质容器中,与DMEM/F12培养基混合;

表2配制本实施例提供的无血清培养基的成分的添加顺序

⑥继续搅拌1-2小时;

⑦测量液体的pH值;

⑧将盐酸或氢氧化钠10倍稀释;

⑨以稀释好的盐酸或氢氧化钠调整pH值使其在7.2左右;

⑩用符合中国药典的灭菌超纯水或无菌注射用水,制成最终设定的液体体积;

继续搅拌1-2小时;

将灭菌过滤器安装在超净工作台或安全柜中,并将其连接到灭菌乳胶管上;

将管放入不锈钢槽中,用蠕动泵将混匀液体泵出,分装到500ml或1000ml的PET材质的无菌容器中;

将分装好的容器密封并将其储存在4至10℃冷藏柜,且需避光。

其中,用水优选灭菌超纯水或无菌注射用水,更优选无菌注射用水。

实验例1

使用添加不同浓度人血白蛋白的基础培养基培养T淋巴细胞,检测不同浓度(0、0.5、3、5、7.5、10、12.5、15g/L)的人血白蛋白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其他成分用量同实施例1,培养结果见图1。

随着人血白蛋白配比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效果与添加浓度成正比例关系,而达到一定浓度或超过时,培养效果曲线趋于平缓甚至降低,说明添加浓度在一定的最佳范围例如3-10g/L内,可以达到更好的细胞增殖效果。

实验例2

使用添加不同浓度谷胱酰肽的基础培养基培养T淋巴细胞,检测不同浓度(0、10、30、50、75、100、125、150mg/L)的谷胱酰肽细胞增殖的影响,其他成分用量同实施例1,培养结果见图2。

随着谷胱酰肽配比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效果与添加浓度成正比例关系,而达到一定浓度或超过时,培养效果曲线趋于平缓甚至降低,说明添加浓度在一定的最佳范围例如30-100mg/L内,可以达到更好的细胞增殖效果。

实验例3

使用同时改变浓度的白蛋白、谷胱酰肽,以含白蛋白12.5g/L和125mg/L谷胱酰肽的组合,白蛋白15g/L和谷胱酰肽125mg/L的组合的基础培养基培养T淋巴细胞,检测细胞增殖的影响,其他成分的用量同实施例1,结果见图3。

本实验例的两种培养基所培养的T淋巴细胞在第96h的培养基中的细胞总数量在4.0×107个左右,低于采用实施例1的培养基的培养效果。

实验例4

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T淋巴细胞样品1-12,检测其细胞总数,结果见图4和表3。

细胞样品1-12为,从健康人志愿者12人中,采取的静脉外周血全血,并经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得来的淋巴细胞。

对照培养基采用的是,在中国境内市售的、包装及产品说明书上标注有“用于淋巴细胞培养”“无血清培养基”字样的,广泛应用于医院和培养企业的淋巴细胞培养的,一种正规培养基厂家生产的培养基。

培养方法和条件:

1.采血前日,OKT-3溶液包被T225培养瓶,4℃过夜,使用前去上清,PBS冲洗2次;

2.Day0:采血30ml,等量1640稀释混匀,FICOLL离心,吸取白细胞层,接种于已包被的T225培养瓶,要求细胞数量不低于1*107/瓶/50ml(实施例1培养基,含1000IU/ml IL-2),取样做初步检测(细胞表型)及留样处理;放置于5%CO2、37℃细胞培养箱;

3.Day2:48小时取样检测细胞数;

4.Day3:72小时取样检测细胞数,添加50ml本申请培养基含1000IU/ml IL-2;

5.Day4:96小时取样检测细胞数,补充150ml本申请培养基含1000IU/ml IL-2;

6.Day6:进袋培养,取少量细胞做无菌检测及留样,剩余细胞全部转移到盛实施例1培养基(含300IU/ml IL-2)的细胞袋中继续培养,放置于5%CO2、37℃细胞培养箱;;

7.Day9:分袋培养,将实施例1培养基(含300IU/ml IL-2),全部导入袋中,混匀后,平分到两袋,继续培养,放置于5%CO2、37℃细胞培养箱;

8.Day12:从2袋分别取样,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无菌、流式、内毒素、支原体等安全性检测),继续培养,放置于5%CO2、37℃细胞培养箱;

9.Day15:回收细胞,检测其细胞总数,结果见图4和表3,重悬细胞于含1%人血白蛋白的200ml注射生理盐水,成终产品,并从终产品取样做安全检测(内毒素)及留样保存处理。

表3本培养基与其他同类产品在细胞培养数量比较

从表3和图4可以看出,相较于对照培养基,采样本实施例1提供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T淋巴细胞可以提高细胞数量。

实验例5

采用实施例1提供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的T淋巴细胞样品1-12,检测不同表型细胞的比例,结果见下表4-6。

表4本培养基与其他同类产品在细胞表型各收获比例的流式检测比较(样品1-4)

表5本培养基与其他同类产品在细胞表型各收获比例的流式检测比较(样品5-8)

表6本培养基与其他同类产品在细胞表型各收获比例的流式检测比较(样品9-12)

从表4-表6可看出,采样本实施例提供的无血清培养基可以促进增加了CD3+成熟性T细胞、CD8+细胞毒性T细胞的比例,有利于T细胞往期望的方向增殖,可有助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培养的T细胞比例低等问题。

对比例1

在最佳添加浓度范围以外,同样实施了其它浓度的添加和检测,如白蛋白浓度扩大到12.5g/L、15g/L,但并未出现期待的培养效果,见图1。

对比例2

在最佳添加浓度范围以外,同样实施了其它浓度的添加和检测,如添加谷胱酰肽浓度扩大到125mg/L、150mg/L,但并未出现期待的培养效果,见图2。

对比例3

在最佳添加浓度范围以外,同样实施了同时改变2种添加物浓度,如以白蛋白12.5g/L、15g/L,谷胱酰肽125mg/L、150mg/L的浓度,实施混合并检测其细胞培养效果,结果证明同样没有出现更好的培养效果,见图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人T淋巴细胞培养用的无血清培养基及制备方法和培养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一种人T淋巴细胞培养用的无血清培养基及制备方法和培养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一种人T淋巴细胞培养用的无血清培养基及制备方法和培养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人T淋巴细胞培养用的无血清培养基及制备方法和培养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人T淋巴细胞培养用的无血清培养基及制备方法和培养方法.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526168.4 (22)申请日 2018.05.28 (71)申请人 北京美迪阿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 100176 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西环南路18号B幢2层B217 (72)发明人 张凤春陈虎施喆杨玉惠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代理人 王宏 (51)Int.Cl. C12N 5/0783(201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人T淋巴细胞培养用的无血清培养基及 制备方法和培养方法 (57)摘要 本。

2、发明公开了一种人T淋巴细胞培养用的无 血清培养基及制备方法和培养方法, 涉及免疫细 胞培养技术领域。 该无血清培养基包括: 3-10g/L 人血白蛋白和30-100mg/L谷胱酰肽。 该无血清培 养基不含动物血清蛋白或人AB血清或患者自体 血清, 且具有稳定性好, 培养细胞活性高等特点, 安全性高, 有利于提高所的培养细胞用于试验的 准确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1页 附图3页 CN 108707579 A 2018.10.26 CN 108707579 A 1.一种人T淋巴细胞培养用的无血清培养基, 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 3-10g/L人血白蛋白 和30-100mg/L谷胱酰肽。 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血清培养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血清培养基包括: 5-10g/L 人血白蛋白; 优选地, 所述无血清培养基包括: 7.5-10g/L人血白蛋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血清培养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血清培养基包括: 50- 100mg/L谷胱酰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血清培养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血清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 基; 所述基础培养基为RPMI1640、 DMEM、 F12、 DMEM/F12或IMD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血清培养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血清培养基pH为6.8-7.4; 优选地, 所述无血清培养基pH为7.1-7。

4、.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T淋巴细胞培养用的无血清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 在搅拌状态下往基础培养基中依次添加人血白蛋白和谷胱酰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T淋巴细胞培养用的无血清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搅拌速度为300-600rpm; 优选地, 搅拌速度为400-500rpm。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人T淋巴细胞培养用的无血清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 在于, 在加入血白蛋白和谷胱酰肽后, 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用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所述无 血清培养基的pH。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T淋巴细胞培养用的无血清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 于, 调。

5、节所述无血清培养基的pH至6.8-7.4; 优选地, 调节所述无血清培养基pH为7.1-7.3。 10.一种T淋巴细胞的扩增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 将待扩增的T淋巴细胞接种 至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血清培养基中。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8707579 A 2 一种人T淋巴细胞培养用的无血清培养基及制备方法和培养 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免疫细胞培养技术领域, 具体而言, 涉及一种人T淋巴细胞培养用的无 血清培养基及制备方法和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癌症是现今社会人类健康最为关注的话题, 一直以来, 人们谈癌色变, 癌症的发病 率每年也都。

6、持续增高; 攻克癌症, 成为医学界的一大难题。 生物免疫细胞疗法目前被国际公 认为最具前景的方法之一, 这其中T、 CAR-T技术是医学家们近年以来的研究热点; 而CAR-T 技术需要经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后嵌合抗原受体的T细胞大量扩增。 因此, 高效、 稳定、 安全的 T、 CAR-T细胞培养基已经成为细胞培养技术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0003 2017年10月, 国家最新的免疫细胞制备管理规范已经出台, 建议避免添加任何来 源的血清: 生产用原材料及辅料应符合 中国药典 相关规定或与国际。 生产过程中, 应尽可 能避免使用人源或动物源性原材料。 如确有必要使用动物源性成分, 任何动物源性的成分。

7、 均应可溯源并提供外源因子风险评估研究资料。 涉及牛源性物质的, 需按国家食品药品监 督管理局的有关规定具备非疫区来源证明。 提供是否有BSE/TSE风险的声明。 建议使用重组 产品替换动物源性原材料, 最大限度降低产品安全风险(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修订稿) 意 见)。 0004 T淋巴细胞培养技术中需T细胞大量扩增, 而T细胞自身增殖能力不强, 因此目前用 来培养T细胞的培养基, 多为需在体外扩增阶段, 不断添加市售胎牛血清、 人AB血清、 或患者 的自体血清(外周血经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的血浆)的细胞培养基, 尚无法实现 “完全” 无 血清培养。 0005 胎牛血清: 使用含胎牛血清的培养基。

8、在培养细胞时存在诸多安全问题, 胎牛血清 的成分复杂, 诸多生物因子无法明确检测, 培养基的可重复性低, 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且在 2009年4月29日发布的国家有关免疫细胞制备指导守则中明确规定, 严禁细胞制品中残留 动物血清蛋白, 增加临床风险; 0006 人AB血清: 存在伦理及血源安全性问题, 在2009年4月29日发布的国家有关免疫细 胞制备指导守则中同样明确规定, 禁止添加同种但异体血清, 如人AB血清; 0007 患者自体血清: 在2009年4月29日发布的国家有关免疫细胞制备指导守则中规定, 允许使用患者自体的血清用于患者细胞的培养, 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0008 自体血清收集。

9、量有限, 时有无法满足培养需要的情况发生; 0009 部分患者接受过化学药物治疗, 自体血清也受到影响, 从而无法使细胞大量增值。 0010 鉴于此, 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0011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T淋巴细胞培养用的无血清培养基, 该无血清培养 说明书 1/11 页 3 CN 108707579 A 3 基不含动物血清蛋白或人AB血清或患者自体血清, 且具有稳定性好, 培养细胞活性高等特 点, 安全性高, 有利于提高所的培养细胞用于试验的准确性。 0012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上述无血清培养基的方法, 该制备方法无需 添加动物血清蛋白或人AB血清或患者自体血清, 简。

10、化了配制工序, 制备步骤简单、 效果好。 0013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淋巴细胞的扩增培养方法, 该制备方法采用上 述的无血清培养基进行培养, 具有培养效果好、 细胞活性高。 0014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0015 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T淋巴细胞培养用的无血清培养基, 其包括: 3-10g/L 人血白蛋白和30-100mg/L谷胱酰肽。 0016 进一步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 所述无血清培养基包括: 5-10g/L人血白 蛋白; 0017 优选地, 所述无血清培养基包括7.5-10g/L人血白蛋白。 0018 需要说明的是, 人血白蛋白的浓度可以是3、 4、 5、。

11、 6、 7、 8、 9、 10g/L中的任意一者或 任意两者浓度之间的范围。 0019 进一步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 所述无血清培养基包括: 0020 所述无血清培养基包括: 50-100mg/L谷胱酰肽。 0021 需要说明的是, 谷胱酰肽的浓度可以是30、 40、 50、 60、 70、 80、 90、 100mg/L中的任意 一者或任意两者浓度之间的范围。 0022 进一步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 所述无血清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 0023 所述基础培养基为RPMI1640、 DMEM、 F12、 DMEM/F12或IMDM。 0024 进一步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

12、案中, 所述无血清培养基pH为6.8-7.4; 0025 优选地, 所述无血清培养基pH为7.1-7.3。 0026 优选地, 所述无血清培养基pH为7.2。 0027 现有培养基技术配方制备的T细胞培养基或CAR-T细胞培养基组分及含量不尽相 同, 其中, 一般有血清培养基或 “无血清培养基” (原包装虽未添加任何血清, 但在培养过程 中仍需额外添加5-20不等的人AB血清或患者自体血浆), 在调制生产过程中, 除一般含 有葡萄糖、 无机盐、 胰岛素、 转铁蛋白、 胆固醇、 甘油三脂等主要成分外, 还含有人血白蛋白 和谷胱酰肽, 人血白蛋白和谷胱酰肽在培养基中起到部分替代动物血清成分, 为细。

13、胞生长 提供必要的增值能力的作用, 而其在培养基中的添加比例, 大约分别在1-3g/L和1-10mg/L 之间; 这两种含量比例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细胞生长的要求, 如果再加以一定比例的外源 血清的添加, 基本能够达到细胞增值所要求的状态和数量。 但无法实现完全无血清培养的 效果。 0028 谷氨酰胺, 学名2-氨基-4-氨甲酰基丁酸, 英文Glutamine(Gln)。 是谷氨酸的酰胺。 L-谷氨酰胺是蛋白质合成中的编码氨基酸, 哺乳动物非必需氨基酸, 在体内可以由葡萄糖 转变而来。 为机体提供必需的氮源, 促使肌细胞内蛋白质合成; 通过细胞增容作用, 促进肌 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刺激生长激素。

14、、 胰岛素和睾酮的分泌, 使机体处于合成状态。 谷氨酰胺 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 它是淋巴细胞分泌、 增殖及其功能维持所必需。 作为核酸生物合 成的前体和主要能源, 谷氨酰胺可促使淋巴细胞、 巨噬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分化增殖, 增加细 胞因子TNF、 IL-1等的产生和磷脂的mRNA合成。 提供外源性谷氨酰胺可明显增加危重病人的 说明书 2/11 页 4 CN 108707579 A 4 淋巴细胞总数、 T淋巴细胞和循环中CD4/CD8的比率; 在细胞培养中尝试添加不同浓度的谷 氨酰胺, 以获得最佳的淋巴细胞培养效果, 正是此发明的根据所在。 0029 人血白蛋白(也称基因重组白蛋白, Huma。

15、n serum Albumin, HSA), 是人血浆中含量 最丰富的蛋白质(423.5g/l), 也是血浆蛋白质中少有的非糖基化蛋白之一, 占血浆总蛋 白的4060, 人血白蛋白, 是人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423.5g/l), 也是血浆蛋白 质中少有的非糖基化蛋白之一, 占血浆总蛋白的4060, 提供维持细胞生长所必需的激 素、 微量元素等物质, 在细胞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0030 本发明通过优化人血白蛋白和谷胱酰肽在培养基中的浓度比例, 不仅实现T细胞 的增殖, 也实现无血清培养的效果, 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培养细胞活性高, 安全性高等特 点, 有利于提高所的培养细胞用于试。

16、验的准确性。 0031 此外, 由于血清中存在着各种抗体(IgG),虽设计为扩增T细胞或Car-T细胞, 但由 于这些抗体的存在, 如抗CD15抗体, 不可避免地使NK细胞也获得一定比例的增值, 影响了高 比例T细胞的获取。 但进一步地, 本发明人意外地发现,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无血清培养基培 养T细胞, 可以增加了CD3+成熟性T细胞、 CD8+细胞毒性T细胞的比例, 有利于T细胞往期望的 方向增殖, 可有助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培养的T细胞比例低等问题。 0032 进一步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 上述无血清培养基中还含有: 胰岛素、 转 铁蛋白、 丙酮酸钠、 亚硒酸钠、 磷脂酰胆碱、 磷脂。

17、酰丝氨酸、 亚油酸、 油酸、 2-氨基乙醇盐酸 盐、 HEPES和碳酸氢钠。 0033 进一步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 上述无血清培养基中含有: 2-10mg/L胰岛 素、 5-20mg/L转铁蛋白、 1-10g/L丙酮酸钠、 0.1-50 g/L亚硒酸钠、 0.5-100 g/L磷脂酰胆碱、 0.5-100 g/L磷脂酰丝氨酸、 0.1-10 g/L亚油酸、 0.1-10 g/L油酸、 0.01-0.1g/L 2-氨基乙 醇盐酸盐、 1-10g/L HEPES和1-5g/L碳酸氢钠。 0034 另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如上所述的人T淋巴细胞培养用的无血清培养基的制备 方法, 其包括:。

18、 在搅拌状态下往基础培养基中依次添加人血白蛋白和谷胱酰肽。 0035 进一步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 在添加人血白蛋白和谷胱酰肽后, 所述制 备方法还包括: 往基础培养基中再依次添加胰岛素、 转铁蛋白、 丙酮酸钠、 亚硒酸钠、 磷脂酰 胆碱、 磷脂酰丝氨酸、 亚油酸、 油酸、 2-氨基乙醇盐酸盐、 HEPES和碳酸氢钠。 0036 进一步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 搅拌速度为300-600rpm; 0037 优选地, 搅拌速度为400-500rpm。 优选地, 搅拌速度为450rpm。 0038 进一步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 在加入人血白蛋白和谷胱酰肽后, 所述制 备方。

19、法还包括: 用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所述无血清培养基的pH。 0039 进一步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 调节所述无血清培养基的pH至6.8-7.4。 优选的, pH7.2。 0040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 在制备过程中无需添加动物血清蛋白或人AB血清或 患者自体血清, 简化了配制工序, 制备步骤简单、 效果好; 有助于解决可能涉及的安全性、 政 策冲突的问题。 0041 再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淋巴细胞的扩增培养方法, 其包括: 将待扩增的T淋 巴细胞接种至如上所述的无血清培养基中。 0042 本发明提供的扩增培养方法, 可以实现T淋巴细胞无血清培养效果, 具有稳定性 说明书 。

20、3/11 页 5 CN 108707579 A 5 好, 培养细胞活性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4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 图作简单地介绍, 应当理解, 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 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 范围的限定,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 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44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不同浓度的人血白蛋白对T淋巴细胞增殖培养的影响结 果; 0045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浓度的谷胱酰肽对T淋巴细胞增殖培养的影响结果; 0046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浓度的人血白蛋白。

21、、 谷胱酰肽对T淋巴细胞增殖培养的 影响结果; 0047 图4为采用本发明无血清培养基培养T淋巴细胞样品1-12的与同类产品的细胞数 量对比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 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 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 议的条件进行。 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 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 品。 0049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50 实施例1 0051 本实施例提供的人T淋巴细胞培养用的无血清培养基, 其包括如下成分, 见表1: 。

22、0052 表1 0053 说明书 4/11 页 6 CN 108707579 A 6 0054 0055 本实施例的无血清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如下: 0056 制备环境: 室温232、 湿度552、 10,000级GMP洁净车间。 0057 将符合中国药典的超纯水或无菌注射用水, 加入到无菌PET材质储液袋的不锈 钢槽中, 注入量为设计最终液体量的90; 0058 设置搅拌器并设定搅拌速度于450rpm; 0059 搅拌状态下添加粉末状的DMEM/F12培养基并使其溶解; 0060 搅拌1到2小时, 直至容器内DMEM/F12或IMDM的原料完全混匀并溶解; 0061 根据表1用量, 以表2顺序将。

23、各组分注入无菌PET材质容器中, 与DMEM/F12培养基 混合; 0062 表2配制本实施例提供的无血清培养基的成分的添加顺序 0063 说明书 5/11 页 7 CN 108707579 A 7 0064 0065 继续搅拌1-2小时; 0066 测量液体的pH值; 0067 将盐酸或氢氧化钠10倍稀释; 0068 以稀释好的盐酸或氢氧化钠调整pH值使其在7.2左右; 0069 用符合中国药典的灭菌超纯水或无菌注射用水, 制成最终设定的液体体积; 0070继续搅拌1-2小时; 0071将灭菌过滤器安装在超净工作台或安全柜中, 并将其连接到灭菌乳胶管上; 0072将管放入不锈钢槽中, 用蠕动。

24、泵将混匀液体泵出, 分装到500ml或1000ml的PET 材质的无菌容器中; 0073将分装好的容器密封并将其储存在4至10冷藏柜, 且需避光。 0074 其中, 用水优选灭菌超纯水或无菌注射用水, 更优选无菌注射用水。 0075 实验例1 0076 使用添加不同浓度人血白蛋白的基础培养基培养T淋巴细胞, 检测不同浓度(0、 0.5、 3、 5、 7.5、 10、 12.5、 15g/L)的人血白蛋白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其他成分用量同实施例1, 培养结果见图1。 0077 随着人血白蛋白配比浓度的增加, 细胞增殖效果与添加浓度成正比例关系, 而达 到一定浓度或超过时, 培养效果曲线趋于平缓甚。

25、至降低, 说明添加浓度在一定的最佳范围 例如3-10g/L内, 可以达到更好的细胞增殖效果。 0078 实验例2 0079 使用添加不同浓度谷胱酰肽的基础培养基培养T淋巴细胞, 检测不同浓度(0、 10、 30、 50、 75、 100、 125、 150mg/L)的谷胱酰肽细胞增殖的影响, 其他成分用量同实施例1, 培养 结果见图2。 0080 随着谷胱酰肽配比浓度的增加, 细胞增殖效果与添加浓度成正比例关系, 而达到 一定浓度或超过时, 培养效果曲线趋于平缓甚至降低, 说明添加浓度在一定的最佳范围例 如30-100mg/L内, 可以达到更好的细胞增殖效果。 0081 实验例3 说明书 6/。

26、11 页 8 CN 108707579 A 8 0082 使用同时改变浓度的白蛋白、 谷胱酰肽, 以含白蛋白12.5g/L和125mg/L谷胱酰肽 的组合, 白蛋白15g/L和谷胱酰肽125mg/L的组合的基础培养基培养T淋巴细胞, 检测细胞增 殖的影响, 其他成分的用量同实施例1, 结果见图3。 0083 本实验例的两种培养基所培养的T淋巴细胞在第96h的培养基中的细胞总数量在 4.0107个左右, 低于采用实施例1的培养基的培养效果。 0084 实验例4 0085 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T淋巴细胞样品1-12, 检测其细胞总数, 结果 见图4和表3。 0086 细胞样品1-12为。

27、,从健康人志愿者12人中, 采取的静脉外周血全血, 并经人淋巴细 胞分离液分离得来的淋巴细胞。 0087 对照培养基采用的是, 在中国境内市售的、 包装及产品说明书上标注有 “用于淋巴 细胞培养”“无血清培养基” 字样的, 广泛应用于医院和培养企业的淋巴细胞培养的, 一种正 规培养基厂家生产的培养基。 0088 培养方法和条件: 0089 1.采血前日, OKT-3溶液包被T225培养瓶, 4过夜, 使用前去上清, PBS冲洗2次; 0090 2.Day0: 采血30ml, 等量1640稀释混匀, FICOLL离心, 吸取白细胞层, 接种于已包被 的T225培养瓶, 要求细胞数量不低于1*10。

28、7/瓶/50ml(实施例1培养基, 含1000IU/ml IL-2), 取样做初步检测(细胞表型)及留样处理; 放置于5CO2、 37细胞培养箱; 0091 3.Day2: 48小时取样检测细胞数; 0092 4.Day3: 72小时取样检测细胞数, 添加50ml本申请培养基含1000IU/ml IL-2; 0093 5.Day4: 96小时取样检测细胞数, 补充150ml本申请培养基含1000IU/ml IL-2; 0094 6.Day6: 进袋培养, 取少量细胞做无菌检测及留样, 剩余细胞全部转移到盛实施例 1培养基(含300IU/ml IL-2)的细胞袋中继续培养, 放置于5CO2、 3。

29、7细胞培养箱; ; 0095 7.Day9: 分袋培养, 将实施例1培养基(含300IU/ml IL-2), 全部导入袋中, 混匀后, 平分到两袋, 继续培养, 放置于5CO2、 37细胞培养箱; 0096 8.Day12: 从2袋分别取样, 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无菌、 流式、 内毒素、 支原体等安全 性检测), 继续培养, 放置于5CO2、 37细胞培养箱; 0097 9.Day15: 回收细胞, 检测其细胞总数, 结果见图4和表3, 重悬细胞于含1人血白 蛋白的200ml注射生理盐水, 成终产品, 并从终产品取样做安全检测(内毒素)及留样保存处 理。 0098 表3本培养基与其他同类产品在细。

30、胞培养数量比较 说明书 7/11 页 9 CN 108707579 A 9 0099 0100 从表3和图4可以看出, 相较于对照培养基, 采样本实施例1提供的无血清培养基培 养T淋巴细胞可以提高细胞数量。 0101 实验例5 0102 采用实施例1提供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的T淋巴细胞样品1-12, 检测不同表型细胞 的比例, 结果见下表4-6。 0103 表4本培养基与其他同类产品在细胞表型各收获比例的流式检测比较(样品1-4) 说明书 8/11 页 10 CN 108707579 A 10 0104 0105 表5本培养基与其他同类产品在细胞表型各收获比例的流式检测比较(样品5-8) 010。

31、6 说明书 9/11 页 11 CN 108707579 A 11 0107 0108 表6本培养基与其他同类产品在细胞表型各收获比例的流式检测比较(样品9-12) 0109 0110 从表4-表6可看出, 采样本实施例提供的无血清培养基可以促进增加了CD3+成熟 性T细胞、 CD8+细胞毒性T细胞的比例, 有利于T细胞往期望的方向增殖, 可有助于克服现有 技术所培养的T细胞比例低等问题。 0111 对比例1 说明书 10/11 页 12 CN 108707579 A 12 0112 在最佳添加浓度范围以外, 同样实施了其它浓度的添加和检测, 如白蛋白浓度扩 大到12.5g/L、 15g/L,。

32、 但并未出现期待的培养效果, 见图1。 0113 对比例2 0114 在最佳添加浓度范围以外, 同样实施了其它浓度的添加和检测, 如添加谷胱酰肽 浓度扩大到125mg/L、 150mg/L, 但并未出现期待的培养效果, 见图2。 0115 对比例3 0116 在最佳添加浓度范围以外, 同样实施了同时改变2种添加物浓度, 如以白蛋白 12.5g/L、 15g/L, 谷胱酰肽125mg/L、 150mg/L的浓度, 实施混合并检测其细胞培养效果, 结果 证明同样没有出现更好的培养效果, 见图3。 011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 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 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11/11 页 13 CN 108707579 A 13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14 CN 108707579 A 14 图2 说明书附图 2/3 页 15 CN 108707579 A 15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3/3 页 16 CN 108707579 A 1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