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pdf

上传人:南*** 文档编号:8858237 上传时间:2021-01-0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2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026054.5

申请日:

20070814

公开号:

CN101168589B

公开日:

2010071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8G8/36,C08G8/30

主分类号:

C08G8/36,C08G8/30

申请人:

徐友志

发明人:

徐友志

地址: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镇朐山村源吉研究所

优先权:

CN200710026054A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喜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它通过丙烯醛与乙烯基乙醚经缩合反应制得。新型树脂以杂多烯醚醛等物质的高聚物以及一定量的EOHP组成,是一种类吡喃烷基醚抗菌体,它们是世界上唯一只含炭(C)氢(H)氧(O)三元素而不含卤素的抗菌功能基团,在环境中可被生物分解,当新型树脂的表面与空气接触,微生物附着集结形成所谓生物膜。树脂层面的抗菌烷基醚便可在20分钟内穿透1.8mm生物膜细胞壁,与氨基酸结合,使得微生物无法摄取养分和排除废物。本发明生产工艺得到的新型树脂,具有长效持久的抗菌功能。新型树脂的抗菌基团杀菌效果很快,平均2—5小时杀菌率可达到99%以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它通过丙烯醛与乙烯基乙醚经缩合反应制得,其缩合反应的生产步骤如下:(1)将乙烯基乙醚加入缩合釜,然后将催化剂锌盐或铝盐投入釜内,开动搅拌,再将丙烯醛投入缩合釜,投料后关闭阀门,同时,缩合釜的夹套用热水加热,缓慢升温,并对缩合釜上方的冷凝器进行冷却,使溶液回流,当缩合釜内温升至60-65℃时,停止加热,冷却至低于30℃后将物料抽至蒸馏锅内;(2)将得到的物料进行常压蒸馏至230-240℃,打开蒸馏釜上方的储料罐阀门,向蒸馏釜内投入阻断树脂,共熔后,收集低于240℃的所有馏份,得副产品2-乙氧基-3,4-二氢吡喃初品并投入储罐;将留置在蒸馏釜中的高聚物自然降温至200℃后出料,即得;原料丙烯醛、乙烯基乙醚与催化剂的克分子比为1∶1.05-1.15∶0.010-0.0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其缩合反应的生产步骤如下:(1)将乙烯基乙醚加入缩合釜,然后将催化剂锌盐或铝盐投入釜内,开动搅拌,再将丙烯醛投入缩合釜,投料后关闭阀门,同时,缩合釜的夹套用热水加热,缓慢升温,并对缩合釜上方的冷凝器进行冷却,使溶液回流,当缩合釜内温升至65℃时,停止加热,冷却至25℃后将物料抽至蒸馏锅内;(2)将得到的物料进行常压蒸馏至240℃,打开蒸馏釜上方的储料罐阀门,向蒸馏釜内投入阻断树脂,共熔后,收集低于240℃的所有馏份,得副产品2-乙氧基-3,4-二氢吡喃初品并投入储罐;将留置在蒸馏釜中的高聚物自然降温至200℃后出料,即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断树脂是甲苯乙醛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锌盐是氯化锌或溴化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对缩合釜上方的冷凝器进行冷却时,冷却介质为冰盐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原料丙烯醛、乙烯基乙醚与催化剂的克分子比为1∶1.10∶0.015。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投入的阻断树脂的重量占丙烯醛、乙烯基乙醚和催化剂总量的6-1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菌防霉特性的新型树脂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近三十年来,人们对树脂的抗菌性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形成抗菌树脂的特性、机理、改性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多重大的突破,目前的研究应用在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是在树脂的基材中,加入溶出性杀菌剂,通过释放出有效抗菌成份,从而达到抗菌效果。其中无机抗菌材料如银系离子,光触媒(纳米TiO2)等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和日益广泛的应用。然而抗菌因子的溶出,是一种简单的扩散,其动力学因素很难控制。当抗菌剂前期大量释放后,组份大大降低,远期效果不佳,且价格昂贵,资源有限,生产工艺复杂。以及综合性能的不规则性。也都极大的限制了它的推广应用。二是人们通过有机高分子改性的方法,在树脂的单体上组合有机抗菌功能团。抗菌功能团与树脂单体的化学键链接。直接对粘附在树脂表面的细菌发生作用,达到抗菌效果。这种分子组装的抗菌技术,已经得到国内外的重视。其中抗菌母粒在塑料和纤维行业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多种方式在树脂基材中,引入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抗菌剂可以发挥不同抗菌剂的优势,增加抗菌范围,提高抗菌效率,已成为今后的研究方向之一。

尽管国内外的抗菌树脂的研究应用取得了很多重大的突破,却都归结为抗菌材料与树脂的复配和整合,但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尚未发现有明确抗菌作用的树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长效抗菌防霉性能的新型树脂生产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其特点是,它通过丙烯醛(CH2=CHCHO)与乙烯基乙醚(CH2=CHOC2H5)经缩合反应制得。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其特点是,其缩合反应的生产步骤如下:

(1)将乙烯基乙醚加入缩合釜,然后将催化剂锌盐或铝盐投入釜内,开动搅拌,再将丙烯醛投入缩合釜,投料后关闭阀门,同时,缩合釜的夹套用热水加热,缓慢升温,并对缩合釜上方的冷凝器进行冷却,使溶液回流,当缩合釜内温升至60—65℃时,停止加热,冷却至低于30℃后将物料抽至蒸馏锅内;

(2)将得到的物料进行常压蒸馏至230—240℃,打开蒸馏釜上方的储料罐阀门,向蒸馏釜内投入阻断树脂,共熔后,收集低于240℃的所有馏份,得副产品2-乙氧基—3,4—二氢吡喃初品并投入储罐;将留置在蒸馏釜中的高聚物自然降温至200℃后出料,即得。

由丙烯醛和乙烯基乙醚缩合反应而产生的(杂多烯醚醛等)高聚物制得,其反应式及流程如下: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其特点是,其缩合反应的生产步骤如下:

(1)将乙烯基乙醚加入缩合釜,然后将催化剂锌盐或铝盐投入釜内,开动搅拌,再将丙烯醛投入缩合釜,投料后关闭阀门,同时,缩合釜的夹套用热水加热,缓慢升温,并对缩合釜上方的冷凝器进行冷却,使溶液回流,当缩合釜内温升至65℃时,停止加热,冷却至25℃后将物料抽至蒸馏锅内;

(2)将得到的物料进行常压蒸馏至240℃,打开蒸馏釜上方的储料罐阀门,向蒸馏釜内投入阻断树脂,共熔后,收集低于240℃的所有馏份,得副产品2-乙氧基—3,4—二氢吡喃初品并投入储罐;将留置在蒸馏釜中的高聚物自然降温至200℃后出料,即得。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其特点是,所述的阻断树脂是甲苯乙醛树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其特点是,所述的锌盐是氯化锌(ZnCl2)或溴化锌(BrCl2)。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其特点是,在步骤(1)中,对缩合釜上方的冷凝器进行冷却时,冷却介质为冰盐水。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其特点是,原料丙烯醛与乙烯基乙醚的克分子比为1:1.05—1.1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其特点是,原料丙烯醛、乙烯基乙醚与催化剂的克分子比为1:1.05—1.15:0.010—0.020。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其特点是,原料丙烯醛、乙烯基乙醚与催化剂的克分子比为1:1.10:0.01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其特点是,所投入的阻断树脂的重量占丙烯醛、乙烯基乙醚和催化剂总量的6—10%。

本发明中,以氯化锌为催化剂时,缩合反应的配料比和树脂得率如下表:

本发明新型树脂按本发明公开的生产工艺用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可适用的设备装置进行生产,也可以按发明人申请的另一专利所公开的设备进行生产,其申请号为200620126742.X。本发明所公开的生产工艺简单,流程短,操作简便,工艺过程科学合理。

关于本发明新型树脂的抗菌特性和物化性质。

1、新型树脂杀菌防霉原理。

杂多烯醚醛等物质的高聚物以及组份中存在一定量的(EOHP),经高温聚合而成类吡喃烷基醚抗菌体,它们是世界上唯一只含炭(C)氢(H)氧(O)三元素而不含卤素的抗菌功能基团,在环境中可被生物分解,当新型树脂的表面与空气接触,微生物附着集结形成所谓生物膜。树脂层面的抗菌烷基醚便可在20分钟内穿透1.8mm生物膜细胞壁,与氨基酸结合,使得微生物无法摄取养分和排除废物。本发明生产工艺得到的新型树脂,具有长效持久的抗菌功能。其整体基团都是由抗菌烷基醚组成,可不断的进入微生物体内,与其氨基酸分解结合,从而杀死菌体。新型树脂的抗菌基团杀菌效果很快,平均2-5小时杀菌率可达到99%以上。

2、新型树脂的物化性质。

本发明生产工艺生产的新型树脂可以以固体和液体两种状态存在。

固体树脂:外观黄褐色,透明片状,韧而有弹性,软化点90-120℃,熔点135℃左右,分解温度230℃左右、灰分0.01。

液体树脂:外观呈棕黄色透明液体,涂膜淡黄色,与多种基材附着力好;比重0.98,固含量50%,光泽(60℃单位值):95,硬度2H,抗冲击力:50公斤,柔韧性:1级,干燥快、有良好的耐化学性、流平性和遮盖力;能与涂料的大多数基料树脂相容,也能与脂、酮、醚、醇、芳烃、脂肪烃等溶剂共溶。见附件2:国家涂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报告编号TWO07220-7W1的检测结果。

3:新型树脂的生态毒性。

经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无任何生态毒性。

本发明的新型树脂,还具有原材料易得资源丰富,工艺成熟、成本价格低、容易加工等优势。可以迅速推广于建材、塑料、防治纤维、涂料、包装、日用品、家用电器、医疗卫生等各个行业领域。大大推动国内外抗菌材料和抗菌业的发展进程。真正使医疗卫生和人们日常生活融为一体,特别对我国人口流动量大,医疗卫生任务重的国情,落实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政治意义和经济价值。

本发明新型树脂的长效防霉性能,也将使肆虐人类数千年的讨厌霉菌,在生活中逐渐消失,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对本发明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本发明权利的限制。

实例1。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它通过丙烯醛与乙烯基乙醚经缩合反应制得。

实施例2。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它通过丙烯醛与乙烯基乙醚经缩合反应制得,其缩合反应的生产步骤如下:

(1)将乙烯基乙醚加入缩合釜,然后将催化剂锌盐或铝盐投入釜内,开动搅拌,再将丙烯醛投入缩合釜,投料后关闭阀门,同时,缩合釜的夹套用热水加热,缓慢升温,并对缩合釜上方的冷凝器进行冷却,使溶液回流,当缩合釜内温升至60℃时,停止加热,冷却至低于30℃后将物料抽至蒸馏锅内;

(2)将得到的物料进行常压蒸馏至230℃,打开蒸馏釜上方的储料罐阀门,向蒸馏釜内投入阻断树脂,共熔后,收集低于240℃的所有馏份,得副产品2-乙氧基—3,4—二氢吡喃初品并投入储罐;将留置在蒸馏釜中的高聚物自然降温至200℃后出料,即得。

实施例3。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它通过丙烯醛与乙烯基乙醚经缩合反应制得,其缩合反应的生产步骤如下:

(1)将乙烯基乙醚加入缩合釜,然后将催化剂锌盐或铝盐投入釜内,开动搅拌,再将丙烯醛投入缩合釜,投料后关闭阀门,同时,缩合釜的夹套用热水加热,缓慢升温,并对缩合釜上方的冷凝器进行冷却,使溶液回流,当缩合釜内温升至65℃时,停止加热,冷却至25℃后将物料抽至蒸馏锅内;

(2)将得到的物料进行常压蒸馏至240℃,打开蒸馏釜上方的储料罐阀门,向蒸馏釜内投入阻断树脂,共熔后,收集低于240℃的所有馏份,得副产品2-乙氧基—3,4—二氢吡喃初品并投入储罐;将留置在蒸馏釜中的高聚物自然降温至200℃后出料,即得。

实施例4。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它通过丙烯醛与乙烯基乙醚经缩合反应制得,其缩合反应的生产步骤如下:

(1)将乙烯基乙醚加入缩合釜,然后将催化剂锌盐或铝盐投入釜内,开动搅拌,再将丙烯醛投入缩合釜,投料后关闭阀门,同时,缩合釜的夹套用热水加热,缓慢升温,并对缩合釜上方的冷凝器进行冷却,使溶液回流,当缩合釜内温升至62℃时,停止加热,冷却至28℃后将物料抽至蒸馏锅内;

(2)将得到的物料进行常压蒸馏至235℃,打开蒸馏釜上方的储料罐阀门,向蒸馏釜内投入阻断树脂,共熔后,收集低于240℃的所有馏份,得副产品2-乙氧基—3,4—二氢吡喃初品并投入储罐;将留置在蒸馏釜中的高聚物自然降温至200℃后出料,即得。

实施例5。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它通过丙烯醛与乙烯基乙醚经缩合反应制得,其缩合反应的生产步骤如下:

(1)将乙烯基乙醚加入缩合釜,然后将催化剂锌盐或铝盐投入釜内,开动搅拌,再将丙烯醛投入缩合釜,投料后关闭阀门,同时,缩合釜的夹套用热水加热,缓慢升温,并对缩合釜上方的冷凝器进行冷却,使溶液回流,当缩合釜内温升至64℃时,停止加热,冷却至28℃后将物料抽至蒸馏锅内;

(2)将得到的物料进行常压蒸馏至238℃,打开蒸馏釜上方的储料罐阀门,向蒸馏釜内投入阻断树脂,共熔后,收集低于240℃的所有馏份,得副产品2-乙氧基—3,4—二氢吡喃初品并投入储罐;将留置在蒸馏釜中的高聚物自然降温至200℃后出料,即得。

实施例6。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它通过丙烯醛与乙烯基乙醚经缩合反应制得,其缩合反应的生产步骤如下:

(1)将乙烯基乙醚加入缩合釜,然后将催化剂锌盐或铝盐投入釜内,开动搅拌,再将丙烯醛投入缩合釜,投料后关闭阀门,同时,缩合釜的夹套用热水加热,缓慢升温,并对缩合釜上方的冷凝器进行冷却,使溶液回流,当缩合釜内温升至63℃时,停止加热,冷却至15℃后将物料抽至蒸馏锅内;

(2)将得到的物料进行常压蒸馏至232℃,打开蒸馏釜上方的储料罐阀门,向蒸馏釜内投入阻断树脂,共熔后,收集低于240℃的所有馏份,得副产品2-乙氧基—3,4—二氢吡喃初品并投入储罐;将留置在蒸馏釜中的高聚物自然降温至200℃后出料,即得。

实施例7。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它通过丙烯醛与乙烯基乙醚经缩合反应制得,其缩合反应的生产步骤如下:

(1)将乙烯基乙醚加入缩合釜,然后将催化剂锌盐或铝盐投入釜内,开动搅拌,再将丙烯醛投入缩合釜,投料后关闭阀门,同时,缩合釜的夹套用热水加热,缓慢升温,并对缩合釜上方的冷凝器进行冷却,使溶液回流,当缩合釜内温升至61℃时,停止加热,冷却至低于30℃后将物料抽至蒸馏锅内;

(2)将得到的物料进行常压蒸馏至236℃,打开蒸馏釜上方的储料罐阀门,向蒸馏釜内投入阻断树脂,共熔后,收集低于240℃的所有馏份,得副产品2-乙氧基—3,4—二氢吡喃初品并投入储罐;将留置在蒸馏釜中的高聚物自然降温至200℃后出料,即得。

实施例8。在实施例2-7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中,所述的阻断树脂是甲苯乙醛树脂。

实施例9。在实施例2-8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中,所述的锌盐是氯化锌。

实施例10。在实施例2-8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中,所述的锌盐是溴化锌。

实施例11。在实施例1-10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中,原料丙烯醛与乙烯基乙醚的克分子比为1:1.05。

实施例12。在实施例1-10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中,原料丙烯醛与乙烯基乙醚的克分子比为1:1.15。

实施例13。在实施例1-10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中,原料丙烯醛与乙烯基乙醚的克分子比为1:1.10。

实施例14。在实施例1-10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中,原料丙烯醛与乙烯基乙醚的克分子比为1:1.08。

实施例15。在实施例1-10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中,原料丙烯醛与乙烯基乙醚的克分子比为1:1.12。

实施例16。在实施例2-10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中,原料丙烯醛、乙烯基乙醚与催化剂的克分子比为1:1.05:0.010。

实施例17。在实施例2-10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中,原料丙烯醛、乙烯基乙醚与催化剂的克分子比为1:1.15:0.020。

实施例18。在实施例2-10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中,原料丙烯醛、乙烯基乙醚与催化剂的克分子比为1:1.10:0.015。

实施例19。在实施例2-10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中,原料丙烯醛、乙烯基乙醚与催化剂的克分子比为1:1.07:0.012。

实施例20。在实施例2-10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中,原料丙烯醛、乙烯基乙醚与催化剂的克分子比为1:1.13:0.018。

实施例21。在实施例2-20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中,所投入的阻断树脂的重量占丙烯醛、乙烯基乙醚和催化剂总量的6%。

实施例22。在实施例2-20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中,所投入的阻断树脂的重量占丙烯醛、乙烯基乙醚和催化剂总量的10%。

实施例23。在实施例2-20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中,所投入的阻断树脂的重量占丙烯醛、乙烯基乙醚和催化剂总量的8%。

实施例24。在实施例2-20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中,所投入的阻断树脂的重量占丙烯醛、乙烯基乙醚和催化剂总量的7%。

实施例25。在实施例2-20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中,所投入的阻断树脂的重量占丙烯醛、乙烯基乙醚和催化剂总量的8.5%。

实施例26。在实施例2-25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中,在步骤(1)中,对缩合釜上方的冷凝器进行冷却时,冷却介质为冰盐水。

实例27。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它通过丙烯醛与乙烯基乙醚经缩合反应制得,其缩合反应具体步骤如下:

(1)将150公斤乙烯基乙醚从乙烯基乙醚计量槽投入500立升缩合釜中,再将2.2公斤氯化锌投入釜内,开动搅拌,然后将130公斤丙烯醛从计量槽中投入缩合釜(采用缓慢连续进料方式)。关紧阀门,夹套用热水加温,缓慢升温,安装在缩合釜上方的冷凝器,用冰盐水冷却,使溶液回流。当内温升温至65℃时,停止加热,冷却至常温(25℃)将料抽至蒸馏釜内。整个缩合反应约6小时。

(2)将釜内的物料平稳的进行常压蒸馏至180℃后,快速升温至240℃,打开蒸馏釜上方的储料罐阀门,将28公斤阻断树脂投入蒸馏釜内,共熔后,收集240℃以前的所有馏份,抽入2-乙氧基—3,4—二氢吡喃(EOHP)储罐。以备精馏后,生产医药中间体。留置在蒸馏釜中的杂多烯醚醛等物质的高聚物。升温至240℃时停止加温,自然降温至200℃出料。经检测软化点达108℃,达标合格,包装入库。

实例28。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它通过丙烯醛与乙烯基乙醚经缩合反应制得,其缩合反应具体步骤如下:

(1)将300公斤乙烯基乙醚从乙烯基乙醚计量槽投入1000立升缩合釜中,再4.2公斤氯化锌投入釜内,开动搅拌,然后将260公斤丙烯醛从计量槽中投入缩合釜(采用缓慢连续进料方式)。关紧阀门,夹套用热水加温,缓慢升温,安装在缩合釜上方的冷凝器,用冰盐水冷却,使溶液洄流。当内温升温至65℃时,停止加热,冷却至常温(25℃)将料抽至蒸馏釜内。整个缩合反应约8小时。

(2)将釜内的物料平稳的进行常压蒸馏至180℃后,快速升温至240℃,打开蒸馏釜上方的储料罐阀门,将56公斤阻断树脂投入蒸馏釜内,共熔后,收集240℃以前的所有馏份,抽入2-乙氧基—3,4—二氢吡喃(EOHP)储罐。以备精馏后,生产医药中间体。留置在蒸馏釜中的杂多烯醚醛等物质的高聚物。升温至240℃时停止加温,自然降温至200℃出料。经检测软化点达95℃,达标合格,包装入库。

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168589 B (45)授权公告日 2010.07.14 CN 101168589 B *CN101168589B* (21)申请号 200710026054.5 (22)申请日 2007.08.14 C08G 8/36(2006.01) C08G 8/30(2006.01) (73)专利权人 徐友志 地址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镇 朐山村源吉研究所 (72)发明人 徐友志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代理人 刘喜莲 CN 1358704 A,2002.07.17, 说明书全文 . CN 101068800 A,。

2、2007.11.07, 说明书全文 . WO 2005044874 A1,2005.05.19, 说明书全 文 . WO 0228928 A1,2002.04.11, 说明书全文 . 崔小明 . 戊二醛的生产应用及发展前景 . 精 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 3.2005,(3),17-20. (54) 发明名称 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 (57)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 其特征 在于, 它通过丙烯醛与乙烯基乙醚经缩合反应制 得。新型树脂以杂多烯醚醛等物质的高聚物以 及一定量的 EOHP 组成, 是一种类吡喃烷基醚抗菌 体, 它们是世界上唯一只含炭(C)氢(H)氧(O)三 元素而不含卤素。

3、的抗菌功能基团, 在环境中可被 生物分解, 当新型树脂的表面与空气接触, 微生物 附着集结形成所谓生物膜。树脂层面的抗菌烷基 醚便可在 20 分钟内穿透 1.8mm 生物膜细胞壁, 与 氨基酸结合, 使得微生物无法摄取养分和排除废 物。 本发明生产工艺得到的新型树脂, 具有长效持 久的抗菌功能。新型树脂的抗菌基团杀菌效果很 快, 平均 25 小时杀菌率可达到 99以上。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袁海宾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7 页 CN 101168589 B1/1 页 2 1. 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 。

4、其特征在于, 它通过丙烯醛与乙烯基乙醚经缩合反应制 得, 其缩合反应的生产步骤如下 : (1) 将乙烯基乙醚加入缩合釜, 然后将催化剂锌盐或铝盐投入釜内, 开动搅拌, 再将丙 烯醛投入缩合釜, 投料后关闭阀门, 同时, 缩合釜的夹套用热水加热, 缓慢升温, 并对缩合釜 上方的冷凝器进行冷却, 使溶液回流, 当缩合釜内温升至 60-65时, 停止加热, 冷却至低于 30后将物料抽至蒸馏锅内 ; (2) 将得到的物料进行常压蒸馏至 230-240, 打开蒸馏釜上方的储料罐阀门, 向蒸馏 釜内投入阻断树脂, 共熔后, 收集低于 240的所有馏份, 得副产品 2- 乙氧基 -3, 4- 二氢吡 喃初品。

5、并投入储罐 ; 将留置在蒸馏釜中的高聚物自然降温至 200后出料, 即得 ; 原料丙烯醛、 乙烯基乙醚与催化剂的克分子比为 1 1.05-1.15 0.010-0.020。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其缩合反应的生产 步骤如下 : (1) 将乙烯基乙醚加入缩合釜, 然后将催化剂锌盐或铝盐投入釜内, 开动搅拌, 再将丙 烯醛投入缩合釜, 投料后关闭阀门, 同时, 缩合釜的夹套用热水加热, 缓慢升温, 并对缩合釜 上方的冷凝器进行冷却, 使溶液回流, 当缩合釜内温升至 65时, 停止加热, 冷却至 25后 将物料抽至蒸馏锅内 ; (2) 将得到的物料进行。

6、常压蒸馏至 240, 打开蒸馏釜上方的储料罐阀门, 向蒸馏釜内 投入阻断树脂, 共熔后, 收集低于 240的所有馏份, 得副产品 2- 乙氧基 -3, 4- 二氢吡喃初 品并投入储罐 ; 将留置在蒸馏釜中的高聚物自然降温至 200后出料, 即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阻断树脂 是甲苯乙醛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锌盐是氯 化锌或溴化锌。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 (1) 中, 对缩合釜上方的冷凝器进行冷却时, 冷却介质为冰盐水。

7、。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原料丙烯醛、 乙 烯基乙醚与催化剂的克分子比为 1 1.10 0.015。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投入的阻断树 脂的重量占丙烯醛、 乙烯基乙醚和催化剂总量的 6-10。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168589 B1/7 页 3 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菌防霉特性的新型树脂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近三十年来, 人们对树脂的抗菌性能, 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形成抗菌树脂的特 性、 机理、 改性等方面, 都取得了很多重大。

8、的突破, 目前的研究应用在向两个方面发展 : 一是 在树脂的基材中, 加入溶出性杀菌剂, 通过释放出有效抗菌成份, 从而达到抗菌效果。其中 无机抗菌材料如银系离子, 光触媒(纳米TiO2)等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和日益广泛的应用。 然 而抗菌因子的溶出, 是一种简单的扩散, 其动力学因素很难控制。当抗菌剂前期大量释放 后, 组份大大降低, 远期效果不佳, 且价格昂贵, 资源有限, 生产工艺复杂。以及综合性能的 不规则性。也都极大的限制了它的推广应用。二是人们通过有机高分子改性的方法, 在树 脂的单体上组合有机抗菌功能团。抗菌功能团与树脂单体的化学键链接。直接对粘附在树 脂表面的细菌发生作用, 达到抗。

9、菌效果。这种分子组装的抗菌技术, 已经得到国内外的重 视。 其中抗菌母粒在塑料和纤维行业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 国内外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多 种方式在树脂基材中, 引入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抗菌剂可以发挥不同抗菌剂的优势, 增加抗 菌范围, 提高抗菌效率, 已成为今后的研究方向之一。 0003 尽管国内外的抗菌树脂的研究应用取得了很多重大的突破, 却都归结为抗菌材料 与树脂的复配和整合, 但是, 迄今为止, 世界上尚未发现有明确抗菌作用的树脂。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具有长效抗菌防霉 性能的新型树脂生产方法。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10、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 树脂的生产工艺, 其特点是, 它通过丙烯醛(CH2CHCHO)与乙烯基乙醚(CH2CHOC2H5)经 缩合反应制得。 000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以上所述 的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 其特点是, 其缩合反应的生产步骤如下 : 0007 (1) 将乙烯基乙醚加入缩合釜, 然后将催化剂锌盐或铝盐投入釜内, 开动搅拌, 再 将丙烯醛投入缩合釜, 投料后关闭阀门, 同时, 缩合釜的夹套用热水加热, 缓慢升温, 并对缩 合釜上方的冷凝器进行冷却, 使溶液回流, 当缩合釜内温升至 6065时, 停止加热, 冷却 。

11、至低于 30后将物料抽至蒸馏锅内 ; 0008 (2) 将得到的物料进行常压蒸馏至 230240, 打开蒸馏釜上方的储料罐阀门, 向蒸馏釜内投入阻断树脂, 共熔后, 收集低于 240的所有馏份, 得副产品 2- 乙氧基3, 4二氢吡喃初品并投入储罐 ; 将留置在蒸馏釜中的高聚物自然降温至 200后出料, 即 得。 0009 由丙烯醛和乙烯基乙醚缩合反应而产生的 ( 杂多烯醚醛等 ) 高聚物制得, 其反应 说 明 书 CN 101168589 B2/7 页 4 式及流程如下 : 0010 0011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以上所述 的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

12、, 其特点是, 其缩合反应的生产步骤如下 : 0012 (1) 将乙烯基乙醚加入缩合釜, 然后将催化剂锌盐或铝盐投入釜内, 开动搅拌, 再 将丙烯醛投入缩合釜, 投料后关闭阀门, 同时, 缩合釜的夹套用热水加热, 缓慢升温, 并对 缩合釜上方的冷凝器进行冷却, 使溶液回流, 当缩合釜内温升至 65时, 停止加热, 冷却至 25后将物料抽至蒸馏锅内 ; 0013 (2) 将得到的物料进行常压蒸馏至 240, 打开蒸馏釜上方的储料罐阀门, 向蒸馏 釜内投入阻断树脂, 共熔后, 收集低于 240的所有馏份, 得副产品 2- 乙氧基3, 4二氢 吡喃初品并投入储罐 ; 将留置在蒸馏釜中的高聚物自然降温。

13、至 200后出料, 即得。 001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以上所述 的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 其特点是, 所述的阻断树脂是甲苯乙醛树脂。 001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以上所述 的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 其特点是, 所述的锌盐是氯化锌 (ZnCl2) 或溴化锌 (BrCl2)。 001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 述的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 其特点是, 在步骤 (1) 中, 对缩合釜上方的冷凝器进行冷却 时, 冷却介质为冰盐水。 0017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

14、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以上所述 的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 其特点是, 原料丙烯醛与乙烯基乙醚的克分子比为 1 : 1.05 1.15。 0018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以上所述 的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 其特点是, 原料丙烯醛、 乙烯基乙醚与催化剂的克分子比为 1 : 1.051.15 : 0.0100.020。 0019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以上所述 的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 其特点是, 原料丙烯醛、 乙烯基乙醚与催化剂的克分子比为 1 : 1.10 : 0.015。 0020。

1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以上所述 的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 其特点是, 所投入的阻断树脂的重量占丙烯醛、 乙烯基乙醚和 催化剂总量的 610。 0021 本发明中, 以氯化锌为催化剂时, 缩合反应的配料比和树脂得率如下表 : 0022 说 明 书 CN 101168589 B3/7 页 5 0023 本发明新型树脂按本发明公开的生产工艺用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可适用的设备 装置进行生产, 也可以按发明人申请的另一专利所公开的设备进行生产, 其申请号为 200620126742.X。本发明所公开的生产工艺简单, 流程短, 操作简便, 工艺过程科学合理。 00。

16、24 关于本发明新型树脂的抗菌特性和物化性质。 0025 1、 新型树脂杀菌防霉原理。 0026 杂多烯醚醛等物质的高聚物以及组份中存在一定量的 (EOHP), 经高温聚合而成类 吡喃烷基醚抗菌体, 它们是世界上唯一只含炭 (C) 氢 (H) 氧 (O) 三元素而不含卤素的抗菌 功能基团, 在环境中可被生物分解, 当新型树脂的表面与空气接触, 微生物附着集结形成所 谓生物膜。树脂层面的抗菌烷基醚便可在 20 分钟内穿透 1.8mm 生物膜细胞壁, 与氨基酸结 合, 使得微生物无法摄取养分和排除废物。 本发明生产工艺得到的新型树脂, 具有长效持久 的抗菌功能。 其整体基团都是由抗菌烷基醚组成, 。

17、可不断的进入微生物体内, 与其氨基酸分 解结合, 从而杀死菌体。新型树脂的抗菌基团杀菌效果很快, 平均 2-5 小时杀菌率可达到 99以上。 0027 2、 新型树脂的物化性质。 0028 本发明生产工艺生产的新型树脂可以以固体和液体两种状态存在。 0029 固体树脂 : 外观黄褐色, 透明片状, 韧而有弹性, 软化点 90-120, 熔点 135左 右, 分解温度 230左右、 灰分 0.01。 0030 液体树脂 : 外观呈棕黄色透明液体, 涂膜淡黄色, 与多种基材附着力好 ; 比重 0.98, 固含量 50, 光泽 (60单位值 ) : 95, 硬度 2H, 抗冲击力 : 50 公斤, 。

18、柔韧性 : 1 级, 干燥 快、 有良好的耐化学性、 流平性和遮盖力 ; 能与涂料的大多数基料树脂相容, 也能与脂、 酮、 醚、 醇、 芳烃、 脂肪烃等溶剂共溶。见附件 2 : 国家涂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 检测报告编号 TWO07220-7W1 的检测结果。 0031 3 : 新型树脂的生态毒性。 0032 经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 无任何生态毒性。 0033 本发明的新型树脂, 还具有原材料易得资源丰富, 工艺成熟、 成本价格低、 容易加 工等优势。可以迅速推广于建材、 塑料、 防治纤维、 涂料、 包装、 日用品、 家用电器、 医疗卫生 等各个行业领域。大大推动国内外抗菌材料和抗菌业。

19、的发展进程。真正使医疗卫生和人们 日常生活融为一体, 特别对我国人口流动量大, 医疗卫生任务重的国情, 落实以 “预防为主” 的方针政策, 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政治意义和经济价值。 0034 本发明新型树脂的长效防霉性能, 也将使肆虐人类数千年的讨厌霉菌, 在生活中 逐渐消失, 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说 明 书 CN 101168589 B4/7 页 6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进一步对本发明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进行描述, 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进一步 的理解本发明, 而不构成对本发明权利的限制。 0036 实例 1。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 它通过丙烯醛与乙烯基乙醚经缩合反应制得。 0037 。

20、实施例 2。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 它通过丙烯醛与乙烯基乙醚经缩合反应制 得, 其缩合反应的生产步骤如下 : 0038 (1) 将乙烯基乙醚加入缩合釜, 然后将催化剂锌盐或铝盐投入釜内, 开动搅拌, 再 将丙烯醛投入缩合釜, 投料后关闭阀门, 同时, 缩合釜的夹套用热水加热, 缓慢升温, 并对缩 合釜上方的冷凝器进行冷却, 使溶液回流, 当缩合釜内温升至 60时, 停止加热, 冷却至低 于 30后将物料抽至蒸馏锅内 ; 0039 (2) 将得到的物料进行常压蒸馏至 230, 打开蒸馏釜上方的储料罐阀门, 向蒸馏 釜内投入阻断树脂, 共熔后, 收集低于 240的所有馏份, 得副产品 2- 乙氧。

21、基3, 4二氢 吡喃初品并投入储罐 ; 将留置在蒸馏釜中的高聚物自然降温至 200后出料, 即得。 0040 实施例 3。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 它通过丙烯醛与乙烯基乙醚经缩合反应制 得, 其缩合反应的生产步骤如下 : 0041 (1) 将乙烯基乙醚加入缩合釜, 然后将催化剂锌盐或铝盐投入釜内, 开动搅拌, 再 将丙烯醛投入缩合釜, 投料后关闭阀门, 同时, 缩合釜的夹套用热水加热, 缓慢升温, 并对 缩合釜上方的冷凝器进行冷却, 使溶液回流, 当缩合釜内温升至 65时, 停止加热, 冷却至 25后将物料抽至蒸馏锅内 ; 0042 (2) 将得到的物料进行常压蒸馏至 240, 打开蒸馏釜上方。

22、的储料罐阀门, 向蒸馏 釜内投入阻断树脂, 共熔后, 收集低于 240的所有馏份, 得副产品 2- 乙氧基3, 4二氢 吡喃初品并投入储罐 ; 将留置在蒸馏釜中的高聚物自然降温至 200后出料, 即得。 0043 实施例 4。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 它通过丙烯醛与乙烯基乙醚经缩合反应制 得, 其缩合反应的生产步骤如下 : 0044 (1) 将乙烯基乙醚加入缩合釜, 然后将催化剂锌盐或铝盐投入釜内, 开动搅拌, 再 将丙烯醛投入缩合釜, 投料后关闭阀门, 同时, 缩合釜的夹套用热水加热, 缓慢升温, 并对 缩合釜上方的冷凝器进行冷却, 使溶液回流, 当缩合釜内温升至 62时, 停止加热, 冷却。

23、至 28后将物料抽至蒸馏锅内 ; 0045 (2) 将得到的物料进行常压蒸馏至 235, 打开蒸馏釜上方的储料罐阀门, 向蒸馏 釜内投入阻断树脂, 共熔后, 收集低于 240的所有馏份, 得副产品 2- 乙氧基3, 4二氢 吡喃初品并投入储罐 ; 将留置在蒸馏釜中的高聚物自然降温至 200后出料, 即得。 0046 实施例 5。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 它通过丙烯醛与乙烯基乙醚经缩合反应制 得, 其缩合反应的生产步骤如下 : 0047 (1) 将乙烯基乙醚加入缩合釜, 然后将催化剂锌盐或铝盐投入釜内, 开动搅拌, 再 将丙烯醛投入缩合釜, 投料后关闭阀门, 同时, 缩合釜的夹套用热水加热, 缓。

24、慢升温, 并对 缩合釜上方的冷凝器进行冷却, 使溶液回流, 当缩合釜内温升至 64时, 停止加热, 冷却至 28后将物料抽至蒸馏锅内 ; 0048 (2) 将得到的物料进行常压蒸馏至 238, 打开蒸馏釜上方的储料罐阀门, 向蒸馏 说 明 书 CN 101168589 B5/7 页 7 釜内投入阻断树脂, 共熔后, 收集低于 240的所有馏份, 得副产品 2- 乙氧基3, 4二氢 吡喃初品并投入储罐 ; 将留置在蒸馏釜中的高聚物自然降温至 200后出料, 即得。 0049 实施例 6。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 它通过丙烯醛与乙烯基乙醚经缩合反应制 得, 其缩合反应的生产步骤如下 : 0050 。

25、(1) 将乙烯基乙醚加入缩合釜, 然后将催化剂锌盐或铝盐投入釜内, 开动搅拌, 再 将丙烯醛投入缩合釜, 投料后关闭阀门, 同时, 缩合釜的夹套用热水加热, 缓慢升温, 并对 缩合釜上方的冷凝器进行冷却, 使溶液回流, 当缩合釜内温升至 63时, 停止加热, 冷却至 15后将物料抽至蒸馏锅内 ; 0051 (2) 将得到的物料进行常压蒸馏至 232, 打开蒸馏釜上方的储料罐阀门, 向蒸馏 釜内投入阻断树脂, 共熔后, 收集低于 240的所有馏份, 得副产品 2- 乙氧基3, 4二氢 吡喃初品并投入储罐 ; 将留置在蒸馏釜中的高聚物自然降温至 200后出料, 即得。 0052 实施例 7。一种新。

26、型树脂的生产工艺, 它通过丙烯醛与乙烯基乙醚经缩合反应制 得, 其缩合反应的生产步骤如下 : 0053 (1) 将乙烯基乙醚加入缩合釜, 然后将催化剂锌盐或铝盐投入釜内, 开动搅拌, 再 将丙烯醛投入缩合釜, 投料后关闭阀门, 同时, 缩合釜的夹套用热水加热, 缓慢升温, 并对缩 合釜上方的冷凝器进行冷却, 使溶液回流, 当缩合釜内温升至 61时, 停止加热, 冷却至低 于 30后将物料抽至蒸馏锅内 ; 0054 (2) 将得到的物料进行常压蒸馏至 236, 打开蒸馏釜上方的储料罐阀门, 向蒸馏 釜内投入阻断树脂, 共熔后, 收集低于 240的所有馏份, 得副产品 2- 乙氧基3, 4二氢 吡。

27、喃初品并投入储罐 ; 将留置在蒸馏釜中的高聚物自然降温至 200后出料, 即得。 0055 实施例8。 在实施例2-7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中, 所述的阻断树脂 是甲苯乙醛树脂。 0056 实施例9。 在实施例2-8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中, 所述的锌盐是氯 化锌。 0057 实施例 10。在实施例 2-8 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中, 所述的锌盐是 溴化锌。 0058 实施例11。 在实施例1-10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中, 原料丙烯醛与 乙烯基乙醚的克分子比为 1 : 1.05。 0059 实施例12。 在实施例1-10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

28、中, 原料丙烯醛与 乙烯基乙醚的克分子比为 1 : 1.15。 0060 实施例13。 在实施例1-10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中, 原料丙烯醛与 乙烯基乙醚的克分子比为 1 : 1.10。 0061 实施例14。 在实施例1-10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中, 原料丙烯醛与 乙烯基乙醚的克分子比为 1 : 1.08。 0062 实施例15。 在实施例1-10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中, 原料丙烯醛与 乙烯基乙醚的克分子比为 1 : 1.12。 0063 实施例 16。在实施例 2-10 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中, 原料丙烯醛、 乙烯基乙醚与催化剂的克分子比为 。

29、1 : 1.05 : 0.010。 0064 实施例 17。在实施例 2-10 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中, 原料丙烯醛、 说 明 书 CN 101168589 B6/7 页 8 乙烯基乙醚与催化剂的克分子比为 1 : 1.15 : 0.020。 0065 实施例 18。在实施例 2-10 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中, 原料丙烯醛、 乙烯基乙醚与催化剂的克分子比为 1 : 1.10 : 0.015。 0066 实施例 19。在实施例 2-10 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中, 原料丙烯醛、 乙烯基乙醚与催化剂的克分子比为 1 : 1.07 : 0.012。 0067 实施例。

30、 20。在实施例 2-10 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中, 原料丙烯醛、 乙烯基乙醚与催化剂的克分子比为 1 : 1.13 : 0.018。 0068 实施例21。 在实施例2-20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中, 所投入的阻断 树脂的重量占丙烯醛、 乙烯基乙醚和催化剂总量的 6。 0069 实施例22。 在实施例2-20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中, 所投入的阻断 树脂的重量占丙烯醛、 乙烯基乙醚和催化剂总量的 10。 0070 实施例23。 在实施例2-20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中, 所投入的阻断 树脂的重量占丙烯醛、 乙烯基乙醚和催化剂总量的 8。 0071 实。

31、施例24。 在实施例2-20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中, 所投入的阻断 树脂的重量占丙烯醛、 乙烯基乙醚和催化剂总量的 7。 0072 实施例25。 在实施例2-20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中, 所投入的阻断 树脂的重量占丙烯醛、 乙烯基乙醚和催化剂总量的 8.5。 0073 实施例 26。在实施例 2-25 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中, 在步骤 (1) 中, 对缩合釜上方的冷凝器进行冷却时, 冷却介质为冰盐水。 0074 实例27。 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 它通过丙烯醛与乙烯基乙醚经缩合反应制得, 其缩合反应具体步骤如下 : 0075 (1) 将 150 公斤乙烯基。

32、乙醚从乙烯基乙醚计量槽投入 500 立升缩合釜中, 再将 2.2 公斤氯化锌投入釜内, 开动搅拌, 然后将130公斤丙烯醛从计量槽中投入缩合釜(采用缓慢 连续进料方式 )。关紧阀门, 夹套用热水加温, 缓慢升温, 安装在缩合釜上方的冷凝器, 用冰 盐水冷却, 使溶液回流。当内温升温至 65时, 停止加热, 冷却至常温 (25 ) 将料抽至蒸 馏釜内。整个缩合反应约 6 小时。 0076 (2) 将釜内的物料平稳的进行常压蒸馏至 180后, 快速升温至 240, 打开蒸馏 釜上方的储料罐阀门, 将 28 公斤阻断树脂投入蒸馏釜内, 共熔后, 收集 240以前的所有馏 份, 抽入 2- 乙氧基3,。

33、 4二氢吡喃 (EOHP) 储罐。以备精馏后, 生产医药中间体。留置在 蒸馏釜中的杂多烯醚醛等物质的高聚物。升温至 240时停止加温, 自然降温至 200出 料。经检测软化点达 108, 达标合格, 包装入库。 0077 实例28。 一种新型树脂的生产工艺, 它通过丙烯醛与乙烯基乙醚经缩合反应制得, 其缩合反应具体步骤如下 : 0078 (1) 将 300 公斤乙烯基乙醚从乙烯基乙醚计量槽投入 1000 立升缩合釜中, 再 4.2 公斤氯化锌投入釜内, 开动搅拌, 然后将260公斤丙烯醛从计量槽中投入缩合釜(采用缓慢 连续进料方式 )。关紧阀门, 夹套用热水加温, 缓慢升温, 安装在缩合釜上方。

34、的冷凝器, 用冰 盐水冷却, 使溶液洄流。当内温升温至 65时, 停止加热, 冷却至常温 (25 ) 将料抽至蒸 馏釜内。整个缩合反应约 8 小时。 0079 (2) 将釜内的物料平稳的进行常压蒸馏至 180后, 快速升温至 240, 打开蒸馏 说 明 书 CN 101168589 B7/7 页 9 釜上方的储料罐阀门, 将 56 公斤阻断树脂投入蒸馏釜内, 共熔后, 收集 240以前的所有馏 份, 抽入 2- 乙氧基3, 4二氢吡喃 (EOHP) 储罐。以备精馏后, 生产医药中间体。留置在 蒸馏釜中的杂多烯醚醛等物质的高聚物。升温至 240时停止加温, 自然降温至 200出 料。经检测软化点达 95, 达标合格, 包装入库。 说 明 书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