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碳酸盐岩储层酸化的络合酸混合液及其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适用于碳酸盐岩储层酸化的络合酸混合液及其应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149123.5 (22)申请日 2017.03.13 (71)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济南路 125号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 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72)发明人 李建兵刘希明杨景辉宋志东 陈丽霞党娟华张金秋张君 李强宋欣成梅华张磊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代理人 刘亚宁 (51)Int.Cl. C09K 8/74(2006.01) E21B 43/27(200。
2、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适用于碳酸盐岩储层酸化的络合酸混 合液及其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碳酸盐岩储层酸 化的络合酸混合液, 由乙二胺四乙酸、 谷氨酸二 乙酸和水组成, 其中, 乙二胺四乙酸占3%5%, 谷 氨酸二乙酸占10%50%, 水占45%87%。 本发明 的络合酸混合液, 可以作为碳酸盐岩储层的酸化 液进行应用: 作业时, 首先将络合酸液混合液与 水按体积比1: 13的比例混合, 混匀, 然后, 利用 泵车将其沿油管与套管环空泵入酸化目的层位, 停泵13小时后进行起下管柱作业。 本发明具有 以下优点: 具有较高的溶蚀能力, 对管柱腐蚀程 度低,(3) 不会生。
3、成二次沉淀, 缓速能力强, 可以 直接进生产管线,不需返排残酸。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8570320 A 2018.09.25 CN 108570320 A 1.一种适用于碳酸盐岩储层酸化的络合酸混合液, 其特征在于: 由乙二胺四乙酸、 谷氨 酸二乙酸和水组成, 其中, 按重量百分比计, 乙二胺四乙酸占3%5%, 谷氨酸二乙酸占10% 50%, 水占45%8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碳酸盐岩储层酸化的络合酸混合液, 其特征在于: 由乙 二胺四乙酸、 谷氨酸二乙酸和水组成, 其中, 乙二胺四乙酸占5%, 谷氨酸二乙酸占40%, 水占 55%。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
4、的适用于碳酸盐岩储层酸化的络合酸混合液在作为碳酸盐岩储 层的酸化液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具体应用时, 使用方法为: 首先将络合酸液 混合液与水按体积比1: 13的比例混合, 混匀, 然后, 利用泵车将其沿油管与套管环空泵入 酸化目的层位, 泵入体积根据处理半径23m计算确定, 停泵13小时后进行起下管柱作 业。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8570320 A 2 一种适用于碳酸盐岩储层酸化的络合酸混合液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粒状碳酸盐岩或者常规碳酸盐岩储层酸化的络合酸混合 液及其应用, 属于石油开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
5、0002 颗粒状碳酸盐岩是一种特殊的油藏类型, 该类油藏储层的主要成分为CaCO3, 并且 呈现 “颗粒状” , 与砂岩等碎屑岩储层在表观上类似, 常规碳酸盐岩储层比较致密。 在对该类 油藏储层进行改造的时候, 常规盐酸体系反应速度快, 易造成储层跨塌, 处理半径也比较 小, 残酸返排液后续处理困难。 因此, 需要研发适合该类储层的酸化反应体系, 以提高处理 半径, 同时保护储层。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碳酸盐岩储层酸化的络合酸混合 液, 及其在作为碳酸盐岩储层酸化液中的应用。 0004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 一种适用于碳酸盐岩储层。
6、酸化的络合酸混合液, 由乙二胺四乙酸(EDTA, 分子式为 C10H16N2O8)、 谷氨酸二乙酸(GLDA, 分子式为C9H13NO8)和水组成, 其中, 按重量百分比计, 乙二 胺四乙酸占35, 谷氨酸二乙酸占1050, 水占4587。 优选的, 乙二胺四乙 酸占5, 谷氨酸二乙酸占40, 水占55。 0006 所述适用于碳酸盐岩储层酸化的络合酸混合液, 制备时, 将乙二胺四乙酸、 谷氨酸 二乙酸和水混合混匀, 即得。 0007 所述适用于碳酸盐岩储层酸化的络合酸混合液, 可以作为碳酸盐岩(粒状碳酸盐 岩或者常规碳酸盐岩)储层的酸化液进行应用, 具体应用时, 使用方法为: 作业时, 首先将。
7、络 合酸液混合液与水(水的矿化度要求在1000mg/L以下)按体积比1: 13的比例混合, 混匀, 然后, 利用泵车将其沿油管与套管环空泵入酸化目的层位, 泵入体积根据处理半径23m计 算确定, 停泵13小时后进行起下管柱作业。 0008 本发明的适用于碳酸盐岩储层酸化的络合酸混合液, 具有以下优点: 0009 (1)具有较高的溶蚀能力, 与1012盐酸溶蚀能力相当。 0010 (2)对管柱腐蚀程度低, 按照Q/SH 0352-2010中石化企业标准对N80标准钢片进行 相关实验, 30天对钢片质量由10.8125g降低到10.7552g, 腐蚀程度在0.53以下。 0011 (3)不会生成二。
8、次沉淀, 对储层伤害程度低: 常规酸液体系在溶解大量高价金属离 子后, 随着pH的升高(升高到34时), 铁离子等高价金属离子会析出产生二次沉淀, 从而堵 塞储层渗流通道; 而本发明的络合酸能够与铁离子等高价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 阻止其析 出, 对储层伤害程度低。 0012 (4)缓速能力强, 氢离子消耗速度为盐酸体系的五分之一。 0013 (5)酸化后pH值高, 为67, 可以直接进生产管线, 不需返排残酸。 说明书 1/3 页 3 CN 108570320 A 3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5 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仪器、 试剂、 材料等, 若无特。
9、别说明, 均为现有技术中已有 的常规仪器、 试剂、 材料等, 可通过正规商业途径获得。 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实验方法, 检 测方法等, 若无特别说明, 均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常规实验方法, 检测方法等。 0016 实施例1制备适用于碳酸盐岩储层酸化的络合酸混合液 0017 组分组成及配比关系为: 5g EDTA, 40gGLDA, 55g水。 0018 制备方法为: 常温下, 将GLDA加入水中, 搅拌均匀后加入EDTA, 混匀, 即得。 0019 经检测, 上述制备的络合酸混合液的性能参数如下: 0020 按照Q/SH 0352-2010中石化企业标准对N80标准钢片进行相关实验, 30天对钢。
10、片 质量由10.8125g降低到10.7552g, 腐蚀程度在0.53以下。 0021 称取大理石1号样品10g和2号样品10g, 常温下, 分别加入200ml络合酸体系和 200ml 10盐酸体系; 当样品完全无气泡产生时, 1号样品耗时3.1小时, 2号样品耗时0.6小 时, 并称量大理石剩余量, 1号样品6.3g, 2号样品6.11g。 结果表明: 络合酸和10盐酸体系 对大理石溶蚀率分别为37和38.9, 基本相当。 在相当溶蚀率的情况下, 络合酸耗时是 10盐酸体系的5倍, 即反应速度为10盐酸体系的五分之一。 0022 实施例2制备适用于碳酸盐岩储层酸化的络合酸混合液 0023 组。
11、分组成及配比关系为: 5g EDTA, 50gGLDA, 45g水。 0024 制备方法为: 常温下, 将GLDA加入水中, 搅拌均匀后加入EDTA, 混匀, 即得。 0025 经检测, 上述制备的络合酸混合液的性能参数如下: 0026 在常温下, 体系对颗粒状碳酸盐岩的溶蚀率与12盐酸溶蚀率相当, 反应速度是 普通盐酸体系的五分之一。 0027 实施例3制备适用于碳酸盐岩储层酸化的络合酸混合液 0028 组分组成及配比关系为: 3g EDTA, 10gGLDA, 87g水。 0029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30 实施例4制备适用于碳酸盐岩储层酸化的络合酸混合液 0031 组分组成及配比关。
12、系为: 3g EDTA, 30gGLDA, 67g水。 0032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33 实施例5制备适用于碳酸盐岩储层酸化的络合酸混合液 0034 组分组成及配比关系为: 4g EDTA, 46gGLDA, 50g水。 0035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36 应用实例胜利油田A1油田 0037 A1油田, 油藏气测渗透率1010-3 m2, 孔隙度13, 储层厚度h6m, 属低孔低 渗油藏, 油藏温度70, 原始地层压力21.5MPa, 该油藏岩性为颗粒状碳酸盐岩, 为了提高油 井产量, 对其实施酸化措施。 0038 实施的具体步骤如下: 0039 选择某A油井, 根据油藏条件, 。
13、讨论决定实施处理半径r3m, 泵入酸液体积r2 h3.14153213622.05m3, 现场按22m3酸液配制, 则按照络合酸混合液与水 说明书 2/3 页 4 CN 108570320 A 4 1:3的比例混合, 需要络合酸液混合液(实施例1制备)5.5m3。 0040 将络合酸混合液5.5m3加入16.5m3水中, 现场混合均匀后用泵车泵入目的层位, 停 泵反应3小时。 不需要返排残酸, 下入生产管柱生产。 0041 同时, 选择某B油井, 采用10盐酸处理, 处理方式及10盐酸用量同上。 0042 结果: 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处理后, 油井平均日液15m3, 日油10m3, 不出 “砂” 。 而采用 盐酸体系处理的油井, 油井平均日液10m3, 日油6.5m3, 出 “砂” , 需要洗井。 可见, 利用本发明 的方法处理后效果显著。 0043 上述虽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 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 范围的限制, 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本领域技术人员 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108570320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