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葡萄夏黑初代培养的培养基配方及其配制方法.pdf

上传人:jo****n 文档编号:8858235 上传时间:2021-01-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5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68746.0

申请日:

20140616

公开号:

CN104067935B

公开日:

2016081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12N5/04,A01H4/00

主分类号:

C12N5/04,A01H4/00

申请人: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发明人:

王媛花,颜志明,郭正兵,王全智

地址:

212400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文昌东路19号江苏现代园艺工程技术中心

优先权:

CN201410268746A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王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葡萄夏黑初代培养的培养基配方,包括1/2MS+0.2mg/L 6‑BA+0.4mg/L IBA+30g/L蔗糖+6g/L琼脂粉+0.5g/L活性炭,所述的培养基的pH值为5.6。同时公开了其配制方法。本发明通过合理的组分组合和配比,能够有效将初代培养和生根培养结合为一体,在初代培养的过程中葡萄夏黑的茎段就能够生根,简化了培养流程,缩短了培养时间,且可以提高初代培养植株的萌芽数,植株生长健壮,有利于下一步继代扩繁,而由于在培养基中添加了活性炭,使得葡萄夏黑的茎段在培养过程中不容易褐化,降低了茎段初代培养的死亡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葡萄夏黑初代培养的培养基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1/2MS+0.2mg/L6-BA+0.4mg/LIBA+30g/L蔗糖+6g/L琼脂粉+0.5g/L活性炭,所述的培养基的pH值为5.6;所述的MS为粉剂,每升培养基中MS的质量为2.2g;所述的6-BA母液的浓度为1mg/mL;所述的IBA母液的浓度为1mg/mL。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夏黑初代培养的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按照培养基配方要求的量将各组分加入配制器皿中,然后,煮沸使各组分充分混匀溶解,调节培养基的pH值为5.6,结束后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分装到需要的容器中,同时在温度为121℃、压力为103.4kPa的情况下进行20min的灭菌处理。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葡萄组培快繁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葡萄夏黑初代培养的培养基配方及其配制方法,属于组织培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葡萄传统的繁殖方法一般采用扦插繁殖或嫁接繁殖,但是由于扦插和嫁接繁殖受到种源材料限制及繁殖系数低等因素的影响,繁殖系数较低,而且容易携带病害,因此在生产中扦插和嫁接繁殖均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随着近年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进行苗木繁殖,更是对常规繁殖技术的一次重大革命,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许多植物品种,常常因常规繁殖方法和种源材料的限制,难以迅速大量繁殖,或者繁殖系数极低,不能及时满足生产和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迅速发展和产业水平的提升。采用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繁殖既可以得到整齐一致的无性系材料,又能提高繁殖系数,在短期内获得大量苗木。能克服常规繁殖的弊端,为葡萄的推广和产业化提供保障,具有较为广泛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曹孜义(曹孜义等,实用植物组织培养教程,1996,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等采用葡萄茎段培养,每月能增殖24~82倍,理论推算1株苗1年可繁殖876万~2223万株苗。刘培德等试管繁殖‘白羽’等品种,每月可增殖10倍,理论增殖1年可获100万株苗。实践中,现已做到1株藤稔试管苗1年繁殖5万株试管成苗,所以应用上具有很大的意义(张志祥,葡萄组织培养的意义,2005,中国葡萄志)。

在葡萄组织培养快繁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第一步,初代培养。初代培养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后期组培苗的快繁。而初代培养中培养基配方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关系到影响初代苗木的成活率以及葡萄植株的繁殖系数以及繁殖的速度。目前针对不同的葡萄品种,已经报道的初代培养的培养基有许多种。但是目前已经公开发表的培养基的配方都是针对不同的品种而言的,并不是一种培养基配方就适合所有的葡萄初代培养。因此每一个不同的葡萄品种都需要针对其品种特点有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夏黑葡萄产于日本,巨峰后代,早熟欧美品 种,一般在7月就可以上市。夏黑果实香甜可口,微微发酸,皮紧沾果肉,可不吐皮,是中国市场上最为好吃的葡萄品种之一。

目前已发表的关于夏黑葡萄的相关文献资料中,还没有专门针对夏黑的组织培养快繁而试验的培养基配方,因此夏黑的组织培养快繁培养基配方目前还属空白。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生产上葡萄‘夏黑’苗木的快速繁殖问题,为葡萄‘夏黑’提供更多优质苗木、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的葡萄‘夏黑’初代培养的培养基配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葡萄夏黑初代培养的培养基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1/2MS+0.2mg/L6-BA+0.4mg/L IBA+30g/L蔗糖+6g/L琼脂粉+0.5g/L活性炭,所述的培养基的pH值为5.6。

进一步,所述的MS为粉剂,每升培养基中MS的质量为2.2g。

而所述的6-BA母液和IBA母液的浓度均为1mg/mL。

一种如上所述的葡萄夏黑初代培养的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按照培养基配方要求的量将各组分加入配制器皿中,然后,煮沸使各组分充分混匀溶解,调节培养基的pH值为5.6,结束后将配制好的培养分装到需要的容器中,同时在温度为121℃、压力为103.4kPa的情况下进行20min的灭菌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合理的组分组合和配比,能够有效将初代培养和生根培养结合为一体,在初代培养的过程中葡萄夏黑的茎段就能够生根,简化了培养流程,缩短了培养时间,且可以提高初代培养植株的萌芽数,植株生长健壮,有利于下一步继代扩繁,而由于在培养基中添加了活性炭,使得葡萄夏黑的茎段在培养过程中不容易褐化,降低了茎段初代培养的死亡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葡萄夏黑初代培养25天的根的生长状态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葡萄夏黑初代培养25天的叶片的生长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培养基中包括活性炭时葡萄夏黑茎段的生长状态图;

图4为培养基中不包括活性炭时葡萄夏黑茎段的生长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具体的介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MS是MS培养基,是Murashige和Skoog于1962年为烟草细胞培养设计的,其特点是无机盐和离子浓度较高,是较稳定的离子平衡溶液,它的硝酸盐含量高,其养分的数量和比例合适,能满足植物细胞的营养和生理需要,因而适用范围比较广,多数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用它作为培养基的基本培养基,所述的MS的具体配方可参照以下所述书籍:曹孜义等,实用植物组织培养教程,1996,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在葡萄夏黑的初代培养基配方中我们使用由美国sigma公司生产的MS培养基粉剂(murashige and skoog basal salt mixture),此MS培养基粉剂要求每配制一升培养基添加4.4克粉剂,在本培养基的配制中,要求1/2MS,因此每配制一升葡萄夏黑的初代培养基需要加入MS培养基粉剂2.2克。

而6-BA是6-苄氨基腺嘌呤,是一种细胞分裂素类的物质,具有高效、稳定、廉价和易于使用等特点,是组织培养者最喜爱的细胞分裂素。6-BA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芽的形成,也可以诱导愈伤组织发生。在本实施例中,将6-BA配制成1mg/mL的母液供配制培养基使用。

IBA是吲哚丁酸,是一种生长素类物质,能够促进植物主根生长,提高发芽率,成活率,能促进细胞分裂与细胞生长,诱导形成不定根。在本实施例中,将IBA配制成1mg/mL的母液供配制培养基使用。

蔗糖在植物组织培养基中起到能源物质和渗透调节剂的作用,除供能之外,还能诱导愈伤组织组织的再分化,使用工业生产的分析纯的蔗糖。

琼脂粉在培养基中主要的作用是固定支撑的作用,一般使用纯度较高,没有杂质的琼脂粉。

所述的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有毒有害的物质,由于葡萄的组织培养过程中一般都会产生一些酚类和醌类物质,这类物质产生过多就会影响葡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因此添加活性炭能够吸附部分有毒害的物质,使葡萄正常生长。

而葡萄夏黑的组织培养对pH值的要求比较严格,过高或者过低都会造成植 株生长不好,或者死亡,因此一定要精准调节PH值。

1、葡萄夏黑的初代培养基配方的确认过程:

(1)将葡萄夏黑的茎段分别接种于以下三种培养基中,用于筛选最佳培养基,

MS+0.2mg/L 6-BA+0.4mg/L IBA+30g/L蔗糖+6g/L琼脂粉+0.5g/L活性炭;

1/2MS+0.2mg/L 6-BA+0.4mg/L IBA+30g/L蔗糖+6g/L琼脂粉+0.5g/L活性炭;

WPM+0.2mg/L 6-BA+0.4mg/L IBA+30g/L蔗糖+6g/L琼脂粉+0.5g/L活性炭。

(2)将葡萄夏黑的茎段分别接种于具有不同浓度的BA、IBA、1/2MS培养基上,用于研究不同配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葡萄夏黑初代培养的影响。

(3)葡萄夏黑的茎段分别接种于添加活性炭和不添加活性炭的1/2MS+0.2mg/L 6-BA+0.4mg/L IBA+30g/L蔗糖+6g/L琼脂粉形成的培养基上,用以研究活性炭添加对葡萄夏黑初代培养的影响。

具体接种过程为:葡萄夏黑的茎段均接种于250ml的培养瓶中,每瓶接种5个外植体,每个处理重复三次,30天换新鲜培养基,培养条件为16hr(光)/8hr(暗),光强2000-3000lx,温度23-25℃,40天后统计茎段分化率、平均苗高、生根率、平均根长、褐化率、死亡率、植株长势。

2、实验结果:

表1为不同的基本培养基对葡萄夏黑初代培养的影响

表1中所述的a,b,c表示经Duncan’s测验,P=0.05水平差异显著,下同

表2为不同浓度的激素配比对葡萄夏黑初代培养的影响

表3为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对葡萄夏黑初代培养的影响

而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葡萄夏黑初代培养25天的根的生长状态图;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葡萄夏黑初代培养25天的叶片的生长状态图;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培养基中包括活性炭时葡萄夏黑茎段的生长状态图;图4为培养基中不包括活性炭时葡萄夏黑茎段的生长状态图。

由表1-表3,以及图1-4的结果可知:用1/2MS基本培养基再添加0.2mg/L6-BA、0.4mg/L IBA和和0.5g/L活性炭,对葡萄夏黑初代培养都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茎段分化率、平均苗高、生根率、平均根长以及植株长势都明显高于其他的处理,而褐化率和死亡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因此培养基配方1/2MS+0.2mg/L 6-BA0.4mg/L+IBA+30g/L蔗糖+6g/L琼脂粉+0.5g/L活性炭是葡萄夏黑初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

本发明按照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定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葡萄夏黑初代培养的培养基配方及其配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葡萄夏黑初代培养的培养基配方及其配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葡萄夏黑初代培养的培养基配方及其配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葡萄夏黑初代培养的培养基配方及其配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葡萄夏黑初代培养的培养基配方及其配制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10268746.0 (22)申请日 2014.06.16 (73)专利权人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 212400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文昌东 路19号江苏现代园艺工程技术中心 (72)发明人 王媛花颜志明郭正兵王全智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204 代理人 王云 (51)Int.Cl. C12N 5/04(2006.01) A01H 4/00(2006.01) 审查员 杜玉娟 (54)发明名称 一种葡萄夏黑初代培养的培养基配方及其 。

2、配制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葡萄夏黑初代培养的培 养基配方, 包括1/2MS+0.2mg/L6-BA+0.4mg/L IBA+30g/L蔗糖+6g/L琼脂粉+0.5g/L活性炭, 所 述的培养基的pH值为5.6。 同时公开了其配制方 法。 本发明通过合理的组分组合和配比, 能够有 效将初代培养和生根培养结合为一体, 在初代培 养的过程中葡萄夏黑的茎段就能够生根, 简化了 培养流程, 缩短了培养时间, 且可以提高初代培 养植株的萌芽数, 植株生长健壮, 有利于下一步 继代扩繁, 而由于在培养基中添加了活性炭, 使 得葡萄夏黑的茎段在培养过程中不容易褐化, 降 低了茎段初代培养的死亡率。

3、。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104067935 B 2016.08.17 CN 104067935 B 1.一种葡萄夏黑初代培养的培养基配方, 其特征在于, 包括1/2MS+0.2mg/L6-BA+ 0.4mg/LIBA+30g/L蔗糖+6g/L琼脂粉+0.5g/L活性炭, 所述的培养基的pH值为5.6; 所述的 MS为粉剂, 每升培养基中MS的质量为2.2g; 所述的6-BA母液的浓度为1mg/mL; 所述的IBA母 液的浓度为1mg/mL。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夏黑初代培养的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具体步 骤为: 按照培养基配方要求的量将各组分加入配制。

4、器皿中, 然后, 煮沸使各组分充分混匀溶 解, 调节培养基的pH值为5.6, 结束后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分装到需要的容器中, 同时在温度 为121、 压力为103.4kPa的情况下进行20min的灭菌处理。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4067935 B 2 一种葡萄夏黑初代培养的培养基配方及其配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葡萄组培快繁技术, 尤其是涉及一种葡萄夏黑初代培养的培养基 配方及其配制方法, 属于组织培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葡萄传统的繁殖方法一般采用扦插繁殖或嫁接繁殖, 但是由于扦插和嫁接繁殖受 到种源材料限制及繁殖系数低等因素的影响, 繁殖系数较低,。

5、 而且容易携带病害, 因此在生 产中扦插和嫁接繁殖均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随着近年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发展, 特别是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 进行苗木繁殖, 更是对常规繁殖技术的一次重大革命, 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许多植物品种, 常常因常规繁殖方法和种源材料 的限制, 难以迅速大量繁殖, 或者繁殖系数极低, 不能及时满足生产和市场需求, 在一定程 度上制约了产业的迅速发展和产业水平的提升。 采用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繁殖既可以得到整 齐一致的无性系材料, 又能提高繁殖系数, 在短期内获得大量苗木。 能克服常规繁殖的弊 端, 为葡萄的推广和产业化提供保障, 具有较为广泛的社会。

6、效益、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曹 孜义(曹孜义等, 实用植物组织培养教程, 1996,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等采用葡萄茎段培 养, 每月能增殖2482倍, 理论推算1株苗1年可繁殖876万2223万株苗。 刘培德等试管繁 殖 白羽 等品种, 每月可增殖10倍, 理论增殖1年可获100万株苗。 实践中, 现已做到1株藤稔 试管苗1年繁殖5万株试管成苗, 所以应用上具有很大的意义(张志祥, 葡萄组织培养的意 义, 2005, 中国葡萄志)。 0003 在葡萄组织培养快繁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第一步, 初代培养。 初代培养的成功与 否直接决定后期组培苗的快繁。 而初代培养中培养基配方是至关重要的, 。

7、直接关系到影响 初代苗木的成活率以及葡萄植株的繁殖系数以及繁殖的速度。 目前针对不同的葡萄品种, 已经报道的初代培养的培养基有许多种。 但是目前已经公开发表的培养基的配方都是针对 不同的品种而言的, 并不是一种培养基配方就适合所有的葡萄初代培养。 因此每一个不同 的葡萄品种都需要针对其品种特点有不同的培养基配方。 夏黑葡萄产于日本, 巨峰后代, 早 熟欧美品种, 一般在7月就可以上市。 夏黑果实香甜可口, 微微发酸, 皮紧沾果肉, 可不吐皮, 是中国市场上最为好吃的葡萄品种之一。 0004 目前已发表的关于夏黑葡萄的相关文献资料中, 还没有专门针对夏黑的组织培养 快繁而试验的培养基配方, 因此。

8、夏黑的组织培养快繁培养基配方目前还属空白。 发明内容 0005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生产上葡萄 夏 黑 苗木的快速繁殖问题, 为葡萄 夏黑 提供更多优质苗木、 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的葡萄 夏 黑 初代培养的培养基配方。 0006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 一种葡萄夏黑初代培养的培养基配方, 其特征在于, 包括1/2MS+0.2mg/L6-BA+ 说明书 1/4 页 3 CN 104067935 B 3 0.4mg/LIBA+30g/L蔗糖+6g/L琼脂粉+0.5g/L活性炭, 所述的培养基的pH值为5.6。 0008 进一步, 所述的MS为粉。

9、剂, 每升培养基中MS的质量为2.2g。 0009 而所述的6-BA母液和IBA母液的浓度均为1mg/mL。 0010 一种如上所述的葡萄夏黑初代培养的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具体步骤 为: 按照培养基配方要求的量将各组分加入配制器皿中, 然后, 煮沸使各组分充分混匀溶 解, 调节培养基的pH值为5.6, 结束后将配制好的培养分装到需要的容器中, 同时在温度为 121、 压力为103.4kPa的情况下进行20min的灭菌处理。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合理的组分组合和配比, 能够有效将初代培 养和生根培养结合为一体, 在初代培养的过程中葡萄夏黑的茎段就能够生根, 。

10、简化了培养 流程, 缩短了培养时间, 且可以提高初代培养植株的萌芽数, 植株生长健壮, 有利于下一步 继代扩繁, 而由于在培养基中添加了活性炭, 使得葡萄夏黑的茎段在培养过程中不容易褐 化, 降低了茎段初代培养的死亡率。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葡萄夏黑初代培养25天的根的生长状态图; 0013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葡萄夏黑初代培养25天的叶片的生长状态图; 0014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培养基中包括活性炭时葡萄夏黑茎段的生长状态图; 0015 图4为培养基中不包括活性炭时葡萄夏黑茎段的生长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具体的介绍。 0017 在本实施例。

11、中, 所述的MS是MS培养基, 是Murashige和Skoog于1962年为烟草细胞 培养设计的, 其特点是无机盐和离子浓度较高, 是较稳定的离子平衡溶液, 它的硝酸盐含量 高, 其养分的数量和比例合适, 能满足植物细胞的营养和生理需要, 因而适用范围比较广, 多数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用它作为培养基的基本培养基, 所述的MS的具体配方可参照以 下所述书籍: 曹孜义等, 实用植物组织培养教程, 1996,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0018 在葡萄夏黑的初代培养基配方中我们使用由美国sigma公司生产的MS培养基粉剂 (murashigeandskoogbasalsaltmixture), 此MS。

12、培养基粉剂要求每配制一升培养基添 加4.4克粉剂, 在本培养基的配制中, 要求1/2MS, 因此每配制一升葡萄夏黑的初代培养基需 要加入MS培养基粉剂2.2克。 0019 而6-BA是6-苄氨基腺嘌呤, 是一种细胞分裂素类的物质, 具有高效、 稳定、 廉价和 易于使用等特点, 是组织培养者最喜爱的细胞分裂素。 6-BA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芽的形成, 也 可以诱导愈伤组织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 将6-BA配制成1mg/mL的母液供配制培养基使用。 0020 IBA是吲哚丁酸, 是一种生长素类物质, 能够促进植物主根生长, 提高发芽率, 成活 率, 能促进细胞分裂与细胞生长, 诱导形成不定根。 在本实。

13、施例中, 将IBA配制成1mg/mL的母 液供配制培养基使用。 0021 蔗糖在植物组织培养基中起到能源物质和渗透调节剂的作用, 除供能之外, 还能 诱导愈伤组织组织的再分化, 使用工业生产的分析纯的蔗糖。 0022 琼脂粉在培养基中主要的作用是固定支撑的作用, 一般使用纯度较高, 没有杂质 说明书 2/4 页 4 CN 104067935 B 4 的琼脂粉。 0023 所述的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有毒有害的物质, 由于葡萄的组织培养过程中一 般都会产生一些酚类和醌类物质, 这类物质产生过多就会影响葡萄生长, 甚至造成死亡, 因 此添加活性炭能够吸附部分有毒害的物质, 使葡萄正常生长。 002。

14、4 而葡萄夏黑的组织培养对pH值的要求比较严格, 过高或者过低都会造成植株生长 不好, 或者死亡, 因此一定要精准调节PH值。 0025 1、 葡萄夏黑的初代培养基配方的确认过程: 0026 (1)将葡萄夏黑的茎段分别接种于以下三种培养基中, 用于筛选最佳培养基, 0027 MS+0.2mg/L6-BA+0.4mg/LIBA+30g/L蔗糖+6g/L琼脂粉+0.5g/L活性炭; 0028 1/2MS+0.2mg/L6-BA+0.4mg/LIBA+30g/L蔗糖+6g/L琼脂粉+0.5g/L活性炭; 0029 WPM+0.2mg/L6-BA+0.4mg/LIBA+30g/L蔗糖+6g/L琼脂粉+。

15、0.5g/L活性炭。 0030 (2)将葡萄夏黑的茎段分别接种于具有不同浓度的BA、 IBA、 1/2MS培养基上, 用于 研究不同配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葡萄夏黑初代培养的影响。 0031 (3)葡萄夏黑的茎段分别接种于添加活性炭和不添加活性炭的1/2MS+0.2mg/L6- BA+0.4mg/LIBA+30g/L蔗糖+6g/L琼脂粉形成的培养基上, 用以研究活性炭添加对葡萄夏 黑初代培养的影响。 0032 具体接种过程为: 葡萄夏黑的茎段均接种于250ml的培养瓶中, 每瓶接种5个外植 体, 每个处理重复三次, 30天换新鲜培养基, 培养条件为16hr(光)/8hr(暗), 光强2000- 。

16、3000lx, 温度23-25, 40天后统计茎段分化率、 平均苗高、 生根率、 平均根长、 褐化率、 死亡 率、 植株长势。 0033 2、 实验结果: 0034 表1为不同的基本培养基对葡萄夏黑初代培养的影响 0035 0036 表1中所述的a, b, c表示经Duncan s测验, P0.05水平差异显著, 下同 0037 表2为不同浓度的激素配比对葡萄夏黑初代培养的影响 0038 说明书 3/4 页 5 CN 104067935 B 5 0039 0040 表3为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对葡萄夏黑初代培养的影响 0041 0042 而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葡萄夏黑初代培养25天的根的生长状态图;。

17、 图2为本发明所 述的葡萄夏黑初代培养25天的叶片的生长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培养基中包括活性 炭时葡萄夏黑茎段的生长状态图; 图4为培养基中不包括活性炭时葡萄夏黑茎段的生长状 态图。 0043 由表1-表3, 以及图1-4的结果可知: 用1/2MS基本培养基再添加0.2mg/L6-BA、 0.4mg/LIBA和和0.5g/L活性炭, 对葡萄夏黑初代培养都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 具体表现在 茎段分化率、 平均苗高、 生根率、 平均根长以及植株长势都明显高于其他的处理, 而褐化率 和死亡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 因此培养基配方1/2MS+0.2mg/L6-BA0.4mg/L+IBA+30g/L蔗 糖+6g/L琼脂粉+0.5g/L活性炭是葡萄夏黑初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 0044 本发明按照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应当理解,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定本发 明, 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 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104067935 B 6 图1图2 图3图4 说明书附图 1/1 页 7 CN 104067935 B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