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腐蚀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耐腐蚀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403894.9 (22)申请日 2017.12.22 (71)申请人 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33200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炉桥镇 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丘永桂魏昭辉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4119 代理人 杨霞翟攀攀 (51)Int.Cl. C08L 27/06(2006.01) C08L 67/08(2006.01) C08L 63/10(2006.01) C08L 33/00(2006.01) C。
2、08L 67/04(2006.01) C08L 27/18(2006.01) C08K 13/06(2006.01) C08K 5/5435(2006.01) C08K 5/1539(2006.01) C08K 3/38(2006.01) C08K 3/2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耐腐蚀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腐蚀聚氯乙烯树脂, 属 于树脂制备技术领域, 所述的耐腐蚀聚氯乙烯树 脂, 包括以下原料: 聚氯乙烯树脂、 醇酸树脂、 环 氧丙烯酸树脂、 丙烯酸乳液、 聚乳酸、 聚四氟乙烯 树脂、 聚醚丙烯酸酯、 异氰酸酯、 甲基丙烯酸甲 酯、 聚烯。
3、烃弹性体、 聚碳酸酯、 氯化石蜡、 硼酸锌、 多聚磷酸铝、 滑石粉、 重晶石粉、 二甲基硅油、 聚 已内酯、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三异三聚氰酸脂、 聚 氨酯丙烯酸酯、 羟乙基纤维素、 钛白粉、 高岭土、 丙烯酸丁酯、 对苯二酚、 间苯二甲酸、 马来酸酐、 偏硼酸钠、 硅烷偶联剂KH-560、 耐腐蚀改性助剂, 所述的耐腐蚀聚氯乙烯树脂是经过制备基料、 准 备改性料, 并将基料、 改性料等物料混合等步骤 制成的。 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聚氯乙烯树脂具有优 异的耐腐蚀性能。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CN 108070178 A 2018.05.25 CN 108070178 A 1.一种耐腐蚀聚氯乙。
4、烯树脂,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原料: 聚氯乙烯树脂、 醇酸树脂、 环 氧丙烯酸树脂、 丙烯酸乳液、 聚乳酸、 聚四氟乙烯树脂、 聚醚丙烯酸酯、 异氰酸酯、 甲基丙烯 酸甲酯、 聚烯烃弹性体、 聚碳酸酯、 氯化石蜡、 硼酸锌、 多聚磷酸铝、 滑石粉、 重晶石粉、 二甲 基硅油、 聚已内酯、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三异三聚氰酸脂、 聚氨酯丙烯酸酯、 羟乙基纤维素、 钛白粉、 高岭土、 丙烯酸丁酯、 对苯二酚、 间苯二甲酸、 马来酸酐、 偏硼酸钠、 硅烷偶联剂KH- 560、 耐腐蚀改性助剂; 所述马来酸酐、 偏硼酸钠、 硅烷偶联剂KH-560和耐腐蚀改性助剂的重量比为(7-13): (6-8): 。
5、(3-4): (15-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聚氯乙烯树脂,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来酸酐、 偏硼酸钠、 硅烷偶联剂KH-560和耐腐蚀改性助剂的重量比为10: 7: 3.5: 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腐蚀聚氯乙烯树脂, 其特征在于, 以重量份为单位, 包括 以下原料: 聚氯乙烯树脂40-50份、 醇酸树脂15-25份、 环氧丙烯酸树脂8-16份、 丙烯酸乳液 4-8份、 聚乳酸3-9份、 聚四氟乙烯树脂2-5份、 聚醚丙烯酸酯1-4份、 异氰酸酯3-6份、 甲基丙 烯酸甲酯2-5份、 聚烯烃弹性体1-6份、 聚碳酸酯3-6份、 氯化石蜡2-5份、 硼酸锌1-5份、。
6、 多聚 磷酸铝4-8份、 滑石粉3-9份、 重晶石粉2-5份、 二甲基硅油1-4份、 聚已内酯3-6份、 十二烷基 苯磺酸钠2-5份、 三异三聚氰酸脂1-4份、 聚氨酯丙烯酸酯3-6份、 羟乙基纤维素2-8份、 钛白 粉3-9份、 高岭土4-8份、 丙烯酸丁酯3-6份、 对苯二酚2-5份、 间苯二甲酸1-4份、 马来酸酐7- 13份、 偏硼酸钠6-8份、 硅烷偶联剂KH-560 3-4份、 耐腐蚀改性助剂15-2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耐腐蚀聚氯乙烯树脂, 其特征在于, 所述耐腐蚀改性 助剂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 二氧化钛8-16份、 乙醇水溶液4-8份、 二本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7、3-6 份、 N,N-二甲基甲酰胺1-5份、 聚四氢呋喃醚二醇2-6份、 正硅酸乙酯3-5份、 丙烯酸丁酯1-4 份、 纳米二氧化锡粉体2-5份、 硅烷偶联剂KH-570 2-6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耐腐蚀聚氯乙烯树脂, 其特征在于, 所述耐腐蚀改性 助剂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 将二氧化钛分散于乙醇水溶液中, 超声分散10-30min, 接着滴加 二本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N,N-二甲基甲酰胺和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混合均匀, 于650-850r/ min转速搅拌15-25min, 调节pH至8.5-9.5, 然后添加正硅酸乙酯混合均匀, 升温至80-90, 保温4-8h, 接着离心水。
8、洗至中性, 冷却至室温得到物料a; 将丙烯酸丁酯和纳米二氧化锡粉 体混合均匀, 然后加入物料a和硅烷偶联剂KH-570混合均匀, 升温至80-90, 保温15- 25min, 于1500-2500r/min转速搅拌20-50min, 冷却至室温得到耐腐蚀改性助剂。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耐腐蚀聚氯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S1、 将聚氯乙烯树脂、 醇酸树脂、 环氧丙烯酸树脂、 丙烯酸乳液、 聚乳酸和聚四氟乙烯树 脂混合均匀, 升温至70-80, 保温20-30min, 接着加入硼酸锌、 多聚磷酸铝、 滑石粉、 重晶石 粉、 二甲基硅油、 聚已内酯、 十。
9、二烷基苯磺酸钠、 三异三聚氰酸脂、 聚氨酯丙烯酸酯、 羟乙基 纤维素、 钛白粉、 高岭土、 丙烯酸丁酯、 对苯二酚和间苯二甲酸混合均匀, 继续升温至70-80 , 保温30-50min, 接着于350-450r/min转速搅拌10-20min, 冷却至室温得到基料; S2、 将马来酸酐、 偏硼酸钠、 硅烷偶联剂KH-560和耐腐蚀改性助剂混合均匀, 升温至80- 90, 保温20-40min, 接着于1500-2500r/min转速搅拌5-15min, 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料; S3、 将基料升温至60-80, 保温15-35min, 接着加入改性料、 聚醚丙烯酸酯、 异氰酸酯、 权利要求书 1。
10、/2 页 2 CN 108070178 A 2 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烯烃弹性体、 聚碳酸酯和氯化石蜡混合均匀, 于1200-1400r/min转速搅 拌2-4h, 冷却至室温得到耐腐蚀聚氯乙烯树脂。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08070178 A 3 一种耐腐蚀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树脂制备工艺的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耐腐蚀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制 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聚氯乙烯树脂主要成份为聚氯乙烯, 另外加入其他成分来增强其耐热性, 韧性, 延 展性等。 它是当今世界上深受喜爱、 颇为流行并且也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合成材料。 它的全球 使用量在各。
11、种合成材料中高居第二。 0003 中国专利申请文献 “一种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申请公布号: CN101143954A)” 公开了一种聚氯乙烯树脂, 所说的聚氯乙烯树脂, 按重量份数计, 由包括 100份数聚氯乙烯树脂、 0.5-1.5份超细无机粉体、 0.5-5份稳定剂、 1-4份加工改性剂、 0.1-2 份润滑剂、 0-20份冲击改性剂和0-4份增塑剂为原料, 经170-190熔融共混后制得。 制备得 到的聚氯乙烯树脂经过有机化改性的超细的负载银离子的二氧化钛或二氧化硅粉体能均 匀分散在聚氯乙烯树脂中, 使所得聚氯乙烯树脂改性树脂不仅力学性能有很大提高, 且兼 备抗菌性能, 但是。
12、其耐腐蚀性能无法满足实际使用时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耐腐蚀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制 备方法, 以解决在中国专利申请文献 “一种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申请公布 号: CN101143954A)” 公开的聚氯乙烯树脂耐腐蚀性能不足的问题。 0005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耐腐蚀聚氯乙烯树脂, 包括以下原料: 聚氯乙烯树脂、 醇酸树 脂、 环氧丙烯酸树脂、 丙烯酸乳液、 聚乳酸、 聚四氟乙烯树脂、 聚醚丙烯酸酯、 异氰酸酯、 甲基 丙烯酸甲酯、 聚烯烃弹性体、 聚碳酸酯、 氯化石蜡、 硼酸锌、 多聚磷酸铝、 滑石粉、 重晶石粉、 二甲基硅油、 聚。
13、已内酯、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三异三聚氰酸脂、 聚氨酯丙烯酸酯、 羟乙基纤维 素、 钛白粉、 高岭土、 丙烯酸丁酯、 对苯二酚、 间苯二甲酸、 马来酸酐、 偏硼酸钠、 硅烷偶联剂 KH-560、 耐腐蚀改性助剂; 0006 所述马来酸酐、 偏硼酸钠、 硅烷偶联剂KH-560和耐腐蚀改性助剂的重量比为(7- 13): (6-8): (3-4): (15-25)。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马来酸酐、 偏硼酸钠、 硅烷偶联剂KH-560和耐腐蚀改性助剂的重量 比为10: 7: 3.5: 20。 0008 进一步的, 以重量份为单位, 包括以下原料: 聚氯乙烯树脂40-50份、 醇酸树脂15- 25。
14、份、 环氧丙烯酸树脂8-16份、 丙烯酸乳液4-8份、 聚乳酸3-9份、 聚四氟乙烯树脂2-5份、 聚 醚丙烯酸酯1-4份、 异氰酸酯3-6份、 甲基丙烯酸甲酯2-5份、 聚烯烃弹性体1-6份、 聚碳酸酯 3-6份、 氯化石蜡2-5份、 硼酸锌1-5份、 多聚磷酸铝4-8份、 滑石粉3-9份、 重晶石粉2-5份、 二 甲基硅油1-4份、 聚已内酯3-6份、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5份、 三异三聚氰酸脂1-4份、 聚氨酯 丙烯酸酯3-6份、 羟乙基纤维素2-8份、 钛白粉3-9份、 高岭土4-8份、 丙烯酸丁酯3-6份、 对苯 说明书 1/7 页 4 CN 108070178 A 4 二酚2-5份。
15、、 间苯二甲酸1-4份、 马来酸酐7-13份、 偏硼酸钠6-8份、 硅烷偶联剂KH-560 3-4 份、 耐腐蚀改性助剂15-25份。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耐腐蚀改性助剂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 二氧化钛8-16份、 乙醇水溶 液4-8份、 二本基甲烷二异氰酸酯3-6份、 N,N-二甲基甲酰胺1-5份、 聚四氢呋喃醚二醇2-6 份、 正硅酸乙酯3-5份、 丙烯酸丁酯1-4份、 纳米二氧化锡粉体2-5份、 硅烷偶联剂KH-570 2-6 份。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耐腐蚀改性助剂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 将二氧化钛分散于乙醇水 溶液中, 超声分散10-30min, 接着滴加二本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16、、 N,N-二甲基甲酰胺和聚四氢 呋喃醚二醇混合均匀, 于650-850r/min转速搅拌15-25min, 调节pH至8.5-9.5, 然后添加正 硅酸乙酯混合均匀, 升温至80-90, 保温4-8h, 接着离心水洗至中性, 冷却至室温得到物料 a; 将丙烯酸丁酯和纳米二氧化锡粉体混合均匀, 然后加入物料a和硅烷偶联剂KH-570混合 均匀, 升温至80-90, 保温15-25min, 于1500-2500r/min转速搅拌20-50min, 冷却至室温得 到耐腐蚀改性助剂。 001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耐腐蚀聚氯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12 S1、 将聚氯乙烯树脂、 醇酸树。
17、脂、 环氧丙烯酸树脂、 丙烯酸乳液、 聚乳酸和聚四氟乙 烯树脂混合均匀, 升温至70-80, 保温20-30min, 接着加入硼酸锌、 多聚磷酸铝、 滑石粉、 重 晶石粉、 二甲基硅油、 聚已内酯、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三异三聚氰酸脂、 聚氨酯丙烯酸酯、 羟 乙基纤维素、 钛白粉、 高岭土、 丙烯酸丁酯、 对苯二酚和间苯二甲酸混合均匀, 继续升温至 70-80, 保温30-50min, 接着于350-450r/min转速搅拌10-20min, 冷却至室温得到基料; 0013 S2、 将马来酸酐、 偏硼酸钠、 硅烷偶联剂KH-560和耐腐蚀改性助剂混合均匀, 升温 至80-90, 保温20-40。
18、min, 接着于1500-2500r/min转速搅拌5-15min, 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 料; 0014 S3、 将基料升温至60-80, 保温15-35min, 接着加入改性料、 聚醚丙烯酸酯、 异氰 酸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烯烃弹性体、 聚碳酸酯和氯化石蜡混合均匀, 于1200-1400r/min 转速搅拌2-4h, 冷却至室温得到耐腐蚀聚氯乙烯树脂。 0015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实施例1-3和对比例6的数据可见, 施用实施例1- 3耐腐蚀聚氯乙烯树脂的耐腐蚀性能显著提高; 同时由实施例1-3的数据可见, 实施例1为最 优实施例。 0016 (2)由实施例1和对比例1-。
19、5的数据可见, 马来酸酐、 偏硼酸钠、 硅烷偶联剂KH-560、 耐腐蚀改性助剂同时添加在制备聚氯乙烯树脂中起到了协同作用, 显著提高了聚氯乙烯树 脂的耐腐蚀性能, 这可能是: 马来酸酐、 偏硼酸钠、 硅烷偶联剂KH-560、 耐腐蚀改性助剂作为 改性体系运用到聚氯乙烯树脂的制备中, 利用了硅烷偶联剂KH-560的接枝改性作用, 实现 了马来酸酐、 偏硼酸钠和耐腐蚀改性助剂表面的羟基与聚氯乙烯树脂的基料实现接枝, 赋 予了聚氯乙烯树脂优异的耐腐蚀性能, 同时利用了耐腐蚀改性助剂的耐腐蚀增强作用, 其 中耐腐蚀改性助剂通过将二氧化钛分散于乙醇水溶液中, 超声分散, 接着滴加二本基甲烷 二异氰酸酯。
20、、 N,N-二甲基甲酰胺和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混合均匀, 搅拌, 调节pH, 然后添加正 硅酸乙酯混合均匀, 升温, 保温, 接着离心水洗至中性, 冷却至室温得到物料a; 将丙烯酸丁 酯和纳米二氧化锡粉体混合均匀, 然后加入物料a和硅烷偶联剂KH-570混合均匀, 升温, 保 温, 搅拌, 冷却至室温得到耐腐蚀改性助剂, 运用到本发明聚氯乙烯树脂的制备中, 在硅烷 说明书 2/7 页 5 CN 108070178 A 5 偶联剂KH-560的作用下, 实现了与聚氯乙烯树脂的主料进行接枝结合, 有效提高了聚氯乙 烯树脂的耐腐蚀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详细说明, 。
21、应当了解, 实施例只用于说明本发 明, 而不是用于对本发明进行限定, 任何在本发明基础上所做的修改、 等同替换等均在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内。 0018 在实施例中, 所述耐腐蚀聚氯乙烯树脂, 以重量份为单位, 包括以下原料: 聚氯乙 烯树脂40-50份、 醇酸树脂15-25份、 环氧丙烯酸树脂8-16份、 丙烯酸乳液4-8份、 聚乳酸3-9 份、 聚四氟乙烯树脂2-5份、 聚醚丙烯酸酯1-4份、 异氰酸酯3-6份、 甲基丙烯酸甲酯2-5份、 聚 烯烃弹性体1-6份、 聚碳酸酯3-6份、 氯化石蜡2-5份、 硼酸锌1-5份、 多聚磷酸铝4-8份、 滑石 粉3-9份、 重晶石粉2-5份、 二甲基硅油。
22、1-4份、 聚已内酯3-6份、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5份、 三 异三聚氰酸脂1-4份、 聚氨酯丙烯酸酯3-6份、 羟乙基纤维素2-8份、 钛白粉3-9份、 高岭土4-8 份、 丙烯酸丁酯3-6份、 对苯二酚2-5份、 间苯二甲酸1-4份、 马来酸酐7-13份、 偏硼酸钠6-8 份、 硅烷偶联剂KH-560 3-4份、 耐腐蚀改性助剂15-25份。 0019 所述耐腐蚀改性助剂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 按重量份将8-16份二氧化钛分散于4- 8份乙醇水溶液中, 超声分散10-30min, 接着滴加3-6份二本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1-5份N,N- 二甲基甲酰胺和2-6份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混合均匀, 于6。
23、50-850r/min转速搅拌15-25min, 调 节pH至8.5-9.5, 然后添加3-5份正硅酸乙酯混合均匀, 升温至80-90, 保温4-8h, 接着离心 水洗至中性, 冷却至室温得到物料a; 将1-4份丙烯酸丁酯和2-5份纳米二氧化锡粉体混合均 匀, 然后加入物料a和2-6份硅烷偶联剂KH-570混合均匀, 升温至80-90, 保温15-25min, 于 1500-2500r/min转速搅拌20-50min, 冷却至室温得到耐腐蚀改性助剂。 0020 所述耐腐蚀聚氯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21 S1、 将聚氯乙烯树脂、 醇酸树脂、 环氧丙烯酸树脂、 丙烯酸乳液、 聚。
24、乳酸和聚四氟乙 烯树脂混合均匀, 升温至70-80, 保温20-30min, 接着加入硼酸锌、 多聚磷酸铝、 滑石粉、 重 晶石粉、 二甲基硅油、 聚已内酯、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三异三聚氰酸脂、 聚氨酯丙烯酸酯、 羟 乙基纤维素、 钛白粉、 高岭土、 丙烯酸丁酯、 对苯二酚和间苯二甲酸混合均匀, 继续升温至 70-80, 保温30-50min, 接着于350-450r/min转速搅拌10-20min, 冷却至室温得到基料; 0022 S2、 将马来酸酐、 偏硼酸钠、 硅烷偶联剂KH-560和耐腐蚀改性助剂混合均匀, 升温 至80-90, 保温20-40min, 接着于1500-2500r/m。
25、in转速搅拌5-15min, 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 料; 0023 S3、 将基料升温至60-80, 保温15-35min, 接着加入改性料、 聚醚丙烯酸酯、 异氰 酸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烯烃弹性体、 聚碳酸酯和氯化石蜡混合均匀, 于1200-1400r/min 转速搅拌2-4h, 冷却至室温得到耐腐蚀聚氯乙烯树脂。 0024 下面通过更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0025 实施例1 0026 一种耐腐蚀聚氯乙烯树脂, 以重量份为单位, 包括以下原料: 聚氯乙烯树脂45份、 醇酸树脂20份、 环氧丙烯酸树脂12份、 丙烯酸乳液6份、 聚乳酸6份、 聚四氟乙烯树脂3.5份、 聚醚丙烯酸酯2。
26、.5份、 异氰酸酯4.5份、 甲基丙烯酸甲酯3.5份、 聚烯烃弹性体3.5份、 聚碳酸 说明书 3/7 页 6 CN 108070178 A 6 酯4.5份、 氯化石蜡3.5份、 硼酸锌3份、 多聚磷酸铝6份、 滑石粉6份、 重晶石粉3.5份、 二甲基 硅油2.5份、 聚已内酯4.5份、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5份、 三异三聚氰酸脂2.5份、 聚氨酯丙烯 酸酯4.5份、 羟乙基纤维素5份、 钛白粉6份、 高岭土6份、 丙烯酸丁酯4.5份、 对苯二酚3.5份、 间苯二甲酸2.5份、 马来酸酐10份、 偏硼酸钠7份、 硅烷偶联剂KH-560 3.5份、 耐腐蚀改性助 剂20份。 0027 所述耐腐蚀。
27、改性助剂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 按重量份将12份二氧化钛分散于6份 乙醇水溶液中, 超声分散20min, 接着滴加4.5份二本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3份N,N-二甲基甲 酰胺和4份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混合均匀, 于750r/min转速搅拌20min, 调节pH至9, 然后添加4 份正硅酸乙酯混合均匀, 升温至85, 保温6h, 接着离心水洗至中性, 冷却至室温得到物料 a; 将2.5份丙烯酸丁酯和3.5份纳米二氧化锡粉体混合均匀, 然后加入物料a和4份硅烷偶联 剂KH-570混合均匀, 升温至85, 保温20min, 于2000r/min转速搅拌35min, 冷却至室温得到 耐腐蚀改性助剂。 0028。
28、 所述耐腐蚀聚氯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29 S1、 将聚氯乙烯树脂、 醇酸树脂、 环氧丙烯酸树脂、 丙烯酸乳液、 聚乳酸和聚四氟乙 烯树脂混合均匀, 升温至75, 保温25min, 接着加入硼酸锌、 多聚磷酸铝、 滑石粉、 重晶石 粉、 二甲基硅油、 聚已内酯、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三异三聚氰酸脂、 聚氨酯丙烯酸酯、 羟乙基 纤维素、 钛白粉、 高岭土、 丙烯酸丁酯、 对苯二酚和间苯二甲酸混合均匀, 继续升温至75, 保温40min, 接着于400r/min转速搅拌15min, 冷却至室温得到基料; 0030 S2、 将马来酸酐、 偏硼酸钠、 硅烷偶联剂KH-560和耐腐蚀。
29、改性助剂混合均匀, 升温 至85, 保温30min, 接着于2000r/min转速搅拌10min, 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料; 0031 S3、 将基料升温至70, 保温25min, 接着加入改性料、 聚醚丙烯酸酯、 异氰酸酯、 甲 基丙烯酸甲酯、 聚烯烃弹性体、 聚碳酸酯和氯化石蜡混合均匀, 于1300r/min转速搅拌3h, 冷 却至室温得到耐腐蚀聚氯乙烯树脂。 0032 实施例2 0033 一种耐腐蚀聚氯乙烯树脂, 以重量份为单位, 包括以下原料: 聚氯乙烯树脂40份、 醇酸树脂25份、 环氧丙烯酸树脂8份、 丙烯酸乳液8份、 聚乳酸3份、 聚四氟乙烯树脂5份、 聚醚 丙烯酸酯1份、 异氰酸。
30、酯6份、 甲基丙烯酸甲酯2份、 聚烯烃弹性体6份、 聚碳酸酯3份、 氯化石 蜡5份、 硼酸锌1份、 多聚磷酸铝8份、 滑石粉3份、 重晶石粉5份、 二甲基硅油1份、 聚已内酯6 份、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份、 三异三聚氰酸脂4份、 聚氨酯丙烯酸酯3份、 羟乙基纤维素8份、 钛 白粉3份、 高岭土8份、 丙烯酸丁酯3份、 对苯二酚5份、 间苯二甲酸1份、 马来酸酐13份、 偏硼酸 钠6份、 硅烷偶联剂KH-560 4份、 耐腐蚀改性助剂15份。 0034 所述耐腐蚀改性助剂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 按重量份将8份二氧化钛分散于8份乙 醇水溶液中, 超声分散10min, 接着滴加6份二本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31、、 1份N,N-二甲基甲酰胺 和6份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混合均匀, 于650r/min转速搅拌25min, 调节pH至8.5, 然后添加5份 正硅酸乙酯混合均匀, 升温至80, 保温8h, 接着离心水洗至中性, 冷却至室温得到物料a; 将1份丙烯酸丁酯和5份纳米二氧化锡粉体混合均匀, 然后加入物料a和2份硅烷偶联剂KH- 570混合均匀, 升温至90, 保温15min, 于2500r/min转速搅拌20min, 冷却至室温得到耐腐 蚀改性助剂。 0035 所述耐腐蚀聚氯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说明书 4/7 页 7 CN 108070178 A 7 0036 S1、 将聚氯乙烯树脂、。
32、 醇酸树脂、 环氧丙烯酸树脂、 丙烯酸乳液、 聚乳酸和聚四氟乙 烯树脂混合均匀, 升温至70, 保温30min, 接着加入硼酸锌、 多聚磷酸铝、 滑石粉、 重晶石 粉、 二甲基硅油、 聚已内酯、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三异三聚氰酸脂、 聚氨酯丙烯酸酯、 羟乙基 纤维素、 钛白粉、 高岭土、 丙烯酸丁酯、 对苯二酚和间苯二甲酸混合均匀, 继续升温至70, 保温50min, 接着于350r/min转速搅拌20min, 冷却至室温得到基料; 0037 S2、 将马来酸酐、 偏硼酸钠、 硅烷偶联剂KH-560和耐腐蚀改性助剂混合均匀, 升温 至80, 保温40min, 接着于1500r/min转速搅拌1。
33、5min, 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料; 0038 S3、 将基料升温至60, 保温35min, 接着加入改性料、 聚醚丙烯酸酯、 异氰酸酯、 甲 基丙烯酸甲酯、 聚烯烃弹性体、 聚碳酸酯和氯化石蜡混合均匀, 于1200r/min转速搅拌4h, 冷 却至室温得到耐腐蚀聚氯乙烯树脂。 0039 实施例3 0040 一种耐腐蚀聚氯乙烯树脂, 以重量份为单位, 包括以下原料: 聚氯乙烯树脂50份、 醇酸树脂15份、 环氧丙烯酸树脂16份、 丙烯酸乳液4份、 聚乳酸9份、 聚四氟乙烯树脂2份、 聚 醚丙烯酸酯4份、 异氰酸酯3份、 甲基丙烯酸甲酯5份、 聚烯烃弹性体1份、 聚碳酸酯6份、 氯化 石蜡2份、 。
34、硼酸锌5份、 多聚磷酸铝4份、 滑石粉9份、 重晶石粉2份、 二甲基硅油4份、 聚已内酯3 份、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份、 三异三聚氰酸脂1份、 聚氨酯丙烯酸酯6份、 羟乙基纤维素2份、 钛 白粉9份、 高岭土4份、 丙烯酸丁酯6份、 对苯二酚2份、 间苯二甲酸4份、 马来酸酐7份、 偏硼酸 钠8份、 硅烷偶联剂KH-560 3份、 耐腐蚀改性助剂25份。 0041 所述耐腐蚀改性助剂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 按重量份将16份二氧化钛分散于4份 乙醇水溶液中, 超声分散30min, 接着滴加3份二本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5份N,N-二甲基甲酰 胺和2份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混合均匀, 于850r/min转速。
35、搅拌15min, 调节pH至9.5, 然后添加3 份正硅酸乙酯混合均匀, 升温至90, 保温4h, 接着离心水洗至中性, 冷却至室温得到物料 a; 将4份丙烯酸丁酯和2份纳米二氧化锡粉体混合均匀, 然后加入物料a和6份硅烷偶联剂 KH-570混合均匀, 升温至80, 保温25min, 于1500r/min转速搅拌50min, 冷却至室温得到耐 腐蚀改性助剂。 0042 所述耐腐蚀聚氯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43 S1、 将聚氯乙烯树脂、 醇酸树脂、 环氧丙烯酸树脂、 丙烯酸乳液、 聚乳酸和聚四氟乙 烯树脂混合均匀, 升温至80, 保温20min, 接着加入硼酸锌、 多聚磷酸铝。
36、、 滑石粉、 重晶石 粉、 二甲基硅油、 聚已内酯、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三异三聚氰酸脂、 聚氨酯丙烯酸酯、 羟乙基 纤维素、 钛白粉、 高岭土、 丙烯酸丁酯、 对苯二酚和间苯二甲酸混合均匀, 继续升温至80, 保温30min, 接着于450r/min转速搅拌10min, 冷却至室温得到基料; 0044 S2、 将马来酸酐、 偏硼酸钠、 硅烷偶联剂KH-560和耐腐蚀改性助剂混合均匀, 升温 至90, 保温20min, 接着于2500r/min转速搅拌5min, 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料; 0045 S3、 将基料升温至80, 保温15min, 接着加入改性料、 聚醚丙烯酸酯、 异氰酸酯、 甲 基。
37、丙烯酸甲酯、 聚烯烃弹性体、 聚碳酸酯和氯化石蜡混合均匀, 于1400r/min转速搅拌2h, 冷 却至室温得到耐腐蚀聚氯乙烯树脂。 0046 对比例1 0047 与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 唯有不同的是制备耐腐蚀聚氯乙烯树脂的原料 中缺少马来酸酐、 偏硼酸钠、 硅烷偶联剂KH-560、 耐腐蚀改性助剂。 说明书 5/7 页 8 CN 108070178 A 8 0048 对比例2 0049 与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 唯有不同的是制备耐腐蚀聚氯乙烯树脂的原料 中缺少马来酸酐。 0050 对比例3 0051 与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 唯有不同的是制备耐腐蚀聚氯乙烯树脂的原料 中缺。
38、少偏硼酸钠。 0052 对比例4 0053 与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 唯有不同的是制备耐腐蚀聚氯乙烯树脂的原料 中缺少硅烷偶联剂KH-560。 0054 对比例5 0055 与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 唯有不同的是制备耐腐蚀聚氯乙烯树脂的原料 中缺少耐腐蚀改性助剂。 0056 对比例6 0057 采用中国专利申请文献 “一种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申请公布号: CN101143954A)” 实施例的工艺制备聚氯乙烯树脂。 0058 测量实施例1-3和对比例1-6的聚氯乙烯树脂进行各项指标检测, 得到的检测结果 如下表: 0059 0060 (1)由实施例1-3和对比例6的数据。
39、可见, 施用实施例1-3耐腐蚀聚氯乙烯树脂的耐 腐蚀性能显著提高; 同时由实施例1-3的数据可见, 实施例1为最优实施例。 说明书 6/7 页 9 CN 108070178 A 9 0061 (2)由实施例1和对比例1-5的数据可见, 马来酸酐、 偏硼酸钠、 硅烷偶联剂KH-560、 耐腐蚀改性助剂同时添加在制备聚氯乙烯树脂中起到了协同作用, 显著提高了聚氯乙烯树 脂的耐腐蚀性能, 这可能是: 马来酸酐、 偏硼酸钠、 硅烷偶联剂KH-560、 耐腐蚀改性助剂作为 改性体系运用到聚氯乙烯树脂的制备中, 利用了硅烷偶联剂KH-560的接枝改性作用, 实现 了马来酸酐、 偏硼酸钠和耐腐蚀改性助剂表面。
40、的羟基与聚氯乙烯树脂的基料实现接枝, 赋 予了聚氯乙烯树脂优异的耐腐蚀性能, 同时利用了耐腐蚀改性助剂的耐腐蚀增强作用, 其 中耐腐蚀改性助剂通过将二氧化钛分散于乙醇水溶液中, 超声分散, 接着滴加二本基甲烷 二异氰酸酯、 N,N-二甲基甲酰胺和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混合均匀, 搅拌, 调节pH, 然后添加正 硅酸乙酯混合均匀, 升温, 保温, 接着离心水洗至中性, 冷却至室温得到物料a; 将丙烯酸丁 酯和纳米二氧化锡粉体混合均匀, 然后加入物料a和硅烷偶联剂KH-570混合均匀, 升温, 保 温, 搅拌, 冷却至室温得到耐腐蚀改性助剂, 运用到本发明聚氯乙烯树脂的制备中, 在硅烷 偶联剂KH-560的作用下, 实现了与聚氯乙烯树脂的主料进行接枝结合, 有效提高了聚氯乙 烯树脂的耐腐蚀性能。 0062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7/7 页 10 CN 108070178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