襁褓兜袋以及用于襁褓兜袋的婴儿用头部保持件.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883885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33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07893.9

申请日:

2002.03.26

公开号:

CN1377621A

公开日:

2002.11.0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47D13/02

主分类号:

A47D13/02

申请人:

康贝株式会社;

发明人:

蓑口和美; 木村优子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1.03.26 JP 88038/01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温大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提供一种,以水平状态抱婴儿时,能够防止婴儿的脚受到襁褓兜袋背挎者身体的挤压的襁褓兜袋或者用于襁褓兜袋的婴儿用头部保持件。作为具有供婴儿躺卧的褥垫部46、设在褥垫部46的边缘部的能够将婴儿的头部围起来的侧面竖立部41、与设置侧面竖立部41的边缘部相对的褥垫部46的下端分两叉形成的分支部47a、47b、以及、可使该分支部47a、47b彼此相接合的接合装置48a、48b的婴儿用头部保持件,褥垫部46具有对所说婴儿的腰部进行支持的座部461,座部461的两侧端部向外延伸并突出。通过将所说婴儿用头部保持件的褥垫部46从上方下落使之进入襁褓兜袋的后背接触部32与胸部接触部34之间而安装在襁褓兜袋本体上,可构成婴儿用头部保持件可自由拆装的襁褓兜袋。此外,也可以不设置婴儿用头部保持件,而在襁褓兜袋本体3的座部461上直接设置突出部462,使突出部462与背挎者的腹部等部位相抵触,保证在背挎者与婴儿的脚之间形成空间,因而可构成专用于横向抱持的襁褓兜袋。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婴儿用头部保持件,具有供婴儿躺卧的褥垫部、设在褥 垫部的边缘部能够将婴儿的头部围起来的侧面竖立部、从与设有该侧 面竖立部的边缘部相对的褥垫部的下端分两叉形成的分支部、以及、 使该分支部相接合的接合装置,其特征是, 所说褥垫部,具有对所说婴儿的腰部进行支持的座部,该座部的 两侧端部向外延伸并突出。
2: 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婴儿用头部保持件,其特征是,所说座 部,以其内部有棉制品和聚氨酯和聚丙烯板和发泡聚乙烯板从与所说 婴儿相接触的面向外按顺序层叠而构成。
3: 如权利要求2所说的婴儿用头部保持件,其特征是,所说聚 氨酯及所说发泡聚乙烯板,以与所说座部大致相同的大小形成,所说 聚丙烯板小于所说聚氨酯及所说发泡聚乙烯板。
4: 一种带婴儿用头部保持件的襁褓兜袋,其特征是,具有由后 背接触部和大腿接触部和胸部接触部呈袋子状形成并且袋子的底部 形成有伸出脚用的伸脚口的、在脚从该伸脚口伸出到外部的情况下可 将婴儿放在袋内的容放本体部,以及,前述权利要求1~3之一所说 的婴儿用头部保持件。
5: 如权利要求4所说的带婴儿用头部保持件的襁褓兜袋,其特 征是,具有使所说座部和所说后背接触部相固定而不能够相对移动的 固定装置。
6: 一种襁褓兜袋,是具有由后背接触部和大腿接触部和胸部接 触部呈袋状形成并且袋子的底部形成有伸出脚用的开口部而在脚从 该开口部伸出到外部的情况下可将婴儿放在所说袋子内的容放本体 部的、以水平状态移动婴儿的、可横向抱持的襁褓兜袋,其特征是, 所说后背接触部,具有对婴儿的腰部进行支持的座部,所说座部 的两侧端部向外延伸并突出。
7: 如权利要求6所说的襁褓兜袋,其特征是,所说座部,以其 内部有棉制品和聚氨酯和聚丙烯板和发泡聚乙烯板从与婴儿相接触 的面向外按顺序层叠而构成。
8: 如权利要求6所说的襁褓兜袋,其特征是,所说聚氨酯及所 说发泡聚乙烯板,以与所说座部大致相同的大小形成,所说聚丙烯板 小于所说聚氨酯及所说发泡聚乙烯板而形成。

说明书


襁褓兜袋以及用于襁褓兜袋的婴儿用头部保持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抱婴儿时使用的襁褓兜袋,特别是,在以水平状态抱婴儿时能够防止婴儿的脚受到背挎襁褓兜袋的母亲等的身体地挤压的襁褓兜袋、以及、安装在该襁褓兜袋上的婴儿用头部保持件。背景技术

    通常,根据婴儿成长的情况,一般将抱婴幼儿时使用的襁褓兜袋,分为头部尚不能直立的小月龄婴儿用襁褓兜袋、以及、长到一定程度头部已能够直立的幼儿用襁褓兜袋。

    即,对于头部尚不能直立的婴儿,以使婴儿保持水平状态为宜,为此而使用的襁褓兜袋,例如有特开平10-225343号公报所记载的婴儿专用横抱襁褓兜袋。该公报记载了,本体上设有向斜上方竖立的本体、以及、两侧具有带状部的头部支持片这样一种襁褓兜袋,利用它能够带着婴儿安全且使婴儿舒适地进行移动。

    而头部能够直立的幼儿所使用的襁褓兜袋,能够以垂直状态移动故而对于幼儿来说是舒适的,作为以此为目的的襁褓兜袋,例如在特开平9-28518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具有对从头后部到头侧部的部位进行支持的、可自由拆装的头部支持片的幼儿用襁褓兜袋。

    然而,随着婴儿长成幼儿,婴儿用襁褓兜袋将无法使用,反之,即使想将幼儿用襁褓兜袋以水平状态使用而兼用于婴儿,由于不具有能够以水平状态安全地进行保持和移动的部件,故不作任何改动而直接使用是不行的。即,现有的襁褓兜袋,均只能单用于婴儿或幼儿,随着孩子的成长,需要换成其它专用的幼儿用襁褓兜袋。

    为此,本申请人在特开2000-245581号公报中,提出一种孩子从婴儿成长为幼儿时仍能够使用同一个襁褓兜袋的、婴儿和幼儿均可使用的襁褓兜袋,该襁褓兜袋具有对于婴幼儿安全且舒适的婴儿用头部保持件。

    该婴儿用头部保持件,俯视时大致呈T字形,该T字形的横向构成部分竖立而成为侧面竖立部,而在侧面竖立部的两端附近以及T字形的纵向构成部分的下端附近,分别具有可与襁褓兜袋的局部卡合的卡合部。因此,将其卡合在垂直移动用的幼儿用襁褓兜袋上后,便可利用幼儿用襁褓兜袋以水平状态安全且舒适地移动婴儿。此外,在该带婴儿用头部保持件襁褓兜袋的、由后背接触部、大腿接触部、以及、胸部接触部构成的襁褓兜袋本体的后背接触部上安装前述婴儿用头部保持件后,便可作为婴幼儿和幼儿兼用的襁褓兜袋从婴儿时起加以使用。

    虽然,根据上述特开2000-245581号公报所说的婴儿用头部保持件、带婴儿用头部保持件襁褓兜袋,能够使用幼儿用襁褓兜袋将婴儿以水平状态安全且舒适地移动,而且,可将幼儿用襁褓兜袋作为婴儿用兜带从婴儿时起加以利用,但是,存在着下述需要解决的问题。

    即,例如如图20所示,在母亲等襁褓兜袋背挎者将婴儿放进安装有婴儿用头部保持件101的襁褓兜袋100内使其保持水平状态,即横向抱持时,婴儿的脚102是伸出在襁褓兜袋100之外的;而婴儿的脚102有一只如图21所示受到襁褓兜袋背挎者的腹部等身体部位200的挤压。其结果,婴儿的脚的活动自由度受到限制。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水平状态抱婴儿时,能够防止婴儿的脚受到襁褓兜袋背挎者身体的挤压的襁褓兜袋以及用于该襁褓兜袋的婴儿用头部保持件。发明的公开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襁褓兜袋,作为一种具有由后背接触部和大腿接触部和胸部接触部呈袋状形成并且袋子的底部形成有伸出脚用的开口部而在脚从开口部伸到外部的情况下可将婴儿放在袋子内的容放本体部的、以水平状态移动婴儿的、可横向抱持的襁褓兜袋,其特征是,所说后背接触部,具有对婴儿的腰部进行支持的座部,座部的两侧端部向外延伸并突出。

    在上述结构中,最好是,作为座部,以其内部有棉制品和聚氨酯和聚丙烯板和发泡聚乙烯板等从与婴儿相接触的面向外按顺序层叠而构成。此外,最好是,聚氨酯及发泡聚乙烯板,以与座部大致相同的大小形成,聚丙烯板小于聚氨酯及发泡聚乙烯板。

    此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作为安装在襁褓兜袋上的本发明的婴儿用头部保持件,具有,供婴儿躺卧的褥垫部、设在褥垫部的边缘部的能够将婴儿的头部围起来的侧面竖立部、从与设有侧面竖立部的边缘部相对的褥垫部的下端分两叉形成的分支部、以及、使分支部相接合的接合装置,并且,所说褥垫部具有对婴儿的腰部进行支持的座部,座部的两侧端部向外延伸并突出。

    在上述构成中,最好是,作为座部,以其内部有棉制品和聚氨酯和聚丙烯板和发泡聚乙烯板等从与婴儿相接触的面向外按顺序层叠而构成。此外,最好是,聚氨酯及发泡聚乙烯板,以与座部大致相同的大小形成,聚丙烯板小于聚氨酯及发泡聚乙烯板而形成。

    此外,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带婴儿用头部保持件襁褓兜袋,具有:由后背接触部和大腿接触部和胸部接触部形成袋子状并且袋子的底部形成有伸出脚用的开口部的、在脚从开口部伸出外部的情况下可将婴儿放在袋子内的容放本体部,以及,婴儿用头部保持件。在这种场合下,最好是,具有使座部和后背接触部相固定而不能够相对移动的固定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构成,襁褓兜袋或者安装在襁褓兜袋上的婴儿用头部保持件,其所说座部均突出地形成,因此,座部能够保证在背挎者与婴儿的脚之间形成空间。附图的简单说明

    通过下面的详细说明和展示本发明的几个实施形式的附图,相信能够对本发明有更深入的了解。附图所展示的实施形式不是为了特别指定或限定本发明,而仅仅是为了便于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和了解。

    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形式所涉及的婴儿用头部保持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形式所涉及的婴儿用头部保持件的后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形式所涉及的婴儿用头部保持件的侧视图。

    图4是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所涉及的座部的结构加以展示的剖视图。

    图5是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所涉及的座部的结构例加以展示的立体图。

    图6是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所涉及的座部周边的结构例加以展示的立体图。

    图7示出本发明的实施形式所涉及的婴儿用头部保持件,(a)是局部立体图,(b)是(a)的A-A向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形式所涉及的襁褓兜袋本体的主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形式所涉及的襁褓兜袋本体的后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形式所涉及的带婴儿用头部保持件襁褓兜袋的立体图。

    图11是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所涉及的婴儿用头部保持件的口袋中插入襁褓兜袋本体的后背接触部时的状态加以展示的主视图。

    图12是对于将图1~图7所示的婴儿用头部保持件安装到图8和图9所示的襁褓兜袋本体上的步骤进行说明的附图。

    图13是对于将图1~图7所示的婴儿用头部保持件安装到图8和图9所示的襁褓兜袋本体上的步骤进行说明的附图。

    图14是对于将图1~图7所示的婴儿用头部保持件安装到图8和图9所示的襁褓兜袋本体上的步骤进行说明的附图。

    图15(a)是对于使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所涉及的带婴儿用头部保持件襁褓兜袋以水平状态保持婴儿的状况加以展示的附图,(b)是对幼儿以垂直状态进行保持的状况加以展示的附图。

    图16示出本发明的实施形式所涉及的幼儿用头部保持件,(a)是主视图,(b)是后视图。

    图17是对背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所涉及的带婴儿用头部保持件襁褓兜袋时的状况加以展示的附图。

    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形式所涉及的横向抱持式襁褓兜袋的主视图。

    图19是本发明的实施形式所涉及的横向抱持式襁褓兜袋的主视图。

    图20是展示背挎现有的襁褓兜袋时的状况的附图。

    图21是展示背挎现有的襁褓兜袋时的状况的附图。发明的最佳实施形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形式所涉及的襁褓兜袋,能够以水平状态移动婴儿,此时,能够使婴儿的脚感觉舒适。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所涉及的襁褓兜袋,将以能够将婴儿以水平状态移动和将幼儿以垂直状态移动而加以使用的兼用型襁褓兜袋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就安装在襁褓兜袋上的婴儿用头部保持件进行说明。

    图1~图3示出本发明的实施形式所涉及的婴儿用头部保持件4,图1是其立体图,图2是其后视图,图3是其侧视图。该婴儿用头部保持件4,可自由拆装地安装在后述的襁褓兜袋本体3上从而构成带婴儿用头部保持件襁褓兜袋1,当将婴儿以水平状态放入该带婴儿用头部保持件襁褓兜袋1内时,能够对婴儿的头部稳定地进行保持,并且能够在背挎襁褓兜袋者与婴儿的脚之间形成空间。

    为此,婴儿用头部保持件4如图1所示,具有,供婴儿躺卧在上面的褥垫部46,从褥垫部46的边缘部大致垂直地竖立的、可将婴儿的头部围起来的侧面竖立部41,以及,从与设置该侧面竖立部41的边缘部相向的褥垫部46的下端分两叉形成的分支部47a、47b;并且,如后所述,以褥垫部46的座部的两侧端部向外突出而构成。

    下面,对各构成部分分项进行说明。

    <褥垫部46>

    褥垫部46具有对婴儿的腰部进行支持的座部461,该座部461如图2所示,两侧端部向外延伸并突出。即,如图2中的斜线区域所示,座部461上形成有在婴儿用头部保持件4的宽度方向上分别向左右突出的突出部462、462。

    而且,如图2所示,与座部461的婴儿所与之接触的面的相反一侧的面上,设有尼龙粘扣463。该尼龙粘扣463与后述的后背接触部32的尼龙粘扣80相接合,将座部461固定在襁褓兜袋本体3上而使之不能移动。上述尼龙粘扣463、80,作为将座部461固定在襁褓兜袋本体3上的固定装置而起作用。作为固定装置,也可以由塑料按扣等构成而替代尼龙粘扣463、80。

    图4是对婴儿用头部保持件4的座部461的结构加以展示的剖视图。

    如图所示,在该座部461(褥垫部46)的布料之间,从与婴儿相接触的面向外,按顺序层叠有棉制品461a、聚氨酯461b、聚丙烯板(以下称作PP板)461c、以及、发泡聚乙烯板(以下称作发泡板)461d。PP板461c及发泡板461d,是为了使座部461具有一定的刚性而内藏的刚性部件。各层叠材料的厚度,例如是,聚氨酯461b为8mm,PP板461c为2mm,发泡板461d为4mm。

    图5(a)、(b)是该座部461的结构例的立体图,特别是,图5(a)示出,在与座部461轮廓的大小和形状大致相同的发泡板461d上载置PP板461c时的状况。如图所示,PP板461c比发泡板461d小。图2中座部461的斜线区域部分,未内藏PP板461c。这是为了在突出部462碰撞背挎者的腹部等部位时,可使突出部462发挥缓冲材料的功能,可使得与背挎者碰撞的力得到缓和。

    如图5(b)所示,聚氨酯461b,是为了具有缓冲性而设置的,与图5(a)所示的发泡板461d相似地形成。聚氨酯461b的两个侧部位于可与人体相接触的位置上,因此,仅使该部分突出出来。此外,棉制品461a是为了具有缓冲性而设置的,设置在图6中以斜线表示的区域。

    <侧面竖立部41>

    侧面竖立部41如图3所示,从褥垫部46的上端边缘部大致垂直地竖立,在该侧面竖立部41上,如图1~图3所示,设有延伸设置的耳片42a、42b。在该耳片42a、42b的两端附近421a、421b,在婴儿头部不与之接触的那一面上,设有可与后述的襁褓兜袋本体3的扣环63a、63b相接合的扣钩43a、43b。

    图7是对该侧面竖立部41的构成材料进行说明的附图,图7(a)是侧面竖立部41的放大图,图7(b)是(a)的A-A向剖视图。如图7(b)所示,该侧面竖立部41,从与婴儿接触的面向外,按顺序层叠有2片布料410、410、厚10mm的聚氨酯411、厚4mm的发泡材料412、以及面料413。由于聚氨酯411其复原力大,故能够在婴儿的脸部周围保持较大的空间。在本实施形式中,对采用2片布料410、41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1片,并且该布料的材料可以使用蜂窝纹布、绒布。

    <分支部47a、47b>

    在分支部47a、47b上,作为使它们相接合的接合装置,安装有塑料按扣48a、48b。

    以上就各个部分的结构进行了说明,而婴儿用头部保持件4,还如图1和图2所示,具有重叠在褥垫部46上的、面积比褥垫部46小的盖片部49。并且,褥垫部46与盖片部49相重叠后的上部(婴儿头部侧)与侧面竖立部41缝合成一体,而其横向部分的下方和下部不缝合而作为自由端,整体呈口袋状。通过使襁褓兜袋本体3的后述的后背接触部32插入该口袋的内部,可将婴儿用头部保持件4安装在襁褓兜袋本体3上。

    在该盖片部49的反面设有塑料按扣491a、491b和尼龙粘扣492。该塑料按扣491a、491b和尼龙粘扣492与襁褓兜袋本体3的后述的塑料按扣73a、73b和尼龙粘扣74相接合。

    下面,参照图8和图9,对可安装图1~图7所示的婴儿用头部保持件4的襁褓兜袋进行说明。图8是襁褓兜袋本体3的主视图,图9是其后视图。如这些附图所示,襁褓兜袋本体3,由后背接触部32、大腿接触部33、以及、胸部接触部34形成可容放幼儿的袋子,具有固定在后背接触部32上的2根背肩带64a、64b、设置在该背肩带64a、64b上的扣环63a、63b、与背肩带64a、64b的各自的下端通过卡止扣具61a、61b相连接的调节带65a、65b、以及、对该调节带65a、65b的长度进行调节的环具66a、66b,从该环具66a、66b延伸的带子的前端具有腰带扣67a、67b。

    后背接触部32,是与幼儿的从身体到头部的部分接触的部分,内部装有芯材。该后背接触部32的下部,同与婴幼儿的大腿相接触的大腿接触部33相连接。与后背接触部32相向的、与婴幼儿的胸部接触的胸部接触部34与大腿接触部33相连接。上述后背接触部32、大腿接触部33、以及、胸部接触部34由棉布形成。另外,后背接触部32、大腿接触部33、以及、胸部接触部34相连接而形成容放幼儿的袋子,而该袋子的底部形成有供婴幼儿的脚伸出的伸脚口35。该后背接触部32和胸部接触部34通过襁褓兜袋本体3的一侧相连接,而另一侧则具有由凹凸两个部分构成的结实的按扣79a、79b而能够可自由开闭地进行拆装。

    在后背接触部32的正面设有口袋72。口袋72的正面设有尼龙粘扣74,而且在口袋72的图8中的上部,设有在安装婴儿用头部保持件4时使用的塑料按扣73a、73b。此外,在口袋72的盖片73的反面,设有可与该尼龙粘扣74相接合的尼龙粘扣75,不使用婴儿用头部保持件4时,使该尼龙粘扣74和尼龙粘扣75相接合而以盖片73将口袋74遮盖。

    而在后背接触部32的反面,即,与婴儿用头部保持件4接触的面上,设有可与座部461的尼龙粘扣463相接合的尼龙粘扣80。

    此外,在襁褓兜袋本体3的后背接触部32和大腿接触部33之间安装有调节用拉链78,可根据婴幼儿的体型开合调节用拉链78,通过开合可对襁褓兜袋本体3的深度分两级进行调整。另外,在后背接触部32和大腿接触部33之间设有折叠布(图中省略),当拉上调节用拉链78时,该折叠布可折叠起来,而调节用拉链78拉开时可展开,使襁褓兜袋本体3的深度加深。此外,折叠布分别与后背接触部32和大腿接触部33相连接,既可以与构成后背接触部32和大腿接触部33的布料为一体,也可以由单独的布料构成再与后背接触部32和大腿接触部33进行连接。

    而且,后背接触部32上,设有向调节用拉链78侧突出的呈突片状的、防止拉链拉开的盖片781。防止拉链拉开的盖片781,是用来防止调节用拉链78因婴儿脚部的重量而自然拉开、或者因背挎者有意无意进行某种动作而拉开的,通过塑料按扣782固定在大腿接触部33上。作为该固定装置,除了塑料按扣之外,例如也可以是尼龙粘扣。该防拉开盖片781,在调节用拉链78处于闭合状态时,至少能够将拉链的拉手遮盖。该防拉开盖片781,由与后背接触部32同样的布料形成。通过设置这样的防拉开盖片781,可使婴儿脚部重量等产生的力集中到防拉开盖片781的塑料按扣782上,防止调节用拉链78打开。

    此外,在襁褓兜袋本体3的、从后背接触部32到胸部接触部34范围内的外侧,具备具有扣具77a、77b的安全带76a、76b,通过调整该安全带76a、76b的长度,使其与婴儿身围相符。

    图10是将以上图1~图7所示的婴儿用头部保持件4安装在图8和图9所示襁褓兜袋本体3上而成的带婴儿用头部保持件襁褓兜袋1的立体图。下面,就该带婴儿用头部保持件襁褓兜袋1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使婴儿用头部保持件4位于襁褓兜袋本体3的后背接触部32的上方,将婴儿用头部保持件4从上方朝后背接触部32方向放下。此时,婴儿用头部保持件4的褥垫部46可进入后背接触部32与胸部接触部34之间。使婴儿用头部保持件4继续下落,盖片部49伸出到后背接触部32的外侧,从而使得后背接触部32插入形成于褥垫部46和盖片部49之间的口袋部中。当后背接触部32插入褥垫部46和盖片部49之间的口袋部中时,后背接触部32的上端最终与口袋部分的上端接触而不能够继续插入,可如图11所示地将襁褓兜袋本体3和头部保持件4彼此固定。

    然后,如图12所示,将设在婴儿用头部保持件4上的塑料按扣491a、491b与设在襁褓兜袋本体3的盖片73的反面的塑料按扣73a、73b扣合,并如图13所示,使设在婴儿用头部保持件4上的尼龙粘扣492与襁褓兜袋本体3的尼龙粘扣74彼此接合。而且,使婴儿用头部保持件4的尼龙粘扣463与襁褓兜袋本体3的尼龙粘扣80相接合,将座部461固定在襁褓兜袋本体3上。

    继而,如图14所示,使褥垫部46的分两叉形成的分支部47a、47b分别从襁褓兜袋本体3的袋子底的伸脚口35、35中伸出,调节调节带65a、65b并扣上腰带扣67a、67b等,使分支部47a、47b重叠并通过塑料按扣48a、48b相接合。之后,使设置在婴儿用头部保持件4的耳片421a、421b上的扣钩63a、63b,与设置在襁褓兜袋本体3的背肩带64a、64b上的扣环63a、63b相接合后,婴儿用头部保持件4在襁褓兜袋本体3上的固定便结束。将婴儿水平放在其中、母亲可安全且舒适地进行移动的情形示于图15(a)。

    该带婴儿用头部保持件襁褓兜袋1,其婴儿用头部保持件可自由拆装,并且能够保持水平和垂直,因此,在孩子长大、头部能够直立时,可将婴儿用头部保持件4拆下而作为垂直移动型加以使用。而在例如幼儿睡着等情况下,可根据需要安装后述的幼儿用头部支持片5。

    如图8所示,在上述襁褓兜袋本体3上,后背接触部32的上部设有在该后背接触部32内部左右横穿的穿插部321,在该穿插部321上幼儿用头部支持片5(参照图16)可安装在后背接触部32的上部的穿插部321中。该幼儿用头部支持片5是用来对幼儿的头部进行辅助性支持的。幼儿用头部支持片5用布制成,如图16所示呈带状形成。图中,从对头部进行支持的中心部51起,到耳片52a、52b两端宽度逐渐变窄,在两端附近具有扣钩53a、53b。

    在将该幼儿用头部支持片5安装在襁褓兜袋本体3上时,使该幼儿用头部支持片5从形成于后背接触部32的内侧上部的穿插部321中通过,并使设在头部支持片5两端的扣钩53a、53b与设在背肩带64a、64b的上部的扣环63a、63b(参照图8)相接合,从而构成了带幼儿用头部支持片5襁褓兜袋1。可将婴儿垂直地放在其中。图15(b)示出母亲安全且舒适地进行保持时的情形。

    下面,对婴儿用头部保持件4的座部461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图15(a)所示将婴儿水平放在襁褓兜袋本体3内的状态下,带婴儿用头部保持件襁褓兜袋1的婴儿用头部保持件4的座部461将如图17所示,与背挎者的腹部等身体部位200相抵触。此外,座部461的突出部462会与背挎者的腹部等身体部位200产生弹性碰撞。

    为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所涉及的婴儿用头部保持件4以及装有该婴儿用头部保持件4的带婴儿用头部保持件襁褓兜袋1,座部461的突出地形成的突出部462与背挎者的腹部等身体部位200相抵触,能够避免襁褓兜袋本体3自身与背挎者的腹部等身体部位200接触,因此,能够保证从襁褓兜袋本体3的伸脚口35伸出的婴儿的脚102和背挎者的腹部等部位之间形成空间。这样,在将幼儿水平放在襁褓兜袋本体3内的状态下,脚不会受到背挎者的腹部等部位的挤压。其结果,脚可自由活动,能够使幼儿舒适地进行移动。

    此外,座部461的突出部462的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其中未设置PP板461c,突出部462作为缓冲材料起作用,缓和与背挎者的腹部等部位相碰撞的力,不会使背挎者感到疼痛。

    而且,通过设在婴儿用头部保持件4上的尼龙粘扣463与设在襁褓兜袋本体3上的尼龙粘扣80的接合,座部461可固定在襁褓兜袋本体3上而不能活动,因此,即使座部461与背挎者的腹部等部位碰撞时也不会错位,因此,能够保证在婴儿从襁褓兜袋本体3的伸脚口35伸出的脚102和背挎者的腹部等部位之间形成空间。

    在上述例子中,对婴儿用头部保持件可相对于襁褓兜袋本体3自由拆装从而可兼作水平及垂直移动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婴儿用头部保持件4不可拆卸地固定在襁褓兜袋本体3上而构成水平移动专用的襁褓兜袋。

    此外,本发明的襁褓兜袋,也可以这样构成,即,不具有单独的婴儿用头部保持件4而在襁褓兜袋本体上直接设置突出部。在这种场合,例如如图18和图19所示,上述襁褓兜袋本体3的后背接触部32具备座部461,在该座部461上设置突出部462,从而构成突出部462与背挎者的腹部等部位相抵触的、能够保证在背挎者与婴儿的脚之间形成空间的、专用于横向抱持的襁褓兜袋。

    除了上述详细说明的例子之外,本发明也可以在不超出其要旨的范围内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加以实施。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如以上所详述的,根据本发明的襁褓兜袋以及用于襁褓兜袋的婴儿用头部保持件,其座部能够保证在背挎者与婴儿的脚之间形成空间,因此,能够防止婴儿的脚受到襁褓兜袋背挎者身体的挤压。其结果,婴儿的脚能够自由活动。

襁褓兜袋以及用于襁褓兜袋的婴儿用头部保持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襁褓兜袋以及用于襁褓兜袋的婴儿用头部保持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襁褓兜袋以及用于襁褓兜袋的婴儿用头部保持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襁褓兜袋以及用于襁褓兜袋的婴儿用头部保持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襁褓兜袋以及用于襁褓兜袋的婴儿用头部保持件.pdf(3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提供一种,以水平状态抱婴儿时,能够防止婴儿的脚受到襁褓兜袋背挎者身体的挤压的襁褓兜袋或者用于襁褓兜袋的婴儿用头部保持件。作为具有供婴儿躺卧的褥垫部46、设在褥垫部46的边缘部的能够将婴儿的头部围起来的侧面竖立部41、与设置侧面竖立部41的边缘部相对的褥垫部46的下端分两叉形成的分支部47a、47b、以及、可使该分支部47a、47b彼此相接合的接合装置48a、48b的婴儿用头部保持件,褥垫部46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