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封,特别是适用于直接通过打印机打印的信封。背景技术
以前,规定形式或者规定形式以外的信封,是由一张纸通过适当的折叠而成的,因此其基本构造必然是一致的,中间粘贴、侧面粘贴、草袋形粘贴(カマス贴)、菱形粘贴等各种信封是众所周知的。如图1所示的是属于可以称作为草袋形粘贴(カマス贴)的形式,一张纸折叠后粘贴,形成有地址面的表层1、有折回面的内层2,以及信封口盖3。这种信封是通常规定形式的信封,是通过表层1侧边延展出来的封口A,把表层1和内层2粘接而完成的。
可是,针对近年来不仅在办公方面而且家庭也普及了计算机,相应于此打印机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应用。伴随打印机的普及,地址的书写也更多地用打印机来印刷。进而,除书写地址之外,也有希望在信封的不论什么部位打印发信人的铅印、装饰等的要求。
但是,如图1所示,现有的信封在封口A的部分的纸是三层,这就与中心部分的两层在厚度上产生了差别。结果,在信封通过滚轮时,打印地中心部分和滚轮之间产生了间隙,有时不能进行清晰的打印。另外,在通过输送滚轮时,有时因为厚度的不同产生硬度的不同而导致褶皱,因为厚度的不同产生墨的定影度的改变、或不同的段落打印混乱。进一步,表层和内层是通过左右的封口重合的,层与层之间的紧贴度不好,由驱动滚轮输送的层和通过从动滚轮输送的层因滑动而产生差别,从而也可能产生不能平滑输送和正确打印的不良情况。而且,前述各种众所周知的信封因为都有封口而厚度在局部有所不同,所以产生同样的不良情况,这种不良情况特别在激光打印机中尤为明显。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解决上述现有的课题为目的,公开一种信封的结构,使之既使用于广泛普及的打印机也能可靠打印地址等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把纸折成两折,从而形成有地址面的表层和有折回面的内层,在所述表层和内层之间设置有开口的封入区域,前述表层和内层彼此相对的面之间,除开口和折线外的边缘部分均直接贴合,同时表层和内层相互间大致重合,前述的封入区域的大致整个区域是由同一张纸构成的。
所述信封,表层和内层之间不通过封口而直接贴合,厚度均匀,所以可以有效防止现有的由于局部厚度不同而导致的打印不良,即产生褶皱,或者墨的定影度改变,或者不同的段落打印混乱。另外,由于表层和内层的紧贴度同现有的相比非常好,所以即使在通过打印机的滚轮之间时也很难产生错位,能够平滑的输送。进一步,因为无封口,所以展开纸为矩形或者接近矩形,提高了从原料纸到裁出展开纸时的成品率。再加上,可以省略封口的折叠工作,使制造简单化。另外,可以通过撕开表里两层面而从侧面打开信封。当然,因为不存在厚度不均,所以在书写地址时格外流畅。
一方面,对于上述构造,表层和内层大致重合,开口不容易扩大,而且在开口扩大的情况下,贴合部分直接承受载荷作用,该部分有撕破的可能性。为防止该不良情况,最好在内层的前述开口的边缘设置缺口。
另外,为了即使在信封口盖将开口封闭的状态下,也实现厚度均等,可以考虑将封闭封入区域的信封口盖做成与内层大致重合的形状。
另一方面,如果表层和内层形状完全相同,由于折叠的精度,在制袋时会产生重合错位,内层向单侧偏出。所述信封在用于打印机时,这偏出的部分将成为障碍,造成打印机内卡纸,或者产生滚动皱褶,不能进行可靠的打印。为了防止这种不良情况,在表层的两侧分别通过折线形成内层和信封口盖,将所述表层和内层直接粘贴的同时,最好能将前述内层形成从前述折线或者距所述折线一定间隔的部位,幅宽逐渐变窄的咬边。
如此内层幅宽从折线逐渐变窄,在信封制作时,从折线对半折叠的情况下,即使有一点误差,内层也不会从表层偏出。
这里的“幅宽逐渐变窄”也包含有幅宽呈阶梯状变窄的概念。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现有信封的展开图。
图2是本发明涉及的第一实施例的信封的展开图。
图3是相同实施例的信封完成图。
图4是本发明涉及的第二实施例的信封的展开图。
图5是相同实施例的信封完成图。
图6是本发明涉及的第三实施例的信封的展开图。
图7是本发明涉及的第四实施例的信封的展开图。
图8是相同实施例的信封完成图。
图9是表示相同实施例的信封使用方法的斜轴测图。
图10是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信封展开图。
图11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形式的信封展开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产生折叠误差时的信封组装中的图。
图1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信封展开图。
图1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信封展开图。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理想的实施方式。而且,对以下各实施例中相对应的部分赋以相同的符号。
此实施例涉及的信封F如展开图(图2)、完成图(图3)所示,展开纸ST折成二折,形成有地址面的表层10和内层11,在表层10和内层11之间是设置封入区域S的矩形。用于折成二折的折线13以对应于信封F的长边部f1的方式构成,通过在前述折线13相邻接的短边即侧边f2将表层10和内层11接合,形成了向前述折线13的对边一侧开口的封入区域S。
一方面,从表层10的前述折线13对边的长边f4,通过第二折线14一体延伸出信封口盖12,所述信封口盖12通过前述第二折线14折回,可将前述封入区域S的开口17封住。
然后本实施例中,在前述表层10和内层11的短边f2上的相互面对面的10b、11b设置粘接部20,在粘接部20处涂布粘接剂等从而将表层10和内层11直接贴合。再,虽然为了使封入区域S完全封入,前述粘接部20涉及到短边f2的全部,根据用途,也可以在短边f2的一部分设置不粘接部分。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前述表层10和内层11为同一形状,在信封F的完成状态,其表层10和内层11重合。
而且,现有普通的信封,因考虑质感等因而折缝不紧密,造成折缝部分的厚度若干程度的增大,多张堆积时,与相对侧相比,折缝一侧隆起,在本实施例中,折线13处的折缝比现有的更加紧密,使得厚度均一,即使多张重叠,重叠的信封F整体上厚度是相等的。
根据所述结构的实施例,前述封入区域S的大致全部区域,因为由同一张纸构成而厚度相等,可以有效防止现有的由于局部厚度不均而导致的打印不良,即产生褶皱,墨的定影度改变,或者不同的段落打印混乱。另外,由于表层10和内层11的紧贴度同现有的相比非常好,即使在通过打印机的滚轮之间时也很难产生错位,能够平滑的输送。再,即使以多少张重叠,因重叠的信封F厚度相等,堆积在进纸用的进纸架上不会发生不良情况,可以连续进行打印,而且也易于保管、打包。当然,不存在厚度不均,在书写地址时格外流畅。
从制造的角度来看,因为无封口,展开纸ST为矩形或者接近矩形的形状,而具有提高从原料纸裁出展开纸ST时的成品率的效果。再加上,因为可以省略封口的折叠工作,所以具有使制造简单化的效果。
图4是本实施例信封F的展开了的一种方式,10是有地址面的表层,11是有折回面的内层,12是信封口盖。13、14是每张信封F脱模形成时同时设置的折线。在这里,虽表层10是准确的长方形,但内层11从折线13开始向开口17方向逐渐变窄而形成了锥状的咬边15。图5表示在图4的结构上通过折线13折成二折,两侧在粘接部20通过粘接剂贴合而成信封F的完成状态。
对于本发明构造,特别重要的技术不是形成内层11与表层10一致的长方形,而是形成逐渐变窄的锥形。如果如第一实施例那样完全一致,如图12所示,由于折叠误差,内层11将从表层10偏出,信封的整体F的形状会发生不可预料的交错不齐,外表劣化,有时也会产生印刷不良等情况。然而,根据所述结构,在折线13进行机械折叠时即使产生少许的交错,内层11也不会从表层10偏出来。所以,只要表层10的形状正确,信封F的整体形状就不会产生错误,即使使用于打印机时也不会倾斜地向滚轮进纸,即使在进纸用的进纸架上多枚信封重叠时,也没有偏出部分,所以能解决因变形而折曲的问题。
图6表示第3实施例,咬边15的起始点不是从折线13开始,而是从折线13和开口17的中间开始,因为信封是一张一张脱模而成,在折线13的部分机械折叠,在折叠上不会产生过大的误差。所以考虑,此时即使咬边15不从折线13开始也可以防止偏出。
再,如图13所示,为了取得与上述实施例同样的作用效果,也可使内层11的侧边f2呈台阶形状,使内层11的宽度向顶端的方向变窄,或如图14所示那样,把内层11的宽度设定得比表层10的窄。
本实施例的信封F,如图7~图9所示,在内层11形成前述开口17的长边f3的两侧设有缺口K。具体的这个缺口是长边f3进行V字切削而成的,设置在粘接部20内侧的某一位置。如此一来,不仅开口17容易扩大,而且在将装入物OB装入或者取出时使开口17扩大的情况下,应力作用在前述缺口K的部位,在前述粘接部20就不会作用直接的剥离力。所以即使开口17过度扩大,从缺口K的部分产生裂口,稍微有裂口的话,也可以通过信封口盖12和内层11的粘接而被覆盖,可以避免封入区域S不能封入的不良情况。
再,在本实施形式并不限制缺口K的大小、形状、位置等,另外缺口K也可以仅在任一单侧设置。
为了在信封口盖12将开口17封闭的状态下,厚度也能均等,如图10所示,考虑将封闭封入区域的开口17的信封口盖12,设置成与表层10或者内层11大概重合的形状。
另外,前述的各实施例中,虽然是以折线13与长边部f1相对应的横轴长的信封为前提进行了说明,如图11所示,也可以使折线13与短边部f2相对应。但是,这样的话,在使用折弯机自动制作信封F时,就会使展开纸ST变长,由于前述折弯机功能上的限制,制成的信封F的大小与前述实施例的信封相比就会有被限制小的情况。
另外,对于表层与内层的粘接,当然是用什么方法都可以。进一步,本发明并不仅以完成的信封为对象,当然,对象也可以是由最终使用者处理两侧粘接面的双联页状态的物品。
根据以上对本发明的详述,表层和内层的里面边缘部之间直接贴合,厚度均匀,可以有效防止现有的由于局部厚度不均而导致的打印不良,即产生褶皱,或者墨的定影度改变,或者不同的段落打印混乱。另外,由于表层和内层的紧贴度同现有的相比非常好,即使在通过打印机的滚轮之间时也很难产生交错不齐,能够平滑的输送。而且,因为无封口,所以提高了从原料纸裁出展开纸时的成品率,再加上,可以省略封口的折叠工作,使制造简单化。另外,可以通过撕开表里两层面而从侧面打开信封。当然,因为不存在厚度不均,所以在书写地址时格外流畅。另外,若内层从前述折线开始或者从距前述折线一定距离的位置开始宽度逐渐变窄,即使表层和内层通过折线折叠时产生折叠误差,或者在脱模时产生若干误差,因实施了咬边,内层就不会从侧方向偏出,即使在使用打印机打印地址的情况下,也可确实避免发生卡纸、变形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