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幅管状织物及其织造方法.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88235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7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58329.2

申请日:

2014.09.10

公开号:

CN104264312A

公开日:

2015.01.0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3D 3/00申请日:20140910|||公开

IPC分类号:

D03D3/00; D03D13/00; D03D15/00; D03D47/30; D06M15/333; D06M15/11; D06M13/203; D06P1/00; D06P3/60; D06M101/06(2006.01)N

主分类号:

D03D3/00

申请人:

淄博银仕来纺织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红春; 章学文; 黄浩华; 刘克文; 苏衍光; 潘成峰; 陈见锋

地址:

255200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博山经济开发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代理人:

张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宽幅管状织物及其织造方法,涉及棉类织物纺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宽幅管状织物织造方法步骤包括整经、浆纱、织造;织造步骤上织轴经纱采用上织轴送经织造形成顶纱层(13),下织轴经纱采用下织轴送经织造形成第二底纱层(1402);第一底纱层(1401)采用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与纬纱共同织造形成;幅宽方向的两侧边纱全部使用下织轴经纱织造;该织物具有沿织物经纱方向分布的管状结构,该方法可用于织造宽幅管状织物,使管状结构沿纬纱方向分布均匀的宽度和倒伏方向均匀一致,管状结构在该织物每幅上的分布无倾斜感,并且在织造纯棉的宽幅管状织物时可获得较低的疵点率。

权利要求书

1.  宽幅管状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平纹织造的底纱层(14),底纱层(14)上方沿经纱方向平行分布有多条采用平纹织造的顶纱层(13),顶纱层(13)纬纱方向的边沿与底砂层(14)连接并织为一体;底纱层(14)包括位于相邻顶纱层(13)之间的第一底纱层(1401)、位于顶纱层(13)正下方的第二底纱层(1402);顶纱层(13)与第二底纱层(1402)围绕形成中空的管状结构;底纱层(14)和顶纱层(13)均为纯棉的经纱和纬纱采用平纹织造而成;所述的第一底纱层(1401)所用经纱根数,为顶纱层(13)所用经纱的根数与第二底纱层(1402)所用经纱的根数之和;所述的顶纱层(13)所用经纱采用双经轴喷气式织机的上织轴进行送经织造,第二底纱层(1402)所用经纱采用双经轴喷气式织机的下织轴进送经织造。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幅管状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纱层(13)沿经纱方向截面为弧形,顶纱层(13)的宽度大于第二底纱层(1402)宽度,相邻顶纱层(13)倒伏方向一致;第一底纱层(1401)的宽度为5~100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幅管状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整经、浆纱、织造;其中,浆纱和织造步骤所用设备为双经轴喷气式织机;
整经:使用整经机采取分批整经的方式对经纱和纬纱进行整经;穿综挂机采取将纱线先穿母轴挂机,开出布面后,再将母轴提前分层分绞,割轴后上织轴与下层双织轴分别进行结经;纱线中经纱、纬纱均为纯棉;经纱总根数为12400~13000根,其中包括幅宽方向的两侧边纱各80~100根,两侧边纱根数相等;经纱作边整经车速500~550m/min,经轴卷绕硬度70~75;
浆纱:将整经后的经纱、纬纱浸入浆料进行浆纱;浆纱用浆料为聚乙烯醇1~8g/L、淀粉1~10g/L、丙烯酸0.5~5g/L和作为溶剂的水混合而成;将经纱分为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两股,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分别在两个染槽中浆纱;在用于上织轴经纱浆纱的染槽中添加食品色素,浆纱过程中对上织轴经纱进行染色标记;
织造:穿综挂机采取先穿母轴挂机,开出布面后,再将母轴提前分层分绞,割轴后上织轴与下层双织轴分别进行结经;上织轴扩幅,下织轴平幅;经纱包括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上织轴经纱采用上织轴送经织造形成顶纱层(13),下织轴经纱采用下织轴送经织造形成第二底纱层(1402);第一底纱层(1401)采用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与纬纱共同织造形成;幅宽方向的两侧边纱全部使用下织轴经纱织造;经纱密度450~550根/10cm,纬纱密度1220~1500根/10cm,织造张力3100~3250N;经向断裂强力620~625N,纬向断裂强力1630~1650N,织机车速470~490 rpm;获得宽幅管状织物。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宽幅管状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织造步骤中所述经纱密度461~470根/10cm,纬纱密度1240~1260根/10cm,织造张力3250N,经向断裂强力623 N,纬向断裂强力1640N,织机车速480~485 rpm。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宽幅管状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浆纱步骤中浆纱用浆料为聚乙烯醇3g/L、淀粉2.5g/L、丙烯酸1g/L和作为溶剂的水混合而成。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宽幅管状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织造步骤中所述宽幅管状织物的幅宽为280~400cm。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宽幅管状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经轴喷气式织机包括位于上方的用于上织轴经纱(11)送经的上织轴(2)和上织轴后梁(3)、位于下方的用于下织轴经纱(12)送经的下织轴(5)和下织轴后梁(6),以及用于固定上织轴(2)、上织轴后梁(3)、下织轴(5)和下织轴后梁(6)的机架(1);上织轴后梁(3)的数量为两个;上织轴(2)的两端分别绕有皮带(7),皮带(7)中段与上织轴(2)接触,皮带(7)两端分别固定在上织轴(2)两侧的机架(1)上;皮带(7)一个固定端上连接有弹簧(8),另一固定端上连接有长杆螺栓(9),弹簧(8)与机架(1)固定连接,长杆螺栓(9)与机架(1)螺纹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宽幅管状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织轴(2)下方的机架(1)上连接有用于固定皮带(7)两端的固定板(10),所述的皮带(7)一端通过弹簧(8)与固定板(10)弹性固定,另一端通过长杆螺栓(9)与固定板(10)螺纹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宽幅管状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设有压纱杆(4),压纱杆(4)两端通过转动轴与机架(1)连接,压纱杆(4)与上织轴后梁(3)相邻,上织轴后梁(3)位于压纱杆(4)的上方。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宽幅管状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织轴(2)两端下方设有轴头和与轴头固定连接的上织轴轴座(201),上织轴后梁(3)的两端设有轴承和与轴承固定连接的上织轴后梁轴座(301);上织轴轴座(201)和上织轴后梁轴座(301)与机架(1)通过螺栓连接,机架(1)设有用于调节上织轴轴座(201)和上织轴后梁轴座(301)位置的螺孔。

说明书

宽幅管状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技术领域
宽幅管状织物及其织造方法,属于纯棉织物纺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服装面料、家用纺织品的研制开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面料产品结构单一和产品档次不高,人们对面料的追求不再是耐用性等基本功能方面,往往更加注重面料的舒适性,外观形态的美观性及织物手感等风格特征。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但目前国产面料在质量、档次等方面在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因此申请人在面对国内外市场上的各种竞争首先要不断进行产品升级研发,不再局限于普通平面花型上。
现有技术中虽然存在立体结构的织物设计以满足使织物具有立体感,改变平面花型的局限性。但现有立体结构的织物存在较多缺陷。首先,现有工艺在织造宽幅立体花型织物时,织物上的立体花型易出现沿幅宽方向倾斜的问题。该问题在现有窄幅立体花型织物中也普遍存在,但由于窄幅立体花型织物的幅宽较窄,窄幅立体花型织物每幅两端的立体花型位置偏差不明显。当采用现有工艺制造宽幅立体花型织物时,由于幅宽较宽,多用于制作接缝少面积大的落地窗帘、被罩、床单、沙发罩,宽幅立体花型织物上的立体花型沿幅宽方向倾斜的问题尤为突出,立体花型目视效果存在明显的“风吹”一样的倾斜感。申请人在研究中发现特别是当立体花型成多条平行的管状设计时,现有工艺织造的宽幅管状织物目视效果成多条 “平行的斜线”,用于制作窗帘、被罩、床单、沙发罩这一类接缝少面积大的产品时会产生视觉的倾斜感,降低产品的品质。
其次,从纱线成分上来看,由于立体花型对织造工艺中张力难以控制,现有立体织物的纱线多为拉伸强度较高的化学纤维类织物,虽达到了便于控制纱线张力的目的,但立体花型织物的舒适度无法满足需求;对于拉伸强度相对较低、对张力控制要求更高的植物纤维,现有的立体花型织物的工艺易造成花型倒伏不一致、疵点增多、织物疏密不一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宽幅管状织物及其织造方法,该织物为纯棉材质,该织物具有沿织物经纱方向分布的管状结构,该方法可用于织造宽幅管状织物,使管状结构沿纬纱方向分布均匀的宽度和倒伏方向均匀一致,管状结构在该织物每幅上的分布无倾斜感,并且在织造纯棉的宽幅管状织物时可获得较低的疵点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的宽幅管状织物,包括采用平纹织造的底纱层,底纱层上方沿经纱方向平行分布有多条采用平纹织造的顶纱层,顶纱层纬纱方向的边沿与底砂层连接并织为一体;底纱层包括位于相邻顶纱层之间的第一底纱层、位于顶纱层正下方的第二底纱层(1402);顶纱层与第二底纱层围绕形成中空的管状结构;底纱层和顶纱层均为纯棉的经纱和纬纱采用平纹织造而成;所述的第一底纱层所用经纱根数,为顶纱层所用经纱的根数与第二底纱层所用经纱的根数之和;所述的顶纱层所用经纱采用双经轴喷气式织机的上织轴进行送经织造,第二底纱层所用经纱采用双经轴喷气式织机的下织轴进送经织造。
所述的顶纱层沿经纱方向截面为弧形,顶纱层的宽度大于第二底纱层宽度,相邻顶纱层倒伏方向一致;第一底纱层的宽度为5~100mm。
本发明的宽幅管状织物的织造方法,步骤包括整经、浆纱、织造;其中浆纱和织造步骤所用设备为双经轴喷气式织机;
整经:使用整经机采取分批整经的方式对经纱和纬纱进行整经;穿综挂机采取将纱线先穿母轴挂机,开出布面后,再将母轴提前分层分绞,割轴后上织轴与下层双织轴分别进行结经;纱线中经纱、纬纱均为纯棉;经纱总根数为12400~13000根,其中包括幅宽方向的两侧边纱各80~100根,两侧边纱根数相等;经纱作边整经车速500 ~550m/min,经轴卷绕硬度70~75;
浆纱:将整经后的经纱、纬纱浸入浆料进行浆纱;浆纱用浆料为聚乙烯醇1~8g/L、淀粉1~10g/L、丙烯酸0.5~5g/L和作为溶剂的水混合而成;将经纱分为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两股,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分别在两个染槽中浆纱;在用于上织轴经纱浆纱的染槽中添加食品色素,浆纱过程中对上织轴经纱进行染色标记;
织造:穿综挂机采取先穿母轴挂机,开出布面后,再将母轴提前分层分绞,割轴后上织轴与下层双织轴分别进行结经;上织轴扩幅,下织轴平幅;经纱包括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上织轴经纱采用上织轴送经织造形成顶纱层,下织轴经纱采用下织轴送经织造形成第二底纱层;第一底纱层采用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与纬纱共同织造形成;幅宽方向的两侧边纱全部使用下织轴经纱织造;经纱密度450~550根/10cm,纬纱密度1220~1500根/10cm,织造张力3100~3250N;经向断裂强力620~625N,纬向断裂强力1630~1650N,织机车速470~490 rpm;获得宽幅管状织物。
织造步骤中所述经纱密度461~470根/10cm,纬纱密度1240~1260根/10cm,织造张力3250N,经向断裂强力623 N,纬向断裂强力1640N,织机车速480~485 rpm。
浆纱步骤中浆纱用浆料为聚乙烯醇3g/L、淀粉2.5g/L、丙烯酸1g/L和作为溶剂的水混合而成。
织造步骤中所述宽幅管状织物的幅宽为280~400cm。
所述的双经轴喷气式织机包括位于上方的用于上织轴经纱送经的上织轴和上织轴后梁、位于下方的用于下织轴经纱送经的下织轴和下织轴后梁,以及用于固定上织轴、上织轴后梁、下织轴和下织轴后梁的机架;上织轴后梁的数量为两个;上织轴的两端分别绕有皮带,皮带中段与上织轴接触,皮带两端分别固定在上织轴两侧的机架上;皮带一个固定端上连接有弹簧,另一固定端上连接有长杆螺栓,弹簧与机架固定连接,长杆螺栓与机架螺纹连接。
所述的上织轴下方的机架上连接有用于固定皮带两端的固定板,所述的皮带一端通过弹簧与固定板弹性固定,另一端通过长杆螺栓与固定板螺纹连接。
所述的机架设有压纱杆,压纱杆两端通过转动轴与机架连接,压纱杆与上织轴后梁相邻,上织轴后梁位于压纱杆的上方。
所述的上织轴两端下方设有轴头和与轴头固定连接的上织轴轴座,上织轴后梁的两端设有轴承和与轴承固定连接的上织轴后梁轴座;上织轴轴座和上织轴后梁轴座与机架通过螺栓连接,机架设有用于调节上织轴轴座和上织轴后梁轴座位置的螺孔。
对本发明的说明如下:申请在研究中发现,整经的速度如果较慢则无法满足浆纱和织造中双经轴织机的需求,无法实现连续生产,生产效率降低。优选的,整经步骤中所述整经机为日本津田驹生产的TWS-E高速整经机;浆纱步骤和织造步骤中所述的双经轴织机为双经轴喷气式织机。
申请人考虑到本发明宽幅管状织物的布边风格,采用无刺边撑,可以防扎断、边撑疵点的产生;在织造步骤中,因上织轴为被动送经,张力不好控制,影响花型的立体效果,所以要求设备改造时,增设机械张力控制系统。以达到张力控制均匀的要求。为了织造出立体花型,必须要求管子的倒向均匀、不允许有错管、管斜等现象发生。同时,申请人采用了上织轴扩幅,下织轴平幅的差异化工艺思路。
该类品种上织轴为被动送经,张力不好控制,也容易导致花型错管、倒向不匀,下机后的坯布疵点较难修、织,因而选择合理的织造工艺参数、提高下机坯布质量。织造步骤中织造张力保证在3200N,减少松紧经;探纬器设定开启弹力纱对应,防止第一纬误停;探纬器间距加长至140cm;结合设计该织物的组织紧度,为有效配合该面料丝绸效果,在考虑布面织物组织风格的前提下,经多次试验、打样,织机车速控制在470~490 rpm,来保证产品织造下机一等品质量。
申请人在生产过程中,在整经时,为了防止整经轴硬度差异大对经轴退绕造成张力不均影响布面质量,经轴卷绕硬度控制在70-75之间。浆纱工序由于喷气织机车速高、张力大、开口小,在浆纱工序必须以提高纱线强力、增强耐磨性为主,并将纱线上的有害毛羽贴伏好,使纱线表面形成一层完整的、坚韧而富有弹性的浆膜。浆料以采用PVA为主,加淀粉和丙烯酸浆料为辅的浆料配方,以达到增强耐磨,毛羽贴伏的目的。
申请人采取在浆纱时并轴工艺。在该工艺环节上,为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突破常规,克服双浆槽浆纱机不能一次浆并成轴的局限,申请人实施通过浆槽后直接再通过锡林上面导辊引纱并轴,有效缩短了生产的时间,增强的市场竞争优势。为有效预防浆纱时在伸缩筘附近因经纱断线影响织轴质量,申请人在浆纱机机头上方安装一面镜子的措施,这样可以增加操作人员在巡回过程中及时发现纱线断头,有效、及时解决纱线断头情况。穿综挂机采取先穿母轴挂机,开出布面后,再将母轴提前分层分绞,割轴后上织轴与下层双织轴分别进行结经的,成功解决了单双织轴上织轴挂机开车的难题。
申请人为进一步综合织物风格,保证管状立体结构倒伏方向一致性,平衡上下织轴张力差,申请人特别设计了上织轴消极弹簧减震双后梁装置,皮带制动缓冲送经系统,有效地解决了,经向织物管状成管不匀的情况,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织造下机一等品率。织造上机时,由于经纱为上下织轴不同的两种纱支,在生产过程中为有效避免经纱在高速运转的情况下因摩擦产生的断经,会导致布面“断经”增加,故申请人将其中一种纱支作染食品色处理,同时上织轴后梁下方的后梁支架上转动轴连接压纱杆,减少了上织轴消极送经,造成布面振动太大形成的布面风格不良情形,同时也减少了断经。由于织物本身为管状结构,上下层张力送经差异较大,织下层时纬向易于出现“缺纬”、“百脚”和“纬缩”等疵点无法控制,为此,申请人采用调整了喷嘴工艺,保证了产品下机一等品的要求。上织轴由于织造时间较长,喷气织机高速强震动的原因,设备工艺特别设计了皮带和弹簧的联用设计置于上织轴两端,弹簧和皮带联用和有效缓冲上织轴经纱的张力,解决了因震动大,上织轴动程较大引起的织口跳动及张力不均断经问题。因纯棉宽幅管状织物布面两边形成较强的织物缩率差异,断经严重,普通边设计及组织无法正常开车,经过不断调整试验,确定了边纱全部使用下层织轴经纱作边,并且宽度增加一倍,组织点枚数设计成地组织的四倍,同时改良两侧边撑构造,只使用最外侧三个刺环,成功解决了断边严重、边部管状因边撑导致的管状导向与布中不一致的难题。
双经轴喷气式织机上织轴和下织轴的张力需可实现分开控制。为实现上织轴和下织轴的张力分开控制,优选的,对双经轴喷气式织机进行以下改装:采用。相比采用电路系统分开控制上织轴和下织轴的张力,本发明采用以上改装设计后对上织轴和下织轴对对张力的控制具有较好的缓冲效果,特别是对于拉伸强度相对较差的植物纤维,可明显减少疵点数量。上织轴由于织造时间较长,喷气织机高速强震动的原因,设备工艺特别设计了双弹簧设计置于上织轴两端,解决了因震动大,上织轴动程较大引起的织口跳动及张力不均断经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宽幅管状织物的织造方法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织物为纯棉材质的幅宽为280~400的宽幅管状织物,克服了纯棉宽幅管状织物疵点过多的问题。并且由于本发明的织物的经纱和纬纱均采用棉纤维,并且克服了棉纤维作经纱、纬纱所获的管状织物疵点较多的问题,使本发明的宽幅管状织物手感平滑、可用作低疵点要求的高档大幅面家纺制品的面料。
2、本发明的宽幅管状织物中顶纱层所形成的管状结构与幅宽方向平行,克服了管状结构在织物幅宽方向发生倾斜的问题,布面效果无“刮风感”,保证所获得的宽幅管状织物布面效果无视觉上的“刮风感”提高了宽幅管状织物制作大幅面的产品时的品质。本发明的纯棉宽幅管状织物被广泛用于高档床品面料、装饰面料,辅以时尚色素,面料手感丰满,色泽鲜亮。本发明的纯棉宽幅管状织物中由顶纱层和第二底纱层形成的管状结构在织物布面上形成有凹凸感的、突出于布面、间隔分布的布面效果,立体感强烈,深受消费者追捧。
3、本发明所获得的宽幅管状织物中的管状结构倒伏方向一致,可以获得较好的目视效果,克服了现有立体织物中立体结构倒伏方向一致的问题。边纱全部使用下层织轴经纱织造成为本发明宽幅管状织物的幅宽方向的侧织物边沿,两侧边纱各80~100根,两侧边纱根数相同,特别设计了皮带和弹簧的联用设计置于上织轴两端,弹簧和皮带联用和有效缓冲上织轴经纱的张力,解决了因震动大,上织轴动程较大引起的织口跳动及张力不均断经问题,保证宽幅管状织物中的管状结构倒伏方向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使用的双经轴喷气式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宽幅管状织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管状织物沿A-A面的剖视图。
其中:1、机架;2、上织轴;201、上织轴轴座;3、上织轴后梁;301、上织轴后梁轴座;4、压纱杆;5、下织轴;501、下织轴轴座;6、下织轴后梁;7、皮带;8、弹簧;9、长杆螺栓;10、固定板;11、上织轴经纱;12、下织轴经纱;13、顶纱层;14、底纱层;1401、第一底纱层;1402、第二底纱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双经轴喷气式织机包括位于上方的用于上织轴经纱11送经的上织轴2和上织轴后梁3、位于下方的用于下织轴经纱12送经的下织轴5和下织轴后梁6,以及用于固定上织轴2、上织轴后梁3、下织轴5和下织轴后梁6的机架1;上织轴后梁3的数量为两个;上织轴2的两端分别绕有皮带7,皮带7中段与上织轴2接触,皮带7两端分别固定在上织轴2两侧的机架1上;皮带7一个固定端上连接有弹簧8,另一固定端上连接有长杆螺栓9,弹簧8与机架1固定连接,长杆螺栓9与机架1螺纹连接。上织轴2下方的机架1上连接有用于固定皮带7两端的固定板10,所述的皮带7一端通过弹簧8与固定板10弹性固定,另一端通过长杆螺栓9与固定板10螺纹连接。机架1设有压纱杆4,压纱杆4两端通过转动轴与机架1连接,压纱杆4与上织轴后梁3相邻,上织轴后梁3位于压纱杆4的上方。上织轴2两端下方设有轴头和与轴头固定连接的上织轴轴座201,上织轴后梁3的两端设有轴承和与轴承固定连接的上织轴后梁轴座301;上织轴轴座201和上织轴后梁轴座301与机架1通过螺栓连接,机架1设有用于调节上织轴轴座201和上织轴后梁轴座301位置的螺孔。
参照图2~3所示,本发明所获得的宽幅管状织物,宽幅管状织物的幅宽b为280~400cm,包括采用平纹织造的底纱层14,底纱层14上方沿经纱方向平行分布有多条采用平纹织造的顶纱层13,顶纱层13纬纱方向的边沿与底砂层14连接并织为一体;底纱层14包括位于相邻顶纱层13之间的第一底纱层1401、位于顶纱层13正下方的第二底纱层1402;顶纱层13与第二底纱层1402围绕形成中空的管状结构;底纱层14和顶纱层13均为纯棉的经纱和纬纱采用平纹织造而成;所述的第一底纱层1401所用经纱根数,为顶纱层13所用经纱的根数与第二底纱层1402所用经纱的根数之和;所述的顶纱层13所用经纱采用双经轴喷气式织机的上织轴进行送经织造,第二底纱层1402所用经纱采用双经轴喷气式织机的下织轴进送经织造。所述的顶纱层13沿经纱方向截面为弧形,顶纱层13的宽度大于第二底纱层1402宽度d,相邻顶纱层13倒伏方向一致;第一底纱层1401的宽度a为5~100mm。
第二底纱层1402与顶纱层13组成管状结构,第一底纱层1401为管状结构间的间隔区域。申请人设计第一底纱层1401作为间隔区域,可有利于管状结构倒伏在第一底纱层1401上,参照图3所示,在织物上形成一致的管状结构倒伏效果。
实施例
实施例1~5是本发明的一种管状织物的织造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其中实施例1为最佳实施例。
实施例1
步骤包括整经、浆纱、织造;所述浆纱和织造步骤所用设备为本发明的双经轴喷气式织机;
整经:使用整经机采取分批整经的方式对经纱和纬纱进行整经;穿综挂机采取将纱线先穿母轴挂机,开出布面后,再将母轴提前分层分绞,割轴后上织轴与下层双织轴分别进行结经;纱线中经纱、纬纱均为纯棉;经纱总根数为12400根,其中包括幅宽方向的两侧边纱各80根,两侧边纱根数相等;经纱作边整经车速500 ~510m/min,经轴卷绕硬度72~73;
浆纱:将整经后的经纱、纬纱浸入浆料进行浆纱;浆纱步骤中浆纱用浆料为聚乙烯醇3g/L、淀粉2.5g/L、丙烯酸1g/L和作为溶剂的水混合而成;将经纱分为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两股,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分别在两个染槽中浆纱;在用于上织轴经纱浆纱的染槽中添加食品色素,浆纱过程中对上织轴经纱进行染色标记;
织造:穿综挂机采取先穿母轴挂机,开出布面后,再将母轴提前分层分绞,割轴后上织轴与下层双织轴分别进行结经;上织轴扩幅,下织轴平幅;经纱包括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上织轴经纱采用上织轴送经织造形成顶纱层13,下织轴经纱采用下织轴送经织造形成第二底纱层1402;第一底纱层1401采用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与纬纱共同织造形成;幅宽方向的两侧边纱全部使用下织轴经纱织造;织造步骤中所述经纱密度461~470根/10cm,纬纱密度1240~1260根/10cm,织造张力3250N,经向断裂强力623 N,纬向断裂强力1640N,织机车速480~485 rpm,获得宽幅管状织物。
实施例2
步骤包括整经、浆纱、织造;所述浆纱和织造步骤所用设备为本发明的双经轴喷气式织机;
整经:使用整经机采取分批整经的方式对经纱和纬纱进行整经;穿综挂机采取将纱线先穿母轴挂机,开出布面后,再将母轴提前分层分绞,割轴后上织轴与下层双织轴分别进行结经;纱线中经纱、纬纱均为纯棉;经纱总根数为12500根,其中包括幅宽方向的两侧边纱各80根,两侧边纱根数相等;经纱作边整经车速510 ~520m/min,经轴卷绕硬度70~72;
浆纱:将整经后的经纱、纬纱浸入浆料进行浆纱;浆纱用浆料为聚乙烯醇1~8g/L、淀粉1~10g/L、丙烯酸0.5~5g/L和作为溶剂的水混合而成;将经纱分为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两股,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分别在两个染槽中浆纱;在用于上织轴经纱浆纱的染槽中添加食品色素,浆纱过程中对上织轴经纱进行染色标记;
织造:穿综挂机采取先穿母轴挂机,开出布面后,再将母轴提前分层分绞,割轴后上织轴与下层双织轴分别进行结经;上织轴扩幅,下织轴平幅;经纱包括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上织轴经纱采用上织轴送经织造形成顶纱层13,下织轴经纱采用下织轴送经织造形成第二底纱层1402;第一底纱层1401采用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与纬纱共同织造形成;幅宽方向的两侧边纱全部使用下织轴经纱织造;经纱密度470~480根/10cm,纬纱密度1220~1230根/10cm,织造张力3200N;经向断裂强力624N,纬向断裂强力1635N,织机车速485~490 rpm;获得宽幅管状织物。
实施例3
步骤包括整经、浆纱、织造;所述浆纱和织造步骤所用设备为本发明的双经轴喷气式织机;
整经:使用整经机采取分批整经的方式对经纱和纬纱进行整经;穿综挂机采取将纱线先穿母轴挂机,开出布面后,再将母轴提前分层分绞,割轴后上织轴与下层双织轴分别进行结经;纱线中经纱、纬纱均为纯棉;经纱总根数为12600根,其中包括幅宽方向的两侧边纱各90根,两侧边纱根数相等;经纱作边整经车速530 ~540m/min,经轴卷绕硬度73~75;
浆纱:将整经后的经纱、纬纱浸入浆料进行浆纱;浆纱用浆料为聚乙烯醇7g/L、淀粉3g/L、丙烯酸0.5g/L和作为溶剂的水混合而成;将经纱分为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两股,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分别在两个染槽中浆纱;在用于上织轴经纱浆纱的染槽中添加食品色素,浆纱过程中对上织轴经纱进行染色标记;
织造:穿综挂机采取先穿母轴挂机,开出布面后,再将母轴提前分层分绞,割轴后上织轴与下层双织轴分别进行结经;上织轴扩幅,下织轴平幅;经纱包括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上织轴经纱采用上织轴送经织造形成顶纱层13,下织轴经纱采用下织轴送经织造形成第二底纱层1402;第一底纱层1401采用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与纬纱共同织造形成;幅宽方向的两侧边纱全部使用下织轴经纱织造;经纱密度475~480根/10cm,纬纱密度1230~1240根/10cm,织造张力3220N;经向断裂强力622N,纬向断裂强力1630N,织机车速475~480rpm;获得宽幅管状织物。
实施例4
步骤包括整经、浆纱、织造;所述浆纱和织造步骤所用设备为本发明的双经轴喷气式织机;
整经:使用整经机采取分批整经的方式对经纱和纬纱进行整经;穿综挂机采取将纱线先穿母轴挂机,开出布面后,再将母轴提前分层分绞,割轴后上织轴与下层双织轴分别进行结经;纱线中经纱、纬纱均为纯棉;经纱总根数为13000根,其中包括幅宽方向的两侧边纱各100根,两侧边纱根数相等;经纱作边整经车速540 ~550m/min,经轴卷绕硬度70~73;
浆纱:将整经后的经纱、纬纱浸入浆料进行浆纱;浆纱用浆料为聚乙烯醇8g/L、淀粉4g/L、丙烯酸2.5g/L和作为溶剂的水混合而成;将经纱分为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两股,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分别在两个染槽中浆纱;在用于上织轴经纱浆纱的染槽中添加食品色素,浆纱过程中对上织轴经纱进行染色标记;
织造:穿综挂机采取先穿母轴挂机,开出布面后,再将母轴提前分层分绞,割轴后上织轴与下层双织轴分别进行结经;上织轴扩幅,下织轴平幅;经纱包括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上织轴经纱采用上织轴送经织造形成顶纱层13,下织轴经纱采用下织轴送经织造形成第二底纱层1402;第一底纱层1401采用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与纬纱共同织造形成;幅宽方向的两侧边纱全部使用下织轴经纱织造;经纱密度495~500根/10cm,纬纱密度1280~1300根/10cm,织造张力3230N;经向断裂强力625N,纬向断裂强力1632N,织机车速485~490 rpm;获得宽幅管状织物。
实施例5
步骤包括整经、浆纱、织造;所述浆纱和织造步骤所用设备为本发明的双经轴喷气式织机;
整经:使用整经机采取分批整经的方式对经纱和纬纱进行整经;穿综挂机采取将纱线先穿母轴挂机,开出布面后,再将母轴提前分层分绞,割轴后上织轴与下层双织轴分别进行结经;纱线中经纱、纬纱均为纯棉;经纱总根数为12800根,其中包括幅宽方向的两侧边纱各100根,两侧边纱根数相等;经纱作边整经车速520~530m/min,经轴卷绕硬度70~73;
浆纱:将整经后的经纱、纬纱浸入浆料进行浆纱;浆纱用浆料为聚乙烯醇6g/L、淀粉5g/L、丙烯酸2.5g/L和作为溶剂的水混合而成;将经纱分为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两股,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分别在两个染槽中浆纱;在用于上织轴经纱浆纱的染槽中添加食品色素,浆纱过程中对上织轴经纱进行染色标记;
织造:穿综挂机采取先穿母轴挂机,开出布面后,再将母轴提前分层分绞,割轴后上织轴与下层双织轴分别进行结经;上织轴扩幅,下织轴平幅;经纱包括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上织轴经纱采用上织轴送经织造形成顶纱层13,下织轴经纱采用下织轴送经织造形成第二底纱层1402;第一底纱层1401采用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与纬纱共同织造形成;幅宽方向的两侧边纱全部使用下织轴经纱织造;经纱密度480~490根/10cm,纬纱密度1260~1270根/10cm,织造张力3240N;经向断裂强力621N,纬向断裂强力1636N,织机车速470~475rpm;获得宽幅管状织物。
性能测试
将实施例1~5和对比例1~4按照已备案的企业标准Q/0300ZHY001-2011 《提花本色织物》对该项目产品进行了测量试验,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对于实施例1~5所获得的宽幅管状织物的管状结构倒伏方向的一致性、管状结构与织物幅宽方向的平行情况通过验货人员目测观察。
表1  性能测试结果

目测观察实施例1~5所获得的宽幅管状织物中顶纱层和第二底纱层所形成的管状结构,其倒伏方向均一致,并且以织物幅宽为标准衡量管状织物,实施例1~5的管状结构匀与织物幅宽平行,整体宽幅管状织物的布面效果无“刮风感”,该特征在进行床上用品、窗帘、沙发罩的产品剪裁时可直接以织物幅宽方向为标准进行剪裁,即可保证制成的产品上管状结构与水平方向平行或垂直,从而减少宽幅管状织物的剪裁损失。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宽幅管状织物及其织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宽幅管状织物及其织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宽幅管状织物及其织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宽幅管状织物及其织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宽幅管状织物及其织造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64312A43申请公布日20150107CN104264312A21申请号201410458329222申请日20140910D03D3/00200601D03D13/00200601D03D15/00200601D03D47/30200601D06M15/333200601D06M15/11200601D06M13/203200601D06P1/00200601D06P3/60200601D06M101/0620060171申请人淄博银仕来纺织有限公司地址255200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博山经济开发区72发明人孙红春章学文黄浩华刘克文苏衍光潘成峰陈见锋74专利代理机。

2、构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37223代理人张雯54发明名称宽幅管状织物及其织造方法57摘要宽幅管状织物及其织造方法,涉及棉类织物纺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宽幅管状织物织造方法步骤包括整经、浆纱、织造;织造步骤上织轴经纱采用上织轴送经织造形成顶纱层(13),下织轴经纱采用下织轴送经织造形成第二底纱层(1402);第一底纱层(1401)采用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与纬纱共同织造形成;幅宽方向的两侧边纱全部使用下织轴经纱织造;该织物具有沿织物经纱方向分布的管状结构,该方法可用于织造宽幅管状织物,使管状结构沿纬纱方向分布均匀的宽度和倒伏方向均匀一致,管状结构在该织物每幅上的分布无倾斜感,并且在织造纯棉的宽幅管。

3、状织物时可获得较低的疵点率。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9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9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64312ACN104264312A1/2页21宽幅管状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平纹织造的底纱层(14),底纱层(14)上方沿经纱方向平行分布有多条采用平纹织造的顶纱层(13),顶纱层(13)纬纱方向的边沿与底砂层(14)连接并织为一体;底纱层(14)包括位于相邻顶纱层(13)之间的第一底纱层(1401)、位于顶纱层(13)正下方的第二底纱层(1402);顶纱层(13)与第二底纱层(1402)围绕形成中空的管状结构;。

4、底纱层(14)和顶纱层(13)均为纯棉的经纱和纬纱采用平纹织造而成;所述的第一底纱层(1401)所用经纱根数,为顶纱层(13)所用经纱的根数与第二底纱层(1402)所用经纱的根数之和;所述的顶纱层(13)所用经纱采用双经轴喷气式织机的上织轴进行送经织造,第二底纱层(1402)所用经纱采用双经轴喷气式织机的下织轴进送经织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幅管状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纱层(13)沿经纱方向截面为弧形,顶纱层(13)的宽度大于第二底纱层(1402)宽度,相邻顶纱层(13)倒伏方向一致;第一底纱层(1401)的宽度为51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幅管状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5、包括整经、浆纱、织造;其中,浆纱和织造步骤所用设备为双经轴喷气式织机;整经使用整经机采取分批整经的方式对经纱和纬纱进行整经;穿综挂机采取将纱线先穿母轴挂机,开出布面后,再将母轴提前分层分绞,割轴后上织轴与下层双织轴分别进行结经;纱线中经纱、纬纱均为纯棉;经纱总根数为1240013000根,其中包括幅宽方向的两侧边纱各80100根,两侧边纱根数相等;经纱作边整经车速500550M/MIN,经轴卷绕硬度7075;浆纱将整经后的经纱、纬纱浸入浆料进行浆纱;浆纱用浆料为聚乙烯醇18G/L、淀粉110G/L、丙烯酸055G/L和作为溶剂的水混合而成;将经纱分为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两股,上织轴经纱和下织。

6、轴经纱分别在两个染槽中浆纱;在用于上织轴经纱浆纱的染槽中添加食品色素,浆纱过程中对上织轴经纱进行染色标记;织造穿综挂机采取先穿母轴挂机,开出布面后,再将母轴提前分层分绞,割轴后上织轴与下层双织轴分别进行结经;上织轴扩幅,下织轴平幅;经纱包括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上织轴经纱采用上织轴送经织造形成顶纱层(13),下织轴经纱采用下织轴送经织造形成第二底纱层(1402);第一底纱层(1401)采用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与纬纱共同织造形成;幅宽方向的两侧边纱全部使用下织轴经纱织造;经纱密度450550根/10CM,纬纱密度12201500根/10CM,织造张力31003250N;经向断裂强力62062。

7、5N,纬向断裂强力16301650N,织机车速470490RPM;获得宽幅管状织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宽幅管状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织造步骤中所述经纱密度461470根/10CM,纬纱密度12401260根/10CM,织造张力3250N,经向断裂强力623N,纬向断裂强力1640N,织机车速480485RP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宽幅管状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浆纱步骤中浆纱用浆料为聚乙烯醇3G/L、淀粉25G/L、丙烯酸1G/L和作为溶剂的水混合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宽幅管状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织造步骤中所述宽幅管状织物的幅宽为280400CM。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8、宽幅管状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经轴喷气式织机包括位于上方的用于上织轴经纱(11)送经的上织轴(2)和上织轴后梁(3)、位于下权利要求书CN104264312A2/2页3方的用于下织轴经纱(12)送经的下织轴(5)和下织轴后梁(6),以及用于固定上织轴(2)、上织轴后梁(3)、下织轴(5)和下织轴后梁(6)的机架(1);上织轴后梁(3)的数量为两个;上织轴(2)的两端分别绕有皮带(7),皮带(7)中段与上织轴(2)接触,皮带(7)两端分别固定在上织轴(2)两侧的机架(1)上;皮带(7)一个固定端上连接有弹簧(8),另一固定端上连接有长杆螺栓(9),弹簧(8)与机架(1)固定连接,长杆。

9、螺栓(9)与机架(1)螺纹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宽幅管状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织轴(2)下方的机架(1)上连接有用于固定皮带(7)两端的固定板(10),所述的皮带(7)一端通过弹簧(8)与固定板(10)弹性固定,另一端通过长杆螺栓(9)与固定板(10)螺纹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宽幅管状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设有压纱杆(4),压纱杆(4)两端通过转动轴与机架(1)连接,压纱杆(4)与上织轴后梁(3)相邻,上织轴后梁(3)位于压纱杆(4)的上方。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宽幅管状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织轴(2)两端下方设有轴头和与轴头固定连接的。

10、上织轴轴座(201),上织轴后梁(3)的两端设有轴承和与轴承固定连接的上织轴后梁轴座(301);上织轴轴座(201)和上织轴后梁轴座(301)与机架(1)通过螺栓连接,机架(1)设有用于调节上织轴轴座(201)和上织轴后梁轴座(301)位置的螺孔。权利要求书CN104264312A1/9页4宽幅管状织物及其织造方法技术领域0001宽幅管状织物及其织造方法,属于纯棉织物纺织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目前,我国服装面料、家用纺织品的研制开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面料产品结构单一和产品档次不高,人们对面料的追求不再是耐用性等基本功能方面,往往更加注重面料的舒适性,外观形态的美观性。

11、及织物手感等风格特征。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但目前国产面料在质量、档次等方面在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因此申请人在面对国内外市场上的各种竞争首先要不断进行产品升级研发,不再局限于普通平面花型上。0003现有技术中虽然存在立体结构的织物设计以满足使织物具有立体感,改变平面花型的局限性。但现有立体结构的织物存在较多缺陷。首先,现有工艺在织造宽幅立体花型织物时,织物上的立体花型易出现沿幅宽方向倾斜的问题。该问题在现有窄幅立体花型织物中也普遍存在,但由于窄幅立体花型织物的幅宽较窄,窄幅立体花型织物每幅两端的立体花型位置偏差不明显。当采用现有工艺制造宽幅立体花型织物时,由。

12、于幅宽较宽,多用于制作接缝少面积大的落地窗帘、被罩、床单、沙发罩,宽幅立体花型织物上的立体花型沿幅宽方向倾斜的问题尤为突出,立体花型目视效果存在明显的“风吹”一样的倾斜感。申请人在研究中发现特别是当立体花型成多条平行的管状设计时,现有工艺织造的宽幅管状织物目视效果成多条“平行的斜线”,用于制作窗帘、被罩、床单、沙发罩这一类接缝少面积大的产品时会产生视觉的倾斜感,降低产品的品质。0004其次,从纱线成分上来看,由于立体花型对织造工艺中张力难以控制,现有立体织物的纱线多为拉伸强度较高的化学纤维类织物,虽达到了便于控制纱线张力的目的,但立体花型织物的舒适度无法满足需求;对于拉伸强度相对较低、对张力控。

13、制要求更高的植物纤维,现有的立体花型织物的工艺易造成花型倒伏不一致、疵点增多、织物疏密不一致的问题。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宽幅管状织物及其织造方法,该织物为纯棉材质,该织物具有沿织物经纱方向分布的管状结构,该方法可用于织造宽幅管状织物,使管状结构沿纬纱方向分布均匀的宽度和倒伏方向均匀一致,管状结构在该织物每幅上的分布无倾斜感,并且在织造纯棉的宽幅管状织物时可获得较低的疵点率。000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的宽幅管状织物,包括采用平纹织造的底纱层,底纱层上方沿经纱方向平行分布有多条采用平纹织造的顶纱层,顶纱层纬纱方向的边沿与底砂层连接并织为一体;底纱。

14、层包括位于相邻顶纱层之间的第一底纱层、位于顶纱层正下方的第二底纱层(1402);顶纱层与第二底纱层围绕形成中空的管状结构;底纱层和顶纱层均为纯棉的经纱和纬纱采用平纹织造而成;所述的第一底纱层所用经纱根数,为顶纱层所用经说明书CN104264312A2/9页5纱的根数与第二底纱层所用经纱的根数之和;所述的顶纱层所用经纱采用双经轴喷气式织机的上织轴进行送经织造,第二底纱层所用经纱采用双经轴喷气式织机的下织轴进送经织造。0007所述的顶纱层沿经纱方向截面为弧形,顶纱层的宽度大于第二底纱层宽度,相邻顶纱层倒伏方向一致;第一底纱层的宽度为5100MM。0008本发明的宽幅管状织物的织造方法,步骤包括整经。

15、、浆纱、织造;其中浆纱和织造步骤所用设备为双经轴喷气式织机;整经使用整经机采取分批整经的方式对经纱和纬纱进行整经;穿综挂机采取将纱线先穿母轴挂机,开出布面后,再将母轴提前分层分绞,割轴后上织轴与下层双织轴分别进行结经;纱线中经纱、纬纱均为纯棉;经纱总根数为1240013000根,其中包括幅宽方向的两侧边纱各80100根,两侧边纱根数相等;经纱作边整经车速500550M/MIN,经轴卷绕硬度7075;浆纱将整经后的经纱、纬纱浸入浆料进行浆纱;浆纱用浆料为聚乙烯醇18G/L、淀粉110G/L、丙烯酸055G/L和作为溶剂的水混合而成;将经纱分为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两股,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分别。

16、在两个染槽中浆纱;在用于上织轴经纱浆纱的染槽中添加食品色素,浆纱过程中对上织轴经纱进行染色标记;织造穿综挂机采取先穿母轴挂机,开出布面后,再将母轴提前分层分绞,割轴后上织轴与下层双织轴分别进行结经;上织轴扩幅,下织轴平幅;经纱包括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上织轴经纱采用上织轴送经织造形成顶纱层,下织轴经纱采用下织轴送经织造形成第二底纱层;第一底纱层采用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与纬纱共同织造形成;幅宽方向的两侧边纱全部使用下织轴经纱织造;经纱密度450550根/10CM,纬纱密度12201500根/10CM,织造张力31003250N;经向断裂强力620625N,纬向断裂强力16301650N,织机。

17、车速470490RPM;获得宽幅管状织物。0009织造步骤中所述经纱密度461470根/10CM,纬纱密度12401260根/10CM,织造张力3250N,经向断裂强力623N,纬向断裂强力1640N,织机车速480485RPM。0010浆纱步骤中浆纱用浆料为聚乙烯醇3G/L、淀粉25G/L、丙烯酸1G/L和作为溶剂的水混合而成。0011织造步骤中所述宽幅管状织物的幅宽为280400CM。0012所述的双经轴喷气式织机包括位于上方的用于上织轴经纱送经的上织轴和上织轴后梁、位于下方的用于下织轴经纱送经的下织轴和下织轴后梁,以及用于固定上织轴、上织轴后梁、下织轴和下织轴后梁的机架;上织轴后梁的数量。

18、为两个;上织轴的两端分别绕有皮带,皮带中段与上织轴接触,皮带两端分别固定在上织轴两侧的机架上;皮带一个固定端上连接有弹簧,另一固定端上连接有长杆螺栓,弹簧与机架固定连接,长杆螺栓与机架螺纹连接。0013所述的上织轴下方的机架上连接有用于固定皮带两端的固定板,所述的皮带一端通过弹簧与固定板弹性固定,另一端通过长杆螺栓与固定板螺纹连接。0014所述的机架设有压纱杆,压纱杆两端通过转动轴与机架连接,压纱杆与上织轴后梁相邻,上织轴后梁位于压纱杆的上方。0015所述的上织轴两端下方设有轴头和与轴头固定连接的上织轴轴座,上织轴后梁的说明书CN104264312A3/9页6两端设有轴承和与轴承固定连接的上织。

19、轴后梁轴座;上织轴轴座和上织轴后梁轴座与机架通过螺栓连接,机架设有用于调节上织轴轴座和上织轴后梁轴座位置的螺孔。0016对本发明的说明如下申请在研究中发现,整经的速度如果较慢则无法满足浆纱和织造中双经轴织机的需求,无法实现连续生产,生产效率降低。优选的,整经步骤中所述整经机为日本津田驹生产的TWSE高速整经机;浆纱步骤和织造步骤中所述的双经轴织机为双经轴喷气式织机。0017申请人考虑到本发明宽幅管状织物的布边风格,采用无刺边撑,可以防扎断、边撑疵点的产生;在织造步骤中,因上织轴为被动送经,张力不好控制,影响花型的立体效果,所以要求设备改造时,增设机械张力控制系统。以达到张力控制均匀的要求。为了。

20、织造出立体花型,必须要求管子的倒向均匀、不允许有错管、管斜等现象发生。同时,申请人采用了上织轴扩幅,下织轴平幅的差异化工艺思路。0018该类品种上织轴为被动送经,张力不好控制,也容易导致花型错管、倒向不匀,下机后的坯布疵点较难修、织,因而选择合理的织造工艺参数、提高下机坯布质量。织造步骤中织造张力保证在3200N,减少松紧经;探纬器设定开启弹力纱对应,防止第一纬误停;探纬器间距加长至140CM;结合设计该织物的组织紧度,为有效配合该面料丝绸效果,在考虑布面织物组织风格的前提下,经多次试验、打样,织机车速控制在470490RPM,来保证产品织造下机一等品质量。0019申请人在生产过程中,在整经时。

21、,为了防止整经轴硬度差异大对经轴退绕造成张力不均影响布面质量,经轴卷绕硬度控制在7075之间。浆纱工序由于喷气织机车速高、张力大、开口小,在浆纱工序必须以提高纱线强力、增强耐磨性为主,并将纱线上的有害毛羽贴伏好,使纱线表面形成一层完整的、坚韧而富有弹性的浆膜。浆料以采用PVA为主,加淀粉和丙烯酸浆料为辅的浆料配方,以达到增强耐磨,毛羽贴伏的目的。0020申请人采取在浆纱时并轴工艺。在该工艺环节上,为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突破常规,克服双浆槽浆纱机不能一次浆并成轴的局限,申请人实施通过浆槽后直接再通过锡林上面导辊引纱并轴,有效缩短了生产的时间,增强的市场竞争优势。为有效预防浆纱时在伸缩筘附近因经纱。

22、断线影响织轴质量,申请人在浆纱机机头上方安装一面镜子的措施,这样可以增加操作人员在巡回过程中及时发现纱线断头,有效、及时解决纱线断头情况。穿综挂机采取先穿母轴挂机,开出布面后,再将母轴提前分层分绞,割轴后上织轴与下层双织轴分别进行结经的,成功解决了单双织轴上织轴挂机开车的难题。0021申请人为进一步综合织物风格,保证管状立体结构倒伏方向一致性,平衡上下织轴张力差,申请人特别设计了上织轴消极弹簧减震双后梁装置,皮带制动缓冲送经系统,有效地解决了,经向织物管状成管不匀的情况,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织造下机一等品率。织造上机时,由于经纱为上下织轴不同的两种纱支,在生产过程中为有效避免经纱在高速运转的。

23、情况下因摩擦产生的断经,会导致布面“断经”增加,故申请人将其中一种纱支作染食品色处理,同时上织轴后梁下方的后梁支架上转动轴连接压纱杆,减少了上织轴消极送经,造成布面振动太大形成的布面风格不良情形,同时也减少了断经。由于织物本身为管状结构,上下层张力送经差异较大,织下层时纬向易于出现“缺纬”、“百脚”和“纬缩”等疵点无法控制,为此,申请人采用调整了喷嘴工艺,保证了产品下机一等品的要求。上织轴由于织造时间较长,喷气织机高速强震动的原因,设备工艺特别设计了皮带和弹簧的联用设计说明书CN104264312A4/9页7置于上织轴两端,弹簧和皮带联用和有效缓冲上织轴经纱的张力,解决了因震动大,上织轴动程较。

24、大引起的织口跳动及张力不均断经问题。因纯棉宽幅管状织物布面两边形成较强的织物缩率差异,断经严重,普通边设计及组织无法正常开车,经过不断调整试验,确定了边纱全部使用下层织轴经纱作边,并且宽度增加一倍,组织点枚数设计成地组织的四倍,同时改良两侧边撑构造,只使用最外侧三个刺环,成功解决了断边严重、边部管状因边撑导致的管状导向与布中不一致的难题。0022双经轴喷气式织机上织轴和下织轴的张力需可实现分开控制。为实现上织轴和下织轴的张力分开控制,优选的,对双经轴喷气式织机进行以下改装采用。相比采用电路系统分开控制上织轴和下织轴的张力,本发明采用以上改装设计后对上织轴和下织轴对对张力的控制具有较好的缓冲效果。

25、,特别是对于拉伸强度相对较差的植物纤维,可明显减少疵点数量。上织轴由于织造时间较长,喷气织机高速强震动的原因,设备工艺特别设计了双弹簧设计置于上织轴两端,解决了因震动大,上织轴动程较大引起的织口跳动及张力不均断经问题。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宽幅管状织物的织造方法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的织物为纯棉材质的幅宽为280400的宽幅管状织物,克服了纯棉宽幅管状织物疵点过多的问题。并且由于本发明的织物的经纱和纬纱均采用棉纤维,并且克服了棉纤维作经纱、纬纱所获的管状织物疵点较多的问题,使本发明的宽幅管状织物手感平滑、可用作低疵点要求的高档大幅面家纺制品的面料。00242、本发明的宽幅管状织。

26、物中顶纱层所形成的管状结构与幅宽方向平行,克服了管状结构在织物幅宽方向发生倾斜的问题,布面效果无“刮风感”,保证所获得的宽幅管状织物布面效果无视觉上的“刮风感”提高了宽幅管状织物制作大幅面的产品时的品质。本发明的纯棉宽幅管状织物被广泛用于高档床品面料、装饰面料,辅以时尚色素,面料手感丰满,色泽鲜亮。本发明的纯棉宽幅管状织物中由顶纱层和第二底纱层形成的管状结构在织物布面上形成有凹凸感的、突出于布面、间隔分布的布面效果,立体感强烈,深受消费者追捧。00253、本发明所获得的宽幅管状织物中的管状结构倒伏方向一致,可以获得较好的目视效果,克服了现有立体织物中立体结构倒伏方向一致的问题。边纱全部使用下层。

27、织轴经纱织造成为本发明宽幅管状织物的幅宽方向的侧织物边沿,两侧边纱各80100根,两侧边纱根数相同,特别设计了皮带和弹簧的联用设计置于上织轴两端,弹簧和皮带联用和有效缓冲上织轴经纱的张力,解决了因震动大,上织轴动程较大引起的织口跳动及张力不均断经问题,保证宽幅管状织物中的管状结构倒伏方向一致。附图说明0026图1为本发明所使用的双经轴喷气式织机的结构示意图。0027图2为一种宽幅管状织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8图3为管状织物沿AA面的剖视图。0029其中1、机架;2、上织轴;201、上织轴轴座;3、上织轴后梁;301、上织轴后梁轴座;4、压纱杆;5、下织轴;501、下织轴轴座;6、下织轴后梁。

28、;7、皮带;8、弹簧;9、长杆螺栓;10、固定板;11、上织轴经纱;12、下织轴经纱;13、顶纱层;14、底纱层;1401、第一底纱层;1402、第二底纱层。说明书CN104264312A5/9页8具体实施方式0030参照图1所示,双经轴喷气式织机包括位于上方的用于上织轴经纱11送经的上织轴2和上织轴后梁3、位于下方的用于下织轴经纱12送经的下织轴5和下织轴后梁6,以及用于固定上织轴2、上织轴后梁3、下织轴5和下织轴后梁6的机架1;上织轴后梁3的数量为两个;上织轴2的两端分别绕有皮带7,皮带7中段与上织轴2接触,皮带7两端分别固定在上织轴2两侧的机架1上;皮带7一个固定端上连接有弹簧8,另一固。

29、定端上连接有长杆螺栓9,弹簧8与机架1固定连接,长杆螺栓9与机架1螺纹连接。上织轴2下方的机架1上连接有用于固定皮带7两端的固定板10,所述的皮带7一端通过弹簧8与固定板10弹性固定,另一端通过长杆螺栓9与固定板10螺纹连接。机架1设有压纱杆4,压纱杆4两端通过转动轴与机架1连接,压纱杆4与上织轴后梁3相邻,上织轴后梁3位于压纱杆4的上方。上织轴2两端下方设有轴头和与轴头固定连接的上织轴轴座201,上织轴后梁3的两端设有轴承和与轴承固定连接的上织轴后梁轴座301;上织轴轴座201和上织轴后梁轴座301与机架1通过螺栓连接,机架1设有用于调节上织轴轴座201和上织轴后梁轴座301位置的螺孔。00。

30、31参照图23所示,本发明所获得的宽幅管状织物,宽幅管状织物的幅宽B为280400CM,包括采用平纹织造的底纱层14,底纱层14上方沿经纱方向平行分布有多条采用平纹织造的顶纱层13,顶纱层13纬纱方向的边沿与底砂层14连接并织为一体;底纱层14包括位于相邻顶纱层13之间的第一底纱层1401、位于顶纱层13正下方的第二底纱层1402;顶纱层13与第二底纱层1402围绕形成中空的管状结构;底纱层14和顶纱层13均为纯棉的经纱和纬纱采用平纹织造而成;所述的第一底纱层1401所用经纱根数,为顶纱层13所用经纱的根数与第二底纱层1402所用经纱的根数之和;所述的顶纱层13所用经纱采用双经轴喷气式织机的上。

31、织轴进行送经织造,第二底纱层1402所用经纱采用双经轴喷气式织机的下织轴进送经织造。所述的顶纱层13沿经纱方向截面为弧形,顶纱层13的宽度大于第二底纱层1402宽度D,相邻顶纱层13倒伏方向一致;第一底纱层1401的宽度A为5100MM。0032第二底纱层1402与顶纱层13组成管状结构,第一底纱层1401为管状结构间的间隔区域。申请人设计第一底纱层1401作为间隔区域,可有利于管状结构倒伏在第一底纱层1401上,参照图3所示,在织物上形成一致的管状结构倒伏效果。实施例0033实施例15是本发明的一种管状织物的织造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其中实施例1为最佳实施例。0034实施例1步骤包括整经、浆纱、。

32、织造;所述浆纱和织造步骤所用设备为本发明的双经轴喷气式织机;整经使用整经机采取分批整经的方式对经纱和纬纱进行整经;穿综挂机采取将纱线先穿母轴挂机,开出布面后,再将母轴提前分层分绞,割轴后上织轴与下层双织轴分别进行结经;纱线中经纱、纬纱均为纯棉;经纱总根数为12400根,其中包括幅宽方向的两侧边纱说明书CN104264312A6/9页9各80根,两侧边纱根数相等;经纱作边整经车速500510M/MIN,经轴卷绕硬度7273;浆纱将整经后的经纱、纬纱浸入浆料进行浆纱;浆纱步骤中浆纱用浆料为聚乙烯醇3G/L、淀粉25G/L、丙烯酸1G/L和作为溶剂的水混合而成;将经纱分为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两股,。

33、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分别在两个染槽中浆纱;在用于上织轴经纱浆纱的染槽中添加食品色素,浆纱过程中对上织轴经纱进行染色标记;织造穿综挂机采取先穿母轴挂机,开出布面后,再将母轴提前分层分绞,割轴后上织轴与下层双织轴分别进行结经;上织轴扩幅,下织轴平幅;经纱包括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上织轴经纱采用上织轴送经织造形成顶纱层13,下织轴经纱采用下织轴送经织造形成第二底纱层1402;第一底纱层1401采用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与纬纱共同织造形成;幅宽方向的两侧边纱全部使用下织轴经纱织造;织造步骤中所述经纱密度461470根/10CM,纬纱密度12401260根/10CM,织造张力3250N,经向断裂强力。

34、623N,纬向断裂强力1640N,织机车速480485RPM,获得宽幅管状织物。0035实施例2步骤包括整经、浆纱、织造;所述浆纱和织造步骤所用设备为本发明的双经轴喷气式织机;整经使用整经机采取分批整经的方式对经纱和纬纱进行整经;穿综挂机采取将纱线先穿母轴挂机,开出布面后,再将母轴提前分层分绞,割轴后上织轴与下层双织轴分别进行结经;纱线中经纱、纬纱均为纯棉;经纱总根数为12500根,其中包括幅宽方向的两侧边纱各80根,两侧边纱根数相等;经纱作边整经车速510520M/MIN,经轴卷绕硬度7072;浆纱将整经后的经纱、纬纱浸入浆料进行浆纱;浆纱用浆料为聚乙烯醇18G/L、淀粉110G/L、丙烯酸。

35、055G/L和作为溶剂的水混合而成;将经纱分为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两股,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分别在两个染槽中浆纱;在用于上织轴经纱浆纱的染槽中添加食品色素,浆纱过程中对上织轴经纱进行染色标记;织造穿综挂机采取先穿母轴挂机,开出布面后,再将母轴提前分层分绞,割轴后上织轴与下层双织轴分别进行结经;上织轴扩幅,下织轴平幅;经纱包括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上织轴经纱采用上织轴送经织造形成顶纱层13,下织轴经纱采用下织轴送经织造形成第二底纱层1402;第一底纱层1401采用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与纬纱共同织造形成;幅宽方向的两侧边纱全部使用下织轴经纱织造;经纱密度470480根/10CM,纬纱密度1。

36、2201230根/10CM,织造张力3200N;经向断裂强力624N,纬向断裂强力1635N,织机车速485490RPM;获得宽幅管状织物。0036实施例3步骤包括整经、浆纱、织造;所述浆纱和织造步骤所用设备为本发明的双经轴喷气式织机;整经使用整经机采取分批整经的方式对经纱和纬纱进行整经;穿综挂机采取将纱线先穿母轴挂机,开出布面后,再将母轴提前分层分绞,割轴后上织轴与下层双织轴分别进行结经;纱线中经纱、纬纱均为纯棉;经纱总根数为12600根,其中包括幅宽方向的两侧边纱各90根,两侧边纱根数相等;经纱作边整经车速530540M/MIN,经轴卷绕硬度7375;浆纱将整经后的经纱、纬纱浸入浆料进行浆。

37、纱;浆纱用浆料为聚乙烯醇7G/L、淀粉3G/L、丙烯酸05G/L和作为溶剂的水混合而成;将经纱分为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两说明书CN104264312A7/9页10股,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分别在两个染槽中浆纱;在用于上织轴经纱浆纱的染槽中添加食品色素,浆纱过程中对上织轴经纱进行染色标记;织造穿综挂机采取先穿母轴挂机,开出布面后,再将母轴提前分层分绞,割轴后上织轴与下层双织轴分别进行结经;上织轴扩幅,下织轴平幅;经纱包括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上织轴经纱采用上织轴送经织造形成顶纱层13,下织轴经纱采用下织轴送经织造形成第二底纱层1402;第一底纱层1401采用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与纬纱共同织。

38、造形成;幅宽方向的两侧边纱全部使用下织轴经纱织造;经纱密度475480根/10CM,纬纱密度12301240根/10CM,织造张力3220N;经向断裂强力622N,纬向断裂强力1630N,织机车速475480RPM;获得宽幅管状织物。0037实施例4步骤包括整经、浆纱、织造;所述浆纱和织造步骤所用设备为本发明的双经轴喷气式织机;整经使用整经机采取分批整经的方式对经纱和纬纱进行整经;穿综挂机采取将纱线先穿母轴挂机,开出布面后,再将母轴提前分层分绞,割轴后上织轴与下层双织轴分别进行结经;纱线中经纱、纬纱均为纯棉;经纱总根数为13000根,其中包括幅宽方向的两侧边纱各100根,两侧边纱根数相等;经纱。

39、作边整经车速540550M/MIN,经轴卷绕硬度7073;浆纱将整经后的经纱、纬纱浸入浆料进行浆纱;浆纱用浆料为聚乙烯醇8G/L、淀粉4G/L、丙烯酸25G/L和作为溶剂的水混合而成;将经纱分为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两股,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分别在两个染槽中浆纱;在用于上织轴经纱浆纱的染槽中添加食品色素,浆纱过程中对上织轴经纱进行染色标记;织造穿综挂机采取先穿母轴挂机,开出布面后,再将母轴提前分层分绞,割轴后上织轴与下层双织轴分别进行结经;上织轴扩幅,下织轴平幅;经纱包括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上织轴经纱采用上织轴送经织造形成顶纱层13,下织轴经纱采用下织轴送经织造形成第二底纱层1402;第。

40、一底纱层1401采用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与纬纱共同织造形成;幅宽方向的两侧边纱全部使用下织轴经纱织造;经纱密度495500根/10CM,纬纱密度12801300根/10CM,织造张力3230N;经向断裂强力625N,纬向断裂强力1632N,织机车速485490RPM;获得宽幅管状织物。0038实施例5步骤包括整经、浆纱、织造;所述浆纱和织造步骤所用设备为本发明的双经轴喷气式织机;整经使用整经机采取分批整经的方式对经纱和纬纱进行整经;穿综挂机采取将纱线先穿母轴挂机,开出布面后,再将母轴提前分层分绞,割轴后上织轴与下层双织轴分别进行结经;纱线中经纱、纬纱均为纯棉;经纱总根数为12800根,其中包。

41、括幅宽方向的两侧边纱各100根,两侧边纱根数相等;经纱作边整经车速520530M/MIN,经轴卷绕硬度7073;浆纱将整经后的经纱、纬纱浸入浆料进行浆纱;浆纱用浆料为聚乙烯醇6G/L、淀粉5G/L、丙烯酸25G/L和作为溶剂的水混合而成;将经纱分为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两股,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分别在两个染槽中浆纱;在用于上织轴经纱浆纱的染槽中添加食品色素,浆纱过程中对上织轴经纱进行染色标记;织造穿综挂机采取先穿母轴挂机,开出布面后,再将母轴提前分层分绞,割轴后上织说明书CN104264312A108/9页11轴与下层双织轴分别进行结经;上织轴扩幅,下织轴平幅;经纱包括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

42、;上织轴经纱采用上织轴送经织造形成顶纱层13,下织轴经纱采用下织轴送经织造形成第二底纱层1402;第一底纱层1401采用上织轴经纱和下织轴经纱与纬纱共同织造形成;幅宽方向的两侧边纱全部使用下织轴经纱织造;经纱密度480490根/10CM,纬纱密度12601270根/10CM,织造张力3240N;经向断裂强力621N,纬向断裂强力1636N,织机车速470475RPM;获得宽幅管状织物。0039性能测试将实施例15和对比例14按照已备案的企业标准Q/0300ZHY0012011提花本色织物对该项目产品进行了测量试验,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对于实施例15所获得的宽幅管状织物的管状结构倒伏方向的一致性。

43、、管状结构与织物幅宽方向的平行情况通过验货人员目测观察。0040表1性能测试结果。0041目测观察实施例15所获得的宽幅管状织物中顶纱层和第二底纱层所形成的管状结构,其倒伏方向均一致,并且以织物幅宽为标准衡量管状织物,实施例15的管状结构匀与织物幅宽平行,整体宽幅管状织物的布面效果无“刮风感”,该特征在进行床上用品、窗帘、沙发罩的产品剪裁时可直接以织物幅宽方向为标准进行剪裁,即可保证制成的产品上管状结构与水平方向平行或垂直,从而减少宽幅管状织物的剪裁损失。0042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说明书CN104264312A119/9页12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264312A121/2页13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264312A132/2页14图3说明书附图CN104264312A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造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