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适应性广、更廉价、毒性低的经皮渗透促进剂及其合成
方法,并将其应用在各种经皮给药系统和功能型化妆品中,提高药物剂型和化妆品中药
物经皮渗透速率。
本发明合成了大量的化合物,图1所示的结构式为该类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其中,
结构式中R1、R2为烷基或氢。对其进行经皮渗透促进活性试验筛选,找到表1所列各
化合物在结构式中的优化基团R1、R2。本研究结果表明,这类化合物对一般常见的无
论是亲水性的还是亲脂性的药物,其经皮渗透促进效果均超过或接近Azone在相同条件
下对这些药物的透皮吸收促透效果。
表1化合物结构式中优化基团
化合物 R1 R2
1 C10H21 H
2 C10H20 H(薄荷酯)
3 C12H23 H(月桂酯)
4 C14H29 H
5 C16H33 H
6 C18H37 H
7 C18H35 H(油醇酯)
8 C2H5 C10H21
9 C2H5 C12H23
10 C2H5 C14H29
11 C2H5 C16H33
12 C2H5 C18H37
13 n-C3H10 C10H21
14 n-C3H10 C12H23
15 n-C3H10 C14H29
16 n-C3H10 C16H33
17 n-C3H10 C18H37
18 i-C3H10 C10H21
19 i-C3H10 C12H23
20 i-C3H10 C14H29
21 i-C3H10 C16H33
22 i-C3H10 C18H37
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包括:(1)以天然的谷氨酸为原料,通过脱水缩合成焦谷氨酸,再
与各种脂肪醇或薄荷醇、油醇酯化成相应的焦谷氨酸酯;(2)上述焦谷氨酸酯在强碱作
用后与卤代烷反应,得到N-烷基焦谷氨酸酯。焦谷氨酸酯和N-烷基焦谷氨酸酯即为本
发明的经皮给药系统新型透皮吸收促进剂。
本发明的新型透皮吸收促进剂可应用于经皮给药制剂和化妆品。具体方案为:
(1)将前面合成的化合物按0.5~10%的质量比添加到W/O型或O/W型乳化体系中,
将制成的乳化体系涂搽在人(或动物)的皮肤表面,使这些乳化体系中的具有生物活性
的物质被皮肤吸收的速度比未添加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得到提高;(2)将前面合成的化合
物按0.5~10%的质量比添加到亲水性溶液体系中(其中包括含增溶剂,如吐温及其类似
物、各种醇类以及水溶性有机溶剂等)或油溶性有机溶液体系中,将制成的溶液体系涂
搽在人(或动物)的皮肤表面或部分或整体浸泡在该溶液体系中,使这些溶液体系中的
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被皮肤吸收的速度比未添加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得到提高;(3)将前面
合成的化合物按0.5~10%的质量比添加到水溶性聚合物混合体系中或油溶性聚合物混合
体系中,将这些聚合物混合体系制成贴片或薄膜粘贴在人(或动物)的皮肤上,使这些
贴片或薄膜中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渗透进皮肤的速度比未添加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得
到提高。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这类化合物对一般常见的无论是亲水性的还是亲脂性的药物,
其经皮渗透促进效果均超过或接近Azone在相同条件下对这些药物的透皮吸收促透效
果。而对皮肤无刺激过敏反应、无结构损害、无药理活性。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以上发明:
实施例1 1L三颈瓶内加入500mL液体石蜡油,装上搅拌器和温度计,开动搅拌器
在搅拌下将100克谷氨酸悬浮于液体石蜡油中,慢慢加热使温度上升至180℃,随后将
温度降至150~155℃并将这一温度维持约20分钟,然后再将温度降至室温。将液体石蜡
油过滤掉得焦谷氨酸固体。
1000ml三颈瓶内39克焦谷氨酸溶于200ml二氧六环,加入37克月桂醇和400ml苯,
再向瓶内加入5克FeCl3·7H2O。然后装上分水器、冷凝管,加热回流至分水器不再有水
分出。反应混合物用碱水洗涤、水洗至中性、无水硫酸钠干燥后蒸除溶剂,用石油醚结
晶,得片状晶体47克焦谷氨酸月桂酯(3),熔点:39~40℃,产率53%。化合物1~7按
上述方法合成。
实施例2 1000ml三颈瓶内43.3克焦谷氨酸乙酯和62.3克月桂基溴溶于200ml干
燥的乙睛中,再加入无水碳酸钾固体40克和3.65克18-冠-6(或8克溴化四丁基铵,
或4.6克氯化三甲基苄铵),搅拌、加热回流6~18小时。过滤固体,再蒸除滤液,残馏
物用300ml乙酸乙酯溶解转移到500ml分液漏斗中,用200ml水洗至中性。有机层用无
水硫酸钠干燥后蒸除溶剂,残馏油状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作洗脱剂),
得54.2克N-月桂基焦谷氨酸乙酯(9),产率53%。化合物8~22按上述方法合成。
实施例3将小鼠皮角质层朝向供给室贴于供给室与接受室之间,接受室中加入
pH7.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置于37±0.5℃的循环水浴中,接受室中用电磁搅拌。供给
室内加入0.5ml的0.4M化合物1~7的甲醇溶液(空白对照组不加),让其与皮肤作用半
小时,期间甲醇几乎挥发掉。然后将2ml悬浮0.2克固体的双氯芬酸钠饱和水溶液加入
供给室内,在12小时内不同的时间间隔里从接受室取样进行含量测试。得数据如表2
所示,图2为相应的促透效果。
表2双氯芬酸钠的透过量
时间(h) 空白透过量 促进透过量
0.5 0.126879 0.455175
1.0 0.257707 1.574682
1.5 0.395318 2.920701
2.0 0.528312 4.256369
3.0 0.862309 7.258121
4.0 1.178392 9.57914
6.0 1.819952 15.3129
7.6 2.473296 20.51736
10.0 3.057532 25.19379
12.0 3.698455 29.29061
实施例4将小鼠皮角质层朝向供给室贴于供给室与接受室之间,接受室中加入乙醇
-水(80∶2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置于37±0.5℃的循环水浴中,接受室中用电磁搅拌。
供给室内加入0.5ml的0.4M化合物8~22的甲醇溶液(空白对照组不加),让其与皮肤
作用半小时,期间甲醇几乎挥发掉。然后将2ml维生素E,供给室内加入维生素E乙醇
-水(80∶20)饱和溶液加入供给室内,在24小时内不同的时间间隔里从接受室中取样进
行含量测试。得数据如下,图3为相应的促透效果。
表3维生素E的透过量
时间(h) 空白透过量 促进透过量
0.5 0.000873 0.031547
1.0 0.008043 0.089918
1.5 0.021746 0.150856
2.0 0.03364 0.219841
3.0 0.049266 0.377933
4.0 0.104227 0.526227
6.0 0.21033 0.835122
7.6 0.315121 1.119408
10.0 0.425918 1.39
12.0 0.554356 1.642494
24.0 1.128237 2.452786
实施例5将小鼠皮角质层朝向供给室贴于供给室与接受室之间,接受室中加入15%
聚乙二醇400/pH7.2磷酸盐缓冲液作为接受液,置于37±0.5℃的循环水浴中,接受室中
用电磁搅拌。供给室内加入0.4mol.L-1焦谷氨酸油醇酯甲醇溶液0.5ml(对照组加甲醇溶
液0.5ml),使其与皮肤作用1h,期间甲醇几乎挥发尽。然后在供给室内加入醋酸可的
松15%聚乙二醇400/pH7.2磷酸盐缓冲液饱和溶液。在48h内,定时从接受室中取样3ml
及补充同样体积的接受液。将不同的时间间隔里所取的样进行含量测试。得数据如下,
图4为相应的促透效果。
表4醋酸可的松的透过量
时间(h) 空白透过量 促进透过量
12 28.2 36.9
15 35.4 87.8
18 42.5 107.7
22 49.5 129.4
26 59.3 157.1
36 83.3 216.6
48 105.0 292.6
实施例6将小鼠皮角质层朝向供给室贴于供给室与接受室之间,接受室中加入
pH7.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置于37±0.5℃的循环水浴中,接受室中用电磁搅拌。供给室
内加入0.4mol.L-1焦谷氨酸油醇酯甲醇溶液0.5ml(对照组加甲醇溶液0.5ml),使其与皮
肤作用1h,期间甲醇几乎挥发尽。然后将2ml悬浮0.2克固体的心得安盐酸盐饱和水溶
液加入供给室内。在24h内,定时从接受室中取样。将不同的间隔里所取的样进行含量
测试。得数据如下,图5为相应的促透效果。
表5心得安盐酸盐的透过量
时间(h) 空白透过量 促进透过量
0.5 0.0061 0.44
1 0.0146 0.86
2 0.022 1.72
3 0.0344 2.71
4 0.0626 3.72
6 0.094 5.68
8 0.100 7.79
10 0.203 12.97
12 0.265 15.45
24 0.6618 27.95
实施例7将所制的化合物作为经皮渗透促进剂与各种药物一起按表5组方,制成
相应的搽剂,将该剂涂搽在一定范围的皮肤表面上。在促进剂的作用下药物顺利透过皮
肤,进入皮下毛细血管继而进入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治疗效果。
表6搽剂组方
成分
组方1(溶液型)
组方2(O/W乳剂)
组方3(W/O乳剂)
药物
0.1~10g
0.1~10g
0.1~10g
渗透促进剂
1~5g
1~5g
1~5g
有机溶剂
0~95g
0~5g
0~25g
增溶剂
1~15g
乳化剂
5g
5g
5g
矿物油
10g
35g
高级脂肪酸
5g
2g
高级脂肪醇
10g
8g
高级脂肪酸酯
5g
10g
丙二醇
1~10g
1~10g
1~10g
氢氧化钾
1g
去离子水
0~95g
加至总量100g
加至总量100g
防腐剂
0.1~0.5g
0.1~0.5g
0.1~0.5g
实施例8将所制的化合物作为经皮渗透促进剂与各种药物一起按表7组方,制成
相应的贴剂,将该剂贴在特定的皮肤上。在促进剂的作用下药物顺利透过皮肤,进入皮
下毛细血管继而进入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治疗效果。
表7贴剂组方
成分
组方1(水溶性)
组方2(油溶性)
药物
0.1~10g
0.1~10g
渗透促进剂
1~5g
1~5g
增溶剂
1~10g
1~5g
增朔剂
1~8g
1~5g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40g
聚乙烯醇
50g
羟丙基纤维素
5~10g
羧甲基壳聚糖
5~10g
丙二醇
1~10g
1~10g
防腐剂
0.1~0.5g
0.1~0.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