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的通气用滤材、配有通气用滤材的容器及容器用盖.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881311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819739.9

申请日:

2002.10.11

公开号:

CN1564655A

公开日:

2005.01.1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4; A01K67/033; B01D39/16

主分类号:

A01G1/04; A01K67/033; B01D39/16

申请人: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田中修; 青海秀树; 清谷秀之; 涉谷吉之; 平野诚一

地址:

日本大阪

优先权:

2001.10.11 JP 313620/2001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丁香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气用滤材和配有这种通气用滤材的栽培容器以及栽培容器用盖,该通气用滤材具有使栽培容器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与外界空气得以交换的功能,同时又能防止杂菌或螨虫进入栽培容器内的灭菌处理后的培养基。该栽培瓶51配有瓶主体53和装在开口部61的盖55。盖55具有盖主体56和通气用滤材57。盖主体56设有孔部58。通气用滤材57具有多个微孔,孔径为0.1μm~50μm,并装在孔部58上。

权利要求书

1: 用于容器的通气用滤材,所述的通气用滤材具有孔径为0.1μm~ 50μm的多个微孔。
2: 用于栽培容器的通气用滤材,所述的通气用滤材具有孔径为 0.1μm~50μm的多个微孔。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栽培容器的通气用滤材,当通过该滤 材的风速为5.3厘米/秒时,所述滤材对粒径为0.1μm~0.2μm的颗粒的 捕集效率大于等于99%,并且压力损失为20Pa~200Pa。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栽培容器的通气用滤材,所述的 通气用滤材配有由聚四氟乙烯形成的多孔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栽培容器的通气用滤材,所述的通气 用滤材还配有在所述多孔膜的至少一面上层压的透气性支持材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栽培容器的通气用滤材,其中所述透 气性支持材料是具有芯鞘结构的非织造布。 7.如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栽培容器的通气用滤材, 所述通气用滤材的与压力损失和捕集效率有关的PF值大于22,所述PF 值是通过以下式1计算的: 式1 PF=[-log(透过率(%)/100)/压力损失(pa)]×1000 其中透过率(%)=100-捕集效率(%),所述压力损失是通过滤材的风速 为5.3厘米/秒时测得的,所述捕集效率是用粒径为0.1μm~0.2μm的二 氧化硅颗粒测定的。 8.如权利要求3或7所述的用于栽培容器的通气用滤材,其中所 述压力损失为50Pa~150Pa。 9.如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栽培容器的通气用滤材, 所述栽培容器用于蘑菇类的栽培。 10.配有主体部和通气用滤材的容器,所述主体部具有开口部,所 述通气用滤材是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通气用滤材,并且该 滤材装在所述开口部。 11.装在容器开口部的容器用盖,所述容器用盖配有盖主体和通气 用滤材,所述盖主体上设置有孔部,所述通气用滤材是如权利要求1~9 中任一项所述的通气用滤材,该滤材装在所述盖主体的孔部。
5: 3厘米/秒时,所述滤材对粒径为0.1μm~0.2μm的颗粒的 捕集效率大于等于99%,并且压力损失为20Pa~200Pa。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栽培容器的通气用滤材,所述的 通气用滤材配有由聚四氟乙烯形成的多孔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栽培容器的通气用滤材,所述的通气 用滤材还配有在所述多孔膜的至少一面上层压的透气性支持材料。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栽培容器的通气用滤材,其中所述透 气性支持材料是具有芯鞘结构的非织造布。
7: 如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栽培容器的通气用滤材, 所述通气用滤材的与压力损失和捕集效率有关的PF值大于22,所述PF 值是通过以下式1计算的: 式1 PF=[-log(透过率(%)/100)/压力损失(pa)]×1000 其中透过率(%)=100-捕集效率(%),所述压力损失是通过滤材的风速 为5.3厘米/秒时测得的,所述捕集效率是用粒径为0.1μm~0.2μm的二 氧化硅颗粒测定的。
8: 如权利要求3或7所述的用于栽培容器的通气用滤材,其中所 述压力损失为50Pa~150Pa。
9: 如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栽培容器的通气用滤材, 所述栽培容器用于蘑菇类的栽培。
10: 配有主体部和通气用滤材的容器,所述主体部具有开口部,所 述通气用滤材是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通气用滤材,并且该 滤材装在所述开口部。
11: 装在容器开口部的容器用盖,所述容器用盖配有盖主体和通气 用滤材,所述盖主体上设置有孔部,所述通气用滤材是如权利要求1~9 中任一项所述的通气用滤材,该滤材装在所述盖主体的孔部。

说明书


容器的通气用滤材、配有通气用滤材的容器及容器用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器通气用滤材,特别是涉及人工栽培蘑菇类使用的栽培容器的通气用滤材。

    背景技术

    作为栽培金针菇、山毛榉菇、香菇等食用菌的容器,一直使用塑料制的广口栽培瓶或塑料制的袋子。

    使用栽培瓶时,可采用如下方式进行栽培。首先,将培养基装填到栽培瓶中,在各栽培瓶上安装带有滤膜的盖后,对该瓶进行高温杀菌。杀菌处理后,冷却栽培瓶,冷却后去掉盖子,接种种菌,再次装上盖子,并培养一定时间。过了培养期后,去掉盖子,使子实体从培养基中长出,待蘑菇生长到规定大小的时候进行采集。

    装在栽培瓶上的盖子中或栽培袋中装有通气用滤材。该通气用滤材可防止杂菌进入栽培容器内的培养基中,同时还具有使培养期间蘑菇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CO2)与外界的空气进行交换的功能。特别是对于金针菇等,其对二氧化碳的耐性低,因而二氧化碳的换气频率对培养品质的优劣有显著影响,所以通气用滤材的气体交换特性是一个大问题。

    鉴于这样的观点,以往使用换气性能比较好、压力损失低的非织造布等作为所述的通气用滤材。

    但是,由非织造布等形成的通气用滤材对0.1μm的颗粒地捕集效率为80%左右,并且因其孔径大,在培养基灭菌后即使该滤材装在栽培容器上也不能完全防止杂菌的进入,特别是不能彻底防止木霉菌等杂菌的繁殖。

    另外,栽培容器内繁殖了其他的杂菌时,容器内繁殖的杂菌将穿过通气用滤材泄漏到外面,然后进入到周围其它容器内,另外,在被杂菌侵犯的栽培容器内繁殖的螨虫也会进入到其它的栽培容器,这样产生了杂菌、螨虫等在其它栽培容器中继续传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气用滤材,其具有使栽培容器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与外界空气相互交换的功能,同时可防止杂菌或螨虫进入栽培容器内的灭菌处理后的培养基。并且本发明的目的不限于栽培容器之用,而在于提供用于在与外部遮断的空间要求具有通气性的用途的通气滤材。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配有所述通气用滤材的栽培容器及栽培容器用盖。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项,所述的用于容器的通气用滤材具有多个微孔,其孔径为0.1μm~50μm。所述通气用滤材的孔径优选为0.1μm~10μm。

    作为本发明的通气用滤材,优选使用由提高现有非织造布的捕集效率而得到的滤材、由玻璃纤维形成的滤材或由聚四氟乙烯(以下称为PTFE)多孔膜形成的滤材等。基于维持高捕集效率且孔径小、压力损失小的观点,更优选使用由PTFE多孔膜形成的过滤材料。

    本发明的通气用滤材具有多个微孔,所以捕集效率比现有滤材高,例如,本发明的通气用滤材可以抑制容器内容纳物等被菌类污染,使容器内的物质等可以长期保持及保存在无菌状态下。另外,采用本发明的通气用滤材时,可以对容器内进行可靠的灭菌,所以可以将使用后的器材等保存在此类容器内以便再次使用,以此防止使用过的器材的二次感染。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如本发明的第四项所述的使用PTFE的通气用滤材由于PTFE的疏水性等性质,可进行无特别障碍地清洗。

    具有所述特征的通气用滤材可以用于例如用来保管医疗(特别是手术)器械的贮藏容器和在灭菌状态下处理手术器械的灭菌容器。另外,利用这样的灭菌容器时,例如可使手术器械通过如下顺序的循环以防止菌污染该器械:在容器内保管该器械;将该器械从所述容器中取出以用于手术;手术后将该器械洗净;将该器械置于所述容器内进行灭菌。

    此外,除了上述的保管容器和灭菌容器之外,作为可使用本发明的通气用滤材的容器,还包括如①存放一次性医疗用具的包装袋、②保藏微生物或菌类的保藏容器、③饲育昆虫类的饲育容器以及④供给医疗用空气的压缩空气配管等。

    ①的包装袋可以把一次性手术服和手术器械等装起后,在高压釜内灭菌处理,然后直接保存在包装袋中。此时,本发明的滤材可以有效地应对高压釜中灭菌后的内压变化。特别是使用PTFE的滤材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高捕集效率,所以可以有利地采用。

    借助本发明的滤材,②的保藏容器可以确保透气性以便于微生物、菌类等呼吸,同时又可以防止其他菌类、螨虫等的进入。

    ③的饲育容器用于在如蘑菇类栽培用容器(后述的第一和第二实施方案的栽培瓶等)内饲育犀金龟(rhinoceros beetles)等昆虫类,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的滤材也可以有效地确保透气性和防止杂菌污染。

    ④的空气配管之所以采用本发明的滤材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患者不受压缩空气罐内存在的微颗粒、菌类等的侵染,此时,使用本发明的滤材可有效地向患者输送无菌或灭菌的空气。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项,所述的用于栽培容器的通气用滤材具有多个微孔,其孔径为0.1μm~50μm。

    该通气用滤材装在例如栽培容器开口部使用,因为该滤材具有多个微孔,所以该滤材可以使所述栽培容器内的二氧化碳气体和外界空气相互交换。一方面,该通气用滤材的微孔孔径小于等于50μm,所以可以防止螨虫等害虫的进入。例如可以防止体长在350μm左右的腐酪食螨等螨虫的进入。

    另外,本发明中提到“栽培容器”时,包括栽培瓶、形成袋状的栽培袋等,而且是指内部具有可栽培蘑菇类及其他植物等的空间的容器。

    本发明的第三项所述的用于栽培容器的通气用滤材是如以上的第二项所述的通气用滤材,其中当该滤材通风速度为5.3厘米/秒时,该滤材对粒径为0.1μm~0.2μm颗粒的捕集效率大于等于99%,压力损失为20Pa~200Pa。

    所述的通气用滤材可使二氧化碳气体和外部空气相互交换,由于该滤材具有较高的捕集效率,因而可以更可靠地防止杂菌或螨虫的进入。压力损失之所以要小于等于200Pa是因为当压力损失大于200Pa时,该栽培瓶内的二氧化碳气体与外界空气的交换过程中会产生问题,因而不符合要求。

    本发明的第四项所述的用于栽培容器的通气用滤材是如以上第二项或第三项所述的通气用滤材,其中,该通气用滤材配有由PTFE形成的多孔膜。

    如上所述,为了在维持较高捕集效率的同时具有较小的压力损失,更优选使用PTFE多孔膜作为本发明的通气用滤材。该通气用滤材与非织造布等其他的通气用滤材相比,其孔径较小,所以可以更有效地防止螨虫的进入。

    另外,优选所用的由PTFE形成的多孔膜是由例如以下方法得到的:向PTFE细粉中添加润滑剂并将其熟化以得到组合物,将该组合物的浆料挤出,然后滚压成型,形成薄膜状,将其单轴拉伸、更优选双轴拉伸得到多孔膜。

    本发明的第五项所述的用于栽培容器的通气用滤材是如以上第四项所述的通气用滤材,其中,所述的通气用滤材还配有在所述多孔膜至少一个面上层压的透气性支持材料。

    因为层压了透气性支持材料,所述PTFE多孔膜提高了形态稳定性,成为处理性优异的材料。本发明中,特别是使用这样的过滤材料时,可以持续具有使二氧化碳气体和外界空气相互交换的功能,同时可以防止杂菌、螨虫等的进入。

    本发明的第六项所述的用于栽培容器的通气用滤材是如以上第五项所述的通气用滤材,其中,所述的透气性支持材料是具有芯鞘结构的非织造布。

    层压所述PTFE多孔膜和所述透气性支持材料的方法包括使用粘合剂进行层压的方法和通过热熔合进行层压的方法。但是,所述的热熔合法更为简便,本发明中为了更简便地进行层压,采用了通过热熔合进行层压的方法,同时基于防止热熔合时产生褶皱的考虑,本发明使用了具有芯鞘结构的非织造布作为所述的透气性支持材料,从而减少了因产生褶皱而对多孔膜造成的毁坏,简便地进行层压。这样的非织造布通过例如在鞘部分使用比芯部分熔点低的材料,从而使得采用热熔合法进行层压时,有效抑制该非织造布给所述多孔膜带来的损坏。

    本发明的第七项所述的用于栽培容器的通气用滤材是如以上第二至六项中任一项所述的通气用滤材,其中该通气用滤材的与压力损失和捕集效率有关的PF值大于22,所述PF值是通过以下式1计算的:

    [式1]

    PF=[-log(透过率(%)/100)/压力损失(pa)]×1000

    其中透过率(%)=100-捕集效率(%),所述压力损失是通过滤材的风速为5.3厘米/秒时测得的,所述捕集效率是用粒径为0.1μm~0.2μm的二氧化硅颗粒测定的。

    以往作为滤材一直使用的PTFE多孔膜虽然孔径小、捕集效率高,但是压力损失也高。所以,由PTFE多孔膜形成的现有滤材作为通气用滤材使用时,虽然可以防止杂菌、螨虫等的进入,但栽培容器内二氧化碳气体与外界空气的交换不能充分进行。

    另一方面,以特表平3-504876号公报描述的压力损失小、与外界空气的交换充分的PTFE多孔膜作为通气用滤材使用时,其捕集效率低,不能彻底防止杂菌的进入。

    因此,以往配有PTFE多孔膜的滤材不被用作栽培瓶用瓶盖的内装用滤材。

    但是,近年来,如特开2001-170461号公报描述的那样,已开发出具有PF值超过22这样的性能并配有PTFE多孔膜的滤材。采用这样的滤材时,即使降低压力损失,仍可减小孔径,提高捕集效率,所以认为即使压力损失小到足以使二氧化碳气体与外界空气进行充分交换的程度,仍可以防止杂菌和螨虫的进入。

    因此,本发明使用配有这种高性能化的PTFE多孔膜的滤材作为以往认为不可适用的栽培容器的通气用滤材,例如,用作装在栽培瓶上的瓶盖的或栽培袋的通气用滤材。这样,所述的通气用滤材可在维持其所具有的使栽培容器内二氧化碳气体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的功能的同时,还能够彻底地防止杂菌、螨虫进入灭菌处理后的培养基。

    本发明的第八项所述的用于栽培容器的通气用滤材是如以上第三项或第七项所述的通气用滤材,其中所述压力损失为50Pa~150Pa。

    本发明中,对于压力损失在所述数值范围内的过滤材料,可在维持气体交换性的同时防止杂菌等的进入。另外,将压力损失定为小于50Pa是因为大于50Pa时,捕集效率低,不能彻底防止杂菌的进入。

    本发明的第九项所述的用于栽培容器的通气用滤材是如本发明的第二至八项中任一项所述的通气用滤材,其中所述的栽培容器用于蘑菇类的栽培。

    蘑菇类的人工栽培中,如上所述,栽培容器内易产生二氧化碳并且容易蓄积,因此需要以适当的频率将该气体与外界空气交换,还需要防止杂菌、螨虫等的进入。所述过滤材料具有多个微孔,并具有优异的气体交换性且在防止杂菌等进入方面表现优异,所以也适用于这样的蘑菇类栽培。

    本发明的第十项所述的容器配有主体部和通气用滤材。主体部具有开口部。所述通气用滤材装在开口部,并且是如以上第一至九项中任一项所述的通气用滤材。

    该容器因在所述开口部装有具有多个微孔的通气用滤材而成为具有优异的气体交换性且在防止杂菌等进入方面表现优异的容器。另外,本发明中,所述的容器开口部包括作为容器使用的栽培袋在其侧面部分设置的孔。

    本发明的第十一项所述的容器用盖是装在所述容器的开口部的容器用盖,该容器用盖配有盖主体和通气用滤材。所述盖主体设有孔部。所述通气用滤材装在所述孔部,并且是如以上第一至九项中任一项所述的通气用滤材。

    该容器用盖因所述孔部装了具有多个微孔的通气用滤材而成为具有优异的气体交换性且在防止杂菌等进入方面表现优异的容器用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栽培瓶的纵截面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栽培瓶的纵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栽培瓶的盖的透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的栽培袋的透视图。

    图5是用于纵向拉伸PTFE膜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用于横向拉伸PTFE膜的装置(左侧)和用于在PTFE膜上层压非织造布的装置(右侧)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评价悬浮物遮断性的试验中使用的装置的纵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案

    图1表示采用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栽培瓶31。

    该栽培瓶31是用来栽培蘑菇类的,配有瓶主体33和通气用滤材35。

    瓶主体33是以聚丙烯(以下称为PP)等树脂为材料的容器,其上部设有开口部41。瓶主体33的内部装有培养基39等。作为培养基39使用在例如锯末、米糠、麦麸、玉米糠等粉末状营养物中加入了一定量的水的物质。培养基39的中央部形成植菌孔39a,用以种植蘑菇类的种菌。另外,也可以不用这样的植菌孔39a而采用如下构成:根据需要在上述粉末状营养物中混入合成树脂,然后制成板状或棒状的成型体,对该成型体进行植菌,再将植菌后的成型体埋设在培养基39中。

    通气用滤材35是装在瓶主体33的开口部41的片状材料,具有使气体得以交换的功能和防止杂菌、螨虫等进入的功能。本实施方案中,通气用滤材35由PTFE多孔膜和在该PTFE多孔膜的两面通过热熔合层压的非织造布构成。层压所述非织造布不限于热熔合,也可以通过粘合剂进行层压。作为非织造布使用具有芯鞘结构的物质。这样构成的通气用滤材35在滤材通风速度为5.3厘米/秒时,对粒径为0.1μm~0.2μm的颗粒的捕集效率大于等于99%,压力损失为50Pa~150Pa。另外,该通气用滤材35的PF值大于22。所述PF值是通过以下式1计算的:

    [式1]

    PF=[-log(透过率(%)/100)/压力损失(pa)]×1000

    其中透过率(%)=100-捕集效率(%),所述压力损失是通过滤材的风速为5.3厘米/秒时测得的,所述捕集效率是用粒径为0.1μm~0.2μm的二氧化硅颗粒测定的。

    另外,本实施方案中,通气用滤材35可以通过橡胶圈等可缩径的弹性系紧材料37装在开口部41上,也可以通过粘合剂直接粘附在开口部41上。

    第二实施方案

    图2表示采用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栽培瓶51。

    该栽培瓶51配有瓶主体53和盖55。

    瓶主体53与上述第一实施方案的瓶主体33基本相同,本实施方案中,在开口部61的外周部形成凸部61a,以便安置盖55。该凸部61a可以是形成螺旋状的螺纹等,以便盖55可以在上面旋紧。

    如图3所示,盖55配有盖主体56和装在盖主体56内的通气用滤材57。盖主体56是装在瓶主体53的开口部61上的盖部件,具有安置通气用滤材57的孔部58。孔部58的下面形成有环状沟58a,以容纳通气用滤材57和模环59。

    通气用滤材57采用与第一实施方案同样的构成,本实施方案中,将模环59隔着通气用滤材57的外周部挤入盖主体56的环状沟58a内,借此将通气用滤材57安装在孔部58内。作为安装通气用滤材57的方式可以举出如下的方式,但不限于这些方式:将通气用滤材57的外周部直接粘着在盖主体56的内周面的方式;或者安置通气用滤材57使其夹在环状部件与盖主体56之间,所述环状部件可以从盖主体56的内周侧安装。

    第三实施方案

    图4表示采用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的栽培袋71。

    该栽培袋71配有袋主体73和通气用滤材75。

    在袋主体73的上端部设置了可自由密封和解除密封的开关部77,在开关部77打开的状态下,可以实施例如将培养基79填充到袋主体73中等操作。在略低于袋主体73的开关部77的下方部分设置了装有通气用滤材75的孔部78。本实施方案中,可以仅在1个位置设置孔部78,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多个位置设置孔部。

    通气用滤材75使用与上述实施方案的通气用滤材35,55相同的构成,本实施方案中,如图所示,通气用滤材75从袋主体73的内周侧贴在孔部78上。另外,通气用滤材75在袋主体73上的安装方式可采用其他各种方式,没有特定的限制。

    实施例

    [配有PTFE多孔膜的通气用滤材的压力损失(Pa)]

    将配有PTFE多孔膜的通气用滤材的测试样品固定在直径为100mm的薄膜固定装置上,以压缩机从该滤材的入口侧加压,根据流速计将空气通过流量调整为5.3厘米/秒。然后用压力计测定此时的压力损失。

    [配有PTFE多孔膜的通气用滤材的捕集效率(%)]

    将配有PTFE多孔膜的通气用滤材的测试样品固定在直径为100mm的薄膜固定装置上,以压缩机从该滤材的入口侧加压,根据流速计将空气通过流量调整为5.3cm/秒。在该状态下,从该滤材的上游侧流入粒径为0.1~0.2μm且颗粒浓度为108个/300毫升的二氧化硅颗粒,在该滤材的下游侧设置颗粒计数器(PMS LAS-X-CRT,PARTICLE MEASURINGSYSTEM INC.(PMS)社生产,下同),通过该计数器计算粒径为0.1~0.2μm的颗粒的通过数,计算上游和下游颗粒数的比例。即以上游的颗粒浓度为Ci、下游的颗粒浓度为Co,此时通过下式计算测试样品的捕集效率。

    [式2]

    捕集效率(%)=(1-Co/Ci)×100

    [配有PTFE多孔膜的通气用滤材的PF值]

    配有PTFE多孔膜的通气用滤材的PF值是通过将配有PTFE多孔膜的通气用滤材的压力损失和透过率代入下式求得的。

    [式1]

    PF=[-log(透过率(%)/100)/压力损失(Pa)]×1000

    (其中透过率(%)=100-捕集效率(%))

    [配有PTFE多孔膜的通气用滤材的制造]

    首先,在每1kg数均分子量为650万的均聚PTFE细粉(大金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POLYFRON FINE POWDER F-104U”)中,加入406ml作为液体挤出助剂的烃油(Esso Petroleum Co.生产的Isopar),再进行混合。

    然后,将该混合物通过浆料挤出形成圆棒状。然后将该圆棒状成型体在70℃加热,通过砑光辊形成膜状,得到PTFE膜。通过250℃的热风干燥路将该挤出助剂蒸发除去,得到平均厚度为200μm、平均宽度为150mm的未烧结PTFE膜。

    然后将该未烧结PTFE膜用图5所示的装置作纵向拉伸,拉伸倍率为15倍。未烧结膜安置在辊1上,拉伸后的膜缠绕在卷绕辊2上。另外,拉伸温度为250℃。图5中,3~5是辊,6和7是加热辊,8~12是辊。

    然后,用借助连续夹具来夹住膜的图6左侧所示的装置,对得到的已作纵向拉伸的膜进行横向拉伸,拉伸倍率为45倍,然后进行热固定。此时的拉伸温度为290℃,热固定温度为360℃。

    通过图6右侧所示的装置,在所述PTFE多孔膜的两面上热熔合下述的非织造布A和B,得到配有PTFE多孔膜的通气用滤材。

    非织造布A:ュニチカ株式会社生产的“Eleves S0403WDO”,PET/PE芯/鞘非织造布,基本重量为40g/cm2

    非织造布B:ュニチカ株式会社生产的“Eleves T0403WDO”,PET/PE芯/鞘非织造布,基本重量为40g/cm2

    图6中用14表示缠出辊,15表示预热区,16表示拉伸区,17表示热固定区,19表示层压辊,21表示缠取辊。

    另外,此时的热熔合条件如下:

    加热温度:200℃线温度:15米/分

    此时配有PTFE多孔膜的通气用滤材的压力损失为101Pa,捕集效率为99.97%,PF值为34.9,孔径为0.9μm。

    [栽培瓶用盖的制作]

    首先准备容积为850cc、瓶口直径为58mm、瓶高为165mm的PP制容器作为栽培瓶和可以装在该容器瓶口的盖,将所述盖安置在孔部。然后从上述制得的配有PTFE多孔膜的通气用滤材中割出φ58mm的滤材片,将其装到盖主体内,以此作为盖A(实施例)。另外,同样从市售的非织造布(捕集效率80%)得到φ58mm的滤材片,将其装到盖主体内,以此作为盖B(比较例)。

    [栽培试验]

    <蘑菇种类>

    使用山毛榉菇作为所述蘑菇。

    <培养基的配制>

    需填充在栽培瓶中的培养基是锯末,其中添加了以米糠为主体的营养源,并向其中加水,以便调整含水量为65%。

    <培养基的填充>

    将调整了水分的培养基填充到栽培瓶A和B(栽培瓶A:装有盖A的栽培瓶;栽培瓶B:装有盖B的栽培瓶)中,在该培养基中央设置植菌孔后,用盖A和B密封各栽培瓶。

    <杀菌>

    将栽培瓶A和B移到高压釜内,通过高压蒸汽在120℃加热30分钟,实施加热杀菌。加热结束后,从高压釜内取出栽培瓶A和B,冷却至室温左右。

    <用种菌接种>

    将冷却后的栽培瓶A和B转移到控制温度为20~25℃、湿度约为60%而且洁净度(对于大于等于0.3μm的颗粒)小于等于10000的洁净室内,分别去除盖子后,将山毛榉菇的种菌接种在所述植菌孔和培养基表面,再次用盖密封。

    <培养>

    分别准备15个上述接种了种菌的栽培瓶A和B,将栽培瓶A和栽培瓶B分别装入容器A和容器B(容器A装栽培瓶A,容器B装栽培瓶B)内,各装15个。此时,在各容器的中央部确保一定的空间,以便以后可以加入另外1个单独的栽培瓶。

    之后,比较杂菌从外部进入到栽培瓶的程度,在被木霉菌和腐酪食螨污染的2个栽培瓶上分别装上盖A和B,分别作为栽培瓶X和Y,将栽培瓶X和Y分别放置到容器A和B的中央部的空间内,并将容器A和B移入控制温度为20~25℃、湿度为65~70%的培养室内,培养22天。

    <移菌>

    培养结束后,从所述栽培瓶上取下盖子,用移菌刀将培养基表面的种菌刮取下来,再次用盖将栽培瓶密封。

    <生长>

    将移菌后的栽培瓶移入控制湿度为90%~95%、温度为15~20℃的生长室,使其生长。在种菌核开始形成的时候,去掉盖子,照射100勒克司左右的光,从而促进子实体的生长。

    <采集>

    移菌后生长22天后采集山毛榉菇。

    对于没有染上杂菌的栽培瓶来说,栽培瓶A和B的每瓶收量都在150g左右,没有差别。

    [栽培瓶A和栽培瓶B的比较]

    培养结束后,观察容器内的各栽培瓶,发现对于栽培瓶A,即使与栽培瓶X相邻的瓶中也没有杂菌的传入,15瓶栽培瓶A中都没有杂菌的传入。而对于栽培瓶B,首先发现15瓶中6瓶与栽培瓶Y相邻的栽培瓶B中有杂菌的传入,因此这些瓶不能继续进行移菌、生长的步骤。

    从以上結果可以看出,代替现有的装在栽培容器上的通气用滤材,使用配有PTFE多孔膜的通气用滤材一方面可以维持栽培瓶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和外界空气的交换功能,另一方面即使在周围存在被杂菌污染的栽培瓶时也可以彻底防止杂菌的进入。

    [悬浮物遮断性的评价]

    本发明中,在装有本发明的通气用滤材的装置内放置无菌培养基,对该滤材进行遮断外界空气中悬浮的杂菌、霉菌进入该无菌培养基方面的评价。此时使用的装置81简单地示于图7。

    该装置81具有将内部空间分成上下两部分的分隔部85,并在上表面83、分隔部85和下面87分别设置通风用的开口部83a、85a和87a。

    上表面83的开口部83a上如图所示通过密封材料90安装通气用滤材89。装置81内的上部空间配置装有无菌培养基的佩氏培养皿91,同时在装置81内的下部空间配置制造气流的风扇93。

    该装置81中,开动风扇93时,外界空气穿过通气用滤材89进入到装置81内的上部空间内。进入的外界空气环绕佩氏培养皿91的外周穿过分隔部85的开口部85a,然后流入下部空间并从下表面87的开口部87a排到装置1外。

    作为这里使用的通气用滤材89可以举出使用了PTFE多孔膜的滤材(实施例1)、使用了聚氨酯膜(協全商事株式会社生产的Pura-58的滤材组分)的滤材(比较例1)、使用了非织造布(ュニチカ社生产的ElvesT0703WDO)的滤材(比较例2)、以PP作为材料的滤材(SK滤材)(比较例3)。另外还对开口部83a没有安装通气用滤材89的情况(比较例4)进行了测定。

    实施例1的通气用滤材基于ULPA(超低透气)滤材的标准,滤材通风速度为5.3厘米/秒时,对粒径为0.1~0.2μm的颗粒的捕集效率为99.99%。另外,比较例3的通气用滤材在与实施例1相同条件下的捕集效率为70%~80%左右,滤材通风速度为1.0厘米/秒时,其捕集效率为90%左右。

    实施例1和比较例1~3的通气用滤材通过将对应的原料片切成规定大小制作,并在高压釜中于150℃加热3小时进行灭菌处理。这样,对于实施例1和比较例1~3来说,在装置81中分别安装相应的通气用滤材89,而对于比较例4来说,在开口部83a不装任何物质,分别进行试验。

    对这样准备好的各装置81进行如下测试:①将其装在25℃的洁净室(其中的空气已通过HEPA(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过滤)内的紧挨着过滤器的下面,不开动风扇93,放置3分钟后,将佩氏培养皿91从装置81中取出,在蘑菇类的菌床栽培环境温度(这里是山毛榉菇的情况,因而采用27~30℃)放置5天;以及②装在25℃的洁净室内的过滤器的下面,开动风扇93,送风速度为100升/分钟,通入300升外界空气后,将佩氏培养皿91从装置81中取出,在30℃放置2天。

    上述①和②的实验結果示于表1。

                              [表1]实验①实验②  比较例1附着了大量的悬浮的菌类和霉菌附着了大量的悬浮的菌类和霉菌  比较例2附着了大量的悬浮的菌类和霉菌附着了大量的悬浮的菌类和霉菌  比较例3附着了少量的悬浮的菌类和霉菌附着了大量的悬浮的菌类和霉菌  比较例4没有附着悬浮的菌类和霉菌附着了少量的悬浮的菌类和霉菌  实施例1没有附着悬浮的菌类和霉菌附着的悬浮的菌类和霉菌极少

    [其他实施方案]

    (a)除蘑菇类以外,本发明的通气用滤材、栽培容器和盖还可以用于栽培其他物质。

    (b)所述通气用滤材可以是仅在所述PTFE多孔膜的一面层压非织造布而形成的滤材,或者是仅由PTFE多孔膜本身形成的滤材。

    (c)本发明通气用滤材可以用于储存食品等的储存容器、保护体弱动物等的保护容器和罩在人脸上的防毒面具等。

    纵观本发明,因为采用了具有多个孔径小于预定值的微孔的通气用滤材,所以可以维持将栽培容器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的功能,同时又可以彻底防止杂菌、螨虫等进入栽培容器内。

容器的通气用滤材、配有通气用滤材的容器及容器用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容器的通气用滤材、配有通气用滤材的容器及容器用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容器的通气用滤材、配有通气用滤材的容器及容器用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容器的通气用滤材、配有通气用滤材的容器及容器用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容器的通气用滤材、配有通气用滤材的容器及容器用盖.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气用滤材和配有这种通气用滤材的栽培容器以及栽培容器用盖,该通气用滤材具有使栽培容器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与外界空气得以交换的功能,同时又能防止杂菌或螨虫进入栽培容器内的灭菌处理后的培养基。该栽培瓶51配有瓶主体53和装在开口部61的盖55。盖55具有盖主体56和通气用滤材57。盖主体56设有孔部58。通气用滤材57具有多个微孔,孔径为0.1m50m,并装在孔部58上。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