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双针床横编机编织金属线织物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由双针床横编机编织金属线织物的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64355A43申请公布日20150107CN104264355A21申请号201410426716822申请日20140827D04B1/1420060171申请人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15500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北三环路丁坝段158号72发明人金永良兰先川黄健飞徐备松钱新华74专利代理机构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32113代理人朱伟军54发明名称一种由双针床横编机编织金属线织物的方法57摘要一种由双针床横编机编织金属线织物的方法,属于织物编织领域。其是在双针床编织机的前、后针床上以1针隔2针的交叉方式做双面编织,每一行的编织在前、后针床相邻的两枚针上依次进。
2、行,在前、后针床上每次参与编织的织针为每一枚中间隔两枚针;每编织一行后再将前一行中在后针床上参与编织的织针的相邻线圈翻到前针床,特点至少使用两把纱嘴,由Y1和Y2代表,Y1代表废纱或抽纱,Y2代表金属线,组织以3枚针为一个循环,前针床上的针自左至右命名为A,B,C,D,E,F并依此类推,后针床的针自左到右命名为A,B,C,D,E,F并依此类推。在同一行上的线圈相互交错制约;编织容易,获得的是双面编织组织。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64355ACN104264355A1/。
3、1页21一种由双针床横编机编织金属线织物的方法,其是在双针床编织机的前针床和后针床上以1针隔2针的交叉方式做双面编织,其中每一行的编织在前针床与后针床相邻的两枚针上依次进行,并且在前针床和后针床上每次参与编织的织针为每一枚中间隔两枚针;每编织一行后再将前一行中在后针床上参与编织的织针的相邻线圈翻到前针床,其特征在于至少使用两把纱嘴,该两把纱嘴分别由Y1和Y2代表,Y1代表废纱或抽纱,Y2代表金属线,组织以3枚针为一个循环,前针床上的针自左至右依次命名为A,B,C,D,E,F并依此类推,后针床的针自左到右依次相应的命名为A,B,C,D,E,F并依此类推,执行步骤如下1,第1行和第2行以废纱Y1编。
4、织,使前针床的针上有废纱线圈而藉以提供拉力,其他针为空针;2,第3行以金属线Y2编织A,B,D,E针,开始金属线的起头;3,第4行以金属线Y2编织B,C,E,F针,错开一枚针继续上一行的相同方式编织;4,第5行以金属线Y2编织A,C,D,F针,再错开一枚针继续上一行的相同方式编织;5,第6行将在后针床B,E上的线圈分别翻针至前针床B,E;6,第7行以金属线Y2编织A,B,D,E针;7,第8行将在后针床C,F上的线圈分别翻针至前针床C,F;8,第9行以金属线Y2编织B,C,E,F针;9,第10行将在后针床A,D上的线圈分别翻针至前针床A,D;10,第11行以金属线Y2编织A,C,D,F针;以第6。
5、行、第7行、第8行、第9行、第10行和第11行进行循环,得到金属线织物。权利要求书CN104264355A1/3页3一种由双针床横编机编织金属线织物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织物编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由双针床横编机编织金属线织物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由于前述的金属线织物的原料为细微化的金属丝,因而也称金属线(金属丝)组织织物。金属线织物属于特殊面料范畴,具有消静电、防辐射、防腐蚀、耐高温、防火等功能,并且因其具有优异的防割裂、防穿刺等功能而可作为军用、警用服饰面料以及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而可作为制作等电位服的面料。0003已有技术中的金属线织物通常由直线编织获得,例如使用经编机、。
6、有梭织机织造,经编机织造的金属线织物称为金属线经编织物,有梭织机织造的金属线织物称为金属线梭织物。这种织物的欠缺是因柔软性差而表现为僵硬、呆板;织物较为单薄,需经多层叠合和/或复杂而烦琐的后处理工序后才得以使用;由于局部连接稳定性差,因而抗穿刺能力较为脆弱;组织结构稳定性差而易散性。金属线经编织物和金属线梭织物之所以存在并非限于前述例举的诸多欠缺,是因为其不具有线圈组织,而不具有线圈组织的原因在于使用了经编机和梭织机。0004依据工欲其善必先利其器之理,有必要探索得以消除已有技术中金属线织物的诸多欠缺的编织方法,于是,本申请人作了深入而广泛的文献检索,但是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中外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
7、均未见诸有相应的技术启示。为此本申请人作积极而有益的反复尝试,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由双针床横编机编织金属线织物的方法,该方法编织容易以及能满足双面组织要求并且由该方法得到的金属线织物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弹性;具有优异的强度和拔萃的抗穿刺性能;具有组织结构稳定性优异和理想的抗脱散性;局部连接稳定好且强度高。0006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由双针床横编机编织金属线织物的方法,其是在双针床编织机的前针床和后针床上以1针隔2针的交叉方式做双面编织,其中每一行的编织在前针床与后针床相邻的两枚针上依次进行,并且在前针床和后针床上每次参与编织的织针。
8、为每一枚中间隔两枚针;每编织一行后再将前一行中在后针床上参与编织的织针的相邻线圈翻到前针床,其特征在于至少使用两把纱嘴,该两把纱嘴分别由Y1和Y2代表,Y1代表废纱或抽纱,Y2代表金属线,组织以3枚针为一个循环,前针床上的针自左至右依次命名为A,B,C,D,E,F并依此类推,后针床的针自左到右依次相应的命名为A,B,C,D,E,F并依此类推,执行步骤如下1,第1行和第2行以废纱Y1编织,使前针床的针上有废纱线圈而藉以提供拉力,其他说明书CN104264355A2/3页4针为空针;2,第3行以金属线Y2编织A,B,D,E针,开始金属线的起头;3,第4行以金属线Y2编织B,C,E,F针,错开一枚针。
9、继续上一行的相同方式编织;4,第5行以金属线Y2编织A,C,D,F针,再错开一枚针继续上一行的相同方式编织;5,第6行将在后针床B,E上的线圈分别翻针至前针床B,E;6,第7行以金属线Y2编织A,B,D,E针;7,第8行将在后针床C,F上的线圈分别翻针至前针床C,F;8,第9行以金属线Y2编织B,C,E,F针;9,第10行将在后针床A,D上的线圈分别翻针至前针床A,D;10,第11行以金属线Y2编织A,C,D,F针;以第6行、第7行、第8行、第9行、第10行和第11行进行循环,得到金属线织物。0007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双针床编织机的前针床和后针床上以1针隔2针的交叉方式做双面编织,每编。
10、织一行后再将前一行中的后针床上参与编织织针的相邻线圈翻到前针床,因而能够使得该组织在同一行上的线圈相互交错制约;编织容易而得以满足高效率的工业化放大生产要求并且由于获得的织物组织为双面编织组织,因而较为厚实。得到的金属线织物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弹性、并且手感柔和、具有优异的强度和拔萃的抗穿刺耐割裂性能、组织结构稳定性和抗散脱性理想并且具有较高的局部连接强度。附图说明0008图1为本发明的编织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09请参见图1。图1中的“F”表示前针床,“B”表示后针床,“”表示在前针床编织的线圈,“”表示在后针床编织的线圈,“”表示没有线圈的针,“。”表示挂有线圈的针,“”表示后床翻针至前床。
11、,“Y1”表示废纱或抽纱,“Y2”表示金属线(即主纱)。此外,图1中的“”表示机头向左,“”表示机头向右。0010本实施例在具有前后一对针床的横编机上进行编织,即在前述的前针床和后针床上进行编织。在前针床和后针床上每次参与编织的织针为每一枚中间隔两枚针,具体而言每次参与编织的织针以一针隔两针的方式进行编织,即每次正在参与编织的两枚织针之间隔有两枚不参与编织的织针,并且以3枚织针循环依次交叉编织,每编织一行后再将前一行中的后针床上参与编织的织针的相邻线圈翻到前针床。0011至少使用两把纱嘴,该两把纱嘴分别由Y1和Y2代表,Y1代表废纱或抽纱,Y2代表金属线,组织以3枚针为一个循环,前针床上的针自。
12、左至右依次命名为A,B,C,D,E,F并依此类推,后针床的针自左到右依次相应的命名为A,B,C,D,E,F并依此类推,执行步骤如下1,第1行和第2行表示以废纱Y1编织后,使前针床的针上有废纱线圈而藉以提供拉力,其他针为空针;2,第3行以金属线Y2编织A,B,D,E针,开始金属线的起头;说明书CN104264355A3/3页53,第4行以金属线Y2编织B,C,E,F针,错开一枚针继续上一行的相同方式编织;4,第5行以金属线Y2编织A,C,D,F针,再错开一枚针继续上一行的相同方式编织;5,第6行将在后针床B,E上的线圈分别翻针至前针床B,E;6,第7行以金属线Y2编织A,B,D,E针;7,第8行将在后针床C,F上的线圈分别翻针至前针床C,F;8,第9行以金属线Y2编织B,C,E,F针;9,第10行将在后针床A,D上的线圈分别翻针至前针床A,D;10,第11行以金属线Y2编织A,C,D,F针;以第6行、第7行、第8行、第9行、第10行和第11行进行循环,得到金属线织物(即得到金属线组织的织物)。0012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已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完成了发明任务,体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说明书CN104264355A1/1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426435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