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布样制作方法及固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印花布样的工艺方法和特别适于该方法的固色装置。
背景技术
对花布设计师、时装设计师、布艺设计师等研发设计人员来说,在将设计方案投入批量生产之前,常需在短时间内制作多种方案的印花布样,以便观察实际效果。为实现这一目的,已知的工艺方法是通过花布的图样制版、调色、网印、蒸气固色等程序,这种工艺首先对网印所需的每一种颜色制作一块网板,一般一个多色的设计样版用的网版需要十多天的制作周期;如果对网板的设计不满意,需对图案作轻微改动,改动后重新制作网板,这样反复修改直至满意;蒸气固色没有专门适于小样的固色装置,只能在批量生产印花布的蒸气室进行固色处理。
【发明内容】
经检索,目前尚未发现有制作印染织物小样的更好方法,尤其是没有专门为印花布小样固色用的专用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经济、快速生产出印花布样的工艺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设计适于上述方法中印染纺织物小样固色工序的固色装置。
为此,本发明提供制作印花布样的工艺方法如下:
第一步,制作数码影像文件。数码影像文件是指能使用微型计算机进行输入、编辑、输出的各种格式的图像文件。数码影像文件的原始素材可以用扫描仪扫描获得,或用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获得,将获得的原始素材输入计算机直接成为数码影像文件;也可对原始素材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修改编辑后成为数码影像文件;对于某些有规律的花布设计图案,还可以完全用图像设计软件设计成数码影像文件。
第二步,布料预处理及打印。首先应进行旨在使布料挺直、适于打印机进行打印、同时又使墨水在布料上渗化较慢的预处理,再用打印设备将图案或图像印制在布料上。打印设备指地是喷墨打印机或激光打印机。
第三步,用微型桌式蒸气固色装置内进行固色处理。本发明的主要特点就是经济、快速地设计制作布样,为此,专门设计了一个体积小巧、便于移动、可置于设计工作间内的固色装置,这种固色装置以其特有的结构保证了印花布样在小蒸气室内的固色质量。
第四步,漂洗和干燥。漂洗是将固色后的布样进行在干净的水中约30分钟的清洗,干燥则可采用晾晒、烘房、熨烫等各种常规方式。
同时,本发明设计的固色装置结构如下:
一个开口容器及一个能密封该开口的盖作为装置的主体,容器内腔的下部为沸水室,上部为蒸气室,为防沸水影响固色质量,两者由一防止沸水涨腾到蒸气室但允许蒸气通过的隔沸装置,在容器内的蒸气室区设置一些平行且相间的导架,用于固定片状印染纺织物的框架可通过容器的开口导入蒸气室,使框架位于蒸气室的中央,框架至少有一对边框布有固定张紧了的印染织物小样用的夹持器,如夹子、压条、刺钉等,为防止蒸气室顶内壁上的蒸气冷凝水滴下落在片状印染纺织物的面上,所有框架在蒸气室内均垂直搁置,使在冷凝水下落过程中框架有最小迎水滴面积,同时,所有框架的上方用一个防凝水滴落装置罩住,有效疏导或收集冷凝水。在容器底部固定一个电磁加热器,整个装置可以放置在桌上。
因此可见,相对传统工艺的绘制图样、图样制版、调色、网印在布料上的过程而言,本发明提供的印花布样制作方法是数码影像及便于修改和输出的微型计算机、打印机进行的,不但具有图像逼真准确、制版方便快速的特点,而且从根本上度绝了因修改图案而造成金钱和时间浪费的情况;特别是在固色工序中,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微型固色装置,具有小巧玲珑、随时可用的特点。通过实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作的各个实施例均能达到固色处理的技术要求。本装置体积小、使用灵活方便,解决了经常制做批量的小块小样使用者的需求。整个布样制作由有原始素材开始至完成三幅,用时仅约4小时。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各实施例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最佳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6是图5的B-B剖视图。
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制作文档:用数码相机拍摄一幅照片,传入微型计算机并存为PHOTOSHOP图像文件,可根据需要对该图像进行修改、加工、渲染等编辑,很快即可得到基本确定的几个文档;
布料预处理及打印:用海藻酸钠、尿素、碳酸氢钠及水等混合成高粘度的水浆,以丝印、浸渍、滚涂等任意一种公知方式,将水浆施加于布上,再烘干并裁成打印装置所能处理的最大幅宽,即可上机打印。
固色处理:将打印出的布样固定在本发明提供的固色装置的框架上,一批可以是三至五幅,在固色装置中进行固色处理约半小时。
水洗及干燥:布样出蒸气室后用清水洗涤并干燥。
本例所采用的固色装置如下:
参见图1,本例的固色装置是一个简易设计方案,容器2的开口处有盖8,两者之间扣合处可加一个密封圈,盖8上有一把手9,产生蒸气用的水1位于容器下部。隔沸装置4采用的结构形式为一块均布过汽孔的板,该板与导架5的下端相固定且搁置在固定于容器2内壁的三个凸块3上。防凝水滴落装置是在盖8的下表面通过尼龙搭扣连接的多孔物体层7,其可用布包裹海棉等可储水并耐高温的材料构成,主要用于吸收在容器顶部形成的水蒸气,防止冷凝水珠下落,影响未固色印染织物小样的图案质量,蒸化下一批前可将多孔物体层7拆下,拧干水后装上供下一批次小样蒸化使用。从图1中可见多孔物体层7应能遮住框架6。为方便使用,在容器或盖上可安装一个温度压力计。
参见图2,导架5成对平行地固定在容器2内,因此,框架6可相互有间距且垂直地由容器开口进入导架5,孔10均布在隔沸装置的板上,孔的大小和数量满足尽可能多地透过蒸气且阻止沸腾水涌上蒸气室即可。从图2中可见本例的容器是圆形桶体,显然,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的桶体结构也可采用其他形状。
参见图4,为清楚起见,图4加以放大,在组成框架的四个边中,至少应有一对边布有刺钉11,适当绷紧的印染织物小样12通过刺钉11挂在框架上。
先在容器内注入水,盖上盖子后置于电炉或电磁灶上,加热水至容器内充满饱和蒸气后,再开盖将挂好印染织物小样的框架自开口分别装入导架,并加盖,即可进行蒸化。
实施例二:
制作文档:直接采用十分满意的一个图片文档,在图像软件中略为进行幅面大小裁剪操作后存为图片档案;
布料预处理及打印:用海藻酸钠、尿素、碳酸氢钠及水等混合成高粘度的水浆,以丝印、浸渍、滚涂等任意一种公知方式,将水浆施加于布上,再烘干并裁成打印装置所能处理的最大幅宽,用打印机将图片打印到转印纸上,然后用公知的热转印法将其转印到布料上。
固色处理:将打印出的布样固定在如下所述的固色装置的框架上,一批可以是三至五幅在固色装置中进行固色处理约半小时。
水洗及干燥:布样出蒸气室后用清水洗涤并干燥。
本例采用的固色装置结构如下:
参见图3,本例是进一步完善的一个设计方案,容器2的开口处有盖8,两者之间扣合处可加一个密封圈,盖8上有一把手9。本例的特点是为方便使用而在容器2的底部安装了一个加热器14,这个加热器14可以是电炉,也可以是电磁炉,其加热源应紧贴容器2的底部,提高对水1加热过程中的效率,作为台式装置的本例还设有支腿13。隔沸装置4采用的结构形式为一块均布过汽孔的板,该板与导架5的下端相固定且搁置在固定于容器2内壁的三个凸块3上。防凝水滴落装置是在盖8的下表面通过尼龙搭扣连接的多孔物体层7,其可用布包裹海棉等可储水并耐高温的材料构成,主要用于吸收在容器顶部形成的水蒸气,防止形成的冷凝水珠下落影响未固色印染织物小样的图案质量,蒸化下一批前可将多孔物体层7拆下,拧干水后装上备用。从图3中可见多孔物体层7应能遮住框架6。为方便使用,可在容器或盖上可安装一个温度压力计。
参见图2,导架5成对平行地固定在容器2内,因此框架6可相互有间距且垂直地由容器开口进入导架5,孔10均布在隔沸装置4的板上,孔的大小和数量满足能大量透过蒸气且阻止沸腾的水涌上蒸气室即可。从图2中可见本例的容器是圆形桶体,显然,本方案的桶体结构也可采用其他形状。
参见图4,为清楚起见,图4是放大了的示意图,在组成框架的四个边中,至少应有一对边布有刺钉11,适当绷紧的印染织物小样12通过刺钉11挂在框架上。
最佳实施例:
制作文档:用数码相机拍摄一幅照片,传入微型计算机并存为PHOTOSHOP图像文件,可根据需要对该图像进行修改、加工、渲染等编辑,很快即可得到基本确定的几个文档;
布料预处理及打印:用海藻酸钠、尿素、碳酸氢钠及水等混合成高粘度的水浆,以丝印、浸渍、滚涂等任意一种公知方式,将水浆施加于布上,再烘干并裁成打印装置所能处理的最大幅宽,即可上机打印。
固色处理:将打印出的布样固定在下述的固色装置的框架上,一批可以是三至五幅在固色装置中进行固色处理约半小时。
水洗及干燥:布样出蒸气室后用清水洗涤并干燥。
本例采用的固色装置结构如下:
根据冷凝水形成于有温度梯度物体表面的原理,本例为得到更好的蒸化效果,在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了如下改进,参见图5,容器2的开口处有盖8,两者之间扣合处可加一个密封圈,盖8上有一把手9。底部一体结构的换热器14可以用电炉,也可以是电磁炉,支腿13用于整个装置安放在桌或台上。隔沸装置4采用的结构形式为一敞口的内桶,内桶也是搁置在固定于容器2内壁的四个凸块3上,内桶的形状最好是矩形的,内桶的底部开有防积水用的排水孔。防凝水滴落装置是在盖8的下方有一个搁置在容器侧壁面三个凸块15上的板16,及板16的下表面通过尼龙搭扣连接的多孔物体层7,板16的形状类似伞面,也可采用二次曲线面或棱锥面。多孔物体层7用布包裹海棉等可储水并耐高温的材料构成,主要用于吸收在板16下表面形成的冷凝水,防止形成水珠下落影响未固色印染织物小样的图案质量,蒸化下一批前应将多孔物体层7拆下,拧干水后装上再用。从图5中可见多孔物体层7应能遮住框架6。从最佳施例的上述结构可见,内桶与盖8下方的板与容器2和盖8之间形成了一个蒸气夹层,内桶底除一排水孔外蒸气无法进入,蒸气从上方进入对小样蒸化,内桶处于内外均充蒸气的环境中,内桶壁又很薄,因此有极小的温度梯度,从而使位于内桶内部的小样处在一个更佳(温度恒定)的蒸化环境。为方便使用,在容器或盖上安装有一个温度压力计。
参见图6,导架5成对平行地固定在内桶壁上,因此框架6可相互有间距且垂直地由容器开口进入导架5。从图6中可见本例的容器是圆形桶体,显然,方案也可采用其他形状的桶体结构。
参见图4,同其他各例一样,在组成框架的四个边中,至少应有一对边布有刺钉11,适当绷紧的印染织物小样12通过刺钉11挂在框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