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BS底材单涂耐RCA丙烯酸树脂及其合成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ABS底材单涂耐RCA丙烯酸树脂及其合成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311720A43申请公布日20150128CN104311720A21申请号201410476834X22申请日20140916C08F220/14200601C08F220/28200601C08F220/18200601C09D133/1220060171申请人英德市雅家涂料有限公司地址513058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鱼湾镇清远华侨工业园精细化工园区72发明人刘文革李中柱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10代理人田磊54发明名称一种ABS底材单涂耐RCA丙烯酸树脂及其合成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BS底材单涂耐RCA丙烯酸树脂及其合成方。
2、法,其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441543,引发剂0814,溶剂4360,其中所述的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69,甲基丙烯酸0103,甲基丙烯酸甲酯3035,异辛酯810;合成方法如下将一定量溶剂及引发剂加入到反应釜中,通入N2,升温回流温度至125,然后将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单体及过引发剂预混合均匀,并匀速滴入反应釜,并在1252的条件下反应335小时,最后,降温至100以下,将剩余量溶剂加入反应釜中反应稀释至反应完成。本发明的丙烯酸树脂具有具有较高耐RCA,膜层较薄,铝粉排列效果好,耐醇度高,可广泛应用在塑胶3C涂料领域。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3、说明书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311720ACN104311720A1/1页21一种ABS底材单涂耐RCA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单体441543,引发剂0814,溶剂43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BS底材单涂耐RCA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69,甲基丙烯酸0103,甲基丙烯酸甲酯3035,异辛酸81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ABS底材单涂耐RCA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过氧。
4、化355三甲基己酸叔丁酯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ABS底材单涂耐RCA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溶剂为丁醇、醋酸丁酯,乙二醇丁醚中的一种或几种。5一种ABS底材单涂耐RCA丙烯酸树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一定量溶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并向反应釜中通入N2,升温回流温度至125,保持恒温;(2)首先将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及引发剂预混合均匀,并将混合液匀速滴入反应釜,并在1252的条件下反应335小时;(3)将反应釜温度降至100以下,将剩余量溶剂加入反应釜中反应稀释至反应完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ABS底材单涂耐RCA丙烯酸树脂的合成方法。
5、,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加入的溶剂的用量范围为2835。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ABS底材单涂耐RCA丙烯酸树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加入的溶剂的用量范围为1525。权利要求书CN104311720A1/3页3一种ABS底材单涂耐RCA丙烯酸树脂及其合成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丙烯酸树脂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BS底材单涂耐RCA丙烯酸树脂及其合成方法。背景技术0002手机、车载导航仪、平板电脑外壳、电话按键等行业中,都是先在零部件表面先喷涂一UV漆(紫外光固化油漆)层,再使用传统的UV树脂(紫外光固化油墨)或传统的热固性油墨在所述UV树脂层上进行装饰或其他加工。使用的。
6、传统UV树脂虽然可以满足高耐磨的要求,但传统UV树脂在部分UV面漆或PU面漆上存在附着力不稳定的问题。如果是采用传统的热固性树脂,就不能达到高耐磨的性能,耐化学品亦不能满足需求,已有的适宜制造单组份丙烯酸涂料的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存在配方组成复杂、材料成本高、耐乙醇等溶剂的耐RCA性能和抗污染能力差等缺陷,制造要求耐乙醇擦洗的涂料时需要拼入其它树脂进行改进,此外,传统的树脂成分中含有“三苯”类物质,不符合环保要求。0003申请号为“2012105693106”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名称为“一种丙烯酸树脂”的发明专利,其技术方案如下包含下列组分,甲基异丁基酮3045份,丙烯酸1525份,甲基丙烯酸71。
7、2份,丙烯酸正丁酯17份,甲基异丁基酮415份。本发明的丙烯酸树脂涂提高了氟硅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的耐候性、抗氧化性及耐腐蚀性,但是,该发明的丙烯酸树脂耐RCA较低,无法满足喷涂产品使用功能的耐磨性要求。0004申请号为“2013100886959”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名称为“热塑性丙烯酸树脂”的发明专利,其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苯乙烯(工业)1012,甲基丙烯酸甲酯(工业)1518,丙烯酸丁酯(工业)46,丙烯酸(工业)23,丙烯酸乙酯(工业)49,甲基丙烯酸锌(工业)310,过氧化二苯甲酰(工业)025035,甲苯(工业)40,醋酸丁酯(工业)。
8、10;本发明的热塑性丙烯酸树脂,虽然可以提高抗溶剂擦洗能力及抗污能力,合成的丙烯酸树脂可用来制造抗乙醇溶剂擦洗的单组份丙烯酸涂料,但是,其组分中含有“三苯”类物质,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产品不符合环保要求。发明内容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BS底材单涂耐RCA丙烯酸树脂及其合成方法,具有具有较高耐RCA,膜层较薄,铝粉排列效果好,耐醇度高,可广泛应用在塑胶3C涂料领域。0006一种ABS底材单涂耐RCA丙烯酸树脂,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单体441543,引发剂0814,溶剂4360。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69,甲。
9、基丙烯酸0103,甲基丙烯酸甲酯3035,异辛酸810。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引发剂为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过氧化355三甲基己酸叔丁酯的一种或几种。说明书CN104311720A2/3页40009进一步的,所述溶剂为溶剂为丁醇、醋酸丁酯,乙二醇丁醚中的一种或几种。0010一种ABS底材单涂耐RCA丙烯酸树脂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一定量溶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并向反应釜中通入N2,升温回流温度至125,保持恒温;(2)首先将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单体及引发剂预混合均匀,并将混合液匀速滴入反应釜,并在1252的条件下反应335小时;(3)将反应釜温度降至100以下,将剩余量溶剂加入反应釜中。
10、反应稀释至反应完成。0011进一步的,步骤(1)中加入的溶剂的用量范围为2835。0012进一步的,步骤(3)中加入的溶剂的用量范围为1525。0013本发明产品的性能指标如下色泽1(FECO),固含量502,酸值6MGKOH/G,羟值70(固体树脂)。0014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组分物质中的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的合适比例可以提高丙烯酸树脂的耐RCA性能,耐RCA可以达到6080次,及耐醇性能,耐醇测试可达100次以上,并且溶液及引发剂中不含有“三苯”类物质,对环境无污染,符合产品的环保要求;此外,其铝粉排列效果较好,比市场耐RCA类树脂价格更加低廉。具体实施方式0015本发明公开了一。
11、种ABS底材单涂耐RCA丙烯酸树脂及其合成方法,具有较高耐RCA,膜层较薄,铝粉排列效果好,耐醇度高,可广泛应用在塑胶3C涂料领域。0016下面将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0017本发明使用的原料试剂均为市售,以下没有特别指出的情况下均为重量(KG)。0018表1实施例1各原料具体组分及用量参见表1所示,工艺步骤如下(1)将31份醋酸丁酯加入到反应釜中,并向反应釜中通入N2,升温回流温度至125,保。
12、持恒温;(2)首先将8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02份甲基丙烯酸、326份甲基丙烯酸甲酯、81份说明书CN104311720A3/3页5异辛酯及1份过氧化355三甲基己酸叔丁酯预混合均匀,并将混合液匀速滴入反应釜,并在123的条件下反应3小时;(3)将反应釜温度降至90,将剩余量191份醋酸丁酯加入反应釜中反应稀释至反应完成。0019本实施例中获得的产品指标如下色泽1(FECO),固含量503,酸值48MGKOH/G,羟值70(固体树脂)。0020实施例2(1)将32份醋酸丁酯加入到反应釜中,并向反应釜中通入N2,升温回流温度至125,保持恒温;(2)首先将75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02份甲基丙烯酸、。
13、33份甲基丙烯酸甲酯、85份异辛酸及09份过氧化355三甲基己酸叔丁酯预混合均匀,并将混合液匀速滴入反应釜,并在127的条件下反应35小时;(3)将反应釜温度降至85,将剩余量20份醋酸丁酯加入反应釜中反应稀释至反应完成。0021本实施例中获得的产品指标如下色泽1(FECO),固含量515,酸值51MGKOH/G,羟值70(固体树脂)。0022通过以上实施例可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组分物质中的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单体可以提高丙烯酸树脂的耐RCA性能,耐RCA可以达到6080次,及耐醇性能,耐醇测试可达100次以上,并且溶液及引发剂中不含有“三苯”类物质,对环境无污染,符合产品的环保要求;此外,其铝粉排列效果较好,比市场耐RCA类树脂价格更加低廉。0023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31172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