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66521 上传时间:2020-11-0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2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039262.4

申请日:

20161121

公开号:

CN106752128A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9D1/00,C09D5/22,C09D7/12,C09D183/04,C09D133/12,C09D105/08,C09D105/00,C09D5/33,C09J105/12,C09J105/00,C09J193/04,B32B27/28,B32B7/12,B32B27/10,B32B33/00,B32B37/12

主分类号:

C09D1/00,C09D5/22,C09D7/12,C09D183/04,C09D133/12,C09D105/08,C09D105/00,C09D5/33,C09J105/12,C09J105/00,C09J193/04,B32B27/28,B32B7/12,B32B27/10,B32B33/00,B32B37/12

申请人:

甘肃兰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龚成乐,龚大存

地址:

744100 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县华亭工业园区北一路2号

优先权:

CN201611039262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薄膜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发光反光安全膜包括基膜、发光层、反光层、透光层、贴合层、胶粘层等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发光层及反光层分别以发光陶瓷和陶瓷微珠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发光剂及反光剂兼容性好,因此发光及反光效果好,而且本发明制备的发光反光膜耐磨、耐光及耐湿性好,适宜在矿井中作为警示标识使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该发光反光安全膜包括内表膜、发光层、反光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膜与发光层之间还包括贴合层,在所述贴合层表面涂覆发光剂形成发光层,在所述发光层表面喷涂透光材料形成透光层,在所述的透光层表面喷涂反光剂形成反光层,在所述的反光层表面涂覆胶黏层,在所述胶粘层表面贴合一层纳米纤维素纸透明薄膜形成外表膜;所述的内表膜为纳米有机硅-聚酰亚胺薄膜;所述的发光层中发光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材料组成:发光陶瓷40-60份、甘露糖30-50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10份、甲基硅油3-5份、没食子酸丙酯1-2份、氮丙啶2-3份、合成树脂0.1-0.6份、1.5-3.5份硼酸;所述的透光层中透光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材料组成:3-6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5-8份玻璃纤维、6-9份二氧化硅;所述的反光层中反光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材料组成:陶瓷微珠30-50份、水晶粉15-25份、异辛酸锌2-4份、聚丙烯酸酯3-5份、芦荟胶8-10份、壳聚糖8-12份、聚氨酯1-3份、2-5份聚硅氧烷、3.5-6份粘胶纤维;所述的贴合层是将石花胶和瓜尔胶按照质量比3:2的比例混合加入其混合胶总重量1倍的水搅拌溶解成透明胶液涂覆在基膜上形成;所述的胶粘层是将松香胶和香豆胶和按照质量比2:1的比例混合加入其混合胶重量1.5倍的水搅拌溶解成透明胶液涂覆在反光层上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按重量份数,取发光陶瓷、甘露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合成树脂、没食子酸丙酯、陶瓷微珠、水晶粉、异辛酸锌、聚丙烯酸酯、壳聚糖、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玻璃纤维、二氧化硅、聚硅氧烷、硼酸、粘胶纤维分别打磨至粒径为100-150nm;②将打磨完成的发光陶瓷、甘露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没食子酸丙酯、氮丙啶、合成树脂、硼酸混合后,加入至甲基硅油中,研磨均匀制成发光剂,将有机硅-聚酰亚胺薄膜表面均匀涂覆贴合剂,涂覆厚度为50-60um,然后将发光剂均匀的涂覆在贴合剂上,重复涂覆3-5次,每次涂覆完成后,低温干燥15-20s,即得发光层;③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玻璃纤维、二氧化硅混合后,加入其重量1.2倍的质量浓度为80%的乙醇溶液,研磨均匀后,喷涂在发光层上形成透光层;④取打磨完成的陶瓷微珠、水晶粉、异辛酸锌和聚丙烯酸酯与芦荟胶、壳聚糖、聚氨酯、聚硅氧烷、粘胶纤维在60-70℃高温下进行充分混合后,充分溶解制成反光剂,保持反光剂温度范围为40-45℃,喷涂在步骤②制备的发光层的表面上,重复喷2-3次,每次喷涂完在30-35℃环境中,静置干燥15-20min,形成反光层;⑤将胶粘剂均匀喷涂在步骤④制备的反光层的表面,涂覆厚度为40-50um,待自然冷却至室温,贴合一层纳米纤维素纸透明薄膜形成外表膜,即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薄膜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矿井下空间狭小,作业环境昏暗,虽然配备了照明设施,但可见度仍然很低,方向感差,矿井中为了保障辅助运输的安全和提高应急避险能力,矿井中也参照地面交通系统,将反光标识做成警示牌板应用到井下,在白天以其鲜艳的色彩起到明显的警示作用,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其明亮的反光效果可以有效地增强人的识别能力,帮助人员看清目标,引起警觉,从而避免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经济损失。反光标识作为道路交通不可缺少的安全卫士,有着明显的社会效益。

现阶段市场上有反光材料和发光材料两大类,其中,发光膜是能够蓄光、发光的软质塑料复合薄膜;所以发光膜又称蓄光膜。反光膜应用很广泛,其广泛用于制作道路交通标识及广告牌,一般的反光膜除了沿光源的入射方向反射光线外没有别的功能。

目前发光膜中的发光材料主要是光致蓄能长余辉发光材料,它有两个主要的分支,即硫化锌发光材料和稀土激活碱土金属铝酸盐发光材料,硫化锌发光材料的发光强度低,在非常黑暗的环境下,就无法使用,而稀土激活碱土金属铝酸盐发光材料耐湿性差,遇水易潮解,发光强度降低,而且与反光材料兼容性差导致,

发光材料反光材料制作的反光膜应用很广泛,为了增强道路交通、车辆、广告等标志的可识别性而粘贴在标志反面的反光材料,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用玻璃微珠作为反光透镜体,专利号2008103043408公开了一种“蓄光发光反光标贴及其制作方法”该发明所述的反光层将银粉、玻璃微珠等原料混合均匀而成,玻璃微珠主要原料为硅酸盐型的,虽具有良好的耐磨作用与反光作用,但研究发现,钠钙硅酸盐型,一方面折射率只有1.5左右,会限制反光亮度,更重要另一方面玻璃微珠容易碎裂,反光强度降低,并影响反光效果,降低使用寿命。因此,将玻璃微珠作为反光膜的主要材料应用于矿井中的安全标识时,容易被矿井中的砂粒颗粒擦伤造成碎裂,而影响反光效果,尤其在光线不足或黑暗的情况下,反光作用不强造成警示作用减弱,而导致人员伤亡及矿井设备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该发光反光安全膜包括内表膜、发光层、反光层,所述的基膜与发光层之间还包括贴合层,在所述贴合层表面涂覆发光剂形成发光层,在所述发光层表面喷涂透光材料形成透光层,在所述的透光层表面喷涂反光剂形成反光层,在所述的反光层表面涂覆胶黏层,在所述胶粘层表面贴合一层纳米纤维素纸透明薄膜形成外表膜;所述的内表膜为纳米有机硅-聚酰亚胺薄膜;所述的发光层中发光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材料组成:发光陶瓷40-60份、甘露糖30-50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10份、甲基硅油3-5份、没食子酸丙酯1-2份、氮丙啶2-3份、合成树脂0.1-0.6份、1.5-3.5份硼酸;所述的透光层中透光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材料组成:3-6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5-8份玻璃纤维、6-9份二氧化硅;所述的反光层中反光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材料组成:陶瓷微珠30-50份、水晶粉15-25份、异辛酸锌2-4份、聚丙烯酸酯3-5份、芦荟胶8-10份、壳聚糖8-12份、聚氨酯1-3份、2-5份聚硅氧烷、3.5-6份粘胶纤维;所述的贴合层是将石花胶和瓜尔胶按照质量比3∶2的比例混合加入其混合胶总重量1倍的水搅拌溶解成透明胶液涂覆在基膜上形成;所述的胶粘层是将松香胶和香豆胶和按照质量比2∶1的比例混合加入其混合胶重量1.5倍的水搅拌溶解成透明胶液涂覆在反光层上形成。

上述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制得:

①按重量份数,取发光陶瓷、甘露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合成树脂、没食子酸丙酯、陶瓷微珠、水晶粉、异辛酸锌、聚丙烯酸酯、壳聚糖、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玻璃纤维、二氧化硅、聚硅氧烷、硼酸、粘胶纤维分别打磨至粒径为100-150nm;

②将打磨完成的发光陶瓷、甘露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没食子酸丙酯、氮丙啶、合成树脂、硼酸混合后,加入至甲基硅油中,研磨均匀制成发光剂,将有机硅-聚酰亚胺薄膜表面均匀涂覆贴合剂,涂覆厚度为50-60um,然后将发光剂均匀的涂覆在贴合剂上,重复涂覆3-5次,每次涂覆完成后,低温干燥15-20s,即得发光层;

③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玻璃纤维、二氧化硅混合后,加入其重量1.2倍的质量浓度为80%的乙醇溶液,研磨均匀后,喷涂在发光层上形成透光层;

④取打磨完成的陶瓷微珠、水晶粉、异辛酸锌和聚丙烯酸酯与芦荟胶、壳聚糖、聚氨酯、聚硅氧烷、粘胶纤维在60-70℃高温下进行充分混合后,充分溶解制成反光剂,保持反光剂温度范围为40-45℃,喷涂在步骤②制备的发光层的表面上,重复喷2-3次,每次喷涂完在30-35℃环境中,静置干燥15-20min;形成反光层;

⑤将胶粘剂均匀喷涂在步骤④制备的反光层的表面,涂覆厚度为40-50um,待自然冷却至室温,贴合一层纳米纤维素纸透明薄膜形成外表膜,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发光层及反光层分别以发光陶瓷和陶瓷微珠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发光剂及反光剂兼容性好,因此发光及反光效果好,而且本发明制备的发光反光膜耐磨、耐光及耐湿性好,适宜在矿井中作为警示标识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该发光反光安全膜包括内表膜、发光层、反光层,所述的基膜与发光层之间还包括贴合层,在所述贴合层表面涂覆发光剂形成发光层,在所述发光层表面喷涂透光材料形成透光层,在所述的透光层表面喷涂反光剂形成反光层,在所述的反光层表面涂覆胶黏层,在所述胶粘层表面贴合一层纳米纤维素纸透明薄膜形成外表膜;所述的内表膜为纳米有机硅-聚酰亚胺薄膜;

所述的发光层中发光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材料组成:发光陶瓷40份、甘露糖30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份、甲基硅油3份、没食子酸丙酯1份、氮丙啶2份、合成树脂0.1份、1.5份硼酸。

所述的透光层中透光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材料组成:3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5份玻璃纤维、6份二氧化硅。

所述的反光层中反光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材料组成:陶瓷微珠30份、水晶粉15份、异辛酸锌2份、聚丙烯酸酯3份、芦荟胶8份、壳聚糖8份、聚氨酯1份、2份聚硅氧烷、3.5份粘胶纤维。

所述的贴合层是将石花胶和瓜尔胶按照质量比3∶2的比例混合加入其混合胶总重量1倍的水搅拌溶解成透明胶液涂覆在基膜上形成。

所述的胶粘层是将松香胶和香豆胶和按照质量比2∶1的比例混合加入其混合胶重量1.5倍的水搅拌溶解成透明胶液涂覆在反光层上形成。

上述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制得:

①按重量份数,取发光陶瓷、甘露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合成树脂、没食子酸丙酯、陶瓷微珠、水晶粉、异辛酸锌、聚丙烯酸酯、壳聚糖、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玻璃纤维、二氧化硅、聚硅氧烷、硼酸、粘胶纤维分别打磨至粒径为100-150nm;

②将打磨完成的发光陶瓷、甘露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没食子酸丙酯、氮丙啶、合成树脂、硼酸混合后,加入至甲基硅油中,研磨均匀制成发光剂,将有机硅-聚酰亚胺薄膜表面均匀涂覆贴合剂,涂覆厚度为50um,然后将发光剂均匀的涂覆在贴合剂上,重复涂覆3次,每次涂覆完成后,低温干燥15s,即得发光层;

③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玻璃纤维、二氧化硅混合后,加入其重量1.2倍的质量浓度为80%的乙醇溶液,研磨均匀后,喷涂在发光层上形成透光层;

④取打磨完成的陶瓷微珠、水晶粉、异辛酸锌和聚丙烯酸酯与芦荟胶、壳聚糖、聚氨酯、聚硅氧烷、粘胶纤维在60℃高温下进行充分混合后,充分溶解制成反光剂,保持反光剂温度范围为40℃,喷涂在步骤②制备的发光层的表面上,重复喷2次,每次喷涂完在30℃环境中,静置干燥15min;形成反光层;

⑤将胶粘剂均匀喷涂在步骤④制备的反光层的表面,涂覆厚度为40um,待自然冷却至室温,贴合一层纳米纤维素纸透明薄膜形成外表膜,即可。

试验方法:由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以及现有技术,专利申请号2014104439747公开制备的“发光反光膜”和专利号2008103043408公开实施例1制备的“蓄光发光反光标贴”分别进行耐磨试验,编号为1-3。

具体测试条件:转速200转/分钟、磨损面压强0.025kg/cm2(磨板11直径10cm,面积78.5cm2,维持接触重量2公斤。)磨耗时间5分钟。磨耗高度计算方法为:在耐磨性能测试后,用千分尺测量样品磨损面的五个点所得的平均磨耗高度。

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由表1清楚的可知,与现有技术制备的发光反光膜相比,本发明制备的发光反光膜,磨耗高度明显降低,因此可知耐磨性能更好一些,在矿井中使用时寿命会更长久。

实施例2

一种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该发光反光安全膜包括内表膜、发光层、反光层,所述的基膜与发光层之间还包括贴合层,在所述贴合层表面涂覆发光剂形成发光层,在所述发光层表面喷涂透光材料形成透光层,在所述的透光层表面喷涂反光剂形成反光层,在所述的反光层表面涂覆胶黏层,在所述胶粘层表面贴合一层纳米纤维素纸透明薄膜形成外表膜;所述的内表膜为纳米有机硅-聚酰亚胺薄膜;

所述的发光层中发光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材料组成:发光陶瓷60份、甘露糖50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份、甲基硅油5份、没食子酸丙酯2份、氮丙啶3份、合成树脂0.6份、3.5份硼酸。

所述的透光层中透光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材料组成:6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8份玻璃纤维、9份二氧化硅。

所述的反光层中反光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材料组成:陶瓷微珠50份、水晶粉25份、异辛酸锌4份、聚丙烯酸酯5份、芦荟胶10份、壳聚糖12份、聚氨酯3份、5份聚硅氧烷、6份粘胶纤维。

所述的贴合层是将石花胶和瓜尔胶按照质量比3∶2的比例混合加入其混合胶总重量1倍的水搅拌溶解成透明胶液涂覆在基膜上形成。

所述的胶粘层是将松香胶和香豆胶和按照质量比2∶1的比例混合加入其混合胶重量1.5倍的水搅拌溶解成透明胶液涂覆在反光层上形成。

上述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制得:

①按重量份数,取发光陶瓷、甘露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合成树脂、没食子酸丙酯、陶瓷微珠、水晶粉、异辛酸锌、聚丙烯酸酯、壳聚糖、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玻璃纤维、二氧化硅、聚硅氧烷、硼酸、粘胶纤维分别打磨至粒径为100-150nm;

②将打磨完成的发光陶瓷、甘露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没食子酸丙酯、氮丙啶、合成树脂、硼酸混合后,加入至甲基硅油中,研磨均匀制成发光剂,将有机硅-聚酰亚胺薄膜表面均匀涂覆贴合剂,涂覆厚度为60um,然后将发光剂均匀的涂覆在贴合剂上,重复涂覆5次,每次涂覆完成后,低温干燥20s,即得发光层;

③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玻璃纤维、二氧化硅混合后,加入其重量1.2倍的质量浓度为80%的乙醇溶液,研磨均匀后,喷涂在发光层上形成透光层;

④取打磨完成的陶瓷微珠、水晶粉、异辛酸锌和聚丙烯酸酯与芦荟胶、壳聚糖、聚氨酯、聚硅氧烷、粘胶纤维在70℃高温下进行充分混合后,充分溶解制成反光剂,保持反光剂温度范围为45℃,喷涂在步骤②制备的发光层的表面上,重复喷3次,每次喷涂完在35℃环境中,静置干燥20min;形成反光层;

⑤将胶粘剂均匀喷涂在步骤④制备的反光层的表面,涂覆厚度为50um,待自然冷却至室温,贴合一层纳米纤维素纸透明薄膜形成外表膜,即可。

由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以及现有技术,专利申请号2014104439747公开制备的“发光反光膜”和专利号2008103043408公开实施例1制备的“蓄光发光反光标贴”分别进行耐光试验,编号为1-3。

试验方法:由三盏瓦数相同的白炽灯照射编号为1、2、3的发光反光体1个小时,然后撤去光源,100小时以后观察3组发光反光膜的亮度。

测定结果见表2

表2

由表2可知,与现有技术制备的发光反光体相比,本发明实施2制备的发光反光膜耐光性显著,在矿井中使用时,无光源照射后,余辉降低速度较慢,可以持久起到安全警示作用。

实施例3

一种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该发光反光安全膜包括内表膜、发光层、反光层,所述的基膜与发光层之间还包括贴合层,在所述贴合层表面涂覆发光剂形成发光层,在所述发光层表面喷涂透光材料形成透光层,在所述的透光层表面喷涂反光剂形成反光层,在所述的反光层表面涂覆胶黏层,在所述胶粘层表面贴合一层纳米纤维素纸透明薄膜形成外表膜;所述的内表膜为纳米有机硅-聚酰亚胺薄膜;所述的发光层中发光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材料组成:发光陶瓷50份、甘露糖40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8份、甲基硅油4份、没食子酸丙酯1.5份、氮丙啶2.5份、合成树脂0.3份、2.0份硼酸。

所述的透光层中透光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材料组成:5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7份玻璃纤维、8份二氧化硅。

所述的反光层中反光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材料组成:陶瓷微珠40份、水晶粉20份、异辛酸锌3份、聚丙烯酸酯4份、芦荟胶9份、壳聚糖10份、聚氨酯2份、3份聚硅氧烷、4.5份粘胶纤维。

所述的贴合层是将石花胶和瓜尔胶按照质量比3∶2的比例混合加入其混合胶总重量1倍的水搅拌溶解成透明胶液涂覆在基膜上形成。

所述的胶粘层是将松香胶和香豆胶和按照质量比2∶1的比例混合加入其混合胶重量1.5倍的水搅拌溶解成透明胶液涂覆在反光层上形成。

上述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制得:

①按重量份数,取发光陶瓷、甘露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合成树脂、没食子酸丙酯、陶瓷微珠、水晶粉、异辛酸锌、聚丙烯酸酯、壳聚糖、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玻璃纤维、二氧化硅、聚硅氧烷、硼酸、粘胶纤维分别打磨至粒径为100-150nm;

②将打磨完成的发光陶瓷、甘露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没食子酸丙酯、氮丙啶、合成树脂、硼酸混合后,加入至甲基硅油中,研磨均匀制成发光剂,将有机硅-聚酰亚胺薄膜表面均匀涂覆贴合剂,涂覆厚度为55um,然后将发光剂均匀的涂覆在贴合剂上,重复涂覆4次,每次涂覆完成后,低温干燥18s,即得发光层;

③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玻璃纤维、二氧化硅混合后,加入其重量1.2倍的质量浓度为80%的乙醇溶液,研磨均匀后,喷涂在发光层上形成透光层;

④取打磨完成的陶瓷微珠、水晶粉、异辛酸锌和聚丙烯酸酯与芦荟胶、壳聚糖、聚氨酯、聚硅氧烷、粘胶纤维在65℃高温下进行充分混合后,充分溶解制成反光剂,保持反光剂温度范围为42℃,喷涂在步骤②制备的发光层的表面上,重复喷3次,每次喷涂完在32℃环境中,静置干燥18min;形成反光层;

⑤将胶粘剂均匀喷涂在步骤④制备的反光层的表面,涂覆厚度为45um,待自然冷却至室温,贴合一层纳米纤维素纸透明薄膜形成外表膜,即可。

由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以及现有技术,专利申请号2014104439747公开制备的“发光反光膜”和专利号2008103043408公开实施例1制备的“蓄光发光反光标贴”分别进行耐湿性试验,编号为1-3。

试验方法:将以上3组分别进行高压蒸煮测试(121℃,2atm,100%RH)60小时,测定其三组的吸水率(以100%计)。

测定结果见表3

表3

组别 高压蒸煮测试(121℃,2atm,100%RH,60小时)吸水率% 1 0.71% 2 1.12% 3 1.01%

由表3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发光反光膜吸水率明显降低,可知耐水性较好,在矿井较潮湿的环境中,不宜潮解,发光及反光强度不受影响,使用寿命较长。

一种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及其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1039262.4 (22)申请日 2016.11.21 (71)申请人 甘肃兰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744100 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县华亭工 业园区北一路2号 (72)发明人 龚成乐龚大存 (51)Int.Cl. C09D 1/00(2006.01) C09D 5/22(2006.01) C09D 7/12(2006.01) C09D 183/04(2006.01) C09D 133/12(2006.01) C09D 105/08(2006.01) C09D 105。

2、/00(2006.01) C09D 5/33(2006.01) C09J 105/12(2006.01) C09J 105/00(2006.01) C09J 193/04(2006.01) B32B 27/28(2006.01) B32B 7/12(2006.01) B32B 27/10(2006.01) B32B 33/00(2006.01) B32B 37/1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及其制备 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 全膜及其制备方法, 属于薄膜材料技术领域。 本 发明发光反光安全膜包括基膜、 发光层、 反光层、 。

3、透光层、 贴合层、 胶粘层等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 比, 本发明发光层及反光层分别以发光陶瓷和陶 瓷微珠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发光剂及反光剂兼容 性好, 因此发光及反光效果好, 而且本发明制备 的发光反光膜耐磨、 耐光及耐湿性好, 适宜在矿 井中作为警示标识使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CN 106752128 A 2017.05.31 CN 106752128 A 1.一种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 该发光反光安全膜包括内表膜、 发光层、 反光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基膜与发光层之间还包括贴合层, 在所述贴合层表面涂覆发光剂形成 发光层, 在所述发光层表面喷涂透光材料形成透光层, 在所述的透。

4、光层表面喷涂反光剂形 成反光层, 在所述的反光层表面涂覆胶黏层, 在所述胶粘层表面贴合一层纳米纤维素纸透 明薄膜形成外表膜; 所述的内表膜为纳米有机硅-聚酰亚胺薄膜; 所述的发光层中发光剂, 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材料组成: 发光陶瓷40-60份、 甘露糖30-50份、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10 份、 甲基硅油3-5份、 没食子酸丙酯1-2份、 氮丙啶2-3份、 合成树脂0.1-0.6份、 1.5-3.5份硼 酸; 所述的透光层中透光材料, 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材料组成: 3-6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5- 8份玻璃纤维、 6-9份二氧化硅; 所述的反光层中反光剂, 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材料组成: 陶 。

5、瓷微珠30-50份、 水晶粉15-25份、 异辛酸锌2-4份、 聚丙烯酸酯3-5份、 芦荟胶8-10份、 壳聚糖 8-12份、 聚氨酯1-3份、 2-5份聚硅氧烷、 3.5-6份粘胶纤维; 所述的贴合层是将石花胶和瓜尔 胶按照质量比3: 2的比例混合加入其混合胶总重量1倍的水搅拌溶解成透明胶液涂覆在基 膜上形成; 所述的胶粘层是将松香胶和香豆胶和按照质量比2: 1的比例混合加入其混合胶 重量1.5倍的水搅拌溶解成透明胶液涂覆在反光层上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 括以下步骤: 按重量份数, 取发光陶瓷、 甘露糖、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6、 合成树脂、 没食子酸丙酯、 陶 瓷微珠、 水晶粉、 异辛酸锌、 聚丙烯酸酯、 壳聚糖、 聚氨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玻璃纤维、 二 氧化硅、 聚硅氧烷、 硼酸、 粘胶纤维分别打磨至粒径为100-150nm; 将打磨完成的发光陶瓷、 甘露糖、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没食子酸丙酯、 氮丙啶、 合成树 脂、 硼酸混合后, 加入至甲基硅油中, 研磨均匀制成发光剂, 将有机硅-聚酰亚胺薄膜表面均 匀涂覆贴合剂, 涂覆厚度为50-60um,然后将发光剂均匀的涂覆在贴合剂上, 重复涂覆3-5 次, 每次涂覆完成后, 低温干燥15-20s,即得发光层; 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玻璃纤维、 二氧化硅混合后, 加。

7、入其重量1.2倍的质量浓度为 80的乙醇溶液, 研磨均匀后, 喷涂在发光层上形成透光层; 取打磨完成的陶瓷微珠、 水晶粉、 异辛酸锌和聚丙烯酸酯与芦荟胶、 壳聚糖、 聚氨酯、 聚硅氧烷、 粘胶纤维在60-70高温下进行充分混合后, 充分溶解制成反光剂, 保持反光剂 温度范围为40-45, 喷涂在步骤制备的发光层的表面上, 重复喷2-3次, 每次喷涂完在 30-35环境中, 静置干燥15-20min, 形成反光层; 将胶粘剂均匀喷涂在步骤制备的反光层的表面, 涂覆厚度为40-50um, 待自然冷却 至室温, 贴合一层纳米纤维素纸透明薄膜形成外表膜, 即可。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

8、6752128 A 2 一种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薄膜材料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及其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 矿井下空间狭小, 作业环境昏暗, 虽然配备了照明设施, 但可见度仍然 很低, 方向感差, 矿井中为了保障辅助运输的安全和提高应急避险能力, 矿井中也参照地面 交通系统, 将反光标识做成警示牌板应用到井下, 在白天以其鲜艳的色彩起到明显的警示 作用, 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情况下, 其明亮的反光效果可以有效地增强人的识别能力, 帮助 人员看清目标, 引起警觉, 从而避免事故发生, 减少人员伤亡, 降低经。

9、济损失。 反光标识作为 道路交通不可缺少的安全卫士, 有着明显的社会效益。 0003 现阶段市场上有反光材料和发光材料两大类, 其中, 发光膜是能够蓄光、 发光的软 质塑料复合薄膜; 所以发光膜又称蓄光膜。 反光膜应用很广泛, 其广泛用于制作道路交通标 识及广告牌, 一般的反光膜除了沿光源的入射方向反射光线外没有别的功能。 0004 目前发光膜中的发光材料主要是光致蓄能长余辉发光材料, 它有两个主要的分 支, 即硫化锌发光材料和稀土激活碱土金属铝酸盐发光材料, 硫化锌发光材料的发光强度 低, 在非常黑暗的环境下, 就无法使用, 而稀土激活碱土金属铝酸盐发光材料耐湿性差, 遇 水易潮解, 发光强。

10、度降低, 而且与反光材料兼容性差导致, 0005 发光材料反光材料制作的反光膜应用很广泛, 为了增强道路交通、 车辆、 广告等标 志的可识别性而粘贴在标志反面的反光材料,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用玻璃微珠作为反光透镜 体, 专利号2008103043408公开了一种 “蓄光发光反光标贴及其制作方法” 该发明所述的反 光层将银粉、 玻璃微珠等原料混合均匀而成, 玻璃微珠主要原料为硅酸盐型的, 虽具有良好 的耐磨作用与反光作用, 但研究发现, 钠钙硅酸盐型, 一方面折射率只有1.5左右, 会限制反 光亮度, 更重要另一方面玻璃微珠容易碎裂, 反光强度降低, 并影响反光效果, 降低使用寿 命。 因此, 将。

11、玻璃微珠作为反光膜的主要材料应用于矿井中的安全标识时, 容易被矿井中的 砂粒颗粒擦伤造成碎裂, 而影响反光效果, 尤其在光线不足或黑暗的情况下, 反光作用不强 造成警示作用减弱, 而导致人员伤亡及矿井设备损伤。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及其制备 方法。 0007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 一种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 该发光反光安全膜包括内表膜、 发光层、 反光 层, 所述的基膜与发光层之间还包括贴合层, 在所述贴合层表面涂覆发光剂形成发光层, 在 所述发光层表面喷涂透光材料形成透光层, 在所述的透。

12、光层表面喷涂反光剂形成反光层, 在所述的反光层表面涂覆胶黏层, 在所述胶粘层表面贴合一层纳米纤维素纸透明薄膜形成 说明书 1/6 页 3 CN 106752128 A 3 外表膜; 所述的内表膜为纳米有机硅-聚酰亚胺薄膜; 所述的发光层中发光剂, 由以下重量 份数的原材料组成: 发光陶瓷40-60份、 甘露糖30-50份、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10份、 甲基硅 油3-5份、 没食子酸丙酯1-2份、 氮丙啶2-3份、 合成树脂0.1-0.6份、 1.5-3.5份硼酸; 所述的 透光层中透光材料, 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材料组成: 3-6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5-8份玻璃纤 维、 6-9份二氧化硅; 。

13、所述的反光层中反光剂, 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材料组成: 陶瓷微珠30- 50份、 水晶粉15-25份、 异辛酸锌2-4份、 聚丙烯酸酯3-5份、 芦荟胶8-10份、 壳聚糖8-12份、 聚 氨酯1-3份、 2-5份聚硅氧烷、 3.5-6份粘胶纤维; 所述的贴合层是将石花胶和瓜尔胶按照质 量比3 2的比例混合加入其混合胶总重量1倍的水搅拌溶解成透明胶液涂覆在基膜上形成; 所述的胶粘层是将松香胶和香豆胶和按照质量比2 1的比例混合加入其混合胶重量1.5倍 的水搅拌溶解成透明胶液涂覆在反光层上形成。 0009 上述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制得: 0010 按重量份数, 取发光陶瓷、。

14、 甘露糖、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合成树脂、 没食子酸丙 酯、 陶瓷微珠、 水晶粉、 异辛酸锌、 聚丙烯酸酯、 壳聚糖、 聚氨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玻璃纤 维、 二氧化硅、 聚硅氧烷、 硼酸、 粘胶纤维分别打磨至粒径为100-150nm; 0011 将打磨完成的发光陶瓷、 甘露糖、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没食子酸丙酯、 氮丙啶、 合 成树脂、 硼酸混合后, 加入至甲基硅油中, 研磨均匀制成发光剂, 将有机硅-聚酰亚胺薄膜表 面均匀涂覆贴合剂, 涂覆厚度为50-60um,然后将发光剂均匀的涂覆在贴合剂上, 重复涂覆 3-5次, 每次涂覆完成后, 低温干燥15-20s,即得发光层; 0012 将聚。

15、甲基丙烯酸甲酯、 玻璃纤维、 二氧化硅混合后, 加入其重量1.2倍的质量浓 度为80的乙醇溶液, 研磨均匀后, 喷涂在发光层上形成透光层; 0013 取打磨完成的陶瓷微珠、 水晶粉、 异辛酸锌和聚丙烯酸酯与芦荟胶、 壳聚糖、 聚 氨酯、 聚硅氧烷、 粘胶纤维在60-70高温下进行充分混合后, 充分溶解制成反光剂, 保持反 光剂温度范围为40-45, 喷涂在步骤制备的发光层的表面上, 重复喷2-3次, 每次喷涂完 在30-35环境中, 静置干燥15-20min; 形成反光层; 0014 将胶粘剂均匀喷涂在步骤制备的反光层的表面, 涂覆厚度为40-50um, 待自然 冷却至室温, 贴合一层纳米纤维。

16、素纸透明薄膜形成外表膜, 即可。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发光层及反光层分别以发光陶 瓷和陶瓷微珠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发光剂及反光剂兼容性好, 因此发光及反光效果好, 而且 本发明制备的发光反光膜耐磨、 耐光及耐湿性好, 适宜在矿井中作为警示标识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 对 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 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 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

17、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7 实施例1 0018 一种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 该发光反光安全膜包括内表膜、 发光层、 反光 层, 所述的基膜与发光层之间还包括贴合层, 在所述贴合层表面涂覆发光剂形成发光层, 在 所述发光层表面喷涂透光材料形成透光层, 在所述的透光层表面喷涂反光剂形成反光层, 说明书 2/6 页 4 CN 106752128 A 4 在所述的反光层表面涂覆胶黏层, 在所述胶粘层表面贴合一层纳米纤维素纸透明薄膜形成 外表膜; 所述的内表膜为纳米有机硅-聚酰亚胺薄膜; 0019 所述的发光层中发光剂, 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材料组成: 发光陶瓷40份、 甘露糖30 份、 邻苯二甲酸。

18、二丁酯5份、 甲基硅油3份、 没食子酸丙酯1份、 氮丙啶2份、 合成树脂0.1份、 1.5份硼酸。 0020 所述的透光层中透光材料, 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材料组成: 3份聚甲基丙烯酸甲 酯、 5份玻璃纤维、 6份二氧化硅。 0021 所述的反光层中反光剂, 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材料组成: 陶瓷微珠30份、 水晶粉15 份、 异辛酸锌2份、 聚丙烯酸酯3份、 芦荟胶8份、 壳聚糖8份、 聚氨酯1份、 2份聚硅氧烷、 3.5份 粘胶纤维。 0022 所述的贴合层是将石花胶和瓜尔胶按照质量比3 2的比例混合加入其混合胶总重 量1倍的水搅拌溶解成透明胶液涂覆在基膜上形成。 0023 所述的胶粘层是将松香。

19、胶和香豆胶和按照质量比2 1的比例混合加入其混合胶重 量1.5倍的水搅拌溶解成透明胶液涂覆在反光层上形成。 0024 上述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制得: 0025 按重量份数, 取发光陶瓷、 甘露糖、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合成树脂、 没食子酸丙 酯、 陶瓷微珠、 水晶粉、 异辛酸锌、 聚丙烯酸酯、 壳聚糖、 聚氨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玻璃纤 维、 二氧化硅、 聚硅氧烷、 硼酸、 粘胶纤维分别打磨至粒径为100-150nm; 0026 将打磨完成的发光陶瓷、 甘露糖、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没食子酸丙酯、 氮丙啶、 合 成树脂、 硼酸混合后, 加入至甲基硅油中, 研磨均匀制。

20、成发光剂, 将有机硅-聚酰亚胺薄膜表 面均匀涂覆贴合剂, 涂覆厚度为50um,然后将发光剂均匀的涂覆在贴合剂上, 重复涂覆3次, 每次涂覆完成后, 低温干燥15s,即得发光层; 0027 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玻璃纤维、 二氧化硅混合后, 加入其重量1.2倍的质量浓 度为80的乙醇溶液, 研磨均匀后, 喷涂在发光层上形成透光层; 0028 取打磨完成的陶瓷微珠、 水晶粉、 异辛酸锌和聚丙烯酸酯与芦荟胶、 壳聚糖、 聚 氨酯、 聚硅氧烷、 粘胶纤维在60高温下进行充分混合后, 充分溶解制成反光剂, 保持反光 剂温度范围为40, 喷涂在步骤制备的发光层的表面上, 重复喷2次, 每次喷涂完在30 环。

21、境中, 静置干燥15min; 形成反光层; 0029 将胶粘剂均匀喷涂在步骤制备的反光层的表面, 涂覆厚度为40um, 待自然冷 却至室温, 贴合一层纳米纤维素纸透明薄膜形成外表膜, 即可。 0030 试验方法: 由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 以及现有技术, 专利申请号2014104439747公开制备的 “发光反光膜” 和专利号2008103043408公开实施例1 制备的 “蓄光发光反光标贴” 分别进行耐磨试验, 编号为1-3。 0031 具体测试条件: 转速200转/分钟、 磨损面压强0.025kg/cm2(磨板11直径10cm, 面积 78.5cm2, 维持接触重量。

22、2公斤。 )磨耗时间5分钟。 磨耗高度计算方法为: 在耐磨性能测试后, 用千分尺测量样品磨损面的五个点所得的平均磨耗高度。 0032 测试结果见表1 0033 表1 说明书 3/6 页 5 CN 106752128 A 5 0034 0035 由表1清楚的可知, 与现有技术制备的发光反光膜相比, 本发明制备的发光反光 膜, 磨耗高度明显降低, 因此可知耐磨性能更好一些, 在矿井中使用时寿命会更长久。 0036 实施例2 0037 一种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 该发光反光安全膜包括内表膜、 发光层、 反光 层, 所述的基膜与发光层之间还包括贴合层, 在所述贴合层表面涂覆发光剂形成发光层, 在 。

23、所述发光层表面喷涂透光材料形成透光层, 在所述的透光层表面喷涂反光剂形成反光层, 在所述的反光层表面涂覆胶黏层, 在所述胶粘层表面贴合一层纳米纤维素纸透明薄膜形成 外表膜; 所述的内表膜为纳米有机硅-聚酰亚胺薄膜; 0038 所述的发光层中发光剂, 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材料组成: 发光陶瓷60份、 甘露糖50 份、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份、 甲基硅油5份、 没食子酸丙酯2份、 氮丙啶3份、 合成树脂0.6份、 3.5份硼酸。 0039 所述的透光层中透光材料, 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材料组成: 6份聚甲基丙烯酸甲 酯、 8份玻璃纤维、 9份二氧化硅。 0040 所述的反光层中反光剂, 由以下重量份数。

24、的原材料组成: 陶瓷微珠50份、 水晶粉25 份、 异辛酸锌4份、 聚丙烯酸酯5份、 芦荟胶10份、 壳聚糖12份、 聚氨酯3份、 5份聚硅氧烷、 6份 粘胶纤维。 0041 所述的贴合层是将石花胶和瓜尔胶按照质量比3 2的比例混合加入其混合胶总重 量1倍的水搅拌溶解成透明胶液涂覆在基膜上形成。 0042 所述的胶粘层是将松香胶和香豆胶和按照质量比2 1的比例混合加入其混合胶重 量1.5倍的水搅拌溶解成透明胶液涂覆在反光层上形成。 0043 上述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制得: 0044 按重量份数, 取发光陶瓷、 甘露糖、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合成树脂、 没食子酸丙 酯、 。

25、陶瓷微珠、 水晶粉、 异辛酸锌、 聚丙烯酸酯、 壳聚糖、 聚氨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玻璃纤 维、 二氧化硅、 聚硅氧烷、 硼酸、 粘胶纤维分别打磨至粒径为100-150nm; 0045 将打磨完成的发光陶瓷、 甘露糖、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没食子酸丙酯、 氮丙啶、 合 成树脂、 硼酸混合后, 加入至甲基硅油中, 研磨均匀制成发光剂, 将有机硅-聚酰亚胺薄膜表 面均匀涂覆贴合剂, 涂覆厚度为60um,然后将发光剂均匀的涂覆在贴合剂上, 重复涂覆5次, 每次涂覆完成后, 低温干燥20s,即得发光层; 0046 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玻璃纤维、 二氧化硅混合后, 加入其重量1.2倍的质量浓 度为。

26、80的乙醇溶液, 研磨均匀后, 喷涂在发光层上形成透光层; 说明书 4/6 页 6 CN 106752128 A 6 0047 取打磨完成的陶瓷微珠、 水晶粉、 异辛酸锌和聚丙烯酸酯与芦荟胶、 壳聚糖、 聚 氨酯、 聚硅氧烷、 粘胶纤维在70高温下进行充分混合后, 充分溶解制成反光剂, 保持反光 剂温度范围为45, 喷涂在步骤制备的发光层的表面上, 重复喷3次, 每次喷涂完在35 环境中, 静置干燥20min; 形成反光层; 0048 将胶粘剂均匀喷涂在步骤制备的反光层的表面, 涂覆厚度为50um, 待自然冷 却至室温, 贴合一层纳米纤维素纸透明薄膜形成外表膜, 即可。 0049 由本发明实施。

27、例2制备的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 以及现有技术, 专利申请号 2014104439747公开制备的 “发光反光膜” 和专利号2008103043408公开实施例1制备的 “蓄 光发光反光标贴” 分别进行耐光试验, 编号为1-3。 0050 试验方法: 由三盏瓦数相同的白炽灯照射编号为1、 2、 3的发光反光体1个小时, 然 后撤去光源, 100小时以后观察3组发光反光膜的亮度。 0051 测定结果见表2 0052 表2 0053 0054 0055 由表2可知, 与现有技术制备的发光反光体相比, 本发明实施2制备的发光反光膜 耐光性显著, 在矿井中使用时, 无光源照射后, 余辉降低速度较慢。

28、, 可以持久起到安全警示 作用。 0056 实施例3 0057 一种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 该发光反光安全膜包括内表膜、 发光层、 反光 层, 所述的基膜与发光层之间还包括贴合层, 在所述贴合层表面涂覆发光剂形成发光层, 在 所述发光层表面喷涂透光材料形成透光层, 在所述的透光层表面喷涂反光剂形成反光层, 在所述的反光层表面涂覆胶黏层, 在所述胶粘层表面贴合一层纳米纤维素纸透明薄膜形成 外表膜; 所述的内表膜为纳米有机硅-聚酰亚胺薄膜; 所述的发光层中发光剂, 由以下重量 份数的原材料组成: 发光陶瓷50份、 甘露糖40份、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8份、 甲基硅油4份、 没食 子酸丙酯1.5份、。

29、 氮丙啶2.5份、 合成树脂0.3份、 2.0份硼酸。 0058 所述的透光层中透光材料, 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材料组成: 5份聚甲基丙烯酸甲 酯、 7份玻璃纤维、 8份二氧化硅。 0059 所述的反光层中反光剂, 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材料组成: 陶瓷微珠40份、 水晶粉20 份、 异辛酸锌3份、 聚丙烯酸酯4份、 芦荟胶9份、 壳聚糖10份、 聚氨酯2份、 3份聚硅氧烷、 4.5份 粘胶纤维。 0060 所述的贴合层是将石花胶和瓜尔胶按照质量比3 2的比例混合加入其混合胶总重 量1倍的水搅拌溶解成透明胶液涂覆在基膜上形成。 说明书 5/6 页 7 CN 106752128 A 7 0061 所述。

30、的胶粘层是将松香胶和香豆胶和按照质量比2 1的比例混合加入其混合胶重 量1.5倍的水搅拌溶解成透明胶液涂覆在反光层上形成。 0062 上述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制得: 0063 按重量份数, 取发光陶瓷、 甘露糖、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合成树脂、 没食子酸丙 酯、 陶瓷微珠、 水晶粉、 异辛酸锌、 聚丙烯酸酯、 壳聚糖、 聚氨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玻璃纤 维、 二氧化硅、 聚硅氧烷、 硼酸、 粘胶纤维分别打磨至粒径为100-150nm; 0064 将打磨完成的发光陶瓷、 甘露糖、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没食子酸丙酯、 氮丙啶、 合 成树脂、 硼酸混合后, 加入至甲基硅油。

31、中, 研磨均匀制成发光剂, 将有机硅-聚酰亚胺薄膜表 面均匀涂覆贴合剂, 涂覆厚度为55um,然后将发光剂均匀的涂覆在贴合剂上, 重复涂覆4次, 每次涂覆完成后, 低温干燥18s,即得发光层; 0065 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玻璃纤维、 二氧化硅混合后, 加入其重量1.2倍的质量浓 度为80的乙醇溶液, 研磨均匀后, 喷涂在发光层上形成透光层; 0066 取打磨完成的陶瓷微珠、 水晶粉、 异辛酸锌和聚丙烯酸酯与芦荟胶、 壳聚糖、 聚 氨酯、 聚硅氧烷、 粘胶纤维在65高温下进行充分混合后, 充分溶解制成反光剂, 保持反光 剂温度范围为42, 喷涂在步骤制备的发光层的表面上, 重复喷3次, 每次。

32、喷涂完在32 环境中, 静置干燥18min; 形成反光层; 0067 将胶粘剂均匀喷涂在步骤制备的反光层的表面, 涂覆厚度为45um, 待自然冷 却至室温, 贴合一层纳米纤维素纸透明薄膜形成外表膜, 即可。 0068 由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矿井设备用发光反光安全膜, 以及现有技术, 专利申请号 2014104439747公开制备的 “发光反光膜” 和专利号2008103043408公开实施例1制备的 “蓄 光发光反光标贴” 分别进行耐湿性试验, 编号为1-3。 0069 试验方法: 将以上3组分别进行高压蒸煮测试(121, 2atm, 100RH)60小时, 测定 其三组的吸水率(以100计)。 0070 测定结果见表3 0071 表3 0072 组别高压蒸煮测试(121, 2atm, 100RH, 60小时)吸水率 10.71 21.12 31.01 0073 由表3可知,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发光反光膜吸水率明显降低, 可知耐水性较好, 在矿井较潮湿的环境中, 不宜潮解, 发光及反光强度不受影响, 使用寿命 较长。 说明书 6/6 页 8 CN 106752128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