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来源于GSDMD蛋白的抗菌肽及其应用.pdf

上传人:狗** 文档编号:8664982 上传时间:2020-11-0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87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603544.0

申请日:

20170723

公开号:

CN107312080A

公开日:

2017110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7K14/47,A61K38/17,A61P31/04

主分类号:

C07K14/47,A61K38/17,A61P31/04

申请人:

复旦大学

发明人:

李继喜,匡思运,郑军

地址:

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优先权:

CN201710603544A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陆飞;陆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来源于GSDMD蛋白的抗菌肽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抗菌肽,其为人源GSDMD蛋白序列M‑N位的多肽,或该多肽序列中除FHFYDAMDGQI序列外的其他氨基酸进行各种取代、添加和/或缺失氨基酸后具有至少90%以上同源性的衍生多肽;其中,M选自60‑80间的整数,N选自为90‑110间的整数。本发明公开的抗菌肽具有高效的抗菌作用,对各类细菌,包括但不限于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耻垢分枝杆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且其分子量小,合成简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抗菌肽,其特征在于,为人源GSDMD蛋白序列M-N位的多肽,或该M-N位多肽序列中除FHFYDAMDGQI序列外的其他氨基酸进行各种取代、添加和/或缺失氨基酸后具有至少90%以上同源性的衍生多肽;其中,M选自60-80间的整数,N选自为90-110间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肽,其特征在于,为人源GSDMD蛋白序列M-N位的多肽,或该M-N位多肽序列中除FHFYDAMDGQI序列外的其他氨基酸进行各种取代、添加和/或缺失氨基酸后具有至少95%以上同源性的衍生多肽;其中,M选自70-80间的整数,N选自为90-100间的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肽,其特征在于,为人源GSDMD蛋白序列M-N位的多肽,或该多肽序列中除FHFYDAMDGQI序列外的其他氨基酸进行各种取代、添加和/或缺失氨基酸后具有至少99%以上同源性的衍生多肽;其中,M选自70-80间的整数,N选自为90-100间的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抗菌肽,其特征在于,为人源GSDMD蛋白序列M-N位的多肽中除FHFYDAMDGQI序列外进行各种取代、添加和/或缺失不超过3个氨基酸后的衍生多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菌肽,其特征在于,为人源GSDMD蛋白序列M-N位的多肽中除FHFYDAMDGQI序列外进行各种取代、添加和/或缺失不超过2个氨基酸后的衍生多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菌肽,其特征在于,为人源GSDMD蛋白序列M-N位的多肽中除FHFYDAMDGQI序列外进行取代、添加和/或缺失1个氨基酸后的衍生多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肽,其特征在于,为人源GSDMD蛋白序列M-N位的多肽,其中,M为80,N为90-100间的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肽,其特征在于,为人源GSDMD蛋白序列M-N位的多肽,其中,M为70-80间的整数,N为9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肽,其特征在于,为人源GSDMD蛋白序列80-90位的多肽,其序列为SeqIDNo.1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肽,其特征在于,为人源GSDMD蛋白序列70-90位的多肽,其序列为SeqIDNo.12。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肽,其特征在于,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2-SeqIDNo.10任一项所示。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肽,其特征在于,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13或SeqIDNo.14所示。 13.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抗菌肽在抑制细菌繁殖方面的应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或革兰氏阳性菌。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菌为大肠杆菌、耻垢分枝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 16.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抗菌肽在制备用于抑制细菌繁殖的药物中的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来源于GSDMD蛋白的抗菌肽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传统抗生素虽然在治疗细菌性感染疾病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对传统的抗生素产生了耐受性,这对于人类的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威胁。所以,研发一种新型的抗菌药物是十分必要的。

抗菌肽(Antinicrobial peptides, AMPs)原指昆虫体内经诱导而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物质,对细菌,真菌和病毒均有极强的杀灭能力,是生物免疫防御系统里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抗生素相比,抗菌肽分子量小、热稳定性好、水溶性好、抗菌谱广、不易诱发细菌产生耐药性。

目前研究认为抗菌肽可能主要是通过这种机制杀伤肿瘤细胞和微生物: 胞膜攻击作用:大多数抗菌肽最基本的作用机制是破坏肿瘤细胞或细菌质膜结构,引起胞内水溶性物质大量渗出,从而最终导致肿瘤细胞和细菌的死亡,而抗菌肽分子的结构特征是保证上述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

细胞炎性坏死或细胞焦亡是机体在感知病原微生物浸染后启动的免疫防御反应,在拮抗和清除病原感染以及内源危险信号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胞焦亡本质上一种程序性细胞坏死:细胞膜形成孔洞,细胞逐渐膨胀至细胞膜破裂,最终导致大量细胞内容物释放,激活强烈的炎症反应。过度的细胞焦亡会诱发多种自身炎症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最近有研究显示艾滋病的发生也和细胞焦亡有关。细胞焦亡被认为由两种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介导,包括caspase-1和caspase-4/5/11。Caspase-1由一个被称为炎症小体(Inflammasome)的复合物在感知病原信号后激活,是细胞质天然免疫最为重要的通路之一。在最新的研究中,gasdermin D(GSDMD)蛋白是炎性蛋白酶Caspase的共有底物。

GSDMD属于gasdermin蛋白家族,该家族还包括GSDMA,GSDMB,GSDMC,GSDME(DFNA5),DFNB59等。GSDMD蛋白的N端大都可以引发细胞焦亡,在没有感染的情况下它们也是通过N端和C端的自抑制作用保持无活性状态。GSDMD在被炎性caspase切割后释放出来的的N端结构域其自身就足以引发细胞焦亡;在通常情况下,N端和C端结构域很强地相互作用,使得GSDMD处于无活性的自抑制状态。在细胞中表达基因工程改造的GSDMD(在两个结构域中间插入其它蛋白酶位点),可以使细胞在其它蛋白酶刺激下发生焦亡,甚至可以将细胞凋亡转化为焦亡。这些结果都证明GSDMD的N端结构域具有诱发细胞焦亡的活性。

此外,gasdermin家族中人的GSDME(DFNA5)和小鼠Gsdma3的提前终止突变(翻译出可以诱发细胞焦亡的片断)分别导致人类非综合征性耳聋(Non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和小鼠脱毛以及皮肤发炎等疾病,预示这些疾病都是由gasdermin蛋白引发非正常细胞焦亡所导致。这就为多种自身炎症性疾病和内毒素诱导的败血症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药物靶点,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型抗菌机制来对抗细菌的耐药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抗生素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来自人源GSDMD蛋白的抗菌肽,同时提供了该抗菌肽的氨基酸序列、其抗菌活性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抗菌肽,其为人源GSDMD蛋白(Seq ID No.1所示)序列M-N位的多肽,或该M-N位多肽序列中除FHFYDAMDGQI序列外的其他氨基酸进行各种取代、添加和/或缺失氨基酸后具有至少90%以上同源性的衍生多肽;其中,M选自60-80间的整数,N选自为90-110间的整数。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的抗菌肽,其为人源GSDMD蛋白(Seq ID No.1)序列M-N位的多肽或该M-N位多肽序列中除FHFYDAMDGQI序列外的其他氨基酸进行各种取代、添加和/或缺失氨基酸后具有至少95%以上同源性的衍生多肽;其中,M选自70-80间的整数,N选自为90-100间的整数。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的抗菌肽,其为人源GSDMD蛋白序列M-N位的多肽或该多肽序列中除FHFYDAMDGQI序列外的其他氨基酸进行各种取代、添加和/或缺失氨基酸后具有至少99%以上同源性的衍生多肽;其中,M选自70-80间的整数,N选自为90-100间的整数。

本发明涉及人源GSDMD蛋白(Seq ID No.1)序列M-N位的多肽中,除FHFYDAMDGQI序列外的其他氨基酸进行各种取代、添加和/或缺失氨基酸后具有至少90%以上同源性的衍生多肽,优选包含取代、缺失和/或插入不超过3个氨基酸的人工变体,更优选不超过2个氨基酸的突变体,最优选仅为1个位置氨基酸的突变。保守取代的实例是在以下组之内:碱性氨基酸组(精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酸性氨基酸组(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极性氨基酸组(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疏水氨基酸组(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芳族氨基酸组(苯丙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和小氨基酸组(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和甲硫氨酸)。通常不改变比活性的氨基酸取代是本领域已知的,并且由例如Η. Neurath和R. L. Hill, 1979,于The Proteins,Academic Press,New York 中描述。最普遍发生的交换是 Ala/Ser、Val/Ile、Asp/Glu、Thr/Ser、Ala/Gly、Ala/Thr、Ser/Asn、Ala/Val、Ser/Gly、Tyr/Phe、Ala/Pro、Lys/Arg、Asp/Asn、Leu/Ile、Leu/Val、Ala/Glu 和 Asp/Gly等。

更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的抗菌肽,其为人源GSDMD蛋白(Seq ID No.1)序列M-N位的多肽,其中M为 80,N选自为90-100间的整数。

更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的抗菌肽,其为人源GSDMD蛋白(Seq ID No.1)序列M-N位的多肽,其中M选自70-80间的整数,N为90。

更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的抗菌肽,其为人源GSDMD蛋白(Seq ID No.1)序列80-90位的多肽,所述的抗菌肽序列为FHFYDAMDGQI。

更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的抗菌肽,其为人源GSDMD蛋白(Seq ID No.1)序列70-90位的多肽,所述的抗菌肽序列为AEPDVQRGRSFHFYDAMDGQI。

本发明优选的抗菌肽还包括下列多肽:

SFHFYDAMDGQI(Seq ID No.2);

RSFHFYDAMDGQI(Seq ID No.3);

GRSFHFYDAMDGQI(Seq ID No.4);

RGRSFHFYDAMDGQI(Seq ID No.5);

QRGRSFHFYDAMDGQI(Seq ID No.6);

VQRGRSFHFYDAMDGQI(Seq ID No.7);

DVQRGRSFHFYDAMDGQI(Seq ID No.8);

PDVQRGRSFHFYDAMDGQI(Seq ID No.9);

EPDVQRGRSFHFYDAMDGQI(Seq ID No.10)。

根据文献报道,GSDMD的N端结构域有抑菌的活性但是对人体本身的细胞没有毒性。以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人们并不知道GSDMD的N端具体是哪一段区域会对细菌产生抑制作用。为了找到这一段抑菌区域,我们以GSDMD序列作为模板,构建了不同长度的截短体分别连接在了带有His-sumo标签的pSMT3载体上,并将其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细胞中,涂布于添加37μg/ml抗性涂氯霉素及50μg/ml卡那霉素和终浓度为0.5mM的IPTG的LB培养基固体平板上,放置在37°C培养箱中培养20小时,最终根据平板上菌落的生长状态来判断抑菌区域的范围。

根据图1结果显示,全长的GSDMD蛋白没有抑菌效果,GSDMD蛋白序列90-185、185-275、1-64+94-295也均没有抑菌效果。

相反的,GSDMD蛋白序列1-90、70-205、70-90、70-85、70-80、80-90均显示具有抑菌效果。

因此,通过不断摸索,发明人意外发现人源GSDMD蛋白氨基酸序列80-90(抗菌肽1,FHFYDAMDGQI)是GSDMD端结构域的核心抑菌区域。经人工合成的抗菌肽1由11个氨基酸组成,氨基酸序列为FHFYDAMDGQI(Seq ID No.11),分子量为1343.48Da,等电点为4.20。经体外实验验证,抗菌肽1(FHFYDAMDGQI)对细菌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包括但不限于大肠杆菌、耻垢分枝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经进一步验证,其他包含抗菌肽1(FHFYDAMDGQI)的短肽也均具有抗菌活性,例如图1显示GSDMD蛋白序列70-90具有抗菌活性。发明人经人工合成含抗菌肽1(FHFYDAMDGQI)序列的抗菌肽2,其氨基酸序列为AEPDVQRGRSFHFYDAMDGQI(Seq ID No.12),由21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2439.64Da,等电点为4.66。经体外实验验证,抗菌肽2对细菌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包括但不限于大肠杆菌、耻垢分枝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为进一步验证包含GSDMD蛋白70-80核心序列的多肽也具有抗菌活性,发明人进一步人工合成抗菌肽3(AEPDVQRGRSF),其氨基酸序列为AEPDVQRGRSF(Seq ID No.13),由11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398.51Da。经体外实验验证,抗菌肽3对细菌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包括但不限于大肠杆菌、耻垢分枝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为进一步验证包含GSDMD蛋白70-85核心序列的多肽也具有抗菌活性,发明人进一步人工合成抗菌肽4(AEPDVQRGRSFHFYDA),其氨基酸序列为AEPDVQRGRSFHFYDA(Seq ID No.14),由1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895.03Da。经体外实验验证,抗菌肽4对细菌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包括但不限于大肠杆菌、耻垢分枝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本发明还进一步验证了所述的抗菌肽在抑制细菌繁殖方面的应用。经检测,所述的抗菌肽对于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生长活性,包括但不限于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耻垢分枝杆菌等)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通过在无菌96孔板中加入适量的出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菌,加入不同浓度的抗菌肽,在37°C条件下,150-220rpm振荡培养,检测其在600nm处的吸光值。针对不同的细菌,例如大肠杆菌、耻垢分枝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其最小抑制浓度为0.5 nM-31.25 μM。

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抗菌肽1(FHFYDAMDGQI)、抗菌肽2(AEPDVQRGRSFHFYDAMDGQI)、抗菌肽3(AEPDVQRGRSF)和抗菌肽4(AEPDVQRGRSFHFYDA)对细菌,包括但不限于大肠杆菌、耻垢分枝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生长活性的抑制检测。

本发明的优点是提供了一种来源于人的抗菌肽以及其在抑菌方面的作用。本抗菌肽具有高效的抗菌作用,对细菌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且其分子量小,合成简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例如可用于制备抑制细菌繁殖的药物。

附图说明

图1为GSDMD抑菌区域分析结果。GSDMD抑菌区域分析结果表明氨基酸序列70-80、70-85、80-90以及70-90可以抑制细菌生长。

图2为抗菌肽1(FHFYDAMDGQI)抑制大肠杆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其最小抑制浓度为0.5 nM。

图3为抗菌肽1(FHFYDAMDGQI)抑制耻垢分枝杆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其最小抑制浓度为0.5 nM。

图4为抗菌肽1(FHFYDAMDGQI)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其最小抑制浓度为8 nM。

图5为抗菌肽2(AEPDVQRGRSFHFYDAMDGQI)抑制大肠杆菌活性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其最小抑制浓度为31.25 μM。

图6为抗菌肽2(AEPDVQRGRSFHFYDAMDGQI)抑制耻垢分枝杆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其最小抑制浓度为0.5 nM。

图7为抗菌肽2(AEPDVQRGRSFHFYDAMDGQI)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其最小抑制浓度为0.5 nM。

图8为抗菌肽3(AEPDVQRGRSF)抑制大肠杆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其最小抑制浓度为0.5 nM。

图9为抗菌肽3(AEPDVQRGRSF)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其最小抑制浓度为0.5 nM。

图10为抗菌肽4(AEPDVQRGRSFHFYDA)抑制大肠杆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其最小抑制浓度为0.5 nM。

图11为抗菌肽4(AEPDVQRGRSFHFYDA)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其最小抑制浓度为0.5 nM。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人源抗菌肽的发现

根据文献报道,GSDMD的N端结构域有抑菌的活性但是对人体本身的细胞没有毒性。以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人们并不知道GSDMD的N端具体是哪一段区域会对细菌产生抑制作用。为了找到这一段抑菌区域,我们以GSDMD序列作为模板,构建了不同长度的截短体分别连接在了带有His-sumo标签的pSMT3载体上,并将其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细胞中,涂布于添加37μg/ml抗性涂氯霉素及50μg/ml卡那霉素和终浓度为0.5mM的IPTG的LB培养基固体平板上,放置在37°C培养箱中培养20小时,最终根据平板上菌落的生长状态来判断抑菌区域的范围。

由图1的结果可以分析出,氨基酸序列80-90(抗菌肽1,FHFYDAMDGQI)、70-90(抗菌肽2,AEPDVQRGRSFHFYDAMDGQI)、70-80(抗菌肽3,AEPDVQRGRSF)及70-85(抗菌肽4,AEPDVQRGRSFHFYDA)这四段区域是GSDMD端结构域的抑菌区域。

实施例2:抗菌肽的合成及鉴定

抗菌肽1(FHFYDAMDGQI)、抗菌肽2(AEPDVQRGRSFHFYDAMDGQI)、抗菌肽3(AEPDVQRGRSF)和抗菌肽4(AEPDVQRGRSFHFYDA)由上海强耀公司合成提供,纯度大于90%。

实施例3:抗菌肽抗大肠杆菌活性检测

在无菌96孔板中加入适量的出于对数生长期的大肠杆菌,使其总体积达到200μl,且抗菌肽的终浓度达到500 μM, 125 μM, 31.25 μM, 8 μM, 2 μM, 488 nM, 122 nM, 30 nM, 8 nM, 2 nM, 0.5 nM, 0 nM,在37°C条件下,150-220rpm振荡培养,检测其在600nm处的吸光值。

由图2抗菌肽1(FHFYDAMDGQI)抑制大肠杆菌活性结果可知,其最小抑制浓度为0.5 nM。

由图5抗菌肽2(AEPDVQRGRSFHFYDAMDGQI)抑制大肠杆菌活性结果可知,其最小抑制浓度为31.25 μM。

由图8抗菌肽3(AEPDVQRGRSF)抑制大肠杆菌活性结果表明其最小抑制浓度为0.5 nM。

由图10抗菌肽4(AEPDVQRGRSFHFYDA)抑制大肠杆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其最小抑制浓度为0.5 nM。

实施例4:抗菌肽抗耻垢分枝杆菌活性检测

在无菌96孔板中加入适量的出于对数生长期的耻垢分枝杆菌,使其总体积达到200μl,且抗菌肽的终浓度达到500μM, 125μM, 31.25μM, 8μM, 2μM, 488nM, 122nM, 30nM, 8nM, 2 nM, 0.5 nM, 0 nM,在37°C条件下,150-220rpm振荡培养,检测其在600nm处的吸光值。

由图3抗菌肽1(FHFYDAMDGQI)抑制耻垢分枝杆菌活性结果可知,其最小抑制浓度为0.5 nM。

由图6抗菌肽2(AEPDVQRGRSFHFYDAMDGQI)抑制耻垢分枝杆菌活性结果可知,其最小抑制浓度为0.5 nM。

实施例5:抗菌肽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检测

在无菌96孔板中加入适量的出于对数生长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使其总体积达到200μl,且抗菌肽的终浓度达到500 μM, 125μM, 31.25μM, 8μM, 2μM, 488nM, 122nM, 30 nM, 8 nM, 2nM, 0.5nM, 0nM,在37°C条件下,150-220rpm振荡培养,检测其在600nm处的吸光值。

图4抗菌肽1(FHFYDAMDGQI)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其最小抑制浓度为8 nM。

图7抗菌肽2(AEPDVQRGRSFHFYDAMDGQI)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其最小抑制浓度为0.5 nM。

图9抗菌肽3(AEPDVQRGRSF)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其最小抑制浓度为0.5 nM。

图11抗菌肽4(AEPDVQRGRSFHFYDA)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其最小抑制浓度为0.5 nM。

因此,抗菌肽1对于大肠杆菌、耻垢分枝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其最小抑制浓度为0.5 nM。抗菌肽2对于耻垢分枝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最小抑制浓度为0.5 nM。抗菌肽3和4对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其最小抑制浓度为0.5 nM。因此,抗菌肽1(FHFYDAMDGQI)、抗菌肽2(AEPDVQRGRSFHFYDAMDGQI)、抗菌肽3(AEPDVQRGRSF)和抗菌肽4(AEPDVQRGRSFHFYDA)都可望在治疗细菌性疾病的药物方面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来源于人的天然抗菌肽以及其在抑菌方面的作用。本抗菌肽具有高效的抗菌作用,对细菌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在代替抗生素治疗细菌系疾病方面有很好的前景。

序列表

<110> 复旦大学

<120> 一种来源于GSDMD蛋白的抗菌肽及其应用

<160> 1

<170> PatentIn version 3.3

<210> 1

<211> 484

<212> PRT

<213> Homo sapiens (Human)

<400> 1

MGSAFERVVR RVVQELDHGG EFIPVTSLQS STGFQPYCLV VRKPSSSWFW 50

KPRYKCVNLS IKDILEPDAA EPDVQRGRSF HFYDAMDGQI QGSVELAAPG 100

QAKIAGGAAV SDSSSTSMNV YSLSVDPNTW QTLLHERHLR QPEHKVLQQL 150

RSRGDNVYVV TEVLQTQKEV EVTRTHKREG SGRFSLPGAT CLQGEGQGHL 200

SQKKTVTIPS GSTLAFRVAQ LVIDSDLDVL LFPDKKQRTF QPPATGHKRS 250

TSEGAWPQLP SGLSMMRCLH NFLTDGVPAE GAFTEDFQGL RAEVETISKE 300

LELLDRELCQ LLLEGLEGVL RDQLALRALE EALEQGQSLG PVEPLDGPAG 350

AVLECLVLSS GMLVPELAIP VVYLLGALTM LSETQHKLLA EALESQTLLG 400

PLELVGSLLE QSAPWQERST MSLPPGLLGN SWGEGAPAWV LLDECGLELG 450

EDTPHVCWEP QAQGRMCALY ASLALLSGLS QEPH 484

<210> 2

<211> 12

<212> PRT

<213> 人工

<400> 2

SFHFYDAMDG QI 12

<210> 3

<211> 13

<212> PRT

<213> 人工

<400> 3

RSFHFYDAMD GQI 13

<210> 4

<211> 14

<212> PRT

<213> 人工

<400> 4

GRSFHFYDAM DGQI 14

<210> 5

<211> 15

<212> PRT

<213> 人工

<400> 5

RGRSFHFYDA MDGQI 15

<210> 6

<211> 16

<212> PRT

<213> 人工

<400> 6

QRGRSFHFYD AMDGQI 16

<210> 7

<211> 17

<212> PRT

<213> 人工

<400> 7

VQRGRSFHFY DAMDGQI 17

<210> 8

<211> 18

<212> PRT

<213> 人工

<400> 8

DVQRGRSFHF YDAMDGQI 18

<210> 9

<211> 19

<212> PRT

<213> 人工

<400> 9

PDVQRGRSFH FYDAMDGQI 19

<210> 10

<211> 20

<212> PRT

<213> 人工

<400> 10

EPDVQRGRSF HFYDAMDGQI 20

<210> 11

<211> 11

<212> PRT

<213> 人工

<400> 11

FHFYDAMDGQ I 11

<210> 12

<211> 21

<212> PRT

<213> 人工

<400> 12

AEPDVQRGRS FHFYDAMDGQ I 21

<210> 13

<211> 11

<212> PRT

<213> 人工

<400> 13

AEPDVQRGRS F 11

<210> 14

<211> 16

<212> PRT

<213> 人工

<400> 14

AEPDVQRGRS FHFYDA 16

一种来源于GSDMD蛋白的抗菌肽及其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一种来源于GSDMD蛋白的抗菌肽及其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一种来源于GSDMD蛋白的抗菌肽及其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来源于GSDMD蛋白的抗菌肽及其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来源于GSDMD蛋白的抗菌肽及其应用.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603544.0 (22)申请日 2017.07.23 (71)申请人 复旦大学 地址 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72)发明人 李继喜匡思运郑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代理人 陆飞陆尤 (51)Int.Cl. C07K 14/47(2006.01) A61K 38/17(2006.01) A61P 31/0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来源于GSDMD蛋白的抗菌肽及其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生。

2、物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来源 于GSDMD蛋白的抗菌肽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 抗菌肽, 其为人源GSDMD蛋白序列M-N位的多肽, 或该多肽序列中除FHFYDAMDGQI序列外的其他氨 基酸进行各种取代、 添加和/或缺失氨基酸后具 有至少90%以上同源性的衍生多肽; 其中, M选自 60-80间的整数, N选自为90-110间的整数。 本发 明公开的抗菌肽具有高效的抗菌作用, 对各类细 菌, 包括但不限于革兰氏阴性菌 (大肠杆菌、 耻垢 分枝杆菌) 、 革兰氏阳性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具 有很强的抗菌活性, 且其分子量小, 合成简单, 具 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序。

3、列表3页 附图6页 CN 107312080 A 2017.11.03 CN 107312080 A 1.一种抗菌肽, 其特征在于, 为人源GSDMD蛋白序列M-N位的多肽,或该M-N位多肽序列 中除FHFYDAMDGQI序列外的其他氨基酸进行各种取代、 添加和/或缺失氨基酸后具有至少 90%以上同源性的衍生多肽; 其中, M选自60-80间的整数, N选自为90-110间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肽, 其特征在于, 为人源GSDMD蛋白序列M-N位的多肽, 或 该M-N位多肽序列中除FHFYDAMDGQI序列外的其他氨基酸进行各种取代、 添加和/或缺失氨 基酸后具有至少95%以上。

4、同源性的衍生多肽; 其中, M选自70-80间的整数, N选自为90-100间 的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肽, 其特征在于, 为人源GSDMD蛋白序列M-N位的多肽, 或 该多肽序列中除FHFYDAMDGQI序列外的其他氨基酸进行各种取代、 添加和/或缺失氨基酸后 具有至少99%以上同源性的衍生多肽; 其中, M选自70-80间的整数, N选自为90-100间的整 数。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抗菌肽, 其特征在于, 为人源GSDMD蛋白序列M-N位的 多肽中除FHFYDAMDGQI序列外进行各种取代、 添加和/或缺失不超过3个氨基酸后的衍生多 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

5、述的抗菌肽, 其特征在于, 为人源GSDMD蛋白序列M-N位的多肽中除 FHFYDAMDGQI序列外进行各种取代、 添加和/或缺失不超过2个氨基酸后的衍生多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菌肽, 其特征在于, 为人源GSDMD蛋白序列M-N位的多肽中除 FHFYDAMDGQI序列外进行取代、 添加和/或缺失1个氨基酸后的衍生多肽。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肽, 其特征在于, 为人源GSDMD蛋白序列M-N位的多肽, 其 中, M为 80, N为90-100间的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肽, 其特征在于, 为人源GSDMD蛋白序列M-N位的多肽, 其 中, M为70-80间的整数。

6、, N为90。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肽, 其特征在于, 为人源GSDMD蛋白序列80-90位的多肽, 其序列为Seq ID No.11。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肽, 其特征在于, 为人源GSDMD蛋白序列70-90位的多 肽, 其序列为Seq ID No.12。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肽, 其特征在于, 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 Seq ID No.10任一项所示。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肽, 其特征在于, 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3或Seq ID No.14所示。 13.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抗菌肽在抑制细菌繁殖方面的应用。。

7、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或革兰氏阳 性菌。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细菌为大肠杆菌、 耻垢分枝杆菌 或金黄色葡萄球菌。 16.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抗菌肽在制备用于抑制细菌繁殖的药物中的应用。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7312080 A 2 一种来源于GSDMD蛋白的抗菌肽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来源于GSDMD蛋白的抗菌肽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抗生素虽然在治疗细菌性感染疾病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近年来, 由 于抗生素的滥用, 。

8、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对传统的抗生素产生了耐受性, 这对于人类的健康产 生了很大的威胁。 所以, 研发一种新型的抗菌药物是十分必要的。 0003 抗菌肽 (Antinicrobial peptides, AMPs) 原指昆虫体内经诱导而产生的一类具 有抗菌活性的多肽物质, 对细菌, 真菌和病毒均有极强的杀灭能力, 是生物免疫防御系统里 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传统抗生素相比, 抗菌肽分子量小、 热稳定性好、 水溶性好、 抗菌谱广、 不易诱发细菌产生耐药性。 0004 目前研究认为抗菌肽可能主要是通过这种机制杀伤肿瘤细胞和微生物: 胞膜攻 击作用: 大多数抗菌肽最基本的作用机制是破坏肿瘤细胞或细菌质膜结构。

9、,引起胞内水溶 性物质大量渗出,从而最终导致肿瘤细胞和细菌的死亡,而抗菌肽分子的结构特征是保证 上述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 0005 细胞炎性坏死或细胞焦亡是机体在感知病原微生物浸染后启动的免疫防御反应, 在拮抗和清除病原感染以及内源危险信号中发挥重要作用。 细胞焦亡本质上一种程序性细 胞坏死: 细胞膜形成孔洞, 细胞逐渐膨胀至细胞膜破裂, 最终导致大量细胞内容物释放, 激 活强烈的炎症反应。 过度的细胞焦亡会诱发多种自身炎症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最近有研 究显示艾滋病的发生也和细胞焦亡有关。 细胞焦亡被认为由两种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 白水解酶(caspase)介导, 包括caspase-。

10、1和caspase-4/5/11。 Caspase-1由一个被称为炎症 小体(Inflammasome)的复合物在感知病原信号后激活, 是细胞质天然免疫最为重要的通路 之一。 在最新的研究中, gasdermin D (GSDMD) 蛋白是炎性蛋白酶Caspase的共有底物。 0006 GSDMD属于gasdermin蛋白家族, 该家族还包括GSDMA, GSDMB, GSDMC, GSDME (DFNA5) , DFNB59等。 GSDMD蛋白的N端大都可以引发细胞焦亡, 在没有感染的情况下它们也 是通过N端和C端的自抑制作用保持无活性状态。 GSDMD在被炎性caspase切割后释放出来的。

11、 的N端结构域其自身就足以引发细胞焦亡; 在通常情况下, N端和C端结构域很强地相互作 用, 使得GSDMD处于无活性的自抑制状态。 在细胞中表达基因工程改造的GSDMD(在两个结构 域中间插入其它蛋白酶位点), 可以使细胞在其它蛋白酶刺激下发生焦亡, 甚至可以将细胞 凋亡转化为焦亡。 这些结果都证明GSDMD的N端结构域具有诱发细胞焦亡的活性。 0007 此外, gasdermin家族中人的GSDME (DFNA5) 和小鼠Gsdma3的提前终止突变(翻译出 可以诱发细胞焦亡的片断)分别导致人类非综合征性耳聋(Non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和小鼠脱毛以及皮肤。

12、发炎等疾病, 预示这些疾病都是由gasdermin蛋白引发非 正常细胞焦亡所导致。 这就为多种自身炎症性疾病和内毒素诱导的败血症提供了一个全新 的药物靶点, 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型抗菌机制来对抗细菌的耐药性。 说明书 1/6 页 3 CN 107312080 A 3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抗生素的不足之处, 提供一种来自人源GSDMD蛋白的 抗菌肽, 同时提供了该抗菌肽的氨基酸序列、 其抗菌活性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0009 本发明所述的抗菌肽, 其为人源GSDMD蛋白(Seq ID No.1所示)序列M-N位的多肽, 或该M-N位多肽序列中除FHFYDAMDGQI序列。

13、外的其他氨基酸进行各种取代、 添加和/或缺失 氨基酸后具有至少90%以上同源性的衍生多肽; 其中, M选自60-80间的整数, N选自为90-110 间的整数。 0010 优选的, 本发明所述的抗菌肽, 其为人源GSDMD蛋白(Seq ID No.1)序列M-N位的多 肽或该M-N位多肽序列中除FHFYDAMDGQI序列外的其他氨基酸进行各种取代、 添加和/或缺 失氨基酸后具有至少95%以上同源性的衍生多肽; 其中, M选自70-80间的整数, N选自为90- 100间的整数。 0011 优选的, 本发明所述的抗菌肽, 其为人源GSDMD蛋白序列M-N位的多肽或该多肽序 列中除FHFYDAMD。

14、GQI序列外的其他氨基酸进行各种取代、 添加和/或缺失氨基酸后具有至少 99%以上同源性的衍生多肽; 其中, M选自70-80间的整数, N选自为90-100间的整数。 0012 本发明涉及人源GSDMD蛋白(Seq ID No.1)序列M-N位的多肽中, 除FHFYDAMDGQI序 列外的其他氨基酸进行各种取代、 添加和/或缺失氨基酸后具有至少90%以上同源性的衍生 多肽, 优选包含取代、 缺失和/或插入不超过3个氨基酸的人工变体, 更优选不超过2个氨基 酸的突变体, 最优选仅为1个位置氨基酸的突变。 保守取代的实例是在以下组之内: 碱性氨 基酸组 (精氨酸、 赖氨酸和组氨酸) 、 酸性氨基。

15、酸组 (谷氨酸和天冬氨酸) 、 极性氨基酸组 (谷 氨酰胺和天冬酰胺) 、 疏水氨基酸组 (亮氨酸、 异亮氨酸和缬氨酸) 、 芳族氨基酸组 (苯丙氨 酸、 色氨酸和酪氨酸) 和小氨基酸组 (甘氨酸、 丙氨酸、 丝氨酸、 苏氨酸和甲硫氨酸) 。 通常不 改变比活性的氨基酸取代是本领域已知的, 并且由例如. Neurath和R. L. Hill, 1979, 于The Proteins,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中描述。 最普遍发生的交换是 Ala/Ser、 Val/ Ile、 Asp/Glu、 Thr/Ser、 Ala/Gly、 Ala/Thr、 Ser/Asn、 Al。

16、a/Val、 Ser/Gly、 Tyr/Phe、 Ala/Pro、 Lys/Arg、 Asp/Asn、 Leu/Ile、 Leu/Val、 Ala/Glu 和 Asp/Gly等。 0013 更优选的, 本发明所述的抗菌肽, 其为人源GSDMD蛋白(Seq ID No.1)序列M-N位的 多肽, 其中M为 80, N选自为90-100间的整数。 0014 更优选的, 本发明所述的抗菌肽, 其为人源GSDMD蛋白(Seq ID No.1)序列M-N位的 多肽, 其中M选自70-80间的整数, N为90。 0015 更优选的, 本发明所述的抗菌肽, 其为人源GSDMD蛋白(Seq ID No.1)序。

17、列80-90位 的多肽, 所述的抗菌肽序列为FHFYDAMDGQI。 0016 更优选的, 本发明所述的抗菌肽, 其为人源GSDMD蛋白(Seq ID No.1)序列70-90位 的多肽, 所述的抗菌肽序列为AEPDVQRGRSFHFYDAMDGQI。 0017 本发明优选的抗菌肽还包括下列多肽: SFHFYDAMDGQI (Seq ID No.2) ; RSFHFYDAMDGQI (Seq ID No.3) ; GRSFHFYDAMDGQI (Seq ID No.4) ; RGRSFHFYDAMDGQI (Seq ID No.5) ; 说明书 2/6 页 4 CN 107312080 A 4。

18、 QRGRSFHFYDAMDGQI (Seq ID No.6) ; VQRGRSFHFYDAMDGQI (Seq ID No.7) ; DVQRGRSFHFYDAMDGQI (Seq ID No.8) ; PDVQRGRSFHFYDAMDGQI (Seq ID No.9) ; EPDVQRGRSFHFYDAMDGQI (Seq ID No.10) 。 0018 根据文献报道, GSDMD的N端结构域有抑菌的活性但是对人体本身的细胞没有毒 性。 以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 人们并不知道GSDMD的N端具体是哪一段区域会对细菌产生抑 制作用。 为了找到这一段抑菌区域, 我们以GSDMD序列作为模板, 。

19、构建了不同长度的截短体 分别连接在了带有His-sumo标签的pSMT3载体上, 并将其转化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 细胞中, 涂布于添加37 g/ml抗性涂氯霉素及50 g/ml卡那霉素和终浓度为0.5mM的 IPTG的LB培养基固体平板上, 放置在37 C培养箱中培养20小时, 最终根据平板上菌落的生 长状态来判断抑菌区域的范围。 0019 根据图1结果显示, 全长的GSDMD蛋白没有抑菌效果, GSDMD蛋白序列90-185、 185- 275、 1-64+94-295也均没有抑菌效果。 0020 相反的, GSDMD蛋白序列1-90、 70-205、 70-90、。

20、 70-85、 70-80、 80-90均显示具有抑菌 效果。 0021 因此, 通过不断摸索, 发明人意外发现人源GSDMD蛋白氨基酸序列80-90 (抗菌肽1, FHFYDAMDGQI) 是GSDMD端结构域的核心抑菌区域。 经人工合成的抗菌肽1由11个氨基酸组 成, 氨基酸序列为FHFYDAMDGQI (Seq ID No.11) , 分子量为1343.48Da, 等电点为4.20。 经体 外实验验证, 抗菌肽1 (FHFYDAMDGQI) 对细菌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 包括但不限于大肠杆菌、 耻垢分枝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0022 经进一步验证, 其他包含抗菌肽1 (FHFYDAM。

21、DGQI) 的短肽也均具有抗菌活性, 例如 图1显示GSDMD蛋白序列70-90具有抗菌活性。 发明人经人工合成含抗菌肽1 (FHFYDAMDGQI) 序列的抗菌肽2, 其氨基酸序列为AEPDVQRGRSFHFYDAMDGQI (Seq ID No.12) , 由21个氨基酸 组成, 分子量为2439.64Da, 等电点为4.66。 经体外实验验证, 抗菌肽2对细菌具有很强的抗 菌活性, 包括但不限于大肠杆菌、 耻垢分枝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0023 为进一步验证包含GSDMD蛋白70-80核心序列的多肽也具有抗菌活性, 发明人进一 步人工合成抗菌肽3 (AEPDVQRGRSF) , 其。

22、氨基酸序列为AEPDVQRGRSF (Seq ID No.13) , 由11个 氨基酸组成, 分子量为1398.51Da。 经体外实验验证, 抗菌肽3对细菌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 包括但不限于大肠杆菌、 耻垢分枝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0024 为进一步验证包含GSDMD蛋白70-85核心序列的多肽也具有抗菌活性, 发明人进一 步人工合成抗菌肽4 (AEPDVQRGRSFHFYDA) , 其氨基酸序列为AEPDVQRGRSFHFYDA (Seq ID No.14) , 由16个氨基酸组成, 分子量为1895.03Da。 经体外实验验证, 抗菌肽4对细菌具有很 强的抗菌活性, 包括但不限于大肠。

23、杆菌、 耻垢分枝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0025 本发明还进一步验证了所述的抗菌肽在抑制细菌繁殖方面的应用。 经检测, 所述 的抗菌肽对于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生长活性, 包括但不限于革兰氏阴性菌 (大肠杆菌、 耻垢 分枝杆菌等) 和革兰氏阳性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 通过在无菌96孔板中加入适量的出于 对数生长期的细菌, 加入不同浓度的抗菌肽, 在37 C条件下, 150-220rpm振荡培养, 检测其 在600nm处的吸光值。 针对不同的细菌, 例如大肠杆菌、 耻垢分枝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 说明书 3/6 页 5 CN 107312080 A 5 等, 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其最小。

24、抑制浓度为0.5 nM-31.25 M。 0026 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中, 本发明提供了抗菌肽1 (FHFYDAMDGQI) 、 抗菌肽2 (AEPDVQRGRSFHFYDAMDGQI) 、 抗菌肽3 (AEPDVQRGRSF) 和抗菌肽4 (AEPDVQRGRSFHFYDA) 对细 菌, 包括但不限于大肠杆菌、 耻垢分枝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生长活性的抑制检测。 0027 本发明的优点是提供了一种来源于人的抗菌肽以及其在抑菌方面的作用。 本抗菌 肽具有高效的抗菌作用, 对细菌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 且其分子量小, 合成简单, 具有较好 的应用价值, 例如可用于制备抑制细菌繁殖的药物。 附图。

25、说明 0028 图1为GSDMD抑菌区域分析结果。 GSDMD抑菌区域分析结果表明氨基酸序列70-80、 70-85、 80-90以及70-90可以抑制细菌生长。 0029 图2为抗菌肽1 (FHFYDAMDGQI) 抑制大肠杆菌活性分析结果, 表明其最小抑制浓度 为0.5 nM。 0030 图3为抗菌肽1 (FHFYDAMDGQI) 抑制耻垢分枝杆菌活性分析结果, 表明其最小抑制 浓度为0.5 nM。 0031 图4为抗菌肽1 (FHFYDAMDGQI) 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实验。 结果表明其最小抑 制浓度为8 nM。 0032 图5为抗菌肽2 (AEPDVQRGRSFHFYDAMDGQI。

26、) 抑制大肠杆菌活性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 其最小抑制浓度为31.25 M。 0033 图6为抗菌肽2 (AEPDVQRGRSFHFYDAMDGQI) 抑制耻垢分枝杆菌活性分析结果, 表明 其最小抑制浓度为0.5 nM。 0034 图7为抗菌肽2 (AEPDVQRGRSFHFYDAMDGQI) 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实验。 结果表 明其最小抑制浓度为0.5 nM。 0035 图8为抗菌肽3 (AEPDVQRGRSF) 抑制大肠杆菌活性实验。 结果表明其最小抑制浓度 为0.5 nM。 0036 图9为抗菌肽3 (AEPDVQRGRSF) 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实验。 结果表明其最小抑 制浓度为0.。

27、5 nM。 0037 图10为抗菌肽4 (AEPDVQRGRSFHFYDA) 抑制大肠杆菌活性实验。 结果表明其最小抑 制浓度为0.5 nM。 0038 图11为抗菌肽4 (AEPDVQRGRSFHFYDA) 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实验。 结果表明其 最小抑制浓度为0.5 nM。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实施例1: 人源抗菌肽的发现 根据文献报道, GSDMD的N端结构域有抑菌的活性但是对人体本身的细胞没有毒性。 以 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 人们并不知道GSDMD的N端具体是哪一段区域会对细菌产生抑制作 用。 为了找到这一段抑菌区域, 我们以GSDMD序列作为模板, 构建了不同长度的截短体分别 。

28、连接在了带有His-sumo标签的pSMT3载体上, 并将其转化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 细 胞中, 涂布于添加37 g/ml抗性涂氯霉素及50 g/ml卡那霉素和终浓度为0.5mM的IPTG的LB 说明书 4/6 页 6 CN 107312080 A 6 培养基固体平板上, 放置在37 C培养箱中培养20小时, 最终根据平板上菌落的生长状态来 判断抑菌区域的范围。 0040 由图1的结果可以分析出, 氨基酸序列80-90 (抗菌肽1, FHFYDAMDGQI) 、 70-90 (抗菌 肽2, AEPDVQRGRSFHFYDAMDGQI) 、 70-80 (抗菌肽3, A。

29、EPDVQRGRSF) 及70-85 (抗菌肽4, AEPDVQRGRSFHFYDA) 这四段区域是GSDMD端结构域的抑菌区域。 0041 实施例2: 抗菌肽的合成及鉴定 抗菌肽1 (FHFYDAMDGQI) 、 抗菌肽2 (AEPDVQRGRSFHFYDAMDGQI) 、 抗菌肽3 (AEPDVQRGRSF) 和抗菌肽4 (AEPDVQRGRSFHFYDA) 由上海强耀公司合成提供, 纯度大于90%。 0042 实施例3: 抗菌肽抗大肠杆菌活性检测 在无菌96孔板中加入适量的出于对数生长期的大肠杆菌, 使其总体积达到200 l, 且抗 菌肽的终浓度达到500 M, 125 M, 31.25。

30、 M, 8 M, 2 M, 488 nM, 122 nM, 30 nM, 8 nM, 2 nM, 0.5 nM, 0 nM, 在37 C条件下, 150-220rpm振荡培养, 检测其在600nm处的吸 光值。 0043 由图2抗菌肽1 (FHFYDAMDGQI) 抑制大肠杆菌活性结果可知, 其最小抑制浓度为0.5 nM。 0044 由图5抗菌肽2 (AEPDVQRGRSFHFYDAMDGQI) 抑制大肠杆菌活性结果可知, 其最小抑 制浓度为31.25 M。 0045 由图8抗菌肽3 (AEPDVQRGRSF) 抑制大肠杆菌活性结果表明其最小抑制浓度为0.5 nM。 0046 由图10抗菌肽4。

31、 (AEPDVQRGRSFHFYDA) 抑制大肠杆菌活性实验。 结果表明其最小抑 制浓度为0.5 nM。 0047 实施例4: 抗菌肽抗耻垢分枝杆菌活性检测 在无菌96孔板中加入适量的出于对数生长期的耻垢分枝杆菌, 使其总体积达到200 l, 且抗菌肽的终浓度达到500 M, 125 M, 31.25 M, 8 M, 2 M, 488nM, 122nM, 30nM, 8nM, 2 nM, 0.5 nM, 0 nM, 在37 C条件下, 150-220rpm振荡培养, 检测其在600nm处的吸光值。 0048 由图3抗菌肽1 (FHFYDAMDGQI) 抑制耻垢分枝杆菌活性结果可知, 其最小抑制。

32、浓度 为0.5 nM。 0049 由图6抗菌肽2 (AEPDVQRGRSFHFYDAMDGQI) 抑制耻垢分枝杆菌活性结果可知, 其最 小抑制浓度为0.5 nM。 0050 实施例5: 抗菌肽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检测 在无菌96孔板中加入适量的出于对数生长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使其总体积达到200 l, 且抗菌肽的终浓度达到500 M, 125 M, 31.25 M, 8 M, 2 M, 488nM, 122nM, 30 nM, 8 nM, 2nM, 0.5nM, 0nM, 在37 C条件下, 150-220rpm振荡培养, 检测其在600nm处的吸光 值。 0051 图4抗菌肽1 (FHFY。

33、DAMDGQI) 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实验。 结果表明其最小抑制 浓度为8 nM。 0052 图7抗菌肽2 (AEPDVQRGRSFHFYDAMDGQI) 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实验。 结果表明 其最小抑制浓度为0.5 nM。 0053 图9抗菌肽3 (AEPDVQRGRSF) 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实验。 结果表明其最小抑制 说明书 5/6 页 7 CN 107312080 A 7 浓度为0.5 nM。 0054 图11抗菌肽4 (AEPDVQRGRSFHFYDA) 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实验。 结果表明其最 小抑制浓度为0.5 nM。 0055 因此, 抗菌肽1对于大肠杆菌、 耻垢分枝杆。

34、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 用, 且其最小抑制浓度为0.5 nM。 抗菌肽2对于耻垢分枝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 制作用, 最小抑制浓度为0.5 nM。 抗菌肽3和4对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较好的 抑制作用, 且其最小抑制浓度为0 .5 nM。 因此, 抗菌肽1 (FHFYDAMDGQI) 、 抗菌肽2 (AEPDVQRGRSFHFYDAMDGQI) 、 抗菌肽3 (AEPDVQRGRSF) 和抗菌肽4 (AEPDVQRGRSFHFYDA) 都可望 在治疗细菌性疾病的药物方面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0056 综上所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来源于人的天然抗菌肽以及其在抑菌方面的。

35、作用。 本抗菌肽具有高效的抗菌作用, 对细菌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 在代替抗生素治疗细菌系疾 病方面有很好的前景。 说明书 6/6 页 8 CN 107312080 A 8 序列表 复旦大学 一种来源于GSDMD蛋白的抗菌肽及其应用 1 PatentIn version 3.3 1 484 PRT Homo sapiens (Human) 1 MGSAFERVVR RVVQELDHGG EFIPVTSLQS STGFQPYCLV VRKPSSSWFW 50 KPRYKCVNLS IKDILEPDAA EPDVQRGRSF HFYDAMDGQI QGSVELAAPG 100 QAKIAGGAAV 。

36、SDSSSTSMNV YSLSVDPNTW QTLLHERHLR QPEHKVLQQL 150 RSRGDNVYVV TEVLQTQKEV EVTRTHKREG SGRFSLPGAT CLQGEGQGHL 200 SQKKTVTIPS GSTLAFRVAQ LVIDSDLDVL LFPDKKQRTF QPPATGHKRS 250 TSEGAWPQLP SGLSMMRCLH NFLTDGVPAE GAFTEDFQGL RAEVETISKE 300 LELLDRELCQ LLLEGLEGVL RDQLALRALE EALEQGQSLG PVEPLDGPAG 350 AVLECLVLSS GMLVP。

37、ELAIP VVYLLGALTM LSETQHKLLA EALESQTLLG 400 PLELVGSLLE QSAPWQERST MSLPPGLLGN SWGEGAPAWV LLDECGLELG 450 EDTPHVCWEP QAQGRMCALY ASLALLSGLS QEPH 484 2 12 PRT 人工 2 SFHFYDAMDG QI 12 3 13 PRT 人工 3 RSFHFYDAMD GQI 13 4 14 PRT 人工 4 GRSFHFYDAM DGQI 14 序列表 1/3 页 9 CN 107312080 A 9 5 15 PRT 人工 5 RGRSFHFYDA MDGQI 。

38、15 6 16 PRT 人工 6 QRGRSFHFYD AMDGQI 16 7 17 PRT 人工 7 VQRGRSFHFY DAMDGQI 17 8 18 PRT 人工 8 DVQRGRSFHF YDAMDGQI 18 9 19 PRT 人工 9 PDVQRGRSFH FYDAMDGQI 19 10 20 PRT 人工 10 EPDVQRGRSF HFYDAMDGQI 20 11 11 PRT 序列表 2/3 页 10 CN 107312080 A 10 人工 11 FHFYDAMDGQ I 11 12 21 PRT 人工 12 AEPDVQRGRS FHFYDAMDGQ I 21 13 1。

39、1 PRT 人工 13 AEPDVQRGRS F 11 14 16 PRT 人工 14 AEPDVQRGRS FHFYDA 16 序列表 3/3 页 11 CN 107312080 A 11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6 页 12 CN 107312080 A 12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6 页 13 CN 107312080 A 13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3/6 页 14 CN 107312080 A 14 图7 图8 说明书附图 4/6 页 15 CN 107312080 A 15 图9 图10 说明书附图 5/6 页 16 CN 107312080 A 16 图11 说明书附图 6/6 页 17 CN 107312080 A 1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