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TE230M电力无线通信的流量模型及实现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量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的LTE230M电力无线通信的流量模
型及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前期物理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在无线宽带通信系统部分,基本是采用的租用
GPRS/CDMA无线公网的形式,无线公网主要由位于电力公司的配用电管理系统、电网
公网互联接口、公网平台、数据采集终端组成。数据采集终端将配用电信息按协议封装
后通过内置的公网无线模块传送至运营商的无线网络,然后通过公网运营商与电力公司
的互联接口,将数据传送至配用电管理系统,实现配用电信息和配用电管理中心系统的
通信连接。同时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及可靠性,针对无线公网与电网的
接口做了接口安全加强处理;以人口分布为导向,基于GPRS/CDMA开展有图像传输业
务。
在GPRS/CDMA网络中,业务多基于无线承载类型,如AMR、CS12.2k、CS64K、
PS64K、PS128K和PS384K等来划分业务;也有一些统计模型是按照业务类型,如CS
域进行语音、视频通话,PS域HTTP、WAP、FTP下载等来划分业务,根据业务划分结
果建立GPRS/CDMA业务模型,并在业务模型的基础上,定义相应的网络性能指标参数
作为模型的影响因子,通过影响因子的取值,来估算网络的流量。
在流量特点上,GPRS/CDMA公网的信息传输下行居多,以语音业务为主且业务随
机突发性强,用户终端随机移动,系统带宽资源充足,这些都与电力无线网的部署需求
不符。智能电网建设要求通信网络的部署符合“低成本、广覆盖”的建设原则,电网中
终端是固定的,但分散、点多面广、运行环境差,用电需求差异明显;电网信息以数据
业务为主且业务分布的地理差异明显,信息传输上行居多,即使是偏远地区的用电信息,
也要求能及时准确送达;电力行业授权频点有限;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要求高。
在行业服务方面,GPRS/CDMA以公网业务优先,只为电网业务提供“尽力而为”
的服务,不做质量保证,用户也无法进行在线设备管理。公网传输环节多,数据延迟大
(1~5s,有时达到10s),不能满足高实时性要求。在业务质量、数据安全性、可靠性
方面得不到保证;公网建设以人口分布为导向,难以满足处于偏远地区电力设备的通信
需求;长期的信道租赁费也是一个不小的开支。
由上述分析可见,GPRS/CDMA无线公网并不能很好的满足电力无线宽带通信的需
求,对应的业务模型及流量预算在LTE230M电力无线宽带通信中并不适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LTE230M电力无线通信的流量模型及实现
方法,该模型基于在现有物理电网的基础上,引进先进的4G技术LTE,将电力系统专
用的230MHz频段的离散授权频点聚合,实现电力无线通信离散窄带的宽带传输,行业
授权频点专用,系统可靠性提高;“终端—基站—核心网—主站”的全IP化组网结构,
使得各式固定的电力终端的在线管理、或是后续电网容量的快速扩展成为可能。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LTE230M电力无线通信的流量模型,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流
量模型包括依次连接的电网环节解析模块S1、权重系数确定模块S2和流量计算模块S3。
其中,所述电网环节解析模块S1用于确定数据源的电网环节或目标终端的电网环
节。
其中,所述权重系数确定模块S2,用于确定数据的传输方向、各个传输方向上数
据占所述流量的比重和电网各个环节传输的数据量占其流量的比重。
其中,所述流量计算模块S3用于确定LTE230M电力无线通信传输的流量。
其中,所述电网环节包括发环节、输环节、变环节、配环节、用环节和调环节。
本发明基于另一目的提供的一种LTE230M电力无线通信的流量模型及实现方法,
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电网环节解析模块S1在电网系统的主站侧,将数据包解析得到的数据源的IP
地址或目标终端的IP地址,与IP地址库比对,并确定数据源的电网环节或目标终端的
电网环节;
(2)权重系数确定模块S2根据数据的源或目标终端确定数据传输方向、各个传输
方向上数据占所述流量的比重和电网各个环节传输的数据量占其流量的比重;
(3)流量计算模块S3在电网系统的主站侧,根据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数
据,并依据流量计算公式,确定LTE230M电力无线通信传输的流量。
其中,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
S201:主站前置机根据接收或发送数据的源或目标终端,由接收或发送确定数据传
输方向,并依次判定电网环节解析模块S1确定的电网环节;
S202:根据步骤(S201)中电网环节数据传输方向,判断传输数据的终端是否来源
于所述电网环节中的用电环节,并为用电信息采集业务的数据传输;
S203:若所述数据传输来源于用电信息采集业务,则分别统计用电信息采集方式的
字节数,计算流量统计时间段内主站前置机接收或发送的电网总字节数,以确定所述用
电信息采集方式的每一种方式占流量的权重;
S204:若所述数据传输来源不属于用电信息采集业务,则分别统计电网环节对应的
字节数,并计算流量统计时间段内主站前置机接收或发送的电网总字节数,以确定所述
电网环节的每一个环节占流量的权重;
S205:根据步骤(S201)中电网环节数据传输方向,判断传输数据的终端是否来源
于所述电网环节中的配电环节,为配电自动化业务的数据传输;
S206:若所述数据传输来源于配电自动化业务,则分别统计FTU、DTU、TTU所对应
的传输字节数,计算流量统计时间段内主站前置机接收或发送的电网总字节数,以确定
所述FTU、DTU、TTU各自占所述流量权重;
S207:若所述数据传输的来源不属于配电自动化业务,则分别统计所述环节对应的
字节数,并计算流量统计时间段内主站前置机接收或发送的电网总字节数,以确定所述
环节的每一个环节占所述流量的权重;
S208:计算数据所述传输方向占所述流量的比重;根据步骤(S203)、步骤(S204)、
步骤(S206)和步骤(S207)所确定的各所述环节权重,更新确定LTE230M系统流量模
型中各环节的权重系数。
其中,步骤(3)计算LTE230M电力无线宽带通信的流量包括如下步骤:
在流量统计时间段Ts内,各终端上报/接收的字节数以RBN来表示;占据所述
LTE230M系统流量的权重以W来表示;θj表示在时间段Ts内各所述环节是否有流量发
生即是否有信息传输流通过,θj=0代表未发生,θj=1代表发生;表示数据传输的所
述方向占所述流量的比重;i代表数据的传输方向,i=0代表上行,i=1代表下行;N表
示所述LTE230M系统实际占用的所述子带的数目;则所述LTE230M系统在时间段Ts内
的平均流量F可以表示为:
其中,j的取值1~6,依次对应所述电网环节的发环节、输环节、变环节、配
环节、用环节和调环节,θj∈{0,1};
N的取值1~40,对应230MHz频段内系统所占用的所述子带的数目,1代表单
子带,40代表全子带,其它数值则代表多子带。
其中,步骤(S202)用电环节用电信息采集的方式包括:
a)定时自动采集;
按采集任务设定的时间间隔自动采集终端数据,自动采集时间、间隔、内容、对
象可设置;
b)随机召测;
根据实际工程,随时人工召测数据;
c)主动上报;
将重要事件上报主站,或定时发送任务设置将数据定时上报主站。
其中,计算平均流量F时,当j=5时即用电环节,如果数据传输来源于用电信息
采集业务,流量计算做如下修正:
其中,k的取值1~3,依次对应所述用电环节信息采集方式的定时自动采集、随机
召测和主动上报。
其中,步骤(S206)中若数据来源于配电环节的配电自动化业务,则传输的数据根
据电网规约,可按FTU、DTU及TTU来分类统计;每类数据占用一定的字节数,在
LTE230M流量中占据一定的权重:
式中,l4∈{FTU,DTU,TTU},依次对应FTU、DTU及TTU的传输。
与现有技术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模型基于在现有物理电网的基础上,引进先进的4G技术LTE,将电力系
统专用的230MHz频段的离散授权频点聚合,实现电力无线通信离散窄带的宽带传输,
行业授权频点专用,系统可靠性提高;“终端-基站-核心网-主站”的全IP化组网结
构,使得各式固定的电力终端的在线管理、或是后续电网容量的快速扩展成为可能。
本发明中230MHz频段的先天覆盖优势,使得系统完全满足偏远地区的电力设备覆
盖需求。TDD模式的上下行业务时隙可再行分配,能结合电力业务上行数据居多的实
际。在这些技术基础上,结合LTE230M电力无线通信的业务特点,设计一种适用于
LTE230M电力无线宽带通信的流量模型,对于LTE230M电力无线宽带通信系统的规划
及部署有指导作用。
本发明设计一种适用于LTE230M电力无线宽带通信的流量模型,模型的结构简单,
充分考虑到电网中上下行数据传输并发、上行数据传输居多的特性,结合电网终端固定、
数据传输周期固定的特点,通过计算一定传输周期内电网的平均流量,规范指导LTE230M
电力无线通信系统网络的部署和规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流量模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LTE230M电力无线宽带通信的流量模型的权重系数计算
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智能电网的建设涵盖“发、输、变、配、用、调”六个环节,数据在各个环节传输,
形成“电力流、业务流、信息流”的有效传递,构成流量模型的数据源;数据传输分为
上行和下行两个方向,所有传输的数据在主站侧均有记录。
无论是电网所述环节之一,还是数据传输所述方向的其中之一,都在电网所述流量
中占据一定的权重;根据所述LTE230M系统全IP扁平化组网的结构,依据电力系统信
息通信传输规约,电网中传输的数据依据TCP协议,以Byte(字节)为单位。电力系
统230MHz实际授权频段为40个离散的频点,每一频点对应的频带带宽为25kHz,即
所谓子带,虽然智能电网目前的主要业务需求是用电信息采集、配网自动化和应急检修
可视化,单子带即可满足要求,不过随着后续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深入全面发展,视频
传输的功能需求将会逐步完善,多子带甚至全子带的信息传输均有可能。
基于上述分析,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的LTE230M电力无线通信的流量模型,如图
1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电网环节解析模块S1、权重系数确定模块S2以及流量计算模
块S3。电网环节解析模块S1在电网系统的主站侧,通过主站前置机实现,依据数据包
解析所得的数据源或目标终端的IP地址,与IP地址库比对,最终确定数据源或目标终
端所述的电网环节。权重系数确定模块S2,需确定数据的传输方向,各个传输方向上
数据占所述流量的比重,以及电网各个环节所传输的数据量占所述流量的比重。流量计
算模块S3在电网系统的主站侧实现,根据上述两个模块确定的数据传输方向、源或目
标电网环节,以及各自所占流量权重,依据流量计算公式,最终计算确定LTE230M电
力无线通信传输的流量。
对应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的LTE230M电力无线通信的流量模型及实现方法,包
括如下步骤:
(1)电网环节解析模块S1在电网系统的主站侧,将数据包解析得到的数据源的IP
地址或目标终端的IP地址,与IP地址库比对,并确定数据源的电网环节或目标终端的
电网环节;
(2)权重系数确定模块S2根据数据的源或目标终端确定数据传输方向、各个传输
方向上数据占所述流量的比重和电网各个环节传输的数据量占其流量的比重;
其中,其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201:主站前置机根据接收或发送数据的源或目标终端,由接收或发送确定数据传
输方向,并依次判定S1模块确定的电网环节;
S202:根据步骤(S201)中电网环节数据传输方向,判断传输数据的终端是否来源
于所述电网环节中的用电环节,并为用电信息采集业务的数据传输;
其用电环节用电信息采集的方式包括:
a)定时自动采集
按采集任务设定的时间间隔自动采集终端数据,自动采集时间、间隔、内容、对
象可设置。当定时自动数据采集失败时,主站应有自动及人工补采功能,保证数据的
完整性。
b)随机召测
根据实际需要随时人工召测数据。如出现事件告警时,随即召测与事件相关的重
要数据,供事件分析使用。
c)主动上报
在全双工通道和数据交换网络通道的数据传输中,允许终端启动数据传输过程(简
称为主动上报),将重要事件立即上报主站,以及按定时发送任务设置将数据定时上报
主站。主站应支持主动上报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S203:若所述数据传输来源于用电信息采集业务,则分别统计用电信息采集方式的
字节数,计算流量统计时间段内主站前置机接收或发送的电网总字节数,以确定所述用
电信息采集方式的每一种方式占流量的权重;
S204:若所述数据传输来源不属于用电信息采集业务,则分别统计电网环节对应的
字节数,并计算流量统计时间段内主站前置机接收或发送的电网总字节数,以确定所述
电网环节的每一个环节占流量的权重;
S205:根据步骤(S201)中电网环节数据传输方向,判断传输数据的终端是否来源
于所述电网环节中的配电环节,为配电自动化业务的数据传输;
S206:若所述数据传输来源于配电自动化业务,则分别统计FTU、DTU、TTU所对应
的传输字节数,计算流量统计时间段内主站前置机接收或发送的电网总字节数,以确定
所述FTU、DTU、TTU各自占所述流量权重;
S207:若所述数据传输的来源不属于配电自动化业务,则分别统计所述环节对应的
字节数,并计算流量统计时间段内主站前置机接收或发送的电网总字节数,以确定所述
环节的每一个环节占所述流量的权重;
S208:计算数据所述传输方向占所述流量的比重;根据步骤(S203)、步骤(S204)、
步骤(S206)和步骤(S207)所确定的各所述环节权重,更新确定LTE230M系统流量模
型中各环节的权重系数。
(3)流量计算模块S3在电网系统的主站侧,根据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数
据,并依据流量计算公式,确定LTE230M电力无线宽带通信的流量。
其中,计算LTE230M电力无线宽带通信的流量包括如下步骤:
在流量统计时间段Ts内,各终端上报/接收的字节数以RBN来表示;占据所述
LTE230M系统流量的权重以W来表示;θj表示时间段Ts内各所述环节是否有流量发生
即是否有信息传输流通过,θj=0代表未发生,θj=1代表发生;表示数据传输的所述
方向占所述流量的比重;i代表数据的传输方向,i=0代表上行,i=1代表下行;N表
示所述LTE230M系统实际占用的所述子带的数目;则所述LTE230M系统在时间段Ts内
的平均流量F可以表示为:
式中,j的取值1~6,依次对应所述电网环节的发环节、输环节、变环节、配
环节、用环节和调环节,θj∈{0,1};
N的取值1~40,对应230MHz频段内系统所占用的所述子带的数目,1代表单
子带,40代表全子带,其它数值则代表多子带。
计算平均流量F时,当j=5时即为用电环节时,如果数据传输来源于用电信息采
集业务,流量计算做如下修正:
其中,k的取值1~3,依次对应所述用电环节信息采集方式的定时自动采集、随机
召测和主动上报。
若是数据传输来源于配电环节的配电自动化业务,则传输的数据根据电网相应规
约,可按FTU、DTU及TTU来分类统计。每类数据占用一定的字节数,在所述LTE230M系统
流量中占据一定的权重:
式中,l4∈{FTU,DTU,TTU},依次对应FTU、DTU及TTU的传输。
将(2)、(3)依次代入式(1),则可以得到完整的LTE230M电力无线宽带通信流量
模型的计算公式。式中数据传输各所述方向的比重所述环节的权重Wj以及各所述
采集方式的权重根据相应的字节数RBN与Ts时间段内主站前置机接收/发送的字
节数的总和的比值,对各权重做归一化处理。
本实施例中时间段Ts为流量统计的这一段时间段,有用户确定统计哪段,则统计的
时间段为对应的Ts时间段。
本发明中采用的将数据包按电网所述各环节来分类汇总的方式统计LTE230M系统
的流量;也可按照电力系统可能传输数据的电力终端来统计数据传输字节数,计算所占
权重的方式来获得LTE230M系统电力无线通信网的流量模型,由于电网终端数量庞大,
此时模型计算比较繁琐;且各式终端终将汇聚到智能电网的六大环节中;另外,也可根
据电力业务来分别计算电网的流量,各业务之间流量差异较大,且电网业务直接与智能
电网的六大环节相关,因此亦可认为隶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本实施例对术语定义为:
1、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
2、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3、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
4、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
5、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6、FTU:Feeder Terminal Unit,馈线终端装置;
7、DTU:Distribution Terminal Unit,开闭所终端设备;
8、TTU:Transformer Terminal Unit,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
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
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
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