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稳定性提高的脂肪酶突变体.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866271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54620.X

申请日:

2010.08.13

公开号:

CN101974499A

公开日:

2011.02.1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C12N 9/20合同备案号:2016230000004让与人:江南大学受让人:宁夏夏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发明名称:热稳定性提高的脂肪酶突变体申请日:20100813申请公布日:20110216授权公告日:20120711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6022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12N 9/20申请日:20100813|||公开

IPC分类号:

C12N9/20; C12N15/81; C12N1/19

主分类号:

C12N9/20

申请人:

江南大学

发明人:

喻晓蔚; 徐岩; 王睿

地址: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代理人:

时旭丹;刘品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热稳定性提高的脂肪酶突变体,属于酶的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由华根霉(Rhizopus chinensis)CCTCC No.M201021脂肪酶作为亲本,经分子生物学技术而获得的热稳定性提高的脂肪酶突变体。在各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中,涉及到的氨基酸突变为Met101Thr、Glu107Gly、Ala129Ser、Ser151Asn、Cys160Leu、Lys161Arg、Pro168Leu、Pro168His、Leu180His、Asp182Tyr、Thr183Ala、Thr218Ser、Lys219Asp、Ala230Phe、Ser234Phe、Val261Gly、His317Pro、Val329Ala、Glu363Arg、Asn366Asp、Ser373Cys中的一种或几种。以在65℃下半衰期t50来表示,这些突变体的热稳定性较亲本华根霉脂肪酶得到了提高。本发明也公开了编码脂肪酶突变体的DNA序列、表达载体、宿主细胞。

权利要求书

1: 热稳定性提高的脂肪酶突变体, 其特征在于由亲本华根霉 (Rhizopuschinensis) CCTCC M 201021 脂肪酶进行定向进化, 通过易错 PCR、 DNAShuffling 和定点突变, 获得脂肪 酶突变体, 亲本华根霉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 : 1 中在氨基酸取代位置发生突变, 采用 “原始 氨基酸 - 位置 - 替换的氨基酸” 来表示脂肪酶突变体中突变的氨基酸, 所述脂肪酶突变体 为: , 脂肪酶突变体氨基酸取代位置 突变体 1 Ser234Phe 突变体 2 Pro168Leu/Val329Ala 突变体 3 Cys160Leu 突变体 4 His317Pro/Met101Thr 突变体 5 Ser151Asn/Leu180His 突变体 6 Val261Gly/Ser373Cys 突变体 7 Asp182Tyr/Ala230Phe 突变体 8 Leu180His/Thr218Ser 突变体 9 Asn366Asp/Leu180His/Val329Ala 突变体 10 Ser234Phe/Leu180His/Thr218Ser 突变体 11 Ser234Phe/Pro168His/Val329Ala/Cys160Leu/His317Pro/Met101Thr 突变体 12 Leu180His/Thr218Ser/Val261Gly/Lys161Arg 突变体 13 Glu107Gly/Ala129Ser/Glu363Arg/Lys161Arg/Val261Gly/Leu180His 突变体 14 Lys161Arg/Leu180His/Thr218Ser/Met101Thr/Thr183Ala/ Glu107Gly/Ser151Asn/Glu363Arg 突变体 15 Glu107Gly/Ala129Ser/Ser151Asn/Lys161Arg/Leu180His/ Ser234Phe/Glu363Arg/Val329Ala 突变体 12-1 Ala230Phe/Leu180His/Thr218Ser/Val261Gly/Lys161Arg 突变体 13-1 Glu107Gly/Ala129Ser/Ser151Asn/Lys219Asp/Leu180His/ Glu363Arg/Ala230Phe 华根霉脂肪酶氨基酸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为 SEQ ID NO : 2, 有 22 个突变氨基酸 ; 用于表达所述的脂肪酶突变体的表达载体为 : pPIC9K, pPIC3.5K, pPICZα, pPICZ ; 用于所述的表达载体转化的微生物宿主细胞为毕赤酵母。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脂肪酶突变体, 其特征在于与亲本华根霉脂肪酶相比, 所述 脂肪酶突变体的热稳定性获得了提高, 以在 65℃下的半衰期 t50 来表示热稳定性的提高, 所 述脂肪酶突变体的半衰期以及提高的倍数如下 : 脂肪酶突变体 氨基酸取代位置 65 ℃ t50(min) 65℃ t50(min) 提高倍数 突变体 1 Ser234Phe 35.7 2.18 突变体 2 Pro168Leu/Val329Ala 36.1 2.19 突变体 3 Cys160Leu 17.0 1.03 突变体 4 His317Pro/Met101Thr 19.1 1.16 2 101974499 A CN 101974503 权 利 要 求 书 21.7 33.5 27.9 25.6 55.4 89.9 329.0 410.3 465 450 2/2 页 突变体 5 突变体 6 突变体 7 突变体 8 突变体 9 突变体 10 突变体 11 Ser151Asn/Leu180His Val261Gly/Ser373Cys Asp182Tyr/Ala230Phe Leu180His/Thr218Ser Asn366Asp/Leu180His/Val329Ala Ser234Phe/Leu180His/Thr218Ser Ser234Phe/Pro 168His/Val329Ala/ Cys160Leu/His317Pro/Met101Thr 突变体 12 Leu180His/Thr218Ser/Val261Gly/ Lys161Arg 突变体 13 Glu107Gly/Ala129Ser/Glu363Arg/ Lys161Arg/Val261Gly/Leu180His 突变体 14 Lys161Arg/Leu180His/Thr218Ser/ Met101Thr/Thr183Ala/Glu107Gly/ Ser151Asn/Glu363Arg 突变体 15 Glu107Gly/Ala129Ser/Ser151Asn/ Lys161Arg/Leu180His/Ser234Phe/ Glu363Arg/Val329Ala 突变体 12-1 Ala230Phe/Leu180His/Thr218Ser/ Val261Gly/Lys161Arg 突变体 13-1 Glu107Gly/Ala129Ser/Ser151Asn/ Lys219Asp/Leu 180His/Glu363Arg/ Ala230Phe 亲本华根霉脂肪酶在 65℃下的半衰期 t50 为 16.5min。 1.32 2.03 1.69 1.55 3.36 5.45 19.94 24.87 28.19 27.27 399 24.19 755 690 45.76 41.82
3: 5K, pPICZα, pPICZ ; 用于所述的表达载体转化的微生物宿主细胞为毕赤酵母。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脂肪酶突变体, 其特征在于与亲本华根霉脂肪酶相比, 所述 脂肪酶突变体的热稳定性获得了提高, 以在 65℃下的半衰期 t50 来表示热稳定性的提高, 所 述脂肪酶突变体的半衰期以及提高的倍数如下 : 脂肪酶突变体 氨基酸取代位置 65 ℃ t50(min) 65℃ t50(min) 提高倍数 突变体 1 Ser234Phe 35.7 2.18 突变体 2 Pro168Leu/Val329Ala 36.1 2.19 突变体 3 Cys160Leu 17.0 1.03 突变体 4 His317Pro/Met101Thr 19.1 1.16 2 101974499 A CN 101974503 权 利 要 求 书 21.7 33.5 27.9 25.6 55.4 89.9 329.0 410.3 465 450 2/2 页 突变体 5 突变体 6 突变体 7 突变体 8 突变体 9 突变体 10 突变体 11 Ser151Asn/Leu180His Val261Gly/Ser373Cys Asp182Tyr/Ala230Phe Leu180His/Thr218Ser Asn366Asp/Leu180His/Val329Ala Ser234Phe/Leu180His/Thr218Ser Ser234Phe/Pro 168His/Val329Ala/ Cys160Leu/His317Pro/Met101Thr 突变体 12 Leu180His/Thr218Ser/Val261Gly/ Lys161Arg 突变体 13 Glu107Gly/Ala129Ser/Glu363Arg/ Lys161Arg/Val261Gly/Leu180His 突变体 14 Lys161Arg/Leu180His/Thr218Ser/ Met101Thr/Thr183Ala/Glu107Gly/ Ser151Asn/Glu363Arg 突变体 15 Glu107Gly/Ala129Ser/Ser151Asn/ Lys161Arg/Leu180His/Ser234Phe/ Glu363Arg/Val329Ala 突变体 12-1 Ala230Phe/Leu180His/Thr218Ser/ Val261Gly/Lys161Arg 突变体 13-1 Glu107Gly/Ala129Ser/Ser151Asn/ Lys219Asp/Leu 180His/Glu363Arg/ Ala230Phe 亲本华根霉脂肪酶在 65℃下的半衰期 t50 为 16.5min。 1.32 2.03 1.69 1.55 3.36 5.45 19.94 2
4: 87 28.19 27.27 399 24.19 755 690 45.76 41.82
5: 7 2.18 突变体 2 Pro168Leu/Val329Ala 3
6: 1 2.19 突变体 3 Cys160Leu 1
7: 0 1.03 突变体 4 His317Pro/Met101Thr 19.1 1.16 2 101974499 A CN 101974503 权 利 要 求 书 21.7 33.5 27.9 25.6 55.4 89.9 329.0 410.3 465 450 2/2 页 突变体 5 突变体 6 突变体 7 突变体 8 突变体 9 突变体 10 突变体 11 Ser151Asn/Leu180His Val261Gly/Ser373Cys Asp182Tyr/Ala230Phe Leu180His/Thr218Ser Asn366Asp/Leu180His/Val329Ala Ser234Phe/Leu180His/Thr218Ser Ser234Phe/Pro 168His/Val329Ala/ Cys160Leu/His317Pro/Met101Thr 突变体 12 Leu180His/Thr218Ser/Val261Gly/ Lys161Arg 突变体 13 Glu107Gly/Ala129Ser/Glu363Arg/ Lys161Arg/Val261Gly/Leu180His 突变体 14 Lys161Arg/Leu180His/Thr218Ser/ Met101Thr/Thr183Ala/Glu107Gly/ Ser151Asn/Glu363Arg 突变体 15 Glu107Gly/Ala129Ser/Ser151Asn/ Lys161Arg/Leu180His/Ser234Phe/ Glu363Arg/Val329Ala 突变体 12-1 Ala230Phe/Leu180His/Thr218Ser/ Val261Gly/Lys161Arg 突变体 13-1 Glu107Gly/Ala129Ser/Ser151Asn/ Lys219Asp/Leu 180His/Glu363Arg/ Ala230Phe 亲本华根霉脂肪酶在 65℃下的半衰期 t50 为 16.5min。 1.32 2.03 1.69 1.55 3.36 5.45 19.94 24.87 2
8: 19 27.27 399 24.19 755 690 45.76 41.82
9: 1 1.16 2 101974499 A CN 101974503 权 利 要 求 书 21.7 33.5 27.9 25.6 55.4 89.9 329.0 4
10: 3 465 450 2/2 页 突变体 5 突变体 6 突变体 7 突变体 8 突变体 9 突变体 10 突变体 11 Ser151Asn/Leu180His Val261Gly/Ser373Cys Asp182Tyr/Ala230Phe Leu180His/Thr218Ser Asn366Asp/Leu180His/Val329Ala Ser234Phe/Leu180His/Thr218Ser Ser234Phe/Pro 168His/Val329Ala/ Cys160Leu/His317Pro/Met101Thr 突变体 12 Leu180His/Thr218Ser/Val261Gly/ Lys161Arg 突变体 13 Glu107Gly/Ala129Ser/Glu363Arg/ Lys161Arg/Val261Gly/Leu180His 突变体 14 Lys161Arg/Leu180His/Thr218Ser/ Met101Thr/Thr183Ala/Glu107Gly/ Ser151Asn/Glu363Arg 突变体 15 Glu107Gly/Ala129Ser/Ser151Asn/ Lys161Arg/Leu180His/Ser234Phe/ Glu363Arg/Val329Ala 突变体 12-1 Ala230Phe/Leu180His/Thr218Ser/ Val261Gly/Lys161Arg 突变体 13-1 Glu107Gly/Ala129Ser/Ser151Asn/ Lys219Asp/Leu 180His/Glu363Arg/ Ala230Phe 亲本华根霉脂肪酶在 65℃下的半衰期 t50 为 16.5min。 1.32 2.03 1.69 1.55 3.36 5.45 19.94 24.87 28.19 27.27 399 24.19 755 690 45.76 41.82

说明书


热稳定性提高的脂肪酶突变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稳定性提高的脂肪酶突变体, 具体地说涉及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获 得热稳定性提高的脂肪酶突变体, 属于酶的基因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脂肪酶 (EC 3.1.1.3) 不仅能催化油脂水解, 也能在非水相中催化酯合成、 转酯 化、 酸解等反应, 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学, 食品, 制药和洗涤剂或生物能源工业中。 微生物是脂 肪酶的一个重要来源, 而根霉又是微生物脂肪酶的重要生产菌。如今, 已有超过 30 种根霉 脂肪酶实现了商品化生产。根霉脂肪酶大都具有高度 1, 3- 位置选择性, 因此常用于油脂加 工中。 但是油脂加工通常需要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而根霉脂肪酶属于中温脂肪酶, 在 65℃下 的半衰期仅有 15min 左右, 热稳定性差不仅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而且易于失活, 增加了生产 成本。
     定向进化属于非理性设计, 是指通过在实验室中模拟达尔文自然进化过程, 针对 某一蛋白质酶的基因, 通过改进的诱变技术改造的酶的基因, 然后根据特定的改造目的, 筛 选有价值的天然酶。近 10 年来, 定向进化技术已经在酯酶和脂肪酶性质改造领域取得巨大 的成功, 主要集中于提高酶的催化反应活性, 改进底物特异性, 提高热稳定性, 对映立体选 择性等方面 (Johannes TW et al.Curr.Opin.Microbiol, 2006, 9: 261-267)。
     发明人在前期研究中成功从酿造浓香型大曲酒的酒曲中筛选到一株高产脂肪酶 的华根霉 (Rhizopus chinensis)CCTCC M 201021 菌株, 并从该菌株中首次克隆得到脂肪酶 基因序列, 并实现该脂肪酶在巴斯德毕赤酵母 (Pichiapastoris) 中的高水平分泌表达 (Yu Xiao-Wei et al.J Mol CatalB : Enzym, 2009, 57 : 304-311)。 本发明以华根霉脂肪酶基因为 模板, 利用定向进化技术获得了热稳定性显著提高的脂肪酶突变体。
     酶分子的热稳定性提高可以用其半衰期 (t50) 来体现。即酶的活力降低到原来活 力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半衰期长, 则酶稳定性高。反之, 则稳定性差。因此, t50 的提高代 表了酶分子热稳定性的提高。
     定义 :
     氨基酸和 DNA 核酸序列的命名法
     使用氨基酸残基的公认 IUPAC 命名法, 用三字母代码形式。 DNA 核酸序列采用公认 IUPAC 命名法。
     脂肪酶突变体的标识
     采用 “原始氨基酸位置替换的氨基酸” 来表示脂肪酶突变体中突变的氨基酸。如 Glu107Gly, 表示位置 107 的氨基酸由亲本脂肪酶的 Glu 替换成 Gly, 位置的编号对应于附件 序列表 1 中亲本华根霉脂肪酶 RCL 的氨基酸序列编号。 如 Leu180His/Thr218Ser, 表示位置 180 和位置 218 的氨基酸都发生了突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热稳定性提高的脂肪酶突变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 热稳定性提高的脂肪酶突变体, 其特征在于由亲本华根 霉 (Rhizopus chinensis)CCTCC M 201021 脂 肪 酶 进 行 定 向 进 化, 通 过 易 错 PCR、 DNA Shuffling 和定点突变, 获得脂肪酶突变体, 亲本华根霉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 : 1 中在氨基 酸取代位置发生突变, 采用 “原始氨基酸 - 位置 - 替换的氨基酸” 来表示脂肪酶突变体中突 变的氨基酸, 所述脂肪酶突变体为 : ,
     表1
     华根霉脂肪酶氨基酸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为 SEQ ID NO : 2, 有 22 个突变氨基酸, 底色标记显示。
     用于表达所述的脂肪酶突变体的表达载体为 : pPIC9K, pPIC3.5K, pPICZα, 用于所述的表达载体转化的微生物宿主细胞为毕赤酵母。5pPICZ ;
     101974499 A CN 101974503
     说明书3/8 页与亲本华根霉脂肪酶相比, 所述脂肪酶突变体的热稳定性获得了提高, 以在 65℃ 下的半衰期 t50 来表示热稳定性的提高, 所述脂肪酶突变体的半衰期以及提高的倍数如下 :
     表2
     亲本华根霉脂肪酶在 65℃下的半衰期 t50 为 16.5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亲本华根霉脂肪酶进行定向进化, 通 过易错 PCR、 DNA Shuffling 和定点突变, 获得脂肪酶突变体, 以半衰期 t50 表示, 脂肪酶突变
     体的热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如表 2 所示。 附图说明 根据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测序结果确定突变氨基酸, 各个突变体 的氨基酸突变位点测序结果如下。
     图 1 脂肪酶突变体 1 : Ser234Phe 测序峰图。
     图 2 脂肪酶突变体 2 : a: Pro168Leu, b: Val329Ala 测序峰图。
     图 3 脂肪酶突变体 3 : Cys160Leu 测序峰图。
     图 4 脂肪酶突变体 4 : a: His317Pro, b: Met101Thr 测序峰图。
     图 5 脂肪酶突变体 5 : a: Ser151Asn, b: Leu180His 测序峰图。
     图 6 脂肪酶突变体 6 : a: Val261Gly, b: Ser373Cys 测序峰图。
     图 7 脂肪酶突变体 7 : a: Asp182Tyr, b: Ala230Phe 测序峰图。
     图 8 脂肪酶突变体 8 : a: Leu180His, b: Thr218Ser 测序峰图。
     图 9 脂肪酶突变体 9 : a: Asn366Asp, b: Leu180His, c: Val329Ala 测序峰图。
     图 10 脂肪酶突变体 10 : a: Ser234Phe, b: Leu180His, c: Thr218Ser 测序峰图。
     图 11 脂肪酶突变体 11 : a: Ser234Phe, b: Pro168His, c: Val329Ala, d: Cys160Leu, e: His317Pro, f: Met101Thr 测序峰图。
     图 12 脂肪酶突变体 12 : a: Leu180His, b: Thr218Ser, c: Val261Gly, d: Lys161Arg 测序峰图。
     图 13 脂肪酶突变体 13 : a: Glu107Gly, b: Ala129Ser, C: Glu363Arg, d: Lys161Arg, e: Val261Gly, f: Leu180His 测序峰图。
     图 14 脂肪酶突变体 14 : a: Lys161Arg, b: Leu180His, c: Thr218Ser, d: Met101Thr, e: Thr183Ala, f: Glu107Gly, g: Ser151Asn, h: Glu363Arg 测序峰图。
     图 15 脂肪酶突变体 15 : a: Glu107Gly, b: Ala129Ser, c: Ser151Asn, d: Lys161Arg, e: Leu180His, f: Ser234Phe, g: Glu363Arg, h: Val329Ala 测序峰图。
     图 16 脂 肪 酶 突 变 体 12-1 : a: Ala230Phe, b: Leu180His, c: Thr218Ser, d: Val261Gly, e: Lys161Arg 测序峰图。
     图 17 脂 肪 酶 突 变 体 13-1 : a: Glu107Gly, b: Ala129Ser, c: Ser151Asn, d: Lys219Asp, e: Leu180His, f: Glu363Arg, g: Ala230Phe 测序峰图。
     实施例中涉及到的培养基及试剂配方如下 :
     LB 液体培养基 : 蛋白胨 1%, 酵母提取物 0.5%, NaCl 1%, pH7.0。
     YPD(Yeast Extract Peptone Dextrose Medium) : Yeast Extract 1%, Trypton 2%, Dextrose 2%, 制作平板时加入 Agar 2%。121℃高压灭菌 20min。用于筛选 G418 抗 性时加入 G418 至终浓度为 0.25mg/mL-1.0mg/mL, 即 YPD-G418 平板。
     MD(Minimal Dextrose Medium) : YNB 1.34%, Biotin 4×10-5%, Dextrose 2%, Agar 2%。
     MM(Minimal Methanol Medium) : YNB1.34%, Biotin4×10-5%, Methanol 0.5%, Agar2%。
     BMGY(Buffered Glycerol-complex Medium) : Yeast Extract 1%, Trypton 2%,
     YNB 1.34%, Biotin 4×10-5%, Glycerol 1%, 磷酸钾溶液 pH 6.0、 100mmol/L。
     BMMY(Buffered Methanol-complex Medium) : Yeast Extract 1%, Trypton 2%, -5 YNB1.34%, Biotin 4×10 %, Methanol 0.5%, 磷酸钾溶液 100mmol/L。
     培养基中的单位为% (W/V)
     Fast-blue RR 染色剂 : 360μL 萘酯 (20mg 萘酯溶于 1mL 2- 甲基甲酰胺 ) 与 160μL Fast blue RR(80mg Fast blue RR 溶于 1mL 二甲亚砜 ) 相混合。
     实施例 1、 利用易错 PCR 方法构建表达脂肪酶突变体的毕赤酵母文库
     利用易错 PCR 技术在体外向华根霉脂肪酶基因 proRCL 引入核苷酸突变。 易错 PCR 的反应条件如下 :
     dCTP(25mmol/L) 2μL
     dTTP(25mmol/L) 2μL
     dGTP(10mmol/L) 1μL
     dATP(10mmol/L) 1μL
     F(20pmol/μL) 1μL
     R(20pmol/μL) 1μL Mg2+(25mM) 14μL 2+
     Mn (5mM) 1.5μL
     pPIC9K-proRCL
     ( 携带有华根霉脂肪酶基因 proRCL 的质粒 ) 0.5μL
     Taq DNA 聚合酶 (2.5U) 1μL
     10×PCR 缓冲液 ( 不含 MgCl2) 5μL
     ddH2O 20μL
     其中, 上游引物 F 和下游引物 R 序列为 :
     F: 5′ -TCAAGATCCCTAGGGTTCCTGTTGGTCATAAAGGTTC-3′ ;
     R: 5′ -AATTCCAGTGCGGCCGCTTACAAACAGCTTCCTTCG-3′。
     PCR 扩 增 条 件 : 94 ℃ 3min ; 94 ℃ 1min, 59 ℃ 1min, 72 ℃ 2min, 30 个 循 环 ; 72℃ 10min。
     易错 PCR 扩增产物经 DNA 纯化试剂盒纯化后, 限制性内切酶 Avr Ⅱ和 NotI 分别对 易错 PCR 扩增产物和质粒 pPIC9K 进行消化, 连接, 获得包含突变体基因的表达质粒, 转化至 E.coli JM109 感受态细胞。涂布于 LB( 含 100μg/μL 的 Amp) 平板。生长 12h 后, 将转化 子转移至 LB 液体培养基中培养, 获得表达质粒。
     将表达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 SalI 线性化后, 电转化毕赤酵母 GS115 感受态细胞。 将转化液涂布于 MD 平板上, 30℃培养 2d, 构成表达脂肪酶突变体的毕赤酵母文库。
     实施例 2、 利用 DNA Shuffling 方法构建表达脂肪酶突变体的毕赤酵母文库
     利用 DNA Shuffling 的方法将易错 PCR 构建的脂肪酶突变体中的突变位点进行随 机组合。DNA Shuffling 的条件如下 :
     提取易错 PCR 方法构建的表达脂肪酶突变体的毕赤酵母文库的基因组, 用 DNase Ⅰ消化 30min, 将消化产物酚氯仿抽提除去蛋白质后溶解于 30μL 无菌水中。 以该基因组为 模板进行如下操作 :
     步骤一 : PCR 反应体系 :
     Taq(2.5U) 0.5μL 2+
     5×buffer(Mg plus) 10μL
     基因组 0.5μL
     dNTP(25mmol/L) 4μL
     dd H2O 34.5μL
     PCR 扩 增 条 件 : 94 ℃ 3min ; 94 ℃ 1min, 59 ℃ 1min, 72 ℃ 2min, 10 个 循 环 ; 72℃ 10min。
     步骤二 : 在 上 述 体 系 中 加 入 引 物 F 和 R 各 1μL, PCR 扩 增 条 件 : 94 ℃ 3min ; 94℃ 1min, 59℃ 1min, 72℃ 2min, 30 个循环 ; 72℃ 10min。
     扩增产物经胶回收纯化试剂盒纯化后, 用实施例 1 同样的方法, 构建表达脂肪酶 突变体的毕赤酵母文库。
     实施例 3、 高酶活脂肪酶突变体的筛选
     将保存于 MD 平板上的毕赤酵母文库影印复制到 MM 平板上, 30℃培养 2 天, 以表达 亲本华根霉脂肪酶的毕赤酵母作为对照菌。
     平板初筛 : 每 12h 向 MM 平皿盖上补加 200μL 甲醇诱导重组脂肪酶表达, 诱导 2-3 天后, 将平板置于 65℃热处理 60min, 冷却到室温, 向平板上均匀倾倒 Fast-blue RR 染色剂 约 15mL, 2min 内单克隆所显黑褐色深于对照的菌落为初筛目的菌株。
     96 孔板筛选方法 : 向 1.8mL/ 孔 ( 平底 ) 的 96 孔板中加入 300μL BMGY 培养基, 121℃灭菌 20min。向其中接入初筛获得的菌株, 以表达亲本华根霉脂肪酶的毕赤酵母作为 对照菌, 30℃ 250r/min 振荡培养至 OD600 为 2-6。离心, 弃上清, 用 900μL BMMY 培养基重悬 菌体, 每 24h 加入 1% (V/V) 甲醇诱导脂肪酶表达, 诱导 4 天, 离心收集上清, 根据实施例 4 的方法测定脂肪酶突变体在 65℃下的半衰期 t50。
     筛选易错 PCR 和 DNA Shuffling 构建的表达脂肪酶突变体的毕赤酵母文库, 分别 获得 14 株热稳定性明显提高的菌株, 测定脂肪酶核苷酸序列 ( 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 务有限公司测序 ), 利用三联体密码子推测脂肪酶的氨基酸序列, 脂肪酶突变体的氨基酸取 代及半衰期如表 3 所示。
     表 3 脂肪酶突变体及其半衰期
     实施例 4 脂肪酶突变体的 t50 测定
     为测定脂肪酶的 t50 值, 需要对酶进行分离纯化。
     摇瓶发酵 : 接种量 10 % (V/V), 25mL BMGY 培养基中, 30 ℃振荡培养 16 ~ 20h 至 OD600 为 2 ~ 6, 离心收集菌体, 用 BMMY 培养基稀释至 OD600 为 1, 每隔 24h 添加 0.5%的甲醇 诱导表达, 培养 3-4d 后, 收集发酵上清液。
     分离纯化 : 将突变菌株的发酵上清液经过 10KD 超滤膜浓缩, SP-SepharoseFF 强阳 离子交换层析和 Phenyl-Sepharose 6FF 疏水色谱柱层析后得到纯化的突变脂肪酶活性组 分。具体操作参考文献 Yu Xiao-Wei et al.JMol CatalB : Enzym, 2009, 57 : 304-311。
     t50 的测定方法 :
     脂 肪 酶 活 力 的 测 定 方 法 为 pNPP 法 (Pencreach G et al.Enzyme and MicrobialTechnol.1996, 18 : 417-422.)。酶活的定义为 pH8.0, 40 ℃下反应每分钟产生10
     101974499 A CN 101974503说明书8/8 页1μmol 对硝基苯酚的酶量为一个脂肪酶水解酶活国际单位。脂肪酶在 65℃下半衰期的测 定方法为 : 在 65℃下处理酶液, 在不同处理时间取样, pNPP 法测定脂肪酶残余酶活百分比 (% )。以残余酶活百分比的 log 值对时间 T(min) 作图, 直线的斜率为失活常数 kinact。由 t50 = ln2/kinact 得到脂肪酶在该温度下的 t50。
     实施例 5 定点突变组合脂肪酶突变体的基因突变位点
     经过上述易错 PCR 和 DNA Shuffling 突变文库的构建, 筛选获得如表 3 所示的脂 肪酶突变体。为了考察其中某一个突变及各突变的组合对脂肪酶突变体活力的影响, 对表 3 中的突变位点进行定点突变组合 ( 定点突变可以利用市售的试剂盒进行 ), 将含有上述突 变位点组合的基因与载体 pPIC9K 连接, 获得表达质粒, 后续毕赤酵母表达如实施例 1 所述。 用实施例 4 的方法测定脂肪酶突变体在 65℃下的 t50。热稳定性获得提高的脂肪酶突变体 如表 4 所示。
     表 4 突变体脂肪酶及其 t50 提高的倍数
     背景技术 脂肪酶 (EC 3.1.1.3) 不仅能催化油脂水解, 也能在非水相中催化酯合成、 转酯 化、 酸解等反应, 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学, 食品, 制药和洗涤剂或生物能源工业中。 微生物是脂 肪酶的一个重要来源, 而根霉又是微生物脂肪酶的重要生产菌。如今, 已有超过 30 种根霉 脂肪酶实现了商品化生产。根霉脂肪酶大都具有高度 1, 3- 位置选择性, 因此常用于油脂加 工中。 但是油脂加工通常需要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而根霉脂肪酶属于中温脂肪酶, 在 65℃下 的半衰期仅有 15min 左右, 热稳定性差不仅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而且易于失活, 增加了生产 成本。
     定向进化属于非理性设计, 是指通过在实验室中模拟达尔文自然进化过程, 针对 某一蛋白质酶的基因, 通过改进的诱变技术改造的酶的基因, 然后根据特定的改造目的, 筛 选有价值的天然酶。近 10 年来, 定向进化技术已经在酯酶和脂肪酶性质改造领域取得巨大 的成功, 主要集中于提高酶的催化反应活性, 改进底物特异性, 提高热稳定性, 对映立体选 择性等方面 (Johannes TW et al.Curr.Opin.Microbiol, 2006, 9: 261-267)。
     发明人在前期研究中成功从酿造浓香型大曲酒的酒曲中筛选到一株高产脂肪酶 的华根霉 (Rhizopus chinensis)CCTCC M 201021 菌株, 并从该菌株中首次克隆得到脂肪酶 基因序列, 并实现该脂肪酶在巴斯德毕赤酵母 (Pichiapastoris) 中的高水平分泌表达 (Yu Xiao-Wei et al.J Mol CatalB : Enzym, 2009, 57 : 304-311)。 本发明以华根霉脂肪酶基因为 模板, 利用定向进化技术获得了热稳定性显著提高的脂肪酶突变体。
     酶分子的热稳定性提高可以用其半衰期 (t50) 来体现。即酶的活力降低到原来活 力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半衰期长, 则酶稳定性高。反之, 则稳定性差。因此, t50 的提高代 表了酶分子热稳定性的提高。
     定义 :
     氨基酸和 DNA 核酸序列的命名法
     使用氨基酸残基的公认 IUPAC 命名法, 用三字母代码形式。 DNA 核酸序列采用公认 IUPAC 命名法。
     脂肪酶突变体的标识
     采用 “原始氨基酸位置替换的氨基酸” 来表示脂肪酶突变体中突变的氨基酸。如 Glu107Gly, 表示位置 107 的氨基酸由亲本脂肪酶的 Glu 替换成 Gly, 位置的编号对应于附件 序列表 1 中亲本华根霉脂肪酶 RCL 的氨基酸序列编号。 如 Leu180His/Thr218Ser, 表示位置 180 和位置 218 的氨基酸都发生了突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热稳定性提高的脂肪酶突变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 热稳定性提高的脂肪酶突变体, 其特征在于由亲本华根 霉 (Rhizopus chinensis)CCTCC M 201021 脂 肪 酶 进 行 定 向 进 化, 通 过 易 错 PCR、 DNA Shuffling 和定点突变, 获得脂肪酶突变体, 亲本华根霉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 : 1 中在氨基 酸取代位置发生突变, 采用 “原始氨基酸 - 位置 - 替换的氨基酸” 来表示脂肪酶突变体中突 变的氨基酸, 所述脂肪酶突变体为 : ,
     表1
    
    华根霉脂肪酶氨基酸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为 SEQ ID NO : 2, 有 22 个突变氨基酸, 底色标记显示。
    
    用于表达所述的脂肪酶突变体的表达载体为 : pPIC9K, pPIC3.5K, pPICZα, 用于所述的表达载体转化的微生物宿主细胞为毕赤酵母。5pPICZ ;
    101974499 A CN 101974503
    说明书3/8 页与亲本华根霉脂肪酶相比, 所述脂肪酶突变体的热稳定性获得了提高, 以在 65℃ 下的半衰期 t50 来表示热稳定性的提高, 所述脂肪酶突变体的半衰期以及提高的倍数如下 :
     表2
    亲本华根霉脂肪酶在 65℃下的半衰期 t50 为 16.5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亲本华根霉脂肪酶进行定向进化, 通 过易错 PCR、 DNA Shuffling 和定点突变, 获得脂肪酶突变体, 以半衰期 t50 表示, 脂肪酶突变
     体的热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如表 2 所示。 附图说明 根据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测序结果确定突变氨基酸, 各个突变体 的氨基酸突变位点测序结果如下。
     图 1 脂肪酶突变体 1 : Ser234Phe 测序峰图。
     图 2 脂肪酶突变体 2 : a: Pro168Leu, b: Val329Ala 测序峰图。
     图 3 脂肪酶突变体 3 : Cys160Leu 测序峰图。
     图 4 脂肪酶突变体 4 : a: His317Pro, b: Met101Thr 测序峰图。
     图 5 脂肪酶突变体 5 : a: Ser151Asn, b: Leu180His 测序峰图。
     图 6 脂肪酶突变体 6 : a: Val261Gly, b: Ser373Cys 测序峰图。
     图 7 脂肪酶突变体 7 : a: Asp182Tyr, b: Ala230Phe 测序峰图。
     图 8 脂肪酶突变体 8 : a: Leu180His, b: Thr218Ser 测序峰图。
     图 9 脂肪酶突变体 9 : a: Asn366Asp, b: Leu180His, c: Val329Ala 测序峰图。
     图 10 脂肪酶突变体 10 : a: Ser234Phe, b: Leu180His, c: Thr218Ser 测序峰图。
    图 11 脂肪酶突变体 11 : a: Ser234Phe, b: Pro168His, c: Val329Ala, d: Cys160Leu, e: His317Pro, f: Met101Thr 测序峰图。
     图 12 脂肪酶突变体 12 : a: Leu180His, b: Thr218Ser, c: Val261Gly, d: Lys161Arg 测序峰图。
     图 13 脂肪酶突变体 13 : a: Glu107Gly, b: Ala129Ser, C: Glu363Arg, d: Lys161Arg, e: Val261Gly, f: Leu180His 测序峰图。
     图 14 脂肪酶突变体 14 : a: Lys161Arg, b: Leu180His, c: Thr218Ser, d: Met101Thr, e: Thr183Ala, f: Glu107Gly, g: Ser151Asn, h: Glu363Arg 测序峰图。
     图 15 脂肪酶突变体 15 : a: Glu107Gly, b: Ala129Ser, c: Ser151Asn, d: Lys161Arg, e: Leu180His, f: Ser234Phe, g: Glu363Arg, h: Val329Ala 测序峰图。
     图 16 脂 肪 酶 突 变 体 12-1 : a: Ala230Phe, b: Leu180His, c: Thr218Ser, d: Val261Gly, e: Lys161Arg 测序峰图。
     图 17 脂 肪 酶 突 变 体 13-1 : a: Glu107Gly, b: Ala129Ser, c: Ser151Asn, d: Lys219Asp, e: Leu180His, f: Glu363Arg, g: Ala230Phe 测序峰图。
     实施例中涉及到的培养基及试剂配方如下 :
     LB 液体培养基 : 蛋白胨 1%, 酵母提取物 0.5%, NaCl 1%, pH7.0。
     YPD(Yeast Extract Peptone Dextrose Medium) : Yeast Extract 1%, Trypton 2%, Dextrose 2%, 制作平板时加入 Agar 2%。121℃高压灭菌 20min。用于筛选 G418 抗 性时加入 G418 至终浓度为 0.25mg/mL-1.0mg/mL, 即 YPD-G418 平板。
     MD(Minimal Dextrose Medium) : YNB 1.34%, Biotin 4×10-5%, Dextrose 2%, Agar 2%。
     MM(Minimal Methanol Medium) : YNB1.34%, Biotin4×10-5%, Methanol 0.5%, Agar2%。
     BMGY(Buffered Glycerol-complex Medium) : Yeast Extract 1%, Trypton 2%,
     YNB 1.34%, Biotin 4×10-5%, Glycerol 1%, 磷酸钾溶液 pH 6.0、 100mmol/L。
     BMMY(Buffered Methanol-complex Medium) : Yeast Extract 1%, Trypton 2%, -5 YNB1.34%, Biotin 4×10 %, Methanol 0.5%, 磷酸钾溶液 100mmol/L。
     培养基中的单位为% (W/V)
     Fast-blue RR 染色剂 : 360μL 萘酯 (20mg 萘酯溶于 1mL 2- 甲基甲酰胺 ) 与 160μL Fast blue RR(80mg Fast blue RR 溶于 1mL 二甲亚砜 ) 相混合。
     实施例 1、 利用易错 PCR 方法构建表达脂肪酶突变体的毕赤酵母文库
     利用易错 PCR 技术在体外向华根霉脂肪酶基因 proRCL 引入核苷酸突变。 易错 PCR 的反应条件如下 :
     dCTP(25mmol/L) 2μL
     dTTP(25mmol/L) 2μL
     dGTP(10mmol/L) 1μL
     dATP(10mmol/L) 1μL
     F(20pmol/μL) 1μL
     R(20pmol/μL) 1μL Mg2+(25mM) 14μL 2+
     Mn (5mM) 1.5μL
     pPIC9K-proRCL
     ( 携带有华根霉脂肪酶基因 proRCL 的质粒 ) 0.5μL
     Taq DNA 聚合酶 (2.5U) 1μL
     10×PCR 缓冲液 ( 不含 MgCl2) 5μL
     ddH2O 20μL
     其中, 上游引物 F 和下游引物 R 序列为 :
     F: 5′ -TCAAGATCCCTAGGGTTCCTGTTGGTCATAAAGGTTC-3′ ;
     R: 5′ -AATTCCAGTGCGGCCGCTTACAAACAGCTTCCTTCG-3′。
     PCR 扩 增 条 件 : 94 ℃ 3min ; 94 ℃ 1min, 59 ℃ 1min, 72 ℃ 2min, 30 个 循 环 ; 72℃ 10min。
     易错 PCR 扩增产物经 DNA 纯化试剂盒纯化后, 限制性内切酶 Avr Ⅱ和 NotI 分别对 易错 PCR 扩增产物和质粒 pPIC9K 进行消化, 连接, 获得包含突变体基因的表达质粒, 转化至 E.coli JM109 感受态细胞。涂布于 LB( 含 100μg/μL 的 Amp) 平板。生长 12h 后, 将转化 子转移至 LB 液体培养基中培养, 获得表达质粒。
     将表达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 SalI 线性化后, 电转化毕赤酵母 GS115 感受态细胞。 将转化液涂布于 MD 平板上, 30℃培养 2d, 构成表达脂肪酶突变体的毕赤酵母文库。
     实施例 2、 利用 DNA Shuffling 方法构建表达脂肪酶突变体的毕赤酵母文库
     利用 DNA Shuffling 的方法将易错 PCR 构建的脂肪酶突变体中的突变位点进行随 机组合。DNA Shuffling 的条件如下 :
     提取易错 PCR 方法构建的表达脂肪酶突变体的毕赤酵母文库的基因组, 用 DNase Ⅰ消化 30min, 将消化产物酚氯仿抽提除去蛋白质后溶解于 30μL 无菌水中。 以该基因组为 模板进行如下操作 :
     步骤一 : PCR 反应体系 :
     Taq(2.5U) 0.5μL 2+
     5×buffer(Mg plus) 10μL
     基因组 0.5μL
     dNTP(25mmol/L) 4μL
     dd H2O 34.5μL
     PCR 扩 增 条 件 : 94 ℃ 3min ; 94 ℃ 1min, 59 ℃ 1min, 72 ℃ 2min, 10 个 循 环 ; 72℃ 10min。
     步骤二 : 在 上 述 体 系 中 加 入 引 物 F 和 R 各 1μL, PCR 扩 增 条 件 : 94 ℃ 3min ; 94℃ 1min, 59℃ 1min, 72℃ 2min, 30 个循环 ; 72℃ 10min。
     扩增产物经胶回收纯化试剂盒纯化后, 用实施例 1 同样的方法, 构建表达脂肪酶 突变体的毕赤酵母文库。
     实施例 3、 高酶活脂肪酶突变体的筛选
     将保存于 MD 平板上的毕赤酵母文库影印复制到 MM 平板上, 30℃培养 2 天, 以表达 亲本华根霉脂肪酶的毕赤酵母作为对照菌。
     平板初筛 : 每 12h 向 MM 平皿盖上补加 200μL 甲醇诱导重组脂肪酶表达, 诱导 2-3 天后, 将平板置于 65℃热处理 60min, 冷却到室温, 向平板上均匀倾倒 Fast-blue RR 染色剂 约 15mL, 2min 内单克隆所显黑褐色深于对照的菌落为初筛目的菌株。
     96 孔板筛选方法 : 向 1.8mL/ 孔 ( 平底 ) 的 96 孔板中加入 300μL BMGY 培养基, 121℃灭菌 20min。向其中接入初筛获得的菌株, 以表达亲本华根霉脂肪酶的毕赤酵母作为 对照菌, 30℃ 250r/min 振荡培养至 OD600 为 2-6。离心, 弃上清, 用 900μL BMMY 培养基重悬 菌体, 每 24h 加入 1% (V/V) 甲醇诱导脂肪酶表达, 诱导 4 天, 离心收集上清, 根据实施例 4 的方法测定脂肪酶突变体在 65℃下的半衰期 t50。
     筛选易错 PCR 和 DNA Shuffling 构建的表达脂肪酶突变体的毕赤酵母文库, 分别 获得 14 株热稳定性明显提高的菌株, 测定脂肪酶核苷酸序列 ( 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 务有限公司测序 ), 利用三联体密码子推测脂肪酶的氨基酸序列, 脂肪酶突变体的氨基酸取 代及半衰期如表 3 所示。
     表 3 脂肪酶突变体及其半衰期
    实施例 4 脂肪酶突变体的 t50 测定
     为测定脂肪酶的 t50 值, 需要对酶进行分离纯化。
     摇瓶发酵 : 接种量 10 % (V/V), 25mL BMGY 培养基中, 30 ℃振荡培养 16 ~ 20h 至 OD600 为 2 ~ 6, 离心收集菌体, 用 BMMY 培养基稀释至 OD600 为 1, 每隔 24h 添加 0.5%的甲醇 诱导表达, 培养 3-4d 后, 收集发酵上清液。
     分离纯化 : 将突变菌株的发酵上清液经过 10KD 超滤膜浓缩, SP-SepharoseFF 强阳 离子交换层析和 Phenyl-Sepharose 6FF 疏水色谱柱层析后得到纯化的突变脂肪酶活性组 分。具体操作参考文献 Yu Xiao-Wei et al.JMol CatalB : Enzym, 2009, 57 : 304-311。
     t50 的测定方法 :
     脂 肪 酶 活 力 的 测 定 方 法 为 pNPP 法 (Pencreach G et al.Enzyme and MicrobialTechnol.1996, 18 : 417-422.)。酶活的定义为 pH8.0, 40 ℃下反应每分钟产生10
    
    101974499 A CN 101974503说明书8/8 页1μmol 对硝基苯酚的酶量为一个脂肪酶水解酶活国际单位。脂肪酶在 65℃下半衰期的测 定方法为 : 在 65℃下处理酶液, 在不同处理时间取样, pNPP 法测定脂肪酶残余酶活百分比 (% )。以残余酶活百分比的 log 值对时间 T(min) 作图, 直线的斜率为失活常数 kinact。由 t50 = ln2/kinact 得到脂肪酶在该温度下的 t50。
     实施例 5 定点突变组合脂肪酶突变体的基因突变位点
     经过上述易错 PCR 和 DNA Shuffling 突变文库的构建, 筛选获得如表 3 所示的脂 肪酶突变体。为了考察其中某一个突变及各突变的组合对脂肪酶突变体活力的影响, 对表 3 中的突变位点进行定点突变组合 ( 定点突变可以利用市售的试剂盒进行 ), 将含有上述突 变位点组合的基因与载体 pPIC9K 连接, 获得表达质粒, 后续毕赤酵母表达如实施例 1 所述。 用实施例 4 的方法测定脂肪酶突变体在 65℃下的 t50。热稳定性获得提高的脂肪酶突变体 如表 4 所示。
     表 4 突变体脂肪酶及其 t50 提高的倍数
    最后, 还需注意到的是, 上述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若干个实施例。显然, 本发明不 限于以上实施例。11101974499 A CN 101974503
    序列表1/3 页
     12101974499 A CN 101974503序列表2/3 页
     13101974499 A CN 101974503序列表3/3 页

热稳定性提高的脂肪酶突变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热稳定性提高的脂肪酶突变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热稳定性提高的脂肪酶突变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稳定性提高的脂肪酶突变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稳定性提高的脂肪酶突变体.pdf(3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74499A43申请公布日20110216CN101974499ACN101974499A21申请号201010254620X22申请日20100813C12N9/20200601C12N15/81200601C12N1/1920060171申请人江南大学地址214122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72发明人喻晓蔚徐岩王睿74专利代理机构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32104代理人时旭丹刘品超54发明名称热稳定性提高的脂肪酶突变体57摘要热稳定性提高的脂肪酶突变体,属于酶的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由华根霉RHIZOPUSCHINENSISCCT。

2、CCNOM201021脂肪酶作为亲本,经分子生物学技术而获得的热稳定性提高的脂肪酶突变体。在各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中,涉及到的氨基酸突变为MET101THR、GLU107GLY、ALA129SER、SER151ASN、CYS160LEU、LYS161ARG、PRO168LEU、PRO168HIS、LEU180HIS、ASP182TYR、THR183ALA、THR218SER、LYS219ASP、ALA230PHE、SER234PHE、VAL261GLY、HIS317PRO、VAL329ALA、GLU363ARG、ASN366ASP、SER373CYS中的一种或几种。以在65下半衰期T50来表示,。

3、这些突变体的热稳定性较亲本华根霉脂肪酶得到了提高。本发明也公开了编码脂肪酶突变体的DNA序列、表达载体、宿主细胞。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8页序列表3页附图17页CN101974503A1/2页21热稳定性提高的脂肪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由亲本华根霉RHIZOPUSCHINENSISCCTCCM201021脂肪酶进行定向进化,通过易错PCR、DNASHUFFLING和定点突变,获得脂肪酶突变体,亲本华根霉氨基酸序列SEQIDNO1中在氨基酸取代位置发生突变,采用“原始氨基酸位置替换的氨基酸”来表示脂肪酶突变体中突变的氨基酸,所述脂肪酶突变。

4、体为,脂肪酶突变体氨基酸取代位置突变体1SER234PHE突变体2PRO168LEU/VAL329ALA突变体3CYS160LEU突变体4HIS317PRO/MET101THR突变体5SER151ASN/LEU180HIS突变体6VAL261GLY/SER373CYS突变体7ASP182TYR/ALA230PHE突变体8LEU180HIS/THR218SER突变体9ASN366ASP/LEU180HIS/VAL329ALA突变体10SER234PHE/LEU180HIS/THR218SER突变体11SER234PHE/PRO168HIS/VAL329ALA/CYS160LEU/HIS317PR。

5、O/MET101THR突变体12LEU180HIS/THR218SER/VAL261GLY/LYS161ARG突变体13GLU107GLY/ALA129SER/GLU363ARG/LYS161ARG/VAL261GLY/LEU180HIS突变体14LYS161ARG/LEU180HIS/THR218SER/MET101THR/THR183ALA/GLU107GLY/SER151ASN/GLU363ARG突变体15GLU107GLY/ALA129SER/SER151ASN/LYS161ARG/LEU180HIS/SER234PHE/GLU363ARG/VAL329ALA突变体121ALA230P。

6、HE/LEU180HIS/THR218SER/VAL261GLY/LYS161ARG突变体131GLU107GLY/ALA129SER/SER151ASN/LYS219ASP/LEU180HIS/GLU363ARG/ALA230PHE华根霉脂肪酶氨基酸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2,有22个突变氨基酸;用于表达所述的脂肪酶突变体的表达载体为PPIC9K,PPIC35K,PPICZ,PPICZ;用于所述的表达载体转化的微生物宿主细胞为毕赤酵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与亲本华根霉脂肪酶相比,所述脂肪酶突变体的热稳定性获得了提高,以在65下的半衰期T50来表示热稳定性的。

7、提高,所述脂肪酶突变体的半衰期以及提高的倍数如下脂肪酶突变体氨基酸取代位置65T50MIN65T50MIN提高倍数突变体1SER234PHE357218突变体2PRO168LEU/VAL329ALA361219突变体3CYS160LEU170103突变体4HIS317PRO/MET101THR191116权利要求书CN101974499ACN101974503A2/2页3突变体5SER151ASN/LEU180HIS217132突变体6VAL261GLY/SER373CYS335203突变体7ASP182TYR/ALA230PHE279169突变体8LEU180HIS/THR218SER256。

8、155突变体9ASN366ASP/LEU180HIS/VAL329ALA554336突变体10SER234PHE/LEU180HIS/THR218SER899545突变体11SER234PHE/PRO168HIS/VAL329ALA/32901994CYS160LEU/HIS317PRO/MET101THR突变体12LEU180HIS/THR218SER/VAL261GLY/41032487LYS161ARG突变体13GLU107GLY/ALA129SER/GLU363ARG/4652819LYS161ARG/VAL261GLY/LEU180HIS突变体14LYS161ARG/LEU180HI。

9、S/THR218SER/4502727MET101THR/THR183ALA/GLU107GLY/SER151ASN/GLU363ARG突变体15GLU107GLY/ALA129SER/SER151ASN/3992419LYS161ARG/LEU180HIS/SER234PHE/GLU363ARG/VAL329ALA突变体121ALA230PHE/LEU180HIS/THR218SER/7554576VAL261GLY/LYS161ARG突变体131GLU107GLY/ALA129SER/SER151ASN/6904182LYS219ASP/LEU180HIS/GLU363ARG/ALA230。

10、PHE亲本华根霉脂肪酶在65下的半衰期T50为165MIN。权利要求书CN101974499ACN101974503A1/8页4热稳定性提高的脂肪酶突变体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热稳定性提高的脂肪酶突变体,具体地说涉及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获得热稳定性提高的脂肪酶突变体,属于酶的基因工程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脂肪酶EC3113不仅能催化油脂水解,也能在非水相中催化酯合成、转酯化、酸解等反应,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学,食品,制药和洗涤剂或生物能源工业中。微生物是脂肪酶的一个重要来源,而根霉又是微生物脂肪酶的重要生产菌。如今,已有超过30种根霉脂肪酶实现了商品化生产。根霉脂肪酶大都具有高度1,3位置选。

11、择性,因此常用于油脂加工中。但是油脂加工通常需要在较高温度下进行,而根霉脂肪酶属于中温脂肪酶,在65下的半衰期仅有15MIN左右,热稳定性差不仅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而且易于失活,增加了生产成本。0003定向进化属于非理性设计,是指通过在实验室中模拟达尔文自然进化过程,针对某一蛋白质酶的基因,通过改进的诱变技术改造的酶的基因,然后根据特定的改造目的,筛选有价值的天然酶。近10年来,定向进化技术已经在酯酶和脂肪酶性质改造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功,主要集中于提高酶的催化反应活性,改进底物特异性,提高热稳定性,对映立体选择性等方面JOHANNESTWETALCURROPINMICROBIOL,2006,926。

12、1267。0004发明人在前期研究中成功从酿造浓香型大曲酒的酒曲中筛选到一株高产脂肪酶的华根霉RHIZOPUSCHINENSISCCTCCM201021菌株,并从该菌株中首次克隆得到脂肪酶基因序列,并实现该脂肪酶在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PASTORIS中的高水平分泌表达YUXIAOWEIETALJMOLCATALBENZYM,2009,57304311。本发明以华根霉脂肪酶基因为模板,利用定向进化技术获得了热稳定性显著提高的脂肪酶突变体。0005酶分子的热稳定性提高可以用其半衰期T50来体现。即酶的活力降低到原来活力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半衰期长,则酶稳定性高。反之,则稳定性差。因此,T50。

13、的提高代表了酶分子热稳定性的提高。0006定义0007氨基酸和DNA核酸序列的命名法0008使用氨基酸残基的公认IUPAC命名法,用三字母代码形式。DNA核酸序列采用公认IUPAC命名法。0009脂肪酶突变体的标识0010采用“原始氨基酸位置替换的氨基酸”来表示脂肪酶突变体中突变的氨基酸。如GLU107GLY,表示位置107的氨基酸由亲本脂肪酶的GLU替换成GLY,位置的编号对应于附件序列表1中亲本华根霉脂肪酶RCL的氨基酸序列编号。如LEU180HIS/THR218SER,表示位置180和位置218的氨基酸都发生了突变。说明书CN101974499ACN101974503A2/8页5发明内容。

14、001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热稳定性提高的脂肪酶突变体。001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热稳定性提高的脂肪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由亲本华根霉RHIZOPUSCHINENSISCCTCCM201021脂肪酶进行定向进化,通过易错PCR、DNASHUFFLING和定点突变,获得脂肪酶突变体,亲本华根霉氨基酸序列SEQIDNO1中在氨基酸取代位置发生突变,采用“原始氨基酸位置替换的氨基酸”来表示脂肪酶突变体中突变的氨基酸,所述脂肪酶突变体为,0013表100140015华根霉脂肪酶氨基酸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2,有22个突变氨基酸,底色标记显示。0016用于表达所述的脂肪酶突变体的表达载体为PPI。

15、C9K,PPIC35K,PPICZ,PPICZ;0017用于所述的表达载体转化的微生物宿主细胞为毕赤酵母。说明书CN101974499ACN101974503A3/8页60018与亲本华根霉脂肪酶相比,所述脂肪酶突变体的热稳定性获得了提高,以在65下的半衰期T50来表示热稳定性的提高,所述脂肪酶突变体的半衰期以及提高的倍数如下0019表200200021亲本华根霉脂肪酶在65下的半衰期T50为165MIN。00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亲本华根霉脂肪酶进行定向进化,通过易错PCR、DNASHUFFLING和定点突变,获得脂肪酶突变体,以半衰期T50表示,脂肪酶突变说明书CN101。

16、974499ACN101974503A4/8页7体的热稳定性得到了提高,如表2所示。附图说明0023根据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测序结果确定突变氨基酸,各个突变体的氨基酸突变位点测序结果如下。0024图1脂肪酶突变体1SER234PHE测序峰图。0025图2脂肪酶突变体2APRO168LEU,BVAL329ALA测序峰图。0026图3脂肪酶突变体3CYS160LEU测序峰图。0027图4脂肪酶突变体4AHIS317PRO,BMET101THR测序峰图。0028图5脂肪酶突变体5ASER151ASN,BLEU180HIS测序峰图。0029图6脂肪酶突变体6AVAL261GLY,BSER3。

17、73CYS测序峰图。0030图7脂肪酶突变体7AASP182TYR,BALA230PHE测序峰图。0031图8脂肪酶突变体8ALEU180HIS,BTHR218SER测序峰图。0032图9脂肪酶突变体9AASN366ASP,BLEU180HIS,CVAL329ALA测序峰图。0033图10脂肪酶突变体10ASER234PHE,BLEU180HIS,CTHR218SER测序峰图。0034图11脂肪酶突变体11ASER234PHE,BPRO168HIS,CVAL329ALA,DCYS160LEU,EHIS317PRO,FMET101THR测序峰图。0035图12脂肪酶突变体12ALEU180HIS。

18、,BTHR218SER,CVAL261GLY,DLYS161ARG测序峰图。0036图13脂肪酶突变体13AGLU107GLY,BALA129SER,CGLU363ARG,DLYS161ARG,EVAL261GLY,FLEU180HIS测序峰图。0037图14脂肪酶突变体14ALYS161ARG,BLEU180HIS,CTHR218SER,DMET101THR,ETHR183ALA,FGLU107GLY,GSER151ASN,HGLU363ARG测序峰图。0038图15脂肪酶突变体15AGLU107GLY,BALA129SER,CSER151ASN,DLYS161ARG,ELEU180HIS,。

19、FSER234PHE,GGLU363ARG,HVAL329ALA测序峰图。0039图16脂肪酶突变体121AALA230PHE,BLEU180HIS,CTHR218SER,DVAL261GLY,ELYS161ARG测序峰图。0040图17脂肪酶突变体131AGLU107GLY,BALA129SER,CSER151ASN,DLYS219ASP,ELEU180HIS,FGLU363ARG,GALA230PHE测序峰图。0041实施例中涉及到的培养基及试剂配方如下0042LB液体培养基蛋白胨1,酵母提取物05,NACL1,PH70。0043YPDYEASTEXTRACTPEPTONEDEXTROSE。

20、MEDIUMYEASTEXTRACT1,TRYPTON2,DEXTROSE2,制作平板时加入AGAR2。121高压灭菌20MIN。用于筛选G418抗性时加入G418至终浓度为025MG/ML10MG/ML,即YPDG418平板。0044MDMINIMALDEXTROSEMEDIUMYNB134,BIOTIN4105,DEXTROSE2,AGAR2。0045MMMINIMALMETHANOLMEDIUMYNB134,BIOTIN4105,METHANOL05,AGAR2。0046BMGYBUFFEREDGLYCEROLCOMPLEXMEDIUMYEASTEXTRACT1,TRYPTON2,说明书。

21、CN101974499ACN101974503A5/8页8YNB134,BIOTIN4105,GLYCEROL1,磷酸钾溶液PH60、100MMOL/L。0047BMMYBUFFEREDMETHANOLCOMPLEXMEDIUMYEASTEXTRACT1,TRYPTON2,YNB134,BIOTIN4105,METHANOL05,磷酸钾溶液100MMOL/L。0048培养基中的单位为W/V0049FASTBLUERR染色剂360L萘酯20MG萘酯溶于1ML2甲基甲酰胺与160LFASTBLUERR80MGFASTBLUERR溶于1ML二甲亚砜相混合。0050实施例1、利用易错PCR方法构建表达。

22、脂肪酶突变体的毕赤酵母文库0051利用易错PCR技术在体外向华根霉脂肪酶基因PRORCL引入核苷酸突变。易错PCR的反应条件如下0052DCTP25MMOL/L2L0053DTTP25MMOL/L2L0054DGTP10MMOL/L1L0055DATP10MMOL/L1L0056F20PMOL/L1L0057R20PMOL/L1L0058MG225MM14L0059MN25MM15L0060PPIC9KPRORCL0061携带有华根霉脂肪酶基因PRORCL的质粒05L0062TAQDNA聚合酶25U1L006310PCR缓冲液不含MGCL25L0064DDH2O20L0065其中,上游引物F和。

23、下游引物R序列为0066F5TCAAGATCCCTAGGGTTCCTGTTGGTCATAAAGGTTC3;0067R5AATTCCAGTGCGGCCGCTTACAAACAGCTTCCTTCG3。0068PCR扩增条件943MIN;941MIN,591MIN,722MIN,30个循环;7210MIN。0069易错PCR扩增产物经DNA纯化试剂盒纯化后,限制性内切酶AVR和NOTI分别对易错PCR扩增产物和质粒PPIC9K进行消化,连接,获得包含突变体基因的表达质粒,转化至ECOLIJM109感受态细胞。涂布于LB含100G/L的AMP平板。生长12H后,将转化子转移至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获得表。

24、达质粒。0070将表达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SALI线性化后,电转化毕赤酵母GS115感受态细胞。将转化液涂布于MD平板上,30培养2D,构成表达脂肪酶突变体的毕赤酵母文库。0071实施例2、利用DNASHUFFLING方法构建表达脂肪酶突变体的毕赤酵母文库0072利用DNASHUFFLING的方法将易错PCR构建的脂肪酶突变体中的突变位点进行随机组合。DNASHUFFLING的条件如下0073提取易错PCR方法构建的表达脂肪酶突变体的毕赤酵母文库的基因组,用DNASE消化30MIN,将消化产物酚氯仿抽提除去蛋白质后溶解于30L无菌水中。以该基因组为模板进行如下操作说明书CN101974499AC。

25、N101974503A6/8页90074步骤一PCR反应体系0075TAQ25U05L00765BUFFERMG2PLUS10L0077基因组05L0078DNTP25MMOL/L4L0079DDH2O345L0080PCR扩增条件943MIN;941MIN,591MIN,722MIN,10个循环;7210MIN。0081步骤二在上述体系中加入引物F和R各1L,PCR扩增条件943MIN;941MIN,591MIN,722MIN,30个循环;7210MIN。0082扩增产物经胶回收纯化试剂盒纯化后,用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构建表达脂肪酶突变体的毕赤酵母文库。0083实施例3、高酶活脂肪酶突变体的。

26、筛选0084将保存于MD平板上的毕赤酵母文库影印复制到MM平板上,30培养2天,以表达亲本华根霉脂肪酶的毕赤酵母作为对照菌。0085平板初筛每12H向MM平皿盖上补加200L甲醇诱导重组脂肪酶表达,诱导23天后,将平板置于65热处理60MIN,冷却到室温,向平板上均匀倾倒FASTBLUERR染色剂约15ML,2MIN内单克隆所显黑褐色深于对照的菌落为初筛目的菌株。008696孔板筛选方法向18ML/孔平底的96孔板中加入300LBMGY培养基,121灭菌20MIN。向其中接入初筛获得的菌株,以表达亲本华根霉脂肪酶的毕赤酵母作为对照菌,30250R/MIN振荡培养至OD600为26。离心,弃上清。

27、,用900LBMMY培养基重悬菌体,每24H加入1V/V甲醇诱导脂肪酶表达,诱导4天,离心收集上清,根据实施例4的方法测定脂肪酶突变体在65下的半衰期T50。0087筛选易错PCR和DNASHUFFLING构建的表达脂肪酶突变体的毕赤酵母文库,分别获得14株热稳定性明显提高的菌株,测定脂肪酶核苷酸序列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测序,利用三联体密码子推测脂肪酶的氨基酸序列,脂肪酶突变体的氨基酸取代及半衰期如表3所示。0088表3脂肪酶突变体及其半衰期0089说明书CN101974499ACN101974503A7/8页1000900091实施例4脂肪酶突变体的T50测定0092为测定脂肪。

28、酶的T50值,需要对酶进行分离纯化。0093摇瓶发酵接种量10V/V,25MLBMGY培养基中,30振荡培养1620H至OD600为26,离心收集菌体,用BMMY培养基稀释至OD600为1,每隔24H添加05的甲醇诱导表达,培养34D后,收集发酵上清液。0094分离纯化将突变菌株的发酵上清液经过10KD超滤膜浓缩,SPSEPHAROSEFF强阳离子交换层析和PHENYLSEPHAROSE6FF疏水色谱柱层析后得到纯化的突变脂肪酶活性组分。具体操作参考文献YUXIAOWEIETALJMOLCATALBENZYM,2009,57304311。0095T50的测定方法0096脂肪酶活力的测定方法为P。

29、NPP法PENCREACHGETALENZYMEANDMICROBIALTECHNOL1996,18417422。酶活的定义为PH80,40下反应每分钟产生说明书CN101974499ACN101974503A8/8页111MOL对硝基苯酚的酶量为一个脂肪酶水解酶活国际单位。脂肪酶在65下半衰期的测定方法为在65下处理酶液,在不同处理时间取样,PNPP法测定脂肪酶残余酶活百分比。以残余酶活百分比的LOG值对时间TMIN作图,直线的斜率为失活常数KINACT。由T50LN2/KINACT得到脂肪酶在该温度下的T50。0097实施例5定点突变组合脂肪酶突变体的基因突变位点0098经过上述易错PCR。

30、和DNASHUFFLING突变文库的构建,筛选获得如表3所示的脂肪酶突变体。为了考察其中某一个突变及各突变的组合对脂肪酶突变体活力的影响,对表3中的突变位点进行定点突变组合定点突变可以利用市售的试剂盒进行,将含有上述突变位点组合的基因与载体PPIC9K连接,获得表达质粒,后续毕赤酵母表达如实施例1所述。用实施例4的方法测定脂肪酶突变体在65下的T50。热稳定性获得提高的脂肪酶突变体如表4所示。0099表4突变体脂肪酶及其T50提高的倍数01000101最后,还需注意到的是,上述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若干个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说明书CN101974499ACN101974503A1。

31、/3页1200010002序列表CN101974499ACN101974503A2/3页130003序列表CN101974499ACN101974503A3/3页14序列表CN101974499ACN101974503A1/17页15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74499ACN101974503A2/17页16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1974499ACN101974503A3/17页17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1974499ACN101974503A4/17页18图8说明书附图CN101974499ACN101974503A5/17页19图9说明书附图CN101974499ACN10。

32、1974503A6/17页20图10说明书附图CN101974499ACN101974503A7/17页21图11说明书附图CN101974499ACN101974503A8/17页22图12说明书附图CN101974499ACN101974503A9/17页23说明书附图CN101974499ACN101974503A10/17页24图13说明书附图CN101974499ACN101974503A11/17页25说明书附图CN101974499ACN101974503A12/17页26图14说明书附图CN101974499ACN101974503A13/17页27说明书附图CN101974499ACN101974503A14/17页28图15说明书附图CN101974499ACN101974503A15/17页29图16说明书附图CN101974499ACN101974503A16/17页30说明书附图CN101974499ACN101974503A17/17页31图17说明书附图CN10197449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