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载体流化床处理含盐有机废水的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865862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8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98848.1

申请日:

2009.05.15

公开号:

CN101565233A

公开日:

2009.10.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02F3/12; C02F3/10; C02F3/34

主分类号:

C02F3/12

申请人:

浙江工业大学

发明人:

王家德; 陈建孟; 朱润晔; 刘臣亮

地址:

310014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朝晖六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黄美娟;冷红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载体流化床处理含盐有机废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空气由流化床底部的空气进口进入反应池,废水由流化床顶部的废水流入口进入反应池,所述载体流化床的反应池内,投加有球状或短柱状轻质高分子生物载体,在气流和水流的混合推动力作用下,所述生物载体呈流化态悬浮于反应池内,水相微生物附着于所述生物载体表面,与含盐有机废水充分接触使污染物分解,处理后的废水经废水流出口排出。本发明所述的适用于含盐有机废水处理的载体流化床处理工艺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1)载体不会流失;(2)载体呈流化状态,与营养、污染物有充分接触;(3)耐盐性好,处理效率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利用载体流化床处理含盐有机废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空气由流化床底部的空气进口进入反应池,含盐有机废水由流化床顶部的废水流入口进入反应池,所述载体流化床的反应池内,投加有球状或短柱状轻质高分子生物载体,制备所述轻质高分子生物载体的材料为聚乙烯、聚丙烯或聚乙烯与聚丙烯的混合物,密度为96~115kg/m3,比表面积500~650m2/m3,空隙率>90%,所述生物载体填充密度为23~35kg/m3反应池容积;所述生物载体呈流化态悬浮于反应池内,水相微生物附着于所述生物载体表面,与含盐有机废水充分接触使污染物分解,处理后的废水经废水流出口排出。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参数如下:接种时污泥浓度为3.5g/L,DO值2.0mg/L;稳定运行时污泥浓度10~12g/L,水力停留时间8~10h,DO值3.0~6.0g/L,水相温度为常温。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盐有机废水TDS0.8~1.2%,CODCr浓度8000~12000mg/L、初始pH6.0~9.0。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盐有机废水为医化企业生产性有机废水,TDS 0.8~1.2%,CODCr浓度8000~12000mg/L、pH6.0~9.0;所述载体流化床反应池内生物载体填充密度为23~35kg/m3反应池容积,水相污泥浓度10~12g/L,运行时DO值3.0~6.0g/L,水相温度为常温,空气由流化床底部的空气进口进入反应池,废水由流化床顶部的废水流入口进入反应池,水力停留时间8~10h,处理后的废水经废水流出口排出。

说明书

一种利用载体流化床处理含盐有机废水的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载体流化床处理含盐有机废水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化工、制药等工业的快速发展,含盐有机废水(特指总溶解性固形物(TDS)含量≥0.8%的废水)排放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危害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耐盐生物处理工艺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如何改善盐对微生物的抑制效应,提高处理系统的耐盐性能是非常关键的。
除培养耐盐菌种来改善微生物的耐盐性方法之外(嗜盐菌强化生物活性炭处理不同盐浓度采油废水的研究,环境科学,2007,28(10):2213-2218),研究发现,活性污泥颗粒化后可大大提高微生物的耐盐性能(高含盐废水高效处理工艺,汪善荃等,专利公开号为CN101054232A),但好氧系统难以实现污泥颗粒化。通过投加颗粒活性炭作生物载体,可以提高系统处理效果(活性炭吸附分离一生物再生法处理高盐苯胺废水,化工环保,2006,26(2):107-110),但活性炭容易流失,需要不断投加,运行成本增加。如何解决投入载体不流失又容易流化,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内容。
悬浮填料载体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该技术是80年代末期出现的一种新型生物膜处理方法,综合了生物流化床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两者的优点,是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方法,在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微污染源水处理等方面得到广泛研究与应用(关于污水处理领域悬浮填料产品的探讨,董滨等,净水技术,2008,27(3):57~60),但未有涉及含盐有机废水处理的相关报道。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含盐有机废水处理的载体流化床处理工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载体流化床处理含盐有机废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空气由流化床底部的空气进口进入反应池(控制溶解氧(DO)浓度≥2.0mg/L),废水由流化床顶部的废水流入口进入反应池,所述载体流化床的反应池内,投加有球状或短柱状轻质高分子生物载体,制备所述轻质高分子生物载体的材料密度为96~115kg/m3,比表面积500~650m2/m3,空隙率>90%,所述生物载体填充密度为23~35kg/m3反应池容积,制备所述轻质高分子生物载体的材料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两种以上的混合:聚乙烯和聚丙烯,在气流和水流的混合推动力作用下,所述生物载体呈流化态悬浮于反应池内,水相微生物(按3.5g/L污泥浓度(MLSS)接种,接种的污泥通常为医药废水生化处理系统二沉池的活性污泥,其中含有可降解废水中有机物的水相微生物)附着于所述生物载体表面,与含盐有机废水充分接触使污染物分解,处理后的废水经废水流出口排出。
通常,球状载体直径50mm左右,短柱状载体直径25mm左右、长9mm左右。
所述流化床可为常规活性污泥流化床结构。
所述工艺参数如下:接种时污泥浓度为3.5g/L,DO值2.0mg/L;稳定运行时污泥浓度10~12g/L,水力停留时间8~10h,DO值3.0~6.0g/L;水相温度为常温。
所述含盐有机废水TDS(溶解性总固体)0.8~1.2%(w/v,100mL废水中含溶解性总固体0.8~1.2g),CODCr浓度8000~12000mg/L、初始pH6.0~9.0。
具体的,所述含盐有机废水为医化企业生产性有机废水,TDS0.8~1.2%,CODCr浓度8000~12000mg/L、初始pH6.0~9.0;所述载体流化床反应池内生物载体填充密度为23~35kg/m3反应池容积,水相污泥浓度10~12g/L,运行时DO值3~6g/L,水相温度为常温,空气由流化床底部的空气进口进入反应池,废水由流化床顶部的废水流入口进入反应池,水力停留时间8~10h,处理后的废水经废水流出口排出。
更为具体的,当处理的废水为噻二唑、氨基噻唑、头孢侧链活性酯、康唑等医药中间体生产性有机废水时,载体填充密度28kg/m3,生物量10.5g/L,水力停留时间10h,DO(溶解氧浓度)4.5g/L,废水TDS 0.84%,CODCr8610mg/L,初始pH 8.2,废水由进水泵经一端进入活性污泥反应池,处理后的废水经另一端排出。
本发明所述的适用于含盐有机废水处理的载体流化床处理工艺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1)载体不会流失;(2)载体呈流化状态,与营养、污染物有充分接触;(3)耐盐性好,处理效率高。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载体流化床及载体结构示意图;A为载体流化床:1为空气进口,2为废水流入口,3为废水流出口,4为微孔曝气管,5为载体;B为放大后的载体;
图2为常规活性污泥流化床结构示意图;1为空气进口,2为废水流入口,3为废水流出口,4为微孔曝气管。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本发明重点是适用于含盐有机废水处理的载体流化床工艺,对不同有机废水具有通用性。实施例以一类有代表意义的医药化工实际有机废水进行试验。
下面接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适用于含盐有机废水处理的载体流化床结构参见图1,其特点在于:在活性污泥反应池内,投加短柱状聚丙烯粒子(通过挤塑机模具挤压成型获得,直径50mm左右),水相微生物(按3.5g/L污泥浓度(MLSS)接种,初始DO值2.0mg/L,接种的污泥为医药废水生化处理系统二沉池的活性污泥)附着于载体表面,污泥停留时间延长,生物量及其耐盐性得到提高(活性污泥浓度达12g/L);在气流和水流的混合推动力作用下,生物载体呈流化态悬浮于反应池内,与含盐废水中营养充分接触,实现污染物分解。
当处理的废水为噻二唑、氨基噻唑、头孢侧链活性酯、康唑等医药中间体生产性有机废水时,载体柱状,填充密度28kg/m3,活性污泥浓度10.52g/L,水力停留时间10h,DO值5.5g/L,废水(TDS 0.842%,CODCr8610mg/L,初始pH8.25)由进水泵经一端进入反应池,处理后的废水经另一端排出。
以常规活性污泥流化床处理作为对照,常规活性污泥流化床结构参见图2。当处理的废水为噻二唑、氨基噻唑、头孢侧链活性酯、康唑等医药中间体生产性有机废水时,生物量6.13g/L,水力停留时间10h,DO值5.5g/L,废水(TDS 0.842%,CODCr8610mg/L,初始pH 8.25)由进水泵经一端进入活性污泥反应池,处理后的废水经另一端排出。
废水处理结果见表1。
表1:医化企业废水处理结果

  项目名称  载体流化床  活性污泥流化床  推动力  空气流和水流  空气流和水流  载体填充密度  28m3/m3  /  生物密度  10.52g/L  6.13g/L  进水CODCr  8610mg/L  8610mg/L  出水CODCr  763mg/L  1825mg/L  CODCr去除率  91.1%  78.8%  CODCr去除负荷  18.8kg/m3.d  16.2kg/m3.d

表1结果表明,同样操作条件下,适用于含盐有机废水处理的载体流化床工艺有利于含盐水相有机物的去除,生物密度大,去除效率和负荷高。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适用于含盐有机废水处理的载体流化床工艺有利于含盐水相有机物的去除,载体呈流化态,与现有含盐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相比,具有去除效率高、载体不流失、运行稳定等优点,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利用载体流化床处理含盐有机废水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利用载体流化床处理含盐有机废水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利用载体流化床处理含盐有机废水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利用载体流化床处理含盐有机废水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利用载体流化床处理含盐有机废水的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载体流化床处理含盐有机废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空气由流化床底部的空气进口进入反应池,废水由流化床顶部的废水流入口进入反应池,所述载体流化床的反应池内,投加有球状或短柱状轻质高分子生物载体,在气流和水流的混合推动力作用下,所述生物载体呈流化态悬浮于反应池内,水相微生物附着于所述生物载体表面,与含盐有机废水充分接触使污染物分解,处理后的废水经废水流出口排出。本发明所述的适用于含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