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定稻米支链淀粉精细结构的优化方法.pdf

上传人:奶盖 文档编号:8637230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2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195429.9

申请日:

20180309

公开号:

CN108410919A

公开日:

2018081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12P19/04,C12P19/22,C12P19/14

主分类号:

C12P19/04,C12P19/22,C12P19/14

申请人:

江西农业大学

发明人:

周慧颖,贺晓鹏,贺浩华,朱昌兰,彭小松,傅军如,陈小荣,边建民,欧阳林娟,胡丽芳

地址:

330045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经济技术开发区

优先权:

CN201810195429A

专利代理机构: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优化了利用酶法测定稻米支链淀粉精细结构的方法。本发明采用β‑淀粉酶、异淀粉酶、普鲁兰酶等三种酶对稻米支链淀粉进行酶解,对其酶解反应条件进行了摸索和优化,从而获得β‑淀粉酶水解率、平均链长、平均外链长、平均内链长、A链与B链的比值等稻米支链淀粉结构参数。利用本发明优化的方法,能够高效、快速、精确测定稻米支链淀粉精细结构,对稻米支链淀粉结构和特性的测定和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测定稻米支链淀粉精细结构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1)利用β-淀粉酶作用于稻米支链淀粉的α-1,4-糖苷键,形成后β-限制糊精,并获得β-淀粉酶水解率,对其酶解反应过程中β-淀粉酶的最适酶用量、最适反应时间和最适反应温度进行优化;对于0.1g的稻米支链淀粉,测定β-淀粉酶水解率时,β-淀粉酶的最适用量为500U,最适反应时间为48h,最适反应温度为37℃;(2)利用普鲁兰酶作用稻米支链淀粉的α-1,6-糖苷键使支链淀粉脱支成为直链片段,获得平均链长,对其酶解反应过程中普鲁兰酶的最适酶用量、最适反应时间和最适反应温度进行优化;对于22mg的稻米支链淀粉,测定平均链长时,普鲁兰酶的最适用量为4U,最适反应时间为24h,最适反应温度为37℃;(3)首先利用异淀粉酶作用于α-1,6-糖苷键,先水解β-限制糊精中大于三个葡萄糖单位构成的侧链,再用普鲁兰酶进一步水解两个以上葡萄糖单位构成的侧链,经过异淀粉酶和普鲁兰酶共同作用后,β-极限糊精完全脱支,获得A链与B链的比值,对其酶解反应过程中异淀粉酶和普鲁兰酶的最适酶用量和最适反应时间;对于1mL质量浓度为1mg/mL的稻米β-极限糊精溶液,测定A链与B链的比值时,异淀粉酶的最适用量为100U,普鲁兰酶的最适用量为1U,二者的最适反应时间均为24h。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优化方法,具体为一种测定稻米支链淀粉精细结构的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支链淀粉作为稻米淀粉最主要的组分,是稻米品质和淀粉理化特化的主要决定因素。支链淀粉的精细结构包括平均链长、平均外部链长、平均内部链长、A链与B链的比值(每条B链上所具有的A链数目)、链长和链长分布等参数。目前对稻米支链淀粉精细结构的研究主要是利用凝胶层析法、荧光糖电泳法(基于毛细管电泳、基于测序仪)等测定支链淀粉的链长和链长分布。利用酶法测定支链淀粉结构是采用β-淀粉酶、异淀粉酶、普鲁兰酶等三种酶对支链淀粉进行酶解,从而获得β-淀粉酶水解率、平均链长、平均外链长、平均内链长、A链与B链的比值等支链淀粉结构参数,这些参数可更好地反映支链淀粉的精细结构。已有研究利用酶法对葛根、银杏及慈姑的支链淀粉结构进行了测定,而在水稻中利用酶法测定支链淀粉的结构鲜见研究报道。此外,前人在利用酶法测定葛根、银杏及慈姑的支链淀粉结构的具体过程中,酶解反应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如在测定β-淀粉酶水解率时采用的β-淀粉酶用量分别是500 U、500 U、325 U,测定A链与B链的比值时采用的异淀粉酶用量分别是2 U、80 U、80 U,且对酶解的最佳反应时间没有明确。优化酶法测定稻米支链淀粉精细结构的酶解反应条件,对于了解支稻米链淀粉的精细结构,揭示稻米食用品质形成的机理都具有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定稻米支链淀粉精细结构的优化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测定稻米支链淀粉精细结构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1) 利用β-淀粉酶作用于稻米支链淀粉的α-1,4-糖苷键,形成后β-限制糊精,并获得β-淀粉酶水解率,对其酶解反应过程中β-淀粉酶的最适酶用量、最适反应时间和最适反应温度进行优化。对于0.1 g的稻米支链淀粉,测定β-淀粉酶水解率时,β-淀粉酶的最适用量为500 U,最适反应时间为48 h,最适反应温度为37 ℃;

(2) 利用普鲁兰酶作用支链淀粉的α-1,6-糖苷键使支链淀粉脱支成为直链片段,获得平均链长,对其酶解反应过程中普鲁兰酶的最适酶用量、最适反应时间和最适反应温度进行优化。对于22 mg的稻米支链淀粉,测定平均链长时,普鲁兰酶的最适用量为4 U,最适反应时间为24 h,最适反应温度为37 ℃;

(3) 首先利用异淀粉酶作用于α-1,6-糖苷键先水解β-限制糊精中大于三个葡萄糖单位构成的侧链,再用普鲁兰酶进一步水解两个以上葡萄糖单位构成的侧链,经过异淀粉酶和普鲁兰酶共同作用后,β-极限糊精完全脱支,获得A链与B链的比值,对其酶解反应过程中异淀粉酶和普鲁兰酶的最适酶用量和最适反应时间;对于1 mL质量浓度为1 mg/mL的稻米β-极限糊精溶液,测定A链与B链的比值时,异淀粉酶的最适用量为100 U,普鲁兰酶的最适用量为1 U,二者的最适反应时间均为24 h。

本发明优化了β-淀粉酶、异淀粉酶、普鲁兰酶等三种酶测定稻米支链淀粉精细结构时的酶解反应条件,其特征在于优化结果如下:

(1) 测定β-淀粉酶水解率时,当β-淀粉酶用量为500 U,反应时间达48 h时开始,反应体系中所产生的还原力基本上达到一个平稳值,水解程度达到最大,随后还原力不再而增加。且反应体系温度为37 ℃时的还原力均大于20 ℃时的还原力。对于0.1 g的稻米支链淀粉,测定β-淀粉酶水解率时,β-淀粉酶的最适用量为500 U,最适反应时间为48 h,最适反应温度为37 ℃;

(2) 测定平均链长时,当酶用量为4 U时,反应时间达24 h时开始,反应体系中所产生的还原力基本上达到一个平稳值,水解程度达到最大,随后还原力不再增加。且反应体系温度为37 ℃时的还原力均大于20 ℃时的还原力。对于22 mg的稻米支链淀粉,测定平均链长时,普鲁兰酶的最适用量为4 U,最适反应时间为24 h,最适反应温度为37 ℃;

(3) 测定A链与B链的比值时,当异淀粉酶用量为100 U,普鲁兰酶用量为1 U ,二者反应时间达到24 h时,反应体系中所产生的还原力基本上达到一个平稳值,水解程度达到最大,随后还原力不再增加。对于1 mL质量浓度为1 mg/mL的稻米β-极限糊精溶液,测定A链与B链的比值时,异淀粉酶的最适用量为100 U,普鲁兰酶的最适用量为1 U,二者的最适反应时间均为24 h。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优化酶法测定稻米支链淀粉精细结构的酶解反应条件,可高效、快速、精确测定稻米支链淀粉精细结构,对稻米支链淀粉结构和特性的测定和研究提供技术支撑,揭示稻米食用品质形成的机理都具有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β-淀粉酶水解率测定时β-淀粉酶用量与还原力生成的关系示意图。

图2为β-淀粉酶水解率测定时酶解反应时间与还原力生成的关系示意图。

图3为β-淀粉酶水解率测定时不同反应温度下的还原力示意图。

图4为平均链长测定时普鲁兰酶用量与还原力生成的关系示意图。

图5为平均链长测定时酶解反应时间与还原力生成的关系示意图。

图6为平均链长测定时同反应温度下的还原力示意图。

图7为A链与B链比值测定时异淀粉酶用量与还原力生成的关系示意图。

图8为A链与B链比值测定时异淀粉酶酶解反应时间与还原力生成的关系示意图。

图9为A链与B链比值测定时普鲁兰酶用量与还原力生成的关系示意图。

图10为A链与B链比值测定时普鲁兰酶酶解反应时间与还原力生成的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发明,而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

实施例中所涉及的β-淀粉酶(EC 3.2.1.2)、普鲁兰酶(EC 3.2.1.41)、异淀粉酶(EC 3.2.1.68)为Sigma-Aldrich公司产品,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仪器均为实验室常用仪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1:β-淀粉酶酶解反应条件的优化及稻米支链淀粉β-淀粉酶水解率的测定

(1) 每个供试品种取5 mL离心管4个,加入纯化的支链淀粉0.1 g分散于5 mL浓度为0.02 mol/L,pH 5.0的醋酸缓冲溶液中,分别加入300、400、500、600 U的β-淀粉酶,同时加入1~2滴甲苯防止微生物生长,37 ℃水浴保温约48 h后,将反应液沸水浴灭酶25 min,冷却后测定体系中的还原力(麦芽糖当量),以还原力不再增加的最低酶用量为优化酶用量(图1),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由图1可知,对于0.1 g的稻米支链淀粉,测定β-淀粉酶水解率时β-淀粉酶的最适酶用量为500 U。

(2) 每个供试品种取5 mL离心管1个,加入纯化的支链淀粉0.1 g分散于5 mL浓度为0.02 mol/L,pH 5.0的醋酸缓冲溶液中,加入优化酶用量的β-淀粉酶,同时加入1~2滴甲苯防止微生物生长,37 ℃水浴保温,测定4 h至60 h不同反应时间点酶解反应所产生的还原力,以还原力不再增加的最短时间为优化反应时间(图2),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由图2可知,对于0.1 g的稻米支链淀粉,测定β-淀粉酶水解率时的最适酶解时间为48 h。

(3) 根据所购β-淀粉酶的质检报告,β-淀粉酶的推荐反应温度为20 ℃,前人采用β-淀粉酶进行水解反应时,采用的反应温度为37 ℃。为此,在β-淀粉酶酶用量和反应时间优化的基础上,设置20 ℃和37 ℃两种温度,测定不同品种在两种反应温度下酶解产生的还原力,明确β-淀粉酶的最佳温度(图3),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由图3 可知,对于0.1 g的稻米支链淀粉,测定β-淀粉酶水解率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7 ℃。

在反应条件优化的基础上,测定反应体系中的总糖和还原力,重复3次,以不加酶的样品同样处理作为对照,计算稻米支链淀粉β-淀粉酶水解率,公式如下:

β-淀粉酶水解率=还原力(麦芽糖当量)×100/总糖 (麦芽糖当量)

实施例2:普鲁兰酶反应条件的优化及稻米支链淀粉平均链长、平均外链长、平均内链长的测定

(1) 每个供试品种取5 mL离心管4个,称取22 mg纯支链淀粉,加入浓度为0.05 mol/L, pH 5.0的醋酸缓冲液5 mL,充分混匀后加入2、4、6、8 U的普鲁兰酶,液面以1~2滴甲苯防止微生物生长,37 ℃水浴保温约24 h后,将反应液沸水浴灭酶20 min,冷却后测定体系中的还原力,以还原力不再增加的最低酶用量为优化酶用量(图4),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由图4可知,对于22 mg的稻米支链淀粉,测定CL时的普鲁兰酶最适酶用量为4 U。

(2) 每个供试品种取5 mL离心管1个,称取22 mg纯支链淀粉,加入浓度为0.05 mol/L, pH 5.0的醋酸缓冲液5 mL,充分混匀后加入优化酶用量的普鲁兰酶,同时加入1~2滴甲苯防止微生物生长,37 ℃水浴保温,测定4 h至32 h不同反应时间段内酶解反应所产生的还原力,以还原力不再增加的最短时间为优化反应时间(图5),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由图5可知,对于22 mg的稻米支链淀粉,测定CL的最适酶解时间为24 h。

(3) 根据所购普鲁兰酶的质检报告,普鲁兰酶的推荐反应温度为25 ℃,前人采用β-淀粉酶、普鲁兰酶进行水解反应时,采用的反应温度为37 ℃。为此,在普鲁兰酶酶用量和反应时间优化的基础上,设置25℃和37 ℃两种温度,测定不同品种在两种反应温度下酶解产生的还原力,明确普鲁兰酶酶解反应的最佳温度(图6),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由图6可知,对于22 mg的稻米支链淀粉,测定CL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7 ℃。

在反应条件优化的基础上,测定反应体系中的总糖和总还原力,重复3次,以不加酶的样品同样处理作为对照计算平均链长(CL),同时根据所测定的β-淀粉酶水解率可以计算出支链淀粉的平均外链长(ECL)和平均内链长(ICL),公式如下:

CL=产物中的总糖(葡萄糖当量)/产物中的总还原力(葡萄糖当量)

ECL=CL ×β-淀粉酶水解率+2.0

ICL=(CL-ECL)-1.0

实施例3:支链淀粉A链与B链比值酶解反应条件的优化及测定

将测定β-淀粉水解率时的最终反应液加入3倍体积无水甲醇,冰浴30 min后6 000 r/min离心5 min,倾去上清液,加入75%的甲醇冲洗沉淀,37 ℃恒温干燥后用研钵磨成细粉,获得支链淀粉β-极限糊精。称取5 mg β-极限糊精粉末于2 mL离心管中,加入200 μL蒸馏水,沸水浴中加热搅拌10 min后,加入浓度为0.04 mol/L,pH 4.5的醋酸缓冲液,再次置沸水浴中加热搅拌10 min,冷却至室温,制成1 mg/mL的β-极限糊精溶液。

(1) 每个供试品种取2 mL离心管5个,量取β-极限糊精溶液1 mL,首先分别加入2、10、50、100、150 U的异淀粉酶进行第一步脱支水解,37 ℃水浴保温,24 h后将反应液置沸水浴中25 min灭酶,冷却后测定反应液中的还原力,以还原力不再增加的最低酶用量为异淀粉酶优化酶用量(图7),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由图7 可知,对于1 mL浓度为1 mg/mL的稻米β-极限糊精溶液,测定A链与B链的比值时异淀粉酶的最适酶用量为100 U。

(2) 每个供试品种取2 mL离心管1个,量取β-极限糊精溶液2 mL,加入优化酶用量的异淀粉酶,同时加入1~2滴甲苯防止微生物生长,37 ℃水浴保温,测定4 h至32 h不同反应时间段内酶解反应所产生的还原力,以还原力不再增加的最短时间为优化反应时间(图8),此时反应液中的还原力为C1,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由图8可知,对于1 mL浓度为1 mg/mL的β-极限糊精溶液,测定A链与B链的比值时的最适酶解时间为24 h。

(3) 异淀粉酶用量和反应时间优化的基础上,每个供试品种取2 mL离心管4个,取异淀粉酶水解后的反应液 1 mL,再次加入0.6、0.8、1、1.2 U普鲁兰酶第二步脱支水解,37 ℃水浴保温,24 h后将反应液置沸水浴中25 min灭酶,冷却后测定反应液中的还原力,以还原力不再增加的最低酶用量为普鲁兰酶优化酶用量(图9),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由图9可知,对于1 mL异淀粉酶水解后的反应液,测定A链与B链的比值普鲁兰酶的最适酶用量为1 U。

(4) 在异淀粉酶用量和反应时间优化的基础上,每个供试品种取2 mL离心管1个,取异淀粉酶水解后的反应液1 mL,向每个供试品种的体系中加入优化酶用量的普鲁兰酶,测定4 h至32 h不同反应时间点酶解反应所产生的还原力,以还原力不再增加的最短时间为优化反应时间(图10),此时反应液中的还原力为C2,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由图10可知,对于1 mL异淀粉酶水解后的反应液,测定A链与B链的比值时的最适酶解时间为24 h。

根据测定的C1、C2可计算出稻米支链淀粉的A链与B链的比值,公式如下:

C1=B+0.5A。

C2=B+A。

一种测定稻米支链淀粉精细结构的优化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测定稻米支链淀粉精细结构的优化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测定稻米支链淀粉精细结构的优化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测定稻米支链淀粉精细结构的优化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测定稻米支链淀粉精细结构的优化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195429.9 (22)申请日 2018.03.09 (71)申请人 江西农业大学 地址 330045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经济 技术开发区 (72)发明人 周慧颖贺晓鹏贺浩华朱昌兰 彭小松傅军如陈小荣边建民 欧阳林娟胡丽芳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代理人 张荣 (51)Int.Cl. C12P 19/04(2006.01) C12P 19/22(2006.01) C12P 19/1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测定稻米支。

2、链淀粉精细结构的优化方 法 (57)摘要 本发明优化了利用酶法测定稻米支链淀粉 精细结构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淀粉酶、 异淀粉 酶、 普鲁兰酶等三种酶对稻米支链淀粉进行酶 解, 对其酶解反应条件进行了摸索和优化, 从而 获得-淀粉酶水解率、 平均链长、 平均外链长、 平均内链长、 A链与B链的比值等稻米支链淀粉结 构参数。 利用本发明优化的方法, 能够高效、 快 速、 精确测定稻米支链淀粉精细结构, 对稻米支 链淀粉结构和特性的测定和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CN 108410919 A 2018.08.17 CN 108410919 A 1.一种测定稻米支链淀。

3、粉精细结构的优化方法, 其特征在于: (1) 利用 -淀粉酶作用于稻米支链淀粉的 -1,4-糖苷键, 形成后 -限制糊精, 并获得 -淀粉酶水解率, 对其酶解反应过程中 -淀粉酶的最适酶用量、 最适反应时间和最适反应 温度进行优化; 对于0.1 g的稻米支链淀粉, 测定 -淀粉酶水解率时, -淀粉酶的最适用量 为500 U, 最适反应时间为48 h, 最适反应温度为37 ; (2) 利用普鲁兰酶作用稻米支链淀粉的 -1,6-糖苷键使支链淀粉脱支成为直链片 段, 获得平均链长, 对其酶解反应过程中普鲁兰酶的最适酶用量、 最适反应时间和最适反应 温度进行优化; 对于22 mg的稻米支链淀粉, 测定。

4、平均链长时, 普鲁兰酶的最适用量为4 U, 最适反应时间为24 h, 最适反应温度为37 ; (3) 首先利用异淀粉酶作用于 -1,6-糖苷键, 先水解 -限制糊精中大于三个葡萄糖单 位构成的侧链, 再用普鲁兰酶进一步水解两个以上葡萄糖单位构成的侧链, 经过异淀粉酶 和普鲁兰酶共同作用后, -极限糊精完全脱支, 获得A链与B链的比值, 对其酶解反应过程中 异淀粉酶和普鲁兰酶的最适酶用量和最适反应时间; 对于1 mL质量浓度为1 mg/mL的稻米 -极限糊精溶液, 测定A链与B链的比值时, 异淀粉酶的最适用量为100 U, 普鲁兰酶的最适 用量为1 U, 二者的最适反应时间均为24 h。 权利要。

5、求书 1/1 页 2 CN 108410919 A 2 一种测定稻米支链淀粉精细结构的优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优化方法, 具体为一种测定稻米支链淀粉精细结构的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支链淀粉作为稻米淀粉最主要的组分, 是稻米品质和淀粉理化特化的主要决定因 素。 支链淀粉的精细结构包括平均链长、 平均外部链长、 平均内部链长、 A链与B链的比值 (每 条B链上所具有的A链数目) 、 链长和链长分布等参数。 目前对稻米支链淀粉精细结构的研究 主要是利用凝胶层析法、 荧光糖电泳法 (基于毛细管电泳、 基于测序仪) 等测定支链淀粉的 链长和链长分布。 利用酶法测定支链淀粉结。

6、构是采用 -淀粉酶、 异淀粉酶、 普鲁兰酶等三种 酶对支链淀粉进行酶解, 从而获得 -淀粉酶水解率、 平均链长、 平均外链长、 平均内链长、 A 链与B链的比值等支链淀粉结构参数, 这些参数可更好地反映支链淀粉的精细结构。 已有研 究利用酶法对葛根、 银杏及慈姑的支链淀粉结构进行了测定, 而在水稻中利用酶法测定支 链淀粉的结构鲜见研究报道。 此外, 前人在利用酶法测定葛根、 银杏及慈姑的支链淀粉结构 的具体过程中, 酶解反应条件存在一定差异, 如在测定 -淀粉酶水解率时采用的 -淀粉酶 用量分别是500 U、 500 U、 325 U, 测定A链与B链的比值时采用的异淀粉酶用量分别是2 U、 。

7、80 U、 80 U, 且对酶解的最佳反应时间没有明确。 优化酶法测定稻米支链淀粉精细结构的酶 解反应条件, 对于了解支稻米链淀粉的精细结构, 揭示稻米食用品质形成的机理都具有应 用价值。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定稻米支链淀粉精细结构的优化方法。 0004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测定稻米支链淀粉精细结构的优化方法, 其特 征在于: (1) 利用 -淀粉酶作用于稻米支链淀粉的 -1,4-糖苷键, 形成后 -限制糊精, 并获得 -淀粉酶水解率, 对其酶解反应过程中 -淀粉酶的最适酶用量、 最适反应时间和最适反应 温度进行优化。 对于0.1 g的稻米支链淀粉, 测定。

8、 -淀粉酶水解率时, -淀粉酶的最适用量 为500 U, 最适反应时间为48 h, 最适反应温度为37 ; (2) 利用普鲁兰酶作用支链淀粉的 -1,6-糖苷键使支链淀粉脱支成为直链片段, 获 得平均链长, 对其酶解反应过程中普鲁兰酶的最适酶用量、 最适反应时间和最适反应温度 进行优化。 对于22 mg的稻米支链淀粉, 测定平均链长时, 普鲁兰酶的最适用量为4 U, 最适 反应时间为24 h, 最适反应温度为37 ; (3) 首先利用异淀粉酶作用于 -1,6-糖苷键先水解 -限制糊精中大于三个葡萄糖单 位构成的侧链, 再用普鲁兰酶进一步水解两个以上葡萄糖单位构成的侧链, 经过异淀粉酶 和普鲁兰。

9、酶共同作用后, -极限糊精完全脱支, 获得A链与B链的比值, 对其酶解反应过程中 异淀粉酶和普鲁兰酶的最适酶用量和最适反应时间;对于1 mL质量浓度为1 mg/mL的稻米 -极限糊精溶液, 测定A链与B链的比值时, 异淀粉酶的最适用量为100 U, 普鲁兰酶的最适 说明书 1/4 页 3 CN 108410919 A 3 用量为1 U, 二者的最适反应时间均为24 h。 0005 本发明优化了 -淀粉酶、 异淀粉酶、 普鲁兰酶等三种酶测定稻米支链淀粉精细结 构时的酶解反应条件, 其特征在于优化结果如下: (1) 测定 -淀粉酶水解率时, 当 -淀粉酶用量为500 U, 反应时间达48 h时开始。

10、, 反应 体系中所产生的还原力基本上达到一个平稳值, 水解程度达到最大, 随后还原力不再而增 加。 且反应体系温度为37 时的还原力均大于20 时的还原力。 对于0.1 g的稻米支链淀 粉, 测定 -淀粉酶水解率时, -淀粉酶的最适用量为500 U, 最适反应时间为48 h, 最适反应 温度为37 ; (2) 测定平均链长时, 当酶用量为4 U时, 反应时间达24 h时开始, 反应体系中所产生 的还原力基本上达到一个平稳值, 水解程度达到最大, 随后还原力不再增加。 且反应体系温 度为37 时的还原力均大于20 时的还原力。 对于22 mg的稻米支链淀粉, 测定平均链长 时, 普鲁兰酶的最适用。

11、量为4 U, 最适反应时间为24 h, 最适反应温度为37 ; (3) 测定A链与B链的比值时, 当异淀粉酶用量为100 U, 普鲁兰酶用量为1 U , 二者反 应时间达到24 h时, 反应体系中所产生的还原力基本上达到一个平稳值, 水解程度达到最 大, 随后还原力不再增加。 对于1 mL质量浓度为1 mg/mL的稻米 -极限糊精溶液, 测定A链与 B链的比值时, 异淀粉酶的最适用量为100 U, 普鲁兰酶的最适用量为1 U, 二者的最适反应 时间均为24 h。 0006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优化酶法测定稻米支链淀粉精细结构的酶解反应条件, 可高效、 快速、 精确测定稻米支链淀粉精细结构,。

12、 对稻米支链淀粉结构和特性的测定和研究 提供技术支撑, 揭示稻米食用品质形成的机理都具有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07 图1为 -淀粉酶水解率测定时 -淀粉酶用量与还原力生成的关系示意图。 0008 图2为 -淀粉酶水解率测定时酶解反应时间与还原力生成的关系示意图。 0009 图3为 -淀粉酶水解率测定时不同反应温度下的还原力示意图。 0010 图4为平均链长测定时普鲁兰酶用量与还原力生成的关系示意图。 0011 图5为平均链长测定时酶解反应时间与还原力生成的关系示意图。 0012 图6为平均链长测定时同反应温度下的还原力示意图。 0013 图7为A链与B链比值测定时异淀粉酶用量与还原力生成的。

13、关系示意图。 0014 图8为A链与B链比值测定时异淀粉酶酶解反应时间与还原力生成的关系示意图。 0015 图9为A链与B链比值测定时普鲁兰酶用量与还原力生成的关系示意图。 0016 图10为A链与B链比值测定时普鲁兰酶酶解反应时间与还原力生成的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举例说明 本发明, 而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 0018 实施例中所涉及的 -淀粉酶 (EC 3.2.1.2) 、 普鲁兰酶 (EC 3.2.1.41) 、 异淀粉酶 (EC 3.2.1.68) 为Sigma-Aldrich公司产品, 其余试剂均。

14、为国产分析纯; 仪器均为实验室常 用仪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说明书 2/4 页 4 CN 108410919 A 4 0019 实施例1: -淀粉酶酶解反应条件的优化及稻米支链淀粉 -淀粉酶水解率的测定 (1) 每个供试品种取5 mL离心管4个, 加入纯化的支链淀粉0.1 g分散于5 mL浓度为 0.02 mol/L, pH 5.0的醋酸缓冲溶液中, 分别加入300、 400、 500、 600 U的 -淀粉酶, 同时加 入12滴甲苯防止微生物生长, 37 水浴保温约48 h后, 将反应液沸水浴灭酶25 min, 冷却 后测定体系中的还原力 (麦芽糖当量) ,。

15、 以还原力不再增加的最低酶用量为优化酶用量 (图 1) , 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 由图1可知, 对于0.1 g的稻米支链淀粉, 测定 -淀粉酶水解率时 -淀粉酶的最适酶用量为500 U。 0020 (2) 每个供试品种取5 mL离心管1个, 加入纯化的支链淀粉0.1 g分散于5 mL浓度 为0.02 mol/L, pH 5.0的醋酸缓冲溶液中, 加入优化酶用量的 -淀粉酶, 同时加入12滴甲 苯防止微生物生长, 37 水浴保温, 测定4 h至60 h不同反应时间点酶解反应所产生的还 原力, 以还原力不再增加的最短时间为优化反应时间 (图2) , 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 由图2 可知, 对于0。

16、.1 g的稻米支链淀粉, 测定 -淀粉酶水解率时的最适酶解时间为48 h。 0021 (3) 根据所购 -淀粉酶的质检报告, -淀粉酶的推荐反应温度为20 , 前人采用 -淀粉酶进行水解反应时, 采用的反应温度为37 。 为此, 在 -淀粉酶酶用量和反应时间 优化的基础上, 设置20 和37 两种温度, 测定不同品种在两种反应温度下酶解产生的 还原力, 明确 -淀粉酶的最佳温度 (图3) , 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 由图3 可知, 对于0.1 g的 稻米支链淀粉, 测定 -淀粉酶水解率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7 。 0022 在反应条件优化的基础上, 测定反应体系中的总糖和还原力, 重复3次, 以。

17、不加酶 的样品同样处理作为对照, 计算稻米支链淀粉 -淀粉酶水解率, 公式如下: -淀粉酶水解率还原力 (麦芽糖当量) 100/总糖 (麦芽糖当量) 实施例2: 普鲁兰酶反应条件的优化及稻米支链淀粉平均链长、 平均外链长、 平均内链 长的测定 (1) 每个供试品种取5 mL离心管4个, 称取22 mg纯支链淀粉, 加入浓度为0.05 mol/L, pH 5.0的醋酸缓冲液5 mL, 充分混匀后加入2、 4、 6、 8 U的普鲁兰酶, 液面以12滴甲苯防止 微生物生长, 37 水浴保温约24 h后, 将反应液沸水浴灭酶20 min, 冷却后测定体系中的 还原力, 以还原力不再增加的最低酶用量为优。

18、化酶用量 (图4) , 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 由图 4可知, 对于22 mg的稻米支链淀粉, 测定CL时的普鲁兰酶最适酶用量为4 U。 0023 (2) 每个供试品种取5 mL离心管1个, 称取22 mg纯支链淀粉, 加入浓度为0.05 mol/L, pH 5.0的醋酸缓冲液5 mL, 充分混匀后加入优化酶用量的普鲁兰酶, 同时加入12 滴甲苯防止微生物生长, 37 水浴保温, 测定4 h至32 h不同反应时间段内酶解反应所产 生的还原力, 以还原力不再增加的最短时间为优化反应时间 (图5) , 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 由图5可知, 对于22 mg的稻米支链淀粉, 测定CL的最适酶解时间为2。

19、4 h。 0024 (3) 根据所购普鲁兰酶的质检报告, 普鲁兰酶的推荐反应温度为25 , 前人采用 -淀粉酶、 普鲁兰酶进行水解反应时, 采用的反应温度为37 。 为此, 在普鲁兰酶酶用量和 反应时间优化的基础上, 设置25和37 两种温度, 测定不同品种在两种反应温度下酶解 产生的还原力, 明确普鲁兰酶酶解反应的最佳温度 (图6) , 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 由图6可 知, 对于22 mg的稻米支链淀粉, 测定CL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7 。 0025 在反应条件优化的基础上, 测定反应体系中的总糖和总还原力, 重复3次, 以不加 酶的样品同样处理作为对照计算平均链长 (CL) , 同时根据所。

20、测定的 -淀粉酶水解率可以计 说明书 3/4 页 5 CN 108410919 A 5 算出支链淀粉的平均外链长 (ECL) 和平均内链长 (ICL) , 公式如下: CL=产物中的总糖 (葡萄糖当量) /产物中的总还原力 (葡萄糖当量) ECLCL -淀粉酶水解率+2.0 ICL(CL-ECL)-1.0 实施例3: 支链淀粉A链与B链比值酶解反应条件的优化及测定 将测定 -淀粉水解率时的最终反应液加入3倍体积无水甲醇, 冰浴30 min后6 000 r/ min离心5 min, 倾去上清液, 加入75%的甲醇冲洗沉淀, 37 恒温干燥后用研钵磨成细粉, 获得支链淀粉 -极限糊精。 称取5 m。

21、g -极限糊精粉末于2 mL离心管中, 加入200 L蒸馏 水, 沸水浴中加热搅拌10 min后, 加入浓度为0.04 mol/L, pH 4.5的醋酸缓冲液, 再次置沸 水浴中加热搅拌10 min, 冷却至室温, 制成1 mg/mL的 -极限糊精溶液。 0026 (1) 每个供试品种取2 mL离心管5个, 量取 -极限糊精溶液1 mL, 首先分别加入2、 10、 50、 100、 150 U的异淀粉酶进行第一步脱支水解, 37 水浴保温, 24 h后将反应液置沸 水浴中25 min灭酶, 冷却后测定反应液中的还原力, 以还原力不再增加的最低酶用量为异 淀粉酶优化酶用量 (图7) , 每个样品。

22、重复测定3次。 由图7 可知, 对于1 mL浓度为1 mg/mL的 稻米 -极限糊精溶液, 测定A链与B链的比值时异淀粉酶的最适酶用量为100 U。 0027 (2) 每个供试品种取2 mL离心管1个, 量取 -极限糊精溶液2 mL, 加入优化酶用量 的异淀粉酶, 同时加入12滴甲苯防止微生物生长, 37 水浴保温, 测定4 h至32 h不同反 应时间段内酶解反应所产生的还原力, 以还原力不再增加的最短时间为优化反应时间 (图 8) , 此时反应液中的还原力为C1, 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 由图8可知, 对于1 mL浓度为1 mg/ mL的 -极限糊精溶液, 测定A链与B链的比值时的最适酶解时。

23、间为24 h。 0028 (3) 异淀粉酶用量和反应时间优化的基础上, 每个供试品种取2 mL离心管4个, 取 异淀粉酶水解后的反应液 1 mL, 再次加入0.6、 0.8、 1、 1.2 U普鲁兰酶第二步脱支水解, 37 水浴保温, 24 h后将反应液置沸水浴中25 min灭酶, 冷却后测定反应液中的还原力, 以还 原力不再增加的最低酶用量为普鲁兰酶优化酶用量 (图9) , 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 由图9可 知, 对于1 mL异淀粉酶水解后的反应液, 测定A链与B链的比值普鲁兰酶的最适酶用量为1 U。 0029 (4) 在异淀粉酶用量和反应时间优化的基础上, 每个供试品种取2 mL离心管1个。

24、, 取异淀粉酶水解后的反应液1 mL, 向每个供试品种的体系中加入优化酶用量的普鲁兰酶, 测定4 h至32 h不同反应时间点酶解反应所产生的还原力, 以还原力不再增加的最短时间 为优化反应时间 (图10) , 此时反应液中的还原力为C2, 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 由图10可知, 对于1 mL异淀粉酶水解后的反应液, 测定A链与B链的比值时的最适酶解时间为24 h。 0030 根据测定的C1、 C2可计算出稻米支链淀粉的A链与B链的比值, 公式如下: C1=B+0.5A。 0031 C2=B+A。 说明书 4/4 页 6 CN 108410919 A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5 页 7 CN 108410919 A 7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5 页 8 CN 108410919 A 8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3/5 页 9 CN 108410919 A 9 图7 图8 说明书附图 4/5 页 10 CN 108410919 A 10 图9 图10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1 CN 108410919 A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