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风速检测探头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风速检测仪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风速检测探头。
背景技术
风速检测仪采用高性能风速传感器和整机微电脑检测控制仪,可同时监测并显示测量风速变化。风速检测仪性能稳定﹑可靠,灵敏度及精度高,能长期工作于野外恶劣环境中。风速检测仪广泛用于气象、温室、楼宇等需要进行风速检测领域中使用。现有的风速检测仪所用的风速检测探头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受到风雨的腐蚀,容易产生生锈的现象,使用寿命较低,造成机械老化,所测得的数据不准确,满足不了厂家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风速检测探头,解决现有的风速检测仪所用的风速检测探头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受到风雨的腐蚀,容易产生生锈的现象,使用寿命较低,造成机械老化,所测得的数据不准确,满足不了厂家的需求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案:
一种新型风速检测探头,包括探头,所述的探头上涂有一层防腐涂料,所述的防腐涂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水300-500份
聚氨酯树脂50-150份
环氧大豆油5-15份
抗氧剂3-5份
分散剂2-6份
苯乙烯5-15份
乳化剂10-20份
膨润土25-35份
颜料1-5份。
上述的一种新型风速检测探头,其中,所述的防腐涂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1)称取:按要求以下组份水300-500份,聚氨酯树脂50-150份,环氧大豆油5-15份,抗氧剂3-5份,分散剂2-6份,苯乙烯5-15份,乳化剂10-20份,膨润土25-35份,颜料1-5份;
(2)第一次搅拌:往水中依次加入聚氨酯树脂、环氧大豆油、苯乙烯、乳化剂,在35-45℃下匀速搅拌5-10min,得到混合物A;
(3)第二次搅拌:向混合物A中依次加入膨润土、抗氧剂、分散剂,在45-65℃下,匀速搅拌15-25min,得到混合物B;
(4)第三次搅拌:向混合物B中加入颜料,在20-25℃下匀速搅拌10-20min,即可得到成品。
上述的一种新型风速检测探头,其中,所述的防腐涂料中,所述的分散剂由水、十二烷基硫酸钠与聚丙烯酰胺混合制成,所述的水、十二烷基硫酸钠与聚丙烯酰胺的比例为6:3:2。
上述一种新型风速检测探头,其中,所述的防腐涂料中,所述的乳化剂由水、淀粉与肥皂混合制成,所述的水、淀粉与肥皂的比例为5:1:3。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风速检测探头,包括探头,探头上涂有一层防腐涂料,结构简单,配置方便,成本较低,无危害,节水,防腐效果好,不容易产生生锈的现象,延长其使用寿命,所测得的数据更加准确,更能满足厂家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新型风速检测探头,包括探头1,所述的探头上涂有一层防腐涂料2。
实施例一:
上述的一种新型风速检测探头,其中,所述的防腐涂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1)称取:按要求以下组份水300份,聚氨酯树脂50份,环氧大豆油5份,抗氧剂3份,分散剂2份,苯乙烯5份,乳化剂10份,膨润土25份,颜料1份;
(2)第一次搅拌:往水中依次加入聚氨酯树脂、环氧大豆油、苯乙烯、乳化剂,在35℃下匀速搅拌5min,得到混合物A;
(3)第二次搅拌:向混合物A中依次加入膨润土、抗氧剂、分散剂,在45℃下,匀速搅拌15min,得到混合物B;
(4)第三次搅拌:向混合物B中加入颜料,在20℃下匀速搅拌10min,即可得到成品。
实施例二:
上述的一种新型风速检测探头,其中,所述的防腐涂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1)称取:按要求以下组份水400份,聚氨酯树脂100份,环氧大豆油10份,抗氧剂4份,分散剂4份,苯乙烯10份,乳化剂15份,膨润土30份,颜料3份;
(2)第一次搅拌:往水中依次加入聚氨酯树脂、环氧大豆油、苯乙烯、乳化剂,在40℃下匀速搅拌7min,得到混合物A;
(3)第二次搅拌:向混合物A中依次加入膨润土、抗氧剂、分散剂,在50℃下,匀速搅拌20min,得到混合物B;
(4)第三次搅拌:向混合物B中加入颜料,在22℃下匀速搅拌15min,即可得到成品。
实施例三:
上述的一种新型风速检测探头,其中,所述的防腐涂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1)称取:按要求以下组份水500份,聚氨酯树脂150份,环氧大豆油15份,抗氧剂5份,分散剂6份,苯乙烯15份,乳化剂20份,膨润土35份,颜料5份;
(2)第一次搅拌:往水中依次加入聚氨酯树脂、环氧大豆油、苯乙烯、乳化剂,在45℃下匀速搅拌10min,得到混合物A;
(3)第二次搅拌:向混合物A中依次加入膨润土、抗氧剂、分散剂,在65℃下,匀速搅拌25min,得到混合物B;
(4)第三次搅拌:向混合物B中加入颜料,在25℃下匀速搅拌20min,即可得到成品。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风速检测探头,包括探头,探头上涂有一层防腐涂料,结构简单,配置方便,成本较低,无危害,节水,防腐效果好,不容易产生生锈的现象,延长其使用寿命,所测得的数据更加准确,更能满足厂家的需求。
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