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磁珠法从植物叶片中 提取基因组DNA的试剂盒及其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的不断发展,基因组DNA成为了一个重要 的研究课题,基因组DNA对生物的生长、遗传、变异等生命过程起着控制 作用。对基因组DNA的研究,首先涉及到基因组DNA的提取。
对于植物来说,提取基因组DNA的主要步骤是:破壁、破膜、去除杂 质、漂洗和洗脱。首先,在提取的过程当中使用SDS或者CTAB等去污试 剂可以破坏细胞膜,使细胞内的蛋白质沉淀下来,从而将细胞内的基因组 DNA释放;其次,利用高盐沉淀的方法或者氯仿酚抽提的方法去除蛋白质、 多酚和多糖等杂质;然后,在提取的上清中加入适量体积的乙醇、异丙醇 和PEG等溶剂,使得基因组DNA吸附在硅胶柱、硅胶磁珠和玻璃珠离子 交换柱等介质上;再加入漂洗液进行漂洗,最后是加入洗脱液将基因组DNA 从介质上洗脱下来。
目前,市面上核酸纯化普遍使用的吸附介质是硅胶柱,硅胶柱采取的 固体介质为纤维状的硅胶膜,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基本原理为:核酸 在高盐,低温,低PH或者合适浓度的乙醇和异丙醇的情况下(不能低于 4.0)能够选择性地与硅胶柱或者磁珠结合,而在高温,低盐,高PH的情 况下,能够从硅胶柱上或者磁珠被洗脱下来。大部分情况下,核酸与硅胶 柱的结合需要加入一定量的乙醇或者异丙醇,片段越小,加入的量越大, 吸附率不高。
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一般有CTAB法、SDS法和高盐法。
CTAB法有很好的去污效果,因为CTAB是一种去污剂,在加热的情 况下,能有效的裂解植物细胞,同时CTAB还可以和糖类进行结合,并通 过离心作用将多糖去除。CTAB法也被应用于多种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 但是目前通用的CTAB法试剂盒使用起来操作繁琐,而且,一般会与氯仿 酚等有毒的有机溶液配合使用。
SDS法是基因组DNA提取的传统方法,不但用于植物基因组DNA的 提取,也用于其他组织DNA的提取,比如细胞,动物组织,血液。SDS 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加热的情况下,可以裂解研磨过后的植物细 胞,并且SDS还可以与K离子反应,产生白色絮状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与 蛋白结合,通过离心一起沉淀。但是SDS法也有一定的缺陷,在裂解和离 开的过程当中消耗的时间较长。
提供一种现有技术中的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CTAB法,其包 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取新鲜植物叶片(不超过100mg)或者干燥组织(不超过50 mg),放于研钵,加入液氮研磨充分;
步骤2、研磨后材料全部转移到2mL离心管,加入,加入500μL CTAB裂解液(100mmol/L Tris-HCl,pH8.0;50mmol/L EDTA,pH8.0;1.0 mol/L NaCl;2%CTAB;2%PVP40)和20μLβ-巯基乙醇,瞬时涡旋后置 于60℃水浴锅中,水浴30min(干燥组织可酌情延长时间);
步骤3、加入600μL氯仿/异戊醇(24∶1),漩涡振荡混匀,并在 12,000rpm下离心10min;
步骤4、小心吸取300μL上清至一新的2mL离心管中,避免吸起沉 淀,加入混合液300μL无水乙醇和20μL磁珠溶液,充分涡旋混匀;
步骤5、室温静置5min,离心管上磁力架,静置1min;
步骤6、吸去上清,加入70%乙醇,离心管下磁力架,充分涡旋混匀, 静置1min,离心管上磁力架;
步骤7、重复操作步骤6一次;
步骤8、离心管置于磁力架上风干10min;
步骤9、加入100-150μL预热(65℃)洗脱液。离心管下磁力架,充 分涡旋混匀,在65℃水中进行水浴5min;
步骤10、离心管置于磁力架上,静置2min;
步骤11、小心将上清吸出,备用。
该技术方案仍然存在一些缺点:
1、通用性不强。对于提取水稻,小麦等普通植物的基因组DNA效果 良好,但是对于提取棉花,葡萄,黑加仑这些多糖、多酚、单宁、脂质等 次生代谢物含量丰富的植物叶片组织的基因组DNA的时候,其纯化成功率 较低,无法彻底去除多酚,多酚类物质。多酚在提取的过程中会有氧化而 产生褐变,多糖等物质与基因组DNA结合后会产生粘稠的胶状物,这2种 情况都容易造成基因组DNA降解,导致提取的基因组DNA纯度不高。
2、裂解液在裂解研磨后的叶片组织,需要在60℃水浴加热30min, 同时需要离心时间10min,这些步骤消耗的时间过多。
3、提取棉花等次生代谢物含量丰富的植物叶片组织的基因组DNA 时,需要加入有害的有机溶剂氯仿等,对于操作人员的健康不利,同时产 生的废液也会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以适用于棉花,葡萄,黑加仑等植物的 基于磁珠法从植物叶片中提取基因组DNA的试剂盒及其提取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的基于磁珠法从植物叶片中提取基因组 DNA的试剂盒,其包括:预处理溶液,快速裂解液,DNA结合液、磁珠 悬浮液和洗脱液,
预处理溶液:0.05M~0.2M Tris-Hcl、0.01~0.05M EDTA(乙二胺四乙 酸)、体积比为1%~3%的巯基乙醇、质量/体积比为0.5%~2%的PVP(聚 乙烯吡咯烷酮),
快速裂解液:50~100mmol/L KAC(醋酸钾),PH=5.2、10~50mmol/L EDTA(乙二胺四乙酸)、4~6M GHCL(盐酸胍)、5~25mM sodium citrate (柠檬酸钠)、1%~5%Tween 20(聚氧乙烯去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
DNA结合液:质量/体积比为5%~10%的PEGS000(聚乙二醇8000)、 1.5-4M GITC(异硫氰酸胍),0.5-1M NaCl,
磁珠悬浮液:磁珠溶于超纯水中,其中磁珠的浓度为50-100mg/mL,
洗脱液:1~10mM Tris-HCl、1-2mM EDTA(乙二胺四乙酸),pH=8.0。
其有益效果是,预处理溶液可以有效的破解细胞壁和细胞膜,但是不 能破坏细胞核,由于基因组DNA位于细胞核内,而多糖、多酚、单宁等则 存在于细胞质中,由于多糖、多酚、单宁会溶于预处理溶液内,所以通过 预处理溶液可以有效的去除多糖、多酚、单宁等杂质对于基因组DNA提取 的干扰。
裂解液以盐酸胍和Tween 20为主要成分,常温条件下能够在2min内 充分裂解植物细胞,并且后续的离心步骤只要2min即可,大大节约了操作 时间。盐酸胍为强变性剂,其裂解细胞的效果远好于CTAB和SDS。
采用2倍体积的5%PEG,4M GITC和0.5M NaCl溶液代替无水乙醇 作为DNA结合液,效果更好,得率更高。
而且,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当中,不需要加入有机溶剂氯仿等,不 会对操作人员产生危害,安全可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磁珠的颗粒直径为100-200nm,磁珠表面包被硅 羟基。
其有益效果是,通过磁珠对基因组DNA产生吸附作用,从而实现对基 因组DNA的提取操作,由于纳米级别的磁珠外表面为一层二氧化硅,由于 磁珠颗粒小,比表面积大,磁珠法的得率一般都要高于硅胶柱式法,更为 重要的是,磁珠方更容易实行自动化和高通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的基于磁珠法从植物叶片中提取基因组 DNA的试剂盒的提取方法,其包括:
步骤一、取植物叶片放于研钵内研磨充分,研磨时间为1-2min;
步骤二、若所取植物叶片为棉花,黑加仑,草莓,葡萄等多糖、多酚、 单宁、脂质含量丰富类的植物叶片,加入500μL预处理液,若所取植物 为水稻,小麦或者玉米类简单植物叶片,则直接进入步骤三;
步骤三、加入500μL快速裂解液;
步骤四、在8,000-12,000rpm下离心1-3min;
步骤五、小心吸取400μL上清至一新的2mL离心管中,避免吸起沉 淀,加入混合液400-1000μL DNA结合液和10-50μL磁珠悬浮液,充分 涡旋混匀;
步骤六、在18-25℃下静置5-10min后,将离心管置于磁力架上,静 置1-3min;
步骤七、吸去上清,加入体积比为70%的乙醇,将离心管从磁力架上 取下,充分涡旋混匀后静置1-3min,再将离心管置于磁力架上;
步骤八、将离心管置于磁力架上风干5-15min;
步骤九、加入100-150μL预热65℃的DNA结合液,将离心管从磁 力架上取下,充分涡旋混匀,并在55-80℃水中水浴2-8min;
步骤十、将离心管置于磁力架上,静置1-2min;
步骤十一、小心将上清吸出,备用。
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提取方法尤其适用于棉花,葡萄,黑加仑这 些多糖、多酚、单宁、脂质等次生代谢物含量丰富的植物叶片组织的基因 组DNA提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一中,
若所取植物叶片为新鲜植物叶,则取量不超过100mg,
若所取植物叶片为干燥组织,则取量不超过50mg,。
其有益效果是,因为新鲜植物叶中含水份较多,所以取量稍大些,而 干燥组织的含水量较少,所以取量可以稍小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一中,在研钵内加入液氮后再进行研磨。
其有益效果是,利用液氮创造一个低温环境,一方面,低温可以抑制 核酸酶的活性,使得基因组DNA免受核酸酶的侵袭,另一方面,低温可以 使物体的脆性增强,从而更便于研磨,而且研磨时也更省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七与步骤八之间还包括一步骤,吸去上清, 加入体积比为70%乙醇,将离心管从磁力架上取下,充分涡旋混匀后静置 1-3min,再将离心管置于磁力架上。
其有益效果是,通过两次同样的重复操作,使得提取的基因组DNA的 纯度更加的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试剂盒及其提取方法提取的基因组DNA的琼脂糖电泳 对比图;其中M道为标记泳道,1,2泳道为实验1-1中CTAB方法提取的棉 花新鲜嫩叶基因组DNA条带,3,4泳道为实验1-1中采用本发明提取的棉 花新鲜嫩叶基因组DNA条带,5,6泳道为实验1-2中CTAB方法提取的棉 花老叶基因组DNA条带,7,8泳道为实验1-2中采用本发明提取的棉花老 叶基因组DNA条带。
图2是本发明的试剂盒及其提取方法提取的基因组DNA的又一琼脂糖 电泳对比图;其中,1,2泳道为实验2中采用CTAB方法提取的水稻叶片基 因组DNA条带;3,4泳道为实验2中采用本发明提取的水稻叶片基因组DNA 条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进一步的阐述本发明,应当理解,这些实施 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发明,可以有不同形式的等效替换,本实施例不能限 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试剂盒
一种基于磁珠法从植物叶片中提取基因组DNA的试剂盒,其包括:预 处理溶液,快速裂解液,DNA结合液、磁珠悬浮液和洗脱液,
预处理溶液包括:0.2M tris-HCL、0.05M EDTA、体积比为2%的巯基 乙醇和质量/体积比为2%的PVP,
快速裂解液包括:100mmol/L KAC,PH=5.2、50mmol/L EDTA、6M GHCl、5mM sodium citrate、2%Tween 20,
DNA结合液包括:5%PEG8000、4M GITC,0.5M NaCl,
磁珠悬浮液包括:磁珠溶于超纯水中,其中磁珠的浓度为50mg/mL, 磁珠的颗粒直径为100-200nm,磁珠表面包被硅羟基,
洗脱液包括:5mM Tris-HCl、1M EDTA,pH=8.0。
其中tris-HCL采用加拿大生物技术公司(BBI)的BB0079,EDTA采 用美国西格玛公司(Sigma)的E6758,PVP采用加拿大生物技术公司(BBI) 的#PB0436,KAC采用加拿大生物技术公司(BBI)的PB0438,GHCL采 用美国西格玛公司(Sigma)的#G3272,sodium citrate采用美国西格玛公司 (Sigma)的#C8532,Tween 20采用美国西格玛公司(Sigma)的#P9416, PEG8000采用加拿大生物技术公司(BBI)的#PB0433,GITC采用美国西 格玛公司(Sigma)的#G9277,NaCl采用加拿大生物技术公司(BBI)的 ST1218。
2、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采用该试剂盒从植物当中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步骤一、取植物叶片放于研钵内,并加入液氮研磨充分,研磨时间为 2min;
步骤二、若所取植物叶片为棉花,黑加仑,草莓,葡萄等多糖、多酚、 单宁、脂质含量丰富类的植物叶片,加入500μL预处理液,若所取植物 为水稻,小麦或者玉米类简单植物叶片,则直接进入步骤三;
步骤三、加入500μL快速裂解液;
步骤四、在12,000rpm下离心2min;
步骤五、小心吸取400μL上清至一新的2mL离心管中,在吸取的时 候避免吸起沉淀,加入混合液800μL DNA结合液和20μL磁珠悬浮液, 充分涡旋混匀;
步骤六、在20℃下静置5min后,将离心管置于磁力架上,静置1min;
步骤七、吸去上清,加入70%乙醇,将离心管从磁力架上取下,充分 涡旋混匀后静置1min,再将离心管置于磁力架上;
步骤八、重复步骤七的全部操作一次
步骤九、将离心管置于磁力架上风干10min;
步骤十、加入150μL预热65℃的DNA洗脱液,将离心管从磁力架 上取下,充分涡旋混匀,并在65℃水中水浴5min;
步骤十一、将离心管置于磁力架上,静置2min;
步骤十二、小心将上清吸出,备用。
3、结果对比分析
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验结果与现有技术的CTAB方法的实验结果进 行对比分析。
实验1-1
选用100mg棉花新鲜嫩叶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同时采用本发明 的提取方法与现有技术的CTAB方法同时进行。最后均用150μL洗脱液
实验结果的数据对比如表所示:
实验结果的图像对比如图1所示(2%琼脂糖胶电泳,)。
实验结论:本发明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要明显好于现有技术的CTAB 方法。
实验1-2
选用50mg棉花老叶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同时采用本发明的提取 方法与现有技术的CTAB方法同时进行。最后均用150μL洗脱液洗脱。
实验结果的数据对比如表所示:
实验结果的图像对比如图1所示。
实验结论:现有技术的CTAB方法基因组DNA提取的量很少,纯度也 很低,而本发明的提取方法仍然能够提取到较多的基因组DNA,而且纯度 也比CTAB方法高很多。
实验2
选用100mg水稻新鲜叶片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同时采用本发明 的提取方法与现有技术的CTAB方法同时进行。最后均用150μL洗脱液洗 脱。
实验结果的数据对比如表所示:
实验结果的图像对比如图2所示。
实验结论:对于水稻等植物,两种方法的效果差别不大,但是在时间 上,本发明所需要的时间比现有技术的CTAB方法要少的多。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 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